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证券周刊20107.12.2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6 09: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简洁、实用的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吹响两大行业“集结号”!》: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对产业改革的描述与2016年会议最大的不同在于:相较于2016年的“七大行业”(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2017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只“集中突出”强调了三大行业: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回顾整个2017年的“板块轮动”,上述“七大行业”主要炒作了“四个行业”(铁路、民航、电信、军工),“落下”了“电力、石油、天然气”;由于2017年的会议通报将2016年“七大行业”当中的“石油、天然气”,合并成一个“石油天然气”,因此,从决策层的政策规划的角度看,2018年重点关注的行业就是两个:“石油天然气”与电力!李宏图先生指出,除石油板块2017年没有创新低外,“供气供热”、“电力”指数今年以来一直处在下降通道中,但近期似有走稳突破趋势。因此,如果对2018年股市炒作主线还迷茫,不妨关注这两大板块!基于此,研究员认为,当前市场对天然气(及其带动的整个“油气产业链”)的“短期事件型炒作”,有升华为“2018年行业投资主线”的可能(由“煤改气”的反复折腾刺激市场短期预期,提升为决策层“产业改革”侧重点调整,所引发的一波“趋势性机会”)!




热点聚焦




最简洁、实用的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吹响两大行业“集结号”!
首席研究员李宏图先生指出,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对产业改革的描述与2016年会议最大的不同在于:相较于2016年的“七大行业”(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2017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只“集中突出”强调了三大行业: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
李宏图先生指出,站在股市的角度,这种政策侧重点的变化,或许酝酿明年一大投资机会——
●回顾整个2017年的“板块轮动”,上述“七大行业”主要炒作了“四个行业”(铁路、民航、电信、军工),“落下”了“电力、石油、天然气”;
●由于2017年的会议通报将2016年“七大行业”当中的“石油、天然气”,合并成一个“石油天然气”,因此,从决策层的政策规划的角度看,2018年重点关注的行业就是两个:“石油天然气”与电力
李宏图先生指出,除石油板块2017年没有创新低外,“供气供热”、“电力”指数今年以来一直处在下降通道中,但近期似有走稳突破趋势。因此,如果对2018年股市炒作主线还迷茫,不妨关注这两大板块!
基于此,研究员认为,当前市场对天然气(及其带动的整个“油气产业链”)的“短期事件型炒作”,有升华为“2018年行业投资主线”的可能(由“煤改气”的反复折腾刺激市场短期预期,提升为决策层“产业改革”侧重点调整,所引发的一波“趋势性机会”)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长期任务、永恒主
十九大后,中央经济工作会终于召开,新华社就具体内容发了通稿。首席研究员李宏图在此给予简明解读——
经济纲领——
1、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体出席,会议首提中国经济发展新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2、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诸多不变——
1、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不变!
2、金融去杠杆、防控金融风险、从严监管金融活动,不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长期任务、永恒主题
3、货币偏紧、财政偏松,不变
4、扶贫攻坚、环保主题、房地产长效,不变
从股市来看——
在我看来,此间中央经济工作会对产业改革描述与2016年会议略的不同,主要在这一点——
1、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2、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
就2016年与2017年对比,往年提到的行业,市场简称“七大行业”,本次只提了“三大行业”。尽管都有一个“等字”,但站在股市角度,或许酝酿明年一大投资机会。
首先,今年股市炒作热点,大体围绕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行业布局。上半年炒作了一小波以“一路一带”为主题的铁路,下半年初以“三去一降一补”周期股的煤、钢、有色将上证指数再次送到3300点,接着民航、电信(G5)接棒。军工,虽一直被市场看好,但没有形成真正的风品,也就是但“七大行业”只炒作了“四个行业”,只缺电力、石油、天然气
其次,今年再次提到了电力、石油、天然气,但将“石油天然气”合并成一个,姑且不论这种文字合并是否有特指。我注意到中,除石油板块今年没有创新低外,“供气供热”、“电力”指数今年以来一直处在下降通道中,近期似有走稳突破趋势
如果对2018年股市炒作主线还迷茫,不妨关注“石油天然气”与电力这两大板块!



关联阅读




经济工作会议不改整体看空股市纲领,但国改和地产仍略有惊喜
确如我们此前在内参中所指出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基调必定延续19大精神和12.8政治局会议,看空趋势不改!》,18日至2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我们短中长期全面看空股市的纲领观点,并没有任何改变,实际上从会议内容来看,更进一步强化了首席经济学家早在十九大后就提出并坚持至今的纲领判断:
一方面,扩大直接融资、强化服务实体被提升到“政治高度”(抽血规模大增);另一方面金融强监管去杠杆依旧不放松,货币政策依旧稳健实际从紧等(资金流入通道全被堵)。
此消彼长下,所造成的整个股市IPO任务与资金供给的完全失衡,将让此前尚能勉强维持的“二涨八跌”结构性行情也难以为继,让存量资金博弈的行情特征更加极端,挣钱难度更高。而市场热点更加缩小(一九行情恐怕都玄),资金对指数的推动高度或者说,所能维持的行情水平,更难达到从前的水平。
总体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12.8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基调保持了高度一致,甚至可以说是12.8政治局会议的翻版、重申(而12.8政治局会议又是对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部分浓缩)。
这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会议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要求,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从会议主干精神相比于19大和12.8政治局会议内容的诸多不变——1、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不变!2、金融去杠杆、防控金融风险、从严监管金融活动,不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长期任务、永恒主题);3、货币偏紧、财政偏松,不变;4、扶贫攻坚、环保主题、房地产长效,不变——都可见会议所反映的政策意志。
基于上述比较,也是本内参认为会议并不改此前我们基于19大精神和12.8政治局所确立和完善的短中长期看空股市的纲领性判断的主因。
但是,会议也有在此前两次重要会议精神上的进一步提升:
一是在经济纲领上,会议首提中国经济发展新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这意味着,1是,接下来官方智囊会有更多的关于这一指导思想的阐述并影响到实体经济和股市热点;2是,2018年的中国经济和改革指导思想也将更加充分、全面地反映这一新时代的目标和要求。投资者需要以之为基准明确2018年的大机会和主要风险。
二是,在调控基调上,会议重提了“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研究员认为——
从实体经济层面,这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场之前对中国经济向“国企主导、大数据技术辅助下的计划性经济倾斜”的担忧,对于民营企业和部分新兴创新行业,2018年依然留下了一定的机会。
从股市层面来说,依然强调遵循市场规律起决定作用,意味着虽然金融强监管、货币偏紧和扩大直接融资分别是主基调和政治任务(总体上股市不会有牛市,甚至指数不太可能有什么表现),但政策还是会有底线,会一定程度考虑保证股市最低需求的流动性,以及扩容的二级市场承受力,不能让市场崩盘的局面出现(即,也不容许出现股灾、还有保证有几个热点吗,虽然总体上比2017年会更少)
三是,对国企改革和新兴产业更加聚焦,而没有大而化之地广泛铺摊子。其中或许酝酿着明年一大投资机会。
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在国企改革方面,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而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只强调: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四个行业的改革。
也就是说,2016年与2017年对比,从往年提到的“七个”国改行业,本次缩减到“三个”,尽管后面都有一个“等字”,但站在股市角度,这就是资金更加聚焦、目标更明了、切实落实可能性更高了,从资金预期上,或许酝酿着明年一大投资机会。毕竟我们看到——
首先,今年股市炒作热点,大体围绕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行业布局。上半年炒作了一小波以“一路一带”为主题的铁路,下半年初以“三去一降一补”周期股的煤、钢、有色将上证指数再次送到3300点,接着民航、电信(G5)接棒。军工,虽一直被市场看好,但没有形成真正的风品,也就是但“七大行业”只炒作了“四个行业”,只缺电力、石油、天然气;
其次,今年再次提到了电力、石油、天然气,但将“石油天然气”合并成一个,姑且不论这种文字合并是否有特指。我注意到中,除石油板块今年没有创新低外,“供气供热”、“电力”指数今年以来一直处在下降通道中,近期似有走稳突破趋势。
如果对2018年股市炒作主线还迷茫,不妨关注这两大板块。
四是,在提出房地产长效机制之外,政策层面也提出了地产与金融、与实体形成良性循环的要求。扩大房屋供给、住房租赁企业的专业化、机构化要求,酝酿着新机会。
虽然毫无意外地,会议重申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原则。但是也说了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意味着扩大供应量还是2018年的主要要求,行业仍然有发展机会。
“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房地产当前作为半实体半金融化的一个产业,要在2018年的脱虚向实和服务实体中发挥更大作用,这其中既有防范炒房之意,也强调了稳定发展。
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2018年房地产政策相比今年不会有大的变化,会有更多长效机制出来,但强调分清央地事权、差别化调控,则含有中央“一刀切”与地方因地制宜调控(更大的自主权),并不能说一定意味着政策会更紧。
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后者的表述意味着,201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基调虽然会延续2017年以控制涨价,各种限购限贷限价等限制炒作的手段为主,但总体上,还是支持房地产行业保持平稳发展且“隐晦”认可其经济支柱地位的。其中,部分房企向住房租赁企业的转型,以及一些新兴二手租赁企业的兴起(世联地产、链家等),将成为股市新的机会。
总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基调延续了19大和12.8政治局会议,对于股市短中长期仍是不利预期。这并不令人意外,但在国改、房地产等方面,其实还略有惊喜。




决策层对2018年经济工作提出更多新任务“考验”监管层“执行能力”!
研究员将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前不久刚开完的12.8政治局会议及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了对比,一个最大的感受是,经济治理政策出现多处重大变化,这或许与进入“新时代”之后,决策层更倾向于“求进”有关。
但正如人们日常所感受到的,从执行层的角度来说,“做加法”和“给出具体的正确方案”通常比“做减法”和“纠错”要难。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宏大发展愿景,强调了3大攻坚战,并从8个方面做了部署。其中,涉及环保等具体领域的要求,相信执行层在工作开展中,容易拿出一些方案。但在综合性宏观领域,比如金融、财部,我们不清楚执行层的能力如何?他们将如何在相关要求下开展工作?做到何种程度才算达到决策层的要求?正是这些模糊之处,让我不断感受到“不确定”三个字,由此,对于2018年的股市,我想到了任志强最近对2018年楼市做预判时所说的那句话——“看不清楚”。
三张表看三次会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研究员将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前不久刚开完的12.8政治局会议及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自的新华社通往进行了对比,分别形成下面三张表格,在个别项目中,我写出了一些体会:

表1

表2

表3
需要补充的是,对于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者的相同之处包括:货币政策的基调继续是“中性”,继续强调“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地位不变。继续要求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对民营资本继续强调产权保护和“清亲政商关系”。
执行层能力上的“模糊之处”让人有“不确定”感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通往有7000余字,远多余去年。3大攻坚战和8个方面重点工作的布置,清晰的展现了决策层对2018年经济工作的要求。
对比前后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自就下一年工作基本思路的描述,可以清楚的感到,由于2018年没有像今年这样极为重要的政治大事,同时,十九大确定了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发展的基本格局。故而,决策层更倾向于“求进”。
换言之,在十九大之前,决策层重点的政策目标是为迎接“新时代”、开辟“新时代”而对旧的东西做深刻的改革,其中包括着大量的“做减法”和“纠错”的工作。
从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前工作的回顾来看,对执行层此前的工作是满意的。但从执行层的角度来说,“做减法”和“纠错”通常比“做加法”和“给出具体的正确方案”容易。接下来的“求进”,更多的是开创性的工作。执行层的能力如何?他们将如何在8个方面开展工作?做到何种程度才算达到决策层的要求?本次会议的通稿中看不去答案,现实的实践中,也找不出答案。
比如说,如表1中描红的3个“良性循环”。这是决策层对金融监管层提出的新要求。摆放一行三会负责人面前的问题是:“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具体是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这3个“良性循环”与“防控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在明确上述三个问题的基础之上,如何把握节奏和度?
显然,我们无法从金融监管层此前的工作中找到侧面的答案。与此事密切有关的“资管新规”,目前刚刚结束征求意见的阶段。但从官媒的近期的舆论工作来看,监管层和机构之间分歧不小,如何协调尚无定论。有人说,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在方面加了一个“今后3年”的时间期限,说明机构此前提出的3年过渡期的建议被采纳。我认为,这种理解在逻辑上有漏洞。
再比如关于财政政策的表述。如表2所示,我的个人理解是,在具体执行层面,财政支出的总量不会放大。这一点,需要等到2018年“两会”时去验证。
而货币政策的执行也让人感到“看不清楚”。如表2所示一方面,要求保持“中性”,同时又较去年的会议新增了“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监管如何同时完成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要求?
总之,在一些综合性领域,执行层面存在的这些模糊之处,让我不断感受到“不确定”三个字,由此,对于2018年的股市,我想到了任志强最近对2018年楼市做预判时所说的那句话——“看不清楚”。




最真实的“观望”:“最有冲动寻找利好”的市场主力“谨慎解读经济工作会”
在维持全面看空的基本判断前提下,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通过对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研究,指出2018年重点关注的行业就是“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换言之,在对未来A股总体不看好、“一九分化”走向“极端”的情况下,“石油天然气”和“电力”行业中,可能会出现年度的股票明星,成为“一片暗夜中那一束希望的微光。”
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的第一天,不少机构对外发布了对会议的点评。遗憾的是,大多数机构的分析,与官媒的分析一样,用会议通稿中的语言去解读会议通稿,这种“复读机”式的解读,并没有任何启发性。同时,在重大事件之后,采用“复读机”的方式做解读,机构(特别是大型机构)此前很少这样。
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因为时间太紧(大多数都在争抢“会议新闻通稿发布后的‘第一时间’”来博眼球),也有可能是实在觉得没有什么可解读的,还有可能是觉得解读出来的内容可能“不合时宜”,容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所幸,少数发布了会议解读的机构,用会议通稿以外的语言,真正展开了解读。总体上看,与以往不同,这些给出自己观点的分析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其没有从总体上对会议对股市的影响做出利空或利好的判断,也没有在对各项政策做分析时,单独做出是否利好股市或股市中相关板块的判断
机构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解读所呈现出的这些“异常”表现,让人不免想起最近流行的“佛系”二字。这种现象至少说明一点,其对本次会议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做出了谨慎的反映,“观望”或许是他们最真实的态度。当最有冲动努力寻找市场利好因素的力量不约而同的做出审慎的反应时,我们一直以来全面看空的观点,实际上有了更多的“同盟”。
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和兴奋感
中央对于金融业的总体要求、财政与货币政策取向,这些对于A股的运行起着基调性的作用。研究员从这三个方面出现,将真正给出了自己观点的券商分析报告进行了梳理,分别得到如下三个表格:

表1

表2

表3
很明显,三家机构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这三个方面给出的政策,并没有给出明显的倾向性判断,也没有表现出高度的兴奋。
即便是一些偏向“利好”的分析,也只是“猜测”。原因恐怕如我们21日相关研报所说,一方面会议通往没有在相关细节上做进一步的讲解,另一方面,根据执行层过往的监管举动,无法很确定的认为相关“利好”分析一定做实现。
具体来看,
在表1中,中信证券和联讯证券都认为监管当局会注意“节奏”问题。但两家机构给出这一判断的前,都强调了防风险。同时,对这一判断的得出,并没有给出详细的逻辑推理以及依据。
从“412行情”的历史可知,防风险与监管节奏与力度的把控,既是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也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虽然曾经的“不协调”,不意味着未来永远不协调,但也不意味着历史不会重演。特别是接下来,决策层更多的希望监管层在“立新”上有突破,对于已经自我提示“本领恐慌”的监管层来说,压力恐怕不小于信心。
当我们将表2与表1合在一起时,可以注意到,联讯证券提出“城投债的金边属性消失”。众所周知,城投债与资管产品有着密切的联系,资管产品的监管与决策层要求的3个“良性循环”有着密切关系。而光大证券也指出,资管新规自身带有三个“冲击窗口”。很明显,监管层面前存在着一个不好解决的矛盾,只是机构没有一语道破而已。或者说,机构动用了很高超的汉语言文学功底,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尽可能的说着“真话”。
在表3中,两家给出原创分析的机构对“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的解读是很接近的,都没有用“扩张”二字来注解。但对于“管好货币总闸门”与“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之间关系的解读,两家机构有分歧。
事实上,这种分歧,如其说源于两家机构解读思路和能力的差异,不如说,是因为对于如何同时达到这两个要求,监管层一直没有给出过很好的解答,从而使机构在分析时,没有依据可寻。
结论
综上,从机构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解读所呈现出的特点可以感觉到,机构对本次会议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做出了谨慎的反映,“观望”或许是他们最真实的态度。当最有“冲动”去寻找市场利好因素的力量不约而同的做出审慎的反应时,投资人必须对后市高度谨慎。



决策参考




提高“政治站位”,新三板改革加速!或再造一个和A股“争夺资金”的竞争对手!
12.8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稿当中虽然没有再提“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但突出强调了“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22日,全国股转公司就发布了新制定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转让细则》。
在刘主席“提高资本市场政治站位”的精神推动之下,中国的证券监管层落实党的政策精神之快,以及对决策层思路把握之精准!
这也说明,新三板的新一轮改革窗口打开,不排除后续有更多新的举措。
尽管有媒体借分析人士之口,声称眼下这一次改革对A股的资金分流压力短期不大。但研究员强调,投资人必须清醒的意识到:新三板改革的加速,可能将再造一个和A股“争夺资金”的竞争对手(如同这两年以来出现的内地资金涌向港股,引发以地产板块为代表的中概股飙升,但A股对应板块却“低调”的差异)!
一旦出现一个“更有能力与A股分流资金”的新三板,则A股的这种“被分流资金”的压力将与日俱增!
主要逻辑在于——
1、从可能分流的压力看,截至目前,2017年沪港通、深港通中“南向资金”成交总额达21570亿港元,以此参照,A股未来“失血”的风险不容小觑!
2、新三板过去3年每次重大政策变化,都曾为其带来过一轮“牛市”。这次新三板“再逢改革”,投资人的预期不会“低”……
3、当新三板的“创新层”的流动性改善后,新三板成为Pre-IPO的另一个资金退出通道。加大了大资本对新三板的“关注度”!
4、虽然当前公募基金进入新三板还有许多障碍,但考虑到“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要求,不排除这方面的管制未来会放开。
改革后,新三板可能成为另一个“分流A股资金”的“港股”
改革后,从监管环境到交易流动性环境,新三板对资金的吸引力将明显增强,它可能成为另一个港股,分流A股资金是必然的。
如研究员柏双所说,今年以来,他身边的炒股的朋友中几乎都在炒港股,而无人涉足A股。如果投资人到券商、银行等咨询理财业务,除了货币基金外,以港股为标的理财产品也是工作人员推荐的热门。
为什么今年的港股这么吸引人?
表面上看,是因为有腾讯、融创、恒大、碧桂园这种涨幅较大的公司。但深挖个股大涨的原因,市场监管的因素不可忽视。
将A股中的万科、保利与融创、恒大、碧桂园放在一起做比较就能很直观的说明这一问题。
如上表所示,在同样的产业政策环境下,万科、保利、融创、恒大、碧桂园的经营情况都不错,但股价表现却有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港股和A股之间完全不同的监管环境。如相关研报所说,“强监管”对2017年A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易的活跃度方面,而这带来的结果,就是资金为避免“强监管”,而流向上证50以及白马股。在A股,产业政策不友好的行业,“强监管”不会“心慈手软”,故而,在明知国内房地产发展的基本逻辑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资金为了避免“强监管”,而没有向万科、保利聚焦,股价运行也就一般了。而港股中的资金却没有这方面的顾忌,融创、恒大、碧桂园当然因业绩而大涨,内地资金也通过沪港、深港通渠道,向这些内房股集中。
此次新三板改革,将使A股与港股之间的上述差异,在新三板与A股之间出现。
一方面,如本内参12月18日《监管层也在努力做些“微调”,尽可能减轻“大扩容”对A股的负面影响!》一文所指出的,“相对于A股,新三板是一个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市场。最关键的在于,并没有出现以政策来诱导交易行动的情况。”也就是说,新三板与港股一样,在监管环境上较A股宽松,对资金而言有利。
另一方面,本次新三板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创新层的竞价交易机制放开,流动性制度阻碍被大幅破除,这必然吸引资金的流入。
分流走的不是小资金
虽然新三板改革刚刚开始,任何人都无法给出具体的数据,来说明改革后的新三板会从A股分流走多少资金?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测其影响:
1、沪港通、深港通中南向成交总量,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根据香港交易所最新刊发的市场统计数据,2017年1月1日至12月15日期间南向成交总额达21570亿港元。
2、新三板历史上有过多数改革牛市。一旦这次再来一轮牛市,由于新三板对个人投资者所设的500万门槛没有改变,对A股资金的分流可想而知。
回顾新三板过去3年的历史,重大政策变化曾为其带来过牛市。
2014年8月,新三板引入做市交易,2015年1月引入做市指数。在2015年3月-5月,新三板出现了一轮成交量放大。2015年4月7日,到达历史最高的2673点。
2015年11月24日,新三板分层征求意见稿出台,三条分层标准亮相,并将分层实施的时间拟定在2016年5月。一时间,市场群情激昂,三板成分指数和三板做市指数接连大涨,其中做市指数在27日达到1586.30点,三板成指也在11月25日收1488.58点,史上次高。
3、Pre-IPO的吸金能力不可忽视,特别是当新三板成为Pre-IPO的另一个资金退出通道时。
上述两点是从新三板交易吸引力的角度对其分流作用做的推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途径会给A股带来资金分流:
稍对国内资本市场一、二级投资连动情况有所了解的投资人都知道,国内有大量资金热衷于参与A股的Pre-IPO。其中包括一些上市公司和大企业集团,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甚至传统上聚焦早期VC和成长期PE投资的机构。商业银行参与Pre-IPO项目的方式,主要有发放贷款、境外设立子公司和提供中介服务三种。
2015年“股灾”导致证监会暂停IPO审批,做Pre-IPO的机构一度因退出渠道,而出现业务开展困难的局面。所幸在2015年底,IPO闸门重开,并不断加速,这类资金又迎来了春天。
从其运行手法上看,Pre-IPO项目的一个重要投向,就是有明确A股上市可能的新三板企业。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新三板中处于A股上市辅导阶段的挂牌企业有446家,另外还有528家已摘牌退市且处于上市辅导阶段的原新三板企业。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从占比的角度来说,这528个来自新三板的A股IPO项目,占国内全部上市辅导项目的36%。也就是“三分天下居其一”。
正好,本次新三板改革对分层和交易制度进行了修改。一方面,进入了创新层的企业将很难被调出(因为创新层的维持标准这次做了大“放水”),另一方面,创新层的竞价交易机制放开,流动性的制度阻碍被大幅削除。这些改革,都有利于刺激Pre-IPO项目以更大力度参与新三板,最需要注意的是,当创新层的流动性改善后,Pre-IPO项目的退出甚至可以直接在新三板内完全,而不需要再到A股中实现。
4、公募基金未来进入新三板的可能不可忽视。
当前,公募基金尚不能直接进入新三板,而要以专户的形式参与。
2015年,股转公司相关负责人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公募基金可以投资新三板,但后来不了了之。
在近期关于新三板的改革讨论期间,A股和新三板的一个共同问题——“三类股东”问题,也是一个热点。不过,这次新三板改革中,没有涉及。
但公募基金进入新三板的障碍不在法律上,而是监管层面的因素。《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公募基金可以投资新三板。考虑到“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所以不排除这方面的监管接下来会放开。
结论
综上,以落实“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要求而快速推出的本次新三板改革,可能是的新一轮新三板改革的一个环节,不排除后续有更多新的举措。一个更有能力与A股分流资金的新三板已经出现了,且这种分流所涉及的资金量将与日俱增。。




提高“政治站位”,强监管加码:2018年A股活跃度难提升、资金入市瓶颈难打破!
加码“强监管”,成了“大扩容”之外,又一个“践行‘提高资本市场政治站位’”的重大表征!!而这种工作安排对于A股的2018行情将产生重要影响:2018年A股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很难较2017年有明显变化,低波动以及市场分化特征将更明显,资金入市的瓶颈恐难打破。在这种“稳市”中,通过价差而获利的普通投资人,将因选股难度的增加以及股价波动的减小,而面临获利难度增加,收益下降的局面。
22日,新华网以概述2017年10件证券领域大案的形式,对证监会一年来的“强监管”进行了回顾。从报道手法来看,基本可以肯定,这是一篇反映证监会思路的文章,证监会对自己一年来的监管工作高度肯定。
更关键的是,将这一篇报道与近期对证监会全年工作的报道以及8月15日证监会自己撰写的总结文章相结合,我们基本可以理解,刘主席在21日召开证监会党委(扩大)会议时,将2018年排位第一的重要工作,圈定为“在国务院金融委的领导下,充分依靠和尊重金融委办公室和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深意
10大案件涉7大领域 2018年“强监管”的重点仍在市场交易领域
研究员将新华网相关报道中所列的10件大案进行了梳理。
首先,文章中所列的案件,有一个共同特点——全部是2017年明显了结了的案件。这体现出媒体和受访者都很注意法律层面的谨慎。
媒体在一些特殊时点(比如说年底)做一些总结回顾式的报道,是常见的新闻操作手法。总结式报道的产生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受访者自己提供思路、素材甚至圈定中心思想,第二种是媒体自定一套标准展开总结。从新华网这篇文章如此“谨慎”的特点来看,其很可能是由第一种方式产生的。
事实上,A股2017年大案、要案不少,引起广泛关注的绝不仅仅是文章所列的这10个案件。比如说,刚刚进入二审的欣泰电气涉嫌欺诈发行一案,证监会高度重视,并在庭审当天展开一系列舆论引导的动作,但这一案件却没有出现在新华网的这篇总结式报道中,却没有出现这一案件。
此外,前不久给出处罚决定的佛山“游资”一事,对于场内博弈者的心态有着重要影响,场内大资金普遍关注,但此事也没有出现在这一篇文章中。
从新闻操作的角度来说,法律层面上是否最终了结,不构成是否作新闻报道的理由。而上述在近期引发重大关注,且明显具有年度新闻价值的事件,没有被整理进相关总结文章中,显然多了一些非新闻专业领域的考量。可见,这篇新闻的撰写者和证监会在具体选些案例方面,有大量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体现了证监会的意愿。
第二,10大案件涉7大领域,其中有4件与市场交易有关。而以案例方式展开的公开宣传,一般都有“以木为住”和“以儆效尤”两层意思。
综合以上两点,可见,2018年证监会“强监管”的重点仍在市场交易领域。
“强监管”对2017年A股的影响:通过对交易活跃度的影响来控制资金流动
从“强监管”的初衷来说,其与“稳”字是紧密相联的。如本内参12月18日《求稳定:完成“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不能少的前提条件!》所说:
A股的“稳”,有两重含义:其一,是在政治基本底色意义上的稳,核心是坚持和体现党的领导;其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之上,A股作为一个市场,在经济学层面或者说指数层面的平稳运行,即长期看,指数波动不能太“夸张”。
具体到2017年的“强监管”,涉及到第二个层面的内容多一些,普通投资人对“强监管”的感知,也主要是在这一层面。
比如说,4月1日雄安新区规划发布后的第一个A股交易周,市场出现了雄安概念行情。但在当周的周五晚间,几乎所有雄安概念股均公告定牌。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可能排除监管层的监管意识。
此外,上半年,投资人时常会看到,除上证50以及白马股以外的股票,只要连续出天2-3至的大幅上涨,交易所都会公开要求上市公司停牌自查,特别以顺。但这种股票出现连续大涨下跌时,交易所却没有类似的要求。到了下半年,交易所的这类作法少了,但上市公司“主动”“停牌自查”的情况时有出现。一些公司在股价上涨前公布了利好,但也在股价出现连续上涨后,“主动”“停牌自查”。
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停牌”会增加交易不确定性,打乱资金此前的运作逻辑与安排,其对个股短期和中期流动性与活跃度有明显影响。
此外,以《棱镜》的相关报道为例(如下图),对于12月1日证监会对佛山游资作出的行政处罚,市场中存在不同的看法,但监管层的意图很明确,就是对个股的短期流动性、活跃度进行高强度监管,防止“出大事”。
由此可见,“强监管”对2017年A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易的活跃度方面,而这带来的结果,就是资金为避免“强监管”,而流向上证50以及白马股。一方面,这些股出现连续大幅上涨时,并没有出现过“停牌”,另一方面,如研究员此前所统计过的,茅台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以住4年才完成的涨幅,而监管层对此并没有做出严厉的批评。
此外,如本内参12月22日《在大扩容真正压垮市场之前,强监管或就已让A股躺进ICU!》一文所指出的:
强监管是大扩容的前奏,既要通过严格上市公司的质量,来保证整个A股投资价值基础,也要通过对包括机构在内的,所有的投资人与中介机构的行为约束,来遏制过度炒作,防止把“扩大直接融资比重”这个政治任务又给“玩坏了”……
因此,“强监管”对市场活跃度和资金流向的影响,必须引起投资人重视。
结论
刘主席在21日召开证监会党委(扩大)会议时对2018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其要求重点做好的第一项工作是:“在国务院金融委的领导下,充分依靠和尊重金融委办公室和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做好区域性股权市场、非法证券期货交易等领域的风险防控工作,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
由此可见:在证监会看来,现已形成的“强监管”态势下,A股因证券领域自身的因素而出现重大不稳定情况的可能性不大。未来的风险点,主要在涉及到监管协调的领域。
故而,一方面,2018年证监会“强监管”较2017年不会有大的变化,依然是市场交易领域的监管为重点,通过对交易活跃度的影响来控制资金流动,A股的低波动以及市场分化特征将更明显。另一方面,由于监管协调在客观上与资金流入A股有着重要的关系。从证监会的上述工作安排中,至少看不出大力吸引场外资金进入的倾向。所以,我们一直以来强调调的资金供给问题,在2018年恐怕难以解决。
最终,2018年将如2017年一样,是一个“稳”市,且很可能更“稳”——波动更低,市场更分化。这也意味着,通过价差而获利的普通投资人,将因选股难度的增加以及股价波动的减小,而使获利难度增加,收益下降。



投资参考




“天然气”点燃A股“寒冬”中的“一把火”!
正如首席研究员李宏图先生所指出的,2017年的经济工作会议“集中突出”强调了三大行业: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站在股市的角度,上述政策侧重点的变化,或许酝酿明年一大投资机会——从决策层的政策规划的角度看,2018年重点关注的行业就是两个:“石油天然气”与电力(铁路板块近年来已经被反复炒作,政策对相关板块的刺激已经“边际效用递减”)!而“供气供热”、“电力”指数今年以来一直处在下降通道中,但近期似有走稳突破趋势。因此,如果对2018年股市炒作主线还迷茫,不妨关注这两大板块!
而从行情热点的情况看,研究员认为,在股市一片低迷之中,天然气板块恰是点燃A股“寒冬”中的“一把火”!
◆第一,有市场基础,这个市场基础主要来自于环保的“煤改气”风波,这是一个焦点事件,容易引起市场的共鸣,而且故事不复杂,大家都听得懂;
◆第二,天然气仍然属于供给侧改革的衍生品,在其他的品种轮番炒作有了相当的涨幅以后,对于天然气这一条线的炒作是不充分的,现在正好借这个机会来进行补涨;
◆第三,从政策面来说,它现在还不存在监管层所担心的几个风险,一是没有像茅台那样连续拉涨,出现高估的情况,二是天然气板块也不是什么小盘妖股的炒作,相关公司价格的上涨,可以被视为供给侧改革在股市当中的一种正常反应,官方的态度现阶段还会比较温和(有些地方在“煤改气”上的“矫枉过正”对金融市场来说,也是一种经验教训)。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相较于此前“去产能”引发的黑色系的反复上涨(在需求侧并没有“明显增加,反倒整体可能在缩减”的情况下,主要是由于供给侧的减产,导致了“供需失衡”引发一次次的“涨价潮”),所谓的“气荒”凸显出的一大特征是,天然气的“供需失衡”,是有“真实的‘需求’”做为支撑,而非此前黑色系那样,更多是“供给收缩”所致!换言之,其上涨的可持续性更强!而随着决策层强调的“高质量增长”加速推进(实体经济当中部分符合大趋势的行业相继复苏),以及“严格环保”的落实,工业企业“煤改气”还将进一步深化,对天然气的需求是有实际支撑的!这也就促使未来天然气的炒作,从当前的“事件型”(煤改气引发的焦点事件的刺激)向未来真实“需求型”的升级!!
A股中长期看空趋势难改下,投资者应抓紧确定性套利机会
正如本内参近期反复谈到的,从整个政策生态环境来看,中长线看空趋势难改——“市场格局早已从‘二、八’转变为了‘一、九’,并且随着强监管与大扩容的深化,还将进一步‘异化为’,就算是‘一’票的群落,也将再次‘分化’的极端格局”;“19日大盘重回3300点是场内资金的自救或者或试探短线底部的行为,这只是确立3300是一个短线的技术支撑关口,但并不代表调整就此结束,因为当天的反弹仍是无量反弹,延续了前一天成交量的低迷态势,这说明市场仍然缺乏共识。”
的确,12月20日的A股走势正验证了我们的这一观点。午后,沪指受到权重板块的回落开始走低,中小创则继续单边走弱,盘面上看,午后题材概念异动,但持续性较弱,仅新零售板块的联动性较好,个股普遍下跌,市场情绪观望为主,临近尾盘,指数持续缩量盘整。
在一片低迷之中,天然气板块则为A股带来一抹暖意。
其中,20日贵州燃气强势封板,深圳燃气大涨7%,蓝焰控股、广汇能源、佛燃股份均涨5%。消息面上,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发布信息显示,12月18日,LNG最高接收价格已经涨至1.2万元/吨。LNG价格上涨之快令人咋舌,而今年11月中旬,国内LNG报价还在4000元/吨。同时,消息称郭台铭斥资近15亿港元入股IDG能源,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并表示将发力天然气领域。根据其规划,新能源将成为富士康重要投资方向。此外,中集集团等不少上市公司近期都加大了对天然气行业投资力度。业内认为,随着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天然气有望成为资金追捧行业。
对此,研究员认为,在A股进入寒冬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应该抓住天然气这种为数不多的“星星之火”,可以博弈阶段性套利机会。正如研究员在《“煤改气”的“政策纠偏”带来“短期套利机会”!》中谈到的,虽然“煤改气”政策纠偏(“气荒”问题愈发严峻下,有关部门恢复了部分城市居民烧煤采暖方式)重新扩大了煤炭需求,但从另一个角度上也表明“气荒”问题在短期内不会得到解决,天然气相关产业链产品价格还将上涨。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相较于此前“去产能”引发的黑色系的反复上涨(在需求侧并没有“明显增加,反倒整体可能在缩减”的情况下,主要是由于供给侧的减产,导致了“供需失衡”引发一次次的“涨价潮”),所谓的“气荒”凸显出的一大特征是,天然气的“供需失衡”,是有“真实的‘需求’”做为支撑,而非此前黑色系那样,更多是“供给收缩”所致!换言之,其上涨的可持续性更强!而随着决策层强调的“高质量增长”加速推进(实体经济当中部分符合大趋势的行业相继复苏),以及“严格环保”的落实,工业企业“煤改气”还将进一步深化,对天然气的需求是有实际支撑的!这也就促使未来天然气的炒作,从当前的“事件型”(煤改气引发的焦点事件的刺激)向未来真实“需求型”的升级!!
也正因此,研究员才认为,《天然气正从短炒变成“潜在领涨旗帜”》(详见下文分析)!




国家“计划调配”下疯涨不止,天然气正从短炒变成“潜在领涨旗帜”
本内参在13日的内参中就指出《气荒蔓延+价格暴涨推动下的天然气概念股短炒机会相当确定!》,而事实上,从此后A股市场天然气及相关的环保、公共设备企业表现情况看,研究员实际上还高估了政策应对涨价掌控能力,低估了天然气价格的涨幅、以及对A股市场的影响力。
研究员认为,结合最新出炉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的要求(“石油天然气”合并成一个被突出强调),以及当前天然气价格走势和市场预期,有必要有所修正的是,天然气概念股当前恐怕不仅仅是短炒机会,而是可能成为潜在的一个新的领涨旗帜!——此前,研究员将之界定为短炒更多是基于历史上冬季天然气一般都会有所表现,但从来没有持续涨太久的历史经验,但现在看来,经验总是用来打破的!
我们看到,一月之间,液化天然气已从4000元/吨疯涨至最高1.2万元/吨(要知道,就在研究员发出上文的12月13号号时,天然气价格还没破万的!),液化天然气涨速实力碾压比特币。投资者闻讯纷纷跑步入场。
据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发布信息显示12月18日LNG最高接收价格已经涨至1.2万元/吨。江苏部分液厂LNG吨售价已经突破万元,银川、北京、河南等部分地区加气站LNG售价已经突破10元/公斤。除了价格接连飙涨,目前全国多个液厂因为气源紧张被迫停机、停止对外销售。
政策方面,我们也看到,除了松口重新允许烧煤取暖,也出了大招,从广东调配725万方天然气输北方,这也是中国首次“南气北输”。但结果是,南方的网友又开始吐槽担心自己会受冻,实际上,虽然南气北运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北方气荒,但也只能运送到华中地区就被消耗完了。目前看来,LNG价格上扬势头猛烈,很难有天花板。
从股市层面来说,天然气控价转向国家管控的计划体制也未能有效遏制涨价,反而成为股市对天然气概念股炒作预期更加旺盛的催化剂!
对于此波LNG上涨原因,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原热能工程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姚强称,在天然气需求不断攀升的同时,天然气供给却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计划中的海外资源纷纷“掉链子”。原定于2017年投运的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无法按计划投产,减少日供应能力2000至3000万立方米;中亚气相比合同计划供应量减少了4000至5000万立方米/日,使新投运的陕京四线无法发挥作用,导致供应短缺,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研究员注意到,LNG价格暴涨对A股市场的影响正在迅速蔓延到诸多方面:
首先是下游工业要么停产,要么跟着涨价。
在上周,环保板块已经领先于天然气率先获得了资金的推涨,而本周以来,除了天然气生产供应类相关业务公司公司的受益已经在股价上体现,对下游的影响也开始凸显。
近日,A股上市公司云天化(600096)就公告称,由于冬季居民天然气使用量大幅增加,供气单位为保证居民用气需求,暂停西南地区主要用气企业的天然气供应,导致公司全资子公司云南水富云天化有限公司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合成氨、尿素产品生产装置暂时停产。公司表示,此次暂时停产如12月31日仍未能恢复供气,预计减少2017年净利润约2500万元左右。
据悉,此前由于尿素价格低迷,一些厂家已主动将装置转为生产甲醇或液氨,市场上供应量已经有所减少。如今天然气供应紧张,更压缩了尿素的产量。目前国内尿素企业普遍开工率已低至40%左右,下游工业复合肥等企业已开始积极囤货,市场供不应求情况凸显。
另外,受天然气供应紧张影响,国内多地开始施行限气政策,气制甲醇的生产也因此受到抑制。由于原材料供应得不到保障,近期,部分气头甲醇装置停产。
这意味着,肥料等中下游化工成品(或半成品涨价随时可能发生!
其次,动力煤期现市场和股市的煤炭股又重新火热。
据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数据显示,“煤改气”政策放宽后,本周受部分地区燃煤供暖放开,产地煤矿销售情况好转,局部煤价小幅反弹。因现时段出于供暖旺季,再加之北方雨雪天气因素,受政策消息面刺激,动力煤价格小幅拉升。
这也是近三个交易日期市焦煤和钢价暴涨,A股煤钢有色板块也重新逞强的主因所在。
其三,LNG运输业受损。
LNG重卡司机因为运营成本翻倍,因为运费低、气价高,一趟跑下来反而赔钱。LNG 重卡司机表示这个冬天受到了一万点伤害,年都没法过了。
同时,随着LNG价格暴涨,运输业LNG牵引车销量自10月份以来急速下滑,柴油车销量大幅上升。
总结而言,研究员认为,从目前各方汇聚的数据看,虽然天气日冷、居民供暖需求更旺,天然气荒短期内看不到结束的迹象,天然气涨势也远未终结,而股市相关板块的表现才刚刚开始,随着影响面的扩大,天然气涨价有成为新一轮周期涨价龙头的潜质。
但是,也需要警惕的是,由于当前整体股市表现疲弱,流动性比较紧张,投资者偏好较低,天然气的涨价是否能够充分反映到股市对应个股价格上,还需不断评估整体股市流动性情况。



多维观察




虽然中线看空趋势依旧,但短线将在3300点左右整固
经过上周的反复争夺,3300点越来巩固其短线技术关口地位。但是,政策对行情的中长期趋势并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金融强监管依然是压制中长期行情的一座大山,不断的被重复重复再重复。
首先是24日,来自新华社的原标题为《防范化解风险 深化改革开放——金融管理部门为未来工作“划重点”》 一文再度重申了以下观点: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口,防范风险至关重要。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依然不可忽视,未来严监管的取向不会变。
会议并引述了“一行三会”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各自部门对下一步工作的具体部署,其主要政策倾向都非常一致:
人民银行表示:认真履行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完善体制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银、证、保等部门既强调依靠和尊重更高层面的监管协调机制、形成合力,也从各自领域特点出发作出安排:
银监会提出:深入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强调“全系统真正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
证监会要求: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做好区域性股权市场、非法证券期货交易等领域的风险防控工作。
保监会:在提出重拳整治保险市场乱象的同时,提示要积极稳妥处置少数保险公司暴露的风险点,谨防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事实上,一行三会统一步调地把金融风险防控作为首要甚至唯一的任务,也是研究员认为,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最新纲领性观点对中长期看空股市的逻辑并没有任何弱化,甚至是更加强化的根本原因!
另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23日在北京召开的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不再追求V型反转。明年中国要实施好五大政策,一是特别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近几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长过快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二是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的总闸门,这也是控制宏观杠杆率的总闸门,继续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三是继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四是社会政策要注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五是改革开放要加大力度,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23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共同主办的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同时,货币政策需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从以数量型为主向以价格型为主的调控转变——
研究员认为,这一表态已经暗示了即将到来的2018年,中国货币政策可能追随美联储的加息跟着进行加息的可能性。
总之,无论是市场本身的行情表现,还是政策市特征下的政策倾向,我们对中长期看空观点都非常笃定。
不过,研究员也注意到,短线有一些有利于指数在3300点稳固的消息出现。
一是,在预期引导方面,继中金、西南证券等机构在上周都先后加入了“唱多”的队伍,本周末海通证券也开始唱多了。
海通策略荀玉根团队认为,对比近三次进二退一回调的时空及情绪指标,这轮回调已近尾声。元旦后资金利率通常回落,每年都有的春季躁动行情,通常在岁末年初一轮回调后展开,行情结构特征是主题化,这次关注先进制造和通胀主题。
研究员认为,鉴于机构对散户投资者依然具备的强大影响力,而且A股正在逐渐机构化,上述机构态度至少对短线预期的影响是偏正面的。
二是在热点方面,除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的强调,以及天然气气荒的影响持续扩大(现在不仅是工业、运输和出租车服务行业的天然气供气需求受到严格计划限制,连中东居民用气和购气都开始受到严格管控,最近消息是武汉已经在限制居民一次性购买燃气的上限了!),让相关的环保、燃气生产运输供应、煤炭替代品、下游的化肥、甲烷等企业受益,近期来自政策层面的一些消息,还在进一步强化本身就是当前受益逻辑最强、上两周涨幅也最大的环保产业的热度。
研究员注意到,就在22日-24日三天之间,中央2、4、5、7等多个环保督查组分别针对浙江、海南、四川、青海等省召开反馈该省环境保护督察情况的沟通会,从四个会议的基调来看,都是以批评,不满意当地政府对环保督查的进步为主——要知道,环保督查的强力推进预期,正是2016年末至今年7月份环保及黑色系品种大涨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我们认为,未来的一季度,环保督查的加力推进将重新成为推动,环保、黑色系等板块一个重要催化剂!这可能是当前整体市场低迷下,少有的确定机会。
以下仅以浙江为例:12月24日,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浙江,督察指出,虽然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一些领域和区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与中央的殷切要求和群众更高的期盼相比仍有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压力传导不够到位,工作推进不够平衡。比如在海洋生态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处理设施运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方面,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环保工作中存在放松要求、工作不实、监管不严等问题。
二是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和污染依然突出。比如,违法围填海、违规养殖、入海排污等问题比较突出,导致部分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恶化,全省2016年劣四类海水比例高达60%
三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比如,全省“十二五”规划项目中仍有21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未建成投运。
中央环保督查组还要求浙江省根据《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要求和督察反馈意见,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个工作日内报送国务院。
直白点说,中央其实对浙江推进环保治污工作是并不满意的,提出了明确批评意见和整改时间表!这意味着该省后续会怎么做已经不言自明了,而敏感的A股投资者恐怕也不会忽视对环保板块的预期改善。
此外,十九大后首个依法开征的新税种——环境保护税,将在2018年1月1日起依法开征。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的人大常委会已相继审议通过本地区的环保税方案,在法定幅度内确定了税额方案。部分省份的人大常委会已相继审议通过本地区的环保税方案,在法定幅度内确定了税额方案。
研究员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防治污染的重视,以及中央环保督查组重新现身发威督促地方进一步强化工作进度,将让环保限产、环保治污投入大增预期,这对强化A股环保概念的热度作用很大。包括带动黑色系周期股等受益预期略差的板块,都有一定作用。
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大房屋供给、租赁住房、专业化服务机构等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鼓励,也正带来房地产行业的局部机会。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会议上,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提出,2018年我国要抓好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针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库存仍然较多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和县城要继续做好去库存工作。
而高端装备制造业持续受到政策的鼓励,则给新兴产业(以及作为其代表的中小创带来了翻身预期。
央行副行长易纲在12月23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共同主办的“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应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他认为,一旦房地产出现泡沫并破裂,很有可能触发系统性风险。此外,高房价也容易对消费,投资和科技创新产生挤出效应。
同一天,人民日报发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中国创造”,绘出制造大国“施工图”。文章引述“专家观点表示,党的十九大对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出了顶层设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实现目标进一步绘出“施工图”。当前,我国制造业具备市场空间与后发优势——
研究员认为,虽然中线看空趋势依旧,但短线在3300点左右的整固,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回望2017年,A股的这些特征将继续影响2018年的股市!
2017年即将过去,回望今年股市,以下特征让投资者印象深刻:
1、强监管手段迭出。从对减持新规、资管新规、公私募业务规范等各种通道的清理整顿,到天价罚单及处罚规模创史上新高,都体现出这一政策思想。2017年3月,证监会对鲜言等人操纵市场案采取“没一罚五”的顶格处罚,罚没金额合计34.7亿元。这是证监会有史以来最高金额的单笔处罚决定。事实上,加强对资本市场事中、事后监管已成常态。今年以来,截至11月底,证监会已经开出罚单超过100张,合计金额也超过7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60%。
而从今年下半年以来陆续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9大、12.8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披露的思想来看,2018年,金融强监管和货币政策中性稳健仍将是压制行情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另外一个新增的因素则是扩大直接融资被提升到“政治高度”,我们认为资金进入通道的堵塞和抽水的加剧,此消彼长下已经让股市的资金供求平衡完全被打破而走向极端匮乏的局面,将让在今年前三季度还能够一定程度维持的二八结构性行情,在明年可能也难以为继,而向更难赚钱、热点更少的一九极端分化异化。
2、两个“二八现象”(或者说“港股化”,或者说叫结构性行情)表现突出。
一是行情分化加剧。占股票总数20%的大市值大盘蓝筹股连续上涨,其他80%的中小市值的股票连续下跌。具体来说,代表大市值、流动性好的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均涨势强劲,而代表小市值股的中证1000指数、创业板指等成为重灾区。相应的,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成份股赚得盆满钵满,市值相较去年年末的增量超过沪深两市的增量,而中证1000指数、创业板指的成份股市值则较去年年末均有所减少。
二是,不同类型投资者收益落差也很大。绝大部分散户叫苦不迭,越是喜欢短炒题材股的老股民,亏损可能越状态。而钟情于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在今年则收益颇丰,一位私募人士透露,“今年机构方面的投资收益预计在10%-20%区间。”
市场将今年这种走势和现象称为“二八现象”。有人认为是市场成熟的表现,也有批评者认为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争论的不断升级也让“二八现象”成为2017年股市舆论场的关键词之一。
比如,11月16日,贵州茅台站上700元的关口,引发市场对白马股的争论。白马股业绩优良、高成长、低风险,这固然是价值投资首选。然而,在一年之内翻一番后,茅台市值几乎等于贵州全省GDP总值时,我们该想想——到底是白马股太少,没得选?还是非要让白马变黑马,最后变成“野马”?
在研究员看来,明年上述分化会更加严峻,当然,白马是否还能逞强,周期会否卷土重来,市场会有哪些新的特征,还需具体分析,现在难以断言。
3、炒股必须跟着政策走的趋势更加明显。无论是供给侧改革导致的周期上涨,还是白酒、家电绩优加低估值推动的“白马股”几乎全年逞强,并成为成价值投资代名词。都是宏观政策通过作用于实体经济不同侧面的表现时,在股市层面的映射!
实际上,在上述(第二条)市场分化、不同类型投资者收益落差也很大的背后根源,就是A股的“政策市”特征更加明显,而2017年的金融监管政策,在强调整体去杠杆、脱虚向实(这也是指数无所作为的原因)的背景下,鼓励价值投资、鼓励市场的机构化,而严厉打击短线题材炒作,打击各路游资、大鳄的坐庄、内幕交易行为,都在强化上述的两种特征。
4、新的发审委的严格标准,成为证监会既要融资数量,又要发审质量的写照。其实,新一届发审委已经在10月17日开始发审工作,不过,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11月20日还是带着这些新委员们来了一个就职宣誓。当时很多人认为,只是走个过场。但随后发生的事超出了市场预期,IPO过会率从80%降至60%以下。牢牢管好发审权力就是对投资者负责。
5、明星高杠杆撬动股市的行为被严打,对市场预期影响强烈。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的“小燕子”赵薇,曾妄图以自有6000万元资金、高达51倍的杠杆就想撬动30.6亿元的上市公司资产,而且是在交易所持续问询下才使得这比例浮出水面,无怪乎会收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告知书了。
6、投资者“保护”被做到极致。严打“铁公鸡”成为其中之一。12月初,“铁公鸡”再次被证监会点名。证监会表示,对中长期没有现金分红的“铁公鸡”将严格监管。分红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应该要监管部门采取强硬手段后才去做。
不过,监管层“苦口婆心的保护”,从实际结果来看,并不能令人满意,大部分股民的获得感很差!行情不好,啥都白说。
7、金融对外开放、对内收紧。先是在6月21日,全球领先指数供应商明晟(MSCI)宣布,2018年6月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4-29 15:42 , Processed in 0.176066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