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柏双
《牛市预期下,证监会“提示风险”只会火上浇油!反而沪股通首现流出要警惕!》:很多市场分析人士在25日的大涨后已喊出了“5.19行情再现”的声音。个人看法是,现在是不是牛市,其实没必要纠结,这是事后才可能真正知道答案的。但现在可以明确得是,一轮中级反弹至少已经走出来了。这种时候就不必再纠结牛市这种形而上的问题了。抓紧事件跟着顺势做并随时提防大涨之后出现调整后自己是见好就收,还是只是调仓换股或者借机加仓就行了。 而心态上,鉴于现在市场的涨幅、普遍的盈利程度,可能还没到牛市,但情绪已经往牛市看了,所以这时就不必再过多讲理性、讲逻辑,做风险提示了——所以对于25日晚证监会突然开始搞“风险提示”,市场恐怕看法会是相反的!甚至不排除直接当成官方吹响新一轮上涨号角。因为只有继续上涨且涨幅可能过大的几率很高,股市才会不理性,才有风险的嘛! 我个人比较认同的观点是,这波行情其实缺乏严谨的逻辑,主要还是由流动性推动。其带来的好处是,行情上涨简单直白,只要钱够多情绪足,就像周一这般快速陡涨就是;但坏处是,只要哪个交易日的分时线上,出现异常或听到某些局部资金出逃的消息,市场也可能出现其他资金跟风快速出逃的结果——所以,对于在市场大涨国内机构亢奋的昨日(25日),沪股通出现了从1月23日加速流入以来的首次流出,全天净流出20.89亿元,为去年12月8日以来最大流出规模。这个已经不太被重视的信息,反而更值得警惕! 《现在,“害怕”A股上涨是一种什么心态? 》:我们为什么会“害怕”A股上涨呢?我们害怕的是脱离基本面,完全由情绪和资金推动的暴涨、“疯牛”。那种一年指数翻倍,之后半年再“腰斩”的牛短熊长的体验令人“害怕”。我们希望A股也能是慢牛、长牛,让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能够分享市场壮大、上市公司成长的红利。而不是每天在担心牛市会忽然终结、在赚快钱的心态之下,被迫进行击鼓传花式的互相“收割”。
博览视点
牛市预期下,证监会“提示风险”只会火上浇油!反而沪股通首现流出要警惕!
【研究员】:柏双
结论:很多市场分析人士在25日的大涨后已喊出了“5.19行情再现”的声音。个人看法是,现在是不是牛市,其实没必要纠结,这是事后才可能真正知道答案的。但现在可以明确得是,一轮中级反弹至少已经走出来了。这种时候就不必再纠结牛市这种形而上的问题了。抓紧事件跟着顺势做并随时提防大涨之后出现调整后自己是见好就收,还是只是调仓换股或者借机加仓就行了。 而心态上,鉴于现在市场的涨幅、普遍的盈利程度,可能还没到牛市,但情绪已经往牛市看了,所以这时就不必再过多讲理性、讲逻辑,做风险提示了——所以对于25日晚证监会突然开始搞“风险提示”,市场恐怕看法会是相反的!甚至不排除直接当成官方吹响新一轮上涨号角。因为只有继续上涨且涨幅可能过大的几率很高,股市才会不理性,才有风险的嘛! 我个人比较认同的观点是,这波行情其实缺乏严谨的逻辑,主要还是由流动性推动。其带来的好处是,行情上涨简单直白,只要钱够多情绪足,就像周一这般快速陡涨就是;但坏处是,只要哪个交易日的分时线上,出现异常或听到某些局部资金出逃的消息,市场也可能出现其他资金跟风快速出逃的结果——所以,对于在市场大涨国内机构亢奋的昨日(25日),沪股通出现了从1月23日加速流入以来的首次流出,全天净流出20.89亿元,为去年12月8日以来最大流出规模。这个已经不太被重视的信息,反而更值得警惕!
【博览财经分析】昨天的A股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天。当日三大指数涨幅全部超过5.5%。而沪指在一天之内直接迈过了之前市场原本以为会有的2800、2900点的整固考验,直逼3000点整数关口。当日行业题材板块全线飘红,15个行业指数大涨逾5%。盘面上,两市共计307股涨停,涨停股数量创下三年来新高。 尤其这次是2016年1月28日以来首次两市成交金额达到10395.72万亿,A股市场万亿成交额大多发生在2014至2015年这段牛市当中,其它时间段并不多见。因此这被市场普遍认为具有一定重要特殊意义。还有券商股当日全部涨停以及保险、银行板块也接近全部涨停,还有互金等类金融股涨幅也名列前茅——券商股暴涨也是历来被认为牛市的开路先锋。 总之,这波行情爆发的突然和坚决,超出了绝大部分人的预期和策略,谨慎心态投资者的屡屡受挫,也给予看多派投资者越来越强烈的牛市信心。因此很多市场分析人士喊出了“5.19行情再现”的声音。 个人的看法是,是不是牛市,能否识得庐山真面目,其实没必要纠结。这个问题是身在股海中得我们,事后才可能真正知道答案的——毕竟,就算现在市场喜欢类比的5.19行情,当年其实也只不过持续了一个半月后,就以《证券法》的出炉,然后沪指一天内狂跌7.6%而终结的。 但现在可以明确得是,不论是不是一轮牛市,一轮中级反弹至少已经走出来了。这种时候就不必再纠结牛市这种形而上的问题了。抓紧事件跟着顺势做并随时提防大涨之后出现调整后自己是见好就收,还是只是调仓换股或者借机加仓就行了。 而心态上,鉴于现在市场的涨幅、普遍的盈利程度,可能还没到牛市,但情绪已经往牛市看了,所以这个时候就不必再过多讲理性、讲逻辑,做风险提示了——因为即便讲逻辑,上涨就是王道,一涨了盘后分析师们自然就可以罗列出N条利好来。 (这里说两句题外话:这种“马后炮”看似没有意义,但其实带来的影响功效是非常大的。不过却反而是负面效果居多。) 因为,一方面,它给当前正在上涨但是存在疑惑也不少的部分投资者建立了所谓的上涨逻辑,巩固了上涨势头。而另一方面,它也可能麻痹后知后觉的前期踏空者,在市场涨幅已经不小而这部分资金才刚刚进入的时候,上述牛市逻辑也会麻痹这些有极大概率成为接盘侠的后入狂热分子。在市场真的可能开始调整时,反而坚定地认为“只是技术性调整”,结果却真正站在了山顶。 好了,言归正传。 我个人比较认同的观点是,这波行情其实缺乏严谨的逻辑,在性质上,主要还是由流动性推动——虽然历史上每轮牛市最直接的推动力都是流动性,但发动的缘由是不同的。而本轮上涨发动的缘由直接就是外资的钱进来了推动了短线的上涨,然后更多的钱进来了,推动了更超预期的上涨。把原本还是少部分财经舆论鼓噪的春节后开门红逐渐演化成了中级反弹(这是个鸡生蛋蛋又生鸡的关系),然后市场才去寻找推动上涨的解释理由,甚至喊出牛市重演逻辑。 即,在短期基本面数据真空但A股具有相对低估值优势的背景下(因为经济基本面可以确定短期内不太可能好),外资持续流入+央行超预期降准+天量信贷推动了最初的上涨,然后后期机构和散户增量资金的涌入使得行情进一步延续。随后辅助几个看起来不错的政策作为铺垫,逐渐补充了市场的上涨信心逻辑——所谓存在即合理。 尤其是春节后大涨大涨两周后,投资者原以为市场会有短调,结果行情除了只在2月15日调整了一天,其他时候甚至都只在盘中短暂调整后就再度强势上攻创新高,这完全激发了市场做多的信心和热情。 至于说证监会主席换人、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商誉爆雷出清后利空变利好,科创板超速推进和最近这两天大领导提的“金融供给侧改革”(比如有关对“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的精彩解读),我认为更主要的是体现出了“助攻”的作用。在北上资金推动的上涨初期给了那些大胆喊多但又找不到太充分理由的分析师们比较好的旁白解释。也在初期北上资金攻击初步带动股市情绪后,给了后续的国内机构和散户资金进一步跑步进场延续市场热情的信心,以更充分的逻辑和理由,建立了市场对股市进一步上涨进而可能演化成牛市的逻辑! 如果大家也认同当前的上涨就是流动性推动的逻辑,或者说就是牛市情绪推动的增量入市逻辑,那我接下来说的话你要重视了—— 在我看来,增量资金疯狂入市(上周还是5000亿级别,有两天到了6000亿,本周一就直接突破了1万亿),而上涨主要靠情绪推动但逻辑其实不是那么扎实(毕竟没有经济基本面支持,而主要是对官方政策文件做偏向于利好、放大利好的方向解读)。带来的好处是,行情上涨简单直白,只要钱够多情绪足,就像周一这般快速陡涨就是;但坏处是,只要哪个交易日的分时线上,出现异常或听到某些局部资金出逃的消息,市场也可能出现其他资金跟风快速出逃的结果。 就比如,昨天的万亿成交、15个行业指数大涨逾5%、两市共计307股涨停之后,证监会马上出手了。25日晚证监会发文—— 证监会主要讲了三件事。 1、近期有关场外配资的报道增多。对此,我会密切关注,指导有关方面依法加强对交易的全过程监管。 2、各证券公司要严格执行经纪业务及融资融券客户适当性管理,加强异常交易监控,认真做好技术系统安全防护。 3、希望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防范投资风险。 如果说在2018年之前的熊市心态下,相信对于证监会上述表态,市场多半是会一致看成利空的,是会认为这是监管层在给市场吹风降温之举。 但在现在的牛市预期心态下,恐怕就是相反的了!对于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尤其是前期踏空的投资者来说,恐怕不排除是会把这“理性投资,防范风险”的表态,直接当成官方是吹响新一轮上涨号角的。因为只有继续上涨且涨幅可能过大的几率很高,股市才会不理性,才会面临风险的嘛! 所以,对于部分网络大V把证监会这个风险提示,真当“风险提示”来看,我是持反对意见的。 反倒我觉得,如果你认同当前的涨理由无他就是增量涌入,那么一个已经不太被市场重视的资金面“小消息”,是需要警惕的。 就在市场大涨国内机构亢奋的昨日(25日),沪股通出现了从1月23日加速流入以来的首次流出,全天净流出20.89亿元,为去年12月8日以来最大流出规模。但深股通仍净流入20.26亿元。两市合计净流出0.63亿元。 考虑到本轮行情的始发点就是北上资金的大举买入点了火,然后才吸引了内资机构跟散户跟进。而之前有统计说在春节前的时候北上资金流入就已经超千亿,考虑他们的持仓成本以及此后A股的涨幅(指数两月都涨了15%-20%多了)。也就是说,北上资金已经充分地证明了其实力,也已经最大限度地收获了盈利。所以他们现在在国内机构和散户开始亢奋的时候,反而开始出现流出,是否代表了什么信号? 这里要提醒的是,沪股通的单日流出不算什么,但如果连续流出问题就大了,所以接下来要持续观察,并提高点警惕了。
焦点透视
现在,“害怕”A股上涨是一种什么心态?
【研究员】:林维
编者按:我们为什么会“害怕”A股上涨呢?我们害怕的是脱离基本面,完全由情绪和资金推动的暴涨、“疯牛”。那种一年指数翻倍,之后半年再“腰斩”的牛短熊长的体验令人“害怕”。我们希望A股也能是慢牛、长牛,让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能够分享市场壮大、上市公司成长的红利。而不是每天在担心牛市会忽然终结、在赚快钱的心态之下,被迫进行击鼓传花式的互相“收割”。
【博览财经研报】昨天(2月25日),A股放量大涨,主要股指午后均涨逾5%,两市成交额时隔39个月再度突破万亿元。上次出现沪深两市单日合计成交额超万亿元的情况,还是在2015年11月底。当天,两市涨停个股达到297只,下跌个股仅13只。
牛市、放量、暴涨,这样的字眼开始刷屏了。然而,随着市场涨速越来越快,累计涨幅越来越高,总有一些投资者会“恐高”。 巧的是,前几天,《证券日报》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不要害怕A股上涨》。
该文的主要观点是——在市场环境、股票估值、增量资金、政策导向等方面A股市场目前已经具备了上涨的所有条件,而且这些条件还会不断得到改善。 最后,该文发出“呐喊”:我们真的不要害怕A股上涨!任何股市都是起起伏伏的,只要自己具有相当的投资决策能力,既不恐惧也不贪婪,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一个每天关注A股市场的金融从业者,这些年也陆陆续续认识了不少从事证券投资的朋友。这些朋友大都有比较丰富的投资经验,至少经历过一轮完整的牛熊转换。 就这几天的行情来说,市场如此火爆,赚钱效应那么好,很多人觉得牛市可期。但是出于对市场的敬畏,还有一些朋友在乐观的同时,增添了一份谨慎。 谨慎的原因大概有下面几个—— 一是,2018年A股“跌跌不休”,从年初跌到年尾,在这种市场氛围里,一些人一直用单边下跌的熊市思维看待市场。对今年以来A股的积极变化和各种利好选择性忽视或者从心理上抗拒,对上涨的行情将信将疑。 二是,经历了2015年下半年“股灾”以及2016年初熔断的投资者,对快速上涨之后的A股市场又以更快的速度下跌的情景印象深刻。因此,这些投资者看到市场连续上涨,尤其是暴涨,就会条件发射般地联想到之前的类似情况。 三是,从历史规律来看,熊市到牛市的转换并不能一蹴而就。从历史大底的构造来看,1996年1月512点、2005年6月998点、2008年10月1664点、2012年12月1949点,这些点位在上涨20-25%左右之后,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踩。 四是,从基本面来看,经济复苏和企业盈利改善仍有待验证。缺乏基本面支撑的大涨,其持续性存疑。 不过,面对2月25日充满牛市味道的A股市场,这些投资者越谨慎也越纠结。因为,市场先生总是对的,牛市的特征已经开始展现,理性的投资者再也不能视而不见。 其实,我们中国股民从来没有“害怕”过A股上涨。 巴菲特曾说过:过去238年来,从来没有人因为做空自己的祖国(美国)而发财的。 同样,我们中国股民也从未看空或者做空过自己的祖国。对于中国经济,我们一直有信心;对于中国股市,我们一直抱有希望。 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上涨的A股市场,会解决中国经济中的很多问题。 比如说,股权质押危机,就因为近期的上涨,而大大缓和了。 2月以来,A股市值暴涨超过7万亿元,个股股价水涨船高,触及质押平仓线的公司也是日益减少。股权质押风险没有去年四季度那样严重了。 再比如说,在促进消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方面,一个持续上涨的A股市场,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账面资产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都有所提升。 牛市的持续演绎带来的财富效应,使得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从行为金融学上来说,财产性收入大大充实了居民的心理账户。因此,在牛市中,股票资产增值带来的财富效应让消费者更加敢于消费。 另外,一个持续上涨的股市,也能更好得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也能够为资本市场的改革提供稳定、有利的环境。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害怕”A股上涨呢? 我们害怕的是脱离基本面,完全由情绪和资金推动的暴涨、“疯牛”。那种一年指数翻倍,之后半年再“腰斩”的牛短熊长的体验令人“害怕”。 我们希望A股也能是慢牛、长牛,让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能够分享市场壮大、上市公司成长的红利。而不是每天在担心牛市会忽然终结、在赚快钱的心态之下,被迫进行击鼓传花式的互相“收割”。 衷心希望,2019年2月份是不仅仅是一轮牛市的起点,更是一轮慢牛、长牛的起点。
决策参考
像极了1999年的“519行情”,当时是这样走的
【研究员】:陈淼
结论:周末,我将本轮行情与2014年年底的金融板块行情做了深度比较,但深思熟虑后,我们认为,当前两个月前“悲痛欲绝”,两个月后的“梭哈蹦迪”、市场流动性水平能够连升三挡,而且既不是杠杆牛、也不是基本面牛、更不是资产配置牛的行情,与1999年5月19日-6月30日,31个交易的“519行情”更为类似。 这样强度的行情,在1999年到2018年的20年中,没有发生过第二次。回顾往事,本文就当前行情和“519行情”做个简单比较。
【博览财经研报】周末,我将本轮行情与2014年年底的金融板块行情做了深度比较,但深思熟虑后,我们认为,当前两个月前“悲痛欲绝”,两个月后的“梭哈蹦迪”、市场流动性水平能够连升三挡,而且既不是杠杆牛、也不是基本面牛、更不是资产配置牛的行情,与1999年5月19日-6月30日,31个交易的“519行情”更为类似。 这样强度的行情,在1999年到2018年的20年中,没有发生过第二次。 回顾往事,本文就当前行情和“519行情”做个简单比较。 回顾历史:“519行情”的一些背景 2019年2月22日政治局学习金融,体现了决策层对于金融体系再度超高度重视,“牛夫人”似乎直接变成了“小甜甜”。但谈到决策层对于金融体系、股票市场的重视,就不得不重提1999年的“519行情”。 1999年,还是朱总理主抓金融,可以总结,其对金融市场波动是相当不待见的。例如,1995年关闭国债期货,引发股市暴涨,刚开始三天市场刚热闹起来,他立刻用新股发行额度(那时候认为巨大)把股市指数打回原型,其对于金融体系的严厉整顿,尤其是对于分业经营的强调,给“一代金融人”心目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2016-2018年,“去杠杆”引发投资者心态持续低迷,2016年初的“熔断”很清楚的表明了决策层对于A股市场波动的厌恶,刚刚卸任的刘主席,其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与朱总理当年的风格有些类似。 1999年初,亚洲金融风暴刚平息,中国股票市场也是一片萧条,参考当时的复盘、舆论,几乎所有人都一片悲观。当时指数在1000点附近徘徊,看空的有700点、500点,看空的理由无非是,宏观经济、亚洲经济、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外部矛盾难以解决。 2018年底,舆论对于股市看法同样极度悲观,某知名研究所所长看空到2300,信奉者大有人在。不少机构投资者实在是受不了了,在最后12月,清掉了手中压舱底的筹码,砸出了本轮2400点低点。 1999年“519行情”的发动契机是什么呢?当时由于互联网媒体还不发达,很多资料已不方便查证。我们初步考证后,认为内外因皆有。 外因方面,1999年5月8日,美国轰炸了中国大使馆,就在此之前,朱总理刚刚完成美国访问,舆论一片繁荣,认为中美合作到了新篇章。轰炸后前两天,当年的决策层对此来不及反应(刚刚访美结束、落差巨大),到了第三天,江主席出面讲话,全国激奋。从时间顺序角度来看,没有几天,股票市场开始发动了波澜壮阔的519行情。 2019年2月24日,特朗普发推特表示,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非常顺利,3月1号的关税延期,正式协议将由两国元首在亲自会面时签署。由于贸易摩擦是2018年市场下跌的主要催化剂,因此矛盾缓和,显然构成了市场反弹催化剂。 内因方面,1999年,当大盘从1047点涨到1300多点时候,舆论出现明显松动,市场转为高位震荡。就在此时,新华社,人民日报发表长篇社论,指出“现在市场的大幅上涨属于非常正常的恢复性上涨”,可以对比市场如何看待2018年底以来,外资主导的反弹行情。 1999年初,一份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酝酿出台上呈国务院。1999年5月16日, “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六点意见”得到批复,这也就是现在还经常有人提及的《搞活市场的六项政策》,其中提出要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机构的合法融资渠道、允许证券公司发行债券、扩大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允许部分B股及H股公司回购股票。 现在来看,这六条机制实际在短期内算不上太大利好。但重要的是,这是第一次股票市场的发展得到了最高层的肯定。对于讲政治的中国股票来说。无异于打了一剂强心剂。 为了市场更火,朱总理还出台政策,银行存款要付20%的利息税。这个政策出台以后,证券公司门口人山人海,城市民众心目中的主要矛盾,已不是美帝轰炸南斯拉夫使馆,而变成了怎么尽快在股市赚钱。 2018年10月刘主席“春天论”以来,决策层、监管层对于股市的呵护,力度同样不小。尤其是2月22日政治局会议学习金融,肯定了金融体系、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这与1999年相关政策变化显然类似。 哪些启示值得重视? 首先,虽然货币宽松加风险偏好提升,非银金融往往会成为点火行情的核心板块,但无论是“519行情”还是2014到2015的牛市,最开始一波金融股炒完后,后面金融股一般不会再有太好的表现。 “519行情”虽然时间很短,但真正的主战场在“科技股”。1999年,美国股票市场科网股牛市正如火如荼,叠加当时市场发现,科技股(当时包括信息设备、信息服务、电子)的估值不容易看懂,因此电子板块成了当年仅次于金融服务板块的第二大涨幅板块。 其次,“519行情”与现在最类似的是,它既不是配置牛、更不是基本面牛、也不是杠杆牛,这纯粹是市场集体情绪在极端低点出现后,在恰巧出现的外部消息提振期里,走出了一轮强烈的“反身性”情绪推动行情。 “519行情”只走了31天,之后出现了回调。当前A股投资者结构、心态都远比此前成熟,单纯靠股价-预期的“反身性”能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
观察与思考
当前行情有“5.19”相似度,也有“杠杆牛”苗头,但其实都不是…
【研究员】:编辑 小白
编者按:我注意到,不少分析人士用20年前的“5.19行情”来形容昨天的全线暴涨,但从成交量来看,上次A股单日成交破万亿是2014年12月5日,一举创下了世界记录,并拉开了其后疯狂的“”杠杆牛“”序幕。 那么,时隔四年之后,A股重新站上万亿的风口,是否释放了同样的积极信号呢? 但仍需要警惕的是,经历过“改革牛、杠杆牛”和此后去杠杆的飞流直下后,市场都已经有认识,监管层面对行情看法或者动向,就如同怀春的少女一样,怕它不来,又怕它乱来!有了近在眼前“股灾”的教训,不可能再次坐视行情以25日乃至整个2月这般摧枯拉朽的方式再来一轮“短命牛”,细水长流的“慢牛”才是心头好。或正是因为此,证监会在25日的大涨后就第一时间发文示警。
【博览财经观察】我注意到,不少分析人士用20年前的“5.19行情”来形容昨天的全线暴涨,但从成交量来看,上次A股单日成交破万亿是2014年12月5日,一举创下了世界记录,并拉开了其后疯狂的“”杠杆牛“”序幕。 那么,时隔四年之后,A股重新站上万亿的风口,是否释放了同样的积极信号呢? 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从6124点(5178点)跌到1664点(2440点)之后,投资人在绝望中迎来了利好,情绪在反转之后强烈释放! 换言之,在股市的“水份”被挤掉之后,干柴遇到烈火(流动性等利好),一发不可收拾。 但仔细对比,差异也是很明显的,监管层会否允许同样的加杠杆行情历史重演,是要打个打问号的。 2014年的牛市有两个显著的标签: 一个是反腐高潮催化点火行情。“打老虎”的数量之多、级别之高,都是史上未见的,虽然说这事跟股市不发生直接关系,但反腐着力点在于打破既有利益,为下一步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扫清了障碍,而股市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改革发祥地,自然是心有戚戚焉! 二是金融加杠杆,证券两融业务的推出,让追涨杀跌更为刺激。场外资提供的十部杠杆,则让多头的力量突破了天际线,最终让行情“失控”。 而本轮行情与2014年至少有四方面是不同的。 在行情触发点上,除了低位反转的技术性要求之外,一方面是源自于对货币政策的想象,虽然央行已经反复声明一月创历史新高的信贷数据,并不是大水漫灌,“稳健”的基调并没有改变,但比起自己的耳朵,投资者显然更相信自己的眼睛,而相比较还没有政策面全面解绑的楼市,股市明显更加受到认可一些; 在政策催化因素上,去年折磨了股民一整年的国际摩擦,终于迎来了握手言和的曙光,算是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而14年的行情是没有这种干扰的。 另外,经过三年多的去杠杆后,经过近期银保监会层面都在说去杠杆要变稳杠杆了,但监管层恐怕对加杠杆牛市依然是会非常敏感的,25日晚证监会对场外配资做的“风险提示”,其实就表明了监管层不会允许“杠杆牛”再出现——所以对于近期场外配资加杠杆消息的广为流传,还被部分分析机构拿来作为牛市的证据,其实我个人是非常警惕担忧的! 但其实最重要的是,证监会换了新领导,而且这个新领导迄今为止,并没有对监管和市场发声,与前任的监管风格有显著的差异。 并非巧合的是,不久之前,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在头版发表了一篇股市评论,评论提出——“要努力减少行政干扰,要允许市场存在适度投机,着力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 “易操作、会大涨、满仓干”的亢奋调侃,看来并非没有原因的。 虽然这篇文章的分量无法同1999年发动“5.19”行情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想提并论,但却与新领导的大政方针不谋而合,在北上资金点火行情后,迅速接棒又更熟悉国内监管套路的游资,就心领神会的迅速将ICU模式切换到KTV! 但在我们看来,两次行情也有一个重大的相同点是:上次“杠杆牛”是为了配合“改革牛”,是为了鼓动起新一轮改革热潮。 在当前强调“适度”监管的背后,最根本的也是为了科创板这一“首要的政治任务、金融改革任务”的按期推出(其实是超速推出)与启动,能有一个温暖向好的市场环境。 两次行情都有类似的战略性、深层次改革目标。 所以,当前至少可以明确的是,一轮中级行情已经无疑,至于能否演变成牛市,要继续观察。 但仍需要警惕的是,经历过“改革牛、杠杆牛”和此后去杠杆的飞流直下后,市场都已经有认识,监管层面对行情看法或者动向,就如同怀春的少女一样,怕它不来,又怕它乱来!有了近在眼前“股灾”的教训,不可能再次坐视行情以25日乃至整个2月这般摧枯拉朽的方式再来一轮“短命牛”,细水长流的“慢牛”才是心头好。 或正是因为此,证监会在25日的大涨后就第一时间发文称“我们注意到,近期有关场外配资的报道增多。对此,我会密切关注,指导有关方面依法加强对交易的全过程监管。各证券公司要严格执行经纪业务及融资融券客户适当性管理,加强异常交易监控,认真做好技术系统安全防护。同时,也希望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防范投资风险”。 个人的一点看法是, 鉴于现在市场的涨幅、普遍的盈利程度,可能还没到牛市,但情绪已经往牛市看了,所以这时讲理性、讲逻辑可能是反作用。所以对于25日晚证监会突然开始搞“风险提示”,市场恐怕看法会是相反的!甚至不排除直接当成官方吹响新一轮上涨号角。因为只有继续上涨且涨幅可能过大的几率很高,股市才会不理性,才有风险的嘛! 但是,也不能排除的是,如果市场对政策做反向解读继续火上浇油,那不排除监管层接下来还会继续做更多风险提示,升级提示,最终也有可能反而加速行情终结,毕竟,无论涨跌,现在A股始终都还是政策市! 最后要提请注意的是,近期涨的一发不可收拾的券商板,从历次牛市来看,只是初期的发动者,往往后劲不足,却并不是坚持到最后的大牛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