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证券内参 2017.10.2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3 09: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贸港:短线可积极战术做多,中线看并不具备行情新龙头实力》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很多机构都对自由贸易港寄予厚望,认为其政策定位足够高、未来的经济想象空间足够大,有极大的概率重演当前炒自贸区行情的路径,特别是在当下市场题材股缺失的真空期,可以说上海自贸港是当下大盘的一根救命稻草,A股炒一波是大概率的。
不过,博览研究员对自贸港概念炒作能够成为十九大后的行情新龙头保持谨慎,而更倾向于将之定性为一个比十九大前夕的医改、环保概念等炒作生命力略强一点的题材。
在我们看来,当前行情内部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于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取向无实质性好转叠加存量博弈格局内市场资金的偏好选择。在大环境没有改观之前,行情仍然要留一份谨慎。在市场风格切换到年初那个时候的环境下,恐怕在存量挤压的市场内,更大概率是与自由港沾光的概念表现抢眼,而其他概念疲弱不堪。这点,对比此前雄安新区日成交额占比接近整个市场四分之一的历史可见一斑。
而我则想从市场对炒地图概念向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预期衰减角度提示一下风险。回顾从自贸区到雄安新区、粤港澳湾区越来越短的炒作周期,这既是资金对类似炒地图题材的疲劳感加快,也是对此前自贸区改革成效不满意,对后期所谓其他“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水平”信心不足的表现!
总之,我们认为,从战术上讲,可以积极做多自由港概念,但从战略讲,仍然要意识到当前行情已经转轨失败,需要休息一阵子了,不宜对整体市场存在较高预期。
《缺乏对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等概念的“替代性”,“自贸港”概念很难持续领涨!》:今年上半年最大的“政策IP”非“雄安新区”莫属,这一故事也被许多分析此次“自贸港概念”者拿来做“对比参照系”。但这一政策概念的炒作结果已经众所周知,4、5月行情的惨淡,也是“新伤刚好”。显然,政策面是不希望“好政策再次被异化解读,变了味”!如果按照这一逻辑继续推导,那么,作为自贸区的升级版,“自贸港”的投资逻辑也势必要遵循两大原则——
从即期看,必须是“真正能够参与、分享自贸港建设”的上市公司,才能最终真正受益。但这在十九结束之前,不可能有具体的答案。因此,上周末开始的这一波炒作,能够走多远,存疑;
从中期看,按照今年市场业已形成的“必须靠业绩说话”的新投资标准,自贸港概念要想玩得长久,就必须能够有令人信服的“成绩单”。但自上海自贸区建立以来,与其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似乎都没有进入“年度业绩排行榜前列”的成绩
因此,缺乏相较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等概念的“替代性”,“自贸港”概念很难仅凭一个“荣誉头衔”,就持续领涨!



                           catbg01.gif                  博览视点
catbg02.gif                  



自贸港:短线可积极战术做多,中线看并不具备行情新龙头实力                 

【研究员】:柏双
结论: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很多机构都对自由贸易港寄予厚望,认为其政策定位足够高、未来的经济想象空间足够大,有极大的概率重演当前炒自贸区行情的路径,特别是在当下市场题材股缺失的真空期,可以说上海自贸港是当下大盘的一根救命稻草,A股炒一波是大概率的。 不过,博览研究员对自贸港概念炒作能够成为十九大后的行情新龙头保持谨慎,而更倾向于将之定性为一个比十九大前夕的医改、环保概念等炒作生命力略强一点的题材。 在我们看来,当前行情内部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于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取向无实质性好转叠加存量博弈格局内市场资金的偏好选择。在大环境没有改观之前,行情仍然要留一份谨慎。在市场风格切换到年初那个时候的环境下,恐怕在存量挤压的市场内,更大概率是与自由港沾光的概念表现抢眼,而其他概念疲弱不堪。这点,对比此前雄安新区日成交额占比接近整个市场四分之一的历史可见一斑。 而我则想从市场对炒地图概念向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预期衰减角度提示一下风险。回顾从自贸区到雄安新区、粤港澳湾区越来越短的炒作周期,这既是资金对类似炒地图题材的疲劳感加快,也是对此前自贸区改革成效不满意,对后期所谓其他“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水平”信心不足的表现! 总之,我们认为,从战术上讲,可以积极做多自由港概念,但从战略讲,仍然要意识到当前行情已经转轨失败,需要休息一阵子了,不宜对整体市场存在较高预期。

                                 
【博览财经研报】上周五(20日),大盘指数终于止住了十九大召开前的一周及此后两天的跌势,“自由贸易港”概念成为挽救行情的救命稻草。
这一概念炒作的源头是,习主席在报告中提到“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随后,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上周四(19日)上海市代表团举行的全团会议中,向媒体表示:关于自由贸易港,我们就是按照中央部署,做好方案,现在只是在筹划阶段,最终方案必须经过中央批准后实施。
而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也接着纷纷表示正在或将要筹建自由贸易港——股市炒地图再现,上海板块只是上周五龙头之一,海南、广东、海西板块都有不同程度表现,这也让市场对自由贸易港的炒作,从单纯的短线概念炒作很快上升为一轮中线行情新领涨龙头的期待。
当然,建设自由贸易港,上海仍处于先行先试的地位。上证报报道称,上海相关部门已形成了探索自由贸易港区建设的初步方案,并已上报。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称之为1.0版;2015年中央批准深化自贸试验区方案,是2.0版;今年5月,中央深改组正式批准全面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是3.0版——所以股市层面的资金仍聚焦于上海自贸区
的确,当前行情热点散乱,节奏错位。需要一个足够当量的利好来重整旗鼓。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上周在内参中也明确作出了“十九大后对‘长线资金入市’观点‘作出规避’”的新论断,那么,一夜之间在各大媒体上成为了可与雄安争锋的“自由港”概念能否挽救行情成为新龙头?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很多机构都对自由贸易港寄予厚望,认为其政策定位足够高、未来的经济想象空间足够大,有极大的概率重演当前炒自贸区行情的路径,特别是在当下市场题材股缺失的真空期,可以说上海自贸港是当下大盘的一根救命稻草,A股炒一波是大概率的。
理由:一是,目前中国大陆还没有一个自由贸易港,从我国“一带一路”的战略角度出发,中国大陆急需一个自由贸易港,成为对外经济开放的龙头。自贸港的建设是一个大局,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接一路一带,带动科融创,以及例如特拉斯等国际项目落地。
据悉,早在今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中就已经明确了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当时上海市政府介绍,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则是把握中国贸易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和跨国公司国际分工的新趋势,在更高水平上的贸易便利化新举措。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方案框架,今年年底前上海自贸区将形成自由港的建设方案。这其中就明确了方案落地的时间不会晚于今年年底,而这次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再度强调探索自由贸易港,有理由认为最终这个上海自由贸易港方案落地的时间会超预期。
也就是说,在十九大后,关于自贸港落地的政策很可能跟随就会出来,市场似乎有充分的节奏来接续炒自贸港的热情。
二是对标新加坡、香港这两个实施自由港政策的重要参照——目前排名世界集装箱港口中转量第一、第二位的新加坡港、中国香港,均依靠自由港政策吸引大量集装箱前去中转,奠定其世界集装箱中心枢纽的地位——中国大陆设立自由贸易港后,区域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上海自贸港的建设,将是在上海自贸区基础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最终建设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
比如,华泰证券认为,未来,港口企业除了完成传统装卸业务外,也将发展成为以港口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多方位的物流增值服务,打造物流中心区并形成现代物流运输组织方式,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区域港口整合,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过度开发,利于区域内港口群良性发展,避免同质竞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和合作给港口发展带来新的盈利增长。
川财证券此前发布研报称,在自贸区和自由港的催化下,估计到2020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可比目前增长约万亿,形成巨大的红利蛋糕待分食。与新加坡和香港是重要的参照物,不过与内地建设的自由贸易港还是有差别的。“这两地作为自由港,实现了很多政府行政职能的让渡和弱化,在这一方面,内地建设自由贸易港可能存在一些差别。”
甚至还有人把上周四港股尾盘的大跳水(当日恒生指数连续击穿了5天、10天线,创出了今年以来最大的单日实体阴线)也扯到上海自贸港的消息上,逻辑是:香港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贸港,那么上海自贸港的建设,最终想要挑战的目标一定就是香港。日后上海自贸港的建成,此消彼长,必然会削弱香港的地位——并以此认为,港股跌的越狠,意味着市场对自贸港的认同度越高。
不过,博览研究员对自贸港概念炒作能够成为十九大后的行情新龙头保持谨慎,而更倾向于将之定性为一个比十九大前夕的医改、环保概念等炒作生命力略强一点的题材。
我的同事江桥先生的看法是,近期大会期间,报告提及内容过于丰富,但预期过于庞杂的时候往往等同于难以形成一致性预期。而经过总书记和韩正书记接连点名后,自由港作为一个“新颖的”、“简单直接的”(港口股为主)的新题材,很明显在当前题材缺乏的时间当口下,是主力资金凝聚做多预期的一个好对象。但是,延伸到自由港能否成为行情救命稻草,并把A股从“结构行情+慢牛”的迷失状态中解救出来?其认为只是延迟了本次行情调整的时间节点,而并非带动行情再次起步的那个“重磅利好”。
我注意到周末期间,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21日表示,国家发改委牵头有关部门加快编织大湾区发展规划,为以后发展提供蓝图,目前初稿已经出来,正在征求意见……何立峰表示,雄安新区建设的进展正有序推进。目前已组建了高效精干的雄安新区管委会,并组织300多个来自国内外的顶尖专家、12个团队对雄安新区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这个规划已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预计很快会通过评审。
按照上周五市场炒作逻辑演绎,自由港的原发性逻辑延伸到上海国企改革等继发性逻辑的题材炒作,叠加周末何主任的表态,下周炒作区域性概念的可能性较大。
一方面,雄安和粤港澳概念近期未出现大幅炒作,另一方面何主任的表态,对于此前联动性较高的北雄安、南大湾而言具有短期刺激作用。
所以,他认为本周行情应该偏多,市场活跃度将有所提高,相关题材概念的赚钱效应值得期待。
但江桥研究员认为,当前行情内部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于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取向无实质性好转叠加存量博弈格局内市场资金的偏好选择。在大环境没有改观之前,行情仍然要留一份谨慎。在市场风格切换到年初那个时候的环境下,恐怕在存量挤压的市场内,更大概率是与自由港沾光的概念表现抢眼,而其他概念疲弱不堪。这点,对比此前雄安新区日成交额占比接近整个市场四分之一的历史可见一斑。
而我则想从市场对炒地图概念向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预期衰减角度提示一下风险:
1508718343549769.jpg
2013年9月自贸区的炒作,成功进行了两波,第一次2个月,第二次半个月,但随后急速暴跌回原地;
2017年4月雄安新区的炒作只成功一波,持续半个月,随后就是零星涨一两天。
2017年6月粤港澳大湾区的炒作仅维持三天。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区域概念炒作时间越来越短,这既是资金对类似炒地图题材的疲劳感加快,也是对此前自贸区改革成效不满意,对后期所谓其他“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水平”信心不足的表现!
总之,我们认为,从战术上讲,可以积极做多自由港概念,但从战略讲,仍然要意识到当前行情已经转轨失败,需要休息一阵子了,不宜对整体市场存在较高预期。
在具体的投资方向上,华泰证券等多家机构指出,首先是上海本地的交运物贸类公司,如上港集团、上海临港、外高桥,长江投资等一批公司,另外为跨国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的企业也会受益自由港的政策,比如畅联股份、华贸物流、怡亚通以及几大快递公司。最后,自由港除了在上海还可能在其他区域扩展,行情进一步扩散可能会到其他一些可能升级到自贸港政策的主要港口,比如宁波港、盐田港、天津港、厦门港务等。


                        

缺乏对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等概念的“替代性”,“自贸港”概念很难持续领涨!                 

【研究员】:田文
结论:今年上半年最大的“政策IP”非“雄安新区”莫属,这一故事也被许多分析此次“自贸港概念”者拿来做“对比参照系”。但这一政策概念的炒作结果已经众所周知,4、5月行情的惨淡,也是“新伤刚好”。显然,政策面是不希望“好政策再次被异化解读,变了味”!如果按照这一逻辑继续推导,那么,作为自贸区的升级版,“自贸港”的投资逻辑也势必要遵循两大原则——从即期看,必须是“真正能够参与、分享自贸港建设”的上市公司,才能最终真正受益。但这在十九结束之前,不可能有具体的答案。因此,上周末开始的这一波炒作,能够走多远,存疑;从中期看,按照今年市场业已形成的“必须靠业绩说话”的新投资标准,自贸港概念要想玩得长久,就必须能够有令人信服的“成绩单”。但自上海自贸区建立以来,与其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似乎都没有进入“年度业绩排行榜前列”的成绩。因此,缺乏相较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等概念的“替代性”,“自贸港”概念很难仅凭一个“荣誉头衔”,就持续领涨!

                                 
【博览财经研报】今年上半年最大的“政策IP”非“雄安新区”莫属,这一故事也被许多分析此次“自贸港概念”者拿来做“对比参照系”。但这一政策概念的炒作结果已经众所周知,4、5月行情的惨淡,也是“新伤刚好”。显然,政策面是不希望“好政策再次被异化解读,变了味”!
如果按照这一逻辑继续推导,那么,作为自贸区的升级版,“自贸港”的投资逻辑也势必要遵循两大原则——
从即期看,必须是“真正能够参与、分享自贸港建设”的上市公司,才能最终真正受益。但这在十九结束之前,不可能有具体的答案。因此,上周末开始的这一波炒作,能够走多远,存疑;
从中期看,按照今年市场业已形成的“必须靠业绩说话”的新投资标准,自贸港概念要想玩得长久,就必须能够有令人信服的“成绩单”。但自上海自贸区建立以来,与其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似乎都没有进入“年度业绩排行榜前列”的成绩
因此,缺乏相较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等概念的“替代性”,“自贸港”概念很难仅凭一个“荣誉头衔”,就持续领涨!
“自贸港”概念可以掀起一些涟漪,但暂时难以改变当前市场整体“平静”的格局!
大会期间,行情表现“平静”。但上周末,市场却“突然”发现了一个“被忽略”了的“重大利好”:自贸区的升级版“自贸港”!于是市场又是一通爆炒。
那么,自贸港概念是否能够异军突起,成为当年上海自贸区概念引领大盘持续上涨的“带头大哥”?
对此,本文更多从当前的宏观政策与经济环境加以分析,其他偏市场层面的分析,详见今日本内参其他文章的研究。
可以明确的主体结论是,单凭一个“自贸港”概念,可以掀起一些行情的涟漪,乃至局部概念板块的波澜,但暂时难以改变当前市场整体“平静”的格局!
话分两头说。从即期看,政策维稳是市场的逻辑主轴,博览研究员仍然认为,在本周大会结束、新一届集体呈现之前,市场仍然大概率保持“稳健”(大盘涨跌都不会太大),主力资金在当前更多做的应该是“读懂政策、谋篇布局”的“思想工作”,“实际行动”还得假以时日(没必要在敏感时刻让自己“凸显”在聚光灯下、风口浪尖上嘛);
从中期看,在改革转型进一步深化(意味着既有利益格局还要予以调整,既有的行业盈利预期空间还有待“校准、修正”),未来仍然面临诸多政策、制度层面的改变(不确定性增大)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的历史业绩“稳定性”,或者未来业绩预期的“可预见性”,将一直成为大多数资本“首要考虑、评估”的投资指标
也就是博览研究员此前分析的,“用经济基本面的稳定性规避、乃至对冲政策面的不确定性”。
差别只是,在三季度经济数据继续“超预期”、强监管政策高潮期开始“回归常态”之前,投资人更多是用这一逻辑来“规避风险”,此前一段时间内,所谓的大白马,尤其是贵州茅台的迭创新高,更多具有的这一属性。
但随着三季度再次超预期的经济数据的发布,投资人逐渐适应“强监管下的投资游戏规则”,开始学会如何把握投资机会,寻求“符合监管要求的超额收益”,正在成为凸显各路资金政治敏感性和经济嗅觉的“标杆”(毕竟又到年底排名考核与花魁投票的时候了)。
而根据近一年来的经验教训,所谓的“符合监管要求的超额收益”,往往并不凸显在“政策扶持”(如国企改革概念)的项目当中,而是更多凸显在“业绩靠谱”(如消费大白马之类)的项目当中
从自贸区到雄安新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举例而言,今年上半年最大的“政策IP”自然非“雄安新区”莫属,这一故事也被许多分析此次“自贸港概念”者拿来做“对比参照系”。但这一政策概念的炒作结果已经众所周知,4、5月行情的惨淡,也是“新伤刚好”。
博览研究员彼时对当时政策针对性“强监管”的解读是,监管层不能容忍“千年大计”被当做“速食面”给“快速消费”掉,然后留下市场的一地鸡毛,让“千年大计”蒙尘!从现在决策层对雄安新区的“操作模式”看,也基本上是杜绝了一切可能的“概念炒作”的机会(从房地产到股市,再到“不相干的产业”),从最近的结果上看,只有那些真正与雄安新区建设“有真爱、真故事”的个股,才有了“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机会与感觉。
这也就增加了相关政策概念炒作的“复杂性”,今日《从改革角度看,“自由港”概念股炒作并非那么简单!》一文,也强调了这一问题。
显然,政策面是不希望“好政策再次被异化解读,变了味”!
如果按照这一逻辑继续推导,那么,作为自贸区的升级版,“自贸港”的投资逻辑也势必要遵循上述两大原则——
从即期看,必须是“真正能够参与、分享自贸港建设”的上市公司,才能最终真正受益。但当前的问题是,在现有的“1+3+7”自贸区当中,究竟谁会是“头牌、首批入围”?在十九结束之前,不可能有具体的答案,只有在此后的各地方、各部委“学习、落实十九大精神”的过程当中,才能够有相对明确的答案。如今的炒作,应该很快会接受检验。上周末开始的这一波炒作,能够走多远,也就存疑;
从中期看,按照上述业已形成的“必须靠业绩说话”的新投资标准,自贸港概念要想玩得长久,就必须能够有令人信服的“成绩单”(哪怕是能够被接受的“预期业绩”)。但令人疑惑的是,自上海自贸区建立以来,与其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似乎都没有进入“年度业绩排行榜前列”的成绩,其未来的“战略价值”尚未在经济业绩上得到兑现。而这一点,在投资人越来越习惯于根据业绩“看菜下饭”的时代,并不足以让“自贸港”概念,在诸多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概念,仍然具有不错的炒作基础时,能够“异军突起、领涨大盘”!
换言之,缺乏相较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等概念的“替代性”,“自贸港”概念很难仅凭一个“荣誉头衔”,就持续领涨!
归根到底,在“转型政策逐渐见效、强监管改变投资行为”的当下,市场游戏规则也已经呈现出与几年前炒作“自贸区”概念时不同的逻辑模式,简单的把“自贸港”当做“自贸区”来炒作,注定也是不会持久的,除非我们找到了“自贸港”概念股当中有与“业绩确定性”打通关联的“佼佼者”!


                                 
                           1508720072309329.jpg                  决策参考
                 



金融严监管+经济或许在滞涨,靠炒概念就想逆转悲观预期?难!                 

【研究员】:柏双
可对股市而言,这意味着未来除了向实体融资、脱虚向实,股市仍没有其他更有想象力的定位,依旧只能延续过去两年“不死不活”的局面! 而博览研究员更注意到,如果根据海通首席姜超近期在《市场预期和真实经济》一文中对当前经济形势也并不像官方那么乐观的判断,未来中线行情可能出现的一个更大风险是:一方面,经济基本面随时有变化的可能性,这对股市估值将是一重打击;另一方面,流动性中性甚至阶段性实际趋紧的局面将会相当长期内维持,这对股市将是又一重更直接的打击!这也是博览研究员并不看好上周五崛起的自贸港概念能够改变整体行情疲软的格局的重压原因之一!

                                 
【博览财经分析】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在上周五(20日)的内参中,从十八大与十九大报告比较的角度——十九大报告增加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由“加快”变成“促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与”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被取消;加了“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均表明从2016年开始一系列的金融从严监管没有丝毫松懈;并结合一行三会19日的讨论会——对十九大报告“落实在本部门的体会”仍是从严监管,我们认为,十九大后金融监管不放松已定格。因此,明确作出了:“结构行情+慢牛”模式,当前已迷失。在找不到方向前,对“长线资金准备入市”的观点在此作出规避的判断。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一行三会领导在上周的金融系统讨论会上一致强调继续坚持去杠杆、防风险,“似乎有两大底气”:
一是最高决策层最关心的中国实体经济,并未因持续两年的金融去杠杆受到明显冲击。或者说降金融杠杆的同时与服务实体,是有成效的。而金融市场风险虽然有所收敛,但还不能说完全化解,还需要继续攻坚战。
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经济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6.7-6.9%的区间,保持中高速增长。9月份无论是投资、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还是消费零售,都有不同程度增长,一改8月份的颓势。另外,9月份PMI回升至52.4的6年高位,9月工业增速也比8月的6%小幅反弹,而9月国有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从21.7%回升至24.9%,经济和企业盈利形势似乎还都不错。
二是楼市结构性依然过热,房贷增速极快(也就是周行长所说的家庭部门杠杆率抬升很快),而根据十九大报告对“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性,为了推动租售同权、共有产权房、只租不售等新的楼调思维迅速普及,也需要金融监管部门配合。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19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9月地产销售遇冷、增速由正转负,并创下2015年4月以来新低;三季度地产销量增速也仅为1.1%,比上半年的16.1%大幅滑落。但是土地供应和房企的拿地热情却没有减弱。
一则,部分城市的供地力度不降反增,创出近年来供地力度新高。徐州、赣州、无锡等二、三线城市的供地面积处于增长通道,土地出让提速也拉高了多个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出让金规模。二则,房企的回应也很热烈9月拿地力度再度上升,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创下2015年以来新高,50家大型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增长近50%。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也显示,截至2017年9月,拿地积极的50家大型房企合计拿地金额达到17711.8亿元,比2016年同期50家大型房企拿地金额上涨达到48%。
这说明政策是有效的,但是还需继续坚持,特别是在作为源头的土地市场,有必要进一步降杠杆。机构的共识是,房地产销售全面转冷的趋势应已确立,需要对地方政府土地供应节奏和开发商现金流密切关注。而要实现对土地供应和开发商拿地的限制,都要求金融系统要进一步强化对家庭部门融资的限制。
可对股市而言,这意味着未来除了向实体融资、脱虚向实,股市仍没有其他更有想象力的定位,依旧只能延续过去两年“不死不活”的局面!
而博览研究员更注意到,如果根据海通首席姜超近期在《市场预期和真实经济》一文中对当前经济形势也并不像官方那么乐观的判断,未来中线行情可能出现的一个更大风险是:一方面,经济基本面随时有变化的可能性,这对股市估值将是一重打击;另一方面,流动性中性甚至阶段性实际趋紧的局面将会相当长期内维持,这对股市将是又一重更直接的打击!这也是博览研究员并不看好上周五崛起的自贸港概念能够改变整体行情疲软的格局的重压原因之一!
海通的观点认为,虽然3季度的资本市场走出了股涨债跌的经济复苏预期,但实际的经济表现却是滞胀,而美国70年代滞胀期的表现是股债齐跌、现金为王,这背后的预期差应该是未来值得关注的风险。
其认为,3季度主要靠涨价!从9月PMI的分类指数来看,3季度生产指数变化不大,PMI的回升主要归功于价格指数的大幅飙升。从工业产品价格PPI来看,9月回升至6.9%的半年新高。而在3季度以来,工业企业收入增速明显下滑,这也意味着3季度工业利润增速的回升靠的是涨价、而非产品销售的增加。
经济增速首度回落。而从最重要的GDP增速走势看,3季度降至6.8%,其中工业增速从2季度的6.9%降至3季度的6.3%,均为16年以来的首次下滑。
为何3季度经济开始下滑,海通的观点认为有如下几大原因
设备投资周期难启。今年以来,市场对新一轮经济周期启动给予厚望,一个重要的主角就是企业部门的设备投资,理由是经过多年的投资下滑以后,企业部门可以开始新一轮投资扩张,也就是启动一轮长达7年左右的朱格拉周期。确实今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所恢复,但3季度又大幅回落至零增长。
债务制约企业投资。其认为,企业部门投资难启主要由两大原因,一是目前企业部门的整体负债率仍处于130%的历史最高位,企业部门负债累累,根本不具备大幅举债投资的空间。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令上游行业盈利改善、但上游产能过剩环保限产、想投资的投不了,而中下游行业盈利受挤压大幅下滑、该投资的不想投。
库存周期已至尾声。本轮库存周期始于14年3季度,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速的下降标志着去库存的开始,而到了16年3季度,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速开始持续回升,补库存给短期经济带来了增长动力,而这在17年2季度达到顶峰。到了17年3季度,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速出现3年来的首次回落,而一轮库存周期通常就在3年左右,这意味着3季度库存周期已经结束,去库存开始拖累经济增长。
出口部门贡献下降。本轮中国经济回升的一大动力来自于全球经济复苏,体现为过去1年的中国出口增速持续回升,但在今年3季度,出口增速从9.3%回落至6.9%,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显著下降。影响出口部门表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去年人民币贬值改善出口,而今年3季度人民币大幅升值,将制约出口表现;二是进口增速远超出口增速,意味着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要大于全球复苏对中国的贡献。
展望未来,海通的观点认为还有一个潜在的风险来自于房地产部门。
地产销售首度转负。9月份的全国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5%,为两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3季度的地产销售面积增速为1.6%,也比2季度的13.1%显著下降。考虑到房贷利率的持续上升,消费贷监管趋严,以及地产调控力度不减、限购限售城市仍在增加,未来地产销量的持续负增是大概率事件。
地产影响必将体现。但地产销售下滑对经济的拖累其实还未明显体现,3季度的地产相关家具、建材等消费增速仍高,而9月份的地产投资增速仍保持在9.4%的高位。市场目前对未来的地产投资依然谨慎乐观,理由是库存大幅去化,9月份的全国商品房待售库存位于历史低位。但统计局公布的商品房库存为已竣工未销售的现房库存,而今年以来全国商品房新开工持续回升,年内的新开工面积仍远高于销售面积,商品房施工面积创新高,这意味着考虑期房以后的全国商品房库存其实并未明显下降,因而如果地产销售持续负增,地产投资也势必会大幅下滑。
经济从复苏到滞胀。因此,从真实的经济表现来看,从16年初到17年中的经济增速和工业品价格稳中有升,确实对应着经济复苏;但17年3季度呈现经济增速下行而通胀上行,这其实就是典型的滞胀。所以,虽然3季度的资本市场走出了股涨债跌的经济复苏预期,但实际的经济表现却是滞胀,而美国70年代滞胀期的表现是股债齐跌、现金为王,这背后的预期差应该是未来值得关注的风险。


                                 
                                           焦点透视
                 



从改革角度看,“自由港”概念股炒作并非那么简单!                 

【研究员】:杨波
结论:博览研究员认为: 1、当前,市场对这一概念的炒作,实质是在押注中央将在哪里设立第一批自由港。从中国深化改革的宏观格局着眼,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需要考量许多非经济因素的重大改革命题。这使得投资人目前不能对任何有可能性的候选地区下百分之百肯定的结论。 2、从上海自贸区概念、雄安新区概念炒作的历史来看,“自由港”概念股的炒作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因素。这些因素又从另一个侧面增加了投资人的投资难度。 3、18日、19日,市场没有立即对自由港概念股进行炒作,这或许已说明,场内敏感资金对这一概念的炒作存在着不坚定的成份。 由此,博览研究员不否认A股中“自由港”概念股短期炒作的可能性,但要强调的是,在标的选择、行情延续性等问题上,实际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从20日起,对“自由港”概念股的炒作就进入了去伪存真的“证伪”阶段,这本身就是一个有风险的过程,因此,这一板块并非某些分析所说的“确定性板块”。

                                 
【博览财经研报】20日,“自由港”概念成为A股的热门。一方面,多知绯闻个股收盘时涨停,另一方面,涉及这方面的分析在当日明显出现爆发式传播,不少文章说这将是接下来A股的一个爆点,还有的甚至直接用“上海自由港概念股”作为关键词。
博览研究员认为:
1、当前,市场对这一概念的炒作,实质是在押注中央将在哪里设立第一批自由港。从中国深化改革的宏观格局着眼,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需要考量许多非经济因素的重大改革命题。这使得投资人目前不能对任何有可能性的候选地区下百分之百肯定的结论。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投资人考虑:第一批自由港,是一处还是多处呢?目前没有任何信息可以对此做出明确的回答。
再进一步,作为一个逻辑前提,未来的第一批自由港很可能从当前现有的自由贸易由中产生。这看似为投资人提供了明确的投资方向,但目前我国有3批共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A股中仅注册地在自由贸区的上市公司就有近150家,另外还有一批虽不注册于自贸区,但受益于自贸区的上市公司。这意味着潜在投资标的是一个很大的集合。另一方面,这一逻辑的前提,本身就建立在一个可能性之上。
2、从上海自贸区概念、雄安新区概念炒作的历史来看,“自由港”概念股的炒作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因素。这些因素又从另一个侧面增加了投资人的投资难度。
3、18日、19日,市场没有立即对自由港概念股进行炒作,这或许已说明,场内敏感资金对这一概念的炒作存在着不坚定的因素。
由此,博览研究员不否认A股中“自由港”概念股短期炒作的可能性,但要强调的是,在标的选择、行情延续性等问题上,实际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从20日起,对“自由港”概念股的炒作就进入了去伪存真的“证伪”阶段,这本身就是一个有风险的过程,因此,这一板块并非某些分析所说的“确定性板块”。
在哪里设立第一批自由贸易港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
重要会议的报告指出,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这是引爆20日自由港概念股行情的政策前提。
自由贸易港通常被视为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区,在自贸港里海关一线真正放开,货物自由流动,取消或最大程度简化入港货物的贸易管制措施,简化一线申报手续。从国际常规上看,自由贸易港往往是港口等交通物流中心,在关税方面给予优惠,方便国际贸易船只出入港,进行装卸、储存与过境中转等。
可见,自贸区和自由港之间,存在着较自然的升级转换关系。
但是,在中国深化改革的宏观格局中,自贸区不是一般性的“贸易园区”,而是通过制度创新等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和新高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央将在哪里设立第一批自由港?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需要考量许多非经济因素的重大改革命题。这使得投资人目前不能对任何有可能性的候选地区下百分之百肯定的结论。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投资人考虑:第一批自由港,是一处还是多处呢?目前没有任何信息可以对此做出明确的回答。
从A股的视角来说,新概念的炒作空间是最大的。因此,“自由港”相关概念股必然有炒作的空间,其实质是在押注中央将在哪里设立第一批自由港。从上述分析看,这并不是一个天然就有确定性回答的命题。
再进一步,截至2017年9月13日,在自贸区内注册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143家。作为一个逻辑前提,未来的第一批自由港很可能从当前现有的自由贸易由中产生。这看似为投资人提供了明确的投资方向,但目前我国有3批共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A股中仅注册地在自由贸区的上市公司就有近150家,另外还有一批虽不注册于自贸区,但受益于自贸区的上市公司。这意味着潜在投资标的是一个很大的集合。另一方面,这一逻辑的前提,本身就建立在一个可能性之上。
20日,受益于“自由港”概念的涨停股有上港集团、锦江投资、华贸物流、外高桥、厦门港务、广州港等。这种涨停分布,正好说明了博览研究员上述推理的合理性,也说明了“自由港”概念股炒作的不确定性。
A股相关板块炒作的历史经验说明“自由港”概念股的炒作并不简单
从上海自贸区概念、雄安新区概念炒作的历史来看,“自由港”概念股的炒作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因素。这些因素又从另一个侧面增加了投资人的投资难度。
以上海自贸区概念为例,其炒作逻辑曾出现中切换。一开始,市场侧重于从对外贸易和航运的角度,来理解设立上海自贸区所带来的改革红利。后来,随着对上海自贸区定位的明确,市场转而从区域价值重估的角度,聚焦于在上海自贸区区划内有土地储备的上市公司。20日涨停的上港集团、锦江投资、外高桥包含上述两个投资角度,不能排除后期资金在“自由港”概念股上做出集中性选择的可能。
雄安新区概念的炒作则从另一个方面给投资人以提示:注意监管与市场之间互动。
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后,相关概念股出现连续涨停。一周后,不少概念股停牌自查。监管层也发出明确信号,雄安不是用来炒作的。
当下,设立自由港尚处于规划的初期,如果接下来一些个股以“自由港”之名出现短期连续大幅上涨,不能排险监管层出面提示风险的可能。
以上两种可能从另一个侧面增加了投资人的投资难度。
结论
1508680146226135.gif
如上图所示,18日、19日,市场没有立即对自由港概念股进行炒作,这或许已说明,场内敏感资金对这一概念的炒作存在着不坚定的成份。
由此,博览研究员不否认A股中“自由港”概念股短期炒作的可能性,但在标的选择、行情延续性等问题上,实际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从20日起,对“自由港”概念股的炒作就进入了去伪存真的“证伪”阶段,这本身就是一个有风险的过程,因此,这一板块并非某些分析所说的“确定性板块”。


                        

各地竞争首批自由港落地,沪、粤、闽、津谁占花魁?                 

【研究员】:杨波
结论:如上文所述,自贸区和自由港之间,存在着较自然的升级转换关系。但更要看到,在中国深化改革的宏观格局中,自贸区不是一般性的“贸易园区”,而是通过制度创新等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和新高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央将在哪里设立第一批自由港?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需要考量许多非经济因素的重大改革命题。 博览研究员对前两批设立的四个自贸区争取成为首批自由港方面的条件逐一进行了分析。

                                 
【博览财经研报】如上文所述,自贸区和自由港之间,存在着较自然的升级转换关系。但更要看到,在中国深化改革的宏观格局中,自贸区不是一般性的“贸易园区”,而是通过制度创新等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和新高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央将在哪里设立第一批自由港?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需要考量许多非经济因素的重大改革命题。
20多年前,中国内地第一个保税区在上海外高桥成立。当时,它的英文译名就叫“Free Trade Zone”(自由贸易园区),而不是“Bonded Area”(保税区)。时至今日,包括外高桥保税区在内,中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已有约110个,对促进中国外贸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我国先后批准了3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了目前的“1+3+7”共11家的格局,涉及上海、广东、福建、天津、浙江、辽宁、河南、湖北等地。
重大会议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之后,多地表态了争取成为自由港的愿望。
进一步梳理相关信息可以发现,在重大会议之前,天津、陕西也曾对针对自由港做出过表态。
今年4月,天津市副市长、天津自贸区管委会主任阎庆民说,2016年天津自贸试验区委托南开大学中国自贸试验区研究中心开展了建设天津自贸试验区升级版的战略研究,其中提出了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区、发展离岸金融、发展离岸贸易和转口贸易等一系列试验任务。
9月28日,陕西省政府表示西安国际港务区将建万亿集群,打造中国内陆自由贸易港。
可见,对于“自由港”这个香饽饽,各地都想成为第一批受益者。
本文着重分析一下前两批设立的四个自贸区争取成为首批自由港方面的条件。
上海自贸区:基础分高 竞争者不少
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是习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要求和定位。
正如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所说,上海自贸区建设走了三步。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这是1.0版;2015年中央批准深化自贸试验区方案,这是2.0版;今年5月,中央深改组正式批准全面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这是3.0版。经过这几年改革,已有100多项创新制度在全国推广。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2013版更新至2017版,对外商投资的限制类和禁止类措施数量从190条缩减到95条。
9月16日,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发布了“上财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指数”,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整体情况以及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四个较早建立的试验区进行了评估。
自贸区发展指数显示,我国自贸区综合总指数为80.39,处于较高的水平。分区域来看,上海自贸区指数为81.35,领先于其它三个自贸区,具有一定的先行先试优势,广东、天津和福建分别为80.58、79.71和79.90,后成立的自贸区与上海的自贸区发展差距在缩小,三地自贸区在学习上海的同时,也有着自身的发展特色。
2017年上半年,有政策提到要在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实施更高标准的贸易监管制度。
9月底,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称,将在11月出版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一本培训教材——《全面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走进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
以上这些说明,上海在设立自由港方面,“基础分”很高。
但是,中央将在哪里设立第一批自由港?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需要考量许多非经济因素的重大改革命题。上海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国内其它有类似基础的竞争者并不只有一个,有的在非经济因素方面的得分可能很不低。
广东自贸区:南沙牌或可巧打
自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现后,广东自贸试验区就自然而然的要从粤港澳大湾区的视角来看了。而近期,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信息十分密集。
10月21日下午,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正在加快编制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目前已经形成初稿,正在抓紧征求意见;粤港澳大湾区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新的增长极。
20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表示,经初步了解,有可能可以在大湾区中的某些地方实现人民币的自由流通。
10月16日,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表示,国务院将颁布《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特区政府会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积极跟进和落实相关工作。
9月25日,在2017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期间,广东省长马兴瑞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湖南长沙举行高层会晤,共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事宜。
可见,粤港澳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协同是核心,也是内部竞争的大前提。
在三地中,香港本身是自由港。从国际经验来说,美国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建设自由贸易区,如今其自贸区总数达199个,平均每个州有三四个。所以,并不能断主,粤港澳大湾区只能有一个自由港。但从内部与香港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讲,如何让区域内竞争保持在最优的状态,而不让香港社会因深圳、珠海等城市的快速发展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心理,也是决策层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不过,就广东自贸试验区而言,它涵盖三个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深圳前海蛇口片、珠海横琴片。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在就自由港一事表态时,明确只谈南沙。这为将广东自贸区纳入第一批自由港留下了想象空间。
福建、天津:两处各有禀赋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包括了福州片区、厦门和平潭片区。从历史和当初设立该福建自贸区的初衷来看,“一带一路”是福建自贸区发展的核心点。
“自由港”,是在重要会议报告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一节出现的。这一节中,首先提到的,就是“一带一路”,接着谈“推进贸易强国建设”,随后谈到“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区域开局”,这时,才提出“自由港”。
从报告的逻辑递进来说,福建自贸区有机会成为第一批自由港。
从设立天津滨海新区,到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提出,再到滨海新区升级为北方第一个自贸区,对于天津来说,有理由争取成为第一批自由港。且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说,如果选择天津,对华北甚至东北地区完成经济跨越也有很大的意义。
当然,套用从粤港澳大湾区视角看广东自贸试验区的思维,天津自贸区要从京津冀一体化的视角来看。这时,一个要注意的因素就是雄安。可以说,从4月份推出雄安新区规划之后,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就是雄安了。这一点,从京津冀三地党政高层自4月份之后的表态就可以看出来,天津、河北方面不止一次的强调,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建设和北京新城市规划。




1508680124906256.jpg
1508680002106619.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7 03:03 , Processed in 0.145653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