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小题目大智慧】格律,诗歌的规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6 21: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zDA0hZMWeRh72rH7.jpg


古池塘
田鸡跳入
水声响
—日本俳句墨客松尾芭蕉作


      当我们想到诗歌的时间,我们常常想到独创性和难忘的意象。像诗歌如许秘密而具有艺术性的东西可以按照一套严酷的规则来创作吗?两类诗歌—俳句和五行打油诗—证实这种看似不大大概的组合是大概的。
      俳句是日本古典短诗,原称俳谐(也写为诽谐),俳谐一语泉源于中国,大抵与风趣同义。一首俳句就是一首仔细建构的不押韵的诗歌,整好由17个日语音节构成。它的目标在于捕获刹时和光显的意象,用简简朴单的几句话就创造出情绪和头脑,出现给读者。
      俳句数百年前作为一种新的诗歌情势在日本盛行起来,此中有一个人居功至伟。他叫松尾芭蕉(1644-1697)。他早期取的俳号叫桃青,用以表现敬服中国墨客李白。前者指的是未成熟的桃子或青色桃子,而后者则为白色李子。
      一天,风雨交加,这位诗歌西席坐在一间小屋里,凝思注目窗外一株漂亮的芭蕉。他喜好芭蕉叶子摇摆时发出的淅淅沥沥的雨声。他独处几个时候,写出了一首小诗。下面是该诗的译文(日语原文有17个音节):
      芭蕉在金风抽丰中摇摆—
      夜晚我听淅淅沥沥的
      雨水滴入盆中
      跟他学诗的门生们给这间小屋起了个外号“Basho”,在日语中是芭蕉的意思。不久,他们开始称他们的老师为“芭蕉大家”,他把它作为本身的新名号欣然担当。芭蕉大家开始了游历和观察的生存。他登上城池,穿过丛林,涉过戈壁,深入古战场,绕行海洋,把本身的体验酿成俳句。他的这种以简朴的情势捕获一个单独的艺术刹时的理念在日本敏捷盛行起来,不久整日本的墨客们都开始用这种新情势写诗了。
yEA6jHj46smxriJR.jpg
      写俳句看似简朴,实在不易:传统的俳句必须不多不少包罗它所利用的语言的17个音节。另有一种严酷的俳句情势:第1行必须包罗5个音节,第2行7个音节,第3行也是末了一行再有5个音节。
      在日本的俳句墨客们探求智慧和漂亮的诗歌的同时,爱尔兰正在开创一种风格独特、以韵文情势报告的幽默小故事。这些韵文小故事以“五行打油诗”著名于世。听说五行打油诗(Limerick)是以爱尔兰一个同名的郡来定名的。
      五行打油诗在本质上与俳句完全相反,但布局雷同。俳句是智巧的、诗性的,而五行打油诗完全以插科讥笑的话语构成。现举一例:
      海边有一位老表,
      坐在柱子上歇脚;
      但是当有冷气来袭,
      他放弃本身的坐席,
      还叫了一些抹黄油的热烤面包。
      ——爱德华·李尔(Edward Lear)
      英国画家和幽默作家爱德华·李尔(1812-1888)写了一本这种插科讥笑性子的五行打油诗集。爱德华·李尔的《废话集》1846年出书,给五行打油诗热注入了新的生命。时至本日,它仍旧是一部经典。
    五行打油诗文如其名,有5行。第1、第2行和第五行必须是7~10个音节,全部相互押韵。第3、第4行包罗5~7个音节。留意下边这首五行打油诗的押韵格式(中文翻译只保存押韵格式而忽略了音节规则):
      一位小姐下巴容貌真是出奇,
      和大头钉尖儿简直一个样子;
      她干脆让人磨尖了下巴,
      再买来竖琴一架,
      用本身的下巴奏琴自娱。
      ——爱德华·李尔
      爱德华·李尔和松尾芭蕉的风格大不一样,但他们的创作有两点是共同的:格律和诗意。




H39MQ85M67Ogg6QK.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5-2-24 05:42 , Processed in 0.14280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