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内参2018.10.1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5 09: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股“春天的故事”:刘主席半年首发声,多方援手!》:刘主席一句“现在股市的感觉像是在冬天,既然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对当前市场预期而言,起到的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安抚作用”,放在上周以来一系列与“救市有关的传闻、乃至正式的政策”当中,他就不仅仅是“一个态度”的问题,而是“画龙点睛”,在市场“一片期待反弹”的“预期干柴”上,迸发出的一丝“星星之火”,反弹也就可以随时发作!由于外部风险压力暂缓,而国内针对股市的维稳力量“集中发力”,且从具体操作上看,有明显的“针对性”(缓解股权质押风险等),有助于市场预期的“平复”,短中期内,股市大概率反应国内维稳因素的力量,暂时可以不用担心外部风险的再次袭扰,叠加此前持续大幅下行,所带来的“估值洼地”效应,博览研究员认为,A股短中期行情将“全面翻多”!

《易纲、刘士余、郭树清联手“出实招”维稳,股市预期全面翻多!》:不仅仅是证监会,银保监会、央行都在竭力维稳!

央行行长易纲强调,目前中国央行所有货币政策都是以国内经济为主要考虑。再加上,中国当前是个资本管制国家。因此,博览研究员认为,易纲的讲话有助于继续巩固流动性从“合理稳定”向“合理充裕”的预期,有利于修复当前资本市场的信心。“流动性上合理充裕”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继续放松?博览研究员认为,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中国央行后续采取“加息或是降息”或是再次“宽信用”的可能性并不大。为对冲国内宏观经济总需求不足,M2和社会融资余额增速下降或放缓。货币政策重心放在“调结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冲短期宏观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风险。此外,博览研究员认为,货币政策以国内为主不代表央行不考虑海外和汇率压力。因此,对冲国内宏观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后续财政政策发力,尤其是大幅度减税将是重点,货币政策仅仅只是“流动性合理充裕”上辅助。货币政策在此时此刻同样也无法回避海外和汇率压力。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焦点透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A股“春天的故事”:刘主席半年首发声,多方援手!                 
【研究员】:田文
结论:刘主席一句“现在股市的感觉像是在冬天,既然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对当前市场预期而言,起到的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安抚作用”,放在上周以来一系列与“救市有关的传闻、乃至正式的政策”当中,他就不仅仅是“一个态度”的问题,而是“画龙点睛”,在市场“一片期待反弹”的“预期干柴”上,迸发出的一丝“星星之火”,反弹也就可以随时发作!由于外部风险压力暂缓,而国内针对股市的维稳力量“集中发力”,且从具体操作上看,有明显的“针对性”(缓解股权质押风险等),有助于市场预期的“平复”,短中期内,股市大概率反应国内维稳因素的力量,暂时可以不用担心外部风险的再次袭扰,叠加此前持续大幅下行,所带来的“估值洼地”效应,博览研究员认为,A股短中期行情将“全面翻多”!

                                 
【博览财经分析】刘主席一句“现在股市的感觉像是在冬天,既然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对当前市场预期而言,起到的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安抚作用”,放在上周以来一系列与“救市有关的传闻、乃至正式的政策”当中,他就不仅仅是“一个态度”的问题,而是“画龙点睛”,在市场“一片期待反弹”的“预期干柴”上,迸发出的一丝“星星之火”,反弹也就可以随时发作!
10月14日的这场“与部分私募基金代表和个人投资者座谈”上,从各位投资者的发言中,不仅听到了对股市企稳回升的期待,也听到了大量改善市场生态的真知灼见。刘士余认真回应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同时表示,现在股市的感觉像是在冬天,既然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有关改革措施正在积极酝酿中。
……
刘士余还现场将手机号码留给了十几位投资者代表。而据笔者了解,与市场各方面保持互动交流,是刘士余一直以来的做法。在他上任证监会主席后,手机号码簿上增加了600多个号码,基本上都是证券市场各方人士的,也包括普通投资者的。刘士余认为,股民亏了钱“骂”证监会主席,从证监会主席的角度看,挨“骂”也是一种义务
博览研究员认为,短中期而言,政策底与市场底可以基本确认在此间“交会对接”,本内参对行情的判断也由此转向“短中期全面翻多”
至于中长期走势,鉴于博览研究员坚持认为,外部风险(中美贸易博弈+全球市场大幅波动)与国内维稳政策的博弈,仍然是当前决定A股中长期走势的主要矛盾,而从中长期看,国内维稳力量尚未呈现出“完全抵御”外部风险,甚至“翻转”受压制状态的明确迹象,因此,博览研究员对中长期走势仍然维持“大趋势下行”的判断,虽然近期出现了若干有利于“缓解外部风险压力”的迹象,但仍局限于短中期与局部因素,有助于缓解短中期的外部风险冲击,却并未形成“翻转”的压倒性优势。
本文侧重探讨短中期“全面看多”的分析。
这个周末很关键。
一则,是大约有“近半年”时间保持“低调、缄默”,没有正式对外“发声”的刘主席,终于在这个“A股心态最脆弱”的时刻,对外发出“春天已经不远了”的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的预期;
二则,也是更加直接的,就是在这个周末期间,从交易所、各部委,相继出台了若干“真金白银”的“维稳、救市”措施,尤其是针对“缓解股权质押风险”的“资金安排”,更是对连续大幅下跌之后,再次泛起的“股权质押风险”,对症下药。
博览研究员要强调的是,如果仅仅只有刘主席一句“春天已经不远了”,恐怕还不足以“扭转”市场已经极度悲观的预期。
而恰恰是由于有了近来众多的“救市”大讨论,尤其是涉及针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等风险的“资金救助”等措施,才能够使得投资人孱弱的预期,得以相信这次是“玩真的”——
10月13日,银保监会官员指出,险资股权投资行业限制未来或取消,灵活参与解决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
证监会方面消息指出,为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下周拟集中组织发审委委员就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相关事宜开展调研,没有IPO发审会安排
与此同时,证监会对《关于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时募集配套资金的相关问题与解答》作出了修订,其中最有意义的一条规定募集配套资金可部分用于补充上市公司和标的资产流动资金、偿还债务
恰在此时,深圳设立专项工作小组,安排数百亿元资金,负责统筹协调化解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票质押风险事宜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2018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时直言,目前向金融体系注入的流动性是适当的,杠杆水平将继续保持稳定。去年和今年中国整体杠杆率已经平稳,不再快速上升。这是我们取得的一项成绩。
易纲还称,在应对贸易摩擦风险时,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还有相当的空间,包括利率、准备金率以及货币条件等等。中国的利率水平是合适的,上述工具足以应对不确定性。
……
另一方面,外部风险在短中期有“暂时缓和”,减少对A股冲击的迹象。
一则,以中美贸易博弈为代表的外部压力,传递出“中美领导人或借G20峰会”,而“达成暂时性‘休兵’”的可能;
二则,连续暴跌之后的美股,大概率会有一波反弹出现,对全球金融市场而言,不啻于为一个难得的“休整期”,A股至少从预期上不用再“跟跌”!
总结
整体来看,由于外部风险压力暂缓,而国内针对股市的维稳力量“集中发力”,且从具体操作上看,有明显的“针对性”(缓解股权质押风险等),有助于市场预期的“平复”,短中期内,股市大概率反应国内维稳因素的力量,暂时可以不用担心外部风险的再次袭扰,叠加此前持续大幅下行,所带来的“估值洼地”效应,博览研究员认为,A股短中期行情将“全面翻多”!


                        

传川普派员谋求“习特会”,或暂时“停止贸易博弈”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作为外部风险的一大策源地,中美贸易博弈的风险指数,有下行的迹象——此前还在“对内宣传”称“中国人好日子过太久了”的特朗普,又被传出正在“暗中派人安排G20上的中美峰会”,甚至有传闻称“会暂时停止中美贸易博弈”!而就在诸多“路边社”消息传闻“美欧日达成排斥中国贸易同盟”的时候,安倍晋三确认“七年后首度访华”,双边贸易、以及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贸易问题,自然是此次访问的一个重要议题,据悉,安倍晋三已经再次明确“反对保护主义,谋求与中方商讨改革贸易体系”;几乎与此同时,克强总理即将再次访欧,“深挖中欧合作潜力”。外媒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定于13日至19日对荷兰和比利时进行访问。此次访问的重点是协调国际行动以保护经贸、投资和政治领域的多边合作机制,抵制保护主义在全球抬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超指出,此访对推动中荷、中比关系持续健康发展,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显然,贸易博弈的主动权,并非完全在川普手上,中欧日之间,可以谈的也很多!

                                 
博览财经观察】博览研究员注意到,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动的贸易战似乎没能遏制中国出口。此前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再创新纪录,扩大至341亿美元。
恰在此时,作为外部风险的一大策源地,中美贸易博弈的风险指数,有下行的迹象——
此前还在“对内宣传”称“中国人好日子过太久了”的特朗普,又被传出正在“暗中派人安排G20上的中美峰会”,甚至有传闻称“会暂时停止中美贸易博弈”!
而就在诸多“路边社”消息传闻“美欧日达成排斥中国贸易同盟”的时候,安倍晋三确认“七年后首度访华”,双边贸易、以及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贸易问题,自然是此次访问的一个重要议题,据悉,安倍晋三已经再次明确“反对保护主义,谋求与中方商讨改革贸易体系”;几乎与此同时,克强总理即将再次访欧,“深挖中欧合作潜力”。
外媒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定于13日至19日对荷兰和比利时进行访问。此次访问的重点是协调国际行动以保护经贸、投资和政治领域的多边合作机制,抵制保护主义在全球抬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超指出,此访对推动中荷、中比关系持续健康发展,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显然,贸易博弈的主动权,并非完全在川普手上,中欧日之间,可以谈的也很多
特朗普已派出团队安排“习特会”
美媒称,白宫已采取行动,旨在安排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
据报道,特朗普的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11日说,白宫“采取一些行动”,打算在下个月阿根廷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安排特朗普和习近平会晤。不过他还说,会谈或者领导人讨论的话题尚未“确定具体细节”。
库德洛说:“他们有很多事要谈。让我们拭目以待。”
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美国官员说,白宫正在推进让特朗普在11月底的G20峰会上与习近平会晤的计划,以便想办法解决动摇市场和损害全球两大经济体关系的贸易战。
报道称,近几天来特朗普政府已告知中方,它决定继续推进元首会晤的计划。而中国一直希望此次会晤能为双方提供一个机会,以缓解不断升级的贸易紧张关系。按照计划,会晤将于11月底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的G20峰会期间举行。
就美国方面来说,财长姆努钦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正在竭力促成此次会面。两人均担心市场对这场贸易战的反应,近几个月来他们一直努力想让谈判走上正轨,但收效甚微。
报道称,特朗普已派出一个团队,为他与习近平的会晤做准备。策划者之一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外孙克里斯托弗·尼克松·考克斯。尼克松总统1972年的中国之行最终促成了中美建交
报道还称,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为代表的白宫强硬派一直试图以关税为杠杆,促使中国从根本上改变其产业政策。他们担心美国会过早宣布结束贸易战,从而停止对北京施压。
此外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报道,中美元首可能于11月底在G20峰会期间举行会晤。
报道称,美国财长姆努钦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推动了此次会晤,他们对继这场贸易战之后出现的全球股市暴跌感到担忧。值得注意的是,至少就目前而言,作为特朗普团队中的对华贸易温和派,姆努钦和库德洛此刻正在发挥作用。特朗普的对华贸易行动经常反映出强硬派的议程,比如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
报道称,曾任中情局中国问题负责人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事务主任的韦德宁表示:“中国希望直接与美国总统接触,因为他们觉得替总统谈判的人并不总是知道他的真正底线。所以他们希望从特朗普那里直接了解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避免贸易战。在我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举行领导人级别的会谈。”
他补充说,“如果领导人不告诉他们协议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话”,较低级别的官员将很难解决这一僵局。
中美领导人或将暂时结束贸易博弈
据美国福克斯(FOX)新闻报道,美国亚洲问题专家白邦瑞12日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有望很快达成贸易协议,但目前仍有一些未完成的工作。
在哈德逊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的白邦瑞在接受福克斯财经频道采访时说,中美领导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有望达成贸易协议
他说,中国希望阻止25%关税的实施,他们当然更希望阻止所有出口商品被征收25%的关税。
他对美中在11月下旬特习会时取得突破抱谨慎乐观态度。他说,特朗普的理想目标是在互惠的原则下实现美中贸易的平衡,并大幅增加美国就业。如果中方能够提出在两年内有助于美国增加就业,特朗普可能会接受并就此给美中贸易战暂时划上句号。
哈德逊研究所是被特朗普称为“首要中国问题权威”的保守派智库。
正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会议的美国财长努钦对美联社表示,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才能确保11月份的特习会能够成行
媒体认为,虽然中方对25%关税感到愤怒,但美国同样对习特会有迫切愿望。《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股市10日和11日全线暴跌,美国政府感到担忧,这也是促成习特会的重要因素。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0月10日则刊文称,这是因为投资者担心中国针锋相对的报复将打击美国商界。
专家预测中美贸易战明年“停火”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10月3日报道,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9月30日达成的突破性协议正在激发人们对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明年将实现“停火”的乐观情绪,关税已让双方都付出了代价。这可能意味着,从阿根廷到土耳其和巴西的资产将松一口气,它们已经由于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争端不断升级而受创。
报道称,花旗环球金融控股公司驻香港的亚洲交易策略主管穆罕默德·阿帕巴说,(美国)与中国紧张关系缓和可能于2019年年中出现。到那时,特朗普政府将对价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而中国的报复措施可能开始损害美国经济和股市。他说,两国都不希望这样,因此可能会受到达成协议的压力。
位于纽约的贝莱德智库的首席多资产策略师伊莎贝尔·马特奥斯·拉戈说:“明年某个时候有可能就一些狭小的问题达成协议。”
美胁迫盟友孤立中国的战略或难奏效
特朗普政府认为,与达成某种大规模多国协议相比,如果与盟国达成一系列双边协议,美国就会拥有更大的谈判筹码。但这种做法的风险在于,分别敲定每一项协议之后,美国就没了回头路,也难以形成对中国的统一压力。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6日报道,如果密切关注特朗普政府的重塑全球贸易战略,任何人都可能会有理由认为,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东西。
报道称,但近几周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更加连贯的策略开始变得明显——尽管并不能保证成功
这项已经成形的战略大致是这样的:特朗普一直在攻击传统盟友,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日本和韩国。他公开抨击这些国家,对其钢铁和铝征收关税,并扬言要对它们的汽车征税。但从根本上说,这只是为了软化这些盟国的立场,以争取有利于美国的适度让步。
报道称,通过9月底与韩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和近日达成一项新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现在被称为美墨加协定),这一目标已经实现。
美国政府已经表明,既然它有能力达成这些协议,那么与欧洲和日本的类似协议就有望接踵而至。在这些与盟国的贸易协议修订生效后,美国极有可能寻求与这些国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孤立中国,迫使中国在商业和贸易行为方面做出重大调整。
报道称,换言之,美国的最终目标是调整其与中国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美国的想法是,通过一个多步骤的过程获得更多筹码,迫使中国让步。正如美国副总统彭斯日前阐明的,这有助于美国在一场愈演愈烈的地缘政治对抗中与中国交锋
白宫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10月4日概述了这一战略。他说:“中国首当其冲。”
库德洛说:“我们再次与欧盟对话,再次与日本对话,我们正在转向我所说的贸易上的自愿者联盟,以便与中国对抗。”
报道称,现在,有了新的北美协定,人们就比较容易看到,特朗普贸易的不同元素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但是,仅仅因为此次政府对全球贸易的战略比以往更加连贯,但并不意味着该战略将会奏效。怀疑的理由仍然很多
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在与中国人的谈判中提出的一些要求似乎不大可能得到满足。
报道认为,即使孤立中国的努力取得成功,其结果也可能仅仅是世界贸易体系的两极分化,其中一个轨道上的国家与美国关系密切,而另一轨道的国家则与中国联系紧密,两者重叠极少。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美国用攻击、威胁和关税来打击盟友的战略能否在实现对贸易协定的修订同时,带来发动协调一致的反华运动所需的信任。
锡拉丘兹大学的洛夫利教授开玩笑说,这实际上形成的是一个“受胁迫者联盟”,而不是库德洛所说的“自愿者联盟”。
报道称,今年的谈判所造成的伤痕可能挥之不去,而特朗普政府不愿同时与多方展开多边谈判更使之雪上加霜。
特朗普政府没有重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而是选择了分别与每个国家达成协议。其赌注就是认为,与达成某种大规模多国协议相比,如果与盟国达成一系列双边协议,美国就会拥有更大的谈判筹码——即便协议的许多细节最终看上去都是相似的,就像新的美墨加协定的情况那样。
报道称,这种做法的风险在于,分别敲定每一项协议之后,美国就没了回头路,也难以形成对中国的统一压力


                                 
                                           博览视点
                 



易纲、刘士余、郭树清联手“出实招”维稳,股市预期全面翻多!                 
【研究员】:可可
编者按:央行行长易纲强调,目前中国央行所有货币政策都是以国内经济为主要考虑。再加上,中国当前是个资本管制国家。因此,博览研究员认为,易纲的讲话有助于继续巩固流动性从“合理稳定”向“合理充裕”的预期,有利于修复当前资本市场的信心。“流动性上合理充裕”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继续放松?博览研究员认为,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中国央行后续采取“加息或是降息”或是再次“宽信用”的可能性并不大。为对冲国内宏观经济总需求不足,M2和社会融资余额增速下降或放缓。货币政策重心放在“调结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冲短期宏观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风险。此外,博览研究员认为,货币政策以国内为主不代表央行不考虑海外和汇率压力。因此,对冲国内宏观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后续财政政策发力,尤其是大幅度减税将是重点,货币政策仅仅只是“流动性合理充裕”上辅助。货币政策在此时此刻同样也无法回避海外和汇率压力。

                                 
博览财经研报】周末,监管层出面维稳资本市场的消息不断。
10月13日,银保监会官员指出,险资股权投资行业限制未来或取消,灵活参与解决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
证监会方面消息指出,为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下周拟集中组织发审委委员就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相关事宜开展调研,没有IPO发审会安排。
与此同时,证监会对《关于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时募集配套资金的相关问题与解答》作出了修订,其中最有意义的一条规定募集配套资金可部分用于补充上市公司和标的资产流动资金、偿还债务。
除了银保监会、证监会纷纷出来发声外,博览研究员也注意到,央行行长易纲也未缺席:
日前,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2018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时直言,目前向金融体系注入的流动性是适当的,杠杆水平将继续保持稳定。去年和今年中国整体杠杆率已经平稳,不再快速上升。这是我们取得的一项成绩。
易纲还称,在应对贸易摩擦风险时,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还有相当的空间,包括利率、准备金率以及货币条件等等。中国的利率水平是合适的,上述工具足以应对不确定性。
易纲强调,目前中国央行所有货币政策都是以国内经济为主要考虑。再加上,中国当前是个资本管制国家。因此,博览研究员认为,易纲的讲话有助于继续巩固流动性从“合理稳定”向“合理充裕”的预期,有利于修复当前资本市场的信心。总之,当前,政策全面维稳,这有助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反弹,短中期全面翻多!(详见今日【焦点透视】分析)
那么,“流动性上合理充裕”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继续放松?
博览研究员认为,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中国央行后续采取“加息或是降息”或是再次“宽信用”的可能性并不大。为对冲国内宏观经济总需求不足,M2和社会融资余额增速下降或放缓。货币政策重心放在“调结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冲短期宏观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风险。
此外,博览研究员认为,货币政策以国内为主不代表央行不考虑海外和汇率压力。以这次央行大幅定向降准对冲海外资本市场风险为例,人民币对美元再次出现短期大幅贬值,一度逼近“7”。显然,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监管层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人民币汇率“7”同样也是重要的心理压力位。
因此,对冲国内宏观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后续财政政策发力,尤其是大幅度减税将是重点,货币政策仅仅只是“流动性合理充裕”上辅助。货币政策在此时此刻同样也无法回避海外和汇率压力。
多项经济数据表明宏观经济总需求不足,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宽松”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近期多项经济数据无论是从中微观还是宏观角度均在表明经济总需求不足——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15%2F1539562383557909.jpg
日前,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2018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时直言,目前向金融体系注入的流动性是适当的,杠杆水平将继续保持稳定。去年和今年中国整体杠杆率已经平稳,不再快速上升。这是我们取得的一项成绩。
易纲还称,在应对贸易摩擦风险时,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还有相当的空间,包括利率、准备金率以及货币条件等等。中国的利率水平是合适的,上述工具足以应对不确定性。
在此之前,10月11日,易纲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也提到了目前宏观杠杆率已经企稳,金融风险已经可控,并称“目前中国央行所有货币政策都是以国内经济为主要考虑”。
而,年初以来央行已经4次定向降准,但央行称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未来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意味着降准仍将持续,而货币将保持在充裕状态。
如下图所示,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相比之下一直处在历史低位: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15%2F1539562400697804.jpg
上述论点是否意味着“货币依旧宽松”?博览研究员认为,对于“宽货币”,后续央行大概率继续保持,维持流动性从“合理稳定”向“合理充裕”无论是出于维稳资本市场,还是试图降低“实体部门利率水平”都是有必要的。而,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中国央行后续采取“加息或是降息”或是再次“宽信用”的可能性并不大。
尽管我们注意到7天的银行质押式回购利率处在历史低位并大幅下降,但是去杠杆总方向不变,这就意味着,M2和社会融资余额增速长期将保持低位或进一步降低。而,对于当前宏观经济总需求已经呈现明显不足,博览研究员认为,监管层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方式对冲: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15%2F1539562410485978.jpg
货币政策后续还将增加对外部风险的考虑,易纲的讲话有利于市场信心短期的修复,政策重心还是在“财政政策”
博览研究员认为,货币政策以国内为主不代表央行不考虑海外和汇率压力。易纲强调“目前央行所有货币政策都是以国内经济为主要考虑”,因为短期中国还是个“资本管制国家”,因此货币政策疑似再次“宽松”的定调有利于提振市场。
但如果海外压力过大时,比如国庆假期海外市场大跌,本次央行降准虽然表示对冲MLF到期和缴税影响,但或多或少还是考虑到国庆假期海外市场压力。其次,如果人民币汇率压力过大或者中国利差过窄时,也会制约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空间,至少是降息发生的概率很低。
以这次央行大幅定向降准对冲海外资本市场风险为例,人民币对美元再次出现短期大幅贬值,一度逼近“7”。显然,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监管层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人民币汇率“7”同样也是重要的心理压力位。所以,博览研究员认为,央行货币政策的“宽松”依旧更多的是体现在“流动性”上,后续“降息加息”等都不太可能。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央行则是旨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让流动性宽松,金融市场的低利率传导入实体部门,降低实体部门的利率水平。
对冲宏观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后续财政政策发力,尤其是大幅度减税将是重点。
增值税改革有望启动。有关税务系统人士表示,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


                                 
                                           观察与思考
                 



没有“帝国的黄昏”,只有“逻辑的缺陷”!                 
【研究员】:可可
编者按:博览研究员认为,关于《假如帝国的黄昏降临》一文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首先,该文章只是对过去事件的总结,但这并不代表未来。该文章作者基于已经被市场充分预期的一个“长期因素”(债务周期)去解释短期资本市场的现象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其次,文章基于“日本、美国、拉美”过往经历的债务危机或货币危机来类推中国也是犯了“教条主义”错误。由于债务主要为内债,中国又在一定程度加强资本管制,所以出现人民币恶性贬值概率并不大。相比日本,尽管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国,但是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依靠自身内需发展的经济体,对外依存度仅为18%。在这一点上,中国与日本截然不同。而,相比美国次贷危机、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而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选择了从企业端去杠杆,去泡沫,而非通过痛苦的市场出清,甚至银行等金融机构倒闭等方式。这一点上也区别于美国模式。所以,尽管中国目前债务较重,但是出现“拉美式”、“日本式”等危机可能性并不大。

                                 
博览财经分析】近期,一篇网文《假如帝国的黄昏降临》引起了市场广泛的关注。其宏大叙事似乎言辞凿凿。但是,博览研究员认为,该“雄文”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首先,该文章只是对过去事件的总结,但这并不代表未来。债务周期,从繁荣到泡沫到破灭再到萧条,诸如一年四季,再正常不过,也在市场预期之内。博览研究员认为,该文章作者基于已经被市场充分预期的一个“长期因素”(债务周期)去解释短期资本市场的现象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其次,文章基于“日本、美国、拉美”过往经历的债务危机或货币危机来类推中国也是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当一国的债务达到极限,两种危机模式:第一种就像日本和美国那样,房价大跌,经济衰退,但是汇率不会出问题;第二种则像泰国那样,房价大跌,经济衰退,并且汇率会崩盘(兑美元大幅贬值50%以上),进而导致进口价格上涨,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国民财富大幅缩水。这两种情况主要区分点在于债权人身份的不同:美国和日本主要是内债,跟我们国家一样。而,泰国、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国家债务主要是“外债”。但无论债务形式是对外还是对内,我们知道,美国和日本都先后经历了房地产泡沫破裂危机,而,泰国、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国家则是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汇率大幅贬值。对此,文中作者哗众取宠,基于简单的类比就推断中国这次可能也会出现类似的危机。然而,博览研究员认为,中国出现类似的危机概率并不大。
由于债务主要为内债,中国又在一定程度加强资本管制,所以出现人民币恶性贬值概率并不大。相比日本,尽管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国,但是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依靠自身内需发展的经济体,对外依存度仅为18%。在这一点上,中国与日本截然不同。而,相比美国次贷危机、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而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选择了从企业端去杠杆,去泡沫,而非通过痛苦的市场出清,甚至银行等金融机构倒闭等方式。这一点上也区别于美国模式。所以,尽管中国目前债务较重,但是出现“拉美式”、“日本式”等危机可能性并不大。
尽管中国目前债务较重,但是出现“拉美式”、“日本式”危机可能性不大
◆中国出现“拉美式”主权债务危机,货币大幅贬值概率不大。
在《假如帝国的黄昏降临》一文中提到,当国内储蓄严重不足时,一国只能通过借外债来满足投资的需求。例如巴西作为一个储蓄率只有15%的国家,外债当然也是很高的了。相比于中国的13%,巴西外债占GDP的比在2017年为32%(十几年来一直在30%以上)。而,这些年巴西都发生了些什么——
如图为巴西Real兑美元的走势图: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15%2F1539562928900894.jpg
2014年,由于政治危机加上办世界杯,奥运会的劳民伤财,巴西遭遇了经济衰退,Real兑美元一路下跌近50%。而今年一月份开始,由于选举的不确定性(民粹主义者可能上台),Real再次大幅下跌25%。
如图为巴西的通胀率: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15%2F1539562941674360.jpg
在2014年曾陡升超过10%,今年也再次开始攀升。而且我们看看巴西这些年所经历的通胀就可以想象这个国家的经济被管理的多么糟糕。
下图为阿根廷的外债规模: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15%2F1539562953912969.jpg
如图,可以发现阿根廷过去这几十年来外债规模一直不低,在2016年也高达35%。因此,当次贷危机到来时,阿根廷马上遭遇了恐慌。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15%2F1539562966177174.jpg
如图为美元兑阿根廷比索的汇率,可以发现,从次贷危机开始,阿根廷比索就一直在贬值(图示为美元在升值),累计已经超过了90%!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15%2F1539562978932526.jpg
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一直没有低于过10%,近几年更是达到了40%。这个国家目前已经乱到了没人敢携带好东西出门的地步。如果开一辆好车出门,那么非常有可能会被当街抢走。
下图是所有发生过货币危机进而导致通货膨胀案例的一些数据,分别是外债占GDP的比:
平均值为46%,中国为13%;
经常账户(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平均值为负6%,中国为正1.75%;
外汇储备占GDP的比,平均值为10%,中国高达23%。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15%2F1539562990179840.jpg
更不用说中国目前还正在实行资本管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外逃的速度,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形成规模,引起恐慌,所以说中国是不会发生货币危机的。因为外债很少,外汇储备也很充足。
◆那么,中国会不会出现“日本”这种情况?
让我们来看一个犯下严重错误的国家,日本。
如图,红色线是日本的股票指数,蓝色线为日本的利率。可以发现,在1990年一月日本“平成泡沫”破裂之后,日本人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1990 ~ 1996)才把利率降到零。而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时完成这一动作只用了不到一年。
那么日本人是怎么想的呢?其实他们在保汇率: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15%2F1539563004214352.jpg
如图为日元的汇率,由于日元实在太便宜了所以我们只能倒着看 —— 以美元兑日元的方式。我们发现,从1985年日本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开始从1:250升值到1:150左右。1990年平成泡沫破裂,而日本人迟迟不愿意快速的降低利率,导致国内发生了通胀率下滑的现象。所以就在国内爆发严重危机的时候,日元竟然是升值的,从1990年的1: 150升值到了1:100以下。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15%2F1539563018483466.jpg
如上图为日本的通胀率,从1990年的4%下滑到了1996年的负值。在经济中,这种类型的通胀率下滑(不是那种从百分之十几往下滑而是从低点开始)比通胀率上升要可怕的多,因为通胀下滑意味着商品的售价下降,进而意味着企业收入减少,而企业收入减少则意味着企业要削减支出 —— 裁员,进而导致居民的收入减少,更买不起商品了,商品的售价更加下滑,进而变成恶性循环,让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日本毫无疑问正是在那些年经历了这一惨痛的教训。
因为,日本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没有那么容易去让货币贬值(印钞救市),这样会激起贸易伙伴的强烈不满。
考虑到当时的日本刚刚因为顶受不住来自美国贸易战的压力在1985年同美国签署了《广场协议》(内容是让日元以及德国马克等货币兑美元升值),这样的顾虑可能也不无道理。
于是我们又可以说回中国了。今天的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的影响远远比当年的日本要大。如下图: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15%2F1539563039234375.jpg
2015年8月11日,中国政府宣布“汇改”,准备让人民币贬值。结果美国 S&P 500指数在几天之内就大跌超过10%,把美国人吓坏了。原因我们已经多次提到,人民币贬值会刺激中国经济,但会让美国货变的更贵,影响美国就业。
因此,我们现在似乎面临着与当时的日本非常相似的处境,在债务快到极限时又遭遇了贸易战。然而,问题在于,日本当时的出口占其GDP比重要远比中国高。尽管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国,但是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依靠自身内需发展的经济体,对外依存度仅为18%。在这一点上,中国与日本截然不同。
由于债务主要为内债,中国又在一定程度加强资本管制,所以出现人民币恶性贬值概率并不大。相比日本,尽管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国,但是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依靠自身内需发展的经济体,对外依存度仅为18%。在这一点上,中国与日本截然不同。而,相比美国次贷危机,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而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国家。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选择了从企业端去杠杆,去泡沫,而非通过痛苦的市场出清,甚至银行等金融机构倒闭等方式,因此这也区别于美国模式。
尽管中国目前债务较重,但是出现“拉美式”、“日本式”等危机可能性暂时不大。
面对庞大的债务,中国该怎么办?
如何避免帝国的黄昏,对未来开一个药方,这个药方实际上权威人士已经基本开出来了。这是一个复合药方:金融去杠杆,同时大力鼓励科技创新,占领产业高地,实现产业升级。信息化和智能化将为城镇化增添新的动力。同时收入分配改革,积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国内消费潜力。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当属科技创新。
这里不得不说一个人:罗伯特·索洛。
罗伯特·索洛,1924年出生,因其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突出贡献而于1987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索洛于1942年、1949年和1951年从哈佛大学获得文学学士、文科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他曾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理事会的理事和主席。罗伯特·索洛主要是因他在20世纪年代和60年代对资本理论和增长理论的开拓性研究而著名。
索洛模型指出,长期增长率是由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决定的,前者不仅指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且还含有劳动力素质与技术能力的提高,所以,索洛的长期增长模型打破了一直为人们所奉行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的理论,向人们展示,长期经济增长除了要有资本以外,更重要的是靠技术的进步、教育和训练水平的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说,技术进步、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比增加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这种观点在他30年后获奖前夕接受采访时又得到进一步阐述。他说,除了纯粹的农业国以外,这一理论对所有国家都适用。“发展中国家不能把本国经济的发展仅仅依赖于资本和劳动力的增长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起步较晚国家,要更多地研究如何在现有工业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和教育进程。这样就能有效地跟上世界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都相继接受了他的理论,在中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等方面,政府不断增加投资和提供税收刺激措施,成效显著。
索洛模型告诉我们,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够包打天下。金融的作用在于支持实体经济,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创造更多价值,实现经济增长。
从现实角度来讲,目前我国人口红利消退,放眼全球,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人力资源成本更低,已经有很多低端产业转移至当地。如果继续固守全球价值链低端,不能够实现产业升级,生产出更多的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到时候青黄不接,不上不下,我们极易滑落中等收入陷阱。这也是2011年刘鹤的一大担心。至于刘的另一个担心,拉美国家为迎合民意,采取高福利的分配政策,透支社会积累,造成外债增多和通货膨胀,我们的政府是有清晰的认识的,这点前面我们已经论述。
如何发展科技,提高科技水平呢?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支出比例,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甚至是免税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在于企业发扬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正如决策层在烽火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
决策层指出,过去在外部封锁下,我们自力更生,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创造了“两弹一星”,这是因为我们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下一步,科技攻关也要这样做,要摒弃幻想、靠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14 13:47 , Processed in 0.16506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