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股票内参--首席证券内参2017.8.2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4 08: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务院再推去产能+万亿环保目标,强化“周期主升结束但未完”论断》:虽然近三个交易日周期股都在调整,且拉长周期看,自8月11日的暴跌后,周期股一直在当日暴跌的底线位置徘徊。但来自政策层面的两条具有中期影响的政策信息,在继续强化本内参对“周期股主升浪结束但未完,而国企混改接棒周期的可能性大过创业板(配角)”的中线行情风格转换的基本判断。 一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央企深化改革降低杠杆工作,要求加大央企兼并重组力度,稳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会议还提到,要推动火电、电解铝、建材等行业开展减量减产,严控新增产能;二是,三大报披露,23日工信部起草《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0亿元。 简言之,国企改革仍是今年剩余月份,其中央企重组预计又是个案最多,又是最易出现牛股的方面;周期股上涨的基本逻辑未变,但内部的主涨品种可能发生变化。在判断煤钢有色今年去年产能任务大概率提前完成的情况下,监管层正在扩大去产能的攻坚领域,火电、电解铝、建材成为新的重点。涨价周期股热点可能出现转移,铝和水泥、玻璃等可能成为新的主涨品种。不过,火电由于受制上游动力煤价格飙升的制约(煤价比电价涨的快),另外受季节因素影响,随着夏季用电高峰过去,未来两三个月的家庭用电增速会显著下降,涨价逻辑最弱。
《A股还有一场“角斗”:周期股的上涨还没有完!》:博览研究员认为,对周期股、周期品的炒作既不是发改委也不是交易所能够“压下来”的。市场经过了上一次的上涨和回调到再次上涨,尽管面临更大的向上突破的阻力,但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因此,市场与监管之间可能还会出现二次甚至三次博弈。如同当前雄安新区炒作的过程一样。虽然,从中央到部委到监管层,都希望看到市场的稳定格局,但游资似乎有一口“炒作的气”还没咽下去。恐怕双方在这个问题上还得有一次“角斗”!



                           e119094fbad297151f65a21e8af0c8dd.gif                  博览视点
66ac4c49d3a7ba9dc2e62b2000b33576.gif                  



国务院再推去产能+万亿环保目标,强化“周期主升结束但未完”论断                 
【研究员】:柏双
结论:虽然近三个交易日周期股都在调整,且拉长周期看,自8月11日的暴跌后,周期股一直在当日暴跌的底线位置徘徊。但来自政策层面的两条具有中期影响的政策信息,在继续强化本内参对“周期股主升浪结束但未完,而国企混改接棒周期的可能性大过创业板(配角)”的中线行情风格转换的基本判断。 一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央企深化改革降低杠杆工作,要求加大央企兼并重组力度,稳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会议还提到,要推动火电、电解铝、建材等行业开展减量减产,严控新增产能;二是,三大报披露,23日工信部起草《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0亿元。 简言之,国企改革仍是今年剩余月份,其中央企重组预计又是个案最多,又是最易出现牛股的方面;周期股上涨的基本逻辑未变,但内部的主涨品种可能发生变化。在判断煤钢有色今年去年产能任务大概率提前完成的情况下,监管层正在扩大去产能的攻坚领域,火电、电解铝、建材成为新的重点。涨价周期股热点可能出现转移,铝和水泥、玻璃等可能成为新的主涨品种。不过,火电由于受制上游动力煤价格飙升的制约(煤价比电价涨的快),另外受季节因素影响,随着夏季用电高峰过去,未来两三个月的家庭用电增速会显著下降,涨价逻辑最弱。

                                 
【博览财经研报】虽然近三个交易日周期股都在调整,且拉长周期来看,自8月11日的暴跌后,周期股属于一直在当日暴跌的底线位置徘徊。但来自政策层面的两条具有中期影响的政策信息,在继续强化本内参对“周期股主升浪结束但未完,而国企混改接棒周期的可能性大过创业板(配角)”的中线行情风格转换的基本判断。
一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央企深化改革降低杠杆工作,要求加大央企兼并重组力度,稳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会议还提到,要推动火电、电解铝、建材等行业开展减量减产,严控新增产能;
二是三大报披露,23日工信部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先进环保技术装备的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主要技术装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培育十家百亿规模龙头企业,创建百家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规范企业,打造千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若干个带动效应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0亿元。
首先,国常会指出,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在国企改革中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央企在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防控债务风险、推进提质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经营状况显著改善,今年前7个月央企利润总额由去年同期的同比下降3.7%转为同比增长16.4%,资产负债率比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提质增效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成绩来之不易——显然,央企的上述成绩除了少部分央企的兼并重组之功,主要还是来自于去产能推动下的周期上涨。正如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所言,没有价格上涨利润回升,哪来负债降低?!
而国常会将之作为“央企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绩,也意味着,今年剩余的数月乃至明年,决策层将继续在推动国改和供给侧改革的大旗下,推动周期品种去产能。同时对周期品涨价保持一定的容忍度。
实际上,会议也毫无意外的重申了“当前要抓住央企效益转降回升的有利时机,把国企降杠杆作为‘去杠杆’的重中之重,做好降低央企负债率工作”的路线,并提出了四条
一要建立严格的分行业负债率警戒线管控制度。对高于警戒线的企业在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增加资产负债率的权重,并严格把关主业投资、严控非主业投资、禁止安排推高负债率的投资项目。
二要建立多渠道降低企业债务的机制。对效益增长较快的企业要督促其在确保正常生产经营前提下利用部分利润降低债务。对负债率低于警戒线或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鼓励其主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并在当期损益中消化去产能等改革成本。研究出台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国有资产处置有关财务处理办法,探索建立国有资本补充机制,妥善解决企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所需资本。
三要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督促已签订的框架协议抓紧落实。推动发展前景好、有转股意向的央企创新模式,加快推进债转股。加大央企兼并重组力度,稳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债转股实施机构多渠道筹资。鼓励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有条件的央企基金采取各种市场化方式参与债转股。
四要强化问责,对负债率持续攀升的企业要约谈提醒,对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严肃追责。与地方合作的项目要严防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其次,对于环保部提出的未来三年令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0亿元的目标,结合此前第四轮环保督查对于强化限产,从而间接有利于周期去产能涨价的逻辑,博览研究员认为这一重要长期规划政策同样不能忽视。
简言之,第一,国企改革仍是今年剩余月份,其中央企重组预计又是个案最多,又是最易出现牛股的方面。第二,周期股上涨的基本逻辑未变,但内部的主涨品种可能发生变化。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国常会新闻通稿在在第五条提出:在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降杠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今年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和治理特困企业等工作任务。推动火电、电解铝、建材等行业开展减量减产,严控新增产能——
我认为,这意味:其一,煤钢有色等前期主涨周期品种的上涨基本逻辑未变;其二,在判断煤钢有色今年去年产能任务大概率提前完成的情况下,监管层正在扩大去产能的攻坚领域,火电、电解铝、建材成为新的重点。
从股市层面来说,涨价周期股热点可能出现转移,铝和水泥、玻璃等可能成为新的主涨品种。不过,火电由于受制上游动力煤价格飙升的制约(煤价比电价涨的快),其涨价的利润基本上都被煤企蚕食。另外受季节因素影响,随着夏季用电高峰过去,未来两三个月的家庭用电增速会显著下降,“产品涨价-企业利润回升-股价回升”的逻辑在火电企业是最弱的。
事实上,昨晚沪铝一扫日盘跌势,夜盘刷新最高历史记录。本周三夜盘,基本金属涨跌互见,沪铝主力合约1710高开0.2%,此后一路走高,盘中大涨3%,创历史新高,一扫日盘反弹乏力之势,当日收涨2.6%。这与当天的日盘,沪铝收报16210元/吨,收跌1.07%,表现逊于其他基本金属。形成鲜明底部,说明政策信号已经第一时间在期市上得到反馈。
可以预料的是,今日的股市将继续反馈对铝和水泥、玻璃等可能成为新主涨品种的上市公司的追捧!


                        

A股还有一场“角斗”:周期股的上涨还没有完!                 
【研究员】:田文
结论:博览研究员认为,对周期股、周期品的炒作既不是发改委也不是交易所能够“压下来”的。市场经过了上一次的上涨和回调到再次上涨,尽管面临更大的向上突破的阻力,但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因此,市场与监管之间可能还会出现二次甚至三次博弈。如同当前雄安新区炒作的过程一样。虽然,从中央到部委到监管层,都希望看到市场的稳定格局,但游资似乎有一口“炒作的气”还没咽下去。恐怕双方在这个问题上还得有一次“角斗”!

                                 
8597f7e700e478004d6662fe302367e5.jpg
    【博览财经研报】尽管再次遭遇“监管政策”的“约束”,但从短周期来看,周期股向上突破的可能性仍然很高。
博览研究员认为,从现在出台的行业约束性政策和“限制性”交易政策来看,暂时还遏制不了周期股的炒作。毕竟去产能的政策对市场预期的影响,在近期一再被强化:最新的消息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央企深化改革降低杠杆工作,促进企业提质增效。而在部署“国企降杠杆”具体工作的第五项当中,再次强化了“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的必要性、迫切性——
五要在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降杠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今年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和治理特困企业等工作任务。推动火电电解铝建材等行业开展减量减产,严控新增产能。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增强发展后劲。
考虑到近来密集的“环保政策高压”,可以合理推测的是,“十九大”前后,无论是基于国企改革、降杠杆,去产能,还是环保“硬指标”等因素的烘托,决策层锐意改革,要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实践“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这一政策诉求,向外界宣誓近2年来估计侧结构性改革的“战果”,都势必反复强化投资人对“供给端压缩”的“既定认识”,从而“固化”对一段时间内“供求失衡”的预期
而这一“固化的认知”对周期品价格上涨预期的刺激,并不会因为今天某某委、某某协发个“震慑性”的“警告”,明天某交易所提高一些“交易门槛”就能够快速遏制!!
a4dcd0f477ca5d6ee3ab6b619016bb20.jpg
尽管上述“约束性政策”能够对即期市场预期形成压制,但压制之后蓄积的却往往不是“对价格下行的预期”,反倒可能是“蓄势反弹”的冲动
这从8月以来的“周期品、周期股行情的两次反复”过程当中,反应得淋漓尽致!
第一次上涨,发改委、交易所等出政策调控,股价、商品价格下行;
但不久,黑色系、周期股又“卷土重来”;
第二次上涨,相关部委再次出政策,价格又有所回调;
但23日国务院再次强调“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今年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推动火电、电解铝、建材等行业开展减量减产,严控新增产能。”
这又会让“人心思涨”的周期品和周期股,作何感想?
……
博览研究员隐约觉得,8月的这次市场炒作黑色系,与4月时市场炒作雄安概念有诸多相似之处
彼时,监管层也是经过了两到三次的博弈,甚至最后不得不使出“停牌自查”的绝杀,才将市场对“雄安概念”的“非理性炒作”控制下来!
那段时间,有关方面把“监管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而此次有关方面对黑色系炒作的监管,虽然还处在“黄牌”警告的阶段(还没动用“停牌自查”这张“红牌”来绝杀),但其“调控的韵律”,却和彼时遏制雄安概念的“非理性炒作”的节奏一致
那么,这次针对“周期股”的“调控”,会否重蹈4月“调控雄安概念”,进而引发“竞争式监管”的忧虑,导致整个大盘“快速下跌”的覆辙?
对此,博览研究员分析认为——
从政策面上看,自4.25“政治局集体学习金融”到7月中旬金融工作会议(金融服务实体、控制金融风险),再到7.24政治局会议总结上半年、布局下半年提出“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时机、把握好度”以来,由于从决策层到监管层,都在吸取4-5月行情“处置风险引发新风险”的经验教训,因此,本内参倾向于认为,有关方面此次对“周期品”的调控,会更加注重“平衡、时机和度”,这就为相关品种的“择机上涨”,留下了“政策套利的空间”
第一,此前证监会强调,临时性的监管措施已经完全撤出,而银监会也表示其针对银行业的摸底排查也已经结束了。显然,4月份的时候是一个监管力度逐步升级的过程,而现在是监管则趋于“常态化”的过程
第二,彼时对雄安概念炒作的监管,从“黄牌”到“红牌”再到最后的“崩盘”,从最终结果来看,也不是监管层的“初心”。所以,后来雄安概念又反弹了。但那时,有关方面出于“政治正确”的考虑,必须得采取措施,否则最终炒作成了收割散户投资人的行情,最终还得要落下“罪名”。
从市场面上看,周期品自身的上涨潜力,不仅来自于政策在“供给侧”的调控,也具有来自经济基本面的“需求”增加的支撑:尽管7月实体经济数据所有回落,但并没有立马阻止市场对整个下半年经济增速保持平稳增长的预期,尤其重要的是,7月金融数据当中社融,尤其是中长期贷款保持“高位稳定”,预示未来一两个季度经济增长的潜力仍然不错,这为周期品保持一定的反弹,提供了支撑
总结
博览研究员认为,对周期股、周期品的炒作既不是发改委也不是交易所能够“压下来”的。市场经过了上一次的上涨和回调到再次上涨,尽管面临更大的向上突破的阻力,但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因此,市场与监管之间可能还会出现二次甚至三次博弈。如同当前雄安新区炒作的过程一样。虽然,从中央到部委到监管层,都希望看到市场的稳定格局,但游资似乎有一口“炒作的气”还没咽下去。恐怕双方在这个问题上还得有一次“角斗”!


                                 
                                           决策参考
                 



这个问题“不搞清楚”,A股可能重蹈往昔“覆辙”                 
【研究员】:杨波
结论:A股自7月17日以来既有创业板的月度行情,也有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周期股行情,但市场总市值至少没有对我们一直关注的重点区间实现有效突破。(此前研报中多次详细解读过这一区间的构成和意义) 博览研究员认为,根据A股运行的历史经验,上述情况的出现,与市场不清楚监管层后续的基本政策意图有着很大的关系。具体到当前,监管层需要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与“抑制非理性炒作”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上给市场以明确指引,即:谁是目的,谁是方法?是否要以方法为目的? 否则,在当前总市值图形已出现类似于今年4月7日之前走势的情况下,A股可能重蹈往昔覆辙。

                                 
【博览财经研报】如相关研报所述,中国联通的大手笔“混改”并没有在A股产生有持续性的“做多”盛况。
另一方面,正如很多投资人看到的,A股自7月17日以来既有创业板的月度行情,也有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周期股行情,但如下图所示,市场总市值还没没有对我们一直关注的重点区间实现有效突破。
1555fac4f18301dd729f6bbb2fec3dfb.jpg
在8月16日《中国股票果然“罕见出现‘火热夏天’”?数据其实有些冷》一文中,博览研究员指出,“总体而言,股灾后的两年里,沪深两市的总市值总体处于一个市值矩形区间的下方。股灾后首轮反弹时的市值高点,和‘熔断行情’前的市值高点,分别构成了这一市值矩形的上下点。虽然不可否认,自‘熔断行情’之后,沪深两市总市值呈现上升,但上述市值矩形区间至今一直无法有效突破,这充分说明,A股总体是一个弱市修复(或者说‘恢复元气’)的态势。”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
博览研究员认为,根据A股运行的历史经验,除资金面的存量博弈特征外,上述情况的出现,与市场不清楚监管层后续的基本政策意图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监管层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给市场以明确指引,在当前总市值图形已出现类似于今年4月7日之前走势的情况下,A股可能重蹈往昔覆辙。
为什么这么说的?
如下两图所示,上证综指与总市值的运行有着同步性,而当两者在几次发生重大阶段性变化时,可以看到,监管环境都在同期发生了变化。由此,可以说明,以任何时点为起点,监管层后续的基本政策意图以及市场对这一意图的理解,对A股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2f292fb96baac9b47034467429876ecc.jpg
图一 上证指数一些阶段出现方向性变化时,都出现了政策环境的变化
a584f5bef63495d4d621af46f57e5227.jpg
图二 上证指数与总市值指数有着同步性,即总市值指数也受政策环境的因素
除此之外,下图的6个圈标出的是自股灾发生以来总市值指数出现方向性改变的6个结点。这其中,有些时候如前所述,监管环境发生了变化。有些时候没有,这说明,影响A股运行的,还有资金总量的因素。而从总市值指数在2年多来一直没有有效突破相关区间这一点来看,市场的“存量资金博弈”特征至今没有改变。换言之,外部资金在过去2年多是时间内并没有向A股实现净流入。而众所周知,外部资金是否流入A股,政策环境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8b5cc7ed2ee5c2eeeb2c8857e57de476.jpg

图三 自股灾发生以来总市值指数出现方向性改变的6个结点凸显市场“存量博弈”的特点
具体说当下的政策环境。
“425讲话”后,金融监管从“监管竞赛”转为“监管协调”,此后,证监会负责人在6月份的讲话中,要求券商不仅仅要做好IPO工作,还要在通过并购重组服务国企改革方面多做一些成绩。7月中旬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业的三项工作: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根据上述一系列政策,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提出:长线资金可以准备入市。基本原因在于,我们认为A股政策环境正在向有利于形成一轮中长期上涨行情的方向发展。最近,证监会在官网上连发三文,指出为“股市异常波动期间为稳定市场所采取的临时性政策措施已全部退出。”。不久,深交所发文提出停复牌是资本市场正常的行为,不能“一刀切”的“谈‘停’变色”。
在上述结论和官方表态的基础之上,我们提出,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A股下半年将更多的按市场的自身规律来运行,且部分领域的舆论环境正向遵守市场的方向转变。
但是,博览研究员注意到,目前,监管层不同机构间的表态,仍存在着让市场难以理解监管层下一步监管意图的情况。
以22日最新的消息为例,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上交所在服务实体经济倡导价值投资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包手严查异常交易,对各炒作帐户及时采取书面警示、暂停当日交易、限制交易等措施。今年以来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抑制了雄安新区、周期性商品价格上涨等概念炒作进一步发酵,市场非理性追涨杀跌有所降温。
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倡导价值投资,抑制非理性炒作是对的。但从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理论上讲,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无法做到杜绝炒作。这实质上涉及到的是这样一个问题——监管层如何处理“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与有形之手的边界,这两者的关系问题。
进一步结合上交所相关负责人的讲话来说,上述关系问题,是“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与“抑制非理性炒作”这两者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目的与方法的关系问题。
理论上来说,为了达成目的而倡导一种方法,这种逻辑没有错。但如果发展成将方法变成了所追求的目的,就会出现本末倒置以及方向混乱的结果。
以最近这次在中国联通混合方案上,发生的关于“个案处理”一事的议论来说。2017年2月版再融资新政,有实质特定阶段特定监管目的的正确性。但市场中一些观点强调的是,“一刀切”式的在融资规模、定价方式以及时间间隔做安排,没有完全考虑到企业真实发展的需求,从而没有达到“服务实体经济”这一目的。虽然联通一事以“个案处理”的方式了结,但此前因融资融资规模、定价方式被否或主动撤消再融方案,且再融动机确为实实在在发展企业经营的上市公司,当然会有一些想法。
回到“抑制非理性炒作”一事。从逻辑上说,“防控金融风险”是最终的目的,“抑制非理性炒作”是方法。实现这一方法的方法,是相关负责人提到的相关措施。然而,何谓“非理性炒作”呢?事实上,既没有明确的相关理论,监管层在具体的监管中,也没有对“非理性炒作”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们看到如下情况:
1、一支A股股票在几个月内股价上涨一倍,美股中上市的国内同行用了2年才上涨一倍。同期,A股在股灾后恢复元气,而美国股市主要股指则不断创新高。这种情况下,是否意味着A股这支股票“非理性炒作”呢?但恰恰是这支股票,却被媒体作为上交所相关负责人所说的“漂亮50”中的一员。
2、回顾A股20多年的发展,如一些观点所说,暴涨时监管层出手打压,暴跌时监管层出手“救市”。何为“暴涨”,保为“暴跌”,看似很明确,但实际上也没有一个让市场明确知晓的标准。
3、在个股上也有类似,一段时间,股票连涨3个涨停板,就会收到问询函。但过了一段时间,刚完成资产重组的国企改革标的,股票连涨5个涨停板,才收到问询函。
不论再融资新规,还是问询式监管,无不是后股灾时期新增的政策提施。如今,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强调相关举措取得好的效果,市场不禁要想,这是否意味着前述证监会发文所称的“临时性政策措施已全部退出”一事又有反复吗?由此,市场焉对监管层意图不产生模糊认识的情况?
这样一来,监管层向A股引资的意图难以获得市场方面的积极回应,甚至走势有可能重蹈往昔覆辙。或许有人说,4月份市场回调的原因是监管协调的问题。但请注意,上图有明确显示,存量资金博弈环境下,市场自身是有顶的。加上当前市场对政策走向出现上述疑惑,只能说回调的可能性更大了。


                        

“宇宙第一行”放量拉升:“诱多”的“烟雾弹”?                 
【研究员】:杨波
结论:23日工行以及大金融板块的放量上行,在历史上找得到相似的情况。事实上,在股灾以来,上证指数在运行至阶段高点时,权重股都同期被拉抬。这既可以理解为,资金数次尝试通过拉抬权重股,来使上证指数完成对重要点位的冲击。也可以理解为,资金数次通过拉抬权重股,营造上证指数冲高进入新阶段的“氛围”。从总体环境来说,A股当下离完成突破关键市值压力区间还很远,投资人不能因为权重股出现拉抬,就丧失警惕或过于乐观。而对权重的拉抬,对于创业板来说,并非是好事。

                                 
【博览财经研报】8月23日,工商银行放量上涨2.81%,创9年来新高,“宇宙第一行”的市值标准由此再次提升。同日,大金融板块在资金的强力抬升下领跑A股,上让50放量上行。这也为上证指数提供了上行的力量,无奈有着众多权重股票的周期股下跌,“混改”龙头联通“力有不支”,同时市场整体跌多涨少,故而上证指数较前一日微跌,成交量有所下跌。
正因如此,上证50与上证指数之间,形成了与上周以来不太一样的走势对比关系。此前一周,上证50与上证指数同涨同跌。而23日,上证50独自跳起了华尔兹。
然而,将视野稍作调整,人们发现,上证指数在23日再一次却步于3300点前,这是自市场经历“熔断”暴跌以来,第5次跃3300而无果了。(自市场经历“熔断”暴跌以来,有5次跃3300而无果,其中,个别冲高时期相隔较近,故而在图中着重标注三个时期。)当然,出于严谨的考虑,可暂将23日这次上冲,看做可能出现的一轮连续上冲的一个环节。
b62d21668b5f46fdf674254c38ec1b1f.jpg
怎样看上证指数前4次的这种“屡战屡败”?工商银行、大金融板块同时出现的放量上涨与上证指数冲击3300一线之间,是简单的巧合吗?
通过对自股灾以来,上证指数几次创出阶段高位时,市场领涨板块的分析,博览研究员发现了银证保以及钢铁、煤炭这5个板块的“身影”。
82a0fdb6bda5a96b36f3f47b51a67831.jpg
由此可知,自股灾以来,上证指数在运行至阶段高点时,权重股都同期被拉抬。这既可以理解为,资金已数次尝试通过拉抬权重股,来使上证指数完成对重要点位的冲击,但前4次“屡战屡败”。也可以理解为,资金数次通过拉抬权重股,营造上证指数冲高进入新阶段的“氛围”。当然,全部5次冲高中,或许不完全是同一类资金在拉抬权重,故而,上述两种可能在这5次中可能各有所属。
不论是上面两种可能性中的那一种,博览研究员认为,暂将23日这次上冲放在一边,至少可以说明,资金先后4次都没有能力将上冲持续下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
可以注意到,图1中圈出的3个重要时段,以及上表新增的“熔断”行情发生前的那个时段,与我们以总市值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报中,所提及的重要时段是重合的。而“熔断”行情之后,上证指数运行至3300一线时,总市值也同步运行至我们所提及的关键市值区间区间,且同样屡屡不能有效突破。
因此,资金先后4次都没有能力将上冲持续下去的原因,就是相关研究给出的原因:
1、政策上出现了利空市场的变化。
2、市场存量资金博弈的基本环境使然。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前文的两个问题:
上证指数前4次在3300一线的这种“屡战屡败”,是资金在存量博弈的基提条件下,有时还叠加了政策上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即便资金采用了拉抬权重股这种“省力”的方式,但还是无法让上证指数有效冲破3300。相反,这凸显了市场资金力量有限的窘境。
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做出如下研判:
1、23日(或者说从22日起开始)对3300一线的冲击,同样是在存量资金博弈的基本环境中展开的。所以,成功可能性要打疑问,投资人不能因为权重股出现拉抬,就丧失警惕或过于乐观。
2、在8月16日《中国股票果然“罕见出现‘火热夏天’”?数据其实有些冷》一文中,博览研究员指出,“虽然IPO涉及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但两市总体市值没有在IPO加速情况下出现突破,关键在于创业板市值的大量‘缩水’。”
该文中,我们还将两市总值、主板市值、创业板市值自“熔断行情”以来的走势进行了展示,特别强调自2016年11月底以来,主板市值的走势相较创业板市值的走势而言明显强势,我们指出,这与上证50的拉抬有关。
由此,结合第1点的研判,我认为,接下来,创业板市值可能下行,即创业板指数可能下行。
3、假设因某种原因,而使上文所提的两个原因发生变化,而指上证指数突破3300。博览研究员仍要提醒投资人,即过了3300,不等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要当心市场在股灾第二轮反弹时于3400一线形成的压力,以及股灾的第一轮反弹时于4100一线形成的压力。原因在于,这两个从指数是看上去相隔较远的区间,市场的历史总市值仍属于我们一直说的关键压力区间。且从成交量的角度来说,当前的成交量水平较股灾后第一、第二次反弹期间的水平来说,差距是明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3 09:13 , Processed in 0.139185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