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世界500强名单上消失的中国企业 十年背后大时代的激荡
【博览财经特稿】前期,华为发布了两年来的第一款手机mate50,用卫星通信的热度盖过了没有5G的事实。我问同事道二买不买这台手机,他开玩笑说:不买。让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
2万亿是什么概念?相当于这些大厂手里拥有一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体量的现金。都说居民在“报复性存款”,没想到最能赚钱的公司们才最积极。
前期,巴菲特卖了133万股比亚迪H股,平均价格277港元/股,相当于套现了大约6000万美元的现金。任泽平一看,急得直跺脚,自己天天说现在不买新能源,就是十年前不买房地产,结果“股神”出来砸场子,不乐意了,说巴老不懂新能源。
而过去十年,许多中国巨无霸企业有不同的路径,它们曾经一度成长为世界五百强,或因周期变迁,或因自然演化,而从榜单上消失了。
经济观察报统计了过去十年从世界500强名单上消失的中国企业名单,一共有57家。背后是大时代的激荡,也有部分企业如同细胞的新陈代谢,自然地退出了榜单。
一些变化很有意思。
充满活力的中国商业生态,变化总是剧烈的。2014年,百联集团就从榜单上消失了,并成为了时代的一道分水岭。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正式进行全球最大IPO。自那年以后,电商的崛起一发不可收,并进入中国经济的各条毛细血管,深刻改变了发展面貌。
与此同时,房地产也在去库存,棚改的红利释放更是掀起了一波高潮。那个时候,许老板还在狂奔。恒大疯狂拿地,从三四线城市一路向一二线城市包围,直至占领它。
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没能想到,五年后许老板手里只剩下了圆滚滚的足球,而王文银手里的正威集团,已经扩张为中国前三大民企。
第三道分水岭,是疫情这三年。这些年,退出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达到了历史高峰,每年都是10家。
当年,河南一家大型煤炭国企毫无预兆暴雷,引发了中国信用债市场的一次巨震。我的同事曾评论:波及面之广,相当罕见。
煤炭国企暴雷背后的大环境,是2020年持续下行、跌至2016年来低点的煤炭价格。当年煤炭行业发债的,半年利润同比下跌了24%。再叠加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压力,许多煤炭企业的帐上都是一言难尽。
那个时候,山东刚开始搞新旧动能转换,对煤炭企业的重组并购是让旧动能腾出空间的一大方式。于是,山东能源集团开始重组,未来营业收入将超过6000亿元,成为山东省营收最高的企业,同时还将成为仅次于国家能源集团的中国第二大煤企。这样的好处,除了动能转换,还有重组债务,减轻煤炭价格对债务的压力。
每一次环境的变换都会诞生新的传奇
在更为聚焦的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上,房企的离开更为剧烈。在当年的名单上,足足有18家房地产企业退出。
从2016年提出“房住不炒”的基调,到2020年出台“三道红线”,落在房企上的监管越来越多。直到去年底恒大万亿债务震惊整个市场,拉开了房企流动性遇困的序幕。
前段日子,曾经喊出“活下去”的万科郁亮表示,市场已经筑底,但恢复是一个缓慢、温和的过程。“市场会积蓄自发修复的动能,要相信居民追求美好生活、改善居住条件的力量。”
9月7日中午,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潘石屹夫妇双双从SOHO中国离职。这对曾搅动京城地产风云的明星夫妇,这次是真的专注搞艺术和慈善去了。
煤炭企业、房地产企业、互联网企业、金融服务企业……每一次环境的变换都会诞生新的传奇。
这十年来,行业的升落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企业家们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要学会看天。但更值得关注的一个深层问题是:那些在严寒中活下来的企业,最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
虽然像煤炭和房地产行业,外部环境的变迁如同家常便饭,但企业的消亡,并不能把锅都甩给环境。比如《基业长青》中的例子。在20世纪初期,美国运通发现自己的快递业务遭到攻击。1913年,美国邮政总局创立了竞争性的邮政包裹制度,使美国运通的利润下降了50%。接着,美国政府又在1918年将所有的快递业务收归国有,造成行业的巨变。
一些企业凭借敏锐的嗅觉和理性的判断,在低谷期到来时主动提高效率,突破自己的基因限制,在新的赛道上占据席位,这就是一种进化式进步,不仅仅是物竞天择,而是能借由变化而变得强大,引领整个物种的演化。
中国企业在世界榜单上的浮沉,就像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里的物种相竞,正是中国经济具备旺盛活力的表现。中国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力量,即便在这两年疫情下也没有退缩。
还有比亚迪。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作为民营企业,比亚迪目前吸纳了50万人就业,今年月均新增就业2.3万人。照此趋势,2022年底,比亚迪总员工将超65万人,2023年底总员工将超90万人。
优秀的企业家能引领创新,穿越周期。反过来说,政府也要稳定市场主体,让企业家们能放心往前冲刺。我们期待着,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能获得更多中长期的支持,度过严冬,在新的春天把故事讲下去。(来源:智谷趋势(ID:zgtrend) 作者:震谷子)
楼市危急存亡之秋 楼市的飞盘终于落到农民头上
【博览财经特稿】9月1日,有着“中国农民第一城”之称的浙江省龙港市,宣布在13个社区试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缴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23868人。
龙港农民公积金项目具有试点意义
龙港“中国农民第一城”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2021年,龙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8万,远超1.89万的全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之下,龙港农民的生活可谓非常富庶。
2019年,龙港被设为县级市,由浙江省直辖,施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是全国县级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急先锋。
探索尝试的结果,是9月制定的政策:龙港市的农民公积金缴存基数最低不低于该市上年度最低月工资标准1840元,以10%的比例按月全额缴存,地方财政还为无房户配缴个人月缴存额的25%作为补助。
按专家的说法,农民公积金可谓好处多多。例如,新京报评论认为,农民购建房往往难以一次性支付,只能与邻舍亲友间互帮互助,这种基于地域与血缘的互助金融模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的金融压抑。而规范化制度化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将极大提高农民与农村的金融服务规模和质量。
言下之意,开放公积金进城买商品房,能满足农民的借钱需求,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又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在是一举多得。那么,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楼市已经轰轰烈烈发展了二十年,才提出来呢?
比农民购房资金缺口更急需解决的,恐怕是当下的地方财政缺口。
另一方面,则是土地财政的后继无力。2022年1-7月,全国40个大中城市住宅用地市场累计成交金额同比下降53.19%,国有土地出让总收入同比下降31.7%,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28.9%,1-7月资金缺口为1.3583万亿,预计全年缺口将达到3.2万亿以上。
土地卖不出去,是因为房子没有人买。8月16日,湖南常德石门县县委书记就在房地产交易会上当场呼吁公职人员“买了一套买两套,买了两套买三套”,引发一片笑声。
这意味着,城里的刚需小户型是真的买不动了,买房的大多是豪宅改善需求。靠极少数富人大平层换成独栋别墅,显然不足以支撑土地财政运转。
为让农民买房,各地父母官也算是绞尽了脑汁
江浙粤闽富庶之地,小微企业发达,农民务工务农兼顾,住着豪华别墅,出行便利网购包邮,生活舒适优渥,这是极少数"社会主义新农村"。
伴随着二十年来高歌猛进的楼市与浩荡的城市化进程,农村早已空心化,健壮劳动力都被虹吸到大大小小的城市。举六个钱包之力能上车的,已经买房扎根,不会再回到故乡;有一线希望的,仍在他乡奋斗,也无暇顾及故乡。除东南沿海地区外,广大农村只剩下生活窘迫的老弱病残。
在公积金试点之前,房地产的压力早已层层传递下去。矜持的,如贵州晴隆县简化农业人口购房手续,四川宁南县给予前100名桑蚕养殖大户1万元购房补贴;
安徽潜山市则来得简单粗暴,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给予一次性5万元购房奖励;宅基地复垦后,再给予每亩3万元奖励。
国务院主办的中央直属党报《经济日报》对龙港试点如此评论:“将农民纳入公积金缴存对象,能够保障更多群体基本住房需求,帮助更多人减轻住房负担,促进全社会安居稳业;同时也能够持续提升城镇化水平,为房地产市场释放增量。”关键,还是落在了“为房地产释放增量”。
说白了,就是入不敷出。此外,公积金贷款额度低,地域间不互通,支取时限制多,体制内外相差大等因素使得公积金制度多年来饱受诟病。城镇公积金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农民公积金如何能顺畅运营?
如果本质上还是农民自己储蓄的“私基金”,那么这笔缴纳容易支取难的钱,就是给农民一个背上住房贷款的理由。“扩大住房公积金资金来源,缓解部分地区流动性紧张问题”,恐怕才是此政策的真实目的。
如果这是一个平均数据,那么小县城的空置率肯定要远高于此。也就是说,县城的房子已经远远供过于求。
农民承担不起一线或省会房价,所谓进城买房,也就是县城内部消化。让他们用毕生积蓄买下空城商品房,于心何忍?
数千年来,农民是这个民族最为温顺而沉默的底层,也是民族兴旺发达最源头的动力。新中国成立后数次危机,都向农村转嫁,由农民托底。
二十余年高增长后,楼市的飞盘也终于落到农民头上。目前,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之间依然横亘着幽深的福利鸿沟。60岁以上农民每个月能领到的国家养老基础补贴仅有55元,农民医保报销比例也远低于城镇居民与职工医保。
土地是农民仅有的生存资源,是被城市榨干一切价值之后唯一的退路。如今将土地流转集中承包,又将宅基地退出换成一次性补贴,农民两手空空进城交公积金背上房贷,老了以后何去何从?
牛吹出去了,打脸来得同样很快。法拉第未来的付款订单仅300辆;绿驰忽悠了100亿,连个“老年代步车”都没造出来。
在过往履历中,从未造过车的理想,在争议中迅速崛起,凭着一款理想ONE封神,市值一度赶超上汽等老牌车企。今年8月份,理想汽车的销量直接腰斩了,仅交付4571台。
一年卖9万台,中国奶爸捧起的“神车”
理想造汽车,第一步就是搞钱。作为造车新势力的顶流,理想汽车一开始没人看好。2019年,理想陷入财务危机,逼得创始人李想连续见了100多家投资机构,就是没人买账。
相比纯电动车,增程式的概念显得老旧;相比燃油车,增程式价格上不便宜。消费者很难找到一个买它的理由。
搞定了钱之后,理想汽车开始搞定用户。与特斯拉、蔚来正面刚,理想汽车几乎没有胜算,他的高明之处在于,用户想要什么就造什么。
理想ONE瞄准了SUV,牺牲了部分性能,但在车子体型、车座等空间上都很宽裕。在价格上,理想ONE基本上没有对手,30-40万价位的SUV,特斯拉不做,BBA 没进来,很多厂家都在观望。
就在理想汽车被封神之际,大佬们频繁为其“站台”。有人统计,一年之内,王兴在饭否中,就8次提到理想ONE,还直言该车能替代沃尔沃XC90和特斯拉Model S。
理想汽车有多抠搜?出差要买折扣最低的机票;经济酒店都要两个同性在一起住;为了控制灯箱制造成本,理想将“理想智造”改为“理想”。
特斯拉在盈利前连续亏了8年;蔚来的李斌,将造车门槛从200亿直接翻了一倍;雷军为造车准备了100亿美元。
另一个问题是用户瓶颈。今年,越来越失意的企业家流浪到直播间,除了卖力的董明珠、李国庆,还有直播“带货”的李想。李想解释,“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一月3起事故,理想不能只靠讲故事
过去的几年间,理想ONE的负面消息就没断过。有博主爆料,购买的理想ONE座椅下有水银,他本人也确诊为汞中毒,超出正常值接近百倍。
为了验证,知乎“拆车实验室”自购了一辆全新2021款理想ONE,没想到在直播拆解时,座椅的铁质支架大面积锈蚀。
如果说,生锈门透支的是品牌口碑,那么召回门则是产品的缺陷。截至2020年10月31日,理想ONE累计发生前悬架碰撞事故一共97起,概率高于同级别车型。去年,理想还因“断轴”召回10469辆理想ONE。
从水银门到生锈门,再到召回门,理想汽车多次挑战着车主的信任。在各大新势力比拼智能化时,理想汽车推出了理想L9。在发布会上,李想自信地说,理想L9是“500万内最好用的家用SUV”,哪怕是和劳斯莱斯库里南相比,也完全不怕。
短短一个月内,理想接连发生了3起事故。理想L9也被网友吐槽为“500万以内最强韭菜收割机”。
今年2月,理想汽车发了内部信,定了个小目标:2025年要目标销量160万辆,要做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车企们最终拼的是资金、技术和人才。前有赛力斯推出了同级别增程式,后有蔚来、小鹏同等价位的纯电SUV。
而眼下,理想仅推出一辆L9,技术路线和底层架构都没变,价格却涨了10万。理想的销量下滑再次证明了,消费者的耐心已然不多。与其讲故事,不如用硬核产品说话。(来源:金错刀(ID:ijincuodao) 作者:星辰 编辑:张一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