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央行证监会表态不印钞票印股票-首席证券内参2019.12.0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3 09: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门红”非止跌信号,真正考验尚未到来》:虽然受1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 回升的影响,12月1日两市勉强收红。但从当日依然低迷的成交量,抛物线般的分时走势,无不说明了当前市场的信心低迷,情绪涣散。短线市场预期恐怕谁也不敢太乐观。
流动性方面,12月各路资金都将进行结算,年末流动性季节性紧张是惯例。IPO扩容的节奏还保持一定的速度,解禁减持的潜在压力仍不容小觑。而机构投资者为了锁定利润进行的减仓和调仓行为还未结束。其实,市场情绪整体偏于谨慎是很现实的状况。近期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回落至3400亿元的水平,就是说明投资者参与交易的意愿十分低迷。
而在政策方面,《政策重心与市场期待存在错位,谨慎预期难改》:个人以为,当前短中线市场始终没有好转迹象,与市场的期待和政策的表现存在显著错位(市场期待的,未见政策回应;政策重视的,市场不怎么买账),具有直接的关系。
一边是看到,目前政策层面各种高举高打,长三角一体化、国改三年计划等等战略层出不穷。央行和证监会两大首脑也纷纷在高层理论杂志上发表对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展望、政策实施指南等。
另一边,是市场持续的惨淡,指数阴跌、成交持续回落、热点涣散、流动性不断萎缩。但短线市场的表现似乎并没有得到政策层面多少关切。反而,央行和证监会层面分别对坚持货币政策稳健和坚持IPO常态化的表述,无论对于短线市场预期,还是市场中期走向,都是直接的利空。
当然,12月份担忧指数有多大下跌空间似乎也不必要。也有乐观的分析认为,如果12月份经济能继续传来好消息,尤其中美贸易谈判协定能签署的话,将是一大提振。
因此,我们对市场短中期预期仍比较悲观,但对于转机的观察仍存。
至于《12月策略:三条主线把握结构机会!》:博览财经认为,在流动性压力与政策驱动的支撑之下,12月大盘大概率继续维持区间震荡,向上与向下均难以出现较大力度的偏离,市场总体仍是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存量博弈背景下,科技板块将面临高估值压力,拥抱低估值与行业格局改善的品种是最稳妥的策略。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热点聚焦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央行联合证监会表态:不印钞票印股票                 
【研究员】:盐老狮
编者按:在这个周末,央行行长与证监会主席分别同时表态,货币政策保持定力,IPO发行坚持常态化。这意味着,国家对于宏观调控的态度已初步定调,将“不印钞票、印股票”,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将保持克制,不再用疯狂印钞的方式来刺激经济,以股市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将继续衔枚疾进,以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帮助经济转型、升级。对股市来说,本就缺钱的大行情或再度延期,但科技概念、成长、业绩的局部行情炒作将渐入佳境……

                                 
【博览财经观察】周末的两大利好,并没有让行情走的好看一些:
证监会宣告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然而券商股高开低走,大家并非不相信监管层的决心与行动,只是不看好券商通过注资、合并之后能在做大的同时能做强,毕竟,靠天吃饭的券商,在没有行情的日子里很难过好
PMI时隔7个月之后,重新跃上了50的枯荣线,这算是经济基本面的一个小惊喜,但市场的疑虑也并未因此消失,在今年3、4月份,PMI亦曾站上过枯荣线,但随后还是垮了下来,经济磨底需要时间来验证,信心的复苏则要更多事实来佐证。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1203%2F1575333575124434.jpg
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个周末,央行行长与证监会主席同时表态,发出了宏观调控的新腔调,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有更有笃定的选择。
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求是》杂志刊发题为《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文章。
文章指出,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的使命。不能让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不值钱了。
“即使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向零利率方向趋近,我们也应坚持稳中求进、精准发力,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始终坚守好货币政策维护币值稳定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福祉的初心使命。”
易行长的表态很清楚了,不会再搞之前货币政策的大水漫灌了,“防通胀”的高度成为了央行的“头等大事”,这在相当程度上打消了年内央行进行降准或降息的预期,甚至明年货币政策基调也难言宽松,“稳健”已经定调。
与此同时,证监会答复 《关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支持环保产业规范良性发展的提案》时称,近年来,证监会在坚持质量第一和确保市场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新股发行常态化,不断提升审核效率、优化审核流程,稳定市场预期。目前,IPO审核周期明显缩短,同一时间受理的企业在审核进度上的差异逐步消解,已基本实现所有在审企业的“即报即审、审过即发”。今后,证监会将继续提高审核效率、优化审核流程。
而面对近期出现的新股“破发潮”,接近监管层的相关人士表示,证监会将按照发展股权融资、优化上市公司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整体需求,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重视市场投融资两端的平衡,明确市场预期,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推动发行、注册和市场承受力的有机统一衔接,切实防控各类风险。
换言之,此前股民倍加期待的“破发潮”之后的IPO停发,乃至于通过政策救市来“救发”,都已经不存在了。
相反,在科创板试点成功的IPO注册制,在明年年初就会推广给创业板,接下来就是全面普及,未来,IPO的节奏与规模将交给市场来决定,不再“人为”干涉与控制。
央行与证监会的表态意味着,国家对于宏观调控的态度已初步定调,将“不印钞票、印股票”,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将保持克制,不再用疯狂印钞的方式来刺激经济,以股市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将继续衔枚疾进,以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帮助经济转型、升级
说到底,还是因为决策层对扩大直接融资寄以厚望,证券市场将在未来中国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企业的杠杆率已经达到了全球最高水平,地方政府的负债风险也在上升。官方希望发挥股市的作用,增加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比重,不能再把压力都堆在不堪重负的银行身上
而股权融资的最大好处是,企业不用还,也不计入财务成本。投资者在冒风险的同时,也有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印钞票的时代”终结了,官方希望开启“印股票的时代”。
这在经济层面意味着,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强周期行业,将逐渐让出主角的位置,而新兴科技产业有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晋网红。映射到股票市场,本就缺钱的大行情或再度延期,但对科技概念、成长、业绩的局部行情炒作也将渐入佳境。


                                 
                                           博览视点
                 



“开门红”非止跌信号,真正考验尚未到来                 
【研究员】:林飞
编者按:12月各路资金都将进行结算,年末流动性季节性紧张是惯例。IPO扩容的节奏还保持一定的速度,解禁减持的潜在压力仍不容小觑。而机构投资者为了锁定利润进行的减仓和调仓行为还未结束。其实,市场情绪整体偏于谨慎是很现实的状况。近期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回落至3400亿元的水平,就是说明投资者参与交易的意愿十分低迷。

                                 
【博览财经分析】昨天(12月2日),A股市场冲高回落,三大股指沪指最终微幅收涨,勉强实现12月“开门红”。截至当天收盘,沪指收涨0.13%,报2875.81点;深证成指涨0.24%,报9605.19点;创业板指涨0.28%,报1669.54点。沪深两市12月2日成交额达3425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基本持平。
在连续下跌之后,12月2日市场出现了久违的上涨。虽然涨幅不大,但确实也给A股市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现在,我们要思考的是,12月的这个“开门红”行情,是止跌的信号吗?
从12月2日反弹的动力来讲,主要还是周末公布的经济数据比较给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制造业PMI录得50.2,较10月提高0.9个百分点,结束六个月的收缩,进入扩张区间,为4月以来最高。12月2日公布的1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1.8,较10月提高0.1个百分点,为2017年以来最高。
数据的改善可能意味着前期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已经逐渐发力,对抗经济下行压力的效果渐显。这将对A股市场的中长期走势提供基本面支撑。
但短期而言,市场对基本面因素的反应显得迟钝,而对资金面和交易层面的反应更加敏锐。由于12月的资金面和交易层面不容乐观,因此12月2日的“开门红”很可能不是止跌的信号。
12月各路资金都将进行结算,年末流动性季节性紧张是惯例。IPO扩容的节奏还保持一定的速度,解禁减持的潜在压力仍不容小觑。而机构投资者为了锁定利润进行的减仓和调仓行为还未结束。其实,市场情绪整体偏于谨慎是很现实的状况。近期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回落至3400亿元的水平,就是说明投资者参与交易的意愿十分低迷。
真正的“考验”还没到来
12月2日,A股市场三大股指均小幅收涨,迎来12月份的开门红。这个开门红虽然涨幅不大,但还是给大家带来了一丝希望——也许A股这就要止跌反弹了。
沪指从3000点跌到2900点之下,这个过程反复曲折,现在人心思涨。不过,我还是要泼一盆冷水。在我看来,12月份A股市场真正的“考验”还没到来。
12月各路资金都将进行结算,年末流动性季节性紧张是惯例,而最紧张的时刻——12月中下旬还没到来。
股票市场供给增加,IPO扩容的节奏还保持一定的速度。巨无霸“邮储银行”尚未上市交易,发审委+注册制这个两个供给渠道一起发力,新股登陆市场的节奏也没放缓。
解禁减持的潜在压力仍不容小觑。12月的最后一周,A股解禁市值高达1337.64亿元,在全年52个周中排名第六,是2019年最后一个解禁小高峰。
交易层面,机构投资者为了锁定利润进行的减仓和调仓行为还未结束。从季节规律性来看,12月份历来是易跌难涨,创业板指、沪指的上涨概率分别为22%、43%,其本质原因在于,临近年底,机构投资者兑现收益,风险偏好趋于收缩,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宏观层面,最新公布的PMI数据虽然向好,但单月高频数据的说服力还是不足。一是需要同期其他经济数据的佐证,二是要考察未来几个月数据改善的势头能否延续。
另外,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原先市场预期的经贸关系改善,极有可能又陷入了低谷。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放量反弹的中阳线可能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止跌企稳的信号。但很可惜,近期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在3400亿元水平徘徊。而在沪指跌破年线这个关键支撑位之后,需要寻找更有力的下档支撑。根据价值中枢理论测算,新的支撑在沪指2830-2840点区域
总结
“开门红”虽好,但还不是能够让我们乐观的理由。12月2日的上涨,本质上是一个超跌反弹。我们对12月行情整体偏弱的判断没有改变,投资者还需要继续等待明确的止跌信号出现。总之,在这个12月,A股市场将要面临的真正考验还没到来。现阶段还是安全第一,多看少动。


                                 
                                           决策参考
                 



政策重心与市场期待存在错位,谨慎预期难改                 
【研究员】:大双
结论:虽然受1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 回升的影响,12月1日两市勉强收红。但从当日依然低迷的成交量,抛物线般的分时走势,无不说明了当前市场的信心低迷,情绪涣散。短线市场预期恐怕谁也不敢太乐观。 个人以为,当前短中线市场始终没有好转迹象,与市场的期待和政策的表现存在显著错位(市场期待的,未见政策回应;政策重视的,市场不怎么买账),具有直接的关系。 一边是看到,目前政策层面各种高举高打,长三角一体化、国改三年计划等等战略层出不穷。央行和证监会两大首脑也纷纷在高层理论杂志上发表对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展望、政策实施指南等。另一边,是市场持续的惨淡,指数阴跌、成交持续回落、热点涣散、流动性不断萎缩。但短线市场的表现似乎并没有得到政策层面多少关切。反而,央行和证监会层面分别对坚持货币政策稳健和坚持IPO常态化的表述,无论对于短线市场预期,还是市场中期走向,都是直接的利空。 当然,12月份担忧指数有多大下跌空间似乎也不必要。也有乐观的分析认为,如果12月份经济能继续传来好消息,尤其中美贸易谈判协定能签署的话,将是一大提振。 因此,我们对市场短中期预期仍比较悲观,但对于转机的观察仍存。

                                 
【博览财经分析】虽然受1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 回升(11月为51.8,较10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回升,且为2017年以来最高)的影响,12月1日两市勉强收红。
但从当日依然低迷的成交量,抛物线般的分时走势,无不说明了当前市场的信心低迷,情绪涣散。短线市场预期恐怕谁也不敢太乐观。
个人以为,当前短中线市场始终没有好转迹象,与市场的期待和政策的表现存在显著错位(市场期待的,未见政策回应;政策重视的,市场不怎么买账),具有直接的关系。
一边是看到,目前政策层面各种高举高打,长三角一体化、国改三年计划等等战略层出不穷。央行和证监会两大首脑也纷纷在高层理论杂志上发表对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展望、政策实施指南等。
另一边,是市场持续的惨淡,指数阴跌、成交持续回落、热点涣散、流动性不断萎缩。但短线市场的表现似乎并没有得到政策层面多少关切。
反而,央行和证监会层面分别对坚持货币政策稳健和坚持IPO常态化的表述,无论对于短线市场预期,还是市场中期走向,都是直接的利空。
正如我此前文章所言,《金融监管层忙着谋划股市“长远”,短线困局却鲜有涉及》。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1203%2F1575333700663473.jpg
尤其是证监会,其指出,为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整体需求,在当前的政策部署中,尽管市场流动性局面紧张,但“坚持新股发行常态化”是证监会最坚定不移的政策重头(虽然其也谈到了“重视市场投融资两端的平衡,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把握好新股发行的节奏和力度;在坚持质量第一和确保市场稳定”的前提下,但孰轻孰重,大家都读的懂),这对于当前市场热度和流动性局面都呈持续下降之势的A股市场中期走势恐怕是雪上加霜。
数据显示,截止年末,市场惨淡的行情相对应的是,2019年还剩最后一个月。而截至11月29日,A股年内共完成176只新股IPO(首次公开发行),比2018年全年103只新股的发行规模已经超出了七成。所以今年又是一个融资大年(虽然没有2017年那么疯狂),但在除了外资切切实实流入,其他中长期资金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情况下,股市除了在年初的2、3月份表现了一下,其他时间都可谓惨淡。
特别是,科创板作为配合注册制试点,以及落实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场所,则是IPO的最重头(科创板审核过会早在11月中旬就超过了百家),这对于目前其实已经陷入冰冻期的科创板而言,恐怕遭受的打击也会最大。
更加让人担忧的是,当前并不怎么充裕的流动性,仍看可能面临分流局面。
11月29日,证监会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362号建议的答复,就“关于降低新三板市场个人投资者门槛”“关于完善新三板股权激励机制设计”“完善新三板市场定位和分层”等三个问题进行了回答。证监会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完善公募基金、QFII、RQFII等投资新三板的相关制度,拟将新三板挂牌股票纳入QFII和RQFII的投资范围——且不说新三板是否具有吸引力,但这无疑是让资金预期更加分散。
当然,12月份担忧指数有多大下跌空间似乎也不必要。也有乐观的分析认为,如果12月份经济能继续传来好消息,尤其中美贸易谈判协定能签署的话,将是一大提振。
我们注意到,有机构指出,12月份市场演绎的逻辑将从政策预期到经济企稳,另外中美贸易谈判对全球经济预期的影响的这种阶段性变化需要密切注意,而经济的变化是股票市场的基础,在这种基础之下如果经济及贸易层面有好消息,12月的股票市场有望出现修复性的上涨,同时市场反弹的幅度取决于流动性的变化和风险偏好的变化。风险偏好角度关注12月份15号剩余的1670亿商品是否加征税,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2020年经济和政策的定调。
总之,我们对市场短中期预期仍比较悲观,但对于转机的观察仍存。


                                 
                                           投资参考
                 



12月策略:三条主线把握结构机会!                 
【研究员】:朱映迪
结论:回顾11月市场走势,在滞胀预期与外部风险(中美贸易摩擦)扰动下,沪深两市,尤其是沪指走出了明显的调整行情。沪指从3000点运行至2900点下方,年线支撑面临挑战。 那么,展望12月市场,核心逻辑将面临哪些变化?指数的疲弱走势能否得到扭转?配置策略又该如何把握? 博览财经认为,在流动性压力与政策驱动的支撑之下,12月大盘大概率继续维持区间震荡,向上与向下均难以出现较大力度的偏离,市场总体仍是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存量博弈背景下,科技板块将面临高估值压力,拥抱低估值与行业格局改善的品种是最稳妥的策略。

                                 
博览财经研报】回顾11月市场走势,在滞胀预期与外部风险(中美贸易摩擦)扰动下,沪深两市,尤其是沪指走出了明显的调整行情。沪指从3000点运行至2900点下方,年线支撑面临挑战。
那么,展望12月市场,核心逻辑将面临哪些变化?指数的疲弱走势能否得到扭转?配置策略又该如何把握?
博览财经认为,在流动性压力与政策驱动的支撑之下,12月大盘大概率继续维持区间震荡,向上与向下均难以出现较大力度的偏离,市场总体仍是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存量博弈背景下,科技板块将面临高估值压力,拥抱低估值与行业格局改善的品种是最稳妥的策略。
流动性压力+政策驱动,区间震荡格局料将延续
展望12月市场,随着年末窗口的到来,流动性压力极有可能成为短线市场的主要矛盾。
一方面,目前新股抽血压力尚未看到好转迹象。截止11月29日,A股年内共完成176只新股IPO,比2018年全年增长逾七成。日前证监会人士表示,接下来新股将会保持稳定的发行节奏,不会因为各种因素而暂停IPO发行。如果新股以当前速度持续发行,叠加岁末流动性的季节性扰动,将成为市场不得不面临的考验之一。
另一方面,MSCI年内最后一次扩容已经兑现,预计短期北上资金流入节奏将会有所放缓。对于未来的扩容节奏,鉴于扩容计划从征询意见到实施扩容需要历时8个月左右,所以年内MSCI提出扩容计划的概率较小。
所以,在12月市场,如何吸引场外资金入市来抵消年末流动性紧张,成为提升市场风险偏好的关键要素之一。从可预见的要素来看,政策依旧是最关键的依靠。
按照以往惯例,12月中下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次会议将对来年经济工作进行前瞻性部署,从稳增长到金融去杠杆,再到对十四五规划的展望,势必都会有一些新的表述,容易形成新的政策预期引导。在弱势背景下,这些新预期的产生极有可能为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提供一些支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当前的流动性困局。
值得注意的是,12月中旬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特朗普此前曾表示,若不能与中方达成协议,将提高中国输美产品关税。时间窗口可能在12月15日左右(此前美国将对华3000亿加税清单中部分商品暂缓加征关税至12月15日)。不过从市场层面来看,指数对此已有所预期,即便短期中美贸易摩擦有所反复,预计整体风险可控。
总体来看,在流动性压力与政策驱动的支撑之下,12月大盘大概率继续维持区间震荡,向上与向下均难以出现较大力度的偏离,市场总体仍是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流动性困局难消,把握低估值与行业格局改善领域
配置方面,虽然市场对于科技股与消费蓝筹股的信心仍在,但存量博弈背景下,这些板块短期面临高估值与交易拥挤的压力。局部科技热点的活跃难以改变科技股高估值压力的现实。所以在市场流动性困局化解之前,拥抱低估值与行业格局改善的品种是最稳妥的策略。
(1)农业
岁末年初是农业板块传统的政策密集期。年末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以及次年年初将出台的一号文件,都会给农业板块带来一定刺激。如果回顾农业板块历年的行情走势可以发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以及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之前,农业板块大概率会走出一波上涨行情。
另一方面,在高通胀水平下,农业板块具备防御价值。虽然近期猪肉价格持续回落,但去年通胀基数较低,机构预计11月CPI或升至4.7%左右。同时,春节效应叠加低基数,预计明年一季度CPI均值或将升至5%左右。高通胀水平下,养殖股凭借确定性盈利,仍具备配置价值。
(2)周期
周期板块由于前期持续回调,目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在全年的极端风格演绎之后,业绩确定性较强的周期领域具备相对吸引力。同时,四季度宏观下行压力仍大,逆周期调控政策加码,周期领域需求韧性较强。
从行业格局来看,投资者可重点把握水泥板块。近期水泥价格上涨源于供需两端的共同驱动。从供给端来看,11月开始,北方地区陆续进入错峰生产季。叠加冬季华北地区环境问题,市场出现供应紧张。从需求端来看,地产新开工再度反弹,叠加基建投资稳步上行,行业需求端韧性较强。四季度水泥价格有望继续上涨,行业四季度盈利有保障。
(3)金融股
券商:在提高直接融资与资本市场改革的大背景下,证券公司作为连接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纽带,其各项业务势必将进行调整与优化。预计大型券商将凭借规模、平台等诸多优势,在行业变革中实现强者恒强。而经过近期的回调,目前券商板块估值再度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具备向上修复潜力。
银行:银行板块通常跟随基本面预期而动,并且股价常常领先于基本面。11月PMI环比回升明显,经济阶段性企稳预期升温,银行股估值具备修复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4-25 13:37 , Processed in 0.134123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