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3100:政策纠偏刺激的“估值修复”正向“改革创新”过渡》:笔者认为,从中长期看,基于内在驱动逻辑的不同,应该将这一轮“受到高层关切”的行情,一分为二:第一阶段,也就是自2018年10月以来,尤其是今年1月以来,这一轮在“‘既有政策纠偏’刺激下的估值修复行情”;第二阶段,则是更多以“5G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以科创板为代表的‘提升股权融资比重’”这一新兴组合,所释放的“增量改革红利”带动的“改革创新行情”。如今随着“科创板”与5G都在加速落地,“政策纠偏”刺激下的“估值修复行情”正向“改革创新行情”过渡,而且,这第二阶段“增量改革红利”主导的“改革创新行情”可能会提前到来。目前笔者还难以确定,这两个阶段的行情究竟会以怎样的形式完成“交棒”?究竟是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之后,重启一波新行情,还是在巨量成交的持续推动下,直接的“空中加油”?就个人倾向性而言,我更乐见前者,否则,第二阶段行情就很难走得那么“顺遂”了…… 《在3000点停留的时间不多了!》:对于中长期行情,我认同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的乐观观点,是政策、资金、经济三重因素的叠加;对于短线冲高是否要减仓的问题,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第一轮冲击波暂进入末端,即股指上涨冲击斜率将显现收敛,强势向上振荡,而非直线拉升。但基于这两天成交额巨量放大,股指仍会创新高,但冲击度显收敛。我认为策略上确实要保持一些谨慎,但行情可能不会如预期出现大幅度调整,目前3100点已破,可能会抬高股指中枢至3100点而不是3000点了。 短期而言,虽然3000点是一个关键点位,但在目前动辄万亿成交量的背景下,再加上政策和资金的烘托,料沪指在3000点附近停留的时间不多了,行情随时可能扶摇直上,给股指来个加急上涨,除非政策方向和资金出现收紧势头,否则,小牛市行情的定性不会有太大变化。
博览视点
走过3100:政策纠偏刺激的“估值修复”正向“改革创新”过渡
【研究员】:田文
结论:笔者认为,从中长期看,基于内在驱动逻辑的不同,应该将这一轮“受到高层关切”的行情,一分为二:第一阶段,也就是自2018年10月以来,尤其是今年1月以来,这一轮在“‘既有政策纠偏’刺激下的估值修复行情”;第二阶段,则是更多以“5G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以科创板为代表的‘提升股权融资比重’”这一新兴组合,所释放的“增量改革红利”带动的“改革创新行情”。如今随着“科创板”与5G都在加速落地,“政策纠偏”刺激下的“估值修复行情”正向“改革创新行情”过渡,而且,这第二阶段“增量改革红利”主导的“改革创新行情”可能会提前到来。目前笔者还难以确定,这两个阶段的行情究竟会以怎样的形式完成“交棒”?究竟是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之后,重启一波新行情,还是在巨量成交的持续推动下,直接的“空中加油”?就个人倾向性而言,我更乐见前者,否则,第二阶段行情就很难走得那么“顺遂”了……
【博览财经研报】笔者认为,从中长期看,基于内在驱动逻辑的不同,应该将这一轮“受到高层关切”的行情,一分为二:第一阶段,也就是自2018年10月以来,尤其是今年1月以来,这一轮在“‘既有政策纠偏’刺激下的估值修复行情”;第二阶段,则是更多以“5G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以科创板为代表的‘提升股权融资比重’”这一新兴组合,所释放的“增量改革红利”带动的“改革创新行情”。 如今随着“科创板”与5G都在加速落地,“政策纠偏”刺激下的“估值修复行情”正向“改革创新行情”过渡,而且,这第二阶段“增量改革红利”主导的“改革创新行情”可能会提前到来。目前笔者还难以确定,这两个阶段的行情究竟会以怎样的形式完成“交棒”?究竟是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之后,重启一波新行情,还是在巨量成交的持续推动下,直接的“空中加油”?就个人倾向性而言,我更乐见前者,否则,第二阶段行情就很难走得那么“顺遂”了…… …… 观点的分歧,正是“大行情尚在中途”的“标配” 3100点上方的A股会怎样走?这是今天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6日收盘,面对尾盘的V字与强势,坐在对面的同事不经意间发出了一声轻轻的叹息“咋有股令人害怕”的“赶脚”? A股如此辣眼睛的表现,居然还难得的获得了部分“专业人士”的“审慎性评判”,或许这就是行情仍然算得上理性,而尚未完全“疯魔”的吉兆! 而观点的分歧,不正是“大行情尚在中途”的“标配”么? 近期,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曾经对短中期行情有过如下判断—— ◆3月4日《本周仍会上冲,但应是渐行减仓好时机!》:行情仍会上冲,但这时应在上冲振荡中对原涨幅较理想、盘中突破高点的票分批减持,对低位突破票可以在总仓控制下增持,做必要结构性调整持股布局。 ◆2月28日《预期分化加剧,但易主席首秀增强市场信心!》:短期内《第一轮上涨进入末端,但中期行情未完!》的观点不变,唯一悬念是,大约怎样的走势代表股指将向上突破3000点大关,展开第二轮上升浪?并快速提升仓位?(如持有股指ETF)。 另,易主席的首秀,给市场带来了信心增强。认可市场化,认可价值发现,认可法制,尊循市场规律。这是三年来监管方针的重大变化。 ◆2月27日《第一轮上涨进入末端,但中期行情未完!》:第一轮冲击波暂进入末端,即股指上涨冲击斜率将显现收敛,强势向上振荡,而非直线拉升。但基于这两天成交额巨量放大,股指仍会创新高,但冲击度显收敛。 可见,博览财经的主流判断,仍然是坚定看好这一轮大级别上涨行情(所谓的“中线行情未完”),基于第一轮上涨的强势冲击,消耗大量的流动性,因此,指出“第一轮上涨进入末端,下一步将强势向上振荡,而非直线拉升。但基于成交额巨量放大,股指仍会创新高”。 目前看来,除了指数在各路资金“奋力”拉抬下继续“暴力上涨”,使得斜率仍然显得“陡峭”外,我们对“中期行情继续向上发展”,以及“第一轮上涨进入末端”的判断,仍没有改变! 需要强调的是,本栏提请读者注意,今日本内参会刊登几篇“对短期行情走势‘意见相左’”的文章,来发散一下大家对短期行情在上攻3100点之后,不同走势的探讨—— 今日的《在3000点停留的时间不多了!》一文强调,短期而言,料沪指在3000点附近停留的时间不多了,行情随时可能扶摇直上,给股指来个加急上涨,除非政策方向和资金出现收紧势头,否则,小牛市行情的定性不会有太大变化。 而《如此火爆的A股,是时候泼点冷水了?》一文则“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A股市场出现一次回调的可能性”。毕竟,鉴于2015年的教训,监管层对杠杆资金和炒作程度的容忍限度对市场走势的影响至关重要。3月6日,盘中多次跳水,创业板指三次翻绿,都表明在连续多次跳空上行之后,获利盘出逃的意愿随之增强。 …… 但无论对短期走势如何争议,大家对中长期行情的积极乐观是一致的,而我个人认为,对坚定在本轮行情当中做一个“长期投资”的朋友而言,对上述短期行情走势的分歧,不会影响你对中长期策略与仓位的影响,更多有利于您辨析行情在大幅波动时的“坚定立场”,至于“短线高手们”,我们提出的这些“不同意见”或许更有利于你踏准行情波动的节奏,趋利避害。 “政策纠偏”刺激下的“估值修复行情”正向“改革创新行情”过渡 在笔者个人的分析框架当中,对这一波行情的定性,有如下几点判断—— 1、从中长期看,基于内在驱动逻辑的不同,我认为,应该将这一轮“受到高层关切”的行情,一分为二:第一阶段,也就是自2018年10月以来,尤其是今年1月以来,这一轮在“‘既有政策纠偏’刺激下的估值修复行情”;第二阶段,则是更多以“5G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以科创板为代表的‘提升股权融资比重’”这一新兴组合,所释放的“增量改革红利”带动的“改革创新行情”。 2、第一个大趋势行情阶段,是以“政策纠偏”为主线引发的“估值修复”行情,这一阶段直到今天尚未完全“修复到位”,短期看可能会有些阶段性的大幅波动,但“政策纠偏”正借助“两会”(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以及相关高层的讲话等形式),进入“最高级的法制化轨道”,这一波政策红利仍在释放; 3、所谓的“政策纠偏”,主要就是指2015年前后开始的“去杠杆、强监管”过程当中,出现的“一刀切”、片面强调“防风险”等“过度执行”,导致的对经济增长与金融市场走势带来的冲击与伤害,也即彼时所谓的“处置风险引发新的风险”。 4、自2018年10月以来,笔者一直坚持认为,彼时(10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发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激发资本市场活力”的政策信号,就是宏观政策侧重点已经从“突出强调防风险向强调稳增长、高质量发展”转变,前任在去年10月中旬那句无厘头式的“股市春天不远了”,恰是这种转变的一个“佐证”,而这一转变信号,得到了今年2月22日政治局会议的再次确认与强化:决策层领导明确发出了“平衡好防风险与稳增长的关系,只有在高质量发展当中才能更好防风险”的“最高指示”,这也成就了2.25“暴涨”的政策基础! 5、决策层的这种转变,预示着股市政策正式从2015年“片面去杠杆”阶段的“规范中发展”,切换到如今“平衡防风险与稳增长关系”阶段的“发展中规范”,这种政策纠偏也在此次“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被“纳入法制化”,而股市掌门人也通过“媒体问答”确认了“坚决执行”的立场。 6、恰恰是上述一系列的“政策纠偏”,解除了此前“片面去杠杆”阶段对金融、资本市场的“紧箍咒”,禁锢在市场当中的“价值”得以释放,而那些在“一刀切”过程中被“错杀”的“估值”,也得以借助此次“政策红利”的释放,通过内外资金大幅流入的形式,而持续大幅的“修复”! 7、笔者认为,上述“政策纠偏”引发的“估值修复”尚未就此结束,至少本次“两会”过程当中仍然会有更多的政策利好释放,使得这一过程延续。但需要强调的是,短线市场层面,笔者个人仍然对以游资为代表的持续放量拉升,有所保留,或许阶段性技术“休整”,才更有利于此轮估值修复行情的持续发展,以“顺利、平稳”的与“第二阶段‘增量政策红利’主导的‘改革创新行情’”完成“交会对接”(当然,或许这只是一个善良的愿望,市场可能仍然需要一次“大起大落”的形式来完成“新老交替”的“大洗礼”)。 8、第二阶段“增量改革红利”主导的“改革创新行情”可能会提前到来。鉴于有关方面这种加速推进科创板的试点,监管层一再的“深夜加班”推出相关政策文件,以及不绝于耳的“地方积攒、投行培育‘科创板公司名单’”,和券商试运行“科创板交易系统”等传闻,或许科创板的到来会比预期的“更早”,以及有传闻称3月份可能就会有“具体落地的举措”,那么,真正意义上的“第二阶段行情”,有可能与“第一阶段行情”提前“交会对接”。 只不过,目前笔者还难以确定,这两个阶段的行情究竟会以怎样的形式完成“交棒”?究竟是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之后,重启一波新行情,还是在巨量成交的持续推动下,直接的“空中加油”?就个人倾向性而言,我更乐见前者,否则,第二阶段行情就很难走得那么“顺遂”了(今后详述)……
决策参考
在3000点停留的时间不多了!
【研究员】:子弹
结论:对于中长期行情,我认同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的乐观观点,是政策、资金、经济三重因素的叠加;对于短线冲高是否要减仓的问题,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第一轮冲击波暂进入末端,即股指上涨冲击斜率将显现收敛,强势向上振荡,而非直线拉升。但基于这两天成交额巨量放大,股指仍会创新高,但冲击度显收敛。我认为策略上确实要保持一些谨慎,但行情可能不会如预期出现大幅度调整,目前3100点已破,可能会抬高股指中枢至3100点而不是3000点了。 短期而言,虽然3000点是一个关键点位,但在目前动辄万亿成交量的背景下,再加上政策和资金的烘托,料沪指在3000点附近停留的时间不多了,行情随时可能扶摇直上,给股指来个加急上涨,除非政策方向和资金出现收紧势头,否则,小牛市行情的定性不会有太大变化。
【博览财经观察】从今年1月4日沪指创下2440.91的低点到现在站上3100点,总共只用了2个月时间,点位上涨接近700点和涨幅达到27%,这一波小牛市行情确实让不少备受打击的韭菜捡了个大瓜,再尝荷包渐鼓的喜悦,不过这轮行情并不是毫无由头,而是有迹可循。 对于中长期行情,我认同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的乐观观点,是政策、资金、经济三重因素的叠加;对于短线冲高是否要减仓的问题,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第一轮冲击波暂进入末端,即股指上涨冲击斜率将显现收敛,强势向上振荡,而非直线拉升。但基于这两天成交额巨量放大,股指仍会创新高,但冲击度显收敛。我认为策略上确实要保持一些谨慎,但行情可能不会如预期出现大幅度调整,目前3100点已破,可能会抬高股指中枢至3100点而不是3000点了。 短期而言,虽然3000点是一个关键点位,但在目前动辄万亿成交量的背景下,再加上政策和资金的烘托,料沪指在3000点附近停留的时间不多了,行情随时可能扶摇直上,给股指来个加急上涨,除非政策方向和资金出现收紧势头,否则,小牛市行情的定性不会有太大变化。 博览研究员认为本轮小牛市行情有迹可循的理由如下: 一是,股市监管政策的转变,从从严转为放松,这是总体基调的质变。如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所言,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上任推动股市政策从“规范中发展”变为“发展中规范”,意味着股市政策地位的空前提升,进而为行情吸引资金炒作奠定了有利的氛围和基础。再加上科创板的推出制度建设的一步步出台,吸引资金持续关注新兴产业,更是给行情炒作中小盘科技股创造了条件。易主席的首秀,给市场带来了信心增强。认可市场化,认可价值发现,认可法制,尊循市场规律。这是三年来监管方针的重大变化。 二是,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从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将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改为“稳健”,表明货币政策总基调有所放松,再加上2019年1月份两次降准,以及超过3万亿的新增信贷投放,都为行情提供了宽松的外部流动性环境,这是行情走牛的重要支撑要素。 三是,外资持续流入对中国资产表现出超强的关注欲和购买欲。事实上,在去年行情持续下跌的过程中,外资对中国资产一直保持净流入的态势,沪港通北向资金也强于南向。近期借着MSCI指数纳入A股比例提升的消息出现,更进一步印证外资流入势头,增强市场资金加仓的决心。 过去两个月的大涨,很重要的原因是信心的恢复,并由此带来全市场估值的修复。本轮行情在基本面上的主要支撑力量是全球市场风险偏好升温以及社融大涨,但更重要的是市场情绪的逆转和放大,一方面,股市在低估值叠加长期回调背景下的上涨弹性会相当大;另一方面,压制2018年股市的几个重要因素在最近得到明显缓解,催化了本轮行情。往后看,支撑股市上涨的几个主要因素可能将得到延续,短期涨势有望得以维持;不过由于前期涨幅较大,估值低的有利条件被削弱,因此上涨最快时候可能正在过去。 有券商研究员指出,科创板制度的落地完善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结构,奠定了创新发展的金融基础,京津冀、粤港澳和长三角一体化将进一步提上日程,5G、电子、创新药与人工智能是重点支持的对象,在大资产配置方面,建议配置顺序是股票(含转债)>信用债>本币>商品>国债,继续积极看多股票市场,看好经济触底和谈话缓和带来的人民币升值过程,警惕国债市场可能出现的无风险利率上行的情况。接下来,可以加大对市场前期预期悲观且与消费升级相关板块的配置,如传统整车、智能制造、智能网、人工智能等。此外,属于经济逆周期调节板块的地产和基建也值得关注。 有机构认为,年初以来,外资北向净流入1276亿元,估算公募基金加仓689亿元,融资余额净增475亿元。对比2月A股快速放大并一度破万亿的成交,资金流入主要贡献可能来自游资和散户,且杠杆作用有限。这部分资金看短做短,博弈性较强。因此,博览研究员认为,在坚持中线看好的前提下,还是要注意短线节奏,谨慎加仓。中长线仓位可以持续持有,而短线即使看多,也不能把仓位加满,留些活动空间会比较好。
如此火爆,是时候泼点冷水了?
【研究员】:林维
编者按:鉴于2015年的教训,监管层对杠杆资金和炒作程度的容忍限度对市场走势的影响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先是在2月末的“首秀”场合表态“敬畏市场,尊重规律、遵循规律”。3月5日他又表示对于牛市这类的话,“证监会不好评论”。他说:“这是市场行为,证监会以尊重市场化、法治化为总原则”。简单的理解,就是市场的事交给市场去办,不再对市场交易行为进行过多干预,只要不违法违规。这难道不是一个好消息吗?
【博览财经研报】3月6日,当沪指上攻3100点的时候,“恐高”的人又多了一些。当天盘中多次跳水,创业板指三次翻绿,都表明在连续多次跳空上行之后,获利盘出逃的意愿随之增强。 万幸的是,3月6日沪深两市累计成交高达11062.81亿元,创出2015年11月以来成交量新高。获利盘虽然多,但是承接的资金更给力。眼看着“春季躁动”要变成“春季冲动”了。 分歧无时无刻不存在,这也是这个市场的魅力所在。当大多数人都统一意见之后,事情反而变得索然无味。 为了庆祝沪指自2018年6月8日以来首次重回3100点大关,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A股市场出现一次回调的可能性。 一、茅台的魔咒 本周一(3月4日),贵州茅台的股价向800元发起冲击,市值向万亿进军。很可惜,又失败了。 从去年至今,贵州茅台先后三次向这一关键位置发起冲击,无一成功。 作为A股市场上的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也被一些投资者视为“市场情绪”的信号。 但是每次贵州茅台股价冲击800元,市值冲击万亿元未果之时,也大都伴随着大盘的回落。 例如2018年6月6日盘,贵州茅台的股价再创历史新高,突破800元大关,该公司的市值也随之站上万亿元。但是最后开启一波与大盘大致同步的回调。
这一观测方法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贵州茅台冲击800元的次数并不多,采样数据偏少导致结论缺乏说服力。 二是即使该“魔咒”比较灵验,后市大盘的回调也是以中期视角来回顾的,两者之间的短线走势并不完全同步。也就是说,当贵州茅台冲击800元失败之时,大盘短期内仍有冲高的现象发生。 二、衰竭的缺口? 从周线来看,沪指在本轮反弹中,已经出现三个缺口;创业板则是出现两个较为明显的缺口。从经典的缺口理论来看,周线三缺口后要小心涨的过程中出现上涨衰竭。
不过,这里也是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因为是周线级别的缺口,所以并不影响日线级别的上涨。这意味着短期内,大盘仍有上涨的可能。这一结论的观察要点则是成交量。如果后市大涨之际,量能出现明显萎缩,则回落近期缺口的可能性就比较高。 要注意的是,同样是技术分析的手段,趋势的力量令人无法忽视。自沪指2440以来的上涨已经演绎成周线级别的上涨(周线八连阳,九连阳正在路上),而且并没有结束的迹象。想扭转周线级别的上涨趋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所以在这个位置,只要没有重大的利空,即使出现短暂的回调,也难以对已经形成的趋势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三、春季的冲动 随着A股市场不断向上突破,主力资金的流出成为常态。与此同时,游资、融资客与“嫩韭”变得更为冲动。 从2月26日开始,主力资金连续净流出。
外资的代表,陆股通北向资金流入A股市场的势头开始放缓,最近还有几次净流出。
公募基金边战边退,仓位正在逐步降低。排除正处在建仓期的次新基金,公募基金市场上共有2139只权益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回报率超15%。对于相对稳健的公募来说,获利了结的动机确实较强。
风云激荡之际,个人投资者显得更加勇敢。据媒体报道,有80岁老大爷想参与科创板,淡出A股圈多年的大妈也开始回归。截至2月22日,年内沪深两市新增投资者157万户。
融资客还在发力,自两融余额2月1日于7170亿元水平见底后,连续上涨。截至2019年3月5日,两融余额达到8293.89亿元,较低点增加近千亿元。其中,融资余额高达8202.96亿元,这也是近6个月以来首次重回8000亿上方。
游资方面,每天200股涨停以及龙虎榜上知名游资的频繁出没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总之,现在是杠杆类资金活跃,融资客加速入场,中小投资者开始加仓,“春季躁动”变成了“春季冲动”。主力资金和外资跑就跑吧,反正大爷大妈们都出手了,咱A股也就不差那点小钱了。 好了,说了那么多。最后上结论了—— 首先,这一轮“春季躁动”行情的逻辑并未遭到破坏,市场仍具备向上的动力(具体分析可参考本内参3月5日相关文章)。 其次,周线级别的上涨趋势(沪指周线八连阳)不太容易被逆转。 其三,明显的赚钱效应仍在刺激着“踏空者”的神经,场外资金源源不断。 其四,鉴于2015年的教训,监管层对杠杆资金和炒作程度的容忍限度对市场走势的影响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先是在2月末的“首秀”场合表态“敬畏市场,尊重规律、遵循规律”。3月5日他又表示对于牛市这类的话,“证监会不好评论”。他说:“这是市场行为,证监会以尊重市场化、法治化为总原则”。简单的理解,就是市场的事交给市场去办,不再对市场交易行为进行过多干预,只要不违法违规。这难道不是一个好消息吗? 最后,友情提示两点。一是短线行情的重点观察指标是成交量,如果未来数个交易日大盘继续创出本轮反弹的新高,而成交量明显萎缩,这就得小心点了。二是,今天(3月7日),周四,号称“法定砸盘日”,对热衷于短线操作的投资者来说,既风险也是机遇。
焦点透视
游资急于用最短时间、最大火力“把行情空间做透”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监管部门此前创造了“吸引资金入市”的条件,而有关方面出于维护市场预期的“善意”,阶段性的对游资炒作采取比较温和的态度,希望恢复市场活力,给中小投资者回血。但这对那些“长期浸淫”在股市当中的“老江湖”而言,谁也不知道“风向什么时候会变”,因此,游资怯于政策的不确定,选择短时间猛攻速胜;机构因为信息传播加快和情绪共振,加仓速度和强度历史最高;而产业资本被制度变化束缚了手脚,即使其持续的减持离场,也未能及时遏制游资的炒作。正因为政策的不确定性,游资珍惜时间窗口,用最大的火力把市场从冰点烧到沸点。而燃烧掉的,必然是那些跟风“摇曳”的韭菜。
【博览财经研报】虽然掌门人面对“牛市”的提问,保持了“微笑”,也强调“那是市场的事”,而乐观者对此的解读是“有关方面还不愿出手干预市场”,股市还有“大干快速”的时空! 但“怯于”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游资珍惜时间窗口,用最大的火力把市场从冰点烧到沸点。而燃烧掉的,恐怕仍然是跟风摇曳的韭菜…… …… 3月6日,来回折腾了一天,神秘力量在最后一刻反手把沪指推上了3100点上方; 谁是“救市主”呢? 当天,终于有券商喊出“上证综指有突破4000点的可能性”; 也有观点指出,以市净率进行测算,若涨回历史3000点相同估值水平,上证综指还有500点上涨空间。 洋大人也来凑趣:瑞士信贷亚太区首席投资官John Woods周三表示,考虑到中国今年可能采取的一系列刺激政策,中国股市将进一步上涨,沪指可能再涨10%。 如今这行情,一只基金涨不到30%,投资者就要“翻脸”,有基金仅仅涨了10%,被投资者怒斥“不争气”,号称“要赎回投别的”…… 有卖方研究机构哀叹“研究变得尴尬了,任何卖出(建议),都可能造成财富和定价权的丢失。” 此时,唯一持续卖出的,似乎只有“扭扭捏捏”的打着“改善生活、缴纳个税”等各色旗号的产业资本了—— 数据显示,年初至今,A股已有368家公司发布股东减持计划公告,公告的数量是2015年的14倍。其中,京东方A的第二和第三大股东亦在它近日暴涨70%之际宣布离场计划。 但“谙熟”上市公司“真实情况”的产业资本,其持续撤离的动作,却并没有动摇其他各路资金入市的趋势,究其原因,一个关键就在于产业资本被减持新规抑制住了。按照减持新规,从发布公告拟减持到实际减持,需要3-9个月,而且量也限制的比较严格。 对于这波“领涨全球”的行情,有坊间大咖调侃到——A股和中国足球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大力出奇迹。 长期在后场倒脚,冷不丁的就是一脚长传冲吊,绝对没有中场过度,直接打到空头的禁区,一片混乱和懵逼中,各路“经济学家”和分析师纷纷跳出来争抢第二落点。
很有意思的是,这一轮大涨,究竟谁在领涨呢? 有个“不完全的统计”—— 给你看看最近什么股票涨得最好: 领益智造亏3亿,涨133%; 华映科技亏46亿,涨133%; 天和防务亏1.5亿,涨111%; 金证股份亏1.4亿,涨104%; 安信信托亏15亿,涨94%; 东方金珏亏10亿,涨100%; 奥马电器亏14亿,涨83%; 太平洋亏13亿,涨79%; 最夸张的是没有钱喂猪,猪被饿死的雏鹰牧业,大亏31亿,竟然也涨了74%。 A股就是这么神奇!与服气不服气无关。
而妖股能够在最近活跃到这种“没有节操”的程度,是过去N年都属罕见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半夏投资李蓓指出——因为经过过去3年的严监管加熊市的双重打压,现在还活着的游资,都是游资中的战斗机,心狠手辣技术强。 他们亲身经历过监管的易变,知道时间窗口的稀缺,需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在监管重新收紧之前,集中最猛的火力,尽最大的努力,把失去的都抢回来。 虽然3月5日,掌门人面对“牛市”的提问,保持了“微笑”,强调“那是市场的事”,言下之意,好像是说“资金认为好,你就买,但不能违规,如果有了风险,就得自担”,很“中性”的立场。 但乐观者从中解读出的,则是“有关方面还不愿出手干预市场”,股市还有“大干快速”的时空! 其实,从此前一两个月有关方面的政策动向看,他们还是有“倾向”的—— 今年以来,有关方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从制度层面,为资金的进入创造了条件。
上述举措,会给市场带来大量的资金。比如,拟放宽证券公司投资成份股、ETF等权益类证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 再比如,松绑量化交易制度。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期间,监管部门先后发布了相关文件,督促证券公司加强信息系统外部接入管理,这就导致很多量化私募交易被限制。此次松绑量化交易制度,一方面会给市场带来一定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也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活跃度。 QFII和RQFII制度的修订,有利于引进更多境外长期资金。 此前一组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QFII总额度1500亿美元(目前已增至3000亿美元),共有309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获批额度1011亿美元;RQFII制度从香港扩大到19个国家和地区,总额度19400亿元人民币,共有233家境外机构获得RQFII资格,获批额度6467亿元人民币。 总体来看,监管部门此前创造了“吸引资金入市”的条件,就看各路资金自己如何评估市场走势、决定自己的操作了…… 有关方面出于维护市场预期的“善意”,阶段性的对游资炒作采取比较温和的态度,希望恢复市场活力,给中小投资者回血。 但这对那些“长期浸淫”在股市当中的“老江湖”而言,谁也不知道“风向什么时候会变”,因此,游资怯于政策的不确定,选择短时间猛攻速胜;机构因为信息传播加快和情绪共振,加仓速度和强度历史最高;而产业资本被制度变化束缚了手脚,即使其持续的减持离场,也未能及时遏制游资的炒作。 正因为政策的不确定性,游资珍惜时间窗口,用最大的火力把市场从冰点烧到沸点。而燃烧掉的,必然是那些跟风“摇曳”的韭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