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内参2018.9.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7 09: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动辄赚几百倍?创投吹的牛,税务局信了,还好国务院“没信”……》:7月底,国务院将政策侧重点放在“稳投资、稳基建”上,而随着各地方、各部门大力落实“稳增长”的相关举措,“6个稳”当中的“即期目标”大概率能够实现;8月底,国务院的政策侧重点开始向“转型升级”加码,这一长期战略势必也要加速,才能够实现“政策框架的内在均衡”,确保“稳增长与调结构”的节奏“合拍”,中国经济才能够“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博览研究员注意到,这一政策侧重点的微调,也确有其现实的经济基础:上半年,沿海城市工业增速放缓,制造业借高科技“提质增效”、释放驱动力。

《增产、涨价、扩基建,“供不应求”的天然气“十年黄金期已至”!》:我国天然气短期内存在供需错配,短期内天然气供需将维持紧平衡局面。2018年我国天然气总供给量预计可达到26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3%;需求按照不同假设方式,预计将达到2655-2791亿立方米,全年整体供需偏紧。此外,天然气行业在大气治理趋严、煤改气等政策的多重推动下,需求端有望实现高增。同时随着进口的扩大、调峰储气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之非常规气和进口端高增,行业产值有望扩大,运作机制也有望更加健康成熟。这使得燃气上中游行业有很大的扩展空间。而在下游:城市燃气分销在煤改气推进的背景下,仍望保持较高景气度。整体来看,中长期而言燃气行业的“十年黄金发展期已至”!




                                           焦点透视
                 



动辄赚几百倍?创投吹的牛,税务局信了,还好国务院“没信”……                 
【研究员】:田文
结论:7月底,国务院将政策侧重点放在“稳投资、稳基建”上,而随着各地方、各部门大力落实“稳增长”的相关举措,“6个稳”当中的“即期目标”大概率能够实现;8月底,国务院的政策侧重点开始向“转型升级”加码,这一长期战略势必也要加速,才能够实现“政策框架的内在均衡”,确保“稳增长与调结构”的节奏“合拍”,中国经济才能够“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博览研究员注意到,这一政策侧重点的微调,也确有其现实的经济基础:上半年,沿海城市工业增速放缓,制造业借高科技“提质增效”、释放驱动力——

                                 

【博览财经研报】网上的喷子和疑神疑鬼者,估计得消停两天了。
国务院对社情民意的反应,这次依然迅速。最新的这次(9月6日)国常会化解了市场对近期传闻的两大政策调整的疑虑——
1、社保转由税务部门征收,会否大幅度增加企业负担?(此消息一出,网上就连篇累牍的替“某些企业”算命,大意就是“你要死翘翘”了,不如去美国吧云云。也不想想人家川普同志是否“稀饭”俺们这些个已经习惯于避税、少交社保的“诚信守法”企业,就算真的不幸去了大洋彼岸,在一圈“如狼似虎”的蚕食律师面前,俺们这些个避税大户,能否有“强哥”那样的好运……);
2、传闻对创投的“比照个体工商户标准征收累进税,最高35%的税率”,会否真的让“哀嚎的创投业”成为“吹牛也上税”的先例?(如同段子所说的“创投机构有机会就吹自己的成功案例,动辄赚几百倍,结果LP没信,税务局信了……”如今看来,还好,总理“没信”这些“满嘴跑火车”的人……)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对上述两大忧虑,9月6日的国常会明确表示——
●目前全国养老金累计结余较多,可以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同时,会议要求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以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社会预期向好
●为促进创业创新,此次会议决定,保持地方已实施的创投基金税收支持政策稳定,由有关部门结合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按照不溯及既往、确保总体税负不增的原则,抓紧完善进一步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
……
“顶层设计”推动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相关板块持续释放驱动力
好,在“对两项争议政策”予以“安抚”,“引导社会预期向好”之后,国常会更注重于“干实事”,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扶持、发展高科技产业”——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此次会议还提出一系列举措推动新旧动能转化和扩大就业,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及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明确对个人在二级市场买卖新三板股票比照上市公司股票,对差价收入免征个税;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享受的免征房产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范围扩大至省级,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也可享受等
7月底,国务院将政策侧重点放在“稳投资、稳基建”上,而随着各地方、各部门大力落实“稳增长”的相关举措,“6个稳”当中的“即期目标”大概率能够实现;
8月底,国务院的政策侧重点开始向“转型升级”加码,这一长期战略势必也要加速,才能够实现“政策框架的内在均衡”,确保“稳增长与调结构”的节奏“合拍”,中国经济才能够“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这一政策侧重点的微调,也确有其现实的经济基础:上半年,沿海城市工业增速放缓,制造业借高科技“提质增效”、释放驱动力——
9月初,据各地方统计局数据,今年7月,沿海多城市的工业增速放慢。以部分沿海副省级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为例,1-7月,深圳、宁波、青岛、广州、上海、烟台等城市的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和1-6月相比降幅较大。其中,深圳、宁波、上海、广州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6.9%、8.1%、6.8%、6.9%,分别比1-6月降低0.5、0.4、1、0.5个百分点。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9月5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刘鹤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按照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策部署,抓紧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有关准备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奋斗
9月6日,工信部总经济师王新哲日前强调,促进“两化”融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化纤行业深度融合,推进化纤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持续优化商业新模式和新业态。
而作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直接成果,近来有关高科技产业的新动态层出不穷——
芯片、半导体方面
据悉,微软和华为正在讨论,微软中国数据中心采用华为人工智能(AI)芯片技术的可能性。若达成协议,将是华为首次挑战AI芯片制造商英伟达。
日前,深圳吉迪思联手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打造的AMOLED智能手机面板驱动芯片正式进入量产,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陆首款自主研发的AMOLED驱动芯片
腾讯表示,持续加码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发投入,机器可能将突破认知瓶颈,让人工智能迎来“寒武纪大爆发”
长沙市与猎豹移动达成合作,加速服务机器人场景化落地,同时与国防科大共同建设人工智能培训学院,实现智慧城市协同战略合作。
日前,重庆宣布设立500亿元基金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对国家级集成电路创新中心连续3年每年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研发支持。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强调,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林业和草原上的创新应用、集成应用,开展林业和草原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和无人机、机器人、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示范应用,实施智慧林业和草原全周期综合示范建设,完善林业和草原管理机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首次落地军民融合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服务科技军民融合成果对接会议5日在成都举行。“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主要面向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对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的迫切需求,开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技术、高密度存储材料与器件、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新型显示材料与技术等研究。
而在企业层面,大批半导体类上市公司在业绩增长的基础上,不忘增加研发投入:半年报显示,在33家半导体公司中,有21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64%。其中,北京君正、韦尔股份、纳思达、北方华创的业绩增幅均超过1倍;富满电子、台基股份、晓程科技、南大光电的业绩增幅也超过五成。更可喜的是,近八成半导体公司的研发投入也是同比增长的,比如兆易创新、富瀚微上半年研发投入增长均在1倍左右。
◆在5G方面:
近日,华为打通了首个基于3GPP标准的SA组网下5G First Call(数据业务);
中兴通讯则顺利完成中国电信在雄安、苏州5G试验网一阶段测试;
而就在韩国抢跑5G,计划在年底“全球第一个5G商用化”、英国也开始“大范围测试5G网络”之际,中国这边就传出“国资委正对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合并做前期调研评估工作”,虽然截至发稿,此事尚未获得官方的确认,但此前受累于中兴通讯事件而一度被担忧遭到延宕的中国5G进程,随着中兴通讯的解禁、恢复生产而加速“补课”。此次传闻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合并,有可能成为中国加速5G产业、提升整个国产通信行业体量、应对外部封堵的一个信号。
◆工业互联网方面:
在上海,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办公室日前调研上海松江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下一步,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办公室将加强指导和管理,加快打造产业特色鲜明、业态模式创新、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形成各有特色、相互带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在广东,广东省经信委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处有关人士透露,今年下半年多地正酝酿出台针对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支持政策。
在宁夏,日前出台了“工业互联网18条”,计划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工业互联网网络,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提出到2020年,宁夏要建成使用30个以上企业级、培育引进10个以上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千家工业企业上云、万台工业设备联网。同时,建成20个智能工厂、30个数字化车间,打造100个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创建5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
而从上市公司披露的情况看,不少公司凭借提早布局,增加盈利潜力。在日前上海松江举行的2018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上,宝信软件、智能云科、徐工信息、苏宁科技、阿里云、安徽合力、飞友科技等16家平台企业,围绕“共同制定上云上平台技术、服务和收费标准”、“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加大平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补贴”等方面发起联合倡议,切实推动长三角地区企业上云上平台生态体系的形成,力争到2020年实现“上云上平台”企业百万家,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模式创新和升级。
……
◆与此同时,中国科研人员开发新型抗生素取得进展。中国重庆大学科研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通过新方法在实验室高效合成了一种具显著抗菌活性的物质,名为阿波霉素,其抗菌活性优于现有的多种抗生素,有潜力开发成新的抗生素。测试数据显示,阿波霉素德尔塔2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普遍优于环丙沙星、万古霉素、青霉素等现有抗生素,而且对临床分离得到的多重耐药菌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该公司将力争在3年内与百度合作推出首款自动驾驶汽车。王传福在深圳一个会议上表示,在获得电动汽车行业的先发位置之后,该公司计划聚焦制造智能汽车--王传福称其为“长了脚的超级手机”。
最新工商资料显示,娃哈哈于8月底成立了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宗庆后担任法人代表。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很广泛,包括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医药等。
9月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组织召开新能源客车推广应用工作专题会议,装备工业司在会上通报了近期发生的新能源客车安全事故情况,要求各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等文件有关要求,进一步落实产品安全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企业监管平台作用,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推广应用的新能源客车产品安全运行。
总结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近来,股市上基建类与科技类板块此消彼长,有时甚至联动、轮动,究其原因,与其背后的宏观政策的倾向密切相关——当前中国经济的短板,一则在于中西部地区的基建;二则在于整体经济成分当中高科技含量的不足。针对前者的相关政策近来已经密集落地,而后者,在决策层的战略方向指引下,已经带动众多市场主体加大高科技产业的投入,这一点对亟待“产业升级”的地区而言,已经打开了时间窗口


                        

为何老是出现融资难、融资贵?                 
【研究员】:江桥
结论:博览研究员认为大型国有企业历来不存在多少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因为毕竟国资背景,政府背书。而小微企业一旦在较低的利率环境下待久了又容易走向击鼓传花的投机炒作游戏从而令经济脱实向虚。所以伴随着这种现象出现之后,又会使得中国的经济陷入增长缓慢的势头。而在此情况之下,政府为了整肃经济环境又容易造成民企融资空间的挤出效应。

                                 
博览观察其实,博览研究员认为大型国有企业历来不存在多少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因为毕竟国资背景,政府背书。而小微企业一旦在较低的利率环境下待久了又容易走向击鼓传花的投机炒作游戏从而令经济脱实向虚。所以伴随着这种现象出现之后,又会使得中国的经济陷入增长缓慢的势头。而在此情况之下,政府为了整肃经济环境又容易造成民企融资空间的挤出效应。那么企业融资难与融资贵的背后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思考呢?
金融家和民营企业家坐在一起讨论金融问题,实际意义不过是让金融家们听听企业家的抱怨,但说实话,这样抱怨金融家们不知道吗?每天媒体上那么多相关新闻,而一线业务环节每天那么多反馈,而且国务院多次开会要求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金融家们不可能不知道民营企业困境。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去认识问题,而不是简单地逼迫银行放贷,也不是谁办个银行就可以解决问题。
毋庸置疑,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确是“世界性难题”,但程度上是存在差异的,而中国的问题是:难度过大。按我了解的情况,很多时候根本不是难不难、贵不贵的问题,而干脆是有没有的问题,尤其在货币紧缩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一般都会“抓大放小”,首先砍掉的就是那些风险级别较高的中小企业贷款,这是金融经营的一种机制性作用,要改变这种机制吗?让银行不再厌恶风险吗?这里是否存在有违金融规律的欲望?
我们知道,银行是把别人的钱当做本金(存款),然后拿这个本金去赌那几个百分点的利息,从中赚取1到2个百分点的利差。这是何等巨大的风险?所以,如果政府需要强化中小微企业活力,首先需要从自己做起,为中小微企业营造一个良性的金融环境,通过一些必要的手段为中小微企业增信,从而吸引商业金融机构更多地中小微企业服务,而不是一味地鞭打银行;如果非要鞭打银行低价投放高风险贷款,那政府财政恐怕需要和银行一起制定一个坏账处理机制,但这样做,搞不好会提高道德风险几率。
很麻烦,但也不是没办法。比如,在信息管理技术已经非常强大的今天,政府和银行可不可以通过一种基于大数据信息的监控机制,对业主个人和企业自身行为、账务往来的实施有效监督和约束,同时配合以法律手段。这样的机制可能会严苛一些,但对企业而言,这将是一种“增信机制”,可以通过这样的机制提高贷款可得性、减低融资成本;对银行而言,只要敢于接受这样一套机制,贷款违约、钓鱼、跑路的风险也就小多了。是不是会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当然不会。这只是一套把“坏人”排斥在外的机制,而且这样的创新属于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创新,它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一个世界性难题。
当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还有许多金融自身的问题需要解决。银行存款端犹如一条大河的上游——小河有水大河满;银行贷款端犹如这条大河的下游——大河胀满小河有水。所以,如果要让中小微企业能够相对比较容易地获得贷款(小河有水),银行必须要有较为充足的可贷资金,而不是短期流动性。现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但在短期化严重、存贷期限错配严重的情况下,实际稳定的可贷资金并不充裕,甚至是严重稀缺。那银行如何敢于释放高风险贷款?按照金融规律,高风险贷款需要更多、更高成本的短期流动性覆盖。
正因如此,中央银行应当公开、透明、有固定节奏地予以银行市场长期流动性补充。同时大幅减少货币套利资金规模,让银行存款端——大河的上游——小河有水大河满。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这是金融必须遵从的一般规律,美国金融之所以能以机构大资金为主,那是因为大金融机构在全世界范围内吸收小河之水,但中国金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必须倚重自己,而不是动辄贪图所谓“机构资金”。现在,长期稳定的老百姓储蓄存款——小河之水流向了货币基金,金融主渠道银行倍显干涸,有流动性也是最不稳定的短期批发来的流动性,要么就是企业贷款之后的衍生存款,但政府项目要它贷款,维系经济增长需要它增加贷款,现在还要不顾风险地多投放高风险贷款,这事儿应当说很不公平。所以,需要央行尽快完成“利率双轨合一”的改革,放开银行被绑住的手脚,增加银行存款端的竞争力,这样它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金融需要改变,中小微企业也需要改变。现在,中小微企业能够拿到更长期一点的低价贷款当然必要,但恐怕只就是解决一下周转问题,而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发展方向,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恐怕也不是贷款能够解决的问题。但真正优秀的企业必须完成这样的战略定位,有了这样的定位,股权资本会高度关注你的发展,而股权融资才是中小微企业最适合的融资方式。
我们必须明白,股权资本是债务资本存在的前提,股权资本规模决定债务资本规模。中小微企业如果不考虑如何吸引更多的股权资本,不懂得如何扩张股权资本,那不仅债务融资会受限,而且债务率越高越没有银行愿意给你贷款,而且整体经营极易陷入恶性循环。这不是为银行开脱责任,而是我们每一位企业家、金融家都必须遵从的基本金融常识和规律。尤其是上市公司,你已经有了最好的股权融资通道,然后还发生债务危机,这不是很奇怪的事吗?难道你的股东对你没信心?那你凭什么让银行对你有信心?(本文部分摘自钮文新观点)


                                 
                                           决策参考
                 



增产、涨价、扩基建,“供不应求”的天然气“十年黄金期已至”!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我国天然气短期内存在供需错配,短期内天然气供需将维持紧平衡局面。2018年我国天然气总供给量预计可达到26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3%;需求按照不同假设方式,预计将达到2655-2791亿立方米,全年整体供需偏紧。此外,天然气行业在大气治理趋严、煤改气等政策的多重推动下,需求端有望实现高增。同时随着进口的扩大、调峰储气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之非常规气和进口端高增,行业产值有望扩大,运作机制也有望更加健康成熟。这使得燃气上中游行业有很大的扩展空间。而在下游:城市燃气分销在煤改气推进的背景下,仍望保持较高景气度。整体来看,中长期而言燃气行业的“十年黄金发展期已至”!

                                 

【博览财经研报】我国天然气短期内存在供需错配,短期内天然气供需将维持紧平衡局面。2018年我国天然气总供给量预计可达到26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3%;需求按照不同假设方式,预计将达到2655-2791亿立方米,全年整体供需偏紧
此外,天然气行业在大气治理趋严、煤改气等政策的多重推动下,需求端有望实现高增。同时随着进口的扩大、调峰储气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之非常规气和进口端高增,行业产值有望扩大,运作机制也有望更加健康成熟。
这使得燃气上中游行业有很大的扩展空间。而在下游:城市燃气分销在煤改气推进的背景下,仍望保持较高景气度。
整体来看,中长期而言燃气行业的“十年黄金发展期已至”

“气荒”或重演,天然气行业的大发展趋势基本明确
国务院9月5日出台了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深化油气勘查开采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出台相关细则。建立以地下储气库和沿海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为主、重点地区内陆集约规模化LNG储罐为辅、管网互联互通为支撑的多层次储气系统。强化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加快天然气管道、LNG接收站等项目建设,集中开展管道互联互通重大工程,加快推动纳入环渤海地区LNG储运体系实施方案的各项目落地实施。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力争到2020年底前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2000亿立方米以上。构建多层次储备体系。供气企业到2020年形成不低于其年合同销售量10%的储气能力。

博览研究员认为,在此政策推动下,天然气行业的大发展趋势基本明确。
从即期看,随着下半年采暖季来临,以及居民用气价格在8月底、9月初的这一轮涨价因素的推动,利好上游资源商,根据测算,18年上游增收约84亿元(假设15%的居民用气和0.35元/方的调价幅度),利好气源供应商中石油等公司;
中长期看,理顺价格联动机制叠加增值税率降低,助推消费放量,十年黄金发展期已至!
……
虽然有国家发改委官员分析认为,“在供应方面,占据七成市场份额的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今年已提前对天然气供应市场进行部署,包括冬季燃气合同的签订等。这些都降低了今年出现气荒的概率”,因此,“今年出现气荒或是小概率事件”。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泰证券的分析报告指出,2018年全年较2017年供需更为紧张——
(1)2018年,预计全年天然气供需缺口较2017年增大,表明2018年全年较2017年供需更为紧张。
(2)18-19年采暖季,今年采暖季供需缺口有望高达95亿立方米,较去年增加近50亿立方米。
中泰证券认为,在中油价时代下,天然气价格或将获得支撑。

而相对“中立”分析认为,2018年我国天然气供需形势处于“紧平衡”,需要重视冬季保供形势
预计2018年,天然气消费总量将在2695至2777亿立方米区间,同比维持在13.6%至17.0%的高增长,其中城镇燃气消费增速略放缓(由28.5%降至17.2%),工业用气维持稳定增速,天然气发电增速提升较快望突破20%;
预计天然气总供给量将达2716亿立方米:其中产量将达159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维持在约8.5%;天然气进口将达到11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提升至22%。
由于全年天然气供应偏紧,需重点关注冬季保供形势;冬季LNG价格仍会维持高位,如在冬季发生极端气候致消费超预期增长或进口供给限制等不可预期因素,仍会导致“气荒”的再次发生
防止气荒重演,全力“增产保供”

也正是为了预防上述情况,近来国务院专门强调“上游增产增供、中游基础设施配套、下游市场建设”的政策框架,而这决定了天然气的开采与进口,以及与此相配套的基建投资仍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将实现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增量进口,推进天然气进口多元化。
日前,协鑫集团与保利集团正联手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等在吉布提筹划建设1000万吨炼油项目、1500万吨LNG液化项目、100万千瓦发电项目。据媒体披露,保利协鑫“埃塞俄比亚-吉布提油气项目”已于今年6月成功产油,目前正在加快油气管道建设,初步探明天然气可开采资源量5万亿立方米,并伴有部分原油资源可开采量。该项目将建成年产300万吨LNG规模,远期规模扩展至1000万吨。
9月5日,广东省与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广州签署系列协议。签约仪式上,广东省、惠州市、广东省粤电集团分别与埃克森美孚公司代表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化工综合体项目初步投资协议和惠州LNG接收站项目共同合作备忘录。

但博览研究员认为,值得的警惕的是,高油价及中美贸易摩擦将导致我国天然气进口价格提升,增加保供难度——
(1)伊朗原油禁运逐步生效以及委内瑞拉经济危机持续恶化,年底原油价格望迎新的一轮上涨周期,而我国PNG与LNG进口价格与油价均存在正相关性;
(2)2017年,我国已成为美国LNG第二大出口国,增速可观,到岸均约为1.9-2.1元/立方米;但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若对从美进口的LNG加征25%关税最终落地,将会显著压缩套利空间,使从美国进口LNG的选择变得不经济
博览研究员认为,高油价背景及中美贸易摩擦将导致我国天然气进口价格提升,增加保供难度。我国未来需形成区域性的天然定价机制,既可逐步化解LNG进口“亚洲溢价”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当前,我国冬季保供工作快速推进——
(1)地下储气库是主要的调峰手段,根据“十三五”规划,储气能力需达148亿立方米,2018-2020年需新增76.81亿立方米,但当前商业模式存在问题,经济性较差,成本只能由上游公司内部消化或依靠国家补贴;
(2)LNG接收站和储罐也是重要的调峰手段,2018年LNG接收站将有6个项目计划投产,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7115万吨/年,同时LNG储备调峰项目的盈利弹性较强;LNG储罐2018-2020年可新增约305.6亿立方米,具有较大投资空间。
(3)非常规天然气将成为重要的补充资源,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煤层气与页岩气2020年产量有望达到63亿与300亿立方米。
总结
整体来看,天然气行业在大气治理趋严、煤改气等政策的多重推动下,需求端有望实现高增。随着“多个省市公布蓝天保卫战相关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各地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环保压力对清洁能源、煤改气的进度提出了“加速”的要求,也使得相关板块的驱动力,加速释放。
而随着进口的扩大、调峰储气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之非常规气和进口端高增,行业产值有望扩大,运作机制也有望更加健康成熟。


                                 
                                           观察与思考
                 



中美贸易摩擦背后,各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是竞争焦点!                 
【研究员】:可可
编者按:因为全球化导致美国制造业边缘化并导致投资萎缩,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内要素收入增长就会变得缓慢。贫富悬殊,人与资本矛盾冲突达到历史的高限值。贫富差距扩大使不可持续的信用债务扩张成为维持经济增长的关键,而信用债务扩张又进一步拉大贫富悬殊。从宏观上看,西方经济面临总需求的长期不足,有可能滑入“长期停滞的陷阱”。因此,开启贸易争端,虽然作为全球化受益方的美国“精英”阶层的短期利益可能会受损,但长期来看,精明的他们会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权衡,向受损过多的一方倾斜,可能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之计。也就是说,如果美国自身不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朗普经济政策目标什么也实现不了。中美贸易摩擦背后,中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是竞争焦点。

                                 
博览财经观察】9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贸易逆差升至五个月高位,政治敏感度很高的对华贸易逆差就在此时却触及纪录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商务部本周三公布贸易逆差扩大,正值外界普遍预计的政府对另外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计划的公众意见征询期结束前一天。而特朗普周三也再度就中美贸易问题发表了关键讲话。尽管美国对中美出口商品2000亿美元是否加征关税结果还未正式公告,但是金融市场再次处在贸易阴霾之中。为什么就在今年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呢?
全球化带来的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的发酵造成了美国本土的实体产业的空心化和制造业的边缘化。以至于今天美国的产业结构呈现极致的两端,一头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一头是高效的农业,中间演化成了全球代工厂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而,中国则抓住了全球代工厂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这一端。因为美国制造业边缘化导致投资萎缩,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内要素收入增长就会变得缓慢。贫富悬殊,人与资本矛盾冲突达到历史的高限值。
贫富差距扩大使不可持续的信用债务扩张成为维持经济增长的关键,而信用债务扩张又进一步拉大贫富悬殊。从宏观上看,西方经济面临总需求的长期不足,有可能滑入“长期停滞的陷阱”。因此,开启贸易争端,虽然作为全球化受益方的美国“精英”阶层的短期利益可能会受损,但长期来看,精明的他们会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权衡,向受损过多的一方倾斜,可能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之计。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自身不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朗普经济政策目标什么也实现不了。中美贸易摩擦背后中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竞争焦点
如果美国自身不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朗普经济政策目标什么也实现不了
过去的40年时间里,中国开启的伟大的改革开放是促成这一格局解体的至关重要因素。作为结果,一大批廉价的资源要素突然呈现在西方资本面前,形成了巨大的结合机会。
在全球化浪潮中,与跨国资本结合的新兴经济体,通过贡献要素收入,迅速完成了自己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我们应该为中国40年伟大的改革开放实践,特别是入世以来的经济崛起感到由衷的自豪,我们几乎完美地抓住了历史的际遇。
毋庸置疑的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像中国这样的巨大体量而体制又是迥然不同的国家,成了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换言之,全球化过程本身超出了作为这一轮全球化主导者的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预期和想象。
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到,随着全球化带来的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的发酵,这种逐渐不可逆转的趋势,造成了美国本土的实体产业的空心化和制造业的边缘化。以至于今天美国的产业结构呈现极致的两端,一头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一头是高效的农业,中间演化成了全球代工厂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全球化如果用最简化的经济学模型来表达就是资本套利,资本是可以跨境自由流动的,可劳动力却因为主权和政治壁垒很难自由流动,所以人工要素的价差就转化成为了资本的利润。随着全球化深化,美国本土劳工不能有效地参与到国际化分工的生产活动中。作为一个被抛弃的群体,他们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是长期下降的。
因为制造业边缘化导致投资萎缩,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内要素收入增长就会变得缓慢。贫富悬殊,人与资本矛盾冲突达到历史的高限值。今天美国0.1%的人所获取的收入与90%的人获取的收入相当,上一次出现相似的场景是在1929年大萧条的前夜。
所以2011年9月在全球化高涨当中发生了“占领华尔街”;
2016年11月,带有民粹和极端保守主义色彩的特朗普当选。
贫富差距扩大使不可持续的信用债务扩张成为维持经济增长的关键,而信用债务扩张又进一步拉大贫富悬殊。从宏观上看,西方经济面临总需求的长期不足,有可能滑入“长期停滞的陷阱”。
开启贸易争端,虽然作为全球化受益方的美国“精英”阶层的短期利益可能会受损,但长期来看,精明的他们会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权衡,向受损过多的一方倾斜,可能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之计。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从包容、多元化与全球化向反建制、反多元化、反全球化的方向演变,最终以特朗普为代表的强烈右倾的政治集团上台,透着某种历史的必然性。
特朗普集团诞生于西方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断裂,所以其政治目标是“反建制”,即如班农所说的由大资本、大金融、大技术构成的一个全球化精英集团。建制的长期利益结合体是新兴经济体,而把两者连接在一起的纽带叫“全球化”。
全球化经过近半个世纪达到今天这一前所未有之高度后,原有的全球化规制已经无法容纳“资本无界人有界”的套利膨胀,造成了西方和美国国内的资本抽逃和阶层坍塌。这种来自中下层相对贫困化的大众的不满在经济下行周期集中爆发出来,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中美贸易战都是其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美贸易战,躲不过,逃不掉、避不开。这是对过去近半个世纪全球化进程的某种历史性“清算”,至少也是一次重大的利益边际修正。尽管从长时段来看,全球化不会终结,但阶段性的逆转则是完全可能的。未来新一轮的全球化需要新的全球规制的构建和人类更高层次的技术水平的支持,这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所以贸易战不会轻易结束,也不会因为某一政治事件戛然而止,它的结束需要以西方特别是美国内分配机制的优化、阶层矛盾的缓和为前提。在这之前,保守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很难避免。
中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竞争焦点
坦率地讲,今日之格局,中美之间妥协的空间相对有限。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低调也不意味着就有多大的妥协空间。因为双方的目标处在一个根本对立的历史时刻。我们是要保卫实现中国崛起的全球化红利,而对方是要刨全球化红利的“根”。更确当地讲,是要冲击过去40年全球化既有的坚硬的利益结构,冲击全球现有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试图解构之并重组之。
中美之间目前存在的3750亿美元的贸易差额,只是双方谈判桌上明面上开价的筹码,并不是双方核心利益所在。即便双方贸易差额归零,也满足不了特朗普政治集团所诉求目标。对中国也一样,三千亿美元的贸易差额对于一个体量高达13万亿美元的超级经济体来讲,比重也相对有限。
我们真正担心的是这次贸易战对中国经济供给侧的打击,对我们经济长期动能的损伤。特朗普经济政策的核心在供给侧,大幅度地减税,贸易战制造自由贸易的摩擦成本,以及未来旨在增强美国长期技术领先优势的方向上将进行的巨额投资,都有可能改变美国过去30年潜在增长和实际利率的下行趋势。而由此带来的全球跨境资本的结构性流动,可能驱动美国企业部门进入资本支出的持续扩张状态,从而不断延伸商业周期的景气长度。
挑动激烈的贸易冲突的另一面是想把此轮经济景气扩张的成果尽可能留在美国国内,转化为家庭储蓄增加,企业利润增长,以及政府财政的整固,而不是全球化代工产业链的贸易出超。
而我们经过最近十年的极端金融繁荣,传统要素成本优势大幅削弱,体制成本快速上升。未来三到五年,我们可能会越来越感受到,美国与世界竞争人力、资源、资本、产业的巨大压力。
换个角度看,美国如果不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朗普经济政策目标什么也实现不了。美国制造业不能重振,根本没法培养美国本土的产业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劳动生产率不可能提升,也就没法改变中产阶级三四十年实际收入不增长、相对贫困化的趋势。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特朗普政治集团今天为什么无所不用其极,政策往往都使至极限,对他来讲都是理性的。
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的唯一选择
既然妥协无所得,我们就只能正视困难,立足自身,以积极地自我调整来尽可能扳回战略均衡,让特朗普抢不走、移不动。
中国经过40年改革开放,已经建立了全球最完备之工业体系,优良的基础设施,培养了大量的现代产业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成为今天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之枢纽。今天产业发展受困于成本的挤出,特别是体制成本的快速上升,如果我们能把成本有效地降下来,那么全球化的产业链和中国的生产端,谁能真正移得动?
更何况,从消费端来看,中国同时也拥有世界最大的人口基数、消费市场以及未来数字经济的巨大潜力。过去5年中国政府做的最正确的一项政策,就是投入巨资打造了一张巨大的经济网络,把14亿人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人和人之间的连接,人和物的连接,包括未来潜在的物和物的连接。万物联通形成的就是一个数据的海洋,为消费的升级、新旧动能的转化、和经济的转型培育了肥沃的土壤。
只要打通生产端和消费端“任督二脉”,时间就在我们这一边,我们不仅不会进退失据,甚至完全可能后来居上。
打通“任督二脉”的瓶颈在哪?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货膨胀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体制成本上升的根源,抑制通货膨胀型增长就是当下最大的“减税”,当下最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美贸易战实质上是两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竞争。
为此,我们要靠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要素大幅度地从政府部门、从资产部门向私人部门、向实业部门转移,实现要素的重构和生产函数的改造;要强力抑制经济租金,包括垄断的租金、土地的租金,把利润留给真正创造价值而非分配价值的主体;要建立稳定货币锚的政治保障。这需要我们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真正将“权力关进笼子里”,把“资本装进盒子里”
中美之间的这场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竞争,可能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这一过程中,比拼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各自对紧迫感的不同理解以及突破既有利益结构的坚定意志,这决定着谁将获得未来新的一轮全球化的主导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14 21:13 , Processed in 0.14279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