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周刊2018.7.3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31 08: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杠杆”变成“稳杠杆”,行情反弹空间有望继续加大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遭遇严重下挫。其中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是旷日持久的中美贸易摩擦,但是主要还是内因,国内去杠杆因素导致资金面严重紧张。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以及人民日报刊登的文章指出“去杠杆”演变成“稳杠杆”等信息均透露了,下半年政策有望缓和的信号。决策层此时此刻再次强调了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策会就此再转向大放水。,从上述高层会议、宣传部门的表述重大变化,研究员认为,预计后期股市的流动性预期将显著好转,未来一段时间股市总体主涨,局部回避疫苗概念,是基本判断。政策上的缓和足以对冲市场本就已不太担忧的特朗普5000亿威慑,这同样有利于反弹继续。行情特征方面,连续放量反弹后,市场已临近大会召开窗口期,行情回归到权重搭台,小票唱戏的概率更大。接下来注意把握盘面节奏,滚动操作。
“多交”了3200亿!减税!减税!!减税!!!》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或减速,分析普遍认为,“不甚积极的减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传统经济的“稳增长”步伐——有分析显示,上半年企业、个人一共合计“多交”了3200亿的税!显然,居民和企业的真实税负水平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还在大幅上升!如果把这部分多交的税退给实体经济,那么全年就可以减税6400亿,直接拉动0.8%的GDP增速。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博览视点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去杠杆”变成“稳杠杆”,行情反弹空间有望继续加大!                 
                                 
博览财经研报】人民日报消息,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结构性去杠杆稳步推进(经济形势年中看)》文章。文章中指出,去杠杆初见成效,我国进入稳杠杆阶段。去年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势头明显放缓。2017年杠杆率增幅比2012—2016年杠杆率年均增幅低10.9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杠杆率增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1个百分点。去杠杆初见成效,我国进入稳杠杆阶段。
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财政政策方面,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货币政策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措施。通过实施台账管理等,建立责任制,把支小再贷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免征增值税等政策抓紧落实到位。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遭遇严重下挫。其中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是旷日持久的中美贸易摩擦,但是主要还是内因,国内去杠杆因素导致资金面严重紧张。然而,以上信息均透露了,下半年政策有望缓和的信号。
此前,政策缓和已初露端倪:
7月20日,资管新规落地。新规未强调存量规模压缩1/3以及对存量非标续作更加灵活处理,同时允许公募理财投资股权市场、公募基金。可见,资管新规细则比市场前期担忧的尺度要略松一些。
7月18日晚,网传央行近日窗口指导银行,将额外提供MLF资金,用于支持贷款投放和信用债投资。央行增加MLF供给,方便商业银行去购买低评级信用债,其目的就是“维稳”。
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关于流动性表述的变化从“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变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直接将货币政策定性为,下半年更加注重市场流动性的供给充裕。
7月23日,央行更是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了它此前的承诺。央行大幅超额续作MLF,即体现了流动性充裕,又从实际行动上体现了后期监管政策短期会有所放宽。
如今国务院会议和人民日报直接刊文,政策缓和信号更为强烈。年中工作会议以及后期的四中全会或将进一步透露出“缓和偏松”的信号。
那么,政策的变化对资本市场有哪些影响呢?
研究员认为,从上述高层会议、宣传部门的表述重大变化可见,预计后期股市的流动性预期将显著好转,未来一段时间股市总体主涨,局部回避疫苗概念,是基本判断。
政策上的缓和足以对冲市场本就已不太担忧的特朗普5000亿威慑,这同样有利于反弹继续。行情特征方面,连续放量反弹后,市场已临近大会召开窗口期,行情回归到权重搭台,小票唱戏的概率更大。接下来注意把握盘面节奏,滚动操作。


                        

“多交”了3200亿!减税!减税!!减税!!!                 
                                 
【博览财经分析】7.23国常会已经让一部分业内人士和投资人准备“放心嗨”了,但研究员要提示的是,“政策边际宽松”的预期,确实有可能让基建在短中期会有“超预期”的表现,但未来的核心观察指标,仍然应该锁定在“实质性减税”上,只有这个“取得实效”,政策所希望“扶持”的实体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小微,民营企业的活力,才有可能获得“可持续”的释放
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或减速,分析普遍认为,“不甚积极的减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传统经济的“稳增长”步伐——
◆有分析显示,上半年企业、个人一共合计“多交”了3200亿的税
◆上半年税收增速仍然高达14.4%,且个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没有一项低于10%的GDP名义增速!
◆2018年上半年,我国税收收入/GDP比重、财政收入/GDP比重,分别比2017年上升4.4和4个百分点至21.9%和24.9%
显然,居民和企业的真实税负水平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还在大幅上升!
如果把这部分多交的税退给实体经济,那么全年就可以减税6400亿,直接拉动0.8%的GDP增速
……
研究员注意到,这一轮“政策微调”的重心是积极财政,而一个重要落脚点是基建投资。
这一轮对基建投资开的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融资平台贷款两个正门,前者是年初就确定的1.35万亿规模,没有额外增加,只是加快进度;后者要受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其实很难大幅扩张。
所以,如果仅仅只有上述“两个正门”,那么,也仅仅只能是托底
真正该做的应该是财政减税,而且是大力度、真心实意的减税,减税的标志至少应该是明显的税率大幅下降,或者是税收增速的大幅下降!
……
值得庆幸的是,此次国务院并没有“等待”不久就要开始的“年中总结会”,而是“及时相机抉择”,向市场发出了政策微调,(较之上半年)偏向于“稳增长”的“积极信号”。
而在国务院此次推出的若干项“扶持经济”的政策当中,研究员认为,最值得关注、对企业、对各个产业最有实质性影响的,就看下半年的“积极财政”,能否在“实质性减税”上有更“积极”的表现
上半年税收增速仍然高达14.4%
研究员注意到,2季度工业明显减速,而服务业增速居然有所反弹。但是服务业的回升主要归功于三大行业,交运仓储、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业,前两者的回升还好理解,一个代表物流行业、一个代表移动上网,都有旺盛的需求。但是金融业增速的回升有点不合逻辑,因为金融业做的是钱的生意,但明显到处都缺钱啊,货币和融资增速都在大幅下降,金融业怎么可能越来越好呢?
这其实说明目前除了部分新经济还在增长,大部分靠货币驱动的传统经济都在减速
而要让这些“正在减速的‘传统经济’”能够恢复活力,下半年,必须改变财政花钱的方式,从加大财政支出转变为减少财政收入,也就是加大减税的力度。
美国的经济、股市不断上行,但其货币还在收紧,就是靠减税在激发经济的活力,这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鼓励减税降费,但是从今年上半年的税收增长来看,我们的税收增速仍然高达14.4%——
◆增值税同比增长16.6%;
◆企业所得税增长12.8%;
◆个人所得税增长20.3%;
没有一项低于10%的GDP名义增速!
……
如果税收增速和经济增长相当的话,上半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还有个人所得税就分别多交了1900亿,600亿,以及700亿,合计多交了3200亿
这说明我们居民和企业的真实税负水平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还在大幅上升。
如果把这部分多交的税退给实体经济,那么全年就可以减税6400亿,直接拉动0.8%的GDP增速
……
上半年宏观税负水平不降反升,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
研究员注意到,我国税收收入/GDP比重从2013年的18.6%下降至2017年的17.5%,财政收入/GDP比重从2015年22.1%下降到2017年的20.9%,体现减税降费成果。
但是2018年上半年,上述指标分别上升4.4和4个百分点至21.9%和24.9%
从具体经济指标看,上半年名义GDP增速10%,财政收入增速10.6%、税收收入增速14.4%,其中个人所得税增速20.3%、增值税增速16.6%、消费税增速17.4%、企业所得税增速12.8%、车辆购置税增速16.4%。
在GDP增速下行的环境下,财政未能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个人所得税增速大幅高于居民收入增速,抑制消费水平的提高,企业承担的税收、非税及社保等负担依然较重,实体经济的投资收益率偏低,不利于企业增加投资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25%2F15324810679199.jpg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25%2F15324810675654.jpg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25%2F1532481067539.jpg

财政政策下半年确实有“更加积极”的空间
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最好的财政政策应该是企业所得税减税。
从数据来看——
◆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10.6%,高于去年同期的9.8%,但财政支出仅增长7.8%,低于去年同期的15.8%
◆今年上半年共实现财政赤字7261亿元,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9177.4亿元。
◆此外,上半年地方债发行仅1.4万亿,低于去年同期的1.86万亿。
显然,下半年财政政策有必要更加积极
而研究员也注意到,财政部内部人士已经在逐步释放“下半年”减税的信号——
◆财政部国库司主要负责人、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娄洪表示,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更多在下半年体现
◆财政部税政司副巡视员袁海尧在财政部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上称,下半年,财政部将落实好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工作部署,强化“放水养鱼”意识,进一步研究出台其他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而相关分析预计,下半年财政资金较充裕,广义财政收入增速将保持在13%至15%的区间
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加快,为减税提供更大空间。土地出让收入高增长可能带来更多政府性基金划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下半年财政支出子弹将较为充裕。
预计增值税税率可再进一步下调,加快税率三档变两档进程。
个人所得税同样可进一步下调税率。
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确立后,综合所得适用的最高边际税率45%应大幅度下调,相应下调其他各档税率。
另外,一些低效率财政补贴或奖励应削减。
减税可能达2000亿左右的规模,主要是支持企业研发投资
此次国常会再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大力气。
国常会提到的减税,主要是将研发费用加计扣税的政策推广到大中型企业,同时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这一部分主要针对新经济、针对研发,其实是希望激励企业创新,启动高端制造业投资,根据测算,此次国常会政策涉及的减税,可能达2000亿左右的规模,主要是支持企业研发投资。
此次国常会聚焦减税降费,在确保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初步测算全年可减税650亿元
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
因此,我个人认为,下半年随着“宏观政策边际宽松”,金融市场的“体温”会有所回升,但政策侧重点仍然集中在“高科技产业”之上,下半年投资机会大概率也集中于此。


                                 
                                           焦点透视
                 



美欧媾和?马克龙首先不同意!进口美国农产品?没门!                 
                                 
【博览财经分析】研究员一直强调,国内改革日益成为主导A股发展的核心矛盾,外部的贸易战因素对A股行情冲击力,已经逐渐降低。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博弈势必常态化。
根本的化解之道,还在于通过改革、转型、升级,做大中国国内市场,使其大到足以让参与各方都能够“相对公平的分享利益(当然也就得共担责任与风险)”(据生态环境部披露,仅仅黑臭水体整治市场的缺口,就高达万亿)。
中国规模巨大的“未来市场空间”,才是中国在美欧日之间“纵横捭阖”的“本钱”!
因此,无论是对内发展经济,转型升级,还是对外应对贸易战的压力,增强中国经济的“融合力”,都势必要求中国经济向高科技、新经济方向发展,也是今年以来决策层全力发展高科技,扶持新经济、独角兽的主因,这才是未来A股中长期投资的“主攻方向”!
而如果A股这几日因为所谓的“贸易战”压力再次回调,那就不啻于给予了你又一次“低成本介入行情”的契机!
刚两天就打架:美欧零关税区现裂痕,这份协议有多脆弱?
7月25日,特朗普和容克用了近三个小时达成了一份细节不详的意向性贸易协议:美欧双方将朝着“零关税、零非贸易壁垒和非汽车类工业产品零补贴”的目标共同努力。
就在国内一些“脑残自媒体”为所谓的“美欧‘虚拟’零关税同盟”弹冠相庆之际(研究员在第一时间就指出,人家还没开始“正式谈”呢),所谓的“欧盟要从美国进口更多的大豆以及液化天然气”的消息传回欧洲,立马就引起轩然大波。
7月26日,马克龙再次重申,美欧贸易正常化前提是美国先取消钢铝关税,美方应作出清晰的姿态,撤销其此前的非法关税,“这对于我来说才构成了一个向前行进的前奏。”
7月27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安德丽娃严正表示:我在这方面说得很清楚了,农业不是(美欧协议)的一部分,(该协议)涵盖的领域仅仅包含在(美欧)声明之中
欧盟官员则指出,欧盟并未在协议中答应开放欧盟的农业市场!欧盟执行的不是计划经济,最终需要市场来决定欧洲要进口多少美国大豆。目前美国已经是欧盟的第二大大豆出口国,美国大豆约占欧盟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不过总额仅在16亿欧元左右。
而何况,在欧盟现行政治结构下,容克没有实际元首权利,谈判也需得到授权,且无任何能力强迫成员国购买美国大豆,而欧盟作为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体,买大豆必须是市场化行为,这份美欧清单如何落实成疑。
整体来看,此次零关税自贸区协议仅具有象征意义上的重要性,缺乏细节;同时双方均故意使用了含糊不清且极为笼统的言词。
这份美欧联合声明的奥妙在于:欧盟仅仅只是降低了大豆壁垒而非承诺购买大豆,且在液化天然气钢铝关税这两个关键问题上,美欧均使用了在谈判语言中法律意义较弱的“想要(want)”来表述
通常在谈判文本中,“想要”或“希望”这类表达的法律意义是非常微弱的
值得注意的是,且不谈具体监管融合方面的障碍,仅仅说在奥巴马时代那种美欧交好的气氛下,双方在“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框架下都没有达成共识,现在这种气氛下能达成共识更是谈何容易
此前,在法国的强力敦促下,欧盟表态坚决不能在“枪顶在头上”情况下谈判,并要求以美方先放弃钢铝关税作为恢复谈判的前提,而此次容克的访美之旅则在实质上放弃了这一前提的情况下,也并未得到美方放弃该关税的承诺
这也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此美欧声明表达严重不满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也有“处江湖之远”者,仍然在替“居庙堂之高”者“操碎心”,似乎不把美欧所谓的“虚拟零关税同盟”描绘得“活灵活现”,成为中国现实的威胁,就不能体现这些“忧国忧民者”的存在价值——
例如这篇大作《警惕:不仅仅是美欧合流!全球十大媒体“欧美贸易同盟”报道究竟透露出什么》。
首先就选择性的渲染的所谓“十大国际面条(媒体)”呕心沥血的“美欧姑表亲”是多么的“恩爱”……
一、英国《经济学人》
题目:《贸易与关税:一吻定和》
摘录:鉴于川普三心二意的做事风格以及他对于美国对欧盟贸易逆差的不满,此次休战可能并不会长久。这意味着此次(欧美)强心剂般的政策宣言可能不过就是川普在容克抵达华盛顿拍大腿才决定的。特别是川普的农业部长跟他概述了一下整个高达120亿美元的针对美国农民的一揽子救援计划。要知道美国的各个贸易合作伙伴的报复性政策的枪口大都瞄准了这些农民。
其实美国农民长久以来就很担心他们会在川普的贸易战中承担的炮灰角色。美国有五分之一的农产品是出口的。光这一点就足够让他们成为中国、墨西哥和欧盟制裁的直接受害者;而他们在美国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又足以让他们成为其他国家的攻击对象,因为只有透过他们(施压)才能让川普政府重新选择出牌的路数。
只不过这次的欧美和解其实并没有给美国的农民带来多少减压。一方面在最终的联合声明中,除了简单的提到大豆之外,农业根本没有被提及;另一方面美国向欧盟出口的农产品体量很小,只占受新关税政策影响的总数的4%。相比之下更加引人注目的是,美国要在原有的对农业的支持之外再增加120亿美元的资助,这对于政府来说是很大的一笔补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一个囊括了全球最有钱国家的组织)估算美国农民在2016年收到了美国政府各方各面330亿美元的补助。
胡评: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媒体。《经济学人》的评论与其说是对欧美贸易同盟的不满,不如说是更担心贸易同盟的不长久。

二、荷兰《电报》
题目:《川普和容克弹冠相庆贺成功》
摘录:对于川普和容克而言,此次谈判结果都可以被他们描述成一次成功谈判。其实主要原因是会前大家的期望很低,但实际上问题其实并没有都妥善的得到解决。川普对于欧洲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的加税仍然有效,而容克也只能为了眼下的和平而哑巴吃黄连。
在欧盟的坚持之下,双方发布了联合宣言。欧洲人似乎决定只要是有白纸黑字,美国人就不敢随时变卦。不过他们应该也知道,其实某人的一条愤怒的推特推送,就足以分分钟让这个世界天翻地覆。
胡评:看来《电报》的基本态度和《经济学人》没有什么差异。

三、法国《世界报》
题目:《在和华盛顿达成协议之后,布鲁塞尔应该着手准备一个B计划》
摘录:双方和谈固然好,然而欧洲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布鲁塞尔(欧盟)必然应该展开和华盛顿的贸易谈判。但是欧洲人应该牢记一点——川普是一个摇摆不定的决策者以及他坚定想要改变现有的多边贸易格局的决心。我们两天前从川普那里听到的言辞可能不过就是他的缓兵之计。换言之,中美贸易战中,大豆产农因为中国的报复性关税政策哀声不断。川普的巧言令色就是为了稳住他们。此外,如果欧美还想重拾跨大西洋贸易自由区谈判,恐怕只会是路漫漫兮其修远。
胡评:就题目看来,《世界报》似乎并不赞成欧美协议。其实,与《经济学人》基本态度并无差异,只是担心美国人不能遵守相应的约定而言。

四、德国《明镜》
题目:《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的后门大开?》
摘录:目前重启TTIP谈判是不现实的。毕竟现在的谈判重点都应该是放在了工业产品关税问题上。这个问题谈妥了,我们才能给TTIP谈判放行…
理论上双方是可以开始TTIP谈判的准备工作,只不过不知道到猴年马月才能等到美国总统完成美方的协议条款。如同吉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贸易专家洛夫•朗汉默尔指出的一样“川普想要的是结果,而不是漫长的谈判”。
退一万步讲,哪怕是有这个TTIP谈判态势,欧洲人也要仔细想清楚,毕竟之前有那么多国家强烈反对。在德国,绿党再次明确他们将誓死抵抗。德国议会绿党党团主席向明镜明确表示“现在这些TTIP协定中的问题条款都是旧调重弹,但是这个协议损害的是全欧洲人民的利益”。
胡评:《明镜》显然已经更进一步看到了签订《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的可能性,虽然不断强调这一谈判目前不现实,但依然流露出他们“想要的是结果,而不是漫长的谈判。”

五、欧盟(布鲁塞尔)《欧洲动态》(如果说上面还算是“媒体”的话,从这往下,也就只能称之为“面条”了……)
标题:《普曼:“胜利不属于容克,也不属于川普,不过可以暂时喘口气而已”》
摘录:欧洲议会德国社会党议员普曼表示:“这对任何一方都称不上是获得了胜利。美欧双方对彼此的征税都还在生效期。欧洲对于美国的征税将重伤川普,因为这个伤害到他在中西部选民的利益。透过他的贸易政策不难看出,川普现在压力重重。他此前误导了他的选民,让他们以为贸易战很好打,更容易赢。除此之外,由于他激进的俄罗斯政策让他更是被很多人炮轰。正因为如此,他必须坚持走他的弯路,并且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问题终结者。他应该是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为他在11月的中期选举赢得更多的支持。”
胡评:从语言表面上来说,《欧洲动态》认为这对任何一方都称不上胜利,但这是因为“双方彼此的征税还在生效期”,如果真的彼此不再征税,《欧洲动态》大概就不会这样说了。

六、奥地利《维也纳报》
题目:《川普vs欧盟:2:0》
摘录:诚然对于在布鲁塞尔、柏林或者维也纳的人来说,这场谈判可以被认为是一场“理智的胜利”。毕竟我们避免了一场贸易大战。至少到目前为止一起都还是奏效的,欧洲也因此而松一口气了。
然而用同样的逻辑我们也可以把这次川普-容克交锋看成是美国政府的推土机式胁迫手段的成功。与其说美国总统做了妥协,倒不如说他只不过照往常一样肆无忌惮的威胁欧洲(这在欧洲人看来是不合法的)。此外,美国对于欧洲铝和钢铁产品的惩罚性征税仍然是有效的。这怎么听起来(对美国)都不像是一个亏本买卖。
世界舞台上的老司机很多,欧洲显得像是初出茅庐,需要多被人带带。
胡评:《维也纳报》标题看起来非常否定,但内容上也肯定了这是一场“理智的胜利”。

七、西班牙《国家报》
题目:《华盛顿和布鲁塞尔的贸易谈判让欧盟内部生嫌隙》
摘录:欧洲艰难走出和美国贸易战的阴霾,勉为其难开始双边谈判。美国总统川普和欧委会主席容克之间出人意料的和解姿势让不少人大跌眼镜。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拍手称赞。受制裁影响最严重的德国对双方此举表示深感欣慰。然而法国人却对于所谓的”自由贸易“持高度警惕状,并且(透过总统)表示了他们的怀疑态度。布鲁塞尔(欧盟)则加快节奏,希望尽快得到欧盟各国的委托授权尽快开始与华盛顿的谈判。
(从美国)购买更多的天然气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一个购买更多美国天然气的承诺,那你就错了。其实自从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地区以来,欧盟就开始对俄罗斯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并且开始探索能源供应多元化的解决办法(改变欧盟对于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现状)。但是如果想要购买美国天然气,必须先要进行液化处理,然后从海上运输到欧洲,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此外,天然气出口许可办理手续十分冗长,时间投入成本很高。
胡评:《国家报》题目是强调了欧洲内部的差异,但依然流露出欧洲在整体上还是希望“加快节奏”,尽快开始与华盛顿的谈判。

八、意大利 安莎通讯社
题目:《专家佛车利:川普意在联合欧盟抵抗中国》
摘录:川普和容克面对面谈判过后双方都放下惩罚性关税这把屠刀。这一结果也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白宫的最终目的从来不是给1万亿贸易使绊子,而是“把欧洲逼到墙角,跟着美国一起抵抗中国”,意大利经济学家阿尔贝特•佛车利指出。…“美国就是故意把欧洲往墙角逼,因为欧洲最终一定会妥协。…川普长期的目标就是破坏以中国为轴心的世界价值产业链,并且创造一个可替代的西方产业链,然后取而代之”。
胡评:安沙通讯社报道其实很直接,不但指出白宫的最终目的是“把欧洲逼到墙角,跟着美国一起抵抗中国”,并且强调这是早已存在的“事实”。

九、巴西《圣保罗报》
题目:《巴西外长:巴西已经做好探讨世贸组织改革的准备了》
摘录:巴西外长阿隆索•努奈斯表示巴西在听闻欧盟和美国准备联合改革世贸组织的消失之后,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好在改革问题上大展拳脚。只不过他们希望首先可以解决因为美国导致的现有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失效的问题。…欧美双方虽然意欲改革,但是还没有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巴西希望通过一些列的改变可以使得整个机构更加灵活和具有代表性。外长表示“世贸组织内有很多机制对于整体的良好运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在这里特指争端解决机制。我们绝对不同意给这些机制上锁。”
从奥巴马时期开始,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法庭就因为美国的不合作态度而饱受煎熬。该法庭由九名成员组成,其中一名于9月30日将卸任,然而美国政府一直反对提名新的法官。2月份的时候世贸组织的主席罗伯特•阿泽维多表示已经警告过川普政府,如果执意如此,世贸组织很可能陷入瘫痪危机,因为纠纷解决小组内部必须就相关条例法规表态,而小组内很可能因为意见不统一无法给出最终判定。
胡评:虽然《圣保罗报》流露出巴西已经准备改革世贸组织,那么一旦欧美形成正式联盟之后,巴西是否会开始考虑加入欧美联盟呢?(编者按:嘿,小胡啊,特梅尔刚刚还在金砖上跟大大腻歪呢,如果所谓的“欧美‘虚拟’零关税同盟”真的存在的话,那么,一贯不受其待见的南方市场国家,一样会背拒之门外!巴西的农产品跟欧美可是竞争关系,好不好!

十、墨西哥《国家报》
题目:《川普:与欧盟和解,又转向加拿大和墨西哥》
摘录:在谈及(美、加、墨)北美自由贸易时,曼努奇周四在表示华盛顿希望尽快可以达成“一致的原则”。他表示美国总统川普要将中心放在协议上面,而此“协议一定要能够解决问题”,甚至可以透过“一到两个协议”达成这个目的。
有趣的是,墨西哥外长和经济部长将于周四前往华盛顿与美国代表团就相关问题展开谈判,而川普的示好信号恰恰是在他们赴美之前释放出来的。
胡评:《国家报》信号更明确了,墨西哥也已经开始努力与美、加共同达成“北美自由贸易区”。

我们的结论:
由世界各国媒体的速评来看,
第一,没有一家真正反对欧美联盟,只是担心欧美联盟流于纸面。
第二,除了欧美联盟之外,已经有更多的国家将积极靠拢欧美联盟。
第三,尽管欧美贸易和解目前只是一个和解协议,但其中共同的矛头指向还是相当明确的。
第四,未雨绸缪,必须想到一旦欧美同盟真正形成,金砖五国其他国家与之靠拢乃至申请加入的可能性。
我们尽管没有必要“自我恐吓”,但也不能盲目的“自我安慰”。如何以真正全面性的改革和开放迎接挑战,也许才是“化危为机”的唯一路径。
编者按:嘿,小胡啊,这段点评还算是有脑子的,但列举的那些个用来充数的“面条”来作为证据,只能说立论的“根基不牢”!

加拿大邀12国谈WTO改革,但中美欧等核心国家“早就开始谈了”
巴西、智利、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瑞士、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肯尼亚。
加拿大新任国际贸易部长吉姆?卡尔(Jim Carr),日前邀请上述12个国家地区的贸易代表于今年10月共赴渥太华,一起商讨如何对世界贸易组织(WTO)进行改革。如此重要的议题,身为全球最强两大经济体的中国和美国并未获邀参加讨论。
卡尔于27日向彭博社解释道,这次开会的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他表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知悉会议的召开,但并不在受邀之列。“美国人对WTO抱有诸多偏见,但从未给出任何解决方案”,卡尔抱怨道。
近年来WTO运行效率低下,尤其是其争端解决机制,已无法应对与日俱增的贸易摩擦,“改革”已成“人心所向”。
欧盟内部于上月底讨论出一份18页的“WTO改革方案”,非常详细。该方案旨在盯防美国对WTO上诉机构的干预,以防WTO遭受“系统性瘫痪”。
相比之下,加拿大人似乎还没想好具体的改革措施。
该国驻WTO大使德波尔称,“这次会议就是一次预先讨论,是为以后的讨论做铺垫。”而卡尔则表示,希望受邀的国家仔细想想WTO都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为“抛砖引玉”,加拿大率先提出3点建议:“电子商务”、“投资保护”、“加强与发展中国家贸易”。
美国在“改革WTO”议程上也有自己想法。该国商务部于今年3月公布2018年度总统贸易政策议程的最新版本,重点列举美国对“WTO司法越界”、“谈判机制透明度”等问题的忧虑。但正如加拿大贸易部长所述,报告除了“抱怨”,并没有提出任何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相反,美国已经成为全球自贸体系中的“搅局者”:多次阻挠WTO上诉机构新法官任命的甄选机制,让受了委屈的国家“有苦说不出”。
更有甚者,美国还将自己在贸易战中“扫射队友”、“误伤本国农民”的行为归罪于中国。
26日,美国驻WTO大使谢伊(Dennis Shea)在机构会议内大谈“中国的破坏性贸易经济模式”,将“全球最具保护主义经济体”反扣给中国,贼喊捉贼。
中国驻WTO大使张向晨认为对方来者不善,称谢伊的言论“自带火药味”,“试图将中国妖魔化”。中方还认为报告不成熟,没有足够的政府来支撑所谓“政府控制企业”的言论。
中方对WTO的改革持支持态度。商务部发言人高峰26日指出,中方将改革重点放在“维持世贸组织基本宗旨和原则”、“照顾大多数成员利益”的基础上。
“中方希望通过渐进式改革,确保世贸组织基本宗旨不变,基本原则不受挑战,同时,增强世贸组织的权威性和领导力,强化自由贸易原则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更好地促进全球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
“中方一贯主张建设开放透明、互利共赢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只要符合世贸组织原则,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都持积极态度。同时,希望能够维护世贸组织团结,与各成员一道,共同捍卫和发展多边贸易体制。”


                        

FAANG摇摇欲坠,论证“俺们不行”的脑残还要来鼓噪?                 
                                 
【博览财经分析】此前谈论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威胁时,部分国内“脑残自媒体”都选择性的拿中美两国股市的反差来做“证据”,把两国经济自身的内在不同,简单的固化为(脑残自媒体嘛,也就这个水平了……)金融市场的“上天入地”,如今这个被脑残自媒体拿来说事,论证“俺们不行了”的“铁证”,也来给脑残自媒体“打脸了”……
若不是FAANG的助力,上半年标普500指数将出现负增长,这五家公司几乎决定了美股大盘。
然而二季报披露后,奈飞跌10%、Facebook和推特跌20%,美股十年牛市的中流砥柱似乎危如累卵……
美股近十年的牛市中,五家明星公司——FAANG无疑是最大的功臣。然而,近期一系列迹象表明,市场对Facebook、苹果、亚马逊、奈飞和谷歌的追逐或许将来到尽头。
雅虎前副总裁,Peakprosperity网站创始人Adam Taggart就在自己最新的文章中,将FAANG比喻成“煤矿里的金丝雀”,暗示只要FAANG的走势开始牛头向下,美股离崩盘也就不远了。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接连发布财报的美股互联网巨头们,股价确实出现异动。奈飞在订阅者数据不佳及第三季前瞻公布后,股价下跌10%;Facebook因为活跃用户和收入的增速放缓,股价大跌20%;亚马逊虽然二季度每股收益超预期,但总营收不及预期,股价横盘;谷歌由于欧盟反垄断50亿美元的罚款,股价也仅上涨3%。
投资者对FAANG的疯狂追逐
科技股无疑撑起了美股牛市。据Lawrence McDonald的数据,目前FAANG是605只ETF的前15大持仓股,而2008年时,只有9只。
投资者认为,当市场整体走高时,FAANG将快速上涨;即使市场上涨乏力,科技股也能抗跌。随着投资者的不断追捧,这五家巨头总共占到纳斯达克指数市值的近一半,达到4万亿美元。
在标普500指数中,如果FAANG今年上半年没有增长,那么标普500指数在2018年上半年就会出现负增长:上半年,FAANG涨幅为3.38%,而指数其余公司下跌0.73%。也就是说,这五家公司决定了美股大盘指数。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30%2F15329109419396.gif

FAANG——“矿井里的金丝雀”
而Taggart认为,一旦FAANG的走势出问题,美股也将出现反转。
2013年,FAANG的市值还只有1.2万亿美元,而5年后的今天已经翻三倍来到4万亿美元。Taggart表示,FAANGs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股指今日创历史新高的原因,牛市结束,也只需要出现“情绪的逆转”。
Peakprosperity共同创始人Chris Martenson比喻道,如果奈飞是煤矿里的金丝雀,那么Facebook就是第一个倒下的矿工。
金丝雀是一种对有毒气体敏感的鸟类。以前矿工带着金丝雀下井,一旦金丝雀死亡,矿工就会察觉井下存在有毒气体,需马上撤离。
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的Howard Marks表示,FAANG都是很棒的公司,但ETF可能加剧了流入这些股票的资本,但大量ETF集中在同一只股票上之后,如果行情变冷,谁会再去买它?如果上涨行情结束,那么对持有这些股票的ETF来说,情况将比持有其他股票时更糟。
而作为卖方机构,摩根士丹利也异乎寻常地发布了两份报告,警告投资者撤出市场,尤其是撤出FAANG股票。大摩表示,即使大公司管理层没有降低预期收益,二季度财报季仍将不可避免地让企业承认,贸易紧张增加了预期收益的风险。
FAANG内部人士减持
与此同时,Taggart提到,只要查阅FAANG管理层的股票交易情况,就会发现他们正尽可能快地将资金撤出,内部人员的交易量达到6年来的最高水平,到2018年为止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
Facebook的扎克伯格从2016年开始,就加速减持Facebook,2018年初开始,他以更快的速度减持。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30%2F15329109414824.gif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30%2F15329109418837.gif
据彭博数据,Facebook、亚马逊、奈飞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高管和董事们今年已经处理了45.8亿美元的股票。
在2018年前六个月,这一数字有望超过50亿美元,这是自2012年Facebook上市以来的最高数字,并将上半年的内部人员交易总额推高至143亿美元。
FAANG存在的风险
Taggart还表示,FAANG之中的每一家公司都面临着风险。
Facebook在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用户隐私丑闻曝光后,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审查,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退出Facebook”运动。年轻一代已经越来越少地使用这个平台,只有9%的Z世代使用Facebook。
亚马逊面对来自特朗普政府更大的反垄断压力。特朗普政府刚刚任命了一位长期批评亚马逊的人加入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并正在寻求征收互联网销售税。
苹果公司的iPhone销售单价达到1000美元致使销量放缓,且苹果海外的销售和供应链都可能被不断升温的贸易摩擦所影响。
奈飞则随着内容制作成本的增加,今年的负现金流将高达30 - 40亿美元。来自其他大型内容提供商的竞争也将改变格局,迪士尼将在2019年从奈飞撤下广受欢迎的内容。
谷歌占有90%的搜索市场,预计今后将面临更多反垄断限制和巨额罚款。
Taggart最后表示,FAANG非常重要,因为他们走到哪里,市场也就会走到哪里。他预计,当前高企的资产泡沫破灭时,股市可能会出现40%或更大幅的回调。
暴跌20%!脸书8000亿世纪暴跌后 又一巨头出事
继Facebook股价重挫近两成后,另一家社交网络巨头也遭遇了股价大跌。
当地时间7月27日,推特公司股价暴跌超过20%,创下公司历史上第二大单日跌幅。就在此前一天,由于财报不及预期,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公司Facebook经历惨重损失,公司市值在一天之内蒸发约1200亿美元(约8000亿人民币),创下全球史上市值第一跌。
紧跟FB:推特股价暴跌超20%
前一天报收于42.94美元的推特,周五开盘前股价已经跌破37美元,开盘后依旧一路走低,截止收盘其股价已经下跌超过20%,最终报收于34.12美元。股价大跌之下,公司市值损失6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2.2亿元)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30%2F15329109421065.gif
与Facebook类似,推特此次大跌的背后也是不及预期的财报数据。本周五盘前,推特发布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其中,第二季度推特月度活跃用户减少且业绩不佳。
财报显示,推特第二季度月活用户数量为3.35亿,财经分析机构StreetAccount和FactSet对该指标的预测为3.385亿,这意味着推特的该项指标未达预期,与第一季度的数据相比也减少了100万。推特公司还表示,预计第三季度的用户数量可能还会减少数百万。而在2017年,推特的用户数量平均每月增长3%。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30%2F15329109424510.gif
《华尔街日报》指出,推特用户数量下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推特自己推行的“改善公共对话环境”行动,封停大量违规账户;二是欧盟近期开始实施更为严格隐私保护法律;三是部分地区文字推特用户服务商的合同终止。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推特在第二季度损失了至少300万用户。
与此同时,推特也给出了疲软的业绩预测,预计经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将处于2.15亿美元到2.35亿美元之间。推特的全年业绩预测较之上个季度的预测有所下滑,股权激励相关的支出将处于3亿美元到3.5亿美元之间,相比之下上个季度的预期为3.5亿美元到4.5亿美元之间。
社交媒体巨头面临的猛烈冲击
作为全球社交网络巨头,FB和推特的用户数量合计占全球总人口的近一半。但财报明确显示,这两家公司持续和相对容易的增长时代正在逐渐消逝。
用户增长放缓以及日活低于预期的问题,是这两家社交媒体巨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问题的症结仍在于信息服务。
前段时间,Facebook网因个人数据“泄露门”而受到猛烈抨击。
剑桥分析公司获取了超过5000万“脸书”用户的个人数据,这是该社交媒体平台迄今为止最大的数据泄露事件。据了解,通过利用这些数据,剑桥分析公司向用户投放了有针对性的政治广告,以推动特朗普2016年的总统竞选和支持英国脱欧阵营的宣传活动。此外,FB还存在虚假的新闻报道和恶作剧、信息滥用问题等。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30%2F15329109423969.gif

今年二季度,由于“泄露门”的监管新规以及欧洲推出《通用数据保护条例》,FB在欧洲日活跃用户和月活跃用户同比均出现下降,这也是2016年首次出现下降。
推特的问题更严重。多年来,Twitter一直标榜言论自由,但很快,愤怒、暴力、辱骂在平台蔓延,政治势力也开始利用平台谋利,甚至有暴民利用该服务组织反对政客、活动家和大规模枪击受害者的运动。
目前,扎克伯格和推特CEO杰克·多西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多西在周五说:“我们相信,推特作为一项日常服务的价值会随着平台上的对话更加健康、人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增强。我们正在取得进展。”
毋庸置疑,如何让投资者相信这些问题确实得到了改善,是两家公司接下来的重要课题。
美国科技股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
整体来看,市场正在消化最新一波的美国企业财报。
除推特外,英特尔周五股价大幅收跌逾8%,市值降至2222亿美元。大跌原因仍是财报“爆雷”,其数据中心集团业务的业绩表现未能达到分析师预期。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30%2F15329109436046.gif

英特尔周四盘后发布财报称,该公司第二季度营收为170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为50.06亿美元,同比增长78%。英特尔第二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均超出市场预期,且第三季度业绩展望也超出预期,然而数据中心集团的表现令华尔街感到失望。
具体来看,英特尔数据中心集团第二季度营收为54.4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3.72亿美元,但未能达到分析师平均预期的达56.1亿美元。
板块方面,科技股已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周四,受Facebook暴跌影响,科技板块下跌了1.5%以上。周五推特与英特尔的大跌拖累科技股普跌,其中跌幅较大的公司包括:西部数据、GoPro、Box、Spotify等。此外特斯拉收跌3.09%,微软、高通、英伟达、IBM几家公司跌幅在1%到1.8%之间。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30%2F15329109436678.gif
美股市场被称为“FAANG”股票的脸书(FB)、苹果(Apple)、亚马逊(AMD)、奈飞(Netflix)以及谷歌母公司字母表(Alphabet)五家公司中,只有亚马逊股价上涨0.51%,其余四家全部收跌。
值得一提的是,流媒体视频服务巨头奈飞在美国东部时间7月16日公布的财报同样也“爆雷”。财报显示,奈飞第二季度盈利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但营收则不及预期。
另外,第二季度季度奈飞新增515万订阅用户,不但低于714万的第一季度新增用户数,也明显低于Netflix此前自己的预估水平620万和市场预期627万。
这份财报一出,奈飞股价在美国东部时间16日盘后的交易中就应声大跌近14%。在随后的交易中,奈飞股价有所回升,但发布财报至今已累计下跌了11%以上。
科技股凛冬已至?
整个第二季度,Facebook是走势最强的大型科技股。此次股价跳水逾20%,市值缩水1230亿美元令人震惊,紧接着推特和英特尔公布令人失望的财报后也经历大跌。
连续两日下挫的科技股引发市场恐慌,担忧明星科技股气数已尽。美国科技巨头的未来运势如何?
美银美林分析师称,在此前一周时间里,投资者向美国科技股投入了6亿美元的资金。分析师敦促美银美林的客户卖出科技股,原因是有迹象表明这个板块的资金流入已经达到了泡沫区域。
数据显示,专注于科技股投资的基金今年以来已经向这个板块投入了高达360亿美元的资金,到现在为止已经创下了纪录新高。该行指出,投资者对所谓FAANG股票的偏好已经使其成为了“全世界最拥挤的‘量化宽松’交易”,并建议卖出这些公司的股票。
沃尔夫研究公司的首席投资策略师Chris Senyek也于客户报告中敦促投资者卖出FAANG股票。他认为,太多的热捧导致了这地股票的估值出现“泡沫”的迹象。
同时市场上也有另一种声音。例如投行Piper Jaffray的分析师Michael Olson就仍然坚信,整体而言FAANG股票在2018年余下的时间里将获得优于大盘的表现。他预测,FAANG股票今年都还将上涨至少10%。
面对贸易战 为何中美股市表现大相径庭(附股)
3月22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来,A股市场从3281点最低跌至2691点,几乎跌去600点,最大跌幅达到18.2%;而美国道琼斯指数3月22日开盘23995点,本周在25500点附近,不但毫发无损,还上涨了6.3%;纳斯达克指数甚至创出历史新高。
中美贸易战开打,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中方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美方,这与贸易战前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
贸易战前,市场普遍的预判是美股正处于历史高位,且美股目前平均市盈率达到24倍,而沪市的平均市盈率仅仅14倍,按理说,A股的抗跌能力要远强于美股,但事实的结果却是与市场的预测大相径庭。分析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中美股市处于不同阶段。美股近两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属于牛市,市场的每次下跌都被空仓资金认为是逢低买进的机会。而A股近两年一直在以3200点为中轴线盘整,久盘必跌,遇到利空市耻容易信心不足,出现连续破位的走势。
2.中美两市资金状况不同。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经济复苏比较强劲,再加上美元强势,吸引很多资金流入美国市场,市场资金充沛,估值也相对较高;而A股市场由于经济处于新常态调整期,去杠杆使金融机构资金捉襟见肘;再加上强监管措施,游资在A股也不敢轻举妄动,造成资金流出严重。尽管A股估值较低,但由于市场缺乏赚钱效应,难以吸引新资金流入。
3.贸易摩擦引起的汇市波动对两个市场产生不同影响。3月22日贸易摩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短期内连续贬值,人民币兑美元由6.33跌到6.82,虽然贬值有利于适当扩大出口企业的利润,但人民币贬值引发资金的外流却对A股市场的信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4.两市开放程度不同致使两市表现迥然不同。美股是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全球资金只要有参与意向几乎都可以参与;而A股目前还是一个未完全开放的市场,且人民币尚未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尽管近期允许在中国境内工作和境外中国上市公司工作的外国自然人投资A股,但对于大多数外国自然人来说还无法直接投资A股市常
5.两市投资者结构不同。美国股市作为历史比较悠久的成熟股市,机构投资者较多,市场投资理念相对成熟;而A股市场目前散户投资者的比重相对还是较高,市场情绪化波动较大,对利空消息的误读很容易引发羊群效应跟风抛售。尤其是市场成交量较低迷时期,情绪化的集中抛售很容易引起市场的大跌。
IMF报告:中国到2030年仍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在周四发布的一篇报告中表示,中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历史关键时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工作人员在周四发布的一篇报告中表示,中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历史关键时刻”,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将决定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道路。报告称,中国政府一方面让市场力量发挥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在经济中仍发挥着普遍作用,这两个方面之间存在矛盾。其他主要挑战包括,一些领域的贸易和投资体制的限制性较高;债务增长依然不可持续。该机构的工作人员指出,为了实现预期更高质量的发展,中国必须继续控制信贷增长,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并促进开放。
中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包括来自当前与美国贸易争端的风险。
(wsj)透过六张图看中国的经济前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中国经济的最新年度评估中指出,中国经济继续呈现强劲态势,2018年增长率预计为6.6%。经过四十年的改革,中国从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转变成第二大经济体。
通过下面六张图表,你将了解这份评估报告。
1.中国的GDP继续强劲增长。中国目前占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八亿多人摆脱贫困,并且中国已跻身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的人均GDP继续向美国靠拢,尽管近几年的步伐有所减缓。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30%2F15329109439174.jpg
2.以高质量增长为重心。中国正处于关键的历史时刻。继几十年高速增长之后,当局目前将重心放在高质量增长上。当局需要在现有改革议程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前的增长势头,未雨绸缪。关键要素包括:继续控制信贷增长,加快再平衡工作,加强市场力量的作用,促进开放,以及实现政策框架的现代化。即使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中国到2030年仍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30%2F15329109434816.jpg
3.信贷增长已经放缓,但仍然过快。虽然名义GDP和工业利润大幅回升,但2017年非金融部门债务总额的增长速度仍大大快于名义GDP。尽管企业债务占GDP的比例已经稳定下来,但由于预算外投资支出继续保持强劲,住房抵押贷款和消费信贷迅速增加,政府尤其是家庭债务正在上升。可能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采取坚决的措施,解决根本的脆弱性问题。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30%2F15329109439184.jpg
4.中国是全球数字领域的领先者,中国拥有约7亿。 互联网用户和2.82亿渴望使用新技术的“数字原住民”( 25岁以下的互联网用户)。中国市场规模庞大,数字化发展初期的监管环境有利,这使中国成为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等前沿行业的全球领先者。通过提高效率,数字化继续重塑中国经济,随着经济日渐成熟,数字化将减缓但不会逆转增长率的下降趋势。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30%2F15329109432286.jpg
5.再平衡工作应加快推进。通过对所得、财产和碳排放进行征税来为医疗、教育和社会转移支付提供更多资金,这将支持消费并减少收入不平等和污染。在结构性改革上应采用更为综合的方法,例如,向受过剩产能削减或污染控制影响最大的地区增加更多转移支付,这将有助于解决不同再平衡工作之间的矛盾。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30%2F15329109433737.jpg
6.加快改革的好处。在基线预测中,实际GDP在2018年将增长6.6%,反映了收紧监管措施收紧的滞后效应以及外部需求减弱。风险偏于下行,全球金融市场条件可能收紧,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加剧。如果当局现在更加果断地化解政策矛盾,侧重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加强市场力量的作用,那么近期增长将减弱,但长期增长会更加强劲、更可持续。在一个示意性的“积极主动”情景中,改革取得更快进展,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和解决“僵尸”企业问题,这也能加快从投资到消费的再平衡进程。如果面临增长急剧减缓的风险,那么应实施临时性的一揽子财政刺激措施,并调动资源支持再平衡调整,这有助于缓解近期的不利影响。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30%2F15329109435764.jpg
2018年7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组织)执董会结束了与中国的第四条磋商中国经济继续表现强劲。在全球贸易周期性回升的带动下,中国的GDP增长率在2017年加速到6.9%。预计2018年增长率将小幅下降到6.6%,原因是金融监管收紧措施的滞后效应以及外部需求的减弱。总体通胀仍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上,预计今后将逐步上升到2.5%。
几个关键领域的改革继续取得进展。各项广泛的监管改革降低了金融部门的风险,过剩产能削减工作继续推进,控制污染的工作力度加强,开放进程近期加快。
信贷增长显著减缓,但依然强劲。尽管企业债务与GDP之比趋于稳定,但非金融部门债务总额的上升速度仍快于GDP增长。估计2017年的广义政府部门赤字(包括估计的预算外投资支出)约相当于GDP的11%。
2017年,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下降了0.4个百分点,降至1.4%。预计2018年将缩小到GDP的0.9%,原因在于贸易条件恶化。净资本流出从2016年的6460亿美元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730亿美元。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在2017年基本稳定,评估认为人民币币值大体符合基本面。
执董会的评估执董们对于当局果断将政策重点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战略表示欢迎。对于近期在改革方面取得的进展,特别是采取降低金融风险的措施和持续推进经济开放,他们表示赞赏。他们指出,中国的增长前景依然强劲,并认为这提供了一个机遇,使中国能够在现有政策议程基础上,加快推进再平衡调整,并实施其他改革。
执董们强调了继续控制信贷增长的重要性。他们强调,应继续收紧宏观金融政策,同时淡化增长目标。他们同意,应继续实施金融监管改革,抑制家庭借款,并控制预算外地方政府投资,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实现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执董们对于经常账户再平衡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欢迎,但他们指出,其他一些方面的再平衡工作有所减缓。他们强调,应当更加果断地实施结构性改革,以支持消费,减少收入不平等和污染,从而加快推进再平衡进展。在这方面,他们期待当局推出有关增加社会支出和改革养老金的计划。他们指出,采用更加一体化的政策框架,将有助于解决各种再平衡工作之间的矛盾。
执董们同意,应让市场发挥更具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他们强调,需要削弱公共部门在一些行业的主导地位,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向私营部门开放更多市场,并确保公平竞争。
对于当局对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承诺,执董们表示欢迎。他们认为,最近宣布的一揽子开放政策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步伐,并敦促当局加快这一领域的改革。他们强调,应当以能够支持和加强国际贸易体系和全球经济的方式来化解贸易矛盾。
执董们同意,为了实施当局的高质量增长议程,需要进一步改善政策框架。他们支持继续推进金融监管改革,采用在更大程度上基于价格的货币政策框架,并解决中央与地方财政责任失调问题。在这方面,他们欢迎在落实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建议方面取得的进展。执董们还强调了解决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缺口问题的重要性。执董们同意,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应建立总体框架,改善协调和监督,采取更为开放的采购方式,并适当关注伙伴国的债务可持续性,这些措施有助于该倡议的成功实施。
执董们注意到工作人员的下述评估,即人民币汇率仍大体符合基本面,尽管2017年的外部头寸略强于基本面对应的水平。他们对于中国汇率灵活性有所提高表示欢迎,同时认为汇率灵活性应进一步提高。执董们同意,应加快实施有关改革,以促进继续放宽和取消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并进一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决策参考
                 



总理“再谈基建”: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下,投资得优先标的!                 
                                 
【博览财经研报】7月28日,在山南市川藏铁路拉林段施工现场,李克强了解工程进展情况,他说,这条川藏大通道对西藏发展和生态保护等意义重大,也有助于培育西藏发展新动能,是看准要干的事,要加快全面开工建设。目前中西部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推动有效投资补短板,不仅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也可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的同时精准施策,多做惠当前、利长远的事。
研究员认为,在宏观政策有所“侧重”,而“绝不搞大水漫灌”的大背景下,基建行业势必是要分化的,从即期行情看,基建板块也呈现出这一态势。因此,无论是基建行业还是股市当中的相关板块,政策的受益面最终的“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在初期的“普涨”之后,内部的分化已经开始。因此在决策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要求下,A股当中的“基建概念、受益股”的选择,也必须“优中选优”,确实有业绩、有项目,现金流无忧者,才是“长跑冠军”
整体来看,按照7.23“国常会”的要求——
第一,在流动性的“大面”上,不会有“普惠”,仍然“针对性”扶持
第二,在具体的行业选择上,国务院也明确,下半年政策扶持的重点,在于“补短板、增后劲以及惠民生”,推进“有效投资”
资金面上,万亿元专项债加速发行,为基建“充值”。财政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109亿元。这意味着,至少还有1万亿元以上的专项债未发行。
行业层面,土地储备、收费公路和棚改这三个领域将是基建发力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国常会要求,“对接发展和民生需要,推进建设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在交通、油气、电信等领域推介一批以民间投资为主、投资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项目。最新消息显示——
1、据悉,我国将围绕农村的物流、水利工程、能源、公路、新一代网络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
比如,广东省发改委日前印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重大项目2018年投资计划的通知》。
该投资计划共包括交通网络工程、水利防灾减灾和水安全保障能力工程、城市地下管网工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新型人才供给体系工程等9大类18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9万亿元。
其中,交通网络工程包成为广东省补短板重大项目2018年投资计划中的重点,由高速公路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港航工程、普通公路工程四部分组成,投资额超过1.3万亿元。
江苏省在6月底也曾发布类似的补短板投资计划,要求确保年度投资3600亿元以上。江苏省发改委在通知中强调,加快完成铁路、油气管线等一批补短板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
成都市近日公布《成都市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根据该计划,未来3年,成都将实施171个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总投资逾1.5万亿元。
2、地方已经释放出重视重大项目投资的信号。
未来6年 广东还将新建成19条高铁/城际,总投资4807.42亿元
月24日下午,广东省政府召开加快省重点项目投资工作推进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推进省重点项目投资工作。会议强调,把促投资稳增长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重点发挥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的支撑作用。
湖北省发改委召开了民生领域重大项目谋划工作部署会。会议提出,重点围绕民生改善,策划一批有潜力、有前景的项目。
此外,湖南省永州市、山西省运城市、河南省驻马店等地也陆续召开重大工程项目推进会。
浙江省发改委日前在官网披露上半年省重点建设项目招标情况时表示,随着杭温铁路、杭衢铁路、杭州地铁三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继续推进,预计下半年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量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作为先行指标,招投标交易量的高位增长也预示着浙江省基础设施投资将有所回升。
今年以来,基建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基建投资增速为7.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了13.8个百分点。
据记者梳理地方投资数据发现,地方基建投资增速也普遍呈现回落势头,其中北京、天津、湖南、宁夏等地上半年基建投资都是负增长。
华泰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扩内需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稳定基建投资,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将出现反弹,全年增速在13%至15%
3、今年1~6月重卡市场保持了高增长态势,累计销售67.18万辆,同比增长15.11%。今年上半年我国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速显著,尤其是出口数据继续高歌猛进,海外销量再度实现翻番,均表明工程机械行业回暖势头仍在延续。
而据人民铁道消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家铁路货运量完成15.49亿吨,同比增长7.5%;发送旅客15.91亿人次,同比增长7.7%。完成煤炭运量8.22亿吨,同比增长11.4%,全路电煤日均装车同比增长20.8%。完成集装箱运量同比增长44.5%,商品汽车运输同比增长28.2%,冷链物流同比增长32.2%。
总结
中信证券认为,从7月20日出台的《理财新规》公开征求意见稿及资管新规补充文件的政策思路,可以看出当前金融监管态度出现边际放松的趋势,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重在部署2018年下半年政策“预调微调”。政策“预调微调”开始部署,未来基建投资增速望企稳回升、信用扩展速度望触底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有支撑。政策呵护利好投资者预期修复,板块估值底部,配置建议着眼长期。压制基建增长最核心的资金需求有望好转,利好以挖掘机为核心的工程机械销量。建材类公司普遍反弹催化因素是中报高增长和政策面宽松预期。
但研究员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基建行业还是股市当中的相关板块,政策的受益面最终的“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在初期的“普涨”之后,内部的分化已经开始。因此在决策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要求下,A股当中的“基建概念、受益股”的选择,也必须“优中选优”,确实有业绩、有项目,现金流无忧者,才是“长跑冠军”!


                        

国务院任命刘鹤为国企改革领导小组长,相关板块或趋活跃!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27%2F15326517212775.gif
【博览财经研报】7月26日,国务院任命刘鹤为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梳理近几年央企重组整合情况发现,每到下半年基本上都是央企重组整合高发期。
早在6月中旬,习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就明确表示“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创新”。
这是“十九大”后对国企改革的首次信号放出,国改或为下半年的政策主线
日前,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赴天津调研时强调,要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各项措施落地,深化改革试点。
此前,国资委年中会议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指出要打造新能源汽车、北斗产业、大型邮轮、工业互联网等协同发展平台,持续推动煤炭、钢铁、海工装备、环保等领域资产整合。
而随着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宣告成立,下半年中央企业的重组整合进程被再次赋予想象空间。
与此相对应的是,股市上涉及国企、央企改革的板块也将受益于相关政策的“红利释放”!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27%2F15326517217591.gif
刘鹤主持国企改革会议,重新把“积极”放在前面,混改或将加速
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调整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刘鹤任组长,国务委员王勇任副组长,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等14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资委,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兼任。
随即,刘鹤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近期国有企业改革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要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分层分类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中央企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研究员认为,国企改革加速,也是今年改革攻坚的题中应有之义。毕竟,无论是去产能、淘汰僵尸企业,还是去杠杆、稳杠杆,都必须触动利益的交接点,改革方能顺利推进。
1、本次会议对混改的思路有了新变化,提出要“分层分类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研究员注意到,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部门对于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表述分别是“积极”、“有序”、“稳妥”,尤其近期强调“稳妥”,本次会议则重新把“积极”放在前面,预示混改或将加速
2、而“分层分类”也是新提法,这是对混改工作的具体指导,未来或对国企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央企和地方国企等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的企业作出细化的混改指导。
3、再则是要“引导企业做好发展长期规划,界定主业”。
这是未来国企改革的重要取向,现在每家央企都有3个以上的主业,长期处在同质化竞争的状态,大多数央企都有房地产和金融业务,都在“多元化”发展。而界定主业,对于下一步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会非常有利。
4、是“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过去没有人讲过国企基础理论研究的问题,而在新形势尤其是新时代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到底应该担当什么角色、起到什么功能,需要重新定位,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功能进行研究探索。
下半年是央企重组整合高发期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727%2F15326517238289.gif
梳理近几年央企重组整合情况发现,每到下半年可以说是央企重组整合高发期。
早在6月中旬,习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明确表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建成现代企业。”
这是“十九大”后对国企改革的首次信号放出,国改或为下半年的政策主线。
日前,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赴天津调研,先后到中航工业所属空客天津总装公司、天津医药集团金耀制剂园、中环电子信息集团天津712通信广播股份公司和天津中车机辆装备有限公司了解相关情况。肖亚庆强调,要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各项措施落地,深化改革试点,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和发展动力。
此前,国资委年中会议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在央企重组领域,提出了新思路。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符合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以拥有优势主业的企业为主导,打造新能源汽车、北斗产业、大型邮轮、工业互联网等协同发展平台,持续推动煤炭、钢铁、海工装备、环保等领域资产整合,加快推进免税业务、煤炭、码头等与业化整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重组整合为契机,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而随着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宣告成立,下半年中央企业的重组整合进程被再次赋予想象空间。
2018上半年,中央企业已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220户,通过资本市场引入社会资本超过880亿元。预计下半年要稳妥推进2-3家央企集团层面实施股权多元化,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统计显示,目前截至今年6月底,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金额达到了17220亿元,到位资金3469亿元,伴随着下半年债转股等各项工作的提速,国企改革下半年将持续稳步推进,甚至有望提速


                        

成本支撑、供给压缩、需求旺盛:PTA价格上涨具有强支撑!                 
                                 
博览财经分析】7月24日,恒力石化公布PTA现货主港现款自提报价63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价格上涨100元/吨。主要厂家现货价格上涨同时,研究员也注意到,近期PTA期货价格也跟涨,已经突破6100元/吨,创阶段性历史新高。7月24日,PTA主力期货合约1809更是强劲上涨了2.09%。
目前,PTA的强劲势头是否能够持续?研究员认为,从这三个方面看,PTA价格易涨难跌:
其一、供给端方面,今年PTA供给端却没有明显的新增产能。同时,旧装置出现了集中检修。而,未停车的装置,目前开工率已经较高,可提升空间并不大。
其二、在高利润和低库存驱动下,国内聚酯行业开工率将维持高位,将持续增加对PTA的刚需。下游需求出现淡季不淡。
其三、未来伊朗原油出口收紧预期增强,或将对全球原油供需平衡形成威胁。受此影响,下半年油价中枢有望保持上行。而,PX作为生产PTA的主要原料,其供给和价格与原油高度相关。因此,居高不下的国际原油价格对PTA在成本端构成了支撑。
综上所述,在供给持稳、需求向好的推动下,加之上游原油市场上行预期较强,PTA价格涨势有望延续。
但是,市场担忧犹存,主要涉及中美贸易战升级,导致市场心态难言持续乐观。另外若后期中美开始新一轮加税,或许殃及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
供给有限,而需求淡季不淡,下游企业补库存积极
◆供给端方面,今年PTA供给端却没有明显的新增产能。同时,旧装置出现了集中检修。
从产能来看,今年国内新增PTA产能寥寥无几。已建成的四川晟达项目因原料供应问题投产概率不大,而停车的福建福海创装置短期内重启前景不明朗,因此下半年PTA供给增量有限。
在没有明显的新增产能的情况下,而上半年PTA检修体量总体较大。几套大型装置如翔鹭石化300吨、逸盛大连570万吨、逸盛宁波270万吨、桐昆石化220万吨、恒力石化200吨等均已进行年度检修,其他还有一些小型装置,加上目前正在检修的汉邦、利万的话,2018年以来检修装置总计已达到2511万吨,占当前在产产能总量的56%,目前存在明确检修计划的是恒力大连220万吨的装置在8月1-15日进行检修,未来三房巷、珠海BP等均有检修可能
旧装置的重启或要到今年四季度。而,未停车的装置,目前开工率已经较高,可提升空间并不大。目前来看,当前PTA的总体开工率在78.49%,供给端暂时没有明显的扩大。从加工费走势来看,今年二季度之后,PTA市场的现货加工费基本在700-800元的水平浮动,多数厂家有200-300附近的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400多元,在此背景下,PTA工厂主动减产意愿不大。
下游需求存在较强支撑。
今年是聚酯产能大量释放的一年,就上半年来看,国内已有300万吨左右的聚酯新产能投放到市场,产能增速已达6%。
今年聚酯工厂不仅赚钱还库存低,将持续增加对PTA的刚需。虽然天气炎热且环保压力增加,但下游聚酯开工较高在88%左右,对PTA刚性需求稳定,支撑市场心态。
从主要下游来看,今年国内聚酯行业计划新增产能总计超400万吨/年,其中上半年投产超300万吨/年,对PTA的需求陆续释放。此外,上半年聚酯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行业利润率较往年同期上升,部分品种库存水平低于往年,工厂订单情况良好。
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国内聚酯综合开工负荷为92.6%,江苏和浙江涤丝工厂POY、FDY、DTY库存分别为3天、12天、20.2天。同时聚酯产品利润依旧较高,截止7月10日,7月月均利润为涤纶短纤+237元/吨、涤丝POY+438元/吨,在高利润和低库存驱动下,国内聚酯行业开工率将维持高位。
只要聚酯库存在聚酯工厂承受范围之内,聚酯工厂将维持高开工。而同时在下半年产能基数扩张的带动下,将持续增加对PTA的刚需。
需求淡季不淡。一般来说7-8月织造企业的开工负荷会走低10%以上,不过截止到目前,江浙织机的景气度偏好,市场开工相对平稳,依然维持在74%附近高位。产业链下游市场的需求对PTA市场形成一定的支撑。
油价回落空间不大对PTA构成成本支撑
近期原油价格上涨,间接推动PTA市场向好。PX作为生产PTA的主要原料,其供给和价格与原油高度相关。尽管上半年美国页岩油产量增幅超预期,但在OPEC国家执行较高减产履约率的支撑下,全球原油库存水平保持下滑。
随着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以及加大制裁力度,未来伊朗原油出口收紧预期增强,或将对全球原油供需平衡形成威胁。受此影响,下半年油价中枢有望保持上行,从而对PTA成本形成支撑。
综上所述,在供给持稳、需求向好的推动下,加之上游原油市场上行预期较强,PTA价格涨势有望延续。但市场担忧犹存,主要涉及中美贸易战升级,7月6日中美双方互相正式加税之后暂无最新消息,中美进入对峙阶段,但考虑到此前美国反复无常且嚣张的做法,推测后期中美贸易战持续,担忧引发国内化工期货普跌行情,导致市场心态难言持续乐观。另外若后期中美开始新一轮加税,或许殃及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因此,研究员认为,从供需和成本端角度,中期看好PTA产业链板块,但是也需对中美贸易摩擦外部风险需要注意。


                                 
                                           观察与思考
                 



去杠杆目标应以“稳杠杆”为主,出路在于转变增长方式!                 
                                 
博览财经分析】在当前环境下,通过控制债务增速大幅降低宏观杠杆率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因为去杠杆本身就是一个紧缩性政策,这个政策容易造成债务通过紧缩的恶性循环,容易形成杠杆越去越多的局面。因此,去杠杆的目标应以稳杠杆为主,力求控制宏观杠杆率水平的快速上升,保持其稳定
中国经济真正要去杠杆在于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找到不依赖于债务的增长方式。
再来看哪些增长领域不那么依赖债务呢?首先,消费服务业是债务依赖度低的,不管是吃喝玩乐、还是文教体卫,这些都不是那么依赖债务的增长。其次,信息科技产业总体上也是债务依赖度较低的,当然其中的资本密集程度也是有差异的,偏硬件、偏制造的部分资本密集程度更高;偏软件、偏设计的部分资本密集程度更低。
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是去杠杆的重点
从国内的杠杆结构来看,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并不算高,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水平明显高于国际水平。因此,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是去杠杆的重点。
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杠杆中本来就存在一定程度的中央政府担保,所以我们很难像西方那样,让这两个部门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去杠杆,并用中央政府加杠杆来对冲。对于我们而言,可行的办法是控制这两个部门的杠杆水平进一步快速上升。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外,还需要采取窗口指导等行政化的手段,从资金供需两个层面加强窗口指导。事实上,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这种窗口指导不能放松,否则会有比较强烈的反弹。
对于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这两个部门的存量杠杆该怎么办?是否需要通过行政手段或者市场手段把存量债务给降下来呢?能够降下来当然是好事,但如果通过硬生生的抽贷、到期不续等方式来降杠杆,可能对经济和金融都会有比较大的风险。金融机构本身就是趋利避害的,一旦发现某些主体的现金流难以接续,抽贷行为就会自我强化。
去杠杆的目标应以稳杠杆为主,力求控制宏观杠杆率水平的快速上升,保持其稳定
在当前环境下,通过控制债务增速大幅降低宏观杠杆率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从国际经验来看,宏观杠杆率水平也几乎没有长时间下降的。回顾1970年以来美国、日本、韩国的历史经验,我们发现宏观杠杆率水平总体上是台阶式上升的趋势。杠杆率过快上涨之后确实会需要进行调整,但并不是以杠杆率持续下降的形式进行调整,而是以杠杆率横盘震荡的形式展开的。
因为去杠杆本身就是一个紧缩性政策,这个政策容易造成债务通过紧缩的恶性循环,容易形成杠杆越去越多的局面。
这个道理不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而是在历史上付出了惨痛的教训后得到的结果。这个惨痛的教训就是美国在大萧条时代的去杠杆,美国在上个世纪1929年经济大萧条期间,最严重的时候成年人1/3找不到工作,整个经济大幅萎缩,股票市场跌掉了90%。建立在严货币、紧货币条件下的去杠杆,企业在去杠杆,为了督促企业去杠杆,货币政策很紧,利率很高,“分子”看上去去得比较快,但是这两项政策的叠加,使得“分母”出现了严重的收缩,结果就是杠杆在很长时间内去不下来,杠杆越去越多。
基于这段历史教训,所以2008年金融海啸的一发生,美联储就实现了异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宽松的政策,迄今为止来看,他比较好的解决了这次金融危机,并且未发生大萧条。也许是一次比较明显的衰退,但是成功避免了经济严重的大萧条。
因此,去杠杆的目标应以稳杠杆为主,力求控制宏观杠杆率水平的快速上升,保持其稳定
去杠杆的出路在于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找到不依赖于债务的增长方式
只有当我们的增长不依赖于债务的增长,或者依赖于较少的债务增长的时候,宏观杠杆率才能有效的下降。因此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是去杠杆、防风险的重中之重。
首先来看看哪些增长领域是对债务依赖比较高的呢?
毫无疑问,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都是比较依赖于债务的,包括铁公机等基建投资、环保投资、房地产投资,这些都是以往支持经济增长的支柱,也是造成过去一段时间宏观杠杆率快速上升的原因,其中基建投资和环保投资也是地方政府债务快速上升的原因。
重资产的制造业往往也是对债务依赖度比较高的产业,所幸的是大部分中上游的重资产制造业的增长都已经明显放缓,不再是我们经济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钢铁、煤炭、火电等等行业都进入了低增长、产业整合的阶段。
不过,重资产行业中也有一些增长比较快的,包括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环保等等。这些产业不仅资产重,而且经济效益还不强,所以也都对政府补贴比较依赖。这些行业是否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那要取决于政府的态度。
再来看哪些增长领域不那么依赖债务呢?
消费服务业是债务依赖度低的,不管是吃喝玩乐、还是文教体卫,这些都不是那么依赖债务的增长。消费增长最重要的前提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通过收入分配和财税体制的改革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水平,是加快消费服务业发展的手段。当然,如果投资增长逐步放缓,消费增长保持稳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会提高,这对降低宏观杠杆率也是有好处的。
信息科技产业总体上也是债务依赖度较低的,当然其中的资本密集程度也是有差异的,偏硬件、偏制造的部分资本密集程度更高;偏软件、偏设计的部分资本密集程度更低。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中,偏硬件、偏制造部门的竞争力更突出,是目前主要的发展部门。但这一部分的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占比比较高,其债务依赖度要明显低于周期性制造业。通过加快信息科技产业发展也是可以降低宏观杠杆率的。


                        

去杠杆重点在于“如何建立合理的债务激励和约束机制”!                 
                                 
博览财经分析】中国的经济周期与海外并不同步,事实上在2011年主要发达国家还深陷衰退之时,中国已经进入了过热的经济环境,政府随即决定踩刹车了。紧缩持续不到3年,2014年新的一场外部危机到来,欧债危机导致我国外向型经济再次受到打击,随即政策进入了3年宽松周期。这个阶段也成为目前去杠杆中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随着监管和货币双放松,大量流动性出表和脱媒,形成了庞大的影子银行和表外体系,事实上走了与欧美国家加强监管相反的道路。
在财政大幅扩张、地方政府缺少负债约束的背景下,当表外遇到城投,犹如干柴遇到烈火,资产和负债几何基数扩张,这就是中国高杠杆的重要源头。
杠杆的实质实际上是一种跨期消费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去杠杆有很大部分是一个制度经济学问题,如何建立合理的债务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最大的核心。否则靠紧货币去杠杆只会导致经济危机,或者危机后货币再次放松从而陷入杠杆越去越高的循环。
在经历了三大总量政策全面收紧的一年之后,今年中国经济疲态已显,这个时候政策理应回到原点,在债务约束机制、信用风险退出机制、财政逆周期对冲你之前、投资者保护等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去杠杆是个破立结合的过程,总量的紧是为了建立完善的机制,不然流动性还会去到最容易进入的地方,政府和地产的杠杆反而会在政策放松的时候出现报复性的反弹。
过去中国影子银行泛滥,中国走了与欧美国家加强监管相反的道路
回想08年之前,欧美国家的金融市场被作为学习的模板,金融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创造的奇迹被众人颂歌,从工业化的铁路到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公司,似乎无不建立在资本的基础之上。
但08年的金融危机打破了这种梦想,连欧美这些资本市场的老师都开始反思金融市场是否存在难以克服的陷阱,所以我们看到金融危机之后大部分的欧美国家都加强了金融监管,巴塞尔3,多德弗兰克法案,宏观审慎等等一系列新的机制投入使用。
但中国的经济周期与海外并不同步,事实上在2011年主要发达国家还深陷衰退之时,中国已经进入了过热的经济环境,政府随即决定踩刹车了。紧缩持续不到3年,2014年新的一场外部危机到来,欧债危机导致我国外向型经济再次受到打击,随即政策进入了3年宽松周期。这个阶段也成为目前去杠杆中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随着监管和货币双放松,大量流动性出表和脱媒,形成了庞大的影子银行和表外体系,事实上走了与欧美国家加强监管相反的道路。
但金融并不是唯一的问题,在财政大幅扩张、地方政府缺少负债约束的背景下,当表外遇到城投,犹如干柴遇到烈火,资产和负债几何基数扩张,背后的资金来源正是居民储蓄到理财的迁移。静态的来看,这种改变似乎没有什么不好,政府和企业得到融资,金融机构得到盈利,居民得到了高收益,那么谁受损了呢?
谁受损,其实也是问杠杆的实质是什么
杠杆的实质实际上是一种跨期消费,比如房地产抵押贷款,我们就是透支了未来的收入而提前享受了住房消费。这种模式的假设条件就是,经济增速或者盈利持续高增长。但这个条件事实上是在‘耍流氓’,因为没有永远的增长,就像衰退唯一的原因是繁荣一样。
特别是经济存在自身的周期性规律。
跨期消费最大的恶果是过度负债常言说父债子偿,但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那么就成了一个无限次博弈关系,这时每个理性人的选择就是最大化负债。所以,去杠杆有很大部分是一个制度经济学问题,如何建立合理的债务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最大的核心。否则靠紧货币去杠杆只会导致经济危机,或者危机后货币再次放松从而陷入杠杆越去越高的循环。
那么如何去杠杆?
其实杠杆的关系很简单,分子和分母,分子是债务,分母是名义增长,要么去债务,要么扩增长,所以今年政府提出稳杠杆对应稳增长,就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组合。因为,再去分子可能就会出现系统性的风险,所以只能先稳住分子,在逐步推高增长,来实现总体杠杆率的稳定和下降。
但实践当中做到这点并不容易。首先是杠杆的转移,在总杠杆不变的背景下,杠杆是会在经济各个部门转移的,比如是先去实体杠杆还是先去金融杠杆?居民能不能持续加杠杆?这实际上是一个收入转移的过程。
最简单的例子,今年以来消费的超预期下滑引起大家关注,为什么居民消费突然不行了,我觉得是个必然,因为这两年杠杆转移导致居民有效收入不足,口袋没钱怎么消费?所以,这个时候只有通过减税才能对冲杠杆转移对总需求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去杠杆政策如高空走钢丝,关键是政策的平衡,分子和分母政策都要用,先后关系要把握,力度和节奏也要控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去杠杆政策会导致好的去杠杆和坏的去杠杆。坏的去杠杆没有人愿意看到,但实际上并不少见。
我们近邻日本在80年代的去杠杆中走向了衰退,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是否也要看到日本的成功之处?比如稳定的社会福利,中产阶层,国民素质等等。
政策的方向和重心确实需要转变,就像事物发展螺旋上升一样,在经历了三大总量政策全面收紧的一年之后,经济疲态已显,这个时候政策理应回到原点,在债务约束机制、信用风险退出机制、财政逆周期对冲你之前、投资者保护等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去杠杆是个破立结合的过程,总量的紧是为了建立完善的机制,不然流动性还会去到最容易进入的地方,政府和地产的杠杆反而会在政策放松的时候出现报复性的反弹。
控制杠杆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中,杠杆的起起落落就成为了这个时代最鲜明的印记。当我们在批判一些杠杆行为的时候不要忘记了,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那就是理性人假设,在长期低利率和隐形担保的背景下,不加杠杆反而成为了有悖于经济原理的存在。
那么当去杠杆袭来,我们能做什么呢?投资的下降并不是经济出了问题,而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经济主体自发的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实体企业只有修复资产负债表才能抗过寒冬,金融机构只有收缩资产负债表才能避免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夹击。那么这个资产负债互相收缩的拐点在哪里?
违约总会来到,但就好像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一样,跌多了自然会涨停,大家担心的并不是市场下跌,而是机制缺失的不安全感,只要这种不安全还存在,那么投资者自然会用脚投票,选择持币离场。对于货币政策问题,许多朋友问我流动性如何产生不了信用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解决MLF扩大抵押品就是个很好的尝试中国央行是有基础扩大资产负债表的,因为外汇储备还是比较稳定的,事实上只要边际上相当少的量就可以为信用扩张点火。但于此同时,总需求的创造必须要更多财政的逆周期对冲作用,比如增加居民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比如地方政府债务的剥离和赎买机制,等等。
从加杠杆到去杠杆去,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再到互联网经济,经济飞速的运转,每个人的思维也在飞快的变化。但思维的变化有可能是缓慢的,因为有新知识的门槛,思维惯性的约束等等,那么在这个时候人们总会变得焦虑。因为一旦错过一个发展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5 22:44 , Processed in 0.164854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