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的殷切期望,是A股长牛的基础但非“短期刺激”!》:14日下午,领导人来到深圳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而在此前的40年当中,深圳创造442家上市公司,市值近15万亿! 在资本市场改革方面,此次中央文件提出,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CDR)。建立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上市机制。 这将是深圳资本市场的大利好。其中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创业板其他方面的改革正在进行中。新三板的转板机制对深圳股市来说非常重要,它将打通北京“新三板”和深圳“创业板”、“中小板”之间的通道,有利于补充新的、有价值的上市资源。 笔者一直比较“排斥”将国家的某些重大战略当作炒作股市短期概念的“可持续元素”(游资当然可以裹挟散户炒作,但持续性如何有目共睹)。此次领导人在“深圳40周年”上的讲话,不仅为深圳“未来40年”如何干,指出了方向,同时也是为中国未来30年的“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的“伟大目标”勾画了“行军路线”,如果从这个“宏观大尺度”来看,A股市场“前途不可限量”,但“要命”的往往在“细节”,如果以此“按图索骥”指望着靠这个“在即期的股市当中爆炒一笔”,估计很难遂愿…… 《金融超预期,允许“杠杆率上升”,但这不是“疯炒股市”的信号!》:央行虽然表态“为应对特殊经济形势‘允许宏观杠杆率上升’”,但也强调“经济形势已经好转”,而此前央行行长也撰文称“要长期保持货币政策的‘正常状态’”。 因此,虽然有央行的“允许提升杠杆率”以及9月金融数据“全面超预期”等利好,但博览财经仍然认为,这并非是刺激股市的信号! 反倒应该警惕“政策回撤”过程当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博览财经一直强调的是,决策层的金融政策,核心是“服务实体经济”,而绝非再造“脱实向虚”! 因此,对9月金融数据的“全面超预期”更应该“理性判断”——也即,从进出口“转正”到更多实体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稳健复苏等态势看,金融数据的“超预期”只是再次印证了上述复苏的势头,不能“多走一步”的幻想“流动性进入资产市场”,否则这“多走的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对投资决策形成“误导”。 “得到金融全面扶持”的“经济复苏”当然能够更好的“回馈”相关资本市场,但不要幻想“大复压缩”这个“回馈”的“传导”过程,短炒相关概念或许存在可能,但笔者仍然认为难以持久! 而真正值得长期“加持”的,只要看看此次领导人在“深圳40周年”上的讲话核心内容——更加深刻的“改革开放创新”! 投资人就应该理解,为何博览财经近年来一直坚持强调对高科技产业的“中长期战略布局”,无论是已经“注册制”的科创板,还是正在“试行注册制”的创业板,这里面都将积聚未来中国数十年当中,有望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独角兽,乃至新一代“BATJ”/小米/华为们……
热点聚焦
领导人的殷切期望,是A股长牛的基础但非“短期刺激”!
【研究员】:田文
结论:笔者一直比较“排斥”将国家的某些重大战略当作炒作股市短期概念的“可持续元素”(游资当然可以裹挟散户炒作,但持续性如何有目共睹)。此次领导人在“深圳40周年”上的讲话,不仅为深圳“未来40年”如何干,指出了方向,同时也是为中国未来30年的“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的“伟大目标”勾画了“行军路线”,如果从这个“宏观大尺度”来看,A股市场“前途不可限量”,但“要命”的往往在“细节”,如果以此“按图索骥”指望着靠这个“在即期的股市当中爆炒一笔”,估计很难遂愿……
【博览财经分析】笔者一直比较“排斥”将国家的某些重大战略当作炒作股市短期概念的“可持续元素”(游资当然可以裹挟散户炒作,但持续性如何有目共睹)。此次领导人在“深圳40周年”上的讲话,不仅为深圳“未来40年”如何干,指出了方向,同时也是为中国未来30年的“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的“伟大目标”勾画了“行军路线”,如果从这个“宏观大尺度”来看,A股市场“前途不可限量”,但“要命”的往往在“细节”,如果以此“按图索骥”指望着靠这个“在即期的股市当中爆炒一笔”,估计很难遂愿…… 40年,深圳创造442家上市公司,市值近15万亿 14日下午,领导人来到深圳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而在此前的40年当中,深圳创造442家上市公司,市值近15万亿 在资本市场改革方面,此次中央文件提出,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CDR)。建立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上市机制。 这将是深圳资本市场的大利好。其中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创业板其他方面的改革正在进行中。新三板的转板机制对深圳股市来说非常重要,它将打通北京“新三板”和深圳“创业板”、“中小板”之间的通道,有利于补充新的、有价值的上市资源。 转板制度为中小企业增加了一条上市可选路径,企业不必摘牌、暂停资本运作,不必重复信息披露,可以节约上市成本。 而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CDR),将给深圳股市带来新的资源,并打通中概股回归A股的通道。这是很多在海外上市、市值被严重低估的中概股求之不得的举措,也是包括新浪等互联网企业私有化之后很大可能的选择。 未来创业板和科创板也可能像港股市场一样,成为承接中概股回归的平台。 深圳资本市场这些联动改革,不仅为深圳大量的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提供支持,而且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此外,文件还提到,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深圳下属机构的基础上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开展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推动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应用和国际合作。 在中国数字货币研发上,其实深圳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自10月9日0时开始,深圳市人民政府已经联合人民银行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开启“2020礼享罗湖”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1000万元人民币“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 这也是深圳在数字货币上尝鲜,的一个符号。未来,数字货币用于交易或将在深圳率先实现。 五个细节值得关注 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领导人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此次广东之行,是继2012年和2018年后,领导人第三次前往深圳。 庆祝大会则是时隔10年举行。2010年9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市举行。 在央视的直播镜头中,此次40周年庆祝大会的五个细节值得关注。
细节一 826把座椅寓意特区“生日”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是在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会场以红色为主色调,主席台后的主展板上有特区“40”的标志,其中“4”里面是一颗五角星,取自五星红旗,“0”里面则是一颗爱心,寓意深圳是明日之星,也是一座爱心之城,兼具创新和包容的精神。 据央视新闻报道,大会现场观众席共有826把座椅,这寓意了深圳特区的“生日”。 1980年8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深圳特区由此诞生。 在观众席就座的包括广东省和深圳市各级党政负责同志,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40人先进典型代表,港澳政府代表,还有包括来自企业、基层、高校、外国驻华使节代表等。 在央视直播镜头中,观众席看到了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以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细节二 5位现任、前任港澳特首同台 上午10点30分,大会正式开始。 在主席台就座的共有5位现任、前任港澳特首。 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现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和澳门特首贺一诚也在主席台第二排两端就座。 同在主席台第二排的就座的还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 在讲话中,领导人对粤港澳大湾区也提出了新要求。 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此外,还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细节三 “深圳特产”上台发言 今年10月10日,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专访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的节目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对现场嘉宾说,“深圳的特产早就不是荔枝了,今天深圳在全球最著名的特产是企业家。” 14日的大会上,这位“深圳特产”现场发言。 陈志列是本土培养的计算机人才,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特种计算机行业的创始人,为中国特种计算机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992年3月,因为机缘巧合,陈志列来到深圳。在“春天的故事”感召下,当时还是航空部北京设计院一名在编干部的他,毅然决定辞去“稳定”的工作,背水一战开启了创业之路。 2008年,央视曾评价称,研祥集团打败了来自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这样的对手,制定了中国工业计算机的国家行业标准,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这个领域里,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现在,研祥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特种计算机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和系统整合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研祥在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先性方面已经连续十三年位居同行业中国第一、世界前三。 就在10月13日,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表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的决定》,陈志列是40人之一。 这40人中,还有腾讯马化腾、中国平安马明哲,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2实验室导师部高级顾问霍大伟等。“华为2012实验室”引领了华为公司5G研发,是华为创新、研究、平台开发的主体。
细节四 “自主创新”是高频词 现场发言中,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提到了几组数据 : 深圳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跻身亚洲城市前五、全球城市30强,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王伟中还提到,深圳践行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要求,积极稳妥应对高技术重点企业被美国极限打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国家实验室等大国重器加快建设。 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3.81%上升到2019年的4.93%,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30.6%,初步构建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企业家陈志列也提到了创新。 “人就是要有一口气,企业也应有一种精神。现在研祥正怀揣着这样一种精神,就是不仅要经营好一家企业,更要打造出一个能为民族争光的品牌;不仅要做中国业内领先,更要做全世界特种计算机的NO.1。”
细节五 对深圳新要求 在14日的庆祝大会上,领导人总结了10条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同时也宣示了中国继续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的决心。 对当前局势,领导人提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对深圳,领导人提到: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 同时,最高决策层也对深圳提出了新要求,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有几个要点值得关注—— 要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 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 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 总结 :改革开放已成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建立特区、做实事开始的,它的理念可以说是各地的成功实践拼图而成的。由于改革开放非常成功地重塑了中国民生及社会方方面面的面貌,时至今日,改革开放已经事实上成为了中国人的集体信仰。 时代变了,中国面对的问题也与上世纪80年代不同了,改革意识本质上说就是问题意识,就是面对问题不退缩的精神。中国太大了,我们的问题无法对外转嫁,只能硬着头皮解决它们,而很多问题用旧思路、老办法化解不了,唯有敢闯敢试才有可能创造新局面。也可以说,改革都是逼出来的。 开放是中国的现实主义选择,因为西方社会有很多现代、先进的东西,世界有很大可以延伸中国社会利益的空间,所以尽管中国与西方的政治体制不同,开放会有意识形态压力和风险,但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将国门越开越大。对外开放不断促进了中国社会增加弹性和韧性,也倒逼了中国直面自己的问题。
博览视点
金融超预期,允许“杠杆率上升”,但这不是“疯炒股市”的信号!
【研究员】:田文
结论:央行虽然表态“为应对特殊经济形势‘允许宏观杠杆率上升’”,但也强调“经济形势已经好转”,而此前央行行长也撰文称“要长期保持货币政策的‘正常状态’”。因此,虽然有央行的“允许提升杠杆率”以及9月金融数据“全面超预期”等利好,但博览财经仍然认为,这并非是刺激股市的信号!反倒应该警惕“政策回撤”过程当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博览财经一直强调的是,决策层的金融政策,核心是“服务实体经济”,而绝非再造“脱实向虚”!因此,对9月金融数据的“全面超预期”更应该“理性判断”——也即,从进出口“转正”到更多实体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稳健复苏等态势看,金融数据的“超预期”只是再次印证了上述复苏的势头,不能“多走一步”的幻想“流动性进入资产市场”,否则这“多走的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对投资决策形成“误导”。 “得到金融全面扶持”的“经济复苏”当然能够更好的“回馈”相关资本市场,但不要幻想“大复压缩”这个“回馈”的过程,短炒相关概念或许存在可能,但笔者仍然认为难以持久! 而真正值得长期“加持”的,只要看看此次领导人在“深圳40周年”上的讲话核心内容——更加深刻的“改革开放创新”! 投资人就应该理解,为何博览财经近年来一直坚持强调对高科技产业的“中长期战略布局”,无论是已经“注册制”的科创板,还是正在“试行注册制”的创业板,这里面都将积聚未来中国数十年当中,有望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独角兽,乃至新一代“BATJ”/小米/华为们……
【博览财经分析】央行虽然表态“为应对特殊经济形势‘允许宏观杠杆率上升’”,但也强调“经济形势已经好转”,而此前央行行长也撰文称“要长期保持货币政策的‘正常状态’”。因此,虽然有央行的“允许提升杠杆率”以及9月金融数据“全面超预期”等利好,但博览财经仍然认为,这并非是刺激股市的信号!反倒应该警惕“政策回撤”过程当中出现的“不确定性”! 博览财经一直强调的是,决策层的金融政策,核心是“服务实体经济”,而绝非再造“脱实向虚”!因此,对9月金融数据的“全面超预期”更应该“理性判断”——也即,从进出口“转正”到更多实体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稳健复苏等态势看,金融数据的“超预期”只是再次印证了上述复苏的势头,不能“多走一步”的幻想“流动性进入资产市场”,否则这“多走的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对投资决策形成“误导”。 “得到金融全面扶持”的“经济复苏”当然能够更好的“回馈”相关资本市场,但不要幻想“大复压缩”这个“回馈”的过程,短炒相关概念或许存在可能,但笔者仍然认为难以持久! 而真正值得长期“加持”的,只要看看此次领导人在“深圳40周年”上的讲话核心内容——更加深刻的“改革开放创新”! 投资人就应该理解,为何博览财经近年来一直坚持强调对高科技产业的“中长期战略布局”,无论是已经“注册制”的科创板,还是正在“试行注册制”的创业板,这里面都将积聚未来中国数十年当中,有望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独角兽,乃至新一代“BATJ”/小米/华为们…… 9月金融数据全面超出预期 中国9月M2货币供应同比 10.9%,预期 10.4%,前值 10.4%。... 10月14日,中国央行公布9月信贷数据,金融数据继续大幅增长,9月社融增量、新增人民币贷款皆超预期。M2-M1剪刀差结束连续收窄态势,9月扩大至2.8%。 社融方面,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0.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8.26万亿元,同比增长13.2%;企业债券余额为27.39万亿元,同比增长20.6%;政府债券余额为44.46万亿元,同比增长20.2%;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7.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 人民币贷款方面,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9万亿元,同比多增2047亿元。9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994亿美元,同比增长12.5%。 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表示,总体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兴证宏观认为:9月实体流动性依然宽松,总量仍然较高,结构的积极变化也在延续。9月不论是新增社融还是新增贷款,均超市场预期。此前市场的一些猜测,如银行是否会适当压缩投放,以及压缩居民中长期贷款,从9月数据来看均未出现。过去几个月体现出来的积极因素,无论是整体社融仍然较高,还是结构上企业存款活期化(M1增速上升),企业融资结构改善(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上升),均在9月得以延续。 年初以来的持续宽松,已为实体部门后续复苏提供良好的流动性环境。从政府、企业、居民三个部门来看—— 政府部门:前期已积累大量财政存款,9月也开始如期下放,这可能对后续基建投资需求的释放将形成支撑; 企业部门:今年以来累计新增企业存款,与2016年、2009年相当,且M1增速在回升,这意味着后续制造业投资或能继续“填坑”; 居民部门:今年以来累计新增居民存款已显著超过2019年,当然这与资管新规下理财规模难增也有关系,同时8月~9月连续两个月的超季节性增长的背后可能也是股市“降温”后资金回流的结果,但整体这也为后续消费的继续复苏提供条件。 央行“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但“政策拐点已现” 与此同时,央行表示“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 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 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14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信贷和社融增速合理增长,还没到偏快增长的状况。今年受疫情影响,宏观杠杆率会出现阶段性上升。我们当前面临特殊情况,宏观杠杆率提升适应宏观政策,是支持疫情防控和国民经济恢复的一个体现。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应该说这个政策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体现就是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二季度中国GDP增长已经实现了正增长,我们预计三季度GDP增速会进一步提升,这也为未来更好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了条件。 但政策预调微调也已出现:宽松程度在边际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融资上的超季节性幅度已在逐步收窄,这显示政策的预调微调可能已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阮司长在指出“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的同时,也指出“应该说这个政策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可能指向政策将逐步回归正常化,社融增速可能在4季度见顶。 央行行长易纲近日撰文再次强调“不让老白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这被一些市场观点解读为中国央行释放鹰派的货币政策态度。不过,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来自于经济复苏持续向好和宏观政策调控回旋余地大的底气。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前三季度新增贷款的最大特点在于中长期贷款占比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多,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实体经济新增中长期贷款11.85万亿元,占当期各项新增贷款规模的比重为72.9%,其中,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高达7.25万亿元,企业获得的长期资金较多,能较好地稳定企业的信心。 实际上,货币政策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的总量宽松应急模式后,目前已经回归稳健常态,这一转变已被市场所接受。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和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市场利率已围绕央行政策利率运行,利率水平与当前的经济基本面总体匹配,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从短、中、长、期看都处在合理充裕水平。下一步,货币政策将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也不搞大水漫灌,为做好“六稳”、“六保”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显然与2009年政策“大开大合”不同,本轮政策的调整可能较为温和。与2009年不同,本轮经济波幅较大,但政策始终相对克制。与2009年社融存量增速上升了15个百分点不同的是,今年可能仅上升4个百分点。因此后续政策的调整以及对经济的冲击可能也较为温和。
投资参考
隆基涨超240% 风电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风口?
【研究员】:乔峰
以风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板块成为资金关注的对象,这是续光伏后,又一个有望站上风口的清洁能源板块。从消息面看,风能板块逆势启动是源于202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的召开,这是短期有事件驱动。而从市场层面看,清洁能源的代表光伏板块,龙头股在今年已经取得了200%的涨幅,而同样是清洁能源的风电,龙头股涨幅才50%左右,所以存在很大的比价效应。所以我们认为,后续风电可能会出现补涨行情。
【博览财经分析】节后三连阳后出现一定调整是正常现象。沪指回到3350点区域触及到前期成交密集区,这片区域在之前就已经尝试过几轮突破但都未成功,所以这里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其次,节后三连阳也积累了一定的获利筹码,所以一出现震荡就容易激发获利盘的了结需求。不过,即便大盘处于震荡调整的状态,但市场热点并没有完全消退,像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板块依然处于强势之中,所以大家更多的精力还是需要放在寻找优质潜力股上。 盘面上,以风能、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板块成为资金关注的对象,这是续光伏后,又一个有望站上风口的清洁能源板块。从消息面看,风能板块逆势启动是源于202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的召开,这是短期有事件驱动。而从市场层面看,清洁能源的代表光伏板块,龙头股在今年已经取得了200%的涨幅,而同样是清洁能源的风电,龙头股涨幅才50%左右,所以存在很大的比价效应。所以我们认为,后续风电可能会出现补涨行情。 同样是清洁能源,风能比光伏涨幅小很多 今年全球加大清洁能源的发展力度,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今年已出现大幅上涨,其产业链上各龙头股涨幅均超200%。而另一大清洁能源风电相关板块的龙头股票并没有出现同样的涨幅。我们认为风电可能会在后续政策和资本市场的替代效应的影响下出现补涨。 截止目前,光伏板块上游的隆基股份全年最大涨幅为245.7%,光伏板块中游的福斯特全年最大涨幅为212%,光伏板块的下游公司青岛中程全年最大涨幅为237%。
而风电板块截止目前,各龙头涨幅均不及光伏板块,其中制作风电零部件的龙头日月股份上涨53%,风电塔桶制作龙头天顺风能上涨53%,海下电缆制作龙头东风电缆上涨86%。 虽然风电看上去全年已经出现大幅上涨,但是与光伏的涨幅相比差距较大。风电与光伏的概念相似,都是依靠政策扶持的清洁能源。而且都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规划中有所提及,所以我们认为,后续风电可能会出现补涨。 国家大力支持风电行业发展 在政策方面,今年国家关于发展风电的政策也有很多,体现出国家对于风电行业发展大力支持,有利于激励风电企业未来的发展。《风能北京宣言》宣言表示,综合考虑资源潜力、技术进步趋势、并网消纳条件等现实可行性,为达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起步衔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除此之外,2019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规定: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 因此,中短期内风电受此规定影响和上半年疫情的影响,为获得最后的补贴,风电行业将处于热火朝天的抢装潮状态。2020年下半年风电行业上市公司极有可能受抢装潮的影响营业收入大幅提升,风电板块可以持续跟踪。 总结 以风能、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板块成为资金关注的对象,这是续光伏后,又一个有望站上风口的清洁能源板块。从消息面看,风能板块逆势启动是源于202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的召开,这是短期有事件驱动。而从市场层面看,清洁能源的代表光伏板块,其板块龙头股在今年已经取得了200%的涨幅,而同样是清洁能源的风电,板块龙头股涨幅才50%左右,所以存在很大的比价效应。所以我们认为,后续风电可能会出现补涨行情。
批量涨停!海外订单排到明年5月的纺织服装迎投资拐点
【研究员】:田文
结论:14日除了近期“利好爆棚”的光伏板块,就属纺织服装板块火热了! 那么,缺乏成长性的纺服板块,大涨背后有什么隐情? (1)印度订单转移至国内,订单排到明年 一直以来,纺织服装板块都因为同质化严重、同业竞争激烈、缺乏成长性等原因,涨幅不温不火。但是,从多个渠道了解到,服装外贸9月中下旬开始,订单火爆,预计Q4将满产。 背后的原因是印度疫情继续扩散,导致多家出口型纺织企业无法保证交货,已经有多个印度订单转移到我国,其中毛巾、床单等产品订单量较大。国内几大工厂预计,现在的订单数量已经排到了2021年5月。 (2)上市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对部分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均表示订单环比改善明显,产能利用率基本恢复,四季度订单较好。 (3)9月社零数据和出口数据加速回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近7000亿元,yoy-15%,8月单月全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达967亿元,yoy+4.2%,同比转正,印证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复苏趋势。
【博览财经分析】近期,有媒体报道多个本来在印度生产的纺织订单转移到中国生产,这导致国内不少服装制造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的5月份。 对此,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明显,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调整订单生产、国际采购商根据生产能力选择供应商,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中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有力地保障了国际市场供给,支撑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转。 对股市而言,14日除了近期“利好爆棚”的光伏板块,就属纺织服装板块火热了! 批量涨停!巨量海外订单转移国内,排单到明年5月了 14日纺织服装板块当中,稳健医疗(旗下棉类制品研产销,包括品牌全棉时代)和库特智能大涨20%,聚杰微纤、百隆东方均大涨10%以上。发生了什么? 1、缺乏成长性的纺服板块,大涨背后有什么隐情? (1)印度订单转移至国内,订单排到明年 一直以来,纺织服装板块都因为同质化严重、同业竞争激烈、缺乏成长性等原因,涨幅不温不火。但是,从多个渠道了解到,服装外贸9月中下旬开始,订单火爆,预计Q4将满产。 背后的原因是印度疫情继续扩散,导致多家出口型纺织企业无法保证交货,已经有多个印度订单转移到我国,其中毛巾、床单等产品订单量较大。国内几大工厂预计,现在的订单数量已经排到了2021年5月。 (2)上市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对部分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均表示订单环比改善明显,产能利用率基本恢复,四季度订单较好。 百隆东方:预计公司7-8月产能利用率约为8成左右,越南基本满产。9月开始产能利用率提升明显,预计恢复至95成。四季度订单较好,预计有望恢复良好增长。 健盛集团:预计公司Q3订单同比仍略有下滑,但环比改善明显。预计棉袜订单基本恢复至9成至持平,无缝订单恢复至8成以上。 孚日股份:公司9月开始订单增长明显,目前订单已排至21年1月,预计Q4业绩表现良好。 开润股份::Q3 B2B仍略有下滑,但Q4预计实现正增长。B2C国庆期间已实现正增长,未来有望保持良好势头。 (3)9月社零数据和出口数据加速回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近7000亿元,yoy-15%,8月单月全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达967亿元,yoy+4.2%,同比转正,印证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复苏趋势。 8月出口数据来看,纺织品出口进一步回落,反映防疫物资需求回落,但是服装出口大幅反弹,同比增长3%。预示着Q3开始服装零售已经进入修复期。 2、纺织服装产业链分析 理解了行业的催化剂后,我们再来深入的研究一下纺织服装的产业链。 (1)上游:原料 主要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化学纤维的生产占比较高,包括粘胶纤维、涤纶等等。原材料价格是影响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主要受供需影响。 (2)中游:纺织制造 以出口外销市场为主,核心的关键点在于:企业的设备(自动化)能力、研发能力(技术水平)、成本和规模、订单稳定性。 (3)下游:品牌销售 以国内内销市场为主,核心关键点在于:品牌、产品(设计)。 3、各细分的竞争格局如何? (1)运动服饰 运动服饰行业过去五年CR5提升10.9%,国外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市占率逐年提升,本土品牌(安踏、李宁)市占率有所下滑。预计未来五年行业的复合增速将达到10.26%。 (2)童装行业 市场集中度较低,2018年CR10仅12.9%。其中森马服饰旗下的巴拉巴拉童装稳居市占率第一(占5.6%),龙头地位稳固。预计未来行业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3)女装 2011年之后行业增速就已经开始放缓,预计未来五年行业复合增速为1.39%。并且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不高,2018年CR10为10.7%。 (4)男装 由于男装对于产品多样性的要求不及女装,行业集中度相对女装较高,2018年男装CR10为21.8%。当时预计未来五年行业复合增速仅1.04%。 (5)家纺和箱包 箱包行业、家纺行业集中度较低,但是电商渠道强势的品牌市占率不断提升(如90分、水星家纺等),未来有望能够诞生较大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