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核酸大王”张核子又回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7 08: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改革40多年非常罕见现象 民营经济面临相当严峻挑战

【博览财经特稿】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中低收入居民面临困难,民营经济面临一定压力,其背后原因是什么?这种局面又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未来该如何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财经》年度对话2023中,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对此谈论了一些个人思考。以下为演讲内容:

先来看一组宏观数据:2017年至2022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5.2%。居民收入实际年均增速为5.1%,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减速明显,五年间平均增长4.1%,低于经济增速。

但也有一个坏消息:这种差距的缩小,实际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所致。此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五年间,城镇居民中各占20%的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差距从5.6倍扩大到6.3倍。

2017年至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用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做价格平减之后,年均实际增长1.3%。其中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营收实际增长3.8%,从全部规模以上企业营收中减去国有控股企业营收之后,剩余非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营收实际增长仅有0.5%。

如此现实,引发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一升一降”:2022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营收增长8.4%;私营工业企业营收仅增长3.3%,再以PPI(生产者价格指数)进行价格平减实际下降0.8%。利润方面,私营企业利润下降7.2%,亏损总额大幅上升53.7%,情况不容乐观;同期,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0%,亏损总额上升9.4%。

目前,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当经济增长疲软时,居民收入和消费都会受到影响,并且消费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当居民消费疲软时,对经济拉动作用将逐步减退。

过去拉动经济增长靠货币刺激和扩大投资,但目前这些举措的效果变得越来越有限,其中缘由是消费过低。在消费过低的背景下,仅靠货币刺激和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并不现实,需要通过改善民生,提振消费需求。

有些人认为,收入差距过大都是市场化和改革带来的。但已经有多个专项研究证明,改革开放以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效率明显高于国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东部沿海省份竞争更公平,民营经济发展更快,占比更高,基尼系数更低,收入分配更公平。

这种情况也说明,过去反市场的分配体制不能带来公平分配。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我们既有初次分配,也有再分配。初次分配首先取决于生产要素对经济的贡献,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土地。这些要素对经济贡献度越大,带来的收入越高。

发挥市场之功

执行过程中,维护《宪法》的尊严非常重要。要严格遵守《宪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确保民营经济合法权利不受侵犯;还要维护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一碗水端平,保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在有些环节,政府过多配置资源,会对市场配置资源产生挤出效应,并且要防止政策“翻烧饼”对市场的打击。

坚持市场化改革和公平竞争,是完善收入分配不能忽略的重要一面;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要在市场基础上不断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改善社会保障是当务之急。中国大约有4.6亿人是城镇劳动者,其中有一半新城镇劳动者,即外来务工者未取得城镇户籍,至今还被称为“农民工”。他们已经是城镇常住人口,并长期从事建设工作,然而相当一部分群体未被城镇社会保障覆盖。

失业保险方面,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失业保险覆盖率低,领取保险金的比例更低。以2021年城镇失业率调查为依据,城镇失业人数大约是2300万人,仅600万人领过失业保险金。一方面是因为失业保险只覆盖了一半的城镇劳动者,另一方面是因为即使加入了失业保险,也不一定在失业后领到失业保险金。

解决好居民的医疗、教育、养老、失业保障、住房保障等问题,会大大改善收入分配的合理性。解决好这方面问题,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和政府支出结构。

过去中国的财政支出,大量用于养人和政府投资,或用于政府行政支出。今后政府支出的主要方向,重点应放在解决民生问题上。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会对改善收入分配、提振消费需求起到积极作用。不仅解决老百姓的燃眉之急,也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动力。(来源:财经杂志 作者:王小鲁 编辑:孙悦)




catbg01.gif 政经观察
catbg02.gif



地方扩债空间局促 扩大中央债务能否破局?

【博览财经特稿】过去三年,疫情冲击、经济受阻,加之部分行业存量留抵税额全部退还,许多省市进入财政紧平衡状态。今年以来,一些省市的债务风险陆续浮出水面。

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4月末,中国政府债务余额为62.5万亿元,其中国债托管余额25.7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托管余额36.8万亿元。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仅看显性债务的话,当前中国的债务水平良好。但加上未公开的那部分隐性债务,中国的债务压力或已接近美国。地方扩债空间愈发局促。

也有观点主张扩大中央债,缓解地方债务风险。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比较主要经济体中央政府的杠杆率水平,中国几乎是最低的;而地方政府杠杆率,中国是最高的。当前需适当加大中央政府发债规模,为地方经济减负。中央债务扩大是否可行?应该采取哪些增量措施?政还有多大发力空间?

2023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一篇名为《化债工作推进异常艰难,靠自身能力已无化债方法》的文章,指出“受制于财力水平有限,化债工作推进异常艰难,仅依靠自身能力已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下一步,调研组将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和各市县反映的突出问题,积极向国研中心争取智力支持”。首次将自身债务问题主动拿到了台面上。

一般来说,地方债主要包括地方法定政府债务(含专项债)及隐性债务,二者定义如图1所示:

据财政部数据,截至2022年末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余额约35.1万亿元,同比增长15.08%,与2014年末相比,增长127%,增幅较大。根据粤开证券研报,截至2021年底,地方政府债务率和负债率分别为105.8%和29.0%;包含隐性债务后,地方政府广义债务率和广义负债率分别达到259.5%和65.7%,均处于较高水平。截至2023年4月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2.6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3.08万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中证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表示,当前来说,地方政府的显性债务量是安全的,问题主要出现在隐性债务上。少数地市政府面临收入压力、支出刚性和举债收紧的三重困难。

温来成认为,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既有经济原因,又有财政原因,还有财政治理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国家实施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使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加,一增一减之间,财政收支缺口增大;二是随着地产市场下行,常年占地方政府收入“大头”的土地出让收入锐减,使得地方偿债压力骤增;三是近年来地方债集中到期,短期还本付息压力大,过去“发新还旧”“以债还债”的手段难以为继。

总之,近年来地方财政出账多、进账少,少数基层政府财政运行一度遇到麻烦。“据我们了解,甚至连一些经济大省的基层地区,也出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困难的情况。”温来成说。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3年的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高于去年0.2个百分点;赤字规模为3.88万亿元,比2022年高5100亿元;专项债拟按3.8万亿元安排,较2022年高1500亿元。赤字规模和专项债合计7.68万亿元,比2022年高6600亿元。财政政策较去年更加积极。

5月6日,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明确央企发债不再“一事一批”,适用范围亦扩大至各类债券品种的全覆盖。苏剑指出,从定义上讲,央企债务属于企业债,与政府债务不可混为一谈。但考虑到财政扩张的两条主要传导途径:一是通过地方政府传导,二是通过国有企业。现在地方政府扩大债务的空间已经不大,新规或许是希望扩大国企发债规模,来提升财政传导效能。

扩中央债务能否破局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分析,当前中国政府债务有三大结构特点:一是中央政府债务占比低、地方债占比高;二是地方政府债务中一般债占比低、专项债占比高;三是隐性债务规模庞大。

在实施层面,中央本级债务应如何扩大,以化解风险?罗志恒建议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每年度预算新增赤字时,进一步提高国债占比,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二是可以发行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十四五”期间的重大基础工程建设,提前开工,同时对于外部性强、原计划由地方政府承担的项目,也可(部分)使用长期建设国债。“实现长期建设国债、地方政府一般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各司其职的格局。”

相关人士透露,中央或考虑发行约1万亿元的特别国债,用于加码基建等提振经济的项目,同时间接缓解地方债务压力。

1689063231781479.jpg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目前中国政策工具箱内容依然丰富,特别国债并不是缓解当前问题的唯一或必要手段,结构性货币政策,政策性金融工具,各类促消费、促投资的举措都有望继续提振经济。

无论哪种措施,多位财政领域专家强调,关键要确保财政扩张的方向“有效”。

扩大消费亦成为财政重点。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表示,当前中国财政资金用于投资的乘数效应是1.06倍,而同样的财政资金用来刺激消费,其乘数效应是3倍以上。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将财政用于扩大消费,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长期亦可以促进科技创新。

“至于说是不是拿中央债务来置换地方债务,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审慎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我知道有些国家这样做事情,效果并不好,我们目前没有这样的安排。”2021年10月,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如此表示。

中央债务扩大是一种可行思路,但实施的前提是,明确划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的权限和职责。中债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类承曜表示,在执行层面,中央发债再转贷给地方,地方政府要拿出可行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计划,包含化解债务的措施、还款的合理资金来源和相应的问责机制。“涉及种种细节,目前这个实施原则,各界都在探讨。”

除了筹措资金的增量工具,市场密切关注当前财政政策还有多大发力空间?

1689063246338304.jpg

横向看,中国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并不算高,具有一定政策刺激空间。从赤字率来说,过去五年中国总体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保持在合理水平;从政府负债率角度来看,2022年中国政府负债率为50.4%,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地方政府债务率上,粤开证券估算的2021年底显性债务率为105.8%,以此来看,仍在安全线以内。

压力主要在隐性债务。苏剑认为,现在,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大概是130%左右,初看中国的情况,距离美国的债务压力还有一些距离。但如果中国加上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两者的数字可能就会更接近。

以近期热议的“茅台化债”来说,2019年和2020年,茅台集团分别将4%的贵州茅台股份无偿划转至贵州省国资运营公司,实施“茅台化债”方案。“无偿获得茅台股份后,降低了贵州国资公司的负债率,国资运营公司也可以通过减持茅台股票,获得资金偿还债务本息,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地方政府的还款压力。贵州还利用茅台的信用在债券市场融资,2020年9月茅台集团发行150亿元公司债券,用于对贵州高速股权收购。”类承曜解释。

中长期来说,需要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避免无限责任政府。云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缪小林表示,过去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与提升竞争力,竞相投资基建设施,在财力无法满足需求时,选择扩大隐性债务。“二十大报告提出‘量力而行’,我的理解就是,地方的公共服务,要与当地财力相适应,不能看到别的地市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无序攀比。”

另外,多位专家的共识是,要加快地方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尽可能实现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脱钩。地方债乱象的背后,正是城投平台和政府边界不清,“政府背书”的错觉,为投资选择带来刚性兑付、隐性担保等干扰。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空间的真正提升仍然有赖于长期经济增长,其他手段只能作为辅助性工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指出,当前“政府债与GDP的比值”水平并非关键,只要经济增速足够高,债务利率非常低,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债对GDP的比值”就会逐渐趋于稳定。

马恩涛认为,仅就债务谈风险控制,脱离当前的经济结构、消费结构、债务结构等实体经济现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高负债高风险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新动能。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投资驱动型经济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变,才是化解债务风险的长久之策。(来源:《财经》 作者:张舸、邹碧颖、何伊静 编辑:王延春)




人物广角




永远站在风口的旁边 “核酸大王”又回来了

【博览财经特稿】“核酸名人”张核子,又一次走到聚光灯下。提起张核子,普通人能想到的也许是他名下的核酸检测机构在3年里赚得盆满钵满,另一方面又检测结果出错被罚7万。

人一辈子能踩中一个风口,都会感慨一句祖坟冒青烟;但悉数张核子公开的商业版图,你会发现他几乎是每一步都踩中风口。从房地产鼎盛时期的豪宅装修,到基因检测;从疫情期间的核酸检测到光伏投资,简直是什么最热就做什么,永远站在风口的旁边。

这当然是一个想象力无比巨大的市场,也是当下萎靡的房地产行业为数不多的风口。张核子新增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业务,通过改造写字楼、仓库、厂房等也许能再次踩中风口。

业绩压力陡增的深圳想到统租房

任务重,时间紧,业绩压力陡增的深圳于是想到了统租房。统租形式上类似旧改,由地方政府和国企亲自下场,收集城中村保障性住房,做翻新改造,再作为全市最大的“二房东”把房子拿去出租。

结果,5月19日,深圳市住建局刚刚发布了《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管理工作指引(试行)》,明确了深圳可以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几类房地产:住宅;商务公寓;产业园区配套宿舍;商业、办公、旅馆(酒店)、厂房、研发用房、仓储、科研教育等非居住存量房屋;城中村房屋以及其他社会存量房屋。

25天后的6月15日,核子基因就发生工商变更,在经营项目中,新增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业务。

都说无巧不成书,但这也太巧了。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深圳速度依然那么快。25天,普通人要在统租房与几十万房东、租客之间建立联想都有点困难,但张核子似乎已经充分领会了文件精神。

其次,这将是一个庞大的租赁市场。深圳自己明确说了,预计到2035年,全市的保障性住房要覆盖500万人,大概占到全市常住人口的26%。也就是说,未来每4个深圳人,就有1个人可能住在保租房里。

另外,散落在深圳各地的办公楼、酒店、仓库、工厂,改造为住宅的潜在空间巨大。随着深圳“工业上楼”,重量较轻、震动较小的生产设备被迁移至高层,工业空间由二维转向三维,腾出了更多空间。深圳的目标是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相当于再造两个蛇口工业区。虽然这是预期的“上楼”面积,但腾挪之后,原先土地上的仓库和工厂自然就成了低效冗余的、可被改造为保租房的空间。

当然,改造之后租金一般认为是肯定会上涨的。种种迹象表明,深圳客观上确实需要市场上能够激活非居住房屋翻新改造的力量。未来,会有更多中国企业提供提高生活品质的服务,这是贝壳创始人左晖的判断。而在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服务于产业升级的保障型租赁住房事业,一定会越做越大。

入局改造住房行业顺理成章

其实张核子的第一桶金,就是在房地产行业赚到的。所以,入局改造住房这个行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2000年,张核子在深圳福田成立了深圳市红石居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他又和妻子一起成立深圳市红石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4年后又成立了北京红石维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在深圳,狂飙的除了房地产市场还有富豪的数量。2007年,福布斯中国400位富豪中就有33位来自深圳。张核子盯上了给豪宅做装修的生意。

在前述那份试行指引中提到,参与方还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经验,譬如物业管理经验和房屋改造经验。除了能力和经验,筹集改造房屋当然还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

2023年,随着大规模核酸检测成为历史,有一些检测机构也陷入了巨大的财务危机,也有企业在讨债。比如,天眼查数据显示,曾经的核酸检测龙头上市公司达安基因已经与4家第三方医学检验室对簿公堂,希望通过诉讼收到回款。

屡出事屡中标,生意越做越大

南方周末报道称,早在2021年初,核子基因旗下医学检验实验室就出现过检测事故。显然,此次风波并没有影响核子基因继续拓展各地核酸检测业务,甚至连出过事的济南华曦,又四度中标山东大学的核酸检测项目。

屡出事屡中标,生意越做越大。这番操作,跟张核子25天内决策进军深圳租房市场的举动不能说无比相似,简直就是如出一辙。风口年年有,隔壁也总有个张核子在盯着。

事实上,在这几个月中,他又通过投资仕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军了光伏领域,借着光伏市场大热的风口,仕净科技股价波动上涨,涨幅达60%,截至6月29日,收盘价已高达67元/股,股票市值大涨53%。分布式光伏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时候,张核子又恰逢其时地出现了。

请注意这个节点。基因检测起源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成为基因检测重要的发展节点。正是在2013年左右,测序技术成本降低到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程度,这一行业得到了真正的快速发展。

2017年,从部署的基因检测实验室数量而言,核子基因自称仅次于华大基因。核子基因官方宣传视频说,在疫情爆发前,核子基因在全国拥有46家全资子公司。

从豪宅装修到基因检测,从核酸检测到光伏和房屋租赁,疯狂扩张的血液、极端敏锐的嗅觉、充满争议的领域,张核子的创业历史癫狂又激进。深圳人是中国人里最会搞钱的,深圳的核子基因仿佛把这种本领修炼到了极致。(来源:智谷趋势pro(ID:zgtrendplus) 作者:震谷子)




社会热点




车企与猪企“抱团取暖” 如何避免违反《反垄断法》

【博览财经特稿】16家车企签署仅两天的《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下称《承诺书》)重要条款突然被删除。

一份意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业性文件,为何在签署两天后即进行修改?其中对于“价格”的表述有何不当?企业在“抱团取暖”的同时,如何避免违反《反垄断法》?

16家车企签署《承诺书》的背景,是持续了数月的汽车“价格战”。2023年以来,车企之间为提振销量,展开价格战,燃油车与新能源车、自主品牌与合资进口品牌皆卷入其中,并有逐步白热化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50个汽车品牌、上百款车型通过降价、补贴等方式加入到价格战中,优惠幅度普遍在3万元-9万元,力度史无前例。

对于这一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曾在3月22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文呼吁,此轮降价的炒作应尽快降温,使行业回归正常运行状态,确保全年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在此背景下,7月6日的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上,主办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携手16家车企代表联合签署了《承诺书》,引发业内外关注。《承诺书》的主要内容有四条。其中第一条即为,坚持遵守行规行约,规范市场营销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这些车企签署《承诺书》的目的是,“为维护良好的汽车市场秩序,共同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积极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

然而,就在《承诺书》签署两天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就发布声明称:协会认识到承诺书中“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涉及“价格”表述,表意不当。将上述条款从承诺书中删除,并敦促16家及其它汽车生产会员企业,严格遵守《反垄断法》及相关行政法规、指南、规章,自主定价、公平竞争,共同为产业规范健康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那么,《承诺书》中的表述有什么问题?

韩伟表示,价格是市场竞争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信号,确保经营者的定价自主性非常关键,各国反垄断法都将“横向价格合谋”作为最重要的打击对象,一些国家甚至为此设置了刑事责任。

全国律协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伟表示,《反垄断法》禁止企业间自主达成,或由协会组织达成横向价格垄断协议,即通过统一涨价、定价等方式,固定或变更商品价格。

黄伟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发布的声明中强调,会敦促企业“自主定价、公平竞争”,说明该协会也意识到问题所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第21条的规定,即行业协会不得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行为。

对此,黄伟认为,即使考虑到车企价格战背景,《承诺书》中有关价格表述也不合理。价格是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行业组织和汽车厂商一起固定价格,从长期来看,对于产品技术、服务质量、行业竞争和消费者福利的提升都没有好处。《反垄断法》的首要目的就是要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意味着对于各种垄断行为要进行坚决预防,如果实施要处以极重处罚,这是反复实践论证的结果。通过签署《承诺书》达到遏制不正当竞争的逻辑并不成立,企业不应在“抱团取暖”中生存,只有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优秀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消费者才能获得最大福利。

无独有偶,此前四大养猪企业发起“互不挖人公约”,同样存在争议。6月20日,在牧原集团举办的第十八届养猪节共创共享论坛上,牧原集团联合温氏、双胞胎、正大向四大养猪企业向行业发出倡议,尊重行业秩序,打造商业文明,并签署“互不挖人公约”。公约具体内容为:为减少内卷,文明发展,我倡议:不挖人,不拆台。如有违约,加倍反制。

韩伟表示,养猪企业的“互补挖人公约”同样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第17条中,即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分割原材料采购市场”。劳动力资源是劳动力市场的“原材料”。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反垄断辖区显著加大了对劳动力市场的执法力度,中国也出现了相关司法案例。

韩伟表示,在当前就业环境下,这类影响劳动力自由流动、损害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的协议,可能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值得重视。

企业需加强合规意识

黄伟则指出,尽管中国的反垄断制度不断完善,但由于企业、行业协会缺乏反垄断合规意识与应对反垄垄断执法调查的经验,达成、实施垄断协议的行为并不少见。达成、实施垄断协议不仅会严重排除、限制行业内的正常竞争,影响其他经营者公平竞争、甚至是进入市场的权利,涉事企业还可能通过垄断攫取巨额利润、损害消费者福利,以至缺少创新动力、不思进取,最终扰乱市场原本的竞争秩序。更重要的是,一旦被执法机关调查甚至处罚,涉案企业不仅将面临巨额罚款,还会损害其公信力。为此,建议企业务必做好日常的反垄断合规,加强反垄断知识培训;企业要把握常见风险点位,在重大行动前规避反垄断风险;如果遭遇反垄断执法,需做好充足准备,积极配合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起草《关于行业协会的反垄断指南》,并于5月15日发布征求意见稿。该指南立足于引导行业协会不得从事以垄断协议为主的反垄断违法行为,对相关法律风险予以了明确警示,并给出了认定标准和参考因素。韩伟表示,希望该指南能够引起行业协会和相关成员企业的重视,推动竞争合规迈上新台阶。(来源:财经E法 作者:樊瑞)




形势分析




超常规刺激手段或难现 “准财政”可能成下半年主角

【博览财经特稿】或许,市场期待财政再额外的多发债多花钱,甚至出台一些超常规的刺激手段根本就不会出现。相反,财政贴息+央行扩表的准财政政策(中国式QE)很可能会成为下半年的主角。

财政的活央行揽着干

1689064008610806.jpg

一方面通过资金定向支持帮助产业转型,另一方面解决资金流向不均衡的问题。央行一出手,原来由财政直接给企业补贴的产业政策变成了“企业借钱,央行定向印钱,财政替企业补贴利息”。

准财政会成为下半年的主角

大家都知道,目前国内的经济有些压力。官话说是“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驱动仍不足”,大白话就是企业投资不积极,居民消费不给力。面对这种情况,就目前的经济学只有一个药方:财政多花钱,央行呵护流动性。

然而,有一个现实问题阻碍着财政多花钱,那就是地方庞大的债务。这几年国家一直在处理地方债务问题,以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今年也不例外。前不久高层还要求各地要坚决守住(地方)不发生债券违约底线,又一波化债小高潮到来。

怎么办?寄希望于企业主动去投资、有钱人主动去消费。前两天高层分别给外资和国内企业家了开圆桌会,本质上就是鼓励他们负债,鼓励他们投资带动国内就业;推出的汽车购置税减免、家电下乡则是刺激居民去消费。

很有理由相信,下半年财政自身不额外多花钱,后续类似的政策大概率还会出,通过大规模复制以达到精准滴灌式的“4万亿”(“双碳”体系战略超前基建、数字经济基建、国家安全体系、新农村建设……)。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准财政的复制规模目前还不会很大,千万别以为真的“4万亿”要来了。笔者认为,它更像是一种补充,目的只是维持住经济不继续收缩下去即可(个人感受和判断)——除非,大面积还债(去杠杆)的情况发生。因为最近愈发感觉,高层严控地方债务扩张的态度很严很严。

倒是外媒报道,国内的小作文一波接一波的传。有说高层“要降存量房贷利率”、有说高层“要扩大基建规模”,甚至最近又传“工行和建行要给地方提供25年期的贷款来缓解地方债务压力” ……总之,全是一些超常规的财政政策。市场的诉求与高层的要求有些偏离,最近连资本市场都开始不买账了——股市熊债市牛。

最近,一直担心仅靠口惠而实不至的零星政策,后续会不会由“强预期、弱现实”向“弱预期、弱现实”转变,从而掉进辜朝明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衰退风险?

至于做资本市场投资的朋友,尽量以控制风险为主:不见强刺激政策露头,不碰不看;遇到大跌,政策加码的预期抬头,短线搞一搞;适度配置一部分债,将风险分散分散。总之,“准财政”抬头算不得好事儿,这次是真要考验我们的经济韧性,我们的极限能力了。(来源:米筐投资 作者:和卿)




社会透视




县域教育残酷现实一角 读书还能改变命运?

【博览财经特稿】2019年到2022年,林小英带着学生辗转在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县域的学校做调研,试图厘清一个困扰她多年的问题:为什么在社会高速发展、信息越来越通畅、机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县里的学生反而感觉越来越跟不上趟?

最终,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的结果,县中的孩子就像是一群“剩下的孩子”,在普遍以城市精英教育为标准的系统中,被挤向学校的边缘、社会的边缘、期待的边缘。但中国2000多个县容纳了全国50%以上的学生,他们的命运才是最真实的中国底色。

不被期待的大多数

其实他们当中有很多有才的人,也不是从来就不想念书,只是因为“晚熟”,在早期没跟上大流,就被认定为不行,于是读不下去了。他们的劳动,帮助我们成为了“世界工厂”,但是反过头来,我们要怎么命名他们?从那以后我就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感觉:我们的基础教育系统对不起他们。

为什么这么说?所谓九年制义务教育,意味着九年以后,上完初中,国家就不会再强制你接受教育了。这里就面临人生第一个选择:读高中还是进社会?我们往往只看到了上高中这部分人的需求,但是有很多人是读完初中,此生便不会再踏入学校的。我在富士康工厂里看到了这些人。

到2014年和2017年,我两次参与了北大教育学院对新高考改革试点的监测工作,课题组主要承担了对浙江的监测,我去的是浙江。

所以我们从县里走起。先从长兴县,到湖州,再到义乌,诸暨……一路走了6个县。我觉得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是在县里头的,我们监测新高考改革,怎么能忘了大多数,对吧?

有一个县中的校长,他在新高考刚开始的时候,就预测到了选考物理的学生会急剧下滑,不应该放手让学生任意选择语数外三科之外的学科,高考既是学生的个人选择,也是国家在选材。如果任由学生在35种套餐组合中选择,浙江省作为传统的理科人才大省将失去优势。两年之后,事实证明了他的预测是对的。

看完之后,我发现这些县中学校的校长不但是教学能手,也是学校管理的能手。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他们跟城市学校的校长最不一样的,还不是这两个方面,而是他们对学校、对自己所招学生的了解,对学生在当地情境的判断和了解是非常精准的。

城市的交往模式是往往陌生社会的交往模式,可是到了县里,就是熟人社会或者说是半熟人社会,县里面学校的校长,不知不觉就有了一个任务,必须主动走到他们里面去,必须根据当地的社会风俗、人际交往的方式去了解学生,有些县中孩子的家长可能请都请不来,人就不在那,出去打工去了,好多留守学生,你不可能指望着政府搞好经济回流以后,再来办教育。

今天在讨论县域教育话题时,我们往往更关注哪个学校又输送了多少优质生源,考出了多少学生,超级中学的话题掩盖了县域教育的问题。但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成就的指标就真的只有升学率这一个指标吗?

何为县域教育

什么叫资源?在中国过去高速发展的几十年里面,最能体现县级政府所掌控的资源就是土地。靠土地获得的经济资源,县级政府就能全面覆盖所有的民生领域。县级政府跟更上一级的政府相比,除了没有外交职能,其他所有的职能都有。相比之下,村这一级很多职能都没有。所以当我们只从村和镇两级分别去看我们的行政体制,很多东西是看不出来的。

这里面是中国非常灵活的制度和中国人对教育特别看重的传统,使得我们非常快速地完成了义务教育的普及。但是普及的质量不一定能够保证,尤其是教育投入方面。

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撤乡并镇,乡没了,这也意味着每一个镇的规模比之前的乡要大。然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变成以县为主,县里面所有的教育经费,包括小学都由县政府直接拨付,这时候你觉得县政府希望把高中办到村里去吗?办到镇里去吗?当然是更想要办在县政府所在地。

县直接管小学、初中、高中,形成一个除大学以外的完整教育体系。注意有一个新动向是,现在县也开始办大学了,比如职业学院。普职分流以及中职与高职的贯通也在这中间完成。县域教育由此成为一个边界清晰的分析单位。

跟它平行的另一个概念是农村教育。我们能解释清楚什么叫农村教育吗?

现在我们对乡村教育的浪漫想象,往往表达为这样的叙事:一些城市教育办的比较失败的人,拿农村去做实验,办个实验学校,去完成自己的理想。这几年很多人都在说大理的“新”教育改革,我听说他们是服务于城市中产移民的孩子,是那些在北京厌倦了“内卷”的人去办的学校。它提供的是备选项,而他们是可以回北京继续参加高考的。但是对于当地的学生和家长来讲,他们没有备选项。你在当地倡导这个,人家到时候还要在当地跟别人PK分数。

那么,一个县之内,要处理城乡关系。对县城里的小学而言,假如我作为一个村里的家长,我的孩子没有权利在县城里面上学吗?肯定有。这就比城市复杂得多,这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城市学区房的概念体系。这种结构也会加速村落空心化的局面。

县中的孩子

我在研究中发现,县中的孩子实际上是贫富差别和城乡差别两个维度叠加构成的连续统一体中的一端,而这一端中的群体又可以再次被划分为“村小的孩子”和“县中的孩子”两个成长阶段。

我们今天说的“小镇做题家”,也就是这些从县中走出来的孩子,实际上已经是经历了四轮筛选、跨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的学生。我们通常认为,他们能够走出来,靠的是做题能力,但事实上,做题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结果”。

很多学生没有见过地铁,二号线被说成了“二号路”,对于这些地名,他们更是没有任何概念。当学生再次说到苹果园——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听起来熟悉的地名,老师说:“别老苹果园了,苹果都吃够了。”

我也是县里学校的孩子,参加过几乎所有的学科竞赛,书法比赛,硬笔软笔的,作文比赛、物理竞赛、数学竞赛、生物竞赛、歌唱比赛、朗诵比赛。这可能得益于我就读的所有学校都不是什么好学校。

我知道连通器原理,但是我这辈子就没见过马桶。我就卡在这儿,这图看不懂。这道题我肯定得0分,但是它测不出来我对连通器原理懂还是不懂,我是懂的,只是马桶到底是个啥?

这几年,我越发觉得,每一种新的甄别筛选,看似是素质教育范畴,其实都是让农村学生文化资源的弱势状态更加凸显。你看现在强调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都需要家庭提供很多额外的资源支持。比如说有些城市学校从小学搞手抄报、搞思维导图,中学搞研学旅行,然后高中搞自主研究的项目。农村学生能干啥?

可是农村学生本应该捎带手就能养成的谋生能力、生存能力,何曾被大学认可过?大学有没有想过确立一种比如荒野求生的能力,作为需要认定的学生能力?我们在认可学生成就的时候,是不是存在盲点和误区,过分地看重了一些东西,而又不自知地长期忽略了某种东西?

背道而驰的“超级中学”

第一,“超级”,一般讲的是规模特别大,一个学校基本有五千人左右的学生数量,有的学校甚至有超过1万人的学生数。这么多学生挤在一起怎么个教育法?它就得引入超常的管理手段。

它也会带来教师文化当中非常细致的绩效化,就是审计文化的全面贯通,我现在更倾向于把它叫做“量化通约机制”。过去三年的疫情防控,我们都知道,你是谁并不重要,是数字当中的一个点,你这个点曾移动到哪里去过,这就是数字化管理——人都是被数字化的。

第二,它的超级规模从哪里来?必然是从各地去搜罗优质生源,由于这种叠加效应,超级中学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就更多。再一经宣传,大家都觉得进了这个学校,考上北大清华的概率更大,所以生源就越来越多。学生这么多,老师也要非常多。它往下汲取生源,往下汲取师资良好的师资,就形成这样一种虹吸效应。

1689064338746628.jpg

我不想去责备这些学校,但这里面体现的是什么?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落空。作为一个省,应该要保证让优质教育资源均衡的分布在全省的城市当中——你不能全集中在省会城市。当它全部集中到一起,就通过超级中学不断挑动了全社会的神经。所以我觉得省级统筹的落空,是过去这些年教育改革的一个失败所在,也是让超级中学可以各条道通吃、不断壮大的原因。

从这个意义来讲,县中的教育生态,现在也跟城市的教育生态越来越近了。而且如果县里面有好几个高中的话,县政府都是着力于打造其中一所高中,它不会平均地分配。政府在这里面没有起到一个执中者的角色,反而成为共谋者的角色,协力打造了教育领域的学校垄断。

现在中学的普职分流给了一个比例,55开、46开、37开都有。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数据,中等职业学校2021年招生488.99万人、在校生1311.81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35.08%、33.49%。无论是在校生数,还是招生数,职普比大致是3:7。

但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地位相对较低,职业院校口碑相对较差,很难在短时期内完成大众观念的转变。于是,这一政策在现实层面就制造了另一重焦虑:一部分家长宁愿让孩子初中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也不愿送去读职高。相比之下,为了完成指标,政府需要费力动员学生读职高和高职。普职分流因此变成了县城中学的任务压力。

说实话,从师资的角度来讲,他们也是通过学术口培养出来的,是学术教育的产品。一个中职或者高职院校用人,能不能突破现有的这种职称、对教师学历认定的要求?所谓能工巧匠能够直接进入学校去当老师吗?

其实有些学生就是晚熟品种,可不可以允许他/她一直到读到初三都没活明白,突然到高中懂事了,很多人是这样的,懂事了就一下子窜上来。过早分流,从制度设计上来讲,它肯定得一刀切,但是任何统一的措施一定要留一些缝隙和口子,让那些突然窜上来的人,能不能在职高读了一年之后,还想去考大学,能不能申请再进普通高中?

我们每次都讲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可是拔尖创新人才是很难被计划的,你不知道创新从哪里冒出来,难道创新就不会从职业领域冒出来吗?这就是我们的模式过于的死板和不留任何缝隙。

另一个和县域教育相关的话题就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学者都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说一句冒犯的话,我经常怀疑这些研究是否真的贴合事实。

比如说抑郁症这个词的泛滥,很多人动不动就说我抑郁了,我焦虑症,好多心理病症的名词,是一个相互加强的效应。对着量表,我越填越像,然后我就是了。有些时候,未成年人只是一时的沮丧,但是被过多的关注又无法解释,这时候最容易提供解释的就是心理学名词,然后就对号入座,发展到当下,我们如果不使用这些心理学病症名词,似乎都无法言说自己的身心状态。

我们自己都长到这个岁数了,你觉得在成长过程当中,自己想过自杀吗?不用自杀这个词,我们不用这么书面化,你想死过吗?你有不想活的时候吗?你有觉得活着没意思的时候吗?肯定都有,就看问题怎么设置。如果刚好碰上是个很沮丧的时间,那我就看谁都不顺眼。

很多人在学校里都有过不下去的时候,也许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就把ta给救了,课堂上答一个问题,全体给ta鼓个掌,就把ta给救了。我访谈过一个县中校长,他很有办法,一个女学生十分低迷,什么也不想干,也不说话,问什么都不说,校长就让班主任组织拔河比赛,全体都得参加,用集体竞争赛性的活动来让这个学生融入,也不凸显她一个人的特殊状态,就这样一个活动把学生给打开了。虽然个中原因还是不清楚,但也许这就是青春。成年人要有真正关心的办法,但不要过多干扰,有些事就自己化解了。

1689064359620096.jpg

自杀的人为什么一定是心理有病的人?也许真的是人生之路走不下去了,所以选择不走了。

读书还能改变命运吗?

我想我们之所以会说这句话,是我们对于教育的期待,还是鲤鱼跳龙门,实现阶层跃升。但它有一个前提,你上了大学一定能找到工作。现在,学历贬值的速度可能快于你去追求学历的速度,也许你本科毕业找到一个工作,三年以后,你的同学读完研究生之后,你是ta的面试官。

原来那种人往上走、物质上不断扩张的想象,已经慢慢减弱了。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就是你回来我们一起保住现有的状态就够了。对于小康家庭,再像以前那样通过教育,获得阶层跃升的可能性是越来越渺茫的。

放养式家庭对应的是直升机式的父母——永远盘旋在头顶,密切监视着ta的一切,照顾着ta的一切。县中的放养——更多的父母是无力,他没有能力和精力来全面的看护孩子,甚至于不在场,在场的时候多半是给他一个手机。很多家长会说我没文化,老师你替我管管,父母在现代教育的这种高要求面前是感到愧疚和退缩的,因为现代教育的话语体系是面向城市生活的。

1689064374872341.jpg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们应该把教育政策当作一个能影响整个社会的组织、运行及至每个人具体生活处境的规则。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就业率、辍学率、入学率这样的数字,而是要从个体切实的日常生活出发,透视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这也奠定了我看待教育的视角。

这正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它是为孩子们的整个人生打下基础,也是构成这一段人生的必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才是一个好的教育、对人有意义的教育?

每个人都是有多元智能的综合体,鉴于高考必然只能检验和考核少数几种,其他几种智能也应该在高中阶段有表现的机会,而不是一味轻易地去分等次。这才是真正的“教考分离”。

可能有人会问,这不就影响了学生备战高考吗?实际上,人的能力是内在融通和相互协作的,各方面智能的提升,最终是会滋养高考所看重的那几种能力的。

1689064386706094.jpg

其实大家在同一个时间去同一个学校听同一个老师讲课,在同一个教室里待着,这是怎样的人生缘分,我们应该干些什么?除了每一个人的眼睛看着黑板和看着老师以外,我们还应该相互看一看,我们四五十双眼睛相互看得见,这就会有一种非常多元化的东西产生。这里面也许是你一生的挚友,也许在几年以后你们俩又谈恋爱结婚成了一对夫妻,将来人生的可能性很多,那么通过共同的受教育过程,一起同过窗,这会成为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情感资源。

如果我们用一种胸怀和容错空间,给每一个人的多元智能提供额外的舞台和表现机会的时候,我们能够分清楚什么时候是对手,什么时候是战友,什么时候是亲密的伙伴。亲密伙伴和竞争对手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而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这样的教育,才能给大多数人带去希望





1689064321126247.jpg
1689064304755020.jpg
1689064288305802.jpg
1689064273969244.jpg
1689064244643766.jpg
1689063995922754.jpg
1689063820352625.jpg
1689063807116905.jpg
1689063794816365.jpg
1689063625517053.jpg
1689063613235159.jpg
1689063485955936.jpg
1689063259807576.jpg
1689063218879476.jpg
1689063203757331.jpg
1689063190832675.jpg
1689063172298836.jpg
168906292965627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11-22 04:47 , Processed in 0.14935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