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股票内参--首席证券内参周刊2017.9.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5 09: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线涨、短线盘”观点不变,人工智能是本周关注重点》:与我们的判断相似,不少机构对9月行情已经达成乐观的共识,认为“金九行情,暖意渐浓”。不过,即便是偏乐观,但多数机构倒倒还是没有过度亢奋,普遍还是认为,能否迎来全面牛市,市场分歧仍较大,认为外部环境如市场利率、汇率等并不支持牛市,增量资金入市并不显著——这与研究员此前在《9月宏观展望:延续8月基调,上涨大势未变,但热点将变幻》中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就短线而言,我们注意到,本周风险事件并不集中,除了金砖峰会在厦门召开(9月3日至5日)、中国严厉谴责朝鲜核试,也就是8月宏观经济数据将密集发布,以及中证报披露,逾500家公司股权质押比例超30%、本周迎来解禁小高峰等。不过,个人看来,这都并算不上利空。这里倒是要提醒注意的是,身兼次新+人工智能双龙头的中科信息在上周五复牌后,再度出人意料地一字板涨停(多数机构本来以为经过特停后,该股要消停下),而次新和人工智能的确有重新活跃迹象,而本周也正好有多个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重磅会议将召开,这是否会带动A股人工智能概念受此刺激成为短线热点,需要关注。




3e4422ad4688f102967642e746731821.gif 热点聚焦
2d76b2e363fcdf044f7b8bab2aa0f996.gif



“中线涨、短线盘”观点不变,人工智能是本周关注重点
南方基金和广发基金持类似观点,认为A股站上3300点后,结构性牛市可期。其表现为指数权重股彻底走出底部,市场已经从快速下跌的熊市,经历结构性熊市,进入到结构性牛市的阶段。
不过,即便是偏乐观,但多数机构倒倒还是没有过度亢奋,普遍还是认为,能否迎来全面牛市,市场分歧仍较大,认为外部环境如市场利率、汇率等并不支持牛市,增量资金入市并不显著——这与研究员此前在《9月宏观展望:延续8月基调,上涨大势未变,但热点将变幻》中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
简言之,我们在继续续中线看大盘进一步创新高的判断同时,短线认为本周行情可能继续以维持盘整为主。
不过,个人看来,这都并算不上利空:
●至于中国外交部表态坚决反对并予强烈谴责朝鲜核试验,到底是会引来整体资本市场的谨慎,还是更侧重于对A股军工股的短期正面催化?现在研究员不能断言。不过,可以作为参考的一个例子是上周朝鲜导弹首次飞跃日本上空全球市场的反应:欧洲当日先跌后涨、美股走了一个深V反弹、亚太市场除了日股紧张了下,包括A股在内基本无视。然后就该怎样就怎样了。
●在上周四公布的8月PMI创年内次高,已经反映了经济预期再度好转,周期上涨逻辑稳固,本周经济数据超预期几率不大,更大概率是反馈有利股市基本好转的一面。
●我在月初的9月展望上已经提示,9月是年内的第二个解禁高峰,而本周就是第一个小高峰。两市将有44只股票、共计有87.93亿股限售股迎来解禁,解禁市值合计786.31亿元,环比本周增加67.16%。但解禁高峰并不等于套现,向来是听起来吓人,实际上没有太大作用。
而政策方面,证监会9月1日透露,为促进更多的资源优化配置到实体经济最需要的领域,上半年开展了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共涉及35家企业。其中移送了2家企业涉嫌违法违规线索、13家企业提交撤回申请。而下半年将继续开展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督促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更好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资本市场风险,促进经济金融稳定——这强化了市场对IPO控制节奏、次新保持相对稀缺的预期。

21a7e35475e9b44d9b3edb8acad29df2.jpg


虽然短线指数进入调整期,但我们对行情中线看涨的判断并未动摇(实际上,对短线调整的预判研究员此前在内参中早已进行了阐述)。除了之前我在9月展望中提到的三个决定股市中期走向的因素,在9月份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继续有效。

2、板块热点轮动方面——新老热点共存,良性轮动概率大:周期上涨逻辑依旧有效,市场表现虽有削弱但潜在接棒热点众多;国企混改概念的催化作用还会不断加深让市场人气得以延续概念极大;而券商的郭嘉队抄底预期是其在9月份权重上升的主因;另外次新、高送转在8月末成为短线热点,而后市军工、雄安、人工智能、租售同权也会有零星的一日游行情接棒。
研究员还注意到一些新的信号有助于强化市场对9月份的中线看涨预期。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君的观点。其认为,整体上,经济仍然呈现出,季度首月较低,然后走高的季度内趋势。大中型企业景气度较好而小型企业景气度较低,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高于出厂价格上涨的背离仍然存在。
另外,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3%,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下降。而8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由前月的57.9%、52.7%大幅上升至65.3%、57.4%,均为年内高点,这与过去两个月黑色系涨价趋势也是一致的。从行业指数来看,部分传统行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好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PMI持续位于扩张区间,本月增速均有所加快。这对于周期品而言,意味着景气度还在上升,涨价逻辑依然成立。
其二是,证监会层面的严监管口风似乎也有所松动。
另外,在8月30日,主营煤机生产、煤炭销售及采煤服务的上市公司山东矿机收购游戏的重大重组获证监会审核通过,这被认为监管层对跨界并购重组的审核风向再度放宽,对于市场的题材炒作将迎来新的契机——在今年7月,证监会明确发布了遏制忽悠式、跟风式和盲目跨界重组,进一步遏制借助并购重组、非公开发行进行的套利行为的政策文件。投行圈据此认为游戏、VR、影视、互联网金融等轻资产类行业并购将审核趋严,当时这被认为是股市的一个重磅利空,相关的题材炒作将大受打击。而文化娱乐业重组受限也是大家心里的共识。
不过,从8月30日晚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史上最严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该文件从监管范围、私募管理人。私募托管人、募集行为、投资运作等方面对基金行业体粗了全面的监管要求——来看,监管层严厉规范私募行业,限制达不到私募基金资产管理标准和投资经验的“小白”进入这一行业的态度直白明确。
三是我们注意到,机构对于近日Shibor上升的原因深究发现,当前股市整体流动性并没有恶化,而依然在缓慢改善。
简而言之,当前当然谈不上牛市,但是很多事关看涨预期倾向的细枝末节都在改善,因此我们中线看涨的方向不变!对于9月大盘指数再创新高、赚钱效应维持,抱有较高信心。




“十九大”会期明确、姚刚案“定性”:股市懂得“过好这个敏感期”
张慎峰的“回归”,与姚刚案件的“定性”,在当前这个“政策退出‘非常规’,而行情回归常态”的市场氛围当中,看起来没有2015/2016年,股市大起大落时期那样“吸引眼球”,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成功的“转移”到了周期股能不能卷土重来、金融股能否再次强势、次新股为何“死而不僵”,这些投资人的“柴米油盐”上,对这些“国是”相对淡漠了一些,但如果我们想对中期趋势看得更加透彻一些,上述层面的“人事”问题,还是值得推敲和玩味的!
研究员认为,在这种背景下,监管层乐意看到一个“能够在一个相对较大的区间内,按照‘市场规律’上下波动的金融市场”——
而在8月持续“控制”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央行(8月21日以来净回笼超过4000亿),刚刚又“停掉了”一个年期以上的“同业存单”业务,再次展现出“去杠杆、脱虚向实”的“气度”!显然,金融市场的资金面紧缩,构成了相关市场波动的“区间上线”
实际上,自8月中下旬证监会表态“退出非常态监管措施”,银监会“自查摸底”告一段落,而前海人寿“恢复新产品备案”以来,由于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而带来的一系列“紧急干预措施”正在陆续退出,包括股市在内的金融市场得以“被‘准许’按照自身的市场规律运行”,而这种“被准许”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上述监管层对“黑色系快涨速跌”的“包容”(尽管也出台了“交易层面”的约束性政策,但并没有什么“杀招”),也体现了对央行透过“流动性的操作”,来让市场“自发的适应”未来“金融层面资金紧张”这一“常态”的“信心”!
而此时,对姚刚案件的“定性”(加上此前对张育军案件的定性),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有关方面对此前几年“非常态监管”时期,各种临时性政策“最终退出”的一个“句号”:毕竟,2015年底,高层决心调整导致彼时股市大起大落的“政策路径”,也是从“拿下”张育军、姚刚开始“发轫”的(事后看,也确实及时起到“止跌、止损”的效用);如今,张、姚两案相继“进入司法程序”,而股市也早已摆脱“风声鹤唳”的疲弱阶段,开始重拾自信(前8个月A股的涨幅还是很可观的,尤其是,在经受了4、5月的“监管加码”之后,还能够快速的在6月的“政策口风转变”帮助下尽快“爬起来”,可见市场信心的修复,还是令人欣慰的)。
<font]研究员要强调的是,从4月份对“雄安概念”炒作“一根子打死”式的“狙杀”,到8月以来黑色系、周期股的4次“反复涨跌”,但政策保持“克制”、市场保持(对政策的)“敬畏”,算是我们这个“生态圈”在“政策与市场经过‘惨烈’博弈、竞争”之后实现的一种“进化”,而随着“十九大”的召开在即,这个能够在“七夕”那天,为中国银河“搭上鹊桥”的股市,估计也应该懂得如何“过好这个‘敏感期’”!



而不久前,券业协会针对“标题党”、观点“浮夸”等“研报撰写行为”展开重点检查,这或许就是“舆论引导”的前奏。
而如今,虽然“逼格”提高了,不再纠缠“冲锋”的问题,但有关“新周期”的概念,同样遭遇官媒的“弹劾”;
与此相呼应的是,黑色系、周期股自8月以来在大区间当中的“四轮涨跌”,算是市场“明智”的“进二退一”,也给足了政策所需要的“淡定”,这个“平稳、进取”的“面子”
核心意图:构建与展示平稳、进取的行业发展状态
这是自刘士余主席坐镇证监会以来,公开消息中,首条证监会就宣传舆论引导一事召开专题会议的消息。时值重要会议召开前夕,其透露出来的导向性意义,值得市场认真揣摩,才能做到与监管层监管思路保持一致,在正确的道路上,以正确的方式获得赢利。
在重要会议召开前1个半月的时候,举办证监会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工作座谈暨培训班,既是呼应更大的大局,也是与之同步的在资本市场这个领域营造所需要的“小环境”。当前的大局,就是“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因此,资本市场领域的舆论引导工作所要营造的“小环境”,就是构建与展示资本市场“平稳、进取”的行业发展状态。
证监会眼中“平稳、进取”的具体体现
那么,近期资本市场的情况如何呢?
进入8月,上期所先后数次提高了一些期货品种的手续费,以及对相关合约实施交易限额管理(如下表)。同期,发改委、中钢协等有关方面,数此就“黑色系”商品价格上行发声,既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坚定执行的决心,也强调价格运行保持稳定的重要性。其中,有关方面特别强调,不能炒作环保限产对“黑色系”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市场参与者应该已注意到,算上8月29黑色系的暴跌,8月以来“黑色系”经历了四次回调(如下图),随后这一板块又走出了连续上升的短期走势。可以说,总体上看,黑色系价格的回调没有打破其中期上升的通道,但高位高频起伏的表现,已显示出与7月份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8月份,“黑色系”以及去产能周期的这种有节制的上涨走势,研究员的理解是,一方面政策面和基本面没有变,支持其上涨的逻辑框架还在,另一方面,在价格涨到一定水平后,政策的调控意图也越来越明显。而资金在8月份,或主动或被动的,保持了与政策意图的同步。截止目前,证监会在期货市场没有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在A股也没有对去产能周期股采取任何临时性控制上涨的手段,这或许说明,对于当前市场的这种运行状态,证监会认为,算是体现了“平稳、进取”四个字的要求。
综合前面两个小节的内容可知,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环境督察以及保持资本市场平稳发展等政策意图不会大变的情况下,接下来的1个半月里,资金要想“舒服的赚钱”,必须继续保持这种与监管层难得的默契。
原因在于:
另一方面,8月中下旬,中国证券业协会启动了对证券业研究报告发布业务的例行现场检查,三类研报撰写行为是检查的重点:一是研报标题耸人听闻的“标题党”行为;二是研报观点非常浮夸,不够审慎的行为;三是被上市公司公开澄清的研报。这可以说,这些检查是8月30日相关会议的前奏。券商研报对市场预期的影响是明显的。“拿着D章往股市冲”之类的标题,显然是“耸人听闻的‘标题党’”之作。“新周期”一词既然被官媒否认,自然也有“标题党”之嫌。
因此,进入9月,如果投资人发现,上述以“新周期”为招牌,宣传“黑色系”涨价有理的舆论还是如前两个月那样,时常出现在财经网站和微信财经类公众号中,就要留心监管层采取更严厉措施的可能了。




监管风险降低:“新手”变身“老司机”,从4月的“憨直”到8月的“艺术”
而更重要的变化,还是发生在政策面,有了此前一年多替前任收拾残局的“间接经验”,尤其是经历了4、5月份“处置风险引发新风险”的“直接经验”,当年那个几乎是“全新架构”的监管层的领导班子,如今也已经从“新手”华丽变身为“老司机”了(其实银行系统的监管手腕也在提升)!
这即得益于监管层自身对“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有7.15“金工会”之后,一行三会“监管协调工作”的强化:有了银监会“从根子上遏制影子银行资金”到证券市场“捣乱、套利”,有了保监会“决不允许险资被XXX‘利用’”等大量的“幕后工作”,作为各路资本和大鳄“表演”的前台,证券市场的监管工作压力,自然要“轻松”许多,监管层也就有了更多“气定神闲”的资本,不必再“憨直”的怒怼“大鳄”、特停“妖股”,才有了“当老司机、玩技巧、玩艺术”的时间与空间!
监管层正在改变
所谓“两个人协调才能跳出好的探戈”。从另一外视角看,7、8月份(特别是8月份)市场的表现,何尝不是监管层在汲取股灾以及今年“412行情”的教训后,认真贯彻决策层“425讲话”精神,学习金融规律、搞好监管协调的成果呢?通过7、8月份的资本市场运行,人们可以看到,新一届监管层的监管举动较此之前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意图沟通和预期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可以认为,金融监管层的监管艺术有了明显提高,接下来我们可以不必对“因金融监管引发的风险”担太大的心。
39dd58ce651051b74e86b14f266ba201.jpg
然而,投资人自6月以来,看到这样的改变:
2、7、8月份“黑色系”及去产能周期股板块在上涨过程中,没有出现股票“特停”现象。甚至在近期次新股快速上涨的过程中,也没有出现众多次新股同时停牌,或涨幅居前个股被监管层喊话或采取措施多次停牌的现象。
4、银监会在8月初主动披露监管动态,称银行业自查结束,风险可控。
6、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在介绍《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时表示,为确保法规平稳实施,避免对市场造成短期影响,《管理规定》对涉及基金管理人需进行投资调整的事项均给予6个月过渡期。
063775df23837160c0c3c695894a02cd.jpg
决策层引导管理层提升监管艺术]目前,尚没有信息显示,发改委、环保部、证监会三者之间展开了政策协调。发改委、环保部也没有说降低相关工作的推进力度。相反,仅在9月3日,又有一些关于环保限产的消息在财经媒体中出现。因此,接下来“黑色系”及去产能周期股依然有上行的政策基础。由此,不排除在“黑色系”及去产能周期股的上涨超出证监会心中设定的“平稳、进取”范围之后,证监会出现更严厉措施的可能。



一个月前,研究员在《8月宏观展望:风偏、流动性、楼调升级…都让股市更趋乐观!》中明确认为:
在核心策略上,我们当时提出《8月策略展望:继续咬定“涨价”概念不放松!》。但同时提示:
事实上,从过去一个月的行情表现看,我们的上述预判大部分都得到了验证。大盘指数确实在8月末突破了此前一年多3300点的顶,连创新高。而在热点方面,周期股确实也在8月份继续扮演主要热点之一。
8月,A股放量上行,于25日站上3300。这一走势的形成,与去产能周期股及大金融的双引擎驱动有直接联系。而这一市场运行的主脉络,一直被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及其带领的研究员牢牢把握着。
8月7日,研究员柏双写道,我们对8月大盘指数再创新高,仍抱有强烈信心的中期判断,是基于我们一贯的“政策市”角度,对当前至十九大,高层对加快深化供给侧改革和推进国企改革的决心很大,而资本市场必须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政策预判逻辑。
基于上述乐观判断,他认为,8月份的市场最核心热点仍是“涨价”概念。
就在14日这篇研报之前,A股在8月11日前后进入短期运行的关键点。当天,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根据7月28日中钢协召开的五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基于“3-5年内将中国钢铁行业的平均负债率降到60%以下”的政治任务要求,即使最悲观的预算,钢厂未来两年维持千元高利润都不为过,钢厂不维持高利润,如何还债?所以,做空钢厂利润,死路一条!黑色系和去产能周期股向上运行有坚实基础。
8月14日,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周期股(去产能概念)上涨的政策面出现干预迹象,而从期货到现货市场,尤其是现货市场的资金面已出现明显退出,原有支撑周期股上涨逻辑底层出现动荡。为此,本内参指出“周期股主升浪已结束,但并非意味完结”。
8月24日,研究员柏双在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相关观点的基础上写道:虽然近三个交易日周期股都在调整,但来自政策层面的两条具有中期影响的政策信息,在继续强化本内参对“周期股主升浪结束但未完,而国企混改接棒周期的可能性大过创业板(配角)”的中线行情风格转换的基本判断。
8月28日,研究员柏双指出,金融股有一种说法,叫一轮牛市的起点就看金融股。自7月以来正是由于银行股托住市场底部,才给了资源周期股做多的底气,这才令市场中枢一路抬升到3300。
当然,计划没有变化快。需要反思的是,尽管结果看起来似乎实现了,但在实现的过程上,我们当时的预判还是有很多局限性。
二是尽管黑色系确实还是8月的主要热点,但在节奏上上,我对于进入8月下半月后,周期股受股价涨幅过大、政策层面对黑色系上涨出现动摇(典型的如中钢协在钢价上涨问题上的政策辟谣),而在日线上呈现调整的情况增多,存在估计不足——当然,好在首席经济学家在8月16日的内参中就发出了“周期股主升浪已结束,但并非意味完结!”的判断,对此作出了补充。
这也是在9月行情预判中需要吸取的教训!




9月宏观展望:延续8月基调,上涨大势未变,但热点将变幻
对于9月宏观政策环境:
二是从8月29日习主席召开深改组会议再次重申“要继续高举改革旗帜,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坚定改革定力,增强改革勇气,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虽然官方的口号与市场对改革的体改间存在偏差,但基于改革牛重演的期待从未磨灭,政策面上对改革路径的强调,对于股市依然是有所鼓舞的。
而在决定市场人气的题材热点轮动方面,新老热点共存,周期虽有削弱但潜在接棒热点众多,让市场人气得以延续概念极大。
21c145b0d16caf2d132d67e78dc67c65.jpg
另外,券商在8月25日和28日指数连创新高的两个交易日都扮演了主要的推动力。虽然研究员在此前的文章也明确认为券商受制于业绩不佳和去杠杆大环境下受益改善有限,但证金举牌逻辑下的“抄底预期”未改,这对于部分寻找“安全性板块”的资金还是有吸引力的;
简单来说,周期股上涨逻辑未改,但在9月份面临的不确定更大,而潜在的、具有持续性的新接棒板块并不明朗,这是9月行情的一个隐患。不过,零散的、局部结构性热点却非常多,这保证了市场人气有较高的延续可能性。关键就看9月份是否会有新的重要行业或板块概念政策推动新的龙头确立,或者市场自身能够依靠大资金的共识筛选出一个新龙头出来。如果能,则9月行情会比8月更乐观。如果不能,可能也就是只能微涨的结局了。
央行在8月末连续净回笼让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近日全线上涨。不过,央行公开市场29日进行500亿7天逆回购操作,当日有400亿逆回购到期,净投放100亿,结束连续6日净回笼。总体上,资金面平稳跨月是监管层的态度,而9月份暂时也看不出央行有大幅收紧宏观流动性的理由。股市流动性缓慢好转的趋势应该不会变。
1、证监会、证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8月末纷纷警示ICO风险,称其涉嫌诈骗、非法证券、非法集资等,提升我们,严监管还是投资者始终不能完全忽视的不确定风险。虽然市场对其适应性越来越高,但还是要警惕9月份会否有新的监管政策出台,让市场谨慎情绪再度上升。
9a0c816507e4fb130afdb1746b905864.jpg
总体上,我们认为,9月行情基础大部分都延续了8月份基本向好的基调,只是在热点上存在新的轮动更迭,但这只是结构性问题。无改乐观判断!




9月策略展望:周期+国改仍是核心但变数亦增多,大金融热度上升
(接上文)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明确指出:8月末出现的银证保搭台,周期、创小集体暴动,群雄争霸,表明市场风偏好整体提升,整体市场信心增强,整体市场预期提振,我们对中线上涨行情更为乐观!进一步强化长线资金入市战略性判断。
但鉴于,目前风偏虽在好转但牛市预期又总被打脸,增量入市仅是苗头还不够充分(不足以推动大金融持续涨),而周期股大部分涨幅已高分化加剧、国改在政治正确与市场质疑间的分歧始终难以弥合,所以,事不如意常八九恐怕才是常态。
继续拥抱去产能周期股,但警惕内部分化进一步加剧
但监管层并没有放缓去产能步伐的打算。全国金工会和政治局年中工作总结会的下半年工作重点之一都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好僵尸企业(特别是国企)处置工作为重中之重”。在8月23日的国常会中,李克强总理指出:在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降杠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今年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和治理特困企业等工作任务。推动火电、电解铝、建材等行业开展减量减产,严控新增产能;另外,第四轮环保督查是从8月中旬才开始,而各地风声鹤唳、矫枉过正地关停限产的消息已是络绎不绝。而据环保部之前的通报,截止6月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8个城市已核查出“散乱污”企业17.6万家,对无法升级改造达标排放的企业,今年9月底前将一律关闭。
当然,研究员认为9月份周期股也会有不同于7、8月份的地方:
二是随着股价不断上扬已经反馈业绩增长预期,周期股获利盘日趋强烈的撤退冲动对涨价逻辑的干扰在加剧,这让周期股虽上涨大势未改但8月下旬以来的短线波动性越来越大。反过来,又在不断削弱市场的看涨预期。所以,周期股在9月份对大盘指数稳定作用仍在,但总体的赚钱难度或许越来越大。
券商一边继续享受政策改善红利,一边警惕性也始终要有
对于大金融板块,虽然严监管大局依旧,但并没有更新的手段出来了,反而是银监会官方表态金融降杠杆“三三四”自查自纠基本结束,证监会宣布对券商的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金融创新予以支持,而商务部透露12领域外资开放路线图9月底前出炉等,表明了严监管正越来越体现出对“股市革新”后的正面、健康、有益的一面。
当然,在“存量博弈有变增量、郭嘉队抄底”的信号下,大金融在8月末热度确实在上升,但险资还不能说大金融要取代周期了,还有很多条件不满足——量能还远不足以持续推涨大金融;大金融受益逻辑现在并不明朗;只有券商的受益逻辑稍强(所谓成交回升业绩改善、周期强势对券商也有带动),但缺陷也不少(券商业绩整体现在并不好,会长期受去杠杆大环境压制)。
简单来说,9月可以提升对大金融的信心程度,但警惕性也始终要有。银行、保险两个板块截止8月底的上涨,更多的是对金融政策环境改善的反映,除此之外,就是资金抱团现象。而在银行、保险两个板块的股价上涨已明显高于证券的情况下,炒证券,属于在同一政策预期下,资金选择阻力相对小的路径。
除此之外,从政治正确的角度来说,国企一直有成为接棒旗帜的潜在可能,但又似乎总是差一口气。
以上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不仅仅是“一行三会”,国资委、央企同样对“金工会”上决策层提出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原则有着敏感的认知,一些工作正在尽可能快的推进,这将与证监会目前的一些行政方面的改变形成配合,从而对A股市场央企改革板块的炒作有利。
9月份国企改革能否有更好的表现。既取决于国改政策更给力,会否有更劲爆的改革案例(但这个看来几率似乎不高),也取决于市场本身资金轮动会否终于在国改上形成共识。研究员目前还是观察态度。



[color=rgb(0,][color=rgb(0,]投资参考




为什么我们仍坚定看多黑色系、周期股?
研究员注意到,8月29日黑色系再次暴跌,硅铁主力封住跌停,焦煤收跌4.72%,铁矿石、焦炭收跌近3%,锰硅收盘下跌1.96%。
对此研究员的判断是,环保、去产能两大政策方向不变,尤其是环保变成了“逼企业关门”、“到处抓人”,去产能变成了各个地方各个部门竞相表态、竞赛,黑色系回调后肯定还会卷土重来。
527bb14475dc9668b9817457f5ddf92d.png
一方面未来供给端收缩有增无减,严打“地条钢”+环保限产下,让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产能利用率已处于非常高状态的相关行业,其商品价格未来具备更大的弹性空间;另一方面需求端仍相对乐观,宏观经济上,房地产投资下降仍相对缓慢,相应地下半年经济风险并不太大,或呈偏平走势,相应地并不会对需求有太大负面影响;季节性因素上,下半年诸多周期品均迎来消费旺季,需求有增无减。
◆同时,我的同事柯彩女士在8月28日《中国首席财经》的《典型案例推动“去产能攻坚”,不会让黑色系炒作就此结束!》一文中也谈到,近期黑色系之所以能够持续上涨,主要源于供给端的持续大幅收缩——环保限产+去产能政策近期密集出台,我的同事柯彩女士在《典型案例推动“去产能攻坚”,不会让黑色系炒作就此结束!》指出:去产能方面,正从“此前的中央出政策,地方政府执行”升华到“地方积极主动愿意干”,如果河北省的相关“供给侧改革”能够成为各“类似的去产能攻坚区”可借鉴、推广的案例,势必将加快全国的去产能节奏;环保限产方面,第四批环保限产展开,环保有望成为贯穿整个下半年的主旋律。
现在来看,当时我们坚定看好黑色系的几点原因现在还没有改变,这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黑色系未来无非是下跌后再度上涨,相应地周期股也将延续该走势。
◆研究员此前已反复强调,近期黑色系之所以能够持续上涨,主要源于供给端的持续大幅收缩——环保限产+去产能政策近期密集出台。我的同事柯彩女士在《典型案例推动“去产能攻坚”,不会让黑色系炒作就此结束!》指出: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煤炭去产能任务已经完成了74%。截至今年6月中旬,钢铁去产能已完成年度任务84.8%。今年去产能任务完成进度超前。对比之下,截至去年7月底,中国钢铁行业“去产能”仅完成全年目标的47%。而煤炭行业“去产能”仅完成全年的38%。去年去产能任务并不理想。
环保限产方面,环保有望成为贯穿整个下半年的主旋律:
547831597035b33be531c7edd5e1f80c.png

b677ffd931824238bb1b08954886d286.png
◆相应地,研究员认为,在现有的情况下,无论证监会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怎么去约束和限制周期品的炒作和上涨,都无法根本遏制周期品上涨的趋势。因为“去产能+环保”,这两个是决定性因素。除非监管机构对这些品种无限期停牌或者像处理当时“炒雄安新区”那样采用外科手术式的根除手段,否则的话以黑色系为代表的炒作预期绝不会停止。
◆除此之外,研究员还认为,除了供给端的环保限产+去产能两大决定因素的推动,黑色系在需求端也依然保持着韧性。
7月社融、实体信贷仍然在高位保持稳健;7月地方债务置换的规模较大,对于企业信贷的下沉效应可能多达2,000亿以上(也即在相当程度上“掩盖”了7月企业贷款的增长),同时6月“天量”信贷中,可能有部分额度因“半年末因素”提前,一定程度上导致6月数据被“高估”,7月环比数据被“低估”;金融数据强于实体经济数据,领先实体经济数据一至两个季度也属正常。
◆在研究员看来,近期经济数据的表现并不是全无亮点,总体经济运行仍然相对稳定,当前供给侧改革所处的外部环境仍然相对有利。这也意味着经济无忧下下半年决策层更将进一步加大去产能力度,供给侧改革将步入攻坚期,相应地,黑色系依然有着一定上涨空间。
◆但综合来看,就现在的政策环境(供给侧)与经济基础(需求端)看,正如研究员在上文中所谈到的,“无论证监会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怎么去约束和限制周期品的炒作和上涨,都无法根本遏制周期品上涨的趋势。因为‘去产能+环保’,这两个是决定性因素。”上涨可能是黑色系、周期品的“主旋律”,回调则是“阶段性的插曲”……




如何看待国内黑色系暴跌之际海外大宗的上涨?
事实上,不难发现,当前在大涨的海外大宗品种中都有中国因素的推动——去产能下供给收紧+经济趋稳需求有一定支撑。
再以钢铁为例,G20峰会后中国提出在2022年以前削减钢铁产能1.5亿吨,但特朗普仍多次拒绝该提议,希望对钢铁进口征收关税,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中国实施去产能,不仅是国内行业出清的选择,也面临着较大的外部压力。在此背景下,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去产能力度,从而推动相关品种海内外价格进一步上涨。
◆在研究员看来,近期海外大宗上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为国内黑色系在海外市场上演的缩影。特别是在国内黑色系已经处于相对高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此时有着同样中国因素推动上涨的海外大宗,或许是资金短期内更好的选择。
如何看待近期海外大宗上涨?
ae4f7845d364ce346328fa2a1feb920f.png
以铜为例:七月底以来,铜价已经上行了13%。铜市供应不足的状况正在加剧,中国禁止进口“废七类”的消息是最重要的铜价催化剂之一。废七类”五金可以提炼回收铜,但中国计划在2018年底禁止进口,令铜需求大涨
再以钢铁为例,G20峰会后中国提出在2022年以前削减钢铁产能1.5亿吨,但特朗普仍多次拒绝该提议,希望对钢铁进口征收关税,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中国实施去产能,不仅是国内行业出清的选择,也面临着较大的外部压力。在此背景下,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去产能力度,从而推动相关品种海内外价格进一步上涨。
◆除此之外,研究员发现,不仅是中国需求稳定,全球经济似乎都进入了“复苏”状态,这将进一步推升海外大宗商品上涨。根据IHS Markit提供的数据,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美国、中国、日本、英国、法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PMI指数都保持在荣枯线之上。
dd6897c6ecb74d2b4c21eb846d79aed9.png




891bedb301bc1c29e76b4ddb60c0c31c.png
78a1a8c97764e99f61352934ed223475.png
156d0f485de6be28e40290d671820f66.jpg
19d8ef21b1a6babbb258104789d7bb00.jpg
1ced04f73c5aaa33cedca4ff22ae9755.jpg
2837a5be6e949ee8083d2dfc9449352c.jpg
bfbc0e71d109bda27bbe1a84db4f0c7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7 00:39 , Processed in 0.15738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