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内参2.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3 08: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暴跌=抄底!“赌”对二月,2020年就“成功了一半”!》:这个春节“风高浪险”,A股今日(2月3日)开盘暴跌可能性极大(甚至不排除此后几天也持续低迷),但富贵恰恰是要“险中求”的!笔者认为,“赌”对了二月,2020年就“成功了一半”。如同在2019年,如果“赌”对了一季度,基本上就算是“锁定了全年的胜局(盈利)”一样。笔者认为,一旦日后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形势得以稳定,则2月3日股市开盘后一旦出现“大幅回调的缺口”,则在未来出现“大幅度的修复性反弹”的机会相当大,“手头有头寸”的聪明资金,此时完全可以提前布局、逐步抄底、“吞噬带血的筹码”,博取“预期差”,为上半年的“超额收益机会”打好基础。
从行业上说,无论是既定的改革转型大政方针的需要,还是此次疫情凸显的“医疗科技”短板,都会强化高科技产业的潜在价值,因此,未来布局的大方向,仍然是“科技红利”为主线的!而疫情也恰恰催生了这些行业的发展机遇:这次的肺炎疫情使得诸多业务“线下转线上”将给部分“云行业”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延迟复工、延迟开学提升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需求,此次疫情也加速了远程视频办公的加速普及落地,成为板块炒作的催化剂。本次疫情会进一步加快线上问诊、远程医疗的发展进程,利好医疗IT、互联网医疗企业。由于闭门不出,居民娱乐活动也从线下大量转移至线上,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游戏下载量、流水均迎来大幅上涨,其中代表游戏王者荣耀大年三十的流水近20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0%。但对医疗医药板块,笔者相对“审慎”, 03年非典期间,医药板块是“跑输大盘”的,也是一道“童年的阴影”……
《新冠肺炎让经济倒退20年?股市崩盘?只有傻子才信!》:第一,疫情的扩散,对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冲击很大”(按照部分机构的“专业分析”,一季度的GDP增速“破6”几乎没有悬念,甚至不排除“破5”),但放在全年,“只要遏制疫情的方法得当、得力”,则不会对2020年全年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克服”的影响(但要强调的是,至少在经济转型升级成功之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仍然是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挑战)。
第二,对A股行情,笔者比较倾向于“在规避开盘后短期风险集中释放之际,就尽早布局‘未来的超跌反弹’”!
第三,2003年时,中国经济整体上在“走上坡路”(90年代改革的红利+21世纪初“入世”的红利叠加),因此,即使遭遇疫情的“羁绊”,0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大的波动”,也并不能阻碍其后中国经济整体的上行趋势,但2020年时,中国经济“增速”整体上在“走下坡路”,此时,锐意改革的决策层,既要防止经济因为疫情的冲击而“失速”,也要避免“用力过猛”,使得经济、政策偏离“改革转型”的大方向。
第四,笔者并不担心全年GDP的增长,更担心的是各种“封堵”之下,生产、消费都遭遇“挤压”,使得诸多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面临困境(部分的甚至是“绝境”),进而引爆早已存在的各种“债务链”,而真正可能引爆“经济危机恐慌”,恰恰是潜在的“债务违约潮”。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热点聚焦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暴跌=抄底!“赌”对二月,2020年就“成功了一半”!                 
【研究员】:田文
结论:这个春节“风高浪险”,A股今日(2月3日)开盘暴跌可能性极大(甚至不排除此后几天也持续低迷),但富贵恰恰是要“险中求”的!笔者认为,“赌”对了二月,2020年就“成功了一半”。如同在2019年,如果“赌”对了一季度,基本上就算是“锁定了全年的胜局(盈利)”一样。笔者认为,一旦日后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形势得以稳定,则2月3日股市开盘后一旦出现“大幅回调的缺口”,则在未来出现“大幅度的修复性反弹”的机会相当大,“手头有头寸”的聪明资金,此时完全可以提前布局、逐步抄底、“吞噬带血的筹码”,博取“预期差”,为上半年的“超额收益机会”打好基础。 从行业上说,无论是既定的改革转型大政方针的需要,还是此次疫情凸显的“医疗科技”短板,都会强化高科技产业的潜在价值,因此,未来布局的大方向,仍然是“科技红利”为主线的!而疫情也恰恰催生了这些行业的发展机遇:这次的肺炎疫情使得诸多业务“线下转线上”将给部分“云行业”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延迟复工、延迟开学提升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需求,此次疫情也加速了远程视频办公的加速普及落地,成为板块炒作的催化剂。本次疫情会进一步加快线上问诊、远程医疗的发展进程,利好医疗IT、互联网医疗企业。由于闭门不出,居民娱乐活动也从线下大量转移至线上,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游戏下载量、流水均迎来大幅上涨,其中代表游戏王者荣耀大年三十的流水近20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0%。但对医疗医药板块,笔者相对“审慎”, 03年非典期间,医药板块是“跑输大盘”的,也是一道“童年的阴影”……

                                 
研究员 田文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203%2F1580690117944997.png
【博览财经研报】这个春节“风高浪险”,这个春节“风高浪险”。截止2月3日7:50,新型肺炎的“确诊病例”已经突破1.7万,疑似病例突破2.1万,短期内还会继续增加;而就在此时,成都发生5.1级地震……
A股今日(2月3日)开盘暴跌可能性极大(甚至不排除此后几天也持续低迷),但富贵恰恰是要“险中求”的!
笔者认为,“赌”对了二月,2020年就“成功了一半”。
如同在2019年,如果“赌”对了一季度,基本上就算是“锁定了全年的胜局(盈利)”一样。
笔者认为,一旦日后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形势得以稳定,则2月3日股市开盘后一旦出现“大幅回调的缺口”,则在未来出现“大幅度的修复性反弹”的机会相当大,“手头有头寸”的聪明资金,此时完全可以提前布局、逐步抄底、“吞噬带血的筹码”,博取“预期差”为上半年的“超额收益机会”打好基础
(目前已经出现几个积极信号:1)2月1日国内累计死亡304例、治愈328例,治愈病例首超死亡病例,并且出现大规模出院,2月2日,武汉金银潭医院一天37人出院。2)新增疑似病例数据开始回落。钟南山2月2日在受访时表示,确诊数量现在是升高,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相信不会太长。
当然,如果幸运的“赌”对了方向,“押宝”的对象,也不能错了!
从行业上说,无论是既定的改革转型大政方针的需要,还是此次疫情凸显的“医疗科技”短板,都会强化高科技产业的潜在价值,因此,未来布局的大方向,仍然是“科技红利”为主线的!
而疫情也恰恰催生了这些行业的发展机遇:这次的肺炎疫情使得诸多业务“线下转线上”将给部分“云行业”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延迟复工、延迟开学提升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需求,此次疫情也加速了远程视频办公的加速普及落地,成为板块炒作的催化剂。本次疫情会进一步加快线上问诊、远程医疗的发展进程,利好医疗IT、互联网医疗企业。由于闭门不出,居民娱乐活动也从线下大量转移至线上,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游戏下载量、流水均迎来大幅上涨,其中代表游戏王者荣耀大年三十的流水近20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0%。但对医疗医药板块,笔者相对“审慎”, 03年非典期间,医药板块是“跑输大盘”的,也是一道“童年的阴影”……
……
跟踪本内参的朋友都知道,笔者对春节前A股行情的判断,主基调是“获利了结”——




彼时也没谁能够先知先觉到此次疫情影响如此之大,笔者彼时关注的是股市内部的业绩风险,以及外部所谓的贸易博弈缓解、国内经济增长触底回升等利好,已经被短期内持续的上涨“充分覆盖”,在找不到新的炒作支撑的情况下,市场向上动能很可能会“衰减”,而承担“不确定性风险”的可能则是要提升的(详见1月8日《8个月后重上3100,能重演2019年一季度的上涨?》)。
因此,笔者才在春节前强调“获利了结,守住盈利”
而对节后“疫情重压”之下的A股行情,则倾向于“在规避开盘暴跌之际,就尽早布局‘未来的超跌反弹’”!笔者认为,只要能够尽早控制疫情,而“稳增长”的政策也及时、得力,那么,全年经济增长的大目标,不会因为“疫情引发的季度性波动”而无法达成;同时,决策层也仍然大概率要坚持“改革转型,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既定方针,因此,一旦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形势得以稳定,股市在开盘后出现“大幅回调缺口”,则在未来出现“大幅度的修复性反弹”的机会很大,“手头有头寸”的聪明资金,此时完全可以提前布局,博取“预期差”为上半年的“超额收益机会”打好基础。从行业上说,无论是既定的改革转型大政方针的需要,还是此次疫情凸显的“医疗科技”短板,都会强化高科技产业的潜在价值,因此,未来布局的大方向,仍然是“科技红利”为主线的!笔者也注意到,中金策略强调“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是看好的大趋势”;而中信建投则认为:当前电子、计算机、通信的科技行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也是市场的主导行业,建议投资者择机加配;天风策略指出:疫情结束后,市场大概率仍遵循原来的景气主线,即科技股行情。科技产业趋势是2020年最重要的主线,具体的配置行业除了消费电子外,还包括新能源车、PCB、光伏、面板、传媒等。
^
笔者对经济与行情的判断是——
相较网上诸多经济学家的分析,俺对全年的经济形势“乐观”得多;
对股市行情,俺很“真诚”,但同时也很“腹黑”的说,“跌得越多、越久越好”!
当然,所谓的对全年经济形势的“乐观”是要付出相当代价的,第一个代价就是一季度的GDP很可能“破五”(甚至如最悲观的分析说的那样“落到3%”);
然后才有在决策层宏观调控“有力大手”的兜底之下,用余下三个季度“精准、灵活、有效”的“稳增长”来“回补”一季度GDP留下的长长的“下影线”;
而对行情来说,短期内的暴跌已经不可避免,能够只“补跌”5%,就算是阿弥陀佛,甚至不排除像海外市场出现的7%那样的“充分释放”(毕竟俺们这才是“灾区”,而且是“重灾区”,没理由比海外跌的少,考虑到,此前支撑反弹的所谓利好,已经消耗殆尽,充分包含到了此前的股价当中,春节前A股就已经开始出现持续回调,弱势尽显)。

但基于前面对全年经济形势的“相对乐观”预期,笔者认为,短期内A股跌得越多,就越能够吸引先知先觉的“大资金”来此处“挖掘黄金坑”(何况节前那么多“天量发行”的新基金,以及嗅觉灵敏的“北上资金”)!
而从长期看,此次疫情带来的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不啻于一次在“绝佳时机”,对这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全面体检”
说得残酷一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突如其来的疫情,尤其是其带来的“各种封堵、隔离”(导致从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双重挤压),许多产业、企业当中的“不适者”,就此会被淘汰掉。
从这层意义上说,新型肺炎起到了此前行政手段与“不完全的市场竞争”所未能完成的“产能出清”(其中当然有错杀、冤案、六月雪)!
但也恰恰是这种严酷的环境,必定会激发创业者的“求生欲望”,不排除会再现当年,在非典的“瘟床”上“培育”出淘宝、京东,让腾讯“腾飞”的故事!
这就是为啥这么多分析都在关注“全国宅家”期间,手游、快手等的流量爆表的一大“利益诱因”。
其实,对中国经济来说,所谓的“抵御疫情冲击”,就和当前对新型肺炎的治疗一样,都没有“特效药”,关键就得靠你自己的“免疫力、抵抗力”来“自愈”,所谓的“稳增长”手段,更多只能起到“稳定‘基础病’”,防止出现“并发症”、防止危机扩散的作用。
而值得庆幸的是,最近几年大力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扩大开放,乃至得益于“中美博弈”而加速的“内部利益结构”的“重构”,都在相当程度上增强了经济体本身的“抗打击力、免疫力”,笔者愿意相信,随着改革红利+科技红利的逐步释放,中国经济会比03年非典时“恢复得更快、更好”(当然,一季度的“重症期”是躲不过的)!
同样的,对于身处其中的企业、尤其是小微民营企业(以及个人)来说,同样是一次“全身体检”,那些本身没有“基础病”(现金流充裕啊,需求稳定或者生产、消费不受、少受物理空间限制,能够更多在虚拟空间扩展啊,或者市场占有率高啊),体质较强的企业,面对此次疫情引发的“需求、供给的双杀”,才能够实践“杀不死我的让我更强大”,才有资格在疫情的“培养皿”当中蚕食更大的市场份额,才有可能在“血流成河”的优胜劣汰的猎杀当中成为猎食者、活下来!才有可能搏杀出新时代的BATJ……
也因此,博览财经才强调,抄底、布局的大方向,仍然是“科技红利”为主线的!笔者也注意到,中金策略强调“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是看好的大趋势”;而中信建投则认为:当前电子、计算机、通信的科技行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也是市场的主导行业,建议投资者择机加配;天风策略指出:疫情结束后,市场大概率仍遵循原来的景气主线,即科技股行情
而疫情也恰恰催生了这些行业的发展机遇——
2003年的非典推动了国内电商的崛起,这次的肺炎疫情也将进一步推动国内互联网+升级,并且在5G的支撑下,线下转线上将给部分“云行业”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1)延迟复工、延迟开学提升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需求,此前官方明确提出“支持网上办公等措施”,利好云服务企业。在疫情期间,多家软件服务商免费开放远程办公产品以帮助减少人员流动共同抗疫,其中的巨头企业的产品包括包括阿里巴巴钉钉、华为云提供的WeLink、腾讯云提供的腾讯会议、字节跳动提供的飞书、中国电信提供的天翼云会议等等。
特别是云视频,本就是5G带来的新风口行业,将成为2020年5G应用主要落地方向,去年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基础;此次疫情将加速远程视频办公的加速普及落地,成为板块炒作的催化剂。
2)在医疗领域,本次疫情会进一步加快线上问诊、远程医疗的发展进程,利好医疗IT、互联网医疗企业。根据视源股份官网讯,以潍坊人民医院为代表的部分医院发热门诊和多学科门诊已开始采用远程医学会诊等方式实时了解隔离病区医护人员及患者情况,提供指导与支援。
3)由于闭门不出,居民娱乐活动也从线下大量转移至线上,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游戏下载量、流水均迎来大幅上涨,其中代表游戏王者荣耀大年三十的流水近20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0%。
……
笔者需要强调的是,疫情对市场的冲击期,表现比较好的就是和疫情相关的医疗医药板块,但笔者对此相对“审慎”,除了“双黄连”的闹剧外,03年非典期间,医药板块是“跑输大盘”的,也是一道“童年的阴影”……
此外,由于疫情隔离,人们停留在线上的时间大幅度增加,在线游戏、在线娱乐、在线教育业务量都会大幅增长,头部社交竞技游戏《王者荣耀》大年三十单日流水单月流水均创历史新高;头部重度游戏《完美世界》 iOS游戏畅销榜从30-40名上升至最高第7名;线上棋牌类游戏下载量明显爆发,头部棋牌类游戏下载量峰值较疫情发酵前都上涨200%以上;小程序游戏微信搜索指数峰值较疫情发酵前增长133%。


                                 
                                           博览视点
                 



新冠肺炎让经济倒退20年?股市崩盘?只有傻子才信!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第一,疫情的扩散,对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冲击很大”(按照部分机构的“专业分析”,一季度的GDP增速“破6”几乎没有悬念,甚至不排除“破5”),但放在全年,“只要遏制疫情的方法得当、得力”,则不会对2020年全年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克服”的影响(但要强调的是,至少在经济转型升级成功之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仍然是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挑战)。 第二,对A股行情,笔者比较倾向于“在规避开盘后短期风险集中释放之际,就尽早布局‘未来的超跌反弹’”! 第三,2003年时,中国经济整体上在“走上坡路”(90年代改革的红利+21世纪初“入世”的红利叠加),因此,即使遭遇疫情的“羁绊”,0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大的波动”,也并不能阻碍其后中国经济整体的上行趋势,但2020年时,中国经济“增速”整体上在“走下坡路”,此时,锐意改革的决策层,既要防止经济因为疫情的冲击而“失速”,也要避免“用力过猛”,使得经济、政策偏离“改革转型”的大方向。 第四,笔者并不担心全年GDP的增长,更担心的是各种“封堵”之下,生产、消费都遭遇“挤压”,使得诸多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面临困境(部分的甚至是“绝境”),进而引爆早已存在的各种“债务链”,而真正可能引爆“经济危机恐慌”,恰恰是潜在的“债务违约潮”。

                                 
【博览财经研报】此前坊间一句“2019年是此前10年最差的一年,但却可能是今后10年最好的一年”。
没想到一语成谶。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迅速笼罩在整个中国经济与股市的时空。
今天重点探讨几个问题——
1、疫情对整体经济形势的“冲击”,究竟按照“什么标准”来衡量?风险多大?是否如某些“吃疫情‘血馒头’”的大小号渲染的那样“倒退20年、崩溃”啥的?
2、疫情对A股行情的打击,究竟多大?是“抄底机会”,还是“彻底回避”?
3、究竟该怎么看17年前的“非典疫情”经验,对如今分析新型肺炎对经济影响的“经验教训”?
4、相较17年前,今天的宏观经济究竟最应该“担忧”的什么?
……
笔者在此先给出自己的几点判断(有言在先,笔者大致浏览了网上一些相关分析,从旁征博引,触类旁通的角度考虑,有些观点类似的,我就直接“认同、引用”,对于不同的地方,就专门论述)——
第一,疫情的扩散,对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冲击很大”(按照部分机构的“专业分析”,一季度的GDP增速“破6”几乎没有悬念,甚至不排除“破5”),但放在全年,“只要遏制疫情的方法得当、得力”,则不会对2020年全年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克服”的影响(但要强调的是,至少在经济转型升级成功之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仍然是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挑战,而一场疫情既不可能“持续恶化”下行趋势,也不可能因为“一时的稳增长”就改变改革转型推动的“经济增速放缓”趋势)。
毕竟,要实现“2020年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按照一些机构的计算,2020年的经济增速大约在5.6%以上,就基本可以保证“完成任务”。
在这个“并不算高”的“年度经济增长任务”基础上,相信大多数人也在“期待”决策层实践在宏观政策上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尤其是扩张型财政政策,提高赤字率,以及“尽早降准降息”),这一点,在03年非典时期就已经有过经验。
因此,从全年看,一季度经济增速的“低开”大概率能够被“全年的操作给‘熨平’”,问题仍然出在“结构上”,尤其是以小微民营企业为主的“困难群体”,在此前“正常时期”都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政策资源,如今需求端“陡然萎缩”,供给端又遭遇各地方的各种“封·堵”,“双杀”之下,不排除会出现各种形式的“隐性、变相”的“歇业、倒闭潮”,进而带来各种形式的“集中失业”。
笔者认为,这才是此次“疫情冲击”下,最值得忧虑,也是决策层对近期经济形势真正“担心”之所在。
也基于此,笔者相信,决策层大概率会在近期出台相关措施(至少是“下点毛毛雨、打下提前量”),以为实体经济“兜底”(近期,部分财经部委出台的“金融扶持(其实是‘金融缓释’)”)政策,就是其“征兆”。
第二,对A股行情,笔者比较倾向于“在规避开盘后短期风险集中释放之际,就尽早布局‘未来的超跌反弹’”
跟踪本内参的朋友大约记得,笔者对春节前A股行情的判断,主基调是“获利了结”,关键是“去年底今年初,短期涨幅已经较大,在看不到更多利好、而潜在风险更多的情况下(彼时估计也没谁能够先知先觉到疫情影响如此之大,笔者关注的是股市内部的业绩风险,以及外部所谓的贸易博弈缓解、国内经济增长触底回升等利好,已经被短期内持续的上涨‘充分覆盖’)”,在找不到新的炒作支撑的情况下,市场向上动能很可能会“衰减”,而承担“不确定性风险”的可能则是要提升的。
因此,笔者才强调“节前获利了结,落袋为安,安心过节为上”。
至于节后的行情走势,笔者认为,在疫情“加压”之下,国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陡然“悲观”,加上短期内疫情扩散使得国人情绪日渐焦躁,春节前最后几个交易日出现的“下行”趋势,大概率将进一步恶化,如果考虑到海外市场在中国长假期间已经出现的整体回调,A股这次“补跌”的空间恐怕不小
但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这次“补跌”形成“巨大的缺口”,反倒恰恰给那些个在节前已经“持有大笔资金”的“先知先觉者”(尤其是敏感的“北上资金”, “天量发行”的公募基金等),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抄底机会”,或许对相当一部分投资人来说,上半年的“超额收益机会”也就在此了!
第三,究竟如何评价03年非典的经验教训对2020年这次新型肺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笔者注意到,诸多专家已经有了N多的分析结论,本内参在此只强调两点——
首先,2003年时,中国经济整体上在“走上坡路”(90年代改革的红利+21世纪初“入世”的红利叠加),因此,即使遭遇疫情的“羁绊”,0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大的波动”,也并不能阻碍其后中国经济整体的上行趋势,直到2007年,一波上新周期结束;
其次,2020年时,中国经济“增速”整体上在“走下坡路”(新一轮改革“尚在半途”,外部贸易环境逐渐恶劣,但要注意,笔者在此“刻意强调”的是“增速下行”,而非整个中国经济的形势在“走下坡路”,只能说中国经济在转型的过程当中不断在暴露问题,同时也在透过改革来“解决问题”,但经济增速下行的同时,经济质量是在提升的,此消彼长,短期的增速下行换来的是长期的质量提升,有得有失,长期看“得大于失”),此时,锐意改革的决策层,既要防止经济因为疫情的冲击而“失速”,也要避免“用力过猛”,使得经济、政策偏离“改革转型”的大方向
因此,未来决策层应对此次疫情冲击所采取的“稳增长”措施,虽然较2019年会更有力(比如将财政赤字率提升到3%以上,较大幅度的降准降息),但也必须以“不搞大水漫灌、不走大规模刺激的来路”为边界,确保中国经济在度过“短期的疫情冲击之后”,仍然能够较为顺利的“重回转型”的大方向,而不偏离改革的主轴
笔者认为,在此背景下,政策的拿捏会“很有节制”,具体操作会更加强调“精准,有针对性”,即使有些许“超预期”的内容,估计也很难出现让整个经济尤其是传统产业“大幅回升”的可能,毕竟,决策层并不“奢望”全年增速在6%以上“发挥太多”。
整体而言,03年的“非典”的经验告诉我们,出现疫情冲击实体经济,并不可怕,经过“努力”,完全可以把“季度性”的波折,“平滑”到全年的“波动当中去”,并不会出现所谓的“倒退20年”之类的呓语。
而今年的疫情,则面临着国内经济增速乏力,外部贸易环境恶劣影响扩大,此时爆发疫情必然是“雪上加霜”,至少一季度(甚至可能波及二季度)的经济增速很可能“破6、破5”,全年虽然仍有大概率机会“稳定”以实现2020“全面小康、全面脱贫”,但未来若干年,很可能仍然是一个“增速逐渐下行”的周期,疫情不会“持续恶化经济下行”,但政策也不会(也无力)改变“既有的下行趋势”。
第四,坊间对03年非典与今年肺炎的经济冲击的“比较”,最大的争议点(其实也是看点),在于03年时,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一靠投资,二靠外需;但如今,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头(官方的说法是在60%以上)是国内消费,但此次疫情影响最大的就是居民消费(既没了“消费场景”,也没了“消费心情”,甚至可能影响大多数国民的“消费能力”,停工歇业的多了,劳动者的收入就少了,毕竟第三产业吸纳了近60%左右的劳动力).
那么,消费受到冲击,今后的经济如何“才能好”?
对此,笔者认为,此次疫情,使得对经济增长权重最大的消费受到“最大的冲击”,固然会加剧“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下行,但需要看的是,只要控制住疫情,而有关方面的“稳增长”政策及时、到位,那么,“真实消费需求”就只会“延后”,但大概率不会“消失”,最大的可能是“转移”(或者是消费时间的延后,或者是消费场景、消费对象的“切换”)。
但必须强调的是,这其中的关键节点,就在小微民营企业,不仅是因为他们大多数属于第三产业,更是因为他们吸纳了绝大多数的劳动力
笔者并不担心全年GDP的增长,更担心的是各种“封堵”之下,生产、消费都遭遇“挤压”,使得诸多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面临困境(部分的甚至是“绝境”),进而引爆早已存在的各种“债务链”,而真正可能引爆“经济危机恐慌”,恰恰是潜在的“债务违约潮”
此次财经部委对金融机构下文,确定“确保金融支持”,不能断贷、抽贷,甚至“细化”到对房贷、信用卡业务的“适当延期”,就是考虑到诸多民营企业与就业人群的“现实压力”。
希望各银行能够“切实履行”,我们也已经看到网上诸多关于民营企业的困境与“呼救”,似乎已经进入到了“救援时间的‘黄金72小时’”一样,决策层对民营企业、普通就业者的扶持,应该尽早提上议事日程了!
总结
总结而言,疫情的扩散,对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冲击很大”,但放在全年,“只要遏制疫情的方法得当、得力”,则不会对2020年全年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克服”的影响(但要强调的是,至少在经济转型升级成功之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仍然是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挑战)。对A股行情,笔者比较倾向于“在规避开盘后短期风险集中释放之际,就尽早布局‘未来的超跌反弹’”!2003年时,中国经济整体上在“走上坡路”,非典未能造成0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大的波动”,也并不能阻碍其后中国经济整体的上行趋势,但2020年时,中国经济“增速”整体上在“走下坡路”,此时,锐意改革的决策层,既要防止经济因为疫情的冲击而“失速”,也要避免“用力过猛”,使得经济、政策偏离“改革转型”的大方向。最值得担心的是各种“封堵”之下,生产、消费都遭遇“挤压”,使得诸多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面临困境(部分的甚至是“绝境”),进而引爆早已存在的各种“债务链”,而真正可能引爆“经济危机恐慌”,恰恰是潜在的“债务违约潮”


                                 
                                           决策参考
                 



十七年前的镜鉴:03年第二产业对经济贡献最大、受非典影响较小                 
【研究员】:田文
结论:2003年时,中国经济整体上在“走上坡路”(90年代改革的红利+21世纪初“入世”的红利叠加),因此,即使遭遇疫情的“羁绊”,0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大的波动”,也并不能阻碍其后中国经济整体的上行趋势,直到2007年,一波上新周期结束。博览财经注意到,2003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速一度从11%多降到9%多。但这个增速仍然很快,并且迅速恢复到原先增长水平。除了当时中国经济整体上处在“上升周期”当中外,具体来看,当年非典时,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占比57.9%。但第二产业受非典影响相对较小,这主要也是因为,非典爆发没能第一时间全面防控,一直到3月份才被全面重视,那时候春运已经结束,打工的人也都到工厂就位了。因此,非典对消费影响较大,但对投资影响不明显。当时,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活动较为稳健。上述情况说明疫情短期会对经济产生较大冲击,但并不能改变宏观经济的“既有趋势”,也既其长期影响较小(宏观经济整体该上行就上行,该下行仍然下行),完全可以把“季度性”的波折,“平滑”到全年的“波动当中去”,并不会出现所谓的“倒退20年”之类的呓语。

                                 
【博览财经分析】2003年时,中国经济整体上在“走上坡路”(90年代改革的红利+21世纪初“入世”的红利叠加),因此,即使遭遇疫情的“羁绊”,0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大的波动”,也并不能阻碍其后中国经济整体的上行趋势,直到2007年,一波上新周期结束。
博览财经注意到,2003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速一度从11%多降到9%多。但这个增速仍然很快,并且迅速恢复到原先增长水平。
除了当时中国经济整体上处在“上升周期”当中外,具体来看,当年非典时,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占比57.9%。但第二产业受非典影响相对较小,这主要也是因为,非典爆发没能第一时间全面防控,一直到3月份才被全面重视,那时候春运已经结束,打工的人也都到工厂就位了
因此,非典对消费影响较大,但对投资影响不明显。当时,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活动较为稳健。
上述情况说明疫情短期会对经济产生较大冲击,但并不能改变宏观经济的“既有趋势”,也既其长期影响较小(宏观经济整体该上行就上行,该下行仍然下行),完全可以把“季度性”的波折,“平滑”到全年的“波动当中去”,并不会出现所谓的“倒退20年”之类的呓语
从全年看,03年“非典”对经济的冲击,远远低于预期
根据公开资料,非典疫情发生于2002年11月16日,并于2003年6月24日基本结束,其中4月15日—6月24日是非典疫情达到高峰的时期,疫情时间跨度约为8个月。当时的几个阶段性标志事件如下——
2002年11月16日,广东省顺德市发生非典疫情。
2003年2月份的春运进一步推动了疫情在全国范围内扩散。
2003年3月北京发现首例非典病例。
2003年4月16日世卫组织宣布,非典病毒已确认,并正式命名为SARS病毒。
2003年4月20日,北京非典确诊病例由前一日的37例暴增至339例。同日,卫生部宣布对疫情的公布频率由“五天一次”更改为“每天一次”,当日,北京多所高校及中小学宣布停课。
2003年4月21日,国务院宣布取消当年“五一”假期。
2003年5月15日,小汤山定点医院首批7名患者康复出院。5月22日,北京首批高三学生复课,6月1日,北京高校首批应届毕业生返校。
2003年6月2日,北京疫情统计首次出现三个零——即直接确诊病例为0、疑似转确诊病例为0、死亡人数为0。2003年6月13日,世卫组织宣布解除对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天津市的旅游警告。6月24日,世卫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同时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
……
但对中国经济而言,当年受中国“入世”、房地产市场过热等因素影响,2002-2003 年国内正处于一轮经济短周期的上升期,经济增长势头整体向好。而2003年“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当年的二季度,“非典”的出现并没有中断当时经济的上升趋势。随着2003年6月之后疫情迅速缓解,消费迎来V型反弹,经济增速在2003年第二季度明显放缓之后,自当年三季度起再度进入高速增长通道
2003年“非典”对经济的冲击,主要集中在高潮时期的二季度,从全年来看,影响其实远远低于预期
在2003年,我国的经济结构是:第一产业贡献率3.1%;第二产业贡献率57.9%;第三产业贡献率39%。
因此当年非典时,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占比57.9%。但第二产业受非典影响相对较小,这主要也是因为,非典爆发没能第一时间全面防控,一直到3月份才被全面重视,那时候春运已经结束,打工的人也都到工厂就位了
非典虽然重创03年的第三产业,但并未改变中国当时快速增长趋势
2003年非典发生时,中国刚加入WTO不久,正在融入世界大家庭,属于经济腾飞阶段。
非典的发生,虽然一度让2003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长出现罕见的增速骤降,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当时整体的经济快速增长趋势。
03年的非典对经济层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居民消费受限制,非典时期的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一季度显著下滑至4.1%的最低点;
交通运输活动骤减,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增速在03年5月降至2.3%;
基建、房地产等项目工期延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一季度显著下滑。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203%2F1580670620930569.jpg
但随着非典疫情被遏制,各项数据企稳回升。说明疫情短期会对经济产生冲击,但并不能改变宏观经济的“既有趋势”,也既其长期影响较小(该上行就上行,该下行仍然下行)。
博览财经注意到,2003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速一度从11%多降到9%多。但这个增速仍然很快,并且迅速恢复到原先增长水平。
非典虽然重创了第三产业,但整体并没有改变中国当时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趋势。有数据显示,2003年二季度第三产业增速仅为0.8%,增速比前一年同期回落6.1%,其中客运、餐饮、社会服务、旅游业受损尤其严重,客运量下降23.9%,航空下降近50%。可见,非典疫情对当时的第三产业近乎于毁灭性打击,乃至整个零售行业都出现断崖式下跌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203%2F1580690091517426.jpg


2003年中国的经济结构是第一产业贡献率3.1%;第二产业贡献率57.9%;第三产业贡献率39%。
当时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但第二产业受非典影响相对较小,这主要也是因为,非典爆发没能第一时间全面防控,一直到3月份才被全面重视,那时候春运已经结束,打工的人也都到工厂就位了。
同时,非典对消费和进口的影响较大,对投资和出口影响不明显
当时,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活动较为稳健。2003年二季度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长34%、新开工增长28%、投资增长33%,这部分可能是由于SARS期间政府保持了较为宽松的宏观政策。
而消费方面,2003年社零消费增速连续半年下滑,由2003年1月的10%下滑至2003年5月的4.3%,随后在6月份开始反弹,此后一直向上。进口同比增速由2003年1月的63%降至4月的34%,主要是因为非典影响了内需,进而影响进口。
2003年1月至6月,CPI由0.4%上至0.9%,而后回落至0.2%,PPI由2.4%升至4%,而后回落至1.3%,表明非典首先对工业生产产生负向影响,随后对需求端产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这其中可能包含了“春节”的扰动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03年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在二季度。2003年的四个季度,我国GDP增速分别为11.1%、9.1%、10%和10%,二季度比前后两个季度平均增速低1.5个百分点。全年看,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
可见,当年“非典”对经济的影响比较有限,若单纯看第三产业放缓(假设正常增速为8.5%,比上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对GDP增速的拖累,则影响GDP增速0.5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2%)。


                        

十七年后的现状:疫情打断去年艰难的弱企稳,一季度GDP或破5                 
【研究员】:田文
结论:按去年全国GDP100万亿计算,一年365天,全国停工减产一天,约损失GDP2700亿。现在停工减产十天,损失将以万亿计算,并且可能导致上下游生产秩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产生间接损失。GDP当中的服务业比例相较2003年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从39%提高到近60%),而服务业受新冠病毒影响较大,肺炎疫情对服务业的负面影响会直观反应在GDP上。仿佛就像是一个狙击手,精准的瞄准了我们的心脏,将伤害最大化。从2018年开始,我国经济处于一个明显的增速下行的周期中。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6.8%增速开始,GDP增速已经连续8个季度处于下行过程。从“居安思危”的角度看,疫情将打断中国经济2019年底的弱企稳,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一季度GDP破6是大概率事件,甚至可能破5(“最悲观”的估计是一季度增速会从6%降低到3%)。 但博览财经要强调的是,“按照有关方面‘遇强则强、灵活有效’”的政策逻辑,新型肺炎被WHO列入PHEIC(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刺激官方出台更有力的稳经济、稳增长、稳就业的举措,来对冲负面影响。降息、降准、加大货币投放、增加赤字率、加大发行国债地方债,加大基建投资等等,都会发力。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我国的宏观政策还有很大回旋余地。哪怕疫情的冲击再大一点,只要我们的政策应对得当,也能够妥善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博览财经注意到,一位管理层接近人士表示: “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尚无法准确判析,但长远来看,疫情影响会被‘熨平’。”

                                 
【博览财经分析】按去年全国GDP100万亿计算,一年365天,全国停工减产一天,约损失GDP2700亿。现在停工减产十天,损失将以万亿计算,并且可能导致上下游生产秩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产生间接损失。
GDP当中的服务业比例相较2003年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从39%提高到近60%),而服务业受新冠病毒影响较大,肺炎疫情对服务业的负面影响会直观反应在GDP上。仿佛就像是一个狙击手,精准的瞄准了我们的心脏,将伤害最大化
从2018年开始,我国经济处于一个明显的增速下行的周期中。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6.8%增速开始,GDP增速已经连续8个季度处于下行过程
从“居安思危”的角度看,疫情将打断中国经济2019年底的弱企稳,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一季度GDP破6是大概率事件,甚至可能破5(“最悲观”的估计是一季度增速会从6%降低到3%)。
但博览财经要强调的是,“按照有关方面‘遇强则强、灵活有效’”的政策逻辑,新型肺炎被WHO列入PHEIC(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刺激官方出台更有力的稳经济、稳增长、稳就业的举措,来对冲负面影响。降息、降准、加大货币投放、增加赤字率、加大发行国债地方债,加大基建投资等等,都会发力
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我国的宏观政策还有很大回旋余地。哪怕疫情的冲击再大一点,只要我们的政策应对得当,也能够妥善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博览财经注意到,一位管理层接近人士表示: “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尚无法准确判析,但长远来看,疫情影响会被‘熨平’。”
……
参考2003年非典对当年经济的影响,博览财经认为,疫情对2020年经济的具体影响体现在几个方面——
(1)如果疫情短期没有缓解,可能出现节后返乡群体滞后返工,对经济的影响大概率从1季度就会开始显现,甚至疫情将打断中国经济2019年底的弱企稳(最乐观的预期,也是一季度GDP增速会“破六”,悲观一点的是“破五”,“最悲观”的是一季度GDP增速会滑落到3%,但甭信啥子“倒退20年”的呓语)。2003年非典爆发的2季度,实际GDP增速从1季度的11.1%回落至9.1%,一二三产业都受到影响。
(2)央行已经明确在2月3日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操作投放流动性”,很明显,年初以来货币政策超基本面的宽松窗口期必然延长(包括银保监会对房贷、信用卡还款等“适度延期”的“友情提示”,以及很可能会再次提升的赤字率,2020年赤字率很可能会超过3%)。
(3)对消费的影响较大,旅游、航空、百货、餐饮、传媒等交运社服类受影响最大,进口也会受需求疲弱的阶段性影响。
(4)03年非典疫情迫使淘宝、京东、腾讯各自“憋出大招”,顺势搭上网络经济的快车,形成“新经济增长点”,2020年疫情之下,各种线上的新业态,从零售到手游,以及远程诊疗,包括此次应对疫情时暴露出的“短板行业”(医疗资源的错配、各种应急物资的匮乏)等,则将迎来大发展的契机。
(5)笔者并不担心全年GDP的增长,更担心的是各种“封堵”之下,生产、消费都遭遇“挤压”,使得诸多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面临困境(部分的甚至是“绝境”),进而引爆早已存在的各种“债务链”,而真正可能引爆“经济危机恐慌”,恰恰是潜在的“债务违约潮”
……
2003年中国经济过热,处于加入WTO后的红利井喷期,疫情影响很快消化。
但目前国内经济处于趋势下行阶段,增速下滑压力大,消化疫情冲击需要的时间也就更长。
如果如钟南山先生近期所言“经过密集爆发的高峰期之后,疫情会出现好转的拐点”,那么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应该是有限的;但如果像当年非典疫情那样持续3个季度,冲击将是巨大和持久的。
因此,博览财经强调,不能低估疫情对国内经济造成的短期冲击——
从“居安思危”的角度看,疫情将打断中国经济2019年底的弱企稳,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一季度GDP6是大概率事件,甚至可能破5(“最悲观”的估计是一季度增速会从6%降低到3%)。
其一,从宏观来看,非典时期,国内经济处于上升期,经济动能充足,所以短暂冲击后很快修复,但是当前阶段,国内经济还处于弱修复期,经济动能本身就比较弱,所以这次造成的影响将大于非典时期。
其二,从微观来看,湖北尤其是武汉地区的持续停产将对重点产业链产生短期较大的影响,并且广东、浙江等地区延迟复工也会放大这一部分影响。疫情可能随时结束,但是部分产业链小微企业可能就因为持续停工造成资金链断裂、破产,因此永久性退出市场
2003年中国经济处于上升期,非典疫情并未改变经济增长趋势;当短期冲击结束后,中国经济重回上升通道。与2003年不同的是,由于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下行期,处于三大攻坚战的决胜年,加上外部环境不确定,2020年的经济形势本身已经较为困难。新型肺炎疫情增加了新的变量,判断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与影响,比当年更为复杂,更应引起各方的充分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1月31日公布的1月PMI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刚好位于荣枯线,符合预期,但是随着1月末以来疫情的加速,对经济数据的影响会首先体现在1月消费数据上。
而“不幸”的是,随着近年来国民消费潜力的升级,以及改革转型的成效初现,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已经超过第二产业已经变成了主导产业。所以本次疫情对第三产业的“毁灭性打击”,会直观的反应在GDP的“骤降”上
春节假期被迫延长,重要制造业基地纷纷宣布延后开工,对制造业造成较大影响,所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需求冲击,也是供给冲击,甚至对全球制造业的某些产业链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服务业比例相较2003年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受新冠病毒影响较大
2003年,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3.1%、57.9%、39%;
17年后则变为:3.8%、36.8%、59.4%;第三产业已成主导产业
因此,肺炎疫情对服务业的负面影响会直观反应在GDP上。
仿佛就像是一个狙击手,精准的瞄准了我们的心脏,将伤害最大化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2009年达到经济增速高峰,并经过2015年的相对平稳过渡之后,2018年开始,我国经济处于一个明显的增速下行的周期中
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6.8%增速开始,GDP增速已经连续8个季度处于下行过程。2019年第三季度和2019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速,都只有6%。

博览财经注意到,“最悲观”的估计是:2019年第一季度增速会从6%降低到3%。
标准普尔做了一个“初步的评估”,认为新型肺炎可能令中国的GDP减少1.2个百分点。作为对比,2003年“非典”期间,几家大的国际投行将当年的GDP增长预测平均降低了0.5个百分点
而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称,此次的疫情影响大概率超过2003年SARS;对2020年一季度实际GDP的影响可能超过2个百分点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看来,如果不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发力(即使发力,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将主要体现在今年一季度之后),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要比之前预测的速度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2019年四个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分别为6.4%、6.2%、6.0%与6.0%。换言之,2020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速可能会在5.0%上下,甚至不排除低于5.0%的可能性
张明指出,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也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2020年各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经济增速可能在5.7%上下
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认为,疫情对宏观经济的短期影响较大,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他分析,防控疫情需要避免大规模人口流动、隔离防控,工人返城、工厂复工延迟,这将冲击消费及投资需求。其中,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等行业受冲击最大。物价方面,由于疫情导致消费品生产不足,部分物流中断,叠加恐慌性抢购需求,物价短期可能上涨。但长期看,由于反应快、抗击疫情力度强,乐观估计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季度。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则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已转向主要由内需拉动,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增大。此次疫情将主要对服务业、制造业带来冲击。加之2019年一季度GDP高基数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GDP将出现回落。医疗卫生等行业订单生产扩张,将成为上半年经济新增长点,对冲传统服务业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他预计,2020年经济走势将改变去年“前低后高”趋势,在下半年恢复回升走势。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亦认为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影响在第三产业,全年影响幅度估计在一个百分点左右,这也意味着对GDP增速负影响或超过0.5个百分点。从影响时间段看,主要发生在第一季度。因为第一季度的GDP占比是四个季度中最少的,所以,影响程度也相对有限。希望今年GDP在第一季度创出低点后,后三季度能稳步回升。
长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吴金铎表示,新冠状病毒对经济的冲击是局部和短暂的,按照非典的经验,全国经济将在疫情结束后全面复苏。这次新冠状病毒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1月份和2月份;而非典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2003年4、5月份。2003年非典疫情下中国四个季度GDP增速分别为11.1%、9.1%、10%和10%;由于本次疫情控制比上次严格很多,尤其是湖北基本“封省”,全国很多省市停止了对湖北的交通往来;其次全国停工时间比上次时间长而且对中国零售和消费有较大影响的线下贸易基本停止,因此预计本次疫情比SARS对经济的冲击更大
……
博览财经注要强调的是,对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有“充分”的认知——
本次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将对第二和第三产业造成严重打击。2003年非典虽然始于2002年底的广东,但在2003年4月才迅速升级,实际上春节期间的餐饮娱乐交运影响不大,工人已返工,对第二产业影响也不及目前。2003年二季度GDP从一季度的11.1%直接下降2个百分点至9.1%,其中三大产业分别下降1.1、1.9和1.8个百分点,其中受损较严重的是交运、餐饮住宿,分别下降5.4和3.6个百分点至2.3%和7.4%。当前时点,春节期间的餐饮娱乐交运几乎下降到零,工人延迟返工,对房地产、基建、工业生产的影响也较大
2003年的时候,正值全球化加速融合的时期,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中国经济,都处于上升周期,当年非典一过,中国迅速启动的生产,很快就弥补了SARS期间生产的下降,经济整体上受SARS影响并不大。而现在是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期。如果疫情持续较长时间,一些企业无法完成订单,不仅要承担违约风险,而且,未来的订单可能流失,流向其他国家。
2003年的时候,全球的供应缺口还比较大,中国廉价的商品得以迅速抢占市场,而现在,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经济体,许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难题而市场已经饱和。而且,现在的产业结构与2003年相比,已经发生巨变。除此之外,中国还面临着第五次产业大转移带来的产业向外转移的压力。
2003年中国正处于入世后的全球市场红利期,美国因911事件需要携手中国共同反恐,中美关系温和,国际贸易活动相对活跃。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启改革开放新篇章,叠加美国出于反恐需要加强与中方合作,我国进出口贸易迅速扩张,出口同比自2001年7%附近上升至2003年30%水平。
当前逆全球化抬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短期暂缓。2018年3月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期间打打停停,但形势总体上持续升级。美方对华加征关税的商品规模不断扩大、税率不断提高,并且已经超出了贸易领域,升级至科技战、金融战、地缘政治战、舆论战等全方位博弈。2019年中国对外、对美出口分别为0.5%和-12.5%,创2008年以来新低。尽管2020年1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美国仍对约2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维持25%的关税,对约12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维持7.5%的关税。此外,美国两党已达成对华遏制的共识,中美贸易摩擦仍存反复的可能。
2003年中国经济处于库存周期、产能周期、房地产周期共振向上的阶段,整体经济趋势性、周期性上行,人口红利释放,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充裕。一方面,外贸需求旺盛推升中下游需求,叠加信贷环境宽松,企业主动补库存,带动工业库存水平于2002年11月持续上升。另一方面,2001年前后我国开启第三轮产能周期,重化工业、城镇化快速发展,同时由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引致的地产行业快速发展,钢铁、有色行业投资意愿高涨,产能周期及房地产周期共振向上。总体来看,2003年经济整体处于上行周期,“非典”疫情仅是经济上行期间的一股短暂“寒流”,仅延缓了实体经济快速抬升的势头
当前中国经济处在大的增速换挡阶段,自2010年以来持续下行十年,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宏观杠杆率偏高,2019年底经济低位暂稳但基础不牢。房地产投资受融资收紧影响处在下行通道、基建年初发力制约后续回升空间、居民部门高杠杆率和就业压力大制约消费回暖。如果没有深入的改革开放,中长期看形势仍严峻。同时,企业家信心、地方政府积极性和激励机制有待改善,财政及货币政策空间小于2003年。2003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为7.5%,而2019年为12.6%。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在2010年达到顶点的74.5%,2003年-2010年为持续上升态势,2011年以后持续下降。
……
在强调“高度警惕”的同时,好的方面也是有的,目前已经出现几个积极信号——
1)2月1日国内累计死亡304例、治愈328例,治愈病例首超死亡病例,并且出现大规模出院,2月2日下午最新消息,武汉金银潭医院一天37人出院。
2)新增疑似病例数据开始回落。
钟南山2月2日在受访时表示,确诊数量现在是升高,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相信不会太长。
不过,后续仍面临复工、开学的重大考验,原因在于现在的曙光是春节期间全国老百姓以家庭为单位隔离措施到位的结果,而2月10日开始的复工潮,人们从家庭走进工作场所,将再一次带来病毒传播考验!
与此同时,WHO已经将此次新型肺炎疫情列入PHEIC(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定会对人员往来、商务活动带来更大的影响,对经济的压力更大。
为阻断疫情传播,春节假期的大型活动均予取消,消费、旅行、酒店、制造业等行业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
博览财经从相关数据的分析看,短期内(整个一季度,如果疫情没能在短期内得到控制,不排除也会冲击二季度)的冲击是“相当大”的。
但毕竟这是短期的压力,随着天气转暖,病毒传染力会下降,按照当年“非典”的经验,疫情快的话会在4月份结束,最慢也不会超过6月份。毕竟,列入PHEIC,肯定会让中国更加重视疫情的防控,措施更加严格到位,再加上全球各国防范手段的升级,有利于早日控制住疫情。因此,这或许是“最坏的时候”,但很可能也是向好的重要拐点。
因此,对经济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前两个季度。至于全年保6,难度也会全面加大。但这更多是短期影响而已。
博览财经要强调的是,“按照有关方面‘遇强则强、灵活有效’”的政策逻辑,列入PHEIC会刺激官方出台更有力的稳经济、稳增长、稳就业的举措,来对冲负面影响。降息、降准、加大货币投放、增加赤字率、加大发行国债地方债,加大基建投资等等,都会发力
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我国的宏观政策还有很大回旋余地。哪怕疫情的冲击再大一点,只要我们的政策应对得当,也能够妥善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尚无法准确判析,但长远来看,疫情影响会被‘熨平’。一位管理层接近人士表示。
博览财经认为,疫情可能会在短期内影响投资、消费,同时对就业和物价产生冲击,但我国的制度优势会在“稳增长”上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随着疫情过后生产和消费的井喷式恢复,加上时间延展,长远看,疫情对经济不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由于今年春节错位,正常情况下今年应是1月经济数据较弱、2月数据较强,但如果节后返工延迟较长,则有可能2月数据也不会明显改善,后续走势取决于疫情演进情况。如果疫情在二季度被基本控制,一季度的消费和生产计划的后置可能造成二季度数据出现较大反弹。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203%2F1580670620701277.jpg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203%2F1580670620622777.jpg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203%2F158067062029315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4-26 08:35 , Processed in 0.159766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