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相较美芯片法案 芯片“四方联盟”如果落实影响可能更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5 08: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元霸权深陷严重危机 中国积极稳妥推进“后美国时代”经济和金融秩序建构...

【博览财经特稿】“随着美国经济和美元霸权陷入越来越严重的危机,国际金融体系的去美国化、多元化,我想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大潮。”、“当前美元体系同时面临自身信用危机和主权数字货币变革的双重挑战,这就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重要机遇。”、“目前看来,终结美元霸权地位的阻力,究竟是什么?”

张维为:美元的信用已深度动摇,币值稳定也有所动摇

其实,美国犯了一个重大的认知错误,它仍然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而这个世界早已进入了“后美国时代”。美国制裁俄罗斯的目标非常明确,要把俄罗斯变成一个国际社会的弃儿,把卢布变成废纸一张。

这也使我想起了11年前,2011年的6月,我和福山辩论的时候也涉及到这个问题。当时他认为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美国的民主制度没有任何关系,美国的民主制度还是非常好的制度——特别是和中国这种所谓“专制”制度相比较。

1661234070672415.jpg

作为国际结算货币,一般需要几个条件:一是良好的信用,二是币值比较稳定,三是流动性充足。现在美国良好的信用已经不再了,甚至可以说信用非常糟糕,而美国滥用美元制裁、把美元武器化无疑是主要的原因。

换言之,在这三个要素中,美元的信用已深度动摇,币值稳定也有所动摇,唯有流动性是充足的,我想这也意味着全世界去美元化的进程必将加快。

沙特在2019年也公开表示,它威胁要抛弃美元结算。被美国制裁的伊朗、土耳其等国家早在2018年就开始去美元化。2018年2月,伊朗宣布终止美元作为官方清算货币;2018年8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土耳其将对俄罗斯、中国、伊朗和乌克兰采用本国货币支付,对于欧盟使用欧元。

连高盛公司在今年四月的一个研究报告中都指出: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俄制裁产生了连锁反应,多国政府开始加速去美元化。高盛报告认为,制裁过度干扰全球资金流动,可能导致金融交易开始完全转移到美国之外。而对俄罗斯央行的制裁,则可能使各国重新考虑在贸易和金融中是否使用美元,这将威胁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在中长期内影响美元汇率。

一是中国、日本、沙特、德国等持有大量美债的国家都在抛售美债;

三是印度央行7月11日宣布推出国际贸易的卢比结算机制,而且是立即生效。当然,印度没有俄罗斯这么多的资源,也没有中国这么多的产品,“卢比结算令”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五是根据新华社6月20日的报道,中国央行发布的《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于7月21日正式实施。不少媒体形容这是中国推出的“人民币结算令”,我想这也是我们中国迈出的重要一步,它的意义不容小觑。中国经济体量比俄罗斯大很多。这个文件提出中国将在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中支持人民币结算权和支付权等一系列重要的举措。

1661234087898325.jpg

当然,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我们目前还拥有大量的美元和美债。我在这个节目中曾经提出过,我们应该推动建立一个平行的、锚在人民币与实物产品之上的跨国金融体系。随着美国经济和美元霸权陷入越来越严重的危机,国际金融体系的去美国化、去SWIFT(国际资金清算系统)化、多极化,我想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大潮,我们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张老师刚才的演讲系统分析了美元霸权面临的危机,那么我也想从三个方面聊聊美元霸权危机的三个现象,以及未来全球货币竞争格局的一些重要变量。

信用是美元体系最重要的支柱,也正是因为对美元体系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信任,世界各国才会大量储备美元,并且把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历史上美国也屡屡破坏规则,但是往往这种破坏规则的行为还是有一定底线的。

第二个现象就是美元霸权遭遇危机的时候,美元走势反而会更加强势,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局势也会变得更加动荡。

1661234107236294.jpg

第三个现象,美元霸权支配国际金融体系的时代可能会逐步走向终结。面向未来,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全球货币主权激烈博弈的新时代。美元霸权之所以嚣张,就在于美国把持了全球市场的主导权,通过经济利益的交换,让进入世界市场的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一个条件,那就是让渡部分的货币主权,以获得在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中的,一种经济上的便利性。

天下苦美元久矣。俄罗斯打响了反抗美元霸权的第一枪,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反抗者并没有被打垮,让世界各国看到了美元体系外强中干的本质。因此就像张老师之前提到的,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了去美元化的进程,在尝试各种途径,将让渡出去的货币主权拿回来,而这场革命正在悄悄发生。

以往一个国家如果要摆脱以美元为主导的结算体系,比如说要建立自己的一个体系,从成本和实用性方面,都非常困难,并且根本上它是无法绕开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美元结算体系。但是现在数字货币则为去美元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实现方案,那就是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逐渐构建一个新的货币清算和结算网络。因此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主权数字货币的研发和试点。

当前美元体系同时面临自身信用危机和主权数字货币变革的双重挑战,这就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一个重要机遇。中国要重视人民币在未来双边、多边贸易协定中的作用,像“一带一路”倡议,或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等,其中大量的贸易与投资,都会成为人民币使用的重要场景。另外一方面也要聚焦数字人民币未来的发展。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研发和试点,现在动作非常快,广受国际关注。而中国发展趋势良好的数字经济生态也将为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流通提供重要的推动力。

对于中国而言,也要抓住机会,有所作为,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警惕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风险和挑战恐怕会接二连三。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要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我们要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这样才能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两位给出的演讲,两位对美元霸权的阐述都非常成体系。那我在想,如果有些朋友对美元霸权这个概念也是初次接触,用几句话让大家要一下子就能够很形象地理解什么是美元霸权,刘老师您会怎么说?

相当于你这个国家一部分的货币主权就交出去了,特别是像这一次,美国通过利用美元这样一种(世界货币的)地位,对俄罗斯进行经济体系性的破坏,把它排除在世界经济体系之外。这个其实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都是难以承受之痛。

然后西方说这是你们的问题,是你们的Crony capitalism,即裙带资本主义,你们搞腐败,政府干预等等,当时争论得很激烈。亚洲国家说,我们认为最主要原因是Casino capitalism,即赌场资本主义,是你们这些“金融大鳄”故意做局,然后让我们进入陷阱。

刘典:美国在二战结束以后推动“三驾马车”,就是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还有包括当时叫关贸总协定,后来演变成了WTO(世界贸易组织)。它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了一个现在的世界经济体系。而它主导一个秩序的同时,它就形成了一个很强大的美元霸权,从二战结束以后,它的谋私利的行为其实是一直在进行的。

1661234127659228.jpg

张维为:你可以回头看看2008年美国陷入金融危机,它真的没钱了,它想发债券,债券没有人买,所以希拉里本人,还有鲍尔森财长都到中国来,就是让你们带头买我们美债,这样其他国家才会买。希拉里当时跟推销员一样的,说我们的美债怎么好,怎么安全,怎么有信用,你们应该买,现在我们中国人对这个问题看得非常清楚。

那么美国的问题就在于是什么呢?就是它要好处的时候,全都要,它要分担成本的时候,你们担,或者说我尽量少去担。特别是在一些危机时刻,美元作为世界的主导性货币,应该去维护世界体系的这样一种良性的运转,美国应该承担这样一种角色。但每次它在这个时候,都是让各人自扫门前雪,甚至我把我的雪扫到你这里,让你们来替我买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张维为:(国际货币体系变革)有时候来的会比我们想象快很多,它一旦成为一个潮流,就会变得阻挡不了。你看人民币支付,我们今天讲了印度水泥公司,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也是,用人民币支付。这就是一个示范作用,就可能带动很多企业一起这样做。我觉得以中国这样的体量,我们可以再积极一点,可以更多地要求人民币支付。当然我们还有一个特殊性,我们还有这么多的美元、美债,这个我们要用好它。但不管怎么样,这个大的趋势是国际支付体系、国际金融体系的多极化,中国可以是中间重要的一极。

刘典:因为这里面其实有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我之前演讲中提到的货币主权,因为各个国家它“鸡蛋”不想放在一个“篮子”里,那放在哪儿呢?如果是选欧元,选日元,它跟放在美元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中国的人民币,包括我们的主权的信用,它其实是非常良好的。

张维为:另外你从宏观来看,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所有国家都要和中国做贸易,它需要人民币,这个大势放在这儿。

观众1: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我是一名行业分析师,也是一名留美的海归。最近注意到拜登访问了中东,应该还是说想要通过中东的石油增产去缓解国内的这个通胀问题。然后,普京也要去访问中东,联合伊朗去打好原油这张牌。在这场中东博弈之中,这个美俄之间的原油之战,最后的一个赢家会是谁?谢谢老师。

刘典: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能源价格高企,其实对美国来说没有完全的坏处。最受伤的是欧盟。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看到这个问题的名与实,一方面它(美国)作为一个盟友,它需要从名义上去做一些努力。

观众2:主持人好,两位老师好,我是一位退伍军人,现在是在新能源行业从事销售工作,近期美西方对我国在非洲债务问题上屡次发难,那么中国外交部也及时进行了驳斥。我想请问两位老师的是,您是如何看待非洲债务问题的形势跟前景,以及如何看待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谢谢老师。

中国在非洲投资了不少国家,真的是跟对方共商、共建、共享,所以我们投资绝大部分都是基础设施项目,它最终是要增值的,只要那些国家不乱。所以和西方国家把很多的资源、资金投在消费品上,投在这些方面是不一样的。

刘典:我觉得这个围绕“债务危机”的炒作,它其实有一个话语的陷阱,因为历史上西方国家大量去提供贷款,背后是它(借款国)把相关的一部分国家主权担保给了相关的贷款。所以就是西方国家每次炒作这个危机讲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企图默认中国,你和我们一样,你放贷款你是为了什么,你是去干涉他国内政,你要去控制、扩大你的这样一种地区影响力。

张维为:你看美国连提供疫苗,它都要让人家拿资产做抵押的。

张维为:实际上你只要看非洲本国的媒体、民调、政府的领导人出来,都是实事求是讲的,他们这个账(算得)非常清楚。我看到的最新的一个民调,就是非洲的年轻人觉得中国给非洲带来的是非常好的影响,就是年轻一代看好中国,超过看好美国。

观众3:三位老师好,我叫李奕轩,是一名高三的应届毕业生,我今天的问题是,就目前看来,终结美元霸权地位的阻力究竟是什么,在更新、更公平、更公正的世界货币体系下,美元还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谢谢。

另外,实际上以中国今天的经济体量、外贸体量、外汇储备体量,包括美元储备的体量,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实际上在“一带一路”倡议上,我们就花了不少美元,这些美元实际上也是创造一些对我们也有利的资产和财富。

主持人:其实也有不少人担心,就是我们那么多美元在手上,当美国进入了一种比较疯狂的状态的时候,我们的这些资产会不会遭遇一些冲击?

因为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看,你看从英镑到美元,它总体来说还是西方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这样一种相对平和的权力交接,但是当时发生了什么?一次大战、二次大战,整个当时的欧洲被战争所撕裂。现在我们来谈论这个美元霸权的终结也好,或者说它面临的一个危机,我们一定不能低估它未来秩序衰变的过程中,它所带来这样一种潜在的对世界秩序的影响,这是我觉得是需要额外去重视,它终结之前,它肯定会有动作。(来源:观察者网)




catbg01.gif 政经观察
catbg02.gif



相较美芯片法案 芯片“四方联盟”如果落实影响可能更大

【博览财经特稿】最近芯片市场呈现新的动态,一方面消费电子需求受到剧烈冲击,芯片产能过剩,公司股价下跌,另一方面汽车行业芯片仍供不应求。2022年上半年,芯片进口额超1.35万亿元,价值超过了进口的石油,成为我国进口第一大商品,我国市场对芯片的需求仍旧十分强劲。

观察者网:目前的半导体公司,一头是扩建、供不应求,加大资本支出,另一头却是降价砍单、股价下跌、融不到资。芯片行业冰火两重天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因为需求和供应存在时间上的错位,导致整个芯片行业有很强的周期性。需求起来的时候,供应不足-缺货-严重涨价,缺货的制造企业会扩产,但扩产很快使得产能过剩,导致整个行情变差,变成了一个波峰和波谷明显的行业。

但2020年发生了疫情,全球开启在线办公模式,疫情使得供应链遭遇危机,所以芯片行业处于“缺芯”,今年因为消费电子手机行业的全球销量下降了,从一年全球15亿部手机下调,可能会少个2-3亿部,手机销量预期下滑,手机厂商砍单。

因为这两年在线办公,蓝牙耳机芯片的增长也很快,今年手机、PC、耳机芯片全体下行,现在手机都已经很强了,换机周期变长了,导致手机整体的存货量不断下降,直接影响了芯片的采购量。

汽车芯片目前还是缺芯状态,而且汽车需要的芯片种类非常多,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如果缺了某些芯片,就很难出货,现在一些简单的芯片“缺芯”状况得到了缓解,但是稀缺性的芯片比较难,比如说跟安全、动力相关的芯片。

观察者网:在“芯片荒”刚开始的时候,有这么一种论调说“缺芯”给国产替代提供了契机,这两年国产替代的情况如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观察者网:您之前分析未来中国半导体行业会分化成少数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企业,其中汽车方向会出现龙头企业,这将对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和产业链带来什么影响?

第二类,汽车芯片数量非常多,未来全智能汽车芯片数量会到上千颗,这种芯片公司比如说MCU传感器、模拟芯片、功率半导体,这几类芯片未来会出现平台性的巨头,他们有很多的产品,通过产品线会变成一个平台性的巨头公司,这个过程会有大量的并购和整合过程。

现在欧洲能源危机,之后对于新能源的投入会更大,尤其是储能、光伏的投资变大了,能源产业目前还是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上。

赵占祥:政策层面有两个建议。第一,对于很多国内芯片公司和设备材料公司,最难的是市场准入门槛。

举个竞争对手的例子,CPU的厂商英特尔经过了三四十年的发展,一直是在快速迭代,每年或者每两年升级。我们现在跟它竞争,它的产品是已经升级了几十次,而我们是第一代很原始的产品,竞争难度非常大,英特尔经过多年的发展,芯片的技术性能、制造、软件、生态圈的合作伙伴都是非常强大的,我们几乎抢不到它的客户和市场。

去年手机和汽车缺芯的时候,导入了很多国产芯片公司,说实话,这些芯片公司或多说少出了些问题。今年再看的话,他们当初的产品也越来越稳定,厂商也会投入人力物力修改问题,现在已经完善得比较好了。

第二个建议,要鼓励更多亏损的芯片公司上市,现在上市的公司,绝大部分还是盈利的芯片公司,但是芯片这种高能、卡脖子技术,现在国产化率太低,绝大部分高端芯片都是在10%以内。

在科创板上,还是要鼓励亏损的芯片公司能够上市,让资本能够实现退出渠道,这样的话会鼓励更多的资金投向真正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公司。

观察者网:7月2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价值540亿的补贴“芯片法案”,阻止获得补贴的芯片商不能在中国投资或新建工厂。该法案能否起到最终效果?

现在全球的芯片制造接近90%都是在亚洲生产,比如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和中国大陆,对于美国来说压力是非常大,整个芯片供应依赖东亚经济带,如果发生动荡,整个供应链都会受到影响,美国新建法案更多还是希望将芯片制造引到美国来。

赵占祥:肯定会有影响,主要影响半导体芯片制造,因为中国很多晶圆厂、高端芯片流片,大部分都是台积电流片。我们发展先进制程,设备和材料很多是美国造的,当然日本也有很多原材料,如果他们组成“四方联盟”对中国芯片制造进行限制的话,我们发展先进制程的芯片难度会比较大。

赵占祥:对我们来说,四方联盟的政策肯定要观察。中国对于全球的供应链稳定和贡献是非常大的,美国不会彻底把中国芯片给砍了,这也会影响到美国自己产品供应。如果中国有很多汽车芯片产能,这样美国的车厂也可以多卖点车。

观察者网:中国芯片市场目前情况如何?

但在汽车数据中心、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这种需要积累,技术、门槛、难度比较高的领域,中国芯片厂商的竞争力就比较小。

芯片设备和原材料,中国在全球处于一个落后状态。芯片产业在中国发展历史比较短,投入也没有那么大,之前的客户重视程度也很有限,所以在最先进的制程上,尤其是在光刻机等关键设备上,我们跟国外相比要落后好几代。

多位半导体行业资深人士认为,美国的这一轮行动,反过来将加速中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进程,中国还可以在成熟制程上进一步进行布局来应对。

对于身处其中的半导体龙头企业来说,法案的签署并不意外。英特尔 CEO Pat Gelsinger评价称,芯片法案可能是二战以来美国出台的最重要的工业政策,旨在扭转美国在全球芯片制造业中所占份额从1990年的38%下降到10%的趋势。

由于此前美国未出台过类似的产业政策,该法案的通过不仅对美国乃至全球半导体产业影响巨大,也是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具象表现。

527亿美元怎么花

首先,商务部将提供390亿美元财政援助,以激励对半导体设施的投资,在这项激励计划中,60亿美元可用于直接贷款以及贷款担保的成本。另有110亿美元用于先进半导体的研发,其中囊括了多个计划,包括筹建国家半导体技术中心(NSTC)、国家先进封装制造计划以及其他研发和劳动力发展计划。

除了财政拨款,这项法案还包括25%的投资税收抵免,用于抵免在半导体制造和设备上的支出。在这项投资税收抵免中,有一条指出,如果接受方在中国或其他相关外国进行涉及半导体制造能力实质性扩张的重大交易,将导致该接受方丧失抵免额。该政策将于2022年12月21日生效。

美国政府的考量

半导体产业诞生于美国,产业主要有设计、设备、材料、封装、制造几个环节。1980年以来,半导体产业逐渐走向全球分工。但美国迄今为止仍然在半导体设计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美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同样领先。在2017年半导体协会SEMI统计的全球前12的半导体设备厂商中,美国厂商就占据了三席,全球光刻机龙头,荷兰的阿斯麦公司,背后也有强大的美国资本。

在半导体设计和设备等关键领域,美国依旧拥有绝对优势,不过,在制造环节,全球半导体制造业的重心正在逐渐向日本、韩国、中国转移。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本土的半导体生产和制造相对衰落了。

美国近些年来一直在推动本土芯片供应链的重塑。2020年,全球第一大晶圆代工厂台积电赴美国亚利桑那州设厂,采用5纳米先进制程技术,投入约120亿美元。三星也在今年5月宣布赴美设厂的计划。一直走IDM模式(IDM是指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到销售的一条龙式产业链模式)的英特尔也宣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立晶圆代工厂。

8月8日,高通和芯片代工厂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宣布达成一项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包括,高通将为格罗方德纽约北部工厂的扩建提供42亿美元的芯片制造资金。高通也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美国的半导体产量提高50%。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早前提到,中国台湾在晶圆制造上的优势,一是有大量优秀敬业的工程师、技工和作业员,且愿意投身制造。而美国制造业已经不再吃香,很难有愿意投身制造业的优秀工程师。其次是中国台湾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新竹、台中和台南形成的产业集群。这是美国目前无法做到的。

这项法案对美国的半导体产业起到了重要引导意义,毕竟,不论对于整个半导体产业,或是企业来说,500多亿美元都是杯水车薪,更何况这500多亿美元还要分配给不同的企业。

这项法案其中一个条款指出,禁止获得联邦资金的公司在中国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期限为十年,违反禁令或未能修正这一违规情况的公司,可能需要全额退还联邦政府的补助。

他认为,半导体是中美产业与科技竞争乃至整个大国战略竞争的必争之地。美国会在继续强化自身技术控制、金融控制与市场控制能力的同时,通过内政外交双管齐下,极力避免美国在这一战略性产业领域出现任何霸权衰落的蛛丝马迹。

另一方面,美国正在积极通过经济外交构筑把中国排除在外的半导体产业联盟,试图借用其盟友伙伴的力量来扩大其产业权力的辐射范围,既要保障自身的供应链安全,又要阻止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崛起。

中国的两个应对方式

出于供应链安全的考虑,许多中国芯片设计公司近几年已经出现优先考虑国内供应商的趋势。设计公司寻求代工厂共同研发产线,随之带动了国产设备的市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应对,已经持续了数年。

一家国产零部件厂商的研发负责人指出,过去,他们给中微半导体的MOCVD设备供货。MOCVD是LED制造中的重要设备,采购金额一般占LED生产线总投入一半以上。如今,他们不仅做进了三安光电的供应链,还给德国的一家头部MOCVD厂商供货。

需要用到先进制程的电子产品主要是智能手机,其他电子设备需要的芯片,比如5G射频芯片、蓝牙芯片、可穿戴设备、指纹芯片、车用芯片等,大部分在成熟制程的范畴。

当更多设计公司选择中国大陆的代工厂共同迭代产品时,将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中国大陆的芯片代工厂之所以发展缓慢,其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客户和他们共同走完这个试错和升级流程。一位芯片代工厂研发专家表示,加速国产化,不得不做,也是个好方式。

这一法案的另一影响,可能会使得那些业务可辐射到中国市场的,且相对中立的地区和国家获益。根据第三方数据咨询BCG和SIA的数据,中国市场的最终消费占了全球芯片产品的24%,与最大需求方美国市场相当。

一位半导体业内人士表示,这件事需要从全球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如果是站在一个半导体企业CEO的角度思考问题,进入中国市场,不代表只有投资中国这一个方法。例如最近发现,新加坡正在成为了投资的热门,距离中国市场近、有发展半导体的基础,以及推动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在地缘政治风险逐渐增高的情况下,这种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出来。

过去数十年,包括英飞凌、ST、美光等全球半导体大厂纷纷选择在新加坡设厂。根据新加坡半导体工业协会统计,半导体业作为新加坡电子领域增长最快的部分,2021年产值同比增长30%。

1661235101615278.jpg

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庞大的《芯片和科学法案》。这份法案分别于7月27和28日在美国参众两院正式投票通过,旨在增强美国制造业及技术产业以对抗中国。除了美国参众两院筹划已久的527亿美元“芯片法案”,还包括投资2000亿美元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研究,100亿美元建设20个区域技术研究中心及其他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总计投入2800亿美元。

夯实本土制造业基础 美政府开出巨额经济利益

从政治角度看,美国依然追求全球产业链的组合和领导能力,通过经济刺激和与盟友国家合作,美国逐步在夯实本土制造业基础。这当然会给其他国家造成压力,因为作为重要的战略资产,涉及先进芯片的跨国公司是各工业国家争夺的重点。对企业本身来讲,任何对外直接投资都会涉及企业发展战略调整。

此外,美国这一计划部分有针对中国的意味。近期,佩洛西访台时与台积电领导层沟通美国这一立法,并寻求台积电在芯片领域的支持。美国不仅干预中国购买欧洲光刻机,还力图组建“芯片联盟”将中国排斥在先进半导体产业外。权衡之后,拜登政府计划禁止向中国出售用于芯片设计的特定类型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EDA)软件。美国商务部即将出台新的禁令,扩大了对中国的限制范围。在此之前,美方已经禁止相关业者向中国出售10纳米及以下制程的EDA软件。现在,它被扩展至14纳米制程以下。这里,美国力图预阻中国获得外部技术实现产业升级的途径。

面对这一规模空前的“再工业化”法案,从政策和宣传层面,美国政府以创造就业机会来说服大众支持法案,这也是获得议员支持的关键理由,但人才短缺依然是绕不过的现实问题。目前美国芯片人才出现断层,包括芯片设计行业内的公司,几乎完全依赖高端移民。美国最好大学的电子工程系毕业生大多转向互联网科技公司,因为互联网产业往往能支付更高的薪酬,尽管芯片更关系到美国的长期竞争优势和工业基础。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芯片行业是一个人才博弈的竞技场。此时在中国,很多工程专业的人才都转向芯片行业。例如,材料科学和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进入芯片行业普遍能获得更丰厚的薪酬和更广阔的职业上升空间。此间区别与中国近年来的持续投入和战略布局息息相关。

《芯片法案》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案,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国内各方对这一大蛋糕的争夺。美国政府在罗斯福新政之后已有多年没有进行工业政策的顶层设计以塑造市场行为。此次针对芯片制造这样一个战略性但长期缺乏重视的产业,自上而下推动的产业政策,其效果还需观察,同时,这一法案的国际溢出效应值得中国进行深度研究。

在半导体等先进技术领域,美国频繁用行政手段干预正常的市场竞争。前几天,拜登刚签署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限制半导体巨头们对华投资,转眼美国商务部又对几项新技术进行出口管制。

尽管BIS并没有直接提到中国,但汇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杰指出,中国现在属于被美国列为国家安全管控的国家之一,只要技术和物项被美国政府列入出口管制目录,大概率就会对中国的出口设置限制,比如美国企业对华出口需要许可证等,这实际上会造成中美在半导体领域里进一步脱钩。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艾伦∙埃斯特韦斯(Alan Estevez)在公告中宣称,美国进行出口管制是为了让“全球各地的公司能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运行”。他提到,科技进步使得半导体和发动机等技术运行的更快、更高效和更耐用,甚至可以在更恶劣的条件下运作,这可能使它们成为商业和军事领域“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尽管美国打着42个国家的旗号,但俄罗斯卫星网等外媒早就揭露过,《瓦森纳协定》实际上完全受美国控制。当协定中的某一国家拟向中国出口某项高新技术时,美国甚至直接出面干涉。如捷克拟向中国出口“无源雷达设备”时,美国便向捷克施加压力,迫使捷克停止这项交易。

对于美国动不动就使用制裁大棒的做法,国外学者曾撰文抨击,如果美国想要保持其在电子行业的世界领导者地位,可以加大力度投资未来的技术知识,进而与中国相匹敌。那么,美国为什么要走制裁路线呢?因为制裁更容易实施,建立一个重视知识的社会更困难。这是晚期资本主义的病态。在公告中,BIS介绍了四项最新被管制技术的详细信息。

按照材料性质划分,半导体衬底目前大致可划分为四代:第一代以硅(Si)、锗(Ge),为代表,主要应用于低压、低频、低功率的部分功率器件、集成电路;第二代以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等为代表,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和微电子领域;第三代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宽禁带半导体为代表,在介电常数、导热率及工作温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已逐步应用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

1661235151143286.jpg

目前,针对氧化镓展开研究的各大企业、高校和研究所都对氧化镓的性能寄予厚望,但距离真正实际应用还需要解决很多关键的瓶颈问题。研发上遇到的障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大尺寸高质量单晶的制作,目前仅有日企研发出6英寸单晶,但还未实现批量供货。二是氧化镓材料大功率、高效率电子器件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的研发,在大规模实际应用方面还有欠缺。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半导体衬底材料中有代际划分的说法,但并不能笼统地认为“后一代优于前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半导体并不能取代第一代半导体,而是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在不同领域应用。

BIS公告称,此次被纳入管制范围ECAD软件,是专门被用于开发具有全栅极场效应晶体管 (GAAFET) 结构集成电路的软件。

今年6月,三星已使用GAAFET技术量产3nm制程芯片,尚未公布具体客户名单。而台积电已宣布,3nm制程仍将采用FinFET晶体管结构,最早到2nm制程时才会使用GAAFET结构。

1661235169814798.jpg

他认为,美国严格限制EDA领域是比较困难的,这将给当前已经面临严重不确定性的半导体产业带来巨大伤害。本次美国采取的临时禁令和之前判断一致,主要针对的是“3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ECAD,而不是全产品线和产业链均需要使用的EAD产品。从这个角度看,美方“小院高墙”的出口管制政策并没有改变。

1661235183521218.jpg

根据BIS公告,对氧化镓、金刚石以及压力增益燃烧技术的出口管制将自今年8月15日生效,对ECAD软件的出口管制将在自今年8月15日起60天后生效。

他分析指出,美国的出口管制是针对不同的物项和不同的最终用户设置不同的管制要求。比如同一个半导体材料,如果向英国出口可能就不需要特别的许可证,但如果出口到中国,可能就需要特殊的许可证。甚至也有可能禁止对华出口,像一些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很可能就无法拿到许可证。

对于美国频繁动用出口管制等手段打压中企,中国外交部早就表明过态度:美国动用国家力量,泛化国家安全,不断滥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对他国特定企业进行打压遏制,这是对自由贸易规则的严重破坏,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严重威胁,也是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人民福祉利益的严重损害。

首先,全球半导体产业离不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配合。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就曾直言,如果美国迫使该公司停止向中国大陆销售其主流光刻设备,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将面临中断,美国企业也将成为受害者。当前,半导体制造业在东亚的聚集,不仅是美国产业的选择,也是全球化资源配置最高效的办法。

业内人士认为,美国的干扰会一直存在,但具体作用没有那么夸张。半导体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工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半导体产业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打算,不能急功近利。半导体产业并不是人和人的竞争,甚至也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国家间的竞争。国内政策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还远远没有到头,比起当年对高铁、光伏等行业的支持,政策方面还有很多牌可以出,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中国半导体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

美媒称,这份两党联合推动的法案是“数十年来政府对产业政策最重大的干预”,将为“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提供长期战略支持,可能将对美国产生有史以来最重大、最深远的影响之一。

此法案从酝酿到正式签署经历三年立法拉锯,几易其名,在通常势不两立的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共同推动下,反复磋商,最终形成。它可谓是预谋已久、朝野广泛共识的反中、仇中、遏中政策性、战略性立法,是旨在让美国重新强大,继续垄断科技领先地位,以打败中国为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其中一条特别规定,接受联邦资金和税收补贴的芯片制造商不能在中国和俄罗斯等国扩大现有工厂或建造新工厂,从而限制在构成国家安全担忧的国家生产先进芯片。

在政治军事围堵中国、大搞所谓民主国家联盟,以及“印太经济框架”(IPEF)的基础上,开始突破美国标榜所谓普世的自由市场价值观,用政府强力干预的方式,试图全方位地通过价值观外交和产业链分割构筑二次冷战的“柏林墙”。这标志着,由美国人为打造的冷战铁幕,再一次徐徐落下。

美国国会再次沿用这一政策的基本思路,显而易见,旨在重新以大政府的力量加强科研,促成核心领域的重大创新与技术突破,重现美国昔日辉煌。

拜登自上任以来推动的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各种提案,无不想通过不惜血本地印钞砸钱,不仅要遏止美国经济衰退的势头,更重要的是确保美国增加对有前景的新技术的投资,比如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夯实美国科技领先地位,从实力上压垮中国。

显然,该法案并非仅仅为局限于“芯片+”科研技术领域的战略计划,它是美国战略上遏制中国系统性竞争与防范中国超越美国机制最为关键的一环。正如该法案的另一提起人、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托德·杨所言:“在关键技术领域竞赛中获胜的国家将会是未来的超级大国,我们输不起这场竞赛。”

拜登一上台就打出以实力地位压中国就范的战略,例如组建三国合造核潜艇的美、英、澳安全伙伴小圈子,在四方机制下推进美、日、澳、印所谓的印太战略,继续维系美、英、加、澳、新间谍五眼联盟,以及美、英、德、法、日、意、加过气的七国发达集团,还有拉北约搅和东亚事务,强拉东盟、拉美国家、非盟及太平洋岛国召开各种围堵中国的峰会。

1661235363512204.jpg

美国在议定《芯片和科学法案》时也一直试图协调盟国,以在技术领域构建“价值观产业链”,封锁中国。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于2022年5月15至16日在巴黎举行会议,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商务部长雷蒙多、贸易代表戴琪,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韦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和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以及欧盟内部市场与服务专员布雷东(Thierry Breton)出席。

1661235382840809.jpg

中国和欧美有市场自发形成的产业链、技术开发合作,互惠互利。欧美如果以所谓经济安全、技术安全为由进行干预,不仅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也与欧美所鼓吹的价值观相矛盾。想人为改变产业链布局,到目前为止还是一厢情愿,企业的商业行为并不是开一次会就能改变的。

那么在美国的“价值观产业链”背后,到底有怎样的价值观呢?2022年5月26日美国务卿布林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的对华政策演讲,阐述了美国政府在未来十年对中战略的愿景、目标、政策和手段,其中就透露了相关的信息。

在演讲中,布林肯恶意抹黑中国,声称:“我们将反制扭曲市场的政策和做法,例如补贴和市场准入障碍,这些是中国政府多年来惯用的方法,以此获得竞争优势。”

然而随着中国在科技、军事、经济、人文全方位的快速崛起,美国越来越感到危机四伏,缺乏自信,焦躁不安。追根寻源,美国开始检讨自身体制机制出了问题。

当中国欣欣向荣快速超越许多西方国家的时候,“中国崩溃论”销声匿迹,西方主流媒体开始抹黑中国采用不正当竞争战胜西方,说辞是“把一系列掠夺性而且经常是不合法的战术掌握得炉火纯青:货币操纵、关税、配额、国家主导的战略投资和收购、盗窃与强制转让知识产权、违背WTO规则的政府补贴和政策扶持倾销、网络攻击和工业间谍”。

西方精英似乎终于悟出点门道,中国体制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创造了自己的模式而变得无比强大。一味沉浸于意识形态自我欣赏并不能扭转东升西降的大势所趋,剖析《中国制造2025》,“抄作业”成为救命稻草。

其法案的核心内容与《中国制造2025》的大方向接近,侧重将半导体作为核心技术,有一份与《中国制造2025》类似的清单: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电池技术、生物科技,以及对未来竞争力至关重要的领域。

里根政府以来的所谓“小政府”,总体上奉行减少政府开销,降低富人税收,不搞财富再分配的新自由主义范式。但拜登提出了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包括大基建以更新国内的公路、铁路、公共交通、水系统、电网和宽带等基础设施追赶中国的基建步伐;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刺激经济改善民生;推出《芯片+》计划,确保美国科技领先的垄断地位。

第二步,拜登推出美国工作计划(American Jobs Plan)共2万亿美元,大规模印钞撒钱,力图重建全国的基础设施,刺激制造业回流,创造数以百万的新工作。

所有这些措施都是短期经济刺激手段,大手笔过度支出的出血计划,直接后果是极大地刺激通货膨胀,对国家长远利益而言如同饮鸩止渴。

第四步,整合、推进、强化《无尽前沿法案》、《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安全设备法案》、《芯片+法案》,最终推出美国历史上划时代意义的共2800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

美国真的无意挑起新冷战吗?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不管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特朗普的极限施压、贸易战,还是拜登的所谓价值观联盟打群架战略;不管是奥巴马的“美国绝不做老二”,特朗普的“美国第一”,还是拜登的“任内不许中国超过美国”,都无法阻止中国的快速崛起。

而冷战时期,西方拥有比苏东社会主义阵营更强大的独立产业链,这是根本性的差异。显然战胜中国远非美苏争霸冷战时期遏制苏联那么简单。更何况,抗疫两年,世界看到了中国具有强大、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最完整的产销系统,以及人民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品质和素养。这才是美西方无法战胜的绝对优势,才是美西方无比羡慕嫉妒恨、焦躁不安的地方。

美国无时无刻不在冷战的工具箱中翻找战胜中国的手段,只是中国不是当年的苏联,美西方也不是当年的西方阵营,中西方实力对比已经发生质变。

特朗普的贸易战、极限施压、征税、制裁、高科技封锁等冷战手段几乎已经用尽了,就是不敢同中国彻底断链。原因很简单,离开中国的供应链,美国经济撑不了几天。

《芯片和科学法案》是重建美国自己的,可以垄断高科技,排斥中国的自主产业链条,是用于新冷战,扩大美西方阵营实力,击垮中国的终极战略。

中美产业政策对决,鹿死谁手

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推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斥资3000亿美元,重点扶植新能源、机器人、半导体和纳米技术等10个高新技术产业,誓言到2025年,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变身“制造强国”的目标。

显而易见,特朗普战略既没有使美国重新伟大,也没有兑现制造业回归的初衷,更没有减轻产业链对中国的依赖。美国对华贸易赤字继续扩大,且加征的关税大部分落在美国消费者头上,而中国却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追了上来了。

然而,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美国运营晶圆厂10年的相关成本,将比中国台湾、韩国或新加坡高出约30%,比中国大陆高出约37%-50%。鉴于巨大的经济成本,将制造业带回美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尤其令美国焦虑的是,一旦中国实现统一,美国将陷入十分被动,面对被卡脖子的风险。早先,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白宫会议上说,美国过去制造了全球40%的芯片,但是现在只占12%——而且“基本上没有先进的芯片”,几乎所有先进芯片都进口自中国台湾地区。

因此,美国还试图拉帮结派建立自己的产业联盟,彻底破坏市场经济自然形成的芯片产业链,而不是单单立足发展本国产业。

美日两国在7月29日于华盛顿首次召开的外交和经济部长会议“经济版2+2”上,把强化供应链的相关合作内容写入联合文件。日本经济产业相萩生田光一和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5月提出了半导体相关合作方针,并根据之后的首脑会谈达成的协议敲定了具体方案。美国还着手打造美日韩与台湾地区的芯片产业联盟,垄断高端芯片产业。

从中也可以看出,尽管中美的产业政策表面上能找到一些相似性,但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直到有一天美国发现,全球化自由市场经济的结果之一,只是资本赚得盆满钵满。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中,百姓对“1%的富人,拥有99%的财富”的不公平社会极大不满,美国引以为傲的富裕中产阶级却大幅萎缩,产业链破碎,实体经济空心化,直接动摇了美国霸权的根基。特别是,国际上,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不经意间生长出不受美国意识形态左右、实力规则制约、军事霸权威慑的异类,一个快速崛起的庞然大物——中国。在美国人看来,中国已经开始全方位地挑战美国的霸权。

反映科研技术水平的有关自然科学领域研究论文的全部3项代表性指标,中国都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已多年成为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的国家。以中国现有科技和经济实力和进步速度,毫无疑问用不了多久,中国必定全方位超越美国。

拜登想要重拾产业政策,可以理解,但在产业政策的伪装下开始新冷战,损人不利己,而且伤害更多的会是美国自己。(来源:FT中文网、观察者网、底线思维 作者:杨方曦、王英良、吕栋、侯峰 编辑:周远方)




人物广角




一个屡败屡战的追风者开始新尝试 毕竟罗敏本就不是俞敏洪

【博览财经特稿】多次创业遇挫后,校园贷鼻祖、趣店创始人罗敏带着巨大争议,大张旗鼓地开始了新尝试。7月17日,凭借“1000万份酸菜鱼,1分钱1份开售,豪送500台苹果手机”的大手笔,罗敏的抖音号“趣店罗老板”,在19小时21分钟的直播里,粉丝暴增400万,直至总数突破500万。低价抢到预制菜的抖友们,纷纷为罗老板叫好。

7月21日,董宇辉在直播间回应称,“导演小哥因为大学刚毕业,有时候有些私人恩怨,他要拉黑,我听完后觉得挺合理的。”

校园贷的红与黑

作为校园网络贷款平台最早创业的公司之一,趣分期“比友商晚了8个月”,但它却是跑得最快的那个。趣分期发展由平缓转向陡峭的拐点,是在2014年七八月份。在抛弃传统促销方式吸引客户后,趣分期雇佣大量地推人员进行地毯式推广。

一般来说,要想获得信用额度分期消费,学生必须经过“面签”,平台工作人员会前往学生宿舍,找到注册用户本人签订授信合同。这需要学生举着身份证拍照,同时填写宿舍室友、学校辅导员和父母的联系方式作为保证。拍照的背景便是宿舍。

很快,趣分期迅速从全国10个城市,扩张到300个城市。它成为大学生借贷平台标杆之余,也引得竞争对手效仿。在最开始的两年时间里,对于校园金融的监管问题,尽管业内都缄口不谈,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一根随时可能收紧的高压线,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市场。

事实证明,在大学生借贷这个“高压线”上创业,确实不是个好生意。要知道,学生的致命弱点是毫无经济偿还能力,所以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C端用户,他们的消费行为,只是其财务支持者(父母)的延伸。如果说,学生出现逾期不还的情况,就再也不能借钱和分期买东西这般简单就好了。逾期不还,除了能影响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外,学生们还会面对催款中的灰色操作。

暴风雨起于2016年年初。这一年3月9日,因欠下网贷平台本金加利息60万元无法偿还,一位21岁大学生在青岛跳楼自杀。他借用28名同学的身份信息,向多个网贷平台借款。除此之外,这一年以来,还有女大学生“裸条”风波等恶劣校园事件,直接或间接地指向校园贷平台。

追风者屡败屡战

尽管校园贷业务带有原罪,但这并不抹杀罗敏连续创业者的特质。在盯上校园贷业务之前,罗敏就是一个屡败屡战的追风者。2006年,社交产品正在风口上,Facebook刚在国外兴起之时,罗敏和几个北大毕业生开发出“底片网”。很快,在烧光50万之后,罗敏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趣分期2014年-2016年短命的校园贷业务迅速结束,在随后近一年的时间里,罗敏尝试了许多转型方向,做过车贷、房贷、高管贷。然而,这些最终都付出了试错成本。即便如此,罗敏还是干劲十足。

在前一年还亏损的前提下,2016年全年,趣店盈利5.77亿。到了2017年上半年,趣店利润就高达9.74亿。这一年10月,成立仅三年的趣店在纽交所挂牌。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18年,趣店和蚂蚁金服,重新签订了合作协议,趣店的客户增速开始放缓,获客成本增高。同时,趣店2018年10月大幅扩张“大白汽车”。大白汽车主打“零利率购车”,表示要让普通青年拥有人生中的第一辆汽车,但其“高月供”也引发市场的质疑。

即便如此,罗敏也没停下继续创业的脚步。他看中的又一个风口是奢侈品。2020年3月,趣店旗下万里目上线,号称要补贴百亿,打造跨境奢侈品电商平台。较之于聚焦熟悉的金融业务的大白汽车,陌生的奢侈品电商业务,对罗敏来说,是一次更大的豪赌。

同年12月,趣店直接在万里目上加上“少儿”,切入素质教育领域。约30亿元的投资,2021年预计100家的门店数,这个看起来很美好的故事,结局却有些悲伤:2021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教育行业急速收缩。2022年3月,罗敏在朋友圈发文,告别“万里目少儿”。

1661236377397030.jpg

纵观很多消失于江湖中的金融创业者,似乎只剩罗敏还能如此“折腾”。他当然有“过人”之处。“像罗敏这类草根创业选手,和那些名校、海归、高管创业选手不一样,他们一旦嗅到机会,就会扑上去。”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曹毅曾说,他喜欢连续创业者,而罗敏正是。

他曾每两个月会找程维聊一次,“能从年轻企业家身上学到很多。”甚至于,罗敏还会去旁听一些年轻企业家的高管例会。善于交际的罗敏,在创办趣分期开始的五位天使投资人,都是他在北京摸爬滚打积攒下的朋友。

有媒体这样写道,学生时代的经济窘迫和尴尬困境,让罗敏永远对创业保持着饥渴的状态,用以弥补那缺失的安全感和刺激感,“他只想挣钱”。然而,“罗敏太容易受别人影响,这注定让他没法在一条路上坚持下来。”

1661236396466542.jpg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不仅仅是校园贷鼻祖,趣店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标签,也仍然无法撕掉。一直以来,趣店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信托机构等,主要服务对象是没有被信贷体系覆盖到但有贷款需求的个人。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金融信贷项目前途堪忧的情况下,新的风口C端预制菜,能否带着屡败屡战的罗敏继续狂奔?在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看来,预制菜能够降低餐饮企业成本,提供全社会的生产与流通效率,保证食品安全。未来,会呈现一个蓬勃发展的态势,但C端预制菜的需求,短期更多还是疫情居家带来的消费。从长期来看,它很难替代现在的外卖,尤其是自己在家做的菜。

1661236410848660.jpg

外界对趣店的谨慎态度,罗敏并非没有感知到。7月18日,罗敏在战略发布会上表示:“资本市场对我们非常不看好,但创业是一个非常长线的事情,比马拉松还长,任何一家企业都会有起伏。”但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在提到预制菜的授权门店时,罗敏还提到,对于资金方面有困难的用户,公司还将向其提供一年的免息贷款。据此,有网友评论,趣店还是那个趣店。毕竟,罗敏本就不是俞敏洪。(来源:市界(ID:ishijie2018) 作者:陶婷 编辑:韩忠强)





一只矫健的“红鹰”一去万里奔赴自由 给数百万人留下绝望

【博览财经特稿】红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正色,喜庆、吉祥,象征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到近现代,更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红是厚重的历史底色,亦是烈士鲜血染就的风采,高贵、神秘、令人不敢直视、肃然起敬。

翟山鹰靠着雄辩的口才与敏捷的思维混得风生水起

1661236752752202.jpg

翟山鹰1970年出生于北京空军大院,履历光鲜,既有官方背景,又有金融经历,可谓不辜负家族荣光:1992年大学毕业后,担任广西省北海市乡镇企业城主任助理;1998年,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高技术司副科长;1998-2002年,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秘书处秘书;2002-2008年,任香港建银国际有限公司中国分公司总经理。

靠着雄辩的口才与敏捷的思维,给人做金融咨询商业培训,翟山鹰混得风生水起。

1661236779283917.jpg

在宣传中,他被描述为“目前中国十分稀缺的,在教育、培训和咨询领域中同时具备承前启后、开创未来能力的超级专家,是引导中国未来资本市场正确发展、运行方向的关键人物,是国内唯一具有依托伟大的中国国学思想精髓构架出具有中国特色金融体系的里程碑式的灵魂导师”。

他是一个天才的演说家

1661236799364388.jpg

但无论是想割韭菜,还是要避免自己被割韭菜,了解金融知识,都是当代人的刚需。用简单的话讲解专业知识,自然成为一片内容蓝海。

这样的解释虽不严谨,却直击本质,既让粉丝觉得有所收获,又免去了学习过程中的畏惧与厌烦,自然聚集起大批希望他能代替自己学习的人。

1661236811228363.jpg

作为国学传人自然是要低调,他自称“上央视之后就被师父骂了,从此以后不再接受媒体采访,潜心修行。现在出来讲课,只是为了修行做法布施”。

1661236822961158.jpg

翟宣称,“金融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噩梦,这个世界上造孽最多,在地狱里垫底的几万名全部都是干金融的,连刽子手都不如干金融的,因为人类从工业文明到今天以来,全世界最坏的群体就是干金融的。”

在通过短视频吸引粉丝的同时,他卖课的内容也是因材施教。针对初级学员开设《中国式资本运营》,中高级学员则是《资本市场实战解析》,专项需求学员则学习《金融孙子兵法》、《资本市场的国学思想套用》、《金融大师速成课程》,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光看标题就收获满满的几十门课程,总有一款适合你。

写到这里,翟老师的粉丝画像已经非常清晰:文化程度不高、渴望学习金融知识、畏惧被割韭菜、热爱国学、追捧内幕消息。那么,哪个群体最符合这个画像呢?

在这种情况下,“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智慧”成为心灵寄托;一个头衔闪耀如繁星,却又亲切如兄弟,将内幕消息倾囊相授的金融老师,就成为了他们的人生导师。

而他最终的目的,是秋天的收割。早在2017年,区块链刚开始在内地流行的时候,翟山鹰就推出了一个叫“宝石积分”的项目:宝石积分总产量66亿个,分10年释放,每月可积分550万个,从2017年11月1日开始生成第一个积分。

在翟设计的系统中,矿机是BS-BOX宝石魔盒,通过电脑联网生成宝石积分,每月限量向市场投放5000台,需要通过指定渠道提前全款预定,且一直在涨价。

早期宝石积分价格较低,一万元可以收购数千个宝石积分,十倍增值空间最保守估计,低价收购积分是没有宝石魔盒的散户参与该项目最简单的方式。

1661236849488190.jpg

而更高阶的粉丝,就可以入股公司,共享股权,坐等公司上市后财富自由。谁能看懂这个项目,谁就是未来的马云、马化腾。

实际上,所谓云盒就是几年前的宝石魔盒,本质只是一个铁盒子,与高昂的售价相比,制造成本约等于零。云盒售价88000元一个,据销售人员说,卖一个可以提成2-3万元,可想而知,翟老师的利润空间有多大。翟老师有一句名言:金融的本质是利用信息差进行收割。

翟山鹰轻松大方承认自己是一个骗子

1661236900835821.jpg

员工纷纷质疑当前属于清退还是在家办公,领导没有再回复。如今,答案已然分明:不会再有领导来出面解决问题。翟山鹰卷走了所有资金,已经跑路到西方国家。

1661236918879329.jpg

听到翟轻松大方地承认自己是一个骗子,粉丝破灭了最后一丝希望。他们不仅被骗走了血汗钱,心中的灯塔也轰然坍塌:一直以来教我们防骗的翟老师,怎么可能也是个骗子?

平心而论,翟山鹰确实是最难以防备的那一类骗子。纯粹的骗术不难识别,最高明的伪装是真假掺半的谎言。翟山鹰为什么能赢得信任?

1661236934932414.jpg

从粉丝为其辩护的话语中可见一斑:“翟老师有近30年的商业经验,又是全球化智库的研究员,一流高校的首席金融客座教授,他不可能骗我们。”

最讽刺的是,在《金融防骗33天》一书中,翟详解了虚构资产投资骗局、虚拟货币累投资骗局、虚构盈利模式投资骗局等33种骗局,而他正是用这些骗局卷走了追随者的血汗钱。

最后用一段翟老师在“全球数字金融的发展趋势大会”上的演讲作为结束吧:“永远记住我这个话,因果报应,你有善因一定结善果,你拿恶的因去骗别人,从别人手里把财富剥夺回来,变成了你的财富,你记住了,你一生中业障你一定是洗不干净的。”不知道翟老师自己还记不记得,又信不信这个话呢?(来源:潇湘经略 作者:潇湘)




社会热点




金融圈重磅消息 阿里上演“双城记”更具标志性意义

【博览财经特稿】现在,或许是内地企业可以给香港金融地位有所回馈的时候。7月26日上午,金融圈传出一个重磅消息,阿里巴巴向港交所提交申请,将转为香港纽约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目前,已有知乎、贝壳、理想、小鹏等9家中概股公司,实现香港和美国的“双重主要上市”,今年上半年B站也提交了相关申请,中概股回流香港,正成为一个现象。

相较这些公司,阿里巴巴的选择无疑更具标志性意义。此前实行或申请“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中,市值最高的理想汽车,市值也仅在2000亿港币左右,而阿里的市值超过2万亿港币。作为在美上市营收和市值规模最大的中概股龙头,阿里对其他中概股可能带来的示范效应,同样值得观察。

“双重主要上市”正成中概股常态

和“二次上市”最大的不同是,只有完成了“双重主要上市”,阿里巴巴才真正成为了一家完全符合港交所监管标准的“港股公司”。与此同时,它也意味着今后普通内地人有很大概率可以通过 “港股通”买卖阿里的股票。

世界格局近年来发生剧烈的分化和调整,这使得企业较过往面临更加复杂的地缘政治风险。同时在多个地点第一上市,在过去并不流行,但在近年来却成为不少企业自然而然的选择。历史,往往是在歪打正着中前进的。

很难说是何者最终促成了港交所的进化,从而让中概股的大规模回流成为可能。

总的来说,香港的货币市场比较发达,债券、外汇市场成熟,保险领域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但香港证券市场相较货币市场是比较弱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港交所只接受“同股同权”的股票上市,也就是每一股都用同等的表决权,但这个机制偏偏对于互联网革命爆发后的科技公司、独角兽企业极不友好。

不接受“同股不同权”,天然把大多数的科技公司排除在港交所之外。所以,2018年之前,港股的科技成色极弱,主力就是本土企业,加上内地的少部分民营企业及国有企业的大部队。即使后来腾讯成功在香港上市,也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港交所的成色。

2014年阿里和香港的失之交臂,恰恰也是港交所一度彷徨的缩影——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股迅速开启了一轮十年多的大牛市,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等科技股狂飙突进,在美上市的阿里市值一度跻身美股前五,中概科技股一度成为美股市场上“最靓的仔”。

痛定思痛,2018年,港交所对上市规则做出重大修订,“同股不同权”特殊架构的公司得以在香港上市交易。

继当年7月,小米成为第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同股不同权”公司,美团、快手接踵而来,而在美国上市的阿里、百度、京东、网易等,也都回头在香港实现了“二次上市”。港交所一扫颓势,募资规模跃上了新的台阶。

以科技股为代表的中概股,本质上代表着中国经济中最活跃、最高增长的成分。在港上市的中概股,不单单有互联网公司,还包括百济神州等生物制药企业,小鹏、理想等新能源汽车企业,这些公司背后都是内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概股的火热是中国利用国际资本的高光时刻

1978年,中国决定打开国门。当时的决策者提出,要利用国外的资金发展自己。核心原因就一个字:穷。

所以,一旦有机会利用外资,这对久旱的中国不啻于及时雨。中国获得了最急需的资金和技术,而外资也分享了中国经济高增长带来的红利,双赢。

1661238571965691.jpg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内地金融虽然发展迅速,但架不住新事物层出不穷。新浪、搜狐、网易等一批互联网公司横空出世,行业特性决定了这类公司股权结构多元,而且长时间不能实现连续盈利,还偏偏需要很多钱,它们给大A股基本没有任何机会,也只有领科创风气之先的美国才有它们的一线生机。

这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创当时全球最大的IPO纪录。此后,阿里巴巴在纽交所表现亮眼,市值一度跻身美股前五。

阿里巴巴让更多国际投资者,更直观地看到中国企业在商业创新和技术研发上的实力,也认识到中国超大市场的潜力。可以说,阿里巴巴给中国高科技企业,乃至中国经济,在纽约打了一个大大的广告。

中概股的火热,是全球化,也是中国利用国际资本的高光时刻。2014年以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保持在高位,2020年中国还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外资第一国,大量的外资PE和VC也增加了在华投资,给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带来了资金支持。

如果不是充分利用美股等海外市场的全球化资源,这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中国力量,不可能走到今天的规模。从海外市场获得的宝贵资金,正让更多中资企业在关键技术和新兴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这不仅是阿里的选择

1661238600748953.jpg

美股市场在最近一年多来出现了剧烈的波动,但阿里巴巴在美股市场上整体是成功的。当阿里巴巴选择新增香港作为第一上市地,那些在美股市场上了解了阿里的投资者,将逐渐把更多仓位从美国搬到香港。

阿里实现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当更多的中概股作出类似的选择,港股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实现双重主要上市后的中概股,将可以纳入“港股通”,更多的内地资金也可以直接南下。这意味着,港交所对境内外资金的吸引力,都会增强,香港会变成一个更强大的资金枢纽。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就成为对香港的方针,香港从那时起就成为中国联系世界的一扇窗口。1997年,香港回归后,内地保持着比香港更高的经济增速,香港GDP在全中国的占比逐渐走低,一些人存在认识误区,似乎香港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要。然而,在金融层面上,香港和内地的关系更加紧密,并且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时至今日,香港依然是国际资金进入中国内地的桥头堡。2021年,内地FDI中超过70%来自香港。有一些人会说,FDI直接进内地就好,为什么一定要经过香港这个中介?而客观事实是,香港高度自由的经济体制,和完善的法治,让外资更放松。

2020年和2021年,这一比例分别达到了99%和98%。今天,恒生指数成分股中,已有超过七成是内地背景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港交所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甚至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我们期待着,更繁荣的香港市场,给更多内地企业带来融资的便利。港交所好,香港好,在港上市的企业会更好,中国经济也会更好。以中国的经济体量,水当然是越大越好,所以即便美国总在横生枝节,但中国有关方面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一直在积极和美方沟通,也反复强调将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外上市。

这不仅是阿里的选择,也代表着很大一部分中概股的想法。充分利用全世界的资金、资源,为我所用,发展经济,这是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经验。只要有条件,这样的做法就应该坚持下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改变它。(来源:智谷趋势(ID:zgtrend) 作者:傅斯特)





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重压力下中产阶层三个风险敞口几乎无法对冲

【博览财经特稿】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涌现的千万中产,是中国最宝贵的“社会财富”。维护好这个阶层的信心和希望,就是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的基本盘。

如果说前些年我们认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年可以说是变成了百年未有之大危局、大险局。战争,瘟疫,通胀,刺杀,极热天气,等等,人类生存环境的复杂艰辛和不确定性至少是百年一遇。

社会变革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经济上快速发展的社会,对一些负面问题总是会存在过度反应。因为物质上改善的太快,显得有点不真实,焦虑是因为害怕失去。一直都发达稳定或一直都贫穷落后的社会,很少有焦虑,因为没有明显的变化,大家已经适应了现实。

我们调研过这两个群体,前者一直忙忙碌碌做具体的事情,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认知条件关注和理解公共事务,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基本遵从主流官方媒体和一些通俗易懂、具有娱乐性质的自媒体。可以说是没有时间和“兴趣”去焦虑,也没有多少可失去的值得焦虑。

高净值人群抓住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机会,也非常关心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在信息来源和认知结构上都非常多元,能较为冷静的看待社会转型中的各种问题,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1661238168826551.jpg

第二,中产阶层也是中国的知识阶层,具有相对较多的知识分析研判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当下“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和“后发展时代”,特别关心中国的道路选择问题。但是由于参与度还相对较低,难免时常会有失落感。

一是人力资本与职业转型风险。这一届中产阶层主要集中在35—50的中年,本身就存在着“职业危机”。而与中国独特情况紧密相连的是,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是与四十年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改革开放最直接的受益者——无论是工作岗位和收入提升的机会。

疫情三年加上去年开始加快的各类资本、平台的治理,房地产周期历史性的调整转型,反贪腐、反内卷等各项整顿,让步入中年的中产阶层面临着非常大的职业转型危机。最为重要的是,数字化浪潮日新月异,创新群体越来越年轻,对中产阶层的职业发展压力可想而知。

当然,这里面有通胀和房价带来的水涨船高因素在里面,但中产阶层的财富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家庭被归入中产也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中国中产家庭财富总量在膨胀的同时,资产负债表也越来越脆弱了,很多所谓的财富不过是账面幻觉、货币幻觉(货币大放水带来的资产重估与收益加计)。

1661238181945189.jpg

但现在不一样,除了疫情、资本治理、房地产整顿等带来的工资收入下降和失业,最严重的是房产作为中产最后一道财务护城河也基本干涸。甚至很多地方不仅是干涸,还因为还房贷消耗现金流,成为破坏现金流量表的负资产。

从一个国家来看,迅速崛起的大量中产阶层,是一个社会能否从落后的传统社会,转型为发达的现代社会的典型标志。对于一个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来说,能否培育并维护一个强大的中产阶层群体,形成橄榄形财富分配的社会结构,是能否维系社会稳定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首先,中产阶层人数众多,财富分配相对均匀,是收入和财富结构极化的缓冲器。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上,高层明确提出要提高中产阶层占比,形成橄榄型社会,尤其是让年轻人有成为中产阶层的希望和可能,这样才能在减少财富分配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培育一个数量众多的中产阶层,是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而不是什么劫富济贫。

中产阶层也是知识阶层,不是简单的劳动力而是一种人力资本,是中国下一阶段失去人口红利,从而续接“工程师红利”的蓄水池,可以较好的支撑产业升级转型。中产阶层也是消费型社会的基础,具有充足的消费能力,而且也是驱动消费升级的主要动力,不像两端只满足刚需和过度追求消费品。

1661238195271524.jpg

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风险日益复杂,共识达成和制度变迁的成本日益高昂,为避免民粹主义乘机露头,需要让理性、温和的中产阶层成为社会转型的中坚力量,在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需要注意的是,阶层固化是造成社会结构刚性和脆弱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一个可以阶层间流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希望加入中产阶层的社会结构,才是充满韧性的。这对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尤为重要。(来源:西泽研究院(wendao-thinkers) 作者:赵建)




形势分析




四位芯片大佬被密集带走 半导体业掀起一轮调查风暴

【博览财经特稿】半导体行业正在掀起一轮调查风暴。7月29日,根据IC TIME的信息,原工信部电子司司长、紫光集团前总裁刁石京被调查,目前处于与外界失联状态。7月中旬,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此前,7月27日财新报道,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文武被有关部门调查。而仅在10天前的7月17日,国家芯片大基金管理公司原总裁路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调查。几位芯片相关人士表示,估计业内会有更多企业高管被涉及。

被带走前一周还在参加活动

丁文武和路军分别处于大基金不同层面的架构上。大基金按照所有权和管理权,拥有两层管理架构。其中,丁文武任职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具备所有权,而路军曾任职的华芯投资,作为被前者委托的唯一管理机构,承担基金投资业务。华芯投资成立于2014年8月,是国家开发银行旗下的集成电路投资管理机构。

根据新浪的报道,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也说明了目前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推动,管理越来越严格了。早些年大基金投资时期,一些半导体工厂建设成本明明一开始只花费了2亿多,但却对外说建厂成本近20亿,中间存在诸多不透明处。

拉动上万亿投入产业链

大基金一期注册资本为987.20亿元。根据2018年年报,大基金实际出资股东共有 16 家。其中持股比例5%以上的股东有财政部(36.47%)、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22.29%)、中国烟草总公司(11.14%)、亦庄国投(10.13%)、 中国移动(5.06%)、上海国盛集团(5.06%)和武汉金融控股集团(5.06%)。

按照投资的额度,其中最大的投资领域是集成电路制造业,投资额为500.14亿元,占比47.8%;其次为芯片设计,为205.90亿元,占比19.7%。而包含光刻机在内的半导体设备,为12.98亿元,占比为1.2%。

国信证券在报告指出,从投资规模比例上来看,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等产业链上游环节投入占比较小,分别约占总投资规模的1.4%及1.2%。随着国家对整体核心科技自主可控的要求,国内半导体产业链长期需要产业升级,预计将是产业资金重点投入的方向。

根据TechSugar的报道,截止2022年3月31日,大基金二期共宣布投资38家公司,累计协议出资790亿元。其中芯片制造业获得比一期更大比例投资,约594亿元,占比75%;集成电路设计工具、芯片设计约81亿元,占比10%;投资装备、零部件、材料约75亿元,占比10%。

华芯资本称,在其投资过程中,较大比例投入产业基金,并与产业公司主体共同投资,不再是“市长说了算”,而主要是“市场说了算”。

在大基金的引导带动下,国内集成电路行业投融资环境明显改善。尤其是2018年后,中兴、华为遭遇美国制裁,芯片投资热潮开启。公开信息显示,大基金一期撬动 5145 亿元地方以及社会资金,投资于集成电路行业及相关配套环节。各地方政府和协会等机构也成立了子基金。

细致分析大基金的投资,过半资本用于芯片制造业。不过,由于很多制造厂在前年和去年尚未建成,并未赶上2020、2021年的芯片缺货潮带来的增长红利。

大基金运营8年,芯片热潮正在回归理性。从上市芯片公司的市盈率看,不少企业已从动辄上百倍,回归到目前的30倍左右。

而一位半导体专家表示,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的数据,2021年,美国对半导体研发的投入占到全球55%,中国在半导体研发的投入仅为3.1%。2021年全球半导体公司的研发支出占总销售额的 13.1%,为805亿美元。

魏少军今年6月在中国·南沙国际集成电路产业论坛也再次呼吁,我国半导体发展模式以代工为主,靠做“苦力活”赚钱。长期来看,产业要破局就必须要转向“以产品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模式,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中国芯片大量依靠进口的事实并未改变。资深半导体专家表示,2021年,全球半导体产值为5585亿美元。根据我国海关的信息,我国进口了4000亿美元的芯片,约占2/3。去掉一些重复计算,有数据认为,中国每年要进口全球1/3的芯片。

半导体专家称,一方面,应该投入关键卡脖子领域。比如,报道说28纳米光刻机出来了,但技术和应用的效果怎么样?另一方面,这种大量进口芯片的局面,长远一定要改变的,我们不能连中低档芯片都大量进口。

说到“卡脖子”,芯片首当其冲!这些年,为了赶超,国内芯片产业投资相当火爆。但近期芯片“大佬”接连被带走的消息引发行业地震,围绕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后称大基金)的反腐风暴持续扩散。

联想到落马的工信部“一哥”,细思极恐!王X忠与路X是同学关系,丁X武和刁X京是工信部老同事……都是老相识啊!

1、芯片是现代经济的基石,可以说是现代科技之母。智能手机、汽车、空调、电视,包括许多现代战争武器等等,都离不开芯片。

注意,不是美国芯片不行了,是考虑到芯片制造的高成本和复杂性,许多美国半导体公司保留了更高价值和附加值的上游设计和核心环节,将制造外包到国外。目前,全球近80%芯片制造位于亚洲,中国台湾的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像谷歌、苹果和亚马逊等大厂,都依赖台积电生产近90%的芯片。

2、这些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搞芯片“军备竞赛”,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还有2月份欧盟搞的《欧洲芯片法》提案,拟向半导体行业提供超过430亿欧元资金扶持,其雄心是到2030年将欧洲在全球半导体产能中的份额增加一倍达到20%。

1、国家很早也意识到了芯片的重要性,但芯片自主化单靠企业的力量无法达成。

大基金确实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对我国半导体发展功不可没,共计拉动上万亿资金投入到了半导体产业链,尤其是2018年后,中兴、华为遭遇美国制裁,芯片投资热潮愈演愈烈。

纸面上规则似乎合理,但现实总是“复杂”和“骨感”的。隐形持股,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从华芯投资成立起,路军担任总裁,参与了大基金的大量投资运作,这也使得路军先后出任了不少被投企业的高管,如长江存储董事、武汉新芯董事、中芯国际非执行董事等。

2、房子烂尾司空见惯,芯片烂尾听过吗?

据了解,国有资本向这些企业倾注的资本都在百亿以上,其中仅武汉弘芯一家的投资额就有1280亿元。

1661238875316390.jpg

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的数据,2021年,美国对半导体研发的投入占到全球55%,中国在半导体研发的投入仅为3.1%。差距仍肉眼可见!

中国芯片之路,任重而道远,必定是一条崎岖的坎坷路。少数蛀虫存在,不能否定了我国半导体这些年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拔出“毒刺”才能为产业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任正非说:只有长期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有工业的强大。

中美芯片之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某种程度上,一八年毛衣战也打醒了中国,不被“卡脖子”,不面临“生死”,就不会痛,不痛就不会求变,创新是逼出来的!(来源:数智前线(ID:szqx1991)、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作者:石兆、老范)





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发生很大变化 美元未来不具备被世界大幅抛弃根本

【博览财经特稿】6月,美联储召开了“美元国际中心地位”研讨会,欧央行也发布了“欧元国际中心地位”报告,都认为美元和欧元国际中心地位保持稳定。但是,一些重要国际研究报告,认为随着新冷战出现尤其是美国等对俄罗斯外汇储备冻结,美元国际地位会出现下降。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半个世纪演变及其背后逻辑

1、西方货币内部竞争“祸起萧墙”与德日崛起:美元份额下降30%仅剩半壁山河。

这个阶段美元丢失的份额被西方国家内部的德国马克和日元所占有。在西方世界内部的货币竞争中,德国马克、日元和美元排除了法定世界货币的其它“政治”和“文化”等属性,只体现经济属性的竞争,对美元威胁最大,导致美元储备下降高达3成。

随着1991年冷战结束,美元储备地位快速上升,从1990年50.6%迅速上升到1991年51.3%,1992年55.3%,1995年58.96%,2001年2季度的72.7%。这是美元在全球化背景下获得的最大市场份额。这个阶段同时却伴随着德国马克和日元份额下降,马克从1989年17.8%下降到1998年13.8%,日元从1991年8.5%下降到5%。美元收复了21%的份额,当然没有恢复到冷战期间的高点。

3、货币多元化的“战国时代”与911恐怖事件、次贷危机:美元份额下降但维持60%附近。

4、货币风险分散“几个篮子装鸡蛋”与人民币国际化:美元份额下降4.91%。

5、美元地位持续小幅度下降“日朘月减”与东西方博弈:50%的门槛效应。

四个阶段中美元国际储备地位的“粉丝群”

1661239297514812.jpg

1661239310332909.jpg

中国虽然在2009年人民币国际化,但是在次贷危机期间,本着“共度时艰”的精神,继续加持美国国债,起到维护和稳定美元地位的“中流砥柱”的作用。2007年四个季度,美元占外汇储备不断下降,65.05%、64.88%、63.90%、63.87%。中国美债持有从2006年2季度8.99%提高到2007年2季度9.43%。2008年2季度美元外汇储备占比下降到62.59%,而中国增加美债持有提升到11.68%。2009年2季度,中国持有美债进一步提升到15.19%。危机期间,持有美债上升的主要国家还包括瑞士、爱尔兰和卢森堡。其它主要美债十大持有国都降低美债持有。

未来,从美债的“粉丝群”看,中国会不断降低美债持有。2011年6月以来,中国持有美债开始下降到占13.9%,2021年6月下降到占5.8%。传统美债持有国会不断和小幅度减持美债以分散风险。印度随着经济崛起会大幅度增持美债。从美元的竞争对手看,西方阵营内部如80年代日德这样强大的对手尚未出现,因此除欧元以外西方货币对美元竞争只能小幅度蚕食。人民币虽然成为美元潜在的竞争对手,但是因为中国人均GDP较低,依然不能完全被世界接受。同时,人民币也无美元有众多超级“拥趸”,因此对美元也只能以逐步小幅度方式展开竞争,取决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相对格局、人口结构变化、其它国家分散风险等因素。美元占比逐步下降到50%应该是一个最低点,美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尤其是始终保持世界前十位的人均GDP是美元不会大幅度被世界抛弃的根本。(来源:FT中文网 作者:李永宁、温建东)




社会透视




比放贷还赚钱 去做预制菜吧

【博览财经特稿】去做预制菜吧。去做比放贷还赚钱的预制菜。去做拥有万亿市场规模的预制菜。去做能卷死餐馆、统一味蕾的预制菜。别不信。你看趣店在退市边缘挣扎的最后关头,被罗老板寄予最大希望的救命稻草,就是预制菜。

没错。预制菜的吸引力就是这么大,大到能让一家放贷的公司决定转型卖菜。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6.8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近58%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

占领外卖

如果你看到趣店的罗敏全网砸钱推广,直播19个小时卖预制菜,最后卖掉了2.5亿,内心还有一丝疑惑,这都被谁吃了?不用疑惑,被你吃了!

这些外卖里,只有一些裹着浓厚酱汁的不成形状的肉,零星几片菜叶子,以及占据绝对优势比例的一大碗主食。吃一个月,你会发现,比吃普通外卖,胖的还快。

外卖,是第一个被预制菜占领的地方。有人说,不要点那些没有门店的外卖。那些从点单到出餐只需要5分钟的外卖商家,没有真正的后厨,没有新鲜的食物,只有给半成品和预制菜加热的操作台。但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用户们日常下单的外卖中有70%来自预制菜。

一切都是合法合规的,你无从指责。即使你花了本来可以买一顿新鲜食物的钱,买到了一份加热的料理包。你更无从阻止,谁能挡住别人赚钱呢?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大不了不点外卖小店,只点知名的连锁餐厅,人家大品牌总是现做的吧。太天真了。

中国外卖市场每天约3000万单,在餐饮企业的收入占比中越来越大。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量,餐饮企业有极其充足的动力去做预制菜。《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目前已经有超过九成的连锁餐饮品牌入局预制菜市场,一些知名连锁品牌使用预制菜的比例甚至达85%以上。

在互相踩踏、极致追求降本提效的外卖行业,使用预制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商家的个人选择,而是整个行业的集体选择。预制菜利好一切利益相关方,除了掏钱吃饭的你。

侵占堂食

一个做餐饮的朋友告诉我,“一个是后厨现杀现做,一个是预制菜加热”。记得这家餐厅以前只卖现做的酸菜鱼,卖188元/份。而现在,如果想吃现做的酸菜鱼,就要多付出2倍的价钱。

堂食,是第二个被预制菜占领的地方。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餐饮行业各项成本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食材成本/已售存货成本占营 业收入比例约30%—40%,租金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约10%-15%,人力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约15%-20%。

预制菜,成了餐饮企业为降本增效选择的同一条路。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调研,目前国内超过74%的连锁品牌有自建中央厨房。前瞻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央厨房具有独立场所集中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制作并配送,保障菜品新鲜并降低采购配送成本,可以减少约70%从业人员、节约30%配送成本。

对比万联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的传统餐饮行业的平均净利率。最高的细分市场是火锅市场,平均净利率为13.7%,西餐及休闲餐饮市场和快餐,平均净利率为11.13%和 11.12%,而正餐的平均净利率,仅为6.2%。

所以,为什么罗敏这次决定彻底抛弃起家的现金贷业务?因为卖预制菜,比放贷还赚钱。如果你问,那以后普通人开餐馆还能赚钱吗?

侵入家庭?

中商产业院的报告中指出,预制菜在B端销售占比为80%。也就是说,80%的预制菜最终还是要从堂食和外卖流入消费者口中。这和以往的餐饮并无任何分别,也和预制菜在C端宣传中的消费场景大相径庭。

那些被资本给予了厚望的C端人群,目前来看对预制菜并不太买账,原因有二。

1661239597708491.jpg

第二,预制菜也并不好吃。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显示,62.32%的消费者表示“预制菜品口味一般”,3.32%的消费者觉得“预制菜口味较差、不好吃”。

《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61.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需要改进,47.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食安问题需要改进。在消费者认为预制菜行业需要改进的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口味复原程度。

循环的糖盐油陷阱

第一个是挑选食材。为了最大程度上让预制菜看起来实惠划算,肉类是最受欢迎的选择。看起来操作越复杂的菜,会更收消费者欢迎,客单价更高,利润也更高。比如常年稳居预制菜零售榜首的佛跳墙。

第二个是研究防腐。为了保证食物不变质,预制菜会在肉的表面多裹上一层淀粉,酱料里多加一些糖盐油,再放一点合规合量的防腐剂——这都是你自己在家做饭不会有的工序。这一切操作和添加都是合法合规的,虽然合规并不意味着健康。

这是个很恐怖的数字。因为只一道菜的盐分,就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慢性病所建议的,每日食盐摄入量——2000mg钠(约5g食盐)。

预制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净菜开始在美国实现商业化经营,通过供应餐饮行业,使餐厅、配餐公司等外食产业降低人工费、水电费和垃圾处理费,减少厨房面积和生产设备采购。之后部分净菜企业开始面向家庭、个人零售,方便居民日常烹饪。

根据欧睿国际数据,2020年美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54亿美元,披萨、汉堡、炸鸡等冷冻食品成为预制菜主流选择。

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调查记者迈克尔·莫斯写了一本书,《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起底了整个美国加工食品行业的内幕:人类天性嗜甜,嗜盐,嗜油脂。于是食品巨头、食品科学家、心理学家合作起来,利用人类的这个天性去创造了使我们无法抗拒的食品,最终——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有1/4美国人正在遭受高血压折磨,美国的儿童糖尿病患者确诊率持续增高,美国的肥胖率世界第一。

你看现在那些追逐着中国预制菜风口的人,是不是也总是会拿“美国的预制菜市场已经很成熟”,来展望中国市场的美好未来。

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3459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长期来看,预制菜行业规模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

食品企业一拥而上。包括但不限于,卖咖啡的瑞幸、卖火腿肠的双汇,卖水的农夫山泉、卖火锅的海底捞……

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6.8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近58%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

在这样的滔天浪潮下,作为一个平凡消费者的我,只能淹没其中。

但现在,我没有这样的快乐了。因为十家店的小酥肉,九家都用的同一个品牌的预制品。它们不光长得一样,吃起来也一样,甚至连配的辣椒蘸碟,都是一样的。

我可以还没吃,就知道它的味道。我可以在全国不同城市,吃到同样味道的食物。我可以不会被惊吓,但也不再有惊喜了。它合规,它经济,所以它不可阻挡。产品的标准化,可以带来口味的标准化。而带走的,是新鲜食物的一点野趣。是今天的你,已经所剩无几的一点多元化的快乐。

元代诗人马钰,有一手烹饪鳝鱼的绝活儿,他曾在《西江月·赴胡公斋》写道,“我会调和美鳝。自然入口甘甜。不须酱醋与椒盐。一遍香胜一遍。”放到今天,如果将这道美肴做成预制菜,大概就变成了,“全是酱醋与椒盐,一遍味同一遍”。(来源:爅爅有闻(chattycats) 作者:赵小爅 编辑:林默)





预制菜市场还处最早期 C端人可能成这场游戏的第一批“炮灰”

【博览财经特稿】王波应该是最早加入陆正耀的预制菜项目“舌尖英雄”的那批人。今年3月,王波就在成都落地属于自己的预制菜门店。那时候,“舌尖英雄”才推向市场不到两个月。从缴纳意向金到选址、装修再到培训,王波前后只花了一个多月时间。

和陆正耀打造的上一个项目瑞幸咖啡前期的直营模式不同,舌尖英雄采用的是区域代理和经销商加盟的形式,想要成为舌尖英雄的经销商必须联系区域代理。除了缴纳保证金、销售支持费以及物流仓储费用外,经销商还需要向区域代理缴纳1-3万不等的加盟费用。

和王波有着一样困惑的舌尖英雄经销商并不少,他们遍布在全国各个城市,天津、福州、苏州、北京、成都、上海、深圳……几个月过去了,他们有的选择关店,有的还在等待转机。

“四个月赚不回电费”

但这一切更像是王波的幻想,很快就跌回现实。看着每个月上千元的电费单,王波不再想着风口,而是怎么才能盈利。四个月,他甚至赚不回电费。

每个月门店的基础运营成本在2万元左右。每天营业额在300-1500元之间,以日均800元的营业额,毛利率50%计算,每个月的毛利为1.2万元。但这还不足以覆盖运营成本。门店每天从早8点开到晚8点,还是亏损8000元。

从开店到现在,王波的门店一直都在亏损。不止是他,全国大多数门店的经营状态都不太理想。二线城市的房租、人力成本还要低一些,一线城市的运营成本只会更高。

在王星眼里,预制菜的前景要比其他项目更好,就算现在不太乐观,但他相信,只要总部发力,规模做大,他们自然就能分到蛋糕。

尽管李建看好预制菜的赛道,但为了及时止损,李建只能放弃前期二十多万的投入,选择关店。“前期真的很难熬,毛利真的太低,大概在20%-30%”,李建说。

舌尖英雄在每个城市都有区域代理,他们承担着门店拓展的任务。为了能更好地招商,以及熟悉开店流程,舌尖英雄的区域代理们基本都需要自己投资一家门店。轻资产的模式让舌尖英雄对拓店速度有了更大胆的预设。

舌尖英雄的深圳区代陈蓉之前就是瑞幸咖啡的加盟商。瑞幸咖啡的门店让她每个月能够进账4-5万元,而她自己投资的3家舌尖英雄预制菜门店也已经开业。他们用自己过去成功的案例,来说服更多人加入舌尖英雄。

快速开店、邀请代言人、用户5折补贴,套着模板走下去的舌尖英雄看起来在走向一条不会出错的路。但上线半年,舌尖英雄的实际落地情况与预期似乎有着较大差距。

目前,舌尖英雄门店拓展以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深圳等一线、新一线城市为主。这些城市的门店数量在15-30家之间。而众多二三线城市的门店数量基本在1-2家之间。

舌尖英雄内部工作人员透露,舌尖英雄也关注到部分门店盈利困难的情况,将会推出相应的措施,总部在8月会把经销商的代表邀请到线下,跟他们把整个战略同步一下,包括8月份什么样的打法,怎么把这生意拉起来,都是有系统的安排。

从快速拓店到以营利为重,上线半年时间的舌尖英雄放缓了脚步。据了解,舌尖科技公司内部也在近期有较大变动。有离职员工表示,舌尖科技在厦门总部的员工在近期有较大流失,部分管理层也已经离开舌尖科技。

实际上,在瑞幸咖啡之后,陆正耀的新创业项目从“趣小面”转向预制菜,舌尖科技并未花太多时间。2021年8月,舌尖科技才上线面食项目“趣小面”,11月,经营不达预期改名后,舌尖科技立马调整方向,从重庆小面转向预制菜赛道。

预制菜的风还能吹多久?

在直播中,罗敏呼吁宝妈们加入趣店预制菜,并称只要在小区几百米的附近开一家预制菜门店,每天只需卖出50份菜,每月即可轻松赚大几千的收入。

高调宣传、低价促销、快速扩张,趣店和舌尖英雄的入场方式如出一辙。罗敏其实只是最高调的那个。冻品头部企业龙大美食,在今年已经全面铺开线下终端店;“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去年已经开放加盟渠道,目前已经有上千家加盟门店;西贝莜面村、海底捞等餐饮企业,也在两年前就推出预制菜。

供应端、资本端、渠道端都将苗头转向C端,他们恨不得将预制菜塞进每个家庭的冰箱里。而热闹是他们的,消费者对预制菜似乎带有天生的排斥。王波表示,入场前我有心理准备,知道预制菜可能老百姓不太接受,但他没想到的是,老百姓是一点都不接受。两个小区的居民加起来至少有5000人,平时的人流并不算少。但王波门店一天进店光顾的人只有十几人个,大多是冲着薅羊毛来尝鲜。宫保鸡丁9.9特价的时候一天能卖个几十单。

王星也表示,舌尖英雄产品质量还可以,愿意尝试的年轻人复购率能在40%-50%,但难的是需要不断拉新客,不然仅靠老客无法维持。这个市场还是需要时间被教育的,产品本身我觉得没问题。

市场并没有入局者憧憬得那么美好,如何教育市场,如何调和口味,如何保证品质,这些都是市场需要去回答的问题。而盈利还排在这些问题之后。但这个道理,经销商们只有入场后才真的意识到。已经被套牢的他们要么亏损十几万退场,要么熬到消费者接受的那一天。

多位舌尖英雄门店老板都在用自己的真金白银赌预制菜的未来。尽管每个月亏损,但他们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是淡季,到11月份可能会好些,我还在观望”,王星对预制菜依然抱有期望。已经是局中人的他们,除了坚定的看好赛道也没有了其他办法。

但他可能没想到,那些被门店套牢的老板们却在对他招手。舌尖英雄的区域代理表示,虽然是竞对,但只有更多人进来才能更快地教育市场, 大家一块把市场做大,未来一定会有红利期的。”

“局中人”并不在意入局者的意图,他们需要的是更多人一起吹起华丽的泡沫,让这个风口更长久些。只要有人接盘,他们才有可能脱身。舌尖英雄的经营情况或许可以表明,C端预制菜市场还处于非常早期,他们可能的结局是成为这场游戏里的第一批“炮灰”





1661239889306330.jpg
1661239628660631.jpg
1661239608236644.jpg
1661239577785998.jpg
1661239557829874.jpg
1661239244858774.jpg
1661238848549695.jpg
1661238826534287.jpg
1661238153391030.jpg
1661238585938548.jpg
1661238555663855.jpg
1661238539260187.jpg
1661238522105665.jpg
1661238504779103.jpg
1661236837106213.jpg
1661236738134637.jpg
1661236351841742.jpg
1661235447864486.jpg
1661235428199702.jpg
1661235131394305.jpg
1661235983811088.jpg
1661235963348084.jpg
1661235943500447.jpg
1661234212409214.jpg
166123405232601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11-23 08:51 , Processed in 0.17528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