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南怀瑾老师讲《大藏治病药》--人生百病的百药对治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2 19: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GQreSiL4hIlgqKiq.jpg







Nz9Z1OxAeqOAS2s1.jpg

【大藏经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避之为吉。今人见左,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避之而务药之。譬之有君者,不思励治以求安。有身者,不吝调养以全寿。是以贤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萌。盖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人以小善为无益而不为,以小恶为无损而不改。孰知小善不起,劫难立成;小恶不止,大祸立至。故太上特指心病要目百行,以为病者之鉴。人能静坐持照察病有无,心病心医,治以心药。奚伺卢扁,以疗厥疾。无使病积于中。倾溃莫遏,萧墙祸起,恐非金石草木可攻。所为长年,因无病故,智者勉焉。


喜怒偏执是一病。亡义取利是一病。好色坏德是一病。用心系爱是一病。


纵欲无理是一病。纵贪蔽过是一病。毁人自誉是一病。擅变自但是一病。


轻口喜言是一病。快意逐非是一病。以智轻人是一病。乘权纵横是一病。


非人自是是一病。侮易孤寡是一病。以力胜人是一病。威势自胁是一病。


语欲胜人是一病。货不念偿是一病。曲人自直是一病。以直伤人是一病。


与恶人交是一病。喜怒自伐是一病。愚人自贤是一病。以功自矜是一病。


诽议名贤是一病。以劳自怨是一病。以虚为实是一病。喜说人过是一病。


以富骄人是一病。以贱讪贵是一病。谗人求媚是一病。以德自显是一病。


以贵轻人是一病。以贫妒富是一病。败人乐成是一病。以私乱公是一病。


好自粉饰是一病。危人自安是一病。阴阳妒忌是一病。激厉旁悖是一病。


多憎少爱是一病。坚执争斗是一病。推负着人是一病。文拒钩剔是一病。


持人是非是一病。假人自大是一病。施人望报是一病。无施责人是一病。


与人追悔是一病。好自怨憎是一病。好杀虫畜是一病。蛊道厌人是一病。


毁訾高才是一病。憎人胜己是一病。毒药耽饮是一病。心不同等是一病。


以贤贡犒是一病。追念旧恶是一病。不受谏谕是一病。内疏外亲是一病。


投书败人是一病。笑愚痴人是一病。烦苛轻躁是一病。挝捶无理是一病。


好自作正是一病。多疑少信是一病。笑颠狂人是一病。蹲踞无礼是一病。


丑言恶语是一病。骄易老小是一病。恶态丑对是一病。了戾自用是一病。


好喜嗜笑是一病。当权任性是一病。诡谲谀谄是一病。嗜得怀诈是一病。


两舌无信是一病。乘酒凶横是一病。骂詈风雨是一病。恶言好杀是一病。


杀人堕胎是一病。干预人事是一病。钻穴窥人是一病。不借怀怨是一病。


负债逃脱是一病。背向异词是一病。喜抵捍戾是一病。调戏必固是一病。


故迷误人是一病。探巢破卵是一病。惊胎损形是一病。水火败伤是一病。


笑盲聋哑是一病。乱人嫁娶是一病。放人捶挝是一病。教人作歹是一病。


含祸离爱是一病。唱祸道非是一病。见货欲得是一病。强夺人物是一病。


此为百病也。人能一念,除此百病。日逐检核,使一病不作,决无灾难痛楚,烦恼凶危。不惟本身保命延年,子孙百世,永受其福矣。


大藏经曰:古之贤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也,无微而不改。改恶崇善,是药饵也。录所谓百药以治之:


恩天真辟是一药。行宽解和是一药。动静有礼是一药。起居有度是一药。


近德远色是一药。清心寡欲是一药。推分引义是一药。不取非分是一药。


虽憎犹爱是一药。心无妒忌是一药。教养愚顽是一药。谏正邪乱是一药。


戒敕恶仆是一药。启发迷误是一药。扶接老幼是一药。心无狡猾是一药。


拔祸济难是一药。常行方便是一药。怜孤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位高下士是一药。语言谦虚是一药。不负宿债是一药。愍慰笃信是一药。


敬爱卑微是一药。语言端悫是一药。推直引曲是一药。不争黑白是一药。


逢侵不鄙是一药。受辱能忍是一药。扬善隐恶是一药。推好取丑是一药。


与多取少是一药。称叹贤能是一药。见贤内省是一药。不自诩彰是一药。


推功引善是一药。不自伐善是一药。不掩人功是一药。劳苦不恨是一药。


怀试抱信是一药。覆蔽阴恶是一药。崇尚胜己是一药。安贫自乐是一药。


不自负大是一药。好成人功是一药。欠好诡计是一药。得失不形是一药。


行善树恩是一药。生不骂詈是一药。不批评人是一药。甜言美语是一药。


灾病自咎是一药。恶不归人是一药。施不望报是一药。不杀生命是一药。


平心静气是一药。不忌人美是一药。心静气定是一药。不念旧恶是一药。


匡邪弼恶是一药。听教伏善是一药。忿怒能制是一药。不干求人是一药。


无思无虑是一药。尊奉高年是一药。对人恭肃是一药。内修孝悌是一药。


舒适守分是一药。和悦妻孥是一药。以食饮人是一药。勖修善事是一药。


乐天知命是一药。远嫌避疑是一药。宽舒漂亮是一药。敬信经典是一药。


息心抱道是一药。为善不倦是一药。济度贫苦是一药。舍药救疾是一药。


信礼神佛是一药。知机满足是一药。安定无欲是一药。仁慈谦爱是一药。


好生恶杀是一药。不宝厚藏是一药。不犯禁忌是一药。节俭守中是一药。


谏己下人是一药。随事不慢是一药。喜谈人德是一药。不造妄语是一药。


贵能援人是一药。富能救人是一药。不尚争斗是一药。不淫妓青是一药。


不生奸盗是一药。不怀咒厌是一药。不乐词讼是一药。扶老挈幼是一药。


此为百药也。人有疾病,皆因过恶阴掩不见,故应以疾病,因缘饮食风寒恶气而起。由人犯违圣教以致魂迷魄丧,不在形容,肌体空虚,精气不守,故风寒恶气,得以中之。是以有德者,虽处幽闇,不敢为非。虽居荣禄,不敢为恶。量身而衣,随分而食。虽富且贵,不敢恣欲。虽贫且贱,不敢为非。是以外无暴虐,内无疾病。然吾人可不以自维自究,以百药自治,养吾天和,一吾胸臆,以期长命之地也哉。】


这份《大藏治病》’的课本,是唐代灵澈法师所编写的。唐宋之间对中国文学有很大影响的是诗僧,譬如影响宋朝文学的,有九个僧人,所谓九僧诗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很有影响力的灵澈法师,也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但他不是禅师,是法师。在已往,禅师与法师的区别很大,法师称为义学沙门,义学沙门是讲教的,表明教理。灵澈法师是讲经教的大法师,这篇课本是他看了佛教的大藏经节录出来的,是大藏经中佛法的治病心药。


以佛法来讲,统统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生理而来,所谓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什么叫净心呢?寻常无贪图、无杂念,绝对清净,才是净心。有贪图,有杂念、有烦恼,是因喜怒哀乐、人我黑白而来的。内里提到许多病,一条条都是关于我们生理举动的弊端。


“喜怒过火是一病”,因大喜震怒或偏执本身的偏见,私见固执得锋利便是一病。尤其大喜震怒,肝就起首受影响,未来都是题目。


“亡义取利是一病”,做人办事不讲仁义,对朋侪不课本气,光是图谋好坏,这是一大病。


“好色坏德是一病”,由于好色而掉臂人伦的道德。这些病是讲人的病根地点,生理举动,属生理学范围,生理学是如今新的科学。


我们晓得,本日天下上统统向导人,岂论是政治上、工贸易或社团的向导人,最紧张的必须要研究生理举动,生理举动是本日向导人必修的课程。真正讲生理向导的人,就要进一步研究佛学的唯识与这些佛所说的生理病态,而且这已经酿成最新的科学了。实在天下上没有一样学问是新的,都是旧的,只是创了一些新名辞,写了一些新理论,至少我看了以为可笑,只不外换了一个名辞,就蒙蔽了当代人。如果拿佛法所讲的这些病态来研究人的生理举动,尤其是研究向导生理学的必须要知道。至于讲做人修行,这里每一条都是戒条,应该每天念的。如今你们在座的年轻人,五十岁以下的多数不清晰,讲中国文化,已往我们小时间读书,最早背的是《当年贤文》,我们七、八岁就念得相称顺口了,一辈子做人都用得着。


其次,我们小时间读书,先背《朱子治家格言》,不光会背,像我所受的家庭教诲,父母管得很严,再冷的天也要叫起来扫地、扫雪,手都冻得发肿,非做不可,所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硬是要做到。


别的有一本书也很紧张,每个读书人案头都有一本《太上感应篇》。换句话说,我们从前念这些书,比如你们如今念的公民道德的课,都是必须读的。
我跟几位老朋侪、老传授谈,我们当年所受的这些教诲,一辈子无法忘记。我们谁人时间,最差的人做得再差也另有个尺度,这个尺度就是在这些底子上;拿学佛做人来讲,这些就是尺度。假如到大乘经典去找,诚实讲,我还一下想不起来,这是各人的机遇。由于各家书店有新书出来,都会寄关照给我,有家书店很故意思,出了书,一部一部寄给我,上面注明你要就留下来,任意几时付钱都可以,不要则请退回。既然寄来就留下吧!效果我打开一看,第一本就发现有这个资料,我说太好了,省得我找。以是本日影印给各人,诸位真正想要学佛,作人办事从这里开始。


有课本的不要再拿,下次要记得带来,不要掉了又拿,这也是一病。第一轻易忘记就是头脑病了,佛学叫失念;第二,想多拿一份是贪婪,也是病,并不是说一张纸有什么了不得,我们做起来蛮困难,影印一张纸也要好几块钱,以是要惜福,懂得爱惜。


下面讲治病的药,“动静有礼是药”,这一条太难了,动静包罗许多,做人办事,到处有礼,礼还包罗了公道,这是一药。“起居有度是一药”,就是生存有规律。“推分引义是一药”,推分就是说一个人要守天职,什么叫本份?人有人的范围,男子有男子的范围,朋侪相处,发言、作人、态度各有范围,凌驾了范围就是过份。过份了就轻易堕落,不要做过份的事,不要说过份的话,不要做过份的举动。做人办事要晓得本身的本份,本份就是态度;发言、作人、办事都要有态度,不要任性乱发言,一句话失言了,没有办法改变。


引义,引用义理,尤其读书人要公道,就是讲道德的义理。如今研究中国文化,中文根本欠好,看已往好像也懂,中国字嘛!怎么不懂?但是一考你就完了。假如看佛经,这条就没有看懂了。你看,还不要说外文,中文都没有弄好,想把佛经翻成外文,那不是贻笑大方吗?


以是,写中国的这些古书,尤其翻译佛经,不光要义理通,文学地步也要高,才气够恒久传播。


如今白话的书只管出书,其时传播一下,二年、五年以后就下去了。你看我们推行白话文几十年下来,当代人的著作,有几本我们乐意把它留在书架上?几十年舍不得丢的有几本?没有。


上回我买了一本老歌大全,同砚们笑我还唱老歌,我说对,总感觉如今的新歌越来越不对,没有谁人味道,老歌另有点内容。像好几年前盛行的一首新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不晓得它在说些什么?我就给它加上一句:“心中比如滚油煎”。
这些地方要留意,在座都是受过高等教诲,笔墨欠好,中国文化非常伤害,如许搞下去,文化要断了。


“虽憎犹爱是一药”,固然我讨厌这个人,嗔恨极了,但是我总以为他也是一个人,应该改变他,照旧慈悲他、爱护他。这是治心病的一帖药,假如做到,每个人都有道德、都得长命。我看天下上男女之间感情久了,或成为夫妇的,都在这个病中,须吃这个药。讨厌到了顶点,不外,很久不返来又担心,走开了又舍不得,都是在虽憎犹爱中。假如扩充男女夫妇之间的生理,爱统统人,那就是大药了。


“教养愚顽是一药”,这里所讲的“一药”是一件功德的事,功德是举动,功德成绩了,才气证道、悟道。你们寻常喜好讲禅宗开悟,开悟那么轻易啊?功德不成绩,做人都不可,悟了干什么?何况你也不能悟,纵然悟了干什么?悟了以后再去“误”人,那还得了!


以是,有此机遇将《大藏治病药》这一篇影印发给各人,应该本身再誊录一遍,作为做品德性的尺度,这也是学佛的根本。另有,出家的同砚万万别弄掉了,月朔、十五诵戒时,都要带上来,这与戒行有密切的关系。


《药师经的济世观》



[img=auto,497]http://m.qpic.cn/psb?/V13guTky3pSW2C/dkNr4fVgbZaBwZGc5me61dmOiqKg0UX6217tVvIte1Q!/b/dBYAAAAAAAAA&bo=OQPxAQAAAAAFAOk!&wx_lazy=1[/i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5-2-24 08:38 , Processed in 0.148717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