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最高层决意让“铁三角”脱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8 19: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高层决意让“铁三角”脱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从全行业来看,这几年,大量贷款同样流进了房地产。根据央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数据测算,2019年全年,人民币房地产贷款全年增加5.71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的34.0%。同样说明,约1/3新增贷款,都被房地产吞噬。

2020年上半年,这一数据有所减少。人民币房地产贷款新增2.99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的24.7%。其中,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约7500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新增约2.29万亿元。综合来看,这一占比同样不低。




                           catbg01.gif                  热点聚焦
catbg02.gif                  



最高层决意让“铁三角”脱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研究员】:WH
在十三五规划中,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尽管没有直接给出国内生产总值的目标,但是,其实仍然从侧面对GDP的增长提出了要求。当时的要求是说,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而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约40万亿,也就是说,“十三五”时期的年均经济增速需要达到6.5%,才算是完成了目标。

                                 

1604748632886557.jpg

【博览财经特稿】中国经济怎么走?每隔5年,就会有一次答案。最近,讨论度很高的一个话题就是十四五规划正在讨论中,在29号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文章开始之前,先来极简解读一下,“十四五”十个最重要的变化。

1、经济增长目标大改革,给未来五年定调,不走刺激的老路。

上一个五年的目标是要“中高速增长”,2020年要翻一番(2016-2020至少6.5%就是这么来的),现在没给未来五年设具体目标,只说今年把目标完成,到2035年“再迈上新的大台阶”。明显想淡化GDP,不会像之前刺激增长了。

2、核心技术,核心技术,还是核心技术。

公报提的第一个具体目标就是“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与十三五的“产业迈向中高端”相比战略意味更浓,不是产业问题,是国家安全问题。

3、创新的内涵变了。

十三五和十四五虽然都强调创新,但上次是强调综合的体制创新,重点是改革,这次重点是科技,要求自立自强,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春天来了。

4、实体经济比以往更重要。

不管是从政策还是市场表现来看,十三五的亮点都在虚拟经济,比如“互联网+”、分享经济,这次都没提,十四五更倾向于实体经济,文字上有一个微妙变化,上次网络强国在制造强国之前,这次制造强国在网络强国之前。

5、新基建要搞,老基建也不会丢。

新基建这个词并没有出现在公报中,说的是数字中国。反而是特别提到了老基建,比如十三五的公报中几乎没提交通,这次反而首次提出“交通强国”,算是给老基建正名了。

6、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三五算是老龄化的开始,当时是“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原因很简单,十四五的老龄化压力比十三五大得多。

7、单独讲一段国防和军队。

十三五强调军民融合,这次的重点不同:“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

8、健康中国聚焦老龄化。

上次讲得多,要求理顺药品价格,后来出了“集采”,对A股医药板块冲击很大。也正是由于十三五前三年的调整和冲击,才有2019年来的医药大牛市。

9、全篇几乎没提“金融”二字。

上次公报提到金融监管问题,这次几乎没提金融,只有一句“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这和强调实体经济一致。

10、关于两岸,变化很大。

对比一下,不难理解。

十三五:“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

十四五:“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这次规划与近十几年中的历次规划相比,有一些称得上是根本性转变的地方。

最大的变化就是:经济增长没有具体目标、房地产不被提及、金融市场失去姓名。

更重要的是,在过往的经济起伏中已经证明,这三者之间,往往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不是孤立的三个方面,而是暗藏了中国经济多年的发展密码的整个系统。

换句话说,这个系统性的转变预示着,未来的中国经济,要变天了。

GDP还重要吗?

如果经济增长没有目标,会怎样?放在过去十几年里,这都是一个无法想象的问题。

回望2008年以来的这12年,已经发布过3次5年规划。几乎每一次都有提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目标,给出一个具体的要求。

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对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到“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十三五规划中,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尽管没有直接给出国内生产总值的目标,但是,其实仍然从侧面对GDP的增长提出了要求。

当时的要求是说,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而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约40万亿,也就是说,“十三五”时期的年均经济增速需要达到6.5%,才算是完成了目标。

然而,这次对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中,最大的一个特点之一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变成了没有具体的目标。

取而代之的,则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表述。并且,也只是模糊提到“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

换句话说,经济发展要求质量,而不只是求速度。这个转变,在文章里看起来或许只是一句话而已,但是放大到整个中国经济进程来看,这个转变影响的是整个经济结构。

抛弃占1/3经济总量的房地产

过去十几年来,为中国经济兜底的是谁?拉动中国经济的是谁?

答案是,房地产。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身处全球化运动中心的中国,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前三季度国内实现GDP同比增长9.9%,为2003年2季度以来GDP累计增幅第一次掉落到10%以下。出口额则为10741亿美元,增长速度回落4.8个百分点。

当时,经济学家皆悲观的认为,“向下走”将是三季度经济数据的“集体表情”。

随着出口、钢铁行业下滑,大洋彼岸金融风暴带来的浪潮对于中国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

此前,中国经济靠出口拉动,金融危机一来,出口放缓,谁来拉动经济?

无需过多思考就能找到答案:内需。出口无法拉动经济发展后,内需就被放到了拉动经济的马车上。

然而,彼时国内产能过剩,从家电到汽车,全都出台了下乡政策,鼓动着村民们消费升级,这些东西在城市里早就有了,还能卖什么?

只有房子,是城市里最硬的硬通货。但当时,房地产市场一片哀嚎。

危机发生后的半年内,北京房价累计跌幅达13.6%,广州60%以上的楼盘降价,房屋交易量萎缩近3成,土地频频流拍。

深圳房价更是暴跌,从1.6万元跌至1.1万元。有楼盘甚至从最高价20000元坠落,最后以9000元甩卖;还有楼盘开出不到5000元的起价,创下了当时深圳市的最低纪录。

直到2008年底,四万亿投资计划酝酿出台,房地产才一飞冲天。

2008年,中国进行了4次降息,2次降准,甚至还将房贷利率打了7折。当年10月27日起,央行又将购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

一次更比一次强的刺激政策,打开了房地产繁荣的大门。热钱的推动下,2009年的房地产行业出现空前的繁荣,并一路高歌到今天。

从2008年到2017年,短短十年间,国内每年房地产投资从2.53万亿猛增至11万亿,累计总投资高达74万亿元。其中,2016年房地产行业对GDP增长贡献率是7.8%,这是时任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在记者会上的发言。

2017年,房地产投资额相当于加拿大当年的GDP总额。房地产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这一判断甚至得到了经济界的广泛认可。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曾认为,将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和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定义为广义的房地产行业,在GDP中直接占比达到13%。通过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到,广义房地产行业的GDP每增加1单位,将带动其它行业的GDP增加1.6单位,如果据此计算的话,我国1/3的经济与房地产有关。据测算,2016年6.7%的GDP增长中,有2.4个百分点是由广义房地产行业拉动起来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6%,而2015年贡献率仅为25%。不夸张地说,2016年的GDP增长靠的就是地产和基建。

这些年中,只要经济出现不稳,就会祭出房地产这个大杀器。只要一刺激房地产,GDP增长就稳稳当当。

然而,时至今日,房地产的发展在稳定经济的同时,也绑架了经济。在2009年的期刊《建筑电气资讯》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表示,国家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与房地产业有直接关系的占32%。

据此计算,至少1.28万亿流入了房地产相关的行业中。“可以看出中央对房地产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曾经饱受重视的房地产,在这次公报中却一个字都没提到,似乎代表着在接下来的5年规划中,并没有房地产的位置。

实际上,在经过多年狂飙后,房地产泡沫对社会整体的影响逐渐显露。借着抵押贷款,房屋销售经历了十年快速增长之后,我国的家庭杠杆比率在2020年一季度创下历史新高:57.7%——在疫情打击经济的时候,房子果然还是被看作最重要的资产。

如果房价真的大幅下跌,它将抹去多数人的主要财富来源。房地产劫持了中国经济,所以政策上也不敢推动房价暴跌,即使这是抑制泡沫的最有效方式。

魔鬼铁三角脱钩

除了房地产在公报中没有了姓名,金融、银行和资本市场,也没被提到。

要知道,我们的金融业和房地产是绑在一起的,共同主导着经济走势。每1单位广义房地产GDP可以拉动接近0.2单位的金融业GDP,拉动幅度仅次于采矿业。

房地产对于经济的强大拉动力,让金融机构更倾向于把钱借给房地产业,而不是其他行业。

四川银监局曾在2018年做过一次统计,想要知道房地产贷款究竟占到银行业贷款比重的多少?最后的结果令人对房地产在经济中的统治地位有了清晰的认识。

自2014年2018年,四川省的个人按揭住房贷款余额由4582亿元升至10057.12亿元,年均增速约20%,远超同期企业贷款增速。到当年5月底,在四川省银行业中,房地产贷款加上其他以房产为抵押的贷款占比接近50%”。

从全行业来看,这几年,大量贷款同样流进了房地产。根据央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数据测算,2019年全年,人民币房地产贷款全年增加5.71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的34.0%。

同样说明,约1/3新增贷款,都被房地产吞噬。

2020年上半年,这一数据有所减少。人民币房地产贷款新增2.99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的24.7%。其中,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约7500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新增约2.29万亿元。综合来看,这一占比同样不低。

对经济发展来说,这不是好事——金融和地产共同繁荣的背后往往蕴含着危机。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曾有过一次空前的“地产热”,以及金融繁荣期。结果,大量资金从金融业流入房地产市场。日本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从1980年的3.3%快速上升到1989年的5.4%。但最终政策收严后,房地产泡沫破灭,日本陷入了停滞的20年。

2008年的美国开始的次贷危机,同样是金融+地产的刺激政策所引发。21世纪初,美国经历911事件以及IT科技泡米破灭,经济陷入困境。小布什政府连续通过相关法案刺激人们买房,刺激商业银行向低信用群体提供贷款——这些为低信用群体提供的贷款,就是次级贷款。

到最后国会甚至划拨资金资助首次购房者来付首付,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美国人民感受到了美利坚海一般的温暖,纷纷踊跃购房——然后GDP果然上升了。走通了这个计划的美国,继续变本加厉,结果,次贷危机爆发后,已经无力阻止。

无论从历史来看,还是从中外来看,每当房地产、金融、GDP增长围成一个铁三角时,经济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度过难关,但在更远的未来,总会付出更惨重的代价。如今,三者脱钩,从最高层决意让三者脱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来源:金角财经(ID:F-Jinjiao) 作者:金一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11-21 20:48 , Processed in 0.155547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