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内参2018.9.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5 09: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稳增长“决胜期”:发改委评估政策,下半年“稳投资”还大有空间》:近期,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有关补短板的政策陆续发布,加快推进补短板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目前,“稳投资、稳基建”已进入“加速落地”期,从此前各地方积极公布基建项目,到近期发改委密集审批各地地铁、机场,都预示着下半年稳增长“决胜期”已经来临,7月至今,上至发改委、交通部,下至各省市基建项目审批已是“快上加快”,一大批投资项目纷至沓来。总体来看,下半年重大拐点性的投资变量就是基建投资。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已经足够,关键在于如何疏通资金和项目有效对接。据悉,最近财政部也发文要求地方政府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要求在9月底前发放80%,10月前全部发完。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增速为7.3%,而2017年和2016年的投资增速均在19%左右。在各方面全力以赴“稳基建”的大背景下,乐观预计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有望回到13%到15%这个区间。如果这一“增速如期恢复”,则相关板块的驱动力将可持续的释放。

《“最严社保”尽管长期提升了居民权益,但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却因此大幅提升!》:社保征收变严主要的影响还是宏观方面的。从总量角度来看,无论是企业与个人分担补缴,或是完全转嫁个人承担,都将对经济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尤其是中小企业或面临经营压力大幅提升,并对当前已处于下行的消费带来进一步挤压。




“最严社保”尽管长期提升了居民权益,但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却因此大幅提升!                 
【研究员】:可可
编者按:社保征收变严主要的影响还是宏观方面的。从总量角度来看,无论是企业与个人分担补缴,或是完全转嫁个人承担,都将对经济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尤其是中小企业或面临经营压力大幅提升,并对当前已处于下行的消费带来进一步挤压。

                                 
博览财经观察】社保最严时代到来!
8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疗保障局视频会议部署,今年12月10日前要完成社会保险费和第一批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交接工作,自2019年1月1日起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和先行划转的非税收入。
这意味着以后各项社会保险费将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而不是代收。税务的征管能力是目前而言最强的,这样的调整意味着什么?
一方面,社保基金收支两条线,将征收职能从人社部门分离出来,有利于人社部门集中力量来做社保基金的管理和发放。
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税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相比,征管能力是目前而言最强的。税务部门最容易掌握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和工资发放情况,对那些不给员工上社保、不全额上社保的企业最方便做到“精准打击”。也正是这一条,使得社保新政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之前企业那些“控制社保成本”的花招,比如按社会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社保费用,自然成了未来被重点监管和严厉打击的对象。
该新政对个人的影响主要是,个人到手工资减少了,但从长期看,这有利于员工的权益。
然而,博览研究员认为,主要的影响还是宏观方面的。从总量角度来看,无论是企业与个人分担补缴,或是完全转嫁个人承担,都将对经济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尤其是中小企业或面临经营压力大幅提升,对当前已处于下行的消费带来进一步挤压。
说好的减税降费?
不全额上社保的企业将很容易被查出来,并被列入失信名单
单位不缴少缴社保?
摊上大事了!
现在你公司是怎么交社保的?
举两个最常见的例子:
(1)在某三线城市,一家10人小公司,只买了一个员工最低标准的社保就可能过关了,其余9个人都没买!在税局全面负责征收以后,你可能需要补这9个的人社保!工资社保得对应起来,并且实缴!
(2)在一线城市,以北京为例:
社保基数有上下限,每个地方不一样。如果工资低于基数,按照最低标准缴纳,如果高于基数且不高于最高上限,则按照实际工资据实缴纳,如果高于最高上限,则按照最高上限缴纳
不少公司做法是:你实际工资10000,却按最低工资基数缴社保!
那么,社保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以后,这现实情况很有可能会改变!你得按照实际工资10000交社保!
从明年开始,个税、社保征收一起归于税局管理,众所周知,税务的征管能力是目前最强的,这就意味着,以后公司给员工漏缴、少缴的情况,将不再存在。工资有多少就要上多少社保和个税!
那些不给员工上社保、不全额上社保的企业将很容易被查出来!对于这些企业,将被定为严重失信,责任人连飞机都别想坐啦
社保费率高?企业盼减负
其实近年来,企业所面临的人力成本过高问题已经饱受诟病。
此前,中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保的缴费比例,企业为29.8%(包括养老20%、医疗6%、失业2%、工伤1%、生育0.8%),个人已经达到11%左右,合计超过了工资的40%。
2016年虽然调整了部分险种的缴费费率,但下降幅度并不大,例如缴费占最大头的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从20%下降到19%,只下降了一个百分点,还是让企业觉得降低比例太少,减负作用有限。
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企业本来就挺困难的,以前把社保做低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企业算工资,一般说的都是税前的,可员工算工资,一般都是指实际拿到手的。
假如一个员工到手的工资有一万多,那企业实际付出的可远远不止这个数,大概要一万六七的样子,很大一部分都是税、住房公积金和社保的费用。现在缺人缺得厉害,却不敢招人,就是因为人力成本实在太高了,招不起、不敢招。
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的经理李先生表示,大家当然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合规合法,企业也不用冒着被查的风险,但希望政府部门也能体谅一下企业的难处,减轻一下企业的负担。
新政策出台,工资变多还是变少?
再大的政策最后都会落到实处,那新政对员工的收入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咱以上海为例,2018年该市职工社保缴费标准上限为21396元,下限为4279元。假设某职工每月实际收入为1万元,其所在企业之前只按照下限4279元缴社保。
●新政前
按下限4279元基数交,个人扣除社保后的工资是:9550.70元
按下限4279元基数交,企业所要缴纳的社保数额:1335.06元
●新政后
按实际10000元基数交,个人扣除社保后的工资是:8950.00元
按实际10000元基数交,企业所要缴纳的社保数额:3120.00
●小结
新政后,职工到手工资少了约600元,企业要多缴纳约1700元。
从长远来看,这一变化也将大大增加你的社保权益。因为社保被低缴对个人来说是损失很大的,只有合规缴纳,对自己的将来才能有比较好的保障。
社保新政使得中小企业或面临经营压力大幅提升,并对当前已处于下行的消费带来进一步挤压
◆看到个人要多缴费,好处是在于公司为你缴纳的五险费用,也相应升高了!这些多缴的费用的受益人,就是你!
从长远来看,这一变化也将大大增加你的社保权益。因为社保被低缴对个人来说是损失很大的,只有合规缴纳,对自己的将来才能有比较好的保障。
以大家最常用的医保为例,如果单位低报低缴,这样你相应的医保卡里的费用就变少了。因为每月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是缴费工资的3%左右,如果单位少报1000元工资,那么每月划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就会减少30元,一年算下来就少了360元。
同样的,养老保险也是这个道理。职工缴费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也会越高,个人累计账户金额也会越多,那样的话,你在退休后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也就越高。所以,最终受益人还是你!
再就是我们总是忽视的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随着政策的调整,这两块凸显出来的益处,也非常明显。例如,工伤残津贴、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待遇的发放,都根据缴费工资计算的。以发生四级伤残为例,如果单位少报1000元,职工将少拿伤残补助金21000元,同时每月还将少拿750元伤残津贴。
◆然而,就在中国经济需求不足、下行压力增大的时候,社保基金推出该政策却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
测算的结果显示,根据31省市平均社保总费率39.07%,我们计算得到应缴社保金额为86947.78亿元,与2017年社保基金收入差额等于19794亿元,即为补缴总金额。
对企业盈利影响:在总量补缴金额接近2万亿的情况下,若企业与个人按照当前费率正常分担,企业最终可能要补缴1.5万亿,相对于企业2017年11.2万亿,利润总额减少约13.4%。
对消费影响:若企业通过转嫁个人方式,让员工个人全部承担,假设边际消费倾向0.6,我们估算将最终影响消费总额1.2万亿,对GDP带来1.5个百分点的冲击。
因此,从总量角度来看,无论是企业与个人分担补缴,或是完全转嫁个人承担,都将对经济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尤其是中小企业或面临经营压力大幅提升,对当前已处于下行的消费带来进一步挤压。



房价、房租继续上涨,税收高速增长,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却在下降!                 
【研究员】:可可
编者按:其实房租一直都在涨,只是更多的钱流入楼市股市和金融市场,推高房租的速度变慢了。而资金在楼市遇阻之后,租房市场就成了它们的下一个试金之地。就在房价、房租继续上涨,税收超高速增长(其中个税涨幅最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在下降,消费增速却在创新低。对此,7月政策出现了微调。然后,资金继续进入房地产市场,不管是增量房地产市场还是租赁市场……

                                 

博览财经分析】韭菜在哪里,资本就盯上哪里。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然而,房价依然在普涨。8月15日,统计局公布了70个城市房价数据显示,新建商品住宅售价环比上涨65个,只有3个下调(上海、南京、泉州),这是70个城市房价上涨数量比列的最高记录。二手房中,售价环比下调的70个城市中只有4个(天津、上海、南京、厦门)。

当然,房价上涨的幅度明显放缓。而,社会对“房价的焦虑”已经悄然转化为对“房租的焦虑”了,从“买不起”到“租不起”。 北京有郊区租金涨五成,通州涨幅几乎100%。不仅北京,今年7月份全国11城房租出现大幅上涨。涨幅普遍超过20%。

其实房租一直都在涨,只是更多的钱流入楼市股市和金融市场,推高房租的速度变慢了。而资金在楼市遇阻之后,租房市场就成了它们的下一个试金之地。

就在房价、房租继续上涨,税收超高速增长(其中个税涨幅最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在下降,消费增速却在创新低:

8月13日,财政部发布今年1—7月数据,如下:

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14.9%。

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16.2%。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3.4%。

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0.6%。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同比增8.7%,扣除物价实际增6.6%,远低于各项税收的增速。说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说好的要减税降费?

对此,7月政策出现了微调。然后,资金继续进入房地产市场,不管是增量房地产市场还是租赁市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278亿元,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344亿元。住户部门新增贷款显然以“房贷”或是变现流向“房地产市场”。政策微调之际,甚至还出现了部分地区部分银行下调了房贷利率。上海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同日调整上海首套房利率折扣,从95折降至9折。

房地产政策趋于严控,棚改、去库存进入尾声,但是,住房租赁市场获得政策大力支持,资本跟着政策走。城市发展两极分化,人往核心龙头城区走,资本跟着人走。而且,资金利率极低,数量“合理充裕”。这正就解释了“北京+租房+涨价”的现象。

考虑到融资成本、空置率、运维费、资本收益率的压力,价格终将传导到租客身上。企业不计数量和成本地拿房源、抢份额,最后就是垄断。这也就是房租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

总之,对于房价,国家不能涨、地方不敢涨、韭菜不愿涨。上涨的理由不充分,也没有更多可以收割的了,那就让租金涨吧!韭菜在哪里,资本就在哪里。

就在高房租收割一线和热点二线高收入群体之时,博览研究员注意到,这类群体的收入在近几年不仅没有增长,还出现了大幅下跌……

房价、房租在涨,税收超高速增长,而消费增速却在创新低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监管层“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讲话才过去不久,社会对“房价的焦虑”已经悄然转化为对“房租的焦虑”了,从“买不起”到“租不起”,触动着大家的神经。

租金焦虑,最近在北京蔓延。据数据统计显示,北京有郊区租金涨五成,通州涨幅几乎100%。不仅北京,今年7月份全国11城房租出现大幅上涨。数据显示,7月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及成都、天津、杭州、南京、青岛、厦门、重庆共计11个城市的房租价格同比平均涨幅高达22.12%。其中,与近期处于舆论旋涡中的北京房租价格同比增幅为20.3%,在11个城市中排名第六,而排名前5个城市的同比增幅分别为成都32.4%、广州30.7%、深圳30.5%、重庆25.1%、天津23.09%。

其实房租一直都在涨,只是更多的钱流入楼市股市和金融市场,推高房租的速度变慢了。而资金在楼市遇阻之后,租房市场就成了它们的下一个试金之地。

资金如水,一旦原有惯用的通道被截流或陡然变窄,一定会左冲右突,寻找新的通道。房租,物价,都会首当其冲。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就在主要城市房租大幅上涨之时,另一部分经济数据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状态:

8月13日,财政部发布今年1—7月数据,如下:

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14.9%。

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16.2%。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3.4%。

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0.6%。

说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说好的要减税降费?

房租在涨,税收超高速增长,而消费增速却在创新低。8月14日,统计局发布今年逐月社会零售数据: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0903%2F1535966128778259.jpg

此外,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同比增8.7%,扣除物价实际增6.6%,也是本世纪以来的最低,也远低于各项税收的增长幅度。

再来看看房价吧!8月15日,统计局公布70个城市房价数据——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售价环比上涨65个,只有3个下调(上海、南京、泉州),这是70个城市房价上涨数量比列的最高记录。二手房中,售价环比下调的70个城市中只有4个(天津、上海、南京、厦门)。

同比情况就吓人了:(1)一、二、三线新建商品房价格分别上涨0.2%、7.3%、6.7%。(2)二手房价格,一、二、三分别上涨0.5%、5.5%、5.1%。70个城市的涨幅呈现扩大趋势,二三线更明显。

统计局还有数据: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10.2%,其中,住宅占比为70.5%。开发商拿地也在提速,1-7月份,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11.3%、土地成交价款增长21.9%。成为上半年经济的稳定器。接近长达2年之久的房地产调控,实际效果却并不显著。

下半年政策微调,去杠杆政策有所缓和。然而,博览研究员注意到,信贷资源又再次大幅进入到房地产市场。央行在8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是: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278亿元,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344亿元。住户部门新增贷款显然以“房贷”或是变现流向“房地产市场”。政策微调之际,甚至还出现了部分地区部分银行下调了房贷利率。上海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同日调整上海首套房利率折扣,从95折降至9折。

市场上已经有大量流动性堆积,总要往池子去。潘石屹说,“人民银行放这么多水,难道往大葱上去?”

租金上涨正是政策导向下,资本逐利的结果

房地产政策趋于严控,棚改、去库存进入尾声,但是,住房租赁市场获得政策大力支持,资本跟着政策走。城市发展两极分化,人往核心龙头城区走,资本跟着人走。而且,资金利率极低,数量“合理充裕”。这正就解释了“北京+租房+涨价”的现象。

考虑到融资成本、空置率、运维费、资本收益率的压力,价格终将传导到租客身上。企业不计数量和成本地拿房源、抢份额,最后就是垄断,垄断的后果就像滴滴一家那样,体验下降,收费不降。

融了几千万美金的新派公寓王戈宏说:“我准备在全中国的10个城市直接跟对手抢楼,不惜一切代价!XX公寓3块我就4块,贵我也做,我不需要挣钱。”

资本让人狂。

租赁市场在加速融资。自如在今年1月A轮融资40亿,估值200亿;蛋壳在B轮融资1亿美金;之前魔方公寓B、C融资合4.4亿美金。另外还有万科驿、YOU+国际青年公寓、相寓等等。有数据统计,2012年至今,就股权融资而言,这些品牌已经融资130亿人民币以上。

真是手握重金。那么,拿下北京房源,需要多少钱?一个不太严谨的估计显示,按照中国房地产协会的数据,目前,北京住宅租金93.88元/月/㎡,公寓115.80元/月/㎡,平均每套每月8492元。链家数据显示北京租赁房屋数量约有150万套。按这几个数据不严格计算的话,拿下北京150万套需要1500亿/年就可以。对于融资方而言,这并不难。也就是说,资本可以轻松吃下北京租房市场,然后通过垄断提到租金水平,毕竟这个市场到2030年要达到4万亿元。资本逻辑下,规模为王。

总之,对于房价,国家不能涨、地方不敢涨、韭菜不愿涨。上涨的理由不充分,也没有更多可以收割的了,那就让租金涨吧!韭菜在哪里,资本就在哪里。

从传统的供求分析来看。首先,北京房子供给是严格控制的,出租房源增量也是有限的,加之北京严查群租、查隔断、查地下室、拆棚户区,资本势必对存量房源进行哄抢抬价,不需要计较成本,因为投资就是“抢占赛道”。

再看,劝退非中高端人口后,北京的租客需求应该少了,但是中高产人口有“梦”,有中高收入,在沦为“无产”之前还是可以收割“梦”的。

可怕的是,房价将焦虑不起,房租焦虑却值得拥有。在上述分析中,我们知道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在下降,消费下降,个税却上升。而,刨去这些,仅剩的就是房租钱。

我们北大、清华的精英,他们毕业收入如何呢?按照某市场机构统计——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0903%2F1535966144792582.jpg

连精英月薪都逐年下降了,哪来的消费购买力……




稳增长“决胜期”:发改委评估政策,下半年“稳投资”还大有空间                 
【研究员】:田文
结论:近期,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有关补短板的政策陆续发布,加快推进补短板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目前,“稳投资、稳基建”已进入“加速落地”期,从此前各地方积极公布基建项目,到近期发改委密集审批各地地铁、机场,都预示着下半年稳增长“决胜期”已经来临,7月至今,上至发改委、交通部,下至各省市基建项目审批已是“快上加快”,一大批投资项目纷至沓来。总体来看,下半年重大拐点性的投资变量就是基建投资。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已经足够,关键在于如何疏通资金和项目有效对接。据悉,最近财政部也发文要求地方政府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要求在9月底前发放80%,10月前全部发完。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增速为7.3%,而2017年和2016年的投资增速均在19%左右。在各方面全力以赴“稳基建”的大背景下,乐观预计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有望回到13%到15%这个区间。如果这一“增速如期恢复”,则相关板块的驱动力将可持续的释放。

                                 
【博览财经研报】博览研究员注意到,7月份,纳入统计的24家主要挖掘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11100多台,同比增长45.28%,销量连续第三个月创下历史同月新高。根据实业人士的分析,预计8月份国内挖机销量同比增长30%,大约1万台,加上出口约1.2万台,同比增幅接近40%,高于此前市场预期。而根据与主机厂的交流情况看,8月份几大主机厂开机小时数都是同比向上的,显示出销量超预期与开工趋于活跃相对应
总体来看,下半年重大拐点性的投资变量就是基建投资。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已经足够,关键在于如何疏通资金和项目有效对接。据悉,最近财政部也发文要求地方政府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要求在9月底前发放80%,10月前全部发完
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增速为7.3%,而2017年和2016年的投资增速均在19%左右。在各方面全力以赴“稳基建”的大背景下,乐观预计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有望回到13%到15%这个区间。如果这一“增速如期恢复”,则相关板块的驱动力将可持续的释放
下半年稳增长“决胜期”已经来临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发改委综合司近日召开专家座谈会,对政策评估的方式、方法和机制进行交流讨论。

众所周知,发改委近来最密集的政策,就是“稳投资、稳基建”。面对下半年“6个稳”的政策诉求,如何兼顾改革转型与稳定增长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及时“对政策评估的方式、方法和机制进行交流讨论”。

而从政策落实的力度看,由于各地方、各部委全力以赴、环环配套,基建项目已经呈现出紧锣密鼓,立竿见影的成效。博览研究员认为,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成为未来推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近期,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有关补短板的政策陆续发布,加快推进补短板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目前,“稳投资、稳基建”已进入“加速落地”期,从此前各地方积极公布基建项目,到近期发改委密集审批各地地铁、机场,都预示着下半年稳增长“决胜期”已经来临,相关基建板块将再次体现出其“政策确定性”下可持续的驱动力释放——

8月30日,发改委就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肖渭明介绍,突出补短板这个重点,抓紧推进一批西部急需、符合国家规划的交通和信息网络、生态环保、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能源通道等领域重大工程建设。对这些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国家将加大支持力度,西部地区也要通过深化改革,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更大释放社会和市场潜力。

8月15日,发改委发言人丛亮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补短板是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基础设施补短板方面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着力解决在建项目特别是确实需要的一些在建项目的资金需求。二是推进建设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对接发展和民生需要,加强重大项目储备,重点是在补短板、强弱项、优化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等领域,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项目。三是进一步巩固民间投资向好势头。在铁路、民航、油气、电信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7月31日至8月2日,发改委投资司,赴河南、湖北、江西开展基础设施投融资实地调研。与此同时,中国铁路总公司人士确认,“在铁路机车车辆投资增长和基建潮加速推进的双重刺激下,2018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将重返8000亿元以上。”2018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原计划安排7320亿元,其中国家铁路7020亿元,这是自2014年以来计划投资额最低的一年。

基建项目审批已是“快上加快”,一大批投资项目纷至沓来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7月至今,上至发改委、交通部,下至各省市基建项目审批已是“快上加快”,一大批投资项目纷至沓来:民航局、发改委披露包括鄂州民用机场、呼和浩特新机场、香港机场高端物流货站等28个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达1100亿元

发改委西部开发司称,交通基础设施依然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十三五”期间要重点推进十大高速铁路通道建设,今年到明年要加快成贵高铁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川藏铁路、渝昆高铁、西渝高铁等大通道。加快建设一批高速公路,要进一步推动电力、油气、信息等骨干网络建设。加强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前,西部地区大多数的镇和绝大多数的乡都缺少污水处理,这是下一阶段投资的重点。

而在暂停一年后,国家发改委7月重启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地铁建设热潮再起。杭州、重庆、广州、南京、石家庄、乌鲁木齐等多个城市正加快地铁工程建设,一些早先获批的项目也于近日开工。同时,西安、厦门、武汉、徐州等地的后期轨道建设规划正在国家发改委审批之中,部分有望于近期获得通过。

与此同时,在中央层面政策的基础上,各省市也加大了基础设施补短板的投资力度,加快了交通、生态环保、民生等方面重点项目的建设速度。

7月28日,国务院强调,要加快相关工程的开工建设。目前中西部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推动有效投资补短板。在此背景下,我国将围绕农村的物流、水利工程、能源、公路、新一代网络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多个地方已经释放出重视重大项目投资的信号——

7月24日下午,广东省政府召开加快省重点项目投资工作推进会议,广东省发改委印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重大项目2018年投资计划的通知》涉及9大类18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9万亿元。其中,交通网络工程包投资额超过1.3万亿元。据悉,未来6年广东还将新建成19条高铁/城际,总投资4807.42亿元。

江苏省在6月底也曾发布类似的补短板投资计划,要求确保年度投资3600亿元以上。

成都市计划未来3年,实施171个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总投资逾1.5万亿元。

此外,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永州市、山西省运城市、河南省驻马店等地也陆续召开重大工程项目推进会。……

稳基建稳投资持续发力,地方债3个月发行将达2.6万亿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0904%2F1536071958473195.jpg

而为配合各地的基建投资,在一系列政策出台之后,基建领域最先感受到新增资金进入,无论是城投项目立项,还是城投债投资,均有一定程度回暖。

上半年,资金缺口确实成为制约各地方相关基建工程的一大阻碍。但随着7.23、7.31两次会议相继明确“补短板、稳投资”,从货币、财政,以及金融监管等方面,都将对相关基建领域予以“倾斜”。

资金面上,万亿元专项债加速发行,为基建“充值”。财政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109亿元。这意味着,至少还有1万亿元以上的专项债未发行。

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一些商业银行,已经通知当地分支加速信贷发行的速度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支持交通工程和家庭装修等项目。

而继中央强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和财政部催促加快发债之后,为了给基建筹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入了冲刺阶段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0904%2F1536071995286529.jpg

仅8月31日当天,浙江、山东、湖北就发行了超过1200亿元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券,财政部政府债券发行系统客户端甚至一度出现故障,迫使湖北改用书面形式来公布债券发行应急投标书。

截至8月底,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约3万亿元,其中实施了3年多的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下称“置换债券”)发行基本结束,债务置换计划任务完成。按照年初设定的近4万亿元发行计划以及财政部要求,还有近1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将主要集中在9月完成,其中专项债券需要在10月底前完成发行。加上7月的7569.5亿元、8月的8830亿元,今年第三季度累计发行地方债将最高达2.6万亿元

整体来看,随着PPP清库工作接近尾声,金融监管放松效应显现,信贷投放力度加强,PPP模式有望回暖,助推基建企稳回升。

总结

就在各地“力推基建工程”的同时,股市上的资金也在加仓相关板块。7月份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230.32亿元,重点加仓了基建、金融、医药板块。7月下旬以来,大基建板块集体上涨,赚钱效应显著。而这还是在“公募基金二季度末持有建筑板块股票的仓位比重处于历史最低位”的情况下取得的,一旦市场形成“基建上涨的共识”,后续资金的动力仍然充足。总体看,有关方面“加速”推进下半年稳投资,相关基建板块将体现出其“政策确定性”下可持续的驱动力释放。



                        

沿海城市工业增速放缓,制造业借高科技“提质增效”、释放驱动力                 
【研究员】:田文
结论:据各地方统计局数据,今年7月,沿海多城市的工业增速放慢,博览研究员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短板,一则在于中西部地区的基建;二则在于整体经济成分当中高科技含量的不足。针对前者的相关政策近来已经密集落地,而后者,在决策层的战略方向指引下,已经带动众多市场主体加大高科技产业的投入,这一点对亟待“产业升级”的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已经打开了时间窗口。整体来看,从政策到市场,从国内到国际,都在集中资源“抢占高科技产业”的制高点,高科技产业并未因为即期的“稳增长、稳投资”而有所放缓,相反,在“追求 高质量增长”的大方向下,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正在成为各地方、各部门,在基建投资以外,又一重大投资领域.

                                 
【博览财经研报】博览研究员注意到,据各地方统计局数据,今年7月,沿海多城市的工业增速放慢。以部分沿海副省级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为例,1-7月,深圳、宁波、青岛、广州、上海、烟台等城市的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和1-6月相比降幅较大。其中,深圳、宁波、上海、广州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6.9%、8.1%、6.8%、6.9%,分别比1-6月降低0.5、0.4、1、0.5个百分点。
博览研究员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短板,一则在于中西部地区的基建;二则在于整体经济成分当中高科技含量的不足。针对前者的相关政策近来已经密集落地,而后者,在决策层的战略方向指引下,已经带动众多市场主体加大高科技产业的投入,这一点对亟待“产业升级”的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已经打开了时间窗口。
整体来看,从政策到市场,从国内到国际,都在集中资源“抢占高科技产业”的制高点,高科技产业并未因为即期的“稳增长、稳投资”而有所放缓,相反,在“追求 高质量增长”的大方向下,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正在成为各地方、各部门,在基建投资以外,又一重大投资领域——
上海,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办公室日前调研上海松江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下一步,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办公室将加强指导和管理,加快打造产业特色鲜明、业态模式创新、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形成各有特色、相互带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广东,广东省经信委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处有关人士透露,今年下半年多地正酝酿出台针对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支持政策。
而从上市公司披露的情况看,不少公司凭借提早布局,增加盈利潜力。在日前上海松江举行的2018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上,宝信软件、智能云科、徐工信息、苏宁科技、阿里云、安徽合力、飞友科技等16家平台企业,围绕“共同制定上云上平台技术、服务和收费标准”、“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加大平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补贴”等方面发起联合倡议,切实推动长三角地区企业上云上平台生态体系的形成,力争到2020年实现“上云上平台”企业百万家,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模式创新和升级。
工信部“火力全开”:抢占千亿美元高科技产业大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2018大数据国家标准宣贯会近日在乌鲁木齐召开。工信部信软司将进一步完善大数据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大数据领域基础关键标准,做好数据管理、大数据产品等重点国家大数据标准的宣贯应用,充分发挥标准的规范引领作用,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就在工信部为“大数据国家标准”开会的同时,工信部也在同步推进其他领域的高科技产业发展——
8月28日-31日,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第八次工作组全会在青岛市召开。工信部信软司表示,将组织开展多项工作,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8月28日-29日,工信部信软司组织专家赴武汉市开展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实地评估工作。信软司将推动中国软件名城和创建试点城市更高水平做好创建相关工作,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显然,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正在成为政策与市场的共识。9月4日,“粤港澳大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在深圳试运行;与此同时,就在韩国抢跑5G,计划在年底成为“全球第一个5G商用化”之际,中国这边就传出“正评估合并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计划”,此前受累于中兴通讯事件而一度被担忧遭到延宕的中国5G进程,随着中兴通讯的解禁、恢复生产而加速“补课”。此次传闻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合并,有可能成为中国加速5G产业、提升整个国产通信行业体量、应对外部封堵的一个信号。
而在此背景下,各类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日益依赖软件、集成电路等“基础产业”的突破,也正在这一点上,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市场主体近来也在“甩开膀子加油干”——
日前,重庆宣布设立500亿元基金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对国家级集成电路创新中心连续3年每年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研发支持。
而在企业层面,截至8月23日,中国诚通牵头设立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国调基金),累计签约金额已达787亿元,交割金额500亿元,促进国有资本布局节能环保、金融科技、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
与此同时,大批半导体类上市公司在业绩增长的基础上,不忘增加研发投入:半年报显示,在33家半导体公司中,有21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64%。其中,北京君正、韦尔股份、纳思达、北方华创的业绩增幅均超过1倍;富满电子、台基股份、晓程科技、南大光电的业绩增幅也超过五成。更可喜的是,近八成半导体公司的研发投入也是同比增长的,比如兆易创新、富瀚微上半年研发投入增长均在1倍左右
就在此时,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商用“100G硅光收发芯片”正式投产使用,在全球市场,半导体领域最新报告显示,预计2018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资本开支将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为1020亿美元,预计同比增长9.32%。
也正是看中了这种“持续研发能力”所带来的“长期竞争优势”, 8月以来,相关机构密集调研科技类公司:统计显示,8月以来,共有302家A股上市公司被机构密集调研434次,行业分布多集中在电子元件、设备制造、生物科技、软件信息服务等科技行业,尤其是电子信息行业
一系列税收、社保政策改革,更突出“经营规范、行业优势”大企业的驱动力
面对经济结构性转型,尤其是消费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升,而资本却呈现“相对过剩”的现状,税收结构与社会保障也就势必要与时俱进的调整(对个人所得、科技投入减税;对资本加税),比如此次关于企业社保“转由税务部门征收”,就已经带来对相关企业、行业的影响,进而对股市相关板块也带来驱动力。
根据相关规定,2019年1月1日起,税务部门将全责征缴社会保险费。这增强了税务部门的内在积极性,能够高效率地征收社保费;对于少缴、漏缴、欠缴的企业,税务部门可以有力的追讨。
整体来看,在内外压力与结构性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内的“税收、社保结构性改革”,整体上有利于经营规范,居于行业优势地位的大型、头部企业,尤其是有政策扶持、而行业利润率高的高科技产业
对股市而言,中长期的投资机会仍然要紧跟政策资源集中,长期资金布局的领域。叠加近期有关方面在5G、人工智能等新经济,高科技面的密集举措,股市中相关板块所积蓄的驱动力正在释放。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14 08:12 , Processed in 0.15855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