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高层决策周刊2018.12.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0 09: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官方、华为、中兴为何都未对美国“出口管制法”提出异议?》:思考华为事件以及此前的中兴事件,一方面应该避免民族情绪,回到法律层面进行分析判断,另一方面应该避免陷入自力更生思维模式,坚持对外开放与合作发展的基本国策。中兴事件爆发后,中兴公司与中国政府自身都没有对美国政府是否有权对此类行为实施制裁提出异议,只是认为美方对中兴的制裁过于严厉。而此次,无论是中国官方还是中兴、华为管理层,对相关企业的相关业务应遵守美国《出口管制法》问题都没有异议。中方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消除美方对中国总体战略走向的担忧,争取美方放松技术封锁,从而改善两国关系,改善自己的发展环境,促进国家更好地发展。
    《美国究竟在害怕什么?中国在以这种策略超越它!》:华尔街大佬开始向特朗普进行了集体施压,特朗普不得不停止与中国的贸易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美“握手言和”了,但是和其它各方都没有完!美国资本的实体部分是高科技和汽车,这个产业是和欧盟、日韩是高度重合的——美国资本的汽车和高科技(大飞机、芯片等)进不了欧盟和日韩——所以美国政府和它们在高科技领域打贸易战不仅仅符合美国政府的利益,也符合美国资本的利益!在G20峰会之前,特朗普接受了采访的时候说:甚至欧盟,我们正在对付欧盟,要寻求一个公平的协议,他们几乎与中国一样坏,只是规模小一些罢了。我想说,欧盟与中国的唯一区别就是规模。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热点聚焦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吴敬琏:克服“系统性危机”的关键在于改革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吴敬琏认为,经济运行出现“跷跷板”式状态,决定性解决因素在于改革。要解决目前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速与杠杆率之间平衡难以掌控的状态,根本解决方法就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建立一个能够激励创新和创业的环境,“继续坚定地推进我们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210%2F1544371733645808.jpg
    【博览财经特稿】12月2日,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举办的“致敬40年·我们的奋斗——礼赞影响改革开放进程的企业领袖”活动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被评选为“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致敬人物”。
当吴敬琏慢慢走上舞台,全场爆发出掌声。这位与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相伴一生的经济学家以低沉而坚定的语调,再度谈及改革。
吴敬琏在演讲中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我们的改革催生了一个市场经济的初步框架”。在这一框架的指引和多方力量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的巨轮乘风破浪。
而要解决目前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速与杠杆率之间平衡难以掌控的状态,根本解决方法就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建立一个能够激励创新和创业的环境,“继续坚定地推进我们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
吴敬琏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学界泰斗、经济学家的良心。他的一生都在推动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他曾参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确定和提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法的确定,进入21世纪后不断呼吁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他也为推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改革产业政策以及建设规范有序的证券投资市场等问题不断建言献策。
作为颁奖嘉宾,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向吴敬琏提问,“我们国家的科技怎样才能加快发展速度,追赶世界科技高水平?”
“最重要的不外两条,一条就是通过改革来创造一个能够激励创新和创业的环境。中国十几亿人,人才有的是。不是人才难得,而是人才能够发挥的作用,它的环境的建造是有相当的困难。第二条,就是开放,要和业界的各个方面的人士一起,在竞争中又有合作,把科学和技术的革命推向前进。”吴敬琏回答道。
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是,夫人周楠在整场活动中一直陪伴在吴敬琏左右。两人相识于1951年,1956年结婚,已经携手走过60多年。
在夫人、企业家和现场观众的注视中,吴敬琏再一次为改革疾呼:“改革仍未有穷期,让我们共同努力。”
……
以下为吴敬琏在2018(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发言整理——
在我看来,我们改革40年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我们的改革催生了一个市场经济的初步框架。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的初步框架和我们今天在座的企业家在一起,和我们亿万的农民工在一起,和我们许多有改革意志的干部官员们在一起,推动了中国经济这个巨大的航船乘风破浪。
今天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也是怎么继续改革开放的事业。
我们在座的企业家都知道,现在我们面前存在许多困难,企业家和普通大众一样,有很多困惑、纠结。
在我们经济运行中间出现了一种很难对付的运行状态,也就是说一方面经济增速在下行,另一方面债台高筑,杠杆率居高不下,还蕴含着发生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
于是,当你希望把这个经济增长的增速稳定下来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发货币,增加需求。可是这样一来,这个杠杆的另外一面就翘起来了,就是杠杆率继续升高,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在增大。
当你要去杠杆的时候,这个经济增长的增速就会下来,需求就会减低,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叫做“翘翘板”式的运行状态。
怎么能够解决这样一个两难的问题?出路有没有呢?从40年的经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出路是有的,这个出路就是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这样就可以避免这两难的问题。
可是决定经济能不能够有效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能不能建立一个能够激励创新和创业的环境。这个环境也就是说从4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决定的,通过改革建立一个成熟的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环境。
所以决定的因素就是继续坚定地推进我们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
为了推进这个改革,我们这些理论工作者要跟广大的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一起,来研究我们面对的所有问题。当然,我们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但是如果没有诸位的参加很难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道路。
我最后要说的就是,改革仍未有穷期,让我们共同努力。(《中国企业家》记者 王雷生)


                        

邓小平:高级干部的思想解放具有决定性意义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重温60年前邓小平的这一重要讲话,对于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很有启发意义。地位与角色决定人的视野,使命与担当决定人的思想。“思想解放,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思想解放,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决定的意义。后来者可以居上,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新时代总有新语言。”思想解放是改革开放的先导,也是改革开放时代的最强音,是战胜一切困难、取得一切伟大成就的最有力的武器。邓小平在这次讲话中指出,思想不够解放,落后于群众,远离实际、远离群众的结果,就是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当时,邓小平紧紧抓住思想解放的“关键少数”,指出:“思想解放,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思想解放,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决定意义。”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210%2F1544371920317894.jpg
    【博览财经特稿】地位与角色决定人的视野,使命与担当决定人的思想。1952年,邓小平由西南局第一书记到中央任政务院(国务院)副总理。由此,他的工作视野、他的理论思考与地方工作时,大不一样。《邓小平文集》中卷,有三篇文章,即《按照中国的情况写中国的文章》《军队到地方到群众那里去取经》《军队的立脚点要放在准备打仗上》,实际上是邓小平1958年7月19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上的一次讲话。
“思想解放,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思想解放,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决定的意义。后来者可以居上,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新时代总有新语言。”
思想解放是改革开放的先导,也是改革开放时代的最强音,是战胜一切困难、取得一切伟大成就的最有力的武器。邓小平在这次讲话中指出,思想不够解放,落后于群众,远离实际、远离群众的结果,就是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当时,邓小平紧紧抓住思想解放的“关键少数”,指出:“思想解放,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思想解放,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决定意义。”
邓小平为什么强调,高级干部的思想解放具有决定意义呢
其一,他说:事实证明,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条件,同样的人,由于思想解放,方法问题解决了,效果就完全不同。这是思想、方向、方法对了的结果。思想、方向、方法是互相关联的,是一个整体。他举例说,毛主席拿出来的东西,就包括着思想、方向、方法。思想对头了,方向、方法就对头了。
其二,他强调:所谓思想对头,就是打破迷信,从中国自己的实际出发,去想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教条主义者、经验主义者不从实际出发,所以非犯错误不可。
其三,他指出:思想一解放,共产主义风格又发扬起来了。邓小平举例说,修怀柔水库和十三陵水库,数百里以外的农民,自己带着干粮去参加劳动,根本不问挖一个土方多少钱。农民说,他们有事我们来帮助,我们有事他们也会来帮助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这就是共产主义风格。人民群众一旦掌握了毛主席思想,力量大极了。
思想解放的关键是要解决实践新难题、现实新问题,解决问题就需要有新语言、新思想。邓小平指出:思想解放,破除迷信,后来者可以居上。毛主席说,马克思是不是可望不可及呢?也不要那么迷信。邓小平强调:“马克思有他那个时代的语言,我们有我们时代的语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新时代总有新语言。”
“要敢想、敢说、敢干,富有创造性。要在自己的纸上写出自己的好文章,完全可以设想,在某些方面会比苏联写得好,写得更美、更漂亮。”
60年前,邓小平就大力提倡敢想、敢说、敢干。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国家的特点是一穷二白。穷要干革命,白好写更好的文章、好画最美的图画,这是个好条件。我们要用好这个条件,不能硬搬外国的。学习苏联是不错的,应该学。但是,停滞不前,思想就会僵化。我们不能都跟在人家后面走,要有自己的创造。要敢想、敢说、敢干,富有创造性。如果外国没有的话,我们就不能说;外国没有的图,我们就不能画;外国没有的字,我们就不能写,那么我们就永远不能超越别人,就不能对世界作出我们的贡献。要相信我们有很多好的条件,可以干别人不敢干的事情,也可以做得比别人要好。
那么,怎样才能超越别人,对世界作出贡献呢?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
一是我们必须尊重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原则、普遍规律。但是光这样不行,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规律和我们自己的特点、实际结合起来。普遍规律是大同,否认大同就是修正主义;否认自己的特点和实际,就是否认小异,就是教条主义。犯修正主义错误,我们建不成社会主义;犯教条主义错误,我们的事情同样会遭受失败。
二是只有认清自己的特点、自己的实际,才能把革命搞好,才能把建设搞好。中国革命就是要按照中国的情况写中国的文章。毛主席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领导我们搞革命,是在中国的纸上写的一篇中国文章。
三是我们要以自己为主,要在自己纸上写出中国自己的好文章,在某些方面会比苏联写得好,写得更美、更漂亮。搞建设应当同搞革命一样,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当然也包括别国的经验,首先是苏联经验。他们的经验是三部分:一部分是完全可以用的,叫普遍真理;一部分是只能作参考的,就是它本国适用,不完全适用于我国;还有一部分是错误的,如斯大林忽视农业,不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吗?因此,要善于吸取他们的经验。但是,我们要以自己为主,要在自己纸上写出中国自己的好文章。有这种精神,可以比别人写得好。因此,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有自卑感。在世界上,我们有自己的贡献;在社会主义阵营里,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贡献。
“要用和平的形式,用发展速度来比垮帝国主义,战争可能打不起来,而且越往后越难打。世界上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很多,我们中国人就天不怕地不怕。”
邓小平是世界公认的战略家,这次讲话,他作出了改写历史的两大战略判断。
其一,要用和平的形式,用发展速度来比垮帝国主义。1950年代后期是美苏冷战对峙,全世界处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邓小平纵观天下大势,明确提出“用和平形式”“用发展速度”,“用比垮”而不是“打垮”战胜帝国主义,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论断。这个论断的核心是“用发展速度比垮帝国主义”,当时的“帝国主义”何其强大,诸如美、英、法等等,怎样超过他们,如何比垮他们,在邓小平看来,只能用“发展速度”。半个世纪后,当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超过其他发达国家时,我们不得不敬佩邓小平当年的高瞻远瞩。
其二,战争可能打不起来,而且越往后越难打。1950年代世界大战风云密布,邓小平作出了英明的战略判断,他分析说:一是帝国主义现在是矛盾重重,内部不统一,气不足。二是你怕,他也要打,他要打,我们也不怕。我们的国防力量,无论国际形势如何,都要加强。加强国防,无非是三个内容:一个是常规装备、常规军队;另一个是人民;再一个是尖端技术,就是原子弹和导弹。三是归根结底,还是人民最厉害,还是靠人来打胜仗。因此,我们的军队还是要讲思想、讲政治。今后,有了原子弹还是要这样。总之,不发生战争,我们好好建设;发生战争,我们就打完了再建设。四是我们中国人睡得着觉,是乐观主义者。世界上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很多,我们中国人就天不怕地不怕。现在,我们就是要把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搞好。国家有了经济基础,军队这一套搞起来就快。我们几年来就是搞这个事情。把我们国家建设好一些,把我们军队建设好一些,加上物质准备、精神准备,思想上不要放松,这样遇到任何情况,我们都应付自如。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重温60年前邓小平的这一重要讲话,对于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很有启发意义。(来源:学习时报)


                                 
                                           焦点专题
                 



官方、华为、中兴为何都未对美国《出口管制法》提出异议?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思考华为事件以及此前的中兴事件,一方面应该避免民族情绪,回到法律层面进行分析判断,另一方面应该避免陷入自力更生思维模式,坚持对外开放与合作发展的基本国策。中兴事件爆发后,中兴公司与中国政府自身都没有对美国政府是否有权对此类行为实施制裁提出异议,只是认为美方对中兴的制裁过于严厉。而此次,无论是中国官方还是中兴、华为管理层,对相关企业的相关业务应遵守美国《出口管制法》问题都没有异议。中方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消除美方对中国总体战略走向的担忧,争取美方放松技术封锁,从而改善两国关系,改善自己的发展环境,促进国家更好地发展。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210%2F1544372043894090.jpg
    【博览财经特稿】12月6日国际媒体报道,中国著名通讯企业华为集团创始人任正非之女、集团副董事长与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女士,12月1日在加拿大转机时,被加国警方应美国要求逮捕,并可能引渡至美国受审。逮捕理由是孟女士涉嫌隐瞒华为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禁令、向伊朗出口原产于美国的通讯产品的事实。
这则消息很快刷爆了中国网络与社交媒体。众多人士纷纷指责,认为这是中兴事件之后,美国为了打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其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的霸凌主义行为的再次体现。还有人士认为,这再次提醒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应该坚决走自力更生之路,要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以免受制于人。
笔者认为:思考华为事件以及此前的中兴事件,一方面应该避免民族情绪,回到法律层面进行分析判断,另一方面应该避免陷入自力更生思维模式,坚持对外开放与合作发展的基本国策。
一、应该避免民族情绪,回到法律层面进行分析判断
从媒体报道的加国警方应美国要求逮捕孟晚舟的理由看,华为事件与中兴事件性质是相同的,都是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禁令,向伊朗出口原产于美国的通讯产品且隐瞒事实。此事在今年上半年中兴事件爆发时,在网络与社交媒体上就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
据路透社当时报道,美国纽约联邦检察官在2016年就开始调查华为的相关行为;美国商务部2016年的文件在披露中兴的相关违法行为时,也披露了另一家被标记为F7的公司是如何成功规避美国出口管制的;美国国会议员则数次致信美国商务部称,他们相信F7就是华为,要求对华为进行全面调查。网络与社交媒体当时猜测华为是否可能成为下一个中兴。此次孟晚舟被捕,证实这种猜测可能会成为现实。
思考华为事件,乃至较早的中兴事件,要避免民族情绪,回到法律层面,将关注点集中到华为是否应该遵守美国有关法律、是否有违背美国有关法律的事实等问题上来。
关于华为是否应该遵守美国有关法律问题,国内很多媒体与人士认为,此次事件再次体现了美国将其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的霸道作风。这一观点的言下之意,就是华为不必遵守美国的《出口管制法》
这一认知是不正确的。这是由于,华为涉嫌向伊朗出口的通讯产品,与中兴一样,是原产于美国、受美国《出口管制法》管制的产品,而不是自身产品。美国国内企业如果违背这一法律的规定,向管制对象国伊朗等国出口这些产品,同样会受到严厉制裁。其它国家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的华为与中兴)在与美方相关供应商签署相关购买合同时,美方肯定会明确告知(或在相关条款中规定)相关产品不得向管制对象国进行转出口。因此,如果他国企业违背此项规定,则不仅违背商业合作精神与合同规定,也直接违背美国法律,美国是有权对此进行法律制裁的。相反地,如果他国企业向伊朗出口的产品属于自身产品,那就的确不应受美国《出口管制法》的约束。
中兴事件爆发后,中兴公司与中国政府自身都没有对美国政府是否有权对此类行为实施制裁提出异议,只是认为美方对中兴的制裁过于严厉。最后双方达成的解决方案,也包括中方聘请美方合规官员,对中兴的行为进行合规监督。华为官方此次发布的消息称:华为遵守业务所在国的所有适用法律法规,包括联合国、美国与欧盟适用的出口管制与制裁的法律法规(这也是任正非一直强调的);华为不知孟女士有任何不当行为,相信加拿大和美国法律体系最终会给出公正结论。这就说明,无论是中国官方还是中兴、华为管理层,对相关企业的相关业务应遵守美国《出口管制法》问题都没有异议
因此,华为事件剩下的问题就是回归法律层面:华为是否真有违背美国《出口管制法》的行为,美方指控的是否是事实。媒体关注的焦点应该在此,而不是煽动民族情绪,指责美国所谓的“长臂管辖”、“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
对于美国政府的指控,华为完全可以依靠合法途径应诉或抗诉,政府也完全可以,也应该出面予以支持。华为对此次事件的官方表态,是理智的、温和的、得体的。中国政府当然应该声明,也应该采取实际措施,为孟晚舟争取一切合法权利,主要是争取加拿大与美国司法机构公正对待的权利。但在事实未查清之前,不宜对案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匆忙下论断。美国的法律体系比较完善,舆论开放程度也很高。中国企业与政府完全可以,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不必上升到民族、国家的舆论层面进行对抗
此外,各国企业更应该遵守国际法的相关禁运规定,无论其产品来自于何处。譬如,联合国安理会数次规定了对朝鲜的禁运措施。前几年中国东北一位女商人向朝鲜偷偷出口违禁产品,被美国情报机构掌握后,通报了中国政府。中国政府在确认后对这位女商人实施了逮捕。这位女商人向朝鲜出口的产品,并非来自美国,但由于属于联合国对朝禁运产品,属于国际法管辖范畴,因此照样应该受到制裁。
二、应该避免自力更生思维,坚持对外开放与合作发展
很显然,此次事件同中兴事件一样,与中美两国在贸易与高新技术领域的对抗有关,也的确是美国定点、精准打击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典型事件。但是,国人不宜将华为与中兴事件扩大解读为美国对整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打压。
这是因为,美国定点打压的,是涉嫌违反(华为)或的确违反(中兴)美国《出口管制法》的中国企业,而没有打压其它合规经营的中国企业,因此不应将其理解为美国对中国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打压。只要中国企业合规经营,美国政府就找不到惩罚它们的理由。还是那句老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好蛋也不怕苍蝇叮。
同时,国人更不应该就此认为,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应该坚决走自力更生之路,要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以免受制于人。
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合作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思路。开放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各国互相合作发展。其原因就在于,各行各业的核心技术很多,一国自己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核心技术。如果试图掌握所有核心技术,必然导致资源配置分散,效率低下。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各国分别集中精力发展部分核心技术与产品,从而提高发展效率;然后通过自由贸易的方法,互通有无,使各国都能享受到所有的核心技术与产品。这是开放经济与合作发展的精髓所在。
在开放经济中,每个国家都“受制于人”。如果一国试图掌握所有的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是否也就意味着它想制约他人、而自己不受制约呢?这既不合理,也很难做到。
要坚持开放经济与合作发展,各国就应该互相尊重,遵守一些共同规则,特别是尊重彼此的核心关切。这里面,应该包括尊重各国的出口禁令,不将一国的管制产品转卖给其禁止出口的对象国。如果不尊重这些基本规则,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破坏互利合作,导致各自独立发展、自力更生,丧失对外开放与合作发展带来的好处。
中国改革开放前,采取的是自力更生的发展思路。结果导致发展的效果很不理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有人认为,中国依靠自力更生发展起来了两弹一星的高科技国防产业,应该对此有充分信心。对此,中国著名艺人袁立曾指出,两弹一星也有对外开放的功劳,因为两弹一星的功勋钱学森、邓稼轩等,是民国时期在美国学习了相关理论。这一认识很有见地。事实证明,自力更生会导致发展的低效,不是理想的发展模式。
而中国改革开放后,大力推进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合作,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不仅进口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产品,也学习了它们很多先进技术,促进了自己的技术提高。现在,中国在先进技术方面与欧美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中兴事件也充分暴露了这一差距。这就更需要中国企业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而不是从此关起门来自力更生。
如果中国从中兴、华为事件中,不正确地得出应该在高科技领域进行自力更生的结论,并进而采用“举国体制”,不惜一切代价,遍地开花发展所有高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从各国历史经验看,其效果不会很好。
因此,中国对中兴事件与华为事件的唯一正确反思,是应该强化企业的契约精神、合规意识,并进行相关培训,使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严格遵循相关规范与法律,降低或消除面临的法律风险,并以此维持对外开放、合作发展的大局。如果由此得出中国应该自力更生的结论,那将是片面的、“歪楼”的反思,不利于中国的对外开放大业,不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
三、对如何应对中美高技术领域争端的补充思考
最近几年来,中美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争端此起彼伏。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双方争端愈演愈烈。这里面,应该区分好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美方指控中国企业有侵犯其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进行网络入侵与盗窃等行为,以及中兴、华为这样的(涉嫌)违背其出口管制法令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笼统地称为“不公贸易行为”。对这样的行为,中国应该就事论事,与美方展开务实磋商,不必渲染民族情绪进行舆论对抗,更不必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战略对抗
二是美方明确采取的遏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行为,如加强对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对中国企业在美国进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进行限制等。这里面既有随着中国实力上升,中美竞争加剧的原因,更有中国近几年发展方向与美方期待不符合而导致美国对中国进行整体遏制的原因。这在美国副总统彭斯前段时间在美国著名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的公开演讲中有直接体现。对此,中方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消除美方对中国总体战略走向的担忧,争取美方放松技术封锁,从而改善两国关系,改善自己的发展环境,促进国家更好地发展。(来源:FT中文网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余智)


                        

任正非:我们太平时间太长、升的官太多,这就是我们的灾难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庙小一点,方丈减几个,和尚少一点,机关的改革就是这样。总的原则是我们一定要压缩机关,为什么?因为我们建设了IT。为什么要建设IT?道路设计时要博士,炼钢制轨要硕士,铺路要本科生。但是道路修好了扳岔道就不要这么高的学历了,否则谁也坐不起这个火车。因此当我们公司组织体系和流程体系建设起来的时候,就不要这么多的高级别干部,方丈就少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210%2F1544372213714543.jpg
    【博览财经特稿】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我到德国考察时,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恢复得这么快,当时很感动。他们当时的工人团结起来,提出要降工资,不增工资,从而加快经济建设,所以战后德国经济增长很快。如果华为公司真的危机到来了,是不是员工工资减一半,大家靠一点白菜、南瓜过日子,就能行?或者我们就裁掉一半人是否就能救公司。如果是这样就行的话,危险就不危险了。因为,危险一过去,我们可以逐步将工资补回来。或者销售增长,将被迫裁掉的人请回来。这算不了什么危机。如果两者同时都进行,还不能挽救公司,该怎么办,想过没有。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目前情况下,我认为我们公司从上到下,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危机,那么当危机来临的时刻,我们可能是措手不及的。我们是不是已经麻木,是不是头脑里已经没有危机这根弦了,是不是已经没有自我批判能力或者已经很少了。如果四面出现危机时,那我们真是可能没有办法了。只能说“你们别罢工了,我们本来就准备不上班了,快关了机器,还能省点电”。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研究出危机时的应对方法和措施来,我们就不可能持续活下去。
这三年来的管理要点讲的都是人均效益问题。不抓人均效益增长,管理就不会进步。因此一个企业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追求长远地、持续地实现人均效益增长。当然,这不仅仅是当前财务指标的人均贡献率,而且也包含了人均潜力的增长。企业不是要大,也不是要强,短时间的强,而是要有持续活下去的能力与适应力。我们有一位员工写了一篇文章《还能改进吗?还能改进吗?》,只有不断改进,我们才有希望。但是华为公司有多少员工在本职岗位上在改进,有多少人在研究还能再改进。我们的干部述职报告所有指标都是人均效益指标。人均效益指标降低了,我们就坚定不移地降工资。如果你连降工资都不能接受,我认为你就没有必要再留在华为公司奋斗了。
一个部门领导没有犯过什么错误,但人均效益没有增长,他应下台了。另一个部门的领导犯过一些错误,当然不是品德错误,是大胆工作,大胆承担责任,缺经验而产生的错误,而人均效益增长,他应受到重视。若他犯的错误,是集体讨论过的,错了以后又及时改正了,他应受到提拔。各级干部部门,要防止明哲保身的干部被晋升。在一个系统中,人均效益的指标连续不增长,那么主要部门领导与干部部门的人,应全部集体辞职。因为,人是他们选的,您选了些什么人。
在当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一定要看到可能要出现的危机。大家知道,有个世界上第一流的公司,确实了不起,但去年说下来就下来了,眨眼之间这个公司就几乎崩溃了。当然,他们有很好的基础研究,有良好的技术储备,他们还能东山再起。最多这两年衰退一下,过两年又会世界领先。而华为有什么呢?我们没有人家雄厚的基础,如果华为再没有良好的管理,那么真正的崩溃后,将来就会一无所有,再也不能复活。
华为公司老喊狼来了,喊多了,大家有些不信了。但狼真的会来了。今年我们要广泛展开对危机的讨论,讨论华为有什么危机,你的部门有什么危机,你的科室有什么危机,你的流程的那一点有什么危机。还能改进吗?还能改进吗?还能提高人均效益吗?如果讨论清楚了,那我们可能就不死,就延续了我们的生命。怎样提高管理效率,我们每年都写了一些管理要点,这些要点能不能对你的工作有些改进,如果改进一点,我们就前进了。
一、均衡发展,就是抓短的一块木板
我们怎样才能活下来。同志们,你们要想一想,如果每一年你们的人均产量增加百分之十五,你可能仅仅保持住工资不变或者还可能略略下降。电子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一年还不止百分之十五吧。我们卖的越来越多,而利润却越来越少,如果我们不多干一点,我们可能保不住今天,更别说涨工资。不能靠没完没了的加班,所以一定要改进我们的管理。在管理改进中,一定要强调改进我们木板最短的那一块。各部门、各科室、各流程主要领导都要抓薄弱环节。要坚持均衡发展,不断地强化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管理体系的建设,在符合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条件下,不断优化你的工作,提高贡献率。
为什么要解决短木板呢?公司从上到下都重视研发、营销,但不重视理货系统、中央收发系统、出纳系统、订单系统……等很多系统,这些不被重视的系统就是短木板,前面干得再好,后面发不出货,还是等于没干。因此全公司一定要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评价体系,统一的考评体系,才能使人员在内部流动和平衡成为可能。比如有人说我搞研发创新很厉害,但创新的价值如何体现,创新必须通过转化变成商品,才能产生价值。我们重视技术、重视营销,这一点我并不反对,但每一个链条都是很重要的。对研发相对用服来说,同等级别的一个用服工程师可能要比研发人员综合处理能力还强一些。所以如果我们对售后服务体系不给认同,那么这体系就永远不是由优秀的人来组成的。不是由优秀的人来组织,就是高成本的组织。因为他飞过去修机器,去一趟修不好,又飞过去修不好,又飞过去又修不好。我们把工资全都赞助给民航了。如果我们一次就能修好,甚至根本不用过去,用远程指导就能修好,我们将省了多少成本啊!因此,我们要强调均衡发展,不能老是强调某一方面。比如,我们公司老发错货,发到国外的货又发回来了,发错货运费、货款利息不也要计成本吗?因此要建立起一个均衡的考核体系,才能使全公司短木板变成长木板,桶装水才会更多。
我们这几年来研究了很多产品,但IBM还有许多西方公司到我们公司来参观时就笑话我们浪费很大,因为我们研究了很多好东西就是卖不出去,这实际上就是浪费。我们不重视体系的建设,就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要减少木桶的短木板,就要建立均衡的价值体系,要强调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对事负责制,与对人负责制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是扩张体系,一个是收敛体系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体系呢?现在流程上运作的干部,他们还习惯于事事都请示上级。这是错的,已经有规定,或者成为惯例的东西,不必请示,应快速让它通过去。执行流程的人,是对事情负责,这就是对事负责制。事事请示,就是对人负责制,它是收敛的。我们要减化不必要确认的东西,要减少在管理中不必要、不重要的环节,否则公司怎么能高效运行呢?现在我们机关有相当的部门,以及相当的编制,在制造垃圾,然后这些垃圾又进入分捡、清理,制造一些人的工作机会。制造这些复杂的文件,搞了一些复杂的程序,以及不必要的报表、文件,来养活一些不必要养活的机关干部。机关干部是不能产生增值行为的。我们一定要在监控有效的条件下,尽力精简机关。秘书有权对例行的管理工作进行处理,经理主要对例外事件,以及判别不清的重要例行事件作出处理。例行越多,经理就越少,成本就越低。一定要减少编制,我们的机关编制是过于庞大的。在同等条件下,机关干部是越少越好,当然不能少得一个也没有。因此我们一定坚定不移地要把一部分机关干部派到直接产生增值的岗位上去。机关的考评,应由直接服务部门进行打分,它要与机关的工资、奖金的组织得分挂勾。这也是客户导向,内部客户也是客户。
市场部机关是无能的。每天的纸片如雪花一样飞啊,每天都向办事处要报表,今天要这个报表,明天要那个报表,这是无能的机关干部。办事处每一个月把所有的数据填一个表,放到数据库里,机关要数据就到数据库里找。从明天开始,市场部把多余的干部组成一个数据库小组,所有数据只能向这个小组要,不能向办事处要,办事处一定要给机关打分,你们不要给他们打那么好的分,让他们吃一点亏,否则他们不会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服务于你们,使你作战有力。庞大的机关一定要消肿。在这个变革过程中,会触及到许多人的利益,也会碰到许多矛盾,领导干部要起模范作用。要有人敢于承担责任,不敢承担责任的人就不能当干部。当工程师也很光荣嘛。
本职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敢于负责任,使流程速度加快。对明哲保身的人一定要清除。华为给了员工很好的利益,于是有人说千万不要丢了这个位子,千万不要丢掉这个利益。凡是要保自己利益的人,要免除他的职务,他已经是变革的绊脚石。在去年的一年里,如果没有改进行为的,甚至一次错误也没犯过,工作也没有改进的,是不是可以就地免除他的职务。他的部门的人均效益没提高,他这个科长就不能当了。他说他也没有犯错啊,没犯错就可以当干部吗?有些人没犯过一次错误,因为他一件事情都没做。而有些人在工作中犯了一些错误,但他管理的部门人均效益提升很大,我认为这种干部就要用。对既没犯过错误,又没有改进的干部可以就地免职。
三、自我批判,是思想、品德、素质、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
我们一定要推行以自我批判为中心的组织改造和优化活动。自我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也不是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为优化和建设而批判。总的目标是要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要强调自我批判?我们倡导自我批判,但不提倡相互批评,因为批评不好把握适度,如果批判火药味很浓,就容易造成队伍之间的矛盾。而自己批判自己呢,人们不会自己下猛力,对自己都会手下留情。即使用鸡毛掸子轻轻打一下,也比不打好,多打几年,你就会百炼成钢了。自我批判不光是个人进行自我批判,组织也要对自己进行自我批判。通过自我批判,各级骨干要努力塑造自己,逐步走向职业化,走向国际化。只有认真地自我批判,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吸收先进,优化自己。公司认为自我批判是个人进步的好方法,还不能掌握这个武器的员工,希望各级部门不要对他们再提拔了。两年后,还不能掌握和使用这个武器的干部要降低使用。在职在位的干部要奋斗不息、进取不止。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使命感。我们对普通员工不作献身精神要求,他们应该对自己付出的劳动,取得合理报酬。只对有献身精神的员工作要求,将他们培养成干部。另外,我们对高级干部实行严要求,不对一般干部实施严要求。因为都实施严要求,我们管理成本就太高了。因为管他也要花钱的呀,不打粮食的事我们要少干。因此我们对不同级别的干部有不同的要求,凡是不能使用自我批判这个武器的干部都不能提拔。自我批判从高级干部开始,高级干部每年都有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提的问题是非常尖锐的。有人听了以后认为公司内部斗争真激烈,你看他们说起问题来很尖锐,但是说完他们不又握着手打仗去了吗?我希望这种精神一直能往下传,下面也要有民主生活会,一定要相互提意见,相互提意见时一定要和风细雨。我认为,批评别人应该是请客吃饭,应该是绘画、绣花,要温良恭俭让。一定不要把内部的民主生活会变成了有火药味的会议,高级干部尖锐一些,是他们素质高,越到基层应越温和。事情不能指望一次说完,一年不行,二年也可以,三年进步也不迟。我希望各级干部在组织自我批判的民主生活会议上,千万要把握尺度。我认为人是怕痛的,太痛了也不太好,象绘画,绣花一样,细细致致地帮人家分析他的缺点,提出改进措施来,和风细雨式最好。我相信只要我们持续下去,这比那种暴风急雨式的革命更有效果。
四、任职资格及虚拟利润法是推进公司合理评价干部的有序、有效的制度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任职资格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过去的评价蒙估状态。才会使有贡献、有责任心的人尽快成长起来。激励机制要有利于公司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全面展开,也要有利于近期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长。
什么叫领导?什么叫做政客?这次以色列的选举,让我们看到了犹太人的短视。拉宾意识到以色列一个小国,处在几亿阿拉伯人的包围中,尽管几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都战胜了。但不能说50年、100年以后,阿拉伯人不会发展起来,今天不以土地换和平、划定边界,与周边和平相处,那么一旦阿拉伯人强大起来,他们又会重新流离失所。而大多数人,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沙龙是强硬派,会为犹太人争得近期利益,人们拥护了他。我终于看到一次犹太人也象我们一样的短视。我们的领导都不要迎合群众,但推进组织目的,要注意工作方法。一时牺牲的是眼前的利益,但换来的是长远的发展。
我曾经在与一个世界著名公司,也是我司全方位的竞争对手的合作时讲过,我是拉宾的学生,我们一定要互补、互助,共同生存。我只是就崇敬拉宾,来比喻与竞争对手的长期战略关系。
如何掌握任职资格的应用,是对各级干部的考验。我们公司在推行激励机制时,不要有短期行为,我们要强调可持续发展。既要看到他的短期贡献,也要看到组织的长期需求。不要对立起来,不要完全短期化,也不要完全长期化。
同时,我们要推行以正向考核为主,但要抓住关键事件逆向考事,事就是事情的事。对每一件错误要逆向去查,找出根本原因,以改进。并从中发现优良的干部。我认为正向考核很重要,逆向的考事也很重要。要从目标决策管理的成功,特别是成功的过程中发现和培养各级领导干部。在失败的项目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其中有不少好干部也应得到重视。要避免考绩绝对化、形而上学。特别是要从有实践经验、有责任心、有技能,且本职工作做得十分优秀的员工中选拔和培养骨干。
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区别一个干部是不是一个好干部,是不是忠诚,标准有四个:第一,你有没有敬业精神,对工作是否认真,改进了,还能改进吗?还能再改进吗?这就是你的工作敬业精神。第二,你有没有献身精神,不要斤斤计较,我们的价值评价体系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如果用曹冲称象的方法来进行任职资格来评价的话,那肯定是公平的。但如果用精密天平来评价,那肯定公平不了。我们要想做到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我认为献身精神是考核干部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一个干部如果过于斤斤计较,这个干部绝对做不好,你手下有很多兵,你自私、斤斤计较,你的手下能和你合作很好吗?没有献身精神的人不要做干部,做干部的一定要有献身精神。第三点和第四点,就是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我们的员工是不是都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如果没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为什么还想要当干部。如果你觉得你还是有一点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赶快改进,否则最终还是要把你免下去的。
五、不盲目创新,才能缩小庞大的机关
庙小一点,方丈减几个,和尚少一点,机关的改革就是这样。总的原则是我们一定要压缩机关,为什么?因为我们建设了IT。为什么要建设IT?道路设计时要博士,炼钢制轨要硕士,铺路要本科生。但是道路修好了扳岔道就不要这么高的学历了,否则谁也坐不起这个火车。因此当我们公司组织体系和流程体系建设起来的时候,就不要这么多的高级别干部,方丈就少了。建立流程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单位生产效率,减掉一批干部。如果一层一层都减少一批干部,我们的成本下降很快。规范化的格式与标准化的语言,使每一位管理者的管理范围与内容更加扩大。信息越来越发达,管理的层次就越来越少,维持这些层级管理的官员就会越来越少,成本就下降了。
要保证IT能实施,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组织结构,稳定的流程。盲目创新只会破坏这种效率。
我们不要把创新炒得太热。我们希望不要随便创新,要保持稳定的流程。要处理好管理创新与稳定流程的关系。尽管我们要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但对一个正常的公司来说,频繁地变革,内外秩序就很难安定地保障和延续。不变革又不能提升我们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与岗位工作效率。变革,究竟变什么?这是严肃的问题,各级部门切忌草率。一个有效的流程应长期稳定运行,不因有一点问题就常去改动它,改动的成本会抵消改进的效益。
已经证明是稳定的流程,尽管发现它的效率不是很高,除非我们整体设计或大流程设计时发现缺陷,而且这个缺陷非改不可,其它时候就不要改了。今年所有的改革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证实,不能随意去创新和改革,这样创新和改革的成本太高。
我们要坚持“小改进,大奖励”。“小改进、大奖励”是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改良方针。应在小改进的基础上,不断归纳,综合分析。研究其与公司总体目标流程的符合,与周边流程的和谐,要简化、优化、再固化。这个流程是否先进,要以贡献率的提高来评价。我年轻时就知道华罗庚的一句话,“神奇化易是坦途,易化神奇不足提”。我们有些员工,交给他一件事,他能干出十件事来,这种创新就不需要,是无能的表现。这是制造垃圾,这类员工要降低使用。所以今年有很多变革项目,但每个变革项目都要以贡献率来考核。既要实现高速增长,又要同时展开各项管理变革,错综复杂,步履艰难,任重而道远。各级干部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要热烈而镇定,紧张而有秩序。“治大国如烹小鲜”,我们做任何小事情都要小心谨慎,不要随意把流程破坏了,发生连锁错误。大家在处理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上也要保持冷静,稍不冷静就惹麻烦。千万不要有浮躁的情绪,戒骄戒躁,收敛自我,少一些冲动,多一些理智。
我们要坚决反对形而上学、幼稚浮躁、机械教条和唯心主义。在管理进步中一定要实事求是,特别要反对形左实右。表面上去做得很正确,其实效率是很低的。
六、规范化管理本身已含监控,它的目的是有效、快速的服务业务需要
我们要继续坚持业务为主导,会计为监督的宏观管理方法与体系的建设。什么叫业务为主导,就是要敢于创造和引导需求,取得“机会窗”的利润。也要善于抓住机会,缩小差距,使公司同步于世界而得以生存。什么叫会计为监督,就是为保障业务实现提供规范化的财经服务,规范化就可以快捷、准确和有序,使帐务维护成本低。规范化是一把筛子,在服务的过程中也完成了监督。要把服务与监控融进全流程。我们也要推行逆向审计,追溯责任,从中发现优秀的干部,铲除沉淀层。
以业务为主导,会计为监督的管理模式,就是要为推行区域、业务的行政管理与统一财务服务的行政管理相分离做准备(财务IT,将实行全国、全球统一管理)。
七、面对变革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有承受变革的心理素质
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变革。什么是变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利益重新分配是大事,不是小事。这时候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才能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才能运行。在改革的过程中,从利益分配的旧平衡逐步走向新的利益分配平衡。这种平衡的循环过程,是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效益增长的必须。但利益分配永远是不平衡的。我们在进行岗位变革也是有利益重新分配的,比如大方丈变成了小方丈,你的庙被拆除了,不管叫什么,都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我们的改革是不可以成功的,不可能被接受的。特别是随着IT体系的逐步建成,以前的多层行政传递与管理的体系将更加扁平化。伴随中间层的消失,一大批干部将成为富余,各大部门要将富余的干部及时输送至新的工作岗位上去,及时地疏导,才会避免以后的过度裁员。我在美国时,在和IBM、CISCO、LUCENT等几个大公司领导讨论问题时谈到,IT是什么?他们说,IT就是裁员、裁员、再裁员。以电子流来替代人工的操作,以降低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我们也将面临这个问题。伴随着IPD、ISC、财务四统一、支撑IT的网络等逐步铺开和建立,中间层消失。我们预计我们大量裁掉干部的时间大约在2003年或2004年。
今天要看到这个局面,我们现在正在扩张,还有许多新岗位,大家要赶快去占领这些新岗位,以免被裁掉。不管是对干部还是普通员工,裁员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从来没有承诺过,象日本一样执行终身雇佣制。我们公司从创建开始就是强调来去自由。同时,公司与社会间的劳动力交流是必要的,公司不用的、富余的劳动力在社会上其它地方可能是需要的,社会上也许有一些我们短缺的。公司内长木板和短木板的交换也是需要岗位与人员的流动。我们要及时地疏导员工到新岗位上去,才会避免以后过度裁员。内部流动是很重要的。当然这个流动有升有降,只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个人的升、降又何妨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今天来说,我们各级部门真正关怀干部,就不是保住他,而是要疏导他,疏导出去。在新岗位上尽量使用和训练老员工,老员工也应积极去占领,不然补充了新人,他也有选择的权利。只有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才会有全体员工价值实现机会。
我们要消除变革中的阻力,这种阻力主要来自高中级干部。我们正处在一个组织变革的时期,许多高中级干部的职务都会相对发生变动。我们愿意听取干部的倾诉,但我们也要求干部服从,否则变革无法进行。待三年后,变革已进入正常秩序,我们愿意遵照干部的意愿及工作岗位的可能,接受干部的调整愿望。对于干部,我们只有这样一个方法,愿意听你们诉一诉,诉完后还是要到分配的岗位工作。对于基层员工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提高自己本职工作的技能。要严格控制基层员工的转岗,转岗一定要得到严格的审查与批准。我认为基层员工就是要发展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提高了也可以拿高工资。对已经转岗的和以后还要转岗的,只要不能达到新岗位的使用标准,而原工作岗位已由合格员工替代的,建议各部门先劝退。各部门不能在自己的流程中,有多余的冗积和沉淀。哪一个部门的干部工作效率不高,应由这一个部门的一把手负责任。
我们要减少工作协调与调度会议,即使对于那些必须开的、开完要立即实行的会议,也要减少参加这些会议的人员数量。同时要禁止技能培训类远期的目标的会议在上班时间召开,其他活动如体检、沟通、联欢之类活动,更不得在上班时间举行,要确保工作时间与质量得到贯彻落实。
八、模板化是所有员工快速管理进步的法宝
我们认为规范化管理的要领是工作模板化,什么叫做规范化?就是我们把所有的标准工作做成标准的模板,就按模板来做。一个新员工,看懂模板,会按模板来做,就已经国际化、职业化,现在的文化程度,三个月就掌握了。而这个模板是前人摸索几十年才摸索出来的,你不必再去摸索。各流程管理部门、合理化管理部门,要善于引导各类已经优化的、已经证实行之有效的工作模板化。清晰流程,重复运行的流程,工作一定要模板化。一项工作达到同样绩效,少用工,又少用时间,这才说明管理进步了。我们认为,抓住主要的模板建设,又使相关的模板的流程连结起来,才会使IT成为现实。在这个问题,我们要加强建设。
九、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
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我们可否抽一些时间,研讨一下如何迎接危机。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我们还太嫩,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道路。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完全没有适应不发展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
我们在讨论危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来想一想。我们所有员工的职业化程度都是不够的。我们提拔干部时,首先不能讲技能,要先讲品德,品德是我讲的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危机并不遥远,死亡却是永恒的,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你一定要相信。从哲学上,从任何自然规律上来说,我们都不能抗拒,只是如果我们能够清醒认识到我们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能延缓这个时候的到来。
繁荣的背后就是萧条。玫瑰花很漂亮,但玫瑰花肯定有刺。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背的,不可能有绝对的。今年我们还处在快速发展中,员工的收入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这个时期来研究冬天的问题,比较潇洒,所以我们提前到繁荣时期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居安思危,就必死无疑。
危机的到来是不知不觉地,我认为所有的员工都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立场想问题。如果说你们没有宽广的胸怀,就不可能正确对待变革。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变革,抵制变革,公司就会死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方面要努力地提升自己,一方面要与同志们团结好,提高组织效率,并把自己的好干部送到别的部门去,使自己部下有提升的机会。你减少了编制,避免了裁员、压缩。在改革过程中,很多变革总会触动某些员工的一些利益和矛盾,希望大家不要发牢骚,说怪话,特别是我们的干部要自律,不要传播小道消息。我认为,每一个人都要站在严格要求自己的角度说话,同时也要把自己的家属管好。一个传播小道消息、不能自律的人,是不能当干部的,因为你部下的许多事你都知道,你有传播习惯,你不会触及部下?他们能相信您?因此,所有的员工都要自律以及制止小道消息的传播,帮助公司防止这些人成为干部。
十、安安静静地应对外界议论
对待媒体的态度,希望全体员工都要低调,因为我们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我们不需要公示社会。我们主要是对政府负责任,对企业的有效运行负责任。对政府的责任就是遵纪守法,我们去年交给国家的增值税、所得税是18个亿,关税是9个亿,加起来一共是27个亿。估计我们今年在税收方面可能再增加百分之七、八十,可能要给国家交到四十多个亿。我们已经对社会负责了。媒体有他们自己的运作规律,我们不要去参与,我们有的员工到网上的辩论,是帮公司的倒忙。媒体说你好,你也别高兴,你未必真好;说你不好,你就看看是否有什么地方可改进,实在报道有出入的,不要去计较,时间长了就好了。希望大家要安安静静的。
前几年国外媒体说我们资不抵债,亏损严重,快要垮了,不是它说垮就垮的。也许它还麻痹了竞争对手,帮我们的忙。半年前,也还在说我司资不抵债,突然去年年底美国媒体又说我司富得流油,还说我有多少钱。我看公司并不富,我个人也没多少钱。你们看我象有钱人吗?你们最了解,我常常被人误认为老工人。财务对我最了解,我去年年底,才真真实实还清了我欠公司的所有帐,这世纪才成为无债的人。当然我买了房子、买了车。我原来是10万元买了一台广州厂处理的标致车,后来许多领导与我谈,还是买一个好一些的车,万一车祸能抗一下。所以媒体说我们富,就富了?我看未必。而且美国媒体别有用心的编造,不知安的什么心。所以我们的员工都要自律,也要容忍人家的不了解,不要去争论。有时候媒体炒作我们,我们的员工要低调,不要响应,否则就是帮公司的倒忙。
我肯定的说,我同你们在座的人一样,一旦华为破产,我们都一无所有。所有的增值都必须在持续生存中才能产生。要持续发展,没有新陈代谢是不可能的。包括我被代谢掉,都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我也以平常心对待。
我认为,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事做好,把自己不对的地方改正。别人说的对的,我们就改了;别人说的不对的,时间长了也会证实他说的没道理。
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我希望大家真正能够成长起来,挑起华为的重担,分担整个公司的忧愁,使公司不要走上灭亡。为了大家,大家要努力。希望大家正确对待社会上对我们的一些议论,希望大家安安静静的。我想,每个员工都要把精力用到本职工作上去,只有本职工作做好了才能为你的提高带来更大效益。国家的事由国家管,政府的事由政府管,社会的事由社会管,我们只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就完成了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公司才能安全、稳定。不管遇到任何问题,我们的员工都要坚定不移地保持安静,听党的话,跟政府走。严格自律,不该说的话不要乱说。特别是干部要管好自己的家属。我们华为人都是非常有礼仪的人。当社会上根本认不出你是华为人的时候,你就是华为人;当这个社会认出你是华为人的时候,你就不是华为人,因为你的修炼还不到家。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网络股的暴跌,必将对二、三年后的建设预期产生影响,那时制造业就惯性进入了收缩。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大涨的惯性结果。记住一句话“物极必反”,这一场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也会象热得人们不理解一样,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作者:任正非)


                                 
                                           高层关注
                 



美国究竟在害怕什么?中国在以这种策略超越它!                 
【研究员】:田文
结论:华尔街大佬开始向特朗普进行了集体施压,特朗普不得不停止与中国的贸易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美“握手言和”了,但是和其它各方都没有完!美国资本的实体部分是高科技和汽车,这个产业是和欧盟、日韩是高度重合的——美国资本的汽车和高科技(大飞机、芯片等)进不了欧盟和日韩——所以美国政府和它们在高科技领域打贸易战不仅仅符合美国政府的利益,也符合美国资本的利益!在G20峰会之前,特朗普接受了采访的时候说:甚至欧盟,我们正在对付欧盟,要寻求一个公平的协议,他们几乎与中国一样坏,只是规模小一些罢了。我想说,欧盟与中国的唯一区别就是规模。

                                 
    【博览财经特稿】毫无疑问,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了一次历史性的晚餐会晤。
这次长达两个半小时的会晤,双方达成共识——
双方决定,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包括不再提高现有针对对方的关税税率,及不对其他商品出台新的加征关税措施。
美方发表的声明,意思也很明确——
1,中美贸易战不再升级,双方不再加征新的关税;
2,今年以来加征的所有关税,都可能取消掉。
这是一个相当积极正面的重大进展,尽管后面仍不排除有新的波折。
持续了爆发大半年来的贸易战,高潮迭起、惊心动魄,如今终于告了一个段落!
那么,其中的玄机究竟在哪里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3721106569.png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院长GeoffreyGarrett
本文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院长Geoffrey Garrett,为企业家同学们解读的《中美经济关系现状与未来》。他指出中美贸易战的真正核心目的是要遏制来自中国的创新
中美之间的真实差异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两国国情之间的差异并不一定会造成紧张和冲突。经济领域的不同其实是有好处的,劳动的分工、经济体制间的互补性都是由经济体制间的不同造成的。
中央王国VS山巅之城
中国认为它是处在天地万物中心的一个国家,是“中央王国”。而美国,按里根总统使用的一个说法,是“闪耀的山颠之城”。
从这两个名称里,我们看到两个国家其实都有超越了传统国家国境的远大抱负。但是,两国的历史又是大相径庭的,中国的文明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而美国的历史则非常近代,所以中国历史非常强调的是文明的延续性,而美国历史是相对来说比较短暂。
这导致美国的历史视野往往局限于近代史,比较狭窄。
消极政府VS积极政府
中国政府很擅长制定长期发展战略,而美国政府非常不一样,政策频繁摇摆,这让我们没有办法聚焦于一件事情。
特朗普当选之后,这种不确定因素加大了。此外,美国人民不喜欢政府。美国的立国之本就是波士顿倾茶事件,美国人是不希望被一个强权政府所管理的,这也是在我们独立宣言当中得到明确界定的。因此对于美国人来说,政府虽是必要的,但总有其消极的一面。
而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政府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有了政府一切才有可能。这深刻影响了人民对政府的看法
在美国,其实人民不太关心政府开展什么工作,他们基本上只是关注政府如何回应人们的诉求。比方说特朗普在竞选总统的时候就声称说,他会把美国驻以色列的大使馆从特拉维夫搬到耶路撒冷。
在中东地区,美国采取这样的外交政策可能不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但是依据美国国内政治必须要这么做,必须听人民的诉求。
但是在中国,政府选择领导人的时候是基于候选人的价值和能力,而不是说这个候选人是否受民众欢迎。这是两国之间的巨大差别。
市场驱动VS国家主导
两国的经济体制也差别非常大。中国是市场经济,但是很大程度也是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而在美国人看来,他们自己完全是市场驱动型经济,政府发挥不了太大作用。
普世价值VS求同存异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都在讨论的“美国梦”,实际上非常类似于中国的“中国梦”,这个梦想实际就是关乎于社会所有的公民能够享受、改善更好的生活。但是两者对于全球精神的认识确实是不太一样的。这种不同,就导致了美中之间出现了很大分歧甚至摩擦
美国的全球精神认为,美国人所奉行的价值观或者说向世界所倡导的这种价值观,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所以美国有权利也有责任来告诉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什么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但是中国一贯认为,我们不打算告诉你正确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但是请你也不要试图主导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中国人所奉行的外交政策是允许求同存异的,但美国人就认为世界上所有人都向往美国人的生活,所以美国也认为自己有权利来告诉其他人应该如何按照美国人的方式来生活
美国人的观点就是自己必须是第一,头号强国,他们不能够接受自己被其他国家所超越,自己必须时刻站在第一位,站在世界的顶端。而在这种心态的主导之下,它认为崛起的中国就是对自己的挑战。
中国的“重新崛起”
要强调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并不是中国新兴的崛起,更准确的表述是中国的“重新崛起”。
纵观人类历史,中国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顶端的,只不过在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名的百年当中,中国有段时间不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1820年,在中国领导下的亚洲经济体量占到世界经济体量的三分之二,而在1950年,亚洲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还不到20%。二战后大部分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就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亚洲和中国处于世界经济比较低迷的这段历史。
美国人忽略了中国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是因为那时候美国还不存在。西方人关注的历史往往只是工业革命之后的这段时间,但是这段时间并不能代表人类历史的全部。
在人类历史的整体来说,亚洲特别是中国,都在发挥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主导性作用,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中国将在十年之内超越美国
再看一下当今世界的版图。
按美元计算的话,现在中国经济体量基本已经达到美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我做一个假设,美国的增长速度将达到年均2.5%,而中国的年均增长率将会长期保持6.5%,那么中国将在十年之内成为世界上的头号经济体。
这将成为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因为自从一百多年前美国赶超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之后,这个事实一直都没有发生改变。中国超过美国对于全球体系所带来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而且我相信,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可能在100到200年之后,印度也会超过美国经济总量,但是美国人肯定是不太愿意接受这个事实的。
中国将以什么策略超越美国
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个时期的现代化发展——
第一段时期,中国主要依赖的是低成本的制造业发展。美国对中国的一个典型看法就是一说到中国总会觉得中国就是生产低价产品的,中国就是把这些产品远销到美国,在沃尔玛这些超市中销售。这的确是中国这一阶段的目标,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改变了。
第二段时期,中国以市场经济的形象出现。比如上汽集团跟大众和通用汽车成立了合资公司,而通用汽车公司在中国所出售的汽车总数要比美国还多,现在通用把中国看作比美国市场更重要的市场。苹果手机也是由中国的富士康组装厂来组装的,并且现在中国市场也已经成为苹果手机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所以中国市场发生了一个快速转变,过去是一个低成本的组装和生产商,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通用汽车和苹果这样的公司最大的市场。
第三段时期就是当下,中国提出要成为一个创新驱动的经济体。今天的中国的经济已经是一个由创新来驱动的经济了,而且我觉得中国也是一个在全球技术领域也有很多尖端技术的国家了,不再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
成果转化迅速,规模更大
高铁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中国,高铁走的里程数要比全世界加起来都多,所有的高铁都是在过去十年间建成的。
大家是否知道在美国有多少高铁里程?其实是零。目前有一条应该是连接旧金山到加利福尼亚的高铁,但是这个高铁的建成要花20年时间。在10年中,我们看到中国所修建的高铁的里程数已经超过了全球所有国家的总和。
这里也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高铁技术最初并不是中国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条高铁其实是日本的新干线,已经有40年运营历史了。中国所做的,实际是对高铁进行了一个垂直的升级,所以中国没有发明高铁,但是对高铁进行了创新
我对创新的理解非常简单:创新就是把一个好的点子变成一个实际的成果。我相信中国把这种点子转化成成果的速度要更快,规模要更大,高铁就是一个明确的例子。
未来五年两个最大的新变化
第二个案例是移动支付。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的50倍。其实移动支付最初是由PayPal公司在美国发明的,但我们看到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增长是如此迅猛,可以说目前在移动支付领域他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排在第二位的是非洲。
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十年现金将会消失,并且相信这种消失首先会发生在中国,而美国很有可能会成为最后一个脱离现金的国家。在美国,你还不得不经常去给小费呢,所以你得带一点现金。
还有另外一个非常棒的发展,就是电动汽车。明年,我们将会看到中国市场当中所销售的纯电动汽车总量将会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纯电动汽车是由中国发明的吗?不是,但据我所知今天世界上每一家主要的整机厂纯电动汽车的研发都是在中国开展的,因为中国国家领导人目前在大力发展纯电动和新能源方面有非常具有远见的雄心壮志,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传统内燃车是整个20世纪非常重要的一项发明。但是在21世纪,第一项主要发明就是要把产生污染的汽车、卡车内燃机所带来的排放通过电动汽车进行取代,这点首先在中国发生。所以未来五年,我认为最大的两个新变化是纯电动汽车的涌现和移动支付。这些事情正在发生的国家不可能是一个落后贫穷的国家,而是一个不断在追求进取的国家。
未来十年中国在AI领域的投资将远超美国
还有机器人,目前美国有38000个工业机器人,而中国目前有14万。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美国的工业机器人,最早发端的地方是美国,但是到了中国才真正实现了规模增加。还有另外一个领域中国也处在领先地位,就是人工智能,AI。
过去五年在美国AI是发展最好的,为什么?因为在美国的VC非常聚焦AI这个新风口,但是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在AI领域的投资将远超美国对AI的投资,因为美国对AI的投资全部来自于风投、私有部门、VC,中国很大的投资将会来自于中国政府,而中国政府的腰包肯定要比美国的VC们更鼓
特朗普为什么总拿贸易说事?
美中之间的贸易赤字,即便在经济上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在政治上是有重要意义的。大概从2000年左右开始,大部分美国人都已经感觉到自己的个人收入没有任何程度的提高。
这在中国是很难想象的,但是在美国情况确实如此。美国的人均收入是每年100万人民币左右,这个收入已经是很高了,但在过去15年当中,美国中产阶级甚至中上阶层的人的收入是没有逐年增长的。
大部分的美国人其实根本没有感受到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与此同时,美中之间的贸易赤字大幅增加,所以在美国的政治中,他们就认为中国是罪魁祸首。
但实际情况是什么呢?那就是美国经济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经济衰退,第一次是在911恐怖袭击之后,第二次是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后。这两大衰退对美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个衰退就是,技术进步让很多人从中受损,只有少数人获益。但是在美国政治当中,往往觉得出了问题肯定是其他国家的问题,一个把矛头指向墨西哥来了非法移民,第二就是来自于中国的廉价产品
看看我们进行的民调,美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我发现最有意思的一点是,美国其实对于中国的军事力量扩张不是特别关心,对南海关系的问题也不是特别关心,他们最关心的是美国有多少国债在中国手里,中国导致了多少失业,中国导致了多大的贸易赤字。大部分美国人都觉得中国是经济威胁,而不是在地缘政治上构成竞争对手
所以将所有因素加在一起就会明白为什么特朗普特别喜欢在说到中国问题的时候拿贸易说事,过去几个月当中一直如此。
中美问题的本质
尽管如此,就算是特朗普也知道中国方面真正的问题并不是贸易,因为这是一个比较落后的想法了。现在的太阳能也罢,大豆也罢,高粱也罢,对此征收关税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真正关心的应该是创新。
如果大家关注决定美国关税水平的报告的话,就会注意到美国最关心的就是来自于中国的国内创新。特朗普也知道这一点
今年4月4日特朗普发了一条推特,说我们现在没有和中国打贸易战,这个贸易战我们在多年之前就已经输给中国了。这话没错,特朗普想说的是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问题实际是15年前的问题了,这段时间也确实是中国获益了。但是他现在认为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知识产权——他指责中国盗窃了美国的知识产权,导致了美国大概3000亿美元的损失。
所以在我看来,美中之间问题的本质是特朗普政府认为中国的创新其实是不公平的。但现在我要问的问题是,你觉得什么叫做不公平?什么叫做公平呢?
美国说中国的创新是不公平的,是因为政府参与到创新的过程当中了。为什么美国觉得这不公平?因为美国政府不支持创新,不会给创新进行投入,这不是市场经济。
但显然他的这个观点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都会使用到政府资源进行对创新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动增长。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在这边有一点双重标准,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互联网。互联网最初是美国出于国防目的由当时美国国防部所支持而进行的项目,这不就是政府主导的项目吗?当时美国政府也是支持这种创新结果的。
但美国现在说中国政府支持创新是不公平的,这不是双重标准吗?再比如波音飞机,波音现在起诉空客,因为波音认为来自于欧洲的空客拿了太多来自欧盟的政府补贴,而空客又没有否认,说当然了我们拿了很多欧洲成员国政府的补贴,波音你自己也拿补贴了啊。所以这种情况下,美国实际是有点双重标准,说一套做一套,他一方面觉得创新不应该拿政府的钱,一方面自己实际上又是在拿政府的钱的。
当然,之后美国又会说,其实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中国政府是共产主义体制,这种观念又再次回到刚才美国和中国的国情差别。中国就会说,我们的政治体系和你确实是不一样的,但美国说这不仅不公平,而且你的体制威胁到了美国的国家建设。为什么?
这就是美国现在想说的第二点,中国的创新是由政府所支持,而这种创新有可能实现军事应用。比如美国电信公司AT&T曾经想销售华为的手机,因为他们觉得华为手机非常好而且价格也合理,比苹果或三星的手机价格更合理,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美国政府表示华为很有可能会跟中国的军方有关系,但是并没有实际证据能够表明。今天在欧洲、非洲、亚洲都可以买到华为手机,但是美国拒绝华为的原因就是这个,他们认为可能影响到中美之间的军备竞赛。
所以其实今天美国在谈到中国创新的时候,第一,认为中国创新不公平,因为中国的政府参与到创新过程;第二,认为中国所有的创新都可以通过军事化,从军事的角度影响美国国防。
但我的看法是,似乎这可以放到任何一个国家身上,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在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资金,并且今天基本上所有的技术都既可以用在军方,又可以用在民用领域。所以如果美国保持这样一个立场的话,我们是找不到一个解决办法的。但是我期望能够看到在中美关系之间的这种紧张情绪得到更好地控制,因为在美国也有非常多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能够理解这些背后真相,但是特朗普在做的就是不断在煽风点火。
他这样做到底有什么样的初衷呢?也许他的个性就是这样的,而且在这种大选政治当中,他的方式非常吸引人们的注意,当人们关注他创造的这些谣言的时候,很多选民就忘了真正重要的问题。但是我相信美国有很多非常成熟的人士,他们能够意识到特朗普的做法对美国的国家利益其实是不利的。
其实,在过去40年里我们都看过有这样的弄潮儿,但是最后都被良好地控制了。可以预见的是,中美关系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交流,经济上也能实现双赢。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会最终获胜的。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要在这里跟大家开诚布公地讲一讲两国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在有分歧的时候究竟可以做些什么。
全球舞台上,中美不同的战略选择
在全球舞台上两国不同的战略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首先,我们提到中美两国有很大不同。
简单总结就是,美国还是在玩地缘政治的把戏,还是在高度关注军事力量,在跟这群老朋友之间开派对,但是与此同时,中国打的是地缘经济的牌,也开始交新朋友。提到地缘经济,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目前绝大多数的美国老百姓对此一无所知,如果你去问一问绝大多数的美国老百姓,什么是“一带一路”?他们可能会说我不知道,我也不在乎,所以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觉得他们不在乎是错误的,因为“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很有可能就像中国国家领导人所说的,将是这个世纪一个重大的工程,对整个世界有很大的重要性。但是美国还是秉承自己过去对待亚洲的态度,还是秉承过去20世纪地缘政治的老把戏,而中国现在开始从地缘经济的角度求变
接下来看一下军备方面的开支,就是出售武器的军火销售。中国不断同亚洲国家进行贸易的时候,美国一直都在不断完善其固有的一些盟友,比如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印度、新加坡。这些国家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是军事关系同美国非常密切的民主国家,中国投到军备上面的投资相对来说还是非常少的,除了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有很多军火销售。
我们看到“巴中经济走廊”,这是一项价值500亿美元,就是3000多亿人民币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意。关于这个我谈两点:第一点,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港口铁路等等这些基础设施的确是巴基斯坦迫切需要的,如果中国可以向巴基斯坦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持,就会大大加强巴基斯坦的经济。不仅是巴基斯坦,其实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这些国家都有类似需要,他们都非常迫切地在寻求基础设施方面的发展,而“一带一路”倡议所做的其实就是要给新兴市场国家最想要的东西,也就是基础设施的发展。
其实过去由美国所引导的世界经济并没有给这些亚洲国家带来他们想要的基础设施,世界银行体系并没有真正成功,而美国私有部门的投资现在也不流到这些地区了,因为他们认为亚洲项目风险过高,现在很难找到在巴基斯坦继续投资的美国的资金。所以就像亚洲其他国家一样,如果中国愿意帮助像巴基斯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建设基础设施,那么他们当然会非常感谢中国,中国的产品就可以直接通过阿拉伯海进入欧洲和非洲。
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对巴基斯坦来说也是如此,两国可以形成共赢局面,而美国完全没有参与进来。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能够帮助他们发展迫切需要的基础设施,他们当然会感谢中国了。所以目前的状况就是,美国正在从历史军事盟友方面加倍维护这种关系,而中国在不断交新朋友,通过对新兴市场投资来交新朋友。
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发生在亚洲,也发生在非洲。现在我们看到中国在非洲进行了许多投资,但如果倒退到10年前,会发现美国在非洲的投资比当时中国在非洲的投资要多得多,尤其是来自于美国私有部门的投资。但现在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已达到270亿美元,而美国在非洲的投资只有20亿美元,因为美国私有部门认为非洲的风险太多,不想触碰这个投资机会。对中国来说,非洲是原材料和大众商品的一个重要供给地,所以既发展贸易,同时也进行大量投资。而美国跟非洲的贸易则开始出现衰退,因为美国的私有部门认为非洲市场风险太高
总结
第一点,美中之间的紧张情况,其实不是关于贸易的,而是关于创新的。美国的观点就是,中国的创新尽管在经济效益上还可以,但是不公平。我的观点是,美国的这种批评是不公平的。
第二点,中美关系中,中国和美国的形势完全不一样。美国依然按照传统的地缘政治做法,在自己盟友当中进行大量的军事力量投资。而中国则采取地缘经济的做法,通过构建共赢场景来结识新的合作伙伴。
中美贸易战不再继续打下去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中美贸易战已经打到极限了,再打下去就打到美国在短时间内无法启动的中低端制造了,那个对美国没有任何的好处
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美国发动的贸易战,我就会发现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无论是美国的盟友还是竞争对手,美国一视同仁,进行全面征收关税。
我相信大家应该清楚我说的是什么?
铝铁关税!
美国为什么在铝铁关税上面丝毫不让步?
因为铝和铁非常重要的,飞机主要是铝,军舰、大炮、坦克等主要是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大家的印象最深的肯定是漫天漫地的飞机、坦克和大炮,尤其是美国和苏联那些航母、飞机、坦克等生产速度,令人叹为观止!那么,在1943年到1945年期间苏联和美国到底生产了多少武器呢?
苏联:飞机15.8万架;坦克10.8万辆;汽车205万辆;步枪1000万支;
美国:飞机29.6万架;坦克10.2万辆;大炮37万;汽车350万辆;步枪1000万支。
在海军装备方面,1941-1945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64500艘登陆艇。
所以,特朗普主要是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对全世界进行征收高额关税。
当然,不仅仅只有这一个原因,铁的产量对基础建设非常的重要,无论是房屋建设、道路、桥梁建设等都需要海量的钢铁,所以只有把铝铁控制住,那么不仅仅能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全,而且能够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很多的就业岗位。
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在铝铁上,美国没有给任何国家进行让步!
其实,现在美国的钢铁制造业已经开始启动了
在G20峰会之前,特朗普接受了采访,其中有这么一段原话:我们创造了庞大的就业机会。比如在钢铁行业,之前我们几乎丢掉了这个行业,而现在,我们正在创造成千上万个岗位。我们马上会拥有自己的钢铁业,这是个极为重要的行业。
第二个阶段:根据是否是美国的盟友进行有选择的征收关税。
我相信大家也直到我说的是什么?
中国的高端制造!
也就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
这个针对的仅仅是中国!
美国对总额涉及约500亿美元中国出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主要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医药等行业。
当然了,美国还在威胁中国:还要对中国另外2670亿美元的商品进行加征关税!
这2670亿美元的商品是什么?
中低端制造
在前面的文中,我们也和大家分析了,在中低端制造上,中国在全球基本是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国生产了全球80%以上的中低端制造商品,无法替代
如果美国对中国进行征收25%的关税,那么这个价格只能加到美国所有老百姓的头上——中低端制造是生活必须用的。
大家就想想,如果你现在购买的东西,比如衣服、鞋子、锅碗瓢盆全部涨价25%,会是什么后果?
整个社会恐怕要乱了!
第二,华尔街的大佬向特朗普进行了集体施压,特朗普不得不停止与中国的贸易战
我们在以前的文中和大家分析过,美国的十大财团控制着华尔街,而华尔街控制着美国的金融业(美国所有的大银行都是美国十大财团的),而美联储又是为华尔街服务了,但是华尔街不仅仅做金融,而且还做实体,只不过金融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实体主要分布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
中美贸易战打到现在这个程度,华尔街和中国的利益已经是高度的一致了,所以华尔街对美国政府进行了施压。
11月15日,代表美国政府的白宫经济顾问皮特·纳瓦罗发布了一段讲话——
如果(中美)真的能够在贸易谈判上达成了协议,这也一定只能是按照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出的条件来,而不是华尔街的条件。如果华尔街坚持要掺和并影响贸易谈判,那么这些谈判最终的结果都会散发着华尔街和高盛投行所带来的恶臭。因此,我会敦促这些不拿钱的外国代理人不要涉入这个问题。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3721107579.png
华尔街为什么要对特朗普施压?
理由非常的简单:因为华尔街在中国有很多很多的企业,贸易战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了。
比如前几天的通用汽车关闭美国的四个工厂,我认为这就是华尔街对美国政府的威胁——如果特朗普不停止和中国的贸易战,那么通用汽车将会把所有的工厂转移到其它国家。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3721102563.png
当然了,如果美国政府不停止和中国的贸易战,那么后面美国十大财团会有更多的企业关闭在美国的工厂——因为这些工厂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都要从中国进口
另外,大家都知道,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中低端利润非常的低,大部分利润给谁了?
美国的中间商!
简单的举个例子:一双鞋子卖到美国人民手中,中国只赚了1美元,而美国的中间商赚了5美元,你说这些中间商会不反对特朗普?
有人曾经给这些中间商起了一个比较贴切的名字:中买办——替外国资本在本国市场上推销商品,进行经济活动的代理人,常被称为“买办”。
2017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值达到了恐怖的5056亿美元,你说“中买办”的力量有多大
第三个原因就是深层次的原因了:特朗普需要美联储的配合,采取低利息的货币政策和世界打贸易战,发展制造业;美国资本也需要特朗普的贸易战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11月29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题为《美联储监测金融稳定框架》的演讲。鲍威尔在演讲中称美国经济前景稳固,但是“加息的影响并不确定,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来观察”的偏鸽派的演讲。
如果美联储停止加息,甚至开始降息的话,那么很多在“水深火热”中的国家就会得到喘息的机会,美国跨国资本会损失巨大,但是这也意味着特朗普和世界的贸易战将会继续下去,而且可能会进一步加强——特朗普不断炮轰美联储的目的就是要美国采取低息政策,配合其与世界打贸易战,从而发展美国实体经济
美联储真的向美国政府“投降”了吗?
不!
我认为美联储没有向特朗普投降,而是双方的妥协。
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很简单:美国政府停止和中国的贸易战并不意味着停止和世界的贸易战,相反,美国和世界的贸易战可能要加强,只不过对象有所改变——美联储同意和美国政府合作,暂缓加息速度,配合美国政府打贸易战,发展美国本土制造业,但是这个贸易战一定要符合美国资本的利益。
原本,贸易战和低利率是对立的。
美国政府想要打贸易战发展本国制造业就需要美联储的低利息,美联储想要利用美元霸权洗劫世界就需要不断加息,消耗世界美元的流动性,这两者本质上是矛盾的、对立的,如何联手呢?
方法就是:美国资本调整了策略,由原来的全面洗劫世界改成了定向洗劫——只有这样两者的利益才能达成一致
这其中的逻辑是什么?定向洗劫的又是谁?
俄罗斯、欧盟、日本!
暂时把中国排除在外了!
我们先说说美国资本如何对待俄罗斯的?
打压油价
原油价格在一个月内有77美元每桶跌至现在的50美元每桶,受到最大冲击的无疑是俄罗斯!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3721103821.png
原本俄罗斯在叙利亚战争中就元气大伤,原油价格刚刚有点好转,压力稍微有些减轻,现在又被原油价格大跌打了一闷棍子,紧接着美国资本就在乌克兰和叙利亚又挑起大规模的冲突。
两个重要的信息——
第一个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在亚速海发生冲突
25日,乌克兰两艘炮艇和一艘拖船从黑海港口敖德萨驶向亚速海的马里乌波尔,俄方当日向欲穿越刻赤海峡的乌克兰军舰开火,并扣押了3艘军舰。随后,欧美开始讨论对俄罗斯开启新一轮的经济制裁,虽然因为德国的反对,目前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是这件事没有完!
静待后续!
我认为:最终,欧盟肯定要对俄罗斯发动新一轮的经济制裁的,美国也会逼迫欧盟,尤其是会逼迫德国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第二,11月29日,周四晚上,以色列国防军对伊朗、真主党和叙利亚方针停止了75分钟的猛烈打击,这是以色列国防军对叙利亚筹划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地面导弹打击。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3721116101.png
很显然,美国要对俄罗斯进行新一轮的“战争”,通过原油价格大跌和在乌克兰和叙利亚挑起新的冲突点,继续消耗俄罗斯的经济。
美国资本利用低油价配合了特朗普的发展美国制造业的要求,特朗普也配合美国资本进一步压缩了俄罗斯的生存空间。两者通过彼此妥协,利益达成了一致——G20峰会,特朗普并未按照约定和普京会面。
低油价便宜了谁
以石油进口为主的国家,中国、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国家。
如果仅仅是这样,美国资本得不到太多的利益,所以,还有后续
打压俄罗斯,美国资本除了卖点武器外,没有太多的利益!美国资本肯定不会就这样罢休的!
原本美国资本想要通过不断加息剪世界羊毛,现在加息暂缓了,无法通过美元霸权剪世界羊毛了,但是可以通过其它方法剪羊毛啊——通过贸易战剪欧洲、日本和韩国的“羊毛”
如何剪它们的“羊毛”?
对的,让美国政府和欧盟、韩国、日本继续打贸易战,不仅要打,而且要加大力度,重点是高科技领域和汽车。
美国资本的实体部分是高科技和汽车,这个产业是和欧盟、日韩是高度重合的——美国资本的汽车和高科技(大飞机、芯片等)进不了欧盟和日韩——所以美国政府和它们在高科技领域打贸易战不仅仅符合美国政府的利益,也符合美国资本的利益!
在G20峰会之前,特朗普接受了采访的时候说:甚至欧盟,我们正在对付欧盟,要寻求一个公平的协议,他们几乎与中国一样坏,只是规模小一些罢了。我想说,欧盟与中国的唯一区别就是规模。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糟透了。他们不要我们的农产品,不要我们的汽车。他们什么都不要。而我们给了他们那么多。那么多年来,他们每年从美国赚走1510亿美元。欧盟的成立就是为了在贸易上侵害美国。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相信大家已经明白美国政府和美国资本是如何调整战略,如何相互妥协,如何让彼此利益形成一致的?
简单总结下——
第一,低油价打击了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叙利亚制造动乱达到驱赶资本的目的——低油价符合特朗普发展制造业的要求,制造动乱符合美国资本的利益——两者相互妥协了。
第二,停止和中国贸易战,因为再打下去就是美国资本不生产、也无法找到替代的中低端制造了,那样美国资本的原材料、零部件和人工成本就会急剧增加,美国资本无法获利,美国人民也无法获利。另外,再打下去,美国国内物价必然飞涨,那样美联储只能加息来控制物价,美联储和特朗普就无法形成一致了。所以,双方进行了妥协——美联储暂停加息,特朗普停止和中国的贸易战。
第三,和欧盟、日韩继续打贸易战,既符合美国资本利益,也符合美国政府利益——既然美国资本无法利用美元霸权洗劫世界,那么就支持特朗普和欧盟、日韩等美国资本的竞争对手打贸易战,从中获利。
这其中变化的是中美“握手言和”了,但是和其它各方都没有完!
中美言和了,美国让步了,中国也肯定要让步,不仅仅是知识产权方面,我估计还可能需要我们配合美国资本和美国政府的地方是:加大从美国进口,比如恢复农业进口,加大从美国进口汽车,减少从欧盟、日本进口汽车,配合美国和欧盟、日本打贸易战——美国汽车或许会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了。
另外,还有大飞机等。
事实上,我们早和大家分析过:中美联手,那么世界将无法抵抗
曾经,在奥巴马时代,美国就提出“中美集团”的G2模式,不过美国不想放弃老大的地位,而中国不想当从属的老二,所以谈崩了。随后,中国提出平等的C2模式,不过美国不甘心中美平等共享世界,一直在想逼迫中国屈服,但是通过这几年的交锋,美国应该已经知道,G2模式没有可能了,C2模式是唯一的选择——中美平等共治全球。
世界两极化的曙光已现!(来源:金融书院作者:牛弹琴,水木然,战壕等)


                                 
                                           形势分析
                 



硬茬:为了维护美国利益不惜跟所有人翻脸的莱特希泽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从莱特希泽过往经历中可以看出,此人正是不折不扣地贯彻特朗普意志的最得力助手。事实上,特朗普对他也非常信任与器重,不但给予他充分授权,而且对他言听计从。面对这样一位冷酷难缠的对手,一旦中美达成一个全面的贸易与投资协定,在给中国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国有企业带来巨大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必将促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在接下来艰巨的中美经贸磋商中,如何为中国企业争取更多的喘息机会,争取更大的利益,确实考验中方谈判者的智慧。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210%2F1544372893692966.jpg
    【博览财经特稿】特朗普在12月1日举行的中美高峰会上,明确告之中方他任命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负责接下来的对华经贸磋商,直到双方签署一份双赢的贸易协定。在此之前,负责对华经贸磋商的首席代表由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担任。
相对于姆努钦及其领导下的美国财政部,因为与中国一直有着密切的接触,习惯于使用温和的外交辞令,莱特希泽是华盛顿著名的对华强硬派,媒体上一直宣扬其为美对华政府的鹰派人物,其实,他不光是对华强硬,而是其一辈子都在对外贸易问题上采取强硬的立场,对美国与日本、韩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的“不平等”贸易关系,都毫不留情、直言不讳地进行严厉的批评与指责,并发誓必须加以解决,以切实维护美国和美国工人的利益
确实,相比于美国其他官员,莱特希泽一向对华态度强硬。早在1999年,莱特希泽就曾在《纽约时报》撰文,警告将中国带入世贸组织将对美国带来威胁。当时中国正在就入世进行谈判,后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莱特希泽被特朗普一眼相中,是基于俩人在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彻底推翻或改变美国之前所谓“不平等”的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上,有着完全相同的政治理念,甚至为了维护美国利益不惜跟所有人翻脸的冷酷无情的行事作风也极为相似
罗伯特·莱特希泽,男,1947年10月11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毕业于乔治城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除了政府工作的经历,还担任过职业律师和企业高管。其律师业务,主要就是为客户提供贸易政策咨询和贸易纠纷的解决方案。
莱特希泽曾在里根政府(1981-1989)担任美国副贸易代表。任职期间,处理了数十起贸易纠纷,并且因主持美日在钢铁和汽车业领域的贸易谈判,最终以日本大幅让步,美国成功打开日本钢铁和汽车市场而一举成名。
在2018年G20峰会上,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正式签署美墨加协定(USMCA),宣布自1992年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走进历史,就是莱特希泽的杰作。这份协定不但让美国总统及其核心团队成员赞不绝口,美国国会两党也给予一致支持。
莱特希泽被称为USMCA的“首席构架师”,这份令全球震惊的贸易协定,不但其中详细约定了三国公平贸易的游戏规则,具有极强的可执行性,而且清晰地约定了严密的监督机构和各种违约的责任;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份协定中塞进了显然意在“排华”的毒丸条款,约定任何一方若与“非市场经济国家”签署贸易协定,必须其他各方同意,否则不同意的一方有权退出这个美墨加协定
也就是说,作为政治家出身的莱特希泽,为争取美国利益总是坚守立场,寸步不让;而作为律师和贸易专家出身的莱特希泽,在其主导的贸易协定中,总是把协定的可执行性、监督机制和违约责任写得清清楚楚,从法律上彻底堵塞以往多边与双边国际协议中承诺不兑现各说各话,纠纷解决旷日持久,违约者承担的惩罚后果不痛不痒等漏洞。为什么中美这次这么难达成协议,就因为这个协议是真的必须切实落实的协议。任何拖延履约和违背协议承诺的行为,都将立即面对具体且严重的惩罚性后果
莱特希泽这样的行事作风,与企业家出身、擅长抓住问题要害的总统特朗普正好不谋而合。这是莱特希泽被委以对华经贸谈判首席代表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莱特希泽目前所任的政府职务就是美国贸易代表,出任对华经贸谈判首席代表属于职责所在,名正言顺。
美国贸易代表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首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由美国国会根据1962年的《贸易扩张法案》创建,据肯尼迪总统1963年签署的11075号总统行政令落实。该办公室的首脑就称为美国贸易代表,属于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的内阁官员,直接对总统和国会负责。用中国人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讲,他就是一个直接对总统和国会负责的正部级官员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负责制定和协调美国国际贸易、商品和直接投资政策;负责所有经贸领域的多边和双边谈判;在对外经贸谈判中,还可协调相关联邦机构统一政策立场,以及采取一致对外的政策行动;负责代表美国政府解决对外经贸纠纷。
特朗普此前公开表示,他相信能与中国签订一个真的协议,假如不是真的宁可不签这个协议。从莱特希泽过往经历中可以看出,此人正是不折不扣地贯彻特朗普意志的最得力助手。事实上,特朗普对他也非常信任与器重,不但给予他充分授权,而且对他言听计从。
面对这样一位冷酷难缠的对手,一旦中美达成一个全面的贸易与投资协定,在给中国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国有企业带来巨大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必将促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在接下来艰巨的中美经贸磋商中,如何为中国企业争取更多的喘息机会,争取更大的利益,确实考验中方谈判者的智慧。
12月5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磋商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中美高峰会很成功,双方经贸团队将在90天内,按照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积极推进磋商工作。对于双方已经形成的共识,中方将从具体事项做起,立即落实,越快越好。
现在中美双方都公开表示,将在2019年3月1日之前结束谈判,相信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中美经贸磋商取得圆满成果。(来源:锐见闻 作者:程会庸)


                        

挑战:错过了“百日计划”不能再错过“90天计划”!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针对中国社会生活出现的六个严重现象,魏杰教授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此前中组部下了一个文件,任何干部提升或调动增加的考核指标——负债率是多少,不是看你把GDP搞了多少,修了多少路,要查一下负债率是多少。超过负债率就地免职,永不再用,很严厉。最近免了几个县委书记,就是因为负债率超过了标准。尤其是贫困县,大家注意到最近免了好几个县委书记。这个指标就把乌纱帽连在一起了,导致不好再增加负债率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81210%2F1544373042387797.jpg
    【博览财经特稿】举世瞩目的中美元首G20会谈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成功举行。此次会谈的最大成果是双方达成贸易战暂停90天进行谈判的共识。我们认为,这次峰会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中美双方暂时遏止住了今年以来快速滑向新冷战的危险趋势。我们在本文中将从历史、当下、未来三个不同的节点厘清中国自身情况,定位和美国的关系,进而提出未来需要注重的核心问题。
201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同时也迎来了中美建交的四十周年。中美关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壮大,这波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是美国,而中国则是这波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中美两国关系已经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了,而具有了全球性意义,这是历史的进程所决定的。
一、历史决定中美进入激烈竞争中谋求合作的基本格局
必须客观地看到,中美之间的确存在一种激烈的竞争关系。美国担心中国的经济规模有一天会超过美国,纵使中国的人均GDP要超过美国还要走相当相当长的一段路。应当强调的是:大国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但竞争是合作的基础。将竞争和合作割裂和对立起来的静态思维存在明显弊端,在发展中动态地看问题,才会有更加符合实际的领悟。比如,一项技术,如果只有美国有而中国没有,那么就不存在竞争问题,因为中国没法跟美国竞争;中国有了这项技术,才能跟美国去竞争。但为了减少无谓的竞争,双方会逐渐探寻以合作和互动来达至帕累托最优;所以说竞争是合作的基础,我们不要惧怕竞争,只要竞争不升级为敌对,竞争肯定会通向合作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无疑是当今世界舞台的两大支柱,而以贸易战作为突出表现形式的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在竞争中谋求合作的基本格局。贸易战伤害的不仅仅是中美两个国家,全球的经济也因此面临风险。所以,中美两国元首这次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会谈达成了贸易战暂停90天的协议,体现了中美承担起大国的责任,降低全球性风险。经济界很多人已在担心本轮经济增长即将步入衰退期,如果叠加贸易战的负面效果,那么风险是哪个国家都承担不起的
我们注意到,中美元首达成的共识基本都是一些即时型方案(即尚未上升到基本规则协调的高度),比如中国承诺采购美国的农产品和能源、中国承诺打击毒品芬太尼的生产和流通、中国承诺未来将批准高通收购案等。这些方案的促成,一方面,体现出特朗普政府的现实主义外交理念。尽管出席此次峰会的美方代表大多数是对华鹰派人物,但特朗普团队依然理性地没有把贸易与政治、军事放在一个篮子里说,避免了中美关系跌入全面冷战的危险。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中国在坚持逐步开放的基本原则下有弹性、有策略务实地应对问题的态度。由此可见,双方都在不忽视大国之间竞争格局的同时也都充分地意识到竞争不必然导向对抗,反而可以成为合作的基础
二、当下中美亟需在分歧管控方面取得实际进展
虽然90天期限内中美能就贸易问题最终达成一致尚有待观察,但是可以观察到中美高层已经在着手推进对分歧的有效管控和沟通协调机制。从美国方面看,特朗普团队实际上已经把中美关系的一系列问题排列出优先次序,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被他列入最优先级的序列。两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问题暂时被特朗普放到了后面,如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
过去多年来,中美之间一直举行经济与安全对话,几乎把所有的问题一次性摆到台面上讨论。客观而言,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过于笼统和模糊,两国政府的执行层很难找到突破口。特朗普上台后,对中美之间的这种全面对话模式产生了疑问。特朗普作为一个商人总统,他的执政理念淡化了过去总统那些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成分,趋向于更加功利和更看重现实效果的角度看问题。
2017年特朗普总统上台之初,曾为解决中美两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提出了一个“百日计划”,试图解决逆差问题。但遗憾的是,当时的“百日计划”没有收到积极的效果。尽管两国元首之间达成了共识,但这个共识没有反映到两国的官僚层面。这一次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特朗普政府又提出了“90天计划”,各界自然会担心重蹈覆辙,这就需要我们也从中国方面看问题。
当初中美两国元首初步达成的意向是好的,但遗憾的是中方的执行层未能切实地把“百日计划”推行下去。这很可能是由于一些人当初对特朗普解决中美贸易逆差的决心没有足够的重视。我们的一些人对中美关系存在误解,比如说把中美关系描绘为“夫妻论”,将中美之间相互依赖绝对化,误以为美国不会同我们“离婚”。这些误判很大程度上导致特朗普解决中美贸易问题的“百日计划”无疾而终。
不得不说中国一些政府官员和学界都需要检讨,如果当时工作做到位,今天的贸易战或许可以被消灭在萌芽状态。而这一次“90天计划”能否落实的关键还是在于中国政府的执行层如何在现实效果和高要价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和分享科技成果之间取得平衡,并希望双方不要动不动就把一般经济活动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层面。中国的官僚机构能否真正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将共识转化为行动,对此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中国有很多人目前对中美贸易战的严峻性认识不足,认为贸易战打到现在,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个200亿,或者再多几百亿的事情嘛?但实际上,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前,很多中美双方的企业都已加速储备商品,所以过去近半年时间的贸易量不降反增,就是说贸易战的恶果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大家切不可麻痹大意。更重要的是如今双方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了滑向局部冷战的迹象——虽然不是说像以前美苏冷战那样在核武器对峙的背景下启动全面冷战,但是中美之间很多科技交流和产业项目已经步入停滞,再加上现在美国还在讨论把中国留学生五年的签证减少到一年等等。这些变化其实是非常致命的,会对以后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正如前面所说,中美元首达成的共识基本都是一些即时型方案,尚未上升到基本规则协调的高度。90天的“缓刑期”后,中美贸易之间的关税调整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势必冲击两国企业对于进出口业务的信心,进而也影响到投资和股市。两国企业家们需要一个明确的信号来提振士气。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态将会更加开放,但如何将这种开放落实到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尚未明确。科学化的政策制定不能凭一时的决策冲动或者利益算计,而是基于其背后成体系的、稳固的规则,这就需要进一步在规则协调的高度来探讨问题。
三、未来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在于协调规则
关于协调和制定规则,首先有必要明确一下什么是对于国际规则比较公允的认识。国内目前有一种很流行的看法认为当今世界的规则就是美国的规则,甚至是美国的霸权规则,那中国为什么要服从美国的规则?然而,将美国规则和世界规则简单等同起来的观点与现实世界是矛盾的。具体说,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的“老大”,的确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若就此将国际规则视同美国规则,则无法解释为什么美国现在要从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中退出。执意要从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中退出,说明美国觉得这些规则已经严重地损害到它的利益,然而又无法左右局面,只能扮演一个不负责任的形象。
因此,我们要对美国参与制定的国际规则有一个公正的认识,不能将其等同于美国规则甚至是美国霸权。否则,我们会在如何对待规则上陷入尴尬——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在国际上扮演(至少是区域)领导者的角色,别人该怎样看中国;中国参与制定的国际规则到底是中国规则呢,还是世界规则?
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正是充分利用这些国际规则来实现自我发展的结果。当然,当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在一些方面出现调整某些规则的诉求。这不仅是中国所关心的问题,也是美国关心的问题。不排除说中国的诉求可能一时难以被美国接受,于是两国就会出现第一节中谈到的竞争问题。但美国也不是一点道理都不讲。实际上,它也是在不断修正自己的态度,所以我们也强调说,这种竞争也必然伴随合作。
有关中美协调规则的另一重要问题是:中国在谋求更多参与制定世界新规则的过程中怎样处理与旧规则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来,中美关系历经沧桑,两国也越发了解对方的路径。原先美国期待中国经济发展后会走上西方式的政治民主路线。但是现在大家都很明确中国会走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发展的模式,于是这就形成了处理新老规则关系的问题。
首先,一个基本判断是: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无论是参与制定新的世界规则,还是调节与既有规则的关系,都要格外注意量力而行。毕竟在这个现实的世界,规则也是要根据力量的对比来调整的。
其次,要尊重对方在世界不同区域的重大利益关切,特别是在原本没有重大政治诉求的地区问题上不要释放出强烈的政治意味。比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本质上是促进开放的经济倡议,就不宜将其渲染为带有政治意味的国家战略;中国在东欧以及南太平洋岛国等的经济活动也必然牵动欧盟和澳洲的神经。将经济主题政治化是很危险的。当中国被这样认为的时候,必然引起美国国内一些势力将与中国的经济问题都政治化,甚至是动辄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这无疑会激化中美关系中的敌对成分,限制合作基础。
与此同时,尊重对方在世界不同区域的重大利益关切的意识还需要不断向外拓展。国际规则的任何细微变化都牵涉极其广大的利益,并不容易取得多数赞成,因此中美在协调规则时要格外注意不能简单地把世界归结于中美共治,而是要充分考虑欧盟、日本、俄罗斯、东南亚等经济体的核心利益关切。(来源:正角评论 作者:郑永年、莫道明)


                                 
                                           社会透视
                 



最好的避孕药:房价已成了生育率的致命杀手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我们发现生育率低迷的主要原因是房价的上涨,而生育率低迷的直接结果则会导致楼市无人接盘,看似讽刺,实则扎心。政府如果不能及时减税、提供更多的保障性住房,让年轻人生活的更有希望,那么祖国的“明天”又会在哪里呢?

                                 
   【博览财经特稿】前两天笔者读到一篇文章,标题很有趣“危机和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美国生育率雪崩”,评论区有人直言“别操心美国了,关心一下我们自己吧……”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当前的生育状况如何?
1、人口出生率出现下滑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数据来看,近10年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提高,但是在2017年这一数据出现明显下滑。具体来看,90年代以来我国一孩的生育率呈现下降趋势,而二孩的生育率在13年单独二胎和15年全面二胎的政策刺激下有了明显的回升,但考虑到政策效应会逐渐退去,我国的生育率或进入实际下滑阶段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3728131591.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3728137385.png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哪些因素成为了我们国家的避孕药?
计划生育直接导致我国适婚人口减少。从民政部发布的婚姻登记结婚率和离婚率数据来看,从2014年起我国的结婚登记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当初那句“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养猪”的口号使我国在近三十年来少生了四亿余人,资源与环境得到缓解的同时也直接导致了现阶段适婚人口的减少。现在政策放开了,却出现了想生没有人的尴尬。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3728149004.png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3728145543.png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适婚人口没时间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普查数据统计,2005年到2015年十年间,我国女性首次生育的平均年龄出现了明显的后移。平均生育年龄后移的两个重要原因是女性受教育水平提升和女性劳动参与率提高。很多女生从学校进入职场,面试时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有没有结婚?”“近两年打不打算要孩子?”当你表示有结婚打算时,也就意味着“您和我们的工作不太合适”。更多人在进入职场后则直接被老板“建议”近两年不要生子。所以适婚的人没时间生是个重要的问题。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3728146782.png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相比于没时间生,更多人表现出了不想生。一位在券商工作的硕士朋友曾这样说,没有想过在深圳买房,现在的生活勉强过的去,买了房日子会很艰辛,得不偿失。我们问他结婚了怎么办,有了孩子也不买吗?朋友的回答更加干脆“自己都顾不过来哪有精力去考虑下一代,生下来也是对下一代不负责任”。面对大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大部分年轻人的想法就是过一天算一天,结婚生子正在一点点变成这一代年轻人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注重生活品质仅是人们不愿意生的接口,而生活成本的提高才是生育率降低的背后元凶
2、房价对生育率的影响
对于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中最大的支出是什么?应该就是房子了。有钱买房的人负债累累压力大不敢生,没钱买房的人租房没有安全感不愿意生。
2017年,英国经济学家阿克索伊曾提出,在房价高涨的背景下,有房还是没房,成了年轻情侣愿不愿意要小孩的一道分水岭。
在英国,房屋价值每上涨1万英镑,有房一族的生育率便会增加3.8%,而没房的租客生育率则要下降4.4%
房价越高,没房的年轻人越不敢生小孩,这个规律绝不仅是在英国才生效。美国经济学家德特林和基尔尼通过对美国的样本数据研究指出,高房价对美国无房一族生育率的打击,甚至比高失业率还要可怕。各国生育率的降低和房价的上涨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3728141142.png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3728146988.png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再来看中国,一项基于全国29个省市1999-2013年数据的研究曾表明,在我们国家房价平均上涨1个百分点,出生率会下降0.1-0.15个百分点。通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和生育率的历史数据,我们也能发现同样的趋势。房价成了我国生育率的致命杀手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3728158806.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房价的不断上涨,使得我国居民的杠杆率不断上升,从居民部门债务/可支配收入这一指标来看,我国居民部门负债率已接近90%,比很多发达国家还要高。我国居民债务扩张之快,让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望尘莫及。更悲哀的是,我国居民债务增速不仅将其他国家甩在了后面也将收入增速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居民的负担持续加重。以2017年的数据为例,我国居民部门增速接近30%,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却不足9%,这样的数据反差让人直呼“生不起”。
不仅如此,房租的上涨也成为了我国生育率的不能承受之重。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居住占比在2013年翻了一翻,这其中房租的上涨绝对是功不可没。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北京在03年-13年的房租增速超过146%。近两年来房租的上涨更是夸张,据媒体报道,过去一年,在全国一二线城市中,有13个城市房租涨幅超过20%。来自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的数据显示,2018年7月全国四个一线城市租赁价格指数环比全线上涨,深圳、北京的租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态势已持续了超过19个月。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3728156319.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生育率降低意味着什么?
提到生育率对经济的影响,大家首先会想到日本,想到日本那“失去的二十年”,虽然日本的故事起因源于石油,源于房地产,但是决定故事走向的核心因素确是人口。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初迎来人口拐点,随后经济出现下滑,90年代经济崩盘,进入“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的生育率从2005年开始触底回升,而日经指数直至今年9月才重回1991年11月以来的最高点。
生育率降低会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我国人口福利从2012年开始逐渐消失,过去30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背后,主要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在逐步释放。但是在2011年前后,中国的人口红利出现了拐点。在劳动力供给减少的背景下,为了稳定经济增长速度,在短期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提高投资增速。这也是我国09到16年社融和投资双高背后的逻辑。
生育率的降低同时意味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截至2017年,我国老龄化人口占比约为11.5%。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的预测中国将会在2034年前后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2050年达到26.3%,2060年后逐渐稳定在30%左右。人口老龄化最直接的影响是养老金的断层,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金自2015年开始出现收不抵支,且缺口有扩大的趋势,根据国泰君安宏观团队的测算,在现行的养老金体制下,在2025年,我国的养老金缺口将达到3.8万亿,到2035年,养老金缺口将扩大到10万亿。养老金的缺口不但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更让我们这一代人感到深深的担忧“我们退休时,由谁来养?”
生育率的降低更意味着消费能力的降低和消费结构的改变。根据生命周期假说,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拥有相异的消费特征,一般来说中年人的储蓄率是最高的,而随着我国老年人抚养比的不断上升,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将呈现上升趋势,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会进一步加大。消费结构方面,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对医疗和养老等多方面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大,传统制造业消费需求降低,而这也解释了近年来风投行业的风口“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虽然资本的热情褪去可能也只是一地鸡毛,但医疗和养老行业散发的光芒也确实是难以抵挡。
2017年全国各地纷纷上演抢人大战,一时之间甚嚣尘上。但如果生育率持续走低,未来各地将会出现无人可抢的局面,那么楼市的库存,谁来接盘?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3A%2F%2Fwxone.bolanjr.com%2Fwk%2Fphp%2Fupload1%2F20181210%2F15443728157100.png
4、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生育率低迷的主要原因是房价的上涨,而生育率低迷的直接结果则会导致楼市无人接盘,看似讽刺,实则扎心。政府如果不能及时减税、提供更多的保障性住房,让年轻人生活的更有希望,那么祖国的“明天”又会在哪里呢?(原创:格隆汇作者 Dx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11 22:03 , Processed in 0.194134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