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中财内参--中国首席财经2017.9.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8 09: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若十九大报告里有关于货币政策的“新论述”,彼时再讨论“降准”也不迟!》:博览研究员认为,根据当前中国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此时央行并无在货币政策上有大动作的必要——一方面实体经济运行平稳,既无新周期又没有大的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政策“脱虚向实”、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定调下,已经将字母工具运用得得心应手的央行没有必要在利息和准备金上有大动作。博览研究员倾向于认为,央行是否有大动作还得看十九大报告里面是否有货币政策方面的论述。如果有,那个时候我们再来讨论货币政策的变动问题,条件更成熟。

《在“十九大”之前提“降准”?这哪是“要放水”啊,这是“脑袋进了水”!》:央行更多地采用各种货币政策字母工具进行精准微调,而非像此前若干年那样,采用“降息降准”之类的大开大合的粗糙方式。其目的就是上调市场基准利率中枢,去金融部门杠杆,抑制脱实向虚,驱赶资金进入到实体。同时,央行借用“利率双轨制”在提升金融市场部门利率水平为金融部门去杠杆的同时,又不伤及到实体(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不会因此而显著提高)。而从市场和数据的反馈上看,央行新型的货币政策组合拳与其初始目的是相一致的。一方面,金融部门去杠杆出现“钱紧”。这意味着银行与非银之间流动性存在着明显的失衡,非银流动性紧张程度更要远胜于存款性金融机构。另外一方面,从最近公布的社会融资和新增贷款数据来看,实体部门融资规模大幅增长,资金基本都给了实体部门。总之,博览研究员认为,央行在货币政策搞创新,创设并灵活运用这些货币政策字母工具,在温和去金融市场杠杆的同时,做到了尽量不伤及实体经济。而如今在十九大即将召开前期,央行更是不会冒然“降准”(可能引发市场更强烈的波动,并且更可能进一步加剧“脱实向虚”)。




                           3e4422ad4688f102967642e746731821.gif                  博览视点
2d76b2e363fcdf044f7b8bab2aa0f996.gif                  



在“十九大”之前提“降准”?这哪是“要放水”啊,这是“脑袋进了水”!                 
【研究员】:柯彩 田文
结论:央行更多地采用各种货币政策字母工具进行精准微调,而非像此前若干年那样,采用“降息降准”之类的大开大合的粗糙方式。其目的就是上调市场基准利率中枢,去金融部门杠杆,抑制脱实向虚,驱赶资金进入到实体。同时,央行借用“利率双轨制”在提升金融市场部门利率水平为金融部门去杠杆的同时,又不伤及到实体(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不会因此而显著提高)。而从市场和数据的反馈上看,央行新型的货币政策组合拳与其初始目的是相一致的。一方面,金融部门去杠杆出现“钱紧”。这意味着银行与非银之间流动性存在着明显的失衡,非银流动性紧张程度更要远胜于存款性金融机构。另外一方面,从最近公布的社会融资和新增贷款数据来看,实体部门融资规模大幅增长,资金基本都给了实体部门。总之,博览研究员认为,央行在货币政策搞创新,创设并灵活运用这些货币政策字母工具,在温和去金融市场杠杆的同时,做到了尽量不伤及实体经济。而如今在十九大即将召开前期,央行更是不会冒然“降准”(可能引发市场更强烈的波动,并且更可能进一步加剧“脱实向虚”)。

                                 
【博览财经研报】8月份和9月初,市场再次出现了资金紧张的局面,于是有部分声音开始呼吁“降准”了,但在“十月中旬之前这个敏感时刻”来谈“降准”,估计不是要“放水”,恐怕是脑袋先进了水……
如今,早已习惯了“各种小动作”(娴熟的操作各种“字母工具”)的央妈,已经很不习惯“搞大动作”(调整利率、准备金等工具)了!尤其是在“10月中旬”之前,这个“敏感时刻”!
事实上,中国宏观经济目标早已经在2015年底发生了重大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的指导方针),但彼时,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却并没有及时适应宏观经济新目标,正是货币政策工具在彼时选用不当(在此前后的“降准降息”),加剧了2016年一季度4.6万亿元天量信贷(对2016年楼市泡沫有推波助澜之嫌)。
或许是总结了“经验教训”,自2016年下半年之后,央妈“暂停了”在“利率、准备金”上的“大开大合”,而是改弦更张,在各种“字母工具”上“调和阴阳”,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分而治之”,打造了“新时期的‘利率双轨制’(金融市场间利率,与一般贷款利率的“分化”)”,一方面“全力挤兑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迫其‘脱虚向实’”,另一方面,“稳定”实体经济融资规模和利率,确保“振兴实体经济”所需的资金。
就目前来看,央妈的这次“改革”,算是初战告捷的!也即,央行借用“利率双轨制”在提升金融市场部门利率水平,为金融部门去杠杆的同时,又不伤及到实体(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不会因此而显著提高)。
总之,博览研究员认为,央行在货币政策搞创新,创设并灵活运用这些“字母工具”,在温和去金融市场杠杆的同时,做到了尽量不伤及实体经济。而如今在十九大即将召开前期,央行更是不会冒然“降准”(可能引发市场更强烈的波动,并且更可能进一步加剧“脱实向虚”)。
央行新型货币政策组合拳:去金融部门杠杆,为实体部门融资提供服务
◆自去年8月份以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以前主要使用“利率和准备金”等“大开大合”的货币政策工具,转向主要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各种字母工具”——

04b6a1d91a2859c338262b9bab7dee68.jpg


从上表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2016年至今,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央行更多地采用各种“字母工具”进行精准微调,而非像此前若干年那样,采用“降息降准”之类的大开大合的粗糙方式。
◆去年8月份,央行重启了“14天”和“28天”逆回购,进行“锁短放长”操作,银行间隔夜Shibor利率就逐渐上升。这标志着央行开始为金融部门去杠杆。

6c3d4e07464f6d036ac4c67b0df9827c.jpg

2017年3月份,紧接着美联储加息之后,央行上调了SLF隔夜利率和逆回购利率,扩宽了利率走廊,市场整体利率中枢上移。这意味着央行的政策目标并不是简单的短期去杠杆而已,而是做好长期与“杠杆资金”做斗争的准备,彻底铲除加杠杆温床(增大融资成本)。
5505f4e73c5f7e974723ffb1e1bca963.jpg
对此,博览研究员认为,央行上调“利率走廊利率”以及其他的“字母工具”,将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新常态”:在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受到限制(货币政策总量要保持“稳健”,经济增速将不再过多依赖货币的超发)下,央行在未来上调市场基准利率中枢,去金融部门杠杆,抑制脱实向虚,驱赶资金进入到实体。
◆央行正是借用“利率双轨制”来达到提升金融市场部门利率水平,为金融部门去杠杆,同时又不伤及到实体(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不会因此而显著提高)。
近年来,中国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一直处在“人为割裂”状态。博览研究员此前在《“‘市场失灵’导致金融和实体割裂”促央妈打造“利率双轨制”以应对!》中就已经分析到具体原因。这正好为央行实现“利率双轨制”提供了条件,也就是实体部门利率和金融部门利率分割。
因此,监管层在2015年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水平降低实体部门利率,从而降低实体部门成本,而另一方面为了堵截“资金脱实向虚”,2016年下半年,央行便借用“利率屡双轨制”来逐渐抬升金融部门的利率。
总之,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定调为“稳健中性”,实际上就是要对金融部门保持“偏紧”,同时又要满足实体有效供给对资金的需求。
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结果正符合央行的目标,至少在十九大之前央行不大可能会“降准”
◆非银机构(导致资金脱实向虚的主要部门)目前出现了“严重的钱紧”现象。
DR007与R007出现明显分化,这反映出银行与非银体系的结构出现了失衡。如下图所示,R007和DR007分别代表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两者从2015年底开始出现严重分化,2017年之后,两者之间的背离愈发的明显,这意味着银行与非银之间流动性存在着明显的失衡,非银流动性紧张程度更要远胜于存款性金融机构,且近期以来R007与DR007分离和修复的时间越来越长。
中信证券表示,流动性结构不均衡源自投放结构不均衡。正是货币政策投放工具的变化,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加剧了金融体系流动性结构性不均衡。
d822ee7b74c67d5c90c2d0f7e5dc49b6.jpg

另一方面,同业存单发行量居高不下则凸显了大型银行相对宽裕、中小银行负债压力较大的现状。

◆然而,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实体部门融资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

f2d0619e80365e517e8d9412c2684092.jpg

透过数据,博览研究员认为,央行在货币政策搞创新,创设并灵活运用这些货币政策字母工具在温和去金融市场杠杆的同时尽量不伤及实体经济。
总之,博览研究员认为,央行在货币政策搞创新,创设并灵活运用这些“字母工具”,在温和去金融市场杠杆的同时,做到了尽量不伤及实体经济。而如今在十九大即将召开前期,央行更是不会冒然“降准”(可能引发市场更强烈的波动,并且更可能进一步加剧“脱实向虚”)。


                        

若十九大报告对货币政策有“新论述”,彼时再讨论“降准”也不迟!                 
【研究员】:陈果 田文
结论:博览研究员认为,根据当前中国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此时央行并无在货币政策上有大动作的必要——一方面实体经济运行平稳,既无新周期又没有大的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政策“脱虚向实”、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定调下,已经将字母工具运用得得心应手的央行没有必要在利息和准备金上有大动作。博览研究员倾向于认为,央行是否有大动作还得看十九大报告里面是否有货币政策方面的论述。如果有,那个时候我们再来讨论货币政策的变动问题,条件更成熟。

                                 
【博览财经研报】博览研究员注意到,8月份流动性趋紧、人民币升值下,近期市场上关于降准的消息再起。事实上,在今年3月和6月美联储加息之际,市场也有声音在讨论央行是否会跟随加息加准。那么未来央行是否会一如市场猜测的,采取降准?
◆博览研究员认为,央行是否会有大动作,货币政策到底是收紧还是放松,关键取决于当前中国经济和政策所处的阶段。事实上,当前实体经济运行平稳,既无新周期又没有大的风险——GDP增速始终保持在相对平稳的区间,二季度GDP增速小超预期达6.9%,而去产能下就业也并没有太大压力,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上决策层更提出了新增就业1300万更好的目标;同时政策上决策层力推金融 “脱虚向实”、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去杠杆下M2增速不断创历史新低,7月M2同比增速继续降至9.2%,8月份央行更不断收紧公开市场流动性,金融市场资金面整个月都呈现出较为紧张的状态,加上当前央行也已经将字母工具运用得愈发得心应手。这些都意味着当前央行并没有在货币政策上采取大动作的必要。
综合来看,博览研究员倾向于认为,央行是否有大动作还得看十九大报告里面是否有货币政策方面的论述。如果有,那个时候我们再来讨论货币政策的变动问题,条件更成熟。
央行是否会有大动作关键取决于当前中国经济和政策所处的阶段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8月份流动性趋紧、人民币升值下,近期市场上关于降准的消息再起。事实上,在今年3月和6月美联储加息之际,市场也有声音在讨论央行是否会跟随加息加准。那么未来央行是否会一如市场猜测的,采取降准?
◆博览研究员认为,央行是否会有大动作,货币政策到底是收紧还是放松,关键取决于当前中国经济和政策所处的阶段。
●首先来看当前中国所处的经济环境。博览研究员此前已多次指出,当前实体经济依然运行平稳。我们看到GDP增速始终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二季度GDP增速小超预期达6.9%,同时尽管去产能下但就业也并没有太大压力,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上决策层更提出了新增就业1300万更好的目标。与此同时当前经济也并没有开启新的周期,博览研究员在《周期的确存在,但“新周期”存疑》中谈到,“现在谈‘新周期’还言之尚早,当前主要为供给端的收缩,需求并没有明显增量;同时从近期PPI、CPI的走势不难看出,本轮上游大宗商品涨价对下游的传导作用依然很有限。相应地供给端和需求端之间,上游和中下游之间均未形成一个有效的传导机制,仅凭近一年的经济数据,我们很难说当前中国经济已然开启了时间相对较长的‘新周期’”。

61283306a381c3f348ce12ad01dc0f10.jpg

相应地,当前较稳定的经济环境并不需要货币政策上有大的调整。
●再来看目前中国所处的政策环境。毫无疑问在实体经济上是推进供给侧改革,在金融上是推动资金“脱虚向实”。进一步来看,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则是“稳健中性”。显然央行近一年半来的举措很好地执行了这个措辞。而现在央行不仅仅是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还是兼具着金融强监管的职能,如果央行不从源头上把流动性控制住,将不利于它去在“脱虚向实”的关键时刻去有效监管,把握货币政策的大方向。
我们看到央行去杠杆下,M2增速不断创历史新低,7月M2同比增速继续降至9.2%。同时8月份央行不断收紧公开市场流动性,金融市场资金面整个月都呈现出较为紧张的状态。
27e231a493ea5c9338f74c9168c83c57.jpg
e44c836386666e1f08817e60a1a4f6da.jpg
与此同时,央行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终于建立起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利率双轨制,在字母工具的运用上愈发得心应手,没有必要此时回过头又用老办法去实现新调控,给自己找麻烦
此外,博览研究员在《总书记为何在GDP“超预期”、金融风险遏制的“大好形势”下却突出“求稳”?》中谈到,7.24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决策层在经济工作总基调上虽然同样为“稳中求进”,但更强调求“稳”,强调把握好改革节奏——“要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显然,在金融政策“脱虚向实”、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定调下,央行的政策目标,决策层更为求稳、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态度下,货币政策难有大变化
结论
综合来看,博览研究员认为,根据当前中国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此时央行并无在货币政策上有大动作的必要——一方面实体经济运行平稳,既无新周期又没有大的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政策“脱虚向实”、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定调下,已经将字母工具运用得得心应手的央行没有必要在利息和准备金上有大动作。博览研究员倾向于认为,央行是否有大动作还得看十九大报告里面是否有货币政策方面的论述。如果有,那个时候我们再来讨论货币政策的变动问题,条件更成熟。


                                 
                                           决策参考
                 



本次周期股上涨与前三次差异:以前靠“放水”,这次靠改革                 
【研究员】:陈果
结论:本次已持续上涨三个月周期股的上涨与历史相比有什么不同?未来周期股能否持续上涨?博览研究员经过梳理分析相关资料发现,本前三次周期股上涨与货币政策的放水、需求端的刺激密切相关,但本次周期股上涨,则是在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央行收紧金融市场流动性的背景之下,更多地源于经济结构性上供给端的调整——供给侧改革。这意味着前三次周期股的借鉴,对本次上涨来说有一定“局限性”。在博览研究员看来,2015年底习总书记正是推出供给侧改革,在本质上就是要割断前30年(尤其是后来10几年“重化工业时代”),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宿命”;在这个背景下“行政性”的产能出清,才刚刚开始,而随后“市场化”的产能出清,还有发酵的空间。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供给侧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所以才能推动相关周期品的上涨。相应地,博览研究员认为,未来周期行业的复兴,还有较大的想象空间。但考虑到监管政策的约束性,与央妈对金融市场资金的收缩,其价格上涨不可能是持续不断的,只能是反复轮动。因此,周期股行情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空间可以想象,但过程比前三次复杂。

                                 
【博览财经研报】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周期股已连续上涨,自6月份以来,钢铁股累计上涨32%,煤炭股累计涨20%,有色更是上涨42%,均大幅领先同期大盘8.57%,创业板6.88%的涨幅。
本次周期股的上涨与历史相比有什么不同?未来周期股能否持续上涨?
◆博览研究员经过梳理分析相关资料发现,本次周期股的上涨与前三次有很大不同,前三次周期股上涨与货币政策的放水、需求端的刺激密切相关,但本次周期股上涨,则是在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央行收紧金融市场流动性的背景之下,更多地源于经济结构性上供给端的调整——供给侧改革。这意味着前三次周期股的借鉴,对本次上涨来说有一定“局限性”。
●一方面,我们看到央行去杠杆下,M2增速不断创历史新低,7月M2同比增速继续降至9.2%。同时8月份央行不断收紧公开市场流动性,金融市场资金面整个月都呈现出较为紧张的状态。
●另一方面,2015年底习总书记正是推出供给侧改革,在本质上就是要割断前30年(尤其是后来10几年“重化工业时代”),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宿命”;在这个背景下“行政性”的产能出清,才刚刚开始,而随后“市场化”的产能出清,还有发酵的空间。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供给侧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所以才能推动相关周期品的上涨。
◆综合来看,博览研究员认为,未来周期行业的复兴,还有较大的想象空间。但考虑到监管政策的约束性,与央妈对金融市场资金的收缩,其价格上涨不可能是持续不断的,只能是反复轮动。因此,周期股行情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空间可以想象,但过程比前三次复杂。
周期股前三次上涨都与央行“放水”有关
博览研究员经过收集梳理资料发现,事实上2008年以来周期股存在三波历史上涨,一次在2008年底,一次在2011年下半年,一次在2012年初。
a86ba2a511d845846c8a6d1aa2e4827c.jpg
◆可以发现,前三次上涨都与经济政策的刺激,尤其是货币政策的放水密切相关。
本次周期股上涨更多源于结构性供给端调整,基本面支撑更强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本次周期股的上涨与前三次有很大不同,正如上文所谈到的,前三次周期股上涨与货币政策的放水、需求端的刺激密切相关,但本次周期股上涨,则是在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央行收紧金融市场流动性的背景之下,更多地源于经济结构性上供给端的调整——供给侧改革。这意味着前三次周期股的借鉴,对本次上涨来说有一定“局限性”。
●一方面,我们看到央行去杠杆下,M2增速不断创历史新低,7月M2同比增速继续降至9.2%。同时8月份央行不断收紧公开市场流动性,金融市场资金面整个月都呈现出较为紧张的状态。
24db47f0225af8f16c43d201229b7202.jpg
2763942092683cb24fa7f97f6bd9a841.jpg
●另一方面,2015年底习总书记正是推出供给侧改革,在本质上就是要割断前30年(尤其是后来10几年“重化工业时代”),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宿命”;在这个背景下“行政性”的产能出清,才刚刚开始,而随后“市场化”的产能出清,还有发酵的空间。
博览研究员在《8.11黑色系大跌:供给侧改革究竟给黑色系带来多大基本面支撑?》中也谈到,尽管中国经济新周期尚未到来,但不可否认的是供给侧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所以才能推动相关周期品的上涨。
b2afeeb748197ba6bca520f84a0fd909.jpg
综合来看,博览研究员认为,在此背景下,周期行业的复兴,还有较大的想象空间。但考虑到监管政策的约束性,与央妈对金融市场资金的收缩,其价格上涨不可能是持续不断的,只能是反复轮动。因此,周期股行情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空间可以想象,但过程比前三次复杂。


                        

挖掘机销售暴涨,上游原材料需求强劲,价格上涨有刚性!                 
【研究员】:柯彩
编者按:房地产、基建、外需等总体保持平稳,因此挖掘机的销量也依旧增长,从而会继续保持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增长,因此从需求端对其价格上涨构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博览财经分析】中国挖掘机销量在8月同比增长继续超过一倍,这是今年以来连续8个月保持100%的增长速度。其中国内销售同比涨幅为106.1%。
除了挖掘机外,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7月份,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销量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7.59%、36.89%和39.35%。
挖掘机、装载机等按照现在的销售趋势来看的话,未来仍然将有较为强劲的需求。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挖掘机的销量暴涨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基建、房地产带动的传统产业部门需求复苏。
据国家统计局,1-7月份,全国基础设施投资72058亿元,同比增长20.9%。尽管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回落,但是整体水平仍然处在近期历史相对较高水平。
房地产、基建、外需等总体保持平稳,因此挖掘机的销量也依旧增长,从而会继续保持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增长,因此从需求端对其价格上涨构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从挖掘机的销量暴涨看,中国经济尤其是传统产业部门需求复苏
◆中国挖掘机销量在8月同比增长继续超过一倍。
e4d54f97a5c225c4b278b621c1742fce.jpg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发布的数据,8月份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逾1倍,连续八个月保持超过100%的增长速度。其中,国内市场销量达7952台,;出口销量757台,同比涨幅为49.6%。中金公司数据显示,出口增速回升,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8.8%。
从前8个月数据来看,1-8月累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91439台,同比涨幅为101.1%。据中金公司统计,柳工、徐工和三一重工销售557 台,821 台和2,059 台,同比增长209%,146%和136%。
604e160be2f8311775d9e9e7966783fc.jpg
除了挖掘机外,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7月份,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销量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7.59%、36.89%和39.35%。
中金公司分析师孔令鑫、吴慧敏在报告中分析称,全年来看,预计挖掘机销量增速将达到70%以上,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机械/装载机销量增速将达50%以上。
博览研究员认为,挖掘机、装载机等按照现在的销售趋势来看的话,未来仍然有较为强劲的需求。
挖掘机的销量暴涨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基建、房地产带动的传统产业部门需求复苏。
据国家统计局,1-7月份,全国基础设施投资72058亿元,同比增长20.9%。挖掘机销量的猛增与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的上升是分不开的。因为在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近60%的土方量是由挖掘机完成的。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1-7月全国公路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88亿元,同比增长27.8%。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今年前两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21%,回升的状况与挖掘机的销售增速保持一致。
另外一方面,房地产、外需等总体保持平稳,因此挖掘机的销量也依旧增长。如下图所示,尽管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回落,但是整体水平仍然处在近期历史相对较高水平。
1a6d513cb0bad45b22874c932f4cde46.jpg
◆克强指数关键指标重回增长6月铁路货运量速16.3%。6月份全国铁路货运量重回增长,同比增长16.3%至2.99亿吨。用电量增速6.5%。至此克强指数三大指标整体呈现回暖格局,新增人民币贷款好于预期,用电量增速6.5%。与此同时,二、三季度GDP增速也是超预期,这表明宏观经济总需求好于预期。
以黑色系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后续还有上涨空间
从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销售数据翻一倍看,中国目前传统产业部门需求仍然较为强劲,这对以黑色系为代表的上游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构成了强有力的上涨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5-21 16:34 , Processed in 0.13208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