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高层决策周刊2018.6.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4 06: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我身边一些做科研的朋友,其实也都做得挺顺,但当大家在一起聊天、喝酒,到了最后比较酣畅的时候,就会发出同样的感慨、产生深深的忧虑: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目前中国的科研看起来很繁荣、很热闹,但是你如果静下心来,把中国的科研放到世界竞争的大格局里,站在科技发展的大视野上回望,就会发现:不管是基础研究的理论、还是在重大技术的突破,你能看得见的中国人有谁?似乎很难看见谁。

娱乐圈大地震!国家税务总局介入!》针对近日网上反映有关影视从业人员签订“阴阳合同”中的涉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高度重视,已责成江苏等地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如发现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严格依法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将在已经部署开展对部分高收入、高风险影视从业人员依法纳税情况进行评估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分析,加大征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这是个好事!”3日,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联系上崔永元,他表示,自己已经从网络知晓了此事,不过在他看来,无锡当地税务部门如果真要调查此事,首先应该给自己联系核实,“我现在不能给你说,但如果联系我的话,我告诉他们怎么查,这一查一个准儿。”




热点聚焦




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
【研究员】:

我身边一些做科研的朋友,其实也都做得挺顺,但当大家在一起聊天、喝酒,到了最后比较酣畅的时候,就会发出同样的感慨、产生深深的忧虑: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目前中国的科研看起来很繁荣、很热闹,但是你如果静下心来,把中国的科研放到世界竞争的大格局里,站在科技发展的大视野上回望,就会发现:不管是基础研究的理论、还是在重大技术的突破,你能看得见的中国人有谁?似乎很难看见谁。


01

如果再这么玩下去

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

我30出头就当上教授,35岁当副所长、40岁当所长,应该说发展得很顺。所以我并不是因为自己过得不如意或有什么恩怨才这样说,绝对不是。我其实玩得还比较好,可是如果到了我孩子这一辈还是这个玩法,那就太浪费生命了。

其实不只是我有这种想法。我身边一些做科研的朋友,其实也都做得挺顺,但当大家在一起聊天、喝酒,到了最后比较酣畅的时候,就会发出同样的感慨、产生深深的忧虑: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

目前中国的科研看起来很繁荣、很热闹,但是你如果静下心来,把中国的科研放到世界竞争的大格局里,站在科技发展的大视野上回望,就会发现:不管是基础研究的理论、还是在重大技术的突破,你能看得见的中国人有谁?似乎很难看见谁。

原创性的理论极少有咱们的东西,技术领域更是这样——所有改变我们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东西,有哪些是我们自己发明创造的?你再说我们是一个有影响的科技大国,依据在哪里呢?

▲ 蔡元培先生与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科学家(1934年)

02

跟班式研究盛行

害人不浅

我们科技工作者也很郁闷:中国人特别勤奋,我们比国外的同行都辛苦,和他们交流的时候觉得一点不比他们笨。还有,国家给我们的钱也挺多,投入的人力更不比他们少。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制约我国科学研究的,是流行的科研方式——跟班式科研,说的恶心一点,是奴才式科研。

跟班式科研的特点是:不去独立思考学科内部的核心矛盾与突破方向,紧跟国际热点,为大牌科学家的理论作无关紧要的修补,有一点成果便自称“重大突破”、“国际领先”;或者紧盯几本流行的科技刊物的研究,改头换面、添油加醋也攒一篇发在影响因子很低的刊物上。

这种研究,作为研究生起步时学习与训练还说得过去,但如果作为独立工作以后还这么做,就很可悲了。更可悲的是,由于这种研究方式发文章快、“效率高”,其从业者甚至很快成为科研价值的评判者,并将“从文献缝隙里找方向、以文章数量与引用为标准”等作为科研工作的正途。久而久之,那些课题时髦、文章多的人就大红大紫、名利双收,而那些研究真问题、做真学问的人反而成了孤独的异类,甚至被打入冷宫。

▲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部分院士合影(1948年)

03

现行的考评政策

与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背道而驰

我们国家现在的研究大致分几类:偏基础理论的研究,偏应用基础的研究,面对工程的技术开发。每一样东西都是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的。

就说基础研究吧。基础研究属于科学部分,它是以探索真理为终极目标的。我觉得基础研究可以和艺术类比,就是说它真正的价值就在于: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自然界,以不同于别人的思路来理解这个世界。换句话说,基础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倡导创新的精神。就像艺术,它也有不同的形式和载体,但它真正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去创造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这个过程本身。与此类似,基础研究的价值就在于,我只是去做这个创造,并不在乎我最后能创造出什么,但是我是在试图与你不同——我不是给谁拍马,也不是去给别人抱大腿。

与众不同,这本身就是对一个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假如说一个民族都有这样的崇尚——我就是要做不同的认识世界的这样一个人的话,这个民族的希望就来了。在我看来,追求“与众不同”才是科学真正的价值。

如果从实用的角度看,基础科学的研究短期内没有任何真的用处,它就是通过创新得出来的结果,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式去理解自然本身,从而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所以说,基础研究应该是个品位问题,绝对不能说拼数量、靠模仿。假如说靠模仿、以数量取胜,就脱离了它的本真。

但是,我国现在所有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不鼓励你去往这个方向上走的。我们也口口声声说创新,但创新的标准,是看谁发表的文章多。

我多次作过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委,也当过学科组的负责人,在评审的时候,说来说去,大家最后还是看你发了多少文章、文章引用数这些东西。我们的国家科技奖,每年都兴师动众、请数千名专家评来评去。我经常跟他们开玩笑:不用找我们这些科学家评,你就从中关村找几个三年级以下的学生来评,评的结果肯定会和我们评的高度一致——不就是数数嘛!

大家都在这个圈里混,都知道怎么样能够多发文章、快发文章。假如说你在这个领域很牛,你提出一个原创理论,比如说一个人的相貌是由父母的基因决定的,那我马上跟着你这个思路来:我看确实是这样的,但偶尔也有不同,比如你说决定因素是65%,我说经过我研究,得出的结论是67%,对亚洲人来说是63%。这类成果很好宣传,一方面我搞的是“世界的主流”、是站在“世界的前沿”,而且是对现有最权威的理论的突破。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这种工作有用没用呢?有用。但是它是不是真的契合科学的精神呢?不是的。但是这种工作是最容易出成果的。

当然,抛开利益来谈科学精神、科学价值是不现实的,不能让每个人说为这个东西去殉道。也许一开始要老师教我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比如坚持做学科的难点、甘坐十年板凳冷,等等;但当我在坐十年板凳冷的时候,其他同志该拿到的全都拿到了、该当研究员的全都当研究员了,我还在辛辛苦苦当助研——你说那谁坐得住啊!当然坐不住——我也不傻啊,你那样糊弄事我也会干啊!

所以,整个就把方向搞偏了。后果之一就是:与我们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最终价值南辕北辙。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民族的科学素质——敢于用别人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思路理解问题的气质,彻底消解了。

▲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1955年)

04

现有的学科体系被冲击得七零八乱

与重大科学突破越来越远

还有一个对我触动很大的是,最近各个大学都在争建世界一流大学。我就问他们:建世界一流大学,以什么为指标呢?他们说主要还是以论文为指标。

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奇怪的现状:一个国家的科学体系应该有一个完整合理的布局,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能有什么顶上去。而现在以论文为标准的话,大家一定会偏到“哪个热、哪个好发文章”的领域去。

比如说,搞航空材料的,可能就都偏到纳米去了,因为那一块发文章快、文章引用率高。但是说起材料,我国是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时又是最大的钢材进口国,应该在钢材研究上下功夫。比如说前段时间我去参加高铁的讨论,比如高铁列车的轮子、转向架,我们国家能不能做呢?好像是能做,但是做出来又不太敢用。国外的一个轮子要经过各种载荷下的检验,他们多少年都在做这个玩意。但要在中国这么个做法,可能没等实验做完你就被所在的学校、研究所辞退了,因为你多少年都在做一个又不热、又不时髦的东西。这样下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有用的东西没人做,做出来的东西其实没有太多用处。

另外,它会把我们现有的相对完整的学科格局都会打乱。按道理说,每一个学科都应该有一帮人在那里弄,弄的时候当然也要注意学科的更新,但大致上一个学科的格局还应该在那儿,更新也应该是间接的、渐进式的。但在现有的考评体系下,大家一看哪个地方热,就哗一下都跑那去了,把一个学科的体系冲击的七零八落、东倒西歪,剩下的就是一些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在那里坚守、呼吁。这样,下一个科学的重大发现就和你无缘了,因为人都已经跑光了。

每一个重大的突破都是需要经过一个不出重大突破的相对困难的沉默期,比方说十年二十年,这就需要有一帮人顶得住。像在国外,经常有的人十年二十年没有什么大的发现,但是因为他在这个领域的声望,个人收入并不受这个影响。大家都觉得他是这个领域的一个智者,只是说他还没有到时候、拿出东西而已,对他非常宽容。

我们现在也说宽容,但各种与物质、与利益相关的都不是宽容的,所以就养成跟班式的研究。这是大多利益的约束条件下优化的结果,不能怪科学家不讲良心——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他必须往这个方向走啊。

你要想这件事的话,就会觉得很可怕:跟班式科研不仅冲乱了现有的学科体系,还使得新的重大突破与我们越来越远。

▲ 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2016年)

05

久而久之

我们的科学家会丧失科学鉴赏力

跟班式科研损害的,还有科学家的鉴赏力。

就拿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来说吧。自然科学基金分几类,青年基金这一块,看的还是申请者的基本素质,我觉得它不会有恶性引导;但是当你申请面上基金和重点基金时,就不一样了。你要申请面上基金,就要证明你在这个圈子里小有影响,就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来证明;当你要想去申请重点的时候,你就要拿出更多文章,证明你是这个圈子里能够数得出来的几个人了。总而言之,你要有文章,要有比别人更多、更好的文章。

另外,无论是青年还是面上、重点基金,申请者都要说热点的话题、流行的话题,因为评委们会觉得:哦,这个人对前沿现状比较了解。你要是说一个冷门问题,很容易引起意见分歧。虽然基金委也有异议的项目,但实际操作中几乎没有可能,因为异议项目需要几个评委一起联名提出,认为它真的好。但是,说句实话,我在那里开了七天会,那么多项目,看那些“差不多”的项目可能都来不及,根本没精力去看看被别人枪毙的项目里有没有金子。

而且,只要是原创性的项目,就一定会和某些评委产生冲突。比方说异议项目拿到我手里审,我过去的工作证明这个杯子是圆的,你却说这个杯子其实不能够用“圆”来形容,而要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那我这个评委本能地就会反感,本能的就会给你挑刺。但是你假如说:徐老师说杯子是圆的,这个理论真的很伟大,但我想在这个基础上看看它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圆、或者百分之九十九圆——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评委一看心情就很顺,就容易给你打勾。

因此,凡是原创的东西就会冲击大家现有的观念,甚至会冲击到某一派人——他们过去已经靠这个获取过利益。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被PASS 掉的申请书,理由就两句话:“研究队伍不合理,建议不予资助”——其实评委们并没有去深入地了解,就是很武断地给你弄掉。

这样久而久之,最后会让我们的科学家丧失对科学的鉴赏力。现在去开会评审的人,应该都是有帽子、有职位的人,但是你和他们来交流时会发现:不管是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审美或是对学科本身的整体把握,你会发现他们的能力越来越弱。

我经常拿基础研究和艺术创作来做比较:现在我国不光没有创造艺术的,而且缺乏有艺术审美力的鉴赏家——科学也是这样。结果就是:你画出来的画那我一定觉得不如印刷品,后者多么规范、多么与国际接轨啊,你那个曲里拐弯的啥玩意儿?

如果一个国家的科学鉴赏力丧失,怎么还能创新?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2013年)

06

中国现在的科研

已经陷入一个往下坠的状态

还有一个更深的问题。现在成为大牌科学家的这些人,恰恰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他们是最早“觉悟”的,所以走得最快,现在可能已经是院士、或者某些部门的科技负责人了。这些大牌科学家也许在夜半醒来的时候,会觉得这样做也有些不妥,但是你要是公开说,就真的是动了他的核心利益,所以这种话谁都知道,但谁也不敢说。

所以我们的科学圈里有这样一个怪异的现状:当他(她)有创造力真正能做科研的时候,是在以利益化的方式在做科研;当他(她)做到功成名就,立马会反过来再去做一些真正的科学工作。但说实话,当人超过了五十岁,已经很难做出像样的成果了。

为什么说基础研究年轻的时候容易出成果?因为年轻人没有框框、无知无畏、敢想敢做。而成名的科学家脑子里装的书太多、看的研究报告太多了,头脑里有太多“正确”的条条框框了。但是,科学的很多突破都是在这些看似“不正确”的地方出现的。所以许多院士以前是按错误的模式在走,等他当上院士、觉得不再图什么了,反过来再做真正的科研的时候就晚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创造力了。

而更多的年轻人,还必须像他(她)的老师一样这么走,因为假如你过早地去钻研真问题的话,你就会被淘汰。所以你要想早点功成名就,也得去复制你老师的模式——以最快的方式爬到山顶,然后在山顶上再去悟道。

所以这个事情谁也不好捅破。并且这些人现在已经是占据这样的位置,即使他半夜醒来心里偶尔会惊悚一下,但是他会绝不认账的。

因此,中国现在的科研,已经陷入一个往下坠的状态。对于基础研究的那些引导、激励措施,其实是在加速让科学下坠——这真的是一个灾难。

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声:中国颠覆性技术是被专家“投”没的

“颠覆性技术,这种创新在目前的行政审批和评审制度下,是难以实现的。”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出席在上海大学举行的“机械与运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国际高端论坛、做主旨报告时,表达的一则个人看法。

这个论坛的主办方是中国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与会代表近200人,来自海内外的院士就有40多人。

所以,听徐匡迪做报告的台下听众,有相当数量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有国家科学基金委的负责人——在各类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评审中,他们的作用举足轻重。

哪个科研项目可获支持,扶持力度多大,院士们都是具有“话语权”的评审专家。

或许是徐匡迪感到“个人意见”说出来后得罪人,发言末了,他频频向台下的学术同道们作揖,而他得到的则是全场长时、热烈的掌声。

创新的“顶峰”是什么?正是颠覆性的技术。徐匡迪的报告扣住这一主题开展。他认为,作为一种“改变游戏规则”的前沿技术,真正的颠覆性技术具有两个共性:

一是基于坚实的科学原理,它不是神话或幻想,而是对科学原理的创新性应用;

二是跨学科、跨领域的集成创新,并非设计、材料、工艺领域的“线性创新”。

而在近期,以颠覆性技术取得创新成功的最经典案例,非埃隆·马斯克(Elon Mask)莫属。继比尔·盖茨、斯蒂夫·乔布斯之后,马斯克成为又一个时代偶像。

他先后涉足互联网支付Palpay项目、用于未来太空商业旅行及星际太空移民的Space X火箭、颠覆传统燃油发动机汽车的特斯拉(Tesla)电动车以及可能成为人类第五种出行方式的“超回路列车”……

纵观这些项目,其核心都是颠覆性的创新技术。

让徐匡迪颇为感慨的是,马斯克提出的很多创新点子和想法,乍听起来,在行业内都是有悖主流或常理的想法。

就以Space X项目为例,火箭是一个典型的高精尖行业,专家荟萃。火箭在升空过程中,依次完成一级火箭、二级火箭的分离脱落,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火箭推进过程。

所以,从来没有工程师想过要去回收脱落的火箭,直到马斯克提出回收一级火箭、“制造出比别人更便宜的火箭,还可回收使用多次”的想法。

并非火箭专家的马斯克,仅用数月时间就啃下了火箭推进的原理,在遭遇4次失败后,今年4月9日,他组建的Space X终于在海上成功回收了“猎鹰9号”一级火箭。

马斯克的另一个项目“超回路列车”也是如此。

替代今天的高铁和飞机,这种新型高速运输工具的基本思路是:建成一种人工制造的真空管道,让密闭舱利用磁悬浮技术,能在管道中实现超高速的飞驰。

而在交通工程领域,大多数专家们考虑交通工具的提速问题,一般的思维方式都是通过对交通工具外形的改变,减少空气阻力。

和业界主流的想法相悖,提出一个行业里的人从来没有考虑过的新问题,这并不妨碍马斯克获得成功。

结合这一案例,徐匡迪话锋一转,谈及眼下国内在颠覆性技术创新领域的问题。

“在古代,那时没有科技部和教育部,也没有各种支持科研的基金,但是我们却有这么多的伟大发明;可现在,无论是科技部、教育部还是国家自然基金委,在科研投入上不差钱,这么多钱为啥就砸不出创新来?!”

之所以抛出“行政审批和评审制度下,颠覆性技术难以实现”的观点,徐匡迪说,这正是由颠覆性技术的本质决定的:在新想法、新技术冒尖的时候,大多数人一般都不看好、不赞同,甚至无法理解。

而我们国家现有的重大科研项目都是搞专家评审制,专家们坐在一起评审、投票,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把真正具有创新想法的项目给投没了。

“对颠覆性创新的意愿应给予宽容、理解与支持。”徐匡迪说,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颠覆性创新技术,需要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机制,需要战略眼光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持。

而关于这一点,在马斯克的几次创业经历中都有所印证。无论特斯拉汽车还是超回路列车,它们都得到业界支持,还有风投机构适时介入,这都是马斯克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文章来源:知识份子)




形势分析




美国是针对“2025计划”,还是政府扭曲市场行为?
【研究员】:

在之前美方泄露出来的要价中,美国对“中国2025计划”不满的完整表述是这样的:“中国将立即停止提供扭曲市场的补贴和其他类型的政府支持,这些补贴可能有助于创造或维持中国制造 2025 工业计划涉及行业的过剩产能。”前提,扭曲市场,后果,产能过剩。所以,美国实际上并不反对“2025中国制造计划”,他也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反对。他抵触的,是背后有政府扭曲市场行为的扶持计划。


你赢了,特朗普。

全世界都欠你一座小金人。

上一轮中美贸易谈判,美国财长明确说贸易战暂停了。你倒好,这一波“弃约精神”演的,那叫一个酣畅淋漓,后世哪个领导人能超越。

5月29日美国白宫官网发表声明,将对来自中国的包含重要工业技术的500亿美元产品征收25%关税,其中包括与“2025中国制造”计划相关的产品,有关清单最迟6月15日前公布。

6月底之前,美国会公布对收购重要的工业技术的中国个人和实体,所将实施的具体投资限制和更严厉的出口管控措施。

被他这么折腾,全球股市又跌了一大片,我A“找跌”更卖力,主要指数都跌超过2%,全场接近200只股票跌停,连美股也没跌这么多。

贸易战,特朗普不说完就不算完。事实上,他即使说了也没准。

中美声明都发了,美国到底想干嘛?

注意!!!

中美声明只是一个框架协议,具体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详谈。双方同意“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但中国怎么一个减少法,特朗普现在还没看到。

非关税领域的贸易壁垒能砍掉多少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到底有多大?在金融、电信、汽车等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还能不能再低一点?……

许多东西还在混沌中。

美国的“野心”,不仅仅是减少2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还要“迫使中国推行所谓长期改革”(金融时报语),难度可想而知。

6月2日至4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要来北京与中国官员会晤,继续新一轮的谈判。

特朗普这一招,无疑是给中国来了个极限施压,让罗斯说话的时候嗓门可以更大些。

这是典型的谈判技巧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所以商务部的表态才会说,“既感到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

中国什么世面没见过,内心很淡定。

美国是不是亡“中国制造2025”之心不死?

这里边有个大大误会。

在之前美方泄露出来的要价中,美国对“中国2025计划”不满的完整表述是这样的:

“中国将立即停止提供扭曲市场的补贴和其他类型的政府支持,这些补贴可能有助于创造或维持中国制造 2025 工业计划涉及行业的过剩产能。”

前提,扭曲市场,后果,产能过剩。

所以,美国实际上并不反对“2025中国制造计划”,他也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反对。

他抵触的,是背后有政府扭曲市场行为的扶持计划。

换句话说,中国如果用扭曲市场的补贴扶持了相关产业发展,这些东西若只在自己国内消化,美国也管不着。但是美国认为,这些产品不能出口到美国境内,这样就会有价格上的优势,造成非公平的市场竞争。

目前很多雄文在提及美国针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小动作时,会说这是头号玩家一心一意要遏制中国崛起,实则是以讹传讹。

中兴危局的事件已清晰明白地告诉我们,现阶段对美国来说,中国在商用高端制造领域根本构不成绝对杀伤力。

美国人暂时还不怕我们搞垮他们的高通、英特尔,但怕我们倾销中低端工艺品过去,挤垮了他们低一档的企业,造成大量失业,。

所以美国千方百计地要为难“中国制造2025计划,首要目的是提防中国搞补贴大战,其次才是给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使绊子,这种拖后腿是顺手为之的。

虽然自特朗普上台之后,昔日的山姆大叔退缩到美国利益至上,毫无一点超级大国的担当,但美国不会这么赤裸裸地抛弃“行为合法性”,去干预另一个常任理事国纯粹的经济措施。

不管过去还是未来,国际上的很多规则都是美国主导制定的,他不会蠢到给外界留下把柄。

他显然是自认为有了“合理理由”,而中国过去在产业政策的表现,在美方眼里无疑就是短板。

当然,美国的这种担忧与误解,是源于美国对于中国长期不信任造成的。有些是子虚乌有,有些是立场和价值观理解的不同。

中国除了要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外,也需要纠正一些旧有思维,让自己变得没有瑕疵,没有软肋可抓。

中国会怎么应对这一次的变脸?

来而不往非礼也。

既然特朗普都知道了摆Pose搞心理战,中国会不准备化解之术吗?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是增加中方谈判底气的不二法门。

不出意外的话,过几天中方又会把此前已经公布过的对等报复清单重新拿出来说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还有更狠的。

现在就看你表演,等见到罗斯时,根据他的要价,现场扔个大砝码出来,打你个措手不及。

不过,中国以达成协议为主要目的,所以比较狠的招估计不太会出手。

中美贸易谈判会不会谈崩了?

不过大伙儿不要太过担心,过几天中美谈崩的可能性不大。

对美国来说,要真枪实弹地干起来,美国的农民、汽车生产商、能源开采者首先就不答应。

特朗普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优先考虑自己的票仓。

虽然他可能会孤注一掷,先牺牲一点短期利益来换取长期利益,但能否及时取得广大选民的谅解,实在难说。掂量下拿到的甜头,差不多重就好了,特朗普不会把事情做绝。

对中国来说,目前美方的要价还局限于经贸领域,并没有扩散到价值观和政治层面。

这是好事。

中国历来的经验表明,我们在经贸层面上的纵深空间很大,在不触及中国核心利益、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怎么都会有回旋余地。

在此之前,中国就已经在进一步的扩大对外开放:自贸区一个接着一个,承压实验提前做了好几年;汽车关税的降低、金融机构股比限制的取消……

而美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领域所提出来的要价,中国大部分有所布局或者是正考虑布局,心有所往。

特朗普这一闹,无非是中方的速度快了一点。中国还是跟得起的,无非就是要将损失和冲击最小化,打出自己的民族尊严。

中美对未来方向的重合度,就是中美休战的基础。这场史诗级贸易战,恐怕是打不起来了。(文章来源:智谷趋势;文章作者:旺角黄局长)





美国对伊朗制裁无异于为中国打开大门
【研究员】:

在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全面协议2天后,美国财政部随即宣布对伊朗实施新一轮制裁,伊朗的商业格局随之发生了改变。《华尔街日报》称,现如今,已经进场的欧企高管忍不住担忧,中俄将在发展潜力巨大的伊朗市场获得难以匹敌的优势。“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是送给中国的一份大礼。”美国援引专业人士的话说。欧企纷纷撤资伊朗之时,中俄国有企业正迎面而上,加紧布局伊朗。


“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是送给中国的一份大礼。”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专业人士的话说。欧企纷纷撤资伊朗之时,中俄国有企业正迎面而上,加紧布局伊朗。

中俄企业布局伊朗

在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全面协议2天后,美国财政部随即宣布对伊朗实施新一轮制裁,伊朗的商业格局随之发生了改变。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当地时间5月28日报道,在过去一年半间,伊朗不断受到来自美国的压力。美国国务卿蓬佩奥21日直接放话称,如果伊朗不改变其行为,“美国将对其实施史上最严厉制裁”。

伊核协议2015年签署后,一些欧洲企业便想到伊朗市场分一杯羹。《华尔街日报》称,现如今,已经进场的欧企高管忍不住担忧,中俄将在发展潜力巨大的伊朗市场获得难以匹敌的优势。

其中就包括法国道达尔石油集团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波漾(Patrick Pouyanne)。他在华盛顿的演讲中称,“如果最终只有中俄两国可以在伊朗做生意,这就对美国和欧洲很不利。”

报道援引伊朗和西方油企高管消息称,中国石化代表本月前往德黑兰,以完成进一步开发伊朗大型Yadavaran油田的交易。此前,荷兰皇家壳牌也在争取这一项目,直到3月份评估认为其制裁风险过大。中石化的这笔交易价值30亿美元,或可成为伊朗近10年来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

而法国道达尔也因为制裁消息,对一项伊朗天然气开发项目犹豫不决。道达尔此前已经承诺对其投入10亿美元,如今却在考虑退出。

与之相对的,报道称,中国石油与伊朗高官表示,若道达尔最终退出,作为道达尔在该项目的合作伙伴——中国石油或将接手这一项目。

文章指出,除资源开发外,中企还在伊朗修建铁路、生产汽车,从中国进口的廉价服饰等商品也在伊朗市场广受欢迎。

此外,受制裁影响,伊朗能源公司难以获得西方技术,而俄罗斯将向他们出售石油钻探设备。

美媒消息,去年,俄罗斯最大的国有石油公司PAO Rosneft就已同意在伊朗展开一项高达300亿美元的“战略”交易,交易当前状态尚不得而知。

直到今天为止,另一家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Zarubezhneft,仍是唯一与伊朗达成新型原油开发协议的外企。一些欧洲石油公司曾想参与进来,这一计划却因美国制裁而夭折。

据报道,上述两家俄罗斯石油公司及中国石化都未回应《华尔街日报》的置评要求。

美国制裁影响无法忽视

美媒分析道,中俄企业的行动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施加压力导致的风险。与欧企相比,不少中俄企业与美国金融体系之间“纠葛”有限,这也让他们可以在开拓伊朗市场的同时免受惩罚。

纽约Global Growth Advisors公司常为进入伊朗的中国和其它外国公司提供建议。《华尔街日报》援引该公司合伙人阿利亚巴迪(Roozbeh Aliabadi)的话说:“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是送给中国的一份大礼。”

英国《金融时报》也认为,欧企从伊朗撤退,无异于给那些没有或仅有小规模在美业务的中企打开了大门。

路透社则在14日报道称,交易商和分析师认为,中国原油期货一片红火,其中伊朗制裁消息功不可没。

不过,欧盟与伊朗并未放弃。据新华社21日报道,主管气候行动与能源的欧盟委员米格尔·阿里亚斯·卡涅特19日访问伊朗时说,尽管美国强行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欧洲联盟仍然致力于挽救这份协议。

另外,欧盟方面还在考虑启动《1996防卫法》,这条法律理论上可以保护与伊朗做生意的欧盟公司,让它们免于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

但面对风险,截至21日,已经有包括道达尔、安联、马士基在内的多家欧企都表示,可能会暂停或者完全停止在伊运营计划。欧盟官员坦言,眼下欧盟能做的事情有限。

也有美国官员表示,美国制裁的影响很大,即便是中国和俄罗斯的企业也无法忽视;如果这些企业必须选择在伊朗还是在美国做生意,它们会倾向于后者。

据报道,中国石油的一位经理透露,该公司担心,中国的银行将对其进一步投资伊朗作何反应,而且也对为在伊项目购买石油设备心存疑虑。

中方致力于维护和落实伊核协议

据悉,中国已经成为伊朗最大的商业伙伴,承包了其约三分之一的出口石油。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23日表示,近三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是有效的。中方始终认为,维护全面协议的完整性和严肃性,有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也有利于维护中东和平稳定。

他说:“在当前形势下,中方呼吁所有有关各方本着负责任态度,着眼长远和大局,基于现实和理性,继续坚持通过外交对话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妥善管控分歧,使全面协议得以继续执行,并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建立互信,解决各自关切的其他问题。中方将继续本着客观、公正和负责任态度,同所有有关各方保持对话协商,致力于维护和落实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文章来源:观察者网;文章作者:童黎)




社会热点




看似公平的摇号政策 恰恰是社会最大的不公平!!!
【研究员】:

很多人认为,摇号虽然有效率上的损失,但至少很公平。其实摇号是很不公平的。即使摇号的过程完全正规,没有内定,没有任何手脚,那一万人中最后获得购房号的一百人,并没有比其他没有获得购房号者比较优秀,对社会贡献比较大,或付出比较多的钱,或对房子有比较大的需要,完全只是靠幸运,就获得十万元的利益,这怎么是公平的呢?由于幸运而造成的不平等,未必公平,所以可能需要政府去设法减少。如果用摇号,反而是去制造更多来产生不平等的幸运,哪里能够减少真正的不平等?何况还会把原有的经济剩余消耗殆尽,使富人穷人都不能获得净利益?


中国楼市热闹的摇号现象,已经引发国内外关注。丁建刚认为,摇号是限价政策的衍生品。

限价政策理论上有法律依据:《价格法》第三十条规定,当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部分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和调价备案制度等干预措施。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前款规定的干预措施,应当报国务院备案。

但这条法律,通常只适用于垄断性的商品和服务。如电力、通讯、石油,或者粮食等等。

将这条法律用于楼市的管控,就出现了一个离奇的现象:只能限商品房价格,不能限二手房价格。是地地道道的价格“双轨制”。

这相当于在海关的旁边设了一条免税通道。毫无悬念,这条免税通道会挤得头破血流。

政府介入房地产销售,公证摇号,很多人欢呼非常公平。但摇号只是看似公平。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教授黄有光认为,很多人认为,摇号虽然有效率上的损失,但至少很公平。其实摇号是很不公平的。即使摇号的过程完全正规,没有内定,没有任何手脚,那一万人中最后获得购房号的一百人,并没有比其他没有获得购房号者比较优秀,对社会贡献比较大,或付出比较多的钱,或对房子有比较大的需要,完全只是靠幸运,就获得十万元的利益,这怎么是公平的呢?

由于幸运而造成的不平等,未必公平,所以可能需要政府去设法减少。如果用摇号,反而是去制造更多来产生不平等的幸运,哪里能够减少真正的不平等?何况还会把原有的经济剩余消耗殆尽,使富人穷人都不能获得净利益?

根据报道,中国有8个城市发了房源统一摇号的政策,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杭州、西安、武汉和深圳8个城市,全部或者部分房源需要摇号出让。杭州甚至出现万人争抢百套房子的摇号而有人晕倒,有人打架的局面。摇号购房的背后,是限制房价的政策导致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的现象。由于新房备案价受到限制,价格反而比二手房低,引致人们花时间、精力去排队、办理冻结银行存款等手续来争取得到购房号的利益。

摇号是最违反市场经济原则、不公平、效率最低的分配稀缺物品的方法,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假定能够买到一套低价的一手房,平均能够得利十万元。那么,如果你预计去排队与办理各种手续,有1%的机会可以得到,你就可能愿意花费值得一千元的金钱、时间与精力去搏一搏。因此,一百套房子的摇号,会吸引一万人去参加。结果,这一万人每人花了约一千元的成本,总共浪费了一千万元。那些最后买到房子的一百人,平均每人得利十万元,总共得利也是一千万元。因此,摇号使原来巨大的利益(在这例子是一千万元。是互惠互利的买卖的市场交易的利益,是购房者或消费者原来可以得到的消费者剩余),被人们寻租的行为所完全消耗殆尽。一千万元的利益,化为乌有!

更进一步说,由于人为的购房号的巨大利益,诱使有关人们滥用权力与关系,甚至行贿贪污来获取“内定”的购房号。近日传言西安“疑似登记表显示多套楼房被多名副厅级及以下级别政府工作人员内定”,虽然还未证实,但可见违背市场原则的摇号制度,很难避免违规滥权等活动,进一步造成更加重大的危害。

很多人认为,摇号虽然有效率上的损失,但至少很公平。其实摇号是很不公平的。即使摇号的过程完全正规,没有内定,没有任何手脚,那一万人中最后获得购房号的一百人,并没有比其他没有获得购房号者比较优秀,对社会贡献比较大,或付出比较多的钱,或对房子有比较大的需要,完全只是靠幸运,就获得十万元的利益,这怎么是公平的呢?

如果用符合效率的让价格根据供需提升,不必限购,或根据拍卖分配房子,那些获得房子的人,必须多付钱,才能获得。因此,他们是向社会其他人(包括售卖房子者)付了更多的钱,才得到房子。

有人可能认为,根据拍卖或让价格提升,只有富人才能够买到房子或车子,不公平。在市场经济下,由于人们有不同的赚钱能力,即使没有用不正当方法赚钱,也会有相当程度的不平等。但这是总财富或总购买力上的不平等,如果不平等程度很大,政府可能应该设法减少,可能应该设法多帮助低收入者。不过,这应该是设法提高他们的总购买力,而不是让他们可以去登记摇号买车或买房子。这只是让他们花约一千元的投入,去得到百分之一的获得十万元的利益,净利益约等于零。

人们有不同的赚钱能力,或由于:1. 天生禀赋与遗产的承袭; 2. 幸运;3. 以前的多学习,多储蓄,多工作,多承担风险等。这第三个原因不是真正的不平等。第一个原因实际上也是一种幸运,出生上的幸运。由于幸运而造成的不平等,未必公平,所以可能需要政府去设法减少。如果用摇号,反而是去制造更多来产生不平等的幸运,哪里能够减少真正的不平等?何况还会把原有的经济剩余消耗殆尽,使富人穷人都不能获得净利益?

在个别问题上,包括车号与购房号的分配,应该以效率挂帅,平等的目标由整体的平等政策来达致。整体的平等政策,像多抽富人的税,多帮助穷人,可能会打击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反激励作用。但在个别措施的平等政策(包括摇号),也有反激励作用,又有额外的反效率作用,因此是不应该采用的。

平等政策对激励的打击,是根据所有平等政策(包括没有违反效率的整体平等政策与在个别措施上违反效率的平等政策)的总和而定。给定达致的平等程度一样,反激励作用也一样。如果有采取摇号之类的违反效率的平等政策,只能增加对效率的减少,并不能增加平等。因此,不论要达致任何程度的平等,都应该只采用没有违反效率的整体平等政策。比起这种在个别措施上以效率挂帅的方法,如果采用摇号之类的违反效率的平等政策,只能:

➤ 在给定达致同样平等程度下,损失效率,使富人穷人都损失;

➤ 在给定同样效率水平下,得到比较低的平等水平。

西安摇号买房丑闻刷屏:35名官员打招呼,8人被免职!

近日有媒体暴露,西安一楼盘摇号全是关系户。

5月24日晚上,融创国际长安街一号楼盘摇号关系网的图片,一份内部资料在网络上流出。

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很多房源已经内定,而且都是关系户,每个买主除了标明姓名和楼号房号外,还有写的是关系明细。

西安房价除了表面暴涨,到底还有多少我们看不到的阴暗面……

阳光之下必有阴暗,谁也想不到高房价背后,老百姓摇号买房的公平性也要被剥夺,看完之后可能很多人瞬间就明白,西安房价为什么降不下来?

从上面的关系里,我们可以看到人员的身份大多和房地产相关的职能部门,土地、城建、房管、不动产。

为何会出现一大堆的关系户?

摇号买房说好的公信力在哪里?摇号关系户的丑闻,只是融创南长安街壹号一家,还是西安楼市中的普遍现象?

明明白纸黑字规定,采取公证摇号方式公开销售,由公证机构全程监督,严禁内部预留房源或设置全款优先选房等限制性条件。

买房摇号都这么多黑幕,也许西安楼市最需要的是中央巡视组的反腐。

摇号购房沦为套利游戏

按比例计算,西安摇号买房相当于10人抢1套,90%的购房者都属于陪跑。其实摇号黑幕关系网的出现,背后凸显的还是利益和权力的交换。

不过很快,开发商也做出了声明,称消息不属实:5月24日晚,针对此事件长安区连夜成立调查组,对4月29日“南长安街壹号”项目摇号售房过程和涉事人员进行全面调查,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现将调查处理情况通报如下:

1、经调查,在4月29日公开摇号销售“南长安街壹号”项目过程中,西安天磊置业有限公司和武汉矩阵科技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已于5月31日立案侦查,并对企业销售经理、摇号系统操作员等7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2、 经调查,西安天磊置业有限公司在4月29日公开摇号销售“南长安街壹号”项目中存在违规操作销售行为。长安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责令西安天磊置业有限公司立即进行整改,对其违规销售行为进行惩戒记分,暂停受理其新申请预售许可,限制其未售房源的网签销售,并将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黑名单”。对116人(涉及公职人员35名)请托违规销售的106套房屋(10人放弃购房资格),重新进行公开摇号销售。前述所涉违规销售的购房者不得参加重新摇号。

3、经调查,有35名公职人员受购房者请托,给西安天磊置业有限公司“南长安街壹号”项目部相关人员“打招呼”,造成不良影响。8人被免职,5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8人受到记大过处分,14人受到记过处分,其中有6人同时被调整管理岗位。


北京宣布:再见了,学区房!

学区房要凉了!北京已率先打响第一枪。

在当前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大环境下,每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进入最好的学校学习,这也催生了“学区房”房价的火热。

面对高到离谱的学区房房价,北京市终于动手!

北京宣布:再见,学区房

近日,随着招生季的到来,北京市相继出台了2018年城六区与通州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其中有一项重磅政策变化:购买学区房就有进入指定名校的资格将不再奏效。

其中,优质学校集中的东城区和海淀区已经拿出了具体实施政策。

海淀区:“自2019年1月1日起,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

丰台区:今年将在部分学校实行购置“二手房”房主子女多校划片方式派位入学,也就是“摇号入学”。

东城区:着手限制新购“学区房”的登记入学,“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8年6月30日后取得的家庭,自2018年起该家庭适龄儿童将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安排入学。”

在这种措施之下,之前所谓的“学区房”已经没有价值,也脱离了“学区房”的属性。

政策一出,之前频频炒作“学区房”的行为骤然熄火,而一旦失去学区溢价,当前所在的学区房的价值则将可能跌去30%以上!但这也正是政策出台的目的,就是要严厉打击“学区房”的疯狂炒作行为。要知道,这几年的高房价已经让老百姓苦不堪言,而学区房又是房价炒作的重灾区。

2016年,在北京市西城区的文昌胡同深处,一间11.4平米、杂草丛生的房子,竟然卖出了53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每平米房价达到46万元人民币,相当于20公斤黄金的价格。

卖出如此高价的原因,就因为它是北京最著名的小学之一实验二小的学区房。屡屡卖出天价的学区房无疑击垮了众多普通家庭父母的内心,也让无数人去认可:有钱就就可以为所欲为。再继续放任炒作学区房恐怕就是社会的不负责任。

于是北京市突然出手,杀得学区房的炒作投机分子们一个措手不及,实在是大快人心!

淡化学区房成大趋势

可能有人会说,是不是只有北京这些地方才有这些政策?当然不是,要知道北京作为首都,一举一动对全国所有城市都具有指向标作用。

如果不理解,我们可以拿楼市政策来举例,当前整个楼市的监管政策源头就是去年3月份从北京开始,然后波及到全国。而学区房入学政策调整的背后还是继承严控房价的大背景。

被“学区房”所折磨的城市远不止北京一个,全国所有重点城市几乎都有着同样的“病症”,这就意味着一场在全国范围内“告别学区房”的风暴即将到来。

未来,如果其他城市一致跟随,全国学区房将彻底凉凉,以往市场炒翻天的“天价地下室”、“过道房”将彻底失去土壤。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淡化学区房已经成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4月、5月,北京市住建委两次联合执法,连续曝光违法违规房地产中介机构利用“学区房”来炒作。而淡化学区房,让其失去学区溢价能力的还在于采用了多校划片这个“大招”。

所谓“多校划片”就是指让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学区房降温。实际上这项政策在2013年之前就已经诞生,只是在等待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的均衡评估。在当下无法实现教育均衡的情况下,多校划片是实现相对公平的的有力法宝,也对抑制学区房炒作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只要中央政府对抑制房价炒作的决心不变,则淡化学区房,采用多校划片的政策必将成为席卷全国的大趋势。

或许,我们真的要跟学区房说再见了!

最优质的教育在家庭

要想彻底淡化学区房还得我们从观念上去认清教育的本质。不管处于什么样的教育环境下,要知道:最优质的教育从来都是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父母,而不是学校。也没有听说过从名校出来的学生一定能抓住命运中的所有机会。但现在我们很多父母强行把学校和孩子以后人生的财富量强行画上等号,把自己的所有期望强行压在孩子身上,实际上是让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实现的愿望。

或者把教育当作一门生意,期待投入的越多最后赚的越多。但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培养“人”比培养“才”更加重要。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如果品德有缺点,就如同一列走叉轨道的列车,行驶速度越快,破坏力就越大。但这些能教授给孩子的恰恰是来源于家庭和父母。其实孩子真正的起跑线从来都是父母本身。

所以,不要把所有的包袱都甩给学校,也不要期待用今天的物资堆砌就能换来灿烂的未来。

所以,与其我们一心追捧学区房,还不如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北京突传大消息,多少人无眠!

定了!“鼓励保险资金进入长租房市场”这则爆炸性新闻,引起了所有关注楼市的人的关注。

6月1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知,正式明确:保险公司可以参与长租市场!

是的,你没看错,被称为“野蛮人”的险资,将有新的投资标的:长租房市场!它的到来,终将逐渐改变中国租房市场的格局!

要知道,大城市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以租房为生的。比如,深圳就有80%的人在租房,其中商品房占到32.4%,每年商品房的租金总量达到了216亿,这个数据是极其庞大的。

更让人吃惊的是,现在租房市场大都是短租,深圳的换租周期仅9个月,优质长租房源更是稀缺。而在现在流行的短租关系里,你不得不承认,房东就是老大。租金说涨就涨,说不让住就不让住,实在是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家是一个人的港湾,而这种安全感和稳定感,除了自购房外,只有长租房能够给予。

退一步说,就算找到了可以长租房源,过高的价格也往往将人拒之门外。此前,某地产企业推出了长租公寓,10年180万租金。如此高的租金,无疑令无数人望而生畏,市场民怨沸腾。

现在,国家终于发出号令:鼓励险资发力,直击“租购并举”推进中的痛点——长租房源太少。截至2017年末,保险行业总资产余额为16.75万亿元。可以想见,有了险资这样长期稳定且成本相对低廉的资金加持,长租房市场局部融资难的问题将得到大大缓解,供应量将随之不断增加,房租价格下降也不会再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而险资,也将因之有了一个可以提供稳定较高回报的领域,这难道不是一个多赢的好事吗?

推进长租房等住房长效机制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了!

前段时间,部分一二线城市的楼市,再次发出了烧焦的气息:

在杭州,98岁老奶奶亲自上阵摇号,“买来用于自住”;一名女性在摇号排队现场,由于体力不支晕倒。

在成都,7万人抢1000套房子,排队提交材料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

在深圳,一楼盘未售先红,开盘前先交500万诚意金才能获得摇号资格,房子起步价2000万,选房限时2分钟,否则视同放弃。

在西安,某楼盘摇号前日,“内定关系房”名单被曝光,其中不乏公职人员。截至5月28日,当地已进行了142人次的调查核实工作。

这一轮万人抢房的根源,在于限价摇号制造的套利空间。

限价扭曲了市场价格,摇号看似机会均沾,但两者一结合,就将抢房大战推往新高潮。摇到就是赚到,这就是限价与摇号制造的结果。

事实证明要像治本,还得靠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长效住房制度!而发展长租房市场、实现租购同权,就是建立长效住房制度的题中应有之意,是解决楼市困局的一贴对症良药!

一系列长效机制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租房可以落户和就近读书,银行推进“存房贷”和“按居贷”业务,险资也开始大举进入长租房市场......

房子流动性正在一点点减少,它的投资价值也在一点点丧失,也就是说房子的金融属性正在被剥夺,它最终将回归住房属性!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人物广角




娱乐圈大地震!国家税务总局介入!
【研究员】:

针对近日网上反映有关影视从业人员签订“阴阳合同”中的涉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高度重视,已责成江苏等地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如发现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严格依法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将在已经部署开展对部分高收入、高风险影视从业人员依法纳税情况进行评估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分析,加大征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这是个好事!”3日,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联系上崔永元,他表示,自己已经从网络知晓了此事,不过在他看来,无锡当地税务部门如果真要调查此事,首先应该给自己联系核实,“我现在不能给你说,但如果联系我的话,我告诉他们怎么查,这一查一个准儿。”


据央视新闻报道,针对近日网上反映有关影视从业人员签订“阴阳合同”中的涉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高度重视,已责成江苏等地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如发现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严格依法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将在已经部署开展对部分高收入、高风险影视从业人员依法纳税情况进行评估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分析,加大征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无锡地税已介入调查

据法制晚报,由于范冰冰工作室在无锡,无锡市滨湖区地税局目前已经介入调查取证,相关情况有待后续由税务机关权威发布。

“这是个好事!”3日,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联系上崔永元,他表示,自己已经从网络知晓了此事,不过在他看来,无锡当地税务部门如果真要调查此事,首先应该给自己联系核实,“我现在不能给你说,但如果联系我的话,我告诉他们怎么查,这一查一个准儿。”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支持:“确实,普通工薪阶层四五千的工资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缴纳税款,这些明星几天就赚了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还如此玩弄法律,国家该整治整治娱乐圈的不良现象了!”

权威法学专家认为,如果税务机关调查阴阳合同客观存在且行为人涉嫌逃税,应当依法下达追缴通知,责令补缴并缴纳滞纳金,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公安机关。

另据新浪法问,有律师指出,范冰冰工作室声明称崔公开发布涉密合约,这一表态“说明其对崔永元公布的阴阳合同真实性是予以认可的,这对于税务机关来说,已经构成税务违法行为的重大线索。”

娱乐新闻?实名举报!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看似娱乐八卦的央视前主持人崔永元怼明星范冰冰的新闻,实际上看起来更像是举报。

5月28日,崔永元通过微博发布了几张演艺合同照片并配文:“你不用表演,你是真烂”,合同中因有范冰冰名字,其中曝光合同约定片酬为税后1000万元。一天后崔永元又再度曝范冰冰采用“大小”合同,另行约定片酬5000万元,两合同共拿走片酬6000万元,而实际上范冰冰只在片场演出4天。

范冰冰方面发布了一则“严正声明”,称崔永元侵犯合法权益,散布谣言,构成诽谤。范冰冰工作室回应,公开发布泄密合同并公然侮辱范冰冰的行为,既破坏了商业原则,又涉嫌侵犯合法权益,并称相关网络用户及媒体未经核实散布谣言的行为已经构成诽谤。

对此,崔永元则迅速回应称没有保护合同秘密义务,范冰冰是公众人物,如不服,可以“出来走两步”,对公众“实话实说”。

6月2日,崔永元微博有了新的爆料:“我家铲屎官说,这就是大小合同。小的是演出200万,大的是策划监制748万加90万,再拿一麻袋现金。这还不算一线的。我家铲屎官说,好像有个法律管这事儿。老有人通知我家铲屎官小心安全,我也得躲好”。

崔永元还直接点出“好像有个法律管这事儿”,并截图《刑法》条文。崔永元明示事件走向预期——将最后由法律定调。这对范冰冰方面来说,无疑“亚历山大”。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对逃税罪明确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中规定,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崔永元怒撕范冰冰,或许只是揭开了明星避税逃税的“冰山一角”。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蔡道通教授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税务机关有义务将此作为重要的案件线索,查明是否存在这一阴阳合同的事实,范冰冰或者扣缴义务人是否涉嫌逃税?甚至,是否属于单纯孤立的个案,还是普遍存在的演艺界的“潜规则”。

蔡道通认为,如果最终被证实,阴阳合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且行为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涉嫌逃税,按照法律之规定,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下达追缴通知,责令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涉嫌犯罪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蔡道通认为,如果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明知阴阳合同这种情况存在而不查处或者查处一部分,或者因为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而没有发现这一情况,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有可能涉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或者玩忽职守罪。

“这个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众多,对其走向,值得也需要全民关注。”蔡道通还认为,按照刑法的规定,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涉嫌逃税,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但有一点必须明确,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公安部涉税犯罪的立案标准的规定,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后再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或者接受行政处罚的,不影响刑事责任的追究。”蔡道通还点评说,如果最终证实阴阳合同是虚假的,且崔永元明知是不真实而加以传播,那么崔永元有可能涉嫌诽谤,应当还范冰冰一个清白。

崔永元接下来还有什么“大招”?

崔永元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一切看心情,如果对方有什么反应和举动,自己一定奉陪。对于自己爆料后的人身安全,崔永元笑言,已经在网络收到威胁的信息,不过这一切与此前攻击转基因时收到的威胁少了很多。

崔永元表示,自己之前在网络主要是发泄对刘震云、冯小刚的不满,没想到引起了那么大的关注,“还是有那么多人支持我,看来我做的是对的。”

这一下,税务局有的忙了!

如果范爷把大小合同这样手段,也用在了她的经营公司中,那范爷恐怕回不去她的“豪门”了,而得去局里蹲大学了。她不缺,毛阿敏阿姨、刘晓庆阿姨也要纷纷表示不服啊。

想想花容月貌的范爷,今后也要在看守所里敷面膜了,内参君心头突然升起了无限的怜香惜玉之心,紫霞仙子曾经曰过的那句话从耳边响起:“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局。”

现在,估计冯大导演的肠子都要悔青了。拍啥也不要拍手机啊!手机这东西就是惹祸的东西,多少人前仆后继地毁在这个东西上来!

当然,范冰冰究竟有没有做违法的事,目前仅凭崔永元的一家之词,不能完全定论。但这样的爆料,无疑揭开了影视明星在纳税和片酬方面乱象的一角。

君不见,明星们唱几首歌就赚得钵满盆满,入则豪宅处处,出则保镖成群,一场演出就是工薪阶层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工资。

如果明星收入,是干干净净从市场上赚来的,那钱多也是自己本事。但是,你都那么高收入了,一年收入2个多亿,走穴四天赚6000万,却干着偷税漏税的勾当,这真是太不应该了!

要知道,个人所得税这个税种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要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说白了,就是劫富济贫:收入越多,向国家交税就越多,以反馈社会,补贴贫困群体。

现在倒好,我们这些工薪阶层老老实实交个税,而以明星为代表的浓眉大眼的富豪们,日进斗金却还偷税漏税,还心安理得地去领什么“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这让人情何以堪?!

更让人讨厌的是,不少明星们还热衷炫富,搞得“英雄枯骨无人问,演员家事天下知!”君不见,李晨向范冰冰求婚刷屏;薛之谦李雨桐的骂战刷屏;王宝强马蓉刷屏。这让国家做贡献的企业家、科学家作何感想?!

须知,今天中国的进步,不仅需要明星们,但更离不开科学家、工程师,离不开农民和工人。可是那些终生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大多也都是身居陋室,连钱学森都是住百八十平米的旧房子。

别忘了崔永元给刘雨霖,也就是刘震云的女儿,写的那段话:“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

最后,感谢范冰冰和崔永元吧。他们既给大家上了一堂免费的税法课,更给国民一个反思的契机。因为,我们的确需要好好反思一下:

到底应该怎样更好、更合理地调节财富收入分配?

这个国家,到底谁在支撑社会的进步,谁是真正的脊梁,谁应当享有更高的光荣?




国情研究




朝鲜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研究员】:

任何一个私人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都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就是财产权的保护问题。对于中国的私人投资者来说,首先需要关心的是财产能否得到有效保护(被征收风险),以及将来投资出现了纠纷能否得到公正解决。根据Stephan Haggard(2011)的调查,60%的在朝投资中国企业担忧有被征收的风险。第二就是投资盈利性的问题。即使财产权得到了保护,但是税收、贸易政策、金融措施及其他管制措施的限制,仍然有可能导致投资无利可图。盈利的机会主要来自于朝鲜有限的官方市场和黑市,比如基本居民消费品由于物资紧缺而价格飞涨。但是,市场行为受到了严格限制,政府对自下而上的资本主义态度模糊,在容忍和敌视之间回摆;如果工业制成品想运出朝鲜,由于缺乏可靠的交通系统运,而面临着困难。


今年4月,朝鲜劳动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党全国集中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路线。伴随着中朝两国领导人的密集互访,文在寅和金正恩签署《关于实现半岛和平、繁荣及统一的板门店宣言》,以及6月即将到来的“特金会”,近两月来半岛紧张局势峰回路转,中国投资者似乎看到朝鲜经济改革开放的曙光,投资热情再度被挑起,不时出现“中国投资者看好朝鲜,去丹东、珲春炒房”的新闻。本文旨在分析涉朝投资需要注意的政治风险及此次朝鲜“改革开放”的前景。

任何一个私人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都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就是财产权的保护问题。对于中国的私人投资者来说,首先需要关心的是财产能否得到有效保护(被征收风险),以及将来投资出现了纠纷能否得到公正解决。根据Stephan Haggard(2011)的调查,60%的在朝投资中国企业担忧有被征收的风险。

尽管朝鲜在2000年左右修订了大量关于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法律,比如《外国人投资法》、《外国人企业法》、《合营法》、《合作法》等20多个外国人投资相关法律,还引入了争议解决机制,如调停、仲裁、法院机制,而且为了保证其客观及中立性,引进了国际仲裁机构,然而事实上,由于法律和规章的执行缺乏基本的保障,且政策的变动性极大,在朝鲜投资被征收的风险依然值得高度重视,比如2012年的辽宁西洋集团事件。该集团从2007年到2011年对朝鲜投资达2.4亿元人民币,在朝鲜黄海南道瓮津郡瓮津铁矿投资兴建铁矿石选矿厂,朝鲜方面在得到技术后,单方面撕毁合同并驱逐西洋集团。

第二就是投资盈利性的问题。即使财产权得到了保护,但是税收、贸易政策、金融措施及其他管制措施的限制,仍然有可能导致投资无利可图。盈利的机会主要来自于朝鲜有限的官方市场和黑市,比如基本居民消费品由于物资紧缺而价格飞涨。但是,市场行为受到了严格限制,政府对自下而上的资本主义态度模糊,在容忍和敌视之间回摆;如果工业制成品想运出朝鲜,由于缺乏可靠的交通系统运,而面临着困难。

同时,在朝鲜投资面临结算方式不规范的问题,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罗先经济贸易区法》,罗先经济贸易区内的流通货币和结算货币为朝鲜元或所规定的货币。但在贸易结算中,因朝鲜银行结算纳入不到国际清算体系中,所以,对朝边境贸易不适用国际通用的银行结算,只能采用通过第三国现汇交易、现钞交易等结算方式,导致中国企业承担了很大的汇率差价损失。有些朝鲜商社通过朝鲜银行在澳门设立的分支机构以及朝鲜光鲜金融会社的办事机构同中国企业进行信用证或单向支付结算,多数情况是通过朝鲜首都平壤的银行与香港的银行间汇款,手续复杂,时间拖得很长,使企业资金流转速度放慢。

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私人投资者对朝鲜的投资动机来自于对未来收益的期许,而不是对保护财产权承诺的可信度的增加。辽宁西洋集团在朝鲜投资铁矿,就是抱着这样一种富贵险中求的期许。

根据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的数据,80%的在朝鲜投资的中资集中在轻工业及零售业,如海产品加工、制衣、自行车、酒店及餐饮行业等,这是由高投资风险所决定的。诸如采掘业、渔业、制造业、物流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因为要很长时间收回投资成本,比零售业风险要大很多,所以小规模投资仍然是主导。朝鲜极可能发生的政策突然变动和毁约行为,是根植在朝鲜内部的系统性风险,使得潜在投资者对大型和长期的投资望而却步。期待去平壤炒房的中国投资者可以放弃自己的幻想了。大型和长期的投资都受制于财产权保护这个基本问题,只有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才敢去涉足这些领域。

寄希望于朝鲜改革开放而拉升丹东、珲春房价的投资者也要需要深度考量。纵观朝鲜之前的经济改革,其独特政治体制决定了其更倾向于采取极其谨慎的改革措施。严重的内部经济、粮食危机和外部威胁让政权选择了严重依赖军队的政治策略(先军政治),这又反过来加重了原先的经济危机。根据韩国方面的估计,在1986-1996年,国防预算(不含核计划)占到了政府总开支的30%,并在21世纪初达到了50%左右,占到朝鲜GDP的 22%-25%。经济上的失败引发了反市场化、军事化和增长停滞的恶性循环,导致了朝鲜历次经济改革的失败。

宏观来看,观察朝鲜这次能否真正像中国一样走上改革开放道路,需要观察其对军队的安排。朝鲜需要在维持军队忠诚的同时,降低维持军事化的经济成本。中国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采取了“百万大裁军”的措施。为了弥补其损失,军队的企业进入了制造业、服务业等诸多商业领域。

此外,朝鲜还需要跟世界主要经济体实现关系正常化,尤其是朝美关系正常化。这不仅可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促进贸易,还能减轻统治者的不安全感,削减军事开支。

不论从内部还是外部因素来看,目前朝鲜都还没有达到这两个要求,在缺乏这两个先决条件的情况下,经济危机并不能刺激成功全面的经济改革计划。这一点已经在朝鲜改革史上被多次证明。即使是在形势最严峻的1994-1997年大饥荒期间,朝鲜针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也只是做了微调,而没有从根本上进行市场化和财产权的改革。2002年的“7.1改革”没多久,又对私营企业活动采取了新的限制措施。

这就是即将到来的朝美峰会如此重要的原因。在被制裁和封锁的情况下,朝鲜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文章来源:FT中文网;文章作者:盘古智库研究员 温尔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4 05:23 , Processed in 0.16798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