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内参2018.12.1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7 09: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度关注“经济工作会”:宏观政策呈现“相对温和”征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揭晓2019年的宏观政策取向。而10月底以来的系列政策调整,已经逐渐改变了困扰A股向上发展的政策压力,A股中长期上涨趋势已经基本确立。从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遏制房价上涨”的严厉表述,到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只字未提房地产,再到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支持大型房企发债券,加之此次12月13日政治局会议再次“只字未提房地产”,背后折射的是相关部门对房地产态度的“某种转变”。考虑到此前央行已经将“去杠杆”调整为“稳杠杆”;决策层将资本市场的定位从此前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到“激发资本市场活力”;可见宏观政策对国内经济增长与金融市场稳定,都已经呈现出相对此前更加“温和(甚至有所‘松动’)”的征兆……面对这样的市道,投资者也应该跟着主力相向而行,在品种选择上,跟着主力持有指数型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上证50ETF、沪深300ETF都是可供关注的目标。
《2019年不允许房价“大起”,稳增长也不会让房价“大落”》:从近期政府部门和官媒的表态中,并没有看出楼市调控口径的“重大”变化——今年10月29日,针对未来房价走势,新华社发表署名文章表示,中央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不会发生改变,决不会允许调控前功尽弃。同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称,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大分类调控、精准施策力度,加快推进住房制度建设。12月13日,《经济参考报》发表题为《深入落实“房住不炒” 避免楼市大起大落》的文章称,当前楼市预期出现松动,既有因城施策的原因,也是市场需求动能快速释放的结果。在外部冲击和内部转型迭加的特殊时期,深入落实“房住不炒”,应当保持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力避免楼市大起大落,亟待楼市理性的坚强支撑。博览财经认为,与历年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相比,今年会议首次出现“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从中可以看出,稳定经济是明年经济的重点工作。作为经济增长重要的方面,房地产调控总基调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博览视点
                 



高度关注“经济工作会”:宏观政策呈现“相对温和”征兆!                 
【研究员】:田文
结论:截至12月14日,上证指数季K线出现五连跌,而历史上,沪深指数出现了两次五连跌,在下一个季度都出现了反弹。与此同时,10月底以来的系列政策调整,已经逐渐改变了困扰A股向上发展的政策压力,A股中长期上涨趋势已经基本确立。从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遏制房价上涨”的严厉表述,到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只字未提房地产,再到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支持大型房企发债券,加之此次12月13日政治局会议再次“只字未提房地产”,背后折射的是相关部门对房地产态度的某种转变。考虑到此前央行已经将“去杠杆”调整为“稳杠杆”;决策层将资本市场的定位从此前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到“激发资本市场活力”;可见宏观政策对国内经济增长与金融市场稳定,都已经呈现出相对此前更加“温和(甚至有所‘松动’)”的征兆……面对这样的市道,投资者也应该跟着主力相向而行,在市场大幅向下调整时加大仓位、大跌大买。在品种选择上,跟着主力持有指数型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上证50ETF、沪深300ETF都是可供关注的目标。

                                 
【博览财经研报】博览财经首席李宏图先生的【每周评论】指出,当前“预期混乱,静待进攻时机”!
上周周评,我给出的观点是“紧跟美股,同步操盘”,除了上周五外,这个方法真管用,但为何上周五A股行情反而出现大跌呢?
是“华为事件”出现突变吗?没有,如期假释;是中美谈判出现变数吗?没有,特朗普宣称中美双方都将收获。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上周四,也就是13日中央政治局开了会并发布了一个通稿,我注意到,市场有观点认为,这个通稿与市场预期有差距,而今天(17日)将召开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担心13日会议是今天会议的基调
市场究竟在担心什么?市场究竟有着怎么的预期呢?
今天晚上7点的直播,我将全面揭晓------
(下加,二维码)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217%2F1545007576655875.jpg
随着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当前市场的“僵持、收敛”的状态应该很快就能够打破:此次政治局会议再次对房地产“避而不谈”,加上此前发改委“支持正常的房地产投资融资需要”,市场已经开始“揣测”涉及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可能出现变化—
从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遏制房价上涨”的严厉表述,到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只字未提房地产,再到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支持大型房企发债券,加之此次12月13日政治局会议再次“只字未提房地产”,背后折射的是相关部门对房地产态度的某种转变。
考虑到此前央行已经将“去杠杆”调整为“稳杠杆”;
近来更是直接把影子银行从“金融风险来源”改为“有益补充”
决策层将资本市场的定位从此前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到“激发资本市场活力”
可见宏观政策对国内经济增长与金融市场稳定,都已经呈现出相对此前更加“温和(甚至有所‘松动’)”的征兆(虽然个人并不认为楼市政策可能出现“根本性”的转变,但出于“稳增长”应对全球贸易风险的考虑,2019年的楼市政策既要防止“楼价大涨”,也会考虑“楼价大落”,针对性的“稳定措施”还是会有的)……
2018年还剩10来个交易日,机构等“聪明资金”都开始做调整和创新布局,近期上证50ETF的热销就证明了这点(工行瑞银上证50ETF销售113.5亿元)。
截至12月14日,上证指数季K线出现五连跌,而历史上,沪深指数出现了两次五连跌,都在下一个季度出现了反弹
与此同时,10月底以来的系列政策调整,已经逐渐改变了困扰A股向上发展的政策压力,A股中长期上涨趋势已经基本确立。
面对这样的市道,投资者也应该跟着主力相向而行,在市场大幅向下调整时加大仓位、大跌大买。在品种选择上,跟着主力持有指数型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上证50ETF、沪深300ETF都是可供关注的目标。
而从决策层的政策导向来看,国内改革发展更加具体的推进高科技产业政策,具体来说,就是“重视高质量发展,核心是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中国制造业要抓住人工智能等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机遇。A股投资人也不能错过此次“机遇”!
季K线五连跌之后,下一个季度沪指都出现了反弹
截至12月14日,上证指数季K线出现五连跌,深证成指同样如此。目前,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第四季度的跌幅分别为8.07%、9.18%,还有两个交易周,2018年行情就将收官,如果没有重磅利好或其他刺激因素,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最终形成五连跌的形态似乎难以避免。
但历史上,沪深指数出现了两次五连跌,但并没有出现六连跌的情况;在季K线五连跌之后,下一个季度股指都出现了反弹。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217%2F1544976489151092.jpg
而按照博览财经此前的研究,10月底以来的系列政策调整,已经逐渐改变了困扰A股向上发展的政策压力,A股中长期上涨趋势已经基本确立。
虽然博览财经此前指出:从12月中上旬的行情走势与国内外相关政策、经济动向看,A股基本形成了这样一个阶段性的“僵持、收敛”态势,但这种“僵持、收敛”的状态应该很快就能够打破:12.13的政治局会议预示着,在这个周末前后(14-17日),大概率将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博览财经注意到,从10月中下旬以来,系列会议、相关政策、讲话的内容来看,决策层的政策大方向已经明确,但更多的细致工作和政策规划,仍然需要年底经济工作会议予以细化、落实。
此次政治局会议再次对房地产“避而不谈”,加上此前发改委“支持正常的房地产投资融资需要”,市场已经开始“揣测”涉及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可能出现变化——
从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遏制房价上涨”的严厉表述,到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只字未提房地产,再到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支持大型房企发债券,加之此次12月13日政治局会议再次“只字未提房地产”,背后折射的是相关部门对房地产态度的巨大转变
考虑到此前央行已经将“去杠杆”调整为“稳杠杆”;
决策层将资本市场的定位从此前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到“激发资本市场活力”;
……
可见宏观政策对国内经济增长与金融市场稳定,都已经呈现出相对此前更加“温和(甚至有所‘松动’)”的征兆……
而这种宏观政策的大政方针及其相关落实,将再次帮助市场“校准”投资人预期,把近来屡屡被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干扰”的市场注意力,拉回到对国内系列“稳定性政策”的关注上,基于宏观政策的主基调已经转向“稳杠杆、积极做多实体经济、民营企业、高科技”等“做加法”政策,相较风险因素更多的外部事件,国内因素则更多是积极正面的,行情走势在此期间表现更加活跃、继续向上发展是更大概率事件。
可以认为,十月份以后的国内政策面是“冬天里的一把旺火”,包括把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抬到一个如此高的高度,这都反映了中国的企业只要内部搞活了,内部的思路清晰了,战略方向正确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因此,整体来看,内部政策的调整“虽然不会走向重新放水房地产,大刺激的老路”,但“偏向放松”仍然是一个大趋势:明年货币政策稳健偏积极,强力严监管和去杠杆告一段落,信用传导机制的改善还需要时间,市场利率会继续下行。而财政政策将更积极,重点围绕减税降费、政策性救助基金等发力,财政赤字率也还有提升的空间。
更加值得重视的是,政府的政策从动辄自己放手来搞定,变成我来引导,所以政策和市场的关系是在进一步重塑的阶段。可能会更加利用减税或者是定向的信用宽松,刺激内需,特别是去鼓励创新。尤其是通过创投,通过资本市场给它盘活,所以科创板明年会是一个巨大的亮点
与此同时,A股的跌幅,同样的基本面港股跌的比A股少,因为资金面是不一样的,我们自己把自己给弄干了。而明年的整个政策在改善,虽然它不是大放水,但是经济上面是一个正力量。
此外,明年还有一个大的变化,就是银行理财子公司以及养老金,这块也是一个长钱和大钱,这些钱明年一季度可能陆续会加大对A股的配置,值得关注。
而近期一个现象值得关注,上证指数在2600点位置上还在苦苦挣扎,但ETF基金却出现了热销。工行瑞银最近发行了上证50ETF,销售了113.5亿元。
要知道,最近市道低迷,基金相当难销,前两个月,证监会一下子批准了16个养老目标基金的设立,两个多月下来,销售情况“惨不忍睹”,发到第6个的时候,这6个基金的发行总额只有16亿元,典型的散户行情,有的基金户均只有几千元,有的靠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自掏腰包来撑门面
发行ETF基金时,这种惨淡的局面一扫而光。工行瑞银不仅取得113.5亿元的大规模,更关键的是认购户数只有8037户户均认购141.2万元。这说明了有大资金开始入驻上证50ETF了,这种情况在近期市场中很少见的。
年初ETF基金的份额为710亿份,如今指数下沉了近三成,全市场ETF份额却达到了1514.53亿份,这说明大盘越跌,ETF的买盘越大了。
博览财经认为,选择上证50ETF就等于跟着市场的主力走,上证50指数的50个股票,基本上代表了市场的主流品种,代表着市场走势最大的权重,也代表着国家队驻扎的重地,所以市场的这些聪明钱提早入货,抢占着未来市场的制高点
对投资人而言,在市场调整时加大仓位、大跌大买。在品种选择上,跟着主力持有指数型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上证50ETF、沪深300ETF都是不错的跟踪目标。
与此同时,随着决策层更加具体的推进高科技产业政策,尤其是“重视高质量发展,核心是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中国制造业要抓住人工智能等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机遇。A股投资人也不能错过此次“机遇”!


                                 
                                           焦点透视
                 



2019年不允许房价“大起”,稳增长也不会让房价“大落”                 
【研究员】:田文
结论:从近期政府部门和官媒的表态中,并没有看出楼市调控口径的变化——今年10月29日,针对未来房价走势,新华社发表署名文章表示,中央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不会发生改变,决不会允许调控前功尽弃。同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称,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大分类调控、精准施策力度,加快推进住房制度建设。12月13日,《经济参考报》发表题为《深入落实“房住不炒” 避免楼市大起大落》的文章称,当前楼市预期出现松动,既有因城施策的原因,也是市场需求动能快速释放的结果。在外部冲击和内部转型迭加的特殊时期,深入落实“房住不炒”,应当保持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力避免楼市大起大落,亟待楼市理性的坚强支撑。博览财经认为,与历年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相比,今年会议首次出现“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从中可以看出,稳定经济是明年经济的重点工作。作为经济增长重要的方面,房地产调控总基调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博览财经研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调5%,连续三个月出现下调。
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和10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一样,只字未提房地产。
博览财经注意到,2018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表述为,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截止日期,全国2018年房地产各种调控政策多达438次,刷新历史调控记录。同比涨幅高达75%。2018年也成为历史房地产调控政策最密集的年份。预期看,随着市场的调整,政策底部已经出现,但市场底部依然将持续,调控依然维持力度。
持续了超过两年的“史上最长调控政策”,会不会出现调整?
我个人的倾向性判断是,12.13的政治局会议“不提及房地产”根本原因是:楼市调控达到了目标。现在“去库存”已经完成,房价也已经控制住。所以,没有必要提及。因此,2019年房地产调控的总基调不会变化,不会允许房价“大起”,但出于“稳增长”的考虑,也不会放任房价“大落”,结构性的、针对性的“发展”还是有必要的,这也是此次发改委出台“房企融资政策”时,虽然把“商业地产”剔除在外,但特意保留“支持棚改、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等项目”的根本原因!
目前比较聪明的政策是“因城施策”,不再喊打喊杀,哪里房价低了可以冲一冲。而比较危险的政策就是“一刀切”的鼓励居民加杠杆,例如降低首付比例。这种政策是悲剧性的政策,一旦出台将会导致明年房价大涨,极端来说涨50%都有可能。而暴涨之后必然是暴跌。
整体来看,“明年不可能再大放水”,大放水带来的是房价暴涨,而暴涨之后一定会暴跌,暴跌有可能直接导致资产泡沫崩盘!
其实,每当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困难,松绑楼市调控的论调都会抬头。
持有政策松绑的观点认为,当经济增长良好时,监管层会收紧房地产调控政策;反之当经济增速下滑时,监管层会松绑调控,从而支撑经济增长。过去几年,该观点颇有市场。
但我的判断仍然是,政治局会议不提房地产,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政策会出现重大变化。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思路仍是“稳房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控后,房地产市场已趋于降温态势,因此政治局不提房地产,意在维持现状。
……
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力度和频次,似乎都出现一定的松动。而近期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会松绑的言论还是时不时出现,有分析认为,考虑到当前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压力,楼市调控政策有可能会出现松绑,尤其是在发改委印发涉及房企融资的《通知》后,关于调控松绑的预期再度抬头——
从11月-12月整体看,房地产政策基本平稳,相比之前频繁收紧,房地产政策面最大的特点是“约束性政策锐减”,地方政府出台调控政策的频率有所放缓。12月以来,除了承德扩大限购范围外,其他城市政策基本处于平稳中。
12月11日,辽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已经正式下发《全省推动县城和新城区房地产去库存工作方案》提出,推进县城棚户区、老旧小区、危险房屋改造。市场房源充足、库存量大的区域,棚户区改造可继续推行货币化安置,消化库存商品住房。这种刺激性政策的出台,也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
……
在国内融资方面,11月以来,保利、龙湖、阳光城、华夏幸福等房企密集发布融资动作,涉及中票、信托、公司债等,合计融资金额超过千亿。
而此前一段时间,融资市场还“大门紧锁”,包括碧桂园、富力、恒大、金融街等在内的房企,都曾遭遇公司债被叫停的尴尬。
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支持优质企业直接融资 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通知》(发改财金[2018]1806号)提及,支持建筑业、房地产业满足营业收入大于300亿元等指标的优质企业进行发债融资,这一说法被解读为对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的“放松
但旋即,12月13日,中国经济导报采访到参与文件撰写的权威人士解读称:国家发改委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决策部署是坚决的、一贯的,也是非常严厉的,这一点在企业债券融资方面也是一致的。按照中央关于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的精神,目前国家发改委企业债券只支持棚改、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等有限领域的项目,不支持商业地产项目。这几年,企业债券在贯彻执行国家房地产调控方面的政策没有变化
也就在12月13日晚间,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9年经济工作。其中对房地产只字未提。事实上,在过去三年的年末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均提及房地产,涉及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等。今年似乎一反常态
对此,我个人的倾向性判断是,“不提及房地产”根本原因是:楼市调控达到了目标。现在“去库存”已经完成,房价也已经控制住。所以,没有必要提及。因此,2019年房地产调控的总基调不会变化,不会允许房价“大起”,但出于“稳增长”的考虑,也不会放任房价“大落”,结构性的、针对性的“发展”还是有必要的,这也是此次发改委出台“房企融资政策”时,虽然把“商业地产”剔除在外,但特意保留“支持棚改、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等项目”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从近期政府部门和官媒的表态中,并没有看出楼市调控口径的变化——
今年10月29日,针对未来房价走势,新华社发表署名文章表示,中央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不会发生改变,决不会允许调控前功尽弃。
同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称,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大分类调控、精准施策力度,加快推进住房制度建设。
12月13日,《经济参考报》发表题为《深入落实“房住不炒” 避免楼市大起大落》的文章称,当前楼市预期出现松动,既有因城施策的原因,也是市场需求动能快速释放的结果。在外部冲击和内部转型迭加的特殊时期,深入落实“房住不炒”,应当保持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力避免楼市大起大落,亟待楼市理性的坚强支撑。
博览财经认为,与历年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相比,今年会议首次出现“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从中可以看出,稳定经济是明年经济的重点工作。作为经济增长重要的方面,房地产调控总基调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因此,地产仍为严调控周期,“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还是主基调。 但该机构同时指出,“稳增长同样离不开房地产,(楼市调控政策)明年大概率会结构性放松。”
经过30个月左右的“史上最长调控”后,很多城市政府正试图松绑调控,比如降低限价门槛等。但从市场表现看,实际效果不佳
这是因为市场需求已经大量释放,再加上房价已处高位、供应规模增加等因素,需求方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例如,今年上半年,西安新房项目的供应多为1:5到1:6之间,开盘售罄的情况十分常见。但如今这一比例已下降到1:1左右,“开盘当日去化超过50%就算好的。”除非房价有明显下调,否则很难刺激市场需求。
但市场已经进入下行通道,除非房地产调控政策大幅松绑,否则很难从根本上提振市场。目前楼市政策的主动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即使有心调整,也不会超出监管层规定的范畴。因此,区域性、结构性的调整有可能出现,但很难超出决策层“稳定楼市”的整体政策的框架。


                        

房地产政策重在“托而不举”,避免房地产扩张信用重蹈覆辙                 
【研究员】:田文
结论:博览财经认为,“房住不炒”是战略定调,因此房子明年更多是缩量的高位震荡,哪里有房价的松动哪里就托一托,整个房地产是托而不举,而不是试图透过房地产来扩张信用。决策层关于落实房地产调控的决策部署是坚决的、一贯的,但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中国实体经济仍处艰难转型期的背景下,稳经济的大任还会需要房地产作出一定的“贡献”,但也不会放任“投机炒作”再次绑架宏观政策!因此,虽然个人并不认为2019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会有什么重大的“松绑”,但必要的“托底”,避免楼价“大起之后的大落”,确实是有必要的!

                                 
【博览财经研报】很多人认为明年房地产会刺激起来,因为他们认为如果不放房地产,那么经济的下行就止不住,用的一个倒推逻辑。但博览财经认为,“房住不炒”是战略定调,因此房子明年更多是缩量的高位震荡,哪里有房价的松动哪里就托一托,整个房地产是托而不举,而不是试图透过房地产来扩张信用。决策层关于落实房地产调控的决策部署是坚决的、一贯的,但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中国实体经济仍处艰难转型期的背景下,稳经济的大任还会需要房地产作出一定的“贡献”,但也不会放任“投机炒作”再次绑架宏观政策!
因此,虽然个人并不认为2019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会有什么重大的“松绑”,但必要的“托底”,避免楼价“大起之后的大落”,确实是有必要的!
毕竟,房地产仍是2018年中国经济的定海神针。
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1月70大中城市中有63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10月为65城
可以说,对于房地产化的中国经济,只要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还在继续,中国经济根本上就不用太多担心增长下行压力了
可以说,只要国内各城市的房价还在上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还会继续。
所以,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房价仍然保持普遍上涨的情况下,201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用过多的担心。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思路仍是“稳房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控后,房地产市场已趋于降温态势,因此政治局不提房地产,意在维持现状。预计降温态势还将延续一段时间。
2016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受到了严格的调控,部分城市已出现房价下滑的趋势。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对地方政府而言,随着基建投资回报逐渐下行,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大
博览财经认为,在基建方面,基建投资大幅下行还是有意而为,还是政府可控的。
基建上半年出现断崖式下行,主要是主动调控而为。年初的时候很多省号召说哪怕GDP负增长,我们地方债务不能增加一块钱。包括现在财政部等于对债务约束还是非常前期。基建投资大幅下行还是我们有意而为,还是政府可控的
大概从今年10月份开始项目重新开始推,包括资金也在逐渐的供给,所以10月份基建开始回升。数据显示,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升,累计同比从上月的5.7%回升至5.9%,其中制造业是主要支撑。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从9.1%回升至9.5%,电子设备、专用设备、电气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都在10-20%之间,反映产业转型升级在继续。而纺织、食品、汽车、医药等行业投资增速则普遍偏低。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预计企业盈利在2019年将会降低,制造业投资增速或稳中略降。
基建投资增速继续回升,稳增长继续发力。今年以来,受到政府债务规范影响,基建投资增速一路下滑,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拖累。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稳增长再度升温,包含电力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升,当前已经回升至1.2%的水平。2019年基建投资增速会继续回升,对整体投资的作用由拖累转向带动,但是地方政府隐性负债依然受到融资和政府规范的制约,预计2019年全年基建投资增速将回升至10%附近。
但在基建投资还没有“担纲”之前,房地产仍是稳经济绕不过去的坎,目前,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购买力呈现疲态,但一二线城市的购房需求仍在。
博览财经注意到,虽然房地产投资增速仍高,但单月销售同比跌幅扩大,预计2019年投资增速将大幅走弱。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7%,计算当月同比增长9.7%,较10月回升1.6个百分点,土地购置仍是主要支撑。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继续走高至16.8%,施工面积同比回升至4.7%,房企周转加速。但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继续降至1.4%,单月增速-5.1%,随着棚改政策的降温,三四五线城市房地产销售、投资等均会受到影响,预计2019年房地产投资增速降至0值附近
从16年调控政策分化后,一二线大城市和其他中小城市房地产走势明显分化,但近几个月以来,随着棚改货币化政策的边际减弱,小城市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向大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收敛。
从销售端来看,一二线大城市房地产销售面积一直维持低迷状态,截至10月累计同比增速仍保持在-0.9%的负增长,其它中小城市房地产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则从接近6%的增长下降至不到4%。从当月同比增速来看,中小城市之前一直高于大城市,但当前已经连续两个月维持负增长。
从投资端来看,之前中小城市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也一直远高于一二线大城市,但最近几个月中小城市房地产投资增速是大幅走弱的,逐步向大城市收敛。
从土地成交状况来看,一线城市土地成交连续负增长,且跌幅基本都在20%以上,而中小城市土地成交一直高增长,但近几个月也开始大幅走弱。与此同时,中小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也大幅走低,向一二线城市收敛。
随着棚改货币化政策的边际收紧,三四五线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销售、投资、土地成交,向一二线城市收敛的趋势依然会延续,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逐步降温。
因此,不排除未来部分热点城市的调控政策会有所调整,特别是像限购、限贷这样的行政措施可能会逐步退出,从而以更加市场的方式取代。“限价”目前有所争议,因限价造成一二手房价格倒挂,不过也应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一手限价使得二手房难以出手,“限价”对稳房价、刺激投资以及遏制炒房等都起到一定作用。
整体来看,2019年的调控力度放松程度也不能抱有太多的预期。虽然说2018年房地产还是表现的非常强劲,不管投资还是销售,都相对比较坚挺。未来房地产景气指数或者周期进入了尾声。未来三年五年房地产确实会面临往下,不管是房价还是房地产市场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甚至包括房地产市场各个产业链都可能会压力。
随着前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显著升温,已经进一步助推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泡沫,透支了未来数年乃至十多年以上的盈利预期。很显然,若继续任由房价的上涨,恐怕不利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但是,若任由其下跌,却容易引发不可控的风险,甚至因此引发断供潮等问题。由此一来,对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调控,正处于进退两难的状态。或许,从稳定市场的角度来看,维系房价处于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以时间换空间的形式完成房地产价格的震荡调整,或许更有利于逐渐消化高房价的投资风险。
博览财经认为,房地产市场会下行,但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行。它就像一辆车,是在踩着刹车,车速在减慢,是缓慢下降,不会对宏观经济产生过大冲击。未来三年五年房地产确实会面临下行压力,未来房地产景气周期会进入尾声,棚改在收缩,居民杠杆持续走高,房价确实很贵,收入和房贷比持续上升。整个房地产市场从投资角度看,已经不是好的资产。而央行为了填补流动性的缺口,明年还会继续(定向甚至普遍性的)降准。


                                 
                                           决策参考
                 



易纲讲话亟待解决的问题:M1历史新低,企业部门很缺钱!                 
【研究员】:田文
结论:不久前还是“金融风险‘罪魁祸首’”的影子银行,如今就变成了“必要补充”!究其原因,大概率还是有关方面已经感受到实体经济“缺钱”的窘境,必要的“妥协”,才能“缓解”当前企业部门的“钱慌”!而这恰是易纲行长最新讲话当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央行行长易纲最新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讲中,就提到了通过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支持实体经济。

                                 
【博览财经研报】不久前还是“金融风险‘罪魁祸首’”的影子银行,如今就变成了“必要补充”!究其原因,大概率还是有关方面已经感受到实体经济“缺钱”的窘境,必要的“妥协”,才能“缓解”当前企业部门的“钱慌”!而这恰是易纲行长最新讲话当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央行行长易纲最新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讲中,就提到了通过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支持实体经济
一幅画卖2亿 前三季度亏损全覆盖
年关将至,A股部分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又开始了“自我抢救”,今年除了“老套”的卖房子,还有卖名画、卖股份。
为了扭亏为盈,上市公司电广传媒旗下子公司准备卖掉徐悲鸿名画的《愚公移山》,售价约2亿,一举覆盖前三季1.35亿亏损,力图扭转被ST的命运。
出手“买画”的是和电广传媒“交情不浅”的湖南广播电视台。这笔交易如果顺利,款项最快可在两周内完成,恰好在年底前的周五(12月28日)。
Wind数据显示,四季度已有11家上市公司发布相关卖房信息;今年以来已有至少33家上市公司公告卖房,包括:华伍股份、浙江世宝、远东传动、中能电气、中迪投资、华西证券等等,最近一个多月,已有至少3家上市券商拟出售房产,累计评估价值已近10亿元。
一般来说,这些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相对不高,或者处于亏损状态,而卖房获得利润正可以覆盖前三季度的亏损。
A股上市公司还通过减持其他上市公司股票,提升业绩。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A股市场有115家上市公司存在交叉持股,例如锦旅B、汇鸿集团、江苏吴中等等。
其中,2018年年初至今,汇鸿集团已经通过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合计获得投资收益20.33亿元。
此外,华夏时报统计还显示,10月1日至12月11日,任子行、中国长城、汇鸿集团、大众交通和美亚柏科等共2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45条有关减持手中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告。
从第四季度的减持标的上来看,券商和银行类金融股成为减持重点,如东方证券、海通证券、交通银行、国泰君安和江苏银行等均遭到减持。
实际上,面对市场大幅震荡,2018年半数以上A股公司业绩依旧良好。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4日,已有1220家A股公司公布了2018年业绩预告,其中783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64.18%;预亏137家(首亏98家,续亏39家),占比11.23%。其中,预告2018年净利润下限为负的上市公司共有79家。
博览财经注意到,当前的现实是,不仅上市公司缺钱,整个企业部门都不好过……
并不是大家都缺钱,只是企业部门很缺钱!
11月M1增速降至1.5%,这一数据在过去30年当中仅高于14年1月1.2%的历史最低值,但当时的M1低增速主要和春节错位导致的高基数有关,剔除春节效应之后,目前的M1增速应该是有数据以来的最低值。
目前广义货币增速依然稳定在8%,而狭义货币增速仅为1.5%。其中广义货币包括了居民、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四大类存款,而狭义货币主要是企业存款,这说明并不是大家都缺钱,只是企业部门很缺钱
因此,要改善企业部门流动性,除了给企业提供融资以外,另一个重要的方式是财政发力,通过减税降费的方式把财政存款变成企业存款,那么企业流动性也会显著改善
如果回顾18年的企业活期存款变化,其下滑主要发生在前5个月,其实在5月份增值税下调1%之后,企业活期存款的绝对额是回升的。因此,如果我们进一步加大减税力度,比如说在明年年初再减1万亿以上的增值税,那么只要未来的企业活期存款增速可以重新回升,那么M1增速就有望在19年重新见底回升
回顾M1增速过去的表现,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在过去30年当中M1增速有过7次周期底部,其中08年以前的5次M1底部增速都在10%左右,而11年和15年的两次M1增速见底都在3%左右。而这一次的M1增速已经打破了过去的所有周期底部,为何M1增速下滑这么多,未来何时有希望见底?
影子银行的兴衰是这一轮企业现金流变化的主要原因,各方面的数据均指向企业现金流在过去两年发生了显著恶化,这应该是M1持续回落的主要原因。明年表内信贷和企业债券的上升有望弥补非标融资的萎缩,使得社融与M1增速触底回升。
在中国,狭义货币M1的主要成分有两个,一是现金,另一个是企业活期存款,其中后者的占比超过80%,因此可以认为M1代表的就是企业活期存款
过去两年M1增速大幅下滑,其实对应的就是企业活期存款增速的大幅下滑。从16年到现在,M1当中的现金一直是个位数增长,但企业活期存款增速从最高的29%降至目前的1.3%。企业活期存款代表了企业可以随时动用的资金,这说明这两年企业的现金流出现了大幅恶化
影子银行的发展与监管其实是中国金融市场变化的主线,也是影响企业融资情况的核心原因。
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核心是通道业务,也就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通道,帮银行在表外发放信贷。这里面尤以信托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和基金子公司为最著名的三大通道。从14年末到16年末,信托公司规模从14万亿升至20万亿,证券资产管理公司规模从8万亿升至17.8万亿,基金子公司规模从6万亿升至16.9万亿
通道业务其实也在银行的报表当中留下蛛丝马迹。银行的资产通常是对实体部门的信贷投放,这里面包括对居民、企业和政府三大主体的债权,但是在15、16年,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出现了飞速的扩张,14年末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约为40万亿,到16年末升至约60万亿
从13年开始中国的影子银行开始了蓬勃发展,其中尤其以15、16年为鼎盛时期,而这恰好对应了本轮M1增速的大幅回升。
而在17年以后,我们就迎来了金融去杠杆,资管新规相当于关闭了影子银行,结果就是各类通道业务的相继萎缩,其中基金子公司的总规模在16年3季度见顶,证券资产管理公司的规模在17年1季度见顶,而信托公司的总规模在17年末见顶。而银行对金融机构债权的峰值就定格在17年初的60万亿左右
所以,影子银行的兴衰应是这一轮企业现金流变化的主要原因。其在15、16年的大发展使得当时企业部门现金流极大改善,而在17年以后的萎缩又使得之后的企业部门流动性持续收紧。
如果说影子银行的收缩是当前企业流动性收紧的主因,那么未来要改善企业流动性,关键在于帮企业找到新的融资渠道,来对冲影子银行收缩的影响
央行行长易纲最新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讲中,提到了通过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支持实体经济
其中第一支箭是信贷,通过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通过调整宏观审慎评估的参数来支持商业银行对民企和小微企业多投放一些贷款。
第二支箭是企业债券,针对目前民营企业债券不好发,设计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相当于对民营企业发债做了个保险,使得民营企业的债可以发出去了。11月的民企发债总量达到2344亿的年内新高,扣除到期以后的净发行量也有500多亿;而11月的企业债券净发行总量超过3000亿,基本上对冲了影子银行的下降。
第三支箭是股权融资,要研究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的支持工具,缓解股权质押的风险,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的股权融资。
其中的关键在于表内信贷和企业债券,虽然18年前11个月表内信贷新增了15万亿、同比多增了约2万亿,企业债券新增了2万亿,同比多增了1.6万亿,但同期的信托委托贷款减少了2万亿、同比萎缩了接近5万亿,使得企业流动性整体还在继续紧缩。
但展望19年,即便影子银行继续萎缩,只要其下降的速度不变,还是萎缩2万亿,那么从同比来看就不再有拖累。而如果信贷和企业债券都能保持现有规模适度增长,也就是假定企业债券净发行量达到3万亿以上,同时新增信贷保持在15万亿,那么就可以对冲掉影子银行收缩的影响,使得新增社会融资总量有所回升,而社融余额增速也有望反弹,从而带来企业流动性的改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4-29 03:30 , Processed in 0.165214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