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曾国藩人生大聪明,花未全开月未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9 06: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儒风各人
RLvfMvDSXFvlff9d.jpg


对于曾国藩此人,各人都不生疏,小时间讲义里但凡讲到平静天国,肯定会提起曾国藩。在我看来,曾国藩能以一个农家子弟封侯拜相,凭一介书生立战功,权倾天下仍得善终,毫无疑问,他是中国汗青上一位很富有聪明的人物。


聪明就是对事物一种熟悉、辨析、判定、处置惩罚以及发明创造。前人的聪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具有代价的文化遗产,我盼望读者从我的汗青小说和我的汗青研究中,去感悟人生,好比说曾国藩的人生聪明。






n38yS8qFyhF25HuF.jpg






高出发点:30岁进翰林院






1811年,曾国藩出生在湖南一个冷僻山村。28岁那年,他的功名就已到达极点——考中了进士。两年后,他通过翰林院结业测验,升为翰林院检验,从七品。这就是曾国藩的起步,那一年他30岁。对从冷僻山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来说,这个出发点已经很高了,但曾国藩比其他人高明的一点就是,他并不满意于此。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1岁的曾国藩开始致力于“修身”。他其时拜了北京一位知识分子精力首脑做老师。老师告诉他,要从五个方面临本身的品德加以打造,去掉不敷之处,造就本身的优点。实在,这位老师说的就是“修身”。






修身五律:诚敬谨静恒






曾国藩早期的“修身”是从五个方面举行的。


其一是“诚”,“诚”是人生的根本,做人要诚信,要老实,要老实,不欺人也不自欺。


其二是“敬”,是对事变,对人的一种态度。“敬”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尤其是在儒家的学问里,有很高的职位——儒家以为人生的终极代价表现在“敬”字上。我们对待宇宙,也就是天地大道,要敬畏,还要敬畏祖宗,敬畏汗青,敬畏那些为了人类社会能发展而订定的法则。我们不但对待尊长要恭敬,对待同事和朋侪要相互尊重,对待工作也要敬业。曾国藩悟透了这个字,他以为所谓的“敬”就是不怠慢。各人不妨如许去做一做,你对人不怠慢,你对事变不怠慢,那么你就根本上可以或许做到“敬”了,你的地步立刻就进步了。


其三是“谨”,就是谨言慎行,语言要审慎,不能任意胡说、耳食之闻、夸夸其谈、巧舌令色,谎言、反话和诱骗的话更不能说。


其四是“静”,就是要保持心田的一种平静,尤其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天天要是能有十几分钟时间,把统统杂念都去除,让心安静下来,这对本身有利益。


其五是“恒”,就是持之以恒。人生最必要持之以恒的是“起居有度”,而粉碎我们这个“恒”的最大题目是社会应酬。当年曾国藩为了制止应酬,对外宣称“夜不出门”,既是对本身的提示,也是告诉朋侪别去请他,这就不会冒犯人。固然,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夜不出门是难了点,但照旧要只管的淘汰出门的次数,你不妨也写几个自勉的字挂在书房内里。


a53Evz7sfrjz7B16.jpg






升迁快:37岁连升四级






由于“修身”,让曾国藩学会捉住机会。他做了几十年官,我曾用八个字来概括,叫做“出色绝伦,无以复加”,晚清把官做得像他那样好的,很难找出第二个。


何以看出曾国藩这官做得好呢?第一,升迁快。从28岁考中进士到37岁,这十年间,他七次得到升迁的时机,37岁那年他连升四级,这种升迁的速率没有人比得了。第二,兼职多。朝廷六个部,除了没在户部(相称于本日的财务部)做过侍郎,其他五个部他都兼过职,可见他的过人本领。第三,差事多。不光表明他受器重,同时也给他带来许多额外收入。官升得快、收入比别人高、得到的历练时机多,创建的人脉天然也很广,这个除了曾国藩自己的本领外,重要是他修身的效果,成了一名被各人公认的良好官员。






看准机遇:浊世中建部队






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假如国家没有什么不测,他本身也没什么不测的话,大概再过十多年,他封侯拜相没有任何题目,可不测的大事照旧发生了。


朝廷碰到的大事是平静天国叛逆,曾国藩碰到的不测是母亲去世。其时湖南陷入战火中,而朝廷文武两个部分由于恒久腐败,丧失了应付突发变乱的本领,以是朝廷想使用团练的气力来安定社会。团练就是民兵,为了构造如许一支队伍,朝廷任命了团练大臣,其时在湖南为母亲送葬的曾国藩是第一个被任命的,接下来还任命了42个。这43个团练大臣,厥后死的死,走的走,唯一成绩大事的是曾国藩。他能成绩大事方方面面的缘故原由都有,但最重要的缘故原由是他看准了这个千载一时的机遇,组建了一支浊世中的紧张气力——部队。


可曾国藩很清晰构造民兵毫偶然义,不如本身创建军事气力。他其时是冒着很大风险组建部队的,由于部队一直把握在朝廷手里,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况且谁人时间的统治者是满族人,绝对不答应一个汉族官员在地方上创建部队。曾国藩非常清晰此事的风险,以是用了一招打擦边球的方法:他以构造团练的名义招募人手,而究竟上这些所谓的团练最初的就按照部队体例。这支部队成了曾国藩日后成绩大事的根本气力。


毫无疑问,曾国藩善于捉住机会。机会可遇而不可求,它迅捷出现,也很快消散,他偶然成型却很难复制。可否捉住机会,关键在于可否审势,审己,这里关乎是大聪明,不是小智慧。有小智慧能成小事变,而成大事要靠大聪明。


iB5NpAwNVrZ70Zsw.jpg






硬挺忍:豪杰打落牙齿和血吞






曾国藩的人生大聪明还表现在他百折不挫的做局势度。当初平静军在广西叛逆,到打下南京,只用了短短的两年零两个月;而曾国藩从咸丰二年组建湘军,到收复南京用了12年半。相较之下,可见曾国藩的奇迹是多么的艰巨。这期间,他曾两次自尽,一次跳湘江,一次跳长江;也曾被平静军一围几个月,连一个援军都发不出去;他的枕头底下长年累月是一把剑,万一败北了,仇人冲进来就自尽……


对待这种艰巨的处境,曾国藩有诀窍。其一,就是以“死硬”的态度去对待。所谓死硬就是打硬仗,打死战,预备死在战场上。其二,就是不示弱,在仇人的眼前,在艰巨的眼前不示弱,他有句话常挂嘴边“豪杰打落牙齿和血吞”。其三是不平输。实在曾国藩打了十多年仗,多半是败仗,他的幕僚给朝廷写陈诉说“屡战屡败”,曾国藩将之改成了“屡败屡战”,他以为“屡败屡战”落在“战”字上,表明不平输。


曾国藩12年半才打下南京,另有一个根本缘故原由是政治上的停滞。这个停滞是他组建这支部队与身俱来的,没有办法躲避的宿命。朝廷对待湘军又用又疑,曾国藩从咸丰二年起兵,到咸丰十年,九年里为朝廷出生入死,但官没有升一级,朝廷给的都是虚衔。厥后让他当两江总督,是已经四顾无人了,朝廷不得已才把这个职务给曾国藩的。


面临这种政治上的波折,曾国藩接纳了“强忍”的本领。到底是官位紧张照旧带兵紧张?曾国藩选择带兵为重。


曾国藩有一股韧劲,他一生用三个字对待波折,硬、挺、忍。任何大事都不是容易办成的,能容易办成绩不是大事。人生中面临任何打击和失败,要的就是曾国藩这种百折不挫的精力。这些东西看起来是办事的态度,实在它源于聪明修养。






为自保:功成身退赢民气






用了12年半,曾国藩终于打下南京,以“天下第一功”封侯拜相,可他选择功成身退。


当时普天下没有谁的声望能凌驾曾国藩,可就在这种风风光光的局面下,朝廷有一股暗流在涌动,冒死在挑曾国藩和湘军的弊端。部下劝他学赵匡胤,黄袍加身,谁料,他不光不为所动,反而断然功成身退。


起首,他向朝廷频频表明不居功,把打下南京归功于已死的咸丰天子和其时的皇太后、小天子,而且今后以后,他从来没有跟人谈起过打南京。接着,他劝弟弟解甲归田,他弟弟当年刚满41岁已是浙江巡抚,但曾国藩指出其时形势不是一片大好,背地里危急四伏,不如辞官,这个弟弟就此回到湖南故乡,用心做农夫。


然后,他公布裁军。在短短几个月内,把打下南都城的这支其时最锋利的部队裁掉九成。实在这是清朝廷所乐意看到的事,由于这支部队本日打下南京,来日诰日也大概打下北京,曾国藩深知朝廷的心结。同时,他还撤掉了遭百姓痛恨的税务局,原来全部做买卖的人都要抽税,以此供养湘军。末了,在曾国藩的积极下,朝廷规复了开科取试,赢得两江读书人的心,而舆论就是这些人造成的,帮他度过那段外貌看起来风光无穷,现实上杀机四伏的年代。


汗青上,飞鸟尽良弓藏的故事触目皆是。面临乐成,道家的态度是功成身退,我个人以为是很有原理的,来由有三点。第一,大功不为居,以水为例,人一刻也不能脱离它,可水从未居功。再说一件大功,也不是你个人所能办成的,居功不符合。一个人一生办成一件大事已经很了不得,以是年轻人你们能全神贯注办好一件大事就不错了。


hfVzIy4a46wF7ow2.jpg






最好地步:花未全开月未圆






曾国藩能成大事的另一种人生聪明是“拙诚”。他总是说天道忌巧,别人以虚伪的态度对待我,我也要以朴拙的态度对待他,唯天下之至诚。所谓兵不厌诈,可哪怕是打仗这么必要本领的事变,曾国藩做庞大战略决议也是创建在拙诚之上。厥后的究竟证实,这个是根本的致胜之道,天下上真正的奇迹无论大与小,都是靠实事求是做出来的,不是谋利取巧所能办成的。


打了胜仗的曾国藩终极没有选择在高位上享福,由于他从前就从《易经》中意会到一个宇宙的大原理,天下上没有绝对美满的东西。太阳只要一到中心,立刻就会偏西,月圆,立刻就会月亏,而且有些即便看似美满,也就会立刻不美满,以是做人要“求缺惜福”。


他以为最好的地步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这种状态是天然界最好的状态,也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在如许一个底子上,他频频告诉他的家人要“求缺惜福”。


求缺是告诉我们人不能太贪了,而惜福是要我们造就一种感恩的情怀。我个人以为,这两点碰巧是引导人们快乐和幸福的关键。如今物质这么丰富,但是许多人都说没有幸福感,也没以为快乐,缘故原由就是缺了“求缺惜福”的心态。我的领会是,求缺能使人产生满意感,而满意感可以生发人的惜福之心。惜福之心有了,人就萌生感恩的情怀。


转载自:腾讯儒学
jLuc97ZT59TP2ml5.jpg

jN3NrSSsrD5n33r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11-22 12:52 , Processed in 0.166817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