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美国倒逼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转型升级与进口替代--首席财经内参2018.4.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9 20: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中期选举是此轮贸易战“胜负手”:中美都“巧妙”避开“对方的死穴”》:短期而言,若以中期选举为博弈点,中美贸易摩擦或仍将处于可控状态。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的1个月公示期以及60天磋商期内,中美或具备对等话语权,贸易问题极有可能存在回旋余地。博览研究员预计二季度美国仍有可能纠结于贸易问题,但三季度后期到四季度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重心则有可能由对外贸易保护转向对内经济刺激,此时,或许就是中美贸易战达成“阶段性妥协”的时间窗口!博览研究员注意到,特朗普政府推动对内及对外政策具有相对明确的目标性和“时间表”,就今年而言,中期选举进展或是关键。11月6日国会中期选举将改选众议院所有435个席位以及参议院的34个席位。目前共和党拥有两院多数席位,但历史经验表明其胜算依旧不高。一旦失去国会掌控权,特朗普将会比较被动。正式选举前,各州将进行初选,主要集中在5、6、8三个月,因此特朗普必然在3-8月有目的地推行内外部政策。5-6月进行初选的各州在制造业方面的主导产业集中在化工制造、汽车制造以及计算机与电子产品制造等三大领域。与此次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涉及的商品所属领域基本重叠,美对华贸易保护的短期诉求不言自明。在此背景下,中美之间虽然架势拉得很漂亮(各种花式的“文攻武卫”),但在具体的手段上,都注意保留“谈判空间”,照顾“彼此的面子”!
《美中期选举前:中美或在“服务贸易,尤其是金融业开放”达成阶段性妥协!》:出于美国国内政治的需要,中美贸易被当作美国国内贫富差距的替罪羊。而对于中方而言,则需要跳出货物贸易来谈贸易摩擦。像美国的互联网公司,不论是市值,影响力还是话语权都越来越大。而美国的金融企业,在中国的业务才刚刚开始。相比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它们将是中美关系潜在的重要支持者,这就需要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让它们在中国更多的开展业务,使其同中国的利益更加绑定。博览研究员坚持认为,以贸易摩擦为契机,推动进一步的开放,特别是服务业的开放。一方面,这能够在国际关系中强化中国作为全球化最大支持者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平衡货物贸易的顺差。同时,也要看到原来那种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是时候逐步取消出口退税和光伏补贴之类的政策。事实上,即使放弃这些政策,中国仍有其独有的内生增长动力。特别是庞大的人口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是绝大多数国家无法模仿的比较优势,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更是如此。



博览视点




美国中期选举是此轮贸易战“胜负手”:中美都“巧妙”避开“对方的死穴”
【研究员】:田文

结论:特朗普此次对华加征关税涉及的商品领域,基本上与中期选举初选所在州相关产业重叠(为了选票),而调查显示,恰恰是特朗普“打响贸易战”以来,其“支持率大幅攀升”!这个为中期选举“开好局”的谋划,就与从此“特朗普贸易战”的策略密切相关:正式选举前,各州将进行初选,主要集中在5、6、8三个月,因此特朗普必然在3-8月有目的地推行内外部政策。5-6月进行初选的各州在制造业方面的主导产业集中在化工制造、汽车制造以及计算机与电子产品制造等三大领域。与此次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涉及的商品所属领域基本重叠,美对华贸易保护的短期诉求不言自明。因此,这次中国必须以超强的战略定力和战略决心,在今年死死顶住特朗普的“祸水东引”,最终让其明白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回应美方贸易战的烈度升级,不可能在由其挑衅引发的这一轮贸易战中弃牌。要让特朗普真正意识到,抓住现在的中国大打出手不但不可能给他的中期选举加分,只会将他自己拖入丧失信用和政绩的泥沼。惟其如此,双方“以战迫和”的战略,才有可能促使彼此达成阶段性的妥协,而时间窗口,很可能就在中期选举前后!


【博览财经研报】特朗普政府推动对内及对外政策具有相对明确的目标性和“时间表”,博览研究员注意到,特朗普此次对华加征关税涉及的商品领域,基本上与中期选举初选所在州相关产业重叠(为了选票),显然,短期而言,美国中期选举是此次中美贸易摩擦的博弈点,博览研究员预计二季度美国仍有可能纠结于贸易问题,但三季度后期到四季度(也即美国中期选举前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重心则有可能由对外贸易保护转向对内经济刺激(还是为了选票),而此时,或许就是中美贸易战达成“阶段性妥协”的时间窗口
11月6日国会中期选举将改选众议院所有435个席位以及参议院的34个席位。虽然本次需要重新选举的34位参议员有18位处于特朗普的支持州,但当前美国参议院正处于极其焦灼的状态之下,迄今为止也并没有明朗的形势凸显。特朗普和共和党至少要守住9个现在已经占据的席位,不但需要确保自己的基本盘不出问题,同时更要做好准备迎接民主党的疯狂反扑,这也意味着他不但要守得住还要打得出去!
而调查显示,恰恰是特朗普“打响贸易战”以来,其“支持率大幅攀升”!这个为中期选举“开好局”的谋划,就与从此“特朗普贸易战”的策略密切相关——
正式选举前,各州将进行初选,主要集中在5、6、8三个月,因此特朗普必然在3-8月有目的地推行内外部政策。5-6月进行初选的各州在制造业方面的主导产业集中在化工制造、汽车制造以及计算机电子产品制造等三大领域。与此次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涉及的商品所属领域基本重叠,美对华贸易保护的短期诉求不言自明。
因此,在特朗普一定会加紧步伐为自己造声势的关键时期,“打中国牌”永远是美国两党间最无可争议的出击方案。中国必须以超强的战略定力和战略决心,在今年死死顶住特朗普的“祸水东引”,最终让其明白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回应美方贸易战的烈度升级,不可能在由其挑衅引发的这一轮贸易战中弃牌。要让特朗普真正意识到,抓住现在的中国大打出手不但不可能给他的中期选举加分,只会将他自己拖入丧失信用和政绩的泥沼
惟其如此,双方“以战迫和”的战略,才有可能促使彼此达成阶段性的妥协,而时间窗口,很可能就在中期选举前后!
中美都“巧妙”避开“对方的死穴”
在此背景下,中美之间虽然架势拉得很漂亮(各种花式的“文攻武卫”),但在具体的手段上,都注意保留“谈判空间”,照顾“彼此的面子”!考虑到美国正式对华采取贸易措施前还有1个月的公示期60天的磋商期,本轮中美贸易摩擦涉及的商品规模及其对双方经济的影响尚有变数,但目前双方其实都很克制,就双方已经给出的“制裁”内容看,其实都是在“隔靴捎痒”——
◆对中国:
●以25%的从价税和1-1.5倍需求弹性测算,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的目标产品总规模为500亿美元,或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减少125-187.5亿美元,理论测算影响中国名义GDP约0.1%-0.15%
●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规模增至1000亿美元,理论测算影响中国名义GDP0.21-0.32%
◆对美国:
●2018年4月4日,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但以2016年数据评估,美国制造业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1.7%,汽车和化学制品总比重仅3%,即便加上农产品,对美经济影响仍有限
●具体来看,2017年美国商品总出口金额为1.55万亿美元,其中对华出口1551.8亿美元,当年美国名义GDP19.39万亿美元。若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涉及商品总规模为500亿美元,在1-1.5倍需求弹性下,或同样导致美国出口金额减少125-187.5亿美元,相当于掣肘美国名义GDP0.06%-0.1%;若中国对美国贸易保护规模也增至1000亿美元,相当于令美国减少250-375亿美元出口金额,掣肘美国名义GDP增速约0.13-0.19%(均按2017年数据估算)。
显然,双方目前还都比较“克制”,没有下狠手,而如果仔细考查中国反对最激烈的301调查,其中更是颇多“屌诡”之处——
●中国向美国出口前三位的产品分别是通讯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以及智力玩具,其中第一位和第三位产品均没有被301调查纳入
●排名第二位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只有5%的产品被纳入
●电视投影设备,打印设备是前十大中唯二被重点关注的品种,涉及301的品类占比超过40%
●但301清单的打击面过于分散,在全部涉及的1333项产品中,仅有101项超过1亿美元的标准(大致认为超过1亿美元的进口具备了一定规模);
可见,美国的301条款“有意”的避开了外商投资较为集中的行业,而重点瞄准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即使301涉及的加税落地,可能也无益于中美之间逆差的收窄,这一点美国也是心知肚明的,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另一方面,我国对美国农产品的反制措施,对国内通胀的整体影响也相对有限——
以大豆为例,据中国海关和美国商务部数据,2017年我国大豆总进口量约占年消费量的90%。简易推算,对美进口大豆加征25%的关税,对国内大豆价格的影响约为6.8个百分点。考虑CPI结构中与豆/油制品直接相关的门类、以及受饲料价格间接影响的猪肉,理论估测,对美进口大豆加征25%关税,最后对CPI同比增速的正向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但由于我国可能从巴西等国进口更多大豆替代美国大豆(最新消息称,中国已经转向俄罗斯进口大豆,以改善“中俄经贸关系”的失衡)、且国内生猪养殖业当前整体供大于求,因此,国内通胀实际受影响的幅度可能低于理论估测值,不会产生明显通胀上行压力
其实,中国在反制手段上仍有很多后手可为,相比美国此前历次贸易争端的对手,中国有更多元的经贸关系,现在断言贸易冲突会将中国推入全面通胀为时尚早。短期对市场的影响可能仍集中在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上
……
显然,我国仍然是以打促和,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升。刘鹤同志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上指出,未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我们与美国互相出台贸易清单是美国挑衅情况下的亮牌,是否落实开征仍看美国方面的行动。3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将公布加税清单的公众评议期从30天延长至60天,这意味着美国对华加税清单在6月初之前不会实施。而中国在4月4日发布对等加征关税清单时表示,最终措施及生效时间将视美方反应另行公告。中美贸易战仍然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目前处于雷声大的阶段。
中美都已经“看出来”贸易战最终的“变数”在美国“中期选举”
博览研究员要强调的是,双方博弈的“主战场”虽然是“贸易问题”,但彼此都已经“看出来”,最终的“变数”在美国“国内的政治”问题,尤其是“中期选举”——
特朗普上任以来,政策推行灵活度极高,遇到“难啃的骨头”就会先“绕开”,不会在此纠缠,因此,若以中期选举为短期博弈焦点,中美贸易摩擦或在此阶段有“初期成果”——
●目前中国公布的对美国加征关税所涉及的商品主要为大豆、汽车、化工品等。美国主要大豆种植区将集中于5-6月进行初选汽车和化工品制造在美国制造业中占比较高,且均为5-6月初选州的制造业主导产业
●若美对华正式实施贸易保护,中国的反制裁方式大概率会掣肘共和党的中期选举前景。
因此,从短期来看,美国中期选举仍是中美就贸易问题进行博弈的关键。
●去年上任以来,特朗普多项对内及对外政策的推动时间均出现在其支持率较低水平期间,说明确保支持率的稳定是美国执政者的基本诉求之一,也同时说明美国执政党推动财政及对外政策具有目标性和“时间表”。就今年而言,特朗普的目标和时间表除了基于其自身支持率外,还将考虑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的胜算。
2018年11月6日美国国会将举行中期选举,改选众议院所有435个席位以及参议院中的34个席位(参议院总席位是100个)。尽管目前共和党在众议院中拥有239个席位、在参议院拥有51个席位,均占多数,但南北战争以来美国执政党在中期选举平均丢掉32个众议院席位和2个参议院席位[4]。换言之,今年11月共和党继续掌控国会两院多数席位的概率并不高,一旦失去参议院或众议院的掌控权,日后特朗普政府在实施财政政策方面将步履维艰。)
4月4日中国公布的对美国加征关税所涉及的商品主要为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美国主要大豆种植地包括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明尼苏达州、印第安纳州、密苏里州、内布拉斯加州、俄亥俄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堪萨斯州以及阿肯色州等11个州,其中7个州将在5-6月进行中期选举的初选
此外,汽车和化工品制造在美国制造业中占比较高,且均为5-6月初选州的制造业主导产业。简言之,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动作升级,中国的反制裁方式也极有掣肘共和党的中期选举前景。
博览研究员认为,若以共和党在11月6日的中期选举中胜选为目标,则特朗普政府必然不希望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过低,进而短期内美国过度使用贸易保护手段的可能性偏低。此外,从时间点分析,越是接近中期选举,特朗普政策推行越是有可能兼顾市场风险偏好。
因此,预计二季度美国仍有可能纠结于贸易问题,但三季度后期到四季度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重心则有可能由对外贸易保护转向对内经济刺激,此时,或许就是中美贸易战达成“阶段性妥协”的时间窗口!




美中期选举前:中美或在“服务贸易,尤其是金融业开放”达成阶段性妥协!
【研究员】:田文

结论:习近平主席和我将永远是朋友……双方将就知识产权达成协议,两国都有美好的未来!刚刚发出“对华1000亿美元征税”叫嚣的特朗普,又跑到推特上“发腻”。其实这恰恰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家经济体,“复杂利益与情感关系”的最佳注脚——作为一个“货物贸易大国”,一个“服务贸易大国”,彼此之间是有“足够多的‘灰色地带’”用来做“交易”的——2016年,在华美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收入合计约480亿美元;美资会计、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收入合计超过190亿美元。中国可以用金融领域的开放为筹码进行谈判,筹码的分量相当显著。对于中方而言,需要跳出货物贸易来谈贸易摩擦。像美国的互联网公司,不论是市值,影响力还是话语权都越来越大。而美国的金融企业,在中国的业务才刚刚开始。相比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它们将是中美关系潜在的重要支持者,这就需要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让它们在中国更多的开展业务,使其同中国的利益更加绑定。因此,博览研究员倾向于认为,在11月底,美国中期选举之前,中美就有可能在“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开放”方面达成(至少是“初步”)的妥协!为这里一轮贸易战画个阶段性的“休止符”。


【博览财经研报】习近平主席和我将永远是朋友……双方将就知识产权达成协议,两国都有美好的未来!刚刚发出“对华1000亿美元征税”叫嚣的特朗普,又跑到推特上“发腻”。
其实这恰恰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家经济体,“复杂利益与情感关系”的最佳注脚——作为一个“货物贸易大国”,一个“服务贸易大国”,彼此之间是有“足够多的‘灰色地带’”用来做“交易”的——2016年,在华美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收入合计约480亿美元;美资会计、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收入合计超过190亿美元。中国可以用金融领域的开放为筹码进行谈判,筹码的分量相当显著。
因此,博览研究员倾向于认为,在11月底,美国中期选举之前,中美就有可能在“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开放”方面达成(至少是“初步”)的妥协!为这里一轮贸易战画个阶段性的“休止符”(但基于贸易摩擦已经是中美经贸关系的“新常态”,今后每一年,都有可能发生新一轮的“中美贸易大战”,就如同中国加入WTO之前,美国每年都要审议“对华最惠国待遇”议案一样,年年扯皮打架。而贸易战的时机,也仍然会以美国国内政治格局为“乖离点”,但博览研究员也判断,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也将“边际效用递减”)。
服务业、金融业才是紧密的中美关系最坚定的支持者
出于美国国内政治的需要,中美贸易被当作美国国内贫富差距的替罪羊。而对于中方而言,则需要跳出货物贸易来谈贸易摩擦。像美国的互联网公司,不论是市值,影响力还是话语权都越来越大。而美国的金融企业,在中国的业务才刚刚开始。相比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它们将是中美关系潜在的重要支持者,这就需要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让它们在中国更多的开展业务,使其同中国的利益更加绑定
博览研究员坚持认为,应该以贸易摩擦为契机,推动进一步的开放,特别是服务业的开放。一方面,这能够在国际关系中强化中国作为全球化最大支持者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平衡货物贸易的顺差。同时,也要看到原来那种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是时候逐步取消出口退税和光伏补贴之类的政策。事实上,即使放弃这些政策,中国仍有其独有的内生增长动力。特别是庞大的人口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是绝大多数国家无法模仿的比较优势,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更是如此。

中美之间有“足够多的‘灰色地带’”用来做“交易”!
这个周末,中美双方继续升高彼此吵架的调门:特朗普祭出“1000亿美元征税”,中国官媒继续“不惜贸易‘清零’也奉陪到底”!甚至发出“勿谓言之不预也”的“临战檄文”!
但博览研究员仍然坚定的认为,吵得越凶,越说明彼此“爱得够深”,否则,“哀莫大于心死”的话,也就不会把“征税与反制”的政策措施,都留下了“足够的商讨时间”(1-2个月),而早就“大打出手”了!
其实,就在特朗普发出“1000亿美元征税”的叫嚣之后不会,他又跑到推特上“发腻”:习近平主席和我将永远是朋友,不管我们在贸易争端上发生什么。中国将取消贸易壁垒,因为这是正确的做法。税收将成为互惠的,双方将就知识产权达成协议。两国都有美好的未来!
同时还在电台上发誓: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关系良好,希望能解决贸易争端……
其实,美国借着贸易问题威胁中国早已不是第一次,早在中国加入WTO之前,美国政府每年都会审议一次中国的所谓“最惠国待遇”,并借机刁难中国。而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在美国国内关于中国操作汇率的言论甚嚣尘上,最著名的是美国参议员舒默在2003-2005年提出的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法案,要求中国在6个月内提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否则将对出口到美国的所有中国内地产品征收27.5%的关税。
从更长的视角看,贸易战往往是全球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升级的副产品,日美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频繁发生贸易摩擦和贸易战。随着中国制造业升级,贸易摩擦可能会是阶段性常态
而博览研究员要强调的是,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两家经济体,一个“货物贸易大国”,一个“服务贸易大国”,彼此之间是有“足够多的‘灰色地带’”用来做“交易”的
除了各自“乾坤大挪移”把彼此之间的“货物贸易顺、逆差”腾挪到其他的“冤大头”身上之外,双方最有建设性的“互动”,仍然是在“服务贸易”尤其是“金融业”的“彼此开放”上(当然,弱势一方的开放力度,肯定得大一点)!
博览研究员倾向于认为,在11月底,美国中期选举之前,中美就有可能在上述方面达成(至少是“初步”)的妥协!
中国会选择进口替代、开放服务业进口,揭开服务业和创新产业长期投资机会
站在更长远的视角,博览研究员相信中美应该会避免贸易战双输,历史上无数次美国对中国来势汹汹的找茬,最终是以双方的合作协议告终。所以我们相信这一次应该也不会例外,中国会选择努力进口替代、开放服务业进口,这意味着服务业和创新产业是以后的长期投资机会
贸易战对增长的影响只是阶段性和局部的,最终决定增长方向仍是国内的因素;中国短期可以利用综合措施抚平贸易战的冲击,中长期得依赖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来促进转型升级以及团结发展中经济体。
●对中国而言,贸易战的影响只是局部,并未改变出口稳健的大局;地产库存偏低,投资有韧性,各地的限购升级表明潜在需求并不差;企业资本开支周期仍在深化;收入预期在2017年改善之后微观指标也显示消费具有韧性。
●对美国而言,全球贸易增长需要美元,而美国人印钱就能消费,这就形成了美国的货物贸易逆差,与服务贸易的顺差,这其实是双赢,不会因为某个短期贸易政策而改变。
就货物贸易而言,各种工业产品几乎一半的产能都在中国,而且电子、电气、机械等领域等生产也在持续向中国转移,因为我们每年有700万大学生毕业,拥有这一特殊的工程师红利,所以苹果的iphone手机,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都选择在中国生产。只要这些产业依然在中国,我们贸易顺差的格局就不会轻易改变。
因此,作为最主要的“制造业+货物贸易”大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整体上仍然是“货物贸易顺差”大国(同时仍然是“服务贸易逆差”国);而美国则也将长期保持“服务贸易顺差”大国地位(但同时,无论特朗普如何施压,也改变不了其基于“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决定的“货物贸易逆差”大国的地位),所不同的,只可能是,对中国而言,“来自美国的货物贸易顺差可能减少”,但来自“其他经济体”的货物贸易顺差“提升”!
换言之,中美之间的货物贸易顺差(逆差)规模可能“缩小”,但各自对外的“货物贸易顺差(逆差)”规模,不可能在短期内有重大改变。前车之鉴是,在上个世纪8/90年代,美国持续动用贸易保护手段打击日本,最后成功地改变了日美贸易顺差的格局。在90年代初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一度占美国总逆差的50%,到目前为止已经降至10%左右。如果美国人认定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不合理,确实可能会影响到中美贸易顺差的规模。
◆对中国而言,不利的是,一段时间内,对美出口可能下降。但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对其他经济体的出口替代”,尤其是“国内自身经济增速企稳,与国内消费能力的回升”予以弥补!
目前,在美国已经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的500亿美元商品中,主要涉及信息通信、航空航天、医药、机械等领域,我们发现这些都属于竞争性的行业,美国对来自中国进口的依存度有限,因此即便减少了从中国的进口,美国也比较容易找到其他替代。
而从中美双方贸易额的角度,按照美国商务部数据,美国2017年对中国出口1300亿美元,进口5050亿美元,贸易逆差3750亿美元,因此即便中国对来自美国的所有进口产品都额外征收对等关税,也仅占到中国对美国出口的1/4。因此在贸易战的情况下,双方都会受损,虽然我们不怕损失,但是客观来看我们对美国出口所受的损失会更大。
未来,我们一方面应该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等战略,开拓新的出口市场,降低对美国出口的依赖。之所以我们现在有对美国贸易战的底气,也源于目前虽然美国是我们第一大出口市场,但占比也不到20%,即便在美国对中国所有产品都征税25%的最极端假设下,也就是使得中国出口总增速下降5%,而受益于全球经济回升,今年头两月中国出口增速高达24%,可以承受对美国出口增速下滑的影响。
◆而有利的是,国内的进口替代进程“肯定会提速”相关产业发展速度与投资机会提升。虽然中国对美顺差比较多,但其实中国的总顺差规模并不比德国多多少,中国的进出口都在2万亿美元的数量级,因此减少了的出口可以在进口替代中寻找机会,目前我们在集成电路等领域存在大量的进口,因此这些创新产业应该是大力发展的方向,也是目前政府各种减税、产业基金投入鼓励发展的领域。
芯片、半导体、高端零配件等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内容。美国贸易清单的出台,剑指“中国制造2025”,我们认为短期将对这些行业有负面冲击,但长期而言,中美贸易战则是为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背书。我们梳理80年代美日贸易战发现,交战核心的日本汽车并未因贸易战垮掉,反而逆势崛起。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战的升级将对中国高端制造业短期利空,长期利好。汽车制造等进口替代行业存在利好。国内对于德系、日系、美系车的旺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国产汽车行业的发展。如果对美国的汽车加征关税,将有利于提高国产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如果真的出台针对美国的贸易反制措施,美国对中国出口占比较高的板块如航空产品与部件、农产品、汽车与部件、半导体等将受到直接冲击。由于在中长期全球贸易具有替代性,中国会增加对其他地区的出口,美国也有可能增加其他地区的进口。最终中国进出口总量受到的影响有限,受损更多的是美国。以中国的汽车进口来源为例,第一大进口市场是欧盟,第二是日本,其次才是美国。对美国的贸易制裁可以由欧盟和日本补上,而且由于汽车市场竞争较完全,价格弹性较大,不会对中国造成额外的负担。飞机领域由于是垄断市场,如果不能从波音进口,只能转而向空客订购,可能受到的影响较大。(或者等C919吧,高科技,高端制造,重要啊……决策层选择扶持“新经济、独角兽”,确实“高瞻远瞩”啊)
另一个选择是增加中国的对美进口,甚至可能实现双赢的结果
目前,美国在两类产品上对中国有着巨大的优势,一类是高新技术产品,但美国的《出口管理法》对高新技术产品(ATP)的出口存在严格管制,尤其是面向中国的出口。王孝松,刘元春(2017)的研究表明,如果中美之间ATP贸易达到平衡,那么中美贸易逆差规模将缩减22%-36%。而不仅是美国,发达国家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都存在管制,比如美日韩等国家签订的《瓦塞纳协议》规定禁止向中国出售顶级芯片和高端半导体制造设备。
中国是美国大量电子产品的需求方,如苹果手机、特斯拉电动车等。目前大中华区在苹果手机销量中占比达到20%,在特斯拉销量中占比也达到17%,仅次于美国。如果中美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不排除美国部分高科技产品也将受到影响。如前文所述,虽说苹果贡献的是“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但从301公布的产品清单看,美国巧妙的避过了手机产品,无意将其卷入贸易纷争,但对于中国来讲,像苹果这种在中国有重大利益的企业,无疑也是中国手中的重要筹码,贸易顺差与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取的利益并不是同一概念。(由于中国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除双边直接贸易外,美国大量产品从别国间接向中国出口。根据OECD统计,其他亚洲国家对中国出口金额的3%-4%也应算为美国对华出口。据此估算,美对华出口将增加超过25%,这还没有包括美国在华设立的子公司对中国的销售。从美对华投资看,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2015年在华美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约5170亿美元,利润超过360亿美元。中国市场已成为在华美资企业的重要增长点和利润中心。2016年,通用汽车在华销量387万辆,2017年则是400万辆,是除了南美之外唯一实现增长的市场;福特汽车同期在华销量127万辆:两家企业均创历史新高。麦当劳公司在华开设2200多家分店,每分钟销售1600个汉堡。)
另一类是服务业产品,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其对中国服务贸易顺差达到380亿美元,而按照中国商务部数据2017年中国对美国的服务业贸易逆差接近500亿美元。服务业是美国的优势产业,如果能够进一步开放服务业,扩大对美国的服务业进口,也有助于平衡中美贸易顺差。
而放开服务业发展,其实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有利。目前,中国城镇居民的物质需求已经基本满足,面向未来,中国居民的美好生活追求主要体现为对服务需求和品质消费的追求,而这意味着服务业和创新产业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因此扩大服务业开放,就类似于当时制造业加入WTO,通过引入竞争,可以倒逼国内诸多垄断的服务业提高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对美国服务业的进口也是中国手中的王牌之一,主要是旅游和金融服务。1、过去10年里,中美游客往来累计28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中国已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第一大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美双向旅游规模超475万人次,其中美国游客访华209万人次,中国游客访美266万人次;美国旅游办公室的数据也表明,2016年中国游客访美达到297万人。在消费层面,按照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15年中国游客在美消费302亿美元,为美国增加15万个工作岗位。中国在旅游服务方面是绝对的逆差,2016年中国游客在美人均花费约1.3万美元,远超其他国家游客在美花费,当年旅游支出高达352.2亿美元,按照美国访华的209万人次游客估计,其旅游支出必然低于该数。如果贸易战引发国人的爱国情绪抵制赴美旅游,这一块损失或以百亿计。
而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扩大金融业的开放,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如果能走到这一步,让人民币成为投资货币,那么我们将来就有希望取代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到时候我们印钞票也能买东西,就会永久性地解决靠出口商品换汇发展的问题。
2016年,在华美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收入合计约480亿美元;美资会计、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收入合计超过190亿美元。中国可以用金融领域的开放为筹码进行谈判,筹码的分量相当显著。



焦点透视




特朗普除了“要钱”,更想遏制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研究员】:柯彩

结论: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对美国企业由之前的“互补关系”越来越转向直接竞争的关系。这才是特朗普所害怕的。也就是说,特朗普想通过“中美贸易战”,一方面是想“美国高端制造业回流”,既让美国更加强大,同时增加美国的本土就业,另一方面是遏制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博览财经研报】此次“中美贸易战”似乎比想象中“火药味”更浓重一点:
如下表所示,中美贸易摩擦展开了拉锯战——
事实上,目前中国和美国企业各自从对方市场获得的利益是基本对等的。2015年,美国企业向中国销售的货物和服务总额为3723亿美元,其中的通过贸易渠道的销售为1495亿美元,通过子公司的销售为2228亿美元。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总销售额为4026亿美元,其中通过贸易渠道的为3932亿美元,其余95亿为在美国子公司的销售。2015年,美国对中国的总销售赤字仅为304亿美元,与当年的3675亿美元的总体贸易赤字相比,并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此外,从中美贸易数据结构上看,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还是基于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中国制造业在供应链和配套优势明显。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素质良好和相对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美国的优势是美国科技实力全球领先、服务业高度发达。目前,中国是美国飞机、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汽车、集成电路、棉花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出口的62%大豆、17%汽车、15%集成电路、14%棉花,以及约25%的波音飞机都销往中国。
那么,此次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摩擦,其目的又是什么呢?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对美国企业由之前的“互补关系”越来越转向直接竞争的关系。这才是特朗普所害怕的。也就是说,特朗普想通过“中美贸易战”,一方面是想“美国高端制造业回流”,既让美国更加强大,同时增加美国的本土就业,另一方面是遏制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和美国企业各自从对方市场获得的利益是基本对等的
仅仅从商品贸易差额看,贸易战中双方实力相差悬殊: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5600亿美元,但仅向中国出口了1300亿美元。因此存在明显的、不断扩大的失衡。
如果这样的失衡确实存在的话,美国在贸易战中将会有压倒性的优势;如果关税是贸易战的唯一武器,美国能对中国造成的伤害将远远大于中国对美国的影响。但按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的测算,仅仅看贸易平衡的方法显然是错误的。
2015年,美国企业向中国销售的货物和服务总额为3723亿美元,其中的通过贸易渠道的销售为1495亿美元,通过子公司的销售为2228亿美元。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总销售额为4026亿美元,其中通过贸易渠道的为3932亿美元,其余95亿为在美国子公司的销售。2015年,美国对中国的总销售赤字仅为304亿美元,与当年的3675亿美元的总体贸易赤字相比,并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换言之,目前中国和美国企业各自从对方市场获得的利益是基本对等的。
通过研读商务部研报,我们同样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研报举例:美国高通公司在华芯片销售和专利许可费收入占其全球总营收的57%;苹果公司手机在美国设计研发,但80%以上在中国组装生产。
事实上,如果没有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庞大的产业链配套支持,美国的许多创新都会因成本问题而无法商业化。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还是基于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哪怕通过关税短期改变中美贸易结构也是不现实的——
通过上表对比,我们可知,中美服务贸易互补性强,中国主要在加工贸易等价值链中低端环节获益,而美国在科技、农业、高端服务业等方面受益。中美贸易呈现的格局也非一朝一夕形成。全球价值链中,贸易顺差反映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在美国,总体上双方互利共赢。
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修昔底德陷阱,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方面
美国对华投资主要领域是制造业。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4-2016年,美国投资者在华投资中有59.8%投向制造业。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占比分别为10.6%和6.3%。
在制造业中,美资企业主要投资领域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这五个行业占美企业实际投资的30.6%。美资制造企业在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之,中美经贸合作推动了中国相关产业的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美国高科技和信息技术企业促进了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美国是全球数字经济中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中心,英特尔、思科、微软等美国企业与中国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广泛的研发合作和人员培训,带动了中国企业技术进步。中国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借鉴了美国的发展路径,并吸引大批具有在美国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
美国在华投资的制造业企业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美国制造业企业在中国的经营带来了市场竞争,也促使中国企业在竞争中迅速提高技术水平,有助于提升中国产业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
博览研究员认为,正是由于美国高端制造业对中国的输入,有助于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美在制造业方面从“互补”关系演变成了“竞争”关系。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对美国企业构成越来越强有力的直接竞争。例如,中国 C919 还没有拿到适航证,但是已经拿到八百多架订单,对波音公司产生了很大竞争压力。未来还会把C919卖到欧洲、日本或者亚非拉国家,成为波音公司的竞争对手,所以这些受到冲击的企业不会再在美国国会进行游说或奉行友好的对华政策立场。
因此,博览研究员认为,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修昔底德陷阱,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方面。这才是特朗普说害怕的。也就是说,特朗普想通过“中美贸易战”,一方面是想“美国高端制造业回流”,既让美国更加强大,同时增加美国的本土就业,另一方面是遏制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此外,中国或进一步对美开放其金融市场以平衡中国对美贸易顺差。



投资参考




中美“贸易战”将迫使“集成电路”产业的转型升级与进口替代!
【研究员】:柯彩

结论:因此,未来中国最有可能会采取相关的扶持政策来减少农业、集成电路、打飞机等领域对美国的依赖。其中,在制造业方面“集成电路”领域局势最为严峻。中国芯片对外依存度高达90%。我们注意到,政策和资金不断在向这个领域投入。博览研究员认为,后续政策还会加大此领域的投资,以减少对外依存度。因此“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在长期将利好这一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直接受益。


博览财经研报】在博览研究员看来,中美“贸易战”的拉锯,短期中美双输,只有黄金收益。长期对于中国来说,利好其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中“集成电路”产业最亟待产业升级,因此可能最先获得相关政策的支持。
博览研究员在上一篇文章中就分析到,此次“中美贸易战”,特朗普其真实目的是想遏制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让美国高端制造业回流入美国,增加其就业和促进其经济增长。
我们知道,中国是美国飞机、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汽车、集成电路、棉花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出口的62%大豆、17%汽车、15%集成电路、14%棉花,以及约25%的波音飞机都销往中国。因此,未来中国最有可能会采取相关的扶持政策来减少这些领域对美国的依赖。而我们注意到,除了大部分农业以及波音飞机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板块就是“集成电路”领域。
然而,中国芯片对外依存度高达90%。据专业机构预测,去年中国芯片进口量将突破2000亿美元(约12,185亿元人民币),远超一年石油进口的金额。
我们注意到,政策和资金不断在向这个领域投入: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募集资金1387亿元已投资完毕,累计有效决策超过62个项目,涉及上市公司23家
大基金二期筹资规模超过一期,在1500-2000亿元左右。按照1:3的撬动比,所撬动的社会资金规模在4500-6000亿元左右。
前不久,四部委发文:部分集成电路企业可五年免所得税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也可以注意到,政府对“集成电路”产业板块更是鲜明地提出了鼓励发展的声音: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博览研究员认为,后续政策还会加大此领域的投资,以减少对外依存度。因此“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在长期将利好这一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直接受益。
“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短期中美双输,只有黄金受益。
美国每次选举或者中期选举年份,对华贸易就是拉选票的惯用筹码,因此在18年10月中期选举结束之前,中美贸易战都将是特朗普炒作的对象。尽管短期看贸易战似乎有所缓解,但是风险没有结束,中美双方都还在互相伤害,而双方互加关税的预期结果是经济下行、通胀上行,也就是推升滞胀风险,这只对黄金有利。
◆长期利好中国服务业和创新产业。
站在更长远的视角,我们相信中美应该会避免贸易战双输,历史上无数次美国对中国来势汹汹的找茬,最终是以双方的合作协议告终。所以我们相信这一次应该也不会例外,中国会选择努力进口替代、开放服务业进口,这意味着中国在未来的高端制造业板块将出现改善。同时,由于面临增加关税的危险,减少“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促使中国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的扶持和投入。因此,长期看利好中国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高端制造业中“集成电路”产业最亟待产业升级
◆博览研究员在上一篇文章中就分析到,此次“中美贸易战”,特朗普其真实目的是想遏制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让美国高端制造业回流入美国,增加其就业和促进其经济增长。
针对美国可能增加关税范围的扩大,中国或也将采取相关的“平衡”措施。我们知道,中国是美国飞机、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汽车、集成电路、棉花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出口的62%大豆、17%汽车、15%集成电路、14%棉花,以及约25%的波音飞机都销往中国。因此,未来中国最有可能会采取相关的扶持政策来减少这些领域对美国的依赖。
我们注意到,除了大部分农业以及波音飞机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板块就是“集成电路”领域。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也可以注意到,政府对“集成电路”产业板块更是鲜明地提出了鼓励发展的声音: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而,前不久,有消息传闻,苹果有望首次采用中国常见存储旗下的闪存芯片。
◆原本八成依赖进口的芯片,在需求快速增长带动下,进口和自产的“剪刀差”却日益扩大,增至目前的九成多。也就是说,中国芯片对外依存度高达90%。据专业机构预测,去年中国芯片进口量将突破2000亿美元(约12,185亿元人民币),远超一年石油进口的金额。
中国芯片的制造技术为中低端,仅中芯国际拥有12英寸晶圆生产线。
深圳半导体协会副秘书长李明骏指出,与国外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相比,目前中国内地芯片产业要整整落后1至2代。现在台积电采用28纳米制造技术,而作为内地先进的中芯国际还只能做40纳米制造技术。而深圳方正微电子甚至目前仍是6英寸生产线。
目前,中国芯片设计企业大多只是中低端设计。去年前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总销售额仅为226亿元人民币,而排名全球第一的高通公司营业额已达131.8亿美元(约803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头十大芯片企业总销售额的3.55倍。
政府大基金已经不断增加该领域的投入,后续因为“中美贸易战”还可能有望进一步增速。
据贝恩公司称,未来10年,中国计划向国内芯片行业投入高达1080亿美元资金。从2015年至今,中国大陆在晶圆厂投资计划约人民币4800亿,其中大陆出资部分约为人民币4350亿,占整体中国IC基金(包括大基金和地方基金)总额的86.5%。截至2016年10月份,“大基金”已经投资了37个项目,29家企业,承诺投资额为683亿元,实际出资额为429亿元,在承诺投资额占比方面,IC制造业60%,设计27%,封测8%,装备3%,材料2%。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募集资金1387亿元已投资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14 11:20 , Processed in 0.143889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