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证券内参2018.1.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 09: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股为改革“买单”的命运没变!白马龙头“你才是我的唯一”!》:A股还没有填完自己的坑,恒指就已经再创新高了。博览研究员要强调的是——
◆A股“为转型断后、为改革买单”的“宿命”,在2018年仍未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反倒更加“艰巨”!
◆从中长期格局看,“防范系统性风险”,已经深化到金融市场所要服务的实体经济当中。要从实体经济这个源头上来防止产生新的金融风险的“病灶”:发改委暂停多地的地铁工程,财政部收紧PPP,内蒙古、辽宁地方政府承认此前地方经济数据“有大量水分”;被认为“财政紧张”的兰州市政府,松绑了楼市限购;而稍早前,央行和财政部在去年底更是同时发出了“不再为地方债兜底、背锅”的誓言(央行研究局甚至发出了“尝试研究地方政府破产”的“杀手锏”) !
◆从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内容来看,决策层对实体经济“去产能”的迫切性较之“去杠杆”更关注!这向外界传递出,金融风险的源头还是在实体领域当中,尤其是地方债务!
◆2017年重点在于防止更多的新增风险冲击,更多是在“治标”, 2018年的重点,是在系统性风险的“病灶”上“做手术”,从源头上遏制、化解“重大风险产生的基础”。
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就是到了真正要“壮士断腕”的时候!
因此,就短期行情而言,博览研究员更关注的是,超跌反弹的“超跌”成分消耗完之后,何处才有其后续发展的动力?
但从中长期框架来看,A股能够“扩展”的空间并不太大!而抓住“一九分化”当中的“一”的机会,才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确保投资成绩不会太差的关键!只有“一集团”当中行业龙头,依靠自身的“行业垄断地位”和“业绩的持续性”,才有可能帮助投资者抵御政策层面的不确定风险!
从这层意义上讲,我们要对以茅台为代表的白马股说声“你才是我的唯一”。
《九连阳后更纠结,看多派信心没增强、看空派反倒更坚定了!》:在博览研究员看来,9连阳并没有让“看多派”感到更乐观,反而是对这种“勉强收红”,但也只是“离3400点的关口不远,又没有过3450的前高”(总之就是在一个很狭窄的区域震荡),越发感动困惑。这到底是强弩之末、但死而不僵?还是在为突破历史前高蓄势? 而看空派虽然更加坚定了对行情调整的风险判断,认为越涨调整风险越大——这从逻辑上和概率上来说,当然都没有错!——但问题是,从六连阳后,市场就开始看调整,但现在已经9连阳了,已经被打脸三天了,那么看空派从上周末就开始建立的看调整逻辑,是不是也有问题呢?是不是也低估、甚至错误地评估了2018年元旦节后的市场特征走向呢?遗憾的是,博览研究员遍查财经圈各位大V的观点,现在这两个不同方向的判断,都没有得到一个信心略高的肯定答案。 一是与指数9连阳早已背离的是,板块和个股表现如今分化已非常严重;二是市场对于大盘龙头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本周勉强收出的连阳,并没有改变本周之初多数分析舆论的看调整观点,只是更加打乱了市场预期,市场依旧没有明确的方向,需要等待新的变因出现打破当前这种纠结的局面,在此之前,多看少动,只集中在一两个自己很有信心的板块做,不要赌!



博览视点




A股为改革“买单”的宿命没变!白马龙头“你才是我的唯一”!
【研究员】:江桥 田文

结论:A股还没有填完自己的坑,恒指就已经再创新高了。A股在为中国的改革转型成本买单,而港股则在为中国改革转型的成绩“表演”。为了配合实体经济的改革转型,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已经构筑了一道服务实体经济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防线”。正是这道防线锁定了A股发展表演空间,而要维持这个“安全场”,金融系统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是在为改革转型的成本“买单”。从中长期的格局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进入到更加深刻的阶段。防范系统性风险,已经不单纯是金融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的解除。而是已经深化到金融市场所要服务的实体经济当中。也就是说,要从实体经济这个源头上来防止产生新的金融风险的“病灶”。从这个角度上讲,金融市场在防风险的治标阶段已经承担了较大的利益损失。那么在接下来更加深刻的甚至是刀刀见骨的改革攻坚的治本阶段,其要付出的改革成本往小了说不会比2017年要少。这也就是为什么茅台能够在调整之后再创新高。一九分化的极端化让龙头的安全性和稀缺性得到了更为夸张的体现。毕竟,只有“一集团”当中行业龙头自身的行业垄断地位和业绩的持续性才能帮助投资者抵御政策层面的不确定风险。从这层意义上讲,我们要对以茅台为代表的白马股说声“你才是我的唯一”。


【博览财经研报】A股还没有填完自己的坑,恒指就已经再创新高了。博览研究员要强调的是——
◆A股“为转型断后、为改革买单”的“宿命”,在2018年仍未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反倒更加“艰巨”
◆从中长期格局看,“防范系统性风险”,已经深化到金融市场所要服务的实体经济当中。要从实体经济这个源头上来防止产生新的金融风险的“病灶”:发改委暂停多地的地铁工程,财政部收紧PPP,内蒙古、辽宁地方政府承认此前地方经济数据“有大量水分”;被认为“财政紧张”的兰州市政府,松绑了楼市限购;而稍早前,央行和财政部在去年底更是同时发出了“不再为地方债兜底、背锅”的誓言(央行研究局甚至发出了“尝试研究地方政府破产”的“杀手锏”) !
◆从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内容来看,决策层对实体经济“去产能”的迫切性较之“去杠杆”更关注!这向外界传递出,金融风险的源头还是在实体领域当中,尤其是地方债务
◆2017年重点在于防止更多的新增风险冲击,更多是在“治标”, 2018年的重点,是在系统性风险的“病灶”上“做手术”,从源头上遏制、化解“重大风险产生的基础”
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就是到了真正要“壮士断腕”的时候!
因此,就短期行情而言,博览研究员更关注的是,超跌反弹的“超跌”成分消耗完之后,何处才有其后续发展的动力?
但从中长期框架来看,A股能够“扩展”的空间并不太大!而抓住“一九分化”当中的“一”的机会,才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确保投资成绩不会太差的关键!只有“一集团”当中行业龙头,依靠自身的“行业垄断地位”和“业绩的持续性”,才有可能帮助投资者抵御政策层面的不确定风险!
从这层意义上讲,我们要对以茅台为代表的白马股说声“你才是我的唯一”。
A股“为改革买单”的“宿命”在2018年仍未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在此前的研究当中,博览研究员曾指出了两个概念——
第一、A股在为中国改革转型的成本“买单”,而港股则在为中国改革转型的成绩“表演”(据说继阅文集团IPO获得超过100倍认购后,腾讯旗下另一家公司的上市获得了更高倍数的认购。而阿里也传闻想要回归港股),“一股两市”的特征日渐明显。
第二、为了配合实体经济的改革转型,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已经构筑了一道服务实体经济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防线”(也即金融监管工作的“上下限”)。
●所谓的“上限”,就是用尽可能少的金融资源和货币投入,换取6.5%左右的GDP增长和1300万的新增就业。要实现这一艰巨的目标,除了货币政策的精准把握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利用“扩大直接融资”来“盘活‘金融’存量”去服务“实体经济改革转型”,实现“高效益的增长”。
●所谓的“下限”,就是“三大攻坚战”之一“防范系统性风险”。一行三会在金融领域上责任重大,绝不敢有任何的疏忽大意。金融强监管正在走向壮士断腕的攻坚阶段(标志性事件就是“资管新规”等一系列政策的相继“落地、执行”)。
博览研究员认为,正是这个“上下限”锁定了A股发展的“表演空间”,而要维持这个“安全场”,金融系统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要为改革转型的成本“买单”!
因此,尽管沪指顽强地实现了9连阳,但A股的这个“为转型断后、为改革买单”的“宿命”,在2018年仍未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反倒是更加“艰巨”了
从中长期的格局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进入到更加深刻的阶段。“防范系统性风险”,已经不单纯是金融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的解除。而是已经深化到金融市场所要服务的实体经济当中。也就是说,要从实体经济这个源头上来防止产生新的金融风险的“病灶”——
●无论是此前发改委暂停多地的地铁工程,还是财政部收紧PPP项目,中央部委层面已经参与到“三大攻坚战”上来了!
●2018年开年,更引人注目的则是在地方上,内蒙古地方政府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站位”,不怕自揭家丑,承认此前地方经济数据“有大量水分”(也为此前包头地铁项目被叫停做了一个注脚,数据水分当中的“重灾区”,恐怕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空转”有莫大关系)。
●兰州松绑楼市限购则是另一种形式的“纠偏”,据某些分析称,其松绑的潜台词,也和其当地的财政收入不佳有系。
●考虑到前不久,辽宁省也公布了同样的“经济数据缩水”的情况,去杠杆已经明显地从单纯的金融领域推进到了实体经济当中
稍早前,央行和财政部在去年底几乎同时发出了“不再为地方债兜底、背锅”的誓言!
央行研究局甚至发出了“尝试研究地方政府破产”的“杀手锏”。
从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内容来看,决策层的文件措辞相对淡化了“去杠杆”的权重,反倒再次提升了“去产能”的迫切性与艰巨性。这也从决策层的角度向外界传递出,金融风险的源头还是在实体领域当中,尤其是地方债务
此前,决策层提出“要以处置僵尸企业为抓手”来攻坚,而从央行和财政部近期的口风来看,2018年似乎是要把“僵尸企业”和“地方财政”两条线(实质上是一条线,一根绳上的蚂蚱),做一并处理。
从这层意义上讲,如果说2017年重点在于防止更多的新增风险冲击,更多是在“治标”,那么2018年的重点,就是希望在系统性风险的“病灶”上“做手术”,从源头上遏制、化解“重大风险产生的基础”
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就是到了真正要“壮士断腕”的时候!
从这个角度上讲,金融市场在防风险的“治标”阶段已经承担了较大的利益损失,那么在接下来,更加深刻的、甚至是“刀刀见骨”的改革攻坚的“治本阶段”,其要付出的改革成本,往小了说,不会比2017年要少,往大了说,恐怕要超过此前若干年,我们对于改革风险的认知
也正是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之下,中央才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了讨论多年的“金稳委”,才把“防范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的首位!
因此,2018年无论是为了服务金融工作的“上限”去“大扩容”,还是为了严守金融工作的“下限”来“防风险”,这两者之间的“能极差”,将极大约束A股的发展空间。
博览研究员强调,从中长期就等于看,金融市场的首要考虑不是如何去获得更多的超额收益,而是要尽可能地规避上述“改革攻坚”还要释放的不确定风险!
这也就是为什么茅台能够在调整之后再创新高,“一九分化的极端化”,已经让“龙头股”的“安全性和稀缺性”得到了更为夸张的体现!
毕竟,只有“一集团”当中行业龙头,依靠自身的“行业垄断地位”和“业绩的持续性”,才有可能帮助投资者抵御政策层面的不确定风险!
从这层意义上讲,我们要对以茅台为代表的白马股说声“你才是我的唯一”。





九连阳后更纠结,看多派信心没增强、看空派反倒更坚定了!
【研究员】:柏双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9连阳并没有让“看多派”感到更乐观,反而是对这种“勉强收红”,但也只是“离3400点的关口不远,又没有过3450的前高”(总之就是在一个很狭窄的区域震荡),越发感动困惑。这到底是强弩之末、但死而不僵?还是在为突破历史前高蓄势? 而看空派虽然更加坚定了对行情调整的风险判断,认为越涨调整风险越大——这从逻辑上和概率上来说,当然都没有错!——但问题是,从六连阳后,市场就开始看调整,但现在已经9连阳了,已经被打脸三天了,那么看空派从上周末就开始建立的看调整逻辑,是不是也有问题呢?是不是也低估、甚至错误地评估了2018年元旦节后的市场特征走向呢?遗憾的是,博览研究员遍查财经圈各位大V的观点,现在这两个不同方向的判断,都没有得到一个信心略高的肯定答案。 一是与指数9连阳早已背离的是,板块和个股表现如今分化已非常严重;二是市场对于大盘龙头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本周勉强收出的连阳,并没有改变本周之初多数分析舆论的看调整观点,只是更加打乱了市场预期,市场依旧没有明确的方向,需要等待新的变因出现打破当前这种纠结的局面,在此之前,多看少动,只集中在一两个自己很有信心的板块做,不要赌!


【博览财经研报】在上周的“六连阳”后,包括博览在内的许多机构就开始强调本周的调整风险。从本周行情的热点表现、成交量价、涨跌比,以及沪指、中小创、中证等指数在日线上的分时表现看,似乎也确实越来越弱。但就是在这样的市场越来越强烈的看调整预期的声音下,大盘股指奇迹般地撑到了“9连阳”,比如,实际上,在8连阳后,大盘就已尽显颓势,创业板指一路下行,强撑的沪指午后出现一波跳水,一度跌穿3400点,两桶油的开盘大涨也产生,但银行力挽狂澜,助沪指尾盘逆袭,实现九连阳。
有很多统计说,这样的表现历史上都很罕见,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很多分析机构和投资者都低估了行情的坚韧性?还是说,9连阳的行情表现再度验证了A股的逆预期特征、真理总是站在少数人一边?
可惜,在博览研究员看来,9连阳并没有让“看多派”感到更乐观,反而是对这种“勉强收红”,但也只是“离3400点的关口不远,又没有过3450的前高”(总之就是在一个很狭窄的区域震荡),越发感动困惑。这到底是强弩之末、但死而不僵?还是在为突破历史前高蓄势?
而看空派虽然更加坚定了对行情调整的风险判断,认为越涨调整风险越大——这从逻辑上和概率上来说,当然都没有错!——但问题是,从六连阳后,市场就开始看调整,但现在已经9连阳了,已经被打脸三天了,那么看空派从上周末就开始建立的看调整逻辑,是不是也有问题呢?是不是也低估、甚至错误地评估了2018年元旦节后的市场特征走向呢?
遗憾的是,博览研究员遍查财经圈各位大V的观点,现在这两个不同方向的判断,都没有得到一个信心略高的肯定答案。
市场现在就是这样的矛盾,这样的没有共识。一个可以部分解释(也仅仅是解释!)当前这种让人困惑的现状的一种逻辑是: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来说,也许按照某些人总结的股市“一赚两平七亏”不变规律,就是因为当前市场没有共识,所以市场反而才总是能够保持这样盘中下跌,尾盘又勉强收红的局面。而未来可能当市场预期一致看多或看空时,行情反而可能很快会摆脱这种让看多看空的投资者都感到纠结的局面,给出一个明确的新方向。无论是涨或跌的方向!
博览研究员人为,9连阳后,看多信心并未增强,而看空预期也遭受质疑的两边打脸局面的出现,还是与行情本身的矛盾性有较大关系——双方都可以从中找到有利自己的证据迹象,但又不能完全说服对方、说服自己。
一是与指数9连阳早已背离的是,板块和个股表现如今分化已非常严重
不少个股目前已经接近反弹新高。就昨日(10日)的盘面看,沪指虽然勉强收红,但这无法掩盖两市总共超过7成、2500只个股下跌的事实。行情的分化其实早就开始,昨天只不过是进一步加大了下跌的家数比重,其中创业板、中小板早一步表现出来而已。
而对于这种分化,部分分析机构的观点是认为,可能是流动性重新表现紧张——
自2017年12月22日截止今年1月9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连续停摆12个交易日,是2017年下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停摆。同期,央行逆回购到期形成的自然净回笼已达10500亿元。
至于权重蓝筹股不断创出新高,“硬顶”市场一片回调声音。从一些资金统计的蛛丝马迹来看,可能是有两方资金在进场,一个是11月、12月新发基金的重新布局(去年年底新基金发行有提速现象);另一个是境外资金,数据显示,最近十个交易日,沪股通、深股通净北上资金非常持续,已经连续十一日净流入,非常罕见。沪股通最近十个交易日净北上资金147亿,深股通最近十个交易日净北上资金120亿——而我们注意到,这两大通道买入的股票,基本上都在涨。昨日沪股通净买入的119只个股中,仅仅11只个股小幅下跌,下跌占比9.2%!深股通呈现净买入的190只个股中,26只个股小幅下跌,下跌占比13.68%!
对于这种从资金面来解释上证和中小创分化的局面,
博览研究员认为,如果能够跟踪到北上的境外资金确实持续呈净流入,那么不管稍后几个交易日大盘指数如何表现(只要没暴跌),沪深股通关注的票,是可以多关注下的。
二是市场对于大盘龙头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雄安龙头之一,维业股份昨天开盘就快速下挫,收盘零涨幅;
地产龙头泰禾继续停牌、万科下跌,而荣安地产虽四连板,但看来随时也会调;
两桶油在节后不声不响的拉升,也引发国家队边打边撤的质疑;
至于燃气股,在2017年12月中下旬,携暴雪天寒之威成为短炒的一股热流,但在元旦节后,天然气价格几乎已经快跌回去年11月中旬起涨前的水平,可昨日贵州燃气依然蹒跚涨停,相比其去年11月上市时的股价已经涨了近10倍,已经妖的不能再妖;
而对于茅台这一个白马龙头,有大V喊出了“当前近800块的茅台,堪比当年48元的中石油一样有价值”的调侃。其观点是:
一家公司主营如此单一,不存在没有任何超预期可能性,财务如此简单透明的公司,合理估值就是10倍罢了,不能给更高。讲股价(不限于茅台)有没有泡沫,一看时间,二看总价。就时间而言,过去一年股价涨了一倍,那么是基于什么理由导致它在一年前被低估,它又是修复了什么?即期业绩在这个财务年翻了几倍能够支持它现在的股价?就总价而言,市值5000亿和市值万亿的公司,肯定不会用一种估值方法,只会越来越严苛。傻子也知道,市场需求不可能在短期出现爆炸性增长来支持一个公司在不换主业不搞产品扩产的前提下拥有可持续的梦想。
所以,其认为茅台酒可能是好酒,但股票肯定已经不是好股票了。因为我们看不到喝白酒的群体会扩大一倍的“明天”,更看不到喝茅台的群体会扩大一倍的“明天”,但现在股价已经涨了不止一倍。万亿市值的估值,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很经典的一个笑话。
博览研究员认为上述观点是非常值得投资者参考的。我们想补充一个观察视角是,茅台被炒起来是基于认为其符合了中高端消费升级的政策和国情大趋势。但反过来的一个疑问是,大消费升级就是喝贵的茅台、用贵的家电(格力、美的)?显然高层认可的大消费升级绝不是这么肤浅的。我们认为,大消费升级的真意应该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个性化+绿色环保等新兴科技的广泛应用,茅台只不过是消费升级中的一个阶段、一个很小的局部而已。无限制地鼓噪茅台的价值多么高,只能说市场已疯魔的表现。而天要让谁灭亡,必先要让其疯狂。
此外,不能忽视的是,尽管大盘指数9连阳后的实际涨幅很小,但已经出现了局部热点的投机性、泡沫化倾向。比如昨天整个板块大涨近6%、十几只涨停的区块链概念。个人以为,现在区块链的实际应用方向相比吹的山响,实际应用差强人意的人工智能,都还有很大距离,噱头实在很大。2017年末,国家有关部门对ICO的严厉打击也表达了政策对区块链技术风险的不信任——2017年9月4日,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公告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这是当前市场疯炒区块链的巨大政策风险。
而且,区块链炒作如此滚烫却没能带动创业板,本身就说明投机炒作对资金的吸引力在下降。
当然,泡沫化的质疑声不止于区块链,包括5G、雄安,市场都有质疑已经透支的声音出现。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这都是行情在指数收红表象下,内在驱动力已经日益丧失的表现。但问题是,如果未来几天行情表现再度超预期(你不相信十连阳的时候,它再给你来个超预期,收个“非常勉强的十连阳”,而你终于妥协的时候,它又开始调整了呢——哎,头疼!
第三个不明的问题是,上周末期间,一行三会一起动手出台的一系列强监管政策,是已经被9连阳的表现消化掉了?还是憋着劲,随时准备发威呢?或者说,9连阳吧的表现会否让监管层认为,其出台政策想要传递的调控预期并没有被市场感知,而随时准备加码,强化预期?最终成为压垮行情的一根稻草?!
现在市场同样不明觉厉!
总之,本周勉强收出的连阳,并没有改变本周之初多数分析舆论的看调整观点,只是更加打乱了市场预期,市场依旧没有明确的方向,需要等待新的变因出现打破当前这种纠结的局面,在此之前,多看少动,只集中在一两个自己很有信心的板块做,不要赌!



决策参考




A股险夺9连阳,“白马顶”下出现“新分化”格局
【研究员】:江桥

结论:目前随着“弱增量行情”开启,后面为严监管风潮再现时市场中期震荡分化也提供了不少“续命钱”。而这也是为后续资本市场更好地利用有限的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融资打下了基础。但是类似于9月初-11月底的那种“以大为美”的行情风格,我们认为如果短期之内监管层不出手抑制市场题材的炒作行为的话,则这种特殊的分化格局(“一集团”继续维持强势,其余的则在内部开始形成“热点题材股”和“非热点题材股”之间的分化)预计还得维持一段时间。


【博览财经研报】10日三大指数盘中本已自由落体式下行了,最终还是拉回翻红,收出带着上下影线的小阳星。似乎大伙要把回调这件事放在周四“法定砸盘日”去做。但当前行情的韧性确实超出了博览研究员的预期。本文,我们不想再谈行情能否再夺10连阳这样的短线话题,短线更多还是看市场资金的热度和题材的刺激效应。
博览研究员想说的是单纯从市场的成交量来看,近段时间的市场交投窥测的话,A股似乎已经悄然开启了“增量行情”,开门红之后,成交量持续处于活跃状态。这也相当于为后期市场即使出现一九分化的极端行情提供了更多“续命钱”。
“强增量”行情能否开启?
我们从成交量图中可以看到,12月底开启9连阳以来,行情放量上涨已经达到甚至是略微超出了“9月中-11月底”的成交水平。但是距离7月-9月初的那段行情比还是差了点。
“强增量”行情是否开启是在2638点见底后常说重新的话题。我们认为强增量行情开启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其一,监管放松,对资金入市的态度宽松;
其二,对市场炒作热点题材的容忍度高;
其三,重要权重将指数带入新的震荡中枢,从指数上形成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
而对于目前来看,指数仍然在前期挖的“坑”下方运行,指数上尚未进入新的震荡中枢。接连几日出现疲弱的小K线似乎也反映出市场没有那么强。这样的表现还很难吸引场外资金大举入市。
此外,博览研究员认为当前监管层对于资本市场的定位仍然是在“利用有限的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止系统性风险”的上下限之间。资本市场在去杠杆以及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大方向下,也并不需要出现过度活跃的局面。所以从这点上来看,强增量行情是个遥远的梦。
因此,对于目前这种反弹,我们仍然定性为“弱增量”行情。
两拨弱增量反弹后会有不同的命运吗?
在10日《填完了超跌的“坑”,下一步该怎么走?》一文中,我们也剖析了A股后面可能出现9月中-11月底的那段行情结构。那么,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9月中-11月底之前的那段反弹行情。看看7-9月初这段“弱增量”行情和目前这段有什么异同。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此前开启增量行情更多是通过一些不甚明确的“信号”去让市场自己猜测监管的意图——
……例如一行三会频提金融创新,打开金融监管环境想象空间;
……例如国家队开始持股无人问津的创业板股票,营造出了一种小票可买的氛围;
……例如银行股带头坐实3300点,带动市场越过了久攻不下的压力位。
而本次开启的增量行情,则更多是市场的自发效果。九连阳以来,市场热点的催化之下,资金在各个板块之间来回倒腾。轻而易举地将大盘送上了3400点上方。所以这一点来看是要好于过去的。
我们此前担忧的情况是没有进一步的利好催化,大盘恐怕不稳定。现在来看虽然没有什么大利好,但是没有利空反而成为最大的利好。那么,为什么没有利空反而成为最大的利好呢?
因为近期整体上市场对于白马股有着充分的信心。无论是从我们此前推演的逻辑上看,还是从市场资金的真实选择上来看,资金的确在反弹不久后开始不断涌入白马股。这种情况之下,也就形成了白马股搭台,题材股活跃的风格。
可以看出,这轮行情的特征是:以超级品牌为代表的白马龙头股+题材利好推动。市场形成了一种新的分化状态,这种状态体现出了行情风格的纠结性。
一方面,市场资金倾向于认同后续市场更大概率延续此前9月初到11月底那段白马稳步上涨,小票被不断抽血的风格。所以最近资金随着反弹走高逐步转入到白马股里面。从这点上看,大资金似乎已经做好了“提前过冬”的准备。
另一方面,大资金要换防的早已换防,选择观望的也大概率是已经减仓了。毕竟九连阳这种事情我相信超出了很多资金的预期。所以接下来在小盘股里面的资金或者说游离在即时性热点概念上的资金是暂时不打算歇着和换防的。从近期点火各个概念的资金流入情况来看,很明显这部分资金并不少。包括10日的区块链概念更是掀起涨停潮,成交量成倍放大。
而此外,用来窥测行情热度的一个重要“温度计”——深次新股指数,可以说最近几天是不温不火。包括创业板也是如此,开门红随后超跌补涨修复几天后就开始疲软了。不少投资者表示最近是“光赚指数不赚钱”,所以整个市场的分化状态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九分化(小票跌,白马涨),而是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一集团”继续维持强势,其余的则在内部开始形成“热点题材股”和“非热点题材股”之间的分化。
所以,粗略地看,市场上形成了三拨人。第一拨是不看好反弹持续性的并且减仓观望中的;第二拨是认定市场会延续此前分化格局而提前涌入白马股中的;第三波是继续追逐热点题材的。
当前行情反弹已经牢牢站上60天线,趋势上已经确立上行格局了。这个时候如无重大利空,则行情很难一蹶不振。所以后面市场不管是不是开始分化,资金涌入白马股都觉得“我这儿很安全”。而另一方面,在严管市场炒作的压力上看,也没有像之前那么敏感。贵州燃气这类妖股更是停牌没几天就马上放出来,并且平安无事继续炒。所以游资机构在部分热衷价投的机构提前涌入白马股之后,更放心地炒作题材概念了。
此前在7-9月初那段反弹行情之后,市场小票很憋屈不能炒。所以价值白马形成一家独大的态势,并且形成的较强赚钱效应已经成了市场的焦点。
而目前这段反弹,茅台虽然创出新高,接近800元。但是其风光程度似乎还没有11月份700块的时候高。原因就在于现在市场“不差概念”,短短10来个交易日就已经涌现了次新医疗、雄安新区、自贸区、周期有色、租售同权、石油化工、白酒、区块链等等题材。所以短期之内比茅台更具赚钱效应的股票多得是,这也导致了目前这部分游资机构迟迟不愿意加入到“一集团”的“价投阵营”里边去。
总结
我们认为,目前随着“弱增量行情”开启,后面为严监管风潮再现时市场中期震荡分化也提供了不少“续命钱”。而这也是为后续资本市场更好地利用有限的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融资打下了基础。但是类似于9月初-11月底的那种“以大为美”的行情风格,我们认为如果短期之内监管层不出手抑制市场题材的炒作行为的话,则这种特殊的分化格局(“一集团”继续维持强势,其余的则在内部开始形成“热点题材股”和“非热点题材股”之间的分化)预计还得维持一段时间。




意外!“小盘价值股”才是九连阳主要动力,但其还能撑多远?没答案!
【研究员】:柏双

市场当前产生的一个极大的分歧是,到底是哪一个板块是带动大盘指数实现罕见的“九连阳”的先锋力量呢?可能很多吃瓜群众的第一反应是,不就是银行+地产、周期、白酒等中的龙头,再加上两桶油嘛?(总之,就是隶属上证50范畴的大盘蓝筹) 但最终梳理出的背后答案或许令不少投资者吃惊:在大盘股指本轮上涨的过程中,从主要市场指数角度考量,涨速最快、涨幅最大的指数,其实并不是上证50,而是小盘价值(见下图)——小盘价值才是10日及20日涨幅榜单冠军,而上证50指数尚不能排进前五! 但小盘价值指数未来的趋势如何?现在仍无定论。而且从盘面特征来看,市场似乎已经给出了诸多变量。


【博览财经分析】在迷茫之下,现在从“历史统计”中找当前行情中的方向,似乎非常流行。但不同机构的历史统计数据“打架”的问题说明,9连阳也并不一定预示什么趋势信号,或者说超预期的行情逻辑。
市场总比逻辑分析的复杂。
据不完全统计,A股近20年,沪指仅出现过2次9连阳的走势,今天是第三次,这是否预示着2018年A股将迎来一波大行情?有乐观派就说了,“九连阳”的图谱近年来只在2015年的大牛市中出现过一次。但也有机构拿出周期更长一点的历史数据称,8、9连阳发生后,未来1年指数波动很大,大涨或者大跌的概率都很高。
所以,9连阳是否是一个什么趋势信号呢?并不一定,历史不会简单重复。
在我们看来,分析师们大约会共同认同的一个逻辑是:鉴于并没有影响深远的底层大政策改变(强监管、服务实体为纲依旧),没有央行开闸放水,有的是经济改善,政局稳定,乱象平复,科技突破……不是因为某个事件、某种行为刺激的股市非理性上涨,而是以业绩、成长性为主线的慢步推升,现在至多可以称之为“慢牛”(实际上这个慢牛的重点也“在于慢,不在于牛”),或者结构化行情。但绝不会重现当年那样几乎90度角的连续暴涨,震荡向上才是主节奏,所以回调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但幅度不会太大。
但市场没有共识的是,这种指数微弱收红、板块基本轮动一遍、个股分化加剧的表现。到底是界定为市场的强势超预期,还是市场早已开始调整,只是死而不僵?
比如,市场当前产生的一个极大的分歧是,到底是哪一个板块是带动大盘指数实现罕见的“九连阳”的先锋力量呢?可能很多吃瓜群众的第一反应是,不就是银行+地产、周期、白酒等中的龙头,再加上两桶油嘛?(总之,就是隶属上证50范畴的大盘蓝筹)
但最终梳理出的背后答案或许令不少投资者吃惊:在大盘股指本轮上涨的过程中,从主要市场指数角度考量,涨速最快、涨幅最大的指数,其实并不是上证50,而是小盘价值(见下图)——小盘价值才是10日及20日涨幅榜单冠军,而上证50指数尚不能排进前五!
不是贵州茅台突破了新高、直逼万亿元市值吗?不是中国石油也接连大涨、股价创出了两年新高吗?这些“标杆股”为什么没能带领上证50,在与其他一众指数的PK中,得以过关斩将呢?
是的,从二级市场角度看,虽然在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中,确实也有贵州茅台和中国石油等周期内实现连续大涨股的力挺,但是也同时有中国联通、中国重工等成分股的拖累。
因此,虽然上证50指数在这段周期内整体也实现了不小的涨幅,但是,一方面,前期起点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又面临前述对冲与抵消,因而,贵州茅台并没能成为上证50的全权代表,整个指数的合力效应也并没有发挥到淋漓尽致。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小盘价值指数的成分股中,虽然也有类似于海普瑞、华联股份等个股的相拖累,但是更有大同煤业、格力地产、深圳燃气、小天鹅A、青岛啤酒等在内的板块龙头的轮番表现。2018年元旦前后,由于周期股、地产股、燃气概念、白马概念、涨价概念等轮番接棒,这些个股的分外活跃,正好踏准了节拍。
以青岛啤酒为例,自今年1月1日起,公司产品十年来首次涨价,吸引主力资金坚定看好该股前景,公司股价创出30个月以来的新高。
那么问题就来了。大盘之所以能撑到9连阳,是主力资金的布局战略疑似“挂羊头卖狗肉”吗?是A股的市场投资风格正在酝酿悄然切换吗?小盘价值能否真正担纲未来最有潜力的接棒品种呢?
现在,这些都没有答案。
至少,小盘价值指数未来的趋势如何,现在仍无定论。而且从盘面特征来看,市场似乎已经给出了诸多变量。
其一,并非所有小盘价值指数的成分股都能继续担纲轮番领涨的重任,实际上,不少恒力股份、华新水泥在内的不少成分股已经开始出现明显高位回落走势;
其二,就在1月10日的盘面上,这一指数已经出现了今年以来的首根阴线,至少表明资金分歧正在初步显现;
其三,小盘价值指数作为大盘股指的分支,最终必会依照大盘的意见和脸色行事。从1月10日盘面来看,虽然大盘指数勉强再度收阳,但两市下跌股票数量多达2500只,表明权重股与边缘品种之间的博弈和拉扯日益加深,诸多市场品种的风险与机会预期将会更加分化。
另外,在历史上近些年唯一的一次九连阳,是在2015年的牛市中,当时几乎所有个股都正处于疯狂的普涨格局之中。但是,显然不同于当时市场格局的是,2018年的指数9连阳,是A股在过去9个交易日,分别出现了超过10个领涨龙头,除了地产连续表现了两天、白酒和煤炭间断地各表现了
因此,连拉阳线的背景与2018年的“九连阳”不可同日而语。
总之,“9连阳”后,并没有强化看涨预期,但看空派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判断。市场预期的分化,反而在进一步加大。不过,这也预示了变盘已经不远。当前“看多看空派的相互自我否定”,只是指数即将选择方向前的暂时性迷茫,不会一直如此!
现在最难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今天没有“十连阳”,果真开始调整后,投资者到底应该怎样做?是去押注中小创科技题材,还是等待蓝筹白马调整后继续买?似乎都可以,但似乎又多没有多大信心!



焦点透视




A股若不改革 边际上升空间不大
【研究员】:杨波

结论:从总市值的角度来说,2017年新股上市以及大蓝筹股价上涨这两个方面带来的市值增长贡献,远高于2016年同样两个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但同样从总市值的角度来说,2017年A股整体增长水平远低于2016年。 这说明,在制度基调一致的前提下,同样的制度环境在在促进A股发展方面,2017年所产生的效应明显低于2016年。或者说,2016年以来的A股制度环境,对A股发展的正向推动效力已呈现明显的边际下降。 这就是说,A股“制度环境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既包括《证券时报》所提出的“下一个小米”的矛盾,也包括着如果不改革,而继续延续2016年以来形成的A股制度,A股的边际上升空间很可能进一步递减的矛盾。 而要改革,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令人高兴的是,《证券时报》告诉我们,“制度创新应该已在路上。”但按照习总书记的最新讲话精神,在没有看到实际的改革行动、成形的改革思路之前,在改革的行动最终没有被实践认可,没有获得人民认可之前,我们故然可以为改革的启动而加油鼓劲,但这不能变成鼓掌或点赞,而应“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居安思危的忧患”。 换言之,在A股没有出现重大制度改革的前提下,不应对A股的边际上升空间做出高于2017年水平的判断。


【博览财经研报】习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
10日,《证券时报》头版发表《用制度创新留住下一个小米》的评论,并谈到“优质上市资源流失的主要逻辑,问题还是出在制度上。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当制度环境与发展需要产生矛盾,着力点应该是改变制度。”同时,文章特意强调“制度创新应该已在路上。”
博览研究员认为,不应仅从为了留下“下一个小米”的角度,来看A股进行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如果说,新时代A股最重要的时代问卷,就是如何让A股成为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充分体现中国经济转型的场所,那么,我们从过去2年来A股的历史运行中搞清楚,“制度环境与发展需要”之间,究竟有什么矛盾?
需要看到的是,数据说明,自2016年以来,刘主席领导下的证监会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绝大多数市场投资人难以实现的工作业绩,这已充分证明了有着高度政治站位的刘主席的出众领导能力。而在此时,如《证券时报》所说,“制度创新应该已在路上”,这就更加说明,刘主席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改革自信,其充分契合了习总书记的最新要求。
数据同时也说明,A股“制度环境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既包括《证券时报》所提出的“下一个小米”的矛盾,也包括着如果不改革,而继续延续2016年以来形成的A股制度,A股的边际上升空间很可能进一步递减的矛盾。
而要改革,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令人高兴的是,《证券时报》告诉我们,“制度创新应该已在路上。”但按照习总书记的最新讲话精神,在没有看到实际的改革行动、成形的改革思路之前,在改革的行动最终没有被实践认可,没有获得人民认可之前,我们故然可以为改革的启动而加油鼓劲,但这不能变成鼓掌或点赞,而应“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居安思危的忧患”。
换言之,在A股没有出现重大制度改革的前提下,不应对A股的边际上升空间做出高于2017年水平的判断。
2年半来A股总市值指数的变化说明:A股的边际上升幅度明显下降
正如新华社在《去伪存真 理性认识近期股市变化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所说的,多方面的因素使得我们不能简单的以上证综指作为衡量A股发展情况的依据,而应该“按市值、按影响、按投资者的参与和对投资者的贡献来比,这样才更为全面,也更符合科学的投资理念。”
由于上证综指的编制规则,新股大量增加对于市场的影响,难以完全体现出来。故而,我们选用能覆盖A股所有上市股标的总市值指数这一数据,来对A股2年来的运行进行复盘,分析这2年来的市场发展。为了有效的对比,我们将复盘的时间扩展至2015年7月,市场完成股灾后这一轮反弹之时。

2015年股灾至2018年1月10日总市值指数周线图
如上表和上图可知,2016年1月市场熔断后至当年12月底,总市值最低值12月总市值最高值之间有38.63%的增长幅度。而将2016年12月底总市值最高值与2017年12月的总市值最高值相当,增长幅度只有5.53%。也就是说,以这种方式做比较,2017年A股整体增长水平远低于2016年。
或许有人会指出,如果将2015年12月总市值最高值与2016年12月总市值最高值相比,两者差别不大,故而得不出上述结论。
但首先,2016年1月出现了熔断行情,而2017年没有出现类似的特殊情况,故而,从市值角度描述2016年A股的发展情况时,以2016年熔断行情结束后为起点是合适的。
第二,刘主席在熔断行情之后上任,这也使得以2016年1月市场熔断后的总市值低点为起点来描述当年A股发展是合适的。
第三,即便我们以2017年1月总市值最低值4866.74为基数,与2017年12月总市值最高值做对比,增长幅度也是16.15%,同样大幅低于前述38.63%的水平。
总之,从总市值的角度来说,2017年A股整体增长水平远低于2016年。
众所周知,自刘主席2016年带领证监会以来,A股最明显的变化有两个:一是新股大量增加,其中,2016年发行上市新股227支,2017发行上市436支。二是大蓝筹股价明显上升,且2017年的股价上涨力度超过2016年。
换言之,在制度基调一致的前提下,从总市值的角度来说,2017年新股上市以及大蓝筹股价上涨这两个方面带来的市值增长贡献,远高于2016年同样两个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将上述两个结论结合在一些,则可得出:在制度基调一致的前提下,同样的制度环境在在促进A股发展方面,2017年所产生的效应明显低于2016年。或者说,2016年以来的A股制度环境,对A股发展的正向推动效力已呈现明显的边际下降。
过去的成绩来之不易
虽然总市值的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的A股制度环境,对A股发展的正向推动效力已呈现明显的边际下降。但不可否认,5.53%(或者16.15%)这个升幅的实现是来之不易的。这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如新华社所说,2017年“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公司上涨家数接近9成,而市值低于60亿元的公司上涨家数不足1成。”“我国中小股票为数众多,市值低于60亿元的公司有1400余家,占比约4成,市值低于100亿元的公司占比约65%。”“下跌面较大”。这说明,大多部投资人在2017年收益堪忧。与之相比,刘主席让A股的总市值在2017年上升5.53%(或者16.15%),业绩超过了许多A股投资人。
另一方面,过去的2年里,刘主席领导下的证监会既大力推进股市IPO扩容,又掀起“逮狼打鼠”高潮,大力清理违规资金。同时,如本内参在2017年7月27日《证监会谈引资:自我定位“修渠工”,“牛市”需要其它信号》一文中所指出的,虽然一部分“长期机投资者”受证监会管控,但这些投资者的可投资资金,也只是部分由证监会说了算(比如通过修改法规来调整券商的自营盘规模等)。而更大部分的“资金”不在证监会的掌控范围之内,要撬动它们,必须要有相关部门的配合。但进入2017年,银监会、保监会纷纷展开强监管,相关资金从A股中以“抽离”为主。社保资金则一直“在路上”,一直没有大规模进来。所以,整个A股处于需求大增(IPO新股增加了700多家),但供给下降(资金总体上只进不出)的状态。而就是在这样一种“失衡”的条件下,刘主席还是成功的让A股的总市值在2017年上升5.53%(或者16.15%)。
结论
由上可知,从A股总市值的角度来说,2年来,特别是2017年,刘主席领导下的证监会取得了超越大多数人的来之不易的重大成绩。但同样的数据也说明,2016年以来的A股制度环境,对A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17 19:37 , Processed in 0.148735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