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内参3.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 09: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智慧大数据终端ace数据ai资金全推】《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将遭遇两轮冲击波》:疫情看到了曙光,但这只是对中国考试的“测试题”,“正式考场”将是如何启动中国经济!
如果说这场疫情令中国经济出现了“停摆”或“断档”,接下来的“复工”将是另一场更为严峻的“大考”。“大考”的难题不是“复工率”而是企业的“复活率”;
疫情可以“封城”,患者可以“隔离”,但“复工”却是一个产业链、一个纵横密织相互依赖的大体系,“复工”丝毫不比这场疫情战役轻松。我们坚信一定能取胜!但我们将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如何快速减少损失?在全球供应链共融之下,我们尚未经历过,也不曾有过可借鉴的案例!
我认为,疫情之后的中国经济,或将不可避免面临两波冲击,第一波是物价上涨(热启动),第二波将是失业率突现(冷启动)。
《中外不同的“国家动员能力”,决定你这波操作的策略  》:老外应对疫情的那些骚操作(为了降低“疫情数据”而提高监测门槛,把疫情当做政治斗争的工具,甚至出现了“民主抗病毒、信主不感染”的闹剧),以及各国经济体当中的那些猫腻,要说普通投资人不清楚,那么,这些爆款基金的“职业投资人”必定是心知肚明的。
如果说“2.3”暴跌之后,国内投资人疯狂抄底,就是在赌“国家机器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在赌“百年目标、扶贫、小康”必须完成,而政策必定“玩命的维稳”;
那么,当疫情扩散到全球,尤其是那些自诩“优越的西式民主经济体”在自我陶醉“用民主抗病毒”之时,它们还能不能像中国这个“超大经济体”这样“快速止损、奋力反弹”,抑或幸运的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微经济体”那样“佛系”的“不药而愈”?
不管怎么样,至少在短期,它们是“乱”的,是难以给市场以信心的,尤其是当股市的“股价已经在短期内被炒作好久”之后,获利盘也是找机会“离场避险”的,而那些“新资金”会否要在这种“情况不明”的时候,像“2.3”之后那样,快速抄底,就成了“变数”;
至少笔者认为,国内外的“长期资金”是会继续加仓中国资产,问题是“是否就要在当下‘快速建仓、加仓’”?
个人的理解,至少人家没必要“那么着急”!
慢慢买,等“跌透了”再来“大力度抄底”也不迟,不必急于这一时。
总结一句话:因为相信中国的“稳增长”能力,所以要加仓;因为不相信老外们“短期内稳定大局”的能力,所以没必要急于在此时“出手”(至少不必全力抄底),等海内外“跌透了”再做也不迟!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首席视点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将遭遇两轮冲击波                 
【研究员】:李宏图
编者按:疫情看到了曙光,但这只是对中国考试的“测试题”,“正式考场”将是如何启动中国经济! 如果说这场疫情令中国经济出现了“停摆”或“断档”,接下来的“复工”将是另一场更为严峻的“大考”。“大考”的难题不是“复工率”而是企业的“复活率”; 疫情可以“封城”,患者可以“隔离”,但“复工”却是一个产业链、一个纵横密织相互依赖的大体系,“复工”丝毫不比这场疫情战役轻松。我们坚信一定能取胜!但我们将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如何快速减少损失?在全球供应链共融之下,我们尚未经历过,也不曾有过可借鉴的案例! 我认为,疫情之后的中国经济,或将不可避免面临两波冲击,第一波是物价上涨(热启动),第二波将是失业率突现(冷启动)。

                                 
【博览财经分析】疫情看到了曙光,但这只是对中国考试的“测试题”,“正式考场”将是如何启动中国经济!
如果说这场疫情令中国经济出现了“停摆”或“断档”,接下来的“复工”将是另一场更为严峻的“大考”。“大考”的难题不是“复工率”而是企业的“复活率”
疫情可以“封城”,患者可以“隔离”,但“复工”却是一个产业链、一个纵横密织相互依赖的大体系,“复工”丝毫不比这场疫情战役轻松。我们坚信一定能取胜!但我们将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如何快速减少损失?在全球供应链共融之下,我们尚未经历过,也不曾有过可借鉴的案例!
我认为,疫情之后的中国经济,或将不可避免面临两波冲击,第一波是物价上涨(热启动),第二波将是失业率突现(冷启动)
下面,我想从一个企业“复工”的“五大要素”展开讨论。之所以分析“五大要素”,是希望政府不要仅限看“复工率”更要关注企业的“复活率”。“复工”只代表企业有人,人既是生产的首要要素,也是企业的成本,没有订单、没有资金,人力成本将是窒息企业的“负荷”!即便机器开动,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将极大降低中小企业的复活率
如果将一个企业比作一个单细胞,存活下来必备“五大要素”:劳动力、原材料(设备)、资金、订单、运输。缺少任何一样或者在时间上不适配,对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一场存亡之争。
劳动力是先决条件,随着疫情缓解,这个要素只是时间问题,全国少了武汉湖北也不要紧。运输要素,虽说会令“货出不去,料进不来”,但我相信很快也可以解决。
资金要素,关键在政府新政的初衷(保就业)与银行的实现行动(利益与格局)是否一致,据媒体报道,浙江一家500人的纺织企业,每月向银行支付贷款利息是50万,依据疫情新政银行给予了5万的利息优惠,老板的呼吁银行需要停息企业才有可救。从理论上讲,企业面临比节前更大的困难与风险,银行理应下调贷款评级。银行究竟站在怎样的角度与格局来切实帮助到解决了中国80%以上就业的中小企业,将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
劳动力、运输、资金这三大要素,或许只是时间与格局问题,如同一辆车,有了司机、有了油、有了路,余下的就看车的启动与整车的电路、油路、齿轮等系统能否协调运转了,差那一个环节,都跑不开!
“原材料”与“订单”才是“复工”“五大要素”中真正制约制造行业的卡点
“原材料”反映的是疫情“停摆”“断档”之后的供给侧,“订单”反映的是需求侧。供需是一个系统性。
有人,没有原材料,不行;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越多亏损越大,也没意义,人,反而是负担;
有人,有原材料没有订单也不行,生产的叫产品不叫商品,增加的是库存,更是负担。
我要强调的是,“复工率”不代表“复活率”!
作为一个单一企业,无论你有没有收入回款,只要有人,就要支付工资;只要有场地,就有房租;只要有产生,就有成本!但从2月份算起,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企业的可用资金85.01%的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其中,67.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85.01%的企业最多维持3个月,只有9.96%的企业能维持6个月以上
一旦中小企业的倒闭,直接引发的失业潮,而家庭收入下降必将引发消费端大幅萎缩,而中小企业大量承担着服务行业与出口贸易,作为终端的服务行业衰退必将引发上游产业订单大幅下降。同样,上游原材料或商品价格上涨,一样也会冲击下游产业,加剧中小企业的困境,进入恶性循环。
我在2月初预期的原材料涨价已开始显现,这还只是刚开始。这次涨价是供需脱钩后的重启,政府要不要管控物价,如何管控?疫情可以用行政管制封堵,但作为一个全社会的经济重启,产业链之间对涨价的传感或许比“新冠”更快速!而“免疫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是否能杠过危险期,需要政府高度重视。
我已注意到,企业停工停产导致原材料供应减少,众多原料价格开始上涨;物流停运,运力不足,导致运输费用大幅上涨。各行各业成本都会加大,没有哪个行业能够幸免。
任何一个企业只是产业链中的一环,当一种价格上涨必然引发链锁反映,从而导致环环价格普涨趋势
例如,石油炼化厂停工或检修, 2月21日的石油焦价格由年前850元/吨就涨到了1650元/吨,接近翻倍了。 石油焦价格上涨,电池电极价格必然上涨,部分市场电池经销商已经开始宣布涨价,有区域48/12已经涨到310元/组。电池上涨,电动车生产成本已经在持续上升,业内人士预计电动两轮车涨价幅度80-100元,电动三轮车涨价幅度200~300元,蓬车上涨幅度300-400元。
同样,新冠肺炎波及日韩地区,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存储芯片厂商是三星和海力士,市场亦普遍预期存储芯片乃至整个电子元器件存在涨价。而疫情发生以来,测温设备需求剧增,传感器、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上涨,涨幅在20%-30%之间。
口罩供不应求,令无纺布的价格疯涨,按日报价,部分厂家采购熔喷无纺布由原来的1.8万涨至16万甚至24万每吨,涨高达1233%。
各地都有封村封路的情况,导致运输能力不足,物流成本也大幅提高,有些地方运费直接上涨30%。
据了解,全国各地蔬菜、水果、建材、电子、消费、化工等各行各业都出现了疯涨,从10%、20%、50%、100%一直到涨到1200%多。猪饲料基本上都涨价100元/吨,鸡鸭饲料基本上涨价50元/吨,轮胎涨价7%、钛白粉上涨500元/吨、维生素产业涨价40%、尿素涨价40元/吨。
这一轮链锁性的涨价,有上游的生产和运输还没有完全恢复,市场上没货的涨价,也存在有货但预期涨价,随行就市以图快速补回企业因疫情损失的涨价。当然,也有中间商依仗资本与渠道优势囤积居奇、抬高物价。
我们或许可以从另一面讲,原材料上涨有利“去库存”,但基于当前各类物资涨价的特殊性与客观性,政府如果用“一刀切”方式管控物价,将会恶化供需关系,降低企业的“复活率”,加剧就业的难度。令市场自我修复机制丧失。
疫情之后的中国经济,或将不可避免面临两波冲击,第一波是物价上涨(热启动),第二波将是失业率突现(冷启动)。中国今年1月份CPI冲高到5.4,这是从近20年当中第5次上冲到5.4,相信至少上半年的通胀会表现的非常快,抑制物价上涨变的更为艰巨。面对中国M2已是经济总量的2倍,去杠杆经过几年的努力,面对“复工”困境,货币政策的扩张空间实在有限。调控经济的难度非常之坚,从“复工”到“复活”非常吃紧
如同疫情武汉人民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牺牲,我们也应承认经济“停摆”之后的冷热启动是避免不了的,有牺牲、有代价也有机遇。
将困难想的多些,更有利加快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


                                 
                                           博览视点
                 



中外不同的“国家动员能力”,决定你这波操作的策略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虽然欧美政府通过各种方法想要淡化疫情影响(提高“检测门槛”,当做“大号流感”去治),但是欧美的资本市场已经给用脚给它们投票了——股市在短时间内爆跌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而A股这边,爆款基金已经发了上千亿,据说这两周还会继续发行,规模也可能有“上千亿”,但问题是,人家钱虽多,但人不傻,是否一定要在此时“火中取栗”? 因为相信中国的“稳增长”能力,所以要长期持有中国资产;因为不相信老外们“短期内稳定大局”的能力,所以没必要急于在此时“出手”(至少不必全力抄底),等海内外“跌透了”再做也不迟!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796863633.jpg
【博览财经研报】虽然欧美政府通过各种方法想要淡化影响(提高“检测门槛”,当做“大号流感”去治),但是欧美的资本市场已经给用脚给它们投票了——股市在短时间内爆跌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而A股这边,爆款基金已经发了上千亿,据说这两周还会继续发行,规模也可能有“上千亿”,但问题是,人家钱虽多,但人不傻,是否一定要在此时“火中取栗”?
因为相信中国的“稳增长”能力,所以要长期持有中国资产;因为不相信老外们“短期内稳定大局”的能力,所以没必要急于在此时“出手”(至少不必全力抄底),等海内外“跌透了”再做也不迟
现实告诉你何为“国内的整体掌控能力”!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796505908.jpg
因为疫情,中国整个社会“停摆”了接近20天了,而在这20天内,中国向世界展示出了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凝聚力。
对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来说,这20天除了不能非常自由的外出,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没有出现生活物资短缺、也没有出现社会动乱。
您要知道这次事件并不是预定好的,而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
试问:如果我们有意识的进行准备和预防,中国能够坚持多久?
试想:如果哪个国家想要和中国发生战争,这会不会让他们胆寒?如果在我们有重大行动的时候,隐藏在国内的敌对势力还敢不敢进行大肆破坏……
中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形成如此巨大的凝聚力,这得益于上层建筑的政治觉悟和强大的执行力、得益于国家各种宣传机器的快速运转、得益于14亿人的具体意思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存款、有充足的生活物资做保障,自然不慌不乱)。
说实话,如果没有这次的疫情,我们还真没有什么理由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全国动员。
其实,我更把这次疫情当成是一次“实战”演习,既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缺点,也能让我们看清世界各国的态度,更能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实力、中国人民的承受能力和凝聚力!
博览财经认为,如果疫情在全世界扩散,那么受到影响最小的将会是中国,而最大的将会是美国
原因非常的简单:中国是以中低端制造为主,生产全球必须的中低端制造,即使疫情扩散,大家也离不开生活必须的中低端制造,所以中国制造的需求不会减少;欧美国家以虚拟经济和服务业为主,一旦病毒扩散,大家就会少活动,会对服务业形成致命的打击
目前中国工业+农业的GDP=美国+日本+德国,而美国+日本+欧盟的GDP却接近中国的3倍,由此可见服务业在美日德等国家占的比重有多大。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796163703.jpg

所谓的服务业就是指商场、超市、歌厅、旅游、交通运输、留学等行业。
如果西方国家学习中国的“封城”,或者要求老百姓在家里自我隔离14天、一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那么欧美国家的服务业一定会崩溃,整个经济也会跟着崩溃
如今,老外应对疫情的那些骚操作(为了降低“疫情数据”而提高监测门槛,把疫情当做政治斗争的工具,甚至出现了“民主抗病毒、信主不感染”的闹剧),以及各国经济体当中的那些猫腻,要说普通投资人不清楚,那么,这些爆款基金的“职业投资人”必定是心知肚明的。
如果说“2.3”暴跌之后,国内投资人疯狂抄底,就是在赌“国家机器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在赌“百年目标、扶贫、小康”必须完成,而政策必定“玩命的维稳”;
那么,当疫情扩散到全球,尤其是那些自诩“优越的西式民主经济体”在自我陶醉“用民主抗病毒”之时,它们还能不能像中国这个“超大经济体”这样“快速止损、奋力反弹”,抑或幸运的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微经济体”那样“佛系”的“不药而愈”
估计,国人就没有那么大的“信任感”了(不信你就看看它们的各种“骚操作”呗)……
或许,“精外人士”也可以自诩“不过是像你们‘WH’那样,呈现出初期的‘手忙脚乱’,之后‘会好’的”!
也许吧,但不管怎么样,至少在短期,它们是“乱”的,是难以给市场以信心的,尤其是当股市的“股价已经在短期内被炒作好久”之后,获利盘也是找机会“离场避险”的,而那些“新资金”会否要在这种“情况不明”的时候,像“2.3”之后那样,快速抄底,就成了“变数”
至少笔者认为,国内外的“长期资金”是会继续加仓中国资产,问题是“是否就要在当下‘快速建仓、加仓’”?
个人的理解,至少人家没必要“那么着急”!
慢慢买,等“跌透了”再来“大力度抄底”也不迟,不必急于这一时。
总结一句话:因为相信中国的“稳增长”能力,所以要加仓;因为不相信老外们“短期内稳定大局”的能力,所以没必要急于在此时“出手”(至少不必全力抄底),等海内外“跌透了”再做也不迟!
基建投资加速期,低估值的基建等蓝筹是较好的“防御性”品种
因此,博览财经认为,总体看,中国中长线成长的韧性和空间均很大,产业升级及消费升级的潜力依然较大,随着中国国内疫情逐渐受控,复工复产推进,低估值的基建等蓝筹是较好的“防御性”品种(估计今年“两会”上会有更加明确的“补回一季度损失”的“硬政策”);中长期看,新经济。高科技人仍然是长线资金重点追逐的对象。
目前,中央、多个地方政府也释放了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的各项政策。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基建投资也进入了加速期。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多部委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审批、招投标,加大力度有序推动项目复工开工,持续优化滚动项目库。云南、河南等多地也推出数万亿的投资计划清单,一批能源、交通、5G等重点工程启动,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增速将明显回升。
业内人士预测,在“十三五”规划收官、专项债规模扩大之下,稳增长政策将明显发力,2020年将会保持传统基建项目和新型基建项目并行发力的态势,从政府、市场两方面推进,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明显回升,预计在8%至9%左右
光大证券预计,2020年基建增速需达到10%左右增速可对冲疫情影响,对应新增基建投资1.7万亿
国泰君安认为,基建春天来临,钢结构弹性最大,复盘历史,经济下行压力期财政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且加码基建托底经济,建筑指数实现超额收益。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大,政治局会议再加码稳增长,财政货币后续仍可期待。考虑LPR降息/1月社融信贷好转/新增专项债已陆续拨付且投向基建比例明显提升,将修复基建资金来源,看好Q2起基建增速提升;未来存在可能的货币政策上降息降准、财政政策上上调专项债额度/上调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等或加码,看好基建趋势行情。基建趋势行情来临,基建央企稳健,钢结构弹性最大。1)基建央企推荐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中国化学/中国交建;2)钢结构渗透率将实现从7%到30%跃迁,是业绩弹性最大、最具前景朝阳行业,是建筑第三次α翻倍行情,推荐东南网架/精工钢构/鸿路钢构/富煌钢构/杭萧钢构;3)设计推荐苏交科/中设集团等,园林推荐岭南股份/东珠生态等。
中泰证券认为,基建板块目前处于绝佳的“左”侧位置,应该从小周期的角度审视基建股,目前正处于新一轮小周期启动的前期。经过2019年的磨底与一季度疫情的冲击,新一轮基建周期已经箭在弦上,政策博弈的延伸空间较大,基建投资在上升阶段可能形成短期强脉冲,而头部企业收入增速从二季度开始再上台阶是比较确定的。目前板块估值接近历史绝对底部,央企PE普遍在6倍左右、国企10倍以内、设计龙头10倍上下。建议做中期配置,而非短期交易,推荐基建核心资产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设集团、苏交科;部分园林企业存在底部出清风险的机会,建议关注诉求明确、寻求转型、受益再融资放松的文科园林、岭南园林等。
高科技仍然是长线资金重点追逐的对象
中长期看,新经济、高科技仍然是长线资金重点追逐的对象。在未来若干年内,在高科技发展起来之前,其他股票都充满了风险,因为美国一定要闭关锁国,发展自己的中低端制造(未来的四年,特朗普仍然还会是美国的总统,所以中美之间不会有缓和)。
2月数据显示,软件行业在线业务需求上升,同时大部分软件类企业可以在家办公、复工率不受影响,预计增速约为26%;信息传输行业一季度增长12%,主要受企业复工率尤其是武汉及周围省市复工影响较大;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也不大,增速约为14.5%。总体来看,预计本次疫情将使得IT行业增加值损失300亿元左右,拉低季度增速4个百分点左右,预测2020年一季度IT行业产值为99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7.5%。
二季度开始全面恢复生产,分类预测,二季度软件行业同比增长约18%;信息传输行业同比增长约25%;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增长约23%。综合来看,预计二季度IT行业产值为1024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2%
中金指出:短期波动可能会维持,阶段性关注“纯内需”板块,中期新经济依然是主线。中国在疫情控制上可能走在不同国家的前列,中国的重心已经从此前疫情防控到疫情防控与复工并重,而海外疫情在某些地区的演进可能相当于中国一个月以前的情形,且控制效果还尚待观察;同时A股及港股占主体的蓝筹股估值不高;中国政策应对的空间依然具备,在基本情形之下(中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海外疫情不大范围扩散),市场在短期波动消化这些新的不利因素后继续关注多方面情况进展。结构上,短期波动中“纯内需”的板块可能会受到阶段性关注,中期来看中国新老分化的趋势还在继续,新经济依然是主线,科技、新能源车产业链、先进制造、消费及医药等仍是中线关注的重点


                                 
                                           决策参考
                 



“民主抗病毒、信主不感染”:老外这波骚操作,能“稳定大局”?                 
【研究员】:田文
结论:“西方民主国家”之所以都首选“新加坡的‘佛系’模式”,除了“不能向‘非西方、不民主’的上层建筑模式”低头外,还有一个更根本的“经济基础”问题——欧美国家和中国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中国人有存钱的习惯,大家都有存款,坚持几个月问题不大,但是欧美国家却是不存款的,不要说一个月了,恐怕连20天都坚持不了。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但有调查显示,不光年轻人不存钱,连老人也不存钱。2015年,谷歌公司发布的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约有62%的受访美国人,其存款储蓄不足1000美元。而约有21%的受访者根本没有任何存款积蓄。除了经济上的问题,还有宗教、“民主”和“自由”等问题,让欧美国家学不了中国应对疫情的模式。于是,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把这次疫情当成“大号流感”来对待。由于美国的经济主要是依靠服务业,一旦人们都自觉的开始“隔离”,那么就会对美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伤害。虽然美国政府想把这个影响力给压下来,但是老百姓可不傻、资本市场更不傻——这就是美国股市在短短的一周内爆跌13%的主要原因。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421704430.jpg
【博览财经分析】先说句题外话:如果把我们现在的“强力”抗疫方法和欧美选择奉行的“佛系疗法”(当做“大号流感病毒”来“熬死它”)对调过来,网上的“公知”和“喷子”一定会说:天朝不顾百姓的生死,不作为、故意隐瞒数据、没民主、没人权……
相反,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现在当起了“鸵鸟”,光明正大的隐瞒数据、不顾人民的死活,但现在网上一直“很恬淡”……
(按照SARS来对待,也还要等到6月份“天热”时病毒才能消失。现在才3月份,按照目前欧美国家的应对措施,等到6月,恐怕所有人都已经被传染个遍了。而按照新冠病毒1%的死亡率,1亿人,死亡人数就是100万!)
如果到头来是中国给我们大家都上了一课,那可怎么办?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421813910.jpg
截至北京时间3月1日20时,中国以外共61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7600余例,已有七国的累计确诊病例逾一百例。
韩国依然是除中国外累计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截至当地时间3月1日16时,韩国累计确诊病例3736例,当日新增586例,死亡18例。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截至当地时间3月1日19时30分,日本新冠肺炎确诊感染者共955人,其中'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确诊的感染者为705人、日本国内的感染者和从中国来日旅游的感染者人数为236人、乘包机回国的感染者人数为14人。
伊朗卫生部公共关系和信息中心主任扎汉普尔3月1日表示,截至当天,伊朗累计确诊978例,死亡54例,175人治愈出院。
作为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意大利的累计确诊病例超过一千例。截至当地时间2月29日,意大利累计确诊1128例,死亡29例,治愈50例。
德国与法国的累计确诊病例分列欧洲第二和第三位,分别为117例和100例。
新加坡累计确诊病例数达到102例。同时,该国治愈出院的人数达到72人。
卡塔尔卫生部当地时间2月29日宣布,该国境内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是一名36岁的卡塔尔公民,近期从伊朗返回卡塔尔后发病。
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3月1日宣布,该国境内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是一名29岁男性亚美尼亚公民,2月28日与妻子从伊朗返回亚美尼亚。该男子到医院就医时已有发热症状,随后被确诊。他妻子的检验结果为阴性。
泰国卫生部3月1日通报,该国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35岁泰国男子于2月29日傍晚因器官衰竭去世。
……
现在疫情全面进入西方,敏感的它们又开始东西方应对表现上的制度竞争。
《环球时报》称,中国爆发新冠疫情后,德国《明镜周刊》曾发表文章认为:“中国人若想消灭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需要的药方既不是什么西医疫苗,也不是中医草药,而是自由和民主。”
几天之后,意大利就开始了“民主的封城”,与此同时,韩国、日本进入疫情加速扩散期,而美国华盛顿州则进入“紧急状态”,德、法、西班牙也相继出现确诊、甚至死亡病例……
德国《每日镜报》就指出:“在西方自由社会,我们是否能做得足够好?我们是否有能力像威权中国一样高效、甚至更高效地抗击疫情?毕竟,中国愿意且有能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监控、指挥民众,并且限缩民众的自由。”作者进而说道:“迫在眉睫的疫情也体现出了当今的体制竞赛:西方民主国家必须证明自己能够比中国做得更好”,并总结道这场疫情同样也是“专制”和“民主”的竞技场。
非常有意思的是,慕尼黑出版的《南德意志报》刊发社论指出,意大利政府采取的中国式管制措施让人有些错愕。但转而说道:“空荡荡的街道、封闭的校园、不能离开居住区的万千民众……几周前,当中国开始采取强力措施抗击新冠病毒时,许多欧洲人都充满疑虑地问道:尊重公民自由权利的民主法治国家能否也采取这样的措施?现在答案揭晓:能。”
这个变化还是很有意思。从一开始批评中国的措施,到质疑西方是否能够采用,当意大利成功效仿中国时,它们大加称赞。
《环球时报》日前刊登了一篇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题为《许多人认为冠状病毒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但中国政府可能证明他们是错误的》文章。
《环球时报》点明其中的一段——
有一个危险的想法:如果事实证明,威权政府比自由民主政体更能应对目前的冠状病毒危机,那可怎么办
如果到头来是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大家都上了一课,那可怎么办
西方一向认为,公民社会是民主宪政体制的重要成分,这包括慈善团体、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宗教团体、专业协会及工会等等。
但是韩国疫情爆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宗教团体:新天地教会!他们的聚会导致疫情爆发,教主甚至呼吁教民不要参加检测,许多教民在活动被禁止后仍然私下秘密进行。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421127428.jpg
不仅如此,当韩国民众不顾疫情爆发在首尔举行集会时,首尔市长亲往现场劝阻,却被愤怒的民众围攻怒骂。
而韩国疫情突变的拐点,其实就是2月18日报告的第31例病人,这位61岁的韩国女性被视为病毒的“超级传播者”。该名女性是新天地教会的信徒,在2月7日开始发病,但是在患病之后两次拒绝了转院至可进行新冠病毒筛检医院的建议,并带病多次坚持去大邱市一个教堂做礼拜。而韩国截止25日上午9时确诊的893名病例中,有501名与新天地大邱教会有关,占比高达56%。
如同绝大多数宗教一样,“新天地教会”也宣扬“原罪”,甚至“患病也是一种罪过”,甚至认为“戴口罩是对‘上帝’的不敬”。它的封闭、强制、隐瞒以及教徒的盲从,被批评为“病毒传播的完美温床”。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421863872.jpg
韩国如此,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是问题多多:从钻石公主号游轮上下船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乘客,乘坐工公交通回家,之后正常上班;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421372239.jpg
厚劳省宣布推迟对进入过钻石公主号游轮的公务员的检查,理由是:担心阳性太多影响工作
在被批评之后,厚劳省决定对非医护人员进行检查,而对医护人员,仍将维持不检测的方针,理由是“医护人员业务熟练,预防充分”...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一名资深女性官员,举报HHS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上“部署不当”,卫生团队没有应对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能力。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名“吹哨人”在举报后遭受了不公正的职位调遣,她还在2月19日被告知,如果15天内不接受新的安排,将被开除
此前不久,特朗普任命副总统彭斯担任“疫情负责人”,而彭斯就任后的第一个会议就是“各部门的疫情信息先全部集中到彭斯处,以便‘统一口径’”……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421359858.jpg
新冠病毒在美国传播的同时,也将美国两党的“政治对垒”推上了一个新高潮。民主党指责特朗普政府抗疫不力,特朗普则用通俄门、弹劾案作类比,称民主党对他抗击疫情的批评,是“新骗局”。
其实在特朗普指出“新骗局”之前,当天(28日)上午,他的代理幕僚长马尔瓦尼就发表过类似评论,结果还“坑”了国务卿蓬佩奥。
在一场议会的咨询当中被问及疫情与“骗局”的关系,蓬佩奥回复:“我们在严肃对待疫情。”
加州民主党议员刘云平:“所以你可以花两小时和你的特殊利益团体说话,而不能这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你真可耻!”
不做检测自然就“没有”病人,自然公布的数字是零或很少
更奇葩的操作来自“民主策源地”的老贵族,欧陆——
1月21日,时任卫生部长比赞宣布疫情进入法国的可能性偏低,虽然也不排除。23日她再度表示法国没有一例患者。结果24日就不得不承认出现两例,当天晚上又增至三例。
出现确诊病例后,法国卫生界人士再次出语惊人:发生传播的可能性非常小。
于是乎,法国和意大利尤文图斯队的比赛照常于2月26日举行,此时法国涌入3000名意大利球迷。整个会场没有一个人戴口罩,也没有任何医疗检测。
各种大型活动照常举行。包括平均每天吸引70万人、持续9天20多个国家参加的农业展、人潮汹涌的巴黎时装周(很多来自意大利)以及万人云集的尼斯狂欢节(仅取消最后一天的活动)。这还不包括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国际会议。
……
与此同时,法国第一个本土死亡病例在2月12日就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就因为该男子没有疫区旅行的经历,因此未做新冠病毒检测。恐怕病人本人以及家属也都被政府误导而轻视,直到25日死亡前才紧急检测出结果(第四例被误诊的是一位中国人,误诊的理由是这位病人并非来自武汉,由此可见法国社会对人命关天的危机是多么的漫不经心)。整个过程不知接触过多少医护人员和民众。
现在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国家这样的情况恐怕还有很多,不做检测自然不知道有多少病人,自然公布的数字是零或很少
有样学样:“民主兄弟”们都开始“抬高检测门槛”
“新型肺炎检查为何不扩大规模?不愿意让感染人数增加?”
一向对安倍内阁持批判态度的《东京新闻》在2月26日用了这样一个尖锐的标题。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421289393.jpg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421210765.jpg
在2月18日至23日的6天时间里,日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人数仅是韩国的三分之一。对比之下,本已不安的日本民众在网上抱怨根本做不上检测。
除《东京新闻》外,TBS电视台25日的“23点新闻”节目也提出疑问“韩国一天能做超过7500个,但日本为何……?”Buzzfeed日本版在采访专家时更是直接发问:“与韩国比检测数少是因为日本政府不愿意看到有那么多感染者,这样的阴谋论正不断传播”。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在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截至25日中午12时,日本在全国范围内仅对1017人(不含“钻石公主”号人员及包机回国人员)进行了检测。19日—24日,日本每天PCR核酸检测数分别为:9人、71人、90人、85人、96人、39人。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421992916.jpg
为了能够顺利的举办奥运会,日本根本就是把这次疫情当成流感来对待的,整个高层根本就没有把它当成一回事,设置了非常严格的检测条件:连续4天发烧37.5°以上、呼吸困难、出过国、与确诊病人接触过……
在这种严苛的标准下,日本每天检测的人数不超过百人。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421747173.jpg
除了日本、印度(开挂的三哥就不谈了,人家“牛尿治百病、死也无所谓”的)外,美国、欧洲也采取了“很佛系”的政策:不检测、自然没有那么多的确诊
面对出现的确诊病例,三天前还宣称传入法国的可能性很低的卫生部长是如何解释的呢?她认为:法国之所以是欧洲第一个出现确诊病例的,原因在于法国检测非常迅速。负责卫生事务的总干事萨洛蒙也声称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确诊。言外之意自然是其他欧洲国家是因为检测手段落后才没有出现病例。也就是说她不认为法国的应对措施有问题,而只是检测手段高明。
法国在类似问题上的“颟顸”,早有先例:2003年酷暑(最高37度!37度啊,又让人默默想起了武汉的夏天……)死亡一万多人就是由于政府的不负责任和缺乏经验。当时正在假期,政府官员都度假去了,没有一人终止假期。当时的总统希拉克也是过完假期才回来(中国是大年初一开常委会应对疫情)。
如今,欧美已经形成恐慌了,但是他们又学不了中国的这种做法,于是法国人的“检测手段”给了他们“启示”——
他们采取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做法:美国和意大利开始修改“规则”
为避免恐慌,意大利考虑不再公布轻症及无症状患者。
而为了避免民众出现过度恐慌的情绪,意大利官方考虑修改疫情通报的方法,只通报死亡、重症及有症状患者人数。而为了放缓确诊增速,意大利还调整了确诊规则
28日,意呆利宣布对检测标准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只检测出现症状的高风险人群
意大利新闻网站“Fanpage”28日报道,意大利对于避免发生“集体性恐慌”负有“道德义务”,为此意大利政府考虑,今后只通报死亡人数、重症病例数及有症状患者人数。对于“只是试剂测试呈阳性”的患者,仍然会上报至意大利政府并进行居家隔离,但是这部分病例数将不再对公众公布
这意味着意大利有关疫情的通报当中,从未表现出症状的潜在患者以及短时间内就已自愈的患者,都将不再通报。
除此之外,意大利还将检测对象限定为出现症状的高风险人群。此前,新冠病毒检测对所有来自意大利北部的疫情集中地、以及与确诊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都是开放的,哪怕这些人没有出现症状。
报道称,意大利截至目前的650个阳性病例在该国和欧洲都引发了恐慌,并冲击到了意大利的旅游业。在确诊规则调整后,没有经过意大利国立卫生研究院确认的病例,将只会被视为未被确诊的疑似病例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421359092.jpg
简单的说就是:意呆利采取了和美国、日本一样的政策,不到你病的要死了,不给你上新冠状病毒的检测项目,也不把你列入患者之列
这样,患病人数不就可以大幅度减少了吗?
真是太机智了!
美国更牛叉!统一口径!
美国非但不检测,而且特朗普专门任命副总统迈克·彭斯全权负责冠状病毒预防工作。
特朗普要彭斯做什么事情?
任何部门,包括有检测能力、专门应对和发表疫情的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表任何确诊人数的数据必须要通过彭斯确认后才能发表出去
简单的说:特朗普任命副总统彭斯去把疫情给强制压下来,即使被证实有很多人患病了,这个数据也可能无法公开。
此外,特朗普还呼吁美国民众冷静对待疫情,“像对待流感一样对待病毒”。他还表态,相信股市将会复苏。
那么这个冠状病毒到底能不能当成“流感”来对待呢?
事实上,网络上也有两种观点:
第一,新冠状病毒是有季节性的,等到4-5月份,这个病毒就会自动消失(换言之,就是“赌命”。研究表明,新冠状病毒在-60℃可保存数年,当温度达到56℃的时候也需要30分钟才能有效灭掉活病毒)。
第二,这个病毒会随着传播次数的增多,毒性会越来越弱,最终像流感一样和人类共存(换言之,还是“赌命”。目前,从不同患者身上提取出来的新冠病毒来看:还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异。简单的说: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能说明这个病毒的毒性会变弱。)。
在湖北爆发疫情后,中国各地医生迅速驰援。那一位主播回到美国实地调研时问,“如果纽约爆发疫情,但是其他地方没有问题,那其他地方的医生可以来纽约帮忙吗?”
……
“我们差不多所有的医院都是私立医院;我们有一半的医生都是个体经营,如果他们来纽约帮忙,谁给他们钱?”(根据美国医疗协会2018年的数据,45.9%的医生是个体经营者)。
“觉得自己被感染了怎么做?CDC说去看医生前先在家给医生打个电话。那医生做什么?他会去找个救护车送你去医院,但是那个救护车不是免费的,在美国一般是1000美元。”(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2012年的一份报告,救护车服务的费用从每辆车224美元到2204美元不等。)
迈阿密男子事件,该男子害怕自己感染新冠肺炎,就去医院做了流感,结果收到3270美元账单。这一事件直指美国医保体系的缺陷:不完善的医保和巨额的费用,如何能指望人们主动去医院检测,为防止疫情传播做贡献?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421168958.jpg
事实上,美国很多州连检测能力都没有。
美国共有50个州,除了加利福尼亚州、伊利诺伊州、内布拉斯加州、内华达州、田纳西州和美国疾控中心总部所在的乔治亚州外,其它44个州连检测的能力都没有
连检测能力都没有,又如何能确定有多少人被感染?
虽然美国的确诊人数非常的少,但是老百姓非常清楚、资本市场很清楚,于是美国股市开启了断崖式的爆跌。
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2.4个百分点,创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单周最大的跌幅。
(直到2月26日,美国出现首例“感染路径不明”的患者(第15号病例),即近期并未去过中国,也没有和确诊病例进行过接触。15号病例的出现,意味着美国早前疏漏了对“无接触史但有症状疑似病例”的排查。美国疾控中心当天发文,有迹象表明,疫情在美国本土社区转播已经开始。)
“不能学中国”的更根本 “经济基础”问题
这些国家的政府肯定不会不知道疫情的“真实情况”,但之所以都首选“新加坡的‘佛系’模式”,除了“不能向‘非西方、不民主’的上层建筑模式”低头外,还有一个更根本的“经济基础”问题——
欧美国家和中国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中国人有存钱的习惯,大家都有存款,坚持几个月问题不大,但是欧美国家却是不存款的,不要说一个月了,恐怕连20天都坚持不了。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但有调查显示,不光年轻人不存钱,连老人也不存钱。
2015年,谷歌公司发布的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约有62%的受访美国人,其存款储蓄不足1000美元。而约有21%的受访者根本没有任何存款积蓄。
比如,2018年的时候,特朗普在修建隔离墙资金问题上与民主党发生冲突,特朗普为了逼迫民主党,强行让美国政府关门了一个多月。大量的政府人员由于被“放假”了,没有工资,结果只能排队去领免费的三明治西红柿汤,犹如难民!
政府官员都如何,何况普通的老百姓?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02%2F1583109675919952.jpg
除了经济上的问题,还有宗教、“民主”和“自由”等问题,让欧美国家学不了中国应对疫情的模式。
于是,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把这次疫情当成“大号流感”来对待。
但新冠状病毒的死亡率(约1%)比“流感的0.05%”高得多,再加上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疫情失控了,而这些国家的人是可以自由进出欧洲和美国的,所以欧美的老百姓肯定会怀疑本国也有大量的病毒携带者。
于是,便形成了恐慌,很多人开始自觉的不外出、不工作了。
由于美国的经济主要是依靠服务业,一旦人们都自觉的开始“隔离”,那么就会对美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伤害。
虽然美国政府想把这个影响力给压下来,但是老百姓可不傻、资本市场更不傻——这就是美国股市在短短的一周内爆跌13%的主要原因。

老美的初期预防建议,有很浓重的“新加坡”特色:不建议“健康者”戴口罩。
27日,美国疾控中心CDC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在众议院一个小组委员会表示,普通美国人在这个时候不用购买N95口罩,他说,“这些口罩在社区里没有作用,这些口罩需要优先提供给医护人员。”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阿扎尔还表示,美国需要储备大约3亿张N95口罩,供医务工作者使用。他证实,美国目前只有一小部分可以立即使用。
他补充称:“我们仍致力于采取积极的遏制措施,我希望美国公众知道,目前的风险很低。”
但随着疫情扩散,华盛顿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类似这种“佛系”的预防措施估计也正在改变……
新冠病毒肺炎在美国爆发的可能让美国民众提高了警惕,商店或网上的口罩也都开始涨价或者售空。不过,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在其预防指南中,却表示,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不少网友讽刺道,是因为口罩不够所以告诉大家不用戴吗?而事实上,美国的确已经出现口罩尤其是N95的短缺。
美国最大的外科口罩制造商称,自疫情爆发以来,每天的订单需求从100万个到1亿个口罩不等,他只有大约100名员工的公司无法满足这些需求。但该公司还没有增加员工或延长生产时间。该公司解释说,雇佣更多的员工并延长工作时间可能有助于满足美国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但如果疫情消退,企业将被迫缩小规模。他说,“我们进退两难,我们不喜欢裁员。”(“很美国”的生产模式)
按照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说法,它们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官员已经在为这种病毒演变成大流行并导致企业和学校关闭而做准备
国际上对大流行的缺乏协调的应对(例如,旅行限制、大规模隔离、关闭商业和学校、进口禁令)将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并导致市场反应过度,从而加剧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很显然,航空业、旅游业(包括酒店业、邮轮业和其他行业)将受到疫情的重创。如果这种大流行持续一年以上,则可能导致大范围的企业倒闭、大量人口失业和消费需求的进一步下降,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五菱牌口罩,陕汽护目镜,硬核产业链才是长期加仓中国的“底气”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就在北京奔驰求爷爷告奶奶让天津批准供应商恢复生产,否则,每天经济损失将超4亿元人民币的同时,五菱发布计划联合供应商造口罩之事,改了供应商12条生产线,日产量计划月底达到170万个;与此同时,生产重卡的陕汽,开始造起了护目镜;电池大王比亚迪,跟着造口罩、消毒水;格力则已经在2月10日完成了“高格医疗科技“的生产厂房的注册,计划在3月将投入2条口罩生产线,预计将达到8-10万枚的日产能;在此前的研究当中,博览财经明确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市场仍然表现出对A股的信心,表面上看是在赌“高层政策维稳的能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全产业链的“韧性”,在承受风险时的“自适应能力”!而五菱、格力等如今的表现,恰恰是其证明!

                                 
【博览财经分析】日前,五菱发布计划联合供应商造口罩,几天时间,改了供应商12条生产线,日产量计划月底达到170万个;与此同时,生产重卡的陕汽,开始造起了护目镜;电池大王比亚迪,跟着造口罩、消毒水;格力则已经在2月10日完成了“高格医疗科技“的生产厂房的注册,计划在3月将投入2条口罩生产线,预计将达到8-10万枚的日产能;
在此前的研究当中,博览财经明确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市场仍然表现出对A股的信心,表面上看是在赌“高层政策维稳的能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全产业链的“韧性”,在承受风险时的“自适应能力”!
而五菱、格力等如今的表现,恰恰是其证明!
……
就在北京奔驰求爷爷告奶奶让天津批准供应商恢复生产(他们说“如果北京奔驰不能在 2 月 10 日复工,经济损失每天将超4亿元人民币”)的同时,绝大多数企业的状况已经越来越接近极限了。但这时候,一家“本‘土’”企业的“神操作”火了——
2月5日,五菱从海外买了2万只医用口罩送给一线;
2月6日,五菱发布计划联合供应商造口罩之事,改了供应商12条生产线,日产量计划月底达到170万个;
2月8日,第一批20只口罩下线,符合民用标准,医用的正在准备中;
2月10日,五菱发现产能还不够,决定自己也要造口罩;
2月13日,自己产的口罩也出货了,50万只/天;
2月14日,第100万只口罩下线,一部分交给政府,一部分送给一线医护;
2月19日,五菱第一台口罩机下线,仅仅用了76个小时,意味着,大哥不仅要造口罩,还要造口罩机……
2月20日,五菱交给政府了一批智能移动测温车,可以在2米内对大面积移动人群进行测温……
从买口罩,到劝供应商造口罩,到自己上手造口罩,到造口罩机,再到今天交付了移动测温车,整个过程只过了15天
而这次五菱的口号也很硬核,“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生产什么”,这句口号也被大大的写在口罩盒子上。
……
要说五菱造口罩有多硬核?
五菱充分发挥汽车制造业龙头企业的整合作用,通过抢时间、抢设备。为了造口罩,他们把上游公司的生产线给改了,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无尘车间。
设置了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产量最高200万个。
仅仅用了3天,联合供应商生产的第一批20万只口罩就顺利下线,到14号就有100万只“五菱牌口罩”正式交付。
从2月6日官宣生产口罩到现在,上汽通用五菱已经有两处生产基地:一处是自建生产线,另一处是联合下游供应商搭建生产线,两条线的最大单日生产量能达到370万只
按照5日通报的口罩日产量达到1480万只来算,五菱口罩的产出已经占到了全国总量的25%。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口罩都是按照GB19083医用防护口罩级别的规格来生产的,属于医用口罩中的最高类别。
除了有“合成血液穿透”功能外,还有“表面抗湿性”要求,可以有效防护血液、体液,这些功能都是民用口罩里没有的。
……
从造汽车变造口罩,五菱究竟是如何办到的?
首先是五菱反应够迅速。
据上汽通用五菱官方证实,五菱是第一家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的汽车企业,已具备口罩研发生产、经营的相关资质。
在柳州市开通“绿色通道”下,仅23分钟就为五菱新设立的下属企业——广西宝菱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办好营业执照。
其次是工作场景类似。
造医用口罩的厂房需要达到一定程度的无尘无菌,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等,这些要求正好与汽车制造四大工艺中的“涂装车间”相似
对车企来说,造医用口罩的车间,只要对涂装车间进行稍加改造即可。
然后是材料共通。
生产口罩的原材料主要为聚丙烯,而在车企的供应链中,很多隔音棉的原材料也是用聚丙烯来生产的。
此前中石化就喊话,可运输原材料上门。
最根本的原因还要企业足够硬核,产业链配套完整,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统筹协调、人员调配
……
而在五菱之后,我们还看到了很多中国制造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电池大王比亚迪,不仅跟着造口罩而且还生产了消毒水;
生产重卡的陕汽,开始造起了护目镜;
石油巨头之一中石化,迅速开始生产医用器材所必须的原材料,并与合作伙伴开始生产口罩;
广汽说“我不会,但我会学”,工人们学习了15天,今天已经让第一批口罩下线;
一直为苹果造手机的富士康,开始造起了口罩;
我们小时候熟悉的三枪服饰,开始造起了口罩;
爹地宝贝这家做纸尿裤的公司,停止了纸尿裤生产转为造口罩;
日资企业康多乐原来是生产日常保洁用品,现在也开始转产造口罩;
生产手机的OPPO,调派了一批技术人员与工人,支援相关企业进行口罩生产;
就连备受争议的董小姐,也表示格力已经在2月10日完成了“高格医疗科技“的生产厂房的注册,计划在3月将投入2条口罩生产线,预计将达到8-10万枚的日产能;
……
2020年2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制造业PMI为35.7%,比上月下降14.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29.6%,比上月下降24.5个百分点
目前企业复工率回升较快,生产经营活动正有序恢复。截至2月25日,全国采购经理调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复工率为78.9%,其中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达到85.6%。
在稳产保供政策支持下,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等行业PMI保持在42.0%以上,提供卫生健康与医疗保障的医药制造业PMI为39.7%,均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受影响相对较小。
博览财经注意到,“创新低”的2月PMI指标中也有一些平时关注度很低,但是在疫情情况下,却是相当关键的分项指标,那就是制造业PMI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服务业PMI的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两者分别为41.8和40,虽然低于荣枯线,但是下滑并不算太多
两个指标的含义需要解释一下,分别反映的是制造业企业和非制造企业对未来3个月内生产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整体水平的预计。因此这两个指标反映了的是企业对未来经济恢复的信心,再度印证了疫情只有短期影响的判断
作为佐证的是,近期博览财经发现两个新变化:一方面,近期经济活动和返程复工出现复苏迹象,尤其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动强度上升明显,值得市场关注;另一方面,城市内部交通出行强度与企业复工率相关性很强,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这为之后的经济复苏跟踪提供了新的思路。
2月19日以来,或受新增确诊病例明显减少利好影响,经济活动指数重新出现回升,前期持续偏低的城际经济活动开始出现回升迹象。截至2月24日,一线城市及准一线城市经济活动城市指数同比从2月初的仅15%上升至30%左右,出现改善但略慢于城内经济活动的回升速度,意味着当前可能处于“已返程员工加速复工,未返程员工持续分散回城”的阶段。
回乡员工返程速度加快。截至2月28日数据,一线城市与准一线城市返乡人群返程复工指数从14日的约30%分别上升至47.9%和42.9%,返程速度加快。按照当前约10%/周的返程速度外推,回乡居民完全返程仍需约5周时间。若考虑本地居民占比和学生群体,员工到岗率应该更高。
政策刺激下,经济活动有望持续改善。近期政府加速政策出台,综合利用多种财税金融手段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或是近一周多以来经济活动恢复加速的重要原因。在后续货币、财政等多方面政策的持续发力下,经济活动有望持续改善。
远程运输旅客发送量逐步回升,水路民航回升较快。2月18日,春运旅客发送量超过了前期2月9日的高点,并开始逐步回升,但是春运运输旅客量绝对值仍处于较低水平,2月24日春运旅客发送量仅为1月10日的23%。民航、铁路、公路周环比涨幅分别为28.10%、23.06%、9.68%,或体现了远程人口迁徙的增加。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平均约为68%,但员工到岗率仍较低。截至2月24日,浙江、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超过95%,江西、山东、广东、辽宁、山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超过80%。但是,各省员工到岗率普遍低于复工率10-30个百分点。同时,规模较大的企业复工进程较中小企业更快。
关键原材料、粮食、运输行业复工率已超2/3,保障基本供应。2月24日,发改委秘书长丛亮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重点行业看,钢铁企业复工率为67.4%,有色金属企业复工率为86.3%,煤矿产能恢复率达到76%,口罩企业产能利用率已达到110%,全国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复产率已超过70%,铁路装车数已恢复到节前正常水平的95%左右,民航、港口、水运均正常运营。
产能有所恢复,但仍在低位。自2月19日开始,日均耗煤量出现小幅跳升后逐步上升。以日均耗煤量近似发电量,考虑到2019年同期居民用电量的占比(约17%)和水电风电发电量占比(水电12%、风电6%),2月29日,生产部门的用电量大约为正常用电情况的59.56%。发电因为低库存,是整体用电情况的良好反应,但用电量中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约70%),发电耗煤可能更多地是第二产业复工情况的衡量,且受到电解铝等耗电较高行业影响较大。整体而言,第三产业恢复应该慢于第二产业,发电量水平可能是整体复工规模的偏上限估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4-25 10:32 , Processed in 0.150944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