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证券周刊2018.12.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1 08: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博览首席经济学家:别多想,紧跟美股,同步操盘》:博览财经首席李宏图指出,“华为事件”打断了行情的节奏,但并没有动摇我对中长期行情的信心!幸运的是老师在盘中及时发出了降仓的指令,如何您执行了这个指令,有了钱,就好办事了!“华为事件”引发网上热议,最为关注的是12月10日晚加拿大庭审是否放人,因美盘是北京时间12月10日的晚上,美盘的走势代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判断。因此,A股如何行动,就有了选择:其一,12月10日行情大约会承接12月7日走势,基于消息不明确下的弱势,我们不排行情再次下挫,回补上12月10日的缺口,即上证2588。其二,12月11日依照美股走势,决定是加仓,还是减仓,也就是12月10日晚上孟晚舟是否被释放的消息确定后,正好是美股开盘。简单说,12月10日少动、轻仓者不动,12月11日看美股,来决定操作方向。为什么,给出上述判断标准呢?华为事件的背后,影射中美此间谈判的前景,也就是影响全球经济的前景。恰好,孟晚舟案件的庭审是北京时间周一晚,所以,美股走势成为A股对事件判断的先行指标。

《全球顶级指数公司“拥抱”A股,核心资产“争夺”拉开大幕》:此前,标普道琼斯指数在电邮公告中表示,它会将可以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机制进行交易的合格中国A股纳入其有新兴市场分类的全球基准指数。加上之前的“入摩”和“入富”,至此,全球顶级指数公司已经全部“拥抱”A股。由于外资的涌入,其实市场地位以及对于部分上市公司股价的话语权都会增强,并对国内机构投资者和散户形成影响。在这一过程中,A股“核心资产”有望获得更多的国内与海外资金关注。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热点聚焦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博览首席经济学家:别多想,紧跟美股,同步操盘                 
                                 

【博览财经分析】博览财经首席李宏图指出,华为事件打断了行情的节奏,但并没有动摇我对中长期行情的信心!幸运的是老师在盘中及时发出了降仓的指令,如何您执行了这个指令,有了钱,就好办事了!

“华为事件”引发网上热议,最为关注的是周一(12月10日)晚加拿大庭审是否放人,因美盘是北京时间周一的晚上,美盘的走势代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判断。因此,A股如何行动,就有了选择:

其一,周一行情大约会承接上周五(12月7日)走势,基于消息不明确下的弱势,我们不排行情再次下挫,回补上周一的缺口,即上证2588。

其二,周二依照美股走势,决定是加仓,还是减仓,也就是周一晚上孟晚舟是否被释放的消息确定后,正好是美股开盘。

简单说,周一少动、轻仓者不动,周二看美股,来决定操作方向。

为什么,给出上述判断标准呢?

华为事件的背后,影射中美此间谈判的前景,也就是影响全球经济的前景。恰好,孟晚舟案件的庭审是北京时间周一晚,所以,美股走势成为A股对事件判断的先行指标。

中国有关部门正全力解决华为事件

据美国媒体环球邮报报道称,在12月1日,因华为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禁令,加拿大应美国方面要求,近日在温哥华逮捕了华为副董事长、全球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美国政府目前正在寻求引渡孟晚舟,并将在周五举行保释听证会。

鉴于孟晚舟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长女,而华为是中国乃至全球5G行业的领头羊,与美国在此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且将不仅限于美国在内的竞争对手甩除了N条街,可以说已经成为美国人在这一未来前沿技术上的心腹大患,所以,这一逮捕行为被指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关键是,迄今为止美加方面都未能就孟晚舟被捕给出让人信服的理由

华为在6日早间对此事件向证券时报e公司做出官方回应称:“近期,我们公司CFO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转机时,被加拿大当局代表美国政府暂时扣留,美国正在寻求对孟晚舟女士的引渡,面临纽约东区未指明的指控。”

华为表示:“关于具体指控提供给华为的信息非常少,华为并不知晓孟女士有任何不当行为。公司相信,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律体系会最终会给出公正的结论。华为遵守业务所在国的所有适用法律法规,包括联合国、美国和欧盟适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规。”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网站也发布了相关消息称,加拿大警方应美方要求逮捕一个没有违反任何美、加法律的中国公民,对这一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中方表示坚决反对并强烈抗议。中方已向美、加两国进行了严正交涉,要求它们立即纠正错误做法,恢复孟晚舟女士的人身自由。

在6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外交部也就此事回应了多个问题,耿爽表示,中方已就此事分别向加方、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表明严正立场,要求对方立即对拘押理由作出澄清,立即释放被拘押人员,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正当权益。

随后,外交部在6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直面回应了多个和孟晚舟相关的问题。

谈及孟晚舟被拘押一事是否会影响正在进行的中美经贸磋商时,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中方已就此事分别向加方、美方表明严正立场,要求对方立即对拘押理由作出澄清,立即释放被拘押人员,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正当权益。中美双方应当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加紧磋商,争取尽早达成一个互利双赢的协议。

在回答“中方是何时收到孟晚舟被拘押的通报”时,耿爽表示,无法在此讨论涉及到此案的具体细节。中方获悉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当事人提供领事协助,并向加方、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对方立即对拘押理由作出澄清,立即释放被拘押人员,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正当权益。今日有消息称孟晚舟是12月1日被拘押的。

对“孟晚舟这样的企业高管在加拿大因违反美方对伊朗的制裁而获罪,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回应时,耿爽表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认真严格执行安理会各项决议。同时,中方反对一国在安理会框架外对他国实施单边制裁,这一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外交还针对中国驻加拿大使馆表示,加方行为严重侵犯了孟晚舟的人权,而加方称是根据加拿大法律拘押孟晚舟。驳斥称,在没有给出明确理由的情况下就把人拘押,当然违反了当事人的人权,目前,加方和美方均未对拘押理由作出任何澄清。

129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就美方无理要求加方拘押在加拿大温哥华转机的华为公司负责人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乐玉成指出,美方所作所为严重侵犯中国公民的合法、正当权益,性质极其恶劣。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强烈敦促美方务必高度重视中方严正立场,立即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做法,撤销对中国公民的逮捕令。中方将视美方行动作出进一步反应。

且华为核心供应商主要是美国公司!打击华为对美国更不利

11月7日,华为在深圳举办了一场“2018华为核心供应商大会”,到场核心供应商共150家,其中有92家获奖。不过,这份名单当时并没有对外公布,如今这份神秘的名单终于浮出水面!

日前,华为在官网公布了2018年核心供应商名单,该名单奖项共分为六大类,包括“连续十年金牌供应商”、“金牌供应商”、“优秀质量奖”、“最佳协同奖”、“最佳交付奖”以及“联合创新奖”。具体名单如下:

连续十年金牌供应商:英特尔、恩智浦

金牌供应商:灏讯、赛灵思、美满、富士康、生益电子、中利集团、富士通、沪士电子、美光、广濑、比亚迪、村田、索尼、大立光电、高通、亚德诺、康沃、安费诺、立讯精密、欣兴电子、莫仕、耐克森、京东方、阳天电子、中航光电、甲骨文、住友电工、安森美、中远海运集团、顺丰速递、中国外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舜宇光学、天马、SK海力士、罗德与施瓦茨、是德科技、美国国际集团、思博伦、红帽、SUSE、晶技股份、东芝存储、希捷、西部数据、光迅科技、迅达科技、新思科技、华工科技、长飞、意法半 导体、思佳迅、微软、深南电路、新飞通、Qorvo、古河电工、瑞声科技、联恩电子、Sumicem、歌尔股份、华通电脑、三菱电机、三星、南亚科技 优秀质量奖:赛普拉斯、高意、Inphi、松下、航嘉、旺宏电子、华勤通讯。

最佳协同奖:迈络思、台积电。

最佳交付奖:核达中远通、风河、亨通光电、日月光集团、联发科、蓝思科技、中芯国际、伟创力、罗森伯格

联合创新奖:伯恩光学、Lumentum、菲尼萨、铿腾电子、博通、德州仪器、英飞凌

在上述92家核心供应商名单中,美国供应商入选数量最多,包括英特尔、恩智浦、高通、博通等共计33家;

大陆供应商数量排名第二,包括立讯精密、比亚迪、京东方、瑞声科技、顺丰等共计25家。

其中,顺丰因为收购了华为供应链公司DHL(敦豪)在华业务,首次入选华为核心供应商。

此外,京东方今年首次华为提供柔性OLED曲面屏,是华为新旗舰Mate 20 Pro第一屏幕供应商,首次被华为评为金牌供应商。

其他的分别是:日本11家,中国台湾10家,德国4家,瑞士、韩国以及中国香港各有2家,荷兰、法国、新加坡各有1家。

也就是说,华为的发展强大中,伴随着许多美国信息巨头公司的受益,打击华为最受伤害的还是他们自己!



                                 
                                           博览视点
                 



全球顶级指数公司“拥抱”A股,核心资产“争夺”拉开大幕                 
                                 
【博览财经分析】上周,在美股暴跌、华为刷屏之后,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可能被很多人忽略了。
12月6日,标普道琼斯指数在电邮公告中表示,它会将可以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机制进行交易的合格中国A股纳入其有新兴市场分类的全球基准指数。
事情虽然不大,但是影响却是不小。标普道琼斯指数这一番表态,意味着全球顶级指数公司都已经拥抱了A股。未来,包括外资在内的各路主流资金对A股核心资产的“争夺”也将越发激烈。
从2018年6月开始,全球第一大指数公司MSCI把A股正式纳入其指数;
8月31日收盘以后,MSCI把纳入因子从2.5%提高至5%。
9月27日全球第二大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坐不住了,宣布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分类为次级新兴市场,2019年6月生效;
11月的时候MSCI又跳出来说计划A股纳入因子提升至20%;
上周,标普道琼斯指数终于也加入了“拥抱”A股的行列!
这些顶级指数公司的拥抱,对A股意味着什么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流入。由于被纳入MSCI指数之后,被动配置和主动配置A股资产的外资规模开始提升。截至11月30日,沪股通和深股通渠道的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2815.8亿元。外资,已经成为今年A 股市场上表现最为抢眼的增量资金。
而根据海通证券的测算,外预计2019年外资净流入3500亿-4000亿元人民币。早先富时罗素CEO马克·梅克皮斯则公开表示,“未来5至10年,以跟踪指数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的被动资金可达到2.5万亿美元的规模。”
其次,由于外资的涌入,其实市场地位以及对于部分上市公司股价的话语权都会增强,并对国内机构投资者和散户形成影响。在这一过程中,A股“核心资产”有望获得更多的国内与海外资金关注。
“争夺”核心资产
那么,外资到A股市场里面,都买了什么呢?
从操作风格上来看,外资大都秉承的是“价值投资”理念,青睐A股市场上具有估值性价比的核心资产。可预见的是,随着A股纳入全球指数的权重不断提升,一场有关“核心资产”的“争夺”已经拉开大幕。
很多人将目前的中国类比为美国的80年代,在寻找核心资产时盯住“漂亮50”居多的消费领域,但实质上“核心资产”指的是中国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优质上市企业,既包括2017年表现强势的消费龙头,也包括周期、制造业、金融、地产等领域具备技术突破优势、进口替代优势或逐步走出去在全球扩张能力的行业龙头,长期来看还包括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的技术龙头。
此前,中国先后启动 QFII、RQFII、互联互通等制度的完善,并在2017年A股闯关MSCI成功,金融开放取得积极进展;海外资金加速流入中国资产,自2014年以来海外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持有A股市值同比增长25%,持有总市值达到1.28万亿元。
类似于中国台湾、韩国市场开放,海外投资者比例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对于核心资产的提前锁仓有“前车之鉴”,国内资金未来对于龙头筹码也不会轻易放弃,有望逐步影响甚至改变A股的游戏规则。举个例子,在加入MSCI期间,台湾科技龙头股台积电被国外机构投资者超买,市值不断创下新高,且出现了“基金跑不赢指数,指数跑不赢台积电”的怪相。
今年以来,陆港通资金增持的前五大行业分别是银行、建筑材料、非银金融、钢铁、房地产;QFII增持前五大行业为房地产,银行、钢铁、医药生物、电子,从海外增量争夺核心资产而言,上述行业成为资金的“宠儿”。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1264253.png
这可能是因为两个原因。
首先是跟踪相关指数的外资被动配置的结果。作为指数编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MSCI其实为中国编制了一整个指数体系,但其中针对A股市场的指数主要有三只:MSCI中国A股本地指数(也叫在岸指数)、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和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
而这其中又属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为A股入摩受益最多的指数!因为它是目前中国市场唯一一只:能够完整地反映A股逐步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过程,反映A股国际化进程的 “实时跟踪版”A股指数。
该指数的行业分布以金融、食品饮料、房地产、医药生物等为主,占比为35.76%、9.17%、6.06%、5.66%。这也意味着跟踪该指数的海外金融机构旗下的产品,必须配置相关行业的A股资产。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1261290.png
其实,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上述行业的业绩表现还是不错滴,再加上分红比较大方的上市公司大多在这集中在这个行业之中,从而吸引部分主动资金的增持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从长远来看,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以计算机行业(互联网)、传媒(影视娱乐)以及机械制造(高端装备)可能是未来核心资产“争夺”的关键区域。


                        

外资又“跑路”了,发出什么信号?                 
                                 
【博览财经分析】12月6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大跌沪指收盘退守2600点整数关口。当天,沪股通和深股通资金合计净流出40亿左右。
之前我们就说过,外资是今年A股市场上最抢眼的增量资金。最近有朋友留言询问:“这个观点从何而来?A股市场以后会不会就由外资说了算?”
对于第一个问题,由于央行、沪港通、深港通等公开数据的存在,外资在A股市场的进出并非无迹可寻。
对于第二个问题,答案也是比较明显的,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外资的话语权势必也有一个相应的增长。当然,这种增长也是相对的。比较可能出现的情景是国家队资金、社保基金、养老金、国内公募基金以及外资等多强并存的局面,外资将成长为具有主流地位的机构投资者。
外资将是A股主流的机构投资者
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运行。转眼间,两年时间过去了。在这两年间,通过深股通流入A股的资金有2668亿元。
结合沪股通数据,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外资流入A股(北向)仍保持增长的态势。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291952.jpg
截止今年3季度,外资(北上+QFII)持有A股的流通市值占比有3.42%了,这是什么概念呢?
同期,保险社保资金重仓股占比为3.24%、国家队重仓股占3.02%、公募主动基金占4.19%。这意味着,外资基本上已经和其它几大机构,平分秋色了。
近年来,A股先后被纳入MSCI指数和富时罗素指数,且未来在这两大指数中的权重将大幅提升。这意味着更多的外资将进入A股市场。
如果国内的机构投资者不赶快发展壮大,那么A股以后由外资说了算,并非不可能。
不过,从监管层的态度来看,在鼓励长线资金入市的政策导向下,险资、养老金、企业年金以及各类新型基金(养老目标基金、战略配售基金等等)都存在加码布局A股的可能。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未来在A股市场上,外资肯定会跻身于主流的机构投资者之列。而散户的市场地位将有很大一部分被各类机构投资者所替代。
根据中信策略给出的预测,10年后A股投资者结构是这样滴——外资将挤出部分法人和散户,并成为主导的机构投资者!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291219.jpg
外资行为的借鉴意义
既然外资还得加码A股,那么,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值得普通投资者借鉴的呢?
其实外资一直被称为“Smart Money”。如果大家将A股与陆股通走势做了个对比,就能发现:过去两年A股出现的3次调整期间,陆股通均领先沪指出现流入放缓的迹象,并且在底部区域又领先股指触底再次加速流入。算下来,差不多领先两周左右。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2916087.jpg
外资之所以Smart,主要是因为,它们是以机构资金为主,而专业的机构具备一定的研究和择时能力。“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虽然并非绝对,但在成熟资本市场锻炼出来的投研实力也绝不容小觑。
从长期视角来看,外资的行为特征包括左侧投资、长期持有、钟情白马等等,少部分有短期行为。历史上,其行为相对具有持续性,即一段时间一直买入,或一段时间一直卖出。
从短期视角来看,外资一方面敢于在连续大跌之后“抄底”A股;另一方面,其行为受海外市场影响较大。
就拿12月5日来说,外资流入A股的势头就开始放缓,到了12月6日,干脆大幅流出了。这应该和近期美股暴跌脱不了干系。
值得注意的是,也许现在外资的流入流出对A股市场的影响还不是很大。但在个股层面,其影响力不容忽视。
具体来看,外资流入加速时,绩优股相对绩差股就有较高的超额收益。这背后,不仅是外资真金白银的买入,还有“示范效应”带动了更多的国内资金涌入。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2926727.jpg
外资的话语权会越来越高,驱动A股的能力会越来越强。那么,外资的喜好很可能会成为决定A股上涨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这个角度,跟踪并分析外资的流向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你虽然不知道怎么办,但是你知道一位专业人士知道怎么办,那么,事情就好办了。
其实,外资喜欢什么,答案也已经非常明显了。我们之前也总结过,外资青睐的A股上市公司具有以下特征:
1、低PE、大市值、偏爱消费、金融;
2、行业集中度与持股集中度较高;
3、强化基本面和价值投资,精选头部公司;
4、格局更为高远,从全球配置角度寻求核心资产
5、换手率低,持股期限相对较长,短期市场波动不是核心变量。
看看外资扎堆的那些股票,有很多关键词:重消费、重龙头、重估值等等,但归根结底不过是“价值”二字。没错,外资真正喜欢的是——价值投资!


                                 
                                           焦点透视
                 



为什么说5G概念和医药板块当前的负面预期随时可能反转?                 
                                 
【博览财经分析】为什么我们认为,需要关注在6日领涨跌的两大板块5G概念和医药板块,目前的负面预期随时可能反转?
华为事件凸显中国5G产业的强大,恐慌只是暂时,预期随时反转!
坊间报道宛如谍战大剧,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和孟晚舟背后牵扯的国与国之间的“诛芯”之战。我们作为吃瓜群众已经在最近一两年来吃了无数让人目瞪狗呆的瓜。事情如何演绎且行且看,但在我看来,美国人的明枪暗箭只能起一时的作用,并不能改变目前中国5G发展和全球扩张的部分。反而是凸显出中国在5G上的强大,在全球具有的影响力,以及可能对未来全球产业格局的影响,已经到了让竞争对手感到恐惧而不得不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所以,一旦这一事件能够得到解决(在中国外交部、工信部等决策部门都已经高度重视这一事件后,问题得到解决得概率看来是极高的),则市场预期恐怕马上从当前的极度负面,变得极度兴奋,特别是A股市场跟华为有业务关系的5G概念股。
据悉,2018年,华为在全球已经获得22个5G商用合同,还正在同全球50多家运营商开展5G商用测试,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5G全球霸主。如果说4G时代华为还只是在全球领先,但优势还不太明显,那么在5G时代,华为已经将竞争对手远远的抛之脑后!
华为的强大,跟中兴并不是一个层次的。外界拼命阻挠中国的5G事业恰恰侧面证明我们给他们构成了不小的威胁。中国5G事业不是这些风波就能够阻碍的,决策层发展壮大5G事业的决心只会有增无减!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3671473.jpg
正如官媒6日发表的评论文章所言:任他明枪暗箭,中国5G发展不会止步。
虽然目前看来,判断事态发展的具体事实和诸多细节尚不得而知,但人们很难不把这起事件与华为近年来在西方遭遇“围堵”联系起来。作为中国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科技基础电信企业之一,华为早已成为美国政府“找麻烦”的目标。
对华为“围堵战”的烈度,在5G的新赛道上不断升级。在2018年的国际舆论场上,5G成为刷屏的热词。这一技术除了可实现目前4G的100倍实际速度之外,通信的延迟也仅为目前手机的十分之一,它被认为将成为“物联网”社会的基础,未来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支柱。这意味着,拿下5G技术的国家有望在新兴科技领域占据主动地位;而在5G技术上有优势的企业有机会赢得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在5G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拥有5G专利占比全球第一的华为成为“靶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孟晚舟事件何去何从还有待观察,但至少给了我们一个重要提醒——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会是一条坦途。华为的遭遇不是个例,近年来因美国“点穴式”手法而面临麻烦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不在少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中国高科技企业崛起并走向世界市场,它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几乎会成正比增长,甚至在某些时候挑战的成分可能会更大。不仅可能要遭受动了当地企业“奶酪”的市场敌意,还可能背负地缘政治博弈下的额外负担,无论哪一种挑战对开启国际化进程不久的中国企业而言都不轻松。对此,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要有未雨绸缪的准备和从容应对的智慧。
我们不仅期待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风雨中站稳脚跟,而且也应该对此抱有信心。以华为为例,在成长为全球通信设备巨头的路上难免遭遇明枪暗箭,但都没有真正打断它崛起成长的进程。未来,全球商品共享化、公开化、开放化乃是大势所趋,市场和消费者会选择最有竞争力的品牌。在此背景下,增强内力、修炼内功,在研发核心技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是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过程中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最好法宝。到那时,任谁也难以阻止中国智造造福全球的历史潮流。
对此,券商分析师表示,从A股角度来说,华为事件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市场的信心。后续还需观测,因为尚没有证据表明华为违规,所以也不足以影响华为的业绩运营。
而且从目前来看,如果华为受挫,对美国商人的利益影响其实更大。据悉,在华为公布的92家核心供应商中,来自美国的厂商数量最多,达到33家,包括英特尔、高通等。虽然华为拥有自己的半导体公司,自主比例相对较高,仍要大量进口芯片,2015年华为的芯片采购总额高达140亿美元左右。
医药带量采购价的下降这一负面消息,也终会被消化
先科普下何为“带量采购”?9月11日,国家试点采购办公室在上海召开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联合采购要求及操作方法,并公布了第一批带量采购清单。
11月21日,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发布《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上海地区补充文件》(以下简称《文件》)。
《文件》显示,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同意,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试点地区范围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以下简称4+7城市)。试点地区委派代表组成联合采购办公室作为工作机构,代表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实施集中采购,日常工作和具体实施由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承担。
简单来说,“带量采购”就是在招标公告中,会公示所需的采购量,投标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价格,还要考虑你能否承担起相应的生产能力。
《文件》中对采购周期也有明确要求:集中采购以结果执行日起12个月为一个采购周期。若在采购周期内提前完成约定采购量的,超过部分仍按中选价进行采购,直至采购周期届满。
至于带量采购对医药板块到底有多大影响?我们注意到,机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此次带量采购药价的超预期下滑对市场短期确实非常负面,但中长期来看,并不是坏事。
上海证券表示,从上海补充方案来看,降价对所有品种都不可避免,能够中标可能是最优选择,未中标的需要在集采之外的30%~40%的市场上与原研品种和其他仿制品种竞争,短期来看,入选品种的降价幅度可能扰动市场情绪,关注受降价影响较小的细分板块,如创新药、连锁药店、医疗器械等。
国海证券研报中提到,带量采购规则为最低价中标,而且是独家中标,因此对于纳入带量采购的品种,市场都较为谨慎:①中标的不确定性,意味可能失去或者获得一个大市场。②中标价格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仿制药已经有2家以上品种,为了抢得市场,部分企业可能大幅降价抢得市场。首批品种招标落地后,市场也将看清不同竞争格局品种的降价影响。
银河证券认为,本次试点方案很可能是药品采购演化及行业控费降价大趋势中的非革命性事件,多数规则在历史上曾出现。一方面影响力度需待明确回款机制及带量执行情况,另一方面史上再严厉的招标降价也取决于产品竞争格局。此次议价虽严苛,但我们认为相关品种可能会有不少于4个流标。此外,受制于一致性评价进度,形成全国性影响尚需3-5年时间。
国海证券认为,首批带量采购执行采购的品种只有31个,未来需要扩大品种范围,首先制约于目前一致性评价进展。当前已完成一致性评价的文号仅有34个,占比仅2‰,占市场总量非常有限。长期来看,带量采购对医药行业生产较大影响,试点范围方面,目前试点仅仅是11个大城市,向全国推广仍需要持续的探索。
上海证券更为乐观,其认为:随着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推进和带量采购的启动,新药审评审批加速,药品市场将形成创新药和优质仿制药并重的格局。创新药加速进入市场,并得到医保支持。专利药过期后降价不可避免,本土企业的竞争优势会逐步显现。首仿是企业追逐的目标,仿制药恶性竞争的局面将难以为继,市场会很快集中到少数优质企业手中。
这里要阐明的一个观点是:必须要认识到,药品降价是当前正在推进的健康中国(医改升级版)的大势所趋。但医改的目标并不单纯是为了降低药价,而更主要是为了扩大医保范围,让更多的国人用的起药,看的起病,让更多种以前普通百姓难以负担的重大疾病用药都能够用的。
从中长期来看,药品降价是会显著扩大整个医药需求的规模,让医药企业有更大动力研发、扩产、降低单片药价成本和售价的。这对总体上改善医药企业的营收且使之更加稳健,是非常正面的。
综上,这也是我们的主流观点认为,5G概念和医药板块终会在短期的恐慌下跌后,极大概率迎来更大幅度的上涨的逻辑所在。当然,比较而言,我们又认为,5G概念可能会比医药板块的预期反转更早到来,而医药板块的短线下跌可能会更久一点。


                                 
                                           决策参考
                 



基建“项目潮”将至,基建板块值得持续跟踪                 
                                 
【博览财经研报】我们观察到——
12月7日,《经济参考报》头版刊文指出,鉴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短期内尚离不开作为逆周期稳定器的基建投资,预计明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企稳回升,将着力加大基础设施领域的补短板力度。归因来看,本轮基建投资下滑主因是防风险、去杠杆带来的紧信用。
而在7日的行情中,基建、稳增长相关板块表现强势,中国中车一举突破9.00整数关口,力保沪指维持震荡格局。可以认为,政策面年中转向+PPP项目有所放宽大背景下,市场对于基建大板块的追捧并非空穴来风。细分来看,轨道交通装备、西部基建补短板两大维度值得后续持续跟踪。
项目大规模落地,基建相关政策悄然变化!
《经济参考报》如此强调基建,并非新趋势。自731日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基建补短板以来,决策层开始将下半年经济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基建投资稳增长中。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5046628.jpg
今年以来,基建数据、A股对应板块表现均弱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之前基建资金的重要来源——PPP项目,被决策层下了“紧箍咒”,对应到A股,2017年表现非常火爆的PPP板块标的,例如蒙草生态,股价出现连续大跌。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5051542.jpg
因此近期PPP政策的放松,可以看成是基建“紧箍咒”放松的重要标志:
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11月22日在第四届中国PPP融资论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接下来PPP工作的几个要点问题:
1、依法合规的,10%限额以内的PPP支出责任不是隐性债务。
2、10%政府支出责任必须纳入预算,地方政府必须履约。
3、截止10月底,全国2851个县区,仅有6个县区政府支出责任超出10%红线,全国平均政府支出责任只有5%。
4、10%的红线不能破。
5、已入库的PPP项目将不会再有大的清退。
6、PPP是规范政府债务"堵后门,开前门"的重要举措。
我们认为,相关表态明确了PPP融资10%红线公布后的一系列疑问,PPP后续有望成为除政府债券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融资主渠道。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5053071.jpg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项目整体统计数据要到明年初才能看到,因此短期稳增长力度,我们先看发改委项目。可以看到,近期发改委基建项目再度迎来密集批复潮:
10月17日,国家发改委还公布了《关于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这一项目总投资367.95亿元,其中工程投资356.25亿元,动车组购置费11.7亿元。
10月30日公布了《关于新建重庆至黔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其投资估算总额为535亿元,其中工程投资514.1亿元,动车组购置费20.9亿元。
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关于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内容显示,该项目总投资421.14亿元,其中机场工程投资394.27亿元。
一个月出头时间里,发改委批复了3个投资规模300亿元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合计投资金额达1324.09亿元。10月26日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我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47个,其中审批117个、核准30个,总投资6977亿元。也就是说,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额超过8000亿元。
基本面:猪周期或将迎来拐点
短期基建板块起风,我们认为其持续性值得投资者观察。
发改委项目审批透明、进度可追踪,是市场关注的重点。7-8月,政策初步掉头,根据发改委审批进度规律,4-5个月后的现在,市场可能会迎接项目放出高峰。
A股市场对基建稳增长、发改委审批相关政策相当敏感。7月31日前后,市场获悉相关消息,基建板块即在7月底、8月初出现一轮强势反弹。因此接下来若消息面出现较大变化,市场整体炒作或延续7-8月节奏。
细分来看,基建哪些领域值得机构跟踪?
一是,乡村振兴叠加城镇化,西部基建补短板或再度引发西部炒地图行情出现。中西部向来是政策面关注的重点,也是A股市场短线活跃资金关注的重点。我们认为,中西部基建炒作或延续78月市场节奏和模式。
二是,轨道交通建设、机车装备,仍将是2019稳增长重要看点。
2019-2020年是“十三五”期间在建国家铁路骨干网以及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通车高峰,届时动车组及地铁采招需求有望大幅提升,设备公司有望深度受益。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5058949.jpg
近期中国中车、中国铁建等“中字头”轨交类标的表现强势,我们认为,其中或有对于明年轨交业绩整体放量的预期在里面。


                        

贸易摩擦+行业拐点驱动,“猪肉板块避险”或再成焦点                 
                                 
【博览财经研报】外部风险再度聚集,叠加一系列“黑天鹅”事件打击,A股系统性风险再度蔓延。本栏目前期曾特别强调贵金属板块中期潜力,目前来看,已取得预期之中的对冲效果。
除了贵金属板块,短期来看,能够相对抵抗A股风险的板块还有什么?我们认为,猪肉概念部分龙头企业走势长期独立于指数,且从基本面上看,当前已到猪周期反转窗口,值得机构投资者持续跟踪。
长期来看,猪肉龙头股走势独立于大盘
猪肉板块市值最大的公司是温氏股份,总市值在1400亿人民币上下波动,比起第二名双汇发展高出一倍左右。若将2016年至今温氏股份走势与沪指叠加,可以看出,温氏股份走势时而滞后于大盘,时而逆势于大盘,同步走势时间并不长。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5772277.jpg
我们认为,温氏股份如此独立走势,原因有两点。
首先,对于养殖板块,近几年市场资金审美分化。市场短期资金往往追捧养鸡板块,前期白羽鸡价格反弹,可以看到,游资再度主导了鸡肉股反弹行情。猪肉股不是偏机构审美(例如双汇发展机构持股70%以上),就是筹码结构僵化,市值过大,很难走出高弹性快涨行情。
其次,前期贸易摩擦,市场避险,除了选择贵金属、芯片板块外,农业板块同样表现强势。这也是为什么,今年4-6月市场下跌过程中,温氏股份表现明显相对抗跌。
华为事件为贸易摩擦进展再度蒙上阴影,因此从中期来看,猪肉板块可能再度受益于市场节奏。
基本面:猪周期或将迎来拐点
从前两周市场走势来看,猪肉板块表现再度逆势,我们认为,其中催化剂并不是贸易摩擦,而是市场开始预期,猪肉基本面出现拐点。
分析猪周期,从原理上说,由于年度之间猪肉需求相对稳定,因此,供给的波动是其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而在以分散化养殖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下,农户的行为具备显著的一致性,会加剧周期波动。
根据规律,猪价波动周期的长短由母猪的生产周期决定,因为母猪出生育肥4个月成后备+后备母猪育肥4个月成能繁配种+能繁母猪妊娠4个月+仔猪育肥6个月=18个月生猪出栏。由于农户并不进行种猪育种,一般是外购二元母猪做后备。那么,当猪价上涨之后,农户当期补栏后备母猪,将在14个月后成为市场供给。这也就是所谓猪周期3年一轮的根源。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5776444.jpg
当前恰逢3年一轮底部。上次猪价高点出现在2016年的5月份,至今猪价已经下跌了30个月,从下跌时间长度上看,已经跟前面几轮周期基本相同了。
从猪周期去产能节奏的角度看,行业的产能去化依赖于现金流的消耗。从绝对价位的角度看,年中猪价下跌,自繁和外购亏损已经达到326/头左右,已超越2014年低点,因此前期现金流失状况已支持触底观点。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577378.jpg
从猪价走势走势看,今年5月周度均价达到10元/公斤,不仅低于了上轮周期的最低点,也低于行业的现金流成本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5779677.jpg
而从事件驱动的角度来看,近期非洲猪瘟疫情延续,推动产销区价格分化,疫区价格持续承压,或将加速产能出清。随着后续疫情逐渐平息,猪价整体上涨拐点或将提前到来。
总结
根据上述猪肉板块运行规律,猪肉板块的布局的时点不是猪价涨,而是看到产能的拐点,这也是近期猪肉板块表现显著强于沪指的根本原因。养殖成本仍是猪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wind数据统计,现将五家企业养殖成本对比如下: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457577425.jpg



                                 
                                           新闻视点
                 



终于打破魔咒的招商策略会说了这些干货……                 
                                 

【博览财经观察】招商策略会来了,A股一度果然绿了但最终还是收红。因为他们说,明年A股或从“风牛”转“浪牛”

12月4日,招商证券召开2019年度策略会,当日A股绿了又红,红了又绿。但最终剧情在下午13:40左右突然反转,三大指数像商量好了一样,齐反弹走高。截至收盘,沪指涨0.42%,深成指涨0.19%,创业板指涨0.43%。

近年来,招商证券策略会魔咒一直被视为是“A股杀手锏”,每逢召开往往伴随着A股下跌。而本次不仅市场破了魔咒,招商证券对明年的市场也很看好。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中国政策真正转向放松可能要等到2019年年中附近,全年有4次降准的可能性,不排除降息可能性。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认为,2019年上半年A股中小市值风格有望占优,若下半年社融增速回升,则A股整体都会有更好表现。预判全年走势呈现“N”字型震荡上行,年度指数关注创业板指。

明年年中政策或将真正转向放松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尽管近期政策进一步转暖,但展望2019年,依然建议大类资产配置以防御为主,利率债仍是配置首选,重视黄金的配置价值,避险货币推荐考虑日元。对于A股而言,若国内政策在年中转向放松,那么上半年市场会对此提前反应,阶段性的机会存在战术配置的价值。

外有美联储加息外溢效应制约,内有高宏观杠杆率、高资产价格(房价)以及高环境成本约束,本轮稳增长政策空间有限,政策时滞较长。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后期金融危机从不缺席。当前国内政策的自我约束,也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在危险来临时刻储备更多的政策空间。

明年上半年国际贸易争端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冲击可能集中体现,预计届时经济增速将跌至接近当前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而政策的转向必须有待经济出清的完成,其重要标志就是实际经济增速下行至潜在水平下方。当前政策自我约束有助于加快经济出清速度,为政策真正放松提供条件。

根据对增长和通胀的预测,中国政策真正转向放松可能要等到2019年年中附近。随着政策转向放松并叠加现阶段稳增长的积极效应逐步释放,预计明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将较上半年有所改善,全年经济增速约为6.4%左右。2019年货币政策仍将维持较为友好的态度,全年有4次降准的可能性,不排除降息1次的可能性。

2019年全球经济可能将面临共振下行的风险,美元指数将冲高回落,届时人民币可能摆脱弱势出现阶段性走强。总的来看,外围形势并不友好。美股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这将影响全球风险资产的表现。随着A股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外围形势对国内资产价格的影响力逐步上升,我国国际资本流动也将因此出现新变化。

政策“风牛”转化为社融“浪牛”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认为,对2019年A股走势判断相对乐观,上半年面临经济下行和流动性宽松的“下行式宽松”的局面,若年中社融增速大幅回升,经济有望企稳。政策“风”渐暖,2019年资金持续流出的局面将会逐渐扭转。因此判断上半年A股中小市值风格有望占优,若下半年社融增速回升,则A股整体都会有更好表现。预判全年走势呈现“N”字型震荡上行,年度指数关注创业板指。

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导向利好中小市值风格。根据历史经验和逻辑推理,经济下行企业盈利下行,基本面乏善可陈;政策、空间的确定性取代业绩确定性成为投资的重要理由,以TMT行业为代表的偏中小盘风格有望占优,同时预期政策放松的地产和基建也有望表现较好。如果社融增速大幅回升会终结这种风格,市场将会重新回到业绩驱动的逻辑,利好周期、消费等行业。

预计上市公司企业盈利增速在2019年将会继续下行,下行幅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总需求扩张政策释放的幅度以及减税的幅度。其中,通信、军工、农林牧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业绩有望改善,必须消费品或大概率企稳。商誉减值冲击高峰过去,对中小创的影响在2019年逐渐减弱。上半年主题投资有望回暖,信息技术“三化”、政策类“补扩改租”、卡脖子主题、科创板映射为四条可以关注的主题主线。

估值方面,全部A股、中小板、创业板估值水平均处在历史最低区间,A股整体估值水平低于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在A股加速开放和纳入全球主要指数的背景下,2019年有望呈现“风景这边独好”。



                                 
                                           观察与思考
                 



为什么说“市场底”总是在“政策底”之后?                 
                                 
【博览财经分析】之前在我的文章里面,经常提到一个观点,那就是“政策底”之后出现的“市场底”,才是更加可靠的底部。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奇怪,这个结论是从哪儿来的?你总是那么说,搞得跟真的一样。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市场的认知,都来自于过往的经验。A股市场自设立至今,也有二十年了,这时间说长肯定不算长,但也不能算短暂。人生有几个二十年?二十年间,经历过几轮牛熊转换的A股市场,其表现已经可以总结出一些历史规律了。
其中,一个规律,就是“市场底”在“政策底”之后出现概率比较高。
具体来讲,A股市场的规律一般是这样的: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
当估值见底的时候,往往集中反映了经济下行、外部冲击、企业盈利不佳等悲观预期。
在估值的底部,为了对冲经济下行,扭转市场悲观情绪,政策往往会更加积极。政策的出台一般着眼于制度、流动性和经济层面。由于政策作用于基本面往往有一个时滞,因此,当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的时候,市场短期情绪的修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但基本面的修复则难以一帆风顺。反映到股市上,就是市场寻底过程中的一波三折和指数的反复折腾。这也是10月下旬至今,A股整体走势比较纠结的原因。
最终,当政策的力量逐渐改变基本面和市场预期,市场底出现。
2008年以来的“政策底”与“市场底”
从A股的历史走势来看,指数见底一般会依次经历“政策底”、“市场底”。
以2008年、2013年两段底部区间为分析基础、;2008年底部出现的顺序为政策底(2008年4月)-市场底(2008年10月);2012-2013年底部出现的顺序为政策底(2012年7月)-市场底(2013年7月)。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上证指数也从最高时期的6124点跌落,在2008年10月28日触及1664点,成为A股历史上的第二次“至暗时刻”。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1%2F15444576909748.jpg
政策底基本于2008年4月出现,但股指直到10月才见底,市场底晚于政策底两个季度左右,直到2008年11月国务院提出“四万亿”刺激政策,指数才真正迎来转向。
2013年6月25日,上证综指最低跌至1849.65点,被称为第三次市场大底。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1%2F15444576907255.jpg
基于宏观经济变化引起的政策底在2012年6月确认,但市场底出现更晚。直至2014年4月和6月,央行连续两次定向降准,11月降息,流动性转向宽松,叠加当时全面深化改革提升风险偏好,A股于2014年7月才进入新一轮的大牛市。
从2005年以来历次熊市来看,尽管“政策底”是“市场底”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从“政策底”到“市场底”之间还需要多久时日,仅有一个模糊的近似,一般政策底领先于市场底4-6个月。
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近期表现虽然很墨迹,仍未来一个月可能还是会保持这种“进二退一”的节奏。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更加有力的政策出来,中期A股市场走势将仍有反复,从政策底到市场底,还有一段煎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3 22:05 , Processed in 0.165589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