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潜力题材 1、题材:军工 关注周期:中短 市场催化:玉渊谭天发文“中方已做好对日实质反制准备” 核心逻辑:11月15日,玉渊谭天发文“中方已做好对日实质反制准备”。文中表示,针对高市早苗的露骨挑衅言论,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日方执迷不悟,中国就没有什么好再克制的了。在中方的回应中,有两个表述:“一切后果必须由日方承担”和“必将予以迎头痛击”。谭主对官方网络公开信息检索发现,其中,“迎头痛击”是第一次出现在中日外交场合中。这些表述,传递出中方已做好实质反制准备的信号。 另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盐城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 云航警83/25,黄海中部,自11月17日至11月19日,每日0000-2400时在34-08.00N120-18.00E,34-08.00N120-27.00E,34-04.00N120-31.00E,33-58.00N120-31.00E,33-55.00N120-26.20E连线区域诸点连线范围内进行实弹射击。禁止驶入。 中日关系紧张,直接刺激军工赛道。 从军工行业基本面来看,前三季度营收增速率先迎来见底回升,行业景气迎来拐点,后续利润端有望持续改善。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加3.0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89%,降幅较去年有所收窄。 1)分层级看,零部件、分系统、总装层级的营收增速在2021年见顶持续回落后首次回升,且相比2024年转为正增长,同时虽然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有所降低,但净利率较24全年的低点来看,已经出现一定改善; 2)分下游看,前三季度除舰船板块的所有板块营收增速均出现同比改善,兵器、航天、信息化尤为突出。 当前已迎来拐点,盈利能力未来有望持续恢复:(1)新一轮的装备建设规划即将明确,上游零部件层级有望景气持续向好;(2)“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新质新域高度重视,以无人装备、深海作战、作战信息化智能化等为代表的新质战斗力有望加速建设;(3)此外随着军贸市场的持续开拓、商业航空及航天加速推进并打开成长空间,整体具备长期成长潜力。 随着“十五五”新一轮装备建设启动,军贸、商业航空航天加速推进并打开成长空间,军工有望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当前盈利能力将成为拐点,内需新质作战方向和军贸有望共振,营收增长将同步拉动利润,关注军工产业链上游零部件层级、以新质新域为代表的信息化与航空下游相关企业。 关注方向:军工等 2、题材:存储芯片 关注周期:中短 市场催化:三星部分存储芯片涨价60% 核心逻辑:芯片涨价潮愈演愈烈。据最新消息,知情人士透露,三星电子本月提高了某些内存芯片的价格,这些芯片因全球建设AI数据中心的热潮而供应短缺,提高后的芯片价格比9月份上涨了多达60%。另有分析师预测,三星电子可能在10月至12月季度将合同价格上调40%至50%。 与此同时,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铠侠公司等正在谋划推动NAND价格上调。TrendForce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受合约市场强势拉动,NAND现货市场氛围进一步升温,价格上涨幅度及报价频率均显著增加。 存储芯片涨价的原因是AI驱动下的供需严重失衡。 需求端,AI服务器对存储的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数倍,大幅拉动了HBM、DDR5及企业级SSD的需求;同时,AI端侧应用如AI手机、AIPC的普及也提升了单机存储容量。 供给端,上游原厂将产能向HBM等高利润产品倾斜,挤压了传统存储产品的供给,而晶圆产能扩张缓慢。 此外,行业库存已降至历史低位,供需紧张局面持续。创见董事长束崇万表示,DRAM此轮缺货情况是“30年来最严重”。 闪迪预计,市场需求超出供应能力的局面将延续至2026年甚至更久,且数据中心将在2026年首次超越移动端,成为NAND闪存的最大需求来源。这预示着本轮由AI需求驱动的存储周期,其强度和持续性可能超过以往。 对国内存储芯片行业而言,一方面,价格传导效应下,国内存储芯片及模组企业盈利空间显著改善;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重构为国产替代提供机遇,国内企业在3DNAND、DRAM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有望转化为市场份额提升。 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0亿美元,其中AI算力需求贡献超40%增量。 机构预计四季度整体一般型DRAM价格环比增长8-13%,NANDFlash各类产品合约价将全面上涨,平均涨幅达5-10%;关注DRAM、NAND等存储芯片产业链相关企业,特别是国产替代的龙头企业。 关注方向:存储芯片概念等 3、题材:储能 关注周期:中短 市场催化:2025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将于11月17日至20日举办 核心逻辑:11月17日至20日,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将在成都举行。2018年至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已连续举办七届,具有规格高、规模大、干货多、覆盖广等亮点。本届大会以“光储同辉融合赋能智创未来”为主题,汇聚国际组织、各地政府、权威专家、龙头企业及创新力量,打造集技术研讨、产业对接、成果展示于一体的高端平台。 政策层面,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探索建设以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为调节电源,带动周边风光大规模高质量开发的新型水风光一体化基地。 该指导意见的核心在于推动“新型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模式,将储能由被动配套角色提升为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基地化开发的关键调节电源,这标志着储能(特别是新型储能),在能源系统中的定位从补充性技术转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核心要素。 政策意图在于通过多能互补,提升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外送能力和消纳水平,减少“弃风弃光”。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 2023 年底增长超过 130%。此次政策将储能与水电、风光资源捆绑开发,为储能投资提供了更明确的商业场景,有助于疏导因机制不完善导致的“建而不用”或成本疏导不畅问题。 结合“十五五”规划展望,新型储能在2025年3000万千瓦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将继续向全面市场化发展迈进,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缺电推动数据中心配储需求上升。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新增储能装机量预计达37GWh,同比增长34%;2025年有望突破70GWh,表明储能已成为全球保障电力供应稳定的重要手段。 国内政策驱动与全球市场需求共振,共同推动储能行业高景气度。 市场分析,2025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预计将增长25%至220GWh,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这一增长主要由中国和美国市场驱动。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将带动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PCS(变流器)、BMS(电池管理系统)、系统集成及运维服务全链条受益,关注新型储能产业链各环节细分龙头企业。 关注方向:储能概念等 4、题材:人形机器人 关注周期:中短 市场催化:宇树科技IPO辅导完成 核心逻辑:据证监会官网,中信证券发布关于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完成报告。宇树科技拟申请在中国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中信证券开展辅导工作。 四季度,国产机器人厂家陆续计划IPO:云深处完成股改,标志着公司迈向资本化的前期准备,预计云深处很快也将迎来IPO辅导。除了云深处,四季度宇树科技也将递交IPO材料,斯坦德机器人将登陆港交所,上纬新材也完成了董事会的换届,乐聚机器人也启动A股上市辅导。 技术层面,小鹏IRON惊艳亮相,国产机器人比肩世界一流水平。小鹏发布的新一代IRON机器人通过全身自由度的增加以及VLT-VLA-VLM模型的协同,实现“最像人类的机器人”。代表国产机器人在机械结构的复杂度以及大小脑协同方面可以比肩世界一流的机器人水平,其务实的商业化场景目标也将推动小鹏机器人在2026年底实现量产,持续看好国产机器人在技术与场景方面的突破。 海外方面,薪酬激励靴子落地,马斯克将全力推进机器人业务。11月6日,特斯拉召开股东大会,通过马斯克薪酬激励方案。薪酬方案落地,马斯克将会全力推进机器人业务的产业化落地。根据激励方案,未来10年Optimus需累计交付超过100万台。由于特斯拉2012年与2018年两次薪酬激励方案完成度极高,因此本次激励方案中所设置的目标实现概率较大。马斯克继续带领特斯拉进一步推进Optimus的迭代与量产。 参考海外人形机器人市场的估值逻辑,单台估值密度40-50万美元/台,若国内宇树、智元等头部机器人企业未来三年内实现出货10万台,有望对应3000亿元人民币市值空间。 人形机器人加速量产,产业链全线受益,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各细分环节龙头企业,特别是进入海外龙头企业供应链的相关企业。 关注方向:人形机器人概念等 5、题材:稀土永磁 关注周期:中短 市场催化:中国稀土学会2025学术年会暨稀土新材料与仪器设备展览会定于11月21日至24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 核心逻辑:中国稀土学会2025学术年会暨稀土新材料与仪器设备展览会定于11月21日至24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作为全球稀土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稀土学术年会,为稀土产品推广、仪器设备推介等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促进稀土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另外,从中日关系的角度来看,稀土或将成为中国对日制裁的工具之一。‌回顾历史,中国对日本的稀土禁运主要发生在2010年钓鱼岛事件期间,持续时间较短但对全球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2010年9月7日,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先后与两艘日本巡逻船相撞。当月21日,中国海关禁止稀土运往日本。当年,日本是世界上利用稀土实现附加值最高的国家,其90%以上的稀土消费,都用于高新技术领域。而日本的稀土储量为零,几乎全部仰赖从中国进口。“稀土危机”令日本产业界心急如焚,日本舆论将之视为中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 今年以来,中国对美国打出稀土牌,我国稀土出口管制再升级,稀土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稀土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估值或得到重估,后续可关注稀土出口管制和中美贸易关系对稀土价格的影响。 商务部公布暂停实施10月9号4则稀土出口管制的决定。预计后续出口需求或加速恢复,下游磁材厂采购意愿或加大。目前或处于稀土第一阶段交易:中美元首会晤结束,出口恢复。未来可能涨价逻辑:出口恢复→补库需求释放→价格修复→白名单政策接力→进入慢牛节奏。受产业结构的影响,预计稀土是慢牛节奏。 中长期来看,我国在资源、冶炼和下游磁材等环节处于领先地位,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将为需求提供新动能,稀土资源的战略价值和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关注上游稀土资源企业,一方面是供给收缩预期和战略价值定位的强化,另一方面是中期需求旺季到来带来的支撑,相关稀土资源企业有望受益盈利修复和估值溢价。 关注方向:稀土永磁概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