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内参2018.9.2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8 08: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企国企一视同仁:决策层对“经济恐怖分子”有力回击!》:习总书记关于“党中央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怀疑、唱衰国企的思想和言论都是错误的”这一表态,是对近来甚嚣尘上的“民企、国企”新一轮争论的“政策定调”,而且近来扶持民营经济的政策正在鱼贯而出,虽然坊间的“质疑”恐怕很难立马停止,但决策层的大方向是相当明确的!
“国资民资”的话题近期突然成了热门,高潮来自于某人“私有经济的使命已经完成”这个骇俗的命题,然后很多人跟进添油加醋,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辩论。
刘胜军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经济恐怖分子”的奇葩言论,给社会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放大了民企的心理恐惧。
未来,“国企、民企”概念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只有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区别,而无民企与国企的差异。
“国进民退”只是市场行为,并非趋势性转折,更非政策信号!
《“冥冥之中”,各类资本的“疆域”其实已经基本“廓清”》:近来,国资并购民企成了热门话题,很多学者忧心忡忡,但却不知道国企的这个并购是有上限的,这个上限就是《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有就是贸易战美方对于国企出口商品价格以及对国企市场经济主体的质疑。
其实,“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当前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结构之下,各类资本所能够介入的领域,其实已经基本明确,彼此之间的“互联互通”尚需时日才能加以“混合”——
1、命脉行业首推金融业,其国企市值11.5万亿,是民企的接近6倍。
2、民营企业的主要阵地在制造业。
3、采矿业基本都是国企。
4、而水电公用、交通运输方面,国企同样全面碾压。



                                           热点聚焦
                 



紧跟美联储步伐,亚洲央行开启加息潮,中国央行这次跟不跟?                 
【研究员】:可可
编者按:尽管博览研究员认为,中国央行这次不会跟随美联储加金融市场利率,并非完全处于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而需要保持中国货币政策短期边际有所宽松,而是因为中国是结构性问题。货币政策整体上紧缩只会加速中国信用紧缩,并引发普遍性债务违约。而,近期央行的货币政策保持边际宽松,流动性从“合理稳定”转向“合理充裕”,但是债务违约仍然集中式发生。这说明,央行“宽货币”并没有传导到实体经济当中,解决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央行不再继续增加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紧缩“货币”,以应对美联储加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防范流动性紧缩带来更为严重的债务违约。央行或将继续使用“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对部分部门加息,而对某些部门达到降息的目的。就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宏观杠杆率而言,问题的症结不在于降准去增加流动性问题(流动性已非常充裕),而是疏导传导机制的问题,因而央行短期并无必要再度降准。

                                 
博览财经分析】9月27日,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对此,博览研究员注意到,紧跟美联储步伐,亚洲央行开启加息潮。在继香港、澳门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之后,印尼将7天期逆回购利率上调25个基点,菲律宾则把关键利率上调50个基点。
印尼央行将7天期逆回购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5.75%,为5月中旬以来第五次加息,符合市场的普遍预期。随后,卡塔尔央行将存款利率上调25个基点。而菲律宾央行也把关键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4.50%。
除了亚洲一些主要国家加息外,全球其他多家央行也跟随美联储加息。此前,巴林、沙特、阿联酋央行也相继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
在此前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也相应有所行动,那么这次中国央行跟不跟?
围绕着中国是否将跟进美联储加息的这个问题,这次不同于以往的是,分析普遍“一边倒”,认为考虑到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且中国货币政策正转向宽松,9月的加息中国大概率不会跟随。
尽管博览研究员认为,中国央行这次不会跟随美联储加金融市场利率,并非完全处于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而需要保持中国货币政策短期边际有所宽松,而是因为中国是结构性问题。货币政策整体上紧缩只会加速中国信用紧缩,并引发普遍性债务违约。而,近期央行的货币政策保持边际宽松,流动性从“合理稳定”转向“合理充裕”,但是债务违约仍然集中式发生。这说明,央行“宽货币”并没有传导到实体经济当中,解决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央行不再继续增加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紧缩“货币”,以应对美联储加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防范流动性紧缩带来更为严重的债务违约。央行或将继续使用“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对部分部门加息,而对某些部门达到降息的目的。
就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宏观杠杆率而言,问题的症结不在于降准去增加流动性问题(流动性已非常充裕),而是疏导传导机制的问题,因而央行短期并无必要再度降准。
紧跟美联储步伐,亚洲央行开启加息潮
9月27日,在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之后,亚洲多家央行入列加息阵营。在继香港、澳门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之后,印尼将7天期逆回购利率上调25个基点,菲律宾则把关键利率上调50个基点。
印尼央行将7天期逆回购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5.75%,为5月中旬以来第五次加息,符合市场的普遍预期。随后,卡塔尔央行将存款利率上调25个基点。而菲律宾央行也把关键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4.50%,符合预估。
今年以来,印尼和菲律宾两国的货币持续贬值,彭博社曾援引荷兰国际集团驻马尼拉高级经济学家Joey Cuyegkeng表示:
在风险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印尼和菲律宾将通过加息来稳定本币汇率。对印尼来说,这事关金融稳定,印尼盾贬值可能会导致市场不稳定和资金外流。对菲律宾来说,是通胀和通胀预期的问题。
印尼盾已成为今年东南亚地区表现最差的货币之一
截止目前,印尼盾下跌8%。美元走强以及美国国债利率的攀升、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土耳其局势动荡,这些因素都将印尼盾推入困境,成为继印度卢比之后今年表现第二差的亚洲主要货币。
9月初,印尼盾一度跌至14946兑换1美元,创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荷兰国际集团驻新加坡经济学家Prakash Sakpal称,印尼盾表现不及其他新兴市场货币,这源于印尼疲弱的对外支付状况,特别是经常账户赤字。
穆迪还认为印尼盾进一步下跌将对印尼信用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的印尼通过此前4次加息已将基准利率提高了125个基点,抑制了进口,并消耗了大约10%的外汇储备来支持印尼盾。
对于加息,印尼央行表示正密切观察美联储升息路径,也将保持鹰派的货币政策立场,维持“先于曲线及先发制人”,而下一次政策行动将取决于全球动态,比如加息、贸易紧张局势。
另外,印尼央行行长Perry Warjiyo还称:“发达国家央行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将在2019年削弱美元强势。”
其实在本月初,Warjiyo就已有所暗示,本周将采取加息行动,以稳定市场,当时他曾称将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
除了亚洲一些主要国家加息外,全球其他多家央行也跟随美联储加息。
此前,巴林、沙特、阿联酋央行也相继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
中国这次跟不跟?
围绕着中国是否将跟进美联储加息的这个问题,这次不同于以往的是,分析普遍“一边倒”,认为考虑到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且中国货币政策正转向宽松,9月的加息中国大概率不会跟随。尽管博览研究员认为,中国央行这次不会跟随美联储加金融市场利率,并非完全处于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而需要保持中国货币政策短期边际有所宽松,而是因为中国是结构性问题。货币政策整体上紧缩只会加速中国信用紧缩,并引发普遍性债务违约。而,近期央行的货币政策保持边际宽松,流动性从“合理稳定”转向“合理充裕”,但是债务违约仍然集中式发生。这说明,央行“宽货币”并没有传导到实体经济当中,解决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央行不再继续增加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紧缩“货币”,以应对美联储加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防范流动性紧缩带来更为严重的债务违约。央行或将继续使用“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对部分部门加息,而对某些部门达到降息的目的。
就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宏观杠杆率而言,问题的症结不在于降准去增加流动性问题(流动性已非常充裕),而是疏导传导机制的问题,因而央行短期并无必要再度降准。
就应对美联储加息而言,中美利差不是政策利率之差,而是目标市场利率之差,上调政策利率,再进行同步降准,如果上调的幅度不大,总体效果上将压低货币市场利率(降准释放的资金成本显著低于公开市场投放),从这个机制出发,“加息”+“降准”反而会恶化中美短端利差。
鉴于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内外不确定性,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小幅紧缩以应对美联储加息、尽量不释放出紧缩的信号、政策效果可以被预期被控制。


                                 
                                           博览视点
                 



民企国企一视同仁:决策层对“经济恐怖分子”有力回击!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一个现实,就是中小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显然,中小企业基本上就是民企。刘胜军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经济恐怖分子”吴小平等人的奇葩言论,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放大了民企的心理恐惧。未来,“国企、民企”概念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只有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区别,而无民企与国企的差异。对此,刘胜军先生强调,“国进民退”只是市场行为,并非趋势性转折,更非政策信号!

                                 
【博览财经分析】习总书记关于“党中央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怀疑、唱衰国企的思想和言论都是错误的”这一表态,是对近来甚嚣尘上的“民企、国企”新一轮争论的“政策定调”,而且近来扶持民营经济的政策正在鱼贯而出,虽然坊间的“质疑”恐怕很难立马停止,但决策层的大方向是相当明确的!
“国资民资”的话题近期突然成了热门,高潮来自于某人“私有经济的使命已经完成”这个骇俗的命题,然后很多人跟进添油加醋,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辩论。
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一个现实,就是中小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显然,中小企业基本上就是民企。
刘胜军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经济恐怖分子”吴小平等人的奇葩言论,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放大了民企的心理恐惧
未来,“国企、民企”概念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只有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区别,而无民企与国企的差异。
其实,眼前的形势,言之大敌当前并不为过:美利坚的唐总不依不饶,挥舞关税这个狼牙棒,摆明阵势要斗个胜负出来;马来国90岁总统一上任,就将几个原先与中国签下的大项目缓行或者取消。
按理说,这些才是“有识之士”应该深入思考应对的头等大事,可是各位学者和才俊采取了“攘外先安内”的态度,把自己的学识和智慧用在讨论国资民资的分别上
对此,刘胜军先生强调,“国进民退”只是市场行为,并非趋势性转折,更非政策信号!

1
2016 年,民间投资增速急剧滑坡,引发高度关注。中央第一时间派出督查组,采取有效措施应对,2017年出台《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随后民间投资开始止跌回暖。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928%2F15380953521630.png
但进入2018年以来,“国进民退”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这一“趋势”似乎并非空穴来风:2018年至今已有近16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其中22家接盘方均为国资,接盘总市值已超过 1330 亿元。仅9 月上半月,便有6 家上市公司计划向国资转让股份、控制权。国资成为最积极的“接盘侠”。
这意味着新一轮“国进民退”吗?

2
这一趋势之所以引发议论,是因为它不符合大家的预期和常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928%2F15380953525306.png
民企回报率高于国企:按照市场竞争规律,效益好的企业应该具有更大的扩张能力。从净资产收益率看,2017 年国有工业企业为 9.9% ;而民营工业企业为19.6% ,远高于国企。从资产负债率来看,2017 年末国有工业企业为60.4%,而民营企业仅为51.6%。因此,从数据上看应该是“国退民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力推混合所有制,即鼓励民企参股国企推动国企经营机制的转变。
但现实显然与此不符,原因何在?刘胜军先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一些短期因素导致的:
●中央力推“货币政策中性化”,2017 年以来 M2 增速显著放缓,但一些企业习惯了过去的高速扩张模式,过于乐观、冒进,甚至不惜把股权进行质押以获得扩张的弹药,对于风向的变化准备不足。
●在房地产调控、去杠杆、贸易战等外部因素影响下,股市下跌超出了不少上市公司的预期,导致股权质押爆仓。
●中央出手清理影子银行,这是控制风险蔓延的必要举措。无疑,民企是影子银行的主要融资主体,这一清理也压缩了民企的资金可获得性。
●在实体经济困难加剧的背景下,银行对实体经济放贷变得更加谨慎,甚至出现了抽贷现象。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国企总体上属于“战略性收缩”,但这一收缩不是线性的。即使在美国,2008 年次贷危机中,一些大型银行也被迫“国有化”,接受政府救助。但危机一旦结束,政府就逐步退出,恢复银行的市场化股权结构。
当然,我们也应该坦诚地看到,的确有一些“体制痼疾”加剧了民企的资金困境:
●国有银行体系更倾向于向国企贷款:这不是因为民企盈利能力差,而是因为给国企贷款更省心、政治风险更低。而且国企即使出了问题,还可以指望政府出马拯救。从存量信贷看,2016 年国企占据54%的企业贷款份额、民企占比34%。但是国企只创造25%的GDP ;从增量信贷看,2016年国企占据78% 的新增企业贷款,而民企只占新增贷款的 17% ;从平均融资规模来看,国企从 2015 年的 7.15 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22.54亿元,民营企业却从5.99亿元下降到4.6亿元。
●由于IPO注册制推进迟缓,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成为“瓶颈”,这导致风险投资缺乏退出渠道,而风投投资的对象又以民企为主。2018 年上半年中国PE市场共有1021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同比下降8.8%。
●由于缺乏减税、国企改革等配套推进,中央收紧货币政策后,银行不是减少对僵尸企业、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对支持,而是选择牺牲民企特别少中小企业。
此外,“经济恐怖分子”吴小平等人的奇葩言论,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放大了民企的心理恐惧

3
综上所述,当前的所谓“国进民退”只是金融环境变化与体制痼疾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属于“市场行为”,而并非中央政策导向的变化:
●8月20日,刘鹤副总理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明确指出:
对国有和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对大中小企业平等对待。
●国务院会议用“五六七八九”强调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中小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显然,中小企业基本上就是民企。
●8月初,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提出:
面对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必须更加重视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金融领域中人的积极性,有成绩的要表扬,知错就改的要鼓励。
●9月,中国人民银行两次召开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易纲指出:
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贷款发放、债券投资等方面一视同仁。

4
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是指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纲领,在未来很长时期都是方向性指引。
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国企、民企、外企,都要靠能力和竞争力论输赢。既然是市场化,机会应该对所有企业公平:民企可以收购国企,国企也可以收购民企。
当下的关键是:如何确保国企和民企的“机会公平”?如何消除体制性歧视?答案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打破国企预算软约束,淘汰僵尸企业
●来一场“诚心诚意”的减税,修复实体经济盈利能力
●加快发展民营银行,改善银行业结构
●深化国有银行体制改革,真正实现银行行为的市场化
●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打通直接融资渠道
●彻底厘清政府与市场(尤其是国企)的边界,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构建高效能的金融监管体系,终结“运动式执法”


                        

“冥冥之中”,各类资本的“疆域”其实已经基本“廓清”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近来,国资并购民企成了热门话题,很多学者忧心忡忡,但却不知道国企的这个并购是有上限的,这个上限就是《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有就是贸易战美方对于国企出口商品价格以及对国企市场经济主体的质疑。 以《反垄断法》为例,如果实际控制人即国资部门能够做到垄断市场,那么就要讨论是否适用还是豁免《反垄断法》的问题。 这就意味着,除非连《反垄断法》也可以修改,否则国企收购民企是有上限的,私有经济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在一个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私营经济完全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实,“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当前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结构之下,各类资本所能够介入的领域,其实已经基本明确,彼此之间的“互联互通”尚需时日才能加以“混合”……

                                 
【博览财经分析】近来,国资并购民企成了热门话题,很多学者忧心忡忡,但却不知道国企的这个并购是有上限的,这个上限就是《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有就是贸易战美方对于国企出口商品价格以及对国企市场经济主体的质疑。
以《反垄断法》为例,如果实际控制人即国资部门能够做到垄断市场,那么就要讨论是否适用还是豁免《反垄断法》的问题。
这就意味着,除非连《反垄断法》也可以修改,否则国企收购民企是有上限的,私有经济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在一个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私营经济完全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实,“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当前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结构之下,各类资本所能够介入的领域,其实已经基本明确,彼此之间的“互联互通”尚需时日才能加以“混合”——
1、命脉行业首推金融业,其国企市值11.5万亿,是民企的接近6倍,这还是把平安和民生算在民企范畴的情况下。最近2年以及未来几年时间,金融业的全面“国”进“民”退似乎不可避免,私人金融大鳄想再这个行当折腾,空间会越来越小,除了有特殊能力者,早日被招安或主动退出,似为正道。(京东金融都改名京东科技,安邦的国有化,券商大股东的要求 and so on)
2、民营企业的主要阵地在制造业,工业富联、美的集团、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宁德时代、伊利股份、比亚迪等排在前列,涉及老百姓消费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是靠品牌和产品充分竞争的市场。
3、采矿业基本都是国企,这是最近几年供给侧改革和去杠杆所带来的必然结局。大的民企无米下锅,融资能力急剧下降,要么关停并转要么卖给国企,永泰能源就是个例子,“你家有矿啊”即将退出江湖。
4、而水电公用、交通运输方面,国企同样全面碾压。
……
在Wind的公司属性分类中,有国企、民企、集体企业、公众公司和外资五类。
其中,建行和中行是中央国有企业,却把工行和农行分为公众企业,然而他们的大股东都是中央汇金,毫无疑问,四大行以及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是国企。
例外的是中国平安和民生银行,他们会被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指数成分股所收录。而其他真正的民营金融大鳄,正在度过有史以来最难受的日子。
中兴通讯,我们曾经举国家之力去挽救他,然而他的公司属性其实是民营企业,穿透到实控人是侯为贵老先生。
万科A,常年出现在民营企业XX强中的TOP10,icon王石,然而其第一大股东一直是国企,以前是华润,现在是深圳地铁,所以野蛮人来敲门的时候会有孙悟空出来棒打妖怪害人精。
当然,像恒大这种虽然是民营企业,但是老板坚持声称一切都是国家的,就很难去划分了,还好他不在A股上市。
还有很多公众企业和集体企业,其控股股东是村委会、供销社、科研院校,这种随时会被行政力量所干预的公司,我们也归类为国企性质。
是的,所有属于公众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上市公司,我们都根据起主导作用的股东性质划分进了国有和民营企业中。不一定完全科学,但不会影响相关结论。
一、“国”进“民”退还是“国”退“国”进?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928%2F15380954376774.png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最近五年国企和民企之间的差距是在缩小的。
2012年国企的营收是民企的4.5倍左右,后来逐年减少,到2017年只有2.5倍了。
这和民间盛传的国J民T似乎并不相符。
那为什么此说法流传甚广呢,可能是因为2017年国企利润增速大增并超过了民企,人们对于这种发生时间较近的逆转,赋予的记忆和情绪权重更大吧。
这一点可以从上市公司市值情况得以验证。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928%2F15380954374172.png
看下图会更清楚。
最近5年民营企业的市值占比从24%提升到了39%,而国企从75%下降到了59%。
但是最近两年趋势出现了逆转,
在大量民营企业IPO的情况下,市值占比依然在减少,16年以来,国企提升了3个百分点,而民企下降了3个百分点,二者差距进一步拉大了6个百分点。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928%2F15380954375919.png
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股票涨跌,我们直接把指数拿过来看一看。
2013年至今,中证民企指数的涨幅是中证国企的2倍之多(64% PK 33%),但是除了2014四季度的蓝筹暴动,从2016年至今的大部分时间里,国企指数也是跑赢民企指数的。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928%2F15380954386621.png
二、37开:30%的国企赚了70%的钱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928%2F1538095438248.png

民营企业的数量2310家,是国企数量的两倍。
但是数量占比只有30%的国有企业(1117家),
其2017年营收高达28.05万亿,占据了A股总营收的71%,
而2.5万亿的利润占据了A股总利润的75%,
而纳税总额,国企更是贡献了81.5%。
营收、利润、纳税、国企对三者的贡献比重逐次上升。

三、IPO,民企暴富的乐园
最近5年,新上市的A股中,民营企业占据了大多数,特别是2017年,一周5家5家的上新股,直接把以中小市值为主的民营企业股价给干翻了。在去年集中消化完以后,今年新股数量急剧放缓,截止目前只上了84只新股,还不到去年的五分之一。
但从下图看,募资额并没有大幅度减少,预计到年底,仍旧会和15、16年的募资额(1500亿左右)大致相当。


从上图中还可以看出,2010年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IPO募资额主要由国企贡献,在此之后则由民企主导。
A股市场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融资渠道,但同时也成为了大股东的暴富乐园。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928%2F15380954387608.png
我们之前做的这张图很清晰的描述了这一点。民企大股东的疯狂减持在2015年6月份达到高潮,并与股民的融资净额高度一致,谁在割韭菜谁是接盘侠一目了然。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0928%2F15380954393748.png
四、各自混在哪个场子

主板市场,国企和民企平分秋色,国企主导。
中小板市场,民企数量开始全面碾压国企。
而在创业板市场,简直是民企的乐土,90%以上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
可以说,创业的都是民企,守业的都是国企。
五、什么地方的民企多,国企强?
民营企业分布数量最多的是广东、浙江和江苏,且完全超越国企数量,这与我们的印象完全一致。只要江浙粤三地的民营经济不出问题,政策不出问题,就不会有大问题。
但是如果看市值,由于央企大多归属地在北京,故而北京市值超过14万亿无可匹敌,上海3.57万亿随后。
但是广东的民企仍然有5.86万亿的市值,紧随其后的仍旧是浙江和江苏。
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市值,头部集中度都很强,北上广江浙制霸前五,唯一的例外是贵州,由于一瓶白酒导致它排在国企市值榜的第五名。
六、命脉行业的绝对控制
命脉行业首推金融业,其国企市值11.5万亿,是民企的接近6倍,这还是把平安和民生算在民企范畴的情况下。
最近2年以及未来几年时间,金融业的全面“国”进“民”退似乎不可避免,私人金融大鳄想再这个行当折腾,空间会越来越小,除了有特殊能力者,早日被招安或主动退出,似为正道。(京东金融都改名京东科技,安邦的国有化,券商大股东的要求 and so on)
而民营企业的主要阵地在制造业,工业富联、美的集团、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宁德时代、伊利股份、比亚迪等排在前列,涉及老百姓消费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是靠品牌和产品充分竞争的市场。
采矿业基本都是国企,这是最近几年供给侧改革和去杠杆所带来的必然结局。大的民企无米下锅,融资能力急剧下降,要么关停并转要么卖给国企,永泰能源就是个例子,“你家有矿啊”即将退出江湖。
而水电公用、交通运输方面,国企同样全面碾压。
七、专门审视金融行业
民企里面排在前面的中国平安、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和广发证券,其实并非典型的自主民企。
长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是新理益集团的刘益谦,他也是天茂集团的实控人。安信信托的实控人是高天国和用鸡缸杯喝茶的刘股神一样带有传奇色彩。国金证券是涌金系,魏东去世后其遗孀陈金霞及家人仍旧掌控者曾经的金融帝国。国盛金控与明天xi有关系,太平洋上市问题至今还经常上新闻。
冬天来了,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是韭菜得茁壮成长着。


                                 
                                           焦点透视
                 



民营企业再现集中违约,货币政策流动性充裕,但传导效果不佳!                 
【研究员】:可可
编者按: 就在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的前提下,依旧还有诸多企业密集违约,且违约金额较大。这说明了,通过货币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方式让银行自发的去给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增加融资较为困难。因此博览研究员认为,货币政策重心不在维持流动性充裕,而是疏通货币的传导机制。

                                 

博览财经分析】9月27日,深交所对新光圆成下发关注函:高度关注新光圆成控股股东新光集团债券违约,要求自查是否对上市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因为流动性问题,新光控股集团出现了债务违约。这并非个案,在此之前就已经有诸多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频繁出现债务违约。据彭博截止9月25日汇总数据显示,今年境内债券违约刷新记录,规模已近5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三季度新发生债券违约超过25例,带动今年境内债券违约达至少44例。

然而,博览研究员注意到,今年7月份以来,货币政策已经边际有所宽松,流动性从“合理稳定”转向“合理充裕”。近期央行也释放了巨量净流动性。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水平处在低位也说明了当前市场的流动性较为充裕。

就在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的前提下,依旧还有诸多企业密集违约,且违约金额较大。这说明了,通过货币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方式让银行自发的去给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增加融资较为困难。因此博览研究员认为,货币政策重心不在维持流动性充裕,而是疏通货币的传导机制。

本轮债务违约一方面与经济下行有关,更重要的是由于“金融去杠杆”引发信用收缩。政策从去杠杆转向稳杠杆,后期违约可能有所减轻,但是根本还是在“货币传导机制”的疏通。

去杠杆引发民营企业密集违约,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更加凸显。经济结构性问题凸显,货币政策整体保持流动性宽松效果并不大,后续可跟踪货币政策在结构性调整上的相关政策。在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这些企业流动性问题还依然存在。

债务违约再次集中发生,且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

上市公司违约规模占比近半。

根据新光圆成9月25日披露,截至当日,由于资金紧张,未能筹集资金按期足额兑付本息,其母公司新光集团发行的 “15新光01”、“17新光控股CP001”两只债券发生违约,涉及金额本息总计约30亿元。

披露信息显示,15新光01 发行规模为20亿元,票面利率为6.5%,本期兑付日为 9 月 25 日,应付本金17.4亿元,利息1.3亿元。截至到期兑付日终,新光集团未能未能按期足额偿付。 此外,发行规模10亿元 的17新光CP001,截至 9 月 22 日应付本息10.68亿元的,但截至 2018 年 9 月 25 日,新光集团仅兑付70716 万元。

新光集团并非当天唯一一家违约的企业。就在9月25日,短短一天之内,违约本息就接近40亿元。除了新光集团,利源精制、河南众品食品公司两家企业,也在同一天出现了违约。其中,河南众品食品公司1.5亿元债券本金违约,利源精制5180万元利息违约,涉及本金7.4亿元。

而这还不是近期债券违约的全部。进入7月份以来,债券违约呈高发态势,违约主体、债券数量、金额均快速上升。据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7月,共有7家发行主体违约,违约债券20只,违约债券余额约为177.56亿元;8月份则有9家主体违约、涉及债券15只,违约本息143.24亿元。

而进入9月份之后,违约仍未见放缓。包括上述4家企业在内,截至9月25日,当月已有9家发行主体的13只债券违约,违约本息合计约169.9亿元。据此计算,截至9月25日,三季度单季已有22家发行主体的48只债券违约,目前违约金额合计超过490.70亿元。

相对于上半年,2018年下半年债券违约数量显著上升。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2018年上半年,共发生28起债券违约,涉及金额共计283.51亿元。

随着债券违约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也卷入其中。公开信信息显示,自从7月份以来,至少已有永泰能源、乐视网、金鸿控股、利源精制、*ST凯迪、印记传媒等6家上市公司债券违约。虽然涉事企业数量不多,但违约债券本息规模去极为庞大。

债券违约的上市公司中,涉及债券数量、规模最大是永泰能源,违约债券多达14只,规模合计接近110亿元。7月5日,由于永泰能源未能按期偿付到期本息,初始发行规模为15亿元、票面利率7%的的“17 永泰能源 CP004”违约,违约本息共计16.05亿元。

除了“17 永泰能源CP004”,永泰能源共有存续债券20 只,累计余额多达206.2亿元。违约发生后,导致其他13只债券也出现交叉违约,其中发行规模10亿元以上的就有7只,累计余额高达99.3亿元,共计违约115.35亿元。

此外,*ST凯迪也多次违约。继5月“11凯迪MTN1”本息6.98亿元违约后,该公司在9月5日公告称,因资金周转困难,不能按期支付16凯迪01和16凯迪02两只债券的利息,且涉及金额为8.46亿元的16凯迪01也不能按期回售。此外,截至9月18日,亿阳集团4亿元的公开信息显示,包括上述3家公司在内,债券利息也未能兑付。

印纪传媒、金鸿控股也分别在9月10日、8月24日出现违约,金额分别为4.24亿元、4.34亿元。加上乐视网8月份发生的0.73亿元违约,三季度已至少有6家上市公司债券违约,违约金额达到219亿元左右,占比达45%。

央行流动性充裕,但是企业仍然存在流动性不足,原因在于货币传导机制不畅

9月12日至9月19日,央行通过逆回购和MLF操作共实现7950亿元流动性净投放。而,就在此前央行已经连续21日未进行逆回购操作。

仅仅一个星期内,央行净投放了巨量的流动性,这似乎有些“反常”。这个投放规模相比前段时间确实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市场上也出现了“央行放水”的论断。央行真的放水了吗?

考虑到7月31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要 “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力度”的需求。对此,市场的确需要一个相对更为宽松的货币环境。

货币政策将注重稳预期,一方面把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避免大水漫灌,另一方面仍会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持宽松格局。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水平处在低位也说明了当前市场的流动性较为充裕。

2018年在中国的信用债市场历史上是一个明显的信用风险高发时期,但与以往几轮信用违约爆发不同。虽然本轮违约与经济和行业景气度下行有部分关系,主要由于“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的信用收缩引发。 在筹资收紧的环境下,内部现金流不佳或波动大的行业或企业更容易出现信用风险。可以看出,央行“宽货币”并没有传导到信用端导致一定程度“宽信用”的效果。

流动资产质量恶化是今年违约的共同点。通常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往往从流动资产的管理不善开始。今年以来债券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下降,企业的融资环境有所收紧,尤其是民企的融资难度加大。

今年以来违约较多的发行人多是民企,包括违约的利源集团在内的一些公司前期积极扩张杠杆,现在偿债压力颇大,资金链一直比较紧绷,在2014年到2016年还有可能通过发债来养投资,但近年来中低等级民企债券市场融资难度陡增,这种模式也难以为继了。

“通过货币宽松的方式让银行自发的去给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增加融资,是比较困难的,这就是“小微企业贷款的不可能三角”:加量、降价、防风险。这也说明了,央行流动性充裕,但是企业仍然存在流动性不足,原因在于货币传导机制不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14 12:36 , Processed in 0.222178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