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高层决策周刊2019.7.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 09: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外半导体供应商角度看中国芯片问题 将是另番景象》:按照美国商务部的统计,美国向中国只出口了100亿美元的芯片。早在十几年前,美国采取了产业转移,把大量的产业链转移到东亚,包括中国。所以如果简单地按照海关统计的数据来看,美国出口就是100亿。商务部的领导来找我,说半导体进口能不能平衡中美贸易,是不是可以让我们多采购一些美国的产品?这是我们官员提出的想法。我当时就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海关统计就是这个数,拿来一看,跟美国商务部统计的数字是一样的。

按照现在的统计规则来看,确实美国向中国只出口了100亿,但是如果我们到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网站上去看,发现还有另外一套数据,这个数据去年大概是7、8百亿,现在是1千亿。也就是说,有8、9百亿美元产值的美国公司对华出口是不统计在美国对华货物出口的范围之内。所以我们一直在讲,美国对华出口的数据,按规则来讲可能有些道理,但实际上这个数字是不对的。




                                           热点聚焦
                 



一边被告一边讨债 招行股东大会安静之下暗流涌动                 
【研究员】:wh
经过安检进入会场后,这里俨然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因为会场内没有手机信号。现场内外的通讯通道被基本切断,这里成了一座孤岛。而以往股东大会的保留节目——高层会后互动环节,也消失在这次大会上。没有互动环节,不与股东交流,高层们回答提问后直接离开。今年的股东提问环节,也只有3个股东提问,包括回答时间,历时约40分钟。问题聚焦在该行金融科技战略、风控、小微业务等。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8%2F1561720514273962.jpg

【博览财经特稿】招商银行的2018年度股东大会于6月27日召开,这或许是近年来最沉重的一次股东大会。

从2018年至今,招商银行数次陷入风波之中,涉及光大MPS踩雷,又卷入钱端公司14亿爆雷案。这一系列事件或许也注定,这不会是一场平静的股东大会。

今年的会场与往年有诸多不同。不仅新增了安检环节,手机信号也被屏蔽,股东提问时间被缩短,只有三位股东提问。会后高层互动环节也直接砍掉。一切都透露着严峻的气息。

在回答股东提问的过程中,招商银行董事长李建红表示:要做最坏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如此来看,招商银行的确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

安检堪比机场 “感觉气氛有点紧张”

招商银行的2018年度股东大会无疑是有些肃穆的。一大早,来到会场外的股东们发现,现场保卫森严,需要经过安检才可进入会场。

按照《证券市场红周刊》的报道,今年的股东大会安检严格程度“和乘飞机差不多”。这在以往是没有过的事情。

经过安检进入会场后,这里俨然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因为会场内没有手机信号。现场内外的通讯通道被基本切断,这里成了一座孤岛。

而以往股东大会的保留节目——高层会后互动环节,也消失在这次大会上。没有互动环节,不与股东交流,高层们回答提问后直接离开。今年的股东提问环节,也只有3个股东提问,包括回答时间,历时约40分钟。问题聚焦在该行金融科技战略、风控、小微业务等。

从内而外,从头至尾,招商银行这场2018年股东大会,会场外的工作复杂而又精密,最重要的开会环节,则是从简从速。这一感受,就好像这不是一场股东大会。

钱端爆雷 招行紧张

这种令人感到紧张的气氛,与招商银行这一年中不断踩雷有关。

往前推几年,正值互联网金融兴盛之时,各家商业银行都跃跃欲试,希望从这一市场中分一杯羹,招商银行也不例外。

2016年,招商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平台钱端达成合作,钱端被招商银行视为试水互联网金融的战略性工具。

作为招商银行力推“小企业E家投融资平台”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的推广名叫做“员企同心”,分为企业版和个人版。企业版供银行对公业务使用,个人版就是钱端APP。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8%2F1561720541670881.jpg

在时代周报此前报道《招行被“旗下平台”钱端指控:把钱用于别处,曾让其发假公告》中,招商银行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所谓“员企同心”,就是先让一家公司成为招商银行的“小企业e家”计划的成员,公司从小企业e家平台可获得融资服务,然后招商银行再推介该企业员工下载钱端APP,购买里面的理财产品。这种捆绑推广的方式,可以快速地将那些与招行有业务往来企业的员工,迅速转化成其理财产品的购买者。

招行上下全员联动,对钱端进行不遗余力的宣传推广,在钱端的宣传海报上,“招商银行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字样十分显眼。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8%2F1561720559288471.jpg

有招行这块金字招牌作保,投资人对钱端自然高看一眼,也是因为有招行信用背书,前后有众多投资人最终选择钱端理财。

2018年以来,随着行业大环境下滑,昔日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金融逐渐现出原形,P2P平台大洗牌愈演愈烈。

曾经积极试水互联网金融的招商银行,此时也难以独善其身。2019年5月,钱端发生项目逾,其后续逾期待兑付的金额约为14亿。招商银行也卷入被投资人追债的窘境。但此时,招商银行称早已与钱端公司分道扬镳。

因招行与钱端曾存在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部分投资人在钱端爆雷后,将目光转向招商银行,认为投资产品无法如期兑付与招行有关,向招行发出律师函,寻求解决方案。

目前,广州天河公安已开放钱端案件网上登记,受害群众关注“广州天河公安”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服务警讯”—“微服务”—“报案登记”报案。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8%2F1561720579442002.jpg

陷离奇连环套 招行追讨35亿

除钱端之外,招行还卷入另一起金额接近35亿的纠纷,但这次招行由追债方变身讨债方。6月1日,光大证券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招商银行作为原告,对光大资本提起诉讼。

事情源于2016年的一起跨国收购。在时代周报此前文章《亏掉全年利润,背锅52亿,光大证券陷离奇连环套》中也有详细说明。当时,曾在40个交易日收获36个涨停板的暴风集团,最高市值超300亿,是资本市场争相追捧的“香饽饽”。

此时,暴风正盯上了体育产业,并相中了欧洲体育版权代理公司MP & Silva Holdings S.A.(简称“MPS”),冯鑫认为这是暴风入局体育产业的“最后一张入场券”。

MPS的核心业务是体育赛事版权(转播权)的收购、管理和分销,坐拥世界杯、英超、意甲、法甲、F1、法网、NFL超级碗、NBA等十多项世界顶级赛事版权,是全球体育媒体权益市场中最大的参与者。

2016年5月,暴风联手招商银行旗下招商财富和光大资本旗下光大浸辉,合作设立了浸鑫基金。

浸鑫基金规模高达52.03亿元,是一只加了大杠杆的结构化基金。其中招商财富出资最多,出资达28亿,光大资本和暴风分别以LP的身份出资6000万元和2亿元。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8%2F1561720605901331.jpg

招商财富则由招商银行间接控股。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8%2F1561720614808457.jpg

招行原本想联手暴风和光大一起大展身手,无奈事与愿违。浸鑫基金入主后,MPS却走上了下坡路,与相关体育赛事联盟的版权和合约不断丢失。

2018年10月,经FFT申请,英国高等法院下令将MPS进行破产清算,这成了压垮MPS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标志着这起海外收购彻底失败。

海外收购失败,出资最多的受伤最重,招商财富首当其中。3月份举行的招商银行2018年业绩发布会上,时任董秘王良曾表示,“从招行来讲,28亿的投资金额‘是非常大的’”。

此时,招行在合作之初与光大资本签署的《差额补足函》,成了自己的一道保险。其中规定,在优先级合伙人不能实现退出时,由光大资本承担相应的差额补足义务。也就是说,光大是招行的兜底方,海外收购失败,光大要为招行买单。

原本以为有光大兜底可以引来转机,偏偏这时候光大不给力了。今年2月,光大公告称,《差额补足函》有效性存有争议,光大资本的实际法律义务尚待判断。

是赖账,还是函件确有漏洞?此时尚不得而知。于是,双方打起了官司。招商银行要求光大资本履行相关差额补足义务,诉讼金额约为人民币34.89亿元。

一边被告、一边讨债。这场招商银行股东大会,本身就很显得过于安静,但在这种安静之下,暗流正在涌动。(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贾敏)



                                 
                                           政经观察
                 



国外半导体供应商角度看中国芯片问题 将是另番景象                 
【研究员】:wh
去年全球半导体的销售是4688亿美元,中国进口半导体的价值是3120亿美元,这个比例是66.667%,大概是三分之二。中国进口了3120亿美元的半导体,都干什么了?其实中国去年实际留在本地使用的半导体产品价值是1540亿美元,还有1700亿美元装在整机中又出口了。也就是说,我们自己没有用那么多。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前几年我们国家进口的集成电路数量,从2013年开始超过2千亿美元,在当年超过石油进口量,后来变成石油+钢铁的总进口量,最后成为石油+钢铁+粮食的总和。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7%2F1561620960976134.jpg

【博览财经特稿】2019年6月23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第36期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主题为《中美摩擦下的中国经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教授主持本次活动,邀请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教授讨论中国的芯片问题。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略有删改。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7%2F1561620970568069.jpg

魏少军:芯片问题确实让大家比较揪心,这个揪心有内在的一些基本原因,但是也有一些情绪上的恐慌。

我给大家一些数据,可能大家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去年全球半导体的销售是4688亿美元,中国进口半导体的价值是3120亿美元,这个比例是66.667%,大概是三分之二。中国进口了3120亿美元的半导体,都干什么了?其实中国去年实际留在本地使用的半导体产品价值是1540亿美元,还有1700亿美元装在整机中又出口了。也就是说,我们自己没有用那么多。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前几年我们国家进口的集成电路数量,从2013年开始超过2千亿美元,在当年超过石油进口量,后来变成石油+钢铁的总进口量,最后成为石油+钢铁+粮食的总和。

在芯片成为第一大进口商品之后,引起上上下下的高度紧张。我曾经被领导同志抓住问,中国进口这么多的芯片,如果哪天人家不卖给我们,怎么办?后来我解释了,我们没有全用,还有很多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买了之后,装成整机,再卖出去了。

但我们自己用了1500亿,仍然是很多的。我又给领导同志讲,其实要站在国外半导体供应商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我代表中国半导体行业参加世界半导体行业的会议,外国供应商就问我们,中国买这么多的芯片,哪天你们不买了,我们怎么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实际上双方在这个问题上是有不同的立场,因为大家从供方和需方两个角度来看,确实是不一样的。

我们更关注的是1500多亿美元自用的芯片,还是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这里面有多少是我们自己生产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我们自己生产的大概在全球占7.9%,意味着还有26%是完全对外依赖,这个数仍然很大,大概将近1200亿美元。

有些东西对外依赖不是战略性的,但是有些是战略性的,或者影响非常大。我们要深入分析,哪些是我们进口最多的?有两样东西,一样是我们用到的CPU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还有一样是存储器,比CPU处理器的依赖度还大。

我们手机原来都是不谈存储器,谈四核还是八核,但是现在我们买手机,要问多大的存储量,而且容量越来越大,64G、128G,或者256G,甚至512G。网络下载速度快了,自然而然就需要更大的存储量,到第五代移动通讯来的时候,我估计一个T的存储量是必然的。今天下载一部电影,要花上一两分钟才能下载,这是快的情况。到第五代移动通讯,下载高清电影大概花几秒钟,你没有删掉,之后你发现你的手机满了。当手机的照相机质量很好的时候,我们运用手机照相也多起来了,存的照片多起来了。

这两样东西占了我们自己使用集成电路的比率,超过了70%。谁在生产?第一就是美国,英特尔、IBM、AMD这些公司。存储器现在全球有4家,其中一家是美国的,另外两家是韩国的,还有一家原来是日本的,现在被美国收走了,三分之一是美国的,叫美光半导体。在半导体的结构上,美国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半导体供应商。我们肯定很好奇,美国在全球半导体领域到底是什么样的地位?去年美国半导体占全球半导体市场大概是一半,生产了2300亿美元的产值,可能这个数有点出入,以前是48%,去年增加了。

美国产品出口到中国的是多少?按照美国商务部的统计,美国向中国只出口了100亿美元的芯片。早在十几年前,美国采取了产业转移,把大量的产业链转移到东亚,包括中国。所以如果简单地按照海关统计的数据来看,美国出口就是100亿。商务部的领导来找我,说半导体进口能不能平衡中美贸易,是不是可以让我们多采购一些美国的产品?这是我们官员提出的想法。我当时就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海关统计就是这个数,拿来一看,跟美国商务部统计的数字是一样的。

按照现在的统计规则来看,确实美国向中国只出口了100亿,但是如果我们到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网站上去看,发现还有另外一套数据,这个数据去年大概是7、8百亿,现在是1千亿。也就是说,有8、9百亿美元产值的美国公司对华出口是不统计在美国对华货物出口的范围之内。所以我们一直在讲,美国对华出口的数据,按规则来讲可能有些道理,但实际上这个数字是不对的。

李稻葵:他们是美国公司的产品在海外生产的吗?

魏少军:是的,美国设计、台湾加工,然后到马来西亚封装,直接出口到了中国。这样就会算作马来西亚出口,不算美国出口。在台湾加工,出口到大陆,直接算台湾的。中国采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芯片,自用了全球34%的芯片,这其中有多少是美国的呢?应该说一半的产品出口到了中国。

这个问题我曾经跟美国现在的贸易代表办公室私下沟通过,他说只能按照现在的规则来,不能去统计全球的,没法统计。他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一个现象,就是如果我们对美国半导体产品征税,会怎么样?这个影响就非常大,当然这是一个自杀行为,我是反对这样做的。

特朗普政府现在对中国大陆征税2500亿美元;我们对美国产品的反制关税大概是760亿,名义上是1100亿,其中半导体产品少之又少,基本上没有涉及。下一步如果美国再对中国征税3000亿美元,这个事就麻烦了,会是一个双输的结果。我经常说一句话,大家其实都很聪明,都会算帐,不仅都会算大账,也会算小账,每个小账都算得很精。我出口到你那里,不希望对你出口到我这里的产品有什么影响,双方在半导体这个领域都是小心翼翼的,尽量避免出现任何麻烦。如果升级的话,这个情况可能就不可控。目前我认为,至少在半导体这个领域,还是可控的。

大家可能会问一个问题,你这么说,还是对美国芯片有很大的依赖,如果他们真的断供了怎么办?中兴事件搞得大家有点紧张了,我们对外依存度很高,是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家的技术很好,他们在这一方面做得又好又便宜,那在商业选择上自然会选择他们的产品,不能选择又贵又不好的东西。

反过来,我们选择了国外的东西,我们自己就没有吗?我们自己是有的,我们市场占有率为0,并不等于实际绝对值为0,因为市场占有率5%以下,被认为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国家一年对CPU的投入有10亿,我们自己也能生产百万级的,但是拿百万级跟十亿级比,是百分之一,市场上几乎看不到。其实这么多年下来,我们在半导体产业也没有什么国家布局,就是产业的一种自发行为。当有选择的时候,你的产品性价比不好,我就不用你的;没有的时候,没准就拿出来自己的来用了。

中美双方都面临一次供应链重组、供应链全球化,这是促进全球经济繁荣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条件。如果在元器件领域本来已经形成了全球化的供应链,现在我们要打破它,重新再建一个不依赖于美国,或者美国建一个不依赖于中国的全球供应链,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认为这是坏事。

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必须说明,我最近比较灰心,看到网上各种各样的评论和跟贴,我发现存有这种想法的人在中美两国都很多。任正非前一段时间接受采访时提到要反对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我是赞成的。如果这个民意不加控制,往前发展,还真不好说会出现什么状况。这种民意目前是在芯片领域,如果向科技领域蔓延,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只怕问题会更严重。

经济全球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把1970年以来全球GDP的增长曲线画出来,我们就会发现2002年以后出现了GDP的高速增长,曲线飞速涨上去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快的发展?因为以互联网为基础,加上移动通讯,演变成为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在过去20年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全球繁荣,特别是信息产业的繁荣。

这一段时间恰恰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时候,所以科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球化标准的统一,对全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有赢的,就有输的,欧洲输得很惨,美国赢了,中国赢了,美国赢在互联网,中国赢在移动通讯。实际上,背后真正要看到的是移动互联网带动的这一次经济发展,所以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高度警惕,不要出现真正的所谓“脱钩”。

李稻葵:大部分学者都不是搞工程机械的,尤其不懂芯片。请您给我们科普一下,中国的芯片很多来自于美国,美国的东西又好又快,又很便宜。那么,我国的军用芯片是不是大量是自己干的,跟美国没有关系呢?

魏少军: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我们国家的军用体系跟民用体系是分开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有过高度的重视,也产生过一种思潮,就是我们要学美国,因为美国是军民融合,我们是分开的,似乎不对。但是现在看起来,我个人感觉美国也在向中国这边靠拢,从原来的融合向现在的分开发展。

李稻葵:军用芯片不需要速度很快,就需要皮实,不需要很高科技的玩意,需要抗震、稳定。

魏少军:我觉得这个观点不对。军事需求应该是最高的,一定是要求性能达到最好,当然可靠性是很重要的。有人说现在美国的装备很差,可能是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当时列装时的水平。如果从研发角度去看,一定是最先进的。

李稻葵:有人说我们军备长期以来就担心美国断供,长期以来就是自己干自己的。美国这次这么干,跟我们的军队没有关系,我觉得有道理。

魏少军:我觉得不是这个道理。

李稻葵:目前对美国芯片最依赖的能不能说是消费产品,而不是工业产品?因为消费产品发展最快,手机需要更新,工业倒不是需要那么多。从量上讲,这对不对?

魏少军:既对也不对。手机算消费类的电子,我们对美国依赖很少,可以不需要依赖美国。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中,中国占了25%,剩下的是韩国和美国,台湾地区有一点点,其他地方没有了。中国在手机这个领域并没有想象中对美国有那么大的依存度。当然如果要买苹果,肯定是买美国的。现在买华为,全套手机的芯片是自己的。

倒是反过来,我们的计算机对外依赖是很大的。一些高端的光通信芯片,高端的处理机芯片,还是需要国外的。我们必须承认,美国的技术比我们好,产品又便宜,我们买也正常。而且如果我们不买了,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有的企业会很惨。有一家美国企业做射频,宣布要重组,这么一禁,把它禁死了。所以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是相互依赖的,不要觉得我们好像就可以完全独立了,当然也不是说我们完全要依赖美国。

李稻葵:美国半导体协会是民间协会,是企业组成的。在美国政策制定过程中,它的游说率是很强的,他们在中美摩擦当中是不是很低调?

魏少军:不是的,他们恰恰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2017年8月14日,特朗普总统宣布301条款,当天美国半导体协会发了一个声明,说美国半导体协会将与特朗普当局合作,来保护美国半导体企业的利益和知识产权不会被盗窃。

后来我跟美国半导体协会主席沟通,我说你是这件事情的幕后黑手,他说不,肯定不是。这是美国的企业家让他来做这个事情,他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这些企业家把他雇来,如果他做出对企业家有害的结果,企业家一定会怪他。确实,美国企业家认为在这方面碰到了很多不公平的问题,比如说中国政府补贴的问题,还有市场扭曲的问题。

这么一直走下去,实际上是要失控的。到最后,现在这个结果超出了美国半导体协会的预期,他也没有想到发生这种情况。去年年底开始,美国半导体协会一系列的动作都在游说美国总统和商务部,反对进一步加税。涉及到半导体的时候,大家就很害怕。4月份,我去美国参加一个行业协会的董事会,大家都认为如果真的这样走下去,对谁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没有赢家,都是输家。我们应该要防止出现进一步的恶化,如果真的进一步恶化下去,结果是很可怕的。

李稻葵:现在有没有公开表态?

魏少军:公开表态不让特朗普继续加税,他们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我开玩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半导体还是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在东西海岸和美国南部地区,大家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设想一下,在这样一个美国占有极高优势的行业当中,大家最终都能意识到这件事情恐怕会两败俱伤,我想其他行业大概也能意识到。这一次美国争论很多,做民意调查的时候,50家当中有47、48家反对,只有两三家是赞成,这反映了实际情况。

李稻葵:华为问题上,美国半导体协会有没有表态?

魏少军:没有表态。

李稻葵:他们是为华为供货的,应该是反对的。

魏少军:我相信一定是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受到了会员的压力。要代表美国半导体行业去游说政府,背后是有企业在支持的,所以企业一定告诉他现在不能这么做,你得跟特朗普当局去讲,这个事情不能继续下去了。一个行业协会不代表任何人讲话,这是不对的。华为问题我没有看到公开讲,我相信他们已经间接表示了。

李稻葵:所以他们是反对封锁华为的吗?

魏少军:我认为是反对的。

李稻葵:华为老说自己有备胎,但是华为用了这么多的美国零部件,备胎有这么全吗?按照美国这个玩法,如果持续下去,华为大量的产品是不能生产出来了,因为只能关键部分有备胎,不能每个零件都有备胎。

魏少军:以任正非的战略头脑,备胎一定是存在的,尽管对外是非正式说出来的,并没有一个实际清单,他也没有跟政府说过。我们问过他,他说不交流。我想也有他的考虑,我们不去猜任正非为什么是这种态度,我相信他有备胎计划,一点都不奇怪,他是一个很有忧患意识的人。

第二,以华为的体量,每年700亿美元的采购,对美采购是110亿美元。如果自己做不到,并不代表它周边的企业也做不到。只要华为愿意,它可以动员中国企业帮它做,只要把它的市场开放出来,原来是用美国公司,谁能代替美国公司的产品,可能原来不用你的,性能不好,还很贵,但是现在就会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应该能够解决绝大部分问题,是不是百分之百解决,我不敢确认。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7%2F1561620994978847.jpg

李稻葵:肯定会丢弃一些不重要的产品,保最核心的5G。

魏少军:我相信会的,至少有一个问题肯定绕不过去,就是原来生产的笔记本电脑,用的是微软的操作系统,CPU是英特尔。如果这些公司断供,那就只能放弃了,这都是小业务,放弃了就放弃了。任正非说明年营收可能会降低2、3百亿,他是考虑到了这些问题。

李稻葵:以华为为例,华为找中国企业帮他去做替代美国的产品,中国技术能力在微电子领域有多强?我们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有没有这个能力?

魏少军:这个要拿案例来看,我觉得在绝大部分上应该没有问题。中国的微电子产业很怪异,什么都有,只是不好。这个东西好不好,谁说了算?不是自己说了算,是客户说了算。华为说你这个不行,又贵又不好,但是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如华为没有其他公司可用,这家公司多多少少还是比较接近,但是差一点,那么华为会告诉你哪里做调整,做进步,从客户的角度给一些指示,这个公司的进步将是很快的。可能三个月或者半年以后,这个产品就变得非常好了,能够满足要求。

百分之百替换为国货也不太现实,肯定还是有一部分对外依赖。不在中国找,是不是在世界其他范围中找,也是有可能的,比如说在欧洲找,或者在日本找,或者在其他地方去找。我们要关注的是,是否建立一个没有美国的全球供应链,但是这非常危险,我不希望这个事情发生。

美国要建立一个没有中国的全球供应链,但是美国政府这么想问题,我相信美国大公司一定是不高兴的。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在全球统一市场、在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中美之间是有共同利益的,这是企业间的利益。政府间怎么想,我不知道。尤其到了美国政府的层面,我看不懂。贸易战开始以后,习主席一直在讲双赢;贸易战刚开始的时候,特朗普总统也在讲双赢。过了一年以后,现在美国政府不讲双赢了,那么只能有两个结论,一个是我赢你输,谁都不可以接受;还有一个是大家都输,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而且只要你输得比我惨,我就赢了,这种情况就比较可怕了。

可能要把美国总统和他的行政班子分开来看。如果我们对对方的产品都征25%的税,把中美贸易两个数据拿出来一比,会发现我们对美国产品征税的范围是2000亿美元,都按25%征税,跟GDP相比大概是百分之零点几,美国也是百分之零点几。把征税额跟中央财政收入比,大概是1.4%,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征税是4%,远远要高于我们对美国的征税额,因为我们进口的产品不如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多。

那么这个4%就是美国总统用的零花钱,或者可以动用的有限资源。这个钱对美国总统非常重要,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特朗普并不只对中国征税,而是对全世界征税。特朗普对国内减税以后,财政收入减少了,但是他还要建墙,还要增加军费,到哪去找钱?只能向全世界征税,所以特朗普认为征税是必须的。

但是这件事情做完以后,实际上对大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双输的情况下,显然他的团队希望能够达成一个协议,一个对他有利的协议。能不能做到这一点,目前还不知道。

李稻葵:有一个技术问题,芯片生产的链条,设计、加工、切割、封装,中国做的最差是哪一部分?是设计人员经验不足,还是说生产精度不够,还是封装应用部分,或者是后加工不够,是哪里不行?

魏少军:不能简单说哪个环节不行,哪个环节行。这个链条很长,中间哪个环节都要达到最好,达不到最好,往相对低一点的档次去移。没有7纳米,那么就用10纳米,市场有什么样的需求,我就提供什么产品。

长时间以来,我们依赖于工艺进步和工具进步,来获得产品性能的提升。加工工艺做好了,我就用最好的,所以不在设计上多花精力,这个工艺太贵了,我用不起。中国企业要考虑综合成本,考虑投入产出,不是简单的0和1的问题,需要慢慢技术优化的过程。这个优化的过程,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优势,中国人在这一点是可以的。在硅谷地区,是印度人和中国人在做集成电路,中国人的特质在这一方面有优势,中国人搞芯片设计的能力特别好。

李稻葵:搞芯片设计很伤脑子,特别累,年轻人干到30岁就退休了,累得睡不着觉?

魏少军:没有这么严重。确实睡不着觉,一颗芯片是400颗晶体管,这个系统高度复杂,确实烧脑,而且需要很多知识。通讯芯片,要知道通讯所有系统的协议;做5G,要知道5G的东西;做生物,还要学生物的知识。对知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待遇也很高。

现在培养一名好的芯片工程师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大概7、8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来一个好的芯片工程师,还要有一段时间的工作积累。所以现在的工程师不是30岁退休,30岁是黄金时代,一直到50岁都没有问题。50岁当老板了,基本上也没有问题。做芯片不会有30岁退休的,你要退休,很多人还会来请你。这个跟做金融不太一样,做金融一笔钱赚到了,30岁就退休了。

李稻葵:这个行当,全球来看中国人不少。

魏少军:中国人多,但是在中国的人不多。

李稻葵:美国特朗普总统把中国挤跑了,中国人发财了,把这些人请回中国来。

魏少军:我想特朗普总统不会这么傻,他如果这么傻,我只能笑纳。

李稻葵:华裔工程师搞这个,中国是排第一,比美国本土出生的人多?

魏少军:美国本土出生的人有非常好的领袖,但是在很苦的工程师中,不如华裔多。(来源:观察者网整理 责编:徐蕾)



                        

经过多年精心布局 “美魔鬼三角形”已完成对中国战略合围                 
【研究员】:wh
中国经济现状与美国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有关,与美国针对中国设计并推行的美国国家战略有关,与美国的“魔鬼三角阵”所形成的围剿合力有关。我们通常认为美国综合实力强大,任何国家和地区难以与美国抗衡,只能俯首听命、惟命是从,并形成了对美国国家综合实力的迷信和恐惧,但是,没有人仔细研究和分析美国综合实力的内部构成和各种具体力量的真实内涵,没有人研究美国综合实力内部不同的具体力量通过因时因地的组合所形成的战略威慑和摧毁能力,更没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化解美国力量的实用的综合对策。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7%2F1561622527253276.jpg

【博览财经特稿】由草根网和草野思想库微信号根据2010年余云辉博士发表剖析美国“魔鬼三角阵”和中国应该采取的对策等系列论文整理。在中美贸易战的当下,余云辉先生的这篇雄文,对认清美国的本质,及中国的突围对策都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余云辉博士在《美国围剿中国大解密及中国的全球突围对策》的文章中,深度剖析了美国围剿中国的“魔鬼三角阵”结构,提出了正确的中国工业化模式标准,提出了构筑坚实的“经济金融拦鲨网”,积极防御美国巧取豪夺与攻击围剿,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和金融安全的建议。

美国“魔鬼三角阵”的结构剖析

维持中国40多年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是否会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中跟自然界的恐龙一样在地球上消失?这是一个严肃的战略性问题,需要严肃的答案。

中国经济现状与美国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有关,与美国针对中国设计并推行的美国国家战略有关,与美国的“魔鬼三角阵”所形成的围剿合力有关。

我们通常认为美国综合实力强大,任何国家和地区难以与美国抗衡,只能俯首听命、惟命是从,并形成了对美国国家综合实力的迷信和恐惧,但是,没有人仔细研究和分析美国综合实力的内部构成和各种具体力量的真实内涵,没有人研究美国综合实力内部不同的具体力量通过因时因地的组合所形成的战略威慑和摧毁能力,更没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化解美国力量的实用的综合对策。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7%2F1561622546115037.jpg

美国综合实力是由三种力量组成,即,美国的“巧实力”、美国的“软实力”和美国的“硬实力”。这里,我们需要重新定义美国的“巧实力”、“软实力”和“硬实力”,避免概念之间的模糊和混乱。

巧实力:美国的“巧实力”是指美国借助美元霸权及全球金融与商品市场的定价权进行巧取豪夺的力量。

具体说,美国的“巧实力”包括:(1)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货币体系的塑造能力和控制能力;(2)美元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的主导权以及对其它国家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控制能力;(3)石油、粮食及其它各类大宗商品的全球定价能力、全球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操纵能力;(4)通过美元霸权、利率定价权、汇率定价权、以及金融与商品市场定价能力,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输出通货膨胀和转移美国本土经济危机的能力;(5)不受外国资本控制的,由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企业所组成的遍布全球的金融机构体系。

美国的“巧实力”其实就是美国对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巧取豪夺的能力。美国这种巧取豪夺的“巧实力”创造了美国7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

软实力:美国的“软实力”是指美国的体制、科技、文化、教育等力量。

美国“软实力”具体内容包括:(1)美国基于自身国家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而建立的制度,以及对这种制度的维护能力和应变能力;(2)文化、教育、意识形态理论概念的创造力及其传播能力;(3)国内和国际舆论体系的建设能力、控制能力与引导能力,并以此形成全球话语权的能力;(4)国际组织的话语权、表决权和操纵能力;(5)科学技术创新能力;(6)通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全球渗透能力;(7)对被锁定的战略围剿目标国家实施文化渗透、政策操纵、政治控制以及扶植傀儡或代理人的能力。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两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描述了“软实力”的可怕威力。美国无疑是将“软实力”发展和运用得最好的国家。

硬实力:美国的“硬实力”是指美国不受外部资本控制的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工业产业体系和流通产业体系,以及基于国内产业体系所形成的海、陆、空、天一体化、立体化的全球军事打击力量。

此外,美国的“硬实力”还包括石油及主要大宗商品的战略储备与控制、北约军事同盟等。

美国的“巧实力”、“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可以相互配合、相互组合,构成了一个个战略围剿的目标指向十分明确的“力量三角形”。这些“力量三角形”,或者因时因地突出其中一个力量的主导作用,其它两种力量作配合;或者随机应变地,协同作战,共同发力,联合打击。无论围剿前苏联,还是占领伊拉克和阿富汗,至今为止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这就是美国的“魔鬼三角阵”。

美国围剿苏联并促使强大的苏联土崩瓦解堪称是“美国魔鬼三角形”的经典之作。首先,美国动用“硬实力”,通过军事威慑和推动“高边疆战略”诱导苏联开展军备竞赛,增加财政支出;然后,美国启动“巧实力”,利用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和石油结算货币的地位,通过操纵美元利率政策来操纵全球资金流向和世界经济景气程度,进而压低苏联的石油及其它资源的出口价格,减少苏联的财政收入,导致苏联财政赤字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内部矛盾激化;再次,美国施展“软实力”,通过对苏联内部经济学家、政治理论家和执政官僚的洗脑,使得苏联上下形成一致的但致命的所谓“社会共识”,采取了以政治西式民主化、经济全盘私有化为主题的改革。

美国控制和操纵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组织给予了苏联人民美好的蓝图、给予了苏联领导人诺贝尔奖项和奖金,但是,就是没有兑现给予技术输出和经济援助。西方政治家事后得意的描述是:他们麻醉了北极熊,把它抬上了手术台,在开肠破肚大出血之后,他们悄悄地走开了。这是人类史上最大的愚弄,也显露了“美国魔鬼三角阵”的巨大魔力与威力。苏联因此瓦解了。

国内多数人怀疑苏联解体背后的黑手并非美国,而是苏联体制本身走完了其生命过程,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雇员彼得?施瓦茨在他撰写的《胜利》一书为我们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他在书的序言中洋洋得意地说道:“谈论前苏联崩溃而不知道美国秘密战略的作用,就像调查一件神秘突然死亡案子而不考虑谋杀。死亡的原因究竟何在?病人吃的是真正对症的药方吗?死亡事件是否存在着特殊反常和预谋?”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的全球军事对手消失了。美国开始围剿和控制中东的能源。伊拉克成为“美国魔鬼三角阵”的又一牺牲品。美国通过其“巧实力”冻结萨达姆的海外资产,实施对伊经济制裁,削弱伊拉克的经济实力,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软实力”告诉全世界并使全世界相信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此取得攻击和占领伊拉克的道义借口;最后,通过“硬实力”摧毁了毫无还手之力的伊拉克军队,完成了对伊占领。

在占领伊拉克的同时,美国进一步陈兵阿富汗,形成了对伊朗的夹击态势。这一态势不仅有利于强化美国对中东能源的控制,而且开始落子布局中亚,将美军的皮靴踏入中国的后院,从此,中国的西部和新疆不再是战略后方。

美国:围剿中国 利益巨大

继前苏联和伊拉克之后,哪个国家将成为美国战略围剿的第三个目标?这是每个中国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利于我们放弃幻想,面对现实。

如果研究一下美国的历史可以发现,美国的崛起起因于美国国家战略从追逐地区霸权到追求全球霸权的持续胜利。东西方各国模仿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很多,但他们都没有成为第二个美国。让美国成为美国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美国的国家战略及其实施国家战略的耐心和能力。美国的扩张或称之为发展,需要将美国的根须从北美伸向南美、从美洲伸向全球。在此过程中,美国国家战略总是清晰地锁定其现实的围剿目标和潜在的围剿目标,并集中美国国内力量和国际盟友力量,实施“集中优势、精确打击”。

从上世纪90年代直至目前是美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迅速上升的黄金时期。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利用“美国魔鬼三角阵”,美国成功围剿了苏联,使统一强大的前苏联四分五裂,进而严重削弱了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然后,美国及时锁定中东石油,将伊拉克和伊朗纳入战略围剿的目标,并抛开道义的面纱和道具化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以反恐的名义成功地占领伊拉克、陈兵阿富汗,形成夹击伊朗高压态势,牢牢掌控着全球能源的源头。同其他大国相比,美国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成功实施这二大战略,让世界各国再也不敢无视美国国家战略的威力。

美国的国家战略既针对敌人(如前苏联的军事),也针对利益(如中东的石油)。按照美国国家战略的逻辑来看,前苏联必须解体,否则就是美国的天然敌人;同理,中东的能源必须交给美国控制,否则就是美国必然的围剿对象。根据这一逻辑,如果一个国家既是美国潜在的对手,又是美国潜在的利益,那么,这个国家必然被美国列为战略围剿的对象。我们应该在这样的坐标系中寻找美国继前苏联和“两伊”之后下一个战略围剿的目标。我们认为,下一个美国战略围剿的对象必然是中国。

具体说,中国成为美国国家战略现实围剿目标的理由是:

第一,中国国家统一的本身就构成美国的担忧,美国必然要把中国列为威胁美国全球霸权的潜在敌人。自二战以来直至现在,中国的统一或统一的中国一直被美国战略专家视为一种潜在的威胁。这种定位绝不会因为中国对美的友好言辞和谦让态度而改变。因此,即使以改革开放的名义向美国及其代理人输送了大量的利益(开放市场、出售股权、购买美国国债、默许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动武等等),只要中国没有像前苏联一样解体,中国就始终被美国视为潜在的敌人。

中国的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不同的领导者对美国的定位时常徘徊于敌人、朋友甚至老师之间,但美国对中国的定位从来没有改变过,即中国是美国全球霸权的潜在敌人。这正是美国的成功之处。长期以来,美国也从未停止过策划和支持中国的政治分裂、领土分裂、民族分裂,并始终执行武器禁运、不允许向中国出口先进技术和高科技产品。这些手段正是美国对付其世界各地各类敌人的基本手段。无论中国给予美国多大的经济利益输送和国际政治支持,美国始终没有改变对华武器禁运和对华高科技封锁等敌对政策。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必须丢掉幻想,尽早觉醒。

第二,中国大量的居民存款、企业存款、外汇储备、产业股权、金融股权、自然资源、产品市场空间对美国构成极大的诱惑。这种诱惑并不亚于中东的石油资源。美国的全球攻略需要费用、维持全球军事的高压态势也需要费用。这些费用需要找人买单。中国是合适的买单的国家。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最大发现不仅在于剩余价值,更在于资本的运动,即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美国印刷了大量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进入中国并换走了股权、资源、产品和劳动,完成了美元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未来,这些代表美元资本及其增值利润的人民币资产需要重新兑换为美元返回美国,完成美元资本运动的第二阶段。这才是致命的关键。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仅仅考虑了美元运动的第一阶段的特征,没有预见到美元资本运动第二阶段的致命危险,更没有看到美元资本的多次的持续的进退运动对于中国经济体系的“洗牌式掠夺”所组成的政治后果与社会后果。尽管美国始终将瓦解中国的版图作为终极目标,但美国围剿中国的攻击目标必然首先选择掠夺中国的储蓄和外汇储备。这场战争已经打响。

第三,中国跟苏联和伊拉克一样都属于轻敌的国家。从主流媒体的声音和政府官员引导舆论的谈话上看,中国已经没有国际敌人的概念。曾经最大的敌人无非是中国主权覆盖下的台湾之民进党。民进党下台之后大家都曾松了一口气,仿佛敌人不见了。中国经济管理部门的各级官员容易被西方文化普遍糟粕中的某些有限精华所引导、也容易被短期的、私人的利益所诱导和收买。从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的现状上分析,美国选择现在开始将国家围剿战略对准中国并最终肢解中国,其难度并不比当年的苏联和伊拉克大。这意味着美国战略围剿中国的成本不高,但利益巨大。

也许有人会认为美国国家战略围剿的下一个首要目标可能不是中国,而是伊朗、俄罗斯或北朝鲜。如果我们以“前苏联”代表美国的潜在敌人,以“伊拉克”代表美国的现实利益,那么会发现,伊朗近似于“伊拉克”,但不是“前苏联”;俄罗斯近似于“前苏联”,却不是“伊拉克”;朝鲜既不像“前苏联”,更不是“伊拉克”;而只有中国既像(是)“前苏联”,又像(是)“伊拉克”。

如果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在美国国家战略版图中的定性和定位,那么,我们将会不再惊讶于美国针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一系列攻势了。而所谓的“中美战略对话机制”在本质上和结果上看,不过是美国实施“巧实力”和“软实力”围剿中国的战场而已。

美国对华的“软实力”围剿

经过60多年特别是近30多年的精心布局,“美国魔鬼三角形”已经完成对中国的战略合围。

美国在战略上从来都是把围剿的对象当作冬季的青蛙,并为每一只青蛙准备一锅温度适中的清水,青蛙不会拒绝诱惑。美国集中力量煮沸了第一个锅:苏联解体了;然后移来薪柴煮开了第二个锅:伊拉克被占领了;现在开始把所有的薪柴移到第三个军锅下面加大了火焰,所以中国开始处处感到烫手了。

美国并不是一个进攻花招很多的国家,但属于将有限的进攻招式坚持得很好的国家。通过研究美国在拉美、前苏联、中东的操作案例,可以把美式攻略基本上概括为:(1)“软实力”的侵蚀和渗透;(2)“巧实力”的控制和掠夺;(3)“硬实力”的打击和占领。

其实,美国针对中国的围剿战略早完成了“美国魔鬼三角阵”的布局,并走过文化侵蚀阶段、政治渗透阶段,目前已进入经济控制、财富掠夺、经济制裁阶段。可以预见,中国遭遇美国的军事打击已经为期不远。

美国对华的“软实力”围剿:(1)在中国的经济、教育、新闻、文化、思想等领域,美国的影响曾一度占据了主导的地位。美国文化思想教育事实上成为先进性代表,许多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国际外交的做法,看不到爱国主义的精神,却体现着爱美国、媚美国的行为。

(2)美国通过在华设立基金会、思想库、游说团、独资合资企业等组织,将某些人的子女亲属等吸收到这些组织。美国在华的利益集团已经形成了强势的话语权。美国将其在拉美国家和前苏联的传统做法和手段娴熟地运用到了中国。

(3)通过IBM、微软、思科、甲骨文等企业及各类科技投资占领中国信息技术领域、控制互联网企业。同时,通过鼓励互联网技术企业在美国上市、鼓励各类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在海外上市从而接受美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等方式,美国可以及时全面地获得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领域的情报。中国证监会不正确的监管思路不自觉地增强了美国在华的“软实力”,许多中国高科技企业是被中国证监会逼迫到美国去融资上市,最终扩大了美国证监会、美国审计机构在华的势力版图。

(4)通过标准普尔等四大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主权债务、银行、保险和企业债务的评级,直接操纵和决定中国的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

(5)美国及其军事盟国控制着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如果中国遭遇经济制裁和军事打击,中国的处境不会好于前苏联、伊拉克和现在的利比亚。

美国及盟国对华“巧实力”围剿

美国及其盟国对华的“巧实力”围剿过程可归纳为以下步骤:(1)经济理论洗脑;

(2)控制中国主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如主要原材料供应、如技术核心及其持续原创能力、如最终销售网络,等等;

(3)市场份额的占有、产业股权的占有、金融股权的占有;

(4)通过中国的资本市场、期货市场和正在鼓吹设立的A股国际板市场吸纳中国储蓄财富;

(5)迫使人民币升值,大规模地引导量化宽松政策之下的垃圾美元进入中国,稀释人民币储蓄的购买力,掠夺中国的国民财富;

(6)利用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通过量化宽松的美元货币政策,操纵石油、铁矿石、粮食、黄金等主要商品价格的飙升,巧妙地掠夺中国外汇储备的实际购买力;

(7)利用美国在华的“软实力”,制造所谓的“提高人民币汇率、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可以抑制中国式通货膨胀”的舆论环境,诱导中国央行进一步陷入美元陷阱而难以自拔,热钱美元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淹没中国;同时,中国央行错误的货币政策可以配合美国及其盟国达到进一步摧毁中国出口导向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目的,把美元输入所引起的流动性危机转化为中国的产业危机和社会危机;

(8)在中国经济走向深度危机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和国会将进一步逼迫中国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并进一步要求开放金融市场;国内经济学家和海外资本的代理人同时以人民币国际化的名义制造经济舆论,配合着美国“巧实力”的围剿,最终达到外汇储备快速蒸发、人民币汇率断崖式贬值的目的。

当年,当一批披着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学者专家成为政府贵宾、成为官员老师并占据中国主流媒体和讲坛之时,美国对华的经济洗脑已经开始。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美国及其北约成员国联手瓜分了中国的市场、控制了中国的大部分产业、获得相关产业的大部分利润,瓜分了中国的金融版图,削弱了货币主导权。

以汽车工业为例,海外资本在中国以40%投资,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拿走70%的利润。汽车产业是诸多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产业的缩影。外资已经控制着大部分产业或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目前,外资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加紧控制中国农村种子、粮食、油料,从而达到掌控中国民生与稳定之大权的目的。

从商品市场到产业股权、从产业股权到金融股权、从金融股权到货币主权,美国对华经济掠夺攻略不断升级并战无不胜、斩获丰厚。各级政府或主动或被动打开国门、招商引资,将立足根本换取了3万多亿美元的数字。当年西方人用彩色玻璃珠向印第安酋长换取珠宝和土地的故事在当代中国重演了,所不同的是,今天的美国及其盟国是以符号化的垃圾美元换取了中国的土地、资源、股权以及产业控制权和货币主导权。当这场现代版的“玻璃换珠宝”的游戏接近尾声之时,当中国的实体财富蒸发成抽象的美元符号之时,美国对华经济政策从经济掠夺走向经济制裁。美国针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反倾销关税属于低级制裁,强迫人民币升值则属于高级制裁。如前所述,如果中国已经成为继前苏联和伊拉克之后的美国国家战略围剿对象,除非中国选择像前苏联一样解体、除非中国像伊拉克一样选择被占领,否则,美国对华经济制裁已经无法避免。中国主动让人民币升值、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给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等,只能减轻美国大棒当下的打击力度,但不能阻止美国的后续打击,因为大棒之后还有大棒。这正是全世界人民眼中所看到的美国与中国之间近年来打与挨打、虐待与受虐的游戏。

中国人早已将美国供奉为内心的老师,面对“老师”的掠夺、制裁和持续的大棒蹂躏,官员、民众和媒体因费解和疑惑而再次陷入榜样的危机。这种状况正是由于我们没有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美国、没有在美国国家战略的作战地图中找到中国的位置。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与人民币升值政策的组合是美国用于摧毁中国经济的核武器,这是对中国的掠夺,更是对中国的制裁。其主要后果是:

(1)美国量化宽松直接造成美元贬值,使中国的外汇储备缩水,减轻美国的债务负担,蒸发中国以美元资产表现的财富;

(2)迫使人民币升值,有效降低跨国公司在华进口零部件的成本,提高跨国公司产品在国内的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冲击中国的本土产业;

(3)引导热钱流向中国,迫使中国央行被动增加美元资产并增加基础货币的发行,推高中国房地产、股票、农产品等价格,制造中国国内通货膨胀,从而威胁社会稳定;

(4)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美国在华代理人会游说中国银行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和提高存贷款利率,从而进一步吸引美元套利热钱的流入,使得外资掌控的人民币资产比重进一步上升;

(5)在人民币升值幅度足以摧毁中国实体经济的临界点上,美国及其在华的代理人必然会搬出各种数据和模型要求甚至强迫中国开放资本账户,放弃资本管制,促使中国外汇储备迅速蒸发和人民币汇率断崖式贬值,进而为美元资本重返中国席卷资源做好政策准备和汇率准备。

可以预见,开放金融市场和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必然成为美国国会、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下一步主攻的战略重点。这没有悬念。因为开放金融市场和开放货币自由兑换是美国完成对华经济攻略的最后阶段。这也是美国推进下一阶段对华攻略的必要条件。

通过开放金融市场和开放货币自由兑换,美国操纵下的国际舆论可以集中唱空中国经济,同时,美国一定不失时机地推行美元升值战略,外资机构可以在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集中做空,外资热钱和国内其他人民币持有者会展开一致行动,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迫使人民币迅速贬值;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美国及其盟国可以以各种借口甚至动用经济制裁的手段阻止中国产品出口,从而形成内外夹攻的态势,逼迫中国经济全面崩溃。

当贸易逆差、热钱撤退、产业凋敝、银行坏账、股市暴跌、通货膨胀、社会动荡等问题集中爆发之后,美国一定会通过国际国内的舆论工具上把造成这一系列后果的原因归之于中国政府和执政党的无知、无能和腐败之上、归之于中国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银行的低效和垄断之上,而与美国的经济围剿战略无关。

中国经济崩溃的阶段正是美国重新开动美元印钞机进一步大举收购中国企业股权和金融机构股权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的决策机构只有二项选择:第一,接受“援助”,即接受美国及其盟国控制下的国际货币组织的“援助”,同时,交出大型骨干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控制权,彻底清除独立自主的政治主张和自主创新的经济主张;第二,接受战争。

美国对华的“硬实力”围剿

随着美国及其盟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经济制裁过程的持续推进,中国即使在未来没有陷入动乱和分裂,也将沦为经济危机/环境危机和社会危机并存的病态国家。此时,才是美国及其盟友考虑是否通过军事手段进行最后谢幕的时刻。

在中国的东部和南部,美国设立了四百多个军事基地包围着中国,这里布置着导弹甚至核弹。这些军事基地构成了一个体现美国硬实力的完美链条。随着美军的军靴稳稳地踏进阿富汗,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性包围已经完成。中国已经没有战略回旋的腹地。在军事上,中国已经落在美军的军锅之中。其实,美国对华经济控制和军事包围已经完成。这是一个堪称精彩的布局。

当美国或其盟友以他们的导弹落在中国本土的爆炸声作为围剿中国战略的最后收尾的庆典礼炮声时,中国的命运和伊拉克是多么相似。

以增进国家安全为目标 重塑世界新秩序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格局中,中国的战略突围必然伴随着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突围战略需要与未来的新的世界格局的建设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有利于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和谐的世界环境。

因此,在构思和筹划中国的战略突围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回答以下问题:未来怎样的世界格局才有利于中国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战略突围的各种对策应该如何与建设有利于中国的世界格局结合起来?为此,中国对世界必须要有自己的愿景、自己的要求、自己的追求、以及对应的责任。在此基础上,方可制定中国的国家战略和突围方案,并为其实现而努力。

今天,美国的硬实力、巧实力和软实力依然强大无敌,我们不可掉以轻心。美国国内的金融危机再次拖延了对华收网的时间,但是,其针对中国的全球军事战略、对华金融经济布局正在加快实施之中。中国可以支配的时间其实不多了。

在这个重要的时间窗里,中国对外应该加快与俄罗斯结盟的步伐,尽快打造中国的“国际硬实力、国际巧实力和国际软实力”;对内应该调整战略思路和重大政策,迅速形成“国内硬实力、国内巧实力和国内软实力”。只有有效地突破了美国及其盟国的“魔鬼三角阵”的合围,即美国硬实力、巧实力、软实力的聚焦合围,中国才有真正的国家安全、金融安全、政党安全和社会安全。(来源:草根网 作者: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余云辉)



                                 
                                           社会热点
                 



房地产商和zf皆大欢喜 私立高中老板们完美绞杀公立高中                 
【研究员】:wh
老板为房地产商,当时为了提高房价,构思为学区房,如果把房子卖高价,就需要配套好的学校。当地的ZF肯定希望房地产商业进入提高GDP。所以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原来计划是新修的学校按照成本价格卖给当地的公立高中,可惜要价太高。老板决定自己做学校。老板以附加条件和ZF谈判,号称投资60亿元,实际投资5000万不到,先拿地。其中一个条件是允许办私立中学,老师当地ZF负责配合,(可以挖墙角,可以自由选取自己的老师------当然是双向选择),可以跨地区招生。但是调来的教师编制不变,财政发基本工资,学校发奖金。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8%2F1561719789440266.jpg

【博览财经特稿】从2010年起,我开始关注教育。很简单的原因,我退休了,回到老家。我简单说下我的经历,某省重点中学老师、后为某私立学校管理咨询公司的策划总监。讲一个我自己全程策划过的一个故事:如何策划打杀当地的公立学校的。大家就知道我为什么替家乡的公立中学摇旗呐喊了,对那些现在给了一颗糖就忘记自己是家乡人的仙(JIAN)启示。如果过程中,可能会与现在的私立学校有很多的共同点,那就纯属巧合-------其实私立学校的思路都是一样的。

开设私立学校的初衷

老板为房地产商,当时为了提高房价,构思为学区房,如果把房子卖高价,就需要配套好的学校。

当地的ZF肯定希望房地产商业进入提高GDP。所以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原来计划是新修的学校按照成本价格卖给当地的公立高中,可惜要价太高。老板决定自己做学校。老板以附加条件和ZF谈判,号称投资60亿元,实际投资5000万不到,先拿地,(具体细节省略,因为与办学无关,那是人家本事,套住了当地的银行zf )。

其中一个条件是允许办私立中学,老师当地ZF负责配合,(可以挖墙角,可以自由选取自己的老师------当然是双向选择),可以跨地区招生。但是调来的教师编制不变,财政发基本工资,学校发奖金。

如何提升形象

首先挖走了公立重点高中的学术带头老师,条件是现在的工资基础上发1.5倍工资,其他奖金另外确定,初期学校规模设定1500人,第一年高三文科30人、理科30人,高一文科120人理科120人,高一文科120人、理科120人,最终学校规模设计是2400人。

然后开始挖学生,重奖挖学生的老师,到处买已经过了北大、清华线的学生来复读,当年的结果是:60名高三学生中有30名是已经过了一本线的复读学生,其中2名过了北大清华线学生,(从安徽挖的)但是没有录取,刚接近分数线,给家长做工作的过程:

“如果明年继续考上北大、清华线,一次性奖励40万人民币,如果考不上清华北大,奖励30万人民币,按照您的家庭条件,今年没有考上北大清华,在其他大学上学如果读研究生根本不可能,家庭负担不起。

但是,如和我们签订了合同,您孩子如果考上了清华北大,他的命运就不一样,何况还有40万奖金,您孩子就是工作2年也赚不到这么多钱,万一考不上或者考的比今年差,怎么也是个很好的一本,30万足够他上完研究生,也比现在上完本科的强。”

家长就范。到学校后,有专门的辅导员一对一负责生活。熊猫一样。结果,第二年高考,一个北大,60人中有40个重点大学,全部过一本线,开始大面积宣传,当然宣传重点,不是学生,而是老师,-------某某老师到我们学校了,取得了什么成绩。学生不能宣传,一宣传就露陷了,毕竟当时的公立高中信息和社会舆论强大。

打压当地的高中

和ZF继续提条件,办小学、初中,条件是规定指令性计划,要求ZF 以所谓的教育公平为原则,每年公立高中在我这里只能招多少初中学生,同时给班主任施加压力,凡是把尖子生放走的老师怎么怎么样,如何让学生回避(这里的方法就不能说了,教坏了不好),保证优质生源。

二年后的结果就是,原来计划只招500人的,结果招收了1200人,最终确定只要800人,(还是要保证学生质量的。老板毕竟是老板,眼光看的遥远),800人中有300人是挖来的,基本上一分钱学费没有,其他500人每个人收费2.7万,无论低多少分,一刀切,就是27000元。第二年考试秒杀了当地的公立高中。

三年后的结果,每届招收了1200人,一本率达到了50%,基本上当地公立高中死了。其中有个小插曲,第四年的高考中,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大学,但是有个最高分,还是当地地区的最高分,跨马带着大红花游街,一白遮百丑。

降低成本、收拾以前的高工资老师

懂得教育的人知道,管理员、师生比例为1:16.5 为最合理的管理成本,也就是一个老师管理16.5个学生。3600个学生相当要594名教师,如果按照每个教师6万的工资标准,需要工资经费3560万。

而招收的学生中,大约有30%是完全免费或者不要钱的,平均收费为1.5万,大约总收费是5400万,每年的毛利润大约是1900万左右,除去每年的校舍维修、折旧,基本上净利润只有800万左右。

一点五倍的工资开什么玩笑啊?大会上讲“我们有些老师倚老卖老,总觉得这个学校的发展就是他一个人可以起来的,没有NOU某学校提供的舞台,你们也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如果我们发这么高的工资,可以引进更多优秀的年轻人……”。

第一批部分有脸的高工资老师走了,留下一批忠实走狗负责教学,这批狗就严格了,比以前更加卖力,很快培养了一批年轻老师。然后重新设定工资体系,干脆两级分化,好班用好老师,差班用工资待遇低的老师,付班主任用重点班的老师兼职。

这样好交代啊,看我们的班主任也是火箭班的,其实就是个晃晃“这些班,只要不出事情,天天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老师就是优秀的老师,你们的奖金与好班完全一样”——就是带着孩子玩,不出事,学生当然不会说老师什么坏话,火箭班与平行班进度故意设定的不一样,所以每次考试题目也不一样,当然是简单简单再简单。

可怜那些冲着名气去、花大价钱去的学生和学生家长,天天看到学生兴高采烈地、每次考试都是优秀,反正高考结束,大量的优秀考生出现了,家长也只能怪“平常成绩蛮好的,可惜这次发挥不好”——家长傻乎乎的把责任都自己承担了。大量引进农村学校想进城的老师、增加实习生、新教师。具体过程不讲了。

现在的结果

当地的公立中学完败,老板房地产的开发的房子比其他区域每个平方要高600元左右,目前学校规模在校学生4500人,其中1500人为高价学生,(3.6万/三年。报名一次性交清)。

其他学生平均赞助费用1.5万左右,当地公立重点高中一年招生800人,实际计划1500人,生源严重不足,全是私立学校招录剩下的学生。房地产商和zf皆大欢喜,原来准备仅仅是依靠学校卖高房价的,结果歪打正着,教育也赚钱了。

可是苦了当地的人民,当然是上访,ZF 更加有才,直接和省城公立重点高中签订了托管协定。既然托管,当然要缴纳托管费用,教师培训费用……这些钱虽然没有转嫁到学生头上,但是还是当地政府埋单,早知道这样,为什么不把这些钱直接投入到公办教育呢,一块烫手的山芋就这样扔出去了,当官的没有任何影响……

可怜那些高价去的孩子,结果是最差的老师或实习生在代-——有见过私立学校不为赚钱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老板吗?老板一年四季不到学校,收学费的时候就来了。

有个亲身经历的笑话:我们在策划过程中,忙到晚上凌晨一点多了,晚上下暴雨,最后方案确定了,担心当地ZF不支持,老板笑了笑,说没有关系,某些领导是我们的学校的看家狗,我要他来,半个小时就可以到,不相信我个你们看。

然后一个电话,果然半个小时不到就真来了两个重量级的领导,我们大笑,那几个领导也跟着傻笑,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在笑什么。所以,公立高中在获得少数重量级领导的支持上,根本没有办法抗衡的。

给当地教育带去的重大改变:私立学校故意压低招生正常指标,每年仅仅计划招生550人,其他全部为择校生,收费一刀切,差零点五分就是三年三万六。私立小学、初中林立。完全一片乱象。

当地现在只有2所高中,一所私立 一所公立,还有职业高中。当地教育至少30年不可能再回归正常了。人们把领导的从这代骂到了他的前后八百代……

反思

1、哪些群体可怜?原来以为挖跨了公立重点高中,老板会把他当爹供起来直到退休,结果,被中途排挤走了,欲哭无泪。那些冲着名校去、花大量银子进去的学生却享受着比普通学校还差的师资。

当地的重点中学,因为招不到学生,一年考的比一年差,待遇跟不上,老师靠给学生补课过日子,很滑稽的是,许多老师都是在给私立中学的孩子补课,天天骂声一片。当地教育就是这个现状了。那些自以为很聪明的老师,怎么可能玩得过久经沙场的商业老板。

2、良性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当地办学经费不足的前提下,公、私立学校并头发展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当地ZF 和当地人民要有远大的眼光,重点扶持公办高中,私立学校永远不能为龙头,就算私立学校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因为没有政府的补贴,收费再怎么便宜,也需要维持最起码的教师工资等开支。

孩子进入私立学校后,原来公立高中很大一部分费用需要国家补贴的,现在均直接转嫁到了学生的头上,怎么也要比公立学校收费贵。如果公立中学做强后,私立中学因为要考虑生源问题,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等等,需要综合权衡,在收费问题上,不会那么强硬和为所欲为。

当地教育就进入了良性的竞争体系——重点中学培养重点苗子,普通中学根据自己学生量体裁衣。个性化培养自己的学生。

但愿我家乡的中学学习宜昌的夷陵中学,永远不要盲目扩张。就做精品,定位就是一本率第一,名校学生第一。也给私立学校发展机会,让私立学校与同等的公立学校良性竞争,提高教学质量。给那些因为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而落选公立重点高中的初中学生提供一次机会。

我们也曾经帮助一个地区公立高中出过打败私立高中的策划——说实话,公立高中如果打垮私立高中,更加容易,毕竟有教育资源把握在ZF手上,教师编制、财政支出等等比私立高中更有优势。只要当地zf愿意,最多2年就可以赶走私立学校,而不需要像私立高中那么大的前期投入和那么长的周期。

有必要的时候,我可以提供全套的营销策划供大家参考。当时一套方案的报价很高。我简单总结下:办好教育无非三点——优质生源和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严格管理和强大的执行力。

教育经费不足,可以利用漏洞,公立学校可以私有,那么私立学校同样可以公有。私立学校可以假借公立学校,同样公立学校也可以假借私立学校。具体细节不讲了。

不是我标榜自己曾经工作的公司,如果家乡任何一所私立高中和以前的公司合作,家乡公立高中、初中早就完蛋了。这也是我们的子孙的福气。私立高中与私立高中拼杀,更为简单。在营销策划实施过程中,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私立高中与公立高中树敌是最SB的。

地方ZF从当地的经济出发,引进平衡的私立高中,无可厚非,但是,不要因为一己私利,完全搞垮一个地区的教育。这样会成为千古罪人。更不要成为那样的笑话——其实就是一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看门的而已。

你在台上那么回事,下台了狗屁不是。但愿家乡的教育能够正常发展,我为虎作伥,出谋划策,搞乱过一个地区的教育,但是希望不要这样的悲剧在自己家乡重演!

其实卫生系统以后可能也会这样,所以教育和医疗不能完全私有化。商人都是逐利的,等他们发展壮大的时候,受伤的都是老百姓!(来源:观察局 作者:有良知的退休教师)



                        

结婚率下降的“锅” 到底该谁来背?                 
【研究员】:wh
如果只针对全国结婚率这一数据,近几年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口结构的变化,而不是年轻人的锅。量化人口结构的指标有不少,总抚养比是其中综合性程度比较高的指标,它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简单说:如果100个人里有20个小孩(15岁以下),20个老人(65岁以上),那么总抚养比=40/60=66.67%。总抚养比越高,说明人群中劳动人口占比越低;配合持续下降的出生率,表明社会老龄化程度在加深。而劳动人口——尤其是年轻劳动人口——正是登记结婚的主力人群。将1999-2018年的全国结婚率、离婚率和总抚养比放在一起,结论不言而喻。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4%2F1561365154650244.jpg

【博览财经特稿】几个月前围绕结婚率持续下降的讨论,离不开的一句话就是“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这是最容易吸引眼球的做法,长辈看完可以感慨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这么不懂事,然后更名正言顺地催婚逼婚。

年轻人也可以趁此机会诉苦:想按劳动法上班吧被骂没上进心,996了又哪有时间谈恋爱结婚。

而遗憾的是,很少人去验证年轻人的态度是否真的能影响结婚登记这个行为,还是说其实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被忽略了,它(们)才是元凶。

人口结构变化主导全国结婚率升降

除年轻人的婚恋观,生活压力、受教育程度也是讨论结婚率时经常会被提到的词。而“人口结构”虽然不能说从未和结婚率一同出现,但它的出场机会和前面几位相比确实不多。

实际上,如果只针对全国结婚率这一数据,近几年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口结构的变化,而不是年轻人的锅。

量化人口结构的指标有不少,总抚养比是其中综合性程度比较高的指标,它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简单说:如果100个人里有20个小孩(15岁以下),20个老人(65岁以上),那么总抚养比=40/60=66.67%。

总抚养比越高,说明人群中劳动人口占比越低;配合持续下降的出生率,表明社会老龄化程度在加深。而劳动人口——尤其是年轻劳动人口——正是登记结婚的主力人群。将1999-2018年的全国结婚率、离婚率和总抚养比放在一起,结论不言而喻。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4%2F1561364961619782.jpg

从上图中不难看出,在1999-2010年间,总抚养比持续下降,结婚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2010-2013年间,总抚养比和结婚率相对比较稳定,变化不大;2013年至今,总抚养比持续上升,结婚率持续下降。两者的变化轨迹刚好相反。

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印证上述猜想:将全国总抚养比对结婚率做回归,结果显示两者显著呈反比。

通过他们的相关程度计算这个影响有多大,可以发现结婚率的变化当中65.22%受总抚养比影响,这个贡献率不小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4%2F1561364980782756.jpg

也就是说,结婚率下降这口锅,我们如果把它劈开,其中超过一半应该甩给总抚养比。

可以认为,全国结婚率近20年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总抚养比背后所反映的人口结构产生了变化——其实就是适婚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变化,这群人变少了,结婚率就会随之下降。

省际结婚率差异与房价有关

如果将结婚率的关注尺度从全国改为省级,情况又有所变化。以2017年各省结婚率为例,高的如贵州省可达10.9‰,低的如广东省仅有6.8‰。不同省份间的结婚率显然存在差异,那么是不是也和全国水平类似,人口结构从中作梗?

然而对各省2002-2017年间结婚率及总抚养比进行的分析,未能证明它们之间有关。换言之,在全国水平主导结婚率变化的人口结构,并不是省际结婚率差异的推手,那么谁才是?

在进一步分析前,先将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按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分为下图的两组[1],然后在考虑人口结构潜在影响的前提下,去看经济发展水平、房价、教育这些社会讨论中的热门因素对省际结婚率的影响。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4%2F1561364994288939.jpg

提到房价与结婚,话总是说不完。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步入婚姻好像都需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婚房。无论这婚房是一人给钱,还是掏空了全家上下六个荷包,都是钱。“房子都买不起,还结什么婚啊”,可以说是不少人心里的想法。

而分析的结果让人有些意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省份,房价对结婚率的影响方向相反: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房价越高结婚率越低;在经济追赶省份,房价越高结婚率反而越高。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4%2F1561365007970074.jpg

对在经济发达省份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快节奏的生活也带来更多心理压力,房价加了几个0,自己的积蓄和工资却并非如此。个体难以改变社会观念,买不起房结不起婚,于是房价涨,结婚少。

对经济追赶省份来说,却是另一番光景:房价越高的省份,结婚率越高。为什么?

想想你手里的氪金手游,刚开始玩的时候,不花钱能玩,小氪怡情,大氪霸服,人民币和战斗力线性转换,充值就能变强,所以一般游戏初期本来有意充值的玩家有热情大量投入,没想花钱的可能也小充一把意思意思。

但到了后期,很容易就变成不氪寸步难行,大氪维持基本体验的地步,佛系玩家成了主流,大部分手游寿命也就到此为止。

经济追赶省份就像刚出的手游,房价越高,效用越大,居民愿意投入购买,同时愿意投入其他社会活动,如结婚。

而发达省份就像周年庆时候的手游,房价过高,需要极大的投入才能获得微小的产出。如果想要更多产出,也得投入更多。

要知道,在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被划分为经济追赶组的省份平均房价不足1万元/平方米,这在北上广深早已不可想象。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省结婚率也高

提到教育对结婚率的影响,不少人认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越高,人们有更可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选择不婚,影响结婚率走低。

而以全国结婚率为目标的研究[2]指出,大学扩招提升了全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虽然让晚婚变得更为常见,但其实提高了结婚率。

针对省级数据的分析,也获得了与全国层面类似的结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省,结婚率越高。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4%2F1561365067165262.jpg

受教育程度对结婚的促进效果在经济追赶省份尤其明显:人均受教育年限提升2年,经济追赶省份的结婚率大致上相应提升1‰。

要知道,2017年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省份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5.62年,与9年义务教育还有巨大的差距。填补这个空间,不仅有提升结婚率的潜力,还能为人力资本的提升奠定基础。

可以认为,提升受教育程度不仅有利于社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婚姻选择的匹配效率。简言之,多读几年书,有可能让人更容易找到合适自己的人谈婚论嫁。

锅分到现在,人口结构、房价、教育一个都跑不掉。年轻人也不是不结婚,生活艰难,晚婚也是结婚,又何苦逼得那么紧呢?(来源:网易数读 作者:吴子劲)



                                 
                                           形势分析
                 



城市群的“硬核” 十大最具潜力都市圈异军突起                 
【研究员】:wh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各大都市圈已经连绵成片,不少都市圈区域相互重叠,内部经济联系紧密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已初具雏形。从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的人均GDP比值来看,发达型都市圈部分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差距近年呈明显缩小趋势,如南通、扬州、嘉兴、常州、佛山、惠州、东莞等。发达型都市圈应优化功能布局,重视中心城市过度集中的人口与产业的疏解,继续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同城化水平,在治疗“大城市病”的同时建设各功能组团有序分工、紧密协调的大都市圈。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8878744937.jpg

【博览财经特稿】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份以“都市圈”为主题的中央文件,标志着都市圈时代正式来临。

此前,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特大城市要推进中心城区功能向1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当前,中国有上海、北京、广佛肇、杭州、深莞惠等10个20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圈,有重庆、青岛、厦漳泉等14个1000万-2000万人大都市圈。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以全国6.7%的土地集聚约33%的常住人口,创造约54%的GDP,多数都市圈人口处于持续流入。

从城镇化到城市群,都市圈是城市群“硬核”

城市群为中国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培育都市圈是从城镇化到城市群的中间阶段。发达国家人口流动一般经历两个阶段:从城镇化到城市群,其中都市圈为中间阶段。国际上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有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等。成熟城市群由若干分工较为明确、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大中小城市连绵而成,且均以一个或几个大都市圈为“硬核”,如纽约都市圈、芝加哥都市圈、日本三大都市圈(东京、大阪、名古屋)、伦敦都市圈以及巴黎都市圈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立城市群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并规划建设19个城市群,但当前我国多数城市群发展尚不成熟。作为城市群的核心板块,近年来我国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但交通衔接薄弱、分工协作有限、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突出。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成为国家推进城市群建设的突破口。如广东将珠三角城市群划分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3个都市圈推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8941910966.jpg

都市圈建设以同城化为方向,打造1小时通勤圈,圈内中小城市受益。《意见》指出,都市圈以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将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方向,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抓手,因地制宜推进都市圈建设,密切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镇)的功能联系。圈内中小城市将受益中心城市产业和人口外溢,同城化提速。其中,交通一体化是都市圈建设的前提,要求加快构建都市圈公路和轨道交通网,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大力发展都市圈市域(郊)铁路。需注意的是,1小时通勤圈以轨道交通等为出行工具、半径最大约50-70公里,这与以高铁为出行工具、半径可达300公里的1小时交通圈不同。《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超大特大城市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无序蔓延,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这是对超大特大城市优化人口结构、防治“大城市病”的方向性指引。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8966251599.jpg

都市圈将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政策协同。《意见》要求加快推动中心城市集聚创新要素、提升经济密度、增强高端服务功能,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以现代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中小城市土地、人力等综合成本低的优势,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规模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形成以先进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产业分工协同需要统一开放市场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作为制度保障。《意见》指出,放开放宽除北京、上海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具备条件的都市圈有望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公共服务方面,将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加快社会保障接轨衔接。政策协同方面,将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中心城市供地指标有望增加,都市圈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强化协同。

人口和产业将继续向大都市圈集聚

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发达国家人口迁移一般经历两阶段:从城镇化到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化城市群化。根据我们借鉴提出的经济-人口分布平衡法则,一区域经济-人口比值(区域经济份额与人口份额之比)大于1预示该区域人口净迁入,小于1预示净迁出。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大都市圈均吸引人口持续流入,直到经济-人口比值降至1附近并维持动态平衡。1910-2010年,美国都会区人口比重从28.4%增至83.7%,其中人口向大都会区化集聚态势明显。1950-2010年,5-25万人的都会区人口比重减少0.3个百分点,25-100万人的都会区人口比重增加2.9个百分点,而100-500万人、500万人以上的都会区人口比重分别增加12.2、12.4个百分点。特别是在1970-2010年,500万人以上都会区人口比重增加9.4个百分点,远高于100-500万、25-100万、5-25万人都会区的4.0、1、0.3个百分点。2015年,美国5-25万、25-100万、100-500万、500万人以上都会区经济-人口比值分别为0.75、0.84、1.09、1.26,高收入的大都会区依然对人口有着较大吸引力。

在日本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随着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的人口占比分别从1955年的17.3%、12.3%、7.3%增至2014年的28.6%、14.4%、8.9%,经济-人口比值分别从1955年的1.38、1.24、1.12降至2014年的1.14、0.96、1.11。韩国人口长期大规模向首尔圈集聚,直至首尔圈经济-人口比值处于1左右。首尔圈由首尔市、仁川市、京畿道组成,土地面积11830平方公里,人口从1955年的393万人增至2015年的2442万人(不含外国人),占全国比重从18.3%增至49.1%;经济-人口比值从1985年的1.122持续降至2010年的0.998,然后在接近1的位置波动,2016年回升至1.008。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065537564.jpg

中国人口和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未来大都市圈人口占比仍将继续提升。中国24个人口1000万人以上大都市圈人口总体上持续流入,常住人口合计从1990年的3.4亿增至2018年的4.8亿,占全国人口比重从29.7%增至34.7%;经济份额合计从1990年的41.3%增至2010年的54.7%,2018年稍降至53.8%;经济-人口比值从1990年的1.39增至2010年的1.62后略有下降,但到2018年仍高达1.55,预示仍将继续吸引人口流入。在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中,苏锡常、深莞惠、上海、南京、广佛肇等5个都市圈经济-人口比值大于2,北京、天津、杭州、宁波、长株潭、青岛等6个都市圈介于1.5-2.0之间,厦泉漳、合肥、济南、武汉等4个都市圈介于1.2-1.5之间,均远大于1;仅沈阳、南昌、哈尔滨、石家庄经济-人口比值小于1,且部分都市圈经济-人口比值较低与划分范围过大有关。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082367469.jpg

2019年中国大都市圈排名

2019年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都市圈发展潜力居前,之后则是苏锡常、天津、南京、成都、杭州、重庆、武汉、长株潭等都市圈(部分地区数据有更新)。需注意的是,部分都市圈范围有重叠,如上海都市圈与杭州、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均有重叠;部分都市圈县级单位数据缺失较多,用地级市全域近似替代,如天津、石家庄、哈尔滨都市圈范围分别用各自全市替代,济南、青岛、南昌都市圈范围以地级市为基本单位后与规划略有出入。此外,部分都市圈范围存在不同版本,考虑到都市圈强调同城化发展,排名时人口经济产业数据一般采用范围最小的版本。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153396901.jpg

深莞惠、广佛肇近年人口增长领跑全国,杭州、重庆、长株潭、上海、郑州、西安、武汉、成都等都市圈亦大幅增长,除上海大都市圈外均主要由中心城市贡献,东北地区都市圈人口显著减少。2015-2018年深莞惠、广佛肇都市圈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分别高达61、60万,其中深圳、广州分别年均增长55、47万。杭州、重庆都市圈近3年人口分别年均增长36、30万(重庆都市圈数据为2014-2017年),长株潭、上海、郑州、西安、武汉、成都等都市圈均超20万。在上述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中,上海市由于控人人口年均增长不足3万,厦漳泉都市圈没有明确的中心城市,其余都市圈中心城市均贡献一半以上甚至几乎全部人口增长;其中,杭州、长沙、西安、成都常住人口年均增长均超20万,郑州、重庆主城九区也在15万以上。东北地区各大都市圈人口近零增长或负增长,其中哈尔滨、沈阳都市圈2015-2017年常住人口分别减少5.2、5.1万,长吉都市圈同期户籍人口大幅减少15.8万,估算常住人口也显著减少。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177867537.jpg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北京都市圈经济规模居前、产业创新实力领先。从经济规模看,2018年上海都市圈以9.1万亿元GDP一骑绝尘,苏锡常、深莞惠、广佛肇、北京、杭州、武汉、南京、成都都市圈紧随其后,GDP在2-4万亿元之间。从产业创新看,上海、北京、深莞惠都市圈占据绝对优势,A+H股上市公司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合计分别占全国38%、37%;杭州、苏锡常、广佛肇、南京都市圈亦优势明显,A+H股上市公司数、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比重均分别在3%、4%以上。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200604568.jpg

三类千万级大都市圈影响力

根据都市圈的经济产业实力及圈内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将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分为发达型、崛起型、起步型三类。发达型都市圈2018年GDP均在2万亿元以上,A+H股上市公司数均在100家以上,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在1万件以上,且都市圈内部分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差距相对较小、且近年呈持续缩小态势。崛起型都市圈2018年GDP多在1万亿以上,但多数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尚处于虹吸阶段,中心城市与几乎所有周边城市的人均GDP差距都在扩大。起步型都市圈2018年GDP均在1万亿元以下,产业创新指标也在大都市圈中排名相对靠后。根据上述标准,上海、深莞惠、广佛肇、苏锡常、南京、杭州等6个大都市圈为发达型,北京、天津、成都、长株潭、重庆等15个大都市圈为崛起型,哈尔滨、南昌、长吉等3个都市圈为起步型。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244498708.jpg

发达型都市圈整体经济水平领先,且中心城市与部分周边城市差距持续明显缩小,应优化功能布局。该类都市圈均位于经济率先发展的出口基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圈内周边城市均受益于中心城市制造业产业链的外溢,起步较早、经济发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各大都市圈已经连绵成片,不少都市圈区域相互重叠,内部经济联系紧密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已初具雏形。从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的人均GDP比值来看,发达型都市圈部分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差距近年呈明显缩小趋势,如南通、扬州、嘉兴、常州、佛山、惠州、东莞等。发达型都市圈应优化功能布局,重视中心城市过度集中的人口与产业的疏解,继续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同城化水平,在治疗“大城市病”的同时建设各功能组团有序分工、紧密协调的大都市圈。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260528130.jpg

崛起型都市圈整体经济实力较强,但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带动尚不足,应重点加强一体化建设。崛起型都市圈尽管经济基础和发展势头较好,但周边城市尚未缩小与中心城市发展差距。多数千万级大都市圈属于这一类,包括实力突出的北京都市圈。北京尽管拥有全国最多的金融、科技及教育医疗资源,但改革开放后并非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中心,资源主要靠行政力量集聚,产业链较短、外溢效应差,必须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随着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崛起型都市圈有望向发达型都市圈过渡。该类都市圈应重点加强圈内一体化建设,加快形成城市间交通一体化网络,打破阻碍同城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带动作用,同时避免中心城市的功能过度集中。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290781391.jpg

起步型都市圈整体经济实力不够强,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较弱,应重点增强整体经济实力。起步型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尚不足以影响稍远的周边地区,经济上较为孤立。南昌都市圈近年发展平稳,2014-2017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11.9万,GDP年均增长6.6%。而东北地区的起步型都市圈人口增长均停滞或负增长,GDP增速均在6%以下,并没有明显的追赶势头。起步型都市圈应重点增强整体经济实力,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同时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短板。当区域经济实力和中心城市对周边的辐射能力提升后,起步型都市圈有望转变成崛起型都市圈。

十大最具发展潜力都市圈

接下来详细介绍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都市圈的基本情况、规划建设、产业协作、交通连接等情况,以期呈现更鲜活的中国大都市圈画卷。入围的十大最具发展潜力都市圈分别为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南京、成都、杭州、重庆、武汉、长株潭,主要依据大都市圈发展潜力排名。出于避免重复考虑,剔除在十大城市报告出现的单个城市都市圈天津,及与上海大都市圈范围高度重叠的苏锡常都市圈,并顺延递补武汉、重庆都市圈。

1、上海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的“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

上海大都市圈2018年GDP达9.1万亿元高于珠三角9市,基本以“研发在沪,生产在外”的思路进行产业优化布局。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湖州在内的“1+7”城市,陆域面积4.9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6597万,同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0万的粤港澳大湾区规模大致相当。2015-2018年上海大都市圈常住人口年均增量为29.3万,其中七成由浙江的甬嘉湖舟4市贡献,特别是宁波人口年均增量达12.6万、位居第一;上海控人、江苏经济转型阵痛导致沪苏锡通4市人口增长乏力。上海大都市圈经济规模在全国都市圈中首屈一指,2018年GDP达9.1万亿元,高于珠三角9市的8.1万亿元;其中上海为3.3万亿元,占36%。大都市圈内经济强市林立,苏州、无锡、宁波3市GDP均跻身万亿俱乐部。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产业链最完备、产业创新最突出的区域,上海与周边城市产业互补性很强。上海拥有高度发达的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而周边城市均拥有发达的制造业。研发、设计、营销环节在上海,制造生产环节在周边城市的产业梯度分工格局已经形成。在人口、资源、环境紧约束的压力下,上海严控常住人口总量、建设用地总量、PM2.5浓度和能源消耗总量,按照“研发在上海,生产在外面;头脑在上海,身体在外面;关键制造在上海,一般产业链在周边”的发展思路,重点疏解核心制造环节外的其他制造环节、不具有国际连通性特征的一般生产性服务业、部分中低端研发中试和产业基地、部分市场化养老产业等。嘉兴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着力打造浙江与上海创新政策率先接轨地和高端产业协同发展地;宁波聚焦自由贸易港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利用比较优势与上海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实现错位发展;南通利用开发区、沪通合作园区等载体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拓展自身产业链。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336269465.jpg

从“一核五圈四带”到上海大都市圈,是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2016年5月国务院通过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其中“一核”即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但并未明确提出上海大都市圈的概念;“五圈”即促进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五个都市圈同城化发展。2016年8月上海市公示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提出了“1+6”城市组成的上海大都市圈;国务院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批复中要求,从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目前上海联合苏浙两省正在酝酿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拟定新增湖州市。

上海大都市圈的半径超过100公里,规划打造“90分钟通勤圈”,远大于一般的都市圈,相当于狭义的长三角城市群。特别需要指出,上海大都市圈把苏锡常、宁波都市圈的大半区域以及杭州都市圈的嘉兴、湖州均收入囊中,这在客观上与其他都市圈形成了微妙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考虑到上海要充分发挥在长三角城市群龙头带动的核心作用,就需要拥有核心腹地来优化产业功能布局,规划“小圈子”无可厚非,且务实接地气。上海大都市圈将作为“强核”引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南通提出建设上海“北大门”,嘉兴提出“建设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宁波提出“谋划大湾区,强化与上海一体化同城化建设”。此外,沪苏浙即将在三省市交界的青浦、嘉善、吴江部分乡镇推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上海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的载体。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355646600.jpg

上海大都市圈积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构建“干线+城际+市域+城轨”多层次轨道交通,为一体化大都市圈打下基础。干线及城际高铁满足城市之间远距离快速往来,市域铁路满足城市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组团之间的中距离快速通勤,城市轨道交通满足城市核心区域内部通勤。上海大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蓝图正在逐步形成。高铁方面,上海向北连接南通的北沿江高铁启东—崇明段已纳入规划,向南京方向串联众多苏南经济强县的南沿江高铁已于2018年开工,向西连接湖州的湖苏沪高铁已获批,向南跨海连接宁波的沪嘉甬高铁也已纳入规划;此外,贯穿南通、苏州、嘉兴、宁波的通苏嘉甬高铁部分线路已在建,宁波到苏州、上海的时间将从2小时以上大幅缩至1小时左右。上海大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规划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将实现跨地区、不同层次的轨道交通互联。已批复的苏州-淀山湖-上海城际铁路将与上海市域铁路贯通运行,使江苏近沪地区与上海中心城区融合更加紧密;沪平城际铁路或与上海金山线贯通运行。苏州S1-S3号线兼具城市轨道交通与市域铁路的功能,将串联苏州与上海的地铁网;无锡S1-S4线计划连通无锡市区与江阴、宜兴、常熟、张家港等县级市,未来也有连通上海的可能性。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374856065.jpg

2、北京都市圈:从单中心到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三县有望划归北京?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从摊大饼式单中心辐射向紧密集约型多组团格局转变。北京都市圈尚无明确的文件和规划。若以1小时通勤圈为标准,北京都市圈包含北京市大部分区域以及北京以东、以南方向的廊坊北三县、固安、廊坊市区、涿州、武清等地。距离北京中心城区更远的天津、唐山、保定、雄安新区等则属于京津冀城市群范畴。按此标准,北京都市圈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在2600万以上。2018年北京GDP突破3万亿元,仅次于上海;而环京地区仅为北京的零头,2018年廊坊市GDP为3108亿元。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北京市域范围内要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着力改变单中心集聚的发展模式,疏解核心功能区和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及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等多个重点疏解承接新城,构造城市西部、北部的生态涵养区,探索出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参考这一规划,可以将北京都市圈大致划分为梯度辐射的三个圈层:一是中心城六区,疏解非首都功能;二是城市副中心及城市发展新区多个新城,坚持集约发展,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及新增首都功能,辐射带动北京周边地区协同发展;三是生态涵养区及北京以东、以南的环京地区。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389587490.jpg

北京市域内集聚以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但职住平衡问题在全国最突出。北京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以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以亦庄、顺义为重点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以8所985院校、18所211院校为代表的高校科教资源形成了全国最优质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生态系统。北京还聚集了金融、科技、文化创意、信息、商务服务等价值链高端的现代服务业,汇集中国20%的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和459家A+H股上市公司。而一般性制造业和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则严禁在北京发展。北京城六区以全市8.3%的面积集聚56%的人口,创造了70%的GDP。中心城区人口产业集聚度过高导致居住成本过高、通勤距离过长,周边新城的教育、医疗、公租房等资源配套不足也给就近居住带来不便。据滴滴出行测算的全国主要城市出行半径看,北京以31.7公里居首位。轨道交通的出行半径一定会比滴滴出行统计的汽车更长,而北京轨道交通密度仅为0.09公里/平方公里(剔除生态涵养区),集中就业区与大型居住区之间、各新城与中心城区之间快捷通勤能力严重不足,例如回龙观-天通苑等大型社区通勤压力均较大。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430440065.jpg

环京地区承接产业不足、通勤效率低下需补短板。廊坊全市仅拥有A+H股上市公司6家、2017年发明专利授权量516件,分别为北京的1.1%、1.3%,与上海大都市圈7座周边城市相比仅多于群岛城市舟山。北京产业向环京地区溢出不足与资源配置的行政壁垒有一定关系;此外,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北京并非制造业基地,产业链较短,溢出效应较弱;北京市行政区划面积达1.64万平方公里,远大于广州、上海、深圳的7434、6339、1997平方公里,这也导致中心城区产业较少溢出至市域范围外。不过,环京地区近年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固安、永清打造“北京CED固安园”、“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等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产业,再造“新亦庄”;京南环京地区还将受益于围绕北京新机场发展的空港产业链以及未来雄安新区的产业溢出。北三县也开始受益于与通州融合发展,北京已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合作共建等方式推动产业向北三县转移。通勤方面,由于公共资源配置的行政壁垒,环京地区一直以来未开通轨道交通,但这一情况即将成为历史。在建的平谷线将从通州延伸出京,串联燕郊与三河齐心庄;燕郊至大厂、香河的轨道交通也已有规划。目前,从距离北京CBD仅30公里的廊坊燕郊镇出发,在北京通州换乘地铁至CBD耗时长达约1.5小时。仅燕郊每天通勤北京的人数可能达30万以上,预计北三县通地铁后可大大节约跨城通勤人士的时间成本。

廊坊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四统一”统筹发展,划归北京传言不绝于耳。北三县建国后历经频繁的行政区划变更,成为被北京和天津包围的一块飞地,西距天安门仅30公里,面积1277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117万。北三县划归北京的传言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便一直存在,但多次被证伪,近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让这一传言有了新的想象空间。位于通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与北三县毗邻。而通州区面积907平方公里,2018年人口仅158万,未开发土地面积充足。2018年北京市级机关已东迁城市副中心。北三县与通州区“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一管控)规划已上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审定之后将全面推进。这意味着短期内以行政区划调整的方式解决北三县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可能性较小。考虑到未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面临区域协调问题,不可能都依赖行政区划调整手段,中央更希望构建跨地区协调发展机制来解决。

3、深莞惠都市圈: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经济大市、土地小市的深圳可能兼并东莞?

深莞惠都市圈人口和经济高速增长,“前店后厂”产业梯次转移,是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深莞惠都市圈由深圳、东莞、惠州3市组成,面积1.58万平方公里,1990-2018年常住人口从575万增至2625万,GDP从301亿元增至3.7万亿元。深圳市自2015年已连续4年人口增量在50万以上,冠绝全国;2018年GDP达2.4万亿元,且近3年仍以年均8.5%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后,深圳的奇迹发展部分受益方便接受香港及境外的投资与产业转移。如今深圳已从“三来一补”的制造工厂升级成为创新创意之都,并向东莞、惠州等地梯次转移产业。东莞因其紧贴深圳、连接广深的区位优势在制造业承接上占得先机,接受了深圳大量的创新生产环节外溢。东莞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已成为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创新产业的重要载体,华为、大疆、蓝思科技等知名深圳企业纷纷转移而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惠州的产业以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制造及石化产业为主,与东莞在产业层次上有一定差距,但产业升级将受益于深圳产业布局东进。深莞惠都市圈人口结构全国最年轻,产业创新实力排名全国前三,仅次于上海、北京都市圈,是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根据201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东莞、深圳15-59岁劳动人口占比分别83.8%、81.9%,高居全国城市前两位;惠州也达71.1%,略高于广东省的70.8%。深莞惠都市圈拥有A+H股上市公司397家,其中深圳、东莞分别占88%、8%;2017年发明专利授权量25366件,其中深圳、东莞分别占75%、20%。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449148325.jpg

深莞惠经济圈(3+2)机制推动深莞惠一体化发展,“飞地经济”和轨道交通一体化提升深圳辐射带动能力。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自2009年起已召开11次,最初由深莞惠3市发起,2014年新增河源、汕尾2市。根据2018年4月第11次联席会议,随着近年深圳土地不足、土地成本高企愈发严重,参照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飞地经济”创新合作机制将在东莞、惠州推动。两地邻近深圳地区将划出地块发展功能协调、产业互补、成果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增量税收由三地政府按比例分成。交通一体化方面,珠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发达,深圳、东莞高速公路密度更是分别雄踞全国第1、第3,惠州也位列第33名。随着城际通勤需求日益扩大,轨道交通一体化仍需完善。除广深港高铁、京九铁路、厦深铁路、广深城际等铁路干线外,都市圈内部仅有一条莞惠城际铁路已建成通车。深莞惠三市城市轨道交通尚未连通,但东莞数条地铁已修至临近深圳区域,未来将有6条线路接驳深圳地铁;而惠州也将也有2条地铁线路接驳深圳地铁14、16号线。此外,惠州机场已定位为深圳第二机场,下一步将推动机场扩建和完善与深圳的快速交通联系,服务惠州、深圳东、东莞东、河源、汕尾等地出行需求。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468196957.jpg

深圳是经济人口大市、土地面积小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解决发展空间不足的可能性长期存在,但受制于广东省发展大局。深圳全市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的1/8、1/3、1/4;全市平均人口密度6274人/平方公里,全国第一,可开发土地空间已几乎达上限。坊间一度流传深圳携东莞、惠州成立直辖市的说法,但考虑到对广东省其他地区的影响,可能性极小。东莞划归深圳则是比深圳直辖可能性稍大的一种方案。深圳与东莞两市面积仅4457平方公里,2018年GDP合计高达3.3万亿,超越北京、比肩上海,且近年经济增速高于上海。两市若合并将有望产生新的中国第一经济大市,对中国经济版图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深圳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副省级计划单列市,不向广东省纳税,东莞等若并入深圳将极大削弱广东省的财政实力,地方阻力较大。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489268362.jpg

4、广佛肇都市圈:大湾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广佛同城。

广佛两市经济总量比肩深莞,分别聚焦“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NEM(新能源、新材料)”创新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肇庆承接广佛产业转移。广佛肇都市圈由广州、佛山、肇庆3市组成,面积2.61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2696万,GDP3.5万亿元。2015-2018年,广州常住人口年均增长46.8万人,仅次于深圳,远高于全国其他城市;佛山2017年、2018年常住人口分别增长19.4、24.9万人,人口再集聚趋势显著。2018年广州+佛山GDP合计3.3万亿元,与深圳+东莞相当;其中广州略低于深圳,而佛山高于东莞,即将跻身万亿俱乐部。广佛肇都市圈是华南地区国际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广州未来以“IAB+NEM”等创新产业为主导方向,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佛山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家电、家具、建材等传统制造业和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汽车等现代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基础雄厚,将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开拓金融后台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肇庆以资源型加工工业为传统优势产业,休闲旅游及农业资源丰富,目前以大旺高新区、怀集广佛肇经济合作区等载体积极承接广佛产业转移,打造与广佛产业相配套的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2013-2017年肇庆承接的412个产业项目中多数来自广佛,肇庆高新区引进的50多家企业中有40%来自佛山。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513504085.jpg

从广佛同城到广佛肇经济圈,肇庆与广佛一体化还需时日。广州和佛山城区紧靠,历史人文相亲,在明清两代均属广州府管辖范围。广佛同城化的概念于2003年首次提出,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让广佛同城进入实质性阶段,2009年两市即签署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同年,广佛肇都市圈的概念由广佛同城催生,3市签署《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广佛肇”经济圈市长联席会议先后提出推动清远、云浮、韶关加快融入“广佛肇”经济圈,开拓“3+3”经济圈合作发展。从经济实力来看,与在全国经济版图占有重要地位的广佛两市相比,肇庆在珠三角9市中经济实力垫底,2018年GDP2202亿元,是广州的1/10;人均GDP仅为广州的35%、佛山的42%。从地理位置来看,肇庆市行政区划面积1.49万平方公里,大于广佛两市面积之和,但只有靠近佛山区域的“半条腿踏进珠三角”,区位优势与广佛差距较大。从交通一体化程度看,广佛肇城际轨道暂时并未把肇庆如愿带入广州1小时通勤圈,站点远离市区、班次少、票价贵等问题成为瓶颈。

广佛同城已基本实现,生活成本与产业转移催生大量跨城通勤需求。佛山、广州高速公路密度分别位列全国第2、第4,分别仅次于深圳、东莞。武广、贵广、南广、广茂、广珠和南沙疏港铁路等多条铁路串联广佛两市;广珠城际、广佛肇城际、广莞惠城际、广佛江珠和肇顺南城际等构成都市圈四通八达的城际轨道交通。而广佛两市地铁互联更是成为跨城市轨道交通互联的典范,将实现两市地铁“一张网、一张票”的构想。根据《广佛两市轨道交通衔接规划》,加上已经建成通车的广佛线和今年即将通车的广佛环线,佛山未来将有10条地铁线接驳广州13条地铁线,多数已在建或即将动工。交通一体化顺应了广佛两市与周边地区旺盛的跨城通勤需求。据百度地图和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18年7月广佛肇清四市跨城职住人数高达74.41万,占四市从业人口的4.4%;其中广佛跨城占四市跨城总规模的60.6%。在广佛跨城通勤人员中,佛山居住、广州工作的人占62.2%,主要居住在佛山靠近广州的交界区域,可见生活成本低、通勤便利是这类人选择在佛山居住的主要原因。而在佛肇之间跨城通勤的8.4万人中,肇庆怀集与佛山顺德之间通勤人数较多,这显然与肇庆的产业园区承接佛山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关。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530327002.jpg

5、南京都市圈:经济东强西弱,皖东城市受益。

南京都市圈经济东强西弱,南京引领产业链从高到低三级梯队。南京都市圈包括江苏省南京、镇江、扬州、淮安4市及安徽省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4市,面积6.29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3391万,GDP3.4万亿元。都市圈内江苏4市GDP明显高于安徽4市,经济实力东强西弱,但近年江苏4市人口增长乏力。2015-2018年,受累于江苏经济转型升级阵痛,南京常住人口年均增长6.7万人,在省会城市中并不突出;安徽4市受益人口回流中西部,常住人口合计年均增长10.7万人,而除南京外的江苏3市合计年均仅增长4.1万人。南京是国家重要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国家重要科教基地,2018年GDP1.3万亿元,传统和新兴产业门类齐全,服务业占比超60%。而扬州、镇江、淮安、芜湖均是全国或区域重要制造业基地,2018年GDP均在3000-6000亿元之间,致力于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马鞍山、滁州、宣城主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结合自身资源打造旅游或农业基地,2018年GDP均在2000亿元以下。8市共同构成产业链从高到低三级梯队。南京整合都市圈创新资源,推动与扬州新兴科创名城、淮安智慧谷、滁州高教科创城、宣城宛陵科创城等平台机构协同创新;创新跨区域产业合作模式,通过总部—生产基地、产业链合作、园区共建、整体搬迁等多种形式与周边城市共建产业园区。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553719851.jpg

南京都市圈为我国第一个规划的跨省都市圈,安徽东部城市受益于与南京同城化发展。在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南京都市圈仅包括南京、镇江、扬州三市,规避了跨省都市圈。事实上,1986年国家计委的研究报告即建议南京组织跨省经济圈试点;2002年南京、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滁州6市启动共建“南京都市圈”规划研究,组建我国第一个跨省都市圈。2005年起南京都市圈形成当前《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草案中的“1+7”市模式。都市圈8市拥有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南京都市圈党政领导联席会议以及各类发展论坛等协调交流机制,常州市近年也作为特邀成员参会。在南京都市圈8市中,马鞍山、芜湖、滁州3市同时也是合肥都市圈成员,而淮安是唯一不属于长三角城市群范畴的城市。作为江苏省会,南京地理位置承东启西,对安徽东部城市有很强吸引力,绝大多数外来人口来自安徽。南京与都市圈中安徽4市的距离均比安徽省会合肥更近,江北新区的建设更是加强了与马鞍山、滁州的联动发展。从南京到马鞍山、滁州的高铁最短运行时间均在20分钟以内,催生“跨省上班族”;南京到芜湖也仅需半个多小时。南京多条城际轨道建设接近安徽地界,如S3、S8、S9号线,极大方便跨省人员通勤;S4号线建成后将把南京江北新区到滁州的时间缩短到10分钟。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574114459.jpg

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前瞻性布局,与公路、机场、港口群共同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区。2019年2月南京市政府发布《南京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将加快构筑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促进干线、城际、市域(郊)、城市轨道交通“四铁融合”,实现南京都市圈城市全部通行高铁或城际铁路;构建以南京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实现都市圈内主要城市半小时高铁通达。南京规划的9条S系列城际轨道向四面八方发散,加强与周边所有城市的联系,并将延伸至马鞍山、和县、滁州、扬州、句容、天长等周边地区。2018年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378公里,仅次于北上广,居全国第4;轨道交通网络遍及市域内全部11个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全部区县开通地铁的城市。都市圈将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加快形成宁镇扬、宁滁3011交通圈,即30分钟快速通勤圈,1小时休闲旅游生活圈、1小时生产要素物流圈。此外,南京都市圈的优势之一是多数城市都有沿江港口,将加快宁镇扬组合港、芜马组合港、宣州综合码头、定埠港建设,形成联动协作的都市圈现代化港口群。

6、成都都市圈:少不入川的天府之国,成都人口经济集聚度高,周边地区城镇化率较低、空间大。

成都尚处于做大做强吸聚周边资源阶段,人口经济集聚度高。成都都市圈以素有“天府之国”称号的成都平原为主体,包括四川省成都、德阳、资阳、眉山全域及雅安市辖区,面积3.2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约2600万,GDP为2万亿元。成都平原四周群山环抱,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古蜀国的遗迹、唐诗宋词的华章、舌尖上的美食以及当地人悠闲宁静的生活共同见证了这里一脉相承的繁华与闲适,民谚有云“少不入川,老不离蜀”。成都吸聚周边人口显著,2018年常住人口达1633万人,占都市圈5市总人口的61%;2015-2018年成都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20.7万人,与同期整个都市圈人口增量几乎相等。周边城市仅德阳人口年均微弱增长1.1万人,眉山、资阳、雅安分别年均净减少0.6、0.2、0.2万人。成都2018年GDP达1.5万亿元,在二线城市中仅次于重庆、天津、苏州,占成都都市圈5市GDP的75%;A+H股上市公司数、2017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在中西部城市中分别排名第1、第2,分别占到都市圈5市总量的94%、93%,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度远大于长三角、珠三角发达都市圈。产业布局方面,成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聚集区,产业门类齐全;而德阳、资阳、眉山、雅安分别是上述一类或几类产业聚集区,城市间产业协同互补性不如发达都市圈。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592268909.jpg

成都周边4市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空间大,未来有望与成都同城化发展。根据2013年四川发布的《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2016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都都市圈的范围包含成都、德阳、资阳、眉山4市。2014年四川发布的《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成都城市群的概念,范围包括成都、绵阳、德阳、遂宁、眉山、雅安、资阳全域及乐山部分区县,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范围较大,无法与都市圈概念等同,规划落地难度较大。2016年初成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成都大都市区概念,范围包括成都、德阳、资阳、眉山全域及雅安市辖区,范围内地区未来具备与成都同城化发展的可能,是成都都市圈的合理范围。成都正在增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加快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中心城市带动能力。2018年成都城镇化率为73%,远低于一线城市和南京、武汉等同级别二线城市的80%以上;德阳、眉山、资阳、雅安均在42%-52%之间,远低于全国平均59.6%,都市圈人口城镇化潜力较大。随着成都产业进一步高端化,一般制造业将外溢,成都将由吸聚周边资源转为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周边城市有望与成都同城化发展。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609118254.jpg

成都与周边城市高铁半小时至1小时通达,未来有望形成城际环线。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铁路枢纽,成都放射状铁路网四通八达,在运营线路有成渝、成昆、宝成、达成、遂成等铁路干线,成渝高铁、西成高铁等高铁干线,以及成绵乐城际、成蒲铁路等城际铁路;此外还有成贵高铁、成兰铁路等在建。目前,成都与周边城市均已开通高铁或城际快速铁路,可实现半小时至1小时通达。根据《成渝地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5~2020年)》,成都周边的眉山、资阳、德阳、都江堰等地区将由城际铁路串联成环线。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成都地铁2018年底运营里程236公里,预计2020年将达500公里,未来可能延伸至资阳。与东部发达都市圈相比,成都都市圈周边城市的发育程度和交通连通性仍有待提升。

7、杭州都市圈:民营经济天堂,互联网经济高地,西进扩大腹地。

杭州都市圈杭嘉湖绍四市民营经济发达,互联网经济领先,新成员衢州、黄山有望承接相关产业。杭州都市圈包含杭州、嘉兴、湖州、绍兴、衢州、黄山6市,面积5.3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2621万,GDP2.9万亿元。在长三角地区近年人口增长缓慢的背景下,杭州都市圈人口再集聚明显,2010-2015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仅10.6万人,2015-2018年年均增长升至39.4万人,其中三分之二由中心城市杭州贡献。2018年杭州GDP达1.35万亿元,相当于绍嘉湖三市总和,是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天堂。2018年杭州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8175亿元,占GDP的61%;浙江全省的民营经济占比为65.5%,其中绍兴更是高达95%以上。2018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356亿元,占GDP的24.8%,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口碑网、菜鸟网络等企业是典型代表,盒马鲜生、网易严选、未来鲸选等新零售新业态蓬勃发展。

杭嘉湖绍四市产业协同程度高,嘉兴的海宁、桐乡,湖州的德清、安吉,绍兴的柯桥、诸暨等县市均与杭州产业密切融合。毗邻杭州下沙经开区的海宁高新区有70%的企业是由杭州迁入,包括娃哈哈、西子重工等知名杭企;德清有约四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30%以上的高端人才、60%以上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来自杭州,引进杭企中规上企业超200家。受益杭州电子商务中心的地位及2015年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湖州、嘉兴、绍兴等地传统外贸产业利用“互联网+”拓展新空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均居浙江前列。而都市圈新成员衢州、黄山2018年GDP分别仅为1471、678亿元,比杭嘉湖绍四市中最小的湖州也相去甚远。衢州、黄山与杭州已有一定的产业要素互动,预计融入都市圈后产业转移承接和项目对接将大大加强。黄山将以各经开区为主体平台,有条件承接杭州的化纤、纺织传统行业转移,并主动对接杭州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新兴制造业的发展。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629914697.jpg

杭州都市圈东面发展空间不足,西进扩大经济腹地。杭州都市圈于2007年启动建设,最初包含杭州、嘉兴、湖州、绍兴4市;2014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杭州都市圈经济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杭州都市圈位列“五圈”之一。上海大都市圈横空出世后,杭州都市圈不再独享嘉兴与湖州,东面发展空间受到一定挤压,南面的金华又自成金义都市圈。事实上,嘉兴的嘉善和平湖等近沪区域一直以来都和上海关系更为密切;杭州市区东距上海也仅165公里,不具备南京远离上海的区位优势。面对上海大都市圈的挤压和南京都市圈的竞争,杭州都市圈选择西进。2018年杭州都市圈在第九次市长联席会议上扩容,浙江省衢州市、安徽省黄山市正式加入。衢州、黄山市区距离杭州市区均在180-200公里之间,超过了可与杭州同城化发展的范围。杭州都市圈此番扩容意在填补自身经济腹地不足的短板,打通长三角金南翼西进通道,利用都市圈西南方向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等比较优势,将其建设成杭州都市圈的产业转移承接、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重要生态功能区。根据这一思路,安徽的宣城、江西的上饶和景德镇亦是杭州都市圈的辐射范围和候选城市;其中宣城已被南京都市圈囊括。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651588424.jpg

杭嘉湖绍四市已实现“半小时高铁圈”和“1小时交通圈”,高铁将助力衢州、黄山融入都市圈。在都市圈扩容之前,杭嘉湖绍四市已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班线”的目标。高铁方面,杭州市区与嘉、湖、绍三市市区已实现“半小时高铁圈”,德清、桐乡等地到达杭州市区的时间仅为15分钟,通勤高铁“西施号”在杭州东站与诸暨之间的运行时间约为25分钟。2018年底开通的杭黄高铁串联西湖、富春江、千岛湖、黄山等著名旅游景区,将杭州到黄山的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1.5小时;另一条连接黄山和杭州的杭临黄(杭州-临安-黄山)高铁尚在规划中,预计开通后两地高铁出行仅需30-35分钟。衢州至杭州高铁将于2022年建成,届时从衢州40分钟可达杭州西站,90分钟可达上海。城际轨道方面,杭州至临安城际铁路将争取在2019年试运行,杭州至海宁、绍兴、富阳城际铁路计划2020年建成,串联杭州东站、萧山机场、杭州西站的杭州机场轨道快线预计2022年完工;此外,杭州至德清、安吉、诸暨、湖州、嘉兴等地城际轨道尚在酝酿中。

8、重庆都市圈:内陆开放高地,新区人口增速接近主城区,产业同质化、创新不足。

重庆都市圈以重庆市35%的面积集聚65%的人口,创造72%的GDP,主城区与城市发展新区人口产业集聚能力均较强。重庆都市圈即重庆大都市区。根据2015年《重庆大都市区规划》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重庆大都市区是以主城9区为核心、以城市发展新区为腹地的城市区域,是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载体。大都市区由渝西片区21个区组成,面积2.87万平方公里,占重庆全市的约35%;2017年末常住人口1989万,占全市65%;GDP约1.4万亿元,占全市的约72%。其中,主城区发挥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研发及创意产业;城市发展新区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形成与主城区功能互补、产业协同的发展格局。由于地形因素,重庆未来向北拓展空间不足、向西空间较大;再加上让重庆向西辐射成渝发展主轴城市带的考虑,江津、璧山、合川未来有望划入主城区,重庆第二机场选址西邻四川区域的可能性较大。

与成都、武汉等中西部都市圈人口增长集中于中心城市不同,近年重庆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增长较快,2011-2017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9%,与主城区的2.1%接近。这得益于直辖市行政壁垒相对较小、城市发展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主城和新城产业分工协作体系的建立。如璧山利用毗邻沙坪坝微电园的优势,将主导产业从皮鞋产业转变为电子信息产业;合川承接了主城区汽摩产业的转移,规划到2021年汽车产业总产值达1200亿元;永川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之一,并初步形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重庆科学城将以发展智能产业为主导,联动九龙坡、北碚、江津和璧山,形成西部“智能谷”。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679316117.jpg

重庆都市圈是内陆开放高地,产业同质化、创新能力不足是短板。重庆大都市区是中国内陆开放高地,拥有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重庆自贸试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2个国家级经开区、4个国家级高新区、保税港区、3个综保区、3个保税物流中心、国家级检验检疫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开放平台。但重庆产业存在内外双重同质化、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从重庆与成都的产业关系看,成渝城市群双核相距仅260公里,但高端发展平台的谋划和建设竞争大于合作,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都将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作为直辖市和内陆开放高地,重庆拥有的国家级开放平台数量多于成都,但创新能力弱于成都,A+H股上市公司数、2017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58、6138,少于成都的90、8041。从重庆大都市区内部产业分工看,城市发展新区12个区制造业存在明显同质化竞争,如长寿与江津的装备制造、新材料、汽摩及零部件产业项目同质化较明显。《重庆市开放平台协同发展规划(2018―2020年)》也指出重庆开放平台体系存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问题。重庆的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车型,抗风险能力较为脆弱;2018在汽车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重庆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远低于全国平均的4.9%。

重庆都市圈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亟待提升。重庆是高铁时代西南地区重要综合铁路枢纽,成渝高铁、渝万高铁、渝贵铁路、渝利铁路等高铁或快铁已建成通车,渝湘高铁、渝黔城际、枢纽东环线、涪怀二线、黔张常铁路等高铁或城际铁路在建,渝西高铁、兰渝高铁、渝昆高铁等正在规划中。这些铁路既可以提高重庆的铁路枢纽地位,又可以运营通勤列车改善重庆都市圈内部通勤条件。重庆都市圈市域铁路亟待加强,远不能满足主城区与外围片区之间的通勤需求。市域铁路渝合线在建,璧铜线即将开工;市域环线铁路正在规划中,将串联起渝黔铁路、成渝铁路、成渝客专等铁路线。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截至2018年底重庆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13公里,2020年将达到410公里,主城区之外仅璧山、江津即将开通轨道交通。此外,四川广安市毗邻重庆区域也可算作重庆都市圈的辐射范围,双方在共建产业园区、交通对接等方面将加大合作力度。

9、武汉都市圈:“圈子”缩小更务实,产业链向外延伸。

从半径150公里的“1+8”武汉城市圈到半径80公里的武汉大都市区,范围更小的都市圈规划更具可操作性。武汉都市圈按已有的政府规划可产生范围不同的两种理解:一是“1+8”武汉城市圈,包含武汉及周边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5个地级市和仙桃、潜江、天门3个省直辖县级市;二是武汉大都市区,包含武汉、周边5个地级市的市辖区、仙桃以及与武汉接壤的部分其他县市。以武汉中心城区为圆心,武汉城市圈的半径约为150公里,面积5.78万平方公里,在周边地区与武汉发展差距巨大的情况下较难一体化发展;而武汉大都市区半径约为80公里,范围更务实。武汉城市圈最早出自2002年提出的“武汉经济圈”,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复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4年《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规划(2013-2020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6年《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要求全面加快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2018年武汉GDP达1.5万亿元,占“1+8”城市圈的60%;周边城市中GDP最高的黄冈仅2000亿元。2015-2018年武汉常住人口年均增长15.8万,占城市圈人口增量的84%,周边城市人口吸引力也较弱。2018年通过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以“1小时通勤圈”为核心构建武汉大都市区。显然,范围更小的大都市区比城市圈更好建设培育,产业协同、交通规划等也更易落地。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703490529.jpg

武汉产业链沿武鄂黄黄、武咸、武仙、汉孝等发展廊道向周边城市延伸,完善都市圈功能布局和产业体系。武汉都市圈致力于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根据规划,武汉核心发展区构建“1主3副”的空间格局,主城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中央活动区;光谷、车都、临空3座副城分别以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临空港经开区为主要依托,分别承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枢纽物流等核心职能。在核心区域外围,武汉将建设3个新城组群,分别重点打造产业转型、产学研融合、生态文明示范区,并建设长江新城。黄石、鄂州是以冶金、能源、建材等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鄂州在以建设民用机场为契机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孝感及仙桃、潜江、天门重点发展纺服、化工、汽车零部件、医药等产业;咸宁是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生态旅游区,也是轻纺、机电等生产基地。在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方面,武汉东湖高新区将与鄂州、黄石、黄冈、咸宁联动发展,打造科技创新走廊;武汉经开区将与洪湖、仙桃、天门等地联动发展,打造先进制造走廊;临空港经开区将与孝感联动发展,打造临空经济走廊。

高铁、鄂州机场建设加强水陆空交通枢纽,城际铁路网将串联武汉都市圈。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高铁方面,武汉即将建成“两纵两横两连”的全国高铁路网中心,实现与城市圈其他城市1小时、与长江中游其他城市群2小时高铁辐射圈。2018年底开工的黄黄高铁将把武汉到黄冈的时间缩短到15分钟。此外,2018年中央同意鄂州修建民用机场,将加强武汉都市圈的空港枢纽地位,并加速鄂州空港经济的腾飞。高速公路方面,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大部分路段已建成通车,2020年将实现闭环运行,城市圈“1小时交通圈”将更加完善,相邻城市可实现半小时内通达。城际铁路方面,武黄(经鄂州)、武咸、武冈、汉孝(经天河机场)城际均已开通,武汉到仙桃、潜江城际铁路正在建设中,武汉到天门城际铁路处于前期研究阶段,8个周边城市均将实现与武汉城铁通达。规划中的武汉大都市区城际铁路环线将串联武汉3个新城及包括黄冈、鄂州、孝感在内的近汉地区5市县。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武汉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公里,至2020年总长度将达400公里,基本实现“主城联网、新城通线”。由于周边城市发展与武汉存在较大落差,武汉短期内尚无城市轨道交通连接周边城市的规划。

10、长株潭都市圈:中部崛起,城区相邻,“半小时交通圈”融合发展。

长株潭三市产业互补性强,产业协同势头良好,是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之一。长株潭都市圈包含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1504万,GDP1.6万亿元。近年省会城市长沙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18年GDP达1.1万亿元,为全国16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之一,对周边城市经济带动作用日益增强。2015-2018年,长沙常住人口年均增长高达20.1万人,人口吸聚能力强劲;湘潭、株洲分别年均微弱增长0.7、1.4万人。长株潭三市均为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长沙是湖南省科教文化和服务业中心,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家电、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具备优势;株洲是京广铁路和沪昆铁路交汇的重要铁路枢纽,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化学工业、航空航天装备等为支柱产业;湘潭旅游业较发达,主导产业有钢铁、机电设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三市注重产业协同创新,联合拥有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政策平台,联手创建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长株潭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中部崛起战略中与武汉城市圈并驾齐驱的重要支点。长株潭都市圈重点打造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新材料、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装备六大产业集群,产业链相互衔接配套的体系正在形成。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730233484.jpg

长株潭三市城区最远不过40多公里,一体化存在地理便利,合并呼声从未断绝。长株潭都市圈在多数官方文件的名称为长株潭城市群。为避免与以长株潭三市为核心的“3+5”环长株潭城市群混淆,本文采用“长株潭都市圈”的称谓。长株潭三市呈品字形分布在湘江下游,长沙市区距株洲、湘潭市区40多公里,株洲、湘潭市区仅相隔20公里,构成中国城区平均距离最近的大都市圈。三市历史渊源久远,历代长期均属长沙郡或长沙府管辖。1997年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正式实施,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一起获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长株潭三市统一长途区号,2018年三市签署《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三市拥有市委书记层面、市长层面的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三市之间545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心区是长株潭都市圈一大特色,三市共同推进“绿心”保护,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长株潭三市合并为一市的呼声几十年从未断绝。湖南省早在1950年代就提出将长株潭三市合并为“毛泽东城”的设想;近年长株潭合并申请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议流传较广,但实现可能性极小。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9747115350.jpg

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大串联,共同构成长株潭都市圈“半小时交通圈”。京广高铁、沪昆高铁在长沙交汇,从长沙乘坐高铁到株洲、湘潭仅需10多分钟。长株潭城际铁路于2017年底开通运营,从长沙至株洲、湘潭仅需30分钟,出行进一步同城化。三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417公里;公交车开通多条跨市运营线路,并与城际列车站无缝接驳。长株潭“三干两轨四连线”工程,对三市相连的主干道进行快速化改造、启动“长沙西—湘潭北—株洲西”和“长沙南—株洲西”两条轨道快线前期研究工作、打通连接三市的路网骨架,将进一步促进三市融为一体。此外,长株潭磁浮城际轨道尚在规划中。(来源:泽平宏观 作者:任泽平、熊柴、闫凯)



                                 
                                           新闻视点
                 



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巅峰 一文深度了解香港经济困局                 
【研究员】:wh
2019年第一季度,香港的GDP增长率仅仅为0.5%,这一季度,深圳增长率为7.6%,上海增长率为5.7%,北京增长率为6.4%,广州增长率为7.5%。中国一线城市全部在稳定增长,只有香港突然掉队了。其实香港在2018年就开始呈现严重下滑的态势,2018年第一季度香港经济实际增速还高达4.7%,第二季度降到3.5%,第三季度下降到2.9%,到第四季度则下降到1.3%。到2019年第一季度,香港经济终于重重地摔在地上。经济情况越来越糟糕,当存量固定,增量又枯竭时,香港暴露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4%2F1561366914772476.jpg

【博览财经特稿】谁都不曾想到,到了2019年,我们印象中的美好香港,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我们都曾那么热爱香港,那些让人仰望的传奇富商,灿如烟火的港星,天马行空的音乐、电影、武侠小说,美丽的维港和兼容并包的美食,在我小时候,亲友们能去一次香港,都会引以为荣,吹牛大会能持续一周,遭致周围人或羡或恨的目光。

而今天,香港完全变了。在香港持续燥动的背后,来冷静剖析一下香港经济,理一理香港的脉络,看看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因为只有坦然面对问题,才能顺利解决问题。

香港突然掉队了

许多人没有留意到,2019年第一季度,香港的GDP增长率仅仅为0.5%,这一季度,深圳增长率为7.6%,上海增长率为5.7%,北京增长率为6.4%,广州增长率为7.5%。中国一线城市全部在稳定增长,只有香港突然掉队了。

其实香港在2018年就开始呈现严重下滑的态势,2018年第一季度香港经济实际增速还高达4.7%,第二季度降到3.5%,第三季度下降到2.9%,到第四季度则下降到1.3%。到2019年第一季度,香港经济终于重重地摔在地上。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4%2F1561366990540276.jpg

经济情况越来越糟糕,当存量固定,增量又枯竭时,香港暴露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香港经济增速突然下滑到1.3%的原因,花旗银行发布一道万金油式的理论:股市下挫、房地产疲软、企业减少了库存……这是投行们“永远没有漏洞,万物可以套用”的场面话,因为照常理,2019年第一季度GDP增速又会推高,可是2019年第一季度,增速居然如此难看。

难看的不仅仅是香港,难看的还有韩国。2019年第一季度,韩国的经济增长率也摔到1.8%,2018年韩国就开始不妙了,全年经济增长率是2.7%,最近六年最低。

其实韩国在第三季度时就摔到2%,文在寅政府及时出手,增加政府支出,推动了建筑和资本投资的增长,使第四季度重回3.1%,但鸡血一打完,经济马上被打回原形,2019年第一季度变成这个鬼样子。

韩国经济因其出口商品从石化产品到电子产品多种多样,且与美国、中国、日本等国贸易联系相当密切,号称“世界经济的金丝雀,是最能反应全球经济变化的数据。

为什么2019年第一季度,韩国和香港都跌得这么惨?

背后的最大原因,就是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创下十年来的最低值,仅为6.4%(对中国来说是仅为,对其他国家这已经是梦幻数据了)。

韩国的半导体主要出口到中国,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使韩国的半导体出口量同比下降8.3%,而香港同样受到巨大影响,一季度货物出口总额与上年同期下降了4.2%;进口商品总额与上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4.6%。

因中美贸易战波及全球,投资也大幅下降,一季度香港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上年同期比较实际降低了7.0%,与去年第四季相比则下降了5.8%。

中国大陆就像一个大BOSS,不断给韩国和香港经济投食输血,当大陆稍一感冒,韩国和香港就重症缠身。

香港经济发展率本来就赶不上北上广深,现在摔得这么惨,很有可能被北上广深四城远远甩在后面。继2018年深圳GDP超越香港后,2019年广州GDP也将超越香港,香港总GDP在全中国现在只能排在第五位。1997年香港回归时,香港1773亿美元GDP占大陆的18.6%,而2018年香3630亿美元GDP,仅占大陆的2.66%。

香港经济这些年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如果要简单一句话说明,就是香港走向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巅峰。整个香港都已经被大资本家垄断了财源,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的预测,中国内地前十大亿万富翁的净资产总和占GDP的1.4%。印度这一比率是5.2%。欧洲这一比率最高的是瑞典为25%(瑞典也很严重);其次是瑞士,为9.2%;紧接着的是俄罗斯,8.8%。

而香港最富有的10个人的资产竟占GDP总额的35%!这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可怕数字,超过了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4%2F1561367027737892.jpg

发展到巅峰的垄断资本主义在制造大富翁的同时,也在制造大量贫穷人口,据香港特区政府2018年11月发布的数据,香港720万人口中,大约有101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香港因此在全球贫富不均排行榜上排在第12位。(香港贫穷线标准是1人月收入低于4000元港币,2人家庭低于9800元,3人家庭低于15000元,4人家庭低于19900元,香港物价高昂,4人家庭2万港币确实活得很艰难)

香港的贫困率是14.7%,2017基尼系数是0.539---而1971年时,香港基尼系数还只有0.43,发达国家里,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41,欧洲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则是在0.24到0.36之间。

联合国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是0.6,香港正在无限逼近这个数。香港现在是全球发达经济体中贫富差距最大的地区。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4%2F1561367069212492.jpg

香港大学的指标显示,香港的生活质量自2007年以来也在不断下滑。该指标统计了从空气质量到预期寿命在内的21个标准。其中,衡量房价可负担性的指标大幅下降,香港的房价疯狂上涨,远超过了租金和薪资的增长速度。

香港现在的房价,已经是全球第一高房价正是绑架香港经济,吸食香港民脂民膏最重要手段。

2017年1月,彭博亿万富豪指数公布了全球500富豪榜,超过一半上榜的香港富豪全来自地产,这12个地产大亨身家高达1190亿美元(约9282亿港币),冠绝全球。

美国人口是香港的40倍,但入榜的13位地产大亨身价仅780亿美元(约6085亿港币),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中国内地4位地产商上榜,总资产500亿美元(约2423亿港币)。

换句话说,当世两大国,美国和中国内地地产富豪总资产数加起来,也不过略超香港!

只有读到这些登峰造极的数据,你才会明白香港经济的情况有多严重。如果你觉得这些数据太宏观,不够增加你的感性认识,那么下面我们来细细分解一下这些地产商有多牛逼。

《福布斯》2018年香港富豪榜排名里,来看看有多少房地产商:前十大富豪里,李嘉诚、李兆基、郭炳江兄弟、刘銮雄、吴光正、郭炳湘全是大地产商,只有吕志和是博彩业(其实也做地产),李月华是金融业(澳门赌场世家出身),杨建文、林惠英夫妇主业是苹果手机产业链条上的电子防护屏,蔡崇信是背靠大陆的阿里巴巴。

前十大富豪里,严格说只有杨建文、林惠英夫妇是在做实业,70%在做房地产,还有一个背靠澳门赌场做金融,一个背靠大陆的阿里巴巴做电子商务。

当我们把这份名单拉长到前50名时,神奇的事情出现了,香港前50大富豪里,有24个在做房地产,后面还有蔡志明、潘苏通、罗家宝、李德义、梁绍鸿、李思廉、汤慧霭、方润华、柯为湘、罗康瑞、谭庆芬、陈慧慧、邓成波、杨受成、胡应湘、郑家纯、罗嘉瑞虎视眈眈地盯着李嘉诚的地产宝座。

香港50%的顶级富豪在做房地产,经济竟畸型到如此田地。这些地产商年龄最小的54岁,最大的93岁,平均年龄70多岁,换句话说,这些人吃尽了年代的红利,最早买下香港的地皮、房屋,然后趴在上面无穷无尽地吸血。

你以为吸血的只是地产这么简单吗?

太天真了。当大地产商从房屋土地赚到花不完的钱之后,他们烧得慌,开始买买买。如李嘉诚,靠着房地产打下的根基,旗下业务已包括港口、电讯、酒店、制造、零售等多个领域,做为一个香港人,如果你住在长实旗下的住宅,每月要把一半的收入拿去交房贷,家里的电话网络是李家和记黄埔的,看电视和听电台是他儿子李泽楷电信盈科的,你要下楼买个东西,不好意思,买菜的百佳超市是李家的,买生活用品的屈臣氏还是李家的。

每一个香港人,呼吸间都活在大地产商的商业生态包围圈里。而他们似乎浑然不觉。

要把香港的房价打下来很容易,董建华的8万5计划差点就成功了,不过大房地产商只要一煽动民众,那些买了房利益受损的香港人就上街喊口号,逼迫董建华下台。

我房子22万一平,身家分分钟几千万港币,多一套房就可以骑在东南亚人民头上吃喝拉撒,你董建华把他砍掉一半,当然要跟你玩命啊。

新界还有大把土地是可以开发的,但是房地产商圈养的恶狗般的环保组织,总是会在新开发土地规划时扑出来咬人,每一个买了房的香港人,也会为房地产商的既得利益摇旗呐喊。

香港的买楼负担连续7年全球第一,楼价就如同一台疯狂的抽水机,抽走了一个家庭的大部分积蓄,使得一般家庭难以有所储蓄。

房地产所形成的垄断,吞食着其他行业的生存空间,吸食了香港的经济红利,并使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香港最贫穷10%家庭月收入为2560港币,家庭住户月收入在15000港币以下的占全港人数的36.4%,,P。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香港走向了世界经济史上,垄断资本主义的巅峰。

房地产是香港人最后命运的归宿

香港有四大产业,分别是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旅游、专业服务及工商业支援服务,这四大产业创造了香港约177万个就业岗位,是香港经济动力核心所在。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4%2F1561367112444001.jpg

中南产业研究院供图

其中贸易与物流是第一大产业,占21.6%,吸收了香港约25%的就业人口,贸易有6成多是内陆采购货物再经香港转往第三地,而物流也主要依赖内地,内地输港总额物流排在第一位---所以中美贸易一开打,香港马上受损。

金融业是第二大产业,以银行业为主,只占全港就业总人数的5.5%,但创造了约17.7%的GDP,香港金融业非常特殊,是人民币重要的离岸市场,其他城市暂无法替代。金融服务其他还有保险、证券经纪、资产管理、融资租赁和投控等

专业服务及工商业支援服务是第三大产业,占GDP的12.5%,前景尚好,主要为内地企业走出去和海外企业拓展内地市场提供平台。

旅游业是第四大产业,占GDP的4.7%,每年创造的新职位数目最多,但旅游是低端技术行业,收入相对其他行业偏低,目前正承受接待旅客能力有限以及过度依赖内地旅客的问题。

内地总是流传着“香港洗碗都能挣2万一月”,实际上根据香港政府2017数据,香港人均收入的中位数是1.5万港币,即月收入超过1.5万,就超过了一半香港人的收入,如果月收入超过3万港币,就已经进入了全港20%高薪人口,到塔尖的跳跃会越来越难,进入全港10%高收入人群需要年收入超过100万港币。

2015年八大毕业生平均入职月薪为1.34万至2.19万元,数字包括医科、教师等专业,八大结业刚就业时,就能达到或超过香港收入的中位数。

现时全港月收入4万至5.99万元的总人数达24.8万人,在全港打工人数中排前14%,有23.1万人月收入6万元以上,是全港月收入最高的6.8%,每月家庭收入4万元以上,即一对夫妇各月入2万元计算,则其收入已是全港最高的3成,不过全港有一半家庭收入不足2.49万元。

香港人看起来收入高,但获得感并不高,主要还是因为房价太高,香港人经过房地产商多年洗脑,甘于全家三四口人居住在30多平米的屋子里(好压抑),截至2017年,香港有44.8%的人口居住在由政府提供的公营永久性房屋中,29.1%的人口则租住房屋。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4%2F1561367201377581.jpg

而政府已经拿房地产毫无办法了,连政府也被房地产绑架了。地价收入长期占香港政府财收入的20%,2019--2020财年,香港政府预计地价收入1430亿港元,占政府预算总收入的23%。

明面上是四大产业,实际上,四大产业的利润,最后都会流向房地产。房地产,是香港人最后命运的归宿。

香港危机开始浮现

2018年香港3630亿美元GDP里,主要是靠四大产业的增长。但现在,危机开始浮现。

香港海运受到珠江三角洲内邻近港口的激烈竞争,2013年就被深圳超越,失去全球第三大最繁忙货柜港口地位,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又重挫香港和内地深度绑定的贸易和物流行业,才导致2019年第一季度香港经济的重大危机。

只有香港的金融业,在内地一步步开放资本账和国内的资本市场,以及其异常特殊的国际地位,还能看到一定的机遇。

被房地产深度吸食的香港人民,从没有向问题的根源开过火,香港偏向于“两制”而少于“一国”的治港方略,使大多数香港民众还活在殖民地思维里。于是他们,反而将矛头对错了方向。

香港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有非常非常严重的间谍问题。香港和里斯本,卡萨布兰卡并称为世界三大间谍之都。

因香港对100多个国家或地区免签,又没有间谍罪,从事间谍活动根本不违法,间谍被抓后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判刑,连驱逐出境都可以打官司拖个几年。

1955年,周总理率中国代表团从香港乘机前往印尼参加万隆会议,台湾间谍用50万港币买通香港启德机场清洁员,在周总理原定搭乘的“克什米尔公主号”右翼轮舱处安放了由美国CIA提供的定时炸弹,由于总理临时改变路线,飞机起飞后在印尼海岸线爆炸,机上16人遇难。

美国CIA长期在香港安置眼线,为各个反华机构提供现金和技术资助,并策反许多重要岗位在职人员,其中CIA重要眼线香港中联办秘书长蔡小洪2003年被发现,其20年内不断向CIA提供重要情报,中英谈判时为英国提供大量情报,使中方谈判及为被动,虽然当然就知道有内鬼,但没有想到20年后才将他抓获。

1997年香港回归时,驻港部队接收添马舰基地的威尔士亲王大厦,也发现到处被英美情报机构到处安置了窃听器,墙壁里,地板下,卫生间的马桶旁都有窃听器材,由于窃听器实在太多,回归后这座大楼干脆被弃之不用。

香港主要是英美两国的间谍狂欢之都,法国、俄罗斯在这里安放的间谍较少,对香港间谍之战,主要就是对CIA和英国情报机构之战。

我国也在香港对CIA进行过一次反击,斯诺登当年猛爆美国丑事时,美国政府意图将他杀之后快,后我方让斯诺登来到香港,后转移到澳门,16名CIA特工闻讯赶来刺杀斯诺登,被我方守株待兔,击毙4人,包括CIA驻香港特工头子,其余12名特工慌忙逃命去了。

为此,驻澳门特种连曾荣获集体一等功。

深度了解香港经济困局

如果要深度了解香港经济困局,不仅要纵向看香港的过往和现在,也要横向看看同样回归后的澳门。

澳门1999年12月20日回归,1999年时GDP总值649057万美元,人均15505美元。到2018年澳门GDP增长到约545.4亿美金,人均高达8.26万美元。(全世界排第二,仅次于卢森堡。)其中GDP增长约8.4倍,人均GDP约增长5.3倍。

澳门回归后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地区之一,2018年失业是1.8%,几乎完全就业,每年入境旅客达到了3600万,每天有10万游客在3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观光,澳门一直以低调、务实、专心发展经济为主策略,不被国际势力牵着鼻子走。

另外很重要的是,澳门在2009年就制定了以禁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澳门基本法第23条的本地立法,又设立了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严控间谍活动,而香港回归22年都没有将法律落实到位,给了英美间谍大量可乘之机,香港的殖民地教育又一直没有去除,更加深了其和内地某方面的冲突。

澳门回归前,1996-1999年连续四年经济负增长,黑社会活动猖獗,时常发生街头火拼的恶性案件,居民收入不断下降,失业率为6.4%,投资环境恶化,但澳门回归之后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根本性的好转,特别要肯定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澳门所有学校,包括大中小学,也实现了升挂国旗和奏唱国歌的全覆盖。

香港现在的四大产业,除金融不可动摇,如果再作下去,其他产业都有可能面临慢慢被香港自己剥离的风险。

而香港经济,也会因为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在衰落的道路上一泄到底。到时香港要面临的,不是被北上广深四大城市抛离的问题,而是面临重庆、苏州、天津在总量上都要超越自己的局面。

已经走向垄断资本主义巅峰的香港,还停留在殖民地时代思维的香港,被房地产深深绑架的香港,却似乎还依旧浑然不觉。(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 作者:卢克文)



                        

长达18个月 永辉和腾讯最后连流氓都不想耍了                 
【研究员】:wh
按常理,接盘家乐福中国的应该是腾讯和永辉。在去年1月23日,家乐福就发布过公告称,与腾讯就在中国展开战略业务合作签署初步协议,腾讯与永辉可能投资家乐福中国。但一年半过去,腾讯与永辉举起的槌却始终未落下。最终的接盘侠是苏宁。苏宁公告称,苏宁将以现金方式支付48亿元人民币等值欧元。同时,苏宁还将将对家乐福中国提供股东贷款,用于运营资金方面提供支持,具体金额视交割日家乐福中国公司净负债、运营资金的情况确定。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5%2F1561449829610267.jpg

【博览财经特稿】既不是腾讯,也不是阿里。6月23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将以现金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并表示“在交割后两年之日起的3个月期间内,转让方可以行使售股权向苏宁国际卖出其届时持有的全部家乐福中国股份”或“在上述3个月结束之日起的3个月期间内,如果转让方未行使售股权,苏宁国际可以行使购买权发出通知购买转让方届时持有的全部家乐福中国股份”。

这意味着,苏宁国际很可能最终全资收购家乐福中国业务,同时也意味着家乐福将彻底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家乐福“抛弃”中国业务如此坚定

又是一次出人意料——家乐福中国居然卖给了苏宁,根据苏宁易购的公告,苏宁国际拟48亿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如果交易完成,家乐福集团仅持中国公司20%股权,苏宁将成为控股股东。

令人大跌眼镜的不仅是收购方由原来大家认为的腾讯和永辉,变成了苏宁。还有区区48亿80%的股权——也就是说,家乐福中国业务做价才60亿人民币——苏宁的收购对价,采用的是经营性现金流的0.2倍方式。真是旧日王谢堂前燕,如今泯然成众人。

另一个数据是:A股主要的同行业上市公司2018年平均股权价值/收入倍数的平均值是0.88x,中位数是0.7x。所以,第一个问题是,家乐福为什么愿意以0.2x拱手苏宁?

如果不从一分钱一分货的方向理解,这个价钱真的不贵。从另一个角度看,家乐福想要“脱身”中国市场的心情,已是何等之急迫。

所有的内资企业和资本都押宝中国未来消费升级下的零售市场,但在外资零售巨头眼中,难道已经变成这般模样?大家不妨思考的是:为什么它们这么急切地想要离开中国市场?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5%2F1561449884359418.jpg

按常理,接盘家乐福中国的应该是腾讯和永辉。在去年1月23日,家乐福就发布过公告称,与腾讯就在中国展开战略业务合作签署初步协议,腾讯与永辉可能投资家乐福中国。

但一年半过去,腾讯与永辉举起的槌却始终未落下。最终的接盘侠是苏宁。苏宁公告称,苏宁将以现金方式支付48亿元人民币等值欧元。同时,苏宁还将对家乐福中国提供股东贷款,用于运营资金方面提供支持,具体金额视交割日家乐福中国公司净负债、运营资金的情况确定。

一方面,苏宁的确有钱——投资阿里股票,买个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真是绰绰有余。所以,从哪方面说,苏宁真的是要好好的感谢一下阿里。

另一方面,家乐福中国业务的估值也真是不怎么值钱。对那些想要退出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及想要“卖身”的中国本土零售企业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零售行业的估值在下滑,家乐福不过是一个缩影。

时过境迁,一年半前,家乐福在宣布和腾讯及永辉合作时曾称,两家企业对家乐福投资完成后,家乐福仍将是家乐福中国的最大股东。只过去了18个月,家乐福“抛弃”中国业务的竟如此坚定。

事实上,一年半前就曾指出,家乐福中国未来大概率和TESCO一样。因为,以家乐福既往的做法,在一个地区的业绩下滑,且无法在这一市场获得前三名时,它更多地选择退出。

只是,一个没有家乐福的中国市场,会不会略显寂寞?对于老零售人来讲,是的。甚至还有点不胜唏嘘——当年的家乐福在中国市场何等辉煌,沃尔玛也只能是羡慕地一边看着。

真的是,一个时代,过去了。不管怎么说,中国零售业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段时期内,都深深地打上了家乐福的烙印,它对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是有贡献的——所以,它的来和去、走或留,对中国零售业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大卖场业态正逐步走向衰亡

事实上,家乐福近年虽然遭遇较大运营挑战,但也不应该估值如此之低。

家乐福中国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目前在国内开设有210家大型综合超市及24家便利店,覆盖22个省份及51个大中型城市,同时拥有约3000万会员。

根据家乐福集团提供的未经审计的管理会计报表,家乐福中国2018年营业收入约为299.58亿元。家乐福集团提供数据显示,家乐福中国2018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人民币5.16亿元。但根据苏宁的公告,家乐福的账面净资产为负,其2018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9.27亿元。

也就是说,折旧摊销前是挣钱的,“息税折旧”后是亏损的。专业人士不妨细算一下这其中的奥妙。

根据其自身解释,家乐福中国账面净资产为负的主因为近年来线下零售业态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家乐福中国虽然积极的应对,但仍带来了阶段性的经营亏损。

亏损,估计也是腾讯及永辉迟迟未做出投资决策的因素之一——尽管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没有记错,永辉还曾在2018年末的一次公告中称,对于投资家乐福一事,仍在考虑以什么方式进行的阶段。

家乐福中国业务亏损估计出乎很多人意料,但却并非没有征兆。根据公开数据,2016年家乐福盈利大幅下降。家乐福在亚洲市场销售额下降3.8%,运营利润亏损了5800万欧元,而上一年为盈利1300万欧元。家乐福在中国大陆的同店销售额下降7.6%。

这种下降是一种业态趋势性的下降。换句话说,这是不以谁为运营主体为转移的,不管是家乐福还是其他企业,均会面临这样的处境。

根据整理的资料,2009年,家乐福的门店数量被大润发超越。2010年,家乐福的销售额被沃尔玛超越。2012年后,家乐福中国业绩和利润,开始进入到双下滑的阶段。 到了2016年,家乐福的单店业绩从2009年的2.35亿元滑落至2016年的1.58亿元。而大润发和沃尔玛的单店业绩分别为2.54亿元和1.75亿元。家乐福近两年的主要财务指标,细心点可以看出不少干货。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5%2F1561449921439165.jpg

家乐福因大卖场而兴起,又因“大卖场”模式式微时没有抓住转型的机会,进而逐步走向衰退。

在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看来,大卖场业态正在逐步走向衰亡。这是一种业态的衰亡,并非仅仅是家乐福一家企业的问题。这种颓势非常明显。已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和三四线城市蔓延。它与城市的商业发展水平和电商发展渗透密切相关,当生鲜店、超市等发展得越充分,大卖场的生存空间就会越小,因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经在发生改变,大卖场会逐步被消费者抛弃,但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

家乐福并不止大卖场一种业态,还有便利店业态——Easy家乐福和自建的网上商城、APP电商平台等,2015年,家乐福开出了购物中心。2014年,家乐福在上海推出“Easy家乐福”便利店,并于次年将部分门店调整至24小时营业。但却一直不被看好。目前,家乐福在上海及无锡两座城市开设近40家“Easy家乐福”便利店。

有业内人士认为,Easy家乐福完全没有找准定位,毕竟小业态和大卖场的经营完全不一样,粗放式和精细化的风格完全不同。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5%2F1561449981176692.jpg

甚至有业内人士这样形容家乐福的便利店:用大卖场的低价优势,社区标超的营业面积,做着便利店的就近生意。

但事实是,家乐福在中国没有解决规模和效益的均衡问题,即便家乐福虽然在欧洲有4000家便利店业态,经验丰富。

至于线上,“家乐福网上商城”2017年在全国18个城市相继上线,除了自建APP平台,“家乐福网上商城”还联手知名O2O平台美团、饿了么及百度外卖,为消费者提供在线购物服务。但交易量有限,对于动辄数十亿元的体量来说还是太小了。

在躺着赚钱的阶段,家乐福并没有意识到创新和改变的重要性,而是不思进取,错失了几次转型的绝佳机会。也正是这种“不思进取”让家乐福本该建立却一直缺位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最终成为其自救的阻碍。

当然,在目前形势下,“退出”中国市场,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苏宁面临的整合挑战绝对不会小

对苏宁来说,虽然以不错的估值控股家乐福中国,但苏宁要面临的整合挑战也绝对不会小。

根据苏宁的公告,苏宁将家乐福门店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改造,构筑线上线下融合的超市消费场景。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5%2F1561450002170257.jpg

它的规划也很有诱惑力:苏宁线下超过6000家苏宁小店可与家乐福门店联合,完善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提高到家模式的效率并节约物流成本。

同时,家乐福中国在一二级城市的核心位置拥有大量优质且稀缺的网点资源,苏宁家电家居、苏宁红孩子、苏宁极物、苏宁金融、苏鲜生生鲜超市、苏宁小店即时配送等丰富业务,都可以与商超业态进行模块化对接,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商品选择,更场景化的购物体验以及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打造门店全新的核心竞争力。

苏宁零售体系4亿会员及家乐福中国3000万忠实会员也将形成有效互补,丰富苏宁现有的会员生态,从而提升用户价值。

表面看起来,这是一个完美的“生意”:快消一直是苏宁的短板,如果顺利,也确实会如苏宁所说,将实现在大快消类目的跨越式发展,有利于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但问题是,为什么在商超领域如此强悍的永辉超市,还有撒起钱来并不怎么在意多少的腾讯,都对家乐福中国“只谈恋爱,不去开房”?

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所以,想用一句振聋发聩的发问来结尾:在长达18个月的时间里,永辉和腾讯为什么连流氓都不想耍?(来源:灵兽(ID:lingshouke)作者:李又寻欢)



                                 
                                           社会透视
                 



伪装的“屠夫”背后 “杀猪盘”里全是中国人                 
【研究员】:wh
所有的故事,都是同一个剧本推演出来的:相识于婚恋或者社交网站,他们展示着相同的形象,晒着豪车,各地旅游,开着公司,或者从事IT等高薪职业,事业有成,勤奋努力。他们渴望爱情和家庭,但受过情伤,如离婚、丧偶。他们对你关心、体贴,快速建立好感。他们渴望跟你组建家庭,但他们有各种理由不跟你视频。他们无意间透露自己在玩彩票,掌握了某些机密,并引导你一起玩玩。这个过程,被他们戏称为“养猪”。“不肯合作”的“猪仔”,他们会打出感情牌,利用感情来施加压力,逼你就范。而操控这样一整套的骗局,就叫“杀猪盘”。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626%2F1561535775586730.jpg

【博览财经特稿】一个身着校服的男孩走向刘铭,用羞涩的声音问道:姐姐,可以用支付宝跟你换点现金吗?

刘铭内心那根弦马上绷紧,怕是骗子吧?她脑子快速运转:现在手机支付可以搞定一切,且未成年人也不可能有支付宝。事有蹊跷,她连忙摆手,走开了。

事后,男孩纯真朴实的脸,再次浮现于脑海时,她又懊恼不已。她感到自己“无可救药”。刘铭把这理解为“杀猪盘后遗症”,经过那场完美骗局的“洗礼”,她已经分不清现实的真假。总有个声音告诉她,又是骗局!

而只要闭上眼睛,那位“完美男友”又无处不在,他面部扭曲、狰狞,疯狂地追赶她。她已经三个月没睡过一个好觉。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网贷和银行的催债电话接二连三,她的征信已经透支,她感觉自己“马上要走投无路了”。

自己如何沦陷于“杀猪盘”,怎么成为“猪仔”,又怎么被“宰杀”,她想不清楚。跟所有“猪仔”一样,命运的馈赠——爱情的甜蜜、未来的愿景,早已在暗中标注了价格,操纵了一切规则,到了某一刻,手起刀落,切中“猪仔”们的命脉。

“完美恋人”

完美的男友,是带着隐含的光晕出现的。2018年6月,有个叫“Michael”的人在“探探”上给刘铭点了“喜欢”,随后在一张照片下评论道:“你眉毛好看,有气场,又精致。”

刘铭眉毛原本粗厚,很显凶相,几天前才把它修细,并把眉峰向中间移了一点,她对此很满意。不像社交软件上普遍的轻浮,她认为这个评价很得体,甚至可以说挺有眼光,但她也没有理会。

刘铭今年30岁了,职校毕业后,在广州打拼七八年了,终于有了些积蓄,2018年春节后,她刚从城中村里搬出来,住进宽敞的小区。没有理由再对婚姻避而不谈了。

母亲嘴上不说,暗中却把女儿微信名片传出去好几回,还在朋友圈里转发“女人黄金生育年龄”“女人四十豆腐渣”一类的文章。

刘铭知道母亲的心思,所以下了个交友软件——“探探”,她截图给母亲,说自己每天在挑,请“母上参考”。

她其实不喜欢这种菜市场式的交友和婚恋,很少回应那些请求。但久而久之,“探探”的个人中心成了她记录生活的秘密空间,发发自拍,写点“碎碎念”。

她改了签名:花若盛开,清风自来。过了一周,清风吹来了,正是那位Michael:“可以加你的微信吗?交个朋友。”

Michael标签是高管、投资、电影、摄影,以及彩票研究。相册里有骑马、射箭、各地旅游照。奢华,但不浮夸。相貌不算出众,但西装革履很是得体。时常各地出差,是个勤奋上进的人。刘铭作出这样的判断,没想过其中会藏着怎样的破绽。

她把微信号发了过去,命运就在这一刻向她伸出了手。微信上Michael不免有些冷淡,他说:“你好,很抱歉用探探认识你。”之后没再说话。第三天,刘铭问他,“探探”系统是就近匹配,你在南宁,怎么匹配到我了?

暧昧渐渐浮现了,刘铭对Michael——也叫柳志——产生了一些想象。刘铭25岁时谈过一次恋爱,对方比她小两岁,因为他的多疑和不成熟,那段关系在暴力和冷暴力中走向了破灭。

而此刻,手机那一端的Michael却截然相反,他温柔、体贴,带着“好听的福建口音”,说话有点肉麻但不黏人。他是南宁一家外贸公司的高管,朋友圈显示了他全国各地不断出差的行踪,出入各种宴会场合,出镜率最高的是他的保时捷。

柳志很懂刘铭,跟她谈论她喜欢的影视剧,唱她喜欢的歌给她听,甚至掌握她的性格弱点。刘铭是个要强但又没安全感的人,而柳志的成熟稳重却能轻易地镇住她。

柳志叫她小铭,后来顺理成章改成了宝贝,表情包也越来越亲昵,让刘铭常常心头一热。第十二天,他说自己不甘小城市的小打小闹,想去广州这种大城市闯:“这样可以经常见到你了。”

他描绘了在广州买房、成家和立业的蓝图。但面对这个接近完美的男人,刘铭心中总有那么一丝疑虑,难以名状,又挥之不去。

一天夜里,刘铭拨通了视频通话,想印证照片、真人和她的想象。不过对方很快挂断,并揭开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几年前,柳志跟正在开车的妻子视频,两人正含情相视,一辆大卡车撞了过来,妻子当场去世。视频成了柳志一生的痛与阴影。

听完这个故事,刘铭满脸是泪。第十五天,柳志把两人的照片P在一起,他们确立了正式的关系。这段需要打引号的感情,就这样开始了,前面是无尽的疯狂。

疯狂骗局

“彩票”这个词再次出现,是在第二十天。在一通40分钟的语音通话里,柳志用不经意的口气提起,他闲时研究点彩票,因为掌握一些后台机密,一年赚个十来万不成问题,末了还提醒刘铭:“女孩子不太懂,不要轻易碰这个,小心被骗。”

三天后,柳志的语音拨了过来,急匆匆地嘱托她:“我在外不方便,给你个账号和密码,你帮我投十万元彩票,错过时机就没了。”

刘铭原本不愿意,但柳志有点生气:“又不要你出钱!”她扫一个二维码进入一个网站,名叫“腾讯幸运28”,遵照柳志的指导,刘铭把账户余额的10万元投注进去,很快,3万元赚到手。

刘铭很排斥这种不劳而获的心理:“你以后不要找我了,你自己也少玩。”柳志有点生气,这种反应似乎没有跟着剧本走,他出现了少见的激动:“还不是为了我们俩的将来!你应该知道在广州买个房有多难。”

刘铭示弱了,但对柳志似乎还不够,他频繁邀请刘铭一起玩:“投个三五百,赚个夜宵钱也好。”刘铭耐不住磨,注册了账号,充值了500元,赚回来80元。第二次再顺他的意,投了1000元,赚了几百。

与此同时,两人对未来的规划也越来越清晰,他打算在下半年就来广州,已经在物色好一点的学区房,首付已经够了,但想着以后生活压力小点,他争取付个全款。

他说他喜欢女儿,不过如果她“生个胖儿子,也是挺好的”。这种生活大大超出刘铭的想象,她来自湖南的乡村,家里穷了几辈子,命运眼看就要转个大弯。

不过,彩票还是几次让刘铭不开心,她发了几次脾气,但柳志晒出了账号截图:“我都投了三四百万,到处借钱,你怎么就不争气点,谅解我一下?”

第三次,柳志怂恿她做个10万元的,这是刘铭仅有的积蓄,她犹豫了一天。后来柳志“灵机一动”,说,“老婆,我再给你垫个10万元,一起充进去,我们升VIP用户。”

刘铭不知道VIP用户可以做什么,但有了前几次的铺垫,加上他主动垫钱,刘铭心一横,点头了。

事后想起来,刘铭觉得,这个时刻她已经在赌博了,赌的不是钱,而是人和未来。

那一晚上,账户里的钱慢慢增加到了22万元。但系统提示她,提现还需打50万元的流水,此时刘铭在柳志轮番的电话和语音轰炸下,脑子已是一团浆糊,她不知道什么是流水,搜索引擎也没有给出任何答案,柳志却逼迫她去各大网贷平台贷款筹钱。

“他反复给我洗脑,很快就可以还上贷款,利息都不要多少。”刘铭在电话里哭了,手机里网贷APP一个接一个安装,她没见过这阵仗,连声哀求:“不玩了,好不好?”

柳志拿出他的“证明”:“老婆,我刚刚就提现了,你看,已经翻了本。你相信我。”

几万、十多万的本金陆续充进去,账户资金不断增加,某一刻直接蹦到了90多万元。最终刘铭快要窒息了,这些数字,还是钱吗?她对此毫无概念。

刘铭的反抗越来越激烈,她感到这一切太不正常了。她在电话里一直哭。但柳志根本不给她喘息的机会,新一轮的攻势展开,他指责她不负责,质疑她的爱和付出,甚至要挟说:“如果你觉得我不值得你付出,那干脆分手。”

随后陷入了几个小时的冷战。这是刘铭的软肋,她害怕冷战,害怕冷暴力,煎熬之下,她率先服了软。柳志也做出反应,在朋友圈公布了他俩P在一起的合照,并发来截图,她看到底下很多人送了祝福。

最终,她从4个贷款平台筹到60万元砸进去,然后数字就直线下跌了,100万,70万,50万,没几秒,直接归零。“那个时候,我心脏都快衰竭了。我才真正意识到,那些数字里,有我辛辛苦苦攒下的钱,真正的钱。”

柳志也在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并哭诉道:“老婆,我的300万元,全没了。”

刘铭反而去安慰他,告诉他“没关系,未来我们一起扛”。她希望报警,从平台把钱追回来。“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平台有问题。”

柳志喝止了她:“你傻吗?警察会把我们抓起来的。”这之后,柳志就消失了,任何方式都无法联系上。刘铭担心过,他会不会想不开?但这个天真的想法,很快被一个残酷的事实碾碎:她在网上搜出了他的头像,以及朋友圈的全部图片,它们真正的主人,是上海一名健身教练。

那么真正的柳志,到底是谁?

伪装的“屠夫”

刘铭搜遍百度,也没能找出“腾讯幸运28”的猫腻,最终是在一个知乎帖子下,找到入口进入一个几十人的QQ群。

就像平行时空相汇,她发现,她的故事不过是万千个相同故事中的一个,甚至有些见怪不怪、平淡无奇。

所有的故事,都是同一个剧本推演出来的:相识于婚恋或者社交网站,他们展示着相同的形象,晒着豪车,各地旅游,开着公司,或者从事IT等高薪职业,事业有成,勤奋努力。

他们渴望爱情和家庭,但受过情伤,如离婚、丧偶。他们对你关心、体贴,快速建立好感。他们渴望跟你组建家庭,但他们有各种理由不跟你视频。他们无意间透露自己在玩彩票,掌握了某些机密,并引导你一起玩玩。

这个过程,被他们戏称为“养猪”。“不肯合作”的“猪仔”,他们会打出感情牌,利用感情来施加压力,逼你就范。而操控这样一整套的骗局,就叫“杀猪盘”。

如果这个过程顺利,“杀猪”的时刻,会在一个月左右到来:怂恿、胁迫你投入更多的钱,贷款或是抵押固定资产,甚至会主动“资助”你,直到榨干你的钱财,手起刀落,“杀猪”成功。

这是个难以被识破的过程,这也会让剧本产生诸多变体,超出了剧本的设定。有的“猪仔”被杀之后,反过来安慰“屠夫”,甚至成为再次宰割的对象。

比如一位深圳的女孩,她的“男友”声称输了几百万元后,要她退还曾帮她凑的60万元,自称“家人”和“兄弟”的人连番轰炸她的手机。再如另一个深圳女孩,“男友”消失后,有人加她微信,试图引导她再次进入赌局,说帮她回了本,就可以挽回男友,而她在情感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信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杀猪盘”?

“杀猪盘”在2018年以来兴起于东南亚,但它却不是个舶来品,从诈骗集团首脑、中层再到底层“业务员”,以及最终的受害者环节,整个“杀猪盘”里,全是中国人。

深圳公安局坪山分局反诈中心的民警王珂指出,中国禁止网络彩票投注后,大批诈骗分子转移到了菲律宾、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等允许线上赌博的国家,他们打着高薪的幌子,向国内招聘大量年轻的IT技术人员和客服人员等。去了之后,第一时间扣押你的护照,简单培训,送上工位,成为最底层的诈骗分子。

在王珂看来,“杀猪盘”骗局,是交友类诈骗的极端化演绎。交友网站上各种用户信息被采集之后,打包卖给诈骗集团。他们有心理学的专业人士,写出一整套的话术剧本。根据目标,他们会选择一套对应的话术,不同场景,说什么话,都已经设计好,经过培训,很快就能上手。

坪山分局民警李观明表示,今年春节前开始调查一起“杀猪盘”案发现,所谓的认证平台其实是诈骗集团自己建的,赔率也都是可修改的。一开始让你赢一点,时机到了,再把你“杀掉”里面的所有人,都是串通一气的同伙。这跟赌博有本质的区别,赌博有博弈,但“杀猪盘”完全是操控之下的圈套。

也就是说,所有伪装出来的成功人士,不过是一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隐匿在东南亚某栋民宅里,通过变声软件掩盖住稚嫩的嗓音,修改了定位,跟着剧本走,为你演一出密不透风的大戏。

所以,当刘铭试图找出“柳志”时,她就发现都是枉然,那个南宁的公司是假的,银行卡、微信乃至“探探”账号,也全是假的。

刘铭无数次揣摩“柳志”挂上电话那一刻是否窃喜,抑或狂喜,当她复盘这一个月以来的美好和疯狂,发现一切尽在对方的操控之中,根本容不得她思考和反驳。她羞愧到无地自容,这种心态,远远大过负债累累的担忧。

等风来

立案,是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刘铭在被骗后的第五天,经朋友劝说才去了派出所。但她还没说完,办案民警就告诉她:“你这是典型的赌博,数额这么大,要把你抓起来的。”她只好落荒而逃。

被定性为赌博而无法立案,拦住了大多数受骗者。“赤道雪”的立案也经历一番波折,当地警方最开始认定赌博,当即铐住了他,几番周折才立案,但一年过去,还是杳无音讯。

但受害者每天都源源不断,每天都有十来个人通过一些贴子找到“赤道雪”。“赤道雪”审核后,将受害者一一编号,备注写清楚所在地区、被骗金额、平台及破案与否等等,并登记受诈骗的详细信息。

截至5月底时,登记在册的受害者人数已经超过1000,总被骗金额高达2.5亿元,人均被骗25万元。其中,广东受害者人数位居全国之最,近120人,所涉资金3300万元。“赤道雪”说,他手头还有好几百号人来不及统计。

这仍然只是极少数,更多人羞于为人所知,对被骗经历秘而不宣,没人知道到底多少人被“杀猪盘”骗局击中。2017年,中国单身女性人数已经超过一亿,她们都是“杀猪盘”的潜在目标人群。

“赤道雪”是2018年8月被骗的,他摸索了一两个月才进入一个受害者难友群,并承担了所有受害者信息的统计工作。据他回忆,“杀猪盘”受害者是在2017年10月源源不断地浮现,早期以男性“同志”居多,在“Blued”等同性交友平台上遭遇对方。因为情感需求无法正常表达,“同志”成为最早被攻陷的群体。

从2018年年中开始,诈骗平台越来越多样化,从所谓的“腾讯认证平台”,延伸到各类APP、网站。2018年3月以来,受害者群体开始激增,女性受害者变得越来越多。她们大多是三十出头的城市打拼者,有了事业和经济的基础,无论出于自身意愿还是社会压力,婚恋已经到了最迫切的关头。

“赤道雪”把统计的信息递交到各省公安部门,基本都石沉大海。今年春节以来,“杀猪盘”的新闻像风一样,断断续续地吹来,不过,破案的好消息始终等不来,群里的气氛出奇压抑。有的生活无以为继,讨论着要自杀;有的长期失眠,神经衰弱,精神恍惚,得了抑郁症。

刘铭搬回了最廉价的城中村里,一度交不起房租,房东下过四五次逐客令。网贷平台的催债电话不断打来,威胁她再不还钱,就在网上曝光她。她没法告诉家人,父母为了弟弟的婚事和房子,同样是负债累累。第一个月要还10万元,她找了很多同事和老同学,只有一位伸出援手,打了3万元到她账上,她握着手机,哭成个泪人。

大多数人都因被骗而成了嘲讽对象,刘铭觉得自己也不例外。公司里,同事一句无意间的玩笑话,也会让刘铭心里阵阵刺痛,她会想,真的是我太蠢了吗?这种羞耻感无时无刻不在拉拽着她。最折磨她的是,那个男人每天晚上都闯进她的梦里,有时带着马头面具,发出阵阵奸笑,面容逐渐扭曲,狰狞恐怖。暗夜里惊醒过来,满身是冷汗。

30年建立人性本善的认知,只用了几天时间就轰然坍塌了,这种信任危机彻底改变了她。走在街上,任何人搭话,她总感觉是骗局。去年8月,刘铭的案子最终还是立案了,她跟所有人一样,都在煎熬地等待好消息。

冰山一角

在“赤道雪”统计的1000多人中,案子唯一侦破的却是没有立案的郭玉林。

郭玉林记得很清楚,那是去年8月4日,群里有人转发一篇《诈骗犯盯上同性恋群体,十名嫌疑人被批准逮捕》的文章,新闻原本刷过去了,但有个细节引起他的警觉。文中提到骗子的微信昵称,跟他遇到的那个人完全相同。“不会是个巧合吧?”此前,郭玉林在杭州多次报案,都没有被受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联系上新闻里提到的宁波鄞州区检察院,经过银行卡和支付宝核查,信息比对上了。没错,就是他。

他们是2018年4月在“Blued”上认识的,这是个同性交友网站。对方先打的招呼,每天都给他发消息,也主动通电话。不像那些用豪车来建立人设的骗子,这个人的朋友圈普普通通,但单是这种热情,对于郭玉林来说就是“很致命”了。

因为性取向特殊,郭玉林所有恋情都是偷偷摸摸的,隐瞒了家人、同事和大多数朋友,而圈子里大多心高气傲,爱答不理,找到一个恋人对他来说是极其困难的。现在有个人那么主动地嘘寒问暖,他很快就沦陷其中。相识没几天,对方就展开情感攻势,把两个人的问题放在一处考虑,甚至谈到去哪座城市买房定居。

这对郭玉林而言还很遥远,他在心中勾勒的是另一种未来生活的愿景:一起去旅游,过二人世界,无拘无束。在北京逼仄的出租屋里待久了,他太渴望那样的生活——就像一般男女那样。

但那个男人却开始引导他投“北京28”的彩票,裹挟着各种甜言蜜语、洗脑和胁迫,郭玉林在他的指导下,竟然一次也没输过。

北京生活压力大,这种甜头也一度让他打消了顾虑。最后投入2万元以后,却发现还要50万元的流水才能提现。从银行卡里刷了10万元后,郭玉林这才发现,一切都是假的,就此收了手。

杭州警方立不了案,原本他已经放弃了希望,但最后案子以匪夷所思的方式破了。去年10月底,一个电话打进来,自称是受宁波鄞州区检察院委托的律师,前来对接他被骗的案子。那个律师告诉他,检察院批捕的团伙共18人,都是福建的,彼此是同学关系,其中三个是未成年。正是一个未成年人,骗走了他的12万元。

郭玉林这才知道,他遇到的不过是一群“小毛贼”,真正的“大鱼”还没有现身。

深圳市公安局坪山分局的民警李观明也发现这点,今年的春节后,坪山公安得到线索,去长沙抓捕一群诈骗犯,出现在他们视野的并非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子,而是一群稚嫩的青少年。他们20岁左右,刚进入大学,而且是在同学的哄骗和撺掇下,偷渡去缅甸“赚大钱”,走上犯罪的道路。

那次抓捕出了点意外,长沙的同行提前行动,导致7个人中有4个提前溜走,偷渡回到缅甸。几个人跑到一个大赌场,继续洗钱,最后却洗到一穷二白,被扣押在赌场里,还是家人过去赎人回来,乖乖投案自首才了事。

这也让人们认识到,他们不过是庞大体系下的虾兵蟹将,东南亚“杀猪盘”的真实面目远未曝光,其中有多少大集团,不得而知。

由警方指导的公众号“终结诈骗”披露,在一次警方内部的交流会上,多名专家对藏匿在东南亚搞诈骗及配套服务的人数进行评估,有的说有10万人,有的说有20万人,但综合多方面信息看,应至少有30万人。这种跨国作案的隐秘化、集团化、专业化,让破案难上加难。

但对于刘铭和郭玉林来说,遭遇是切身的,他们无法知道自己的命运是怎么被决定的,好端端的人生,又怎么就被一个黑暗中的大盘吞噬。“像一场恶意满满的玩笑。”

去年11月初,郭玉林去了趟宁波的检察院,签下那份谅解书。律师说,少年只获取了他骗走金额的10%,因此只有一万二可以退还给他。而拿到大部分钱的成年主犯,已经被提起公诉,钱能不能退回,不得而知。

郭玉林始终没能见到那个少年——跟他谈情说爱的“男人”,他想象着一起旅游共度二人世界的“恋人”。不过,回程的高铁上,他还是发了个短信给律师,希望那个少年回到学校,好好读书。(来源:南风窗(ID:SouthReviews)作者:何承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4-30 06:27 , Processed in 0.248194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