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周刊3028.6.1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9 08: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社融“腰斩”:金融的危局、实体的复兴!》12日,社融“腰斩”数据公布之后,部分金融人士“大呼危险”,反倒是期货市场上螺纹钢、动力煤均表现稳健,这再次反映出“脱虚向实”之下,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不同命运”!从短期看,金融抑制(社融腰斩)、实体获益(信贷稳健),只要接了下来公布的PPI、工业增加值等不出现“大波动”,实体经济,尤其是“周期品”会被认为“是受益者”,而被资本追捧,相关期货,以及股市当中相关板块,有望得到表现机会(12日社融腰斩数据公布之后,螺纹钢、动力煤均表现稳健);从中期看,决策层和各地方、各部委集中精力和政策扶持“战略新兴产业”,会得到足够多的“金融满足”(证监会推进3000亿CDR基金,发改委设立3000亿“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等,商业银行也势必要做相应的“政治表态”);而今年“三大攻坚战”所需的金融服务,也必定不会少!

美元升值,为什么仅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影响非常显著?》为什么同样是美元升值的外部冲击,对土耳其、阿根廷等这几个国家的负面影响却非常显著呢?研究员认为,有诸多方面的因素。阿根廷与土耳其的确存在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为了限制本币兑美元的大幅贬值及其引发的不良后果,新兴市场国家通常会动用外汇储备来干预外汇市场。因此,外汇储备的充足程度也会影响市场关于该国稳定本币汇率能力的预期。在外债压力方面,土耳其拒接美元计价债务的问题要比阿根廷与俄罗斯严重得多。此外,如果一个国家同时面临经常账户赤字与政府财政赤字的双赤字格局,那么这个国家更容易爆发货币危机。注意到,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上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总之,新兴市场国家近期货币显著贬值及其原因,也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提供了相关的经验教训。




热点聚焦




社融“腰斩”:金融的危局、实体的复兴!

【博览财经研报】12日,社融“腰斩”数据公布之后,部分金融人士“大呼危险”,反倒是期货市场上螺纹钢、动力煤均表现稳健,这再次反映出“脱虚向实”之下,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不同命运”!

央行5月金融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仅7608亿人民币,预期13000亿人民币,前值由15600亿人民币修正为15605亿人民币。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500亿人民币,预期12000亿人民币,前值11800亿人民币。5月M2货币供应同比8.3%,预期8.5%,前值8.3%。

短期看周期或受益,中期看还是高科技优先

研究员分析认为,社融“腰斩”的背后,是金融市场“去杠杆”棋至中局,但也是“最危险、最困难”的时期(今年以来大范围的信用违约是其征兆之一,A股市场整体乏力是其征兆之二);但另一方面,研究员个人倾向于认为,这也恰恰是实体经济逐渐获得“金融脱虚向实”利好的开始:虽然社融“腰斩”,但信贷规模仍保持整体稳定,尤其是“中长期贷款”稳健,因此,虽然短期内实体经济融资多少都会受到社融“腰斩”的反噬,但考虑到央妈随时可能动用“针对性降准”来给实体经济“补血”,以及商业银行“被迫”提升对企业的融资供给(歪门邪道不敢做了,只有企业融资这一条“正门”还敞开着),实体经济融资环境大体上能够保持“平稳”,不至于如某些悲观预期那样,出现“实体经济增速趋势性下滑”的问题!

但有一点倒是可以明确,如同A股市场“提前反馈”的那样,“两极分化”也将在实体经济当中进一步显现——

从短期看,金融抑制(社融腰斩)、实体获益(信贷稳健),只要接了下来公布的PPI、工业增加值等不出现“大波动”,实体经济,尤其是“周期品”会被认为“是受益者”,而被资本追捧,相关期货,以及股市当中相关板块,有望得到表现机会(12日社融腰斩数据公布之后,螺纹钢、动力煤均表现稳健);

从中期看,决策层和各地方、各部委集中精力和政策扶持“战略新兴产业”,会得到足够多的“金融满足”(证监会推进3000亿CDR基金,发改委设立3000亿“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等,商业银行也势必要做相应的“政治表态”);而今年“三大攻坚战”所需的金融服务,也必定不会少!

倒是那些“政策抑制”的对象,会被“更加果决的抽离资金”,以反哺“受到扶持的行业”……

而A股的情况也几乎是如出一辙:预期当中“天量、‘高价’”的海归独角兽,可以动用专门发行“CDR基金”来保驾护航(估计这3000亿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当前股市当中的存量资金),而市场当中的“存量部分”,如果不属于“政策扶持”,或者“业绩稳健”的“异己分子”,只能壮着胆子“直面”资金被持续抽离的悲惨命运了!

社融腰斩并不是“实体经济不景气,融资需求大降”!

从资产端来看,社融可分为表外融资和表内融资。可以认为,在“大资管新规”趋势下,银行去通道尚未结束,信托贷款降幅扩大资管新规的细则尚未落地,银行和信托等处于观望状态,业务开展谨慎,但到期量大,无论买债还是非标都处于停顿状态,故收紧比较明显,是社融大降的主要原因

从产业转型的角度来看,中兴事件后,决策层对于自主知识产权较为看重。与重工业、基建、地产等资本密集型行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对资本的需求相对较弱,因此社会融资需求中枢较往年边际走弱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研究员认为,M2下降,基础货币投放转弱,更多反映的是存款端变弱,以及目前部分企业融资需求紧张、流动性受限的季节因素,预计后续将有所改善。

以此为基础,可以认为,社融收缩是确定性的趋势,在去杠杆、紧信用的政策环境之下,经济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冲击,但与股市炒作审美发生转变类似,对于此类收缩我们无需过度悲观,应考虑经济转型对经济拉动的正面影响。

具体到对于A股的影响。尽管市场对于高科技板块近期看法较为谨慎,短期市场追逐盈利相对确定性板块,但可以认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中国制造2025”先进制造业方向的部分盈利相对确定高科技、高技术含量工业领域仍将受到市场高度追捧,中期事件驱动潜力值得跟踪。

金融周期收缩、社融数据的下滑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趋势

5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为7608亿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少3023亿元,预期13000亿人民币,前值由15600亿人民币修正为15605亿人民币。5月社融继续大规模萎缩,较上月数据几乎腰斩。

1、新增社融规模,在两年后,再次跌到了万亿以下。去杠杆+严监管:大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缩减债务、表外转表内,实质性的减少社会融资规模。

社融的萎缩主要是今年严监管背景下,非标和票据持续萎缩,属于政策调控的正常效应,另外,今年PPP和城投平台融资收紧的情况下,基建投资放缓,对资金需求也有所减弱,也是社融减弱的原因之一。从贷款结构上来看,5月份对公贷款增量的偏弱也某种程度反映了这种融资需求的下降。今年来看,贷款占社融的比例持续回升,今年至今的累积增量占比已经超过87%,成为支撑融资的主要工具。

2、5月新增贷款11500亿元,其中社融口径贷款11400亿元,基本符合预期,当前贷款需求依然较强

新增贷款基本符合预期,但对公偏弱。从贷款结构上来看,5月份对公贷款增量的偏弱也某种程度反映了这种融资需求的下降。今年来看,贷款占社融的比例持续回升,今年至今的累积增量占比已经超过87%,成为支撑融资的主要工具。总体来看,同业收缩,理财放缓,融资更多回表是今年的主流趋势,难以逆转

结构上看,短期贷款与票据融资当月净增3082亿元,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中长期贷款净增7954亿元,略低于4月和去年同期,票据融资的恢复是新增贷款超出去年同期的主要原因。与上月和去年同期相比,居民贷款占比上升(从上月45%提升至53%),对公贷款略偏弱(占比从上月的49%降至46%),对公占比下降与严监管下基建融资放缓有关。房贷受限下,中长期居民贷款增速有限,但短期贷款继续攀升。

具体来看,居民短期贷款增加2220亿(同比增加440亿),中长期贷款3923亿(同比减少403亿);对公短期贷款减少585亿(同比下降2057亿),中长期贷款增加4031亿(同比下降365亿);票据融资1447亿(同比增加2916亿)。后续来看,居民贷款可能进一步收紧,居民杠杆增速可能继续放缓。如果居民买房热情未能明显降温,将继续影响其他消费。

经济增长对融资与债务依赖度下滑,新兴产业、消费撑起“半边天”

3、社融的收缩是紧信用去杠杆的结果,更是实体融资需求结构改变的体现

5月企业中长贷增长4031亿,同比少增近400亿,但考虑到地方债置换影响,这一增速并不低,只是由于企业非标、债券融资大幅回落,更广义的企业部门融资增速继续大幅度下滑。

研究员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社融增速与GDP增速在2015年底后出现微妙的分化。前者一直是稳中趋降,而后者在触底后迎来反弹。如果进一步考虑地方债置换的扰动,两者的背离会更加明显

这种背离说明经济对于融资需求与债务驱动的依赖度在下滑,高资本密集型行业对经济的增长贡献在下滑,取而代之的是——

1)崛起增长的新兴产业,即以技术与知识为主要投入的行业。与重工业、基建、地产等资本密集型行业相比,他们对资本的需求要更弱。因此社会融资需求中枢较往年边际走弱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2)居民消费,尤其是2017年以来,居民消费升级(货币化安置+新一轮婴儿潮的起势+一线城市的挤出效应)在三四线城市表现的越来越明显,银行信贷结构中,居民短期贷款占比越来越高,绝对规模与增速较2015年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则是消费升级的另一个体现。

若以上推论正确,未来金融数据将是企业部门融资需求衰弱+居民部门融资需求尤其是短期融资需求强化的组合。

现在社融债券融资口径中,ABS并不在其中,在现在直接以企业主体身份进行融资难度加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盘活存量资产,选择资产证券化来进行融资,因此这对5月的债券融资会有一定的扰动。

同时,越来越多的银行会选择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来盘活表内信贷资产,流转速度加快,同样的信贷增量对实体的支持会较以前增多,金融对实体的支持力度会比想象的更大

总结

央行必定会以“适度的货币政策”来“扶持实体经济”(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点毋庸置疑。信用问题将会成为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微调”的诱发因素之一,央行近期扩大MLF操作抵押品范围传递了增信低评级信用债的意图,货币政策会在“合适的时候”,由稳健中性转向灵活适度。央行近期较为关注社融增速的下行,而降准将会成为最为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毕竟,中国16%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水平,确实很高。但即使“降准”,也不必对“金融市场”想得太多……




博览视点




美元升值,为什么仅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影响非常显著?
博览财经分析】一方面,市场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美联储加息次数的预期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年初的2.4%左右上升至目前的2.9%左右。受上述因素推动,今年以来,美元无论对发达国家货币还是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都呈现出明显的升值态势。实际上,美元兑大多数货币汇率的升值幅度都是比较温和的。
但美元兑少数几个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升值幅度却相当大,特别是美元兑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与俄罗斯卢布的汇率。在一段时间内,阿根廷、土耳其与俄罗斯等国家甚至出现了股债汇三杀的不利状况。
为什么同样是美元升值的外部冲击,对这几个国家的负面影响却非常显著呢?研究员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阿根廷与土耳其的确存在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
为了限制本币兑美元的大幅贬值及其引发的不良后果,新兴市场国家通常会动用外汇储备来干预外汇市场。因此,外汇储备的充足程度也会影响市场关于该国稳定本币汇率能力的预期
◆如果一个国家举借了大量以美元计价的外债,那么一旦本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该国的真实外债负担就会显著攀升,甚至引爆债务危机。不难看出,在外债压力方面,土耳其的问题要比阿根廷与俄罗斯严重得多。
新兴市场国家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表明,如果一个国家同时面临经常账户赤字与政府财政赤字的双赤字格局,那么这个国家更容易爆发货币危机。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上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新兴市场国家近期货币显著贬值及其原因,也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提供了相关的经验教训
美联储加息,部分新兴市场遭遇“股债汇三杀”
今年年初至今,由于美国经济持续向好、劳动力市场持续紧张以及核心通胀率逐渐上行。
北美时间6月13日,美联储宣布加息。联邦基金利率将提高0.25个百分点。加息后,基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水平将达到1.75%至2%。这是年内第二次加息。且美联储官员暗示,今年会以略快的速度提高利率,预计今年下半年还会有2次加息。
一方面,市场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美联储加息次数的预期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年初的2.4%左右上升至目前的2.9%左右。受上述因素推动,今年以来,美元无论对发达国家货币还是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都呈现出明显的升值态势。实际上,美元兑大多数货币汇率的升值幅度都是比较温和的。
但美元兑少数几个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升值幅度却相当大,特别是美元兑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与俄罗斯卢布的汇率。在一段时间内,阿根廷、土耳其与俄罗斯等国家甚至出现了股债汇三杀的不利状况。
同样是美联储加息,为什么新兴市场有些国家负面影响有限,有些外部冲击却较大?
为什么同样是美元升值的外部冲击,对这几个国家的负面影响却非常显著呢?本文试图探寻上述国家货币显著贬值的国内基本面特征。
如果用BIS发布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2005=100),2018年1月至5月,土耳其的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了8%,而阿根廷的实际有效汇率反而升值了17%(这主要受到阿根廷国内通胀率高企的影响);2018年1月至4月,俄罗斯的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了6%(其实俄罗斯实际有效汇率的贬值几乎完全发生在4月份)。
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如果一个国家存在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那么一旦短期资本流动的方向发生转变(由流入转为流出),该国就可能由国际收支大致平衡突然转变为国际收支双逆差,而这通常会导致本币兑美元的显著贬值。
研究员注意到,阿根廷与土耳其的确存在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2010年至2017年,阿根廷连续八年面临经常账户逆差,且经常账户逆差占本国名义GDP的比率由2010年的0.4%上升至2017年的4.9%。土耳其则在2002年至2017年期间面临连续16年的经常账户逆差。2017年第4季度,土耳其经常账户逆差占本国名义GDP的比率高达6.8%。相比之下,俄罗斯的经常账户余额持续为正。进入21世纪之后,俄罗斯仅仅在2013年第3季度与2017年第3季度短暂地出现过经常账户逆差。
为了限制本币兑美元的大幅贬值及其引发的不良后果,新兴市场国家通常会动用外汇储备来干预外汇市场。因此,外汇储备的充足程度也会影响市场关于该国稳定本币汇率能力的预期。
截至2017年年底,阿根廷、土耳其与俄罗斯外汇储备余额占本国名义GDP的比率分别为8%、10%与22%。有关文献提出过这样一个拇指法则,一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外汇储备是否充足的标准,要看该国外汇储备是否达到GDP的10%。用这个法则来衡量,则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要远比阿根廷与土耳其充足。
如果一个国家举借了大量以美元计价的外债,那么一旦本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该国的真实外债负担就会显著攀升,甚至引爆债务危机,并进而导致本币继续大幅贬值。截至2017年年底,阿根廷、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外债占本国名义GDP的比率分别为37%、53%与33%。不难看出,在外债压力方面,土耳其的问题要比阿根廷与俄罗斯严重得多。
新兴市场国家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表明,如果一个国家同时面临经常账户赤字与政府财政赤字的双赤字格局,那么这个国家更容易爆发货币危机。事实上,2006年至2017年,土耳其持续面临财政赤字,而阿根廷与俄罗斯在过去三年(2015年至2017年)也面临着持续的财政赤字。不过,截至2017年年底,阿根廷、土耳其与俄罗斯政府债务余额与名义GDP的比率分别为51%、28%与13%,均低于60%与90%的双重国际警戒线。
从相对购买力平价来看,如果一国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尤其是恶性通货膨胀),该国货币对美元汇率通常会显著下跌。而一旦本币汇率显著下跌,则又会导致更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使得通货膨胀火上浇油。截至2018年4月,阿根廷、土耳其与俄罗斯的CPI同比增速分别为26%、11%与2%。不难看出,阿根廷高通胀与本币贬值的互动更为严峻。
通过上述基本面比较,研究员基本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也即俄罗斯的经济基本面相对稳健,而阿根廷与土耳其的基本面均有较大问题,这也是为何迄今为止俄罗斯卢布兑美元贬值幅度要比另两种货币更加温和的原因所在。
总结
上述新兴市场国家近期货币显著贬值,也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提供了如下经验教训:
第一,由于短期资本流动是变动不居的,要维持本币汇率稳定,最好能够保持一定的经常账户顺差;
第二,保持较为充足的外汇储备水平,有助于增强市场对于本币汇率的信心;
第三,应将一国的外债水平保持在适度范围内,尤其是要控制短期外债的占比;
第四,要尽量避免财政赤字与经常账户赤字的双赤字格局;
第五,要维持本币汇率稳定,一国政府应该尽量避免出现高通胀。




特朗普的重心在“中东”,而并非“亚太”!
博览财经观察】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特金会”于6月12日如期举行。在经历了前期的扑朔迷离之后,特金会终于尘埃落定。结果看似偶尔,实则必然。
特朗普的重心在“中东”,而并非亚太。共和党往往代表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利益,涉及相关的产业主要是“枪杆子”军工和石油美元。
基辛格有句名言,大家都应该知道,他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控制石油的人非洛克菲勒莫属:全美九成以上的石油市场,一度由洛克菲勒旗下企业掌控。
对洛克菲勒家族来说石油才是唯一的真正财富搞清楚了这个逻辑,我们就完全可以理解特朗普了。特朗普必须再次实现“重返中东”,必须再次把“油价”搞起来
我们注意到,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之前,布伦特油价已在75美元,比去年9月的约50美元已经上涨一半,也升至近四年来的最高价位
特金会摆平之后,亚太就相对安全了。美帝就能轻松的向亚太出口石油了!特朗普甚至已经提出了:美国要在2020年之前重新成为净能源出口国的。
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特朗普一系列的政策手段了,包含这次特金会如期举行。
特朗普的重心在“中东”,而非“亚太”
只要大家理解了这个段子,就能理解“特金会”背后的政策趋势:
稍微懂行一点的,都知道民主党是亲摩根的,共和党是亲洛克菲勒的。
还有一些极端的说法,说这两大家族,才是美国的幕后控股股东。摩根的地盘,是“钱袋子”金融和“笔杆子”传媒。而,洛克菲勒的地盘,则是“枪杆子”军工和石油美元、还有一个就是命根子“医药”。
搞清楚了这个背景,你就搞清楚了特朗普背后的共和党的“历史诉求”,为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利益,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只要共和党上台,对这个家族都是有益的。只要民主党上台,就都是有害的。
你要说不信,这里就拿事实说话:
(1)50年代的半岛危机,是民主党的杜鲁门拍板的;
(2)2年后,签订停战协议,是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执政;
(3)60年代初期,民主党总统肯尼迪上台,又搞了越南战争;
(4)肯尼迪被刺之后,共和党的总统尼克松上台,他停止了越战,与中国和解,访问中国。
上面全部是事实!
历史很快就进入了90年代:1993-2001年,摩根的代理人民主党总统克林顿上台。克林顿既然代表摩根家族,上台之后,必然会再次提出“重返亚太”的战略。随后93年银河号事件,96年台海危机,99年轰炸中国的大使馆,都是在他的任期发生的。
后来共和党的小布什家族出来了,当令人吊诡的是:
(1) 小布什好不容易用911作借口,挺进中东;
(2) 奥巴马一上任,就从中东撤军,再次重返亚太。
随后奥巴马又再次搞了8年的“重返亚太”,然后共和党的特朗普上台了:
1年前,就在庄园会谈的暧昧时刻,特朗普朝中东放了50颗战斧导弹。今年美帝轰炸叙利亚,继续制裁伊朗,提振油价……
这些又再次表明,共和党的重心依然是中东坚决不会搞什么“重返亚太”
特朗普为了重返中东,是一定要把“亚太”服务好的。1个月前,中日突然重新握手。就在半个月前,商务部再次发生强烈的信号,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讲加速。
,特朗普要的是什么?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问一问共和党背后的洛克菲勒家族
基辛格有句名言,大家都应该知道,他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控制石油的人非洛克菲勒莫属:全美九成以上的石油市场,一度由洛克菲勒旗下企业掌控。
实际上,石油市场其实是由洛克菲勒和布什家族联合控制的。1939 年,洛克菲勒家族同布什家族,合资建立了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将沙特石油供应给德国。
你没有看错,是沙特阿美!!!沙特阿美是西方石油公司在撕扯争抢中东石油控制权的过程中产生的奇怪产物,在各种博弈与弑杀中,最后的结果就是,“七姐妹”石油公司与沙特共赢共荣了!
这都是有历史,有资料可以查到的内容。1932年,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在巴林找到了油,并且获得了沙特阿拉伯的一片租借地。它把得克萨斯公司拉进来,双方各持股50%,组成合资公司——美国阿拉伯公司(简称阿美石油公司,Aramco)。
1948年,经过一番勾心斗角的争斗,美国另两个巨头——新泽西标准和美孚公司,加入对沙特阿拉伯的开发。沙特阿拉伯阿美石油公司成为上述四家公司共有的子公司。这7家石油公司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事务上和她们的本国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们操纵国际石油市场,控制石油输出国的国计民生。
后来,在1988 年,老沃克布什担任美国总统,在总统授意下,洛克菲勒的美国标准石油,跟英国石油合并。随后洛克菲勒家族展开了大规模收复祖产的活动:
(1)1999 年,埃克森和美孚重新复合,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企业,第二年的利润为 177 亿美元。
(2)2000 年,英国石油,阿莫科,俄亥俄标准石油合并,利润为 120 亿美元,排世界第二。
总之,对洛克菲勒-布什家族来说石油才是唯一的真正财富搞清楚了这个逻辑,你就完全可以理解特朗普了。
特朗普必须再次实现“重返中东”,必须再次把“油价”搞起来!!!而搞起油价,显然符合多方的利益,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之前,布伦特油价已在75美元,比去年9月的约50美元已经上涨一半,也升至近四年来的最高价位
与此同时,自2018年初开始,美国各大炼厂开始了疯狂采油。数据显示,美国原油产量已经在三个月内从989万桶/日增长了70万桶,达到至1059万桶/日。美国已经超过了沙特与俄罗斯成为了世界第一产油大国
仅2018年3月,全美国单月投产了1197口井,是2016年3月同期全美投产井数量2倍以上。前两年被最低30多美元低油价重创的页岩油,这第二轮周期算是启动了。
老兵可以肯定的说:用不了多久,美国的产量将突破1100万桶/日的新关口,而且可能很快又突破到1200万桶/日的位置。以2018年2月统计,美国原油出口量达到160万桶/天,其中近40万桶是向中国出口的。不过这仅占中国进口量的不到5%。
以上分析可知,特朗普的重心是放在“中东”。特金会摆平之后,亚太就相对安全了。美帝就能轻松的向亚太出口石油了!!!特朗普甚至已经提出了:美国要在2020年之前重新成为净能源出口国的。




“特金会”如期举行,短期避险情绪下降,长期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博览财经分析】终于,历史性一刻来了!2018年6月12日上午9时,特金会在新加坡嘉佩乐酒店如期举行,双方达成了联合声明。金正恩和特朗普签署了历史性文件,就四项内容达成协议,包括朝鲜方面承诺“完全无核化”。美方则承诺向朝鲜提供安全保障。
此前,特朗普宣布取消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会晤,给市场带来了巨大波动,导致市场避险情绪骤升,黄金价格暴涨,创历史局部性新高。如今靴子落地,研究员认为,在短期市场风险偏好将上升,利空黄金等避险资产。
然而,此前金正恩和特朗普双方的互撕以及如今达成联合声明都无法忽视美国和朝鲜对“无核化”这个表述的理解不同
对特朗普政府来说,这只能指朝鲜放弃核武器,并废除其核计划。然而,对于朝鲜方面,“无核化”始终被界定为朝鲜半岛全面裁军进程的一部分,很可能也涉及美军撤出韩国
具体而言,美方要求朝方先“完全、可验证、不可逆”地弃核,然后美方再解除对朝制裁,然而朝方则主张半岛以“阶段性、同步措施”方式实现无核化。
对此,研究员认为,即使领导人会晤成功举行,并达成了联合声明,但并不能表明后期能够得以有效落实,因此后期仍然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
历史性的特金会如期召开,特朗普和金正恩开始第一次握手!
历史性的特金会于当地时间6月12日上午9点在新加坡嘉佩乐酒店举行。
特朗普与金正恩握手,后者面露笑容。
特朗普与金正恩都对此次会谈表示乐观。
特朗普表示,会谈会取得“巨大的成功”,“我们接下来会有非常好的关系。”
金正恩表示,为达成此次会面,双方跨越了一系列的障碍。“我们克服了所有(困难),现在我们在这会面了。”
“公务人员和代表们之间的会谈正迅速有效地进行。”特朗普在与金正恩会面前几个小时发推表示,“但最后,这并不重要,我们大家很快就会知道是否能达成一个和以往不同的真正的协议。”
在另一篇推文中,特朗普抨击了那些“憎恨者和失败者”,他们认为在朝鲜没有做出更多让步的情况下,特朗普不应该与金正恩会面。
特朗普却表示,朝鲜已经释放了美国人质,并停止了核试验。特朗普称,“那些专家说我从一开始就错了,他们没有其他事情可说!我们会进行得很好!”
终于,历史性一刻来了!2018年6月12日上午9时,特朗普和金正恩开始第一次握手!
特朗普西装,红领带,敞着怀;小金黑礼服,黑框眼镜,感觉上,更知识分子一点。电视画面上,金正恩先从左边出现,特朗普稍后即从右边亮相,两人走到两国国旗前面,开始紧紧握手。大概握了有10秒钟时间,两个人的手还上下晃动了多次。感觉特朗普也小心翼翼,没有使出他那著名的握手杀。金正恩也很快进入状态,露出标志性笑容,很灿烂。
特朗普时不时拍一下金正恩,指引一下方向。到了一个转弯处,金正恩似乎不知道具体方向,或者又是想等一下年长的特朗普,东张西望了一下,特朗普立刻抓住机会,拍着金正恩的肩膀,给他指引方向。当金正恩向前走的时候,特朗普更不忘将右手伸到小金的腰后边……
很有意思吧,外交无小事,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传递出意味深长的信号!总结一下这些很有意思的细节:
●第一,两个人都有点小紧张。
虽然都见过各种大场面,但毕竟这是老对手的第一次见面,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两个人还各种破口大骂呢!因此,这一次握手,虽然脸上保持着微笑,但一些小动作还是显示处有些紧张。
至少刚开始落座的时候,两个人的手都交叉在一起。等到寒暄了几句话后,小金两只手才分开,右手放在靠椅上,特朗普则几乎全程两只手交叉构成菱形。说明了什么?领导人也是正常人,估计,两个人的心都扑通扑通跳呢。
●第二,两个人都有点小兴奋。
此前就有爆料称,特朗普对金正恩说,我们将进行一次伟大的讨论,峰会将取得成功。金正恩则说:虽然到这里的路不容易,但我们还是排除万难到这里来了。特朗普于是竖起大拇指,给金正恩手动点了个赞。两个人都叙说着心中的憧憬,这个过程也确实不容易。
要知道,6月12日才举行正式会晤,一般领导人6月11日到就了不得了,但这两个人都6月10日就到了,6月11日整整一天,两人近在咫尺,就是憋着不见面,一直等到6月12日才见面,有意思吧……
●第三,一个新时代开始了。
特朗普非常兴奋,前天一下飞机,他就在推特上开吹:很高兴来到新加坡,空气中都弥漫着兴奋的气氛。这确实一次高潮迭起的会晤,特朗普一会说见,一会又说不见了,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背后,其实还是对会晤太期待。他想复制当年尼克松访华的奇迹,他更想拿诺贝尔奖呢!
对金正恩来说,这毫无疑问将成为历史性的时刻,事实上,他的每一步动作,都成为这个国家的新历史。比如,在新加坡,他昨天拍了人生第一个自拍,相信以后他会越来越放松。
6月12日,历史性的一天。
两位性情中人,先是45分钟一对一会谈,只有翻译在场;然后,才是大范围双边会谈,包括手底下官员;接下来共进工作午餐;随后,小金回国,特朗普记者会,晚上7点,特朗普离开新加坡。
此前,特朗普宣布取消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会晤,给市场带来了巨大波动,导致市场避险情绪骤升,黄金价格暴涨,创历史局部性新高。如今靴子落地,研究员认为,在短期市场风险偏好将上升,利空黄金等避险资产。
美朝分歧犹存,未来仍然充满诸多不确定性
◆此前,特朗普与金正恩之间关系恶化始于博尔顿的“利比亚”模式。
就在几周前,特朗普还猜测他可能因为对朝外交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美国白宫5月24日发表声明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取消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于6月12日在新加坡的会晤。特朗普致信金正恩称,他认为目前两人不适合会面。
随后白宫官员称,对朝讨论渠道开放,但朝方首先必须改变措辞。特朗普也表示,“可能”会在6月12日或稍晚举行“特金会”。
据朝中社消息称,朝方表示仍然愿意在任何时与美国对话。朝鲜副外相金桂冠称,朝美领导人亟需会晤,为了会晤能成行,金正恩付出了最大努力,但美国依然宣布取消会晤,这与全世界的意愿背道而驰。总之,此前“特金会”一直处在“扑朔迷离”状况。
研究员认为,导致双方此前“翻脸”很大原因就是博尔顿所提出的的“利比亚模式”博尔顿在美国电视上扬言,当年利比亚放弃核武的过程,也许可以成为朝鲜的有用模式。
对此,金正恩必定会注意到,利比亚的卡扎菲在放弃核武器之后被推翻和被杀。朝鲜可能因此认定,博尔顿是在暗示金正恩应该遭受类似的下场。朝鲜近日的声明包括愤怒拒绝利比亚的先例。以至于后期,朝鲜都不得不增加提防。
此前朝鲜领导人和特朗普双方的撕逼以及如今达成联合声明都无法忽视美国和朝鲜对“无核化”这个表述的理解不同
对特朗普政府来说,这只能指朝鲜放弃核武器,并废除其核计划。然而,对于朝鲜方面,“无核化”始终被界定为朝鲜半岛全面裁军进程的一部分,很可能也涉及美军撤出韩国
具体到细节而言,美方要求朝方先“完全、可验证、不可逆”地弃核,然后美方再解除对朝制裁,然而朝方则主张半岛以“阶段性、同步措施”方式实现无核化。对此,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王俊生表示,一方面,美国期望的朝鲜短期内实现“弃核”与朝鲜主张的“分阶段”弃核存在明显差距;另一方面,美国一贯主张的“先弃核、再讨论安全保障”和朝鲜希望的“同步走”方式同样存在较大差距。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包道格表示,一次峰会无法让美朝实现各自诉求,但各方无疑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未来双方需要更多沟通来解决具体细节问题。
即使领导人会晤成功举行,但是并不表明最终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即便是达成了一致意见也不一定能够得以有效落实,因此后期仍然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



决策参考




中国宏观经济需求走弱,利空股市和大宗商品!
博览财经分析】5月经济数据显示了中国宏观经济需求弱的特点:
◆首先,领先指标金融数据的低迷,正逐步向实体经济传导。央行5月金融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仅7608亿人民币,预期13000亿人民币,前值由15600亿人民币修正为15605亿人民币。社融增速严重不及预期。
其他经济数据,比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消费增速等,也表明了中国宏观经济需求整理走弱中国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8.5%,低于预期值9.6%和前值 9.4%。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4月回落0.2个百分点,也低于市场预期的7%。1至5月,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继续放缓至6.1%,预期7%,前值7%。
◆房地产投资增速虽然坚挺,但是独木难支融资环境收紧与信用分化,会影响企业的资本开支意愿。比如,房企融资严重依靠非标。如今在资管新规的规范下,非标融资受阻。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从几个大的方向上看,宏观总需求下滑已成事实。同时信用收缩会进一步加大总需求的低迷。总需求疲弱与信用收缩导致债务违约频发的压力之下,货币政策重心将偏向于稳经济、防紧信用可能产生的经济失速与债务风险。
短期来看,股票市场难以有大机会,贸易战走势的不明朗,也给股市带来压力。前期黑色大宗强势,源于需求复苏预期和环保限产,但需求复苏被证伪,而环保因素也被透支,大宗商品价格有较大下行压力。
5月经济数据显示了中国宏观经济需求弱的特点
◆首先,领先指标金融数据的低迷,正逐步向实体经济传导。央行5月金融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仅7608亿人民币,预期13000亿人民币,前值由15600亿人民币修正为15605亿人民币。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500亿人民币,预期12000亿人民币,前值11800亿人民币。5月M2货币供应同比8.3%,预期8.5%,前值8.3%。社融数据和新增信贷数据不及预期并且大打折扣,表明了中国宏观经济投资需求走弱。
◆具体到6月14日公布的其他经济数据也表明了中国宏观经济需求整理走弱。
●工业增加值方面: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增速相比于4月小幅回落。
且生产数据,与其它指标产生分化。其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整体偏强,而且从年度数据看,这几年的增速在提高,2016年是6.0%,2017年是6.6%,今年前5个月累计增速是6.9%。其二、2016年9月PPI同比转正后,这个数据一直保持强势,但这段时间终端需求是平稳、下行的。
也就是说,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比较强,而终端需求没有大扩张的情况下,工业品价格强势。
原因何在呢?研究员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能代表全部。根据统计局的定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的是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在历经PPI低迷时期的市场化去产能、行政化去产能和环保限产后,不少没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由于营收萎缩,不再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了。这一点,也可以从官方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与我们自己根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计算的增速之间的分化中看出。
这意味着,在中小企业加快出清的过程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对全社会生产情况的代表性大大减弱了,这也是近两年官方制造业PMI和经济数据不断分化的原因。
●需求方面,整体偏弱,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超预期的下跌。1至5月,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继续放缓至6.1%,预期7%,前值7%,创历史性新低点。其中,仅制造业和教育行业的投资增速出现了正向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新低主要受到“基建增速严重下滑”拖累。传统口径下的基建投资增速,只有5.0%。2017年全年增速是15%,今年1-4月增速是7.6%。在地方债务严监管和金融监管下,受制于资金来源约束,基建低增速将会是常态。地方政府作为结构性去杠杆的主体,压缩基建是去杠杆的必然选择。
1-5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5.2%,继续改善。专用设备制造业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保持了较快增速。但可持续性存疑。
●相比于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大跌,更让人意外。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6.1%,前值7.0%。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消费增速下滑得更快,4月增长了7.9%,5月只有6.8%。
分区域看,城镇与乡村消费同步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分产品类型看,限额以上汽车类销售增速从3.5%降到-1.0%,是最大拖累。
如此低迷的数据,可能原因一是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降低,二是房价涨幅放缓后的财富效应减弱,三是地产销售高增速后的房贷偿还,四是经济下行给居民收入的压力。
房地产投资增速虽然坚挺,但是独木难支
地产投资增长10.2%,依然是最亮眼的。销售增速和到位资金都有所反弹,但这种趋势可能很难持续。一方面,终端需求超预期下跌。另一方面,融资环境收紧与信用分化,会影响企业的资本开支意愿。
在融资渠道全面收紧的情况下,地产投资依然维持了很高的景气度。核心原因在于,大型房企更具融资渠道优势,大并小的行业整合在加速。在对销售前景不乐观的情况下,通过并购拿到地后加快施工,提高周转率。如果信用环境进一步紧缩,融资约束对大型房企硬化,行业整合和施工都会放缓。
自2017年银根收紧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风声鹤唳,违约风险越来越令人心惊。
全面战略押宝旅游度假地产的中弘股份,近两年公司资金状况令人颇为堪忧。据公告称,截至2018年4月30日,公司逾期借款本金达27.5亿余元,公司资金紧张,经营困难,正常偿债能力已出现问题。
事实上,在多年房地产政策调控长波段内,房企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之事并不鲜见。最为知名当属中城建,从2016年11月28日到2018年第一季度末,一年多的时间里累计发生14次违约,涉及金额达230多亿元,累及多家金融机构叫苦不迭。
总之,央行银根收紧,那些抗风险较低的中小企业开始出售部分、甚至全部股权以“保全身家”,甚至龙头房企也出现“融资受阻”的情况。近日,一则关于碧桂园200亿元额度公司债发行“中止”的消息快速发酵。
房企融资严重依靠非标。如今在资管新规的规范下,非标融资受阻。据数据统计,房地产非标余额3.76万亿,3年消化、年均影响8%。因此,通过以上分析看,房地产想维持两位数增长可能性不大。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从几个大的方向上看,宏观总需求下滑已成事实。同时信用收缩会进一步加大总需求的低迷。
总需求疲弱与信用收缩导致债务违约频发的压力之下,货币政策重心将偏向于稳经济、防紧信用可能产生的经济失速与债务风险。今天央行并未跟随美联储上调OMO利率,实际上就是在释放信号。OMO+MLF与降准置换,将同时成为央行宽货币篮子里的政策选项。
融资需求回落和货币政策结构性宽松,给长端利率下行打开了空间,但需要提防违约冲击下的信用利差扩大。短期来看,股票市场难以有大机会,贸易战走势的不明朗,也给股市带来压力。前期黑色大宗强势,源于需求复苏预期和环保限产,但需求复苏被证伪,而环保因素也被透支,大宗商品价格有较大下行压力。




关于5月金融与实体经济数据“背离”的几点见解
【博览财经研报】5月社融“腰斩”数据公布之后,部分金融人士“大呼危险”,而实体经济数据当中,上游生产较热,而制造业,尤其是计算机、电子等高科技行业的数据较高,但其他的行业表现并不乐观!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5月经济数据呢?
为何社融冷、生产热?金融和实体背离了吗?其实两者并未背离“社融腰斩”确实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负面压力”,但从中期角度看,实体经济增长(尤其是高科技、新兴产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对社融的需求正在下降,经济增长的韧性仍在体现,货币政策、金融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
首先,社融增速下降对实体的影响体现在结构性上。社融下降主要由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承兑汇票拖累(这部分融资主要对应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来源),资金来源压力对需求端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主要对应建安投资)的影响已经比较明显,生产端资金来源对应的表内融资相对稳定(企业贷款)。
第二,表外融资收紧对中低评级主体的融资成本影响,已经通过信用利差走阔的方式显现。5月份,信用违约事件的频发,意味着表外融资受限后,中低等级主体债券融资难度增加。社融增速下降对融资成本的推升,通过信用利差走阔的方式有所体现。
第三,从信贷结构来看,票据融资的增加也能印证融资需求被抑制。从数据来看,一方面5月份票据融资同比增幅较大(同比多增2916亿),另一方面票据转贴利率低位徘徊(6个月转贴利率维持在4.05%的低点),从两个方面印证了融资需求被抑制。
最后,这种结构的分化意味着未来总需求下行压力加大。信用收缩导致的资金来源压力上升,对总需求形成的向下压力将不断加大,而且这种信用利差走阔带来的资金压力,对短期的货币宽松不那么敏感,这将导致经济向下的压力不断累积。
于是,就有了两个最重要的问题——
(1)社融代表着实体部门的融资,融资不好了,实体能好吗?
(2)实何如果不好了,监管还会继续这样严下去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研究员要强调的是,“经济向下的压力不断累积”确实存在,但判断最终的经济走势,尤其是未来政策的走向,老的经验未必完全奏效。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还在推进,资本密集型的旧产业正在被淘汰,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正在兴起,这些产业未必需要很多资金投入
因此,社融与GDP之间的相关关系,其实是在弱化的。换言之,哪怕社融真的继续不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未必像大家想的那么大,未必像过去那么大
在5月宏观数据当中,就是制造业支撑了固定投资的高景气。
基建与房地产的行业产出对固定资产贡献率并不高。而是固定投资的景气度仍然很高,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
在房屋建筑中的建设(包含商品房与非商品房)、厂房建设等增速中枢抬升,与基建建设密切相关的土木建筑也没有出现下滑。
制造业的厂房投资与设备工器具增速都在继续,这与制造业固定投资完成额增速回暖传达的信号一致。
因此,没有必要刻意去维持社融总量,甚至可以说,过去几年的高社融本身就是非常态。因为既然那些高杠杆企业是政府想要淘汰,那么它们的融资需求在政府眼里,本身就是无效的需求。这些融资对应的产出,也不会太大。
排雷过程中,这些需求被压缩掉了,当然也没有必要增加信贷额度,去完全弥补这一块社融缺口(适当补一点也可能)。
而新兴产业,本身也不需要太多资本投入,所以随着未来结构转型推进,实体的债务融资也会下降,社融增速低于名义GDP可能会成为常态,不必大惊小怪。简单观察“社融/GDP”这个值,2009年“四万亿”之后奇高,如今虽已回落,但相比历史值,还是高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5 20:28 , Processed in 0.16556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