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周刊2019.12.03周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3 09: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智慧策略投资终端破解版】《特朗普内外交困,还有多少精力来拍板贸易协议?》内政方面,特朗普面临的总统弹劾调查听证会,从原来的非正式过家家,似乎越来越成为特朗普的一个重大风险漏洞。而他也从最初的不屑一顾,变得越来越气急败坏。负责审议是否起草针对总统的弹劾罪名的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杰罗尔德•纳德勒上周说,司法委员会举行的首场公开听证会将于本周的12月4日上午10点开始。而纳德勒已经致信特朗普希望其亲自参加司法委员会听证会.

外交方面,本周将在伦敦举行的纪念北约成立70周年的峰会上,特朗普被认为可能是搞砸这场盛会的一个重要变因,另外两个人则是马克龙与埃尔多安。另外,在伊朗问题上,特朗普和欧洲的分歧严重。总之,现在特朗普可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内外交困局面,他是否会很快在中美贸易谈判问题上做出最终决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热点聚焦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防守反击:“将‘合纵连横’的战火烧向敌方阵营”!                 
                                 
【博览财经分析】树欲静而风不止。时下的周边故事与地缘段子,琳琅满目,应接不暇,让笔者有种“梦回当年所谓‘南海仲裁老鼠会’”的赶脚:内外各种脑残势力再次演技拙略的“碰瓷”,如当年一样的“东施效颦”般上演着一出出“五毛特效的苦情戏”,无非是想再次给你的改革发展“上眼药”(作为一个已经主要靠“内需”发展的经济体,除非你自己“走错棋”,否则,没啥“外部势力”能够给你“上绊子”,即使是老美也不行,当然,如果你把所谓的“GDP破6”当做“天塌下来”,那估计也可以算,但至少“有关方面”更在乎的是“充分就业、民生改善、环保进步、质量提升”,至于“鸡的屁”嘛,在上述“前提”下,高层说的是“高一点低一点‘没关系’”)。
笔者发现,就在一干“别有用心者”为自己的螳臂当车而自嗨的时候,有关方面倒是“相当的淡定”——既没有因为GDP增速的下行压力加大而像某些“08思维者”那样“重走老路”,也没有因为“周边有事”而“分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反倒是不断的加速各种有利于“内部营商环境改善、推进科技创新”的工作。
与此同时,就在“稳固防守”之际,有关方面也已经开展了“另辟蹊径的‘反击’”(毕竟,见招拆招,逐一应对,固然必要,但如此难免“被动”,于是乎“将战火烧向敌方阵营”,就成了有效的反制手段,何况老特的轮番作妖,已经把“己方阵营”的防线撕得如渔网般支离破碎)——
BBC称,美国与韩国近70年的军事同盟关系,罕见出现了公开裂痕
此前,美韩旨在签署第11份防卫费分担特别协定(SMA)的第三轮谈判11月19日因双方严重的意见分歧,最终以破裂收场。在这之前,美国试图说服日韩续签情报协定也以失败告终
11月19日,美韩双方代表谈判后分别召开记者会,并将责任“抛”给对方。
韩国媒体批评美国的要求是“狮子大开口”,韩国民众和团体最近已经就此举行多次抗议示威。40余名国会议员还联合发表声明,要求政府不能屈服于美方的威胁。
此前,美国试图说服韩国与日本续签《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的努力也是一波三折,相当困难。对此,美国方面一直向日本和韩国喊话,称日韩不续签情报互享条约的最大受益者是中国、朝鲜和俄罗斯。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亚洲的两个军事同盟国生出嫌隙的同时,中韩两国防长在11月18日举行了双边会谈,“就进一步加强两国战略沟通、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达成共识”。
此前10月22日,韩国国防部副部长朴宰民访问北京,出席第五次韩中国防战略对话。这是中韩两国因部署萨德导弹系统时隔五年后重启国防部高级别接触。
实际上,外界已经注意到,日韩关系近年的恶化,已经使韩国出现明显的亲中疏日倾向。2019年初,韩国国防部发布两年一度的国防白皮书,将韩中关系提到了韩日关系之上
与此同时,中日双方在酝酿安倍晋三12月再次访问中国参加中日韩峰会的事宜,日本防卫大臣河野太郎也将于12月中旬访问中国同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举行会谈。若河野太郎真能于12月访华,那么他将是过去10年以来,第一个访问中国的日本防卫大臣,意义之大显而易见。
……
11月25日,中国外长王毅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双方确认中国领导人将于2020年春天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有分析认为,这是中日关系“重回正轨”的象征。王毅强调,两国关系已经重回正轨,“经历曲折反复,取得今天局面来之不易”。
11月25日,中国领导人致信祝贺在东京召开的“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他说道:“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日两国拥有越来越多共同利益和共同关切”,他还强调中日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要加强民间交流。
中国第一次用“一衣带水”这四个字要追溯到1972年9月29日,两国政府签署的一份《中日联合声明》之上。
如今,中方再次用“一衣带水”形容两个关系,其意似乎与1972年中日宣布关系正常化之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就目前国际形势而言,中日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彼此经济互补性很强,两国关系改善对中国的益处不必多提,更重要的是,中日关系的改善更是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容不得错失机遇
一方面是在中美综合国力对比此消彼长,且东亚地区感受尤甚的情况下,重新思索自身处于中美之间的角色;另一方面是自身完成国家正常化的夙愿。基于此两点,日本都大有调整自身外交政策的需求——而这对中国实为不可错失的时代机遇
在2014年中国领导人与安倍晋三“破冰”会面后,直到2018年,中、日双方才恢复了总理互访,“重回正轨”成为两国关系的新定调。
日本共同社指出,尽管中、日两国在东海领土主权问题上始终存在争议,但作为美国紧密同盟国的日本,在美国与中国近年来的实力抗衡和最近一年多的贸易战中,保持了与中国关系持续升温的势态
《金融时报》11月28日报道指出,通过分析王毅访问日本时的讲话,不难看出中国与日本重归于好的最重要原因是在美国走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之际,中日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强国,要携手“抵制霸凌行径”
日本试图改善两国关系的努力也被中方看在眼里。例如,安倍晋三自2013年底参拜靖国神社之后便一直没有再“亲自”去过,这样的姿态无疑是中方看重的。与此同时,在连续召开两届的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日本都有别于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态度明确的反对国家,派出代表出席,这也被中国视为积极的举动。
《共同社》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与日本的“印太构想”在亚洲有广泛的重合地区,因此日本方面寄希望于两国之间能找到契合点
几乎与此同步的明显动向是,日本近期“一反常态”,主动靠近中国主导的亚投行
日本此前一直与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保持距离。但近来日本政府对亚投行的态度已出现微妙改变,最明显的是在亚投行7月的卢森堡年会上,出现了此前对亚投行持批判态度的日本政府的前高官身影。据日媒报道,其中一位是日本前大藏省(现在的财务省)财务官,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和亚洲开发银行理事的加藤隆俊。10月起,他加入了亚投行11人的国际咨询委员会。另外一位是日本海外建设协会的专务理事山口悦弘,他是国土交通省出身的官员。
据悉,亚投行行长还向日方送来秋波:“与亚开行合作良好。希望日本企业也能参加投标、投资。”
亚投行2016年创建时拥有57个会员国,包括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和除日美以外的发达国家。2019年夏天,会员已达到100个国家和地区。虽还不及189个会员的世界银行,但比68个会员的亚开行要多,而且非洲国家还在等待入会。
……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9年11月下旬开始,有关中、日、韩三国自贸谈判的各种利好情报纷纷出现——
11月26日,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日本外务省国际贸易和经济特命全权大使香川刚广和韩国产业部通商交涉室室长吕翰九为代表的三国政要已前往首尔,展开第16轮FTA自贸谈判;
11月27日,日韩之间又传出了日本计划将“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等重要工业原料在2020年1月移回贸易白名单的动向。
11月28日,韩国外交部又传出消息,称中国外长王毅将在12月4日到5日间访韩,这也是自2016年美国“萨德”(THAAD)导弹系统入韩后,中国高级别官员重返韩国。
11月29日,韩国YTN电视台发布独家报道,称该国“文化广播公司”(MBC)已计划在12月27日将其制作的电视剧《意外发现的一天》的两名主演金惠允和金路云派往中国青岛,并举行“粉丝见面会”等活动。
博览财经注意到,MBC电视台此举是2016年7月“萨德”入韩,引发“限韩”风潮后,韩国电视剧及相关演艺人员首次重返中国大陆展开宣传。至此,延续三年多的“限韩”势头似乎也将呈现一点松动。
青岛作为中国在2019年8月30日时确立的新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其政策确有一定特殊之处,其“推进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的宗旨尤为突出。
一时间,来自政界、财经界的消息让三国政要信心大增,进而开始期待在12月在中国举行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能否带来些特别信号。
中国外长王毅在12月的韩国之行名义上是应韩国外长康京和邀请前往,但外界大都清楚,他此行更多是为此后的首脑会议打前站
11月27日至29日,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第十六轮谈判在首尔举行。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1月14日表示,中日韩三方已就推动谈判全面提速达成共识。这一谈判的推动不仅有利于近段时间日韩贸易纠纷的缓和,更再次显示出了中日关系不断“进化”的趋势。
中日韩三国共同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文本谈判已于11月初全部结束,在此之后三方将首次举行自贸协定谈判。
韩国产业部表示,中日韩将以较RCEP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为目标,全面讨论货物和服务市场开放、投资、原产地、通关、竞争、电子商务等问题。
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北京时间11月14日表示,中日韩三方已就推动谈判全面提速达成共识。高峰称,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将促进区域内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和一体化的发展,中日韩三方商定将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和规则标准,打造RCEP+的自贸区。
中日经贸合作迎来蜜月期
近来,中日关系逐渐热络,两国高层互访频繁,中国领导人也将于2020年春季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
而中日关系的改善也带动了民间经贸交往。此前,在中国国庆假期期间,日本成中国民众国庆出境游第一目的地。
近期以来,中国往返日本航班创纪录大增 超过韩国占据首位。
日本共同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各航空公司北京时间10月27日开始实施的冬季时刻表中,日本航班大幅增加,总计一周有超过1,130个往返航班,创历史新高。中国航线一周往返航班首次超过1,000个,超越韩国各航空公司居于各国中首位。
中国各航空公司对增加日本航班态度积极。日本政府消息人士强调:“将吸纳中国人旺盛的访日需求。”
日本国土交通省和中国民用航空局9月2日同意阶段性放宽对中国航空公司成田起降航班的限制。此外还废除了北京、上海飞往羽田、成田以外地方机场的航班数量限制。
共同社指出,中国往返日本航班大增,中日同意放宽限制措施是一大要因,此外借日中关系改善的东风,中国游客或将进一步增加。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日本政府的目标是在2020年吸引海外游客4,000万人次,而来自中资航空公司的航班增量,将弥补近来韩国航空公司在日韩关系恶化期间取消的一系列航班。
日本观光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1至9月,中国赴日游客达到740万人次,同比增长14.8%,约占日本同期接待外国游客总人次的30%。
……
与此同时,中日游戏企业似乎也迎来“蜜月期”:中国向日本游戏业界打开本国的游戏市场,同时日本成为中国进军欧美游戏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
日本游戏公司“Nintendo”12月将在中国正式推出“Nintendo Switch”,即将完成进军中国的梦想。
2017年上市的“Nintendo Switch”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很高的人气,但是由于没有获得中国政府的游戏流通许可证,没能打入中国市场。
在中国国内,该市场主要有腾讯“掌控”。而腾讯网站11月初透露,“Nintendo Switch将于12月10日开始销售,价格定为2,099元人民币。”
据悉,腾讯计划将与Nintendo联手进军北美及欧洲游戏市场。Nintendo在游戏机市场上是拥有最高制造技术水平的公司,腾讯在手机游戏之后也想打开游戏机市场。
此次中日的“游戏界蜜月期”是从今年3月开始的,中国2018年初开始强化游戏市场的规范,全面中断发布新游戏的许可证,今年3月才开始重新发布海外游戏的相关许可证。当时通过的30个许可证中,有8个是日本游戏。随后,中国当局每个月向海外游戏发放10个至30个许可证,日本游戏一直都获得一半以上的许可证


                        

“风格转换”源于“钱来了”的梦幻,止于“没钱”的冰冷                 
                                 
【博览财经分析】大象起舞仅乐了一天。其实就在传统强周期行业霸占涨幅榜的时候,股民就已经感觉有点慌:
一般来说,蓝筹股的启动是牛市来临的标志之一,但现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牛市真的启动了吗?
以现在的资金情况来看,存量资金仅仅够在核心资产上扎堆“报团”,以及爆炒一下块头较小的中小创,大蓝筹能持续撬动么?
说到底,市场对风格转换的确认是心存怀疑的。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蓝筹股的异军突起主要是源于两大因素,一是央行暂时摆脱通胀掣肘之后,通过连续的小动作,释放出了货币政策宽松的信号,市场对于经济刺激计划有所期期待;二是最近主流财经媒体开始宣传“破净潮”来临,往往是大牛市启动的征兆,而“破净”现象又主要集中在大蓝筹股当中。
在暂时卸下了二师兄的包袱以后,央行放水的动作就开始接二连三
1月20日,央行第四次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利率为4.15%,5年期以上LPR利率为4.8%,均下调0.05个百分点,作为房贷利率的“锚”,这是新规实施以来首次下调;
11月19号,央妈协同财政部开展5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期限为1个月,中标利率降至3.18%,比上一次中标利率降低2个基点。此前,10月28日,财政部、央行开展的期限为1个月6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中标利率降至3.2%;
11月18号,央妈重启并开展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2.5%,是四年多以来首次下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
11月15日,央妈同时宣布两项好消息。第一项是向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的第二次调整,释放长期资金约400亿元;
第二项是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2000亿元。由于当日无逆回购和MLF到期,共计释放约2400亿元中长期资金。
央行这种密度的“小动作”,不由得让投资者对于其后是否隐藏着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这样的“大动作”有所期待
因为,08年4万亿计划出台后,上证指数在6个交易日之内上涨了16.1%,其中312只个股涨幅超过30%;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沪指从1680点涨到3477点,指数涨幅为107%。
钢铁煤炭建材基建有色为代表强周期,引领一这波刺激行情
所以,这一波蓝筹行情的启动,是通过观察央行连续小动作后,对重演08年底强周期行情的渴望,此其一;
其二、“破净潮”引发“补缺”想象。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收盘,A股市场破净股数量已达到381只。
而在今年10月初,破净股数量尚为320只左右。
今年4月8日沪深股市,A股破净股数量则只有98只。
仅仅7个多月的时间,破净股数量净增近300只。
从行业分布来看,破净股主要扎堆在银行、钢铁、采掘、房地产等传统强周期行业。
《中国证券报》报道称,“从市场一般规律来看,市场低迷时,破净股数量会逐渐增多,市场逐步见底,投资者开始买入,推动市场上行”。
受宣传的影响,“破净”的这批蓝筹股,从乏人问津一夜之间,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在搞清楚了风格转换的缘由之后,我们再看这蓝筹行情的持续性会更加客观:
在年底 MSCI最后一波外资被动配置完成后,可以明确期待的长期资金入市就基本上没有了
除非央行在年底前降息(降准),或释放相关的信号,否则以强周期为代表的蓝筹股行情很难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性。
至于历史上破净潮之后出现的大行情,这只是充分不必要条件,即大行情前夜,往往伴随着破净潮的情况出现,但破净潮却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大行情。
一堆柴火(股票),随着水份(泡沫)的蒸发,当然更容易被点燃,但没有火,也仍然只是一堆干柴。


                                 
                                           博览视点
                 



“硬刚”卢比奥,打脸特朗普、飞奔A股的FRTIB,究竟看中什么?                 
                                 
【博览财经研报】从“降息周期”到“万亿大基建”诸多所谓的“利好预期”被一个个无情的刺破,“小康牛、强国牛”等等也只能“先低头啃草”,以观后效了。
笔者一直不太看好年内剩余时间的行情,或许真的只能等待明年“某个时候”再来“春心萌动”;但对那些再次上演“越跌越买”的外资来说,或许在2020年还能“鸳梦重温”,毕竟,决策层坚持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创新等系列举措,正在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潜力”,并且通过股市上部分板块的上涨“初现端倪”,这对于“谋求长线投资收益”的外资来说,当前阶段A股的整体下跌,不啻于又给了一次“低成本建仓”的契机……
◆美国联邦退休储备委员会(FRTIB)称投资中国A股“合理又合法”;
◆目前全美的前十国防承包商的员工退休金,已经和中国股市捆绑了;
◆MSCI则表示:限制资本流入中国将“对全球市场造成毁灭性影响”;
就在外资“如此钟情A股”的时候,恰恰是A股表现“疲弱”的时候(估计部分国内投资人又会“嗅到一股阴谋”的味道吧?),但此时仔细品味一下MSCI对“进一步扩大A股权重”所提出的“A股市场要‘改善结算周期’”的要求,就不难发现,外资其实早已“号准了A股的脉”:炒短线没啥好玩的,俺们能够从“长线投资”当中获得“合理收益”!
确实,近期沪深两市主力资金依旧是净流出,而北上资金持续买。
但外资这种持续“买买买”,对即期市场影响有限,随着市场主力资金整体净流出,显示年末市场依然是面临基金、机构以及12月企业年终结算的压力较大,加上多家银行IPO抽血、MSCI扩容的“暂时截止”,市场预期外资流入放缓,如果无明显的利好刺激,短期内股指仍将持续面临调整压力(2900点有年线支撑,同时也是2440和2733点连线支撑,但能够“撑”多久,还真不还说)。
但恰在此时,外资对A股的“真爱”也在发酵,除了“北上资金、QFII”这些“老情人”,MSCI扩容还引来了一位新的“花魁”——
日前,“逢中必反”的美国参议员马克·卢比奥试图禁止美国联邦退休储备委员会(FRTIB)投资中国A股,他认为,“美国人的退休金,不能由中国控制。”,
但FRTIB一方则选择“硬刚”,坚决反对立法内容,称投资A股合理又合法,斥责卢比奥“歧视”。
11月26日,FRTIB和卢比奥进行了第三次针锋相对,前者认为立法“毫无逻辑”,因为全美前十国防承包商的员工退休金,已经和中国股市捆绑了。
据报道,2017年,FRTIB计划从2020年起,采纳国际指数编制公司明晟MSCI AC指数。该指数涵盖全球除美国外99%的国际股市,其中A股纳入因子比重将于年底前增至20%。
目前FRTIB联邦退休基金参考的是另一项编制指数,仅含括58%的全球股市,其中不包括加拿大和新兴市场。
针对卢比奥的刁难,FRTIB于11月13日高调宣布,基金投资A股的计划不变,明年按计划推行。该委员会主席迈克尔·肯尼迪当天表示,这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对新兴市场的投资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各行各业退休人员的选择,也是美国人的选择。
肯尼迪指出,“(卢比奥的)立法限制580万美国人获取退休金的能力,这是一种歧视。”
FRTIB发言人金·伟弗反驳:“要求我们禁止涉足MSCI指数,这毫无逻辑。因为全美前10的公司、前10的国防承包商、以及排名前20的州的退休基金,都采纳了相同MSCI指数。”
对此,MSCI方面曾表示,“我们支持中国快速实现(进一步提升A股权重)目标,包括允许在境内外交易所推出股指期货和其他衍生品,以满足国际机构投资者对风险管理工具日益增长的需求,和进一步改善结算周期、互联互通交易假期和综合账户机制。我们相信这些改善将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并推动未来中国A股在MSCI指数中权重的进一步提升。”
对于卢比奥的立法,MSCI方面也在上月反驳:限制资本流入中国将“对全球市场造成毁灭性影响”。
……
而就在美国投资人和他们的参议员在为是否投资A股“打嘴巴官司”的时候,近期,北向资金曾经一度“全天净流入214.29亿元”,刷新历史最大单日净流入额,甚至在当天尾盘集合竞价期间,北向资金一度流入近 530 亿!
可见外资对A股的“真实态度”!
笔者在此前的研究当中指出,决策层其实已经“不太在意”2019年的经济增长压力,近期出台的相关“稳增长”措施,一方面仅希望起到“兜底”作用(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希望“稳定预期”),毕竟就业这个“最关键指标”已经提前完成“全年任务”,而且今年“就剩1个月的‘调控时间’”,即使4季度经济增速真的“破6”,考虑到前三季度6.2%的“基础”,全年的GDP增速大概率还是能够“保六”,并无大碍;
另一方面,这些“稳增长”措施可能更多是在为2020年的改革发展“打提前量”(尤其是近日“提前下发2020年‘专项债’额度”)。博览财经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2019,还是2020,首要任务其实都不是一般投资人“期待的‘稳增长’”,而是经过了2018年10月31日“政治局会议”予以“调整操作策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一度引起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大幅波折”的“去杠杆、去产能”工作。
按照笔者此前的研究,经过了2018年10月的“工作方法调整”之后,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与预期氛围有所改善,加上今年以来有关方面大力改革“营商环境”,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内外资投资意愿有所稳定、回升,而金融市场在“政策纠偏之后(2015年后过度执行‘去杠杆’,导致‘处置风险引发新的风险’)”,也在2019年出现了一波“修复性反弹”。
但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是宏观经济工作“主轴”的判断,该“去”的杠杆,还是得“继续‘去’”(如央妈近期再次强调“化解影子银行风险”,更重拳打击非法P2P,部分地方则干脆“一锅端的‘团灭’”,以及针对“币圈”的围剿等);该“淘汰”的“落后产能”还是得“继续淘汰”(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等),只不过相较之前,这次手术“会打‘较多的麻药’”(如适时的“降准降息”,更快的IPO、提前下发“专项债”、吸引外资、改善营商环境等)。
笔者认为,这决定了A股市场短期内仍然要为“改革转型的成本‘买单’”(毕竟A股市场当中仍然聚集了“过多”的传统产能,而相关产业的资金链已经“咔咔作响”,仍然会有不少“暴雷”风险出现,对部分板块而言,“破净”似乎已经是大势所趋)。
这对“真正的长线投资人”来说,恰恰是“筛选‘核心价值’”的绝佳机会
那些能够承受上述“改革阵痛”,“付得起改革‘账单’”的优质企业,在经历了新一轮“改革浪潮”的洗礼之后,在自身内在的“价值创造能力”支撑下,随着市场整体估值的回调,“满脸的胶原蛋白”会显得愈发可爱
对此,无论是“北上‘骚’资金”,还是QFII,抑或FRTIB这类,跟随MSCI“扩容”而“被动加仓中国资产”的外资巨擘,只要能够“真正践行长线投资”,都不会“放过”此时来A股“抄底、捡漏”的机会。
以此观之,MSCI给A股开出的“进一步扩大A股投资权重的‘四大观察指标’”之一“改革过短的‘投资考核时间’”(MSCI称“改善结算周期”),不亏是对A股改革的“灵魂拷问”!


                                 
                                           焦点透视
                 



传财长努钦和女婿库什纳都劝特朗普尽快完成协议                 
                                 
【博览财经分析】特朗普要把关税撤回包装成自己、白宫和美国的胜利,就要有充足的理由,他也必须试图说服美国选民,要继续和中国谈判,坐在白宫的统领非他不可。
但即便特朗普面临包装协议的难题,他最终还是不得不努力想出对策。实际上,虽然特朗普多次表示“中国比美国更希望达成协议”,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他显然比中国更急——就在不久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于11月26日公布新一批2,000亿美元对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项下的产品排除公告,本次排除公告共涉及被加征25%关税的32项产品,并对此前1项历史排除产品描述进行修改。
资料显示,尽管特朗普是勇敢的,但贸易战对美国经济影响的图景却越来越阴郁。美国加工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下降了50个点
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贸易战范围远远超出农业领域。2019年前9个月,30多个州的对华出口呈两位数下降。有美国专家警告,美国某些商品的出口将永远无法恢复
从数据来看,美国对中国出口下降明显的几个州恰是受中国反制措施影响比较大的州,这确切表明美国单方发起贸易战,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自受其害
而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翰·米切尔称,美国对华关税战令美制造业进入衰退。支撑美国创新的高科技制造业一旦没落,将很难复苏。
根据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的一项新调查显示,69%的美国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称,由于关税提高,它们的利润率降低。已经有五分之一的电子产品制造商表示,它们正减少在美国的投资,而超过13%的制造商正在缩减招聘规模或者裁员。而这只是开始。随着利润缩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更多的美国公司将减少在美国的招聘和投资。
更有甚者,一些航运数据显示,无论未来中美是否能够签订贸易协议,美国企业因贸易战所遭受的损失未来无法得到弥补
以美国最大的港口洛杉矶港为例,该港向中国出口的货物量已经出现了连续12个月的下降,其中今年10月该港对华出口货物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9.1%,而中国目前施行的报复性关税已经覆盖到该港96.6%的出口到中国的货物,其价值达到199亿美元。
如果算上其他国家对美国出口产品加征的报复性关税的话,那么该数字则为202亿美元,占该港出口总额28.8%,考虑到全球有近95%的消费者位于美国境外这一事实,这些报复性关税意味着将美国产品定价于全球市场之外。
(与此同时,中国统计部门给出的数据显示,其生产 活力下降要小些,长期前景要更为稳定。)
……
特朗普虽然面临国内的质疑,也面临着达成协议被批评的风险,但是这些在2020年大选的面前重要性就没那么明显。据悉,特朗普身边诸如财政部长努钦和女婿库什纳等高级顾问都建议特朗普的尽快完成协议
毕竟,任何候选人都知道美国竞选之中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经济状况,特别是当特朗普已经面临弹劾危机、外交事务掣肘的情况下,在大选年平添对美国经济的风险则更不明智。贸易战已经对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对特朗普的农民票仓则更为重要。
达成协议和不达成协议相比,贸易战升级对美国经济、特朗普的外交政绩风险更大——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黑色星期五”,美国零售商顶着关税压力提前备货,强行不加价(许多商家决定自己承担关税成本),甚至降价促销,但整体的销售业绩仍没有达到预期
CNBC新闻网11月30日援引美国零售客流监控机构ShopperTrak数据指出,“黑五”当天梅西百货、柯尔百货、福洛客等百货巨头销售额,与2018年同期相比下滑6.2%
《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东海岸多家商场普遍存在“门可罗雀”的情况。
马里兰州一位顾客在梅西百货内说道,这就像是一个鬼城促销活动早就开始,但你看看这里,没人,没人还是没人。
另一位前往弗吉尼亚州时尚中心购物城的顾客惊讶地说:“我还以为这里到处都是人呢。但并没有。我只看到一堆打对折的标签,没看到人。”
另一位顾客说道,“空空荡荡的,让人有些抑郁。”
2019年9月1日,美国政府对许多中国输美国商品加征15%关税,此举影响到大多数美国零售商。如美国全面实施加征关税计划,沃尔玛第四季度销售商品的成本将增加大约1,900万美元。
《纽约时报》称,受贸易战影响,美国七大主要零售商的电子产品售价普遍略高于2018年同期水平。牛津经济分析显示,除沃尔玛外,美国各大零售商的息税前利润自2018年10月来下降6.7%,达到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一家跟踪中美市场价格变化的电商平台负责人表示:“现在谁也不想扫了消费者的兴,破坏即将开始的圣诞购物季,所以大家都尽可能避免把关税影响传递给消费者。”
看来,特朗普必须找到合适的包装方式、时机和场合去达成协议。
……
11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谈判正处于“最后关头”,这比几天前他关于“中国没有加快脚步”的言论更为积极
当天,中美高级别经贸磋商的牵头人进行了10月中美谈判以来的第三次正式通话。与上一次不同的是,中方在通话之后的声明中称双方“就解决好相关问题取得共识,同意就第一阶段协议磋商的剩余事项保持沟通”。
官方释放信号之后,美国消息人士也继续活跃,从披露出的信息来看,中美离第一阶段协议只有“一步之遥”
白宫顾问康威在11月26日表示,美中两国已经非常接近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她还表示,之所以分步骤地达成协议,是因为这是一项规模巨大、具有历史意义的贸易协议。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共和党议员格拉斯利在同日表示,他相信和中国的第一阶段协议可能在年底前达成。
同时,美国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称,美国的谈判团队可能在感恩节假期后前往北京,并透露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美谈判牵头人刘鹤已经邀请了美国团队访华。
中国《环球时报》12月1日引述不具名消息指,中国坚持在中美两国的第一阶段贸易谈判中,美方必须撤销关税。
《环球时报》12月1日在Twitter引述消息称,“美国承诺废除预定在12月15日加征的关税,有关措施无法取代撤销关税。”
《环球时报》11月25日曾称,中国与美国非常接近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驳斥了有关媒体“负面”说法的报导。
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中美第一阶段协议谈判取得进展,而这一框架将包括美国保证不增加关税,并削减现有关税,美方则希望北京承诺购买数十亿美元的美国商品
美国《政治报》网站11月27日引述一名高官报导,中美距离达成初步贸易协议“只有几毫米的距离”。 两国有望感恩节周末后不久宣布达成所谓的首阶段协议。报导引述消息人士称,白宫目前亦正在考虑逐步取消首三轮关税,总共影响大约2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
……
消息人士还称,如果特朗普同意实质性地减免已经加征的关说,那么中美基本就达成了协议。可见中国关于收回关税的要求现在的确是谈判的重心。
美媒也从中国的知情人士口中得知,中方也对谈判的进展表示积极,但美国关税降级的范围和规模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实际上,美国官方在10月的中美谈判之后,已经多次表示阶段性协议即将达成,而现在双方显然在是否要正式撤回关税、撤回的节奏和程度如何进行拉锯,贸易协议的签署延期也与此有关。
在这个问题上,特朗普面临三个难题。
白宫顾问康威称,总统想要达成协议,但是总统总是在等待着最好的协议
关于最核心的关税撤回问题,知情人士称“特朗普同意关税撤回的程度,将揭示总统对参与后续阶段谈判的认真程度”。
当前,双方希望达成协议的意愿相同,关于分阶段达成共识的路径也已经清晰,贸易协议的框架内容显然已经明确,特朗普现在需要的就是把关税的降级包装成美国的胜利,让第一阶段协议最大程度地给自身政绩添彩。
但是这对他并不容易,原因有三——
其一,为了说服公众贸易战对美国有利,特朗普一直宣传关税对美国的“好处”,甚至给自己起了“关税人”的滑稽昵称。贸易战爆发以来的近两年,特朗普多次在推特上表示,美国政府正因关税加征而流入巨额现金,为关税买单的是中国企业和消费者,而美国经济会毫发无伤。虽然撤回关税的确对美国经济有利,但是要把它包装成“利好”反而不易
其二,关税的确是贸易谈判之中,特朗普运用最多的筹码。特朗普在外交上惯用“极限施压”的手法,无论对中国、日本还是欧盟,都以关税相要挟,以在贸易协议中拿到更多利好。直到现在,美国也并没有表示撤销对欧盟汽车的关税威胁。撤回对中国的关税,确实等于放弃了一部分的谈判筹码。
其三,当前的政治局势和舆论氛围对特朗普十分不利。中美谈判异常艰难,不少舆论已经认为特朗普在第一阶段协议中对中方“让步”过多,现在又有路透社等媒体表示“第二阶段协议更加渺茫”。加之美国政治斗争恶化的今天,舆论正在强行将一些涉及中方内政的问题以及中美贸易谈判捆绑,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已经把“特朗普对中国的软弱将是对美国价值观的背叛”放上标题,让白宫面临更大压力。


                        

特朗普内外交困,还有多少精力来拍板贸易协议?                 
                                 
【博览财经分析】特朗普最近面临的内政外交局面似乎有些混乱。所以,他现在还有没有更多精力放在中美贸易谈判问题上,似乎成了一个谜题。
内政方面,特朗普面临的总统弹劾调查听证会,从原来的非正式过家家,似乎越来越成为特朗普的一个重大风险漏洞。而他也从最初的不屑一顾,变得越来越气急败坏。
由于第一阶段总统弹劾听证会对证人的问询工作已完成,而几乎所有证人都证实特朗普“通乌门”确实存在。因此总统弹劾调查已经进入“新阶段”。负责审议是否起草针对总统的弹劾罪名的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杰罗尔德·纳德勒上周说,司法委员会举行的首场公开听证会将于本周的12月4日上午10点开始。而纳德勒已经致信特朗普希望其亲自参加司法委员会听证会。他还说,听证会将审议“弹劾的历史与宪法基础”和“你被指控的行为是否足以使众议院行使其权力,通过弹劾的罪名”。
此外,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11月29日要求总统唐纳德·特朗普7天内答复,他的律师是否将出席总统弹劾听证。而“总统的律师可以质询所有被传召的证人”。
司法委员会主席杰罗尔德·纳德勒当天向特朗普发出2页公开信,要求后者在美国东部时间12月6日17时以前回复,他的律师是否出席后续弹劾听证会并具体说明将采取哪些举措。依据程序,特朗普方面可以要求传唤证人、提出证据和出席听证会。
司法委员会拟举行一系列弹劾听证,包括12月4日的首次弹劾听证,法律专家届时将依据宪法就弹劾事宜作答,包括讨论以什么罪名弹劾总统。司法委员会先前要求特朗普12月1日18时以前回复,他或他的律师是否出席12月4日的那一场听证。
多家媒体报道,首次弹劾听证显示总统弹劾调查进入“新阶段”,但特朗普不是必须出席听证。
纳德勒11月29日还向司法委员会共和党籍议员提出相同“期限”,即在12月6日17时以前提出希望传唤哪些证人、提交哪些证据,12月9日就上述事宜开会讨论。
此前,舆论传特朗普或被迫亲自出席自证清白!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11月26日称,将于12月4日展开下一阶段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调查听证会,并邀请特朗普和他的律师参加。
而此前据美媒报道,众院民主党人的弹劾调查即将进入新的阶段。情报委员会主席希夫25日表示,负责监督弹劾调查的多个委员会正在准备一份报告提交给司法委员会。该委员会最终将决定是否对总统提起正式的弹劾。但希夫同时表示,但仍可能要取得更多证人的证词,并召开更多听证会。
可以看到,自“通话门”丑闻曝光之后,民主党控制的美国众议院正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加快弹劾总统调查。当地时间13日上午10时,美国国会众议院就总统弹劾调查举行首次公开听证。负责总统弹劾调查的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希夫称,直播将让美国人民直面事实,聆听证人亲自说出自己所经历和目睹的事情。共和党此前为特朗普辩护称,提供证词的证人都没有和总统直接接触,民主党获得的证词都是“二手信息”。
特朗普从不屑一顾,到后来的怒骂,到现在已经不得不开始证明驳斥回应,甚至有可能要出场自证清白,弹劾调查的局面似乎对特朗普越来越不妙了。
不过,特朗普依然完全否认对他的弹劾指控。面对记者的连番追问,特朗普11月26日明确否认曾指使自己的私人律师鲁迪•朱利安尼赴乌克兰,作为自己的代表推进对拜登父子的调查。对此,朱利安尼本人也向美媒表示,特朗普所说的是“正确的”,自己从未去过乌克兰进行任何调查。
外交方面,本周将在伦敦举行的纪念北约成立70周年的峰会上,特朗普被认为可能是搞砸这场盛会的一个重要变因,另外两个人则是马克龙与埃尔多安。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到北约唯一的议题就是分担防务开支,他认为北约已经过时。2018年他曾公开攻击德国总理默克尔,指责她为共同防务出的钱不够,还说德国向俄罗斯购买天然气,让后者得以重整军备。报道称,马克龙抱怨北约前两次峰会几乎只关注防务开支和“如何减轻美国财政负担”的问题。在本周的伦敦峰会上,特朗普预计会再次要求欧洲和加拿大增加防务开支。
而随着英国12月12日大选投票日的临近,特朗普的出席还被英媒认为有可能扰乱选战。据法新社11月29日报道,特朗普直言不讳地支持英国退出欧盟,而保守党首相约翰逊已承诺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英国脱欧。但报道指出,特朗普就英国脱欧的方式也同样直言不讳——他的相关观点与伦敦方面并不总是一致。报道还称,特朗普还批评英国反对党工党领袖科尔宾,但在英国这样一个特朗普本人极不受欢迎的国家,这样做可能事与愿违。
另外,在伊朗问题上,特朗普和欧洲的分歧严重。与美国强硬遏制伊朗有所不同,欧洲的做法比较平和,主要以合作妥协换取伊朗的让步为主。日前,欧洲又有六国宣布加入伊朗易货贸易机制,力保核协议。总之,体现出于美国对伊政策的大不同。
德媒称,六个欧洲国家11月29日宣布将加入贸易往来支持工具(INSTEX)。这是一个旨在允许伊朗在受到美国制裁的情况下继续开展国际贸易的交易系统。
此外,近日法国外长表示,法国正考虑启动伊核协议内设置的争端解决机制。根据机制规定,任何一方都可将争端或分歧提交给由伊朗、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及欧盟组成的联合委员会进行解决。如该委员会仍未解决,则继续提交至联合国安理会。如安理会未能在30天内投票通过继续对伊朗放松制裁的决定的话,则将根据联合国以前的决议,重新对其实施制裁。
对此,当地时间12月1日,伊朗议长拉里贾尼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欧洲国家如果启动伊核协议设置的争端解决机制,伊朗将在许多方面重新考虑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承诺。
分析指出,欧美之所以对伊政策分歧严重,是因在伊朗利益大不同。
由于美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反恐战争的误判,伊朗的影响力获得异常拓展。而退出伊核协议让美国进一步陷入被动。美国在很多战略点上需要重新规划和积累筹码了。而在伊核问题达成协议后,国际制裁解除后,欧盟成为伊朗市场的最大受益者。数千亿美元的实质性合同和未来不可估量的双边贸易,让欧盟坚定站在维护2015版伊核协议有效性的角度看问题。包括已经退出欧盟的英国,以及欧盟的主导大国德国和法国,都在致力于打造一个新的贸易结算平台,从而避开美元结算体系对欧洲和伊朗贸易的限制。分析指出,在伊核问题上的分歧已经再次上升到欧元与美元竞争对抗层面。
而欧洲六国旗帜鲜明地选边站队,无疑是公开跟华盛顿唱反调,预示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不但没有摆脱孤立局面反而在进一步加深。
由此可见,现在特朗普可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内外交困局面,他是否会很快在中美贸易谈判问题上做出最终决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弹劾川普听证会猛料愈多!将是影响贸易谈判另一变因                 
                                 
【博览财经分析】随着进入新一届总统选举期。可以说,目前特朗普政府对中美谈判的态度,已经很大程度上是为了2020年总统大选考虑了。除了经济政绩的考虑,现在决定特朗普态度另一个重大因素是,原本并不被特朗普正式的其政敌、民主党搞的总统弹劾听证会,已经越来越让特朗普如坐针毡,成为决定特朗普在不限于中美贸易谈判在内的很多关键问题上的态度个一个变因。
据外媒报道,民主党掌控的众议院在过去两周就特朗普滥用职权的指控公开质询包括白宫官员和外交官在内的证人。特朗普被证人普遍指控确实施压了乌克兰以启动在政治上对他有利的调查。而该事件的最新进展是,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26日称,将于12月4日展开下一阶段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调查听证会,并邀请特朗普和他的律师参加。
另据路透社报道,根据路透社/益普索集团26日公布的民意调查,在美国众议院过去两周举行多场电视直播的弹劾听证会期间,公众赞成弹劾特朗普的支持率稳步增长。
而此前据美媒报道,众院民主党人的弹劾调查即将进入新的阶段。情报委员会主席希夫25日表示,负责监督弹劾调查的多个委员会正在准备一份报告提交给司法委员会。该委员会最终将决定是否对总统提起正式的弹劾。但希夫同时表示,但仍可能要取得更多证人的证词,并召开更多听证会。
可以看到,自“通话门”丑闻曝光之后,民主党控制的美国众议院正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加快弹劾总统调查。当地时间13日上午10时,美国国会众议院就总统弹劾调查举行首次公开听证。负责总统弹劾调查的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希夫称,直播将让美国人民直面事实,聆听证人亲自说出自己所经历和目睹的事情。共和党此前为特朗普辩护称,提供证词的证人都没有和总统直接接触,民主党获得的证词都是“二手信息”。
特朗普从不屑一顾,到后来的怒骂,到现在已经不得不开始证明驳斥回应,甚至有可能要出场自证清白,弹劾调查的局面似乎对特朗普越来越不妙了。从政治博弈的层面考量,预计这也将极大地间接影响到特朗普对中美贸易谈判的态度。
不过,至今特朗普依然完全否认对他的弹劾指控。面对记者的连番追问,特朗普26日明确否认曾指使自己的私人律师鲁迪•朱利安尼赴乌克兰,作为自己的代表推进对拜登父子的调查。对此,朱利安尼本人也向美媒表示,特朗普所说的是“正确的”,自己从未去过乌克兰进行任何调查。
美众院预计在接下来的弹劾听证会邀特朗普出席
据法新社报道,由于第一阶段弹劾听证会对证人的问询工作已完成,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杰罗尔德·纳德勒说,司法委员会举行的首场公开听证会将于12月4日上午10点开始。该委员会负责审议是否起草针对总统的弹劾罪名。
纳德勒在给特朗普的信中说:“委员会在履行宪法义务期间,期待你参与弹劾调查。”他还说,听证会将审议“弹劾的历史与宪法基础”和“你被指控的行为是否足以使众议院行使其权力,通过弹劾的罪名”。
报道称,众议院上个月通过的弹劾程序规定,要邀请特朗普参加司法委员会听证会,而“总统的律师可以质询所有被传召的证人”。
弹劾案支持率也在增高
此外,在25日和26日进行的最新民调发现,47%的美国成年人认为特朗普“应该被弹劾”,而40%的人认为不应该。综合这个结果与路透社/益普索过去几周的民调结果可发现,希望弹劾总统的美国人数量与反对弹劾的人相比越来越多。
在公开听证会于11月13日开始前不久,路透社/益普索民调发现,对弹劾的“净支持率”只有3个百分点。“净支持率”指支持与反对弹劾者的差额。这个差额在首周听证会后升至4个百分点,并在听证会第二周开始时升至5个百分点。最新民调显示,弹劾“净支持率”达到7个百分点。
特朗普明确否认:没指使私人律师赴乌推进调查拜登父子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天在佛罗里达州举行集会前,被保守派电台主持人比尔•奥赖利问及是否指使朱利安尼参与乌克兰事务时,特朗普用了“没有”一词直接否认。
“朱利安尼是您的私人律师。那么您也没有指使他去乌克兰做一些事或是对他们(指乌克兰方面)施压吗?”在听到这个答案后,奥赖利又问了一次。
“没有,我没有指使他。”特朗普再次否认。此外,他还大赞了朱利安尼一番,“他是一个战士,鲁迪是一个战士。”特朗普还补充说,朱利安尼曾在乌克兰工作了很多年。“他这些年在乌克兰从事了大量工作,我想,我的意思是那是我听说的。我可能在某些地方读到过。”他还表示,朱利安尼不仅向他提供法律代理服务,而且还为其他客户提供法律代理。报道称,特朗普此言意在证明自己与私人律师在乌克兰的工作保持了距离。
对此,朱利安尼在一份声明中告诉ABC,特朗普所说的“是正确的”,自己“从未去过乌克兰进行任何调查”。
尽管如此,CNN表示,特朗普上述否认与他在白宫公开的7月25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通话记录中说的话相矛盾。报道称,根据通话记录,特朗普曾三次敦促朱利安尼参与其中。
该媒体援引白宫公开的通话记录写道,特朗普告诉泽连斯基:“朱利安尼先生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人。他曾经是纽约市长,一位伟大的市长,我希望他给你打电话。我会让他和司法部长一起给你打电话。”“我将让朱利安尼先生给你打电话,我还会给司法部长巴尔打个电话,我们将深入探究。我敢肯定,你会弄清楚的。”特朗普第二次提到朱利安尼。特朗普第三次提到朱利安尼,“我见告诉鲁迪和司法部长巴尔(给你)打电话。”
CNN还提到了美国驻欧盟大使桑德兰在总统弹劾听证上的表态。桑德兰称,他曾按照总统特朗普的指使敦促乌克兰政府对美国前副总统拜登及其家人展开调查,而且美国政府高层,包括副总统彭斯以及国务卿蓬佩奥都对此知情。
但目前对特朗普很不妙的是,民主党已准备司法报告正式弹劾他
但现在的局面是,特朗普越否认,民主党越要把弹劾问题坐实,以便于让特朗普下不来台。
主导弹劾听证会的民主党希夫25日在一封给同僚的信中表示,证据有力地证明,特朗普为新任乌克兰总统极为可望的白宫会谈和亟需的美国军事援助设置条件,即乌方宣布发起抹黑式、以政治为动机的调查,进而帮助特朗普2020年竞选连任。他称,接下来一方面,情报、外交事务、监督、改革等诸委员会将继续调查总统特朗普;但另一方面,相关报告预计将在感恩节休假后不久,提交给司法委员会。
希夫说,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已经着手撰写报告,该委员会主导着对特朗普的任期构成威胁的调查。委员会已经举行了5次公开听证会,目前没有计划再召开更多听证会。报道称,该委员会的报告是为众议院可能就“弹劾条款”(即对总统的正式指控)表决做准备的重要步骤。如果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批准弹劾条款,共和党掌控的参议院将审判特朗普是否该被定罪弹劾。虽然共和党并未表现出要罢免正在寻求连任的特朗普的意向。
希夫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国情咨文》节目上表示:“我们不排除要有更多证词、更多听证会的可能性。我们一直不断取得更多文件,以便开展调查工作。”
他还说:“我们不会等待好几个月,同时让政府玩拖延战术的游戏,我们不愿走上这条路。”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一周,特朗普在弹劾调查上,不仅可能需要被迫亲自出席自证清白,甚至大概率会面对更加恶劣的打脸局面。
总结
综上,我们认为,特朗普在总体弹劾问题上麻烦越多,他就越不敢再开新战端,在中美贸易谈判问题上给自己制造新的麻烦,而越会倾向于尽快达成协议,形成自己的新政绩来缓解压力。


                                 
                                           决策参考
                 



经济或已熬过低谷?11月一个中国制造业指数“意外飙升”!                 
                                 
【博览财经分析】11月中国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以上,中国经济已出现回暖迹象。
博览财经注意到,中国制造业的一个指数在11月出人意料地飙升,表明在政府支持和全球经济企稳的背景下,制造业活动呈现复苏迹象。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官方的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0.2。这是自2019年4月以来该指数首次超过50,说明产出在增加。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为3月以来的最高值
由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中国新出口订单指数这一分类指标攀升至7个月来的最高点48.8,但仍处于收缩区间。中小型企业无论规模大小,状况总体呈现改善。从业人员指数保持在47.3不变。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时隔六个月后重回“荣枯线”以上,录得50.2%,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制造业景气度开始上升。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9%,较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9.5%,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 小型企业PMI为49.4%,较上月回升1.5个百分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50%),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2.6%,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扩张加快。
新订单指数为51.3%,较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重返临界点之上,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增长。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8%,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下,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收窄。
从业人员指数为47.3%,虽位于临界点之下,但与上月持平,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变化不大。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5%,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上,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加快。
……
有专家表示,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明显回升,表明中国宏观经济仍运行在稳中向好的轨道上,但回升动力仍需进一步夯实。
联讯证券公司的宏观分析师张德利对路透社表示,短期来看中国可能已经熬过了经济跌至谷底的低点。张德利认为,11月PMI表现好过预期是因为政府推动基础设施投资,降低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以及美中贸易争端在10月份有所缓和。10月时美中都说双方已经实质上接近达成签署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以及美国推迟了原定于10月15日对中国实施加征关税。
路透社报道说,最近一些事态凸显了美中贸易冲突中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这使得中国的外部需求展望不佳。中国新的出口订单11月份出现了连续第18个月的下滑,尽管下滑速度较为缓慢。
11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代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报告(2019-2020)》预测,2020年部分周期性力量将出现反转,同时中国的制度红利将持续改善,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十大积极因素,值得高度重视并加强巩固和培育
一是制度红利将全面上扬,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将明显改善。
二是随着各类杠杆率的稳定、应付债务增速的下降、高风险机构的有序处置、金融机构资本金的补足、监管短板的完善使金融风险趋于收敛,化解金融风险的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金融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企业库存周期触底反弹,为企业补库存提供了空间,2020年触底回升将是大概率事件。加快回补库存,将带来生产扩张效应。
四是对贸易环境恶化的“恐慌期”已经过去,适应性调整基本到位,企业信心将得到明显回归。
五是为应对外部冲击而启动的各类战略将有效提升相应部门的有效需求,特别是在关键技术、科技研发体系、国产替代、重要设备等方面启动的战略将产生很好的拉动效应。
六是随着全球汽车周期的反转,中国汽车市场可能企稳。2020年全球汽车周期可能出现见底回升,汽车贸易和汽车销售增速回暖,将带动制造业改善。
七是猪周期反转,猪肉供求常态化,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将为宏观政策提供空间,改善民众的消费预期。
八是在基础设施投资持续改善、国有企业投资持续上升以及民营企业家预期的改善的作用下,民营投资将在2020年摆脱底部徘徊的困局。
九是新一轮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边际宽松的稳健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发力。这与2020年全面小康带来的社会政策红利以及全球同步宽松带来的全球政策红利,一起决定了2020年的政策红利大于前几个年份。
十是中国庞大的市场、多元化出口路径、齐全的产业、雄厚的人力资源、开始普及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竞争、强大的政府及其控制能力决定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弹性将在2020年进一步强化。
同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结构调整攻坚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报告预测,在趋势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叠加、国际与国内不利因素强化的作用下,2020年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缓,但在“六稳”举措进一步发力、改革红利进一步显化、系列短期周期性力量转变的作用下,中国经济的弹性和韧性将持续显现,2020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或将为5.9%。
稍早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刘爱华就“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否破6”一事进行了回应,她表示应该从四个因素出发看待该问题。
该发言人表示,虽然目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中国经济“长期有基础,短期有支撑”。
第一个因素是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刘爱华表示,今年就业形势比较稳定,这使得民众收入稳定增加并为消费提质扩容奠定较好基础,并且数据显示实物商品的零售额与服务消费均出现了较快增长。
第二个因素是产业升级动能持续增强,一方面高技术制造业与服务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另一方面以汽车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升级也在不断向前推进,后者能从今年10月份汽车产量降幅收窄以及汽车行业增加值出现增长等事情中看出。
第三个因素是开放的活力在持续显现,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营商环境排名结果显示,中国市场营商环境排名已经升至第31位,说明中国在该方面的改善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此外中国政府加大了吸引外资的力度,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利用外资数额同比增长6.5%,而这是在全球资本流动规模出现萎缩的情况下实现的,说明外资继续看好中国市场。
第四个因素则是政策效果在持续显现,刘爱华指出,自今年年初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实施了关于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措施以及来减轻企业负担并激发企业活力,这些措施目前正在持续见到成效,比如今年前10个月新登记市场主体数目加快增长,与PMI有关的若干指数处于景气区间以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降幅收窄。
……
而就在此前,中国国务院10月8日通过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希望从经营环境的改善入手,改善投资环境,减少制度成本以鼓励民间和外资投资
同时,中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10月29日,中国国家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从深化对外开放、加大投资促进力度、深化投资便利化改革、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等4个方面,提出了20条稳外资政策措施。而即将实施的中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在2018年做了大幅度削减,和2018年相比又减少了20%
在中国股市剧烈震荡、各项经济指标不够理想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推进着市场环境优化和对外开放进程,而财税政策也显示出初步的效果。
越来越多的观察者注意到,面对中国经济压力,中国政府近些年放弃了曾经的粗放刺激政策,而是从减税和刺激消费的方向着手制定一系列恢复刺激经济的政策。这些政策配合其他财税政策,在稳定经济上显示出一定成效。
李克强总理日前在一次会议中透露,明年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稳定市场预期。但他重申“决不搞量化宽松”,但会用好经济逆周期调节工具,“落实好今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他还提出要继续释放内需潜力,进一步全面开放制造业,扩大开放服务业。同时,要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落实好已宣布的金融领域开放举措,包括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发展壮大新动能”
在这些政策中,最明显的就是减税政策。中国今年推出的2万亿人民币元减税政策,其效果已初步显现。中国财政部长刘昆在北京时间11月22日表示,2019年减税降费规模将大幅超过2万亿元目标,今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预计将达到2.3万亿元人民币以上。他在优化营商环境高级别研讨会上表示,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中国财政部将不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为企业减负。据其他财政部官员在10月透露,中国今年减税降费已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通知》),“鼓励使用金融工具筹措投资项目资金”。通知指出对基础设施领域和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可依法依规筹措投资项目资本金。


                        

5千言,强调的是责任,而非渲染“机会”!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1129%2F1574987769675194.jpg
【博览财经研报】日前,资本市场的掌门人在《旗帜》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敢担当善作为站稳人民立场努力实现新时代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5千字”文章,引来诸多“不同利益诉求”的“解读”,部分观点显然是希望“把掌门人的讲话往行情涨跌上‘带’”。
对此,博览财经认为,作为一位国家机关的负责人,在一个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宗旨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机关刊物”发表文章,其核心显然是首先表达对决策层政策精神的响应,以及本部门“如何落实相关政策精神”,至于会有什么“市场的反馈”,那也只能是“中长期之后才能够体现”的,扯不到即期行情上来,因此不必过度理解其对短期市场走势的影响,甭听一干“X嘴”的忽悠。
……
身在资本市场,当然是“在商言商”,笔者也一直以“政策解读”为业,但并不“想当然”的认为,任何一个“政策(或者相关言、论)”都可以第一时间拿来作为“投资决策”的指导文件,至少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首先”当做“能够对即期行情如何如何”的“鸡汤”来服用。
数年前,雄安概念“二度被炒作”的时候,就被“有关方面”当做“把千年大计‘庸俗化’”的典型予以“弹压”,那波炒作也就随即“戛然而止”。
此次,掌门人在“顶级”官媒上发表“5千言”,笔者的感觉,监管层的意愿,重点不是市场上那帮急功近利的“X嘴”们,所鼓噪的什么“XX有希望”(当然,如果政策效果放长到“若干年之后”,还是可以的,但与即期市场的投资人决策没多大关系)。
根据政策解读的第一要义“先看来源”,俺们就看看此次发表文章的刊物究竟是什么“背景”——
据《人民日报》披露,《旗帜》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机关刊物”:在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下,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机关刊《旗帜》杂志在原《紫光阁》杂志的基础上,于2019年1月创刊。
《旗帜》杂志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服务机关党的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办刊宗旨,是机关党建领域的重要宣传阵地,是联系党和国家机关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党务工作者的桥梁纽带。
《旗帜》杂志将坚持党刊姓党、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聚焦机关党的建设、面向全党全社会,坚持开门办刊、深入践行“走转改”,坚持刊网联动、推动融合发展,努力办成推动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成长的旗帜、促进机关党建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旗帜、引领社会思潮和舆论的旗帜。
《旗帜》杂志为公开发行的月刊,开设“热点聚焦”“学习进行时”“党组(党委)书记抓党建”“旗帜论坛”“理论前沿”“支部天地”等栏目,全彩色印刷。
……
而“旗帜网”的简介则是——《旗帜》杂志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努力成为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展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管党治党新成就的重要窗口,交流新时代机关党建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联系各部门各地方机关党务工作者的重要纽带。
……
而仔细阅读这篇掌门人在《旗帜》杂志发表的署名文章《敢担当善作为站稳人民立场努力实现新时代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详细阐述了建设新时代资本市场中,证监会的定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做好以人民为中心的监管。
笔者认为,首先,从这篇“5千言”发表的媒体看,该文首先是对决策层改革意志的明确表态,尤其是在“4Z全会”继续聚焦改革工作的大背景下,各部委都需要在此次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对其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的重点加以“具体的落实”
这就是笔者强调“5千言”的核心首先是“责任”的第一着力点。
其次,作为新一任资本市场“掌门人”,也需要对其第一任期的工作主基调做一次“公开的宣示”。相较于“语出惊人”的前任,以及身逢“多事之秋”的前前任,本届掌门人是相对“低调”的,接任近一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引起投资人关注的“公开讲话”,也就让人较少的了解其“工作理念”,这次在官媒上“系统性”的阐述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政策理念,基本上可以理解为监管层对其未来工作任务的宣示、表态
在这个基础上,俺们才能够理解监管层的政策意图,以及未来政策可能怎样影响行情的中长期走势。
按照笔者粗浅的理解,此次“5千言”对内诉求高于对外“引导”,也既,这更多是对未来监管层各部门工作的原则性要求,着力点并不在“描绘”资本市场未来的蓝图,更没有什么“扰动”短期市场的因素与意愿
稍加留意不难发现,“5千言”的重点有三项——
1、牢记监管姓监,提升有效监管和科学监管的水平。
2、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根本方向。
3、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而能够与行情“有直接关系”的只有第三项,而且“掌门人”对此重点强调的是:“以强烈的改革精神主动作为,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中” ,“紧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对一些市场反映比较集中的关键性方向性问题深入研究论证,加强资本市场改革顶层设计,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其他两项,则更多强调“改进本部门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方法”,诸如:“监管干部队伍中也存在一些不愿、不善、不会担当作为的现象”;“工作中被动应急的多,主动出击的少”;“有的抓监管工作缺乏科学的方法和艺术,喜欢“齐步走”、“一刀切”、简单化” ;“习惯“朝南坐”、官气重,喜欢坐而论道,调查研究不深入、不细致,不接地气”;
此外,则是“保护投资人利益”,除了“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性要求外,还专门强调“稳定预期”:在政策出台前,要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全面听取各方意见,多站在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换位思考,科学审慎决策,确保接地气、可落地。政策出台后,要保持定力,不为市场杂音所扰,做深做实做细舆论引导,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既不能犯“急躁病”,又不能无所作为,更不能好心办错事
而最能够展现这篇文章“政治文件”属性的,就在文章的倒数“第二、三段”——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资本市场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证监会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坚决抓好政治建设这个党的根本性建设,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新时代建设高质量的资本市场,关键在人。我们要积极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在选准人用对人上下功夫。证券期货监管执法的对抗性也很强,必须让干部多几次“热锅上蚂蚁”的经历,真正培养斗争精神,练就斗争本领
……
总结而言,博览财经再次强调,作为一位国家机关的负责人,在一个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宗旨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机关刊物”发表文章,其核心显然是首先表达对决策层政策精神的响应,以及本部门“如何落实相关政策精神”,至于会有什么“市场的反馈”,那也只能是“中长期之后才能够体现”的,扯不到即期行情上来,因此,此次“5千言”对内诉求高于对外“引导”,也既,这更多是对未来监管层各部门工作的原则性要求,着力点并不在“描绘”资本市场未来的蓝图,更没有什么“扰动”短期市场的因素与意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3-29 09:09 , Processed in 0.14566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