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周刊2019.2.1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9 08: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美冲刺:传中方愿提高透明度,但不会大幅修改美国瞄准的任何政策》尽管美方提出,支持中资企业的境外业务“削弱了美国公司在公平环境下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但中方在此方面没有让步迹象。据听取了谈判简报的人士透露,中方的谈判团队已表示愿意提高各种补贴制度的透明度,但不愿废除或大幅修改美国瞄准的任何政策。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束之后,习主席会见了来华的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博览财经注意到,此次习主席会见中美谈判团队的新闻稿里,使用的是“又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此句的关键在“就主要问题达成原则共识,并就双边经贸问题谅解备忘录进行了具体磋商”这句上。这是中美谈判以来,首次出现类似的表述。尤其是提到了谅解备忘录的磋商,这意味着谈判工作进入到文本阶段。这也是第一次对外公开提及谅解备忘录文本,显示出双方谈判与以往不同的进展程度。

在旧体系中“妥协”,在新世界“加码:”中国的“错位竞争战略”!》这次中美贸易谈判,中美元首“很大度”的给了彼此“面子和里子”,根本上还是各自在“非原则性、非关键性”领域做出“让步”,以保证各自能够尽早在“决定性的、颠覆性的”领域真正的展开“较量”……研究机构指出,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全球27.8%的新增数据,而美国只拥有17.5%;中国新增数据增速远将超全球平均水平。Mozilla基金会的技术政策研究员Ayden Ferdeline在接受CNBC采访时总结称:“我们的个人信息正成为针对我们的武器”。




                                           博览视点
                 



中美冲刺:传中方愿提高透明度,但不会大幅修改美国瞄准的任何政策                 
                                 
研究员 田文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90218%2F15504500977570.jpg
【博览财经分析】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正在经历冲刺阶的奔跑。尽管美方提出,支持中资企业的境外业务“削弱了美国公司在公平环境下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但中方在此方面没有让步迹象。据听取了谈判简报的人士透露,中方的谈判团队已表示愿意提高各种补贴制度的透明度,但不愿废除或大幅修改美国瞄准的任何政策
在此前的研究当中,博览财经已经指出,自2018年底以来,中美双方“达成贸易和解”的规律在大幅提升,究其原因,其实关键就在于美方的“谈判策略”(注意并不是其“遏制中国”的长期战略出现改变!),而其中关键就在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开始面临“经济增长的压力”,同样处于贸易战阴云当中的,并不只有中国才遭遇“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
其实,美国的压力和担忧一点也不比中国少。近几个月来,美国股市行情就像过山车似的,随着谈判的信息起伏震荡不已。中美贸易战对美国的负面影响开始浮现,对美国商业投资和消费者信心的震撼作用凸显,乃至美国一些工商界领袖不得不出来喊停。据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测算,贸易战对中美经济的影响大体相当,都在百分之零点五左右。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全球贸易伙伴咨询公司一份最新报告也显示,中美贸易战可能使美国国民生产总值降低一个百分点,并造成两百多万美国人失业。贸易战持续下去,鹿死谁手,未先可知。
也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近期,中美贸易谈判进入到了“冲刺速度”——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2月14-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北京举行第六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认真落实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共识,对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贸易平衡、实施机制等共同关注的议题以及中方关切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就主要问题达成原则共识,并就双边经贸问题谅解备忘录进行了具体磋商。双方表示,将根据两国元首确定的磋商期限抓紧工作,努力达成一致。
双方商定将于下周在华盛顿继续进行磋商
……
博览财经强调,2018年12月1日,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在阿根廷G20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并就解决两国贸易纠纷达成重要共识,扭转了贸易战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升级的走势,开启了双方认真解决彼此贸易纠纷的新阶段。
在过去的两个半月里,中美磋商团队以罕见的工作密度和强度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
双方商定将于下周在华盛顿继续磋商(也就是仅隔一个周末就接着谈),这样的密集谈判节奏也是创纪录的。中美经贸磋商正在加速到“冲刺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3月1日是“原计划”规定的“最后期限”,如果届时不能达成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料将现行关税从10%提高到25%,这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从1月份开始,中美经贸团队密集磋商开启。
因此,仅1月份,就有两轮磋商,1月7日至9日,中美双方在北京举行经贸问题副部级磋商。双方积极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就共同关注的贸易问题和结构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交流,增进了相互理解,为解决彼此关切问题奠定了基础。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密切联系。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90218%2F15504500976390.jpg
而笔者解读此次有关谈判的“新闻通告”,有几点颇值得玩味——
第一,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备受关注,会晤结束之后,习主席会见了来华的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
这是自去年中美就贸易纠纷举行磋商以来,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会见美方谈判代表团。世界舆论普遍从这次会见中受到额外的鼓舞,对谈判前景增加了审慎乐观。
中美第六轮高级别贸易磋商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双方对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贸易平衡、实施机制等共同关注的议题以及中方关切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就主要问题达成原则共识。
第二,这轮谈判“又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
以往国社发布的消息稿里,对中美谈判进展的评价可谓“惜墨如金”。1月底的华盛顿会谈时,给出的评价就是“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而在此次习主席会见中美谈判团队的新闻稿里,使用的是“又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此句的关键在“就主要问题达成原则共识,并就双边经贸问题谅解备忘录进行了具体磋商”这句上。
这是中美谈判以来,首次出现类似的表述。尤其是提到了谅解备忘录的磋商,这意味着谈判工作进入到文本阶段这也是第一次对外公开提及谅解备忘录文本,显示出双方谈判与以往不同的进展程度
第三,“双方商定将于下周在华盛顿继续进行磋商”。官方新闻稿里,这次使用了“第六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的提法。公布具体次数,这是头一回。
其实,中美贸易战打了快一年,如果加上副部长级谈判,双方的磋商远不止6轮。在相当长时间里双方打打谈谈,形势胶着。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90218%2F15504500985925.jpg

而就此次习主席的“会见”,博览财经注意到,三点重要信息——
1.中国领导人再次重申了我方原则:中美合作是最好的选择,斗则两败俱伤,我们愿意合作来解决分歧,但合作是有原则的。(也就是坚守底线,核心利益绝不退让)
2.谈判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而且是在重要和困难的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进展,这点也得到了美方代表团的确认。
3.谈判还将继续,近期将在华盛顿谈判。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在他位于佛罗里达的海湖庄园听取了前往北京参加谈判的美方官员的工作汇报。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说:“贸易谈判官员刚刚从中国回来。他们在那里举行了富有成效的谈判。现在和我在海湖庄园会面,讲述详细情况。”
……
博览财经注意到,中方对中美谈判解决问题的态度总的来说比较稳定,一方面以健康心态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以中国改革开放为基本坐标,以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为本,尽量与美方的要求相向而行;另一方面坚守经济主权和国家安全的底线,决不做损害中国根本利益的让步
双方剩余的分歧看上去更像是几只孤立的船了,它们不会被掀翻,但也难成大坝,它们在寻找进港停泊的机会。
博览财经认为,中美贸易磋商显然在走进“后期”,我们应珍惜近一年打打谈谈形成的“理性走向”。
笔者再次强调,中美贸易战不太可能长期、无限地恶化下去,但通过一个全面协议根本性消除彼此纠纷的可能性也很小。
中美经贸关系即使达成协议后也将波澜起伏恐怕是高概率事件,一旦达不成协议,双方谈判进程不会就此中断、会有其他机缘促其恢复同样是高概率事件
中美经贸磋商是双方利益互换,而不是美国单方面索取
博览财经认为,中美都需要一个双赢的协议。大凡对等的国际谈判,都是双向行使街道,而不是单行道。在这种情形下,双方各有所得,而不是一方满载而归,另一方却一无所获。中美经贸磋商是双方利益互换,而不是美国单方面索取的场合。
人们有理由期待,中方承诺扩大从美进口、改善美国公司的市场准入,将换来美方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和对中美高新技术贸易投资限制的放宽。中方让步换取的必须超出贸易战停火本身。
必须强调的是,美国的野心极有可能成为中美达成协议的最大障碍。特朗普在此前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中美新贸易协议必须有“真正的、结构性的改变”,以结束中国“不公平”的贸易行为。美国目前已不满足于先期确定的贸易平衡的目标。它正在更多地聚焦中国的产业政策、政府补贴及国有企业。
美国谈判目标的变化反映出其对华政策的逆转——
2017年12月,美国发布新《国家安全战略》,首次把中国确定为战略对手,开始对中国实行全面遏制。显然,美国统治阶层不为中方的诚意所动,仍旧要同中国决一雌雄。
改变经济体制是美国打压中国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发现,在同中国的竞争中,它越来越难占上风,以为这一切都是中国的经济体制使然。美国认为,要稳坐全球霸主地位,必须从根子上下手,通过改变中国的经济体制、抑制中国体制优势的发挥,来削弱中国的竞争力。于是乎,华盛顿肆意抹黑中国的经济制度,攻击中国的经济政策“不公平”,要求中国“改邪归正”。说穿了,美国的要求无非是要中国削足适履,摒弃自己之长,在国际竞争中败北。
虽然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中方确实希望避免贸易战升级。据经济学家和了解中国立场的人士表示,为此中方准备在除少数行业以外的大部分领域取消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并将继续降低进口商品关税。
但外媒分析称,“在中方看来,更大的威胁是美国要求中方不再保护大型国企使它们免受外资和私营企业的竞争”,以及停止在重点领域向中国企业提供“扭曲市场的补贴以及其他形式的政府支持”。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斯科特·肯尼迪表示:“与省级领导就防范风险举行的这场研讨会是一个信号:准备好迎接困难时期。因为中国不会改变,而且也没人能强迫其改变。美国人和其他人想要的改变不是中国认为自己需要的改变。”
《环球时报》评论称,中国人要尊重美方,同时永远都要坚定地更加尊重自己,并且把做好自己事情的重要性放在与外方谈判的重要性之上。这应是我们不变的态度和原则。
“新华时评”则强调:距离3月1日中美经贸磋商期限只剩两周时间,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中美商定下周在华盛顿继续磋商,而且距离此次北京磋商仅相隔一周,磋商节奏更快了,双方只要朝着“努力达成一致”的方向再接再厉,就会离最终目标越来越近。
对中国而言,置身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经贸磋商仍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中方都会在维护国家尊严和根本利益底线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的成果,也会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
《人民日报》刊文称:中国按既定步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外国公司近来实现多个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中国一系列亮眼经济数据彰显市场活力——2018年进出口总额超30万亿元人民币,今年1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7%,春节“黄金周”期间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首次突破万亿级,这些都增加了世界与中国共同发展的信心。国际社会共同见证,中国一如既往坚持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
在许多中国官方和分析人士眼里,特朗普政府要求的艰难结构性改革意在破坏中国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美国不应该要求中国按照它自己的体制来改变法律和政治经济制度,”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专家贾晋京在北京表示。“中国国有经济的(首要地位)是写入宪法的。如果你承认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你就应该承认它有权具备自己的特色。”
需要强调的是。出于战略考虑,美国十有八九在协议执行或其它问题上挑起新的事端。经贸领域只是美国开辟的多个对华战场中的一个,而且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即使经贸领域无战事,美国遏制中国的态势也难望有所改变。美国在政治、安全及技术等领域的进攻不会停歇下来。就在美国谈判代表抵达北京的当日,美国两艘战舰再次闯入中国的南海寻衅滋事。美国在经贸领域得手后,很可能变本加厉,集中兵力在其它领域对华展开更加猛烈的攻势。指望美国放下屠刀,不切合实际。把中美之争视为生死之战的美国统治阶层几乎没可能对中国心慈手软。
美国还力压中国全面开放市场,并把它描绘成中国百姓的巨大福利。诚然,扩大开放为中国强国所必须。但是,药服用适量是治病,过量则可能致人于死地。要想开放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必须以有序、风险可控为前提。


                        

在旧体系中“妥协”,在新世界“加码:”中国的“错位竞争战略”!                 
                                 
【博览财经分析】当年的“乐凯”,与如今的“华为”,差别不仅仅是一个成功一个失败,更关键的在于“竞争战略”的差异——
究竟是在“旧体系”当中“转牛角尖式的巴心巴肝,迎头赶上”,最终却在“即将实现赶超”的最后关头,对手直接“掀桌子”,改了“游戏规则”,你以前的心血全部打水漂;
抑或是在“新世界”当中“卡住节点、自主创新”,力争与对手在关键技术上能够“基本上”在“同一起点”玩游戏,此时,你要真敢“掀桌子”,那此次俺们就谁都没得玩!(华为敢在新西兰发整版广告,调侃绵羊国“没有华为的5G,就如同没有新西兰的橄榄球”)。
这次中美贸易谈判,中美元首“很大度”的给了彼此“面子和里子”,根本上还是各自在“非原则性、非关键性”领域做出“让步”,以保证各自能够尽早在“决定性的、颠覆性的”领域真正的展开“较量”……
当特朗普去年首次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时,他是一个坚定的重商主义者,认为全球贸易是一场“零和”游戏,哪个国家盈余最大,哪个国家就获胜。因此他最初着眼于消除中国对美国的商品贸易顺差。后来,特朗普从莱特希泽那儿接受了有关中国产业政策和国家补贴的速成课程。最近几周特朗普表示,如果这些问题没有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就不会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
特朗普和他的团队认为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在中方看来是主权权利,这些权利对过去四十年中国取得的经济奇迹至关重要
特朗普和莱特希泽一再表示,中方必须彻底改革或取消此类支持计划。特朗普在此前发表的国情咨文演讲中誓言,终止贸易战的任何协议都必须包括“结束不公平贸易行为的真正结构性变革”。美国官员们主张,中国的补贴扭曲了世界各地的市场和竞争。
在去年发布的两份有关中国据称存在的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报告中,莱特希泽挂帅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大部分批评集中于中方支持在境外投资或经营的企业,并致力于推动开发电动和其他“新能源”汽车
中国或将在数据争夺战中远超美国
Mozilla基金会的技术政策研究员Ayden Ferdeline在接受CNBC采访时总结称:“我们的个人信息正成为针对我们的武器”。
研究机构指出,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全球27.8%的新增数据,而美国只拥有17.5%;中国新增数据增速远将超全球平均水平
研究机构报告称,随着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广,到2025年,中国的新增数据总量将远超美国。
数据研究公司IDC和数据存储公司希捷的联合研究显示,报告称,在2018年,中国产生了7.6泽字节(ZB,百万兆十亿字节),而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增长到48.6ZB。与此同时,美国去年的数据约为6.9ZB,而到2025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30.6ZB。中国新增数据增速远将超全球平均水平。
报告同时指出,到2025年,预计全球新增数据总量将从2018年的33ZB增加到175ZB。主要的增长动力将来自娱乐平台、视频监控录像、联网设备、生产力工具和元数据。这意味着: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全球27.8%的新增数据,相比之下,美国将拥有17.5%的新增数据。
IDC分析师在报告中称:随着我们正日益成为一个信息经济,数据是数字世界的核心。
报告指出,企业正在利用数据开拓新市场,改善客户服务,在某些情况下,通过销售这些信息创造新的收入流:数据可能不在资产负债表上,但数据是公司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可以在数字化转型中创造竞争优势。
IDC的分析师举例指出,正是利用数据,中国的科技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才能推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与中国传统银行展开较量:通过利用多年来收集的大量用户数据,这些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行为和偏好,创建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决策参考
                 



A股调整了?外资放缓了?长线资金又该加码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218%2F1550450268746894.jpg
【博览财经研报】虽然“两融”与“配资”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滞后”指标,但其在一段时间内,仍然能够反应投资人的预期与心态,与此同时,外资与“国内长线资金”(如职业年金等)仍然在持续流入。虽然有分析指出这种“外资流入的速度有所放缓,有些盈利资金也在‘落袋为安’”,但博览财经认为,长期看,外资与国内长线资金的入市是“大趋势”,期间的些许波动,很难改变这一大方向!
笔者坚持认为,只要“国内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做多’大氛围不出现逆转”,则A股“估值修复行情”就不会夭折!虽然其在经历了长达一个月的上涨之后,势必会有“技术性修正”的必要,但我个人认为,当前并没有看到足以遏制这一轮上涨行情的“逆转性因素”的出现!国内“稳定性力量”持续提升,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样出于“稳增长”的考虑,开始“步中国后尘”,逐渐转变“加息、收紧货币”的政策立场,流露出“再次‘宽松’”的可能倾向!这都为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主要股市的“稳定性”,甚至是进一步的反弹、乃至“中期上涨”,提供了“可持续的政策基础”(除非经济增长的威胁,开始动摇全球投资人的“安全性预期”)!
因此,即使短期内A股的回调,也没有改变我对A股此轮行情的“积极预期”,而恰在此时,从市场的草根“配资”到大资金的“积极入市”,尤其是监管层持续“落实”激活资本市场的新政策,也在强化股市回调之后的“再上涨”预期
长线资金又到了“做准备的时候”!
上周外资流入放缓了?但不改长期流入趋势!
博览财经注意到,新近有分析指出——关于外资有件事最好先打好提前量。据EPFR的数据,上周开始外资流入中国的速度放缓了,本周是否流出也不知道,也许你会奇怪上周那么多北上资金是那里的,其实你看他们突然转性跑去抢猪肉股,就该知道其中主力不过是转道香港的配资资金……
但从中长期大趋势看,外资流入与国内长线资金入市,并不会因为阶段的波动而改变——
1、开年以来北上资金净买入926亿元。
沪指上周(2月11日至2月15日)上涨2.45%,北上资金净买入263.71亿元,已经连续第七周净买入。其中,开年以来累计净买入926.06亿元
具体来看,上周北上资金五个交易日皆净流入。从板块持股变动来看,深股通(主板)、深股通(中小板)、深股通(创业板)、沪股通本周持股数量环比增幅均超2%,分别增加6.33%、5.94%、7.94%、2.24%。
值得一提的是,沪股通连续七周持股比例增加。创业板是板块中周环比增持数量比例最大的板块,其中部分个股获得北上资金大比例持仓。如汇川技术,本周北上资金增持比例为1.11%。该公司2018年度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0%-15%。公司是专门从事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从单一的变频器供应商发展成机电液综合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2、今年企业年金业务大有机会。有基金人士预计,今年企业年金新增规模在千亿元级别。此外,同为养老金第二支柱,职业年金入市今年也将取得显著进展,据悉,各地职业年金受托机构“选秀”有望在上半年全部结束
今年企业年金基金的增量有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部分企业的企业年金缴费比例有望提高。近期多地国资委发布了规范监管企业实施企业年金的相关文件。根据文件精神,企业年金缴费比例上限总体上调。二是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参与企业年金基金有望成为新增长点。三是职业年金倒逼效应。一家大型机构年金业务负责人表示,今年职业年金将加速落地,可能倒逼有条件的企业抓紧启动企业年金。
连阳之后:配资公司会议室爆满
从事场外配资业务的市场经理:这几天很多同事都接了配资的单,公司的会议室天天爆满,都是过来咨询或签合同的客户。
1月以来股市持续上涨,微博、股吧等平台上不少投资者开始暗悔“没有加杠杆”,“加仓”、“搏一搏”、“配资”等字眼频繁出现。
朋友圈的场外配资掮客也开始大肆吆喝 “机会不是每次都能抓住”,“五连阳了,这种行情再不做就太可惜了”等煽动性的言论。
一名场外配资机构客户经理推介业务的朋友圈显示——2月11日至13日,两融余额分别为7225.66亿元、7260.86亿元和7316.04亿元,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1:1杠杆年化利率9%、1:2杠杆年化利率10%、1:3杠杆年化利率11%。”
某做配资业务的客户经理称,其所在公司目前存量配资资金80多亿元,客户配资额在2000-4000万元以内,资金10分钟之内到账:如果你有10万资金的话,我们最多可以给你配到4倍杠杆,一个月起用,月息1.5左右。除了利息、交易佣金,没有其他任何费用。
与此同时,连续多个交易日的上涨,使得两融交易日渐活跃——
节前证监会官网曾发布公告,表示沪深交易所正在抓紧修订《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从制度规则上着手,拟一方面取消“平仓线”不得低于 130%的统一限制,交由相关方自主协商,同时,扩大担保物范围,进一步提高客户补充担保的灵活性。
Wind数据显示,2月11日至13日,两融余额分别为7225.66亿元、7260.86亿元和7316.04亿元,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多家券商营业部也表示,近段时间两融业务有复苏的迹象:只要不大跌,两融余额会上来。陆陆续续有人来开融资融券账户,期权业务也很活跃,因为杠杆比两融大。
而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监管层加速落实决策层“激活资本市场活力”的积极性已经“爆棚”——
监管层全力落实“激活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1、上证G60指数、以及ETF等相继推出!
2月15日,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与上交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上交所设立上证G60科创走廊指数综指及成指。目前,该指数已完成编制,待全部程序履行完毕后适时推出,条件成熟后,将基于G60成指尽快推出ETF产品。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G60综指采用的样本股共计161只,约占沪市全市场股票数的11.7%,合计市值约1.5万亿元。指数成份股重点涵盖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医药生物、原材料等实体行业。
上证G60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选取九城市已在上交所上市以及未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50家具有科创代表性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相较于G60综指,G60成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新行业的权重分布有所增加
2、上交所召集保荐机构座谈科创板 与会代表建议实行T+0。
上交所15日召集33家保荐机构座谈科创板,有关上市初期价格波动方面,与会代表认为前五日无涨跌幅限制值得商榷,并建议T+0,放开涨跌幅限制。此外,上交所有关人士表示,配套细则已着手制定,3月份仍可能有指引陆续发布。
3、海淀筛选31家高新企业备选科创板
科创板开市在即,为推动驻区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登陆科创板,加速创新发展,海淀区建立科创板潜力企业评级与筛选平台,截至目前,筛选出31家有意愿、具备上市条件或已在证监会排队的企业。
科创板改革之风吹向资本市场,所到之处皆有“新意”。市场人士认为,科创板+注册制的增量改革将会给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带来大变化,当前各参与主体均对科创板的兴趣较浓,随着征求意见期的结束,企业辅导备案逐步显现,业内普遍预计,科创板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
总结
笔者再次强调,只要“国内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做多’大氛围不出现逆转”,则A股“估值修复行情”就不会夭折!虽然其在经历了长达一个月的上涨之后,势必会有“技术性修正”的必要,但我个人认为,当前并没有看到足以遏制这一轮上涨行情的“逆转性因素”的出现!因此,即使短期内A股的回调,也没有改变我对A股此轮行情的“积极预期”,而恰在此时,从市场的草根“配资”到大资金的“积极入市”,尤其是监管层持续“落实”激活资本市场的新政策,也在强化股市回调之后的“再上涨”预期!长线资金又到了“做准备的时候”!


                        

2019年全球金融主线就是全球货币政策的“再次转向”                 
                                 
【博览财经分析】风险资产因鸽派美联储而狂欢,美股迎来“神奇1月”,新兴市场股市也再获资金流入,提高了全世界的大部分股市的风险偏好,带动A股和港股也是一路向上,尤其是在两个市场估值如此之低的情况下,估值修复起来也是相当快速。
2019年1月4日,鲍威尔在议息会议后的发布会上一改以往的“冷漠”立场,不但强调联储正在聆听市场、“耐心”加息,还表示视情况可能改变收紧货币的步调。
一个月过去,鸽派的鲍威尔对全球资产定价产生了可观的影响。
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正在密切关注主要经济体的关键通胀数据是否支持央行离开紧缩道路。本周,中国、美国都将公布1月CPI和PPI数据,英国也将公布1月通胀数据。近几周以来,全球央行转向明显,央行可能将通胀数据看做是保持货币政策宽松的理由。而面对衰退威胁,欧洲各国一改金融危机后持续多年的紧缩姿态,纷纷转而拥抱财政刺激。
博览财经注意到,美联储转“鸽”为风险较高的资产带来一定裨益。瑞银更看好新兴市场在今年的表现。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建议超配全球股市,并增加了对EM股市的配置,认为其估值更有吸引力
博览财经认为,2019年,美联储立场转向鸽派,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来说,货币和跨境资本流动两个层面的压力会明显下降,这些国家的国内政策空间会有所拓宽,可能有助经济基本面改善。从这个角度来看,2019年国际资本会重新流出美国,带动美元指数走弱。
首先是全球的货币政策放松,流动性改善。
在1月29日,美联储2019年的第一次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决定维持当前2.25%到2.5%的联邦基金利率不变,并在会议声明重删除了“进一步渐近加息”和“经济前景风险大致平衡”两句话。暗示美联储将会放缓加息和缩表的节奏。
与此同时,印度央行2月7日发布声明,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6.25%。在其国内通货膨胀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运行的背景下,这一决定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2019年的全球经济的主线明显就是全球货币政策的转向,换而言之,就是流动性改善
而引发上述这种政策预期变化的关键,就在于全球经济的“基本面”出现了“异动”——
央媒头版刊评:中国当季增速有可能探至6%
新华社主管的《经济参考报》今日头版刊发署名熊园的评论文章称,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承压,保守估计全年累计增速将落至6.3%左右,当季增速则有可能探至6%。
文章指出,一方面,美欧经济再弱,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另一方面,已经开完2019年地方“两会”的30个省市中,有22个省市下调GDP增长目标。保守估计全年累计增速将落至6.3%左右,当季增速则有可能探至6%。
欧盟各国将被迫打开“财政水龙头”
博览财经认为,欧洲各国正面临陷入经济衰退的危险,且德国和意大利可能已陷入“技术性衰退”。新的一年,绝大部分欧元区国家将财政刺激纳入政策考量,德国、法国、意大利均计划实施至少相当于国民收入0.4%的财政刺激。除财政刺激外,欧洲央行也在考虑货币宽松的可能。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1月28日的听证会上重申,“欧元区经济前景所面临的风险正发展成为偏下行”,并暗示“如果形势变得非常糟糕”,欧洲央行不排除重启新一轮QE量宽买债政策。
欧元区1月制造业PMI指数创逾四年新低,其中,德国数据四年来首次跌至荣枯线下方。而欧洲三大经济体11月工业产出均陷入负增长,德国的情况尤其令人担忧。
德国2018年未季调GDP同比1.5%,全年增速创5年新低,远低于2016年和2017年前值2.2%。德国一直是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引擎,但近期增长出乎意料地停滞不前。持续的经济衰退可能会蔓延至整个欧元区。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近期表示,德国的经济衰退将比此前预期的更深、更长久。
日本企业盈利创2011年大地震来最大降幅
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日本公司抵挡不住全球经济失速和贸易纠纷带来的冲击,诸多大公司不仅上季度表现令人大跌眼镜,还下调了未来的增长预期。
产业链严重依赖全球经济体系的日本,在全球经济阴云密布的当下,日本企业盈利创下了七年来最大的降幅。
日本各大公司在上个财年三季度(通常指2018年10至12月)的盈利数据已经全部出炉。英国《金融时报》指出,由于中美贸易紧张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日本企业这一季度的盈利创下了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以及海啸后的最大降幅。
……
总结而言,眼下全球经济将共振趋弱,全球政策也将共振趋松。一方面,美欧经济再弱,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2018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时隔两年首次下调美国和全球的经济增长预期,2018年12月美联储同样时隔2年首次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时至今年2月,欧盟、英国、澳大利亚纷纷下调未来经济增速预期,其中2019年的下修幅度均在0.5个百分点以上。而透过表征经济景气度的制造业PMI,年初以来包括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均表现欠佳。
在国内,已经开完2019年地方“两会”的30个省市中,有22个省市下调GDP增长目标(还有4省持平、4省上调),30省平均调低了0.4个百分点,最大下调幅度为1.5个百分点,并有10余省将目标增速调至6%左右。与此同时,2019年1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5%,连续2个月低于荣枯线。
经济有压力,政策自然会有优化。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基于最近两次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结果和过去10来天美联储高层的最新表态,本轮美联储紧缩周期的尾声已经渐行渐近,美联储2019年加息节奏将大大放缓,欧央行本来计划的加息也可能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焦点透视
                 



面对“超预期”的“宽信用”:最开始,大家都是没信心的!                 
                                 
【博览财经分析】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3.23万亿元、社会融资4.64万亿元……双双刷新历史纪录,市场“亮瞎眼”。
在宽货币向宽信用转换的初期,在市场和实体经济信心恢复的初期,各种低风险偏好和套利型行为,都是正常而且必经的阶段。——因为最开始,大家都是没信心的。
社融和M1数据都是经济见底的先行指标,也是资本市场企稳的关键指标,只有这两个数据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见底迹象,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回暖才能看到曙光。
更长的周期看,新的一轮周期开启,长期的资产价格是可以看得很乐观的
金融数据总量亮眼,结构更佳!
2019年1月社融4.64万亿,市场预期3.3万亿;新增信贷3.23万亿,市场预期3万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0.4%,前值9.8%。
1月金融数据非常好,信贷、社融双双超市场预期,且均为历史最高值。金融数据看,贷款增加3.23万亿,同比多增3284亿;社融数据看,增量4.64万亿,同比多增1.56万亿。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社融存量增速,2017年7月以来社融存量增速一路下滑,从14.8%下降至9.8%,2019年1月社融存量增速大幅反弹至10.4%,与2018年10月增速相当,社融存量增速触底概率较大。
金融数据结构更佳
金融数据中,票据占比低于市场预期。此前市场普遍预期1月信贷、社融放量,主要原因是票据冲量,但数据表明并非如此
信贷数据中, 1月信贷中票据融资增加5160亿,尽管确实创历史最高,但是扣除到历史平均水平2000亿左右,信贷增加依然高达近3万亿,同样是历史最高。
社融数据中,票据增量为有数据以来第三高,但是我们扣除票据融资的3786亿,社融数据仍然是历史最高值
也就是说,票据冲量确实存在,但是无法解释信贷、社融的高增长。
另一个细节是,信贷数据依然存在低估。对比信贷数据3.23万亿和社融中的对实体经济发放贷款3.57万亿,可以发现信贷数据由于非银贷款而低估。1月非银信贷减少3386亿,也如果不考虑这一因素,银行信贷高达3.57万亿。
此外,企业债券融资为历史次高,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均维持地量,均表明融资结构良好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企业中长期贷款,1月高达1.4万亿,为历史次高,同样表明,此次金融数据水分并不多。
整体上看,金融数据不仅总量亮眼,而且结构良好,表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确实取得一定成效。
从社融见底到经济见底,市场通常有何表现?
方正证券表示,金融危机后社融余额增速的见底领先名义GDP见底在4-8个月之间。历史上社融见底至经济见底期间,国债续涨大宗续跌,A股的医药生物、计算机、休闲服务、电子、传媒跑赢大盘。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中国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2300亿元,社融规模增量 46400亿元,双双创历史新高。
方正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陶川表示,年初以来地方专项债的提前发行,叠加信贷投放的季节性规律使得社融增速有望在一季度企稳回升;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社融增速的见底领先于经济增速的见底4-8个月。历史上这期间,国债续涨大宗续跌,股票虽有涨有跌,但平均跌幅也有所收窄。
社融余额增速有望在今年1月企稳回升。1月历来是信贷投放的高峰期,今年加上地方专项债的提前发行,我们的计算表明今年1月的新增社融规模只要达到3.19万亿,便可以实现社融余额增速的企稳回升。这一数字尚不及2016年和2017年的1月(分别为3.48万亿和3.71万亿),因此从当前来看并不难实现。
上半年经济见底可能性仍然较小。金融危机后社融余额增速的见底领先名义GDP见底在4-8个月之间(图表1),这是因为信贷和财政刺激的脉冲向经济的传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考虑到对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管控并不会消除,即便社融增速见底,经济见底的时间很可能较以往更要拉长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90218%2F1550450398252.png
历史上社融见底至经济见底期间,国债续涨大宗续跌,股市有涨有跌。社融—经济增长在拐点上的交叉演进无疑会影响到国内资产轮动。与经济见顶到社融见底这一时期相比(图表2),国债继续上涨但涨幅收窄;大宗商品继续下跌;股票虽有涨有跌,但平均跌幅也有所收窄(图表3)。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90218%2F15504503995422.png

历史上社融见底至经济见底期间,A股一直跑赢大盘的行业有医药生物、计算机、休闲服务、电子、传媒。而如果不考虑2015年的股市泡沫破灭时期,则有色金属行业也加入跑赢大盘的行业(图表4)。一直跑输大盘的行业有钢铁、交运、化工、轻工、通信、银行(图表5)。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90218%2F15504504014800.png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90218%2F15504504029514.png


                        

为何中国人均收入全球第70,但出境游人均消费能排全球第一?                 
                                 
【博览财经分析】据贝恩公司预计2018年中国内地市场的奢侈品销售总额将会达到230亿欧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8%,这是2018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两倍。也就是说,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群体的高档消费增速反而是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群体的基本消费增速的两倍,这对于扩内需是不利的
博览财经也注意到,当前,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前全球排第70名左右,但出境游的人均消费支出额能够排全球第一呢?
相关分析指出,我国居民境外游的主要花费在购物上,真正花在休闲、娱乐上的费用并不多。那么,为何要在购物消费上花那么多钱呢?
原因很简单,国内对品牌类商品的关税较高,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居民出境游的实际旅游花费并不高,购物的目的是为了规避高关税。
有关分析估算,2014年1亿多人次的出境游中,其中有超过3000万属于港澳等地的一日游,俗称“奶粉党”,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不属于旅游支出,否则,就难以解释为何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但为何出境游的人均支出反而领先与发达国家游客。
另外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迄今为止对各阶层居民收入差距偏大问题依然难有对策,这也会影响消费乃至旅游业的增长。
……
博览财经认为,2019年中国经济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重振中国消费。
今年春节有点冷。春节消费依旧强劲,但增速创下8年新低。
春节期间,中国电影票房增长但观影人次减少,出游人数同比增速7.6%,为十年来首次跌入个位数区间,返乡置业基本销声匿迹,楼市热潮不再,引发市场对当前消费潜力的担忧。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215%2F1550191819131520.jpg
中国官方政府数据显示,中国经济2018年放缓至6.6%。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9%,增速跌至2002年以来新低。
虽然去年总体增长率为6.6%,创下近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经济增量“仍然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澳大利亚”。
中国除了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中国展现出来的科技创新和大众创业的趋势更让人“印象深刻”。“中国经济已逐渐脱离对重工业和低端制造业出口的依赖,开始大力发展服务业,这将给全球带来新的发展合作机会。”
中国商务部此前表示:2019年消费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但总体看,中国有广阔市场和4亿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成长性好,韧性强,2019年消费规模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博览财经注意到,扩内需预计成为2019年中国政策层稳增长的重要举措。1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积极释放内需潜力,瞄准发展急需、升级急缺、民生急盼,抓住时机合理增加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有效投资,鼓励扩大国内消费,更好发挥强大国内市场优势。
因此,博览财经认为,中国消费增长仍属中高速水平,消费结构性升级趋势不变,消费仍将经历较长发展阶段
针对春节期间,旅游和电影两大消费项目的“增速下滑”,博览财经注意到,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
1、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潜力仍然存在。我们有巨额的居民储蓄,从春节消费来看,出境旅游火爆,流浪地球在高票价下取得了强势的票房,说明消费能力还是在的。零售销售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人的消费从商品转向服务业。商务部数据显示,餐馆销售增长比总体零售增长更为强劲。
2、消费行为趋于理性。在对未来经济预期偏悲观的情况下,居民的消费行为趋于理性,表现是节衣缩食,主动收缩消费支出,避免不必要的消费。从春节档观影人次上看,今年春节档少了1300万人次,说明有一些人认为,看电影“不划算”。
3、消费预期对消费的影响,大于收入。因此19年推动的个税减税,对消费的刺激,可能不会太明显。
4、消费的分化加大。有钱人的消费,逐步转向境外,19年国内旅游合计4.15亿人次,内地居民因私出入境722.2万人次,大概匡算,出境旅游的人数,大概是国内旅游的5%左右。但是境外旅游,在国际收支上体现为旅游服务的进口,这意味着,对GDP是负作用
5、国内服务业的供给,是严重短板。中国正在向消费驱动转型,其中服务消费是重中之重,但是我们的服务业供给,是价格高、服务差,有过境内外旅游经验的人,应该更有体会。我们服务业的价高质次,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思想不开放,另一个是地方保护太严重,这个不展开了。
博览财经认为,总体看,消费趋弱映衬了2018年总体经济增速放缓至6.6%,这是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年增长率。官方的《经济参考报》预测,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将增长6%
消费是家庭收入增长的反映,而收入增长取决于跟随经济周期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有关方面不愿像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的减速期间那样实施大规模信贷刺激措施,而是选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目标是增加对私营企业放贷、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以及对消费者减税。
毕竟私营部门占城市就业人数的80%以上,这意味着“针对这一部门的刺激措施,可以造福于更广泛的行业和大多数消费者,从而实现自我持续的复苏”。因此,提振消费重点仍应放在收入端,加快落实结构性改革的各项措施仍是关键;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增加农民群体财富收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收入增速回落影响渐现
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19年春节档(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六)全国实现总票房(含服务费)58.4亿元,同比增长1.2%。
与此同时,今年春节档观影总人次仅1.29亿人次,同比下降10.7%,平均上座率37.1%,相比去年下降12.8个百分点。
观影总人次下降了10.7%,上座率下滑了12.8个百分点,而电影总票房仍能基本打平,原因显而易见:票价上涨。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215%2F1550191842115084.jpg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电影票价总体上涨15%左右,三四五线城市票价动辄五六十元以上,让大多数人只能望而却步。
显然,电影作为娱乐需求,需求弹性相当之大,价格一旦上涨,对于消费影响可谓立竿见影。不论是票补取消还是电影发行过于自信所致,所谓春节观影这一新民俗,终究难以抵挡价格上涨的制约。
票价上涨,三四五线城市必然首当其冲,票房在城市之间出现大幅分化。
今年的春节票房增速,只有一线城市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为15.3%。
总体看,2019年春节电影观影人次同比减少,收入增速回落对消费的影响或有所显现。前期就业市场承压、收入增速下降等因素,对居民消费的滞后影响或逐步显现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215%2F1550191876135847.jpg

出国游人数增长将呈现下降趋势
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人数预计超过4亿人,其中出境游预计约700万人。若以4亿人计算,较2018年同期增长3.6%、为2009年以来增速首次跌至个位数区间,占上年总人口比重28.7%、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增幅也为2009年以来最低。
尽管不少权威机构对国内居民境外游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但2017年因私出境的人次增速只有5.7%,相比2010年22%、2015年10.6%和2016年的5.6%,基本呈现逐级下降趋势,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降。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215%2F1550191893393722.jpg
收入预期下降,大家突然不舍得花钱了……
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继续下降,其背后反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降,其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含旅游业中的娱乐消费)支出增长只有6.7%,低于人均消费支出8.4%,其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速为16.1%,说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居民消费结构也在发生悄然变化
尽管笔者本人并不认可“消费降级”之说,因为反映食品烟酒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的恩格尔系数,2018年降至28.4%,但消费增速的下降、居民购房杠杆率的上升等,对消费升级的增速都起到了阻碍作用
虽然以春节短短七天万亿的消费体量,这样的增速相当可观。不过,与去年相比,这一增速下降1.7个百分点。与往年相比,春节消费增速首次跌破个位数,同时创下8年来新低。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215%2F1550191918686816.jpg
事实上,2018年以来,社消增速就出现下滑,到2018年12月,增速仅为8.2%,2018年全年的社消增速则为9.0%,同样不及往年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215%2F1550191940679815.jpg
就在春节之前的1月28日,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涉及汽车消费、家电消费、农村消费、5G商用等多个领域。
显然,提振内需已经成为2019年的重中之重。随着个税改革和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消费增速有望回升,但其效应有待观察。


                        

“春节不敢花的钱”,原来都攒着来炒股了……                 
                                 
【博览财经研报】这几日看了连篇累牍的各种“今年过年不花钱”的段子与数据,刚刚感慨万千一番,转眼发现,今年“春节这么冷”,原来都是把钱攒着,用来炒股了!
反正都在猜测为什么“不敢花钱”,乃至“消费降级”的原因,都在于“居民收入增速减少”,既然期待减税、刺激消费的手段,还有待政策落实的效果,尚需时日,作为“有路子、有眼光”的A股投资人,就已经开始“生产自救”了——反正有那些“总能提前抄底布局”的“洋资金”带路,俺们也不妨自己拯救自己的“消费预期(能不能形成真正的消费能力不好说,但至少能够刺激哈预期)”。
“节后开门红”则显示市场活跃度在进一步提升,北上资金延续了春节前持续大买的节奏。数据显示,11日净流入的北上资金为49.7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6.6亿元,深股通净买入33.1亿元。加上1月份净流入的600多亿元,2019年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662.35亿元。
那么,如今的A股究竟凭什么如此“强势”?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如下三点——
1、决定性因素,国内政策环境的持续改善。标志性事件有二:首先,决策层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日趋“警惕”,不断强调“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在此背景下,各种“稳定性政策”不断出台,其中尤以“去杠杆”转为“稳杠杆”,以及为配合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大力“激发资本市场活力”等最为关键(近年来一直强调“抢占高科技主导权、制高点”的最高领导人,更是“手把手”的催生了“科创板与注册制”);
其次,在决策层上述政策号召之下,监管层则不断具体的落实各种为资本市场“松绑”,赋予其“更好的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的各种形式的“直接融资”功能,从“新股首日涨跌停限制‘可以不要’”,到“不再过于频繁的电话监管‘(不违规的)具体的交易行为’”,甚至掌门人的更换,也被坊间拿来当做“吉祥物”讨个彩头……
2、强化性因素,全球主要经济体“重走中国稳增长的‘长征路’”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主要经济体的关键通胀数据正在迫使各国央行离开紧缩道路。本周,中国、美国都将公布1月CPI和PPI数据,英国也将公布1月通胀数据。近几周以来,全球央行转向明显,央行可能将通胀数据看做是保持货币政策宽松的理由。而面对衰退威胁,欧洲各国一改金融危机后持续多年的紧缩姿态,纷纷转而拥抱财政刺激。
博览财经注意到,美联储转“鸽”为风险较高的资产带来一定裨益。瑞银更看好新兴市场在今年的表现。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建议超配全球股市,并增加了对EM股市的配置,认为其估值更有吸引力。
3、基础性因素,包括A股在内(其实尤以A股为甚),新兴市场遭遇了2018年的持续下行后,估值已经“相对安全”,一段时间内的“大尺度向上修复”,不至于过早的引起投资人“情绪的不安”,只当做是“还债”了……
博览财经注意到,在2007年10月,上证指数达到6000点时,上证指数的PE估值(TTM)高达51.5倍,而到了2018年12年,上证指数的PE估值只有11倍。因此,虽然多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放缓,但基于A股估值“非常、非常诱人”,中国股市是亚洲最佳的投资选择之一。
即使2019年1月以来A股持续上涨,但整体估值“并不离谱”
换言之,这不是简单的“躁动”可以解释的……
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告”中,在经济改革的议题中,资本市场占了三分之一,同时也是金融改革部分的重头戏,占了四分之三的篇幅,而做这样统计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证监会的副主席方星海。他此前提醒大家,“公告”当中针对资本市场的“有活力、有韧性”的用词是个新的提法,而且是个非常全新的提法。
如今,随着国内政策不断升温,恰在此时,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正在悄然转向,全球市场的流动性预期正在改善,内外共振之下,估值仍然“不高”的A股,这一轮修复之旅仍然还有一段路要走,路上些许颠簸,会把短线操作者“震”出车外,这也就为那些先知先觉的资金,以及部分此前未上车、上不了车的投资人,空出了几个位子……


                                 
                                           背景报道
                 



利好频传:证监会“座谈”科创板,中办、国办“研究取消险资股权投资范围”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215%2F1550191570257009.jpg
【博览财经分析】为落实决策层一系列“创新增长方式”的政策,各部委近来加班加点,对股市而言,则是利好频传——
2月13日,证监会召开科创板座谈会,部分投行、创投建议,应更多考虑实操执行层面。而春节前科创板相关规则征询意见稿亦已发布,反馈意见时间为2月28日之前,目前各大机构都正在内部积极收集相关意见。
一批参会投行、创投的反馈意见都集中在实操执行层面,包括估值体系、询价发行、网上网下配售比例等。
一位知名创投人士表示:大量企业排队想上科创板,挑选首批企业就如同‘选美’,目前选择余地还是很大的。从避免风险的角度看,会优先选择满足市值标准,同时有行业江湖地位,又有盈利能力的企业。
据了解,科创板实行的市场化询价发行、项目跟投和保荐承销分开,将给投行盈利模式带来极大的全新挑战
据悉,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市场反馈增量改革的力度很大,尤其是上市条件和发行标准,更多地将定价权交给市场。
不过,在初期实操执行层面,投行纷纷表示压力很大。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博览财经注意到,《意见》总计十八条。梳理《意见》可以发现,未来,银行、险资、交易所等将全面支持民企融资。比如,《意见》提出,把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质量和规模作为中小商业银行发行股票的重要考量因素;研究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范围限制,规范实施战略性股权投资等
研究扩大险资财务投资
《意见》提出,要实施差别化货币信贷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把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覆盖到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符合条件的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票据融资支持力度,简化贴现业务流程,提高贴现融资效率,及时办理再贴现。
《意见》强调,有效提高民营企业融资可获得性。新发放公司类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比重应进一步提高。贷款审批中不得对民营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同等条件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保持一致。
关于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补充资本方面,《意见》表示,加快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债券工具创新,支持通过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转股型二级资本债券等创新工具补充资本。把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质量和规模作为中小商业银行发行股票的重要考量因素。研究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范围限制,规范实施战略性股权投资
加快民企上市、再融资审核进度
《意见》指出,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扩大直接融资。完善股票发行和再融资制度,加快民营企业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审核进度。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体制机制改革。结合民营企业合理诉求,研究扩大定向可转债适用范围和发行规模。扩大创新创业债试点,支持非上市、非挂牌民营企业发行私募可转债。
其中“加快民企上市和再融资审核”的表述,曾在去年12月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首次提及。从监管部门处了解到,加快审核意在缩短时间,但仍将履行完整的受理、反馈、初审、发审等程序,不会简化审核环节,更不会降低审核标准,也不会出现民营企业集中批量上市或再融资的情况。
《意见》还提到要抓紧推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稳步推进新三板发行与交易制度改革,促进新三板成为创新型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支持民营企业债券发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民营企业债券投资力度。
科创板一系列改革政策目前已在征求意见阶段,本月20日为截止日期,带监管层完善相关规则后向外发布即可实施,这是资本市场拥抱新经济的增量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市场各参与主体也是积极参与。
而对于新三板的定位,则在《意见》中有了进一步明确,即“促进新三板成为创新型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这将极大改善新三板当前流动性较差、市场主体参与不积极的现状,也将进一步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的力度。
研究取消险资股权投资范围
《意见》明确,研究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范围限制,规范实施战略性股权投资。聚焦民营企业融资增信环节,提高信用保险和债券信用增进机构覆盖范围。引导和支持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将盘活资金重点投向民营企业。
近半年来,监管层一直在探索拓宽险资股权投资的范围,去年10月26日,银保监会就《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修订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通过“负面清单+正面引导”机制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要求保险公司综合考虑自身实际,自主审慎选择行业和企业类型,并加强股权投资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建设。
随后,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接受采访时表示,为更好发挥保险公司机构投资者作用,维护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银保监会鼓励保险公司使用长久期账户资金,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和债券,拓宽专项产品投资范围,加大专项产品落地力度
吸引更多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参与资本市场投资能更好地巩固市场长期投资的基础,提振市场信心,有序化解股权质押风险,有利于支持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发展,为优质上市公司及其股东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培育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股权融资
《意见》明确,积极推动地方各类股权融资规范发展。积极培育投资于民营科创企业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早期投资力量,抓紧完善进一步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构建多元融资、多层细分的股权融资市场。鼓励地方政府大力开展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辅导培训。
2018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曾对创投税收优惠政策定调,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依法备案的创投企业可二选一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个人合伙人从该基金取得的股权转让和股息红利所得,按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此前,创投圈内曾传出被税务部门要求补缴所得税,同时参与投资合伙企业的个人转让所得税率将从部分地区现行的20%调整为按最高35%(5%-35%)的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引发创投圈内舆论震动。后来正式文件下发,创投企业个人合伙人所得税问题尘埃落定。
《意见》明确要进一步支持创投基金的税收政策,更加优惠的规则落地可期。
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
《意见》明确,从实际出发帮助遭遇风险事件的企业摆脱困境。加快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和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研究支持民营企业股权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民营企业发展支持基金。支持资管产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通过监管部门认可的私募股权基金等机构,参与化解处置民营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对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区别对待,分类采取支持处置措施。
自去年年底民营企业股权质押风险暴露以来,地方政府、保险机构、商业银行、券商等各类主体都在积极帮助部分民企度过难关。但就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这一项,截至1月20日,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产管理计划已有50家公司承诺出资规模累计达545亿元;有19家证券公司管理的系列资管计划已进行具体项目投资,累计投出金额总计84.99亿元,与2018年11月底相比增长了6.6倍。
目前,各证券公司仍在有序推进系列资管计划具体落地。截至2019年1月20日,已有38家证券公司共成立了53只系列资管计划和11只子计划,出资规模总计529.3亿元左右。监管层也在随时监测着风险,确保风险可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4-28 20:46 , Processed in 0.159677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