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透视
县城值不值得回去发展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答案
【研究员】:
因为我们身边有很多从农村,从县城出来的,在大城市安家置业的人,就包括我们自己也是。至少我们大概率买的房子是有产证的,至少我们买的房子大概率是能交房,能办证的,能贷款的。然后过了几年,还能置换一套更大房子。然后孩子至少在大城市上了学,然后我们再努努力尽量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博览财经特稿】5月有一个文件重磅出世,《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一出,很多朋友都认为这是县城的重大利好。或许将来回县城发展也是不错的选择?县城究竟有没有前途?值不值得回去发展呢?其实大家心里都有答案。接下来,讲述两个在县城发展的年轻人的真实经历来印证你的答案。
我有一个远房表妹就住在北方某县城。她家原本的周边农村的,后来因为想要过那种城里人的生活,就在离家最近的县城买了房子。县城的房子有个特点,很多都没产证。没证怎么交易呢?
没有到房管局办理合法手续,万一将来卖家反悔了怎么办?她说,”怎么会呢?上一家也没任何手续啊。”
后来县城规划了一个新区,挖了河,修了滨河公园和中心广场。她在几个玩得比较好的朋友的怂恿下又买了一个“知名”开发商的新房。后来这个项目停工了。“已经停工六七年了,到现在也没有复工,已经烂尾了。”
她说,“这套房子也是全款买的,花了六七十万。”
她说,“其实像这样的项目在她们那种小县城很普遍的。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当然也有交房的,就算交了,很多也还是办不了房本。有说土地性质的,有谁被抵押的,总之问题很多。”
后来隐约听家里人说,大概是他老公工作还不错。是那种专业技术类的工程师。单位福利也很好,所以在外头一年能挣二三十万。再加上外面借点,就买了。
看她闷闷不乐的,我想安慰她说,其实年轻人最开始工作的几年是工资收入增长最快的几年,然后过了30岁整体变化就不大了。大家都一样的,尤其是你老公那种半体制内,收入确实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但这话说出来,好像也不是安慰人的,听了似乎更扎心。所以我就没说,免得她知道得太多,更不快乐。
后来我就陪着她看房。刚开始她表现得很积极,后来就不积极了。原来,这些年她家里其实没存下什么钱。所以如果要在大城市买房,就要把县城的房子卖一套。可是到卖房的时候她才知道县城的房子有多难卖。根本没人问。哪怕降价,比买的时候还便宜10万,也没人买。
在县城能做什么生意呢?可能也就开店这一个出路了。于是她就开了服装店。怎么说呢?生意特别不好。
我就劝她可以先去上班。她说县城除了公务员、老师、医生收入还可以之外,就没啥像样的工作,工资都很低,也就是三四千。后来她总结说,在县城要么就去体制内上班,要么就当老板。当老板行不通,于是她就动了进体制内上班的想法。
后来她也凭借自己善交际的能力,认识了几个当地小县城了有点名气的有钱人。不过后来她说,县城里的有钱人是真有钱,不过他们喜欢和体制内的人玩儿。像她这样的终究是进不到人家的圈子的。玩儿几次,自己都不想去了,没意思。看着他们的生活眼红,回家净生气了。
其实我也想告诉他,可能你真的去了大城市,生活也会很艰难。大城市的工作也不好找,大城市也是有钱有权的人好办事。但我想到她老家县城那两套房,就觉得对于她这样的家庭情况,大概率还是大城市好些。
可是她呢?她最好的十年青春,也包括他老公的,都默默无声的用两套“不动产”埋掉了。如今人到中年的她,似乎比青春期更迷茫了。其实,表妹并不是个例。是曾经广大农村男孩女孩去县城安家生活的写照。
我还有一个远方表哥在南方某县城当公务员。她和我的北方表妹家庭情况不一样。他的父母、叔伯、姑姑等都是体制内的人。
表哥说,他们县算是经济强县,有很多制造企业,也有两家上市企业。按理说当地的收入应该不错。但其实,人均收入很低的,也就四五千吧。而且县城收入很不均衡。比如体制内普遍月收入1-2万,年收入20万以上,但普通的去工厂打工的,哪怕是去上市企业打工的工人,平均工资也就是五六千块钱,一年也就是六七万块钱。
虽然表哥是体制内的,但他自己也说,靠着财政吃饭的一群人和贡献财政收入的一群人的工资收入是完全不匹配的。这种现象放眼全国都适用。他还说,其实他们这种南方县还算好的。北方一些县城体制内和体制外普通打工人的收入差距更大。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县城托关系找门路进体制内非常普遍的原因。
除了男女比例失衡,还有一点是,年轻人没有下基层调研的意识,干什么事都要先做了PPT,写各种想象中的报告。尤其是部分的年轻女性公务员,已经把躺平写在了脸上。不管办什么业务,都是各种表格给你,你自己去填就好了。就算是上头交代的要找的数据,也都是直接就把表格发给企业会计去填,而真的需要填什么却一问三不知。
像他们这样的县城公务员家庭,去了大城市,他们什么都不是,但在小县城,他们收入高、门路广,生活得很潇洒惬意。
这两栋上海写字楼,卖家是赌王之女何超琼和华润共同持股的上海华合房地产公司,写字楼面积4.54万平方米,交易总价高达26.7亿元,均价5.8万元/平。买家则是来自内蒙古的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煤老板想要趁低抄底?
两座既非省会城市也不是计划单列市竟一骑绝尘
现在全国拎出来的,能够不靠房地产吃饭的城市真的没几个,除非他家里“有矿”。比如鄂尔多斯,还有榆林等资源型城市。
根据各地财政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4月份,全国大部分城市的财政收入大幅缩水,北京上海深圳都撑不住,苏州重庆南京天津无锡等很多二线城市都是10%以上的跌幅。
其中榆林的增长为104%,鄂尔多斯增长103%。而且鄂尔多斯的财政收入税收的比重高达85.8%,比一线城市还要高,这足以说明了地方财政并不依靠房地产。
就这条件,随便拎出来都可以吊打全国。财政收入高,税收高,就意味着企业营收情况好,所以鄂尔多斯不仅盛产煤炭资源,更是盛产“煤老板”。
"煤老板"曾是一股凶猛的力量
在房地产历史上,"煤老板"曾是一股凶猛的力量。潘石屹也曾经说过,煤老板是除北京人以外购买SOHO中国物业最多的客户。
2012年,大概就是煤老板们最风光的时候了。不过很快,国家对待煤炭行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第二打击呢是需求端,2011-2017全球粗钢产量的停滞不前,对上游的煤炭原料自然也减少了。
大家可以看看这张图,中国在2013年后对煤炭的需求达到最高峰,全球的情况大抵相同,后来连续7年开始收缩减少。需求收缩,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当时不仅中国,全世界的精英都认为煤炭资源是脏燃料,嫌弃鄙视摒弃。大家一头埋进了清洁能源的怀抱了。
在鄂尔多斯投资了近百亿的豪宅专业户星河湾,成交惨淡,后来鄂尔多斯也有了鬼城一说。据2014年《阳光报》报道,当时榆林差不多二十家房企遭遇退房潮,有些开发商直接卷钱跑路。
从楼市到民间借贷,都发生了危机,整个城市的经济蒙上寒霜。此后“煤老板”这个群体也慢慢淡出视野,开始低调了。
一直熬到2021年,煤炭行业终于翻身了。煤炭产量低一直持续到2021年,那时全球的煤炭出口都在下降:澳大利亚前三月出口冶金煤411万吨,同比下降4%;美国前三月出口冶金煤93.8万吨,同比下降11.4%;加拿大前三月出口冶金煤69.4万吨,同比下降35.3%;
在还没有找到新的能源替代,煤炭作为一种较便宜的替代品就会重新流行起来。之前美国银行有一份报告,动力煤约15美元/百万英热,而原油约为25美元,天然气为35美元。也就是说动力煤是“地球上”最便宜的燃料来源之一。于是大家都在进口煤炭,去年开始煤炭价格就不断上涨。
而今年呢,运气再次降临在煤炭行业。俄乌开战了,以前俄罗斯是全球第三大动力煤出口国,还有天然气,主要出口欧洲。而现在欧洲全面禁止俄煤,只能在国际市场大量采购,这样一来,煤炭市场的短缺变得更加严重了。价格持续暴涨。
煤炭价格上涨,受益最大的就是这些“储煤量”高的城市,比如榆林和鄂尔多斯。煤炭公司赚钱,地方财政赚钱,当地市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中西部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大多在六七千左右,而榆林和鄂尔多斯能够破万,核心地区两万以上,实属罕见。
全国市场下行是一个原因,但主要原因,我觉得还是煤老板投资眼光提高了,都知道三四线前景有限,煤老板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把所有钱都投在本地了。
而且从长远来看,煤炭价格暴涨,也会进一步鼓励各国摆脱煤炭燃料,并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取而代之,目前只是技术还没到位而已。这次鄂尔多斯的煤老板选择把钱投在上海,其实我觉得就是一次风险分散投资。现在手里拿着大量现金的人,都会想办法在一二线城市投资不动产,煤老板同样如此。(来源:樱桃大房子 作者:樱桃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