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中国首席财经内参2017.9.2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7 08: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购房开支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此消彼长,地产“速冻”是“消费板块”的最大利好!》:博览研究员认为,房地产市场的“速冻”对“消费板块”构成最大利好。有关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中国整体的消费增速一直处于下行通道,而导致居民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则是居民收入的不断下降。然而,去年四季度正值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开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现了拐点,止跌反转。这不得不说,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房地产形成跷跷板效应。房地产调控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了。而,居民消费水平总体提高又受益于居民收入增速的回升。对此,博览研究员认为,此次国庆节前夕,房地产再次迎来严厉限制措施,那些未流入房地产的资金有望进入到消费领域,将推动中国的消费规模大幅上涨以及促进中国的消费升级。

《房地产“抽血”渐褪,居民消费升级,该如何掘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次消费升级,当前我们正处于第三轮消费升级阶段,消费结构的演变会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此次升级在强力推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很多产业带来了投资机会。从定性角度看,结合马斯洛需求路径以及我们目前的现状,博览研究员认为,中国当前正处于消费升级的黄金期,以服务消费、品质消费、品牌消费引领的消费热潮有望持续升温,未来服务消费发展空间巨大,而传统消费在消费升级浪潮中也将实现蜕变,获得新生。具体有如下三个方向:其一、把握以幸福产业为代表的服务消费的总量机会;其二,把握传统消费转型升级的结构性机会;其三,把握城镇化浪潮中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消费升级的机会。定量分析结果也显示,可以考虑配置的行业是白色家电、汽车整车、食品加工、饮料制造、汽车零配件、机场、服装家纺、航空运输、高速公路、医药商业、中药、家用轻工、景点、化学制药、旅游综合。




                           catbg01.gif                  博览视点
catbg02.gif                  



购房开支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此消彼长,地产“速冻”是“消费板块”的最大利好!                 
【研究员】:柯彩 田文
结论:博览研究员认为,房地产市场的“速冻”对“消费板块”构成最大利好。有关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中国整体的消费增速一直处于下行通道,而导致居民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则是居民收入的不断下降。然而,去年四季度正值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开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现了拐点,止跌反转。这不得不说,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房地产形成跷跷板效应。房地产调控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了。而,居民消费水平总体提高又受益于居民收入增速的回升。对此,博览研究员认为,此次国庆节前夕,房地产再次迎来严厉限制措施,那些未流入房地产的资金有望进入到消费领域,将推动中国的消费规模大幅上涨以及促进中国的消费升级。

                                 
1506469582805444.jpg

【博览财经研报】自2012年以来,中国整体的消费增速一直处于下行通道,而导致居民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则是居民收入的不断下降。然而,去年四季度正值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开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现了拐点,止跌反转。

博览研究员认为,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房地产形成跷跷板效应。房地产调控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了。而,居民消费水平总体提高又受益于居民收入增速的回升。对此,博览研究员认为,此次国庆节前夕,房地产再次迎来严厉限制措施,那些未流入房地产的资金有望进入到消费领域,将推动中国的消费规模大幅上涨以及促进中国的消费升级。
……
9月22日,全国6个重点城市再次掀起楼市调控风暴!南昌、南宁、重庆、石家庄等城市,市调控加码。其中,石家庄即将出台极其严厉的新政,直接“冻房”,让炒房彻底歇火,新政规定:家有2套房的,5年内不准卖;家有3套房的,8年内不准卖。炒房客彻底歇火!
博览研究员认为,房地产市场的“速冻”对“消费板块”构成最大利好。
究其原因,只要我们了解此前房地产市场到底占据了多大的社会资源,以及今后在“调控高压”之下,可能被迫“回吐”多少来反补“实体经济与消费”,我们就能够明白,为何“顶层设计”要把房地产等领域长期“霸占”的资源给“轰出来”——
购房者提供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巨大,占银行零售贷款的比重已超过50%。目前,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0.1万亿元,占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比重高达67.6%。
地产繁荣背后是居民杠杆飙涨。中国居民部门债务率飙升速度飞快!如果考虑到长短期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我国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2017年7月已经突破了53%,如果按照当前速度扩张,到2017年底预计将达到56%左右。而,该数据在2015年底仅为45%。
房地产大概占据了多大的社会资源?
银行涉房贷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贷款,包括个人住房贷款、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等;二是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物的其他贷款,包括地方政府及其他非房地产企业以土地或房产作为抵押物获得的银行贷款。本节将主要对涉房贷款的规模进行测算。那么银行这些涉房资金规模大概有多大呢?
◆购房者提供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购房者提供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巨大,占银行零售贷款的比重已超过50%
截至2017年6月末,银行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4.5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29.72万亿元,占银行类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总额的25.9%。其中房产开发贷款余额6.4万亿元,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6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0.1万亿元,分别占所有房贷余额的21.5%,4.6%和67.6%,其他房贷占比为6.3%。
如下图所示,我们很显然就能看出个人住房贷款占各种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比重最高:
1506469600149955.jpg
◆根据对四大行、13家股份制银行、10家城商行和8家农商行的数据统计,抵押贷款约占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43%,其中绝大多数抵押物为土地或者房产。
1506469612434807.jpg
由此我们测算,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物的贷款规模约为39.4万亿元,剔除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物的直接涉房贷款,可得出以房地产为抵押物的其他贷款规模约为13.6万亿。
◆地产繁荣背后是居民杠杆飙涨。
居民杠杆飙升,换来这轮地产的繁荣。中国居民部门债务率飙升速度飞快!如果考虑到长短期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我国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2017年7月已经突破了53%,如果按照当前速度扩张,到2017年底预计将达到56%左右。而在2007年的时候,我国居民部门的债务率还不足20%。美国居民部门债务率从20%提升到50%以上用了接近40年时间,而中国用了不到10年,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飙升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1506469627335918.jpg
在去年新增的12.7万亿的银行表内贷款中,有45%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如果算上住房公积金贷款,居民部门负债去年增加了7.1万亿,今年上半年增加了4万亿,同比多增近7000亿。
居民中长期贷款分为消费性和经营性,主要与购房贷款有关。具体而言,消费性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合计占了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八成以上,相应的经营性贷款比重在2014年以来则从17%降至当前的13%。居民消费性中长贷和公积金贷款的最主要用途均是购房,且仅仅个人购房贷款就在居民中长贷中的占比接近80%。
1506469669770237.jpg
根据海通证券测算,去年房地产相关行业贡献了35%的经济增长,而今年上半年虽然有所回落,但贡献率依然有27%。
2014年的居民的新增中长期贷款只有2.2万亿,2015年升至3万亿,2016年激增至5.7万亿,再加上8千亿公积金贷款,16年居民与地产有关的贷款达到6.5万亿,几乎一半的地产销售都靠贷款,而当年中国的GDP也就在70万亿出头。
个人购房贷款也正是过去两年居民中长贷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015年下半年开始居民大举加杠杆买房,新增个人购房贷款占新增居民中长贷的比重从82%飙升至2016年3季度的90%,几乎撑起全部的居民中长贷,成为驱动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的主要因素。2016年下半年起,在严厉的限购限贷政策下,新增房贷小幅降低,但2017年上半年新增个人购房贷款2.3万亿,绝对规模仍明显高于2016年之前的水平。
1506469690304927.jpg
今年以来居民短期贷款增速也在大幅回升。今年以来,居民新增购房贷款小幅放缓,中长期贷款增速从年初的30%略降到26%,增速仍在高位。但与此同时,居民短期贷款也出现了高增长,今年前7个月从9.6万亿增加到10.6万亿,且连续6个月同比多增1000亿以上,相比之下,去年全年的居民短期贷款仅增加6500亿元,因此居民短期贷款余额增速也大幅回升到15%。
通常,居民的短期贷款主要是汽车贷款,然而今年前七个月的国内汽车销量没有增长,这说明激增的居民短贷很可能流入了地产市场。通常居民消费贷会记入个人的征信记录,但是很多银行发明了以信用卡为基础的信用贷,最高额度可以达到30万,不用任何抵押,只要求稳定收入,而且可以先息后本,这样在央行征信中不显示贷款余额,只显示每月流水,而且由于最初显示的是利息支出,所以可以将个人收入大幅放大,同时申请几家的信用贷就可以凑齐购房首付。
因此,博览研究员认为,短期消费性贷款的爆发式增长同样可能与地产销售密不可分。
◆如今房地产十一前期又再次迎来新政(主要为限售政策)。决策层在降低房地产库存同时,持续使用“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使得房地产成为一个“有价无量”的市场。而,这次我们看到的是,这次政府是在“限购限贷”基础上放更大猛药“限售”(直接不能卖),速冻房地产市场。对此,博览研究员预计,未来房地产成交量将会进一步下降。
以上分析看,房地产消耗占据着社会庞大的资源。而,房地产外面的资源一旦无法再进入到这个市场,那么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更可能是用于去消费。
房地产对社会资源的虹吸效应即将褪去,大消费时代来临
消费总体将受益于居民收入增速回升 。如下图所示,2017年以来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显著回升。自2012年以来,中国整体的消费增速一直处于下行通道,而导致居民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则是居民收入的不断下降。然而,去年四季度正值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开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现了拐点,止跌反转。
1506469705975974.jpg
2011年四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尚处于15.4%的高点,而后持续下降至2016年三季度的7.2%。伴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从2011年四季度18.1%的高点下降至2016年三季度的10.7%。自2016年三季度以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稳中向好,由10.7%持续上升至2017年二季度的11.0%。此外,相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17年以来乡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提升的幅度更大。
如下图所示,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未来收入信心水平明显提升。根据央行调查显示,居民的消费意愿自2016Q3以来迅速提升,达到了阶段性历史高点,而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信心从2017年开始也出现了缓慢回升。
1506469735340501.jpg
综上所述,这不得不说,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房地产形成跷跷板效应。自2012年以来,中国整体的消费增速一直处于下行通道,而导致居民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则是居民收入的不断下降。然而,去年四季度正值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开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现了拐点,止跌反转。
房地产调控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了。而,居民消费水平总体提高又受益于居民收入增速的回升。对此,博览研究员认为,此次国庆节前夕,房地产再次迎来严厉限制措施,那些未流入房地产的资金有望进入到消费领域,将推动中国的消费规模大幅上涨以及促进中国的消费升级。


                                 
                           1506470109785509.jpg                  决策参考
1506470127746926.jpg                  



房地产“抽血”渐褪,居民消费升级,该如何掘金?                 
【研究员】: 柯彩
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次消费升级,当前我们正处于第三轮消费升级阶段,消费结构的演变会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此次升级在强力推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很多产业带来了投资机会。从定性角度看,结合马斯洛需求路径以及我们目前的现状,博览研究员认为,中国当前正处于消费升级的黄金期,以服务消费、品质消费、品牌消费引领的消费热潮有望持续升温,未来服务消费发展空间巨大,而传统消费在消费升级浪潮中也将实现蜕变,获得新生。具体有如下三个方向:其一、把握以幸福产业为代表的服务消费的总量机会;其二,把握传统消费转型升级的结构性机会;其三,把握城镇化浪潮中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消费升级的机会。定量分析结果也显示,可以考虑配置的行业是白色家电、汽车整车、食品加工、饮料制造、汽车零配件、机场、服装家纺、航空运输、高速公路、医药商业、中药、家用轻工、景点、化学制药、旅游综合。

                                 
【博览财经研报】房地产与消费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受房地产挤压效应的释放,非耐用消费品的增速则会有明显上升,而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速则有明显下降。同时,中国居民人均收入到了8000美元/年,中国也开始面临着消费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次消费升级,当前我们正处于第三轮消费升级阶段,消费结构的演变会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此次升级在强力推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很多产业带来了投资机会。
◆从定性角度看,结合马斯洛需求路径以及我们目前的现状,博览研究员认为,中国当前正处于消费升级的黄金期,以服务消费、品质消费、品牌消费引领的消费热潮有望持续升温,未来服务消费发展空间巨大,而传统消费在消费升级浪潮中也将实现蜕变,获得新生。具体有如下三个方向:
把握以幸福产业为代表的服务消费的总量机会。
把握传统消费转型升级的结构性机会。
把握城镇化浪潮中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消费升级的机会。
◆定量分析结果也显示,可以考虑配置的行业是白色家电、汽车整车、食品加工、饮料制造、汽车零配件、机场、服装家纺、航空运输、高速公路、医药商业、中药、家用轻工、景点、化学制药、旅游综合。
受房地产挤压效应的释放,非耐用消费品的增速则会有明显上升,而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速则有明显下降,中国面临消费升级
关注房地产挤压效应的释放:在房地产销售上行周期,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支出增速会有明显上升,而对应的非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速则有明显下降。相反,在房地产销售下行周期中,非耐用消费品的增速则会有明显上升,而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速则有明显下降。在这方面中美是一致的。
1506470143868555.jpg
1506470281601661.jpg
1506470269416942.jpg
因此,随着销售面积增速的不断下降,之前压制消费品支出的因素会不断减弱。
实际上,从金融数据中我们也可以明显地看到房地产销售激增对于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在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房贷)激增的同时,居民一年期以下短期贷款(主要是消费贷款)的增速一直在很低的位臵。
展望2017年四季度到2018年,宏观经济中一个比较确定的变化就是房地产销售增速将出现明显回落。随着各地房地产降温政策的进一步延续,预计随着房地产整体上将会进入下行通道,限购政策使得很多潜在买房需求被压制。
因此,随着销售面积增速的不断下降,之前压制消费品特别是可选消费品支出的因素会不断减弱。从这个角度来看,博览研究员认为旅游、酒店、影视、奢侈品等可选消费品会有不错机会,国外的相关历史数据显示,旅游、奢侈品等可选消费品的弹性往往是最大的。
这不仅仅体现了房地产与消费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同时也显示了中国居民人均收入到了8000美元/年,中国也开始面临着消费升级。
房地产相关资源的转移叠加中国消费升级,消费投资机会在哪里?
上面分析到,房地产退潮叠加中国消费升级,那些非耐用品尤其是可选消费品支出有望得以释放。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2016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4.6%,未来消费提升空间仍然巨大。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规律,人的消费需求会经历从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到社交需求到尊重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在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对生存、安全的需求,将逐渐转化为生活品质、个性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上。中国已经从贫困温饱阶段进入了小康、富裕阶段,居民消费也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品质、品牌消费成为当前消费升级的主要方向,并有继续向品位消费和品格消费升级的趋势。
1506470258732295.jpg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次消费升级,每一次升级都有其深深的时代烙印,而每次消费升级都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消费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而经济增长会使得居民的收入水平上升,从而提升消费水平,推动消费升级。
当前我们正处于第三轮消费升级阶段,消费结构的演变会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此次升级在强力推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很多产业带来了投资机会,比如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领域。
1506470247285754.jpg
本轮消费升级和前两轮的主要动因有很大区别:第一轮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必需品供给的增加,第二轮是大众市场普通商品的普及,与收入增长和城市化密切相关,此次消费升级则是商品与服务的品质升级,主要与财富积累、人口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不可否认城市化与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本轮升级仍有推动作用,但效应有限。
◆从定性角度看,结合马斯洛需求路径以及我们目前的现状,博览研究员认为,中国当前正处于消费升级的黄金期,以服务消费、品质消费、品牌消费引领的消费热潮有望持续升温,未来服务消费发展空间巨大,而传统消费在消费升级浪潮中也将实现蜕变,获得新生。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掘金消费升级投资机会:
1506438187393317.png
◆上面的定性分析对应到A股市场,消费升级涉及食品饮料、家用电器、汽车、医药生物、休闲服务等多个行业。按照上文分析,无论是新兴服务业还是传统消费行业,在新一轮消费升级浪潮中都将有所受益。
从行业配置角度,当前市场风格更偏向追求业绩确定性,业绩稳健、分红率较高、估值偏低的消费行业受到市场青睐,此外,龙头企业在消费升级中更具品牌效应及竞争力,行业集中度水平成为行业配置的考量因素。
对此,长城证券统计出符合消费升级主题的40个申万二级行业,并根据净资产收益率、年度股息率、行业估值水平、行业集中度这几个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
结果显示可以考虑配置的行业是白色家电、汽车整车、食品加工、饮料制造、汽车零配件、机场、服装家纺、航空运输、高速公路、医药商业、中药、家用轻工、景点、化学制药、旅游综合——
1506438225178351.png


                        

本次消费股上涨与4、5月炒“大白马”时有何不同?                 
【研究员】:陈果
结论:博览研究员认为,虽同为上涨,但本轮消费股行情和4、5月份那一波存在差异:4-5月份消费股上涨是一行三会一致强监管、严打市场“不合规”动作、政策产生了不确定性后,资金寻找确定性因素的避险性选择;本次消费股上涨的背景则是尽管市场也依然存在着“存量问题”但并非政策监管的重点,有关部门正在寻找新的不确定性(譬如房地产市场),其上涨更多地是基于政策和市场均越来越关注于需求端因素,经济数据发生实质性改变,消费数据有良好表现所致。

                                 
【博览财经研报】※如何看待近期消费股的再次崛起?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消费股重新上涨主要由于近期市场越来越关注到需求因素,因此产生投资逻辑转变、市场风格切换所致:一方面7、8月份实体经济数据的持续回落,近期房地产调控的不断加码,房地产销售增速同比下降至-30%,让市场开始重新认识周期品长期面临的需求不足的现实;另一方面与消费相关的经济数据仍保持强劲——消费数据9月10月明显上涨明显、三季报预告显示消费行业业绩利润均在65%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意愿持续提升,从而给消费板块带来较强的基本面支撑。
※那么本次消费股上涨与4、5月份的那一轮行情有何不同?
◆博览研究员认为,两轮行情上涨的差异在于:4-5月份消费股上涨是一行三会一致强监管、严打市场“不合规”动作、政策产生了不确定性后,资金寻找确定性因素的避险性选择;本次消费股上涨的背景则是尽管市场也依然存在着“存量问题”但并非政策监管的重点,有关部门正在寻找新的不确定性(譬如房地产市场),其上涨更多地是基于政策和市场均越来越关注于需求端因素,经济数据发生实质性改变,消费数据有良好表现所致。
综合来看,上一轮消费股走好更多是由于政策因素在推动,本轮消费股上涨则是市场自身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博览研究员认为,消费板块内部可能也存在分化,地产销售增速大幅下滑下,与其相关的家电行业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而此前一直是资金炒作热点的必须消费品食品饮料值得重点关注。
近期消费股的崛起离不开相关经济数据的走好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从近期股市走势来看,周期明显回调,消费开始上涨。具体来看,风格角度,上周消费上涨0.68%,金融、周期、成长、稳定分别 下跌 0.06%、0.33%、0.15%、1.38%;行业方面,上周通信、家电、食品饮料、汽车涨幅均超2%,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建筑、建材等周期股回调。

1506438268875380.png
如何看待近期消费股的再次崛起?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这主要由于近期市场越来越关注到需求因素,因此产生投资逻辑转变、市场风格切换所致。具体来看:
●一方面7、8月份实体经济数据的持续回落,近期房地产调控的不断加码,房地产销售的大幅缩水,让市场开始重新认识周期品长期面临的需求不足的现实。
我们看到从一二线到三四线城市地产销售已全面转负。其中以19个三四线城市为例,6月份销售增速尚在20%,8月增速归零,9月以来增速是-22%,增速创下2014年以来新低。比如芜湖市7月地产销售增速为22.4%,8月降至-20%,9月降至-31%;宁波8月地产销售增速为16%,9月降至-45%;温州8月地产销售增速为30%,9月降至-16%。
1506438281255151.png
●另一方面,在房地产“金九银十”不再、与周期品相关的经济数据均出现回落的情况下,与消费相关的经济数据仍保持强劲,从而利好相关投资板块。
我们看到,消费数据在9月、10月有明显提升,9月份平均环比增速6.64%,10月份平均环比增速为6.42%。事实上,从历史数据看,2010-2016年,每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9、10月份也均有较大涨幅。
1506438323309805.png
十月份包含了中国民族传统节假日中秋节、国庆节,零售商多采取促销手段刺激消费者购买商品,且节假日期间民众出游、聚会明显增多,对白酒、酒店等行业形成利好。11月召开的糖酒会,以及“双十一”购物节,对消费行业均产生向好预期。
再从三季报预告来看,消费板块各行业业绩利润率均在65%以上,根据已披露预告数据,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医药生物、商业贸易三季度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9.5%,21.5%,33.32%,40.09%,65.86%,业绩继续向好。
1506438323545810.png
事实上,自2016年三季度以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稳中向好,由10.7%持续上升至2017年二季度的11.0%。同时根据央行调查显示,居民的消费意愿自2016Q3以来迅速提升,达到了阶段性历史高点,而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信心从 2017 年开始也出现了缓慢回升。可以预计的是,房地产调控不断加码,房地产对消费挤出效应进一步减弱下,未来消费将进一步持续发力。

本轮消费股上涨与4、5月份的行情有何不同?
进一步来看,本次消费股上涨与4、5月份的那一轮行情又有何不同?
◆博览研究员认为,两轮行情上涨的差异在于:4-5月份消费股上涨是一行三会一致强监管、严打市场“不合规”动作、政策产生了不确定性后,资金寻找确定性因素的避险性选择;本次消费股上涨的背景则是尽管市场也依然存在着“存量问题”,但并不是政策监管的重点,有关部门正在寻找新的不确定性(譬如房地产市场),其上涨更多地是基于经济数据发生实质性改变,市场越来越关注于需求端因素,消费数据有良好表现所致。
此前博览研究员在《强监管引发不确定性风险让消费白马股得以“黄袍加身”!》中谈到,“现阶段的消费白马股的强势,已经不是靠什么‘消费升级、内需增长’就能够‘完整解释’的了,很大程度上,它和去年四季度以来,黑色系的一度轮番飙涨颇为相似:都是在‘基本面’变动不大的情况下,由于政策有形之手‘人为改变供求关系’所引发的阶段性‘价格上涨’!差别只是,黑色系靠的是‘去产能’抑制了供给预期,而消费股靠的是,‘强监管’打跑了其他所有的‘投机概念’!因此,当‘强监管’打乱了市场的‘政策预期稳定性’之后,消费股自身的‘基本面的稳定性’也就被凸现出来,成为市场新的‘炒作依据’”。
而现在,显然本轮消费股的崛起并不是因为“政策不确定性”带来。博览研究员在《投资逻辑正在切换:从“过度”关注供给侧收缩到重新承认需求端不足!》中已指出,近期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都在重新聚焦于需求端因素,相应地前期供给侧炒作逻辑正在被需求端因素所替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期经济数据的变化,消费相关数据的走好,才能在证券市场上进一步发酵。
综合来看,上一轮消费股走好更多是由于政策因素在推动,本轮消费股上涨则是市场自身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博览研究员认为,消费板块内部可能也存在分化,地产销售增速大幅下滑下,与其相关的家电行业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而此前一直是资金炒作热点的必须消费品食品饮料值得重点关注。


                                 
                                           焦点透视
                 



钢铁类进出口数据折射国内外对大宗商品“真实”需求均不足                 
【研究员】:陈果
结论:以钢铁进出口数据为例,博览研究员认为,当前海内外需求均无大的增量:钢铁、铁矿石进口数据下滑表明国内需求不足下即使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进口也难以增加;同时原本海外需求就没有大的增量,国内大宗上涨、人民币升值更提高出口价格更进一步抑制海外需求。相应地,在国内外需求均呈现出不足的背景下,近期国内市场投资逻辑发生转变也就不足为奇。相应地,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期国内市场投资逻辑发生转变也就不足为奇。

                                 
【博览财经研报】7月钢材出口696万吨,环比6月的681万吨增长2.22%;同比下降32.43%,6月同比增速为-37.75%。
7月钢材进口98万吨,环比6月的113万吨下降13.27%;同比下降13.27%,6月同比增速为-0.88%。
7月净出口量为598万吨,环比6月的568万吨增长5.28%;同比下降34.79%,6月同比增速为-42.04%。
7月矿石进口量为8625万吨,同比下降2.43%,6月同比增速为16.01%;7月矿石进口量环比下降8.92%,6月环比增速为3.47%。
◆以钢铁进出口数据为例,博览研究员认为,当前海内外需求均无大的增量:钢铁、铁矿石进口数据下滑表明国内需求不足下即使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进口也难以增加;同时原本海外需求就没有大的增量,国内大宗上涨、人民币升值更提高出口价格更进一步抑制海外需求。
相应地,在国内外需求均呈现出不足的背景下,近期国内市场投资逻辑发生转变也就不足为奇。
从钢材进出口数据来看,全球需求仍是相对不足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尽管近期全球经济体均出现改善的迹象,但海外需求并没有大的增量,仍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
以钢材为例:
继6月钢材出口同比下降37.75%,增速创2009年10月以来新低之后,7月钢材出口继续维持大幅回流态势,依旧未突破700万吨/月。7月钢材出口696万吨,环比6月的681万吨增长2.22%;同比下降32.43%。7月净出口量为598万吨,环比6月的568万吨增长5.28%;同比下降34.79%,6月同比增速为-42.04%。

1506438615341167.png
1506438657246664.png
显然,所谓的全球经济复苏,并没有给海外需求带来太多的增量。某种程度上海外需求是呈下降的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
◆博览研究员认为,这主要由于一方面全球需求并无较大增量;另一方面国内去产能下,相关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从而也对出口需求形成压制。
再以钢铁为例:
今年上半年,中国钢材出口数量减少,出口金额上涨——1-6月,中国钢材累计出口4099万吨,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28.0%;累计出口金额19194689万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2.3%。其中,今年1-6月,中国钢铁棒材累计出口972万吨,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59.1%;累计出口金额3192724万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33.7%。今年1-6月份,中国角钢及型钢累计出口201万吨,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25.8%;累计出口金额739187万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6.4%。今年1-6月份,中国钢铁板材累计出口数量2285万吨,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3.0%;累计出口金额10461779万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44.9%。今年1-6月份,中国钢铁线材累计出口105万吨,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7.3%;累计出口金额653528万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8.3%。

1506438688372820.png

◆除此之外,近期人民币升值,钢铁出口价格进一步上涨,国内外钢价差不断缩小,从而进一步抑制海外需求。
1506438940856659.png
国内需求不足下,国内大宗上涨、人民币升值也难以增加进口
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那么这是否会造成贸易商增加进口?
博览研究员认为,对此观点应分为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对于钢材、煤炭等国内厂商占据绝对价格优势、产能处于相对过剩状态的大宗商品,在存在进口限制的背景下,国内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增加其进口,更多地是带来出口的回流,以减少出口来缓解国内供需紧张状况;另一方面对于相关商品的原材料,譬如铁矿石,才存在增加进口的局面。
还是以钢铁行业为例:
我们看到,7月钢材进口98万吨,环比6月的113万吨下降13.27%;同比下降13.27%,6月同比增速为-0.88%。与此同时7月矿石进口高增长态势暂停,同比增速创今年新低,进口量为8625万吨,同比下降2.43%,6月同比增速为16.01%;7月矿石进口量环比下降8.92%,6月环比增速为3.47%。
综合来看,国内需求不足下,即使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进口也难以增加。
结论
◆博览研究员认为,从钢铁进出口数据可以看出,在投资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和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的状态下,当前海外需求并未有新的增量,甚至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同时,国内去产能下相关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加上近期人民币的持续升值,造成国内外相关商品价差进一步缩小,海外需求受到进一步抑制。
除此之外,由于国内需求不足,尽管国内大宗价格上涨、近期人民币升值,相关商品进口也并未增加,反而是在下降。
综合来看,无论是国内需求还是海外需求都持续呈现出不足的状态,相应地国内相关商品投资逻辑发生转变,由此前的只关注于供给侧收缩到现在的重新认识需求不足,也就不足为奇。




1506438581353873.png
1506438582177842.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7 07:52 , Processed in 0.16257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