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奇葩罗敏罗敏罗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5 08: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强化围堵和遏制中国是躲不过的事 中美真正比拼的是统一大市场

【博览财经特稿】二季度经济数据0.4%的正增长,疫情重现之下,经济恢复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另一方面,现在的国际形势也不好,拜登政府对华遏制政策还是很明显的,包括印太经济框架,还有在台湾、新疆等问题上搞事情。尹锡悦就不多说了,一个极右分子,恨不得把韩国变成美国一个州。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外部环境大多数时候还不错,像最近这样严峻的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但是,美国强化对中国的围堵和遏制,其实是个躲不过去的事,这一点,大概近二十年前其实已经有人意识到了。

他认为,美国擅长于造飞机,他就只造飞机,可以比美国什么都造更有效率;而中国擅长造衬衫,那中国就专注于造衬衫,这也比中国什么都造更有效率。分工导致中美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生产效率,对本国、他国都是好事。

最近十来年,中美关系总体是越来越紧张了。之前有不少人说是中国民族主义把美国吓到了,这就是琼瑶小说看多了,觉得美国跟里边的男主角一样是个土炮,敏感而多金,一出手就要承包鱼塘,而且要求女主角心里只能想自己,拜托,美国这样的大佬型国家还会在乎你的情绪?

在人家眼里,咱们这些年的大发展,就是在永久伤害美国利益,那你就是“国家公敌”。想回去以前种G2状态,除非我们自己倒退20年,就像三体里的“黑域”一样,自己躺到一个坑里,想让大家都觉得你基本无害。可这种自废武功的行为,显然不可能嘛。

而且“傍美定律”本身也靠不住,美国的周围小伙伴比较富,这事不是跟了美国就是富了,而是那些国家本来就富,然后加入了富国俱乐部。美国的两个亲儿子,一个是菲律宾,一个是利比里亚,他俩都死活发展不起来,也说明一国发展主要是自己的禀赋,“跟谁混”只是加强了这种禀赋,禀赋太差的话,跟谁混都没差别。

战后美国控制的地区,都是传统富裕地区,包括从大航海时代就暴走的西欧,还有后来发展起来的日本,再加上美国自己,还有那几个资源国,整体成了个富裕国家俱乐部。

但是美国这种分工体系下,大家都有天花板,天花板就是美国自己,大家安稳过日子,美国吃肉自己跟着喝汤,前提是不能挑战美国的地位。

而且很多手段我们看着很眼熟,比如有几年天天逼着日本降关税,后来嫌日本卖到美国的芯片占领美国市场,干脆开征100%关税,再或者直接找个理由不让再美国卖,跟现在对我们的操作一模一样。而且就在2020年,还对德国铝业巨头开征50%的关税,最高达到了352%,比对我们还过分。可见它并不是针对谁,在座诸位老美都看着不爽就修理。

但一旦一个国家要动美国的蛋糕,或者可能要动美国的蛋糕,美国肯定会出手,盟友们也一个都不放过,而中国体量更大,技术更强,而且又是自己独特的政治、军事体系,美国的下手必然会更狠,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最近这三十年,美国的经济增速远超盟友,欧洲、日本在互联网、云计算、新能源等领域完全落后。相反,中国正在这些领域向美国发起挑战,或者说我们没想挑战美国,只是我们走自己的路,他们就慌了。

看看当今世界,既在所有技术领域都在寻求突破,又在政治、军事和商业上保持独立的国家,只有中国。更关键的是,当初美国修理日德两国,主要是从市场层面下手,也就是日德两国自己消化不了自己的产能,必须得卖到美国的地盘上,这个背景下,美国对他俩几乎是说一不二的,毕竟技术可以研发,市场也能研发出来?

以大众为例,大众集团2021年全球销量888.2万辆,中国330万辆,中国给它贡献了接近40%的销量,而奔驰是35%,宝马是28%,最近中国又在大规模购买欧洲的飞机,再加上两德合并人口暴涨,德国挺过了美国对他们的打击,日本市场收缩叠加人口暴跌,几乎被打垮了。

另外一方面,我国市场的逐步成熟再加上消费规模的庞大,给很多新技术带来了应用空间,才有机会接下来实现“换道超车”。

而且中国企业这些年越做越大,对于数字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庞大,中国天然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云计算市场之一,产业自然就发展起来了,这方面阿里做得特别好。本身电商就有很多对计算的需求,做云计算解决了自身的需要,降低了购买硬件的成本,现在又开放给更多客户,变成一个很正向的循环。

而且中国还有一点是比较幸运的,就是我们有一个自己独立的高效的商业网络。现在全世界都进入了电商的时代,但是基本上大多数国家的电商都是美国的亚马逊占优势,除了亚马逊之外的竞争者,比如速卖通、SHEIN、虾皮、Lazada这些,基本都是中资背景。

其实,很多人总觉得和科技比起来,商业好像显得没什么技术含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经常讲经济主权,其实商业主权也是经济主权的一部分。要客观评价阿里,其实要看到它发展起来,其实是捍卫了中国的商业主权,让我们有一个自主的商业体系。

其实,消费品牌背后是国家的软实力。如果我们的商业被亚马逊、沃尔玛占领了,这种软实力的推进也会非常受影响。

现在阿里这些公司做了一套独立自主、效率高的商业体系,把统一大市场的红利发挥出来。大公司还在纷纷加大科技创新上的投入,突破关键的技术。那以后中国在消费和科技这两个层面,都会是非常牛逼的。所以应该看到,我们手上还是拿着一手比较好的牌。短期的一些波动可能给大家带来情绪上的冲击,但是冷静下来还真是没必要太悲观。

1659338034282622.jpg

不过也没必要担心,现在全世界经济走进了一个大泥潭,一时半会走不出来,这个时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显而易见,现在全球化退潮很明显,技术进步也缓慢,各国财政都有问题。

中国市场足够大,所以在中国做研发有盼头,也有足够的场景支撑。所以,虽然当前有困难,有挑战,美国还想围堵我们,但是我们自己有巨大的市场,再坚决不退出美国主导的市场,坚决拥抱全球市场,还有有像阿里、华为、比亚迪这样的创新者,中国一定能够突破美国设定的天花板。

也就是说,中美真正比拼的,是统一大市场,是战略定力,是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中国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把自己的路走好,聚焦解决自己的问题,现在经济形势的确不乐观,但是中国整个基本面还是好的,14亿人的市场任何时候都不小,只要把这个市场搞好,就好像一片沃土一样,啥都能长出来,并且还是会越来越好。(来源:九边(ID:ertoumu893) 作者:九边)




catbg01.gif 政经观察
catbg02.gif



美急于控制中美关系 中国的战略出现新变化

【博览财经特稿】当地时间7月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后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晤。双方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坦诚和长时间的沟通。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内,中美双方高层已有4次会晤。

观察者网:这次中美外长巴厘岛会晤,您认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从大背景来看,观察者网有篇文章梳理了一个月内中美高层的5次会晤,即一个月内3次线下面对面、2次视频对话,且这两次线上会晤还是美方主动提出、中方“应约”。这说明美方现在比较急于控制中美关系,有着急跟中国谈的需求——中方对中美关系的重视是常量,美方对这一关系的重视是变量,当它有政治或战略需要,就会“扁”一下中国;当它需要稳定,就会主动来对话。

这5次高层对话,中方的态度都是非常强硬的,借对话机会非常清晰地摆明我们的立场。这跟以前不太一样,说明当下中美之间的力量在发生变化。美国现在咋呼得挺厉害,实际上比较虚弱;而中国虽也面临很多困难,但总体态势还是挺好的。

虽然美国对华政策变化性很大、虚伪性很强,但是考虑到中美关系对两国民众福祉、对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仍必须和他们打交道。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发展自己提升实力,让对方不得不接受我们的决心,另一方面仍要通过这类对话阐述立场、讲明道理,一是争取国际社会中的中间力量,再就是让他们被动一些,面对中方诉求,不得不给出回应。他们答应把中方的诉求记在小本本上,从长期战略博弈视角来看,中方提要求的行为属于为自己争取战略主动。

首先是现在世界局势很乱,乌东危机还在延续,这牵住了美国的很大精力;与此同时,美国的很多盟国内部政局不稳,如英国约翰逊下台、日本前首相安倍遇刺;此外还有斯里兰卡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正发生政治变动,美国作为世界“一把手”,对第三世界的乱局也是要负有一定的责任的。

1659338656924886.jpg

6月份有一则新闻报道,加州一油站惊现每加仑9.6美元的标价,按1美元约兑6.7元人民币的汇率算,一公升汽油价格高达17块人民币左右。现在美国每加仑汽油的价格回落到5美元上下,但也仍处于高位。

除了经济压力,美国国内的社会问题也挺严重的,比如围绕堕胎权和持枪权争论不休。国内党争厉害,通胀压力影响外交,经济不好又使得支持率跌至30%,再创新低,这些问题让拜登焦头烂额,所以他第一不希望中美关系此时出大事,第二可能也希望中国能在通胀问题上帮美国一把,也为此一方面多次强调中美关系要设立“护栏”,另一方面在内部探讨是否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这就是我理解的美方为什么这么主动的原因。

金灿荣:“护栏”的内涵里可能还分等级,我估计最低等级就是不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在这之上可能是尽量不发生其他冲突,比如不出现新一轮的贸易战或公开的外交对抗。

金灿荣:除了在新疆问题上对我们有新的指责,他们今年在台湾问题上小动作也很多,比如最近一个名叫斯科特(Rick Scott)的美国联邦参议员就率团访台了;近日,也有5家中企因所谓的“支持俄军事和国防工业基地建设”而被美国政府列入制裁清单。

观察者网:说完“护栏”,再来看看关税问题。近日美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的预期在不断升温,大家原本期待这次会晤会有相关结果,现在还得再等等。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美国国内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比如有新闻报道,截至7月5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收到来自300多家企业的意见,要求维持这些关税措施。

金灿荣:那些工会肯定是反对减税的,这一社会基础还是很强大的;然后是和中国在产业上有竞争的商家。比如我们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有优势,美国乃至加拿大、欧洲的新能源公司肯定是天天反对减税的,因为搞不赢中国,而美国的市场又大,所以就不断找人游说美国政府,希望尽可能地阻止中国的新能源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此外,还有一些不断围绕人权、宗教等话题做文章的社会活动集团。

1659338677597408.jpg

观察者网:王毅外长在会晤中提到,“根本原因是美方的对华认知出现了问题,由此制定的对华政策自然也偏离了正确轨道。”那对于美方的对华认知为何会出现问题,您认为主要有哪些原因?

原本在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霸的地位是很稳定的,但因为自己瞎搞,所以出了一堆问题,比如经济虚拟化、贫富分化、政党政治恶化、种族矛盾加剧、对外关系陷入很多冲突等等。这些其实都跟中国没什么关系,但它把责任推给了中国。这么多问题的出现使得它的地位有点下降、自信心有点受挫,在这情况下看到中国崛起,就愈发不能接受了。好比家里出了事,脾气暴躁,到单位训人。

另外,可能还要加上宗教的原因。美国是一神教国家,觉得自己是上帝的宠儿,对于几乎不信神的中国,认为“上帝都不认识你,你怎么能混得好?这不科学”。从这次取消堕胎权事件来看,他们的宗教保守思维确实有加强的趋势。

观察者网:我们在之前的采访里聊过,美国政客的经历变化也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这次换个角度,您认为美国现在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或称“汉学家”是不是也要付一定的责任?

金灿荣:新生代的中国问题研究者其实汉语水平都挺好的,也都有在中国生活过的经历,目前这群人里真正反华的不多;对于美国的对华认知,他们确实要付一定的责任,不过责任相对有限。

这批年轻的战略家,意识形态色彩比老一代强多了。比如基辛格,近来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引来争议。他属于传统现实主义派,认为西方一定要拉住俄罗斯,所以现在乌克兰你牺牲一点领土,赶紧投降算了。结果这说法被骂惨了。而现在整个新一代战略家,他们在冷战美国胜利的光环下成长起来,因此对那套意识形态坚信不疑。

1659338694133768.jpg

观察者网:台海问题一直是中美交流的重点议题。在双方互相角力之外,我们看到台湾方面也有不少动作,尤其是在所谓认知作战方面,比如会在美国花大笔钱请说客搞政治公关,“1450”和一些台湾人也爱在维基百科、推特、Facebook等互联网平台上大做文章。就现实来看,这些行为确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这些点,我们能做些什么?

在舆论战方面,台湾确实有很多优势,比如“1450”们很活跃,且很有组织,而我们大陆一般是靠零散的“自干五”。台湾的动作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明它现在其实很着急,眼看着大陆在复杂的中美博弈中渐渐获取主动权。

1659339097976214.jpg

素有全球经济“金丝雀”之称的韩国,如今也正在拉响衰退警报。作为拉动GDP增长的重要引擎,韩国出口贸易备受煎熬。今年4月以来,人们印象中的出口大国韩国,已经连续3个月出现贸易逆差,历史罕见。

在过去几十年中,一旦韩国出现贸易逆差,往往意味着全球经济即将陷入衰退。果然,从欧洲到美洲,全球主要工业国很快也跟随韩国脚步,报出了令人担忧的贸易账单。

出口遇挫、企业悲观,韩国政府:正在想办法

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最近以12大主要出口行业中销售额1000强的企业为对象,展开了有关今年下半年出口表现的调查。这些主要出口行业包括:半导体、一般机械、汽车、石化、钢铁、石油产品、船舶、汽车零部件、显示面板、生物健康、电脑和移动通信机器等。

消费市场也在变。据Canalys数据,2022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1%。虽然三星仍然位列市场第一,但其出货量同比下滑4%。在具有优势的欧洲和印度市场,三星手机出货量分别下滑9%和2%。

但是,由于国内通胀高烧,韩国还不得不顶着逆差强力加息。6月韩国CPI同比上涨6%,创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近2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本周三(13日),韩国央行决定将基准利率上调至2.25%,这是韩国首次加息50个基点。

1659339130738997.jpg

像煤矿中的金丝雀一样,韩国发挥着全球经济的预警作用:当韩国出口同比增速开始从高点转入下行周期的时候,通常意味着全球经济危机将要到来。反过来,全球经济衰退得越厉害,韩国就越痛苦。

韩国的出口产业集中在产业链上游。它的出口总量大,同时与美、中、日等世界大型经济体联系密切;韩国的出口商品种类多样,涵盖半导体、通信设备、汽车、石化产品和手机、电脑等电子消费产品。因此,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需求下降,总是会被韩国第一个感受到。

而且,相对于大部分国家,韩国是国际社会中最快披露上月主要经济数据的国家,其时效和预示性比较强。尽管现在韩国很多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市占率被中国等国家赶超,但是因为韩国经济主要数据的公布时间早,它对于全球经济走势依然有观察价值。韩国出口表现,既在预警衰退,也在和全球经济共振。

通胀让人痛苦,衰退又要来了?

荷兰国际集团(ING)宏观研究主管布尔泽斯基(Carsten Brzeski)表示,过去德国总可以依靠强劲的出口来重振经济,但数据显示,至少在未来两三年期间,贸易平衡不会重新成为推动增长的积极因素。“德国和欧元区其他国家今年很有可能陷入衰退。”

法国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法国5月贸易逆差再创纪录,达到130亿欧元。与此同时,法国6月的年通胀率达到5.8%,涨幅再创新高。即使法国政府一再排除经济衰退的风险,但经济学家们表示,法国“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出口逆差、通胀高企、衰退忧虑加剧,正在成为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共同画像。

新兴市场不容乐观。越南5月货物进出口逆差17.3亿美元;印度6月贸易逆差达256.3亿美元。这两个国家都出现了债务规模与外汇储备严重倒挂的问题。在美元紧缩周期里,经济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虽然巴西6月是贸易顺差,但同比下降了15.4%。巴西5月份CPI同比涨幅为11.73%,明显超出央行目标区间。巴西将基准利率从2%增长至13.25%,这已经压制了经济活力。

全球性的大通胀,推高了石油等大宗原材料成本,这是很多依赖原材料进口的工业国陷入逆差的最重要原因。但更糟糕的是,美国对抗通胀的努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它们的困境。

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出现全线下跌。法国兴业银行全球战略联席主管Albert Edwards预警称,大宗商品的价格暴跌,已经展示出全球经济衰退在蔓延。

这就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全球的不利溢出效应的一种表现:美元走强,其他货币就会相对贬值,资本会外流。当拉美地区的货币,以及由之计价的其他资产收益率下降,那么资本就会套利,人们会把更多的钱换到美国去。每当美元快速走强,拉美经济就要哭泣。

1659339190199823.jpg

已经“暴力加息”75个基点的美联储暗示,为平息通胀,或于7月再加息75个基点。压力又来到韩国这边:如果美国继续大幅加息,韩国依然要面对韩美利率倒挂的风险。韩国研究还显示,若美联储年内将标准利率上调至3.75%,则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约0.7%。无论韩国利率政策“跟不跟”,经济衰退都将难免。

1659339205543186.jpg

大幅加息甚至激进加息,将进一步抬升融资成本和偿债压力,并挤压人们的消费支出。需求的放缓,将让生产等经济活动减速,这会影响就业和收入并继续挤压需求,如此往复。“金丝雀”韩国出口数据里的经济衰退隐忧,正在成为事实。(来源:观察者网)




人物广角




5年狂追5个风口 被资本大佬无情抛弃后沦落到直播卖菜

【博览财经特稿】这是一个酷爱追风的中年男人,5年狂追5个风口,什么火他做什么,有人说他胆大心细,也有人说他是“投机分子”。

他有点“中二”,刚创业的时候梦想很大,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他也曾豪言市值1000亿美元之前,不拿薪水和奖金,没想到公司上市,已经是他能拥有的最高光时刻。

被嘲凤凰男,最风光时市值超百亿美金

当时,一名留学生要找行政类工作。担任嘉宾的罗敏说:“花50万留学,拿3000的月薪,你十年都挣不回来。”

罗敏怒火中烧,蹭的一声从座位上站起来:“凤凰男怎么了?为什么我们四线的普通人不能在北京实现逆袭,不能做CEO?”

2000年,18岁的罗敏考上了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系通信工程专业,但他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于是,上大学时,他经常逃课,混迹于各大网吧,通宵打游戏。

考研时,罗敏花600块钱,在北大南门租了一间地下室,他常去北大蹭课,听了很多企业家的讲座,其中就包括马云、李彦宏等。

一语惊醒梦中人,罗敏当场就决定不考研了,“我要去创业”!10多年后,罗敏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如果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那么北大这段蹭讲座的经历可以说帮我开了天眼。”

随后,罗敏又陆续做过纪念品销售网站、电商导购、团车网、在线教育、电商、外卖……平均每两个月毙掉一个项目。2013年年初,罗敏融资200万再次创业,不过到年底,项目再次失败,团队临近解散。

一年多时间,趣分期先后完成5轮融资。员工从10人迅速扩充到2000人,办公室也从北京朝阳裘马都小区一套70平方米公寓,搬到了位于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的大办公室。

2017年10月,罗敏迎来高光时刻。创立仅仅3年时间,罗敏就带领趣店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2017年美国资本市场中概股第一大IPO。上市当天股价即上涨至34.35美元,涨幅超过43%,市值一度达到113亿美元。

彼时,罗敏意气风发地对记者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只是他没想到,这也仅是个开始。

上市的同一时期,“校园贷”走到了风口浪尖。先是一名21岁大学生借钱赌球后,欠债60万后跳楼自杀,紧接着多名女大学生落入“裸贷陷阱”……在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之下,监管部门对校园贷严厉打击。

罗敏回应称:“凡是过期不还的,我们这里就是坏账,我们的坏账,一律不会催促他们来还钱。电话都不会给他们打。你不还钱,就算了,当作福利送你了。就这样。”

1659342609101269.jpg

而要停止催收,只有三种情况:借款人死亡、被认定为欺诈、逾期达到180天以上或者催收达到一定次数。

上市两年间,当初出现在趣店招股书里的前六大股东,除罗敏没有变动,其他五位均已套现离场。这下,罗敏被资本“无情抛弃”了。在资本套利走人后,只剩罗敏在苦苦支撑趣店。为了“自救”,罗敏开启了转型之路,但5年狂追5个风口,却屡战屡败、损失巨大。

在2018年趣店年会上,罗敏斗志昂扬地宣称:2018年大白汽车要卖出10万辆,跻身全国汽车零售商的TOP5。再过几年,销量达到2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售商。

汽车零售折戟后,趣店又在2020年-2021年广撒网,投资过“二手奢侈品第一股”寺库,自建“万里目”平台,进军奢侈品电商领域。彼时,罗敏又高调立下Flag:希望万里目在2020年4月21日前突破10万订单量。后脚,万里目在那一天宣布,赵薇、黄晓明、雷佳音、郑恺、贾乃亮五位明星成为其代言人。

这一次,罗敏做奢侈品电商,也未逃脱一年左右夭折的命运。但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罗敏又有了新想法。2020年年末,趣店高调进军K12教育领域,但教育风口也是来去匆匆,罗敏又一次失算了。今年一季度,趣店的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77.6%,主要是由于与2021年签署的万里目少儿业务的建设合同有关的付款增加所致。

2022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趣店实现总收入2.018亿元,比2021年同期的5.157亿元减少60.9%。主营的金融信贷业务也大幅缩水,交易总额为21亿元,同比减少接近30%。

今年5月,趣店又一次收到纽交所发出的不合规通知函,原因是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内低于1美元。根据规定,如果趣店在未来6个月里未能达到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1美元,纽交所将对趣店开始停牌和退市程序。

还记得2018年,罗敏曾高调宣称,“公司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之前,我不再从公司领取一分钱薪水和奖金”。如今,趣店市值连100亿美元市值都没有守住,看样子罗敏只能去带货搞点钱了……

最近,罗敏搭档前《奇葩说》选手杨奇函,在抖音开启了直播,并在直播间高调打出“上市公司CEO正在直播”的字样。

当天晚上,全场观看人数在2万人左右,罗敏一边介绍着菜品,一边进行自我介绍。在直播间,售卖肥肠鸡火锅、鲍鱼花胶鸡、小炒牛肉、水煮牛肉等菜品。直播间发放10元优惠券,券后单品价格在9.9元到39.9元之间。

其实,就在今年4月份,罗敏宣布再次进行业务转型,涉足大火的预制菜行业,还邀请了贾乃亮成为品牌代言人。罗敏在直播中介绍,目前团队共有100多名成员,超百种预制菜品,与顺丰冷链合作,还声称“坏单包赔”。

今年5月,罗敏在抖音更新了第一个视频,并定期直播。罗敏在抖音的账号“趣店罗老板”有17万粉丝,简介上除了介绍自己创业十二年2017年带领趣店在美国上市,称2021年二次创业预制菜行业。

其实,做消费贷起家的罗敏,对于线上流量的玩法谙熟于胸。这一次,罗敏采用互联网低价拉人头的路线,9.9就能买到一份水煮肉片或者是酸菜鱼、啤酒鸭等预制菜品。

这么多年来,风口不断变化,罗敏却没有变,他还是那个追风的中年人。因为亲身体验过没钱的日子,罗敏身上始终带着一种敏锐的嗅觉,及强烈的“饥饿感”,像“饿狼”一样。所以,他习惯的方式是:干了再说,先干再想。

“像罗敏这类草根创业选手,和那些名校、海归、高管创业选手不一样,他们一旦嗅到机会就会疯狂地扑上去。”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曹毅曾这样评价过。

而一位趣店前员工则一语道破:有的行业需要挖三米的井才能见到水,趣店才挖一米就放弃了。这一次,预制菜能让罗敏挖到水吗?(来源:金融八卦女频道(baguanvpindao) 作者:澍野)





福建有无数“搞钱天王” 曾经华强北“小混混”靠一根数据线翻身

【博览财经特稿】福建人的“搞钱”能力有多强大?香港有“四大天王”,而福建有数不过来的“搞钱天王”。

许世辉,一个小学辍学离家的打工仔,靠卖零食赚600亿。身家近千亿,福建首富都差点做烦了,人称“中国蛋黄派大王”。

这就是福建人,命定的赚钱能力者们。每个人都很低调,从来不和谁吵架争老大,而是埋头赚钱,但最后都成了老大。你说算不算天选“搞钱人”?

华强北“混日子”三件套:贴牌、代工、虐同

2008年,明通数码城招商之前就出现过一天有5000家商户来认租,光是去维持秩序的保安就有100多人。对了,马化腾的腾讯,就起步于华强北赛格广场的五楼。

而绿联的创始人张清森,一开始选择了卖数据线。不过,这时候的绿联就是个OEM代工厂,主要帮外国厂商生产数据线。也就是说,不需要设计,也不用技术,只是个无情的生产和贴牌机器。如果文字不直观,我们有图有真相。

虽然地位最低,但代工当时是真血赚。有老板就直接说,“你很难想象数据线的出货量有多大,国内的一个品牌,它一个月出掉的数据线就有200多万条。那种一个月几十万条的厂家则不计其数。”

这下绿联算是碰上了吃“霸王餐”的人。要么就硬气一回,绝不降价,但这批货就烂在仓库;要么就认怂降价,但毫无利润可言——在赔本和血本无归之间,无奈之下,绿联接受了降价。

就连VR头显这种新兴的黑科技,在华强北的价格也在半年之内从199元降到了最低10块钱。再这么“混日子”,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日子混了。

张清森就琢磨起连接高清电视的数据线。市面上大多的产品都是以国外标准来做的,当时的货品大多以1.8米,因为6英尺的数据线更方便出口,但并不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于是,绿联做出了0.5米、1米、1.5米、2米、3米、5米等等长度。

表面上看起来不过是长短的改动,但当你是第一个做到的时候,那就是王牌。这套做法让同行大呼“没想到”,也让绿联飞速在国内市场做出了知名度。

数据线卖到中东的福建大佬,三年赚52亿

1、傍“苹果”大款,靠大牌平替赚钱。

一开始小米、三星等一系列手机厂商还讽刺过苹果,但随后没抵抗住真香诱惑,纷纷化身环保卫士,执行不附赠充电器的策略。

机会来了,但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过去,为了判断哪些数据线是“自己人”,苹果推出了一个名为“MFi”。MFi,顾名思义——Made for iPod/ iPhone/iPad,意味着厂家生产苹果相关产品均能达到苹果官方认可的技术标准。

2、大品牌赚钱保命,小品牌赚钱要玩命。扩大影响力,并不是产品好就够了。在竞争激烈的行业里,哪怕一根小小的数据线,也得出奇招。过去为什么大家对国产品牌印象差是为什么?山寨、偷工减料还服务差。

除此之外,绿联还搞了不少创新。比如,苹果充电头+安卓充电头的一拖二充电线。再比如,很多人抱怨公牛插排不方便。2013年底,绿联设计出了双USB手机充电接口的排插,此时绿联的营业额已超6,000万。甚至比小米出的还要早。

1659343016123167.jpg

“技术”的命根子,还在别人手里

并且,就算是数据线,绿联还给自己埋了两个大雷。因为,在生产模式上绿联科技先是自主研发,然后以外协生产为主、自主生产为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绿联的外协生产占比超75%,自有产能非常薄弱。

最近三年绿联科技一直试图自建工厂,提升产能。但是因为3C产品迭代周期快,光靠自己很难保证工厂的质量和价格,反而喂饱了强大的上游供应商。有个叫湘凡科技的供应商,一直为绿联生产音视频类、充电类和存储类产品。结果,绿联每年给它的采购钱就超过了2.6亿。

绿联赚钱,除了依赖供应商,还极其依赖电商平台。从2020年,绿联线上收入占到82.35%,去年也就降了一点点,78.14%,可以说偏科严重。所以,三年光给电商平台交的服务费就翻倍的涨。刚刚摆脱了代工,又沦为电商“打工仔”。

17岁的安踏的创始人丁世忠,向父亲借了1万来北京卖鞋;29岁的银鹭创始人陈清水,东拼西凑了3万元,办了个罐头厂;32岁的许连捷,靠卖卫生巾起家,创立了千亿元市值的恒安集团。

谁都不是拿着大把资金烧钱创业,而往往要么是被生计所逼,要么是被坏境所困。这些大佬也给绿联淌出一条路:中国品牌要打价值战,不能只打价格战。绿联未来要想靠产品赚钱,没有捷径,只能走研发这一条路子。要想更自信,还得下狠心。(来源:金错刀(ID:ijincuodao) 作者:张一驰)




社会热点




“土地财政”正逆转为“财政土地” 吃着财政饭干房产销售的活

【博览财经特稿】最近有个“好玩”的新闻,说的是“学霸”全同学三年三次考上北大,前两次他都拒绝入学,坚持复读。并不是他看不上北大,而是有其他学校重金邀请他“转会”去参加高考冲业绩。有人估计,两次“转会”为全同学带来了230万元的收入。

此事曝光后,引起了争议。有朋友为全同学感到可惜,为了“转会费”放弃入学北大的机会,是人生的损失。可是,这些善意的朋友多半没有想过,全同学就算从北大毕业,短短几年也很难赚到这么多钱。

但全同学大概率想不到的是,即便自己大学毕业,顺利进入体制,说不定就是干个房产销售,还是不带提成的那种。这不,广西省玉林市的公务员就正在忙活这事。

今年1月,广西玉林市出台《玉林市关于加快人口进城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对楼市放大招。官方媒体的报道称:玉林各级部门和下属县说干就干,领导干部纷纷走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群众们讲解玉林的人口进城政策以及购房十大优惠政策,组织群众到玉林城区看房。

去年玉林商品房备案均价为4981元/㎡,同比下降5.44%。就连城区的房价也不例外,均价为5403元/㎡,同比下降3%。实际情况可能比统计数据更糟。当地市民反映,2019年大涨后玉林市区房价一度达到了6000以上,去年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跌了千元左右,可谓惨烈。

房子十年都卖不完,那确实是人不够用了,是得“拉人进城”。因此,玉林住建局直言今年的工作重点是:1、新增10万人进城,确保刚需购房得到支撑,提升市民购房的消费预期;2、力争市政府出台商品房去库存扶持政策;3、加大处理问题楼盘。

财政再难,也不能难房地产

1659343434733491.jpg

2021年玉林土拍成交共计11宗(不含工业),涉宅用地共成交10宗,另一宗为教育用地,总成交金额38.48亿元。较2020年减少了21宗,总成交金额则下降了22亿元有余。

可是,玉林的财政情况相当严峻。今年第一季度,玉林的财政收入同比下降36.7%,可谓断崖式下跌。第二季度的情况也很难乐观。4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59亿元,同比减收14.46亿元,同比减收14.46亿元,下降37.0%。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9.90亿元,同比减支4.52亿元,下降3.6%。

透支本已困难至极的财政,也要大张旗鼓、全市总动员保房市,耐人寻味。

其实,玉林房地产的财政救市并非个案,甚至也不是三四线城市的“小动作”。省会城市哈尔滨、长春等此前也开始发放购房补贴,还有多地“房票”重现江湖,也是隐形的财政补贴。而公务员卖房纳入政绩考核的人工补贴,也并非新闻,此前青岛就传出了类似的消息。

房子卖不动了,地方财政埋单。支撑中国房地产的,到底是居住需求的市场刚需,还是财政刚需?如果是居住需求的市场刚需,哪个城市会去造十几年都卖不完的房子?那些人口流出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压根就没有多大房地产市场。

社会舆论关注房地产行业高杠杆、无序扩张,殊不知无序扩张的真正动力不是所谓“资本”,而是“另有其人”。2015年玉林市的公共预算支出为285亿元,2020年则达到了421亿元,五年增长了近50%。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增反降,从2015年的139.57亿元,降到了2020年的95.18亿元,下降了了35%。地方的财政饥渴可想而知。

地方财政收支缺口的扩张速度到了这个程度,强行启动房地产就成了救命稻草了。新城开发、旧城改造等等地方房地产项目从审批到放贷,都是政府“有形之手”拿捏的结果。实际上,就是政策主导了土地资源、金融资源的配置。否则,哪有房企会去拿那些“烂地”?哪有商业银行会给那些“烂地”放贷?

卖“烂地”的政策套路是很深的。比如好地烂地捆绑卖,地产商在热点城市拿地,被捆绑销售“烂地”。还有明卖实送,房企买烂地的钱,地方政府再以退税、政策优惠、基建买单等方式补贴之。

而地方政府更是“赢麻了”,房企从银行贷出来的买地款,流进了政府财政的钱袋子。其实,就是房企充当了地方政府撬动银行资金的杠杆,实际运作相当于地方借着房企的壳,去银行搞了个超级按揭。

地方政府坐庄,银行出筹码,房地产商发牌,这就是中国房地产的局。和所有的局一样,庄家最大。土地出让金才是这个局的大头,占房价五成以上,地方拿走了。

房地产的局,要害不是房,而是地。如果是能把房卖出去的好地,这个模式可以闭环。要是有价无市的坏地,怎么闭环就成了“艺术”。如果地方财政能对房企落实各种隐性补贴,或者房企自筹资金,只要把银行债务的窟窿填上,窟窿就填上了。如果不行,地方政府再开一局,房地产公司继续当杠杆,新债还旧债继续玩。

局一破,房企首当其冲,成了破鼓万人捶,这不冤。既然赚了背锅挨骂冒风险的钱,那要担起风险。可是,做局的地方政府也逃不过,财政窟窿越来越大,房地产塌了,以后怎么办?这才有了财政为房地产托底的不遗余力。然而,经济表现不佳,财政只会越来越难,这个盘还托得起吗?

稳就业,扩招应届毕业生,要不要财政支持?产业政策刺激经济,要不要财政支持?加强监督,监督部门招兵买马,要不要财政支持?

回到开头,全同学北大毕业后,“稳就业”进了体制。合情合理吧?于是,财政又多了一个人头的开销。千百万个全同学进体制,那就是个千百万个人头费。激增的财政支出又得靠卖地找回来,地变成了房子卖不出去了,那谁去卖呢?当然是体制内的全同学们去卖呗,合情合理。这就实现了“闭环”。卖地养人,养人卖地,每一步都挺合理,结果却是荒唐的。

1659343793829060.jpg

1659343805487864.jpg

楼盘烂尾,不是新现象。这一次不同的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疫情冲击,房地产遭遇了1998年以来的最大转折。

而在一些过去以大拆大建著称的城市,楼盘烂尾更不是孤例;如果这些城市正是问题开发商重点布局所在,那么烂尾现象更是无以复加。

1659343823935503.jpg

众所周知,我国楼市以预售制为主,业主早已将首付款及房贷,通过银行纳入了监管账户。如果监管账户不被挪用,即使开发商破产,也不至于影响楼盘的正常建设及交付。而挪用监管账户,从来不只是开发商一家的事,银行在其中也难辞其咎。

正因为这一点,烂尾楼盘业主不再选择与开发商打无休止的维权战,而是将矛头抛给了银行。抱团停贷,正是业主最大的倒逼筹码。

预售制,才是根源。烂尾的表面是开发商的无度扩张,是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酿下的苦果;然而,究其根本,预售制,才是最终促成这一切的催化剂。

目前,多数城市允许开发商在项目建设1/3左右就允许提前对外销售,还有部分三四线城市在“正负零”(完成地下工程)时就能对外销售。如今,预售楼盘占比高达80%以上,现房销售的微乎其微。

在住房短缺时代,预售制提高周转速度,有效促进住房供给。然而到了今天,预售制已经弊端重重。预售,相当于让开发商在竣工之前就能获得资金回笼,从而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房地产的高周转模式由此而来,而风险却全部转嫁给购房者。

取消预售制,房企周转速度变慢,高周转模式就此终结,这必然带来房地产行业的全面洗牌。而地方政府未必乐见“卖楼花”消失。对于地方来说,高周转的好处,是提高了土地出让效率,短时间内获得更多卖地收入。

当然,预售资金监管,为预售制难以取消之下的替代选择。但事后监管,往往不及事前的所见即所得,来得更为有效。更何况,有多少城市真正尽到了监管之责?

过去,面对楼盘烂尾,除非业主因收入问题而被迫断供,主动选择停贷的并不多,而集体抱团停贷的出现,更是头一遭。这背后的原因也不复杂。无论被迫断供还是主动停贷,必然影响征信,而征信是个体在现代社会的金融身份证,没了良好征信,信贷将会寸步难行。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之下,烂尾只是暂时的,只要房价能持续上涨,烂尾盘中就有复活的可能。

1659343857287071.jpg

如果再叠加上收入增长放缓乃至下滑的预期,拿真金白银来供烂尾楼,就变得更加难以忍受。更何况,如果连收入都成了问题,谁还在乎征信?这只是楼市大变局的冰山一角。未来,每一个人都要做好房价神话不再的准备。(来源:国民经略(guominjinglve) 作者:凯风)




形势分析




城乡二元制弊病始终未彻底消除 上海做了一个大动作

【博览财经特稿】中国外地的底层在大城市落户有多难,说起来是一把心酸一把泪。从物资供应到社保医疗到高考分数线,大城市有方方面面的优惠特权。大城市应该善待劳动力,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人文关怀,以及相对公平的福利待遇。

前期,上海做了一个大动作——放宽户籍门槛,达到一定级别的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就可直接落户。

对这个举措,我举起双手双脚赞成。我们国家,城乡二元制的弊病这些年虽有缓解,但始终未能彻底消除,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享受的特权太多了。

上海北京的老太太四处旅游,悠闲娱乐,带着丝巾拍照,他们日子为什么这么舒服,不言而喻。

每年毕业季,都会有一些大V说,年轻人要坚决留在大城市,三四线小县城怎么怎么不好,小县城人情社会,小县城靠关系,连物价都一点优势也没有,小县城吃饭贵。

还有高考上,大城市享受到的便利,就更加突出了。记得自己上学那会,高考前老师会拿出北京卷来给大家做,提高下大家的自信心。

1659423415409843.jpg

都说改革开放是先富带后富,大城市自然也该多带带落后地区,这次上海降低落户门槛是个不错的开端,让农村小县城优秀的底层子弟,更容易融入大城市。建议上海把其他方面也做起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惠及更广大的农民工群体,而不仅仅是照顾大学毕业生。如果觉得全面放开户籍,步子迈得太大,政策上可以一步步慢慢来。

之前看过一本城市发展史,里边介绍了一些拉美国家城市贫民窟的相关情况,书中印象比较深的一个观点是,一个城市如果想给贫民窟创造好条件,除了道路照明外,别的东西可以不用操心。

在拉美贫民窟,三教九流的势力占据了基层政权。虽然黑社会听上去很可怕,但黑社会也不是整天打打杀杀,他们要收买人心,维持秩序相对和平。在巴西墨西哥,管理各个片区的老大规定,贫民窟内不得抢动,偷盗和贩毒,还提供新冠医疗防护服务,发放粮食、消毒水、卫生纸,给穷人打疫苗。

拉美高比例的城市化,就是这么来的。城市(尤其是各国第一大城市,通常为本国首都)虹吸乡村人口,形成了“首都独大”,在拉美很普遍。这里平均每五个城市居民有一个住在首都,具体比例为23.13%,不少国家超过40%,有的甚至高达70%。

相较于拉美的穷人,中国的农民工群体在大城市落户难度要大太多了,这事说起来当真是一把心酸一把泪,好在现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目下中国的一个发展困境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落后地区底层群体,尽管可以去到大城市工作,但却很难在这些地方扎下根来,而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财政又主要依赖于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

但天天开罚单,也填补不了财政窟窿,丹东市本级机关干部一年的工资等支出为13亿元,再加上下面的区县、乡镇,估计有18.8亿,以及一些其他支出,总计200亿以上。于是,丹东就靠发达地区输血过日子,去年全年,丹东接收拨款142亿,占自己收入的157%。

转移支付的本意,是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提供了人力资源,发达地区要感恩回馈,在实际运行中,效果却打了不少折扣,甚至有些走样,比方说,不少落后地区转移来的钱,更多“惠及”到的是落后地区体制内成员,而不是全体老百姓。

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口流动,农村小县城空心化是正常现象,不必太过担忧,现在流行一句话,“就算你不去上海,你的下一代也会去上海”。

1659422978135167.jpg

虽说不是“朝令夕改”,但2019年以来,部分城市落户政策委实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行情。过去两三年,上海、杭州、北京、深圳、成渝等地户籍政策均有不同程度调整,有持续放宽门槛的,有放宽之后收紧的,还有放宽之后收紧再放宽的。受此影响,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重点城市引才格局持续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轮的抢人大战中,成渝郑、西安济南等地料将不会跟进。原因何在?一是这几个二线城市与广深一样,在过去两年已经“薅到”海量人才,更为重要的是,成都、重庆、济南、郑州、西安等超大特大城市被要求“瘦身健体”、“减量增效”。如何练好内功是这些二线城市更重要的任务。

上海揽才门槛降低,杭州政策先紧后松

今年前五个月,上海过半时间几近停摆。6月7日,上海发文部署复工复产人才工作,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再度放宽留学人员落户要求。二十天后,在沪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相应基本条件即可落户——相比一年前,该落户政策可谓“无差别对待”。

深圳和广州同样是在去年收紧落户通道,深圳对2021年9月及之后新引进人才不再受理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广州多个辖区在去年下半年也取消了人才住房相关政策。相比杭州和上海,广深两地今年的抢人动作要小得多,跳水冠军全红婵通过人才引进政策成为“新广州人”,但斩获多项国际大赛冠军的湛江姑娘,走的显然不是高校毕业生通道。

1659423016296323.jpg

相比前两年,城市抢人大战硝烟淡了,但每个区域(城市)战术针对性更强了。以上海和广州为例,两地抢人策略有着明显差异,但也有共同点。前者将重点放在顶尖院校上,即便门槛放宽了也需要“应届硕士毕业生”;广州则更青睐技术人才。相同点是,两地都在探索差异化落户,希望引导人才在郊区、新区扎根。

6月29日,教育部批准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批开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智能制造等三个本科专业,明年招生。硕博士今年开始招生,有先进材料、智能交通、微电子等15个专业——这些领域与广东本土产业契合很紧。除了港中文(深圳)建成启用、港科大(广州)获批设立外,目前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港理工(佛山)、港大(深圳校区)、澳科大珠海校区等高校也正在建设或筹备中。借着大湾区战略、港澳资源,广深莞佛狂补高校短板。

相比一线、准一线城市的暗流涌动,大部分二线城市目前按兵不动,即便有政策也是“混搭”。合肥近日出台了“服务人才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其中,在合肥就业的35岁以下硕博、普通高校本科生,可在落户后购买首套自住房。中部城市武汉、长沙也或多或少投入真金白银想吸引外地、留下本地高校毕业生。

瘦身健体提升动能,抢人大战二线不跟

北京去年人口减少0.4万,上海增加2万,而广深分别增长约7万、5万人。二线城市中,武汉、成都、西安、长沙分别增长120万、25万、20万和18万,相当不错。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即便揽才也稍带提携楼市,这也就不难理解长沙、合肥等地政策“打包”了。

放慢抢人节奏除了此前收获颇丰之外,还有城市规划的硬杠杠所限。深圳相关规划草案提出,到2035年,深圳常住人口或将控制在1900万。2021年,深圳常住人口已达1768万人,据此推算,在未来14年间里,深圳年均人口增量将控制在9.5万人左右。当然,上海和北京也有总量控制需求,但人才结构调整也要同步进行,因而掐尖之手大行其道。

过去这些年,通过区划调整、积极抢人,这些城市摊子越铺越大,但是动能并没有同步跟上,而且挤占了周边中小城市发展空间。接下来几年,它们的核心任务是瘦身健体、疏解优化,带动周边城市共同起势——相比“找产业强基业”而言,“找人揽才”相对没有那么急迫了。所以,这一波抢人大战它们大概率不会跟进了。(来源:搜狐城市(ID:sohucity) 作者:西窗)




社会透视




投资人转行送外卖 互联网公司刮起的裁员风席卷至创投圈

【博览财经特稿】失业两个月后,翟远终于决定和17万本科生、6万研究生一样,成为外卖骑手。他此前供职于一家腰部投资机构,主要看互联网赛道。两个月前,他所在的小组“全军覆没”。公司还算厚道,给了他们“N+1”的补偿。

投资人天生对风险警觉,但翟远没有预想到会这么困难——几乎所有还在招人的投资机构他都投递了简历,但未收到回复;他想着要不去大厂做商业分析师吧,可是大厂也没有“坑”;要不回老家考公务员吧,但一想到公务员的收入,他还是放弃了。“除了做投资,我什么都不会。”他失望地说。

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的经历,简直是所有投资经理梦幻的职业路径。在DST投中了小米,随后去小米任CFO,再后来跳去TikTok。

好项目少了,LP(有限合伙人投资者)的钱包瘪了,一个月投四五个项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部分投资经理现在面对的现实是,1年也完不成1个项目。

从互联网公司刮起的裁员风,已经席卷至创投圈。数日前,95后消费领域投资人向杉从某投资机构离职,这是一次非主动选择的离职。公司自上而下下达裁员名额,三十几人的投资团队,需要缩减7-8人,他所在的并购组直接被淘汰出局。

接受变相裁员的苛刻条件,“苟着”,还是直接裸辞,向杉纠结了近半个月。这期间,他每天打电话给自己不同的朋友,朋友都劝他,大环境不好,先保住工作要紧。

人通常会格外珍视自己第一份工作,即使离职,也曾幻想过无数次充满仪式感的离职场景,跟每个同事告别。但离职来得迅速且猛烈,向杉没来得及跟任何人打招呼。

公司管理的资金规模非常庞大,以至于洪浩约别的投资经理来交流业务,对方总是得出“你们一定是土豪公司”的结论。

这让天生对风险敏锐的投资经理们意识到,情况可能不妙。于是,失业之后,向杉和洪浩便开始马不停蹄得每天投递简历、跟猎头沟通,已形成肌肉记忆。

洪浩的情况也并不是很乐观。做投资经理这些年,他的成绩不差,每年保证至少一个项目,但他的简历几乎投遍了所有的和自己相关的机构,可是大部分都不招人。

滚烫的十年:一周见十几个创业者,一月投三四个项目

2014年之后,VC/PE机构猛增。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统计,2015年1-11月共披露796支基金开始募集或成立,总目标募集规模达到1626.06亿美元,目标募集规模达到了近几年来的峰值;2015年1-11月共披露出1055支基金募集完成,披露的募集完成基金的金额规模为472.95亿美元。2015年1-11月国内创投市场共披露2506起案例。2013年,这一数字还是1335起。

人才永远顺着钱的方向流动。一种在行业流传的说法是,2017年中国一级市场投资人就已达到了20万。一位机构合伙人用“疯狂扫货”来形容当时的情景,夸张的时候,一个月就能投三四个项目。这种火热持续到2020年。只不过从当初的互联网投资热,转移到了消费领域。

在外界看来,投资人代表着行业认知天花板,他们能提前预判未来3-5年甚至十年的发展趋势。手握重金,掌管着一家家创业公司的生杀大权。他们个人财富积累速度也很快,不仅领着高于同龄人的薪资,每年底还可凭借出手的投资项目拿到丰厚的分红(投成奖+跟投奖)。更重要的是,项目退出之后,投资机构会把收益的一部分给到执行团队,就是Carry。

投资人个人财富积累,与投到好案子的比率呈强绑定关系。大部分投资经理一般只需要一年投成一个项目足以。去年宋清投了2个项目,他所在的机构年终奖的上限是12个月工资,宋清拿到了7-8个月年终奖。

对于投资人个人财富积累而言,宋清认为财务回报最高的时间段在2020年-2021年,那时候的案源和项目质量也是最好的,一个项目融资两三轮,投资人凭借一个项目就有很高收入。

过去十年,中国本土的投资市场遵循着一个共同的逻辑:只要疯狂增长,挤进第一梯队,便有源源不断的融资来续命,扩张是他们最先考虑的事情,而不是利润。

过去,投资人认为,只有百亿以上规模市场的品类才有机会生长出大公司。但现在大家的思考是,品类大意味着竞争也会激烈,“必须拥有足够强的逻辑才能支撑是否出手”。当然,这其中更重要的要求是利润。

上海疫情期间,宋清被迫居家办公,他每天都很焦虑。没有办法出差,访谈调研,但还需要找到新项目稳住老板情绪。创投圈同行大方向转到了元宇宙、Web3。他们机构虽然对外宣称,坚定的看好消费赛道,老板也给他们几个看消费赛道的投资人吃过定心丸,说不会裁员、不会撤掉消费组,坚定不移看消费。但大家内心并非没有动摇。

今年已经过半,宋清至今没有出手过任何项目。现在他对年终奖已经没有预期,觉得整个机构能够投1-2个项目就不错了。一位专注自动驾驶方向的投资人表示,现在他基本就靠着每月的底薪度日。

募资变得极其艰难。一位机构合伙人表示,VC很早跟LP沟通,很多属于双方签完了协议,但并未打款。这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分叉口,整个行情不行了,不少LP撕毁协议不再打款。

一位二线机构合伙人表示,现在机构投项目不像去年手松,去年可投可不投的项目还会看一看,今年就干脆不看了。机构理性了,项目也理性了。

所有的一切释放出一个信号:没有那么多项目,没有那么多钱,投资机构也不再需要那么多投资人了。

VC投资人出路在何方:转FA、自己下场创业?

刘敏曾经是一家小型投资机构的合伙人,但现在她的职务更确切地说,是一家跨境电商公司的合伙人,她看好东南亚市场。理由是,既然投不到好项目,看到合适的不如自己下场创业。

但FA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2022年一季度中国VC/PE市场投资交易均值断崖式下跌,仅为2731.73万美元,环比下降25%,同比下降22%。2022年5月,投资案例数量393起,投资规模63.03亿美元,在年后国内疫情反复影响下,投资市场持续下沉,在本期投资规模降至冰点,仅不足百亿美元。

消费投资人转型难度比较大,向杉担心转不了行。论技能,他觉得投资人访谈调研属于比较虚的能力,没有一技之长。“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务员”成了行业共识,他在想要不要考公务员,“毕竟公务员不会失业。”离职时,向杉给自己定的找工作时间是半个月,但现在,他觉得此前过于乐观了,决定给自己延长找工作的时间。

一位投资人表示,现在投资真的很惨,只有看Web3的在扩编。在控制通胀的新一轮周期里,最好就是别乱动。啥领域都有门槛,但搞投资就是要学,但最大的门槛对于投资行业来说就是募资,现在募资真的很难。

不出手意味着不会失误,也意味着可以将投资机构日常的开支降到最低,因为投资经理不用每天到处“飞”,做访谈和尽调了。“能躺平就躺平吧”,这是现在大部分投资人内心最真实的心声。(来源:Tech星球 作者:王琳、翟元元、习睿)





互联网行业红利期结束 产品经理高歌猛进时代已过去

【博览财经特稿】“就是一颗螺丝钉”,王星耀形容自己的工作。他去年研究生毕业,好不容易通过校招进入国内一家互联网大厂,做产品经理的助理工作。日常工作内容就是写文档,帮产品经理整理资料。

而现在,随着互联网行业红利期的结束,产品经理这一岗位也逐渐褪去光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产品经理能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小。前京东产品经理唐韧在2012年就进入移动互联网行业,经历了行业从发展到稳定的阶段。他表示,行业的确不像三五年前,每一年就会出现一些颠覆性的产品,现在市面上有创新性的产品,已经非常少了。

一些人选择进入新兴行业探索。就职于某大厂的资深产品经理周岩说,“身边换赛道的产品经理很多”。高学历且有实力的同行,很多转去与实体制造业相结合的产品赛道,比如飞行汽车、数字化工业等,还有爱折腾的同行,去做了与Web3.0、NFT相关的业务。产品经理高歌猛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期,产品经理是站在潮头的弄潮儿。2012年一毕业,唐韧就和三个同学一起投身到移动互联网行业里创业。“那时候放眼望去,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他说,当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不只是口号,对于具备产品、研发等技能的人来说,遍地都是机会,很多公司抢着要人。

他们四人里,他从技术转型做产品经理,其他人一个负责前端,一个负责后台服务器开发,一个负责UI设计,期间研发一款社交工具产品,一起吭哧吭哧做了两个多月。“做完就直接扔到应用端,没做任何广告推广,一个多月后,下载量有十几万”,他形容,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12月,移动应用程序在架数量达到452万款。不过在这之后,每年的在架数量都在下降。截至今年5月末,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为232万款,相较2018年已下降近半。

想象空间大,能让人工作起来更有动力。唐韧回忆,自己做过最有成就感的一款产品,能实现医生线上远程会诊功能。做这款产品时,他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医疗业务,了解不同科室、不同病种,不同医生的晋升方式等。

那时候圈里流传的故事都有一个相似的模板,“谁谁上市了,谁谁财富自由了,谁谁可以达成收购了”,他说,类似的故事很多。像张小龙这种顶级产品经理的出现,也带来了偶像效应,吸引越来越多人成为产品经理。

在2015年进入国内移动互联网行业时,刘星说自己的想法非常“单纯”,“就想做一些工具产品,改变大家的生产力,改变人们使用移动设备的形态”。“还是有些理想主义在的”。

和那个“人人向往产品经理”的时期相比,近两年,一些产品经理觉得,工作逐渐失去“意义”。

在新兴的技术红利下,诞生了新的需求场景,而当适合在移动互联网上重做的产品都被做了一遍之后,机会就减少了。

周岩也提到,“入行的时候总想着做一个功能改变一个行业,带来爆款流量,带来各种各样的创业机会”,但现在,流量成本居高不下,已经很难像以前一样做裂变增长。

刘星发现,在这样的实践里,一些新人产品经理写文档需求能写得很细,像写论文一样,但他们对整个需求的落地,对用户侧的需求是没有感知的。“现在进来做产品经理,很快就会撞到天花板”,他说。

在这背后,互联网公司对于创新的接受度也发生了改变。2020年,刘星还在一家音频互联网公司工作,他曾向上级提出,在公司推出的一款学生书桌上,采用“万物互联”的概念,试图加上一个台灯。但公司评估之后,很快就否定了这一需求。理由很简单,在互联网公司财报吃紧时,没法将人力财力押宝在确定性不高的业务上。“如果提出的需求,公司在半年内看不到盈利希望,就不会同意”,他说。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产品经理们的行业信念开始失焦。唐韧感叹,漫威电影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个超级英雄带来新鲜感,产品经理圈里,除了老牌偶像张小龙、俞军等,近几年,没有再出现新的偶像了。

互联网公司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也正在发生变化。刘星说,自己早年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希望做一些工具产品改变生产力。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在招聘团队成员时,我已经不太喜欢招过于理想化的人,担心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有心理落差,导致生产力大幅下降,也就是所谓的“面试造飞机,进来拧螺丝”。

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互联网公司也将产品经理朝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打造,调整各岗位之间的融合度。刘星就提到,他所带的团队,会让产品经理更多从业务视角去思考问题,避免成为只做功能的工具人。以往的组织结构都太完善了,导致成员各自为政,需要打破这个壁垒,同时也能锻炼成员的业务视野,复用人力,提高效率。

这带来的结果是,产品经理的求职更卷了。刘星说,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想进大厂做产品经理,毕竟薪资还是诱人,现在校招2万月薪起步,不过因为候选人基数过大,择优录取下,他们会优先关注有优秀高校背景、实习背景做信用背书的候选人。

周岩也提到,在大公司,初级产品经理需要做好手上的工作,但能懂运营、技术,更有机会打通上升的路。没必要给自己设限,除了掌握基础技能之外,还要需要加深对行业、业务的理解,扎根在一条主路上再扩宽知识面,未来的机会才会更多,这越来越成为产品经理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新技术、新方向的产品经理需求的确在变多。有行业人士介绍,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这种已经明确落地的新行业,相关企业对商业化方向的产品经理需求强烈。存量时代不能一直烧钱换规模,各家更重视对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的提升。

在技术革新后,的确会有大量的新人力需求,但在此基础上未来需要哪些技能,还未可知。对行业还抱有期待的产品经理们正蛰伏着,等待下一个行业爆发点。(来源:深燃(ID:shenrancaijing) 作者:宛其 编辑:李秋涵)(文中王星耀、刘星、周岩为化名)





1659424099370127.jpg
1659423745981566.jpg
1659423040343030.jpg
1659422994932004.jpg
1659423433331780.jpg
1659423398993035.jpg
1659423382668642.jpg
1659423365563729.jpg
1659343841113407.jpg
1659343507193393.jpg
1659343463784562.jpg
1659343395150169.jpg
1659343372897592.jpg
1659343055363097.jpg
1659343034631868.jpg
1659342995117629.jpg
1659342980373265.jpg
1659342960988993.jpg
1659342631162404.jpg
1659342583511480.jpg
1659339168429840.jpg
1659339148204662.jpg
1659339111100951.jpg
1659338640765958.jpg
1659338624699564.jpg
165933801448272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11-23 08:52 , Processed in 0.167846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