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高层决策周刊2019.3.2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5 08: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端制造业需打持久战 台商珍贵而有趣视角看中国制造2025》:中国现在要刺激消费升级,拉动服务业。可是供给侧改革做得太成功,产能被打掉了。服务业说到底就两块成本:第一块很简单,就是我刚刚讲的设备购买成本,很大一部分服务业投资是要靠制造业恶性竞争的。还有第二个人力成本,前些年劳动工人、服务人员、技术工人工资已经上涨了很多,但是你会发现中国现在薪资开始停滞,能再上去的空间不大了,为什么?你人力这么贵,你觉得终端的售价可以涨成什么样子?比如说在北京一个滴滴司机,他最后的人力成本还是取决于他的生活成本,租房多少钱、平时的生活开销多少钱。




热点聚焦




高端制造业需打持久战 台商珍贵有趣视角看中国制造2025                 
【研究员】:wh
大陆幅员辽阔,沿海的低端制造可以直接转移到中西部去。但是从实际层面来讲,很多企业家不想去西部。这就跟25年前台商不想来大陆一样,那时候两岸的发展落差太巨大了。有人说去西部的都是在北上广深混不下去的才去西部,其实我跟你讲,台湾到大陆来的第一批台商都是在岛内混不下去的。最有名的一个例子叫康师傅,康师傅是统一根本不想收购它,已经走投无路了才来大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24%2F1553429123900427.jpg

【博览财经特稿】一位在大陆经商的台湾人,怎么看中国制造2025,这是一个珍贵而有趣的视角。

张仲生(化名),祖籍山东济南,出生于台湾电子业世家。张仲生没有选择继承家族事业,也放弃了知名跨国投行的丰厚薪水,2015年选择来上海经营自己的连锁餐饮生意。业余时间,张仲生仍热衷于研究国际和两岸经济趋势。

张仲生的家族,曾经历过台湾制造业大变迁的风雨。而他对眼下的中国制造2025,也有自己的感触。以下内容源自和张仲生的一次下午茶访谈,经整理加工成文:

金融支持系统

大陆和台湾的金融支持系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岸完全不是一个体量级,所以不能简单的做比较。

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雨天收伞”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它们大量的钱都是储户的,它要保障储户安全。在市场去杠杆、整体资金链状况趋于紧张的时候,商业银行在风险系数较高的贷款上会更趋于谨慎。

对于高端制造业,当它(企业)的客户不明确,或是客户的单一性太高,譬如说一家企业的客户就两三家,一个客户就占你订单的七成或者八成,这种情况下,企业风险系数就会很高,商业银行不会喜欢借钱给这样的企业。以前在台湾,我们投资的一家公司客户一开始只有4家,银行很怕我们的订单会掉,每次借钱要我们付合约。可是我们后来上市柜(在台湾的股票市场除了大家常听闻的集中市场与店头市场外,还有兴柜市场与未上市交易市场。在集中市场进行交易的被称为上市股票;在店头市场进行交易的被称为上柜股票;而在兴柜市场和未上市市场交易的股票,都称为未上市股票;编者注),公司客户扩张到13家的时候,我再借钱,银行从来没有叫我付过合约。

高端制造,牵涉到国家产业转型,本来就不该是商业银行牵头来做的事情,这件事本就应该是政府风险资金去投入。台湾以前靠政府的力量成立了一家公营金融控股公司叫做「中华开发金控」(后文简称开发金,编者注),开发金有自己的商业银行体系叫「中华工业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Industrial Bank,后文称中华开发,编者注),还有自己的证券体系叫「大华证券」(Grand Cathay Securities Corporation)。当年谁是这个开发金控的大掌柜?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刘泰英,台湾人称“太公”。他掌握了全台湾几乎所有高科技产业和新创企业的金融命脉。中华开发是投资银行属性,如果看它过去的持股名单,你会发现台积电、联电、台湾的IC设计、新药等等,全部都是中华开发投的。

台湾还有一家银行叫做「台湾工银」,全称是「台湾工业开发银行」,台湾工银以前是专门针对工业融资。台湾工银跟开发金明确来说是两家,企业如果是需要周转各方面商业操作,如订单借款、贴现还有一些传统业务,可以到中华工银去。企业如果是缺钱,或是要做短长期,像发债、直接金融、我借钱给你、我入股你,或者是间接金融,比如靠你发债,是由中华开发领投。如果你要上市柜,要从资本市场筹资,这类业务由大华证券承接。相当于金融服务一条龙,这个事需要政府牵头。

现在大陆的问题是中小微企业普遍缺钱,根据我的观察最主要是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大陆尚没有建成一个跨全国的信用征信体系,征信存在很大难度。大陆地方太大,企业太多,数据很难形成有效联网。我曾经听大陆的朋友说过,比较早期的时候,有人在一个省借了钱,换个地方他还借得出来。比如说我在上海注册一个公司,我在这边有不良记录,但是跑到西安去,西安不知道你在上海这边其实已经欠了1000万,他仍然能在西安借出钱来。

征信一旦困难,银行就没法搞,搞不好人在哪里都不知道。反观台湾,有一个联合信用征信中心(后文称联征中心,编者注),跟意大利并列全世界第一,所以银行能非常容易掌握企业主的信用,因此在台湾开企业是很容易的,各种审核也非常简单,这个系统非常重要。据我了解大陆现在正在做,但是大陆和台湾完全不是一个体量级,需要时间,这个工程量会十分浩大。

第二个问题是大陆没有专门对标的银行。大陆现在是把中小企业贷款很大一部分推给四大国行或地方银行,由地方政府来主导,或者是由四大国行来主导。可是这个不是地方能做的事,而站在四大国行的角度,它是资金批发商,四大国行的体量这么大,一两百万的贷款对四大国行来讲,没什么特别大的兴趣,站在它们的角度完全可以理解。所以大陆跑出来了很多的P2P公司,他们的本质是资金零售商。四大国行把一部分资金交给资金零售商,国家有政策,P2P开出来,如果是针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符合资格,四大国行一次拨五个亿给P2P,由P2P去负责,那政府给四大国行的政治目标就达到了。可是事实上对这一些P2P公司,四大国行的掌握程度很低。

同样反观台湾,台湾当年成立了一个政策指标银行,它是跨全台湾的一个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银行,叫做「台湾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后文称台湾中小企银,编者注)。如果你要贷款,比如超过一个亿以上,不好意思,那你就不是台湾中小企银的客户,他就把你转到大的银行去了,就跟医疗分级分诊一样。你一般的病去诊所,如果碰到大病,你就到三甲医院去,一模一样的意思。你就会发现台湾中小企银,在偏乡(台语,指偏僻的地方)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有据点。

台湾的政策性银行是非常清楚的,交通银行、土地银行、合作金库,然后还有三大商业银行,还有这一些我们常讲的企银,每一个都非常清楚。台湾的三大行库,华南银行、第一银行、还有彰化银行。彰化银行比较像中国农业银行,虽然台湾后来又搞了一个农业金库,但是农业金库和彰化银行的性质类似。大型商业贷款就找交通银行、土地银行、台湾银行,还有合作金库这四家,你把它想成大陆的建农工商就对了,台湾就这四家。

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就是台湾中小企银。我2015在台湾要办贷款,我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我们只办1000万台币的周转金。我到台湾大型国行,对方都说你这金额太小了。然后我发现就算大型公有银行愿意借给我,它的利率也会比较高,因为它的管理成本高。当时大型公有银行的利率是4.6,可是我在台湾中小企银借加上政策补助,利率才1.35。利率就是资金的价格,大型公有银行比台湾中小企银贵三倍价格,那我当然去台湾中小企银借啊。

并且台湾中小企银有快速通道,放贷款速度很快。去台湾中小企银借款,你没有物保拿不了资产抵押,你就人保,找人来替你抵押担保。如果你需要的是青创贷款,500万以下或300万以下台币做企业原始启动资金,他甚至不要求担保。我当年的餐厅就是在台湾中小企银借的第一笔青年创业贷款开的,但是现在大陆你要借这种这种规模的钱基本上很难,没有办法,借太少了。

台湾为什么会成立台湾中小企银?跟现在大陆一模一样的原因。当年就是因为大型公有银行都觉得政策下达出来,无法执行。当时是80年代,台湾涌现出大量地下金融,叫丙种借款、乙种借款,那时候网络没有那么发达,其实搬到网络上,就是跟现在的P2P一模一样的意思。

政府其实一直在努力减税

现在大家都只盯着一件事情,叫做企业所得税,可是中央其实推营改增推得很大力。减税不是只看所得税,营改增其实就在减税。

我尝试讲解一下。比方我过去课税是毛额型,就是说我100元,直接课你17元。针对交易行为课税,我们叫交易税,营业税就是交易税(行为税)。过去假设政府给你直接课个10%,一百块就课你10元。现在改成加值型营业税了,所谓的加值型营业税是我只针对加值课税。什么叫只针对加值课税?假设我们税率5%,100块是不是课你5块?所以你在进来的时候,交给政府5块,出去的时候假设你以120块卖给下家,你还要跟下家收6块,所以总额是126元,6元怎么来的?因为5%乘120元,然后这个6元实质上进销互抵,所以实质上我真正交给政府的只有1元,现在叫加值型课税。

台湾的营业税体系是全世界前三名,台湾也是双轨并行,全世界都一样。一个叫毛额型的,就是简单粗暴,我不管你加值,100元我直接收你5元。这个是最简单粗暴的,这种税在台湾现在也存在。

台湾会针对什么情况这样课税?首先,单价300万台币以上的消费。譬如说宝马、奔驰,300万台币以上,我们叫做高端营业税,其实就是奢侈税。因为你一次消费300万台币以上的东西,所以我课你10%。这个不是算加值,这是算总额。其次,去酒店消费课你25%,你缴这种毛额型的税,就不会缴到增值型的。所以全世界本来就都并轨,这是第一点,大陆税改很大一部分降税是降在营业税。

第二,我个人认为大陆的税制结构其实更类似北欧。北欧的综合税率有效税率通常都超过75%,所以政府能把你从摇篮照顾到坟墓。大陆政府收的税很多,五险一金、所得税、营业税之类的,所以大陆有效税率非常高,不能拿来直接跟美国对标。因为美国有一个非常大不同——美国没有全民健康保险。美国是靠商业保险的,而中国人有医保。奥巴马搞了一个奥巴马医疗保险(Obamacare),是只是针对社会最底层的,不是广泛意义适用全民的。大陆的医保就是针对全民,所以大陆跟你收医保的钱其实是根本不够的,额外还要拿税金去补贴。日本跟大陆比较像,日本有效税率其实也很高。

大家常常拿中国跟美国来比,其实很不合理。就算真拿美国来比,大陆的税率也不会比美国贵多少,有时候其实是别有用心的人在刻意误导。他们只跟你讲联邦税,他们没有跟你讲地方税,美国的州税其实是很贵的。譬如说美国的营业税,大家现在都只跟你讲美国的税制里企业所得税最高39.5%,可是他没有跟你讲州税。以加州为例,加州的营业税是8.84%,大家自己可以算算。

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中国的前途

台湾当年的经济腾飞,其实是搭了两趟顺风车。台湾的原始累积众所周知,当年国民党把大陆搬空,南京、上海的黄金全部搬到了台湾。但是因为当时两岸关系的原因,搬过去的黄金很大部分也是用于国民党在台湾的大量扩军。

第二趟就是1950-1953朝鲜半岛战争的关系,美国为了保卫第一岛链加强对台援助,第一波大量印制美元,日本也是这样起来的。后来还有个旷日持久的战争,就是越战,美国再次加大援助,并且工业体系也开始部分转移,开始做垂直分工。婴儿车、鞋子、袜子、玩具这些日用消费品,美国人不做了,所以给了台湾,带动了台湾的第一批工业。其实大陆1978年沿海纺织业、轻工业是怎么样起来的,台湾就是怎么样起来的,只是台湾比大陆早了20年。

但大陆跟台湾不太一样的是,大陆当年接受了苏联斯大林时代的156项工业援助,还有美国的43项工业体系转移,所以大陆有一个相对完整的重工业体系,这个是台湾没有的。现在全世界能够发展全工业品项、全工业链的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只有中国跟美国做得到,并且有这么大的国内市场可以这样搞。而美国产业空洞化,是因为美元霸权的关系,全世界都要赚美元才能买石油。所以大家都在换美元,赔钱我都要跟美国换美元,造成了美国的制造业特别辛苦。

台湾的地缘劣质是,没有像大陆一样广袤的腹地,可以承载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台湾当年也有过低端产能洗牌的阶段,但是岛内没有那么大的腹地,我们转移到福建、浙江、广东去了。你看婴儿车鞋子袜子玩具不是全部都转移到这些地方了吗?像笔记本电脑零组件这样净利率2-3%的,都转到大陆来了。

这里的关键词是转移。大陆幅员辽阔,沿海的低端制造可以直接转移到中西部去。但是从实际层面来讲,很多企业家不想去西部。这就跟25年前台商不想来大陆一样,那时候两岸的发展落差太巨大了。有人说去西部的都是在北上广深混不下去的才去西部,其实我跟你讲,台湾到大陆来的第一批台商都是在岛内混不下去的。最有名的一个例子叫康师傅,康师傅是统一根本不想收购它,已经走投无路了才来大陆。如果本来就做得不错,他为什么要来?跟那时候一样本来在东部沿海做得不错的企业为什么要去中西部?这只能说明不愿意去的企业就不是中西部这一群人所要关注的对象。大陆广袤的土地,本来就是一个可以自我循环的大世界,当年西欧也是转移到东欧和中欧去,大陆现在也是转移到中西部和中部去。你看深圳开始外溢到东莞去了,华为不是把总部都搬到东莞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大陆将来会转移到哪些国家去?答案显而易见。东南亚、中亚这些需要中国支持的地方,还可以转移给非洲的那些小兄弟。中国把一个很小的产业丢给它,那个国家就会活得很好。现在很多企业家担心出海投资的资金安全问题,台湾以前有一个政策叫“南向政策”,当时其实很多台湾企业也不太愿意去投资,跟大陆现在一些人的心情是一样,所以台湾又有一家公营政策性银行专门在做这件事情,叫「中国输出输入银行」(The Export-lmport Bank of Roc,后文简称“输出入银行”,编者注),类似亚投行的性质,但它只针对台湾企业。台湾的企业家出海建厂,有政府资金——输出入银行贷款给你。输出入银行是专门针对台湾企业到海外投资,但是你的投资要符合政府意志和目标的。

不要片面理解“全球化”。全球化过去是被西方所垄断定义的,西方媒体宣言的那个“全球化”明确来讲就是替西方打工。大陆现在情况和以前不一样了,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眼里,它就是美国般的存在。小平同志当年有句话,叫“中国不要当头,永远不要当头。”但是现在这句话需要重新来审视了,现在中国的体量这么大。小平同志讲的完完全全没错,中国永不当头,可是当你自己的体量到这样的时候,你也很难被人家忽略。

中国从头到尾都没有想到出头,这正是中国和美国最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中国可以跟非洲国家这么好?正是因为历代领导人所奉行的几个“绝不”,我们绝不干涉你国家内政。小平同志的一句话可以完全代表中国的成功经验——适合自己的国情,发展自己的模式。所以中国现在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根本不用担心。你只要发现外面每天都在叫,美国欧洲每天都在叫,就代表你做对了,要不然他们不会叫。如果你做错了,他们一定很安静啊。

全世界未来的格局是什么?就是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伊拉克负责给中国供给石油。中国负责给他们中高端制造,然后中低端制造,小兄弟们共享。反正中国有700多个产业,再细分下去,立即可以分一千多个出来,很多体量小的国家,像一些人口五六百万人的小国家,中国转移两三个产业给他他就活很好了。

还有一部分是可以留在自己国内的,就是高端制造持续升级,向东部沿海聚集。中国的下一个五年,可以重点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在三个半小时的车程内,集中三座GDP破2万亿的城市。中国就是一个大世界,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自己就可以形成一个内生的循环体系,根本不用太担心。

供给侧改革的连锁效应

台湾也曾面临产能过剩、库存过剩、杠杆过剩,三去问题在80年代非常严重。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就是因为制造业的产能过剩,服务业才能有效发展。因为制造业杀价竞争不计成本,那相对来讲服务业的初始投资就便宜。譬如说你和我两个都做婴儿车、鞋子、袜子、玩具,今天假设我想向第三产业转型,开个亲子乐园,现在发现有一定的难度:

第一个,还是房地产的问题。我去租店面,因为地租问题,太贵。我好不容易开始做了,房租就涨上去了。我们最后都在替房东打工,房东只要看你经营的不错,就把租金往上拉。

第二个,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搞得太成功了,反而造成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过去是第三产业产能过剩,所以会造成两个企业彼此杀价竞争,可是制造业的营收就是服务业的成本,第二产业的营收就是第三产业的成本。比方我要去搞个亲子乐园,除了租场地外我总要买些小孩子玩的东西吧。以溜滑梯为例,过去可能买一个需要一千块,可是现在由于制造业恶性竞争,现在变600块我就买得到了,我是不是省了40%的成本?对于我要去投资溜滑梯的人当然是福音啊,你的营收就是我的成本嘛。

这个叫做第二产业的过剩产能外溢到第三产业,变成第三产业进入成本低。第三产业服务业是玩商业模式的,很多国家服务业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制造业产能过剩造成杀价竞争,所以服务业入行的成本降低了。可是大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供给侧改革改得太成功,还没外溢到服务业,政府就用行政的方式,把它的产能直接打掉了。

台湾当年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会有很多扶持。比如说原来一个造自行车的一个企业,想要转型成为一个共享单车企业,但共享单车那是前置成本啊烧钱太多了,也就说我现在要把我所有的产品所有的产能拿出来,全部去投入一个泡沫的一个市场。台湾的经济部下有很多下辖的单位,它会去协助你玩这种高风险的商业模式。

炒房就必然要做好用更长时间消化的准备

现在大陆制造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企业家办厂多年,赚的钱还不如买套房子的收益。现在大陆高科技明明在井喷,技术产品明明开始追逐上世界发达国家,为什么生产力一直在暴增?可是统计数据一直在往下掉?因为大陆把房子炒的太贵了,造成搞金融、搞地产的赚得盆满钵满,搞实业的混得一穷二白。现在过得最好的是拆迁户,反倒坚持做实业的要有情怀。

有一点中央讲得一点都没错,全国一盘棋。因为大陆以前是拿土地给中国人民银行做发行准备。而台湾是外汇占款,台湾有4000多亿美金的外汇储备,有多少外汇就有多少黄金,就可以发行多少新台币。所以台湾人以前常讲“新台币拿橡皮擦,其实会擦出富兰克林”。因为新台币背后的发行准备是美元,有多少美元才发多少国内货币。大陆也是这样,但是大陆现在来讲,靠外汇占款大概是六成左右。以前是土地财政,现在想要转没那么容易。

中国现在要刺激消费升级,拉动服务业。可是供给侧改革做得太成功,产能被打掉了。服务业说到底就两块成本:第一块很简单,就是我刚刚讲的设备购买成本,很大一部分服务业投资是要靠制造业恶性竞争的。还有第二个人力成本,前些年劳动工人、服务人员、技术工人工资已经上涨了很多,但是你会发现中国现在薪资开始停滞,能再上去的空间不大了,为什么?你人力这么贵,你觉得终端的售价可以涨成什么样子?比如说在北京一个滴滴司机,他最后的人力成本还是取决于他的生活成本,租房多少钱、平时的生活开销多少钱。

大陆人没体会过,可是台湾人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什么叫做18年薪资不涨,而所有生活成本在暴升。现在最重要的是,大陆要产业升级,十九大报告讲的那句话绝对没错——“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台湾当年就把房价给拍下去了,台湾房价是跌过70%的哦,大陆从来没看到过。

我认为大陆三四线城市房地产是很危险的,已经在下跌了。一二线我认为明面上价格不会跌多少,可是政府会实质上让房价下降。譬如说每一年物价假设成长3%,你用复合增长率的概念,过了五年可能总体物价跟五年前相比是成长18-20%了。

所以现在就是遏制房价上涨,假设你五年前买这个房子800万,5年后这个房子还是值800万,你不会感觉房价在跌。可是实质上照购买力来看的话,其实它已经跌掉20%了。所以其实咱们按照现在这个强力的中央政策在,那这个房子基本上是涨不起来的,但是也跌不深。跌不深是为了社会的稳定。现在1.5线城市情况还好,因为这些城市还在集中还在外扩,针对这些地方的地产泡沫可以先压一段时间,等它的总体水准发展会上来的,这个时候就不是泡沫了。所以政府把房价往下压一点,同时物价上涨,加上整个城市外扩城镇化等因素集中的时候,其实泡沫自然而然就消掉了。大陆用了两年三年炒房子,就必然要有心理准备用10年15年去吸收。

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打持久战

现在中国基础工业体系完整,什么都可以造。川普为什么要打钢铝的关税?他才不管你是不是朋友,你看加拿大跟美国是多好的兄弟,他对加拿大也不手软啊。很简单,钢铁牵涉造船,铝牵涉航太(航天太空),美国一定要保护住它的钢铝产业,要不然这一台战争机器很难发动,所以他一定要保证厂商利润。

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弯道超车的,比如高端制造,熟练工人的积累必须要那么长的时间。我们讲科技,就是科学+技术,把科学转化成技术。很多事情一体两面,所以我们其实要谢谢美国人。美国现在不是说“AmricanFirst美国优先”吗?川普说你们这些黄皮肤的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都是来我美国偷技术的,要把他们都赶走,所以你看大陆的千人计划,过去一堆人不回来的,现在都自己回来了,台湾的科学家也是一样。

科技这种东西发展周期都很长,不是一蹴可就的,这个是要有耐心的。我们常讲后发优势,你要知道中国现在虽然跟发达国家还有一段技术落差,但是我认为,在很多领域上落差已经没有那么明显。就算有落差,也不像过去那么好拿到技术了,所以国人要能耐得下性子蹲下来撸起袖子去研究。

另外现在大规模海外并购并技术,也操作不了了,很多人都在封杀你。但是很多搞研究的中坚骨干,其实还是封锁不住的。日本东大几个教授现在清华,西班牙也来了几个教授。我们应该用好这些人,蹲下去把基础给做好了。这个是急不了的,国家要有一致性延续的政策。

大陆的体制绝对是最大的优势,也就是全国一盘棋。党的意志到哪,整个国家能力就到哪。这是大陆最大最大最大的优势。所以大陆可以非常的高效。

台湾很小,台湾经验真的不可以学,但台湾的做法可以学。台湾早期是阶段性的,70、80年代,就是搞半导体电子元件,这10年15年的钱全砸这里面。97年以后,台湾提出来一个新药生技开发。

长期需要积累的产业,台湾是由政策性银行来主导产业升级。台湾为什么今天可以发展成全世界新药开发第二第三重镇?一个新药一开发就是17年,商业银行没有兴趣跟你这种公司玩,所以一定要政府投资,台湾主要就是两个——开发金控跟国发基金。你不能靠募集资金,你是要成立专责机构长期去follow的。比如说台湾的国发基金、开发金控,政策一下来,它的资金重点就会往哪边走,它会持续follow。不会说下个雨,天气晴了,雨就没了。不能一段时间出一个新概念,钱跑到这边,过一阵又出个新概念,钱全部又跑那边。

大陆也会有很多的政府资金投入,但是大陆的工业体系太庞大了,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新材料,愿意持续投新材料的基金很少很少,因为它是个非常漫长的开发周期,风险也极大。基金极少,民间资本更少,国家的投入也是时不时的。企业家也浮躁,没有耐心去做这种长期坚持才有回报的事。前几年房地产虚火旺盛,谁买个房子买块地都翻身,那些十年如一日埋头搞研究的人却过得十分辛苦。搞制造业需要情怀,蹲在那边慢慢搞,而不是写一套模式出来,到处乱融资。现在大陆都喜欢炒概念,然后资金蜂拥而上,跟着新概念热点走。

我觉得大陆少了一个像台湾资策会(Market Intelligence & Consulting Institute,MIC)这样的机构。台湾的民间智库非常发达,第三方的咨询服务机构非常多,所以中小企业很容易抓到产业讯息,很容易知道我现在钱要往哪边投,资源要往哪边放,因为研究都出来了。可是我在大陆这两年多,客观的说,很少看到大陆产业界有相关像样的报告。在台湾,资策会是一个,台湾经济研究院是一个,中华经济研究院是一个,台湾金融研训院也是一个。大陆的民间智库很大一部分背后有利益团体在驱动,台湾的是真的可以做到公正第三方。

大陆的芯片制造

很多大陆的同胞说起大陆芯片产业,就觉得跟世界尖端水平差距大,可我恰恰不这么看。

大陆在28nm级工艺已经成熟了,28nm现在中芯国际已经可以做得很好了,华为用的7nm,设计已经完全自主,而制造目前全世界只有台积电能做。台湾7nm的全球市占率是100%,高通、NVIDIA、华为,全世界除了英特尔以外,7nm的订单全部都在台积电。但是不要太担心,为什么?你要知道芯片是有物理极限的,台积电再往下推是5nm,再往下推是3nm,3nm已经进入到原子核的最终极限了。所以台积电的终点你能看得到,最多2025年技术就到底。再往后他只能往水平发展,往上进到1nm这种事,现在台积电都不敢讲他自己有把握。

也就是说,这个行业的终点是已知的,大陆现在不算领先,可是你可以看得到那边是有终点的,没关系,慢慢来。大陆不是缺技术,芯片这个东西,我真的一点都不为大陆担心,而且我从来不相信大陆在芯片制造领域比别人弱,大陆连DSP都搞得出来,我不相信芯片设计搞不出来。DSP大陆都自有了,怎么可能说芯片搞不出来。

芯片问题,大陆现在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大规模低成本投产,而不是拼先进制成。一个7nm,我不讲技术研发,只讲投产。一座工厂投产200亿美金,台湾为什么要投?是因为没有选择!台湾现在基本上只剩半导体了,所以哪怕200亿美金台湾都必须得花。

大陆的28nm现在已经做得不错了,而14nm的技术,大陆是有的,只不过因为良率低所以成本很高。比方我做100片只有40片能用,60片不能用,那我的成本分摊就很高了。这只能说大陆的芯片还不具备完全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大陆已经有了技术,剩下的良率问题只需要交给时间。从战略意义上讲,虽然这种成本的芯片缺乏市场竞争力,可是假设国家面临重大事件,不计较成本的时候,技术是可以保障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大陆已经把台湾芯片业最关键的人物之一挖过来了,此人叫梁孟松。只要梁孟松到大陆了,就不用担心大陆芯片业。当年三星为什么能弯道超车?主要就是靠梁孟松。梁孟松来到大陆一看,中芯还在搞14nm研发,还在拼良率。梁孟松就说你14nm技术有了,先不要把钱扔在14nm上了,我们先把28、22、20、16nm做好吧。所以你看梁孟松一来,中芯的财务报表非常清楚。我一直关注半导体的股票,只要梁孟松到哪,我就会关注他。梁孟松到了中芯,我才开始研究中芯的,这是实在话。我就发现中芯大规模资本扩张,融了一堆资金冲机器设备。你看中芯良率70%、80%、90%整体上来了。16nm现阶段已经很高端了,全世界能做的国家已经没几个了。16nm以下包含16nm,已经可以应付现阶段95%的应用。

芯片制造方面,大陆没必要急于跟台积电对标,走稳现在的每一步即可。实际上,台湾的第二大芯片制造商联电现在自己都已经宣布放弃10nm以下投资了。

台积电靠的是代工累积到现在的技术能力,它创造了全世界第一个模式:你们去设计,我帮你制造。芯片业早期都是整合元件厂,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芯片最烧钱的是制造那一块,制造一投产就是百亿级别的美金往下砸。但其实IC设计到最后也是重资本,16nm开一套掩膜光罩就要500万美金。所以慢慢的设计和制造就分开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台积电创造了一整个产业,叫IC设计产业。台积电当年刚开始这个商业模式的时候其实很可怜,那时候根本没有IC设计公司,而台积电的客户就是IC设计公司,它也看不到下个月订单在哪里。台积电最大的客户之一就是苹果,苹果也是搞IC设计的。NVIDIA为什么在台积电旁边设了一个研发中心?因为厂在这,我就在旁边研发,订单直接丢给台积电,最后大家相伴而生。而大陆这边的华为一上去,就可以把中芯养起来了。华为现在的IC设计能力有目共睹,我认为真的不输给高通和苹果。

芯片,我认为这个是中国的长久国策,不可能动的。而且是可以看得到终点的战争。你要知道原子核的极限,下一步是量子领域了。量子现在中国是走在全世界最前面的,因为至少那颗卫星发上去就是证明。所以法国人就站出来讲酸话了,让中国公布相关技术,说“为了全人类的安全”,那你法国怎么不公布啊?你把大强子对撞的技术细节公布出来,我就公布量子啊,你就不叫为全人类发展了?凭什么我就要为全人类。(来源:经钛禾产业观察(ID:Taifangwu) 作者:张敬业)



                                 
                                           政经观察
                 



“看基本面我能赚钱吗?”                 
【研究员】:wh
十几年前我们就跟投资者讲,要看基本面,得到的反映是“看基本面我能赚钱吗?”事实证明在市场面前,学院派的表现超过平均值,却落后于市场的先行者。当然,基于基本面投资还是可以获得超额回报,但短期业绩肯定比不上“快枪手”。中国人往往喜欢看短期业绩,所以基本面投资始终没有在国内市场成为主流,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如果资本市场不能确立基本面投资和价值投资的主流,就必然造成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脱节。不看基本面,资本市场不可能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24%2F1553428990414448.jpg

【博览财经特稿】本文根据许小年教授在2019第十届中欧私人财富投资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未经作者审核。

如何看待现在资本市场现状以及它和实体经济脱节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我的个人观点是,在资本市场上,我们已经形成了 “路径依赖”。经济学中,路径依赖指的是各种各样的陷阱,比如“凯恩斯流动性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它们导致我们陷入循环中,难以突破。目前资本市场的状况,在我看来,无非是新一轮的循环。

十几年前我们就跟投资者讲,要看基本面,得到的反映是“看基本面我能赚钱吗?”事实证明在市场面前,学院派的表现超过平均值,却落后于市场的先行者。当然,基于基本面投资还是可以获得超额回报,但短期业绩肯定比不上“快枪手”。中国人往往喜欢看短期业绩,所以基本面投资始终没有在国内市场成为主流,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如果资本市场不能确立基本面投资和价值投资的主流,就必然造成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脱节。不看基本面,资本市场不可能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存量市场,企业创新是关键

目前,我们的企业基本面正在发生非常深刻的变化,尽管这些深刻变化还没有反映在市场上,但是我认为,这些深刻的变化有可能给资本市场带来缓慢的、长期的改变,帮助我们脱离过去的周期循环。

在中国经济中发生的深刻变化是什么?是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和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资本积累已经基本完成了。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模式,不再依靠投资驱动。

在数据的表现上,前30年改革开放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大约是GDP增速的1.5~2倍。过去几年中,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基本和GDP同步,这个趋势反映出中国经济进入了新阶段,不再像过去那样靠增量来维持经济繁荣。现有的市场已经饱和,投资找不到新的市场,中国经济的故事要从工业化阶段,从资本积累阶段,从增量阶段转向存量阶段。因为增量没有了,像过去房地产、房地产销售那样的高增长不会再有了。

增量故事基本讲完了。后工业化阶段要讲存量故事,主题是创新,创新在市场上可以转化存量需求。转到存量之后,其实宏观政策对存量几乎是没有影响的,宏观政策更多的影响在增量,因为宏观政策刺激需求。讲到宏观政策,马上会联想到“三驾马车”,三驾马车是增量,消费增长、投资增长、外需增长,对存量几乎没有作用。

影响存量的是什么?是企业层面的创新。这是为什么过去几年,我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研究基层、企业、微观上。虽然我对于“寒冬已过”表示怀疑,但是我不怀疑中国的经济前景,正是因为看到了增量放缓甚至消失,转向存量的大背景,我在存量市场上看到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希望。

投资可关注这三类公司

存量市场上,在增量已经消失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困难,所以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这种探索,使我感到中国经济的未来是有希望的,由此联想到我们做投资,不妨把关注点从宏观政策转移到微观上,转移到企业的创新上,这其中,尤其是一级市场,有非常多的投资机会。

二级市场由于它的惯性、路径依赖,还是传统的投资方法,或许在短期能够获得更高回报,而在一级市场上,我觉得投资者应该意识到,关键性的转变已经开始了。在一级市场上投资,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追概念和“风口”,要立足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入研究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超额回报是完全有可能的。

很多企业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危机促使它们开始探索新的方向和新的商业模式。所以冬天不是坏事。穷则思变,这正是创新的动力,这正是新企业涌现出来的大好季节。对于企业来说这个冬天长一点不是坏事,冬天越长,探索和寻求改变的企业越多。

我分享一下这几年在微观层面上看到的一些动向,不敢说是趋势,因为这些企业还是少数,但是我认为这些少数企业代表未来的方向。

一、有完整研发体系的大公司。

近几年,我一直关注有技术、有产品的大公司,这些大公司已经不再按照传统思路经营,而是在研发和创新上投入,把自己的重点从过去的市场规模、生产能力扩张,转向研发、创新,投资这些大公司,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长期来看都可以获得超额回报。

后工业化阶段,当投资驱动模式结束,企业靠规模扩张,靠产能扩张循环发展的阶段已经结束时,中国的这些成熟公司未来会怎样?我们应该投资哪一些公司?我在非常仔细地观察,谁可以成为中国的丰田,中国的三星,如果找准了,应该是可以获得超额回报的。我们在各个行业都能够看到,行业集中度在迅速提高,强者更强。我看好大公司不仅是因为它们是行业重组的受益者,更重要的是,只有这些大公司才具备持续研发投入能力。当能力和意愿同时具备,并且主动朝这个方向努力,这些大公司我是非常看好的。

比如华为,美国制裁华为,业务肯定受影响,但华为会因此倒下吗?肯定不会。不仅仅因为华为规模大,而且因为华为已经建立起了一套非常有效的研发体系。华为在5G技术上领先不是偶然的,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研发投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向华为学习,特别是一些大型公司。有一些公司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体系雏形,像这样的公司你没有理由对它的发展感到悲观。

不可否认,对大公司而言,推出颠覆式创新的可能性极低。但是世界上创新分两类,一类是颠覆式创新,一类是改进式创新,改进式创新大部分来自大公司,颠覆式创新来自于新型科技公司。这两类创新都对企业效率的提高有着巨大作用。所以这两类创新我们都要关注,不必每天看下一个苹果在什么地方,下一个谷歌在什么地方。你也要看到丰田、三星这样的公司,它没有惊天动地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到市场上,但是通过持续改进,常年的积累,到今天依然竞争力非常强,拥有畅销世界的产品。中国的丰田、三星在什么地方?这是值得我们投资者关注的。

二、应用技术强的中小型/初创公司。

另外一类我关注的公司,它们的规模并不太大,属于中小型,甚至是初创公司,但是它们技术领先,并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把技术及时转化成产品。市场上做投资。不仅仅看技术,还要看产品转化能力,看能不能把技术及时转化成产品,获得商业上的收益。这一方面我们国内已经有一些新星冒出来了。比如大疆,它不仅技术领先,它的创始人也有着非常敏锐的商业眼光,可以把无人机技术转化成商品在市场上销售。海康威视也是技术背景出身的人创立的,它们的技术产品,特别是安防产品很好。这些技术领先、产品转化能力强的研发型公司,也值得我们去关注。

大型公司强调研发体系的建立,中小型公司强调研发到产品的转换能力。什么是研发体系?研发体系就是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三者兼备,紧密衔接。当然这样的完整体系,只有大型公司才能够建立起来。而中小型公司和初创公司则要强调应用技术到产品的转变。

三、管理模式有创新突破的传统公司。

除了研发和创新型的企业,还有一类公司非常有意思,它们在持续进行中国企业非常擅长的管理模式创新。比如海底捞。最近海底捞上市了,这样一个卖火锅的企业,现在的市值已经达到了千亿。卖火锅可以卖出千亿来,火锅可以做成独角兽,原因在什么地方?原因就是他有着独特的创新。

海底捞的创新是什么?看上去是人力资源,其实不是,其实是管理体系。“店长师徒制”是海底捞成功关键。看到海底捞我眼前一亮,这是传统企业获得成功非常好案例。上市的时候我对海底捞高管讲,我非常认可你们这样的公司,但是我只有一个抱怨,就是股票卖得太贵了,上市的时候市盈率60倍,这个我不买,一个卖火锅的公司市盈率怎么可以60倍?腾讯市盈率是30多倍,阿里市盈率是40倍,卖火锅的市盈率居然比科技公司还高,你这个估值怎么估的?我不买的结果是什么,这两天市盈率到了80倍。我必须承认我低估了它,错失了很好投资机会。

像海底捞这样的公司,它非常独特,它解决了连锁餐饮业最大的难题,就是扩张。做一两家火锅店很火,这个一点不意外,但是当你能够在上市的时候拥有200家店,开店速度几乎是以翻番的速度往上涨,就不容易。店址、店长怎么选择?经过20多年积累摸索,海底捞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己培养店长的方法。用师徒制方法,店长可以带徒弟,徒弟学成之后可以出去自己开店,徒弟开的店的收益店长可以分享,这是它非常独特的地方。这样就解决了合格店长缺乏的问题,同时还避免了师徒制的一大弊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师傅总是留一手。海底捞一开始也面临这样的弊端,后来通过把徒弟店的收益提成给店长的方法,让店长无保留地教徒弟。不仅仅无保留,还跟徒弟一块挑选新店址。用这样的方法,火锅店一个接着一个开了起来。

海底捞让我觉得,这才是“病毒式增长”。我们经常讲互联网生态病毒式增长,其实在传统行业照样有,而且它的增长速度比互联网公司增长还快。因为师傅和徒弟都是打了鸡血一样往前冲,使得扩张并没有带来经营效益下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

工业互联网的机遇才刚刚开始

我还在关注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我认为,以消费互联网为代表的互联网前半段已经走完了。成为BAT这样的企业的机会已经几乎没有了,新的消费互联网公司产生,只不过是和原有的市场领先者争夺存量,最近的美团、拼多多,都在争夺存量市场,而不是做增量市场。不是说增量市场没得做,可以继续做,但是难度比以前大得多。

我建议大家关注刚刚开始的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有它的应用领域,我做过调查和案例研究,包括服装个性化定制、家装个性化定制、模具行业2B的个性化定制,地方政府也非常积极地扶持产业集群区。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有很大差别,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别是,工业互联网是细分市场,是在垂直领域精耕细作,一方面,不太可能做出微信、王者荣耀这样的爆款产品;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对industry knowhow(行业知识)的要求非常高,没有行业知识做不了工业互联网,用消费互联网思路做工业互联网,我认为走不通。

BAT、华为这样的企业都在努力开拓工业互联网新领域,但是据我的观察,这些大型科技公司在开拓工业互联网市场方面,都没有取得很显著的成功,原因就是两者的思路不一样。消费互联网是先建平台,从上到下,工业互联网则相反,从车间开始,从企业数字化开始,逐渐做到云端去,是从下到上的,是基于行业知识,不像过去一样讲MAU,讲生态。消费互联网的成功概念在工业互联网都没有用武之地。工业互联网的逻辑和思维与消费互联网完全不一样。

大公司是从云端往下做,更多的企业以数字化为开端从下往上做,逐渐上云,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成功的公司。一些软件公司也抓住这个市场机会,咨询加软件、咨询加SaaS,来开拓工业互联网市场。至于如何突破工业互联网细分市场狭小的弊端,你可以在工业中找通用件,比如刚才提到的模具,就是跨各个行业的通用件。纵向市场受到限制的时候,横向打通,就可以克服细分市场规模有限的制约,达到比较大的规模。

以上是我最近看到的一些微观层面上出现的新动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把自己的关注重点从宏观转向了微观,从政策转向了企业创新。

总结一下,回到主题,寒冬已过吗?我认为没有,但是我想说,这个漫长的寒冬非常及时,有助于在寒冬中产生出一些竞争力非常强劲的企业。这些立足于创新的企业,是否足以改变投资人的习惯,是否能够打破我们二级市场上的循环,我不知道,但是起码我从中看到一些希望。(来源:中欧商业评论(ID:ceibs-cbr) 作者:许小年)



                        

中国版降税万亿 谁来买单是门艺术                 
【研究员】:wh
针对庞大的老体系改革,终于来了。这两天手捧铁饭碗的人都在讨论:以后要转制度了,编制要成历史了。这种方式早就有,从上世纪末的下岗释放生产力,再到早期的煤炭钢铁制造业,现在是文化传媒公益服务行业,一次制度改革,看似是体制变革,本质是甩掉了财政包袱,成为改革的买单人。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24%2F1553429418983888.jpg

【博览财经特稿】今年两会,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开启了中国版降税。中国今年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在保持6%一档税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同时,政府还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允许各地从法定的20%降至16%。报告中预计,这项计划全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还有几个新闻值得思考:根据预算草案,2019年中国国防预算将为1.1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下调至7.5%;2019年国家将加快推动川藏铁路、沿江高铁、北煤南运通道体系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

一个国家干什么事,做什么决策,都要拿钱说话。作为一名财经爱好者,每逢重大事件,第一反应是:机会如何?风险在哪?谁来买单?这次同样的:降税省了万亿,军费增加,又要开动这些大项目,站在财政的角度,请问这些钱,谁来出?谁来买单?

  2019年开年财政支出节奏进一步加快

在稳增长政策诉求下,2019年开年财政支出节奏进一步加快,1-2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4.6%;基建相关支出项--交通运输和城乡社区事务相关支出保持高增,分别实现55%和23.1%的增速。本轮稳增长在财政上的突出体现即2018年财政支出后倾+2019年财政支出前倾共同作用下的“财政积攒”效应,仅就积极财政在支出端对经济的外生性拉动作用来看,关注这一“财政积攒”效应下可能衍生的后续财政后劲不足的问题。而积极财政内生性减税--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企业投资扩张链条的传导效果将面临需求回落的不确定性。

财政收入方面,尽管1-2月一般公共预算同比7%较去年全年增速实现小幅改善,但从历史上1-2月累计增速对全年增速的指示性意义看,并综合考虑4月开始2万亿的历史性大规模减税降费的逐步落地,预计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将是全年高点。受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断降温的土地市场拖累,1-2月土地出让收入自2016年以来首次转让,同比下降5.3%。粗略综合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看,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10%全年同比的中性假设下,2019年政府综合财力面临的困境与2015年相当,接近零增长水平。

开年财政收入增速对全年具有方向性指示意义

1-2月财政收入同比7%,较2018年全年6.2%的增速小幅回升0.8个百分点;但较去年1-2月15.8%的同比增速下滑了8.8个百分点。回溯历史看,开年财政收入增速对全年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尤其开年财政收入同比较前一年下滑的情况下,基本上预示全年增速的走弱(以往二者的背离往往发生在年初增速回升而全年增速下降,可能与地方税收征管在跨年度之间的主动腾挪有关)。4月后,随着全年减税降费2万亿的落地,财政收入下行压力将显著加大。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24%2F1553429482398316.jpg

结构上,税收收入同比增长6.6%,较2018年全年回升0.4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0.8%,2018年全年同比下降4.7%。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比分别增长11.3%和26.7%,分别较2018年全年回升2.2和22.7个百分点,与春节消费的扰动有关;受土地出让和地产销售下滑的影响,契税、城镇土地税同比分别下降1.8%和8.5%,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同比增速也大幅放缓;企业所得数同比增长10%,持平2018年全年;个人所得税则同比下降18.1%,2018年全年为15.9%的正增长。个人所得税的下滑,一方面可能与春节时间对个人奖励分红缴纳个税的月份扰动有关,春节在2月的年份1-2月同比增速通常偏低;另一方面,也受到个税减税的影响。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24%2F1553429496190375.jpg

1-2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4.6%,较2018年全年回升5.9个百分点,但较去年1-2月累计增速小幅回落2.1个百分点。从主要科目看,基建相关支出保持较高增速,城乡社区事务和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分别增长23.1%和55%,增速较2018年全年分别加快12.9和51.3个百分点。用财政收入减去财政支出衡量支出节奏,今年1-2月是近年来同期最低值,表明在稳增长诉求下,2019年财政支出节奏进一步前倾。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24%2F1553429516670351.jpg

1-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2.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5.3%,是2016年以来土地出让收入首度转负,与100大中城市土地出让的负增保持一致。展望后市,由于2018年上半年房企拿地积极带来土地出让收入的持续高增,预计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让收入负增可能将进一步扩大,下半年基数小幅回落后跌幅有望边际收窄。如果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来衡量政府的综合财力,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5%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10%的中性假设下,2019年政府综合财力状况类似2015年。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24%2F1553429530136013.jpg

体制变革

要花钱,就得有人出钱。要么有新钱进来,要么就其他地方省着点花。目前看,这几样都在进行。

首先,针对庞大的老体系改革,终于来了。这两天手捧铁饭碗的人都在讨论:以后要转制度了,编制要成历史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24%2F1553429451180165.jpg

这种方式早就有,从上世纪末的下岗释放生产力,再到早期的煤炭钢铁制造业,现在是文化传媒公益服务行业,一次制度改革,看似是体制变革,本质是甩掉了财政包袱,成为改革的买单人。

现在的体制内工作,早就不是前两年喝茶看报那么轻松。加班熬夜早就成了常态,没事还要多下基层,尤其是身上有扶贫任务的,更是任务繁重。

这些工作岗位,都在考验人的耐心,耐性,而且福利待遇并升反降……换个直接点的说法,这也是在变相缩编。组织需要经得起考验的队伍,没事混日子的,该走的也就走了。

整顿体制,压缩体制经费,自古都是不容易的事,只能巧妙的来。

开源节流

省钱是省不出奇迹的。这里扣一点,那里扣一点,总归有个边际。必须要想办法开源节流。怎么开?是个难题。现在财经圈有几个看法:卖地;印钱;

说卖地,说印钱,都有一定道理,同时优缺点也都太明显。

省再多钱,还不够卖两块地来的直接。但是当前这房价,能轰油门么?敢轰油门么?现在内外压力都这么大,再向上,可是要出问题的。

况且老特在门外闹得凶,双方的谈判都第7轮了,还在僵持。谁现在敢轰油门?那不是等于助攻老特?这种节骨眼,干这种事,可是要背负责任的。目前还没有哪个大领导敢拍板。小领导们搞点小动作,也绝不敢闹大动静。这是觉悟。

而且必须要考虑到高房价涨的太快,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好不容易起来的消费占比,要好好呵护。

那就再开动印钞机?1月的社融数据搞增长,让一群人高呼放水,但是细细研究,不过是票据空转带来的假象,季节性因素让给市场带来了不理性。2月又重回低速,但是2月也不够真实,中国传统的季节性因素也在里面。所以易行长说了,要看,就要看一季度整体的。

但是总体上说,并没有大规模放水,水还堵塞在宽信用环节。想放不能放,才最寂寞。而且,不知道大家感觉到没有,央妈也在等,哪怕等得难受,也会等。它在等美联储彻底结束缩表,它在等中国的经济转型稍有起色,在等中国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完善。

过早的放水,只会让前几年的努力功亏一篑。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只能忍住这点痛苦,顶住这些压力,在时机未到前,将损失最小化。

既然着手于眼前,两者都有一定的困难,那还有谁能来买单?环顾四周,能动的,能用的,也就那几样。

股市?也有可能,这一波涨起来很猛,很狂,很嚣张。但是翻看图,来的快,走的也快,热闹劲其实就那么两周。不过成交量之大,不得不令人佩服。

有人说,都是假象,那是牛回头。有人说,都是假消息。查配资的会议明明是很早都开了,隔了一周才放出来,利空早就消化了。

市场有没有消化,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股民是两周后才知道的。这里面学问可就大了。

群情的宣泄,可以让人一夜之间想起大牛市的疯狂。当下跌到来时,也会想起过去两年的沉痛记忆。一切都在加速,狂欢在加速,收割在加速。时也,命也。财政用钱,股民朋友,请买单。

在金融领域,很多事并不难,只是大家愿意不愿意用这种思路去思考。没有平白无故的热情,也没有天上掉的馅饼。哪怕是增量时代,也是总体平衡的,更何况现在的存量趋势下。谁买单?是门艺术。(来源:华创证券、米筐投资 作者:张瑜、王丹、三万)



                                 
                                           新闻视点
                 



“挤水分”+主政者乱作为不作为 重庆经济“降速”再成焦点           大智慧破解版      
【研究员】:wh
重庆民营经济发展缓慢也有一些主政者乱作为、不作为的因素。易小光直言,薄王主政重庆时打压民营经济,孙政才主政时不重视民营经济,留下的一些后遗症至今有所显现,不利于招商引资。薄王时期破坏了重庆的法治环境,进而伤害了营商环境。所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企业家而言,会看重发展预期,只有预期明确后,投资才会随之而来。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24%2F1553429701853149.jpg

【博览财经特稿】两会期间,“重庆GDP增速回落”再次成为外界关注重庆的焦点之一。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开放日上接受记者提问时,就此作出回应。他表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一直是高速增长。“高增长已经难以为继,出路就是高质量发展,这势在必行。”

官方数据显示,重庆市自2016年以来经济增速放缓,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回落到个位数,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363.19亿元,同比增长6.0%,低于8.5%的预期,也是近年来首次低于全国增速。

陈敏尔称,重庆经济增长回落到个位数,是个开放的问题,是看得见、想得透的一个问题,其原因包含周期性变化、结构性变化、市场变化等多方面,需客观看待。

陈敏尔以重庆两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举例称,“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需求出现了变化,供给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他强调,在一时的增速回落面前,需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与清醒,力推创新。

多位受访者表示,重庆GDP增速回落,既与该市主要支柱产业经济下滑、主动“挤水分”等因素有关,也有薄王主政重庆时打压民营经济,孙政才主政时不重视民营经济的历史原因。现在,重庆也在布局多个新的增长点,追求高质量发展。

汽车产业拉后腿

作为该市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效益出现大幅度负增长,被认为是2018年重庆GDP增速回落的主因。

重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重庆GDP增速低于全国增速,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低于预期。这其中,有周期性市场变化的因素,国内部分产业进入市场饱和期,“天花板”效应显现。“特别是全国汽车产销出现负增长,对重庆支柱产业汽车制造形成了冲击”。

数据显示,2018年,在重庆工业“6+1”支柱行业中,汽车制造业是唯一出现效益负增长的行业,其增加值增速由2017年的6.2%骤降至2018年的-17.3%。

在其他6个行业中:电子制造业增长13.6%、材料业增长11.0%、化医行业增长4.9%、装备制造业增长3.2%、消费品行业增长1.9%、能源工业增长1.7%。

目前,重庆已有重庆长安、长安福特、上汽通用五菱、东风小康、北汽幻速、斯威汽车、力帆汽车等车企。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重庆汽车产辆连续三年排名全国第一(产量分别为:260万辆、300万辆、316万辆),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大汽车生产基地。2017年,重庆的汽车产量下滑而被广州超越,但仍接近300万辆。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8年重庆市汽车产量出现骤减,全年产量仅为172.64万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汽车销售2808.1万辆,同比下降2.8%,这是中国车市28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欧美等相关数据也显示,全球汽车市场普遍呈疲软态势。

舆论认为,除了国内外大环境,重庆车市低迷也与布局太大、结构不合理、战略不当有很大的关系。

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蒲勇健表示,2018年作为重庆支柱产业的笔记本电脑和汽车业出现经济效益明显下滑,成为带动GDP整体下滑的主因。“这两个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没做好,导致产能过剩,新兴产业发展速度比不上它们萎缩的速度。”

蒲勇健称,传统燃油汽车在重庆布局太大。多年前,很多国家以及国内很多省份都开始谋划向新能源汽车转型,重庆却把很多外地传统燃油汽车吸引过来,甚至还提出把重庆打造为“中国汽车城”“中国底特律”。2018年,重庆本土汽车民企力帆、银翔都遇到债务困难;央企子公司长安汽车旗下长安福特、长安铃木,及长安自主品牌都出现销售下滑;在重庆投资的现代、众泰、潍柴英致等表现都不好。

以长安汽车为例,1月29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在2018年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亿元~7.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2.99%~89.49%。

蒲勇健认为,基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利益格局,重庆汽车业在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时也面临较大压力。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易小光表示,重庆汽车业去年下滑非常明显,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重庆中低档汽车较多,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占比较低,创新能力没有跟上。虽然重庆汽车产业去年下滑严重,但是重庆还应该感谢这个行业。重庆汽车制造业,每年大约有5000亿的产值,带动大量就业人口,所以不能把汽车产业当成重庆经济发展的包袱。譬如,重庆有非常多的汽配产业,但没有汽车电子产业。今后通过大数据智能化改造发展汽车产业,提升产能结构,如果每辆车提高1万元的附加值,300亿左右的增加值就出来了。

在政策面,重庆对汽车制造业的扶持已有动作。2018年12月,重庆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要大力提升汽车产业产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轻量化水平,打造现代供应链体系,壮大共享汽车等应用市场,实现产业发展动能转换。

《意见》提出,要加大研发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力度,到2022年,全市汽车行业研发投入达到180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年新车型投放量达到20款,其中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10款以上。与此同时,重庆市政府还将在平台、研发、降低成本、人才方面给予企业资金等支持。

有分析认为,重庆在汽车制造业方面的配套较为完整,加上政府政策的推动,对车企都是利好。未来,重庆加快转型步伐,抢夺产业先机,仍有希望在未来重振汽车产业。

挤水分与历史原因

此前,重庆官方媒体曾表示,在过去几年中重庆经济存在水分,近期GDP增幅回落,也有更加务实,主动挤水分的缘故。

1月14日,《重庆日报》发表文章《重庆:科学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坚定信心推进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到,“前些年,受不正确政绩观的影响,我市个别干部和地区存在经济指标弄虚作假现象,使得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存在水分。”该文同时指出,“追求实实在在的GDP的正确导向,挤出了不健康GDP水分,也是近期指标有所回落的因素之一,虽然看似增长速度降低了,但发展质量正向好的方面转化。”

易小光表示,相比高速发展,重庆现在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同时,不再重视单纯靠GDP数字出成绩,相反,对GDP数字弄虚作假者,不但不受重用还可能受到处分。这种挤水分和重视绿色经济的考核机制,也使得现在数字更加真实。“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重庆必然要有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的过程,也必然会产生阵痛,在经济数据上会有波动。从这方面讲,这是一种好的现象。”

多位受访者均表示,重庆现在经济增速放缓,离不开历史原因。蒲勇健举例称,长安福特、加拿大领事馆等能够落户重庆,都与中央的支持有关。但是主要靠国家战略,对解决重庆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的作用还是有限。“重庆直辖之初,国有经济占比高达80%,全世界当时只有朝鲜和古巴的国有经济是这个比例。”蒲勇健说。

蒲勇健表示,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现,航空、铁路、高速公路、高铁的发展,重庆的地理位置显得越来越不重要。区域经济竞争中,余下的优势只剩国家战略了。但是,国家战略主要是投资基础设施,打造发展的基础性环境,而一个城市的繁荣,基础设施仅仅是基础。除了基础条件,城市或者区域经济繁荣的最重要条件是产业规模、竞争力和产业多样性。“规模意味着市场力量,竞争力是基于创造性,而产业多样性意味着对于经济周期中的产业更替具有免疫力,强大的区域创新能力。”蒲勇健说。

过去那种伴随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现在也逐渐不合时宜。易小光称,2008年金融危机时,沿海外向型经济受到影响,中西部内陆省份的产业转移在增强。所以,当时重庆以及很多中西部省份发展速度相对都比较高。

他表示,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不是重庆独有的,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但是现在必须转型。“过去的方式是当时环境下做出的选择,受发展阶段和环境的制约。现在发展方式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如果还想偷懒,走路径依赖的路子肯定不行了。”

营商环境仍需优化

多位受访者称,前些年,重庆在政治上出过问题,给营商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对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仍有显现。

重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孙政才在重庆的几年,懒政怠政、欺上瞒下,消极应付中央决策部署,对重庆改革发展稳定造成重大损害。

蒲勇健称,重庆经济长期依赖国企和外资,导致本地民企先天性不足,国企和民企强弱鲜明,中小型民企甚至处在自生自灭状态,营商环境也需要改善。

重庆民营经济发展缓慢也有一些主政者乱作为、不作为的因素。易小光直言,薄王主政重庆时打压民营经济,孙政才主政时不重视民营经济,留下的一些后遗症至今有所显现,不利于招商引资。薄王时期破坏了重庆的法治环境,进而伤害了营商环境。所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企业家而言,会看重发展预期,只有预期明确后,投资才会随之而来。

“因为曾经受过伤害,所以,重庆现在下大力气,改善营商环境。产业有生命周期,可能引起经济波动,而营商环境却是逐步培育的,所以好的营商环境、法治环境,是一个地方最持久的竞争力。”

易小光强调,在产业发展中,要确保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做的是在企业的发展方向上,发挥产业政策指导作用,而不是直接投资具体项目。

蒲勇健称,重庆需要一整套体制层面上的改革创新,来给民营经济营造好的商业环境。“不仅仅是支持小天鹅、宗申摩托车、力帆集团、隆鑫集团这样一些著名的民营企业,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在体制层面为大量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扶持。”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重庆小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兴海表示,放到全国层面,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是发展中的困难,成长中的烦恼。要靠改革来解决,要靠制度、法治来保障。

布局新增长点

多位受访者认为,重庆市目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还未完成转型,新的增长点尚未发挥积极效果。这样一个过渡期也是造成GDP增速回落的原因之一。

重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重庆市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在下行,但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从长远大势认识当前形势,不纠结于经济增长一时快慢,不唯“GDP”论,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

2017年,重庆确定的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转型发展路径,被认为是重庆经济转型,谋求“新增长点”的主要抓手。

蒲勇健称,大数据和数字化产业现在是大势所趋,尽管重庆在这两个产业方面,没有绝对优势(比如同为西部城市的成都是电子科技研发中心,也有足够的人才知识储备),但是重庆还在力推这两个产业,并通过一系列举措,积极谋求通过后发优势有所作为。

他认为,重庆过去产业比较单一,通过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地实施,也能够实现多元化发展,从而分散经济风险。

易小光称,重庆之所以大力发展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主要是顺应全球化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有人说重庆在这两方面没有绝对优势。事实上,哪个城市都没有绝对优势。在这方面,重庆不管是领跑者也好,跟跑者也好,都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方向。”易小光说:“大数据智能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才是其最大市场,其增值主要体现应用开发上,这就是新兴产业的价值。因此,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重庆,传统的生产结构和工艺,更加需要智能化改造,提高效率和竞争能力。”

前两年,易小光曾去上海、深圳、广州等地走访调研。他最大的感触是,这几个城市非常注重创新发展、内涵式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转换上下功夫,最近几年GDP增速不是很快,但是发展非常稳定,产业结构也趋于合理。“不是说GDP越低越好,速度和质量是辩证的关系,相对而言,GDP质量的重要性要高于数量。所以重庆现在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目前,重庆在发展大数据智能化已有多个动作。

2017年底以来,腾讯、阿里巴巴、紫光、小米、京东、华为陆续与重庆签订合作协议,大数据智能化企业在重庆加速集聚。

2018年3月,重庆印发《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十二大产业,打造智能产业集群。

2018年4月,重庆市经信委出台《重庆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按计划,到2020年重庆将建成20个智能工厂、200个数字化车间和2000个数字化生产线。

2018年8月23日~25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举办,共吸引了近60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今后,智博会永久落户重庆,每年一届,有望成为智能产业的全球顶级盛会。

重庆市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从反映质量效益的指标来看,2018年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已进入提速阶段,智能产业增长19.2%。

看好成渝经济圈

陈敏尔在两会上提到,“经济增速虽然回落了,但是就业的机会、就业的质量正在向好发展,更重要的是生态环境向好,空气是好的,水质是好的。”事实上,2018年重庆经济成绩单中也不乏亮点。

去年,重庆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656.13亿元,增长9.1%,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对此,易小光表示,这主要是来自三方面原因:一是百姓收入水平提高后,追求更具品质的服务和更多消费需求。其次,因为消费供给能力在增强,软硬件、商圈、综合体等在不断改善,产生了很多消费点。再就是,重庆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更加完善,确保了百姓更加放心花钱。

根据1月27日重庆市市长唐良智在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重庆GDP增速的预期目标是6%。报告解释,这个经济增速综合考虑了发展的外部环境、基础条件、潜力后劲和预期变量,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既有利于稳定市场、提振信心,又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预留空间。

蒲勇健称,重庆现在处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期,作为传统产业的汽车业,由于转型周期长,短时间还要继续拉经济的后腿。预计今年第二产业对经济的影响还会继续存在,招商引资的项目也不会立竿见影取得实质性效果,所以,今年重庆对GDP增长率有一个保守的预期,说明重庆决策者非常审慎、务实。“但这并不意味今年重庆不精彩。一系列动作按部就班地实施后,重庆的前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重庆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后,一个绿色可持续的GDP对重庆有更积极的意义。”

成渝经济圈的前景也被广泛看好。蒲勇健称,重庆经济迈上2万亿大关时,四川也突破了4万亿大关。川渝经济总量达到6万亿,意味着一个更大容量的产业和市场空间的诞生。“成渝经济区一旦建成,发展良好,完全具备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外,争当第四极的能力,成为西部的龙头。”

易小光表示,“经过努力,未来重庆经济的潜在能力达到8%左右的增速应该没有问题。现在我们处在调整阶段,为了有一个更加健康、持续可增长的经济发展局面,重庆现在必须承受这个阶段调整的痛点,正视并补齐自身短板,这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需要。”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周群峰)


形势分析


中国经济中心加速南移 将来或呈东西、南北分化并存局面                 
【研究员】:wh
2018年的经济数据看,南方省份的表现的确明显优于北方。如增速前十名的省份,只有陕西是北方省份;增速排名垫底的五个省份,分别是天津、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辽宁,全部都位于北方。事实上这种“南快北慢”的局面,已经持续好几年。如2013年至2017年这五年间,北方地区的GDP年均增速是7.3%,南方则是8.5%;论人均数据,2017年北方的人均GDP只有南方的87%左右。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24%2F1553429838331661.jpg

【博览财经特稿】中国经济走势分化的情况从“东西差距”变成以黄河为界的“南北差距”。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24%2F1553429853511544.jpg

一些省份商业意识、市场精神不足,随着中国深度嵌入全球贸易分工版图,负面效果就会逐渐放大。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分化维持的同时,东西差距缩小的格局,或将在不远的将来又被扭转过来,不排除重新拉大的可能。

在对中国经济区域进行区域对比时,可以参照的界线有很多。如胡焕庸线,一头连接黑龙江省的瑷珲,一头连接云南省腾冲,它成为中国人口和经济总量的分割线,线东南方36%的面积聚集了96%人口。更通俗的则是东中西部的划分,在谈论中国的地区发展差距时,常见的对比维度也是东部和中西部。

不过近几年来,陆续有观察者指出南北分化的趋势。2017年两会时,李总理也曾提出,中国经济走势分化的情况从“东西差距”变成以黄河为界的“南北差距”。

日前随着31省市公布2018年的经济数据,增速层面“南快北慢”的局面再次凸显。重工业基地东北依旧没能走出困境,山西、内蒙古等传统资源型省份,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经济重心将加速南移?

“南快北慢”局面已持续好几年

2018年的经济数据看,南方省份的表现的确明显优于北方。如增速前十名的省份,只有陕西是北方省份;增速排名垫底的五个省份,分别是天津、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辽宁,全部都位于北方。

事实上这种“南快北慢”的局面,已经持续好几年。如2013年至2017年这五年间,北方地区的GDP年均增速是7.3%,南方则是8.5%;论人均数据,2017年北方的人均GDP只有南方的87%左右。

论头部省份数据,这几年全国经济增速前三名,都被贵州、重庆、西藏、云南等地占据,内蒙古和天津两个2013年前经济增速冠军的常客,再没有在榜单前三出现过。

南北分化的加剧,更直接的体现在城市群、重点省份和重点城市的对比上。

三大核心城市群本来就有两个在南方,京津冀城市群近几年又出现活力下降的趋势,经济总量的全国占比从2014年的10.4%,下降到2018年的9.45%。不久前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京津冀的流动人口增速放缓,留居意愿降低。

重点省份如山东和江苏,前者虽然贵为经济第三大省,但存在感一向很低,和江苏的经济总量差距,从2013年的4477亿扩大到2018年的16126万亿。同时,河北已经先后被四川、湖北、湖南反超,东北辽宁则从2013年的全国第七位,掉到了十四位左右。

如果将视线拉长到改革开放以来,北方的一些重点城市,无疑会相当失落。

1978年,经济十强城市中,北方有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6座城市;经济二十强中,北方城市则占据11个席位,和经济总量一样,头部城市南北分布相对均衡。

不过四十年之后风云突变,区域经济的领跑者大部分都变成南方城市。2018年,经济十强城市中北方只剩下北京和天津,二十强则只剩下北京、天津、青岛、郑州4个。那些曾经出现在二十强榜单上的鞍山、唐山、大庆等资源城市,早就淡出了视线。

其实不只是经济,财政收入和人口机械增长率,同样是南快于北的格局。2018年南北地区的表现差异,并非偶然的结果。其实在2013年全国经济开始转型降速后,南北差异逐渐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势态,说中国经济中心正在加速南移,这个判断大体不算错。

南北分化出现显示市场力量强大一面

影响区域经济格局的因素有很多,非市场的因素,如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大规模的工业从沿海向内陆迁移,经济重心也一度向内地位移。

依靠行政之手,对全球贸易时代经济朝沿海地带聚集的规律进行扭转的尝试,改革开放后更具代表性地体现为西部大开发。这些的确导致了东西差异的缩小。南北分化的出现,则显示出市场力量强大的一面。

中国的北方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前,地缘优势相当明显。像一些苏联援建项目,基本都集中在黑吉辽及陕西、山西等地。

北方的工业基础,不仅体现在区位上,更体现在资源储量上,如煤矿大省山西和内蒙古。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钢材产量,接近六成的在北方,北方有色金属产量占比,甚至接近七成。

中国的工业化起步,基本上也是靠这些地区的拉动。改革开放时的东北,一度是中国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鞍山、大庆等钢铁、石油城市的兴起,则形成另一个特色。

但资源依赖性的重化工经济模式,在工业化初期能起到打基础的功能,一旦走过这个历史阶段,结构老化、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会日益凸显。

2008年能源价格下跌,资源型省份普遍陷入困境,山西的增速从前一年的15.9%,骤降到8.5%,几近腰斩。那些依旧坚挺的北方资源型省份,如内蒙古,哪怕此后依旧维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但在2013年中国经济进入下行通道的关口,同样陷入了低迷。

道理很简单,资源要素和投资驱动的重工业模式,本就不可持续。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北方地区上个世纪的经济发展,掺杂太多非市场的因素。典型如东北,国营经济一统天下,民营经济发育不足。市场缺少活力,行政干预太多,以至于有“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

京津冀城市群,由于北京政策特供的身份,同样显示出一种等级森严的秩序结构,内部的虹吸效应突出,这也是其人口活力低于长、珠三角的重要原因。

就连上海这种长三角地区看起来很北方的南方城市,都一度面临国企占比过重的问题。商业意识、市场精神的不足,随着中国深度嵌入全球贸易分工版图,负面效果会逐渐放大。

在北方地区陷入产业老化的困境时,商业底蕴本就更足的南方地区,在改革开放后,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如经济特区全都在南方,深圳一出生就风华正茂,珠三角则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成为中国流动人口的大本营。

很快,放开手脚的珠三角地区,依赖三来一补的外向型经济,走上发展的快车道。相对于尾大不掉的国企,更灵活的体制,让江浙的民营经济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发达的江苏,昆山一个县的GDP,要超过西部的内部省会,经济活力可见一斑。

南北分化、重心南移是阶段性规律

大体上,可以说南北分化是传统重工业和现代制造业差别的体现,也是僵化的国企机制和民营经济、市场活力的体现。

这种差别,在改革开放后并没有立即呈现。等到最近十年,全球资源价格的下跌,中国开始升级换挡,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生态治理,北方的重工业模式,才出现系统性危机。

一些城市则出现资源枯竭,有沦为“铁锈地带”的危险。像鄂尔多斯,有着一线城市的人均GDP,但却一度是没有人气的鬼城。鄂尔多斯的困境相当典型——传统能源产业和重化工业,能产生大量GDP,但由于产业链太短,且远离终端的消费市场,无法藏富于民。

山东的人均GDP,比经济总量更小的浙江低接近两万元,也和这种产业结构息息相关。珠三角跨城的广佛线地铁线;长三角地铁二维码异地互认,类似一体化的创新手段,最先出现在南方,同样反映出相对开放的一面。

当然相对更传统守成的北方,未必会一成不变。区域经济的发展,永远在不停变动,眼下的南北分化、重心南移,只能说是阶段性的规律。像东北辽宁,近两年的增速有缓慢上升的势态。而在不少人看来,沈阳获得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的概率不小,这些都会形成加持效果。东北如果能适当回暖,对北方追赶南方自然会有积极作用。

只不过北方重点省份和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过渡期,不会那么快。同时一些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视,如老龄化问题。之前用南方的养老金救东北的话题,引发广泛的讨论,它正好说明年轻人口大量外流后,老龄化东北在产业转型上的巨大压力。

考虑到近几年北方的人口机械增长率,都是南方高于北方;京津冀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对年轻人口的新引力,也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后者过去一年又有进博会、科创板和大湾区等政策礼包的支持,未来的南北分化,无疑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分化维持的同时,东西差距缩小的格局,或在不远的将来又被扭转过来。这是因为,云贵为代表的中西部的内陆省份,过去一段时间靠着内迁的产业,以及大体量的铁公基投资,快速工业化,经济增速领跑全国。

但这种投资拉动型的模式,一方面很容易面临着基建到顶的天花板,另一方面,债务风险不可小视。

近两年来,西部省份整体都出现了降速的局面。前两年的增速前三甲重庆,去年甚至跌到平均线以下。这也说明,一路狂奔的中西部,正逐渐迎来相对困难的局面,增速回归到东部地区的常态水准,是迟早的事。

随着东部地区换挡升级的逐渐完成,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排除重新拉大的可能,形成另一种传统和现代的产业差别。所以,在不远的将来,也许将看到东西、南北分化并存的局面。(来源:功夫财经(kongfuf) 作者:熊志)



裁员缩招与求职需求旺 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难不难?                 
【研究员】:wh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考研的竞争当中,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并没有因此减缓。近年来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有增无减,而在企业用工需求方面,2018年、2019年校招季,多所高校反映有企业大规模缩招,甚至出现企业在与毕业生签约后又大规模毁约的现象,让这些学生陷入“还没有就业就已经失业”的局面。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24%2F1553429946328942.jpg

【博览财经特稿】2019年应届生毕业在即,未来他们面临的选择不外乎“就业”、“升学”、“创业”三种。而“创业风险大”、“考研竞争强”等顾虑往往会使他们更倾向于走上求职之路。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一方面企业裁员、缩招,另一方面应届生求职需求旺,从而又掀起关于“就业难”的讨论。但,就业真的难吗?

寒冬之下没有哪条路是容易的

考研多年以来都是本科毕业生升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2019年考研的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与去年相比增幅超过20%,录得十余年来的最大增幅。教育门户网站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将这一现象归因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增速放缓,“毕业生对于提升自我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考研的竞争当中,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并没有因此减缓。近年来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有增无减,而在企业用工需求方面,2018年、2019年校招季,多所高校反映有企业大规模缩招,甚至出现企业在与毕业生签约后又大规模毁约的现象,让这些学生陷入“还没有就业就已经失业”的局面。

面对就业市场日渐激烈的竞争,毕业生也在降低自己的薪资期待。智联招聘在去年12月发布的《2019届应届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2019届毕业生平均期望月薪较2018届下降了1%。同时,求职培训公司也成为许多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平台。一家提供在线收费求职培训课程的求职培训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近两年向这家公司寻求求职服务的人数在上升。“原因在于就业竞争加剧,大家有了更高的危机感和进步的动力;另一方面人们的付费意识也在上升,”这位负责人说,“经济形势一直下滑,培训就是释放焦虑的出口。”

与日趋激烈的考研和就业竞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毕业生低迷的创业热情。据招聘平台智联招聘的数据,2018年,仅有4.78%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创业,较2017年降低了1.32%,绝对人数减少了近10万。

今年即将从北京某语言类大学毕业的林强曾考虑与亲戚一起进行外贸方向的创业,但由于担心由此带来的风险,最终还是选择了与一家世界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签约就业。与创业面临的高风险相比,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创业支持只是杯水车薪。

“如果毕业创业的话,我们学院好像会给1000块的创业支持,但这几乎等于没给,”林强表示,“至于国家的政策,本身是向好的,但要想达到效果,还是得靠创业者自己。”

根据这所高校就业创业网发布的官方通知,林强提及的“1000元创业支持”实为“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其对发放对象做出了限制,如“所在家庭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所在贫困家庭中父母一方或本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本人在毕业学年内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本人持有《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等。虽满足以上条件之一即可,但真正能享受到就职创业补贴这一政策的人还在少数。

“疯狂”的简历

“2019年春节后,在58同城平台上出现了日投递简历接近700万份的情况,这是历史上最高的,”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的首席执行官姚劲波在中国企业家两会沙龙上如此表示,“对应的是,从2018年第四季度开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招聘的意愿受到很大影响。招聘的职位数量下降了,求职人数上升了。”

在企业招聘需求下降的情况下,简历投递数量上涨的背后,反映的是就业市场的供给的增加,也意味着求职难度的上升。

这种在求职时疯狂投递简历的现象,同时也出现在寻找实习的过程中。在一家大型媒体机构供职的编辑告诉我们,她在今年1月招聘社交媒体实习生时,共收到了130封简历,而这份实习的工资在税前也仅有1000元。“这个岗位从2015年开始招聘实习生,从来没有收到过这么多封简历,”这位媒体人说,“而且其中很多学生的专业并不符合招聘启事中写明的对申请者的专业要求。我的猜测是,这些学生找工作的情况不是很顺利,于是急于通过一份实习来让自己获得未来工作的敲门砖。”

实习通常是大学生丰富自己求职简历和专业履历的重要途径,在大型公司、权威机构的实习经历也是许多企业在招聘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被问及有没有总结出一些求职经验时,已经签约就业的林强说:“首先就是要找到足够的实习,把简历写得漂亮一点。”

谁在裁员,谁在招聘?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包括网易、知乎、阿里巴巴、京东、碧桂园、华为等在内的互联网公司、电商平台、科技公司和地产商都曾传出过裁员的消息。虽然其中的许多企业都予以了否认,但焦虑的氛围依然笼罩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空。几天前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在2018年录得近30年来的最低增速。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会极大影响企业的用人决定。对于盈利状况良好的企业而言,经济下行意味着融资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能否保持盈利将是一个问号,企业很有可能削减开支,以应对外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对于持续亏损运营的企业而言,经济下行更是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裁员和缩招都将是企业应对经济寒冬的可能选项。

不过,一些企业裁员对于毕业生的影响并没有像对被裁员工那样残酷。在近期媒体报道的裁员潮中,有很多公司呈现出“一边裁人,一边扩招”的局面。京东在今年2月证实将末位淘汰10%的高管,随后不久又宣布将新增1.5万的岗位需求。辞退高薪老员工,节省下来的开支部分用于招收用工成本更低的年轻人,这种做法也许会让一些资历尚浅的应届毕业生在经济寒冬中看到曙光。

智联招聘发布的数据显示,除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行业外,银行业的应届生就业景气度也在下降。

今年将从南京一所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的陈升因为准备考研而没有关注规模更大的秋招,但他表示,春招的形势不容乐观。“银行缺的是系统维护类的岗位,而金融分析师又要求硕士及以上的学历。还有银行柜台类的岗位,但薪酬不是很乐观。”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报道将银行业的缩招现象与政府对金融行业监管的收紧和这一行业自动化的工作趋势联系在了一起。

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下,教育培训类企业在就业市场仍然呈现着教育行业的逆周期现象。教育机构学大教育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18年共招收500多名教师,在2019年计划招收教师800人以上。学大教育招聘的2018届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为5044元,与去年相比涨幅为5%。不过,这家公司同样表示,从2018年秋季校园招聘后,应聘的人数和收到简历的数量与往年相比都有所增加。

学大教育表示,他们招收的教师岗位要求应聘者必须已经考取教师资格证。但有些教育机构对应聘者的要求并不高。新东方的一则招聘中学教师的启事中,尽管写明招收的是数学教师,但在岗位要求中仍然写着“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

“就业难”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即使“就业难”几乎每年都会被提上媒体的议程,总有一些数据会将这个命题“证伪”,其中之一就是一些高校公布的所谓“就业率”。这些高校公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给出的毕业生就业率通常都达到了95%以上,达到98%以上的高校也不在少数。不过这样的数据因为“掺假”严重,除了为高校招生提供噱头、为教育部门装点门面外,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权威媒体在报道时也不会以其依据。

北京某政法院校的毕业生张凯去年的毕业季还在一家影视公司做实习编剧,他表示,由于当时他实习所在的公司不愿意为他出具劳动合同和三方协议,在学校统计毕业去向时迟迟没有填写相关内容。“我们班团支书就给了我一家公司的详细信息,让我照着填,其实就是就业率造假,”张凯说,“但是团支书觉得这不是造假。”

相对而言,第三方机构统计的就业数据更为可信。同样是在《2019届应届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中,基于智联招聘的大数据统计,2019届毕业生的企业岗位需求人数同比上升81%,而求职人数同比上升21%,就业景气程度高于去年。基于这种“供大于求”的分析模式,许多人认为“就业难”是个伪命题,所谓“就业难”是就业预期目标过高。然而,毕业生林强却不同意这个观点。

“我觉得这句话本身也是一个伪命题。很多学生是基于学长学姐的就业情况和自己的情况的对比,从而认为‘就业难’。如去年他们都被许多好公司录取,但今年的毕业生想进这些公司就很难,”林强表示,“有一些工作门槛很低,你想去找肯定就能找到。但大家考虑的并不是这样的维度。”(注:文中“林强“、“张凯”和“陈升”均为化名。来源:FT中文网 作者:李继威,袁沐娴)

社会热点
价值观颠覆和否定劳动价值 赌徒的疯狂和灭亡                 
【研究员】:wh
曾经接触过许多赌客,他们拥有大多数人望尘莫及的实力,他们很可能一个晚上输的钱,是普通老百姓十年的存款。有些老板甚至宁愿把钱送给赌场也不愿把他欠公司员工几个月的工资付清。赌场真正的客人永远不是那些过把手瘾的赌客,而是这些掌控无数普通人饭碗站在食物链高层的人士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24%2F1553430090848235.jpg

【博览财经特稿】老虎机也好,真人赌博也好,有的人输光了离开的算是定力不错的,输了取钱再来的有,输了借钱来的还有,为什么会这样,如何破解,是神志不清还是被人下了药,还是赌瘾成性?

这是知乎上的一个问题及其回答,我挑选了4个回答,前3个都面对正规赌场的回答(第一位答主还是匿名),而第4个是一个“赌场骗局”的回答,点赞高达1.8万。

由这些回答,我想到很多人的投资理财以及集资被骗经历,所以将其整理之后发在这里,权当新一年里劝人不赌的文章——在我眼里,投资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赌博,只不过这个赔率和胜率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和努力来改善。

巨大债务危机和想翻本心理暗示走向疯狂和灭亡

可能知乎上没有几个像我这样因为赌而这么惨和灭绝人性的,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变成这个样子。

11年接触赌球外围,第一次下注4000元买了个冷门就赢了26000元左右,赌徒不可救药的是价值观的颠覆和否定劳动的价值。不到三个月就赢了29万多元,本金不过55000块,而正常工作累死累活,一年下来还了房贷吃喝日用养车存个三五万都很难……

我居然辞掉了当时大型建筑国企编制员工的工作,回家专门赌球,这就是我自我毁灭的开始。具体过程不说了,天天赌,一到五大联赛都是通宵作战。自己也研究了很多,还装模做样地做了计划。可是依然是赢个几天,一天就洗白,不可避免地开始输钱。

庄家抽水的存在就是赢了抽你百分之三到五,玩下去是无限趋向于负收益。说起来可笑,我还是做预算造价出身的,明明小学生都知道的简单道理。到入魔的时候,我只想不停地弄钱赌。

到了15年我山穷水尽了。连父母留给我结婚生小孩的50万元也被我以要买房子投资为由给输光了。手里输得只有几千元,房贷都还不起,吃饭都成问题。

其实如果当时能够收手,找一个工作还是能过得很好的。可是对劳动价值的否定已经根深蒂固了,何况有着那种7000块一个周末赢到14万的经历不停地在大脑回放。

此时我已经是被多巴胺操控的行尸走肉,开始走向毁灭的第二步。没钱的时候忽然想起我有招商、交通、中信信用卡一直没用过,而这些卡旗下又有各种贷款。然后我又以卡办卡办了七八张卡,开始了我的补天之路,我不能接受失败,计划用半年时间赢回我失去的所有。

赌徒的筹钱能力很可怕,我最后办了11张卡,凑了40万的赌资。慢慢有耐心的下,甚至几百几百地玩。第一个月下来果然达到了目标,并且可怜的心里暗示自己不能急不能燥。

可是,一切终究是徒劳的,连输的时候什么计划、止损都拋在了脑后,只想买大的来快速回本。违背事物发展规律,逆天而行的就是赌狗可怜的幻想,终于三个月不到从赢20多万到清空。

此时已经对任何事物失去兴趣,找工作更是可笑,也曾经接到不少公司人事的邀请。甚至到自己没有钱吃饭交物业费交电费,都不愿意去上班,最可怕的就是否定了劳动的价值,此时我已经输了110多万。90多万来自父母和银行。

巨大的债务危机和想翻本的心理暗示让我走向了疯狂和灭亡,我开始在市面上的高利贷公司诸如平安,宜信等疯狂借钱。我有物业和行驶证,下的额度还比较多,一家六到十万,利息是恐怖的月息百分之三,不到半年我又输光了。

此时信用卡已经填不住了,招商、中行逾期半年以上,都准备起诉我了。小贷更是还不起,我后来算了一下我一个月要还六万多,光是利息一个月就有两万多。

如果此时我能跟家人好好沟通,找亲朋好友借钱补上漏洞彻底戒赌还可以继续做人。但是我没有,我居然瞒着父母卖了一套130平的房子。拿到还完按揭后的剩余款项,还清所有欠款后只剩下可怜的50多万。

于是我找了个酒店包了一个月,手机关机办了网银盾不停地赌,内心在呐喊,我必须要赢回来,至少得赢个五十万我就不赌了,重新买一套按揭小房子好好过日子。一个月后我输得只剩三万元了。

此时我已经计划自杀了,实在对不起父母,写好遗书,把三万元支付宝转给了我妈。可是站在酒店的楼上,我的脚不停地抖。我真的害怕。我唾弃我自己,赌的时候什么都不怕,现在倒是怕死了。

在我下定决心买了很多酒壮胆的那个夜晚,我父母通过开房记录找到了我。我当时失联了一个月,我父亲让我回家。回到家我在床上躺了两个月什么都没干,家里人也没有过多责备我。

一切酿成大错。特别是第二年房价涨了100多万,父母辛苦开了一辈子饭馆给我在城市买房凑首付,给我凑的结婚钱被我短短两三年内挥霍一空,曾经殷实的家庭因此不堪重负

过了半年没有自杀的想法了,决心戒赌好好做人。可是多年来扭曲的价值观已经让我无法开始新生活。在老家县城跟父母住了半年。找的同类工作月薪不足3000元,巨大的落差和曾经不赌时的经济状况,以及跟以前同事,同学的横向对比让我觉得还是自杀比较好。无非就是勇敢一点,对不起父母。

此时我30岁,没房,只有一辆朗行车,身无分文,可以说一无所有。因为赌博14年婚也离了。后来也不去上班了,天天在家打多塔2,想着什么时候上路。

直到有一天我爸来我房间跟我说:“儿子,你去以前的城市,重新开始吧。找个小点的企业一步一步来。我跟你妈会全力支持你,以前的事情不要想了。我跟你妈商量好了,拿养老金加上这几年店面的租金给你重新按揭一套60到70平的小房子。”

我决定戒赌好好生活。我内心知道我如果还有钱根本控制不住自己还要赌的。于是我每个月发工资就微信转给我妈,让我妈每天转100给我吃饭零用。自己去注销了所有信用卡。

目前已经戒赌14个月,尽管现在积蓄只够以前玩一场英超只够在这个大城市买个马桶面积,但是我可以安心地跟父母聊天,可以安心地给父母买点小礼物,可以安心地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你还是一个人。希望我在有生之年能够弥补完自己的过错。

更深入了解赌客的本性

作为一个移民澳门并长期在赌场做事的人,我想我还是应该有资格回答一下。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明知道赌博是有害家庭有害人生的事,还有那么多人义无反顾地沉沦下去?

因为人性啊,人的本欲总是带着贪念的。工作的人会希望自己能赚更多的钱,谈恋爱的会渴望得到对方更多的爱,努力进步的人会寻求更高的自我实现,甘于平凡的人会盼望没有挫折的人生。其实每个人都有贪念,贪就是你的欲望,只是我们每个人寻求的东西都不一样。

曾经接触过许多赌客,他们拥有大多数人望尘莫及的实力,他们很可能一个晚上输的钱,是普通老百姓十年的存款。有些老板甚至宁愿把钱送给赌场也不愿把他欠公司员工几个月的工资付清。赌场真正的客人永远不是那些过把手瘾的赌客,而是这些掌控无数普通人饭碗站在食物链高层的人士。接下来我会以我的一些客户为例子,让大家更深入了解这些赌客的本性。

一般澳门的长期赌客都分为三大类:

1、冒险类赌客。

老板A是一个年仅三十岁的富二代,每个月都会来一次澳门。他每次都会拿两到三百万的筹码,每次一开头就压四五十万,赢了以这个数字继续压,如果看到好的路子他会一口压八十万。如果输的只剩下几十万,他也毫不犹豫地全压了。他每次从开始到结束不到20分钟,要么赢个四五百万,要么全输了。

你们觉得对于他而言,赌博是什么?是刺激啊!他在乎的不是赢多少钱,而是那种心跳加速最后如愿的快感。赢钱的那一刻,仿佛这个世界都站在了他那边,被命运之神所眷顾着。

我们一生中能有多少次体验到这种快感?简单来说,未来的事永远是未知的,但在你赢的那一刻你仿佛掌控到你的未来世界如你所愿,未知变成了预知。但赌场偏偏最不畏惧这类人,你赢一百次,但你可能一次就连本带利输回去了。

因为这类人永远不服输。在商场上这类人其实成功的很多,但在赌场上最终只会成为输家。

2、依赖类赌客。

老板B是某农村的企业家,年龄大概五十来岁。他一般会拿两百万去玩,每次只是几万几万地压,赢了就拿赢的钱去压,他往往赌得很平稳,不急不燥,每次都能赢个80到100万。

他试过整整赢了一个月,有时赢个几十万,有时赢个一百万,反正就没怎么输过。但一旦他的本金输了50万以上,他整个人就会完全不一样了,他会非常急非常冲动地几十万几十万的压,当然一旦本金赢回来了,他又会几万几万地压。直到有一次,他连输了几把后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人赌博入魔的状态。他连输好几把,然后开始压几十万,输了,再压几十万,再输,就全压了,然后输了,又拿了几百万这样疯狂地压。那一个星期,他输了大概两千万。他曾经说过澳门赌场是可以长期赢钱的,只要你别太贪,最终你才会赢大钱的。

后来我仔细想想,他一年公司的利润大概三四百万,但他在澳门待一个多星期就已经赚了他一年辛苦赚的钱了。不止是他,现实中许多沉迷于赌博的人也是这样。

赌博它可怕在哪?它可怕在于它很容易让你产生“你的努力变廉价了”这样的误区。它使你失去了努力去赚钱的积极性,它也使你拥有了逃避生活的念头。这个世界,哪怕是职业赌徒,也是无法靠赌博来盈利的,只有靠建立博彩公司盈利。

3、空虚类赌客。

老板C和D是大客户,他们拥有身价十亿的资产。但你无法想象他们一个月里有二十多天都在澳门,为了能长期待在澳门不惜办了菲律宾护照。老板C长期在美高梅的老虎机贵宾厅里,他可以在老虎机上坐整整12个小时,连吃饭都没离开过。老板D热爱玩百家乐,也是长时间待在赌桌上,赢了钱没见多高兴,输了钱也没多大反应。

有一次老板C跟我说,这些老虎机就是无底洞再多的钱也装不满。然后我问他,那你还那么爱玩啊!他说,因为我除了这个我已经没有什么想做的了,我只爱玩这个。

一开始我想不透这是什么想法,有那么多钱,可以做多少事啊,为何非要把钱送给赌场呢?后来我想通了,我们想当然地被电视书本上的“成功人士”迷惑了。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成功了,应该会像乔布斯一样改变世界,应该会像马云一样不断追求更大的成就,应该会像巴菲特一样致力做慈善,但我没想过有些人,钱多过头他们已经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有这个资产,想要有的都不难有,山珍海味吃过了,电影女明星上过了,再高级的服务和用品都享受过了。你说追求成就,赚那么多钱心满意足了。你说做慈善,钱是我赚的凭什么非要捐出去。接下来还有什么,赌钱啊,反正钱有的是。在金钱游戏的背后只是一颗枯竭的内心。最后,老板C输到负债几千万,老板D还在赌桌上沉沦着。

以上说的都是人对赌的本性,接下来再说说外部影响。去过澳门的朋友应该知道,赌场有着许多优惠的诱惑,让你一来再来。办张会员卡赌钱可以刷积分,积分可以送手机送酒店房间甚至送赌本给你。而贵宾厅一般都是靠洗码仔(赌厅中介)带大客过来,你过来赌钱会帮你订酒店,派专车过来接你,吃饭他们包了,如果你赌的大还会派直升飞机来接你。甚至有时候还会帮你买这买那,比代购还贴心。

许多游客可能不知道,贵宾厅很多都是洗码仔直接签码给你赌,就是一旦认可你的实力,你过来澳门不用带赌博本金,他向赌厅借钱给你赌。赢了可以换现金拿走,输了就给个期限打钱过来。这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商业链了。

如果你嫌赌桌台上限太低,或者想玩刺激点的,可以赌拖底,拖2拖3,甚至有拖50赌本上亿的也有。如果你热爱赌博,又嫌老去澳门麻烦,可以啊,这里有电话投注,你安装一个百家乐软件,他每把都会告诉你点数,你说压多少他就给你压多少。

为什么那么多人热爱百家乐,因为它公平吗?错!是因为它有路子!路子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骗局,它让每一个玩百家乐的人都深信它的局势规律。

抛开赌场,再说说赌场外的。澳门娱乐场除了赌场最多的是什么店?奢侈品店和珠宝店!然后就是夜总会,夜总会的姑娘全是顶级美女,还有世界各国的,俗称“八国联军”。你很容易就被周围这种纸醉金迷的气氛所感染,每家店都在刺激你的钱包。而周围的赌场就像装着定时炸弹的提款机,向你亲切地招手。忘了说,你会惊奇地发现赌场区那一带的餐厅居然没有什么葡国菜或港式菜,绝大多数都是内地各种地域菜。什么东北餐厅,川味餐厅,湖南湘菜,上海菜馆等等,熟悉的菜式照顾了每一个过来的内地旅客。而且澳门跟香港最大的不同是,香港人面对内地客是傲娇的各种嫌弃,而澳门人见到内地旅客是恨不得装成孙子般跪舔,在他们眼中虽然也看不起内地人,但有钱就是爷啊!

最后,作为一个待了8年的澳门居民,我想说,其实我一直都不太喜欢澳门,这是一个把金钱至上这四个字展现得如此赤裸裸的城市,哪怕是奢华艳丽的上海也比不过澳门的现实。

即使是做赌场这一行,也衷心希望各位别太接近赌博,它有毒,而且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感觉我写着写着越来越偏题了,我要好好回答题主问题:为什么他们非得输光才走,甚至还要借钱?因为一句话,有赌未为输。大多数赌客的内心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输家。

赌博时间越长最致命的影响就是价值观的改变

突然发现大多数人对于充斥在我们身边的魔鬼从来没有过真正的了解,也不曾了解我们身边那么熟悉的亲人和朋友究竟是怎么一步步变成那个贪婪、恐怖、丑陋的赌徒的。

一个真正的赌徒,从来不是天生的,他们曾经也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人。只是一个偶然、一丝贪婪,一步一步走向了魔鬼的深渊………

那么,是不是如果我们去到一个合法的赌场、去到澳门,就能摆脱输光了才走、借钱去赌、倾家荡产的惨剧呢?

肯定地告诉大家:不会。赌到最后的结局绝对是家破人亡、输尽最后一分钱。与其说是十赌九输,不如说十赌十输!!!(我先肯定下拉斯维加斯、澳门赌场的运作方式绝对和黑赌场的方式不一样,他们绝对不会为了某一个赌客花这么长时间、精力去布一个千局。赌场是靠大数法则来进行盈利的。)

这就是我来答题的原因,大家没有真正意义上去了解赌博、了解赌徒的心态,所以很多朋友无法理解和帮助自己身边嗜赌的亲人和朋友。下面来细细给大家说说,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我们那么熟悉的亲人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那个可恶、丑陋、毫无人性的赌徒的。

一个人参与赌博到最后成为一个彻底赌徒,将整个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警惕阶段。

初涉赌场的时候,大家心中都是十分警惕的,开始时小心翼翼地下注,以娱乐为主,赢了几千块、输了几千块就会收手,这个时候普遍还是能管得住自己的。

偶然一次赢了5W块,就开始幻想每次来赢5W块就走,在澳门可以免费吃吃喝喝、除了赌,澳门其他各项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哈,这是题外话了~~

好,于是你陷入了每次为5W块奋斗的过程。过程中,你会经历运气特好,上桌就赢了5W,转身走了,你轻松做到;上桌赢了两三W,没到目标继续,然后开始输了,连盈利输了5W了,不甘心继续,反正上次赢了。结果你赢回来了。于是你有了很多赌桌经历,输了10W又赢回来了,赢了4W没走,输了又打回来。

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生了两个改变。一、你的注码似乎越来越大了,因为当你输十万想赢回来的时候,你必定会提高投注额;二、你有了很多输5W、输10W、输15W赢回来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你赌博没有什么用,但要记住:这些经验埋伏着、累积着,直到下一次来摧毁你。

可能说到这里大家不太明白这种经验的重要,举个事例。我去澳门最初几次时,有一次筹码输到只剩最后五千,心灰意懒,烦到极点,想着一把押对子好了(百家乐的一种玩法,押庄或者闲的前两张牌是对子,赔率是11倍,当然概率会算的都知道大概是1/13),结果就那么巧刚好开了庄对。那一把后,运势突然来了,竟然反败为胜!!!

自那之后我每次输得只剩最后一个筹码时,都会押庄对却再没中过。后来我算了下之后,押在这上面的钱绝对已超过当初中的5W5。我在押庄对这个玩法上,最终还是输的。

如果当初我没中,后面我肯定不会押。这就是所谓“经验”对赌徒的影响。

2、沦陷阶段。

每个赌徒都必定会某一次、某一天在赌场特别不顺,开始输了10W,这时以前的经验出来了,上次输10w又赢回来过,不急,来条好路(百家乐每一次结果都会被记出来,所谓好路,就是结果很有规律性,长龙、单跳、双跳等)一次就能翻本。

但这一次,似乎怎么玩都赢不了了,越输越多,之前赢的都输了,甚至已经伤到本金了,这一次是你赌博生涯上的第一次滑铁卢!每个赌徒都会记得这次、这次让你彻底沦陷的赌局,它标志着你彻底成为了赌徒!!!

这就是题主的问题,为什么人一定要输完才会离开赌场?人都不服输,相信会赢。这些信念都不足以支撑你继续玩。只要有过相同的经历,最后10W赢过100W,输了50W又赢回来了的经历,才促使你继续玩!哪怕最后一个筹码都一定要押上去,因为那是希望,赢回所有的希望。

3、补天阶段。

什么是补天呢?四极废,九州裂,擎天之柱轰然倒塌,女娲炼五色石而补青天。大败之后,赌徒妄图用这样的方式弥补之前造成的窟窿…………

人是一个很贪婪的动物,一旦到了你口袋的钱,再拿出来你心疼得要死。在澳门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用5W赢了100W,一天后,继续赌输光了这105W,结果他跳楼了。因为他觉得自己输了105W。

明白了吗?经历一次滑铁卢后,赌徒想的是我要翻本!!!等我赢回上次输的钱,绝对不赌了(看吧,赌徒又发誓了,记住这样的誓言赌徒会发很多次)!

因为上一次滑铁卢输的钱比较多,例如一次输了80W,尚还有理智的赌徒觉得自己肯定一次赢不回来,开始制订补天计划,一次有难度,那就分几次咯,分几次赢回来!80W分十次,每次赢8W行了吧,这样总该简单些了吧!!!

于是开始了周而复始的赌博!赌博时间越长,对一个人最致命的影响就是价值观的改变。开始挥金如土,看不起各种工作,辛辛苦苦干一个月才几千、万把块钱,还不如我在澳门的一注,对自己喜爱的各项活动都提不起兴趣了,看到想买的东西,就想去澳门一把赢回来。这个阶段的赌徒,会越陷越深,直到输光所有。为什么?

我之前提到赌场是靠大数法则来赚钱的,赌场的所有游戏几乎庄家和赌客是公平对等的,但是庄家有抽水。百家乐如果开庄会抽百分之五的水钱,也就是说,如果你押1W庄赢了,盈利是9500。那我一直押闲呢?岂不是不用被抽水?因为补牌规则的不同,出庄的概率要比闲大些,大概百分之二左右吧。不要小看这个抽水,如果你押20把庄,刚好开了10闲10庄,不输不赢,因为抽水你是要输5000元的。

看到了吧,你在赌场呆得越久,赌的次数越多,你是趋向负收益的,而且赌场资金是无限的,你的资金是有限的,长期的赌博,导致最后输完的必然是你。

4、逢赌必输阶段。

赌徒到这个时候,几乎输掉了所有财产的三分之二左右,甚至有的进入了负债阶段,这个时候的赌徒,心态已经严重失衡,一次几万块的输赢已经无关痛痒。每次在赌场都是输得一干二净才走,因为赌徒总是幻想遇到一个天局,一次赢回所有,赢回输掉的钱,赢回输掉的生活………

这时候的赌徒有钱就长期在赌场赌,没在赌场的时候,就是在到处筹钱的路上。赌徒不曾明白已经是兵临城下的生死局了,还妄图用游击战的方式消耗自己的实力。

至此赌徒已经是在和魔鬼交易,彻底坠落了……有一个澳门的赌友曾给我说:如果你恨一个人,请把他带来澳门。初时不解,现在终于明白……还好,一切都不迟。

嗜赌之人必是众叛亲离

家里开“篷子”的(设在船上面的赌博场所),讲讲人们的赌博心理是怎么被利用的。就不“小赌怡情”了,点根烟,直接讲大的。

赌场三步骤(这里的猪没加引号,因为人那个时候就是猪)

1、养猪----人心贪婪(正强化法之中看到人内心深处的盲目自恋)

在赌场中,养着一群人,供他们吃,供他们嫖,供他们赌,方言里面他们叫做”点子“,我称之为”门徒“。他们不是白吃,白喝,白赌的,他们是猎狗,有敏锐的嗅觉,知道哪些人是猪,他们混迹各大娱乐场所,广交朋友。

曾经有个”门徒“想退出,规则是给5万封口费,去另一个城市生活。他还年轻,30出头,做”门徒“是有瘾的,每天白吃白喝,忽悠忽悠,还有提成,谁不愿意?

我就问他,没赚够养老本怎么就退出了?这行的人都知道,这事缺德,自己没好结果,给孩子能留点是点。他说,太残忍,受不了了。

这事确实残忍,这门徒叫做”黑子“,很有脑子,做过一个很大的单子。”黑子“喜欢嫖,所以就把他安排在浴城,钓那些”色佬“。

这次”黑子“钓的”色佬“人还不错,和”黑子“真有感情,杀猪的时候还不上钱,又不愿意再去骗自己的朋友,就被剁了只手,抵了3万块钱利息。黑子因为这事内疚,不想干了。

干赌场,只要你还有感情,不够狠,就别干,不然迟早栽跟头。黑子走的好,他明白自己,他不自恋,这是人最缺的。

现在我来讲讲,怎么个养猪法。“门徒”出去找“朋友”,然后偶然一起来赌一下,只要来了,离死就不远了。

先是不输不赢,每天有心跳,不花钱,只要没事做,就想来两手,开始不会让你赢的,人这时候还不是猪,懂得及时收手,赚了就当个游戏,不去了。也不会让你输,输了人就会怕,怕了就不来了。

这时候人是最小心的,小心翼翼,生怕被骗,还有脑子。来了个两三次,渐渐喜欢上了,也就不如之前小心翼翼了,警戒心就会降低,这时候,你该赢钱了。

别看赌场热闹,我告诉你,里面起码一半是“托儿”。他们就是专门生事的,方言他们叫做“钉子”,我叫他们“粮食”,就是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里面喂狗的“粮食”。

不方便透露太多,就只说一个“扎金花”,一般桌上三个“托儿”一头猪。会让猪赢钱,然后一个托跳出来,说猪出老千,猪不认,然后赌场出来解决纠纷,证明猪是清白的,让托儿道歉,然后被请出去。你以为赌场里面只有钱?人的内心有什么,他都有,诬赖你是老千,让你愤怒,证明你是清白,给你安慰。这时候再来几个一捧,“你真厉害啊,牌运这么旺,今天穿红内裤了?”

人这时候就开始显露劣根了,开始自恋,无理由地相信自己是赌神。自己翻翻口袋,你只赢了几块钱,就当自己无往不利了?当一个人认为自己赌很厉害的时候,他就开始变猪了。盲目地信任自己,这时候,所有的输钱都变成暂时的运气不好了。

随着你越赢越多,你就越赌越大,你就越来越懒得去思考。然后一不小心,输了一点,再输一点,稍微赢一点,输了一把大的。至此之后,你永远别想回本,你或许会赢一点,但是相比你输的,差得太远。

你会越输越多,但是你想的是我要把输的赢回来就好,再也不赌了。赌过的人一定能感同身受这句话“我要保本”。你以赚钱为动机送钱为行为,互为表里。

没钱了,找朋友借,拿家里钱,如果这时候你能及时收手,你还有救,回去努力个几年,还能补上漏洞,一旦你敢向赌场里面的人借钱,你就万劫不复了。

我家一般放高利贷是3个点,也就是利息是3成,但是借给赌徒,利息是7个点,而且可笑的是,这些猪看到钱,一脸的感激,他们都不会问利息。妈的,真是自恋啊,你以为你是谁?白白借钱给你?

当然,借的钱你肯定输了,猪是没脑子的,有也只是钱堆起来的,不是赚钱,而是送钱。

猪已养肥。杀猪,用恐惧唤醒内心被压抑的死亡本能。杀猪是个技术活,一般都需要有脑子的人设计方案,外人眼里,我家是四爷(在我们那里,爸爸的弟弟叫“爷”,四爷就是我爸爸的四弟)说了算,他够狠,道上都会敬他一声“王爷”,因为他叫“王叶”,谐音。但家里人都明白,四爷听我爸的。

我爸在我小时候,是镇上的官,因为生了我,在斗争中被抓住了把柄....偏题了,有机会再讲这些,反正就说明一点,我爸是个文化人,杀猪需要文化人来。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农村杀猪,说白了,就只有三点:按住,杀了,放开。但这六个字里面有大学问,很大很大的学问。

按住:让猪蹄悬空,使猪失了根基;在赌场,一般到了杀猪的时候,会在其他场子里唤回一批人,方言叫做“扎子”,就是打手,而我叫他们“渣子”。他们是最没有人性的一批人,都是老油条,一般技校里面刚出来混的“黄毛”是不适合做这个的,我曾经做课题测过他们的MMPI(明尼苏达量表),他们都是精神病倾向极高的人群。

当猪开始输的时候,他们需要钱,借了赌场,欠了钱,会由这些人讨债。怎么讨?

一点点来,不会一棍子把你打死,会恐吓你,夜里抓住了打一顿,但是都不痛不痒,摧残的是人心。会在你家泼油漆,血淋淋地写上“欠债还钱,杀人偿命”,红色的大字,就写在门上。我妈是个读书人,说我爸没文化,人家只是欠债,要写上杀人偿命做什么?我妈不懂,没有杀人那两个字,气势就弱了一大截,这是恐吓,是催眠,将“杀”字刻入你的脑子,让恐惧侵占你的身体。偿命!!!

但是,总会放你一条生路,当一个人无路可走失去希望的时候,他就失去了人性,没了人性就恐怖了,他们会玉石俱焚。

赌场要做的,只是让他们变成猪脑子,人性还是必须有的。会给你拖几天,再拖几天,这个“拖”字真的是大智慧。“拖”是给你时间借,你去借钱了,虽然比起欠的差距太远,但是,会让猪众叛亲离。让猪蹄悬空!!!

凡是嗜赌之人,必是众叛亲离,很多时候,家里人不理解,为什么输了这么多还去赌,我用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给你解释解释。欠钱了,回去借,找朋友,找亲戚,自己是孙子。被老子骂不孝,被妻子骂无能,就是孩子见到自己都要绕路走,这种环境,人会忍多少自己的不堪?

回到赌场,只要是答应了你拖多少天,在这期间,只要你来赌,你还是大爷,只字不提欠钱,把你伺候好。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做孙子还是大爷,欠了钱,猪是一步步被推向毁灭的。众叛亲离,家里人讨厌,猪这下是彻底被按住了。

2、杀猪:一刀致命。

一夜之间,那些和你称兄道弟的人脸全变了,你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要钱,不然3万买手,5万买腿,吊起来,悬空(这里省略若干字,为了和谐)。

不会一下子把话说死,会慢慢来,温水煮,一点点地磨你的意志力,关键,还给你时间思考。仗义多是屠狗辈,想的少容易冲动,想的多了,考虑的多了,人就钝了,就会怂,就会惜命。让你想,让你思考,让你被折磨,这刀就进去了,就服从了(这段比较少了,省了很多,抱歉了各位)。

放猪:不早不迟。放早了,猪会反抗,还有力气的猪是很恐怖的,赌场被烧过,就是来自一头变成人的猪。放迟了,猪就死透了,没了活力,要杀要剐随便了,钱也没了,剁手是万不得已,黑社会杀人不杀猪。

场子里有个老人,他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是时候放了,老人走了,有这实力的也只有我爸,我爸不愿意干这事,就教下面的人一个办法。看猪愿不愿意卖老婆女儿,愿意了,说明时候到了,但是如果连儿子也愿意卖了,那就迟了。这里面有多少智慧啊!

古时候盗墓,一人进墓,一人在上面接,一般这二人是父子,就为了防止上面接物的人见财起意,埋了墓下的人。但是,一般老子进去,儿子埋了老子的也不少有,后来怎么解决?换过来,儿子进去,老子在外面。

这一换,就是智慧,但是也容易说明白,就是----根。男人最重要他的根。把猪放了,才是开始.....

3、以猪养猪。

农村养过鸡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一群鸡崽子,最后活着的没几个,过几天就死几个,不是饿死的,而是被咬死了的(应该是zhuo死的,但是找不到zhuo,就用咬了)。你们猜猜是哪些鸡咬的?肯定是那些比较强壮的鸡吧?

不,恰恰相反,是那些相对较为弱小的,就只是这一个行为,写着多少法则啊?

这里面有同为弱者的发泄,有争夺食物的自私。猪被放出来了,不需要逼,他们会主动害人的,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倾诉,什么是最好的理解?什么是最好的倾诉?

让你也感受,你才能理解。他们开始骗朋友来赌,骗亲人来赌,似乎越多的人变猪,他们越不孤独。(来源:路财主频道(lucaizhu6) 作者:金融局)


穷人正变得越来越休闲 富人却变得越来越忙碌                 
【研究员】:wh
很多人都以为:富人和顶级精英的娱乐方式,就是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哈佛商学院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个反差极大的现象:越是富人越是精英阶层,他们的闲暇娱乐,越喜欢采用补充型方式,比如交流、阅读、学习。而越是穷人越是底层的人,他们的闲暇娱乐,越喜欢采用消耗型方式,比如打牌、打游戏、看肥皂剧。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190324%2F1553430275974558.jpg

【博览财经特稿】富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你可能觉得应该是这样:随心所欲地买买买,随心所欲地吃吃吃,随心所欲地游游游,随心所欲地玩玩玩。

一句话总结就是:他们应该过着无比休闲的生活,他们应该过着无比奢华的生活,他们应该过着无比享受的生活。

是这样吗?并不是。

亿万富翁和精英阶层的生活,跟我们想象的其实很不一样。

富人比穷人更热爱工作

你知道亿万富翁几点起床吗?

苹果公司CEO库克,每天早上3点45分起床。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每天早上4点起床。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每天早上5点起床。

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每天早上6点起床。

《经济学人》在做一个调查时,发现一个非常反常的现象:中产阶级和贫困阶层的工作时间,在最近30年出现大幅下降,而富人和精英阶层的工作时间,却在最近30年出现大幅提升。

“50%的亿万富翁和顶级精英,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65个小时。”“苹果CEO库克,经常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脸书CEO扎克伯格,经常熬夜到早上6点。”

穷人正变得越来越休闲,而富人却变得越来越忙碌。为什么富人比穷人更热爱工作呢?

在展开说这个问题之前,先谈一个名词——心流。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一直专注于研究“人何时最幸福”,通过对大量人群的反复测试,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心流。

当心流发生时,我们会感到:●完全陶醉于正在做的事情当中;●内心感觉无比纯净;●内心会有一种宁静感;●会获得极大的喜悦感、满足感;●甚至超越了自己,忘记了自身的存在

工作和休闲,哪个状态更容易产生心流?很多人肯定觉得:当然是休闲了。

其实恰恰相反,米哈里研究发现:“心流大多出现在工作的时候,绝少在休闲时发生。”

为什么现在富人很喜欢工作?因为工作会让他们感到更快乐。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想:“那为什么工作没让我变得更快乐?”

米哈里说:“因为你没有让工作变得富有挑战性。”米哈里举了一个例子:麦德林是一个生产线工人,他的工作就是组装零件,每天重复操作600次。

一开始,麦德林觉得工作超级无聊,每天回到家就向老婆抱怨。但后来,他只是改变了一点点态度,就让工作变得快乐起来,“我开始琢磨怎么打破组装记录。”于是在一次次打破记录中,他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为什么现在富人比穷人更喜欢工作?原因就在于此:“他们把外部驱动的忙,变成了自我驱动的忙,从一个个挑战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当我们想从忙碌阶层变成休闲阶层时,富人却正从休闲阶层变成了忙碌阶层。

富人和顶级精英娱乐方式与想象完全不一样

有记者问海尔老总张瑞敏:“你平时有什么娱乐爱好。”

张瑞敏说:“学习和读书。”

彭剑锋在《海尔:能否重生》中说道:“张瑞敏几乎不去任何娱乐场所,他的娱乐生活完全被书填满。”

张瑞敏平均一周会看两本书,在2016年内部演讲中,张瑞敏至少提及了51本书。

中国建材集团老总宋志平也一样,他的闲暇娱乐方式也是读书:“我床头有个书筐,筐里大概有20、30本新书,差不多一个月左右换一筐。”

很多人都以为:富人和顶级精英的娱乐方式,就是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哈佛商学院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个反差极大的现象:越是富人越是精英阶层,他们的闲暇娱乐,越喜欢采用补充型方式,比如交流、阅读、学习。而越是穷人越是底层的人,他们的闲暇娱乐,越喜欢采用消耗型方式,比如打牌、打游戏、看肥皂剧。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年轻人千万不能碰哪些东西?

有一个回答很有意思:“于我看来,总结起来不过一类:不能沉迷于只能带来短期愉悦感,但对于一个人的长期成长有负面效应的东西。”这句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对于自控力差的人来说,能获得短期快感的东西简直就是灾难。比如打游戏、刷抖音,“你会不自觉地深陷其中,动动手指就能获得极大的快感,全然不知时间已经慢慢流逝。但这种消耗型娱乐,对于你的长期成长来说,其实一点用处都没有。”

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搞笑:越是处于社会阶层底层的人,越是会用消耗型方式来寻求快乐。越是处于社会阶层高层的人,越是会用补充型方式来寻求快乐。

肥胖是中下阶层的标志

1982年秋天,33岁的村上春树,萌生了一个想法:“我要当小说家。”自从诞生这个想法后,他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雷打不动的写稿模式:早上四点起床,泡咖啡,吃点心。吃完就写稿,写稿十页,四小时。写好十页还想写怎么办?不写了,坚决不写。写了七页写不下去了怎么办?不写了,坚决不写。

然后开始跑步,跑10公里。跑完休息一会,做翻译。下午两点,结束工作,然后随心所欲地安排时间:看书,看电影……晚上九点,上床睡觉。

这个写稿模式一坚持就是35年。33岁之前,因为吸烟和熬夜,村上春树的身体已经胖成了一个球。但当他立下当小说家的志向后,他知道这种生活习惯是不可能实现梦想的,只有改变生活习惯才能达到目的。“当你做一项长期工作时,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资本。”正因如此,村上春树成功了。

友邦保险和21世纪传媒,最近做了一个关于精英群体的调查,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相比于中产阶级和贫困阶层,精英阶层更喜欢运动和健身,更善于控制饮食、控制体重,也拥有更健康的生活习惯。

就身体锻炼频率而言,67%的精英阶层每周锻炼超过三次,24%的精英阶层几乎每天都会锻炼。比如王健林,即便工作再忙,他每天起床之后,也要花半个小时锻炼身体。比如马云,即便工作再忙,他也要抽时间打打太极拳。

“你的体重就是你社会等级的宣言。一百年前,肥胖是成功的标志。但那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肥胖是中下阶层的标志。在《财富》500强公司首席执行官中,你是找不到一个胖子的。”

在我们大吃大喝、静坐不动时,为什么精英阶层却在控制饮食和挥汗如雨?

因为他们懂得和坚信一点:“时间才是真正的Big boss。”再有才华的人,最后拼的也是身体。

精英阶层喜欢给孩子做榜样

一个朋友讲过一个李嘉诚的故事。“饭桌上,李先生讲了一个故事。讲之前,他对儿子李泽钜说:Victor,你要听好了。古代一位将军,带兵和敌人打仗,结果被打败了,兵败如山倒。为了掩护大部人马安全撤离,将军带领一小队人马阻击敌人。当他回到自己的营寨时,部下问他为何迟迟才回来。他拍打了一下自己的马,骂道:畜生,跑得这么慢,差点丢了我性命。”

这个故事的主题很明显,谁都听得出,就是“不要居功”。李嘉诚就是这样,每时每刻都不忘教育儿子。

讲完故事,朋友说了这样一句话:“在香港,大家都很羡慕李嘉诚。但羡慕的主要不是他的财富,而是他教育有方,教出了两个出色的儿子。”

《纽约时报》去年做过一个调查,这个调查结果非常震撼人心:从2007到2017这10年期间,中产家庭的教育开销几乎没变化,大概占家庭年收入的1%。而最富裕的1%精英阶层,教育开销却增加了3.5倍,占了家庭年收入的6%。

现在很多中产阶级和贫困阶层,对子女的教育不是很在意,“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我这么忙,哪有时间管孩子。”而精英阶层却恰恰相反,他们再忙再累,也要抽时间教育和陪伴孩子。

《经济学人》做过一个调查,发现精英阶层一般是这么做家长的:●舍得为孩子花钱;●舍得为孩子花时间;●经常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精英阶层喜欢给孩子做榜样:“我很努力,我希望你也要努力。”而中下层阶层的大多数父母,则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我没实现的梦想,你要帮我实现。我偷的懒,你要帮我补回来。我输了,你要赢。”

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

北京大学副教授刘云杉做过一个统计:80年代,北大学生三成出自寒门。90年代,寒门比例开始逐渐下滑。2000年后,寒门比例仅占一成多。也就是说: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了。

为什么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为什么穷人和富人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看看上面四个方面就知道了。

我们变得越来越休闲,而富人和精英阶层则变得越来越忙碌。我们喜欢消耗式娱乐,而富人和精英阶层则喜欢补充式娱乐。我们喜欢大吃大喝、静坐不动,而富人和精英阶层则喜欢控制节食和坚持锻炼。我们喜欢人浮于事的教育,而富人和精英阶层则喜欢以身作则的教育。正是这四大“不一样”,致使我们和精英阶层间的鸿沟越来越大。

我们都觉得“阶层固化”不公平,其实换一个角度看,这在某种程度上恰好体现了一种公平,因为它代表着——越努力,越幸运。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写过一篇《相信奋斗的力量》。文中讲了他的一段经历:高中时,他的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们在座的,没有一个能考上大学,以后一定都是农民。”

很多同学就这样相信了。不是中途退学,就是考一次就放弃了。但是俞敏洪不甘心,考了一次不成,他就考第二次。考了二次不成,他就考第三次。最后,他终于考上了北大,贫苦的人生从此柳暗花明。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说“阶层固化”,其实自古以来,每个朝代都有阶层固化。但无论阶层怎么固化,总有5%的穷人可以像俞敏洪一样突围而出。

“想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付出和他们一样的努力,做和他们一样的事情,甚至要比他们更加努力。”(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作者:拾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11 13:32 , Processed in 0.192256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