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预期上修!地缘风险降温
【大势展望】中美关税谈判后,市场怎么走?
●国内,在出口预期改善与内需疲软、政策真空期的多空交织中,震荡格局难改,关注红利防御、科技成长、消费修复及并购重组四大方向热点轮动; ●海外,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特朗普减税法案迎进展,近期美债利率持续上行,美股仍面临多重压力。 国内:多空因素交织,关注四大热点轮动 中美关税谈判后,国内市场多空交织的格局并存。 积极因素层面,中美经贸关系缓和推动出口预期显著上行,大幅降低关税直接改善短期经济增长预期,为市场基本面注入强心剂;政策方面,降准降息全面落地,市场流动性落地,短期内经济下行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资本市场层面,平准基金发挥 “托底” 作用,并购重组新政提升市场活跃度,政策面整体偏暖。 然而,市场也存在明显压制因素。4 月金融数据显示,内需改善进程缓慢,消费与投资动能不足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扭转。叠加降准降息落地后,政策进入真空期,短期内缺乏新的政策刺激,市场风险偏好难以明显改善。 考虑到平准基金“托底”市场及经济、政策短期变量不大,市场大幅上行和下行的概率均不高。基于当前市场环境,三大板块或呈现风格轮动态势: 一是红利板块,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凭借业绩确定性强、股息回报稳定的特性,具备较强的防御价值; 二是科技板块,“科技叙事” 逻辑清晰,后续产业趋势的催化有望带来投资机会; 三是服务消费板块,受益于政策密集支持及 “两新” 政策扩围提质,存在修复空间。 此外,短期并购重组概念活跃度或有所上行。1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实施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多个政策细节属首次提及,旨在全方位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两大方向或迎来利好: (1)硬科技板块:其自身估值波动大、研发周期长,分期支付机制和提高监管包容度等措施,助于行业技术整合与业务拓展; (2)央国企改革:简易审核程序和对国有资产整合的适应性调整,能够加速央企和地方国企的资产整合进程。此外,新规有望带动券商并购重组业务及直投业务,头部券商更为受益。。 海外:美债利率再度上行,扰动有限 美债收益率持续三周攀升,从5月初的4.25%上行至15日的4.45%,累计涨幅达20BP。从原因看,主要因素有二: 1、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继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后,美国经济衰退风险降温。再加上近期出炉的4月CPI弱于预期,美联储首次降息的节点已推迟到9月。 2、特朗普减税法案迎来较大突破。近日,美国众议院共和党发布税收立法草案的文本,提出在未来十年减税超过4万亿美元,同时削减开支至少1.5万亿美元,该法案还寻求将国家债务上限提高4万亿美元,可能加剧美国赤字压力,将长期抬高美债利率中枢。 往后看,尽管市场预期降息推迟,但在减税法案扰动下,客观上助于缓和美国经济衰退,同时债务上限问题或导致下半年美债供给增加,市场普遍预计下半年美债利率有上行风险(关注减税法案落地时机),考虑到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性,高估值的美股仍面临回调压力。 但美债利率上行,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股市:美债利率走高,提振美元资产回流预期,短期国内市场或面临资金外流与估值承压,但国内政策发力与产业升级主导定价权,影响相对可控; 债市:中国债券市场以境内机构投资者为主,利率更多受国内宏观政策驱动,外部冲击有限; 汇率:美元信用弱化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获中国稳增长政策支撑。在加速多边贸易进展提速,也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条件。 本周重点关注 5月19日:中国4月工业生产、消费、投资同比 5月20日:5月LPR报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