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周刊2018.12.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4 09: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朗普把在G20的时间全部“挤出来”留给了中美峰会》: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地时间12月1日在阿根廷G20峰会结束当晚举行闭门晚宴。晚宴时间超出预期,持续了150多分钟。据了解,此次工作晚宴时间延长,主要是特朗普方面所求结果。特朗普被迫取消了12月1日上午同俄罗斯总统普京2个小时左右的会晤计划,并在当天下午出于对“老布什逝世”因素的考虑,以示尊重,取消了在G20峰会结束后召开记者会的计划。这样的话,特朗普就将全部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当晚的习特会。其实在双方出席人员名单公布后,舆论就普遍认为,这次习特会晚宴的成果将比较积极。特朗普让所有对华鹰派和鸽派出席晚宴,也体现了他同中国的和解姿态。
    《这60-90天时间内国内金融市场“大胆做,大胆干”!》:鉴于此次中美达成了一个“90天行动方案”,A股市场仍然有时间“发动积极因素推动行情”。博览财经此前一直强调,内部维稳力量已经取得对包括A股在内的国内金融市场走势的主导权,而恰在此时,外部风险的暂时缓解,则更加刺激了相关行情的上涨动力!此次中美峰会虽然“元首峰会公报内容‘各自表述’”的“悬念空间”,但至少在“此后90天”的时间内,投资人仍然有条件在“乐观预期”氛围下发动上涨行情!值得注意是,周末银监会已确立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直投股市,这为银行存款入市带来新增量值得高兴。另外,期交所下调股指期货保证金及手续费,再次表明监管层“活跃股市”的意图。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热点聚焦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特朗普把在G20的时间全部“挤出来”留给了中美峰会                 
                                 
    【博览财经分析】博览财经认为,此次中美贸易休战符合外界预期。中美接下来将展开高级别幕僚对话,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有望在12月访美谈判。
此次习特会工作晚宴是中美贸易战开始以来,特朗普和习近平首次正面讨论双边关系以及地区和全球局势。
可以说,经过近半年的贸易冲突后,双方都想毕其功于一役,寄望这次习特会能够让两国关系峰回路转。中美双方经济及贸易团队谈判的重启,包括中国政府的书面答复,以及美国副总统彭斯的强硬施压和白宫鹰派幕僚的舆论公关,此前所有一切“抬高声量、提升筹码”的动作,都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
或许真的如特朗普所说,这场贸易摩擦,只有他和习近平能够解决——
习近平12月1日对特朗普说,合作是双方最好选择;
特朗普12月1日强调了自己和习近平的特殊友谊;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地时间12月1日在阿根廷G20峰会结束当晚举行闭门晚宴。晚宴时间超出预期,持续了150多分钟。
据了解,此次工作晚宴时间延长,主要是特朗普方面所求结果。特朗普被迫取消了12月1日上午同俄罗斯总统普京2个小时左右的会晤计划,并在当天下午出于对“老布什逝世”因素的考虑,以示尊重,取消了在G20峰会结束后召开记者会的计划。这样的话,特朗普就将全部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当晚的习特会。
在晚宴开场白中,双方口吻积极,习近平强调合作的重要性,而特朗普则强调,自己和习近平“非常特殊”的关系是双方“可能”最终谈成什么并让彼此都有收获的“最主要原因”
习近平在开场白中提到,自从上次和特朗普总统会晤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很多新变化。中美作为两个世界大国,对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方面影响力巨大且肩负重要责任。他说:“中美合作是双方的最佳选择。我愿意利用这次和总统先生交流的机会,就彼此关心的共同问题和下一阶段中美关系发展规划交流看法。”
特朗普开场白简单提到自己将和“习主席”讨论贸易问题,但他同样提到了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去世,称自己回国后将派空军一号飞往休斯敦,将老布什棺椁运往华盛顿。特朗普还称,自己会和“习主席”讨论来自中国的阿片类药物的问题。
其实在双方出席人员名单公布后,舆论就普遍认为,这次习特会晚宴的成果将比较积极。特朗普让所有对华鹰派和鸽派出席晚宴,也体现了他同中国的和解姿态——
美方幕僚有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财政部部长努钦、幕僚长凯利、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高级顾问库什纳、贸易和制造业政策事务助理纳瓦罗和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
其中,纳瓦罗和莱特希泽是最强硬的对华鹰派。尤其是纳瓦罗,一度主张反对谈判,之前曾传出不在晚餐列席名单。库德罗虽然姿态强硬,但立场更多与财长努钦相近,而且两人都和华尔街精英有一定的联系,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这也是纳瓦罗和库德罗两位强硬派的分歧所在。另外,曾在2017年初主导过对华关系的温和派顾问库什纳也出席了晚餐。
这更能凸显特朗普的团队管理策略。
80多岁的商务部长罗斯此前对中国一直不够强硬而逐渐被特朗普“弃用”,这一次留在国内。特朗普允许纳瓦罗随同出席阿根廷二十国集团(G20)集团峰会及习特会,主要是为了向中方释放强硬的信号。这样也可以制衡一直主张和中国对话的财长努钦,避免主张对话的声音过大,给外界留下美国即将妥协或让步的姿态。
纳瓦罗能够随行应该也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的建议。接下来同中方的谈判,莱特希泽将是主要对话者。
所以,对于接下来的中美贸易谈判,白宫鹰派和鸽派将都有发声的空间。尤其是库什纳和莱特希泽,两人在美墨加贸易谈判中立下汗马功劳,取得特朗普的信任,预计在今后也将通过各自的方式影响中美贸易谈判。
暂时遏止住了中美两国快速滑向新冷战的危险趋势
至于会谈的成果,就是“一场晚宴,中美各表”了——
中方媒体报道,两国元首达成共识,停止加征新的关税。在具体层面上,中美双方将探讨从扩大市场准入到保护知识产权,避免强制技术转让,再到共同反对网络窃密等一系列共同关切的问题。
美方发布的声明意思也很明确:美方原先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明年1月1日后仍维持在10%,而不是此前宣布的25%;中美双方将在90天内展开谈判,如届时不能达成协议,10%的关税则予以提升。
此次会谈的最大成果在经贸共识之外,还在更重要地意义上暂时遏止住了中美两国今年快速滑向新冷战的危险趋势。


                        

这60-90天时间内国内金融市场“大胆做,大胆干”!                 
                                 
   【博览财经研报】博览财经此前一直强调,内部维稳力量已经取得对包括A股在内的国内金融市场走势的主导权,而恰在此时,外部风险的暂时缓解,则更加刺激了相关行情的上涨动力!此次中美峰会虽然“元首峰会公报内容‘各自表述’”的“悬念空间”,但至少在“此后90天”的时间内,投资人仍然有条件在“乐观预期”氛围下发动上涨行情
周末公布的消息显示,习特会如博览财经此前所料,中美间宣布双方停止加关税,并确定了下一步会议的时间。
因此,困扰A股中长期趋势的主要矛盾再次融动,我们维持中期趋势向好的既定判断。
上周五行情最后一小时向上突破,已展示了市场的预期,因此,周一行情上涨是大概率。
值得注意是,周末银监会已确立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直投股市,这为银行存款入市带来新增量值得高兴。另外,期交所下调股指期货保证金及手续费,再次表明监管层“活跃股市”的意图。
鉴于此次中美达成了一个“90天行动方案”,A股市场仍然有时间“发动积极因素推动行情”。(当然要强调的是,有分析认为,美方文件有个90天期限(因为原来也是自明年1.1起提高到25%关税,所以只是缓了60天,但无论如何是留给了国内市场表现的时间)
所以,在明年2月下一轮经贸磋商出炉——3月A股年报季业绩普遍不及预期之前,市场迎来难得的“冬季回血”行情!
与此同时,博览财经注意到,上周五,尽管市场悲观氛围浓厚,但机构资金积极回补医药酿酒、锂电池板块,成为当日市场意外走强的主要推手。且从资金流向角度看,港资尾盘出现了明显北上流入……
诸多迹象表明,机构资金在11月最后一周舆论氛围集体悲观的时候,已开始着手布局。
当然,在这60天-90天的时间内,潜在风险仍然存在——
中美峰会持续两个小时后在“热烈掌声”中结束并合影留念(未计划)。目前看,双方已经达成“休战”,而促成此次暂时和解的因素包括了美国股市大幅调整,华尔街与工商界的大力游说,乌克兰危机上升,中期选举结束缓解特朗普压力,以及中方做出更多政策调整的承诺以及推动开放自主创新的措施。
但美国政治、中美关系依然十分复杂,鹰派盘踞美国权力中心对华虎视眈眈,加之特朗普个性特点,两国关系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变脸”仍有可能。
对于这次会晤的成果,中美方面都进行了通报,但是双方披露的内容存在区别:中美虽然已经达成贸易战休战协议,但是白宫方面披露出来的内容显示,如果双方仍无法谈妥,这可能只是短暂的停火
英国《金融时报》此前也报道称,据三名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方面的首席贸易谈判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率领由30名中国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前往美国首都华盛顿执行谈判任务,时间暂定于12月12日至15日。
其实,中美贸易战这种损耗庞大的经贸较量已经对中美以至世界经济的链条带来了一定影响。发生在阿根廷G20峰会期间的最新一次“习特会”,正在成为这场贸易战的重要分水岭。
中美贸易战的发展脉络似乎已有预示,今次这场“习特会”存在着可能促使中美短暂和解的双边需要与诉求,为贸易战降温,被外界很多观点视为接下来中美之间的必然。
然而,美国全球领导者式的思维早已僵化固守,当下的国家利益至上主义和反国际化潮流亦是甚嚣尘上,对中国当下的崛起必然会在外交策略上继续刁难,因此,中美的角力未来仍有可能会持续十年、甚至数十年。这就要求了中国在这场漫长的竞争中,应该继续努力深化自己的经济转型,以逐渐减少来自美国的掣肘。
当下,特朗普已经清楚地表明了他“非常不可能”取消原有征税计划的决心,而他在这场万众期待的会晤前,就已经多次展示了其自身立场的摇摆和不确定性,甚至时常还会以关税作威胁筹码,这或许令人担心,“习特会”是否就是未来的外交最终定调,这仍不确定。
从特朗普意外的外交风格看,为了政治考虑,这个商人总统绝对有可能像以往那样,对中国表达热情的言辞善意。但不应忘记,自从入主白宫后,特朗普一直视优先推动美国经济为核心政纲,而且当下各项民调数据和美国中期选举的部分选情也显示,美国民众似乎颇为肯定他的经济政策。
因此,特朗普如欲在2020年争取成功连任总统职位,当下便需要继续守住美国的经济景气。但如果他坚持深化贸易战,恐怕美国经济接下来会面临一些不断恶化的困难,这可能会减低他的连任几率;可是,若特朗普能够在当下的“习特会”中,务实而又有诚意地与中国达成一些协议,似乎便可以借助中国增加购买美货的协商,为国内的下一轮经济刺激提供动力,这或许会有利自身连任,也是“习特会”被普遍认为,双方不欢而散的机会不大的原因所在。
不过,眼下美国内部的反华鹰派政治力量不断壮大,加上美国朝野普遍忌惮中国崛起的未来影响力,即使特朗普当下出于政治折现而在贸易战上收手,但将来中美关系恐怕仍会出现新的波折。故此,即使“习特会”如今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回暖协议,很可能也只是类似于短暂的停火,而非真正的停止争端。
中美贸易战的负面效应如今已深深烙印于国际社会,大部分的分析观点都认为,中美磨擦在未来很可能只会持续升温。即使美国接下来愿意转变心态、放下争议,但中美矛盾大前题下的投资者们也早因惧怕而变得更加审慎。因此,中美磨擦的影响在未来很可能会继续制造着负面效应和起伏,中国如若能把握这个时间机会,争取在这期间推动产业转型和经济开放,日后自然可以逐渐避过美国政治不时突如其来的掣肘,不再受外交与经贸霸权的消极攻击所威胁。


                                 
                                           焦点透视
                 



中国一定要和美国抱在一起,你越打就越抱住你不放                 
                                 
    【博览财经特稿】中美贸易摩擦实际上是中美关系重新调整的一个历史性、标志性事件,它是一个事件,标志中美关系将重新调整。
韬光养晦,过去就是装孙子,过去1米高,现在长到一米八了,怎么装?过去不是装孙子,就是孙子,现在装也装不成了,怎么办,到这个时代得应对。
千万不要提“去工业化”这个提法,非洲两个国家,一个埃及,一个南非,就是去工业化残了,不能随便提。
中国现在在亚洲把日本拽住了,在西方把美国拽住了,在非洲把德国、法国拽住,就行了,一起干。只要一起干,最后胜利的一定是中国
而争取最后胜利的关键,只有改革开放。
开放怎么做呢?
1、正确处理好和美国的关系
中美贸易摩擦标志着中美关系重新调整,过去中美关系在未来不可能再维系了,我们心里要有底。有些是不是继续韬光养晦,韬光不了怎么办?过去就是装孙子,过去1米高,现在长到一米八了,怎么装?过去不是装孙子,就是孙子,现在装也装不成了,怎么办,到这个时代得应对。
知道中美关系必须调整了,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搭便车。中美贸易摩擦实际上是中美关系重新调整的一个历史性、标志性事件,它是一个事件,标志中美关系将重新调整。
中国必须要做好,千万不要出现战略失误,一定要搞清楚。美国在评价总统里,排名第三的好总统竟然是里根,我很吃惊。
里根成了最好的总统之一,他在位时把日本和前苏联干掉了。和苏联搞军备比赛,必然要发展重武力。搞重武力必须要养三种人,科学家、文学家、政治精英,搞了双轨制,特供制度。这三种人实行特供,时间都有,老百姓什么没有,结果演变成政治问题,一夜之间完蛋了。
俄罗斯现在这个样子,已经丧失了和美国竞争可能性,两个竞争对手都干掉了,都因为战略失误。当时“广场协议”签完之后,日本转向刺激内需,提供内需。德国是继续提高供给能力,技术创新德国挺过去,日本完蛋了,战略失误。
中国在贸易摩擦面前必须保证一个非常清醒的定义,中国处理中美关系要坚持三条原则——
一是保护中国的经济核心利益,核心利益不能放弃。我们不讲政治,讲南海、台湾,经济上核心利益必须保护,经济核心利益就是中国目前处于整个世界产业链最优地位,这是核心地位。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中国都可以做,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核心利益。中国必须保护世界产业链中最优地位,不能出现任何失误
二是美国在批评中国贸易政治的时候,有些提法是对的,我们要跟着提法改革自己。通过他们的批评来改革内部,刺激我们改革。美国在贸易摩擦中有些提法是对的,像我们搞各种出口补贴,国有经济补贴是对的,我们应该改革。通过他们跟我们的贸易摩擦推动中国内部改革,对的东西我们一定改革,所以应该通过外部贸易争端推动内部改革。
三是不能走向冷战,中国必须和美国要拉近关系。特朗普跟我们干,可以和美国企业界,美国地方政府拉近关系。不能走向中美对立,不能走向冷战,这是原则。中国一定主动的继续和美国抱在一起,你越打,我们越抱住你不放
这次上海进博会来了180家美国企业,上次他们给中国加关税,2千亿要加25%的关税,就是企业反对才加了10%,他们是利益关系,不是别人。千万不要和美国进入冷战状态,一定要加大和美国企业、美国地方政府的沟通,不要走向冷战。
中国绝不能听一些极端人士的话,不要走向中美对立,这是运用。也不断加大各个城市的沟通,要注意这个问题。
这三大原则要处理好中美关系,不要因为贸易摩擦改变中美关系,这三个原则必须坚持。
稳开放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中美关系,不要因为贸易摩擦问题导致我们和美国直接对立,不要走向对立。一定要走向各个层面进一步的融合,因为它是最发达国家之一,要想办法融合。这是所谓进一步稳开放重要问题,处理好中美关系。不要因为贸易摩擦而出现别的想法,而是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好中美关系。
美国现在很艰难,大家不要以为美国都很好,美国比我们还艰难
你们到美国一看就清楚了,中产阶级在美国很难受,蓝领工人20年没有加一分钱。美国3亿多人口,只有1亿多有护照,好多人没有出过国,出去到加拿大、墨西哥转了一圈而已。
我上次和美国朋友说,别看中国北京、上海这样,你开车走一个小时看看,就不一样了。他说纽约、华盛顿开车走一个小时,也差不多。美国国债20万亿美金,和GDP相等的。美国上半年GDP总量是10万亿多一点,今年负债就是21万亿了。美国也需要帮助了,不要走向对立对中国有好事
稳开放的一条,在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之后,进一步处理好中美关系,这是一条。
2、全方位开放市场
中国不能光讲我们是制造业大国,还要加一条,市场大国。只要市场在这里,你还能跑哪儿去?中国不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大国是出口的问题,利益问题。市场大国把所有人套住了,要彻底开放市场。
我们正面开放三大市场——
(1)全方位开放物质产品市场。
全方位开放,释放几个信号:一是在上海组建永久性进口博览会;二是降关税,海南岛整个成为自贸岛。
没有关税了,短期内刺激中国消费,我在进博会看了一下,那么多好产品都是我们想要的。过去价格太高,因为关税太高。关税一旦降下来了,马上便宜了,关税全部降完了,一下子刺激国内消费。
这么多好产品进来,中国人学习能力很强的,不要几年生产一样的产品出来了。中国是山寨大国,长久来讲提高中国供给能力。我最近在进博会转了一下发现,许多东西对中国有很好的作用。只要买进来,中国人学习能力很强,很快会提高中国供给水平
(2)全方位开放服务业市场。
金融、教育、医疗、保险,全方位开放。中国好像很缺乏优教老师,从你们新闻看,你们优教老师老是想扎针,我们菲律宾有10万幼教老师,英语水平极好,又不扎针,菲佣市场开放是很快的事。服务业开放,人要进来,国务院为什么这么急着组建移民局,这些都是移民局的问题。产品是海关的问题,服务业是移民局的问题,成立新的移民局,我们全方位开放服务业市场。
(3)全方位开放投资市场。
最近国务院修改了外资进入中国的负面清单,原来负面清单是69项,现在降到42项。而且这次和中日关系做了调整,大家看到中日正式提出来从竞争关系要变成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日本实际上生产能力很强的,一旦把东南亚市场拉通对中国有巨大的好处。
最近日本调整关系,拉着一起要搞第三方市场,重要的就是建立东南亚和南亚基础设施。中国现在在亚洲把日本拽住了,在西方把美国拽住了,在非洲把德国、法国拽住,就行了,一起干。只要一起干,最后胜利的一定是中国,因为中国人很能吃苦。你那儿干四个小时就休息,我们不用,我们12个小时。
开放投资市场,这次和日本达成协议是很有意义的。我估计要不了几年时间,和日本联合把东南亚摆平,把南亚摆平,对中国有巨大意义。
我们全方位开放市场,三大市场一起开放,让中国成为市场大国,最后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而且我们有能力,14亿人口逐渐富裕起来,所以中国全方位开放市场是对的,这是稳开放要做的第二件事。
3、经营好“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到三大洲两大洋,亚洲、欧洲、非洲。两大洋,太平洋、印度洋。所以注意看,美国急了,封锁北美和大西洋,避免直接冲突。
五年前中国就想到这个问题,一旦美国不让中国产品过去怎么办呢,要找新的出口目的地,找新的投资地,所以起草“一带一路”战略。最近中国开了“一带一路”战略座谈会,把“一带一路”真正变成战略,不是口号。
从国家层面讲对“一带一路”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金融服务做好,所以我们成立亚投行。亚投行目的干什么呢,为“一带一路”做好金融服务。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把基础设施打通。不然产品怎么出去,企业怎么出去?再看欧亚高铁已经开通,现在我们吃的海鲜已经来自印度洋、太平洋了。印度洋和中国这么近了,中国“一带一路”得注意,“一路”既包括印度洋,也包括太平洋。太平洋有情可原,因为和中国接壤。太平洋,我们有局限性的。马六甲海峡就是一个麻烦的事,美国可以完全封锁,封锁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从印度洋上。
三是法律服务。我们成立一个新的法院,“一带一路”法院。“一带一路”法院就是为中国出去的企业服务的,帮助你打国际官司,因为企业要出去。国家经营好“一带一路”,这三件事情一定要做好: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法律服务。让中国企业走出去,尤其是中小企业走出去,所以我们要推动中小企业走向“一带一路”才有意义。
今年我到非洲考察,去了摩洛哥,摩洛哥没有任何产业,就是旅游业,没有任何工业。卖的产品就是中国生产的,所以去了以后一个朋友提醒我,千万别在这儿买东西,都是中国什么的。尤其别买文物,都是中国的。
一个明星非要去买,25万买个东西特高兴,挂在家里显摆,发到网上,结果一个广东企业打电话说那是他们生产的。把中国车床运过去,一开工就能赚钱,没有任何工艺,只要生产就能赚钱,摩洛哥是欧洲人到非洲的主要通道。
中国已经过去了,这么多企业过去了,摩洛哥的税很轻,就一种税,所得税13%,没有增值税。而且劳动力比较便宜,劳动力对你无限制忠诚,只要你给了就业机会,对你非常忠诚。
中国劳动力还琢磨老板钱从哪儿来的,他们从来不琢磨,只会干活。非洲人口爆炸,人很多,没有任何工业制造。实际上大家注意,千万不要提“去工业化”这个提法,非洲两个国家,一个埃及,一个南非,就是去工业化残了,不能随便提。中国之所以能过去的原因,中国工业部门非常齐全,随便都可以过去。
未来的非洲,2050年之后整个世界增长点就是非洲了,亚洲2050年就饱和了。2050年中国成为现代化国家了,中国一饱和整个亚洲就饱和了,未来增长点是非洲,所以我们提前布局是对的,希望中小企业过去,中小企业过去才有意义。
上次碰到一个74年生人提的,一个年轻企业在中国一直搞火力发电厂项目,现在都饱和了,他们没活干了。终于看到土耳其一个地方招标,要建火力发电厂,特别高兴。带两个副总直飞过去,下了飞机场出来要找小车过去,拿招标地方找出租车,出租车都摇头,为什么?这个地方离机场400多公里,没人愿意去。终于找到一辆车,三个人过去,刚下车就发现七八岁小孩抱着大包冲上来了,他们很紧张,是不是人体炸弹。
跑过来干吗?
因为没有见过这么小鼻子的人,第一次见,非要照相
中标之后建得很好,现在那个地方物流、零配件配套全部拿下。中国国际化水平实际是很高的,“一带一路”战略对好多企业很有前途,尤其中小企业。
出去不是大企业,大量中小企业才有意义。中国一定要经营好“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许多过剩产能和中小企业“走出去”有巨大意义。我们现在逐渐会体会到这个问题,最近我看一个文章,证明中国古代没有丝绸之路。
谁都知道“一带一路”是要找个由头才行,没有由头不好说。因为我们古代有丝绸之路,所以我们搞新丝绸之路,叫“一带一路”,结果他非要论证没有丝绸之路!
我们一定要经营好,这是中国下一步的重点。它的面积很大,三大洲、五大洋,亚洲、欧洲、非洲;印度洋、太平洋,多大的范围。
这次好多国家承认中国战略,日本第一次承认“一带一路”,和中国联合起来一起开发“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
俄罗斯也承认,和欧亚战略结合,逐渐形成共识,为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铺平道路,这是重要开放,所以是新的开放。我们不简单是已经走向新的开放阶段,所以经营好“一带一路”。
整体来讲,所谓稳开放这三件事必须做好——
一是中美关系,贸易摩擦一定要处理好;
二是全方位开放市场,让中国人成为制造大国的同时,成为世界市场大国;
三是经营好“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产品和企业走出去做好服务,来完成我们进一步的开放。
这三件事做好的话,中国开放会进入新的阶段。开放反过来会推动国内增长,推动国力的变革,实际越开放,中国观念越变革,越容易推动国力增长,所以稳开放要做好这三件事。
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我们要做好三件事,稳金融、稳增长、稳开放,这三件事都做好的话,中国会度过这三年调整期,走向我们所希望的高质量增长阶段。
现在还不是高质量增长阶段,是调整期,要从过去那个阶段调整到高质量增长阶段。对中国经济的判断,我总体还是审慎乐观,乐观基础是审慎,要做好事才乐观,不然就是瞎乐观。一定要做好这些事,才能走向乐观的目标。(来源:节选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魏杰教授在湖畔大学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最新走势的演讲)


                                 
                                           观察与思考
                 



G20“楚汉争霸”:“全争于天下”不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                 
                                 
    【博览财经特稿】公元前206年(汉元年)十二月,秦都城咸阳郊外新丰鸿门(今陕西西安新丰镇鸿门堡),当时两位楚将——刘邦与项羽进行的一次签约宴会,史称鸿门宴。
此前,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因率先进入关中灭秦,欲以秦王子婴为丞相,在关中称王,引发实力强大的项羽的不满。羽率大军至,破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准备袭击刘邦。
刘邦因势力悬殊,采纳张良建议,结交项羽叔父项伯,请予调解,以作缓兵计,并亲至鸿门会见项羽。在宴会上,项羽谋士范增令项庄舞剑,欲刺杀刘邦。项伯急拔剑起舞,以身掩护,后刘邦部将樊哙带剑执盾闯入卫扩,刘邦得以脱险。
刘邦将关中的统治权出让给项羽,项羽最终满意,打消了讨伐刘邦的打算。
此次宴会对楚汉战争及以后中国历史皆发生重要影响,鸿门宴虽然让项羽获利最大,但此后分封将汉中郡分给刘邦,秦三世未能抵抗住刘邦,使得刘邦吞并关中,并为日后楚汉相争,以及刘邦笑到最后埋下伏笔。
……
在中美贸易战的刀光剑影中,即将在G20峰会上召开的中美峰会,用“鸿门宴”形容可能并不为过。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晚宴,将是中美贸易战爆发后,两国领导人首次会面。上一次习特会,要追溯到去年11月特朗普访问北京,当时两人表现热络,一同游故宫、赏京剧。茶叙期间,特朗普还掏出了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外孙女用中文演唱、背古诗的影片。
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此后中美两国元首再未有过会面,一年之后的再一次习特会,在中美贸易战的胶着之下,也是在之前的几经反复磋商才最终确定。
与历史类比可能不科学,也不严谨。但今天强大的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与当年的项羽何其相似。而之于中国,在最初的舆论战之后,中国就保持了固有的低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在美国的几轮加增关税的制裁动作后,中国只是针对美国采用同等的反制举措,并未主动攻击,也未扩大反制举措
今天的中国,办好自己家的事儿,延续自己的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高。对中国而言,即便作出一定的让步,改变中美关系剑拔弩张的局面,也是莫大的胜利,虽然中方已经一再明确发出做好自力更生准备的信号,但一个稳定的国际局势,对中国而言才是上上之选。这是中国不断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的努力原因。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在27日表示,中美在G20上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中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他列举了改变“窃取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等作为例子。很多观察家认为,中美达成某种一致有比较大的概率,而这将在北京让步的前提下发生。
如果达成协议终止贸易战,这对中国绝对是好事,只要美国吃相不是那么极端的难看,即便中国在明面上作出让步。但国际政治就是如此,对中国来说,只要不触及战略机遇期这一根本,作出一些让步又又何妨?能够坐下来吃个饭,能够走上谈判桌,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楚汉之争,刘邦打了一辈子的败仗,项羽百战百胜,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刘邦得到天下,南面称帝,而项羽被迫在乌江自刎。这之中有其偶然也有其历史必然。刘邦着眼于“全争于天下”,不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更不逞一时的口舌之快,才笑到最后。
项羽则完全不同,他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顽强抵抗惹恼他的,屠之;投降了不听话的,屠之,他一生六次屠城,这绝非一个要问鼎天下之主的智慧。
《孙子兵法》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中国与美国竞争的关键,是首先让自己强大起来,不被对手打败,先为不可胜;这样才有机会打败对手,以待敌之可胜。简言之,中国现在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而不被击败,而不是想着如何击败别人。立足于不败之地,是之谓也。
让自己强大起来,在战略上是守拙,而不是冒进。至于说偶尔的妥协和让步,无伤大雅。当然,守拙不是保守,不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克制自己的盲目和冲动,同时经营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机会,让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
孙子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对现在的中国而言,立于不败,便是胜利。(作者:郑庆军)


                                 
                                           博览视点
                 



12月,还玩不玩啦?                 
                                 
【博览财经研报】A股从10月19日开始的反弹走到11月下旬,逐渐呈现出转趋弱势的迹象,以至于“炒短、做短”的情绪又开始笼罩;
那么,12月的行情会如何呢?还能不能玩啊?
12月大概率是个“各种信号相继被考验”的时期,行情的波动性可能会有所提升,无论是国内的宏观政策的转变、落地、落实,还是国际上中美贸易、全球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收缩等,都会有阶段性的结果。
也因此,各种市场预期也就会逐一被拿出来“体检”,看看究竟是否符合预期,而就在这种“预期检验”的过程当中,行情的波动性也就会有所放大。
但博览财经坚持认为,10月19日的底部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因此,虽然在11月中旬的回调当中,部分资金获利离场,但在指数调整到位后这些资金有望重新入场布局,还是那句话,该抄底就抄底,甭被阶段性的反复迷惑了大趋势……
……
国际方面——
即期看,就在美联储释放出“可能放缓加息节奏”的信号之后,马上就要召开的G20峰会上,中美之间究竟会否就贸易博弈达成什么“停战协议”?
关于美联储加息的问题,坊间分析有不同的解读,仍然有观点认为,“放缓加息”是市场过度解读,但究竟如何12月应该会有更多的信号——
11月29日凌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他和其他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者都认为,美国经济前景稳固,利率“略低于”中性利率水平区间
市场普遍认为,鲍威尔的讲话意味着,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今年12月加息一次后,明年下半年可能就结束加息
此番讲话后不到十分钟,美国金融资产价格开始有所反映,美股三大股指全线大涨。
但遗憾的是,虽然美股涨势蔓延至亚洲股市,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主要股指开盘跳涨,随后就回收涨幅。
而A股更是在尾盘出现跳水……
而在中美峰会前后,虽然仍然会有些互相“叫价”式的博弈,但双方都在找机会“降低博弈烈度”,这也是双方的“共识”,是否还会有什么“幺蛾子”,马上也会有“结果”……
28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正在研究所有可用的工具,将从中国进口汽车的美国关税提高到40%,与目前中国对美国制造的汽车征税水平相当。
2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对此提醒道:频频喊话、挥舞大棒于事无补。
国内方面——
我认为,如果说10月是宏观政策的“相继转变”阶段,那么11月就是这些新政策密集“落地”的阶段,而12月就是对这些“国内政策利好”的考验时期
需要强调的是,12月还会有政治局年终总结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磅会议(以及传说中的“N中全会”、“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会”等)。
但由于10月中下旬以来宏观政策已经相继做出了明显的调整(有些甚至是“方向性”的转变),12月的相关会议上估计不会再有重大的新政策,或重大的政策改变。很可能多是对10月以来一系列新政策的延伸、发展与落实
换言之,12月的相关会议,更多会起到与10月以来相关政策路线“相互验证、相互烘托”的效果,究竟是会起到“进一步强化”10月以来政策路径,使得诸多政策“正向共振”的效果,还是会出现明显变化,或者落实不力,而出现“不及预期、红利抵消”?
在此前的研究当中博览财经指出——
此前的11月,很可能是国内外市场短中期走势的一个“分水岭”——在一系列“维稳政策”扶持下,长期低迷的A股市场“稳定性”开始提升;而随着经济数据的回落与欧美内政的变化,此前狂飙突进的海外市场“波动性”开始大幅提升。这种状况,很可能会延续到11月底“美国中期选举”、G20上系列“元首峰会”,以及中国国内相关高层会议等,逐一明晰各自的政策导向与经济走势之后,上述格局的变化,才有可能重新面临抉择、市场将再次面临“阶段性走势”的再评估!
即将到来的12月,大概率是个“各种信号相继被考验”的时期,行情的波动性可能会有所提升,无论是国内的宏观政策的转变、落地、落实,还是国际上中美贸易、全球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收缩等,都会有阶段性的结果。
但对A股中长期行情而言,随着10月中下旬以来国内宏观政策“转向积极作为”,国内积极因素已经完成对海外风险因素的“截胡”,成为主导A股行情中长期走势的决定性力量!无论是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都已经转入“政策落实、预期向好”的阶段,A股中长期上涨大趋势已经确立,虽有阶段性的反复,但大方向已经难以逆转!
博览财经坚持认为,10月19日的底部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因此,虽然在11月中旬的回调当中,部分资金获利离场,但在指数调整到位后这些资金有望重新入场布局,还是那句话,该抄底就抄底,甭被阶段性的反复迷惑了大趋势……


                                 
                                           决策参考
                 



美国经济也呈现出“危机前状态”,全球市场明年可能更残酷!                 
                                 
【博览财经研报】此前,虽然其他几家主要经济体相继面临经济增长放缓、乃至下行的压力,但美国经济却一直相对“亢奋”,但近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经济也开始逐渐暴露出其内在的“风险性”,GM(通用汽车)、GE(通用电气)这两大“美国制造”巨头相继出状况,或许预示着美国这个全球经济增长“最后的堡垒”,也要出现裂痕了——
◆一方面,通用汽车裁员和关厂可能只是打了个头,在美汽车制造商还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周一,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表示,将于明年年底前在全球范围内关闭7个生产基地,包括位于美国俄亥俄州、密西根州和马里兰州以及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奥沙瓦的五个工厂,以及北美以外的两个工厂,还将裁掉15%的受薪员工,裁员人数或达14700人,惨烈程度大超市场此前预期。此前通用已宣布,将关闭位于韩国群山的装配厂。
美国汽车生产商处于满负荷生产的状态,产能过剩意味着更多在美的汽车工厂可能会面临关闭。
◆与此同时,另一家“美国制造”巨头,通用电气(GE)在过去一个月中,稳步下台阶成了其股价表现的主旋律。通用电气(GE)因海上油气开采行业陷入困境,令直升机租赁需求大幅下滑,美国一家租赁公司因此破产。而在GE资本商誉中,同样业务的占比高达75%,分析师就此发出警告,导致GE一度跌超4%,股价直逼金融危机期间低点。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已经处于新一轮下行通道,风险资产将承受压力,2018年很可能是自上世纪70年代早期以来金融市场遭受的最艰难的一年,各类资产几乎都被抛售。糟糕的是,2019年看起来也好不到哪里去,反倒可能更残酷……
2018,一个全球金融资产黯然失色的年份
全球最大原油对冲基金掌门人在今年春天的时候还自信满满地看多油价,认为100美元不是梦,甚至300美元“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现在,布伦特油价跌回了60美元,WTI油价更是徘徊在50美元附近。这令该原油对冲基金10月份蒙受了公司史上最大的单月浮亏。
2018,一个全球金融资产黯然失色的年份,股市、债市、大宗商品、外汇市场,无一幸免。
而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投资人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悲观预期,这一点在全球贸易领域显示得更加突出——
世贸组织(WTO)对四季度和2019年全球贸易发展态度悲观。WTO贸易指标显示,世界贸易四季度继续放缓,连续两个季度如此。WTO总干事阿泽维多表示,还有很多弹药没使用,国际贸易摩擦远未结束,还将蔓延到其它领域
WTO这项指标追踪的所有7个贸易驱动因素全部下跌,整体数据为98.6,创2016年10月以来新低,前值100.3。这一数据低于100,即意味着贸易增长低于趋势水平。
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普遍调整,归根到底是全球需求缺乏支撑,过去十年中国都是全球经济增量需求的主要来源,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一个佐证是,今年来,日本机床对华订单数一路下滑,已从去年11月412亿日元的高位萎缩了逾60%
与此同时,欧洲、日本经济也大幅转弱,美国经济很难逃离全球经济的大周期。而此前一直“杠杠的”德国也“蔫”了:三年来首次出现了萎缩、而关键指标更的创四年新低,欧元区经济11月继续下行,“火车头”德国出口失速,经济疲软正从制造业传染给服务业。
更要命的是,此前“风风火火”的美国经济也已经正处危机前状态,海外股市真正的暴跌还在后面!
分析家准备把通用电气这种濒临破产的美国大公司也归入“活死人”之列。从今年年初起,这个工业巨头的股票价格下跌了56%。现在,通用电气的市值还不到2007年的三分之一。三季度,公司报告亏损230亿美元——相当于其市值的三分之一。整个2017年,通用电气的亏损也“只有”60亿美元。
通用电气的财务指标严重恶化,其市值暴跌,总价值还不如债务水平。该公司用于发展的资金会越来越少,因为大笔资金不得不用来偿债。
美国股市近几个月来经历了一连串下跌,金融学家警告,真正的暴跌还在后面,它将发生在2019年。市场形势与2008年危机之前相似,美联储收紧货币信贷的政策令大批僵尸公司无法生存,这或将扼杀经济
美国最大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的分析师认为,美国经济将在明年年初感受到今秋股市暴跌的影响。到明年二季度,股市震荡的负面影响将“吃掉”0.75%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10月股市波动只是明年即将迎来的市场危机的预演。危机将至的原因之一是指数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和其他被动型基金太多。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已经处于新一轮下行通道,风险资产将承受压力,据德意志银行统计,截至11月中旬,在所有70个资产类别中,多达70%都出现了美元计价的投资收益为负值的情况,接近1920年创下的84%历史记录。
因此,今年很可能是自上世纪70年代早期以来金融市场遭受的最艰难的一年,各类资产几乎都被抛售。
2019年看起来也好不到哪里去
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去年只有1%的资产类别收益为负数。
尽管确实有一些因素可以令明年上半年的股市下跌有所缓和,但从长期来看,熊市依然在。
2020年中早期美国发生经济衰退的幽灵会在明年上半年影响股票市场。未来12个月,全球股票市场仍存下行风险,糟糕的表现预计将在明年下半年集中爆发,因为届时投资者会将下一轮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反映在股价上。
9月时,标普500指数还在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到了10月市场就“变脸”了,大盘陷入调整区间,三大指数近期一度回吐今年所有涨幅。
欧洲股市、韩国股市、中国股市早就进入了调整甚至熊市区域。中国深证成指和中小板指数今年的跌幅都超过了30%。香港恒生指数的年内跌幅也超过了10%。
大宗商品普跌,原油领衔,其价格今年跌掉了三分之一。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全线贬值,连屡屡创造出神话般起死回生行情的比特币都跌破了4000美元。十年期美债价格走低,收益率升至十年未曾见过的高位。
过去一个多月以来,国际油价暴跌让全球油气股大举蒸发1万亿美元市值,仅埃克森美孚就损失了350亿。
市场风险情绪遭到了严重破坏。就在此时,高盛和美银美林相继喊出了一种短期避险策略:持有现金。


                        

中国进口降至四个月低位,原油之后铁矿石也快被“拉下水”!                 
                                 
【博览财经分析】受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乃至下滑拖累的,不仅仅是原油,铁矿石估计也快出状况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黄金再次成为“乱世一枝花”,即将“王者归来”……
11月27日,内盘期货普遍下跌。焦炭期货主力合约一度跌3.4%至2064元,为7月23日以来最低。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最多下跌5%至459元,为7月11日以来最低。对全球市场来说,2018年是铁矿石价格的顶点,花旗集团预测铁矿价格从目前为止到2021年都将呈下降趋势
经济数据方面,11月27日周二,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80.2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比9月份放缓0.5个百分点,并创七个月以来新低。数据放缓,主要是受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回落、上年利润基数偏高等因素影响。
◆国内经济方面,11月至今,生产端基本稳定,需求依旧疲弱——
1)下游:房地产销售增速回升,土地供应、溢价率上扬,土地成交下跌。
2)中游:高炉开工率小幅下降、发电煤耗增速略有回升,水泥价格小幅上涨,动力煤价格小幅下降,螺纹钢价格有所回落。
3)上游: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铁矿石和铜价回落。
4)食品价格:蔬菜价格、猪肉价格回落。
5)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和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
博览财经注意到,在宏观预期越来越悲观的当下,内盘期货选择了抛售作为情绪宣泄的方式。在供给侧逐渐放松的情况下,投资者正在担心经济下行压力叠加供给放松,将逆转基本面。
最新的一系列经济数据都反应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特别是在10月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对中央银行债券科目环比增加3800亿元,大概率能够证实十月底央行进行了正回购操作的传闻。
这让投资者对于未来通过货币政策“放水”来托底经济的预期有所打破,叠加钢价现货的继续下跌,引发了黑色系市场的崩塌。
◆全球大类资产:全球股市下挫,大宗商品主要品种下跌。
博览财经注意到,花旗集团分析师在最新研报中表示,今年或许是大宗商品“最后的欢呼。该行预计,基准铁矿石均价明年将跌至每吨63美元,2020年为60美元,2021年为55美元,而澳大利亚动力煤和炼焦煤价格也将下跌。
近期,铁矿石价格连续出现大跌。花旗集团更是简单明了地指出,2018年是铁矿石价格的顶点,该行预测铁矿价格从目前为止到2021年都将呈下降趋势
花旗集团预计,基准铁矿石均价2019年将跌至每吨63美元,2020年为60美元,2021年为55美元,而澳大利亚动力煤和炼焦煤价格也将下跌。
截至11月27日内盘期货收盘,铁矿主力合约大跌3.72%,锰硅跌2.83%,焦炭下跌2.67%、热卷、线材、螺纹等均收跌。
本周一(11月26日),内盘期货同样遭大规模抛售,黑色系大跌。而上周五(11月23日)黑色商品几乎全盘飘绿,铁矿石大跌超3%。热卷、焦炭等同样大跌。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需求在冬季限产前仍然保持强劲势头,但中国10月份铁矿石进口量仍然降至四个月以来的低位,反映出主要供应商的出货量减缓。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0月进口了8840万吨铁矿石,创6月份以来最低,比9月份的9347万吨低5.4%。前10个月,中国进口铁矿砂8.92亿吨,累计减少了0.5%,进口均价为每吨456.1元,下跌7.1%。
国泰君安花长春团队认为,大宗商品暴跌,除市场避险情绪、汽车需求偏弱外,也因中国为稳增长而对环保政策不再一刀切关停。
摩根士丹利在10月1日给投资者的信中提到,中国的铁矿石需求量今年将达到12.8亿吨的顶峰,然后到2023年逐渐降至11亿吨。需求下降主要受到粗钢产量下降和废钢使用量增加的推动。该行预计,2019年铁矿石价格为61美元/吨。
博览财经认为,唯一让人“安心”的是,黄金看来是“王者归来”了,由于金融市场充满不确定性,限制了美国2019年的经济增长,法兴银行认为,黄金可能在2019年回升至1350美元水平。与此同时,赤字大幅扩大、美联储很难过于激进地收紧货币政策都给美元带来压力,这将利好黄金。


                                 
                                           新闻视点
                 



一片挞伐下,被基因“编辑”的炒作,就别玩了……                 
                                 
【博览财经研报】受“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影响,A股、港股上那些与“基因”故事有关的个股、板块,都随着上蹿下跳。
这次“编辑部的故事”,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相关板块、个股,还有继续讲下去的可能吗?
对此,笔者认为,这次“编辑”过的炒作行情,大概率是不可能持续的,但就整个基因、生物产业链来说,作为整个“产业升级”大战略当中的关键一环,仍然是中长期投资的关注焦点,值得投资人持续跟踪!
但此次被基因“编辑”过的行情,俺们还是别玩了……
一个“理工科”的故事,已经被上升到“文史哲”的高度,这已经无关“编辑故事”究竟对相关行业有无“科技红利”,而是这种“设计婴儿”的“大胆探索”,已经变成了“没有良知的人类实验”……
在这种背景下,相关“编辑故事”将更多受到来自“政策合规、道德压力”等方面的严厉约束,短期内,无论基因科技究竟有如何“好故事”,估计都难以凝聚市场的炒作预期。
在铺天盖地的“否定、质疑、谴责”浪潮之下,股市上那些粘上毛比猴还精的快刀手,估计早已“获利了解,抽身离场”了……
炮轰、调查、报案……
26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刷屏,吃瓜群众被“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疾病预防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所震撼,但是医学界的专家却对该项研究颇为质疑,逾百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对其进行“炮轰”。
26日深夜,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回应称,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27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总经理程珍对e公司记者表示,医院怀疑贺建奎报告作假,已经向警方报案
27日晚,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就“基因编辑婴儿”消息发表声明称,高度关注此事,坚决反对任何个人、任何单位在理论不确定、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伦理法规明确禁止的情况下开展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
此前,科技日报向国家卫健委了解到,目前我国对此类研究采取备案制,需要到相关网站进行备案,但贺建奎所进行的这项基因编辑婴儿手术并未备案
而南方科技大学形成如下意见——
一、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副教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
二、对于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
三、南方科技大学严格要求科学研究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和遵守国际学术伦理、学术规范。学校将立即聘请权威专家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深入调查,待调查之后公布相关信息。
解决了可行性再考虑合理性的“先斩后奏”,是不负责任的
中国科学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研究员李劲松表示,“对生殖细胞进行强行突变,是非常危险的”!他说,在基因编辑中,采用不同方式会产生不同后果,被编辑的基因有些功能可能消失,但也可能产生一些新功能,这是现在的技术手段还无法完全控制的
“就这样贸然诞生两个小生命,她们完全没有自主选择权,这是对她们的生命与健康的极端不负责任”。
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
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6日报道,华裔科学家、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发明人之一张锋呼吁全球停止利用他发明的这一技术来"制造"基因编辑婴儿。
张锋在其声明中称:基于现有的技术,我赞成停止对胚胎的编辑
张锋表示,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研究风险大于益处,他支持全面停止对胚胎基因的编辑。
同时,他对此项研究缺乏透明度表示“非常担心”。
2015年,国际研究协会称,没有“拟申请(项目)适当性的广泛社会共识”,对任何与生殖相关的基因编辑都是不负责任的
“解决了可行性再考虑合理性的‘先斩后奏’,只是不负责任。”
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玲向证券时报·e公司表示,这两个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给法律、伦理、道德等出了一个大难题。
刘玲表示,从法律伦理上来讲,假如基因编辑实验失败,又如何处理错误基因的婴儿?婴儿长大如果要繁衍后代,其自身特殊基因可能影响后代人类基因,那么,他们结婚生育等民事权利是应当保障还是限制
此次试验并没有新的贡献,新闻噱头大于技术贡献
此前关于AI失控的那则新闻:在智能对话机器人项目,两个聊天机器人发展出了人类无法读懂的语言。对于人类自身的改造,风险可能还不像失控的机器人,所谓“拔掉插头”就可以停止了
还有人指出,我们已经可以有效阻断艾滋病毒的母婴传播,这项研究不仅必要性值得商榷,而且还可能带来风险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则质疑该项目程序涉嫌违法。张新年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批准和许可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在基因测编辑领域立法还存在一定空白,相关概念没有明确,比如基因编辑后的胚胎是否属于人体,是否可以发展至胎儿降生等。
清华大学全球健康及传染病研究中心与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对媒体表示:对健康胚胎进行CCR5编辑是不理智的,不伦理的;CCR5编辑不能保证100%不出错之前,是不可以用于人的;HIV感染的父亲,和健康的母亲,100%可以生个健康和可爱的孩子,根本无需进行CCR5编辑
此外,本次试验对象是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个婴儿并未编辑成功,也是令人担忧的另一因素
就这个案例来看,根据美联社的报道,这次的双胞胎里,至少有一个没有完全编辑成功,也就是说这个孩子没有获得真正的抗性。没有抗性,却还要遭受了编辑过程以及脱靶风险,这意味着这个实验还是有相当的安全和伦理问题。
从技术上来说,此次试验并没有新的贡献,新闻噱头大于技术贡献。近年来被发现用于编辑基因的技术CRISPR-cas9,多用于治疗成人的致命疾病。但编辑精子、卵子或胚胎是不同的,这种变化可以继承。在美国,临床应用是不被允许的。
或许正因如此,深圳市卫计委表示,将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
伦理管理:仅限于14天内的胚胎,研究后销毁,不能出生
媒体报道显示,一个医院是否有权批准这一涉及人类生殖和基因改变的重大研究,值得讨论;而且,即便一个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可以批准此类试验性临床治疗,根据惯例,也要上一级部门批准。
目前的信息是,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并未收到这样的报备,更谈不上批准。因此,这一研究可能存在伦理监管的重大失误、失察和失职
在理论上,这一研究也有伦理缺陷,即团队违背目前国际上主流医学界对基因编辑胎儿的约定俗成(不成文法)和成文法。对于人类胚胎,目前国际上的伦理管理是,可以研究,但仅限于14天内的胚胎,研究后需要销毁,更不能让其出生
即便走在世界人工生殖技术前列的英国,目前法律也不准许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生。现在,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出生,说明中国走到了世界前列,但是这后面的伦理基础却显得空虚和不坚实
现在研究中透露的结果已经让人担忧:在有关试验中,只有超过44%的胚胎编辑有效。这也意味着,这一基因剪刀CRISPR/Cas9具有很大的不可靠性,可能脱靶
具体到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上,就有可能对编辑CCR5基因(靶基因)脱靶。而且,脱靶后,即便当时能检测出来,也可能会浪费很多的胚胎,给病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但是,如果不能当时检测出来,到婴儿长大后,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或危及其生命。而且,基因剪刀CRISPR/Cas9的脱靶现象已经为中外大量研究所证明,估计为40%-70%
另一方面,对于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还有一个重大的理论陷阱,即选择修改CCR5基因是否就可以完全避免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的T细胞
对人的研究发现,具有CCR5基因变异的群体固然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比例较少,但在动物试验中不具有这一效果。而且,即便是人,也并不意味着CCR5基因变异能确保百分之百不患艾滋病。所以,建立在改变CCR5基因之上的基因编辑婴儿是否能完全预防艾滋病,也需进行更多的检验。
基因编辑婴儿:法律明确禁止,各国共识“不得用于妊娠”
2015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以及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和《科学》杂志随后均发表评论性文章,呼吁科学家们暂时不要进行人类胚胎DNA编辑的研究
有分析称,此次基因编辑婴儿的成果未在任何学术期刊上发表,这意味着该研究并未经过任何同行评议的通过。港大艾滋病研究所所长陈志伟于告诉澎湃新闻,对于没有科学论文正式发表的消息,不应当“胡乱宣传”
原卫生部在2003年7月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明确规定“禁止以生殖为目的对人类配子、合子和胚胎进行基因操作”
可见,不以生殖为目的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研究是可以进行操作的。
2003年12月,由中国科技部和原卫生部制定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明确规定可以以研究为目的对人体胚胎实施基因编辑和修饰,但必须遵守14天法则。
“14天法则”是指该指导原则第六条,明确规定:进行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必须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一)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
(二)不得将前款中获得的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它动物的生殖系统。
也就是说,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等技术、在研究范围内获得的人类胚胎,“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
可见,贺建奎这项以生殖为目的并进行了一个妊娠周期的试验研究,已经违反了法律
此外,一些行政法规也明确禁止此类技术应用在临床研究上。《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第二条规定:“医疗机构禁止临床应用安全性、有效性存在重大问题的医疗技术(如脑下垂体酒精毁损术治疗顽固性疼痛),或者存在重大伦理问题(如克隆治疗技术、代孕技术)。”可见,在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未确立的情况下,基因编辑技术是禁止进行临床研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4-29 22:29 , Processed in 0.171935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