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自古文人爱顽石,小石头藏有大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7 12: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影视剧中,古代文人的书房,除了文房四宝,几案上总有一方奇石;欣赏古画,也总是能看到一些冷硬清瘦的竹石图;古诗词中,也经常有咏石的诗句,“爱此一拳石,玲珑出天然。”“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小小一方石头,竟能让这么多文人爱不释手,缘故原由安在?文人与石头又有哪些奥妙的故事呢?
cle35aZ8i4f5k4dI.jpg

元·顾安《 幽篁秀石图》

文人爱石,自唐开始

文人爱石头,约莫从初唐开始。其时,颠末几百年的战乱,社会生存渐渐稳固,文人士子经过科举制度也进入仕途,抱负实现、物质生存也得到了包管。人一旦吃饱了肚子,就开始寻求精力上的愉悦,除了诗词歌赋,那些奇形怪状、玲珑剔透的小石头进入了文人的视野,石头被请进了书房,文人们欣赏、把玩、摩挲、乃至写诗咏之,这种风尚不停传播到盛唐晚期,我们认识的诗圣杜甫就是此中一位。
据《素园石谱》纪录,大墨客杜甫在成都的时间,曾经得到过一方奇峰突兀、意境幽远的奇石,他没有独享这块石头,而是把它供在草堂中,并约请乡亲们一起来欣赏。固然,乡亲们大多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平凡老百姓,这没关系,杜甫原来就不是高冷范的,他知道百姓的苦与疾,也知道百姓的喜与乐,以是经常不厌其烦地给各人讲这个石头的故事。他给这块石头起了个名字,叫“小祝融”,“祝融”本是南岳衡山五峰中最高的一个,由此可以看出,杜甫那里是在欣赏一块小石头呀,他看的是故国的大好国土呀。
另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白居易。提及他与石头的故事,最著名的当是他写的《太湖石》:“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三峰详细小,应是西岳孙。”太湖石又名洞穴石,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属于石灰岩类,石灰岩轻易受到外力的腐蚀。看似清静的太湖,下面却是万涛汹涌,太湖石因此被刻下陈迹,有的似乎削成的青玉片,有的似乎截断的碧云根。在大天然的精雕细琢下,太湖石或圆润,或曲折,微风从岩穴通过,青苔护着洞口,顽石固然小,却恰似西岳的子孙,姿态万千,景象非凡。
别的有一首《双石》诗:“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他钟爱这些既怪又丑的奇石,恰似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如许的奇物人间未曾有,大概是上天掉下来的。一番感慨之后,“转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看看,此时白居易已将石头看为好友,终身相伴。
希奇的是,白居易这么喜好这些奇石,却不收藏。他曾任苏州刺史,苏州就在太湖边上,命人取石如探囊取物,但他始终抱着“久官苏州,不置太湖石一片”的态度。爱它,就好好欣赏,而不是占据。
唐代阎立本有一幅闻名的画《职贡图》,刻画的是外邦朝贡的物品,上面有象牙、羚羊等,卷中有三人手捧着山石盆景,一盆山石是灵芝状,一盆是玲珑剔透的石笋,看来其时的赏石之风颇为浓重。
T1SI53U550g5353h.jpg

元·顾安 《竹石图》

拜石为兄

文人爱石头,并不是什么石头都拿来爱,而是很有讲求的。宋朝大书法家猛诚缴以说是赏石理论的奠定人。米芾是北宋闻名的字画家,他的书法圆韧遒劲,气魄飞动,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北宋“四大书法家”。米芾喜好收藏奇石,在恒久的欣赏把玩中,他提出了“皱、瘦、透、漏”四大原则,如今,喜好收藏石头的人仍将这四字奉为品石圭臬。
米芾不但赏石理论丰富,跟石头的感情也特殊深。据费衮《梁溪漫志》卷六纪录:“米元章守濡须,闻有怪石在河壖……石至而惊,遽命设席,拜於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濡须就是如今的安徽无为县,米芾其时在那边任职,听有人说河滨有块怪石,也不知道从那里来。人们以为这块石头太希奇了,也不敢靠近。米芾是爱石之人,听说了这件事固然要一探毕竟,于是他命人将石头搬到州治所之内。这块奇石终于运到了,米芾如饥似渴地赶来,他被这块神奇的石头的造型给镇住了,他以为此石“憨然天真,有君子气”。便立即下令侍从拿来长袍穿上,衣冠整理好之后,认认真真地对着奇石下拜,并说道:“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此足以当吾拜。”这就是汗青上著名的“米芾拜石”的故事。
米芾爱石的故事传遍了地点治所,他有个上司叫杨次公,听说了“米芾拜石”的故过后,怕他玩物丧志,荒了正事,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就去劝他。猛诚酱到上司来了,不说二话,便从袖中取出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嵌空玲珑,峰峦洞空皆具”,他对上司说,“云云石,安得不爱?”?杨次公懒得搭理他。米芾又从袖中取出一块,这一次是“叠嶂层峦,奇巧更胜”,随后又连取几块,一石比一石妙,嘴里不绝地喃喃道:“云云石,安能不爱”,勾引着杨次公,杨次公终于不由得了,从米芾手上夺取一块石头,说道:“非独公爱,我亦爱也!”随后,头也不回地上车而去。
NJmQmJ725If5f5IC.jpg

明·陈洪绶 《竹石萱草图》

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

宋朝另一个爱石各人是苏东坡,他有一句赏石名言“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和他豪迈的性格雷同,他喜好的石头也多种多样,无论是江边的小石头照旧专门的收藏石,他都喜好。元丰三年(1080年)他被贬湖北黄州时,发现齐安江上有许多美石,“温润如玉,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夺目可爱”,苏轼发现,在江边经常戏水的孩子可以摸到这种石头,于是他便用糖饼和小孩子做生意业务,一来二去,竟然得到了289块小石头,“大者经寸,小者如枣菱芡”。回家后,他把这些小石头放进古铜盆里,并注入净水供养,时常赏玩,怡然得意。厥后有一天,他的好朋侪佛印禅师调派使者来探望他,东坡老师就将这些小石作为贵重礼物奉送给使者,还专门作了一篇著名的《怪石供》,以记委曲。
苏东坡爱石也画石,他曾画有《潇湘竹石图》,这幅图现藏于中国美术馆,作品以湖南零陵以西的潇湘二水合流处为配景,画面上风景不多,只有土坡一片、石头两块、风雨瘦竹,蹲石与远山、筱竹与烟树产生猛烈对比,让人在窄窄画幅内如阅千里山河。另一幅《枯木怪石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便明白的画面上,一方怪石盘踞左下角,尖峻硬实,却又方圆相兼,右边的几枝枯木,屈曲盘折,更能显出顽石的生存力。
sAb0xX3KMXkbIb2m.jpg

元·王渊 《竹石集禽图》

石令人隽,石令人古

明清期间,园林艺术大发展,尤其是文人,更喜好在山山川水间拜托头脑,此时的奇石文化也进入了郁勃期,已知传播至今的奇石专著就有十多种。此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谱》、文震亨的《长物志》中的有关章节、清代宋荦的《怪石赞》、沈心的《怪石录》等。
陈继儒《岩栖幽事》中写道:“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文震亨的《长物志》中说:?“石令人古、水令人远”……文人们爱石、赏石,乃至将它们作为朋侪,是由于石头是永恒之物,一块顽石,如同一个千古的故事,冷硬清瘦中,裹着一个不容被侵染的天下,而人只有须臾之身,以须臾对永恒,看破人生原理,豁然开朗。文人们玩石,实在是在咀嚼人生,咀嚼生命。
◎本文原载于《广州日报》(作者李亚妮),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全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11-23 18:30 , Processed in 0.154839 second(s), 1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