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周刊3.3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30 20: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智慧财富版大数据终端全推行情免费版】:项文军


讲政治:3.27会议就是一份“长线资金”抄底“宣战书”!》即使面临“失去的一季度”,以及二季度之后全球经济面临“大衰退”风险,外需“几乎不能指望”的“严峻形势”,决策层仍然没有“改变初心”:“小康、脱贫、翻一番‘一个也不能少’”!

为此,不仅“宽货币”已经向“宽信贷”跨越(在全球一起“大放水”的环境下,谁不“放水”谁吃亏啊),未来降准频率大概率提高,而且降息(不是这两年频繁的LPR、MLF之类的“隔靴搔痒”,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调整存贷款利率”)也为期不远!

更直接的是,此前几年“实际上‘紧缩操作’”的财政政策,也已经“180度大拐弯”:从赤字率不到2.8%,大概率要破3(大胆一点的猜测,则是破4、破5);此外,沉寂多年的“特别国债”重出江湖,财政政策已经事实上进入“战时状态”!

因此,笔者认为,下半年(二季度也不做大的指望),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在上述“两大火箭炮”的力挺之下,实现“魔幻般”的“大反转”!

也既在一季度“基本上为负增长”,二季度“摆脱零增长”的不利开局之下,通过“三四季度‘甩开膀子加油干’”博取“刺眼的高增长”,以弥补上半年的“损失”,完成全年“不少于5.5%的GDP增长”(如此才能实现“翻一番”)!

而对A股市场而言,这种“前低后高”的起承转合,更加有利于“长线投资人”在短中期借助市场“恐惧经济危机”的心理,“默默的抄底”,以待将来中国经济的“神奇逆转”,从而博取“超额收益” (笔者近期的判断,一直坚持“不做短期的波段,坚决为长期配置‘抄底’”)!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博览视点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讲政治:3.27会议就是一份“长线资金”抄底“宣战书”!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30%2F1585540086131179.jpg
【博览财经研报】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翻一番”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年,2022年,则是“二十大”,所以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在2020年必须迅速取得抗疫斗争的全面胜利,保持全国稳定
因此,即使面临“失去的一季度”,以及二季度之后全球经济面临“大衰退”风险,外需“几乎不能指望”的“严峻形势”,决策层仍然没有“改变初心”:“小康、脱贫、翻一番‘一个也不能少’”
为此,不仅“宽货币”已经向“宽信贷”跨越(在全球一起“大放水”的环境下,谁不“放水”谁吃亏啊),未来降准频率大概率提高,而且降息也为期不远(不是这两年频繁的LPR、MLF之类的“隔靴搔痒”,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调整存贷款利率”)!
更直接的是,此前几年“实际上‘紧缩操作’”的财政政策,也已经“180度大拐弯”:从赤字率不到2.8%,大概率要破3(大胆一点的猜测,则是破4、破5);此外,沉寂多年的“特别国债”重出江湖,财政政策已经事实上进入“战时状态”
因此,笔者认为,下半年(二季度也不做大的指望),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在上述“两大火箭炮”的力挺之下,实现“魔幻般”的“大反转”!
也既在一季度“基本上为负增长”,二季度“摆脱零增长”的不利开局之下,通过“三四季度‘甩开膀子加油干’”博取“刺眼的高增长”,以弥补上半年的“损失”,完成全年“不少于5.5%的GDP增长”(如此才能实现“翻一番”)!
而对A股市场而言,这种“前低后高”的起承转合,更加有利于“长线投资人”在短中期借助市场“恐惧经济危机”的心理,“默默的抄底”,以待将来中国经济的“神奇逆转”,从而博取“超额收益”(笔者近期的判断,一直坚持“不做短期的波段,坚决为长期配置‘抄底’”)!
(附带说明一点,由于4月份中国基本实现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全国经济“回拨”到“正常状态”,市场预期也会随之有个“小回暖”的过程,不排除股市来个“小反弹”,这也是笔者此前强调“3月慢慢抄底,4月再谈盈利”的原因)。
WH“解封”,预示着“两会”在即!
由于疫情冲击和三月份的“两会”延期召开,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政策定调一直悬而未决。3.27政治局会议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分析了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给迷茫的市场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要和全球一起宽松刺激了。关于经济工作的安排虽然非常简短,不足500字,但信息量极大,非常时期的非常规手段已经到来,财政开启危机应对模式,宽松逐步升级,政策底已现。
此前,笔者一度困惑于“为何会突然明确4月8日为WH‘解除封印’”?
毕竟,确诊“归零”还有所反复(除了本地出现过一次医生的“院内感染”和“无症状感染者”外,最近甘肃和广东也都有“HB输入病例”,而最近河南老乡的那一例,更是牵出了“两位无症状感染者”);
本地人的生计,以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涉及全国全年能否达成“小康、脱贫、翻一番”三大目标能否实现!),肯定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似乎总还缺点什么?
嗯,往往“经济上说不通的”,大概率能够在“ZZ上找到答案”。
今天看来,估计是“两会”快来了!
3.27会议,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两会”,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定基调(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开始筹备的“报告内容、政策基调”肯定是要“与时俱进”的做较大幅度的修改了)!
而这必然需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ZZ局面(现在是“没有‘高风险区’”了,但继续挂着这么个“中风险区”,也不合适啊,努努力,都到“低风险区”大团结多好啊)!
毕竟,已经延期了一个多月,而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很不乐观”,亟待“有关方面”来为未来三个季度的经济工作“掌舵定调”!
虽然3.27已经是决策层对今后三个季度经济工作的“基调”,但也需要通过最高权力机关的“赋能”,把D的好政策“升格为”国家意志、政府职责。
这样各地方、各部门执行起来,才能够更好的“落实到位”!
决策层结束了“观察期”,宽松升级了
如今,决策层结束了“观察期”,宽松升级了。此前政策还在观察,毕竟短期冲击还没发酵完,数据不具备太多参考性(比如餐饮等腰斩行业显然不是长期现象),现在基本上经济工作已经恢复正常,冲击的评估也有数了,稳增长政策开始发力
财政货币都是为了刺激内需,此次3.27会议,没提市场已经热炒的新基建等投资需求,而是专门一段讲刺激消费
政策的脉络和和2009年、2015年如出一辙,先抓投资,然后就是消费,这次提的是实体店和商场,还有此前提过的汽车(尤其新能源汽车)、手机(尤其5G手机)预计也会有增量刺激。
对A股而言,长线投资人的“抄底”重点,也应该集中到近期A股当中上涨的“内需+抗疫”这两条主线上来——
第一条主线是周期性较弱的刚需行业,也就是医药、食品饮料等,国内从事这一行业的公司主要业务大部分都在国内,是纯粹的内需标的。这也是在外围需求和供给受疫情冲击,而国内逐步复工情况下受影响最小的行业、确定性最强的行业之一,所以也充当了反弹的急先锋
第二条主线是高分红低估值的传统行业,代表就是银行、地产和煤炭。虽然由于外资的抛售,这部分资产的价格被砸出了一个深坑。海外流动性危机一缓解,这部分资产的价格就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其中地产的估值基本上可以说是过去十年的最低点。但实际上如果抛开疫情的恐慌情绪,首先这部分资产除了银行,实际上可以算是纯内需资产,受到外部冲击比较小。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这些资产的股息率实际上以及表明现在基本是价格的底部了。


                        

美帝的坠落-一场疫情毁了美国全球领导者形象                 
                                 
【博览财经分析】美国本就在之前的贸易战中,把“美国至上,单边主义”政策暴露的淋漓尽致——包括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质疑联合国和北约的作用,对二战之后美国建立和领导的多国机构表示厌恶等等,并且不惜为经济利益与欧洲,日韩等美国的军事和政治铁杆盟友大打贸易战——而引得他们极度不满,随着新冠病毒疫情在欧美蔓延,自顾不暇的美国继续后撤,不再扮演慷慨的全球领导者。甚至对盟友都落进下石。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借助严格但有效的隔离措施迅速管控住局面,现在中国的防控模式已成为很多其他国家研究借鉴的对象。中国现在也是唯一的还在尽力向全球出口供给防疫物资的国家。决策层并借此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抗疫外交”,赢了外交也得了里子。
美国在疫情中不仅没团结盟友,反而各种落井下石
长期以来,作为全球领导者的美国能够协调各国力量,雄心勃勃地应对全球紧急状况。
在2008年经济危机和2014年埃博拉疫情危机期间,美国承担了全球响应措施协调者的角色——有时做得不够完美,但得到了盟友甚至敌人的认可和感谢。
2003年,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制订了一个名为“总统救济艾滋病患者应急计划”的项目,迄今已提供高达900亿美元资金,被视为抗击单一疾病的最大项目。仅在非洲,这个项目就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
但与此前的美国政府在应对全球公共安全卫生事件中展现的领导者形象完全相反的是,本届特朗普总统领导的美国在面临对新冠疫情时,存在一种新的自私或者说与欧洲的以邻为壑。
德国媒体评价:特朗普在疫情在中国爆发之初一直无所作为,只顾各种借机挖苦嘲讽;在疫情在美国爆发后,先后将新冠疫情甩锅给中国和欧洲,还有他对事实的各种错误陈述,都“意味着美国不再为全球服务了”。美国不仅没有做到团结盟友,领导联盟,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组织全球响应。甚至都无法处理应对好“国内疫情”,美国各州各机构间存在“特朗普式单打独斗的应对措施”。
美国疫情一开始爆发,特朗普就毫不留情地宣布暂停对欧洲人员往来,声称要防止“疫情从欧洲传到美国”。
在这过程中,还发生了美国全球第一重灾区的意大利运回国50万份检测试剂的惊人事件。不仅不帮忙还落井下石……但恬不知耻的是,美国一边不顾盟友安危,一边还冠冕堂皇地说:我们正在同国际伙伴合作满足我们的需求,这是一个关于国际合作的好消息。如此自私做派自然是让全欧洲舆论火力全开。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27%2F1585270687581966.jpg
所以,在这次疫情中,美国的欧洲盟友普遍对特朗普政府表达了极度的不满和失望。
纽约时报评论:特朗普在危机时刻放弃美全球领导地位,美欧联盟面临破裂。
不仅如此,美国在全球疫情大爆发,连美军自身都身陷疫情扩散,战斗力受到影响之下,但却继续升级制裁,阻碍伊朗抗疫;持续污蔑抹黑中国已经证明成功且被世卫组织强烈推荐给全球的防疫方式;次悍然进入我国南沙岛屿进行挑衅。这都遭至全球舆论的挞伐。
另外,美国始终在不遗余力甩锅中国,24日美国白宫要求各联邦机构统一口径“甩锅”中国“的公关计划”曝光——但美国内舆论认为特朗普将新冠疫情的暴发归咎于中国的做法,只会破坏阻止疫情蔓延的努力。这除了遭致中国外交部有理有据的正面硬钢驳斥,CNN更是直斥特朗普“中国病毒”的说法对人们毫无益处。
中国尽力支援全球防赢了外交也得了里子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中国借助严格但有效的隔离措施迅速管控住局面,现在中国的防控模式已成为很多其他国家研究借鉴的对象。
中国现在也是唯一的还在尽力向全球出口供给防疫物资的国家。统计显示,截止25日,中国已经向8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紧急医疗援助。
作为海外重灾区的欧洲则是最重点,中国已经多次向意大利和塞尔维亚等十多个欧洲国家提供援助,包括高达数千万只必需的医用外科口罩和上千台呼吸机,并派遣医疗人员等。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27%2F1585270782402966.jpg
中国决策层也借此同时开始了卓有成效的“抗疫外交”。全球战疫期间,最高决策从频繁同外国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交流(计:会见会谈4次,通电话21次,致慰问电8次),介绍中国经验、传递必胜信心。特别是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后,在外交辞令中经常用到“患难见真情”“阳光总在风雨后”“铁杆情谊”“感同身受”这样的暖心话语。
然后我们看到,多个欧洲国家首脑直接直白谴责欧洲盟友没有及早高效施以援手,并盛赞了中国。
更妙的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甚至向美国提供援助,承诺将向美国提供50万份检测试剂和100万只防护口罩。
虽然对此民众各有看法,但国际舆论评价是正面的:这是一场严肃的叙事之争。中国人已经变得擅长运用美国曾经使用的工具——软实力。中国的表现让人感觉中国在行动、在协调、在领导。
然后我们看到,整个欧洲对中国的态度都发成了巨大的变化,从响彻罗马,巴黎,马德里的中国国歌声和感谢声,到各国元首亲自到机场接受中国援助物资,对中国援助行为的感激。都强化了中国的全球负责任大国形象,这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同时,中国也赢得了全球的防疫用品订单。据外交部网站消息,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7国采购方同中方企业签署采购合同,采购的医疗物品主要包括检测试剂、口罩、医用防护服、护目镜、呼吸机等。其中最重磅的一个就是,西班牙26日宣布将花费4.32亿欧元向中国购买医疗物资,其中包括5.5亿只口罩,550万份核酸检测试剂盒,950台呼吸机和1100万双手套。
美国恶意打压甩锅中国的做法结果只是坑了自己罢了
就在25日的G7外长会上,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再提“武汉病毒”时,遭到其他六方的一致抵制,美欧双方也因意见不一。会议最终没有发表联合声明。
俄媒评价道:中国做到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全球一度“恐华”之后,中国的受欢迎程度突然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提升。原因在于中国在为遭受新冠疫情的国家提供所有必要的援助。相反,美国正在与世界隔绝,举止越来越不体面。
啪啪打脸的是,美国在中国疫情防控之初,对中国各种污蔑,迄今还在用”中国病毒“(虽然25日特朗普在美国内舆论压力下宣布不再这样陈述了)等等污名化的手段来否定中国的防疫模式,但现在在美国纽约州,华盛顿州等多地却都开始采用中国的封城,方舱医院,禁足等模式进行疫情防控了。
一些美国前官员认为,对中国落井下石,特朗普团队因此浪费了与一个日益强大的国家建立信任的大好机会,他们需要中国的合作来应对未来包括疫情在内的跨国挑战。
一个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现在面临的口罩短缺问题。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口罩生产国,疫情发生前的占比是50%,而疫情爆发后中国的产能已经飙升了5-10倍(现在产量应该已是全球80%)。据悉,美国疫情加重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豁免口罩等100多项自中国进口医疗产品关税。也不跟中国打贸易战了,其意何在大家心知肚明。但截止目前美国口罩紧缺状况依然没有任何改善。据说联邦政府储存的口罩只够占全国人口1%左右的医护人员用一两周,而对普通人口罩需求是缺口是99%!那为什么豁免了这么久没听到什么中国出口防护物资到美国的消息呢?不排除是有,但从媒体报道看,口罩现在是战略物资,中国一定是优先供给跟中国友好的国家,以及疫情严重的欧洲和医疗条件差的非洲。美国一边各种作妖,一边还想端架子,结果可想而知。反正外交部的对华签订采购防护物资的国家名单中,并没有中国……
英国《欧洲之声》对此评价:这对未来五年的大国竞争意味着什么?十年后我们会说这是中国崛起、美国衰落的时刻!
简言之,虽然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都是不幸的事件,包括中国也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和民众生命的损失,但中国通过强力有效的措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并很快展开抗疫外交,从而建立了相对于美国的战略竞争优势。
所以我们也看到,在内部遭遇对疫情防控不利的民众及政敌的指责,外部甩锅行为又遭遇中国正面有理有据驳斥,医疗防护用品又进口无门的情况下,24日出现了美国向韩国要防疫物资的尴尬局面(被调侃地主找长工要钱),而25日特朗普已经不得不表态,决定不再使用“中国病毒”这一说法——虽然还是一贯的老大帝国架势,但其实已经服软了……


                        

如果你信仰央行,那么流动性就不会成为致命的问题!                 
                                 
【博览财经分析】2020年3月24日,全球股市大反攻日。亚太市场收盘全线暴走,欧洲股市亦十分强劲,美股开盘涨势火爆异常。
流动性危机短期之内缓解迹象越来越明显。北京时间24日晚上10点,美国国会开启新一轮针对经济刺激计划的讨论。此前,两轮投票都未能通过刺激计划。在国会讨论开启之前,特朗普连发四推,他希望国会当晚能通过刺激计划。
本周一,美联储推出史无前例的无上限量化宽松,一举打破了全球流动性困局。美元指数下行,权益市场、黄金和原油都开启暴涨模式。这就是央行的力量。
此外,市场仍在期待美国版史诗级大刺激出台。美股开盘之后,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表示,非常乐观地认为刺激协议将在几小时内达成。而在她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连发四推,“今天,国会必须在没有任何废话的情况下批准该协议。时间越长,我们的经济就越困难。我们的工人会受伤!”据悉,这一刺激计划最大规模可能达到2.5万亿美元。
博览财经认为,虽然美联储重磅出手无限QE,但并未赌上全部身家,例如,给共同基金注资的动作还未出现。美联储的新政策是一个量化宽松的扩大版,这些做法包括购买国债以及资产支持证券,在2008年危机以后也是搞过的,现在等于又重新又把它推出来,而且规模还不小,这是一个特点,目的还是通过这个向市场上持续不断地投放流动性,来缓释危机背景下的市场流动性的阶段性紧缩,支持市场的融资,维护金融机构的平稳运行,同时市场利率也处在一个零水平上,但是并没有推向负利率,说明联储目前还留有一手,实在搞不下去了,当然也不能排除未来还是有可能实施负利率的可能性
美国企业杠杆率已超过2000年IT泡沫崩溃前的高点
博览财经要强调的是,美联储本次操作相当于绕过商业银行,直接向居民、企业提供信贷,这可能离解决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病灶接近了一步
本轮流动性危机症结之一:企业杠杆率高。次贷危机后,主要经济体央行大规模的量化宽松不断压低利率。为了获得足够的收益,全球投资者不得不去寻找能够提供更高回报的资产,这加剧了债券久期的拉长和信用资质下沉
在此背景下,反过来催生美国企业融资需求。当前美国企业部门的债务水平并不低。同时,本轮美国企业部门的加杠杆在企业内部也并非均衡的。从整体法计算的标普500企业负债率来看,当前头部企业的杠杆率水平并不高,这从美国头部企业现金持有规模仍在高位可见一斑(标普500非金融企业中现金最多的20家企业所持有的现金占比约42%)。但如果将美国企业样本增加,会发现美国企业的杠杆率中值水平已超过2000年IT泡沫崩溃前的高点。换言之,次贷危机后美国中小企业实际上是加杠杆的主体。因此,供需双方共同促进了美国信用债市场的繁荣和信用资质的下沉,且在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和投资机构双方的杠杆率均持续抬升。
疫情冲击下,企业经营活动受影响,信用市场违约风险上升。此外,在疫情冲击下,美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负面影响,借贷需求快速上升,银行授信额度大量被支取,这将压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不卖出资产来满足这一需求,这导致大量信用债被抛售,这使得信用债市场的流动性也进一步紧张。
考虑到3-4月仍有大量美国企业债要到期,信用债市场的流动性压力可能将进一步上升
美联储直接向信用市场投放流动性,将能够部分缓解信用市场压力。
美联储投放回购无法解决信用市场的问题,而可能需要直接向信用市场投放流动性。
为何美联储此前的流动性投市场并不买账?
本轮流动性危机症结之二:问题始于美股,症结集中在买方。如果说2008年的次贷危机是爆发于债市然后波及股市的话,本轮美国的问题,实际上是从美股市场开始的。而次贷危机后对商业银行和非银机构的监管趋严,货币宽松压低利率但实体经济复苏有限,进一步压低了投资回报率,从而抑制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投资动力。高杠杆业务开始从商业银行及卖方(投资银行)转移至买方(资管机构),以寻求更高的收益。
与此同时,资管机构为了达到目标收益率,不得不增加风险敞口,通过“加杠杆+牺牲流动性”以求高收益,这使得ETF逐步发展成为美股市场主要做市商、对冲基金风险平价和相对价值等策略受追捧、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增配流动性较差的另类资产等等。
受制于商业银行的严监管,美联储此前的流动性投放有些“头痛医脚”,因此市场并不买账。美联储此前采用回购方式向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但流动性在商业银行端存在传导不畅的问题。
受沃克尔法则约束,商业银行不能持有太多风险资产。其次,企业受疫情影响对未来前景担忧上升,开始向商业银行大规模筹集流动性,使商业银行流动性承压。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在资本金压力下,一方面无法向养老金、ETF基金或对冲基金提供流动性,一方面要弥补资本金的消耗,商业银行开始卖债回收流动性。对对冲基金而言,股债双跌,叠加负债成本上升使得Risk Parity策略、相对价值策略运作失效,产品大幅回撤,面临挤兑赎回困境。
本轮美联储的救市政策,正在对银行监管开始“松绑”。从美联储23日的声明来看,美联储联合FRB、FDIC、NCUA、OCC、CFPB等多监管部门,至少已经在边际上调整这一问题。无论是对于不良资产的认定,还是对于BaselⅢ中TLAC监管要求的放松,都意味着对于美国商业银行资本、流动性的限制正在逐步解除。后续如果美国金融、经济继续大幅动荡,在排除了法律阻碍之后,甚至不排除会有针对BaselⅢ或者“沃克尔规则”的进一步放松。
此次美联储提供了无限流动性,谁的反弹力度更大?
博览财经认为:之前黄金大跌,是因为流动不行了,持有现金才是最安全的。
如今,美联储承诺流动性没有问题了,那么,黄金应该大涨,美元贬值。
当流动性短缺的时候,避险资产不能避险了,超发的货币居然成为安全资产;
当美联储承诺无限量放水的时候,安全资产瞬间“贬值”,避险资产大涨
08年的黄金也是这样的回落暴涨走势,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
美联储的QE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元需求压力,但许多国家不得不大幅扩大赤字规模,同时又缺少美元的基本情况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变。考虑到避险以及现金需求,预计美元将继续走强。
虽然称其为趋势还为时尚早,但观察到的大多数指标显示美债市场的功能失调已大为改善。
美联储本次通过特殊目的机构(SPV)为投资级美国公司债券投放流动性,实际上是通过Section 13(3)绕开了国会的限制,这显示联储似乎开始试图解决信用债市场流动性问题
短期来看,债市流动性缓解,对股市有所帮助。随着美联储全方位政策的进一步落地,美联储直接对信用市场进行支持,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或将得到缓解。而虽然本次联储操作并未包含股票的直接购买,但若信用风险能够随之缓解,股票市场可能也将间接受益
中期来看,美国金融市场资金撤出压力仍存,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还会逐步暴露——
一方面,此前美股“只涨不跌”的预期,以及各类型对冲基金策略所适应的环境也在被打破,这意味着中期美国金融市场资金撤出压力仍存
另一方面,“抗疫”过程中,美国失业的压力、企业盈利下滑的压力也将逐步上升
长期来看,流动性冲击带来的美元强势可能暂告一段落。联储刺激落地之后,若流动性危机能够有所缓解,前期避险带来美元强势或告一段落。中长期来看,美联储动用“超级火箭筒”意味着其通过“征铸币税”的方式向全球转嫁成本,本质上是在透支其信用,带来美元的不确定性


                                 
                                           焦点透视
                 



讲政治:“宽信贷+宽财政”,决策层都“担忧通胀”了!                 
                                 
【博览财经研报】2018-2019年稳增长,实际是一轮货币政策稳增长,2020年稳增长,将是财政政策、信用政策稳增长。或许也正是顾虑“特别国债+高赤字率+全面降息+频繁降准”这样“宽信贷+宽财政”的政策组合,势必引发“流动性泛滥”的遐想,在3.27会议的通稿当中,决策层面对“猪肉降价、油价暴跌”的“大好局面”,却开始“忧虑‘通胀高企’”的风险(此次会议通稿将近两年来持续的“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改为“平衡好稳增长、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即增加了“控通胀”)!
2018-2019年稳增长时期,财政政策实际并没有发力,而是事实上的“紧财政”:一是基建增速居然只有3%左右,显著低于GDP增速,是经济增长的拖累,没有起到任何该有的拉动作用;二是财政赤字率与2016-2017年相比居然下调了,2016-2017年赤字率还有3%,而2018-2019年只有2.6-2.8%
3.27政治局会议彻底改变了财政政策的基调,积极财政政策将真正积极,这也意味着逆周期调节进入新的阶段——
1、“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理论上意味着GDP翻一番目标仍然坚持,2020年经济增长目标可能放在5.5%左右,在一季度GDP大概率负增长的情况下,需要非常强力的需求刺激政策。
2、财政政策基调重大变化,提出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合理增加公共消费,2018-2019年的财政政策“明松实紧”将根本性调整。
3、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例会删除沿用多年的“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或表明重心放在信贷总量的逆周期扩张。
特别国债不计入赤字率,落地速度非常快
3.27政治局会议对于需求侧刺激主要发力点是投资和消费。
投资方面,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紧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
消费方面,合理增加公共消费,要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要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在防控措施到位前提下,要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要扩大居民消费。
其中,重要的新增政策是——
1、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通常意义上,特别国债不计入赤字率,也就是说,发行特别国债和提高赤字率实际是两个政策。赤字率扩大,意味着特别国债之外的政府债务增加,可能的方式包括增加国债、地方债发行,加大减税力度,加大政府投资支出,加大政府消费支出等。
其中,此次会议首次提出“合理增加公共消费”,这与之前强调财政“紧日子”、压缩一般支出的思路有所区别
2、发行特别国债。特别是国债历史上发行过两次,一次是98年补充四大行资本金,一次是07年购买外汇注资中投。特别国债由于仅需要人大常委会同意,落地速度可以非常快。
特别国债的历史上的发行方式主要包括央行通过大行购买、央行定向降准大行购买、社会公众(金融机构、个人)购买。其中,前两者对市场流动性影响较小,有摩擦性影响而没有实质性影响,而社会公众购买会吸收社会流动性,导致利率上行。
在当前资金利率处于历史性低位的时期,即使大部分由社会公众购买,也完全可以承受。预计,可能会采用类似07年的发行方式,即定向降准大行购买+社会公众购买结合的方式,其中社会公众购买比例可能高于07年的1/8
提高赤字率和发行特别国债,实际都是财政政策,毕竟直接刺激经济需求,只能通过宽财政的方式,且可以通过特别国债展期、财政赤字率在未来经济恢复后下调等方式,避免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加杠杆的路径依赖、易放难收的负面效果,具有极高的可逆性,与疫情冲击的特点完全匹配
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或在1-2万亿
整体来看,财政政策开始三箭齐发,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专项债规模。
因此,博览财经认为,今年财政赤字率破3已成定局,很可能会到3.5%。2019年是2.8%,今年可能会突破3%的红线,如果提高到3.5%,可增加7000亿资金,主要用于加大转移支付、基建投入等。
地方专项债规模预计会突破3.5万亿。近几年的专项债规模扩容明显,2015年首度发行1000亿、2016年4000亿、2017年8000亿、2018年1.35万亿、2019年2.15万亿,2020年已经提前下发了1.29万亿,总规模继续扩容,在3.5-4万亿左右,用作项目资本金后撬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助力基建投资,实现稳增长。
特别国债不计入赤字,发行规模会在1-2万亿。财政政策开启危机应对模式,市场期待的特别国债终于来了,此前只发过两次。第一次是为了应对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化解国有四大行高达20%的不良资产,向其定向发行,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第二次是2007年配合外汇储备管理改革,向农行发行1.35万亿特别国债,用于购买2000亿美元外汇,注资成立中投,减轻央行的流动性对冲压力这次,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特别国债。这次和90年末那次比较类似,是真正用来应对外生危机的,这是一种非常规宽松的重要标志,效果比较直接,预计会用于刺激消费
总结
博览财经要强调的是,发行特别国债其作用可能更多是用于促进消费,以扩大消费的方式来对冲外需对经济的拖累。用于促消费,不仅能将支出的选择权交由居民部门和市场,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还可以有效切断“海外经济体正常企业生产与居民消费受影响—外需大幅减弱—居民收入下降—国内消费支出大幅下降—面向内需的企业收入下滑—企业裁员求生—失业增多—国内消费进一步减弱”的恶性循环,充分发挥消费的杠杆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需求,更好地稳增长与保就业。


                        

讲政治:“时隔四年多的降息”大概率会在4月份到来!                 
                                 
【博览财经分析】当前全国有160万亿贷款余额,如果利率降低一个百分点,那么就是1.6万亿,如果降低0.5个百分点,那么就是降低了8000亿的利息成本。这将是给我们疫后全国各级政府、疫中和疫后所有复工企业以及所有贷款居民,发了一个非常大的红包。
近年来,国内货币宽松异常克制,即使是在美联储重启“零利率+无限量宽松”的全球大放水背景下,央妈对本月的LPR仍然按兵不动,降准力度也不及预期,大家都在等大招——调降“存款基准利率”何时能够落地
对此,博览财经认为,综合近期高层的相关政策表态,以及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来看,时隔四年多的降息(是基准利率,不是LPR/MLF这些个“偏门”)大概率会在4月份会到来
从货币政策来看,3.27政治局会议延续了此前的基调,并强调“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未来货币政策重心将逐步转向宽信用,以配合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因此,笔者认为,实质性的降息已经为期不远,而全面降准,MLF和PLS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将更加频繁!
“更加灵活适度”!宽货币正在向宽信贷迈进,不排除存款降息!
2020年3月27日,中央政治局在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2020年3月26日,央行召开一季度例会。
根据这两次会议所传递的政策信号,货币政策可能会加快宽松步伐,宽货币正在向宽信贷迈进,不排除存款降息!
在上述会议的通稿当中,货币政策虽然还是稳健定调,但明确提出“更加灵活适度”!
毕竟,看政策语言主要看“更加”后面的表述,而“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表明货币宽松可能会加快步伐,调降“存款基准利率”概率加大,宽松将进一步升级。央行MLF等公开市场操作可能更积极,LPR降息可能加快,市场预期的存款利率降息也可能会落地。
2月底刘副行长表示“适时适度调整存款基准利率”,近来陈雨露副行长指出“始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特别是要实现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的基本匹配,并略高一些”。“略高一些”耐人寻味,之前都是“基本匹配”,给了市场巨大的宽松想象空间。
社融存量增速可能会高于近两年11%左右的平均水平
就在3.27会议为“宽信贷”定调之前,3月26日央行召开例会也透露出“再宽松”的信号(而在政治局会议之后,央行也立即表态“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与2019年四季度例会相比,重要的变化包括——
1、删除“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不搞‘大水漫灌’”,这个表述变化可能意义非常重大,即我们可能看到M2和社融增速显著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
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一季度GDP名义增速显然很低,要求M2和社融增速与之匹配是不可能的;二是结合删除不搞大水漫灌,可能意味着全年信贷增速会显著高于GDP增速,也就是社融存量增速可能会高于近两年11%左右的平均水平
2、删除“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这一提法开始于2013年四季度,之后沿用长达五年,此次进行删除
如果一个提法之前长期沿用,而此次专门删除,可能意味着确实代表这政策态度的变化。可能的原因包括:
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在过去有两个内涵,一是提高直接融资占比,主要在2014-2016年,二是加大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主要是在2018年-2019年。
对于直接融资比重,实际上这么多年并没有什么进展,基本稳定于5-25%之间波动,较2015-2016年债券大爆发时期占比(40%左右)反而下降了。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显然没有完成,而且应当是长期的政策导向。
主要可能还是政策重点发生了变化,即当前政策重点是全方位的实体经济,特别是疫情受影响较大的实体经济,这与直接融资、高技术含量并不相关,也可能意味着,结构调整不再是当前重心,而是需要总量信贷支持
3、“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改为“平衡好稳增长、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即增加了“控通胀”
这很出乎市场预料,因为对于当前的高通胀,市场其实已经基本不关心了。从3月高频物价数据看,3月CPI大概率回落至4.8%,为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在油价暴跌、猪价企稳的背景下,2020整体通胀压力应当是逐渐减小的。此时央行提“控通胀”,可能是对财政、信贷刺激下可能导致通胀上升的未雨绸缪
4、删除“稳定市场预期”,这一提法开始于2018年二季度例会,之后沿用至2019年四季度例会,此次删掉了这一提法。
此次删除的原因:一是当前中国的市场预期基本取决于美国市场和国际疫情,这些变量是无法控制的,将其作为维稳目标几乎没有操作性。
二是此次例会和中央政治局一致,重心是放在实体经济上,二级市场如何在当下不是那么重要。反过来讲,如果中国经济真的全年能够实现5.5%左右,那么其实市场预期自然能够稳定
整体来看,此次央行例会核心是放在实体经济,“宽信贷”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大。在当前疫情冲击背景下,信贷总量指标可以进行适当的逆周期调节,给予实体经济更多的资金支持。现在看来可能已经得到验证。
没有一次宽松会在半山腰结束!
总结而言,笔者认为,从近期各方面的变化来看,降息可能已是大势所趋,不会等太久——
第一,疫情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有进一步宽松的必要。调降存款基准利率是最高调的降息大招,官方说法是利率体系的“压舱石”,所以一直比较忌讳,前两年基本不考虑,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曲线降息。但疫情后情况有变化,2月底刘副行长表示“适时适度调整存款基准利率”,这种措辞一般预示着政策的变化
第二,全球降息潮导致的零/负利率盛行,客观上给国内打开了降息的空间。如果国外不降,息差会导致资本外流。
第三,降息实际上已经发生,LPR已经调降了3次,市场对存款利率调整也已经有预期,不会对市场情绪产生太大冲击。
第四,银行的钱小部分来自银行同业,大部分来自居民存款,降LPR只是降低了银行从同业拿钱的成本,而占大部分的存款成本依然没有降,不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也就不利于刺激经济,简单来说,降了存款利率,银行能更有意愿和空间去放贷款。
第五,存款利率名义上已经完全市场化,但现实中很多银行依然是按照基准利率定价,调降基准利率仍然有用。
第六,从历史看,没有一次宽松会在半山腰结束,一定是越来越松,直到经济稳定为止,而目前经济显然还没有稳住。区别只在于这一次比较慢、比较谨慎,但方向从来都是确定的,就是逐渐破壁,先是2018破定向降准,然后破全面降准,然后破逆回购利率下调,再破MLF利率下调,脉络是很清楚的,下一步就是破存款基准利率,只不过时间不确定。
总结:降息时间节点,很可能就在4月份!
现在货币宽松的着力点主要是引导LPR下行,其中1年期已经降了4次25个BP,5年期降了2次10个BP,未来还是会继续调降,但受到了成本端的制约。存款利率虽然在2012-2013年已经完成市场化改革,仍要受到利率自律机制的约束,等于存款基准利率*(1+上浮比例),还是与存款基准利率密切相关。这就意味着存款基准利率直接决定银行负债成本,依然十分重要。目前银行的钱小部分来自银行同业,大部分来自居民存款,存款负债在银行总负债占比高达60%,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后可逐步降低银行负债端刚性成本,有利于进一步引导LPR利率下行。
整体来看,今年的“宽信用”虽然不是2015和2009年那样的“大水漫灌”,但会比去年的力度加大、节奏加快,量价同步发力。一方面,通过MLF、PSL、再贷款等方式增加基础货币,资金面延续宽松。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上浮比例降低银行端负债成本,打破LPR利率下行瓶颈和制约,进而继续引导LPR下行,从而有效降低实体融资成本。降息时间节点,很可能就在4月份!


                                 
                                           热点聚焦
                 



美帝的坠落-特朗普骚操作让美疫情迅速成全球第一                  
                                 
【博览财经分析】说新冠疫情是全球百年来最严峻的全球公共安全卫生危机,相信已无太多异议。而在这样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态的历史大事件或者说系统性风险面前,也往往是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转折的时点。
美国总统特朗普从美国出现首例确诊病例以来的一系列骚操作,是美国疫情失控的罪魁祸首。现在美国已成为全球新冠疫情“震中”,成为全球新冠病例最多的国家。特朗普政府却依旧在各种甩锅,不仅造成了其国际同盟的分裂,更激化美国内矛盾,而美国经济遭受的重创超乎想象,大摩等已将美国第二季度增速调为负增长12%-30%,但美联储官员的最惊悚预测是美二季度GDP会跌50%!而美国新增的失业人口将达到500-700万甚至更高。
这让美国的全球政经领导者地位面临巨大冲击。说是有坠落风险,并不为过。
相反,中国则凭借国内抗疫和国际支援上优异表现已经逆袭,加速了中美的此消彼长——当然,能否称为转折点已现还需观察。
而这不仅已经体现在当下的中美经济和金融市场比较中,在两国股市的中长期表现中预计也会非常清晰。
美国已成为全球新冠疫情“震中”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3月27日6时30分,中国以外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44万,累计死亡超2万例。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新冠肺炎大流行呈加速趋势,确诊病例从第一例到第10万例用了67天,从第10万例到第20万例用了11天,而从第20万例到第30万例仅用了4天。从30万到40万只用了3天。尤其美国确诊数在全球飙升最快。果真如世卫组织预期,成了全球新冠疫情“震中”。
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3月27日6时,全美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达到8.24万例,成为全球第一!这也是连续4天新增病例超过1万例。在此前24小时内,全球40%的新增病例都来自美国。累计死亡病例已经破1千200例。
其中纽约州疫情最为严重,确诊病例超过4万。另外,路易斯安那州成为美国又一个因疫情被列为“重大灾区”的州。受疫情影响,此前纽约州、华盛顿州、加利福尼亚州及艾奥瓦州已被列为疫情“重大灾区”。每日患者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呈倍数增长。在此情势下,特朗普最近的日子也不好过。
3月23日,前美国总统国土安全与反恐助理托马斯·博塞特警告说,美国可能很快会成为世界上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同日,纽约市长白思豪警告,如果联邦政府再不采取紧急行动,纽约市医疗物资将在10天内耗尽。
纽约州州长预计要到5月初纽约州的疫情才会到高峰。澳大利亚政府和卫生官员甚至预计,新冠疫情将至少持续6个月。
更惊悚的是,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研究了现有的病例数据库后认为,美国未被发现的新冠肺炎病例是已报告病例的11倍!而且在未来两个月内,即使现有的防控措施让感染传播速度能够降低一半,到5月也可能有多达65万人感染,而这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并实施进一步的社会封锁措施。
该小组认为自1918年以来,美国还从未见过这种灾难程度的传染病,需要做出自二战以来从未见过的牺牲,难免会出现巨大的混乱。找到出路不容易。
特朗普政府应对疫情不利却各种甩锅激化美国内矛盾
从之前的“不必担心疫情传播到美国”,再到“大号流感论”,“不检测就不会有确诊“等一系列惊人言论,然后是自夸“自己疫情防控工作干的不错”,到最后特朗普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23日终于承认“不再认为美国已经控制住了”致命的新冠病毒……特朗普在2020的大选年一次次将自己的脸打的越来越肿。但是他现在依然在国内国外各种甩锅,又是中国病毒……又是各州应该自己想办法……又是“世卫组织偏袒中国”……
但结果除了引发国际上中国的愤怒驳斥,重新点燃了两国之间的外交紧张,欧洲盟友的不屑鄙视和日韩的吐槽,更是加剧了美国国内政治社会的分裂。
3月22日,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指责总统特朗普未能为全球大流行病做好充分准备,而只会说“谁能想象到这一点?谁能预料到这一点呢?我们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疫情最严重多番呼吁却迟迟得不到援助的纽约州州长更是直接开骂特朗普只会大吵大嚷、信口开河。
现在政客、名人、网红、甚至NBA球队都已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测试,且这一串拥有金钱、名声和权力的名字越来越长。但同时,美国某些地区的测试工具仍然短缺,医护人员和许多病人无法得到诊断,这越发激起人们对精英主义和特殊待遇的指责,并又引发一场直抵白宫的全国大讨论,而特朗普对此的回应是:也许这就是人生。有时候确实会发生这种情况!
特朗普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的荒谬做法,同样在美国国内激起反对声浪。尤其引发很多美籍亚裔人的愤怒。认为这是明目张胆的种族歧视!包括国会议员和卫生专家在内的很多人则担心,这种称法会引发针对亚裔的歧视和仇恨。
很多美国网友也第一时间站出来为中国抱不平,指出病毒没有“国籍”,不能通过歪曲病毒名称的方式诋毁别国。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30%2F1585540220185857.jpg
同时也严重加剧了代际矛盾。一些年轻人半开玩笑地将这种致命病毒称为“婴儿潮一代消灭者”,因为它对老年人最为致命。老人们则不出所料地进行反击,批评大学生们在有人殒命之时,还在开“新冠派对”。随着越来越多的白领开始在家远程办公,失业者和没有保险的小时工对贫富差距再添一层愤怒。
新冠病毒导致的最严重裂痕,可能是劳动力不平等。只有约三分之一的美国劳动者说,他们可以在家工作,其中大多数人是白领,收入较高,享受良好的医保和带薪休假政策。很多所谓的“基本”工作,比如生产卫生用品的工厂的蓝领工人,或者在药店和食品店工作的人,都没有选择在家工作的权利,享受带薪休假和医保的比例也较低。这些人以女性或有色人种居多。
至于特朗普持续将疫情甩锅中国的做法,也遭到美国舆论的炮轰。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主任安东尼·福西明确表示,特朗普对华指责不符合事实,但我拦不住。至于特朗普把新冠病毒说成“中国病毒”,福西也再次给了特朗普“难堪”,说自己“不会这么说”而且是“永远不会”。
特朗普甩锅中国的做法反而加剧了外界对于美国疫情的质疑。美国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尔德早前就承认:一些本被认为死于流感的美国人,事后被检测发现患有新冠肺炎。另外他还指出,美国在“零号病人”以及感染者人数、病毒来源等方面的数据公开都做得不够。中国外交部指出,其实是美国欠我们一个解释!
但美国的疫情形势已经如此严峻了,特朗普还是把他重视大选,股市和经济更甚于美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商人本质体现的淋漓尽致。
特朗普在23日的白宫新冠肺炎新闻发布会上竟然说要重新考虑隔离政策!他说:美国将再次并很快恢复正常,很快。而这距其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才过去十天……结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主任汤姆·英格莱斯直接警告说:如果特朗普总统解除对美国的封锁,到疫情高峰期时,医疗保健系统将完全不堪重负甚至崩溃。”新冠肺炎将“广泛、迅速、可怕地扩散,数百万人可能会死亡”!
这……
连现在同陷入分裂中的欧洲盟友都直接哀叹:现在美国的分裂程度如果没有超过欧洲,至少也跟欧洲不相上下。
美国经济遭受重创,最惊悚预测是二季度跌50%!
这次疫情对全球经济而言,毫无疑问是一记重锤!本来全球经济就疲软不堪,而这场疫情在全球的扩散,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而由于美国GDP中八成是靠服务业,而新冠疫情打击最直接,影响最大的就是服务业。所以美国疫情的加速爆发对经济冲击非常大。
在中值为“乐观”的预测中,经济学家认为今年美国经济产出下降幅度将多达1.5万亿美元。尤其第二季度经济将出现极为剧烈的收缩,但到2020年第三季度会出现复苏,增长1.7%,第四季度将增长3.1%。就业方面的乐观估计则是,因为疫情美国今年的就业岗位损失将达500万个。
《华尔街日报》21日对34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显示,衰退现在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这项调查预测衰退至少会持续几个月,其严重程度在某些方面相当于2007年至2009年那场由房地产和次贷崩溃引发的衰退,甚至可能超过后者。
摩根大通预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今年将下降1.8%(在疫情暴发前,他曾预测产出将增长1.5%),就业岗位将减少700万到800万个。
IHS马基特公司首席美国经济学家预计:美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减少1.5万亿美元。而二季度将出现13%负增长,直到第四季度才出现的增长反弹。
而美国银行和英国牛津经济咨询公司对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预测均为下降12%。
高盛在最新预测中则认为,美国经济产出今年将下降3.1%,二季度GDP将暴跌24%。失业率将从目前的3.5%飙升至9%——失业率上次的峰值是10%,出现在2009年10月,即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崩溃后。
实际上,上述预测仍然过于乐观或者是对疫情发展的预估不足。美联储一位官员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詹姆斯·布拉德预测,由于为应对新冠病毒而停工,美国第二季度的失业率可能达到30%,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史无前例地下降50%。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23日警告称:新冠肺炎疫情给美国造成的衰退程度将超过此前预期。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接近全球金融危机时的低点,美国经济增幅将创74年来低点。美国第二季度GDP将创纪录地大幅下跌30.1%。
虽然上述机构分析都是一家之言,存在明显的随行就市,但美国经济的悲观程度可想而知!
仅波音受的冲击就会影响250万就业岗位
疫情对美国企业经济的冲击,从波音的遭遇中可见一斑。作为全球化公司,波音的生产线不仅限于本土。787和767重要零部件工厂就在意大利,波音引擎供应商通用电气也有大部分工厂在意大利,目前意大利已经全国封锁。此外,波音787机翼、中央翼盒和前机身等大部件的生产都集中在日本航空重镇爱知县,而爱知县目前是日本疫情的重灾区。这让波音现在的生产和供应遭到巨大冲击。
另外,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估计,全球客运航空公司今年损失可能高达1130亿美元。所有大型航空公司都受到疫情的负面影响。这也让美国航空巨头波音公司原本就因737 MAX飞机缺陷遭受的重创,雪上加霜。据波音公司的数据,截至2月底,客户于2020年已取消43架737MAX客机订单,净订单数量为负。
而波音是美国第一大出口商,其背后代表着航空制造业产业链上的1.7万个供应商,250万个就业岗位,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坦诚,波音遭遇的危机可能会使美国2020年的经济增长下降多达0.5个百分点——波音遭受的重创其实也是现在美国很多企业在经济和股价上正在承受的痛苦局面。3月以来,波音在美股累计下跌超过60%,同期美股指数则跌去了40%。
总结
疫情本就是全球悲剧,特朗普政府一直的骚操作更是加剧了悲剧在美国的惨烈上演程度,这也美国这一早已摇摇欲坠的老大帝国,更是面临更快速跌落的风险。相反,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更加凸显。
而这都已经在经济预期和股市层面进行反馈。


                                 
                                           决策参考
                 



讲政治:“全面宽松”力保小康、脱贫、翻一番“全垒打”!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30%2F1585540117431566.jpg
【博览财经研报】3月27日的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换言之“完成全年目标”已经是“政治任务”(用领导人的话说就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不能“反口”)!
而在一季度必定“负增长”,二季度恐怕也不大给力的情况下,要完成全年不少于5.5%的GDP增速(否则无法实现上述三大目标),下半年的经济增速估计要高达8%以上,才能确保全年达标!
在全球经济面临疫情冲击,出现“大衰退”风险的情况下,要达成全年三大目标的“全垒打”,就只有财政、货币“双积极”(也既“宽信贷+宽财政”的火箭炮组合),才能实现
为此,“神隐多年”的“特别国债”重出江湖,多年来“事实上‘紧缩’”的财政赤字要 “明确提高”,以至于决策层要在“二师兄降价、油价已经暴跌”的现在,“突兀”的提出“控通胀”
听懂领导人的“政治表态”!
此前若干次的领导人讲话当中,已经反复强调过“小康、脱贫、翻一番‘一个也不能少’”!
言下之意,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不可能少于5.5%(达成翻一番的“小目标”),不可能“1-2%的‘微增长’”,更不可能出现某些人所期待的“负增长”!
但很遗憾,诸多“市场派”分析人士,可能没太听懂领导人的“政治表态”,还是在屡屡强化“经济研究”的成果“今年必定‘衰退’”,与此相关的“全年GDP增速仅1-2%”的研究报告纷纷出炉;
问题是,如果全年GDP增速真的只有“1-2%”,试问,决策层拿什么去实现“全面小康、全部脱贫”?拿什么去实现“2020比2010‘翻一番’”的政治任务
别忘了,不久前才“修X”的啊,不是到了2022年,“往后”就没“事”了啊!
(想想人家川建国,已经确诊12万+,还在蹭蹭的往上蹿,为啥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鼓噪4月12日“复工”?美股的牛,已经“吹”爆了,如果连经济的牛也没保住,年底的大考,恐怕难及格啊!按照川建国同志的牛逼脾气,他肯定不愿意当“老布什”,至少也得混个“小布什”,虽然他的偶像是里根……)
因此,究竟如何评估2020年中国经济的“最终走势”,决不能仅仅看“学院派、市场派”的“经济学分析”;
更得考虑“掌握着‘庞大经济资源、充足政策储备’”的“上层建筑”,准备如何活学活用“政治经济学”
领导人再次强调了“实现全年目标”的战略决心!
博览财经注意到,3.27会议明确“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而在2.21政治局会议的表述则是“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此次增加了“确保”二字,更加充分表现了政策层的决心。
根据“十八大”的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数量化的目标,就是两个翻一番: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而根据多家券商的测算,实现翻一番的“小目标”,2020年需要至少5.5%的GDP实际增速。
这意味着2020年政府工作目标仍然将定在5.5%左右以实现GDP翻一番目标
下半年GDP增速至少要到8%+:一场“仰攻”的硬仗!!
当然,由于一季度已经“沦陷”,所以后面三个季度必须“打硬仗”!
而且是在全球经济都陷入“衰退疑云”、外需基本“无望”的大环境下,去打一场“仰攻”的硬仗!!
据测算,如果要实现2020年全年5.5%,在一季度经济增长的“不同假设”情况下,究竟需要多少二三四季度的GDP增速,达到“什么夸张”的程度——
一季度GDP增速0%,需要二至四季度GDP增速6.9%;
一季度GDP增速-2%,需要二至四季度GDP增速7.5%;
一季度GDP增速-5%,需要二至四季度GDP增速8.3%。
……
众所周知,由于1-2月工业增加值显著为负,且服务业停工情况可能高于工业,因此目前市场普遍预计一季度GDP增速为负值,只是负多少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8.3%;重要物资生产保持增长,新兴服务业持续发展。
如果没有疫情,工业增加值应该增加5%-6%,疫情使得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了18个百分点。某些人员接触密集的服务业部门下滑更多,甚至超过50个百分点。3月的经济活动水平与前两个月的平均指数基本持平。
需求方面,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生活必需品销售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保持增长。
1-2月份,餐饮收入4194亿元,同比下降43.1%,汽车类,家具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这些消费品类增速同比均下降在30%以上,表明终端消费市场的需求被明显的抑制。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7.5%,表明国内生产供应端受到压制。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30.3%。
按美元计价,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919.9亿美元,下降11%。其中,出口2924.5亿美元,下降17.2%;进口2995.4亿美元,下降4%。
“宽信贷+宽财政”双管齐下,决策层都开始“担忧通胀”了!
如果按照历史工业增加值季度同比与GDP同比的相关性推算,即使考虑数据处理的合理平滑,一季度GDP增速好于-2%至-5%的可能性也不大,这表示二至四季度GDP增速需要至少7.5-8.3%,显著高于近年来的经济增速
再考虑至少二季度外需肯定是不行了,甚至悲观预期下三季度外需也不行,实现如此高的经济增速,只能依靠显著的需求端逆周期调节,特别是财政政策需要显著发力
这就是为什么“神隐多年”的“特别国债”重出江湖,多年来“事实上‘紧缩’”的财政赤字要 “明确提高”,以至于决策层要在“二师兄已经降价、油价暴跌”的现在,“突兀”的提出“控通胀”!(虽然有疫情限制国内外供给的因素考虑,例如越南不再出口大米,甚至安全套都停产等等,但恐怕也有预防“宽信贷+宽财政”两大火箭炮+海外无限量宽,使得流动性预期叠加,带来涨价预期的考虑!)


                        

市场还没投降,至暗时刻还没到来,抄底须等待这六个信号!                 
                                 
【博览财经分析】博览财经注意到,虽然美股一个月的暴跌,让不少投资者认为这已经是至暗时刻。但是实际情况是,如今可能只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经济萧条的开端。
自危机爆发以来,投资者已经从新兴市场撤走了830亿美元的资金,创下有史以来最大的资本流出
但如果不打破抛售螺旋,那么在如此动荡的市场中,即便是10%至15%的快速猛烈反弹,最终也只是图表上的符号而已
熔断、熔断、熔断……严格来说,有人预料到了疫情对经济和市场的打击,但是没人预料市场出现了如此惨烈、极端、以及罕见的暴跌。
3月以来,标普500指数4%的涨跌幅已经成为了常态,市场也在一次次的大涨和大跌中不断下跌。
以3月12日为例,当日标普指数跌幅达到9.5%。当日标普500指数较50日均线至少低了22%。而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十分少见。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尽管市场曾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短期大幅下挫的情形,但是过去的经验并没有办法给今天的市场提供精确的指引
有分析师比较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时期发现,当时的股市急速下跌了33%,随后花了2年的时间才恢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年流感流行时期,也正是一战期间。
也有人对比了1969年的流感大流行,当时流感的爆发导致标普500指数从历史高点迅速下跌了36%。那一次股市恢复的相对较快,但是与今天不同的是,当时并未出现商铺大规模停业的严重情况
市场还没投降,至暗时刻还没到来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节点,如果标普500指数不能保持在2300点附近的水平,那么下一个下跌技术目标2150点甚至看起来不那么可怕,因为它“仅仅”下跌了6.7%,还不到上周跌幅的一半。
尽管美国股市此前经历了暴跌,但是很难讲现在已经到了所有股票都已经跌到位的情况。对于已经进入熊市的美国股市来说,距离市场真正“投降”——就像2009年3月那时候一样,可能还有一两次大跌
标普500指数在2009年3月9日跌至666.79点。就在人们万念俱灰的时刻,美股的上一轮牛市悄然开启。
博览财经认为,股市并非是一次就见底的,如今美股正走在美股这轮探底的路上。不过在美股不断探底的过程中,市场的恐慌情绪也会逐渐降低。
投资公司Guggenheim Partners的全球首席投资官Scott Minerd直言:如果非要让我指出一种风险的话,我要说的是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糕的风险,而不是变好
他指出,现在,投资者在许多领域仍然抱有希望,这可能表明过去一个月遭受重创的市场最坏的情况还没有结束。
他说:由于市场还没完全投降,这个时候大举进入股市或者债市,还为时尚早。
加拿大皇家银行美国股票策略主管Lori Calvasina也持类似观点。他表示,一小部分投资者仍然希望熊市能短暂存在或迅速反弹,这一事实可能意味着市场可能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情绪仍然有恶化的空间,现在宣布标普500指数触底或终结近期股市的剧烈波动还为时过早。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认为,海外市场超卖的程度已经到达历史最高水平,市场情绪极度低迷。虽然过去几周,市场只出现了几次短暂的技术反弹。但信用息差、美元强势以及标的股票相对于相应ETF的折价都表明,市场内部结构已经崩溃。
因此,洪灏预判,即使股市有反弹,也是暂时的,技术性的,并将继续迷惑那些鲁莽的交易者。
而对冲基金大佬、Appaloosa创始人David Tepper也表示,随着市场大幅下跌,他正在谨慎地购买一些股票,特别是科技股。但Tepper不认为股市已经触底。
他预计随着疫情发展和经济受到打击,美股可能还会再跌10%至15%,只有国会通过了财政刺激政策后,大盘才有触底的希望
他表示,投资者必须小心,疫情可能是改变游戏规则的事件。
疫情对公司基本面的影响可能才刚刚开始——
新增病患数量依然在持续攀升;
全球航空业几乎陷入停顿;
万豪等知名企业正在裁掉数千名雇员;
可口可乐等大宗消费股仍然被抛售;
不论美联储祭出什么大招,美股依然自顾自下跌;
已经有多家投行警告,美国二季度GDP将会严重萎缩……
如果考虑大量美国公司背负的债务,如果疫情持续下去,很难想象市场短期内会有持续性反弹。
高盛:要抄底,等这六个信号
高盛指出,市场在危机中触底的原因是深尾风险降低。要想思考市场低谷的条件,需要对危机中推动市场复苏的因素做出解释。
高盛的核心观点是,股票市场通常在经济真正复苏之前,自我修复。
高盛认为,在更加宏观的层面看,认为六个条件将有助于限制当前的种种不确定性:
1. 美国和欧洲感染病毒的案例数量增长开始趋于稳定,增长曲线趋于平稳。
2. 对经济中断的深度和持续时间的可预见性。
3. 全球性的、足够的经济刺激。
4. 融资和流动性压力得到缓解。
5. 主要资产严重低估,头寸减少。
高盛称,在过去的几周里,已经看到资产大幅贬值,价值洼地可能已经出现。但从广义上讲,市场估值还没有达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或超卖水平。
例如,就新兴市场外汇而言,“中间货币”目前处于“中等”低估水平(相当于2016年初或2018年秋季);要达到“严重”低估,还需要贬值3%。类似的,欧元主权利差基准测试表明,还没有处于超跌区域。
6. 其他尾部风险没有加剧。
至少在理论上,经济要从新型冠状病毒中恢复应该比2008年会更快,除非经济收缩和市场反应导致其他因素破裂。这是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关注的问题:既要评估最终的复苏前景,也要考虑市场动荡可能进一步扩大和加深整个经济负面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3-29 14:59 , Processed in 0.155858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