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黄奇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 到了该改变模式的时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3 08: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奇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 到了该改变模式的时候

【博览财经特稿】第七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于2022年12月23日-26日在河北保定举办,主题为: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参加第七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结合今天的主题,我就以制造业为重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谈几点思考。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1年以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06年时达到32.5%的峰值,然后就在峰值上徘徊平衡,到2011年开始逐年降低,2020年降到了26.3%,9年时间下降了5.8个百分点,全球主要工业国家,比如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英国、韩国等等,制造业的比重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都是在迈入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发生的。

另一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制造业在品种和质量上还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高端高质产品不足,很多产品属于低端低质,在性能、可靠性、寿命、良品率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往往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三是关键技术被卡脖子,制造业许多关键环节中的核心技术,我们没有掌握,受制于人,很多产业链容易被人一剑封喉。

数据表明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8年,日本是12年,相比之下,中国中小企业平均生命周期只有3年,自然很难建立起品牌效应。

一是国家在经济发展进入发达国家过程中,制造业占比会逐步下降。但不宜下降过快过早,至少应该等到整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以后再逐步下降。

二是相对于中国的国情而言,制造业占比不能够过低。无论如何制造业比重在2035年前不能低于25%,在2050年前不能低于20%。制造业之外,在工业范围内还有采矿业、电热气、水和建筑业,他们和制造业一起构成第二产业,大体上这一部分占GDP的10%,那么如果我们制造业能够保持25%以上,加上采矿业、电热气、水、建筑业的10个百分点,那么2035年的时候,我们的第二产业能保持在35以上,2050年以前后能保持在30%以上,总之中国不能走美国等国家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不足18%的极端,美国的制造业占GDP是11.5%,美国的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是在18左右,这个是脱实就虚。

第三是在制造业占GDP比重达峰并开始逐渐下降的时候,为了保持工业发展的势头,务必加大研发投入,使创新能力成为工业制造业的第一动力。

第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伴随着一定比例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占GDP比重逐渐下降的过程中,一方面制造品中相关的服务业占比逐渐加大到百分之30-60,也就是说一个制造业的商品镶嵌在制造业的硬件中的服务比重,服务价值比重会达到30-60%等等。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中国在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时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就有了以制造业为重心,而实体经济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未来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努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新进展新突破。

从这次疫情的应对看,那些产业链相对完整,产业集群支撑体系的地方恢复起来,要比那些两头在外,高度依赖国际供应链的地方要快要好。这种集群化生产模式降低了从全球采购零部件所带来的风险,降低了物流的成本,在疫情时期更凸显出竞争力。

第二类同类产品、同类企业扎堆,形成产业链集群。当几个同类大企业在一个地方落户以后,那么它的上游原材料零部件配套产业既可以为这家龙头企业服务,也可以为那家企业服务,这样就有条件把同类产品同类企业扎堆落户,形成集群。

第二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补链、扩链强链。要围绕战略新兴产业,通过更大水平开放实施补链扩链和强链的行动计划,实现更高层次的水平分工,垂直整合,也就是要针对相对薄弱的物流、保险、工业、设计、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力度吸引优势外资进入,补上我们供应链的短板,这就是补链。或者要利用已经形成的贸易关系,将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企业导入,形成产业链高度集成的新布局,这就是扩链。

同样是为了形成更高水平的产业链集群,这种产业链集群在国外需求依旧疲软的时候,可以通过努力营造以当地需求、国内需求为拉动对象的内循环,保证产业链集群的健康发展。

第三是要培育并形成一批既能组织上下游产业链水平分工,又能实现垂直整合的制造业龙头企业。

但也不能小瞧了这一能力,因为它是成百上千企业组成的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这些能力的背后是对企业管理水平,供应链组织能力的集成,也是我们不可多得的一大优势。

过去跨国公司在中国建了不少合资的汽车主机厂,手机组装厂,家电的组装厂等等。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很多的内资企业也都已经学会了这种大规模制造的管理能力,为我们培养自己的富士康,培育新时代的制造业龙头企业打下了基础。

当前中国在部分领域已有此类企业出现,比如华为,我们要倍加珍惜。一是要用中国大市场为这类企业推广其应用迭代其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是鼓励这类企业树立全球视野,根植全球化基因,通过搭建国际交流,项目合作和市场开拓平台,帮助这类企业在全球开展知识产权行业标准的布局。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生态主导性的猎头企业的共性特征,是在底层技术上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支持此类企业发展壮大,强化他们的知识产权保护,就是从根本上对其竞争力形成有效保护,在这方面需要持续加强。

产业链的集群化,真正在于一些世界性的具有万亿美元级别的耐用消费品。事实上全世界每隔二三十年就会有4-5个有代表性的耐用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成为风靡一时的消费主流。

哪个国家哪个城市能够把这些产业发展起来,就会在国际竞争中走在前列。当下就应该抢未来的四大件五大件,国务院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在过去五六十年的过程中,过去的三个时代的四大件五大件基本上都是欧美日本发明,然后我们引进消化吸收的。所以不管我们洗衣机、冰箱、彩电或者笔记本电脑、手机生产能力都是世界第一,世界前列,但其实它的源头创新可以说都是舶来品,都是引进、消化、吸收、合资形成的生产能力。

这样的产品一般我们自主形成,那么猎头企业就是我们自主的企业形成的。代工龙头,也是我们自主的企业来安排的,那么整个的制造业产业链,不管它放在中国还是放在世界各地,我们就掌控了世界级产业链集群安排布局的主动权。

总之,建设以实体经济为重心,制造业为重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稳中求进,不仅能构建中国本本土的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体系,而且还有一批能在全球布局的产业链供应链的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这是我们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根本之道。(来源:中国制造强国论坛 演讲者:黄奇帆)




catbg01.gif 政经观察
catbg02.gif



印度将取代中国成全球第一人口大国 究竟是人口红利还是灾难?

【博览财经特稿】前段时间,联合国一项关于人口数量的预测,引发广泛关注:印度人口数量将在4月后超过中国!也就是说,还有不到4个月,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就不是中国而是印度了。

其实在2019年时,联合国认为印度的人口会在2027年超过中国,没想他们要提前达成目标了。

先别急着替印度高兴或者焦虑,看看人家自己是啥反应。显然,印度对于这个结果一点也不高兴,因为印度一直在搞计划生育!他们就怕人太多了……印度根本就不想成为啥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就在2019年时,莫迪就再三谈到:我要反复强调一个问题,人口爆炸,这将会严重威胁到印度的发展。

同时,北方邦提出了对独生子女奖励的计划草案,提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对于独生子女优先录取印度理工大学、印度管理学院等一流大学,获得提供到20岁的免费医疗和保险,获得免费的教育直到大学毕业,在公务员录取中给予优先录取。对于遵守政策的政府公务员,将获得12个月的带薪产假,支付额外的薪资。

1674027185321354.jpg

英迪拉的政策简单粗暴,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包括:领取政府补贴和获取农业信贷之前,必须出示绝育手术证明;第三胎以上的孩子无法入学;囚犯在绝育前不能驾驶;甚至于搞出了强拉百姓,对低种姓直接绝育手术这样的骚操作。

但是在1984年,因为处理印度教和锡克教的问题爆发剧烈的争端,导致英迪拉被刺杀,印度的人口控制计划才开始缓了一缓。

顺便提一下,今天全球生育最强大的10个国家,分别是从布基纳法索的4.87到尼日尔的6.89,无一例外全在非洲。今天的印度,虽然也不想再生孩子了,但是因为由于前面几十年的势能,印度的平均年龄仅仅为28岁,远远低于中国的38岁,他们的人口增长还将持续10年以上。

人口真的越多越好吗?那多少算多?

比如中国,是20亿好还是30亿好,总得有个数。其实,我们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就很清楚多少个孩子是合适的?一个家庭,绝对不是孩子越多越好,否则会拖垮一个家庭的经济能力和抚养能力,最后一个孩子都养不好,而是要根据父母的经济实力和实际状态来决定。

那既然如此,一个国家,凭啥就人口越多越好呢?国家同样需要根据自己的产业结构状态来分析,多少人口才是合适的。比如现在,每年动辄上百万人参加国考,几乎近一半大学毕业生参加研究生考试,到深圳的中学当老师动不动就要求博士学历。

再说回印度,为什么必须要搞人口控制。很显而易见的原因,因为印度养不活那么多人了。要维持这么多人口,有三种资源是必须的,粮食、水、就业机会。有了这三样资源,人口才可能形成红利,否则,就是灾难!很可惜,这三样,印度一个都都没有。

首先说粮食。按照道理来说,印度在农业资源上天赋异禀,平原占了总面积的40%。有1.5亿公顷的耕地,美国并列世界第一,条件远远比中国好。

还不仅仅于此,因为印度没有印度制造,所以需要拿大量的粮食进行出口,是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国,还是小麦出口的超级大国。这一进一出算下来,印度的人均粮食占有量连中国的四成都不到。

只能说印度好在有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印度人几乎都信教,而超过83%的人口属于印度教徒,宣扬不杀生、非暴力,认为杀生吃肉食是对动物和家禽的暴力行为。也正因如此,印度不吃肉不喝酒的人口全球最多。

因为吃素就表示在粮食的投入上很少,因为如要产生一斤牛肉,就至少需要8斤的饲料或粮食,而一斤猪肉也需要至少3斤的粮食来换算。所以,吃素会节省相当大一部分粮食。

但即使是这些,多数印度人也吃不起啊,因为印度有33%的贫穷人口,每天的支出不足1.2美元。也正因此,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印度有14%的人口即2亿人营养不良;印度5岁以下儿童有34.7%发育迟缓;15到49岁的育龄妇女中,有51.4%的人贫血。

印度想拒绝中国制造没问题,最后的结果就是连3.1亿吨的粮食产量都没有,饿肚子的人更多。我们知道的,2020年时,印度要抵制中国,不要中国化肥,结果国际化肥资本嘴都乐得合不拢,集体给印度涨价,印度最后又厚着脸回来了。

印度没有工业,就没有工业产品的出口,外汇储备少得可怜,只有不到4000亿美元,而且动不动就找美国和俄罗斯买武器,于是印度外债总额高达1.4万亿美元。要知道印度2018年的财政收入是5444亿美元,外债利息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为20%!

印度的人口灾难-水篇

2019年6亿印度人陷入缺水的危机,每年有大约20万印度人因为水的问题而死亡。所以,能喝到恒河水,对印度来说就是最大的福音了。为什么印度会缺水?你别以为下雨多就不缺水,如果三个月不下雨,水怎么来?

你可能说印度缺水,那恒河不是都是水吗?但总不能指望13.8亿印度人全住恒河边上?否则住的远的人每天跑10个小时到河边去打水喝?

2019年时,CNN等多个媒体报导,印度第6大城市钦奈,已经彻底没水了,这个没水是什么概念:在经历近200天没有下雨的干旱后,为钦奈提供城市供水的4个水库在6月份都彻底干涸,465万人失去了主要水源,混乱不可避免,当局只能靠海水淡化、火车、卡车运水,来湿润焦渴冒火的咽喉,水价猛涨,弱势人群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

1674027211259860.jpg

因为修堤坝是百年工程,挖井是挖到水就能喝,印度人不愿意等。到今天,印度的水利工程连中国的1/5都不到,能不缺水吗?

印度的人口灾难-就业压力篇

我们的这个数值是多少呢?超过日美德总和,是全球工业霸主,为35931亿美元,几乎为印度的10倍。而我们工业化提供的岗位,至少是印度的7倍以上。有合适的工作,人口才可能形成红利,否则,都是无业游民,红利从哪里来?

但是如果让印度的人口进入工业化领域,结局会更惨,因为现在印度城市有1500万失业人口,孱弱的工业和基础建设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现在好歹印度有那么多耕地可以去种地。

虽然这个效率低,但是好歹解决了10亿人口的就业,让他们有工作可以干,至少能去做佃农,否则都聚集到城市里面游手好闲,印度就真的要崩盘了!

人口要成为动力而不是负担,需要人口能进入工业化的环节,能够找到匹配的工作,不说能成为工程师,至少能成为产业工人,但这首先需要能够有教育,但印度有2.87亿的文盲,印度文盲的标准是,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这一堆问题,都不是现在的印度能解决的。

对于政府来说,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希望人口无限制的多下去,否则一堆年青人找不到工作,就是不安定的重要因素,那就是阿拉伯之春的前奏,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政府考虑的是怎么多搞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人多了,博士生都去抢本科生的工作干,只有人少了,机会才更多,本科生都有可能得到博士生锻炼的机会。

事实上,从二战之后到今天的80年时间,由于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的效率越来越高,科技不断的在干掉就业岗位。原来一个一万人的工厂,现在可能只需要一千人就能达成同样的生产目标,更要命的是,还不断的有无人工厂、无人码头、无人货运这样的新技术出现,使得能提供的岗位更少了。

总有人忧心忡忡,印度人超过我们了,我们打不过怎么办。你真的想多了,在未来,决定战争胜负的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技术。

说回印度,中印战争的历史数据伤亡交换率是1比7,这还是在60年代,那这50年过去了,中印的差距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中国今天的军事实力对比印度,和50年代比较怎么样?

那印度的生育率至少要达到30.26以上。另外,还需要他们有足够的体能翻过7000米的喜马拉雅山。等印度超过100亿人口的时候,再去愁怎么打仗吧。(来源:一个坏土豆 作者:坏土豆)





没有台积电 看似低迷环境下正酝酿一场百年未有变局

【博览财经特稿】2022年11月底,一场全球瞩目的搬迁,在中国台湾和美国亚利桑那州之间发生。两架台积电的客机,将300名半导体工程师运往美国,这还只是第一批,未来预计将会有1000余名工程师赴美,他们将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厂承担先进制程的芯片制造。

拜登在仪式上宣布,“美国制造业回来了。”毕竟最初半导体产业链的全球化正是从美国加州发起,然后逐渐将制造环节外包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另一重底色,是熬着、活着。“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活着。”多位硬科技领域的企业创始人如是说。“对今年的硬科技行业来说,不投,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一个产业基金合伙人借此表达了无奈。

经济学家对于变局,总是冷静。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恒源看来,每当产业革命发生的时候,就会出现新老产业范式的替代。

这种现象有迹可循,例如第一次产业革命时英国对美国的封锁,和第二次产业革命时美国对日本半导体的封锁。

2022年,无论对于半导体、自动驾驶行业、AI或是消费电子来说,都是拐点的一年。低谷和盘整,是2022年硬科技行业的主基调。脱虚向实、消解库存、等待新的机会。

一些新的技术突破正在初露端倪,在AI行业,长期苦于研究瓶颈的AI迎来了一个重大突破——ChatGPT出现,让大家看到AI大模型商业化的可能。

尽管我们并不知道,谁是颠覆式创新的最终引领者,但一点毋庸置疑,全球科技行业的低谷只是暂时的,此刻,正处于创新爆发的前夜。

近两年,建立本土产业链是萦绕在科技行业的一个主题,也将是未来数年,全球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命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一直主导着芯片产业的最高话语权,硅谷稳坐世界科技产业的头把交椅,全世界的创新押注在美国西北部的加利福尼亚,由加州源起的产业链分工也在全球范围展开。

为了解决这种担忧,美国的做法是渐进式的。他们的担忧从去年其要求半导体公司交出订单数据就可以看出,美国政府表示,其需要更多有关芯片供应链的信息,以提高危机的透明度,确定造成芯片短缺的原因。这些信息对于企业来说都是机密,交出客户订单就意味着把公司的底牌展露无遗。

另一面的威胁来自中国大陆。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1925亿美元,销售额为全球最高。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Gartner的数据,2021年全球集成电路销售额为5835 亿美元。作为全球半导体最大的市场,势必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话语权。这一点也令美国担心。

这项法案的补贴重点是芯片制造。为半导体和无线电行业提供542亿美元的补充资金,其中有527亿美元专门拨给美国半导体行业。该法案还包括了用于半导体制造以及半导体制造设备的25%投资税收抵扣。

在去年10月,美国政府所颁布的新的制裁规定中,更是对半导体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和运转做了更加严格的限制。对于研究产业政策的学者以及企业界人士来说,这无疑是美国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产业政策。即便是当初美国应对日本半导体崛起的危机时,也只是通过一些贸易制裁的方式对日本半导体企业进行限制,直接补贴,前所未有。

当然,在这套美国制定的游戏规则中,英特尔、美光这些头部半导体企业显然是最大受益者,这一点上,台积电和三星可能都要往后排。

一位在全球头部代工厂工作过的研发专家认为,美国的制造业要回归很难,他们的地价昂贵、工资高昂,代工厂对水电的用量高,这几方面美国都没有优势。但美国想要让其制造业回归,也完全是有可能的,只是需要时间。并且,美国不缺半导体产业的领军人才,缺的是一些高级的制造业工程师人才,这相对更好培养。

当镜头拉到中国来时,一场围绕建立安全可控产业链的故事正在悄然发生,力度和范围都比过去几年更大,这个趋势将会在2023年延续。

这是在过去几年里极少发生的情况,或许车厂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选择国内供应商会被作为一个考核指标确定下来。

一款新车型在发布之前,需要经历三年及以上的测试,零部件厂商就需要时刻与主机厂保持沟通。一些国产零部件厂商的工程师几乎每天都和车厂泡在一起,调试产品。有一点可以肯定,国产替代的需求正在越来越多,这种需求更多来自于对建立本土可控产业链的迫切,很多时候可能并非是全球化市场竞争的结果。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10月,中国进口的半导体设备较去年同期进口数量下降了39.8%,采购金额下降了23.1%,是两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供应链纷纷本土化的洪流下,智现未来正是一个外企本土化的样本。这是一家做先进制程控制软件的公司,主要方向是打造一个结合智能监控、智能分析、智能预测三大产品线的半导体工程智能平台。

作为一家制造EDA和工程智能系统供应商,半导体代工厂,半导体IDM和液晶面板厂是智现未来的客户。一直以来,半导体生产先进制程控制的软件市场一直是欧美公司占据,头部厂商就有Onto Innovation、应用材料、PDF Solutions这些公司。

许伟表示,智能工程领域的软件最大的难点在于试错成本太高。在半导体工厂,产线基本是精细化、自动化管理、无休运转。因此,对于设备、测试、经营等数据的管理要求很高,一旦由于软件原因产线停运,损失巨大。

“我们看到国产设备公司与国外领先公司的差距在软件上也很大,一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研发,另一方面完全可以与我们这样经过产业验证过的软件公司合作。”许伟说,目前来看,至少要让他们开始重视这件事。

中国的半导体厂商需要重视这件事:建立本土产业链的背后,其实依然是全球化的竞争,国产替代并非一劳永逸的机会,只是一个时间窗口,这些中国公司仍然需要瞄准全球竞争,他们的征途应该是全球的商海。

自动驾驶梦醒时分

尽管国内暂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行业危机,但资本市场对于自动驾驶产业已经不再如过去那般热忱。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IT桔子统计,2021年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共发生144起投融资事件,融资规模为932亿元。但截至2022年11月14日,自动驾驶行业投融资事件为92起,融资规模仅为240亿元,这种断崖式的下跌在2019年发生过一次,只不过这次市场已经给行业设定了“最后期限”。

“2022年,(自动驾驶)量产为先。”中国汽车百人会车百智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强认为,在今年,无论是开发辅助驾驶方案的厂商,还是高阶自动驾驶方案的厂商都要尽快在量产车型上应用,即使无法实现盈利,但至少要逐步形成“自我造血”的能力。

其中,技术分水岭在L3级别。理论上讲,只有L3及以上才能称之为自动驾驶,而之下被统称为辅助驾驶,目前量产车上常见的如ACC(自适应巡航)、LDW(车道偏离预警)、BSD(盲区检测)都可以被归为这一范畴。

虽然自动驾驶的愿景很美好,但经历过去几年的大浪淘沙,纯粹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很难被相信在现阶段具备量产化的商业价值。“当下L4最大的问题是受法律法规限制,可场景局限性较强,主要在在港口、矿山、园区等封闭场景中使用”,张强表示。

最具代表性的公司是Monmenta和百度。前者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下“量产自动驾驶与完全无人驾驶同步开发”的产品战略,后者作为国内最早布局自动驾驶领域的互联网大厂,在2021年x正式成立智能汽车事业部,开始布局L2+,并于今年再次强调了“L4/L2+”技术共生路线。

L4自动驾驶厂商进军L2+赛道,不仅能提升企业营收,提升估值,而且还可以借助数量庞大的量产车辆中的实际行驶数据去迭代算法,比单纯地推进L4效率高很多。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几种概念,如L2+,L2.5,L2++并没有本质区别。尽管自动驾驶厂商的理念开始贴合实际,但业内也不乏出现反对的声音,其中最集中的就是——L4算法迁移至L2平台时难以匹配。

对此,百度方面表示,在成本问题上,近年来百度进行了L4、L2+整体技术架构的统一,同时把两边数据打通,形成数据闭环和建立仿真基础设施、把二者的配套工具链完全共享。所以整体而言,成本是能够被摊薄的。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传统Tier1厂商在配合车厂研发时,可以派出上百人的工程师团队,例如复杂的电子电气架构,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以满足不同车厂的标准,这对于以软件工程师为核心的L4厂商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在辅助驾驶系统供应商中,2020年年搭载量超过百万套级的有博世、大陆、电装和安波福,仅这四大Tier1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就超过80%。”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初创自动驾驶商不会轻易染指已经固化的传统L2业务,相反,上述的Tier1厂商可能会因为数据算法能力的不足,主动找到L4和L2+厂商展开合作,补足自身短板。

综合看来,2022年可能是L4厂商降维的最后机会了。一位自动驾驶领域资深人士表示,类似小马智行、AutoX等今年还在执着于“跨越式路线”(L4)的公司,明年可能真的要好好考虑下风险问题。道理很简单,在当前悲观的大环境下资本市场对于高阶自动驾驶无法“自我造血”的忍耐度很有限,少有投资者能再给他们3-5年的时间去实现量产。

按照百度的测算,未来3年-5年,百度领航辅助驾驶产品搭载量有望突破百万,如此庞大的L2+乘用车规模,可有效地收集和补充长尾问题。

2022年,被称为“AIGC元年”。在2022年中旬,就有人如此定义,彼时,人们还只是看到了基于DALL-E 2、Stable Diffusion在图像生成领域的成就,以及那张Midjourney的《太空歌剧院》。

2022年,对于AI行业来说,无疑是里程碑式的一年。AIGC的现象级应用通过社交媒体刷新了公众对AI的认知,每个人似乎都能明显感觉到,AI正在变聪明。而对于科学家来说,AI for Science的成果则把AI的想象力拓展到更宽广的领域。

早期的人工智能以小模型为主,针对单一场景和需求引入知识图谱,单独训练解决单一任务的模型,其代表就是战胜了人类围棋大师的AlphaGo。

2018年谷歌发布了大规模预训练模型BERT之后,AI研究人员发现持续增大AI模型训练的数据量,不仅能直接有效地提升AI的能力,更可以拓展AI的边界,从单一任务向多模态发展。但此后的数年,AI行业一直处于学术研究和商业化的瓶颈,难以出现一个明显的进步以带动大规模创新。

AI行业从业者普遍认为,大模型正在推动人工智能的第三波发展浪潮。在2022年中引爆的AIGC,正是乘上了这一波浪潮,在AI文本生成、图像生成、视频、3D模型,甚至是蛋白质生成方面不断涌现强大的应用。

其中使用GPT-3为网站创建营销副本的创业公司Jasper,在发布仅18个月后就达到了15亿美元估值。客户人数约10万,其中部分客户已将网络文本编写工作全部转向了AI。据行业媒体TechCrunch报道,该公司2021年的收入约3为4500万美元,到2022年底,其收入有望翻一番。

Stability AI CTO Tom Mason介绍,Stability AI在AWS上有4000个A100节点,在其他地方还有1500个节点。Stability AI正在将资源开放给研究员们,以便他们训练模型,这些模型最终都会开源。

与AIGC一样,在2022年中实现了跨越式进步的还有AI for Science。同样是AI研发机构的Deepmind在研究方向上与OpenAI火爆的AIGC不同,Deepmind更关注AI for Science,利用强化学习和大模型,深入发掘AI在科学探索方面的能力。

百度主任研发架构师小度AI算法负责人谢剑表示,从2021年Deepmind发布AlphaFold2到今天,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看到AI for Science的价值,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科学家参与到利用AI工具探索科学边界的队伍中来。未来应该会出现几个大型的基础模型,开发人员都将基于这些基础模型研发AI应用。但目前的情况依然是某一家公司开发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然后开放API供他人使用。将来在基础模型和具体AI应用研发之间会有一个中间层:出现一批专门负责调整大型模型以适应具体AI应用需求的初创企业。

大模型研发和探索的深入正在引导AI逐步迈向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能)。Sam Altman认为,AGI相当于一个可以共事的普通人,任何远程同事可以通过电脑帮你完成的工作,AGI也可以做,包括让AGI学习医疗知识和写代码等。AGI的重点是拥有学习的元能力,只要人类需要,它就可以往任何技能方向发展并精通。

谢剑认为,2022年,AIGC几乎是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在此之后,AIGC的发展速度一定会更快,明年可能就是1到10,10到100。尽管目前大模型的推理成本还比较高,但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推理成本会逐步下降,另一方面技术能力不断突破会创造更大的价值,长远来看AIGC的发展潜力巨大。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目前行业AIGC的头部企业OpenAI的年收益只有数千万美元,收入主要来自Jasper等授权API的初创公司。

AI企业盈利能力的问题,也并不只存在于侧重研发的大模型或科研领域。在商用AI领域,今年上半年登陆科创板的两家国内AI企业格灵深瞳、云从科技的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两家公司营收均不甚理想。

1月3日,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书的创新奇智,这三年的营收则分别为0.37 亿、2.29 亿、4.62 亿。净利润为-0.45 亿、-1.6 亿、-1.44 亿。

智源创投基金投资总监向其奇认为,虽然现在AI产业还处在“找钉子”的阶段,但大模型的不断演进,使AI这把锤子愈加好用,找钉子的难度会越来越小。

国内研发起点虽然仍比美国略低,但追赶势头强劲。在通用大模型研发方面,北京智源研究院的悟道、华为的盘古、浪潮的源等在算力、算法和参数方面与OpenAI领先的GPT-3均已相差不多。智源悟道2.0的参数更是高达1.75万亿,为GPT-3的10倍。

中国现在有上万家数字人企业,其中很多公司都是在这几年成立的,有的项目甚至只需要几万元的资金就能启动,整体产业偏低端,核心竞争力差。最近火热的AIGC也是如此,国外模型开源后,国内大量AIGC公司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大家又进入了“开卷考试”阶段,项目个体差异很小。

对今年的消费电子厂商,冬天来得更早也更冷一些。第三方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二季度出量下降9,三季度出货量下降9%,这个创造全球万亿美元产值规模的行业,在2022年已经不存在销售“淡旺季”之分。

一位PC从业者表示,“尽管2021年我们被供应链的问题所困扰,在线上办公与线上教育的需求结束后,2021年可能是这个行业最好的一年。”彼时,在线上办公与线上教育的需求提振了PC产业的销售。

全球产业资本都在迫切地寻觅下一个现象级市场创新,在“元宇宙”概念的推动下,VR/AR行业站在了舞台中央。根据陀螺研究院的统计数据,2022年上半年,全球VR/AR整体投融资总额为312.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28.2亿元,同比上升37%。

愉悦资本投资总监蒋锴表示,今年行业内最大的变化是,互联网大厂的战略投资部门开始主导这个赛道,产业资本也较为积极,相反财务资本要表现得相对谨慎。很多互联网公司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已经在考虑VR/AR设备未来替代或与智能手机融合的可能性。当下的互联网大厂在智能手机市场爆发的时代,完成了从Web端到移动端的升级,而随着手机行业走入创新瓶颈,VR/AR至少在现阶段有很大希望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

互联网大厂亲自下场后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在字节收购Pico后,这家向来缺乏“硬件基因”的公司给Pico提供了包括内容、渠道和营销上的全方位扶持,来自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Wellsenn XR的统计,仅在今年第二季度Pico出货量就突破26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近8倍。

1674027001113869.jpg

与相对成熟的VR行业不同,AR还处于一个混沌发展时期。如果把手机行业的发展历程套在VR/AR行业上,那么VR行业中的Oculus Quest 2发布大概相当于初代iPhone,至于AR行业,可能还没迈入智能机时代。

看到这一机会的不止是Nreal一家公司。2022年,包括影目科技、亮亮视野等过去定位于工业显示的AR企业都推出了C端产品,李未可、麦耘等新入局的玩家也拿出了首款作品。而发展较早的VR行业,甚至已经进入比拼生态的阶段,似乎在消费电子行业中,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即将到来。

出货量波动剧烈反映的问题是,无论是VR头显,还是AR眼镜,都没有出现真正的杀手级应用,甚至连核心的使用场景都十分匮乏,这也给VR/AR行业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性。

尤其是在“元宇宙”概念遇冷后,VR/AR行业失去了一个宝贵的被用户了解的渠道。许多从业者都一致认为,“2023年,元宇宙的故事基本也就讲到头了。”在“后元宇宙时代”,VR/AR产业如何独木成林,这对创业者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令人欣慰的是,不同于2016年的那次VR行业爆发后留下的“一地鸡毛”,近两年的VR/AR从业者们还是表现出了相当务实的态度。多位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国内围绕VR/AR行业的投资开始逐渐向产业链上游靠拢,从光机到显示模组,再到定制化芯片,乃至系统级解决方案,国内资本对于产业链上游的重视程度甚至要超出VR/AR终端公司。

在软件方面,国内VR/AR产业要补足的功课还有许多。比如SLAM算法,这是一种实现机器人定位、建图、路径规划的算法,这项被视为VR/AR在软件工程上的核心技术,Meta等海外巨头公司早已轻车熟路,这就导致了在使用几乎相同的硬件解决方案下,Oculus Quest的使用体验要明显好于业内的大多数公司。

现阶段,大多数业内公司在产品升级上仍然秉持着“软件不够,硬件来凑”的策略,虽然这更像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如果要给出“VR/AR能否成为革命性终端”的答案,这个问题恐怕无法回避。这个还处于技术成熟度曲线早期的市场创新还需要经过一条漫长而陡峭的爬坡,才能进入成熟的大众市场中。(来源:虎嗅APP(ID:huxiu_com) 作者:陈伊凡、张晋源、齐健)




人物广角




一场安排已久的“阳谋” 退休中的马云寻找一种切换

【博览财经特稿】退休的尽头是下一个路口。2023年1月7日,蚂蚁集团的一份公告显示:马云、井贤栋、胡晓明、蒋芳已签署协议,终止四人在杭州云铂(蚂蚁集团相关控制主体)层面的一致行动协议;相关普通合伙人公司股东由创始人马云及其一致行动人,变更为包括蚂蚁集团管理层、员工代表和创始人马云在内的10名自然人。言下之意,马云主动降低了在蚂蚁集团的投票权,又退了一步。

在现场有那么一瞬,接下来体育场会不会飞进来一个白色太空船把马云接走。这个商业奇才的退休配得上一场精彩绝伦的再见。当然,太空船没来,马云的退休也没有终止。

对马云,这是一场巨大的公司管理路线调整,退休是这场调整路线上的阶段性结果。对媒体,“马云退休”是一次次不是新闻的新闻,每次退休都成为观察阿里系的公司报道机会。

马云一直在有节奏的“退”。2006年11月,阿里巴巴引入了职业经理人,41岁的马云将总裁位置让给了卫哲。2013年,马云在杭州黄龙体育场那一跪,48岁的他将集团CEO的位置交给了陆兆禧。2019年,55岁的马云将集团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交给了张勇。

2019年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马云说,“为了这一天,我认真准备了10年。今天不是马云的退休,而是制度传承的开始。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制度的成功。”

2009年,阿里开创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合伙人制度:“十八罗汉”一起辞去“创始人”身份,组成合伙人。

阿里巴巴合伙人的主要责任是践行并向外界传达阿里巴巴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环境下,合伙人制度极大地保护了阿里巴巴创始人团队的运营决策权,还可以减少因管理层发生变动带来的风险。在所有的重大决策(如提名董事,吸收新的合伙人等)时,合伙人都遵守“一人一票”的平等决策机制。

选最“好”的时机

往后看十年,这一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大企业“最好的一年”。十几年积攒的红利达到一个高峰。在这之后,中国互联网企业告别了突飞猛进的红利年代,必须要面对更多变、更复杂的商业机会和政策环境。

张一鸣给的答案是,“通过日常化的管理中获得创新改变”。2021年5月和11月,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先后卸任字节跳动CEO和董事会主席职务,由联合创始人梁汝波接任。

中国互联网企业创始人退休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悄然来了。

企业的每个生命周期阶段,应该如何进行管理?马云退休,是一场好的示范,映射了整个中国民营互联网企业的共同选择。

因为历史渊源,蚂蚁的一些早期高管曾是阿里合伙人身份,但随着两家公司越来越独立,合伙人制度跟蚂蚁已经没有实质关系,退出合伙人也就成了必然。不过,经过多年独立发展,蚂蚁已经构建了完善的“三会一层” (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管理层)法人治理结构,这是马云能够放心后退的底气所在。

1674027347939056.jpg

马云退休的尽头是什么?有一个段子,也可能是真的。马云经常打开手机看看“马云有什么新闻”。他觉得,网上那个马云和他是两个人。新闻里的马云是被社会解读的马云,被神化、也被妖魔化,是互联网时代的焦点,自带主角光芒。

过去20年,我们经历了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马云是这个时代的定义者。他定义了“网商”,给了商家新的身份,也为这个阶层代言。他定义了“新零售”,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

2014年底,马云受到比尔盖茨的盖茨基金会启发,成立了马云公益基金会,主要关注教育、环保、医疗等领域。近年来,马云在公益领域十分活跃。除了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还曾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等任职。

马云公益基金会推出了马云乡村教师计划、乡村校长计划、乡村师范生计划等多个专项计划,让乡村教师被看见并获得支持。就在今年的腊八节,马云公益基金会发起的“乡村教师计划”如期举办。每年都如约与老师们相聚的马云也没有缺席,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位乡村教师线上见面。

这两年,马云低调了许多,但从零星信息里可以看出,他似乎又找到了新的爱好。比如2021年去荷兰最好的农业大学参观农业技术,2022年参观日本海洋养殖大学。近期,又被拍到在泰国一家海虾养殖工厂,了解水产养殖技术。

或许,这些在他看来都是工具,这个工具可以用来改变社会、甚至改变世界。就像,他用20年时间打磨了阿里这个互联网工具,改变了零售,改变了交易。现在,他也想试试其他工具。

1674027480243775.jpg

大炼钢铁

改革开放的中国,对各路原材料的需求都在井喷。一直和钢铁打交道的戴国芳,显然是个看得清市场的人,他从国有企业买了几台被淘汰的二手转炉和化铁炉,办起了炼钢小作坊。干了几年之后,又在常州周边承包了国有钢厂的车间。

到1996年,已经基本摸清钢铁业的经营和技术的戴国芳,下了一个郑重的决定:他要成立自己的钢厂。这一年,戴国芳用200万元资本,注册成立了江苏铁本铸钢有限公司,铁本这个名字很奇怪,意思却很特别:以铁为家,不离本业。

到2000年前后,铁本已经是苏南地区数得着的钢铁企业,这一年,公司全年的钢产量达到10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甚至超过了许多城市的国营钢铁厂,上缴利税排名全市第二,戴国芳也因此成了常州市工业系统的座上客。

2001年后,随着宏观经济的高速成长,钢铁作为最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需求日盛一日。即便一日一价,在铁本门口排大队提货的车,却始终没有断过。

老实本分的戴国芳虽然雄心勃勃,却也懂得节奏需要与实力匹配的道理。对于固定资产12亿,净资产6.7亿的铁本而言,无论是贷款,还是依靠自有资金滚动投入,这都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规划。但命运偏偏在这个时候,狠狠推了戴国芳一把。

但在繁荣的面子背后,却有个很让当地官员尴尬的短板——常州的中小企业很强大,却没有端得上台面的大企业;轻工业很发达,却没有撑得起门面的重工业。在2001年前后,常州的社会固定投资增长率一直位列江苏之首,但国内生产总值在13个地级市里只排名第六。

于是在所有“热心人”的关切和过问下,铁本的扩产计划一改再改,在6个月的时间里,它越过了260万吨、400万吨、600万吨几个台阶,最后被定在840万吨。规模占地从2000亩冲到9379亩,项目总预算从10亿元翻了10倍,达到106亿元。

折戟沉沙

这双手背后,是决心在这场投资中,拼一把的常州市政府。在确认了政府支持的信息后,以中国银行为代表的当地银行分支机构,打开了放贷的闸门,铁本因此一次性获得了43.99亿元的银行授信。

铁本的840万吨项目,被拆分成7个子项目和1个码头分别上报,在建设用地上,9000多亩土地被切分成14块土地报批申请。常州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甚至在一天之内,就火速批准了所有的基建项目。

就这样,在一个火热的夏天,一位原本踏实谨慎的企业家,和一群热情似火的官员走到了一起。谁也不会聊到,就是这么一群人,居然将在中国钢铁行业掀起一场前所未见的“大炼钢铁”。

为了确保整个投资计划的实现,戴国芳的准备,其实非常充足。作为长期从事钢铁行业的企业家,戴国芳很清楚钢铁行业的一条规律——这是一个成本决定利润,规模决定成本的行业。

现成的成本优势,加上规划规模,意味着铁本一旦投入满产运行,就将成为整个行业内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戴国芳也足以凭借自己的产业,一步跃升为整个钢铁行业,甚至整个商业界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但命运偏偏在此时,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这样的过热投资,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中央层面的重视。2003年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著名的103号文,要求各地运用多种手段,迅速遏制盲目投资。2004年2月4日,国务院专门举行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对钢铁、电解铝和水泥三大行业清理检查。宏观调控的大幕正式拉开。

记者们把电话打到国土资源部,却被告知并不清楚。而在实地探访常州后,一篇题为“三千亩土地未征先用,环保评审未批先行”的内参材料,被送到了中央高层的办公桌上。

钢王归来

在项目被叫停后,常州多名官员被处分后,铁本的工地上,即将成型的炼钢高炉和基本建成的发电站,在经历了几年无人管理的岁月后,已经几近废铁。

到2019年,戴国芳曾经放言要超越的宝钢,已经更名为“中国宝武”,在重组了太钢集团后,它拥有了一亿吨的产能,跻身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商。

其实,把高管们和陈德荣本人给出的答案加在一起,都没能逃出戴国芳当年心里暗藏的动机——让成本决定利润,让规模决定成本。但此时的戴国芳,已经在成本、利润、规模的钢铁世界里,闯出了另一条新路。

对于一个伤透了心的企业家来说,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人意外。但就在很多人以为戴国芳将就此度过后半生之时,这个和钢铁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人,却选择了回归。

铁镍合金是不锈钢的主要原材料,从内行的眼光看,这是一个经过很深思考的选择。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跨越了经济发展高峰期,传统钢材销量虽然依旧可观,可产能和行业竞争的过剩,让钢铁行业的利润早已不复当年。再加上国家对工业技术和城市建设,也逐渐从对量的追求,过渡到了对质的要求。

在相熟的人看来,那个熟悉的戴国芳,又回来了。在德龙的初创几年里,戴国芳似乎依然保持了旧日本色——绝少享受,钟情技术,整天埋头在车间和办公室里,甚至吃住都在项目工地上。他似乎希望把失去的那五年时间,加倍地夺回来。只用了两年时间,德龙镍业就冲进了国内镍铁行业的龙头阵营,但当戴国芳正准备开启下一步计划时,命运却似乎希望再次和他开个玩笑。

幸运的是,在经过调查后,德龙得以涉险过关。更幸运的是,在经历了之前的风浪后,戴国芳已经锤炼出更强的定力与更精的眼光,通过由镍铁原料向不锈钢产品的转型,德龙可以获得更高的产业附加值。

这种对于技术的投入,帮助德龙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家全产业链不锈钢生产企业,它的巨合冷轧项目,产品精准度可达到0.01毫米,生产的300系不锈钢产品,很快便收到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青睐。

因此,德龙又投资了年产300万吨的不锈钢热轧项目,为每座厂配备了专属电厂、港口和码头。从印尼直接进口镍矿,形成了从印尼进口红土镍矿制取镍铁合金,再用镍铁合金生产制取不锈钢的完整产业链条。

因此,戴国芳斥资300多亿元在印尼建设的项目包含原材料采掘、镍铁冶炼、码头等全产业链设施。为了确保建设成功,他干脆派出了女婿朱明冬,直接坐镇印尼。

2022年9月7日,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制造业500强、服务业100强榜单。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以1353.8亿营收入围,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56位;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31位。

这不仅让人想起了十多年前,戴国芳那句“超越宝钢、赶上浦项”的豪言。如果当时的铁本顺利开建,这一刻,或许会在更早到来。戴国芳和他的铁本,看起来错过了一整个时代。但戴国芳还是用另一种方式,回到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钢铁王国。流水有时会绕路,但绝不会回头。关键是,永远不要离开脚下的路。(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 作者:高飞)




社会热点




现实数据结结实实给预测者一记耳光 两个问题会成制约经济增速两大难题

【博览财经特稿】回顾2022年中国经济最大的意外莫过于每次政策加码、市场预期向上的时候,现实经济数据都会向下,结结实实给预测者一记耳光。

似已错失转弯的窗口期

第二波:财政资金超前发力,6月发完专项债,8月基本就用完了。原想着4月已经够惨各项经济数据已经到底儿,结果7月停贷潮进一步加剧了地产的流动性危机。最终三季度经济草草收场,录得3.9%的增速——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实质性流产;

仔细回味整个变化,有两点值得玩味。其一,基建效果严重依赖巨量的财政投入,一旦断炊,数据立马坍塌。

另外,M2高增速也未能提供过多动力。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长,基建投资的拉动作用越来越鸡肋——作用变小,放弃又不行。可以说,今年(及未来)突然转向消费转向内循环是中国经济失速下的必然选择。然而,我们似乎已经错失了什么,比如转弯的窗口期!

但是,国家对房地产送出的三支融资利剑并没有改变房企收缩的格局,互联网企业大佬腾讯在年会上也忧心忡忡,表示要“裁员增效”,居民储蓄12月之后再度创出新高。

如今,政策加速地产出清没几年又再度针对房地产逆周期调控,试图扭转行业出清太快的市场规律。这是一项成本巨大、结果堪忧的拯救行动。毫不夸张地说,2023年经济看消费,消费看地产。如此一来,还会认为经济会超预期反弹吗?

到目前为止好多机构和个人都认为疫情消退中国经济增速就会实现快速反弹!这就是没有弄明白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下面这张图是中国经济增速走势图,黑线是中国经济增速的趋势线。

细看整个走势图,你就会明显的发现我们的经济增速是在不断下滑的。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奇怪,因为经济增速背后反应的就是生产率。一切条件不变,技术问题也会限制生产率增速逐渐降低。

再细看走势图,除去09年刺激让经济经历了三年高于趋势线的增速外,其他年份均贴着趋势线下方运行。专业点说这叫实际经济增速低于潜在经济增速。为何?

未来,这两个问题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速的两大难题。这就是我国经济脆弱的现实。

若想让经济重回趋势线只有3个方法:见效快副作用大的举措就是加大政策调控,扩大债务规模、刺激居民消费;见效好但变数大的举措就是建立好对外关系,靠扩大外需输出我国的产品(作用相对有限);长久有效的举措则是来一场深度改革,剔除掉影响经济的内部摩擦,让趋势线呈“一”字形甚至“丿”字形,维持很长时间的中高速。

在外需熄火,投资边际作用递减,今年全仰仗消费的背景下。是刺激性消费举措还是想方设法边保增长边寻求变革,且看今年3月6号我们的经济增长目标预设多少,又能高出市场预期多少吧!

中规中矩的话,大概率会一边采取相对保守一点儿的刺激手法稳住短期经济,一边改革为未来留点儿空间——边看边说吧!(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作者:和卿)





国内需求对拉动经至关重要 如何让老百姓花钱需要大智慧

【博览财经特稿】今后,国内需求对拉动经济将至关重要。从国际形势看,海外正在加息周期中、所以他们的消费需求肯定会下降,另外欧美又经济/科技封锁中国、并试图脱钩断链,这都会极大冲击中国的出口。其实数据已经验证,我国8月出口开始放缓、10月转为负增长,11月已扩大至-8.7%,明年的出口数据只会更差。

正式基于以上实情的分析,今年的中央经济会议着重强调要“扩大国内需求”。为了让内需能持续壮大,前些天还发布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并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放到了事关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高度。

满减代金券的背后的杠杆效应

说是钱吧、必须消费满一定金额才能使用,说不是钱吧、消费时确实能少付款。很多人就犯嘀咕:这么麻烦,干嘛不直接给大家发钱呢?

政府若发行这类消费券1亿,就能撬动老百姓口袋里的钱2亿,共实现3亿的消费总支出。如果杠杆率是3倍、甚至4倍呢?如果消费券总额是2亿、甚至5亿呢?那撬动居民口袋里的钱用来消费就更多了。

满减代金券,就是政府扩大、刺激内需的一个实招妙招的具体运用。这里让人想起“路上捡一捆韭菜”的段子。路上看到一捆韭菜,捡起来屁颠屁颠的回家准备包饺子,可走到半路猛然醒悟是个大坑。

政府的满减代金券,就类似于段子里的“那捆韭菜”,就像一个“诱饵”引诱你花更多的钱、并不停的追加花钱。

大家更愿意存钱直接影响经济复苏

现在的社会贫富有些严重。有消费欲望的广大人群没有消费能力,可有消费能力的人又没有消费欲望……因为住的、穿的、用的等都已满足,而人的时间又有限、也只有一个胃,不能一顿吃一头牛、也不能同时住两套房子开两辆车。所以有钱人的消费就是高品质高溢价消费、价格一定得高,比如买个几十万的奢侈品包包。如何让有钱人在国内消费呢?

对于那些收入很高、但储蓄很少的人……比如月薪三五万的,就可以鼓励他们借贷透支消费,他们的负债杠杆高没问题、反正他们还得起,这不会造成银行呆坏账风险、还能促进经济发展。

鼓励有钱人消费、鼓励没有积蓄但收入高的人群借贷消费,就会带活经济并外溢至就业、直至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而大家有就业有收入,就会提升消费信心、进而又促进经济更活络,良性的国内大循环就此起来。

支持刚性和改善住房需求,首付更低、利率更低、甚至还不限购,同时对于卖旧房再买新房还给予个税退还,本就有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的人就可以出手啊,自己买房用于自住消费而非投资赚钱、哪怕房价再跌些也不吃亏。

再回到文中“一捆韭菜的段子”,捡了韭菜的人真的吃亏了么?没有。因为“一捆韭菜”这个诱饵,而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媳妇、也吃上了韭菜饺子,按照世俗的标准看这就是“人生圆满和成功”啊。

近日央行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城镇储户调研问卷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61.8%、比三季度增加3.7%,而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却只占比15.5%、比三季度下降了3.7%。这说明,大家现在不愿意消费、也不愿意投资,更愿意存钱,而这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复苏。(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作者:米筐老A)




形势分析




盲目求“超前发展” 人口小县陷财政供养困局

【博览财经特稿】随着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快速聚集,一些县城人口流失、活力不足的趋势逐渐显现。这些人口小县的改革与前景,近年来的讨论不胜枚举。“大部制”改革就是其中一个方向。

小县试点“大部制”,既是因时应势之举,也是自我强化之策。据报道,河曲县3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1964名事业编制核减为659名。石楼县县政府组成部门从26个精简到了16个,经初步测算,改革后人员经费可减少2200余万元。

大部制改革的多面性

2019年,江西全省自上而下进行了大部制改革,起初从国务院机构大部制改革开始,后续从省市进一步推到了县乡镇体系。基层的大部制改革想要解决“管得到看不见、看得见管不着”问题,因为县乡镇实际操作中能够看到很多事情,比如说车辆乱停乱放、市场违法经营等,街道没有执法权,需要通知相关部门执法人员来执法,当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队后,执法权就能够下放到街道,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从我的调研经历来看,第一种改革碰到的阻力非常大。首先是编制,在小县城,编制就是饭碗和生命。改掉编制就等于要人家的命,所以现实中几乎没有真正减编减员的改革。最终的改革结果是让一部分老弱人员分流、提前退休,但工资不变。或者政府以平台、外包、公司等形式承接被改的人员和职能,数据上则是改革缩减了一定的编制,节省了财政支出。

从我调研的江西G县情况来看,大部制改革的核心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高效服务型政府,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从执行层面来说,大部制改革最大的优点是将一些执法权综合,解决行政分割化和碎片化的问题,使得后续管理上比较协调。

改革最大的变化,可能是由原来一个局里七八个副局长变成了一正两副,但是以前的副科级干部并没有免职,只是重新排列组合,以前的副局长会成为班子成员,享受的待遇没有改变,只是称呼上改变了。

第二种是个人性集权,尤其是决策权的个人性集中。比如县城里最有权力的是县委书记,县委书记对于重大项目和重大人事任免有绝对性的权力。这种权力集中对基层财政运行影响甚大。

山西省石楼县和河曲县两地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财政供养失衡和人浮于事的问题,但是我认为财政困难的根源并不是因为养了太多的编制人员。

在中西部地区,县级财政运行的目标一直是保运转、保民生和求发展。“保运转”就是财政供养人员,即保工资,这部分一直是依靠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做保底。只要中央没有削减预算,那么保运转问题就不大,地方也就没有压力来精简党政机关、缩减编制。

问题是,如果保运转、保民生都有转移支付,那为什么地方财政还会出现困难?一是由于地方政府卖不动地了,没有了土地财政这块主要的收入。虽然保运转和民生工程有上级的转移支付,但人员的公积金、职业年金和年终福利都是需要地方财政保障,一些民生工程也需要地方财政配套,以前这部分支出主要依靠土地财政。现在土地财政没有,基层干部的福利就无法按时保证。

从我调研的经验看,许多地方的求发展会产生地方财政的“无效经营”或者是“非市场化投资”行为。举个例子,我所调研过的一个只能保运转、保民生的县,每任县委书记上任都要打造各类“亮点工程”,以迎接每年上级的“看变化”。(每年春天,市委书记带领全市领导和县委书记去每个县实地看变化,评比哪个县做得好)。比如,2018年该县的亮点工程是财政投资6个亿在江边建一个超级大亭子,第二年的亮点工程投入5亿建一个特色小镇(仅仅一年后,这个小镇杂草从生,无人光顾)……一个原本只是吃饭财政的县,为什么每年会有这样的“豪投”?哪来的钱?

这些亮点工程也主要产生于县委书记个体性的权力过于集中。这些重大投资为什么不通过公开讨论?比如给网民评议?我想,没有一个市场主体每年会如此投资,而对一些政府主体来说,反正钱都是国家的,亏了也不需要负责。

搞清了中西部县级财政困境的来源,也就能明白财政困难与编制改革之间表面上相关,实质关系不大。在我看来,大部制改革主要解决效率问题,而不能解决财政供养问题,正如上文所说,人员分流在理论上可以减少财政支出,但在现实的实践中无法达到。

从实践看,中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除了贱卖独特资源外,大多数是承接沿海淘汰的污染企业,而且实际产生的税收很少,因为地方政府依然会以变相返还税收给落户的企业。所以,落后地区的招商引资往往是贴本赚吆喝。

人口小县的发展趋势

从我所在的江西省来说,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年轻人外出打工,有一部分会回流到山清水秀的农村。然而,山西省有一些煤矿小镇,这种资源型县城,人口势必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自然流失。人口小县的未来发展趋势肯定是中心吸纳边缘,乡镇变成城镇中心区的边缘地带,这也是一个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发展的趋势。

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与沿海地区城市化存在很大的差别。中西部地区县城的城市化根本不是人的城市化,因为中西部县城无法提供就业,经济主要依赖于消费,县城是一个消费的区域而不是生产的区域,这种城市化没有办法让人长足发展。我们团队观察到,现在县城的模式是爸爸在城市打工,妈妈在小县城陪读,爷爷奶奶在农村种地,而且这种模式很普遍。

现在县城高楼林立,大量农民工到县城买房,但绝大部分房子只是为了陪小孩在县城上学,而非就业和生产。其中的逻辑是:土地财政使得地方政府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买了房小孩子就可以在县城读书。于是,土地财政催生了教育资源的聚集,而教育资源集聚,又推动了小县城的教育内卷(因为90后农民工父母更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产生了一个独特的群体——陪读妈妈。

从这个角度看,落后地区的人口小县产业支撑能力弱、“留不住人”困境突出,也许这才是县域现代化的阻碍,也是打破基层财政供养难题的关键。(来源:底线思维 作者:欧阳静)





过于迅速恢复并非健康事 民航业出ICU就进KTV带来不利影响

【博览财经特稿】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改为“乙类乙管”,民航局也发布通知,1月8日起不再对国际客运航班实施“五个一”和“一国一策”等调控措施,这意味着对民航业来说,过去三年的防疫封控即将成为历史。

未来可期的航空业

12月1日,中国民航的国内航班执行总量只有2827班航班,相当于2020年2月中旬水平。而“新十条”刚公布时,整个12月上旬民航航班执行量处于强劲反弹的态势,并于12月16日达到了全国国内航班执行7873架的高峰。

1674028878225990.jpg

而“五个一”政策的取消,意味着将全面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时期。毫无疑问对民航业来说,全面取消国际航班限制是个重大利好。而在全面放开管制之后,未来中国航空业的恢复情况可以参考下国外情况相近的国家和地区。

1674028894413139.jpg

1674028908304297.jpg

恢复期的风险和挑战

在第一阶段(1月6日前)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70%,日航班总量不超过11280班,国内不超过9280班;第二阶段(1月7日到1月31日)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8%,日航班总量不超过13667班,国内不超过11667班;第三阶段(2月1日到3月25日)则与第二阶段持平。

在今年年中,民航局就下发文件要求上报人员流失情况,要求统计2019年年底的各岗位在职人数与2022年年中的在岗人数。之所以民航局下令上报人员流失情况,原因还是在于民航业作为受疫情打击最重的行业之一,两年半下来流失了不少人员。而航空业作为高技术集中度的行业,很多岗位都非常依赖富有经验的资深员工,人员流失过多会对安全运行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1674028925791756.jpg

当然这一问题不仅仅在飞行员身上有出现,空乘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而且由于空乘群体比飞行员更大,问题也更为普遍——毕竟飞行员还能飞“客改货”但乘务员可没“客改货”飞——一个月只能飞一两次航班的乘务员比比皆是。很多人认为乘务员技艺生疏可能更多也就是广播少说了句话或者服务乘客时少了个步骤,但如果遇到突发状况需要处理时呢?飞机出现意外需要处置时呢?毕竟乘务员的工作并不是只有端茶送水。

如果说疫情原因导致机组人员“手生”算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机务人员的流失就非常致命了。

但随着疫情的恢复,航班量迅速攀升,人员流失的问题就会越发变得不容忽视。而且机务这个工作是非常需要经验和技术积累的,一个证照齐全干了十几年的机务“老法师”往往是一个班组的灵魂人物,疑难杂症就等着他来一锤定音,论效能七八个才干了两三年的小年轻可能都抵不上这么一个老法师。

1674028952559756.jpg

当然疫情并没有结束,虽然防控措施现在逐步取消,但疫情离我们反而更近了。过去一个月,席卷全国的疫情也给航空业带来大量的因病减员,甚至我所在的部门也因为减员数量达到70%,使得部门工作几乎停摆,仅能维持现场运作保障。换言之,除非是进行闭环管理且执行极为严格的防疫措施的岗位或部门,不然其感染概率同社会面是相同的,也必然面对相同的因病减员。

对中国航空业来说,持续了三年的封控终于迎来了“全剧终”,特困行业有望脱困。但目前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结构性失衡叠加疫情因素使得这个冬天对民航业来说又格外的寒冷,而本轮疫情过去后,是否又会有新一波疫情带来冲击犹未可知。但不管如何,希望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守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等待春暖花开的一天。(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张仲麟)




社会透视




曾经一筹莫展的贫困县 高超“造假”手艺成镇经济支柱产业

【博览财经特稿】“睫毛弯弯眼睛眨呀眨眼,话说到嘴边怎么会转弯,你的微笑,像月弯弯。”每首流行歌曲风靡背后,都代表着审美的变化。如今,贴假睫毛早已成为全世界潮流女孩的“小心机”,只需几块钱、几分钟,就可以拥有一双迷人灵动的眼睛,还可以根据妆容和心情,来选择不同的长度、卷翘程度来做搭配,何乐不为。

1674029107331650.jpg

毫不夸张地说,全球每10对假睫毛就有至少7对来自山东平度。走在平度市睫毛产业的发源地和聚集地——大泽山镇长乐片区,便可以发现,几乎每隔百米,就是一家假睫毛工厂。

就是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东方小镇,凭借着高超的“造假”手艺,每年都在努力向全世界女性输出产值高达70亿元的假睫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假睫毛王国”如何诞生

平度的假睫毛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1976年。因为青岛与韩国隔海相望,当时有不少韩国企业来青岛办厂,同时带来了制作假睫毛的技术。

颇有生意头脑的高善敏跑遍了广州、深圳、义乌、武汉以及东三省进行考察,了解到“东北女孩喜欢浓密的假睫毛,南方女孩偏爱单薄自然的款式”。市场对于假睫毛的需求之大,让高善敏又惊又喜。

1674029124667976.jpg

假睫毛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门槛低,需要大量细致耐心的女性劳动力。村里恰好不缺30-50岁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妇女,其他辅助产品,如假睫毛胶水、包装盒等,当地也都能自己生产。

外贸的兴起,又带来了新的机遇。小镇生产的假睫毛开始冲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箱假睫毛漂洋过海,成为日韩、欧美市场的抢手货,有些制造假睫毛的公司,依靠跨境B2B贸易,加上为海外品牌代工,年销售额可达1个亿。

一副副批发价仅为几元的假睫毛,给当地人换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数据显示,平度的假睫毛年产值可达7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80%,全球市场份额的70%。高速狂奔下,危机也在不期而至。

由于行业粗放式的发展,平度许多工厂的生产模式都以手工作坊为主,假睫毛工厂满大街扎堆的结果是,低价竞争愈演愈烈。

演变到现在,整个大泽山镇生产的假睫毛品种多达几千种:自然单簇款、浓密整排款;人造毛、水貂毛、黑色、棕色、彩色……世界各地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都能一一得到满足。

此外,平度假睫毛行业的调研显示,目前在国际美妆市场上,流行款假睫毛的生命周期大致在三个月至半年,款式的更新速率,考验着企业与时俱进的能力。

加上平度从事假睫毛制作的多以家庭小作坊手工生产,规模以上企业较少。很多工厂松散无序,货品从卫生标准到定型工艺上都很难得到保证,规范化管理、提高效率势在必行。

也有企业重新设置了组织架构,对于部门分工有了明确的规章制度。比如,对于合作一年以上的老客户,由公司的资深员工专门对接,并由专人负责梳理需求,表格化管理;团队内部还会安排专人统计数据,阶段性复盘不同需求、不同卖家的时间、地域、消费频率分布。

2019年8月,平度受到阿里巴巴给予的一张“烫金”名片——假睫毛源头产地。这无疑是对平度假睫毛产业的肯定和认可。

2021年,平度市获得了一项中国仅此一家的称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正式授予平度市“中国美妆用品(睫毛)产业之都·平度”的称号。荣誉与光环之下,刚刚走出困境的平度假睫毛产业,很快又迎来了新的棘手难题。

2020年10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特定假睫毛产品极其组件启动了“337”调查,称“进口假睫毛产品存在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其中就包括平度的假睫毛生产厂家。

为了应对外贸的不公正评判和待遇,几经碾转之下,中方最终获得了胜诉的结果。风波过后,平度人明白,只有加大产业打造力度,培育自主品牌,才能真正“翻身做主”,而这并非一夕之功,是个长期工程。

这种人造水貂毛假睫毛的特点是既价格实惠,又符合动物权利保护等方面的优势,并且柔软度、舒适度可与水貂毛媲美,一经推出就广受市场好评,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批准的“实用新型专利”。

在政府层面,平度市积极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睫毛产业发展的支撑盈利作用。多次邀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专家前来考察调研,从顶层设计、科技投入、人才队伍、品牌建设等方面为睫毛产业转型升级提出指导意见,明晰突破口,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新消费升级的浪潮之中,在颜值经济的驱动之下,平度的假睫毛产业,能不能真正诞生出响当当的国民品牌,不妨拭目以待。(来源: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 作者:朱末)





大量闲置打折出售无人问津 折射核酸亭的尴尬处境

【博览财经特稿】日前,话题“核酸采样亭被挂二手平台售卖”冲上微博热搜。

核酸亭被挂出售卖,折射出当下一些核酸亭的尴尬处境。据报道,需要转型的核酸采样亭数以万计。数据表明,2022年5月,仅仅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核酸采样点数量在最多的时候就达到3万个左右。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大规模核酸检测日益减少。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其中提到,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目前,有多个地方的核酸亭已经“变身”健康诊疗站点或是“发热诊疗站”之类。这个思路受到肯定,被认为相当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了“延伸点”。既在居民家门口进行患者分流,方便患者就近诊治,又能减轻区级医院和基层卫生院的压力,成为分级诊疗的落脚点。

核酸采样亭被挂上闲鱼售卖

其中,赵先生在闲鱼上挂出有正压系统的核酸采样亭,这是他们工厂剩余的样品。“我们是2020年的时候开始做的,卖过几批,现在剩余两个样品。”赵先生告诉红星资本局,他们是核酸亭的生产厂家,以前他们厂都是把核酸采样亭直接卖给检测机构的,现在基本没有新订单了,打算以成本价9800元/个处理掉剩下的2个样品,“但目前一个都没卖出去。”

不仅仅是赵先生的工厂,一些核酸检测公司想处理现有的核酸采样亭也变成了难事。

郭女士称,我们是2.8万左右买的,领导说一万多卖出去就行。其实我们也不是为了挣钱,主要是(采样亭)闲置了有点浪费,有人需要我们就转出去。不过,挂上闲鱼约有两周的时间了,目前还没卖出过采样亭。很多核酸检测公司现在都不做了,采样亭会大量闲置,闲置之后怎么处理、怎么再利用,估计会是很多公司面临的问题。

为了应对最近的疫情高峰,减轻医院发热门诊的就诊压力,一些城市将之前的核酸检测亭改成发热诊疗站。

据中国新闻周刊,苏州打响第一枪之后,广州、深圳、杭州、长沙、无锡等城市,陆续将核酸亭改造成发热诊疗站。山东更是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这一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发热诊疗站的坐诊医生,多来自当地社区医院。比如,深圳发热诊疗站就由社康全科医生轮流坐诊。

据湖北日报,12月27日,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道恋湖家园小区门前广场上,居民在恋湖社区便民发热门诊站前排队等候就诊。据介绍,该门诊站是由恋湖社区与辖区共建单位武汉惠姓医院共同搭建的,由原来设在小区门口的“核酸采样亭”就地改造而来,邀请该院医生出诊,主要向居民群众提供免费的基础诊疗服务、用药咨询。

曾坐拥百亿市场如今企业该如何转型?

根据第一财经此前调查,单个核酸采样亭的价格在2万元至5万元不等,采样亭需要具备新风系统、紫外线设备、空气过滤系统、病菌消杀系统等保证亭内是无菌环境。从运营方式而言,有些核酸采样亭由政府购买后再转交给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运营;部分核酸采样亭需要第三方检测机构购买并自行配备人手运输和检测;也有些是政府购买后由第三方负责采样,由社区工作人员在现场辅助进行秩序维护。

而12月以来,因政策调整,曾经一度火热的核酸采样亭产业也迅速冷却。随着很多场所不再要求出示核酸检测结果,很多市民也发现街头正在运营着的核酸亭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而随着各地对核酸结果检查区域的减少、要求的放宽,多地的核酸采样厅招标项目也被终止。据政府采购网信息显示,11月21日,保定高新区核酸检测采样亭采购终止,该招标原计划最多花费17.15万元,建设七个双工位核酸检测采样亭,但“因采购计划变动,经采购人同意,本项目终止采购”。

11月16日,海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采购海口市便民核酸采样亭采购项目也发布了终止公告,该投标原本计划预算300万元,而终止采购的原因为“为响应《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将对本项目采购需求及金额进行重大调整变更”。

据第一财经,有医学界人士透露,目前现有的核酸采样亭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处置方式,有留存的也有转型的,还有一些是暂停采样业务后尚不明确后续方向的。这种情况下,相关的生产企业一般不会再大规模投入生产。此前积极布局是因为有大量的政府采购订单,所以一时间会有这么多企业大力生产,但按目前的情况来看,核酸采样亭的市场需求是暂停了。而那些家电企业或检测机构应该会回归到专注原本到主营业务上去。

“减少这部分业务量,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项目的检测中去,例如其他医疗服务的提供等。目前做新冠检测的部分人员是外聘或者其他医疗机构的借调人员,核酸采样点取消后他们自然也会回到原来的岗位上去。”林先生表示,一部分他们自己的员工也会进行岗位调整,新冠疫情之前他们业务很大一部分是给医院做各类相对复杂检测的外包业务,这样也可以把更多的人员、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上面来。

核酸采样亭既然会逐渐淡出或转型,那么核酸采样员、检测员又将何去何从?

据时代周报,2022年4月前,杨岩(化名)还在一家生物公司做科研,月薪一万元左右。成为核酸检测员之后,杨岩每天工作12-14个小时,跟着公司的移动方舱,在全国“追着疫情”跑,最高月入10万元。

他表示:“有人因核酸检测量骤减而感到失落,我的工资也从原来的10万/月降到了3万/月,同时由于阳性样本增加,工作量也随之增加,除了核酸,公司现在也会做一些常规的血型或者HPV、HIV检测来赚钱。但我完全能接受眼前的变化。我觉得非常幸运,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新兴行业里,拥有了一个可以赚这么多钱的机会,我一点也不会觉得失落。如果说这一行唯一不好的,就是没什么职业发展规划的说法。核酸检测是一个重复机械化的劳动,就算是熟练掌握了所有技能,也会很快到达职业瓶颈期,看不见什么提升的可能。有人问我核酸检测行业未来还会这么赚钱吗?我认为应该不会了。”

其实做核酸采样员的收入还可以,我们有月结和周结两种,我是月薪制,差不多8000多元一个月,我觉得还不错,因为我是在社区的核酸检测亭,每天工作6个小时,能有这样的薪水我挺满意的。”核酸采样员赵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起自己的收入情况时,颇感自豪。

类似赵青这样的采样工作人员大多是来自第三方公司的安排,这些人此前的工作覆盖各行各业,有做餐饮的、有送过快递的、也有刚毕业的大学生等。有相关人士透露,如果他们所在的核酸采样亭关闭,那么就看接下来有没有其他点位的采样亭需要,如有需要则可以继续做采样员,如果已经没有需要了,那么这类采样员就得另谋出路。但这些人员原本也是有其他行业的职业背景的,因此很大可能回归“老本行”。

有人提出核酸采样亭在未来能否改建为早餐铺、地摊经济的网点等?如果可行,也能拉动一批人员的就业。对此,有零售业人士认为,一方面采样亭的改建要按照政府相关规划进行,另一方面,如果做作为餐饮或零售用途,还涉及到相关营业执照、卫生条件、从业人员资质等,且采样亭体积很小,是否能放得下货品也需要考量。(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红星新闻、极目新闻、第一财经、时代周报、央视新闻、中国新闻周刊、湖北日报、新京报、公开资料等)





1674029409768943.jpg
1674029367985751.jpg
1674029353987469.jpg
1674029337794904.jpg
1674029323541680.jpg
1674029309702674.jpg
1674029139994646.jpg
1674029090896612.jpg
1674028939568999.jpg
1674028848867292.jpg
1674027807497863.jpg
1674027790162236.jpg
1674027777309785.jpg
1674027538642128.jpg
1674027616961241.jpg
1674027601323814.jpg
1674027330631112.jpg
1674026988995699.jpg
1674026917434783.jpg
1674026897899893.jpg
1674027200259302.jpg
1674027173451127.jpg
167402621270133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19 08:05 , Processed in 0.162192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