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周刊2018.9.2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5 08: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行释放巨量流动性,真的是在放水吗?》央行9月中旬的流动性投放很大程度是中性对冲操作,主要是为对冲税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节假日资金需求增大。同时,受制于经济本身需求走弱,“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效果有限。因此即使保持“宽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却是有限的。此外,在美联储加快加息带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跟随加息的大环境下,中国的货币政策不可能会太过放松。

中国经济问题不在中美贸易冲突,中国经济内部挑战能否得到化解!》中国经济能否行稳致远,关键不在于中美贸易冲突,而在于中国经济内部挑战能否得到化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其二、处理国企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而后者也主要由前者导致。因此,一切问题的焦点实际上就是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博览视点
                 



央行释放巨量流动性,真的是在放水吗?                 
                                 
博览财经分析】9月12日至9月19日,央行通过逆回购和 MLF 操作共实现7950亿元流动性净投放。而,就在此前央行已经连续21日未进行逆回购操作。
仅仅一个星期内,央行净投放了巨量的流动性,这似乎有些“反常”。这个投放规模相比前段时间确实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市场上也出现了“央行放水”的论断。央行真的放水了吗?
考虑到7月31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要 “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力度”的需求。对此,市场需要一个相对更为宽松的货币环境。此前,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面也有所提及“流动性要从合理稳定转向合理充裕”。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会大“放水”。
在研究员看来,央行9月中旬的流动性投放很大程度是中性对冲操作,主要是为对冲税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节假日资金需求增大。
同时,受制于经济本身需求走弱,“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效果有限。因此即使保持“宽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却是有限的。
此外,在美联储加快加息带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跟随加息的大环境下,中国的货币政策不可能会太过放松。
央行放水了吗?
9月12日至9月19日,央行通过逆回购和MLF操作共实现7950亿元流动性净投放。而,就在此前央行已经连续21日未进行逆回购操作。
仅仅一个星期内,央行净投放了巨量的流动性,这似乎有些“反常”。这个投放规模相比前段时间确实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市场上也出现了“央行放水”的论断。央行真的放水了吗?
考虑到7月31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要 “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力度”的需求。对此,市场的确需要一个相对更为宽松的货币环境。
货币政策将注重稳预期,一方面把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避免大水漫灌,另一方面仍会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持宽松格局。受制于经济本身需求走弱,“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效果有限。因此,可以看到8月份社融增速仍不及预期,预计后期央行将继续保持“宽货币”,并打通货币传导机制,提高向“宽信用”传导的效率。
此外,自从7月以来,银保监会频频敦促银行业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8月中旬更是罕见地一周两次高调发声。比如,8月11日,银保监会发布了一则新闻稿指出,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等。而,随着基建投资增速的回升,信贷增速也可能有望回升。
央行最近一周集中投放巨量流动性是真的为了保持流动性充裕吗?央行发布的公告解释投放流动性的原因是:“为对冲税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也就是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每个月中旬是企业集中办理缴税时期,而企业缴税的过程是将存在于企业账户上的存款划拨为财政存款,这一过程直接造成了银行内部可用资金的减少,因而央行采取逆回购等方式进行流动性投放对冲企业缴税的影响。
其次,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的过程是银行等政府债券投标机构的银行存款划拨为财政存款,同样会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收缩,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同样需要考虑对冲这部分影响。
最后,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期来临,社会公众有很大的取现需求,而公众从银行提现的过程会消耗银行体系内部的流动性,最近三年9月底M0均环比增长2000亿元左右,每到节假日前央行都会投放流动性补充流动性缺口。
研究员注意到,央行大规模投放流动性的同时,资金利率仍在上行。从 9月12日重启逆回购操作到9月19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各期限加权平均利率全都有较大幅度上行,也就是说,尽管央行开展了大规模的流动性投放,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成本还在变贵。
因此,央行9月中旬的流动性投放很大程度是中性对冲操作。无论是9月15日前开展逆回购还是之后的“逆回购+MLF”操作,主要是为了对冲流动性临时需求的影响,弥补流动性短期缺口。
美联储加息之际,中国的货币政策依旧是保持“稳健中性”
外部环境也使得央行不可能会大放水。
联邦基金期货表明,美联储下周加息25个基点几乎已经“板上钉钉”。且,目前投资者焦点愈发转向2019年货币政策前景。根据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6月份公布的预测中值,FOMC成员认为应当在今年剩余时间再进行两次、每次25个基点的加息,然后2019年加息三次。
9月20日,根据汇丰银行公告,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压力,香港提前加息,港元、美元、人民币三大货币存款利率将提高。香港先于美国加息。
在美联储加快加息带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跟随加息的大环境下,中国的货币政策不可能会太过放松。


                        

中国经济问题不在中美贸易冲突,中国经济内部挑战能否得到化解!                 
                                 
博览财经分析】深圳市委原常委、副市长张思平表示:“在国有与民营经济问题上,国有经济后退一步,民营经济生机勃勃;在资源配置方式上,政府后退一步,中国经济海阔天空。”在研究员看来,这正是解决当下中国经济根本问题的关键。
9月18日,特朗普正式宣布对中国输美2000亿美元的产品征收10%的关税。对此,商务部称,美方不顾国际国内绝大多数意见反对,宣布自9月24日起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进而还要采取其他关税升级措施。对此我们深表遗憾。为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全球自由贸易秩序,中方将不得不同步进行反制。美方执意加征关税,给双方磋商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希望美方认识到这种行为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并采取令人信服的手段及时加以纠正。
在研究员看来,中国经济能否行稳致远,关键不在于中美贸易冲突,而在于中国经济内部挑战能否得到化解。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其二、处理国企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而后者也主要由前者导致。
因此,一切问题的焦点实际上就是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中国经济能否行稳致远,关键不在于中美贸易冲突,而在于中国经济内部挑战能否得到化解
早在8月初,特朗普就已经宣称要对中国2000亿美元产品征收关税,如今靴子落地。虽然关税税率由此前的25%改为10%,好于预期,但是从整体上看,还是加大了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
前不久,美国就贸易问题主动找中方约谈。中方对此表示欢迎。然而没过多久,特朗普还是对中国2000亿美元的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特朗普态度上的飘忽不定也给中美贸易问题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今年以来,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成为导致A股大跌的主要因素。然而,从数据上看,中国已经转型为一个依靠内需的国家,对外依存度仅仅18%,而中美贸易占比更是占比较小。中美贸易摩擦在预期以及对市场情绪的影响要大于其本身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就在特朗普公布对中国输美产品2000亿美元征收关税之际,A股却在当日实现了V型大反弹,可见中美贸易摩擦对A股的影响正在边际递减甚至影响较小。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在研究员看来,中国经济能否行稳致远,关键不在于中美贸易冲突,而在于中国经济内部挑战能否得到化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其二、处理国企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
美国商务部关于美国为什么不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几条理由,其中第二条就是讲的,中国的政府过分的压低劳动力价格,以这种不公平的方式从美国把工作岗位夺走了。具体的内容里面讲的并不是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而是劳动力没有集体谈判,工人没有罢工权。
在我们这个劳动力市场里面,在4.2亿城镇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了2.8亿,就是说农民工占到了整个现在城镇就业的比例将近70%,是67.5%。这样一种就业市场或者说劳动力市场是非常扭曲的,我们考察任何国家的工业化过程,都没有出现这样一种在整体就业人员中这种双轨制。这样一种双轨制,究竟我们的劳动力市场的要素市场化朝什么发展,我们应该好好的研究这个问题。但是在中美贸易战过程当中,大家谈外汇的问题,谈国企补助的问题谈得比较多,而对于劳动力市场,而美国商务部的报告是作为第二条提出来的。关于劳动力市场的问题背后依然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问题。
如果把地方政府变成一个公司,直接在那指挥竞争,还不是特惠的问题,直接就是分解招商引资、投资指标、党政工商齐动员,年底考核,是直接指挥经济,当然也有特惠在里边。所以这个根本问题还是一个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关于对民营企业的担忧和争论实际上也来源于政府和市场关系未能理顺
国企改革进展缓慢、民企面临不公平竞争的原因在于政府干预过多,未能使资本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政策文件来看,国企改革涉及四方面内容,即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国有经济,政府对这四方面内容都有管理要求。
如19大报告中关于国企改革: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显然,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国有资产的经济含义各不相同,同时对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很可能会导致政府干预过多、令出多门的局面。
一是政府对国有经济、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的管理导致“令出多门”,干扰政府对资本的管理,使得国有资本无法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最终导致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导向性较弱,国有企业经营效率较低。二是基于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要求,国有企业不可避免会享有国家信用,市场上形成了国企不会倒闭破产的信仰,导致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市场地位凌驾于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之上,最终导致非公经济不公平的市场竞争地位。
此外,近年来,在三去一降一补、污染防治、金融防风险等政策的推行过程中,许多民营企业利益受损,“国进民退”的担忧和争论由此升温。污染防治和去产能等政策导致许多民企关停、金融防风险政策导致民企经营困难、债务违约增加。虽然民企利益受损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民企过去对环保措施的重视程度偏低、民企在上一轮货币政策宽松阶段加杠杆过于激进等,但在国家不断强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产权”的背景下,“国进民退”的担忧和争论升温也表明非公有制经济当前正面临困惑和疑虑,不利于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近期,有自媒体抛出“私营经济离场论”并引起舆论争议,这背后虽有自媒体以标题党博眼球的嫌疑,但也是部分真实反映。
事实上,关于对民营企业的担忧和争论实际上也来源于政府和市场关系未能理顺。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
首先,以“让国有资本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进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的切入点已经在向“资本”转变。2016年10月,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至19大报告,其表述已调整为“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决策层已逐渐意识到国企改革的重点应该是管资本,而非管企业。目前,国企改革已进入至“管资本”为主的阶段,但正如上文引用的19大报告关于国企改革的内容,政府仍有对国有经济、国有资产、国有企业提出直接管理要求,而这些要求可能会对国有资本管理形成干扰,进而对“让资本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形成干扰。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出发,国企改革应以资本为抓手,让“国有资本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直接管理国有资本,同时通过管资本形成对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间接管理,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政府政策应倾斜于国有资本而非国有企业。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有所倾斜是应有之举,但侧重点应在于国有资本,而非国有企业。政府可以通过给予国有资本税收优势、投票权优势等方式向公有制经济进行政策倾斜,维护公有制经济地位。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即有通过给予国有经济税收优势进行经济管理的成功例证;英国政府在进行国企改革时也曾经采用金股制给予政府以投票权优势。在政府政策倾斜于国有资本的同时,政府政策应淡化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区分,让各类型企业在市场上公平竞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其次, “发挥政府作用”应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对资源配置过程形成过大干扰。
历史已经证明,政府并不具备判断哪种资源配置更好的能力,由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路走不通,应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作用”必然会影响资源配置过程,政府“发挥作用”时应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产生干扰。即使政府出于化解风险、消除市场负外部性等“好心”进行市场干预,但如果方式方法不得当、对市场秩序造成过大影响,反而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结果。
以污染防治和化解金融风险为例。企业污染和影子银行金融风险确实是负外部性的体现,需要政府加以干预。政府应该做的是通过惩处、监管等手段将负外部性内部化,同时让市场来决定企业该如何调整生产、金融业务又该如何调整。政府不应该因为污染防治、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一刀切的关停污染企业和叫停影子银行业务。因为就资源配置效率而言,政府并不具备识别“企业继续存在、污染继续发生”和“企业关停员工下岗、污染不再发生”,以及“影子银行继续存在且提供融资功能、金融风险继续积聚”和“影子银行被拆解且融资功能消失、金融风险消失”孰优孰劣的能力。在污染防治和化解金融风险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决策参考
                 



“21万亿银行理财资金”可直接投A股?又是“一场梦幻一场空”                 
                                 
【博览财经分析】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余额为21万亿元。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存款、货币市场工具等标准化资产,占比约为70%;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占比约为15%左右。
9月20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监管和处置作出制度性安排
恰在此时,中国结算发布修订后的《特殊机构及产品证券账户业务指南》,其中就证券账户方面,解除此前对于银行理财参与股票投资的限制。新规则统一了机构及资管产品证券账户自律管理承诺书。证券账户投资范围确定为:仅用于参与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许可的投资范围,资金投向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有不少市场人士十分激动“银行理财资金可以炒股了”!
但中国结算很快回应相关传言,强调“新修订业务指南不涉及各类资管产品包括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的调整”
研究员注意到,有券商、银行的相关人士指出,此次中国结算“新规”,主要指向的是债市,银行现在仍然不具备直接投资股票的条件
有分析指出,这一修订是在证券账户层面,松绑了银行理财直接投资股票的限制,是促进资管产品公平竞争,操作上也更为便捷。而公募理财能不能“炒股”,还需要监管部门进一步的制度安排,也还得看各银行乐不乐意
不等于公募理财可“炒股”
中国结算的这个“新规”最大的利好,在于不用让银行再像过去一样多重嵌套去开户,开户的手续更加简化。银行理财配置交易所债券也更加方便一些。
在一位券商资管人士看来,施行资管新规后,面临着多层嵌套业务模式不合规、但新开户无据可依的情况,此次指南修订主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上述修订,市场认为放开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股市限制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
某银行相关人士解释,这个修订只是业务环节缩短,操作上更为便捷,理财资金可以直接进场。“以前(理财资金)也可以进场,无非是通过一些通道进场。这个修订是符合去通道、降成本、去嵌套相关监管要求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会放宽投资者的风险承担和投资领域,二者是不一样的。”
其实,银行理财资金一直可以通过委外等间接渠道进入股市,比如针对高净值客户的私人银行理财产品,只是体量更大、客户更广的公募理财资金是否可以“炒股”,还有一些细节一直没完全敲定,备受市场关注。
在今年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中,其实已有相关安排。
今年7月,银保监会下发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第八条规定:公募理财是商业银行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公募产品投资于境内上市交易的股票的相关规定,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另行制定。
而在4月落地的资管新规中也初显端倪。根据资管新规第十条,公募产品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除法律法规和金融管理部门另有规定外,不得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
股票不会是主要配置资产
如果未来公募理财一旦确定可以直接投资股票,银行是否会大举入市,又能带来多少增量资金?
研究员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看风险和客户接受度。银行是一个低风险偏好或者说相对稳健的机构,权益类市场其实不适合普通理财客户,也就是普通投资者。因为权益类市场天然风险和波动就会更大一点,当然收益可能也会更高,比较适合私人银行客户进场。
因此,未来银行公募理财投资股市的资金会比较有限,在打破刚兑之前,银行还是以投债券为主
短期来看,以固收为主的资产配置状况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未来理财资金直接进入股票市场还面临银行主动投资能力建设的问题。同时对固定收益类投资与权益类投资的管理方式和要求也不尽相同。虽然银行会加快相关方面资源投入,但未来一段时间开展委外投资仍将是较主要的入市模式。从银行风险偏好来看,即使理财资金进入股市,也会采取相对比较保守的策略,更多开展指数型投资。
金融去杠杆的步伐似有缓和迹象
研究员要强调的是,不管这个“新规”究竟是否直接有利于股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近期金融去杠杆的步伐似有缓和迹象:2018年6~8月,银行总资产增速小幅回升,结束2016年8月去杠杆启动以来的持续下滑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有关方面对资金面的“规范”似乎已经从“强调严监管”转向“严监管的框架下‘适度发展’”。这一点,此前更多体现在“金融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现在,从养老金入市,到重新“规范”了更具“可操作性”的资管新规执行细则颁布实施,对市场的流动性预期带来改善。
对股市而言,此前,市场对“资管新规”的理解,更多放在“增量资金收敛,存量资金抽离”等负面因素上,也加剧了上半年A股行情的持续下行。如今看来,随着股市持续下行,整体市场估值已经处于“磨底”阶段,有关政策的悲观预期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某些层面甚至有“过度宣泄”的成分。
初具反弹势头的A股,陆续获得新增大资金的扶持,对稳定市场预期,改善长期走势,提供了更多的有利因素。


                        

涨价背后是整个行业的低迷,经济产需双弱延续!                 
                                 
博览财经分析】从统计局公布的各项与实体相关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当下产需双弱延续。
基建投资继续拖累固定资产投资。今年1-8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4.2%,增速比1-7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暂未呈现反弹,不过增速下滑速度有所放缓。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发行和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对基建投资的提振效应暂未显现。
尽管政策微调,但是研究员预计,基建投资第三季度前景或将依然暗淡,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迎来反弹。这主要是因为基建投资以国有企业为主,而国有控股投资增速仅为1.1%。而且去杠杆的主体也主要是国有企业。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基建乏力的原因在于去杠杆效应仍在发酵。考虑到基建投资从立项到开工的时滞效应,预计当前促进投资的政策可能需在四季度以后才能显现,9月份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增速仍有可能乏力。在基建增速的拖累下,投资增速难改趋势性下行。
消费仍处在低位,实际增速低于不变价GDP增速。8月社消零售名义、实际,限额以上零售增速分别为9%、6.6%、6%,均较7月反弹,但仍处低位。
8月经济仍处下行通道。生产端工业仍处低位,需求端消费暂稳,但投资、出口双双下滑。信贷增幅减缓令8月社融余额增速继续回落,三四线地产销售转弱令8月地产销量增速大幅下滑,两大领先指标双双下滑,而9月上旬工业生产发电耗煤增速依然低迷,意味着9月生产开局仍偏弱,经济寻底之路依然漫漫。
涨价背后是背后都是整个行业的低迷。有时候涨价对于单个个体来说是好事,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可能不一定是好事。2018年开年以来,因为涨价业绩暴增的上市公司更是比比皆是,然而通过半年报的数据不难发现,几乎每个赚的盆满钵满的公司,背后都是整个行业的低迷。这与当下的经济数据是相辅相成的。

产需双弱延续
9月14日,统计局公布了与实体经济相关的各项经济数据,解读如下:
其一、工业仍在低位。8月工业增速6.1%,因低基数微幅回升,但仍处今年以来的次低点。8月工业增速延续了6月以来的低迷,反映前期需求转弱已传导至生产端,也再次确认了经济的回落。中微观数据同样印证了工业生产的低迷。一是17个主要工业行业增速涨少跌多,中下游行业中,仅计算机明显上升,其他行业普遍下滑,汽车拖累显著,而上游行业普遍上升。二是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涨少跌多,发电量增速因低基数反弹,煤炭和化纤产量增速回升,但原油加工量,以及钢铁、有色、乙烯产量增速均下滑,汽车产量跌幅扩大。
其二、基建拖累投资。1至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5.3%,预期 5.6%,前值 5.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再次创新低,且不及预期。其中,三大支柱之一的基础设施投资持续下滑,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今年1-8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4.2%,增速比1-7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暂未呈现反弹,不过增速下滑速度有所放缓。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发行和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对基建投资的提振效应暂未显现。
不过,考虑到7月底政治局会议已经提出了基建补短板,确认了积极财政政策要在扩内需和调结构上发挥更大作用,基建投资增速下半年有望企稳反弹,但预期空间可能不会很大。基建投资第三季度前景或将依然暗淡,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迎来反弹。这主要是因为基建投资以国有企业为主,而国有控股投资增速仅为1.1%,而且去杠杆的主体也主要是国有企业。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基建乏力的原因在于去杠杆效应仍在发酵。考虑到基建投资从立项到开工的时滞效应,预计当前促进投资的政策可能需在四季度以后才能显现,9月份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增速仍有可能乏力。在基建增速的拖累下,投资增速难改趋势性下行。
制造业投资复苏偏弱。1-8月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回升至7.5%。去产能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令上游利润大幅改善,但也令中下游成本明显上涨、侵蚀盈利,令本轮制造业投资复苏力度偏弱。
房地产投资仍处高位,隐患未消。1-8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企稳在10.1%。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持续高增长,成为投资的中流砥柱。这主要归功于土地购置费增速高达70%以上,而剔除该部分后地产投资仅是负增长。随着未来土地购置费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增速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地产销售下滑。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2.4%,较7月明显下滑。低基数效应消退后,地产销量增速再度放缓。而随着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逐渐退出,三四线地产销量增速大幅下滑,并拖累全国地产销售转弱。我们高频跟踪的41城地产销量数据显示,8月24个一二线城市销量增速平稳,但17个三四线城市销量增速明显下滑。8月土地购置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增速一升一降,而1-8月增速均在15%以上,印证地产投资仍有韧性。代表需求的地产销售转弱,而代表供给的地产新开工仍强,反映地产供需状况正在转差,新一轮库存攀升正在酝酿。
其三、消费仍处在低位,实际增速低于不变价GDP增速。8月社消零售名义、实际,限额以上零售增速分别为9%、6.6%、6%,均较7月反弹,但仍处低位。过去两年居民加杠杆买房,透支购买力,消费的“替代效应”开始显现。具体看,一是必需消费不降反升。8月食品烟酒、日用品增速上升,纺织服装增速回落,三项合计增速从7月的9%升至8月的9.4%。二是可选消费整体低迷。8月汽车跌幅扩大,石油及制品再创新高,通讯器材增速回落,地产相关商品涨跌互现。但除石油及制品外,其他各可选消费品1-8月零售增速均较17年下滑。受消费整体增速放缓影响,今年以来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速高开低走,但前8月增速仍高于17年,占社消零售总额的比重也持续上升,反映线上消费对线下消费的替代仍在持续。
社消剔除价格后,8月社消零售实际增长仅增长6.6%,已经低于不变价GDP的增速,这在2010年以来非常少见。同时,服务业生产指数也在减速,间接说明服务消费算不上强劲。
8月经济仍处下行通道。生产端工业仍处低位,需求端消费暂稳,但投资、出口双双下滑。信贷增幅减缓令8月社融余额增速继续回落,三四线地产销售转弱令8月地产销量增速大幅下滑,两大领先指标双双下滑,而9月上旬工业生产发电耗煤增速依然低迷,意味着9月生产开局仍偏弱,经济寻底之路依然漫漫。
涨价背后是背后都是整个行业的低迷
2018年开年以来,因为涨价业绩暴增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通过半年报的数据不难发现,几乎每个赚的盆满钵满的公司,背后都是某一行业的低迷。
有时候涨价对于单个个体来说是好事,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可能不一定是好事。2018年开年以来,因为涨价业绩暴增的上市公司更是比比皆是,然而通过半年报的数据不难发现,几乎每个赚的盆满钵满的公司,背后都是整个行业的低迷。
以万华化学为例,2014年原油价格的暴跌,让绝大多数化工企业跌倒了低谷。不过随着油价的缓慢恢复,化工企业似乎又回到了春天。但是2017年以来,万华化学的业绩增幅已经不是油价所能解释了的,营收和净利润数量级的增长,2017年全年营收额超过530亿。万华化学起家的老本行是聚氨酯,2016年下半年起,聚氨酯开始了急速的涨价之路,到现在每吨已经涨了数千元。涨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原油涨价导致原材料成本增加,二是因为环保原因限产导致供需平衡被打破。
环保限产给我们带来了久违的蓝天,但背后是无数的化工企业的关停和整个行业的重新洗牌。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万华化学营收的暴增主要是因为行业巨变引起的集中度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4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372355个,相比上一年同期减少了6234个,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减少了1339个!化工园区整体关停退市大潮已经开始,到2018年底预计化工园区数量将至少减少100家以上。化工行业整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去伪存真保留下来的企业迎来了业绩爆发之日。华鲁恒升、神马股份、华峰氨纶等化工企业由于涨价带来的业绩高涨,基本都是类似的情况。
比如,低研发支出低营销支出的“伪”医药股—鲁抗医药。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0918%2F1537274130990222.jpg
2017年以前,鲁抗医药的营收几乎是“佛系”型的,净利润也不高,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都非常低,低到不像医药股。其实从鲁抗医药的财务指标来看,压根就不是传统的医药企业,一是毛利极低,2018年半年报中,业绩“爆发式”增长后,毛利率勉强到了31.02%,净利率更是常年在0上下浮动。
其实鲁抗医药是生产抗生素原药的,与高大上的生产抗癌、心血管等高端药物的恒瑞医药不同,抗生素是非常成熟非常传统的技术,技术门槛很低。在动物用抗生素领域,鲁抗医药市场占有率非常高。
但这是个高污染的行业。2017年12月,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因为环保问题,被勒令停业并搬迁,至今无法正常生产,全国兽药领先企业宁夏泰瑞公告其于2017年12月4日因环保原因停产整顿,其泰乐菌素和替米考星市占率分别为63%和54%。并且由于违规复产,该公司负责人被调查,银川市、永宁县3名领导干部被免职。
2018年5月30日起,中央环保督察组陆续进驻相关10省份开展“回头看”。仅十天左右,各个督察组即相继通报一系列督察整改不力典型案件。多地公布了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的信访问题线索办理情况,其中涉及多家药企。江苏奥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西汇仁药业、神奇制药龙、江苏吴中制药等药企均在册。在环保高压下,越来越多的药企选择了搬迁或者出售。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环保部通报,京津冀环保督查发现的“散乱污”企业达17.6万家。环保部要求,对于无法升级改造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关闭。京津冀周边是我国原料药企业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云集多家原料药企业。于是鲁抗医药的动物用抗生素,价格和业绩开始放飞。
所以看到鲁抗医药的业绩飞天的时候,并没有原药行业得到恢复的感觉,而是整个行业在环保压力下受限,促使实现了产业升级的上市公司承担了更多的市场需求。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综上所述,涨价带来了部分龙头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好转,但从整个行业来看,背后的逻辑很可能是由于虹吸效应引起的,背后都是整个行业的低迷。这与当下的经济数据是相辅相成的。


                                 
                                           焦点透视
                 



环保迫门,原料飞涨,产能过剩,低价竞争:民企减负“迫在眉睫”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2F20180921%2F15374896758516.jpg
【博览财经分析】9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加强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不仅要体现在议事决策上,也要体现在抓落实、见成效上。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一把手要拿出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决心来,越是难度大的改革,越要动真碰硬,一抓到底。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必须坚决改、马上改。……要把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来抓
就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在明确要求,“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严禁自行对企业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加上有关方面明确“社保转税整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加快研究降低社保费率,落实减税降费”等一系列表态,就是希望缓解有关社保、税负问题引起的社会焦虑。
某种程度上,此前股市持续下跌,折射出的不仅是股市本身的孱弱,更是整体经济结构的问题。从政策上看,当前能缓解内外压力的解决之道,除了即期的“稳投资、稳基建”这些“急就章”,更关键的,还是降税减费!一则可以降低企业的负担,二则可以对冲中美关税的影响。降税减费对上市公司而言,实际上是起到提升利润,降低市盈率的作用。因此,相关措施的逐步落地,有望逆转短期对股市的悲观预期,形成反弹之势。至于,反弹力度的大小,则取决于减税费与扶持民企相关政策的进程和幅度。
值得关注的是,克强总理最新表态称“政府正在研究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政策……坚决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障碍”。他强调,不论何种所有制企业,也不论是中企还是外企,只要在中国注册,都将在减税降费、公正公平等方面获得一视同仁待遇。这句话决不能变成一句空话。
日前刘鹤副总理主持召开的“50人论坛”,也强调“肯定民营企业的地位与作用,坚决反击所谓的‘民企退场轮’”,上述动向,凸显决策层已经开始注意引导舆论,以稳定市场预期;而随着政策效力的持续叠加与起效,对投资人预期开始起到“正面稳定”作用。
国务院“火速”给企业减负,引导市场“正面预期”
“厂子已经关闭,工人们都遣散回家了。说是环保不达标。”门卫透露,裕华玻璃是两个多月前关停的。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921%2F1537489550278.png
不久前,常州市税务局一纸“追缴社保费”的诉状,让这个规模不大的企业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甚至具有了某种“风向标”意味。
8月23日,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发布行政裁定书显示,常州市裕华玻璃有限公司2007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合计2011134.15元。江苏省常州地方税务局第五税务分局作出社会保险费征收决定,对裕华玻璃公司征收社会保险费。在征收决定生效后,因该公司未全部履行缴纳义务,税务机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许多声音认为,常州地税局追缴具有标志性意义,意味着各地税务局将向企业追缴社保,在小微企业生存难的今天,可能引发小微企业“规模死亡”。
其实早在6月15日,黑龙江国地税合并之时,黑龙江税务局当天就下发了2018年1号文件,这份文件要求3类企业必须在7月底前补缴社保费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921%2F15374895505523.png
而在2018年7月20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方案》规定,从2019 年1月1日起,各项社保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而在此前,税务部门征收个税,人社部门征收社保费,为企业给职工少缴工资留下“操作空间”。据国泰君安估算,社保改由税务局征收后,企业与个人将补缴共计近2万亿元。
好在9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同时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以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社会预期向好。
9月19日,克强总理夏季达沃斯表示,中国政府正在研究“政府正在研究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政策”,在谈到“民营经济”时,台下三次响起掌声。李克强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决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障碍,对政府承诺的放宽民营企业准入领域,要加大力度督促推进。总理说,近年来中国政府多措并举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而中小微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不仅为国家贡献了超过50%的税收,更支撑了中国最大的就业。
9月20日,国务院减负办于近期组织赴贵州、陕西、吉林等地区开展了涉企保证金专项检查。根据检查情况,目前各地区均已公布了涉企保证金清单,并建立了资金台账,同时加快相关资金的返还,大幅减少对企业的资金占用,得到了企业的积极评价。下一步,国务院减负办将进一步要求各省(区、市)减负办和国务院相关部门加强自查自纠,举一反三,切实解决各类违规设立和拖欠涉企保证金的问题;同时以此作为今年全国减轻企业负担专项督查的重点内容进行部署,进一步督促各单位将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工作落到实处。
上述“好政策”有助于企业打消一些疑虑,但诸多中小民企当前艰难的生存状态,使得他们难以像国企或龙头民企集团那样,能够有抵抗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叠加成本高企冲击的能力,当前确实到了需要更多政策来扶持中小民营企业的时候……
民企生存状况:实体产业衰多兴少
即使这几年信贷宽松,民企也很难分到一杯羹,资金始终先流入央企国企等政府背书的企业,以及赚钱的金融、基建、房地产行业。
那么,未来中小民营企业还能不能搞点事呢?相信看到下面的现状,民营企业老板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了吧。
A1:公司的情况是裁员了一半,老板是90后,做原创服装,亏了不少。我老公开小公司,从事空间设计和小工程,去年亏损一百万,很多项目都不好做,收不到钱,主要是上游欠款不给,老板跑路、进牢房的都有,挣钱越来越艰难。他的朋友做实体的都欠一屁股债,除了一位盖厂房买了地皮的除外。
B1:在合肥一个企业园区里上班,现在一个园区都没几个工人,大部分都是空厂房,去年以前,还有不少工人的,主要是没有效益,只能停产,好多企业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工人集体要工资维权的事层出不穷。
这种情况,之前发生还是在2008-2009年,那时在一家包装企业干活一年多,就开始经常放假模式,只给基本的生活费,我老公这两年换了几家企业,都是惨淡经营的状态,大多是加工制造业,小企业。
而最看不明白的是,现在很多人借遍亲朋好友,拿出父母的养老钱,勒紧裤腰带,举全家之力供房子,实体还这么差,失业随时可能发生,大家照样毫无顾虑拼命贷款买房。
C1:公司是做节能的,深圳分公司和成都分公司已倒闭,我在上海分公司,入职五年,现在职工人数只有那时候的10%,公司股票刚上市时还在涨,现在只有最高价格的20%了,
2015年公司增发股票,增加员工持股,结果都跌穿了他们的成本价,太坑爹,公司已经拖欠各种补贴,我也准备辞职了,其他同事还准备死扛到公司倒闭,拿补偿金呢,我要是坚持,也能拿五六万,不过耗不起了,很多以前分公司的领导、股东,都卖了公司股票。
D1:在一家制药厂,如果不是上市公司,早关门倒闭了,天津的公司员工只出不进,轮换放假3个月,还在赔钱经营,因为改革,取消药品回扣,医生待遇提高,药品价格下降。
F1:在山东菏泽的一家光伏制造企业,三百多名员工,基本三个月发一次工资,光伏有淡旺季,其实订单真不少,可是我们是给江苏一家大光伏企业做代工,没有市场定价权没有开发海外业务。车间生产人员流动性较大,企管人员有半年基本各部门都不招人了。
G1:我们广州公司开始裁员,薪金基本上不变,只是个人业务量比以前大,一个人干2个人的活。
H1:我们属于制造业,订单比初年少了,主要是原材料涨价,工人工资上涨,运营成本增加。
I1:所在是医药企业,人员只出不进,不增加新员工。
J1:在深圳经营着一家小的打印机厂,公司业务从三年前开始滑落,现在算稳定回到三年前的水平,工人工资每年涨10%,因为工资太低就很难顾到人,但管理岗收入反而降了10%,在深圳生活压力很大,但收入只能随行就市,如今小厂都在煎熬,而好的大厂,就很容易被上市公司并购,以此增加业绩。
K1:身边的医药代表们,今年我们在一起聊时,大家几乎没有几个能完成任务,去年还好,今年很差,我去年一季度能卖300万,今年到现在才出了180万。下边的客户都不进货,只说生意不好,还没有去年好。
L1:我们是深圳做led的,客户生意很淡,做手机出口的很淡,比去年少了一半。
M1:在山东东营,公司依靠胜利油田产业链发展,主要负责油厂施工,后期的改造和变更,这两年油田效益不好,关了不少工厂,大部分都是偏向于重工业,其余的主要是代加工,没有自己品牌,他原来所在的工厂,因为老板赌博,拖欠工资,最后也转卖了。
N1:做电力设备企业的,社会招标只有原20%,全是政府采购及垄断归口的集中采购,政府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挤破头也只能扒员工工资,归口类,邀标,平均价(打分)中标,都靠关系。
O1:在深圳建筑装饰行业,今年上半年项目同比去年数量有所下降,利润水平下浮1-2% 现阶段员工薪酬及人员暂未变化,计划下半年人员优化精简,受政策调控及地产市场下行影响,开发商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及开发周期,部分延缓开工期待市场复苏,本人所在行业受地产板块影响较明显。另外建材这块,上半年运输成本上行30%,对我们自身成本控制非常不利,
建材方面,发票是个问题,营改增原则上环环抵扣,减轻赋税,但结合实际情况推动难度比较大,最终导致利润率不是很理想。

P1:本人是做房地产信托贷款的,前几年感觉要失业了,这两年又有不少业务了。房地产产业链条上的人工资都不错,我了解很多装修工人一年存下十万是很轻松的,好一点的十几二十万。就这火爆的两三年行情,赚到三五十万的不少,在武汉首付是够了。
一个亲戚在武汉一家外资汽车配件公司上班,主要客户是神龙汽车。今年订单量下降50%,工厂经常没有活做,就放假。不过其他汽车公司订单量下降不大。
Q1:在北京某设计院,今年开始,大领导玩命强调降本增效,5月开始按部门成立虚拟法人,当月入不敷出的扣部门工资。
R1:公司在宁波开发区,是做电池出口的,但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就停产了,这两年计划转型做电动汽车,实体企业生存很难
S1:起亚汽车总部设置在我们盐城,他们经常放假。
T1:邻居做电子零件的进口贸易,去年利润3千万,今年目前为止利润100万,比去年差很多。
U1:朋友在香港上班,从今年1月开始,就没什么加班了,现在有大把时间做兼职!
附近的批发市场做夏季凉席产品,但今年的人气不到去年的一半,做天猫店的也没几个感受到订单的冲击!美乐乐在我们这个城市的店子已经关了,就是上个月的事。我们小区的新房子,装修好了,120平米,1000块,八个月了都租不出去,但房价四五千了。
V1:我是在上海做玉石生意的,现在价格只有2013年高点的20%,还是很难出货。目前的玉石、古玩生意应该是所有行业里最最惨淡的,欲哭无泪,因为八项规定后公款消费没有了。另外现在资金面偏紧,老百姓钱袋子都被房地产掏空。而玉石、古玩是非生活必需品。
W1:我做淘宝,卖鞋的,订单锐减,今年下滑60%,不管销量是否下滑,身边做淘宝的都说赚不到钱,广告开支大涨,流量贵了,以前都有很多免费的流量,现在基本变成寡头经济了,而且很多被天猫打压,拿的那质量很差的,卖很便宜。
X1:在温州从事电子电力行业,主做外贸,供应商跟他反映,今年业务普遍忙起来了,2011年在房地产上跌了大跟头后,很多人又回到做实业上来,目前温州的经济在慢慢恢复
Y1:在湖南益阳,按我两年前在华润万家工作的时候,这个同店基本是增长10%以上。今年感觉消费力是下降了,同比增速没有以前搞,我挑的这个品类是生鲜产品,网店影响相对小,主要消费人群是中高收入群体,产品品质是网店比不上的,有一点独特性。
Z1:在昆明的都知道有一个新螺蛳湾批发市场,是云南最大的批发市场服装鞋床上用品珠宝小物品中药材应有尽有。三期共有40多个区,每个区有五层,每层12条街,每条街有30多个商户,还有10个写字楼每个写字楼20多层。刚来昆明的时候螺蛳湾人是多么多,生意是多么好,带动几十万人就业,商户物流物业小吃街生意火爆,可是现在呢,整个二期17个区,一条街就头上一家开门的,一个区加起来没有二十家开门,以前物流多么忙,现在呢,一天都有的装不满很多都不干了,虽然网购有影响,但也不至于这么大。小吃街都有关门的了,消费萎缩,经济真的不好,挣钱真的不易。
A2:基建绿化的业务很好,好多工程可以做,修高速、搞市政美容,我们业务还很忙
B2:我做建筑预算的,最近业务还可以,现在甲方成本控制的很严,我这边的价格也是压得很低。
C2:我有个做英伦留学的朋友,从去年开始到现在,火到不行,留学和移民,现在都很火
D2:我们游戏公司,去年刚拿了1000万投资,现在资金还比较充裕
E2:在安徽的中国移动,感觉公司运作没有什么变化,工资也比前今年提升很多,没有裁员,每年都招人,前两三年倒是有不少自己辞职的。
08年我刚进公司,工资是每月900多,当时凉皮是两块五一碗,房价在1800元左右,现在每月工资7000左右,凉皮是6元一碗,房价是4500左右。
F2:在深圳龙岗做机械设备,今年生意特别好,比去年订单增加了很多,现在工人忙不过来,算不上高科技,主要是自己组装的自动设备,生产电池上的产品。
G2:受益于房地产的火爆,做五金的普遍都不错,工业园区里面的听说有些不错
银行员工眼中的民企
从银行信贷投放数据来看,这些年天量放水,但资金的主流并没有进入实体产业领域,民营企业更是银行抽贷限贷的重灾区。中小企业在一条产业链之中,处于金字塔底端,层层上缴利润,高税负和高成本双重积压,本来资金链就很紧张,还要被上下游挤占挪用资金。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很难给他们贷款。
刘涛是北方四五线城市商业银行公司部员工,他表示,明显感觉现在好多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尤其小微企业,可以借新还旧已经算有奔头了。单位今年以来因为坏账不断涌现,效益大不如前,绩效降,收入也降了。但从刘涛所在的银行账面上看,坏账率并没有多大变化,因为很多贷款都是依赖转贷,续贷,公司才苟延残喘,但实际上,企业的经营状况早已大不如前了,不续贷马上就会死,续贷只是延续死亡
而中部某省商业银行做对公贷款的经理说,他手上的企业,几乎都是制造业,近年信贷投放减少,企业净利润与前期相差不大,销售缓慢上升。这两年,小企业投放减少,投放集中在项目及政府采购,这需地方政府背书。
林在温州某银行管信贷的部门,他表示,现在中型企业对资金需求最强,企业越小越没需求,因为小企业大多投资单一,只做主业,主业不好就没有了融资需求,大企业投资多元化,很多项目被拖在里面出不来,对资金需求较大,但是据一些企业主反应,最近几个月订单有触底回升的感觉。
民企眼中的减税:获得感不明显
2016年中国的营改增,据说实施一年来全国减税了6800亿,但很多民营中小企业都反馈,税费不减反增,负担更重了。
因为改成增值税后,税率更高,如果不能抵扣,交的税收就多,对人工成本较高的企业都是灾难。由于有些上游企业不规范,或者无法开具发票,那就无法抵扣,比如收购的农产品,你让农民怎么给你开发票?比如建安企业,巨额的人工费支出,还有应酬的灰色费用,是找不到进项票来抵扣的。
老朱是做会议奖励旅游的公司,营改增后他说利润直线下降,成本增加,现在利润率一年不如一年。


                        

中美贸易摩擦后续还将继续升温,中国该怎么办?                 
                                 
博览财经观察】贸易战又升级,特朗普政府将从下周起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还威胁称若美中无法达成协议,将从2019年起把税率提高到25%。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升温。
今年以来,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成为导致资本市场大跌的主要因素。然而,从数据上看,中国已经转型为一个依靠内需的国家,对外依存度仅仅18%,而中美贸易占比更是占比较小。中美贸易摩擦在预期以及对市场情绪的影响要大于其本身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就在特朗普公布对中国输美产品2000亿美元征收关税之际,当日中国股市却在飘红,并在接下来几个交易日持续上涨。可见,中美贸易摩擦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正在边际递减甚至影响较小。
而,近期美国政府也在有意将双边贸易摩擦进一步扩展至直接投资与人力资本流动领域。中美贸易摩擦后期还可能会再次升温,中国应该怎么做?
研究员认为,中国应保持政策定力,加快其自身的改革。尤其是要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美贸易摩擦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正在边际递减甚至影响较小
9月17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的第二轮关税制裁。这轮关税制裁涉及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在2018年9月24日至2018年年底,加征关税汇率为10%。从2019年年初起,加征关税税率上调至25%。且特朗普政府威胁道,如果中国政府反击,特朗普政府会考虑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
早在8月初,特朗普就已经宣称要对中国2000亿美元产品征收关税,如今靴子落地。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但是从整体上看还是加大了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
前不久,美国就贸易问题主动找中方约谈。中方对此表示欢迎。然而没过多久,特朗普还是对中国2000亿美元的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特朗普态度上的飘忽不定也给中美贸易问题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今年以来,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成为导致资本市场大跌的主要因素。然而,从数据上看,中国已经转型为一个依靠内需的国家,对外依存度仅仅18%,而中美贸易占比更是占比较小。中美贸易摩擦在预期以及对市场情绪的影响要大于其本身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就在特朗普公布对中国输美产品2000亿美元征收关税之际,当日中国股市却在飘红,并在接下来几个交易日持续上涨。可见,中美贸易摩擦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正在边际递减甚至影响较小。
中美贸易摩擦后续还将继续升温,中国该怎么办?
特朗普政府的最新表态说明了美国政府已经主动将中美贸易战升级。虽然2000亿美元商品征税方案之前已经提出,但特朗普政府将最初10%的加征税率上调至25%,且威胁中国政府不要进行第二轮反击,这均表明特朗普政府在双边贸易摩擦方面的强硬姿态。对此,中国对美国约600亿美元商品也相应加征了关税。如果贸易战打至第三轮,不排除中美均对对方全部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可能性。
最近,美国政府也在有意将双边贸易摩擦进一步扩展至直接投资与人力资本流动领域。一方面,通过出台新的直接投资风险法案,美国政府授予了美国外商直接投资委员会更大的自由裁量权,而且明显针对中国企业而来。事实上,中国企业通过对美国高新技术行业企业进行投资,并实现反向技术溢回的通道,已经基本上被美国政府关闭。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开始密集调查通过千人计划短期回国工作的华裔科学家,试图阻断从美国到中国的高端人才流动渠道。值得警惕的是,类似中兴通讯的案例有可能在中国金融机构上演,不排除未来美国政府制裁中国金融机构海外分行的可能性。
中美贸易摩擦继续加剧,虽然会对中美两国均造成负面冲击。但由于中国对美国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因此短期内摩擦加剧对中国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对美国的负面影响。目前来看,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冲击的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其一,贸易摩擦将会直接降低中国的整体贸易顺差,从而降低贸易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其二,贸易摩擦将会降低中国出口增速,进而降低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速,最终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冲击;
其三,贸易摩擦可能造成出口部门劳动力工资收入下降,最终通过影响消费增速而对经济产生负面冲击;
其四,贸易摩擦可能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给中国经济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
其五,贸易摩擦可能降低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从而引发资本外流与人民币贬值压力;
其六,贸易摩擦通过降低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导致国内资产价格大幅下跌;
最后,如果贸易摩擦继续扩展至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流动、金融领域,则可能降低中国技术进步速度,从而压低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
虽然贸易摩擦加剧意味着中国经济面临的负面冲击加剧,但中国毕竟是一个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的大国经济体,只要应对得当,中美贸易摩擦不会遏制中国经济崛起的步伐。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应该怎么做?研究员认为,中国应保持政策定力,加快其自身的改革。
在研究员看来,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的唯一选择。
既然妥协无所得,我们就只能正视困难,立足自身,以积极地自我调整来尽可能扳回战略均衡,让特朗普抢不走、移不动。
中国经过40年改革开放,已经建立了全球最完备之工业体系,优良的基础设施,培养了大量的现代产业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成为今天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之枢纽。今天产业发展受困于成本的挤出,特别是体制成本的快速上升,如果我们能把成本有效地降下来,那么全球化的产业链和中国的生产端,谁能真正移得动?
更何况,从消费端来看,中国同时也拥有世界最大的人口基数、消费市场以及未来数字经济的巨大潜力。过去5年中国政府做的最正确的一项政策,就是投入巨资打造了一张巨大的经济网络,把14亿人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人和人之间的连接,人和物的连接,包括未来潜在的物和物的连接。万物联通形成的就是一个数据的海洋,为消费的升级、新旧动能的转化、和经济的转型培育了肥沃的土壤。
只要打通生产端和消费端“任督二脉”,时间就在我们这一边,我们不仅不会进退失据,甚至完全可能后来居上。打通“任督二脉”的瓶颈在哪?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货膨胀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体制成本上升的根源,抑制通货膨胀型增长就是当下最大的“减税”,当下最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此,我们要靠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要素大幅度地从政府部门、从资产部门向私人部门、向实业部门转移,实现要素的重构和生产函数的改造;要强力抑制经济租金,包括垄断的租金、土地的租金,把利润留给真正创造价值而非分配价值的主体;要建立稳定货币锚的政治保障。这需要我们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真正将“权力关进笼子里”,把“资本装进盒子里”。


                        

民营企业面临的最深层次问题依旧是“怎么看待民营经济”!                 
                                 
博览财经观察】在改革四十年50人论坛上,马建堂指出,大家都在主张、呼吁、期盼新一轮的改革开放,那么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有没有标志性、试金石性的改革,有没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有没有真正让大家吃定心丸的改革,改革可能如果有的话,对民营经济地位、作用、认识的再深化,可能是一个领域。
最近几天,吴小平的某篇文章观点引发了很多讨论,固然吴小平那篇文章观点比较糊涂、错乱。但是当下,大家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确有一些担心,对一些经济政策的不甘心,或者说的更重一点,不满有关系,信心不够,担心可能是对公平竞争和公正执法法制的不健全的担心,对于产权真正保护的担心,有一些意见可能主要也体现在对减负负担没有明显减下来、融资贷款仍然很难有关系,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怎么看待民营经济。
过去我们对民营经济的认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全过程,包括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最早我们认为它是利己的力量,后来我们认为它是有益的补充,再到后来,我们认为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有没有进一步深化的可能和理解?民营企业、民营经济、非公经济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民营企业创造了60%多的GDP,民营企业提供了70%左右的出口,民营企业创造了80%左右的就业岗位。
它和我们国家、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执政基础的一个部分、一个主要的内容?这方面的认识还需要深化,这方面的探讨还有空间,如果在这些认识上、在这些探讨上有进步,民营经济的信心就会增强,担心就会削弱,然后与它相关的那些改革很多就会倒逼,就会顺势而成。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内部变化可看出,当下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正逐步从统计样本中消失,即便是幸存下来的也大多是惨淡经营。在去杠杆的大环境下,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降反而明显上升,从52.2%上升至55.6%。供给侧改革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冲击。总之,针对当前民营企业的现状,怎么看待民营经济,如何树立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是核心。
规模以上民营企业逐步消失,即便是幸存也大多经营惨淡
坚实的证据显示,民营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发展陷入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困境。在众生喧哗的世界,我们更需要聆听花落的声音,那些消失的、惨淡经营的、痛苦挣扎的人间故事,更值得我们深思。
改革开放四十年,不忘初心。改革的初心就是摈弃计划经济,承认私有产权,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这一套改革逻辑,至今仍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道德议题最完整、最深入人心的表述。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最具争议性的两个问题,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另一是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关系。这两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我们就仍然处于典型的政治经济学时代,我们的改革仍然需要深刻的思想启蒙。
当然,仅有价值观上的完美表述是不够的,还需要基于科学的实证。事实是,中国的私营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一个基本的共识是,私营经济的发展与市场体系的建立,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解释中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奇迹。
一直以来,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的规模以上(年收入2000万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数据,频度高而且质量不错,是从事经济运行分析研究时必备的实证材料。然而,从2017年8月开始,统计局公布的工业企业数据出现“异象”,表现在:工业企业的收入和利润“累计同比”与“累计值同比”出现偏离,而且偏离越来越大。
具体而言,从主营业务收入看,统计局公布的今年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同比增长9.9%,看似不错;但根据收入累计值计算的同比增速为-13.36%,形势严峻;方向一增一减,相差23.26个百分点。
从利润总额看,统计局公布的今年1-7月工业企业累计同比增长17.1%,但根据利润累计值计算的同比增速为-8.10%,同样一增一减,相差25.2个百分点。如此巨大的偏差,原因何在?
关于出现差异的原因,统计局的官方解释主要是企业统计数量发生变化,还有加强统计执法、剔除重复计算和非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剥离等原因。历史上,统计局公布的累计同比增速与根据累计值计算的同比增速之间大体保持一致,偏离非常小。而统计口径内的企业数量变化是持续的,并非今年才有。统计局并非撒谎,关键是他们认为数据的比较对象需要同口径、同范围,同批企业进行比较才能真实反映经济情况。统计局的同口径、同范围、同一批企业(“三同”),是指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所以他们计算的“累计同比”,是根据“三同”口径的企业今年和去年申报的数据为计算依据。而累计值是当年统计口径内全部企业的加总,问题是今年和去年的统计口径内的企业数目显著不同,所以我们自行计算的“累计值同比”不等于统计局公布的“三同”口径的“累计同比”,而官方认为后者更准确反映经济的真实情况。
这是一个统计学上典型的“幸存者”问题,“幸存者偏差”的谬误已有学术定论。“幸存者偏差”是指,如果只关注某种经过筛选的结果,就会产生认知偏差或者逻辑谬误。例如,某一事件之前的企业数量为100家,每家产出为1元,总产出100元;事件之后幸存90家企业,总产出为96元。总产出事实上减少了4元,即总产出增长为-4%;但在可比口径下,那90家幸存企业产出反而增长了6.7%。如果直接引用这一结果,从宏观总产出的角度,我们将得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论!这显然是思维的陷阱。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谁消失了?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内幸存下来的企业数量是动态变化的,理论上既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都会产生程度不一的偏离。近一年来,两者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其主要原因是在过去一年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数量是减少的,“幸存者偏差”就突显成为大问题。首先,规模以上企业数目减少本身就是一个经济下行的信号。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分清楚哪些是“幸存者”?哪些是“不幸者”?这些幸与不幸与宏观经济政策是何种关系?这里隐含的宏观经济含义实在太重要了!
过去两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一条主线是“供给侧改革”,包括行政去产能和环保巡查下的各种停产限产措施。我们的第一个发现是,那些在规模以上统计样本中消失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受供给侧改革影响的11个行业之中,2016年初至2018年中,供改行业企业单位数减少超过1.1万家,缩减幅度占供改行业企业总数的11.1%。其中钢铁、煤炭企业数量缩减的幅度分别超过50%、30%,可见行政力度之大。而在此期间,非供改行业企业单位数上升了约1,500家,升幅约为0.5%。
可以说,在规模以上统计样本中消失的企业,主要是受供给侧改革冲击的私营企业。那么,冲击的影响有多大呢?消失的企业利润反映在利润总额累计值的变化当中。今年1-7月,私营企业的利润总额的变化(累计减少3946.5亿),超过全部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逐月的变化(累计减少3443.1亿),而且逐月来看拟合度几近完美。这就说明在样本中消失的私营企业,几乎可以解释“幸存者偏差”(即累计同比与累计值同比的偏差)的全部。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这一存在典型的“幸存者偏差”的统计数据中,那些不幸消失的企业基本上是私营企业,他们或者是惨淡经营,或者是彻底死亡。而那些由“幸存者”所描绘的同口径数据,虽然很漂亮,却极大地扭曲了实体经济的真实表现。
即使是幸存者,私营企业依然不幸。那些在规模以上样本中幸存下来的私营企业,他们的经营状况如何?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另一个重要的政策表述是“去杠杆”,我们就来看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的变化。从资产负债率看,一直以来是国有企业高杠杆,私营企业低杠杆。但是,2017年以来的变化出乎意料: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略有下降;从61.1%下降至59.4%;而,私营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上升,从52.2%上升至55.6%。
近期,吴小平的某篇文章的观点虽然犀利,但是不可否认当下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怎么看待民营经济。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民营经济的信心才有可能会增强。


                                 
                                           观察与思考
                 



吴敬琏:解决中国当前问题一定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坚持改革提高效率!                 
                                 
博览财经观察】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主办的“纪念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暨50人论坛成立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9月16日在北京举行。在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出席并演讲。
吴敬琏认为,改革开放40年的主要教训是一定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的改革的方向。在这40年中,凡是市场化、法制化的改革推进得比较好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就表现得比较好,人民群众的福利也得到了比较多的提高,社会和谐的这种气氛就能够保持甚至改进。
当改革进行得不顺利的时候,甚至出现了曲折的时候,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就会遇到挫折,各方面的进步出现了减慢甚至出现了倒退。吴敬琏称,虽然我们有很多曲折,但是所幸的是,经过每一次曲折,其实我们都上了一个台阶。
现在我们经济因为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我们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方式的转型也没有到位,所以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总的来说,我们把它形容为一种翘翘板式的经济运行状态。也就是说主要是靠大量的投资去拉动经济增长,而大量的投资又造成了杠杆率的过高,造成了系统性风险出现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之下,宏观经济政策就很难处理,你要降杠杆,增长率就下去了。要保持一定的增长率,杠杆就上去了,系统性风险的危险就增大。
那么有没有出路呢?有人说这怎么弄呢?其实是有办法的。它的关键就是要提高效率,只要能够提高效率,这两方面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但是效率能不能提高,归根到底是要靠改革。
在研讨会上,吴敬琏谈了5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点意见,我们怎么来纪念改革开放的40年和50人论坛成立20年。我想最好的纪念就是认真回顾我们这40年和20年的历程,总结这40年和20年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找出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么伟大成就的原因。找到这个正确的方向,找到正确的路径。然后从40年和20年的经验教训中总结今后前进的方向和路径,来指导今后的行动。我觉得这是我们最好的纪念的办法。经过这样的研究、分析、思考和总结,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和路径,砥砺前行,这样就能够取得更大的胜利。
第二点意见,什么是改革开放40年的基本的经验和教训,什么是50人论坛工作的主要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去界定,会有不同的意见。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40年的主要教训是一定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的改革的方向。
在这40年中,凡是市场化、法制化的改革推进得比较好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就表现得比较好,人民群众的福利也得到了比较多的提高,社会和谐的这种气氛就能够保持甚至改进。反过来说,当改革进行得不顺利的时候,甚至出现了曲折的时候,那么我们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就会遇到挫折,各方面的进步出现了减慢甚至出现了倒退。
我想这是我们一个基本的教训。当然,这个教训是不是总结得恰当,还是需要我们大家在这个40年、20年的节日里面,大家来共同研究、共同讨论。
第三点意见,因为我们的改革是在一个目标的指导之下,是曲折地前进,40年的过程中有很多波折和起伏。那么研究这样一些波折和起伏是能够使得我们加深我们对于改革经验和教训的认识的深度。比如说我们70年代末期开始了改革,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个总的方向是市场取向,或者当时的说法是叫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但是到底这个市场经济是什么样,因为我们跟国际经济学的主流已经隔绝了多年,所以是用苏联学来的那套政治经济学在解决问题。进行了几年以后,并不太成功,于是就出现了80年代初期的曲折,就是推向计划经济为主。
经过了这个曲折,在1984年总结了这个教训以后,就进了一步,就是三中全会我们确定了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叫做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但是那个时候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或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各自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它经过了整个80年代中期的反复的讨论、选择,经过这一段争论大致上在1985年,1985年就是全国党代表会议讨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或者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经过讨论、争论,最后选择了有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模式。
党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七五建议里面叫做三团结的改革,就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适合于商品经济的宏观条件体系,这通常叫做七五三条,这七五三条实际上就是由科尔内的话来说就是2B模式。但是这个又出现了曲折,1986年开始是叫做配套改革,但是几个月以后觉得这个东西执行不下去。所以到了1987年,就选择另外一个东西,叫做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国家调节市场引导企业。按照科尔内分类来说,这就是他说的1B模式,这是一个不成功的模式。这个影响一直延续到后来。
到了1988年和1989年的风波以后,又出现了一次曲折,认为这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还是没有能够突出计划,所以口号改了,叫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本来有人是主张回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小平说不能改,一个字不能改。所以就变成了叫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经济的性质还是计划经济,这是个总框子,于是就出现了三年的经济衰退。这个曲折导致了1992年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我们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过了一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50条纲领,确定了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提议,使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个决定的贯彻使得我们在世纪之交,中国经济真正腾飞了。
可是到了本世纪初,21世纪初期,特别是2005、2006年又出现了新的曲折,就是认为要强调国家的管理,强调国有经济的重要地位,甚至出现了某些国进民退的现象。但是很快这个曲折又引导我们,使我们能够在十八次代表大会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的纲领,这个改革的纲领应该说在我们改革的过程中比起十四届三中全会的纲领更加丰满、更加准确,而且对于改革的目标设定的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这336项的改革,是覆盖了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现在看起来也是非常恰当的。
所以我们虽然有很多曲折,但是所幸的是,经过每一次曲折,其实我们都上了一个台阶。所以我们现在认为,就应该在这样的基础上,把十八大以来做出的各种决定落实到位。
第四点意见,现在我们经济因为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我们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方式的转型也没有到位,所以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总的来说,我们把它形容为一种翘翘板式的经济运行状态。也就是说主要是靠大量的投资去拉动经济增长,而大量的投资又造成了杠杆率的过高,造成了系统性风险出现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之下,宏观经济政策就很难处理,你要降杠杆,增长率就下去了。要保持一定的增长率,杠杆就上去了,系统性风险的危险就增大。
那么有没有出路呢?有人说这怎么弄呢?其实是有办法的。它的关键就是要提高效率,只要能够提高效率,这两方面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但是效率能不能提高,归根到底是要靠改革。
说到底,要解决我们当前的这些问题,就是要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的决定,特别是要贯彻十八次代表大会、十九次代表大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这些决定,把它落实。看来这个落实不是很容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5 18:37 , Processed in 0.153302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