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周刊2018.10.2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3 09: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内最强反弹:感谢刘鹤组织金稳委打的第一场“硬仗”!》:“现在是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时刻,各方面落实的力度要大一点,责任心要强一点,敢于担当,快速行动,切实推出一些具体政策”。刘鹤副总理对此次“稳金融”大行动发出了最白的要求“快行动起来”!这应该是“金稳委”成立以来“有组织”的第一场“硬仗”!至少从目前的情况看,刘鹤副总理以及一行两会、交易所的系列讲话、尤其是关键时刻主持召开的“金稳委”会议,对金融市场预期的效果是不错的,如无意外,A股在10月下旬发起的这次反弹,估计是2018年内最强的一波行情了!
《去杠杆“稍息”:政策正从“稳实体”向“稳金融”倾斜!》:博览财经要强调的是,以此次“金稳委”的密集出手稳定金融市场为代表,四季度的宏观政策有从“稳实体”向“稳金融”倾斜的迹象。当然,由于是“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连环爆仓风险”,严重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的正常“融资”需求,进而威胁到实体经济的“稳定”,才是根本!“金稳委”带领财经部委及时出手,在金融市场上“狙击”过度悲观的市场预期,帮助实体经济缓解“融资困局”,对“稳实体”而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四季度“缓解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尤其是扶持中小民营企业,有直接的支撑作用!毕竟,股市已经成为诸多“相对优质”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而当前陷入“股权质押爆仓风险”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小民营企业”,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经营正常,多数是“资金链的紧绷”,只要能够稍加“流动性方面的纾解”,就能够渡过难关。从这一点上说,现阶段,“稳金融”就是“稳实体”,从金融市场上,尤其是“股权质押风波”上着手,才是最有效的“稳实体”的途径!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热点聚焦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年内最强反弹:感谢刘鹤组织金稳委打的第一场“硬仗”!                 
                                 
【博览财经研报】“现在是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时刻,各方面落实的力度要大一点,责任心要强一点,敢于担当,快速行动,切实推出一些具体政策”。刘鹤副总理对此次“稳金融”大行动发出了最白的要求“快行动起来”!
这应该是“金稳委”成立以来“有组织”的第一场“硬仗”!至少从目前的情况看,刘鹤副总理以及一行两会、交易所的系列讲话、尤其是关键时刻主持召开的“金稳委”会议,对金融市场预期的效果是不错的,至少现在坊间都充斥着对利好效果的畅想与憧憬,完全颠覆了2天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肃杀、悲观的氛围,彼时,即使刘主席喊出“春天说”,杭州、海淀等地相继“拿出真金白银”为股权质押风险“兜底”,市场上的大咖们津津乐道的仍然是“企业熬不过春天前的寒冬”,股市也一度以大幅回落表达着自己的“没信心”!
如无意外,A股在10月下旬发起的这次反弹,估计是2018年内最强的一波行情了!在“金稳委”统一协调,各部门“尽快落实”下,这个周末充斥着各型各色的利好,也充分印证了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此前强调指出的“短中期‘全面翻多’”的判断何其及时而正确!博览财经此前敏感指出“刘士余主席的‘春天说’”,绝不仅仅只是证券掌门人的“一时有感而发”,更不会是“一家之言”!从2016年“抓妖精、逮大鳄”之后,项俊波、吴小晖等人落马就可以看出,一直强调“提高政治站位、讲政治”的掌门人,再次扮演了“风向标”的角色,在“金稳委”切实履职、及时表态引导预期、加快落实政策的推动下,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将有望大幅提升!
在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是带领与指导下,博览财经领先于市场坚定的喊出“短中期‘全面翻多’”,并且在即期股市仍然大幅回落的压力下,仍然坚定的强调“抄底、抄底、抄底”。
究其原因——
一则,是国内从金融部委到地方政府,密集的出台各种形式的“稳定金融、安抚预期”的动作。虽然彼时刘鹤副总理还尚未发表讲话,但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与证券掌门人“时隔几个月突然公开‘发声’,而官媒几乎同步直播”的动向上看,博览研究员敏感的发觉,这种态势与2016年底“妖精大鳄”故事前后的“政策、市场环境”极其相似,而以掌门人的“政治敏感性”,这种“时隔多时、突然发声”的动作,绝不能“等闲视之”,而很可能是有关方面“又一次大动作”的先兆
而且今年以来股市的大幅波动,尤其是再次形成了“股权质押风险可能连环爆仓”的压力,这是在“金稳委”成立之后,所面临的第一次“系统性风险挑战”,刘鹤副总理亲自出马也并不意外,但如此密集、迅速的讲话、会议,以及快速的政策落实行动,确实有些超出市场预期,也就更好的“阶段性扭转、至少是遏制了市场‘过度悲观’”的预期,因此,博览财经才强调这可能是“年内最有力度的一次反弹行情”。
二则,是看到“近期中美之间开始‘加强交流’,互动不少”,外部风险有“缓释迹象”:传闻被“拒绝访华”的美国防长马蒂斯,终于和中国防长在新加坡实现双边会晤;此前,中国已经开始重新从美国进口大豆、石油;更重要的是,中国财经官员们开始使用“国企竞争中性”这一全新概念,这被视为,中方在“经济政策与国际贸易的理论上,向着特朗普强调的‘对等贸易’原则,迈出了‘理性而又谨慎’的一小步”……
政策近期频繁提到的“竞争中性”原则是日前央行行长易纲,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的发言时,“首度正式”提出,他当时指出,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
10月15日,国资委发言人彭华岗对此也表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和目标与“竞争中性”原则一致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23%2F1540256559852437.jpg
被决策层称之为“很重要的人”,果然是一般不出手,出手不一般。
毕竟是写过书、留过洋、做过多年研究的人,心里门清。
他知道中国经济的问题,也知道中国股市的问题。
他知道股民的担心,知道企业家的担心,知道民营企业主的担心,知道民众的担心,知道精英阶层的担心。
这几天的讲话与会议,刘鹤也确实是在掏心窝子说话,也没有太多套路,直指中国的各个问题,并给出答案
表达两个核心:你们担心的,我都知道;你们看到的,我也看到了。但请各位放心,我们也明白,多给我们点时间,我们在努力,在解决。
“金稳委”的这“第一场硬仗”,一定能够打好!
而A股在10月下旬发起的这次反弹,估计是2018年内最强的一波行情了!


                        

去杠杆“稍息”:政策正从“稳实体”向“稳金融”倾斜!                 
                                 
【博览财经研报】现阶段,“稳金融”就是“稳实体”,从金融市场上,尤其是“股权质押风波”上着手,才是最有效的“稳实体”的途径
博览财经要强调的是,以此次“金稳委”的密集出手稳定金融市场为代表,四季度的宏观政策有从“稳实体”向“稳金融”倾斜的迹象。当然,由于是“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连环爆仓风险”,严重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的正常“融资”需求,进而威胁到实体经济的“稳定”,才是根本!“金稳委”带领财经部委及时出手,在金融市场上“狙击”过度悲观的市场预期,帮助实体经济缓解“融资困局”,对“稳实体”而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四季度“缓解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尤其是扶持中小民营企业,有直接的支撑作用!
……
决策层对股市的关爱滔滔不绝,19日,A股刚刚开市,就传来副总理专门接受采访帮股市把脉的消息(与此同时,媒体赶在交易时间发布了采访一行两会负责人的新闻),而周日又在加班开会,紧接着,国务院就公布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专题会议》的消息。
A股历史上,在交易时间,副总理级别的高层表态,绝无仅有。而且,这次是主管金融的副总理,带领着一行两会的领导,同时发声,同时表态,也是绝无仅有。
21日下午,上交所、深交所和中国基金业协会等三部门齐发声,用实际行动疏困股权质押风险,用制度改革和一线监管稳定市场、提振信心——
1、银保监会发布《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进一步允许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
乖乖,这招太大了,这就是银行资金,可以直接入市买股票的节奏。之前的版本,是银行理财子公司,拟通过公募基金的产品入市,现在是准备让直接买股票了,这个消息太令人振奋了。
2、继国庆后提高个税起征点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揭开面纱。根据新修订的个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
3、并购重组再迎重磅利好消息,证监会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从3年缩短为6个月
4、10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重点分析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研究做好进一步改善企业金融环境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
5、上交所,深交所,中国基金业协会,也同时发声,纷纷表态,上交所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维护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深交所最直接:认真组织贯彻落实副总理关于股市的工作要求。中国基金业协会对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和资产管理计划特别提供产品备案及重大事项变更的绿色通道服务
……
而在此之前,从央行到财政部,从证监会到银保监会以及各地国资,一场保卫“流动性”的战斗已经打响。
10月7日,央行宣布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10月7日,财政部表示正在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
10月11日,央行行长易纲表示,“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说去杠杆。现在杠杆稳住了,是个重大的变化。”
10月12日,证监会对重组交易募集的配套资金用途松绑,明确可用于补充上市公司和标的资产流动资金、偿还债务;
10月13日,银保监会发声,鼓励保险资金积极入市,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更积极地参与解决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
10月13日,媒体报道深圳已安排数百亿资金驰援上市公司。此前已有传闻,深圳国资相关平台正筹集150亿元欲大举入市;
此外,媒体从财政部了解到,为推进去产能、调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将对部分去产能和调结构企业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这项政策自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执行。
资本市场监管系统的维稳行动紧锣密鼓的出台,而这与副总理刘鹤要求相关,他表示“现在是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时刻,各方面落实的力度要大一点,责任心要强一点,敢于担当,快速行动,切实推出一些具体政策,推动股市健康发展。”并在随后的金融委专题会议上释放了“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基本制度,前期已经研究确定的政策要尽快推出,要深入研究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指示。
博览财经要强调的是,以此次“金稳委”的密集出手稳定金融市场为代表,四季度的宏观政策有从“稳实体”向“稳金融”倾斜的迹象。当然,由于是“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连环爆仓风险”,严重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的正常“融资”需求,进而威胁到实体经济的“稳定”,才是根本
此前,三季度数据的相继出台,尤其是一些“高频数据”呈现出“延续回落”的迹象,使得部分分析得出了“加速下行、N年最低增速”等悲观言论。虽然博览财经认为,相关分析有些“以偏概全、矫枉过正”,但毕竟代表了当前市场上一种普遍是负面心态:“最坏的事情最终还是会发生”的……
因此,“金稳委”带领财经部委及时出手,在金融市场上“狙击”过度悲观的市场预期,帮助实体经济缓解“融资困局”,对“稳实体”而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四季度“缓解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尤其是扶持中小民营企业,有直接的支撑作用!毕竟,股市已经成为诸多“相对优质”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而当前陷入“股权质押爆仓风险”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小民营企业”,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经营正常,多数是“资金链的紧绷”,只要能够稍加“流动性方面的纾解”,就能够渡过难关。从这一点上说,现阶段,“稳金融”就是“稳实体”,从金融市场上,尤其是“股权质押风波”上着手,才是最有效的“稳实体”的途径!
博览财经认为,此次“金稳委”会议亮点有三——
第一个亮点是对资本市场的新作用做了定位,通过“稳金融”促进“稳实体”。
这一次会议上,副总理定调的是要发挥好“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什么是枢纽功能,会议的解释是“资本市场对稳经济、稳金融、稳预期发挥着关键作用”
对比一下,我们可以看出,决策层还是希望能稳住,所以需要资本市场,发挥的其实是资本市场的预期功能,直白点就是通过股市的稳定,来向社会各界传达稳定这一预期。至于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当下“还不急”。

第二个亮点是提出了“三角形支撑”思路,借此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三角形支撑具体是指“在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框架,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这是对保经济的具体措施有了进一步的完善,7月高层的设计中,只有基础设施补短板这一工具。
之所以7月给出的政策工具只有基建,很可能是因为对基建的作用还是抱有信心的,毕竟过去的经验证明,基建只有过热,不会过冷,但是最近几个月的经济数据已经证明,单靠基建已经不能成为那个“救世主”,各部委N道金牌督促,基建固定资产投资月度数据还在往下掉。
而三角形支撑中,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当下的语境下,实际就是宽货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看通稿,主要指的是要解决好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顺带还提了一句国企的混改)。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对银行体系一直是政治正确的。但是这一次加上民营企业,可见经济不好,民营企业待遇也上升了
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上面分析了,主要还是希望稳定预期,把信心找回来。
值得注意的是,三角形支撑里,居然是没提基建。也许是认为基建实在“独木难支”。
第三个亮点,是“去杠杆”在一段时间内很可能是要“靠边站”了,取而代之的是“稳杠杆”
此次会上明确提出了“处理好稳增长与去杠杆、强监管的关系”。为什么说是靠边站了呢?这就要理一下最近几个月对去杠杆提法的变化——
去杠杆措施的严厉程度日渐削弱,经济下行是最主要的原因。
5月经济数据开始走坏。政策的转向得到最高层的认可是在7月31日的政治局工作会议上,会议已经提出了保经济的要求——“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基于这个要求,就有了“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的提法,在这一提法下,对于去杠杆的说法虽然不变,但是在“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的同时,附加了“把握好力度和节奏”的限制
到了8月3日,刘鹤副总理在召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时候,虽然还提到“坚持结构化去杠杆”,但是作出了“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的论断
后面,8月27日和9月10日,金稳委连续开了两次会,去杠杆都不再出现在新闻稿中。而资本市场开始进入副总理的视野
8月27日的会是个专题会,主要议题三个,其中除了网贷的风险外,其他两个分别是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的风险问题和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措施问题。
9月10日的会,是要研究“研究做好下一步重点工作”的会,但是也不再提去杠杆,而是继续就8月会上提出的资本市场改革话题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资本市场改革要持续推进,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接着就到了10月21日的会,去杠杆再被提及的时候,变成了“处理好稳增长与去杠杆、强监管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的10月11日,央行行长易纲就已经明确表示,“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说去杠杆。现在杠杆稳住了,是个重大的变化。”
总结而言,从上周五副总理率领几位金融监管高层联合发声看,高层对股市的认知的确有了很大的改变,股市不仅仅是保守地去理解是用于稳定预期,而是可以有更大的、促进经济稳增长的作用!
从这一点说,博览财经再次强调,现阶段,“稳金融”就是“稳实体”,从金融市场上,尤其是“股权质押风波”上着手,才是最有效的“稳实体”的途径


                                 
                                           博览视点
                 



“千亿资金”救市!部委与地方联手应对股权质押到期高潮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23%2F1540256739474926.jpg
【博览财经研报】如果还记得2016年底,证券掌门人突然发出“抓妖精、逮大鳄”的信号之后,项俊波、吴小晖等人命运,那么,投资人对此次掌门人再次发出“春天的故事”,所可能代表的某种政策变化的信号,就断不能“等闲视之”!
今年以来随着A股持续下跌,股票质押风险逐渐暴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里最急迫的风险之一。针对上市公司存在的股权质押以及资金压力,地方政府、地方国资、银保监会、银行业等多路“拆雷”行动纷纷开始
股票质押风险逐渐暴露——
据不完全统计,9月以来,已有华录百纳、雏鹰农牧、华谊嘉信、华业资本、全新好等至少16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质押股份触及平仓线、被动平仓或股票被强制卖出的风险提示公告。其中,合力泰、未名医药等8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股份部分被强制平仓。
“强平”无论是大宗交易还是二级市场减持,都给股市增加了大量抛压。因此,很多上市公司与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进入了质押——濒临爆仓——补仓——再次濒临爆仓的死循环
而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显示,2018年四季度至2019年一季度,将是股权质押到期规模的高峰期。随着股市持续下行,股权质押的“爆仓与强平”,是监管层面临的“避免处置风险引发新的风险”的又一个考验,就短期情况看,有关方面已经联手采取措施,“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出现!
Wind数据显示,截止10月17日,两市共有2422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存在股权质押未解押,占全部A股的68.2%;质押总股数5984.73亿股,较2018年初总质押4197.03亿股出现增长,质押股数占A股市场总股本略低于10%;市场最新质押总市值为3.95万亿元,较年初4.57万亿缩水近14%。其中,两市共约600只个股股价低于相关股东质押的平仓线
另有统计显示,截止目前,大股东未平仓总市值9852亿元,大股东疑似触及平仓市值2.95万亿元。虽然目前真正遭遇强制平仓的公司并不多,但接近平仓线的公司较多,潜在风险较大
现阶段,各地方政府准备用来“兜底”股权质押风险的“政府准备金”,至少有近千亿的规模,未来,随着更多的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加入到“维稳”行列,相关资金规模很可能进一步抬升——
1、北京海淀发起设立规模达百亿纾困基金的基础上,北京市政府有意向再配置1-2倍的资金给予支持,这意味着基金规模或将达到300亿元
2、目前深圳“风险共济”资金已经到位,政府出资的部分或高达数百亿,而首批获“驰援”企业超过20家。最新信息是,目前深圳国资首批百亿资金已经到位,企业名单也基本敲定。可以确定的是,深圳政府出资将高达数百亿,后续还将有增量资金到位。
3、虽然没有关于广州市可能出资规模的相关报道,但从广州市“庞大的上市公司数量”来看,潜在的出资规模,不会比深圳少多少:目前,广州当地的A股上市民营公司中,有44家民企存在重要股东(含实控人、控股股东或董事长)质押情况,其中35家存在已达平仓线、平仓预警线的情形。在这35家公司中,有近30家属于高新技术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等领域的上市公司。
最新的动向表明,为应对这种“潜在风险”,有关方面已经联手采取措施加以应对,监管层方面——
●今年6月份证监会给予窗口指导,股票质押到达平仓线但不强行平仓,因此,发生实质性平仓的事件相比于跌破平仓线的规模并不大。
●银保监会保险资金运营部主任任春生日前表示,险资股权投资行业限制未来或取消,鼓励保险机构以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的方式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更积极参与解决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
这也意味着,险资也有望加入“拆雷”行动
●10月12日,证监会还发布公告表示,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时募集配套资金,所募资金可以用于支付本次并购交易中的现金对价,支付本次并购交易税费、人员安置费用等并购整合费用和投入标的资产在建项目建设,也可以用于补充上市公司和标的资产流动资金、偿还债务。募集配套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的比例不应超过交易作价的25%;或者不超过募集配套资金总额的50%。
这意味着增发用于补充流动性或是偿还债务被重新放开,有利于缓解目前状况下,较为困难的中小上市公司的流动性。
而针对“在解决股权质押风险时的国资进入会导致‘国进民退’”的质疑,《证券时报》强调:不管民资还是国资能化解质押风险就是好资!实际上,资本市场上的这一轮国资进入实为“资本出清”,接盘民营企业的国资也会承担相应的风险,无论是主动为未来业务发展打算,或经地方政府暗示接盘、以避免地方上市民企倒闭清算,它们的盈亏和市场涨跌密切相关,绝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再者,在市场存在风险隐患的前提下,不管是民资还是国资,能够化解质押风险的就是“好资”,再多的争论也掩盖不了国资接盘后个股风险释缓、市场资金量并未过多抽离的现实。既然在应急情况下,政府、国资出手能够缓解民企和市场的风险,又何须在谁进谁退的问题上过分纠结?目前来看,这是国企和民企互惠共赢的最优选项。
地方政府层面——
●据报道,在北京海淀发起设立规模达百亿纾困基金的基础上,北京市政府有意再配1-2倍的资金给予支持。同时,北京市金融办和北京证监局近期将会组织展开交流协调会,北京其他辖区有望复刻海淀模式
●10月17日,北京证监局发布建议函,请东方园林的债权人谨慎采取措施。“建议各债权人从大局考虑,给予公司控股股东化解风险的时间,暂不采取强制平仓、司法冻结等措施,避免债务风险恶化影响公司稳定经营。”早前,控股股东(何巧女)表达了积极还款的意愿并提出了具体的偿债计划,绝大多数债权人表达了支持公司稳定发展的意愿,并表示会审慎处置控股股东所质押的股份。
★几乎与此同时,深圳、广州、杭州各地政府都出手了——
●据北京证监局官网16日消息,海淀区政府正依照“市场化原则为主、坚持一企一策”的要求,对遇到困难的重点企业提供支持帮扶的情况;
●有接近杭州市政府的消息人士称,在2018年9月上旬,杭州市就准备了支持本辖区上市公司的方案,但到目前,尚未正式成文。  据上证报报道,广州市相关政府部门已经在15日,从当地辖区监管部门获得了因高质押率而导致流动性风险的相关民营上市公司名单。
●此前,媒体报道,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促进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已安排数百亿的专项资金,从债权和股权两个方面入手,构建风险共济机制,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据悉,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的“风险共济”资金目前已经到位,首批逾20家获“救助”企业也已敲定。
博览财经注意到,媒体称,深圳市高新投的专项资金利率不超过9%,股权质押率为6-7折。质押率优惠力度很大。目前,券商质押比例平均为3.5折。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深圳国资首批100亿元驰援上市公司的资金已到位,企业名单基本敲定,由深圳高新投与深圳中小企业担保具体负责资金“操盘”。
包括深圳在内,已有上海、山东、福建、四川、河南等十余个省市的地方国资接手本地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提供流动性支持。
因此,博览财经强调,证券掌门人的“春天说”,释放的是一个“有可能代表决策层政策导向的”信号,“春天说”之所以重要,关键是在监管层表态的同时,央行、银保监会,以及地方政府都有行动,考虑到此前减税、国企、民企改革等敏感问题,决策层已有相关表态,而四季度是“高层会议”的密集期,不排除有关方面一系列“政策调整”的可能,此次,掌门人在多部委、各地方,相继“出手”稳定金融市场的关键时刻,奏响“春天的故事”,也不应该等闲视之!


                        

“国企竞争中性”,中美在“原则性”问题上“靠近一步”                 
                                 
【博览财经分析】作为外部风险的一大策源地,中美贸易博弈的风险指数,有下行的迹象——
引起博览财经注意的是,近期,中国财经部委甚至开始谈及“国企的竞争中性”原则,这一与美国所谓“对等贸易”内在一致的新概念,而这个概念,恰恰是西方“刚刚抛出的‘新理论’”,也被视为“符合特朗普‘对等贸易’逻辑”所强调的“去政策性干扰”,似乎中美双方在“贸易理论”与“经济原则”上,“靠近了一步”……
日前,中国央行发布了“易纲行长在2018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的发言及答问”全文,信息含量很大,其中最引起博览财经兴趣的,是“下一步,为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我们将加快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我们将大力促进服务部门的对外开放,包括金融业对外开放。”
这大概是中国部级以上的官员首次表示中国将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
对待国有企业的“竞争中性”原则最早是澳大利亚政府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其目的在于确保公共企业与私人企业平等竞争。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后来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国企与非国企并存的情况下,确保国有企业与政府的之间的联系不给国有企业带来额外的竞争优势。在TPP(跨太平洋伙伴协议)的第17章,专门有一章的篇幅对国有企业竞争中性进行了规定。
“竞争中性”不仅是泛泛而谈的“一视同仁”,而是有具体标准与含义的。OECD确认的“竞争中性”的内涵包括:企业经营形式、成本确认、商业回报率、公共服务义务、税收中性、监管中性、债务中性与补贴约束、政府采购等八方面的标准
“竞争中性”是国际公认的客观标准,可落实和可衡量。从使用“竞争中性”这个国际通用词汇来看,这句话明显是对贸易战的对方讲的!
而中美博弈当中最复杂的一个挑战,就是所谓的“对国有企业的补贴”,此次,易行长关于国有企业引入“竞争中性”原则的表态,也希望把中美分歧当中这个“最复杂”加以弥合!
最新消息是,虽然美国继续推进“与欧盟、日本的‘排他性贸易同盟’”,而中方在针锋相对的在欧洲、日本展开“魅力攻势”,中国总理正在欧洲访问,据悉已经与荷兰签署巨额贸易协议,而日本首相即将7年后首度访华;
但这些并没有妨碍中美双方开始“互相释放‘善意’”——美国再次“排除了所谓的‘中国对汇率的操纵’”,而中国则已经开始“重启”从美国进口大豆和原油;(据彭博社报道,两艘满载美国大豆的货船已经启程前往中国。而据路透社消息:中国石化旗下贸易部门联合石化9月恢复购买美国原油)
更值得玩味的消息是,已经有外媒传闻称,特朗普派人安排在11月的G20峰会上再次“习特会”,美国智库也在揣测“中美之间的博弈可能‘暂时休兵’”,甚至明年可能“达成阶段性的妥协协议”云云——
1、特朗普已派出团队安排“习特会
报道称,特朗普已派出一个团队,为他与习近平的会晤做准备。策划者之一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外孙克里斯托弗·尼克松·考克斯。尼克松总统1972年的中国之行最终促成了中美建交
特朗普的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日前说,白宫“采取一些行动”,打算在下个月阿根廷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安排特朗普和习近平会晤。不过他还说,会谈或者领导人讨论的话题尚未“确定具体细节”。
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美国官员说,白宫正在推进让特朗普在11月底的G20峰会上与习近平会晤的计划,以便想办法解决动摇市场和损害全球两大经济体关系的贸易战。
报道称,近几天来特朗普政府已告知中方,它决定继续推进元首会晤的计划。而中国一直希望此次会晤能为双方提供一个机会,以缓解不断升级的贸易紧张关系。按照计划,会晤将于11月底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的G20峰会期间举行。
2、中美领导人或将暂时结束贸易博弈
据美国福克斯(FOX)新闻报道,美国亚洲问题专家白邦瑞12日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有望很快达成贸易协议,在哈德逊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的白邦瑞在接受福克斯财经频道采访时说,中美领导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有望达成贸易协议,但目前仍有一些未完成的工作。
而位于纽约的贝莱德智库的首席多资产策略师伊莎贝尔·马特奥斯·拉戈说:“明年某个时候有可能就一些狭小的问题达成协议。”
总结
虽然中美之间“口角不断”,最新消息称,在解决了“北美自贸”问题之后,特朗普已经要求加快推进与欧盟、日本的“贸易问题”,拟议中的“发达国家关税新同盟”似乎也在成型当中,但中美双方“台面下的互动”,也同样“精彩”,无论是外媒传闻称,特朗普派人安排在11月的G20峰会上再次“习特会”,还是美国智库也在揣测“中美之间的博弈可能‘暂时休兵’”,甚至明年可能“达成阶段性的妥协协议”;虽然上述消息还难以“确证”,但细节上,也有配合的消息(美国没有升级对华“汇率操纵”的污蔑,而中国则恢复从美进口大豆、原油),更加令人愿意相信“二者之间阶段性‘达成妥协’的可能性在提升”!


                                 
                                           决策参考
                 



中国未列为“汇率操纵国”的代价是……                 
                                 
【博览财经研报】不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人民币贬值就没有了压力,当然死劲贬啦!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94关口,为2017年1月以来首次,
官方收盘价报6.9409,较上日官方收盘价跌160点,较上日夜盘收盘跌174点。
A股则是破罐子破摔,看到利好不涨,看到利空跌得更凶,人民币汇率来一次大贬值,立马吓得创出了四年新低,而人民币汇率也跌至汇改时的起点。超预期的9月信贷数据也对A股没啥刺激作用,因为市场眼里看到的是社融的虚高,反正,哪里不好跌哪里,对利好也视而不见。不过,放大利空,无视利好也说明A股确实是在熊市最后一个阶段的宣泄期了,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还是要心存希望
其实,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提振出口,对经济是好事,不知道A股想哪里去了?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特朗普之所以打破誓言,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肯定是背后与中国达成了更大利益的买卖,比如要求中国增持美债等,作为商人出身他可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其实,美国这些年来就没有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成功过,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在硬件上确实不符合汇率操纵国的标准,而更深层次的是,这是美国从中国拿到更多经济利益的常用筹码和伎俩
这些年,美国对中国的汇率操纵评估都搞了十几次了,但从未有一次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2009年10月16日,美国财政部在其外汇报告中表示,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均未违反国际外汇规定,再次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美国财政部2013年4月12日向国会提交最新一期《国际经济和汇率报告》指出,尽管人民币汇价目前仍然被明显低估,但美国政府仍无意将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这是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首度,也是其两个任期内第九度拒绝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2017年4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不会将中国列为汇率操控国。特朗普可是在竞选时就声称,上任第一天就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就职后,面对美国政客施压,特朗普却立即换了口风,先和中国谈谈。在特朗普就任后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几次报告中,也并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何为“汇率操纵国”?
汇率操纵国是指一个国家人为地操控汇率,使它显得相对地低,令其出口价看似便宜,或会引起进口贸易伙伴批评它为汇率操纵国。由于产品较便宜,人们喜欢它的产品并减少购买本土产品。这将导致入口国就业流失。操纵国则牺牲别国利益而为本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及享受较高的国内生产总值。
美国财政部判断“汇率操纵”的标准是:
1.2016年起 《2015年贸易便捷与贸易促进法》 巨额对美贸易顺差 200亿美元
2.大量经常账户余额 占GDP的3%
3.在外汇市场持续进行单向干预 12个月内购买总量占GDP的2%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23%2F1540256912925298.jpg
中国事实上也不符合“汇率操纵”的标准(如图),身正不怕影子斜
历史上,曾经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的国家和地区一览:
1988年,韩国(1次)、台湾地区(1次);
1989年,韩国(2次)、台湾地区(1次);
1992年,中国(2次)、台湾地区(2次);
1993年,中国(2次);
1994年,中国(1次)。
中国曾被美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那都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其实,是否将一个国家列入“汇率操纵国”,更多是出于政治因素,经济和金融因素可能将退居其次。所以特朗普很会打这个牌,反正主动权在我手里,没有对价可不干。
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每次都是美财政部做“汇率操纵”评估,而不是美联储来做,后来仔细想了下,可能是因为美联储基本不受总统和国会控制,而财政部则相对容易控制。这本来就是一个政治买卖,特朗普当然要把筹码完全抓到自己手里。
现在中国已是连续好几个月减持美债了,作为美国的第一债主,如果总是减持美债,必然会急坏特朗普,因为他的经济刺激方案是需要资金的,看到中国这样减持,肯定要想办法拦截一下,而是否“汇率操纵”对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已加入WTO,自然要遵守贸易规则,所以可以拿“汇率操纵”唬一下中国。
而中国经济非常需要出口来提振,人民币贬值则是有效的刺激手段,如果中国被列为“汇率操纵国”,与美国以及其它贸易伙伴的贸易规则可能会重新改写,这对中国出口肯定是比较大的伤害,而如果不是,那么,中国的人民币贬值就会显得顺理成章了,基本不受国际舆论约束,而美国希望中国减缓减持美债,中国也自然会心照不宣,这是双赢的事情。
至于对中国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冲击,这只是短期的,等市场情绪宣泄差不多后,必然会看到乐观的一面。


                        

信用稍显宽松,但是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                 
                                 
博览财经研报】中国9月M2同比增8.3%,预期8.2%,前值8.2%。中国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8万亿元,预期1.27万亿元,前值1.28万亿元。中国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21万亿元人民币;预估1.55万亿,前值1.52万亿。
从数据上看,M2增速和新增贷款均小幅上升,略超预期。对于社会融资余额增量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9月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范畴。从整体上来说,9月份央行“信用”略有放松,然而“适度的宽信用”效果并不明显——
首先,企业中长期贷款仍然疲软,显示企业投融资意愿不强。9月企业部门新增贷款7100亿元,同比多增2500亿元,然而9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反而同比少增800亿元。
其次,居民户中长期贷款却新增了4309亿元,且连续4月保持在4000亿元以上的规模。这说明了,居民加杠杆买房仍在继续。
此外,尽管信用有所宽松,但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事实上,通过银行间接融资系统本身支持中小微融资,难度天生就较大。因为千亿流动性即使到银行这边,银行基本不可能对多个中小微企业风险进行评估。即使有进行评估,中小微企业也很难过银行风控这关。当流动性宽松的时候,银行还是直接选择房地产。
最后,受地方债密集发行影响,非金融企业债净融资较8月巨幅下降逾3,200亿,企业融资环境较8月有所恶化货币政策稍显宽松。这同时也说明,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机制依然不畅。
从金融数据上看,央行信用稍显宽松
◆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比8月的8.2%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至8.3%。新增人民币贷款1.38万亿元,预期1.27万亿元,前值1.28万亿元。从数据上看,M2增速和新增贷款均小幅上升,略超预期。可见,9月份央行“信用”有所放宽。
“央行除了略“宽信用”外,还适度“宽货币”:
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中期借贷便利。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央行这次降准100点,释放约12000亿基础货币,其中4500亿用于置换MLF,净投放资金7500亿元。尽管央行的该项操作在10月份而不是9月份,时间上正好是9月和10月交替的时间段,因此央行“定向降准”也能说明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如下图所示,自从7月份以来,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就大幅下降,处在较低的水平。这也说明,央行在流动性上近期真正做到了从“合理稳定”向“合理充裕”。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23%2F1540257002471223.jpg
◆社融单月大幅上升,主要是因为“统计口径”问题,银行表外业务实际还在继续压缩。货币政策仅适度边际“宽松”。
中国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21万亿元人民币;预估1.55万亿,前值1.52万亿。这次对社融的统计是将地方政府专项债纳入社融,所以数据短期变动较大。
今年8月份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加快,对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有明显的接替效应。为将该接替效应返还到社会融资规模中,自2018年9月起,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尽管9月,社融猛增,但是仍难改后续疲软的趋势。之所以对未来一年社融指标仍然持续悲观,原因主要在于2018年非标的收缩在2019年必然持续,因为委托贷款新规不会放松,资管新规2018年实际并没有正式严格执行,存量理财强制逐步下降预计从2019年才正式开始。
金融数据显示信用稍显宽松,但是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结构性问题并没得以改善
◆从细分数据看,资金依旧是进入房地产,实体企业疲软,投融资意愿不强。
◆9月企业部门新增贷款7100亿元,同比多增2500亿元,主要是短贷和票据融资同比多增近1600亿元和1800亿元。而,企业中长期贷款9月反而同比少增800亿元。这说明企业投融资意愿依然偏弱。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规模从6月份的-3600多亿元改善到9月份的-500多亿,一方面严监管下企业的现金流状态有所恶化,采取在银行存入保证金用票据来暂时延迟大额支出的方式以进行周转,同时也说明部分中小微企业融资得到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虽然可以保证中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支持,但票据是短期资金,是无法带来企业资本开支与投资的改善的,宽信用也没办法依靠这种短期的资金来完美实现。这说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并没得到明显改善。
◆居民中长期贷款仍然持续大幅增长,居民继续加杠杆,资金依旧是流入房地产。
居民户中长期贷款却新增了4309亿元,且连续4月保持在4000亿元以上的规模。这说明了,居民加杠杆买房仍在继续。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未得到明显改善,“宽信用”的结果还是资金流入到房地产以及相关的领域。事实上,通过银行间接融资系统本身支持中小微融资,难度天生就较大。因为千亿流动性即使到银行这边,银行基本不可能对多个中小微企业风险进行评估。即使有进行评估,中小微企业也很难过银行风控这关。
当流动性宽松的时候,银行还是直接选择房地产。这样的项目往往一个就能解决数亿资金投向问题,且这类企业也有较好的资产抵押、担保,反而利好银行板块。这又将会加剧结构性失衡。
◆“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机制依然不畅。
受地方债密集发行影响,非金融企业债净融资较8月巨幅下降逾3,200亿,企业融资环境较8月有所恶化,这或许也是9月出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单月信用违约潮的原因。
地方政府债务管控和房地产融资限制抑制了实体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资本金不足和资管新规降低了金融机构资金可投放规模。即使央行已经连续降准、金融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并不畅,实体经济资金面依然偏紧。


                                 
                                           焦点透视
                 



个税抵扣力度到底多大?“扩大消费、提振内需”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博览财经分析】10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两部门官网开始为期两周的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新修订的个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
新个人所得税法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专项附加扣除。经过估计测算,个税抵扣最高减税或将达到1500亿元。从各类收入群体来看,此次专项附加扣除主要将惠及相对中低收入的群体。
今年3季度中国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速降到了6.5%,虽然还保持在年度经济增长目标附近,但这一速度是09年2季度以来的最低值,仅好于金融危机时期,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美贸易摩擦始终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依靠出口不可持续。中国当下去杠杆大环境下,投资增速很难说会再次回到此前的高速增长态势。要想缓解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只有减税,扩大消费,提振内需。本次个税的改革直接作用就是“惠民生、促消费”。
前期居民加杠杆买房透支了购买力,令消费支出增速承压,近期政策层面频频出台促进居民消费的举措,而专项附加扣除汇聚民生,缓解了居民的后顾之忧,所带来的收入提升能够一定程度上释放居民消费活力,扩大内需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根据测算所得附加专项扣除抵扣减税额,叠加个税起征点调整的3200亿减税额,本轮个税改革共计将减税达到4264至4738亿元。若以4700亿元红利规模为基础,按边际消费倾向0.6计算,或可推高消费近3000亿元,加快居民最终消费支出0.9个百分点,在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比接近40%的情况下,将提升GDP增速0.4个百分点。
这次个税调整意见稿减税力度到底多大?
在细则规定上,除大病医疗的五项扣除,最大加总数额为4600元(月度)。多数项目为定额扣除(除大病医疗项),主要目的是降低税收征管负担,使得居民个人扣除计算更加高效。在住房租金项中,细则考虑了地区差异,主要为兼顾各地租金水平差异。当前定额依据,基本合理地覆盖了各项支出,对于多数地区也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并且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并非固定不变,也将随着各类民生支出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经过估计测算,个税抵扣最高减税或将达到1500亿元。从各类收入群体来看,此次专项附加扣除主要将惠及相对中低收入的群体。对于这类人群,扣除项带来的新旧税负变动来看,减税幅度较高,特别是“万元线”附近的收入群体,面临着无需缴纳个税的情况,月收入水平达到17000元的群体,减税幅度也将达到47%左右。相应高收入群体,无论从税额减负程度还是以收入水平衡量的减税幅度都小于中低收入群体。
那么,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总量如何测算与分析?
◆首先,计算个税调整后个人所得税缴纳人数。
2019年8月31日,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在回答关于个税起征点的问题时,提及了个税纳税人数问题,“仅以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5000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2017年城镇就业人员为4.25亿人,推算出个税调整后纳税人数将达到6400万人左右。
由于个税调整对低收入和高收入者影响不同,因此被影响到的6400万人划分为两类: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若假定2017年高收入群体为940万,万元以下群体为5460万人。
而,具体个税纳税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在计算减税额的过程中,我们考虑包含子女教育1000元、住房租金1200元、赡养老人2000元,共计4200元的“上限”情况。首先,大病医疗方面,我国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医保体系,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报销后,个人实际负担比例相对降低较低,因此抵扣使用有限。其次,继续教育方面,整体占比影响有限。同时,住房项选取最大扣除数1200元。
我国2005年12月19日国务院公布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自行办理纳税申报,因此我们根据部分申报数据信息,从税收申报总体人数角度,推算“万元”月收入人群。
◆其次,针对不同收入群体,计算具体减税效果。
这两类群体分别减税力度如下——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23%2F1540257213878370.jpg
个税改革有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依靠消费最持久。
今年3季度中国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速降到了6.5%,虽然还保持在年度经济增长目标附近,但这一速度是09年2季度以来的最低值,仅好于金融危机时期,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23%2F1540257207307029.jpg
过去我们每一次遭遇经济下行,都选择了举债发展这一条最容易的路: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发动了企业部门举债,导致了产能过剩。等到企业部门借不动了,我们又发动了政府部门举债,加码了基建投资。等到政府部门举债被约束了,我们又发动了居民部门来举债,导致了地产泡沫。
问题是,在经过三轮举债之后,我们所有的经济部门都已经负债累累,中国经济的总负债率达到GDP的250%,相比08年的水平已经翻了一倍,已经和美国次贷危机以前的水平相当了。
因此,即便是这一次再想靠举债来发展,其实已经找不到可以举债的对象了。此时此刻,减税就是出路。
其实,我们一直缺的是减税,18年上半年的财政收入增速10.6%,税收增速14.4%,增值税增速16.6%,均远高于经济增速,说明税收负担不减反增,引发了效率下降等各种担忧。但是从3季度开始,我们开始逐渐感受到减税的真正发生。
18年3季度,我国财政收入增速为4.2%,税收增速为8.6%,均低于当期9.6%的GDP名义增速,这意味着在3季度我国的宏观税负重新开始下降。其中最受关注的增值税,3季度增速已经从上半年的16.6%降至2.2%。
而在刚刚过去的18年9月份,我国财政收入增速只有2%,其中税收增速为6%,增值税增速由正转负至-1.2%。事实上,我国财政收入增速的下降并不是刚刚发生,而是从6月份开始的,到目前为止我国财政总收入、税收收入和增值税收入增速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低增长。
而,本次个税的改革直接作用就是“惠民生、促消费”。新增专项附加扣除主要聚焦于民众切实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项目,能够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也是对十九大报告中“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的切实贯彻。
前期居民加杠杆买房透支了购买力,令消费支出增速承压,近期政策层面频频出台促进居民消费的举措,而专项附加扣除汇聚民生,缓解了居民的后顾之忧,所带来的收入提升能够一定程度上释放居民消费活力,扩大内需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根据测算所得附加专项扣除抵扣减税额,叠加个税起征点调整的3200亿减税额,本轮个税改革共计将减税达到4264至4738亿元。若以4700亿元红利规模为基础,按边际消费倾向0.6计算,或可推高消费近3000亿元,加快居民最终消费支出0.9个百分点,在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比接近40%的情况下,将提升GDP增速0.4个百分点。


                                 
                                           观察与思考
                 



请不要再给国家添乱了!                 
                                 
【博览财经研报】一直以来,民间研究大咖总是喜于用“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来评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否符合市场经济通用特征,以及我国的微观经济是否足够有活力,甚至用僵化的标准来区分,如果“国进”就是国民经济活力不够,国家对民企的重视不够;如果是“民进”就是经济足够有活力,民企发展比较好。
而在资本市场上,这些人又开始对国资接盘民企上市公司指手画脚,说这是“国进民退”,是对民企趁火打劫,不少民营企业家的心血毁于一旦,被国家拿走。针对这样的论调,博览研究员是鄙夷的,我也曾用一句来评价:一个人快死了,急救者给个“人工呼吸”,在旁边观看的人却说这是“非礼”!在这个时候讨论是否“国进民退”,就像老夫子职责“非礼勿视”一样可笑。而且不少地方政府,甚至刘鹤副总理都说了,帮助民企渡过难关后,国资会考虑退出,也就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
国企与民企的关系,不论是习总书记,还是李克强总理,刘鹤副总理都说过,是相互扶持,相互合作的关系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023%2F1540257303242839.jpg
20日,习总书记在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中强调,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刘鹤副总理在19日的新华社专访中给出了一组数字,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如果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都是民企在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民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虽然阶段性因为不同经济主体发展的特性,以及一些具体问题,可能会短期造成“国进民退”的表象,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没有变,而且国企和民企一直是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关系。就像资本市场上的,不论是国资还是民资,能够解决危机就是好资,而有一个实力雄厚的一方,总比都遇到问题和危机强,这说明中国经济还能够依靠自救来解决问题
有流动性风险的民企,他们的问题主要是自我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然可能也有银行“选择性放贷”等问题造成,但自我“债务杠杆扩张过于激进”、“为控制好企业经济风险”、“未对股市风险给予足够的预期”等应该是主因,面对质押股权即将平仓的风险,有国资进来拉一把,避免企业崩盘,这肯定是好事,而一旦后面缓过劲来了,国资取得了一定的收益自然会根据政策方针有序退出,这是双赢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有一些人要去“唱衰”?
其实,自从社会上出现一些关于“国进民退”的声音之后,决策层都非常重视。9月底习总书记去东北考察时强调,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中央历来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民营企业要坚定信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
这一次,刘副总理在接收新华社专访时用大量篇幅去回应民企问题,不仅看到了市场对民营企业和产权保护问题的预期成为下跌的原因之一,而且特别强调要纾解企业股权质押困难,对民企谈到“四个必须”,并且纠正社会上关于“国进民退”的片面与错误舆论,提出“民营企业经营状况好了,国有资本可以退出”。
21日在金稳会专题会议上,刘副总理又提出,“特别要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提高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这些措施都在切实化解民企融资难的问题。
博览研究员认为,在一些民企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时刻,把“国进民退”的帽子扣到国资身上,真的是非常不客观、不理性的做法,然而有些人除了过一下嘴瘾,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什么用!不要给国家添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5 23:24 , Processed in 0.150486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