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内参2.2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8 09: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智慧和谐版免费版】《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担忧“一季度‘负增长’”!》:有草根调研显示,建筑行业的复工水平普遍连三成都没有,两广地区的五个建筑工地,包括教育项目、房地产项目和商办项目,统一的问题是:虽然两广都已下调响应级别,但是外地工人普遍还被关在村里回不来,有小部分回来了也很难按照防控要求提供单独住宿条件。小微制造企业的情况与之相似,要么就是工人回不来,要么就是回来了也无法满足防控条件。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都认为,一季度GDP增速的确有出现零增长的可能。而更悲观的观点则是: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根据有效生产时间进行估算,一季度90个自然日中,假定满额生产时间为70天,且维持正常6%的增速,剩余20天工作效率为80%,则今年一季度的GDP正好与去年持平,按照目前的复工进展推断,一季度经济增速不排除为负的情况……
《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11万亿投资“加力稳增长”》:最近几次政治局会议都要求“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同期的国常会也要求“推动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和建设”;各地方政府也强调“千方百计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同时,中央多部委陆续推出政策、加速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项目审批速度,鼓励新投资项目利落地。随着各地启动复工,基建项目投资也按下了“加速键”。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福建、河南、云南、江苏等地还发布了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清单,总投资额合计逾11万亿元,其中基建投资仍是重要部分。作为配套的金融扶持,LPR降息、专项债规模扩大、1月社融好转,投向基建比例明显提升,为新的基建项目带去充分流动性。从基建对经济拉动作用来看,基建增速提升1个百分点,可能拉动GDP增速0.11个百分点左右。要完成决策层拟定的“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2020年经济增速保持在 5.6%以上,为此,基建投资增速至少需要在12.4%以上,接近15%左右。考虑到地方政府专项债扩围以及非标压力减缓,结合贷款投放,资金来源的增量也能够支撑基建投资达到此水平。



                                           热点聚焦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担忧“一季度‘负增长’”!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有草根调研显示,建筑行业的复工水平普遍连三成都没有,两广地区的五个建筑工地,包括教育项目、房地产项目和商办项目,统一的问题是:虽然两广都已下调响应级别,但是外地工人普遍还被关在村里回不来,有小部分回来了也很难按照防控要求提供单独住宿条件。小微制造企业的情况与之相似,要么就是工人回不来,要么就是回来了也无法满足防控条件。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都认为,一季度GDP增速的确有出现零增长的可能。而更悲观的观点则是: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根据有效生产时间进行估算,一季度90个自然日中,假定满额生产时间为70天,且维持正常6%的增速,剩余20天工作效率为80%,则今年一季度的GDP正好与去年持平,按照目前的复工进展推断,一季度经济增速不排除为负的情况……

                                 
【博览财经分析】在疫情冲击下,肉眼能够看到的是总需求“脸着地”。更重要的是肉眼看不到的,潜在增长是不是也有可能进入“脸着地”的状态?
至少,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担忧一季度“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了……
最近的高层会议明确提出“能够实现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当然,条件是“加大政策调节力度”,释放潜能。与此同时,首次提出“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虽然没具体说合理区间是多少,但按此前的规划和目前的形势,这个区间应该不低于5%,今年5-6%应该是目标区间。
博览财经认为,疫情必定加大稳增长压力,又要实现2020年翻一番目标,按照相关机构估算今年的经济增速需要达到5.6%,疫情对一季度经济的冲击已经是确定性的,乐观估计,2月加快复工复产、3月抢工生产的话,一季度GDP可追回到4%,后面三个季度增速也要回升到5.8%-6%,才能完成“全年目标”。
但现状是,诸多迹象显示,当前的复工复产仍然不甚理想——
复工难:要么工人回不来,要么回来了也无法满足防控条件
规模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虽然基本上都已经复工,但是业务开展情况很差。整条工业产业链,尤其是毛细产业链,还没打通
有草根调研显示,建筑行业的复工水平普遍连三成都没有,两广地区的五个建筑工地,包括教育项目、房地产项目和商办项目,统一的问题是:虽然两广都已下调响应级别,但是外地工人普遍还被关在村里回不来,有小部分回来了也很难按照防控要求提供单独住宿条件。小微制造企业的情况与之相似,要么就是工人回不来,要么就是回来了也无法满足防控条件
现在更麻烦的是,连粮食种植眼看都要耽误了。二月底已经到了南方第一季水稻下种的时间了,再耽误十天,就是整整一季粮食没收成了。往北方走,越是此前搞硬核管控的农村,开耕的难度就越大
……
为此,诸多专家担心,虽然从长期看,疫情对中国的生产要素供给、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没有影响,不会降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但从短期看,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向左移动,受冲击较大,不排除一季度GDP增速为“零”的可能——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从短期看,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向左移动,疫情对经济增长受冲击较大,不排除一季度GDP增速为零的可能。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基于当前经济活动中工作损失天数以及服务业受到的冲击的程度,一季度GDP增速的确有出现零增长的可能。
按照目前的复工进度,一季度经济增速不排除为负……
而更悲观的观点则是——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根据有效生产时间进行估算,一季度90个自然日中,假定满额生产时间为70天,且维持正常6%的增速,剩余20天工作效率为80%,则今年一季度的GDP正好与去年持平,按照目前的复工进展推断,一季度经济增速不排除为负的情况。
通过跟踪市场及各省的复工指数,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如果疫情防控情况不达预期,复工缓慢,在一季度GDP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情况下,即使在二、三季度经济环比增长百分之十几,全年保5恐会有挑战
毕竟,从中观视角来看,多种指标指向经济疲弱。从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来看,一般春节假期后2周就会回复到高位,目前春节假期已过3周,依然处于较低位,恢复比较缓慢;从交通运输运送人员数据来看,截止2月21日,交运部门运送1387万人,尽管较最低的1120万有所回升,但和去年同期相比仍下降70%,其中铁路运输121.1万,较去年同期下降86.7%;从产品价格来看,主要工业金属价格处于低位,其中长江有色铜价格为4.6万元/吨,较春节前的4.9万吨有明显下降,其他工业金属铝锌铅等同样价格下滑;从主要消费品来看,乘联会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92%,预计1、2月份累计下降40%,同时从30主要城市房地产日均销售面积来看,2019年2月日均销售28万平2020年2月份(截至21日)日均销售面积为4.61万平
与此同时,数据宝根据上周各工作日城内出行强度指数与去年同期的比值计算全国12个重点城市的出行恢复率。结果显示,除长沙外,其余11个城市上周的出行强度均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
长沙、上海和重庆的出行恢复率在12个城市中居前,分别达到去年同期的53%、49%和47%。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的出行恢复率最低,仅为去年同期的38%,北上广的出行恢复率均已超过40%。
12个重点城市中,西安和郑州出行强度最弱,出行恢复率不足去年同期的30%,西安的城内出行指数仅为去年同期的25%
当前的主要矛盾不是GDP,而是尽快复工、就业
显然,此次疫情当中中小企业和服务行业是重灾区——
服务业目前无论规模大小,基本上还处于冰冻状态,文体娱乐、餐饮住宿以及批发零售业都还在半死不活之中挣扎,挣扎不起的就死一批,小老板跳楼的都有。
农业领域的种养殖业比服务业的情况还惨。需要追逐花期到处转场的养蜂行业已经全面扑街,根本不允许转场。种养殖业配套的饲料种子化肥现在统统都堵在路上,让小老板们生不如死。
当前的主要矛盾不是GDP增长,而是如何尽快复工,以及解决未来的就业问题
博览财经认为,疫情会对供给侧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部分中小企业可能在疫情的冲击下破产,且难以再复活,这势必严重影响就业的稳定;二是随着企业销售收入的减少且支出相对刚性,会造成负债的增加,进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
从二月中旬的商业银行信贷数据看,此次疫情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影响非常大,加剧了中小企业的洗牌,带来较大的就业压力
对于中小企业纾困与就业问题,祝宝良建议,一是将政策的着力点放在解决企业的短期困难和就业上。财政要加大力度,赤字率可提高到3.5%,另外要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额度。二是货币政策要关注物价,短期增加流动性没问题,疫情缓解后,要恢复到常态上去。三是社会政策要托底,要保就业和失业人员,对在校学生、贫困人群等受物价影响比较大的群体,也要补贴,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脱贫的要求。
兴业银行鲁政委认为,大量企业认为造成困难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员工薪资。他建议,对于不解雇员工的企业,财政对员工基本工资的进行补助和承担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目前就业问题并没有开始暴露,但随着疫情的深层次影响逐渐显现和传导,部分中小企业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影响。从宏观角度看,就业压力未来可能大幅上升。他建议,在政策上必须做前瞻性准备,如创造就业机会、对中低收入人群给予消费补贴、失业保障等。
   应对措施
作为应对措施,建议监管层提升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容忍度,让商业银行有能力为授信的企业放贷、消化不良,让更多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活下来。要坚持改革的方式进行补短板,扩大基建稳增长的力度,但也要借机加大以5G为代表的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坚持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方向,推进“人地挂钩”,优化相关政策。


                                 
                                           博览视点
                 



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11万亿投资“加力稳增长”                 
【研究员】:田文
结论:最近几次政治局会议都要求“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同期的国常会也要求“推动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和建设”;各地方政府也强调“千方百计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同时,中央多部委陆续推出政策、加速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项目审批速度,鼓励新投资项目利落地。随着各地启动复工,基建项目投资也按下了“加速键”。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福建、河南、云南、江苏等地还发布了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清单,总投资额合计逾11万亿元,其中基建投资仍是重要部分。作为配套的金融扶持,LPR降息、专项债规模扩大、1月社融好转,投向基建比例明显提升,为新的基建项目带去充分流动性。从基建对经济拉动作用来看,基建增速提升1个百分点,可能拉动GDP增速0.11个百分点左右。要完成决策层拟定的“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2020年经济增速保持在 5.6%以上,为此,基建投资增速至少需要在12.4%以上,接近15%左右。考虑到地方政府专项债扩围以及非标压力减缓,结合贷款投放,资金来源的增量也能够支撑基建投资达到此水平。

                                 
【博览财经分析】目前昆明与丽江之间有动车组列车开行,耗时约3小时,但一直面临“一票难求”的局面。近期,云南省方面表示“经过前期研究,从创新角度考虑,昆明-丽江新的高铁线路拟采用350公里/小时以上的高速磁浮制式来建设”,拟在“十四五”期间投资1000亿元……
虽然现在各地都在复工,但实际上可能并不如大家想想那么高。因此,博览财经认为,基建工程将再次成为刺激经济的最直接的着力点,毕竟它涉及到多个行业和产业链。最近两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贵州、四川等地陆续有大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或开工建设,涉及投资规模都是逾万亿元。同时,我们能看到最近基建工程指数基金的成交量明显放大了,这说明有一部分资金正从高位科技板块流向了低位的基建。
11万亿元投资按下“加速键”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多地建设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部分地区的水泥可能再次面临“供不应求”的无库存状态。
最近几次政治局会议都要求“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
同期的国常会也要求“推动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和建设”;
同时,中央多部委陆续推出政策、加速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项目审批速度,鼓励新投资项目利落地。
随着各地启动复工,基建项目投资也按下了“加速键”。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福建、河南、云南、江苏等地还发布了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清单,总投资额合计逾11万亿元,其中基建投资仍是重要部分。
作为配套的金融扶持,LPR降息、专项债规模扩大、1月社融好转,投向基建比例明显提升,为新的基建项目带去充分流动性。
新时代证券认为,基建项目复工将直接利好水泥板块,主要原因包括:水泥需求中基建占比约为 40%,高于玻璃、玻纤和消费类建材等其他子行业,因此 基建回暖对水泥的利好是建材子行业中相对最大的;供给端,由于水泥行业近 年来传统的错峰生产安排,相当一部分产能处于停产阶段,不受疫情影响。而已开工产能受库容限制,预计库满后也将停产。因此总体来看供给可控,且在疫情影响消除之前,价格将保持稳定;需求端,基建复工将直接带来近半需求复苏,后续随着下游需求不断回升,水泥作为建材前周期大宗品,价格将率先上涨。
各地方政府“千方百计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据粗略统计,目前已有30个省份公布了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除了天津、黑龙江、吉林、新疆四地GDP增长目标低于6%,其他地区都高于6%或设定为6%。
“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时研究制定加大支持经济发展力度的措施”“采取超常规举措”……日前各地纷纷召开会议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诸多内容及表态都传递出地方稳增长的强烈信号
疫情对地方经济产生了冲击,各地政府都提出“千方百计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而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仍然是“基建投资”:毕竟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基建。
基建增速明显回升是政策需要,也是可实现的,投向可能集中在园区建设、环保、轨交、公路等“传统领域”,以及通信等“新基建”领域。
从基建对经济拉动作用来看,基建增速提升1个百分点,可能拉动GDP增速0.11个百分点左右
要完成决策层拟定的“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2020年经济增速保持在 5.6%以上,为此,基建投资增速至少需要在12.4%以上,接近15%左右。考虑到地方政府专项债扩围以及非标压力减缓,结合贷款投放,资金来源的增量也能够支撑基建投资达到此水平。
博览财经认为,在一季度经济增长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后续结合复产复工将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拉动经济增长。任泽平预测,全年基建增速将明显回升,预计增速或达8%以上。
各地累计公布的重大项目投资超11万亿!
为抢回因肺炎疫情而失去的时间,近日各地频频推出巨额基建项目——
福建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2020年度福建省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名单共列重点项目1567个,总投资3.84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257个、总投资2.9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05亿元;
云南实施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总投资约3.6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投资金额1.6万亿,新建项目投资金额2万亿;在建单个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亿元,新开工单个项目总投资不低于500亿元。
河南公布980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3万亿元,其中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8372亿元,项目数量、总投资额、年度计划投资额分别较2019年增加7.7%、6.5%、5.5%。
上海公布今年重大工程计划,总投资达1500亿元,再创世博会以来新高。
北京市重点工程计划覆盖基础设施、民生改善、高精尖产业三大领域,涉及300个项目,计划完成投资约2523亿元,建安投资约1253亿元。
山东省发改委消息,截至2月10日,山东省重点项目已开复工262个,省级项目49个,市、县项目213个。
据不完全统计,近上述列举的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额已经超11万亿。
……
除了各地加码基建外,国家电网公司近日也印发了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详细规划了电网建设、输配电成本、增量配电等十大类31项具体工作内容,其中电网建设部分内容再超预期。
除了此前公布的开工项目,国网年内还将加快推进核准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等5交2直共7条特高压工程,并加快推动闽粤联网等多项电网工程的前期工作。
华创证券指出,根据以往经验,一条特高压工程的投资通常在200亿元左右。包括特高压工程在内的电网投资建设超预期,将给相关设备企业带来直接利好。特高压板块优质的龙头公司近期也获得了资金的青睐,节后北上资金加仓许继电气逾250万股,本周以来融资客也净买入3593万元。平高电气北上资金持股由节前788万股增至目前1300万股,融资客本周以来也净买入1419万元。
交通基建投资落地速度最为迅速
早在2月8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行在线投标、开标,推动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加快项目审批。
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基础司组织召开系统视频会议,部署加快推动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复工各项工作,要求优先保障'十三五'规划内、脱贫攻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提前实施'十四五'规划等重大铁路、公路、水运、机场项目开工复工,要做好用工、材料设备、土地、资金、用能等开工复工要素保障。
各类复工项目看,交通基建投资落地速度最为迅速
据交通部介绍,截止到2月17日,除了疫情比较严重的湖北省以及因气候原因暂不具备复工条件的西北、东北9个省区以外,全国其他21个省(区、市)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公路、水路的重点工程项目复工率达到了15%。铁路在建项目复工率达到36%,民航在建项目复工率达到15%,预计到2月底3月初将实现较大范围的复工
交通基建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1月召开的202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披露的信息显示,2020年,交通运输将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路投资1.8万亿元,民航投资900亿元。按照这一数据计算,2020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的投资总额将会达到近2.7万亿。    此外,全国能源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复工开工。数据显示,目前中央企业所属煤矿的产能复产率超过95%。同时,督促指导煤矿、电厂供需双方加强沟通衔接,建立全国电厂每天采购、消耗、存煤台账,协调解决煤矿企业复工复产困难。截至2月22日,全国全国在产煤矿产能31.7亿吨,产能复产率达到76.5%。
国信证券表示,长期来看,疫情冲击过后稳增长政策有望加码,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前期已批复项目的继续建设也有望带来需求回补,行业暖春仍可期,子板块中预计水泥最优。同时,目前建材行业各子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偏低位置,建议逢低布局低估值的优质龙头企业。
招商证券表示,2020年年初发行专项债额度较2019年同期有显著增加。专项债的发放,对于工程机械行业2020年销量有着重要意义,在消费、出口等行业受较大冲击的背景下,下半年财政政策或将保持适度宽松,基建地产相关产业链有望受益。工程机械行业下游需求2020年将较2019年稳中有增,叠加设备更新需求,预计全年设备销量也将较2019年继续增长,目前重点主机厂2020年PE估值仅10倍-11倍,有较大上行空间。
国家对基建投资的资金支持逐步加码
1月专项债主要投向领域有交通运输、社会事业、产业园、生态环保、市政建设等,基建占比高达69%。截至23日,2月专项债投向基建占比进一步提高至75%,其中投向新型基建的比例有所上升
日前,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580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900亿元。加上2019年11月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务额度1万亿元,共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8万亿元
2020年1月,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创下了2015年来的月度发行历史最高水平,达到7148亿元,同比增长5.1倍;占提前下达额度比重为55%,较去年同期加快了38个百分点。开年专项债的大规模发行也成为了1月社融数据的最重要支撑项之一。
据机构分析,专项债资金用于项目资本金的规模将有利于撬动基建投资。按照规定,专项债作资本金的规模可占每个省专项债规模的20%左右。若专项债用于资本金的规模高达2000亿至3000亿元,那么按照15%~20%的资本金比例计算,可撬动约1万亿至2万亿元规模的基建项目
华泰证券研究表示,预计专项债额度 2020 年增幅会继续扩大,预计 2020 年新增专项债限额能达到 30000 亿元。
据分析,目前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超7000亿元,投向基建比例超65%(2019年不足三成)。新增专项债望继续向基建倾斜,叠加LPR下行预期利好基建提速。
瑞银投资银行的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在接受公开采访时表示,2020年基建增速将明显高于2019年,也将成为'稳增长'一个重要的抓手。2020年会有更多地方专项债券被用作项目资本金,且地方平台的融资限制也可能小幅放松,这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隐性融资,有助于2020年基建投资实现6%~8%的增长
博览财经注意到,基建投资的加码,除了带来二级市场上相关个股的投资机会外,对一般投资人而言,继续通过“优质基金”入市,仍然是获得“稳健收入”的捷径:2月25日,国泰基金发布公告称,以高度聚焦蓝筹标的、深度布局蓝筹主题为特色的“国泰蓝筹精选混合”决定提前结束基金募集,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3月6日提前至2月25日。


                        

5年2万亿!5G加速带动“新基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以5G建设为代表的新基建将成为逆周期调节对冲经济下行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发力重点将落到新基建上,既能够对经济增长形成托底作用,又符合当前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的趋势。一方面通过5G新基建拉动投资,另一方面将5G作为新经济的引擎,促进一系列新商业模式的落地,释放消费潜力。2020年5G建设不但不会受到疫情影响,而且在中央定调5G对于拉动经济、实现产业升级的背景下,5G相关投资有望加码,全年5G基站建设有望超预期,5G建设将进入加速阶段,使得5G产业链充分受益5G建设加速的红利。

                                 
【博览财经分析】除了传统基建领域项目,5G通信网络建设、物流体系升级改造建设等“新基建”项目也成为今年的发展重点。对周期股投资而言,传统基建更多是托底的作用,空间有限(传统基建经过多年发展,边际投资收益有所下降),长期来看,新基建代表经济转型升级方向,市场潜力巨大,有助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过去几次的重要会议都提到了新基建,新基建加码将给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链带来更多业绩支撑。
以5G建设为代表的新基建将成为逆周期调节对冲经济下行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发力重点将落到新基建上,既能够对经济增长形成托底作用,又符合当前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的趋势。一方面通过5G新基建拉动投资,另一方面将5G作为新经济的引擎,促进一系列新商业模式的落地,释放消费潜力。
工信部2月22日召开电话会议强调,基础电信企业要及时评估疫情影响,制定和优化5G网络建设计划,加快5G特别是独立组网建设步伐,切实发挥5G建设对'稳投资'、带动产业链发展的积极作用。
根据运营商目前部署目标显示,中国移动2020年底5G基站数达到30万个的目标不变,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将力争前三季度提前完成全年25万座基站的建设目标。
中国联通推出5G 热成像人体测温信息化平台,平台凭借5G传输技术,可将视频及相应数据实时传送到大屏或云平台进行数据记录和监测,实现了非接触、快速通行、减少人工操作环节、一旦发生传染事件还可以从云端追溯等特点。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国内的5G基站建设数量已达13万个,5G签约用户数量达到了300万,国内50个大城市实现了5G基本覆盖。
5G基站数量将增长3倍
博览财经认为,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来对冲,而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将是其中首选。
下游需求在疫情期间得到的快速增长也将助力5G建设迎来新的高峰,一些经济新业态会在5G技术的赋能下得到进一步推动和升级发展。
疫情过后,5G产业将会迎来经济反弹,尤其是与防疫相关的垂直行业,如医疗、应急、交通物流、安保等,将有大量需求涌现。预计政府在疫情结束后也会推动加速5G建设步伐。
2019年三大运营商5G基站建设规划为总投资约350亿,拟建设约8万个基站。以单个5G基站建设成本约45万元估算,业内人士预测未来5年中国5G基站建设每年投资金额为3000-5000亿,5年总投资超过2万亿
中国联通表示,截止2月20日,中国联通已累计开通5G基站6.4万个。今年上半年与中国电信力争完成10万基站的建设任务,三季度力争完成全国25万基站建设。如果国内5G行业中国联通承建比例不变,那国内的5G基站数量将增长3倍,相应的行业空间预计也将比现在多出3倍。
中国移动也表示,疫情对2020年第一季度的影响较大,短期抑制之后将会迎来爆发,中国移动2020年5G建设规划未改变,2020年仍然会是5G发展的重要节点。
5G产业链充分受益5G建设加速的红利
近期,有关5G的产业发展政策和相关要求密集发布,在疫情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的背景下,以5G建设为代表的新基建将成为逆周期调节对冲经济下行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发力重点将落到新基建上,既能够对经济增长形成托底作用,又符合当前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的趋势。
天风证券表示,受疫情影响宏观经济压力增大,同时企业和消费者将更多使用线上功能。因此国家再次强调要加快5G建设、丰富5G应用,一方面通过5G新基建拉动投资,另一方面将5G作为新经济的引擎,促进一系列新商业模式的落地,释放消费潜力。
国金证券认为,2020年5G建设不但不会受到疫情影响,而且在中央定调5G对于拉动经济、实现产业升级的背景下,5G相关投资有望加码,全年5G基站建设有望超预期,5G建设将进入加速阶段,使得5G产业链充分受益5G建设加速的红利。从产业链来看,上游天线、射频器件(PCB、射频芯片、滤波器等)、光模块等细分行业将优先受益于5G基站的建设。此外,5G发挥其作用的应用场景和行业将成为5G商用落地的重点。随着后续5G商用的不断推进,5G与工业、教育、医疗、车联网等行业应用落地将得到进一步推动。
5G概念股业绩向好的占比高达69%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55只5G概念股已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业绩向好(预增、略增、扭亏、续盈)占比69%,显示5G板块基本面的整体情况较好。同时5G也获得了外资的认可,节后35只个股获北上资金加仓,占比70%(剔除仓位不变个股)。
数据宝统计显示,以2019年归母净利预告中值计算个股预测市盈率,有13只5G概念股市盈率低于50倍;因归母净利同比增长,有33只个股预测市盈率获得改善,鸿博股份预测市盈率为119.46倍,仅为当前市盈率的18.48%,改善幅度较大的还有润欣科技、中恒电气、杰赛科技、卓胜微、新易盛等。
国盛证券建议基建建设将是GaN市场高速发展重要推手之一。根据预测,在2018年基站端GaN射频器件的市场规模仍然不足2亿美元,而至2023年随着5G带动的各式射频器件在基站中的爆发式放量,基站用GaN射频器件将会超过5.2亿美元,保持超过20%的CAGR增长。而从产业链的角度,5G也将进一步带动对于所有电子产品对于射频前端的需求,预计至2023年整个GaN射频市场将超过13亿美元。目前随着国内厂商,例如三安光电在这方面的持续突破,GaN已经进入国产替代化通道,预计也将在后期快速放量。


                                 
                                           决策参考
                 



借稳经济楼调放松已由暗转明,但今年楼市难改惨淡                 
【研究员】:大双
结论:借着政策面重心转向复工稳经济,各项减负扶持政策齐出的迄今,一向就知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房企终于找到了叫苦并理直气壮要求政策松绑的机会。 而最高决策层似乎也对此采取了不肯定不否认不表态的态度。在多次高层会议避而不谈楼市问题后,先后已经有20多个省市开启救济房企,然后近期部分地方对楼调的实质性放松尺度越来越大。已从最初的针对房企减税降负防止倒闭,渐渐越过了“救急”的底线,而开始有放松整个行业的限制政策的倾向(直接刺激购房需求)。 但现在的悬念是,地方政策层面的放松都并没有得到决策层的正面肯定,而只是暂时没有表态反对罢了。当前各地政策放松趋势(力度会不会越来越大),能够保持宽松的持续性(中央层面会保持多久的沉默观望局面?),都要打一个问号。另外,虽然有些房企搞了云卖房等创新营销手段,但这毕竟是少数案例,从全国情况来看,尽管除湖北外大部分地方已复工,但可以预料房企一季度销售大降,甚至二季度也受到疫情的部分干扰,是必然的。 总之,无论从政策预期还是房企基本面预期看,都无法对房地产板块有过于乐观的判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强调,地产股仍只能炒龙头且不能是短期赌政策放松思维,而应该从中期评估龙头的抗压能力着手。

                                 
【博览财经分析】加速复工预期下,过去两个交易日,被认为最受益的基建和地产有接棒创业板成为股市新领涨龙头的迹象。而这确实也都从实体经济和政策能够找到充分的背书。基建就不用多说了,大干快上基建稳经济向来是我国稳增长的不二法宝。不过,对房地产业将多大程度受益于复工看法就分化的多了。
借着政策面重心转向复工稳经济,各项减负扶持政策齐出的迄今,一向就知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房企终于找到了叫苦并理直气壮要求政策松绑的机会。
而最高决策层似乎也对此采取了不肯定不否认不表态的态度。住建部26日还鼓励商业银行给予信用优良企业支持。
在多次高层会议避而不谈楼市问题后,先后已经有20多个省市开启救济房地产企业的背景下,然后近期部分地方对楼调的实质性放松尺度越来越大。毕竟在很多城市房地产都是事实上的核心支柱产业(虽然政府文件里已经不再这么提了)。
从大佬们自导自演的“75折网购”,到20多城推出各种“因城施策”的“松绑、扶持”,房地产业从地方政策最初的针对房企减税降负防止倒闭,渐渐越过了“救急”的底线,而开始有放松整个行业的限制政策的倾向(直接刺激购房需求)。
最博眼球的“爆款政策”,当属驻马店推出的“买房补贴”,以及浙商银行的“首套两层首付”。
2月24日,浙商银行成为疫情以来首个调整个人住房贷款的银行政策。该行表示,对非“限购”城市,各分支机构可根据当地“限购”“限贷”和监管政策情况,将非“限购”城市居民家庭购买首套个人住房的首付贷款比例从原来的三成(30%)调降至二成(20%)。
据悉,这个政策是没有属地限制的,全国范围内有浙商银行的非限购城市都将实行。
据了解,自2016年开始国内房地产实行“因城施策”,非“限购”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原则上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

而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和银行都在执行首套房首付比例三成的政策。
如今,浙商银行把“因城施策”的政策“用活、用足”,“灵活适度”的把“‘非限购城市’的首付比例下浮动5个百分点”。
作为首个调整住房贷款政策的银行,浙商银行非限购城市首套二成首付政策无疑释放着强烈的信号!
分析认为,10%杠杆率的巨大提升将大大刺激非限购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这也标志着对房地产业从遮遮掩掩的应对疫情的救急,已经转向松绑甚至直接刺激整个行业了,股市自然要有所反馈。
而在浙商银行个贷调整政策之前,多个城市已经打出了很多枪“疑似”松绑楼调政策的手段。
2月14日,衡阳实施减免购房契税,本科生购房一次性补贴5万元的购房政策。
2月20日,苏州市相城区发布《相城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关爱人才六条措施的通知》,将工作满3个月的高技能人才纳入人才证明开具范围,变相放松限购。
2月21日,河南省驻马店发布了公积金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由30%下调为20%政策,并加大了购房补助。
2月23日,广西市南宁市也发布了公积金可以买二套的相关政策:职工个人及家庭只拥有一套住房,且该住房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含)以内的,允许其在购买建筑面积为144平方米(含)以内的第二套住房时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
但现在有一个悬念是,上述地方政策层面的放松都并没有得到决策层的正面肯定,而只是暂时没有表态反对罢了。所以当前各地房地产政策的放松趋势(力度会不会越来越大),能够保持宽松的持续性(中央层面会保持多久的沉默观望局面?),都要打一个问号。
从历史上来看,楼市是十年九调,长期处于管控之中,原因是楼调政策向来是中央一放地方就乱,房企一有阳光就灿烂(涨价)。往往中央口风稍松,极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就纷纷越过界把口子完全撕开。决策层面对于这种历史教训早已吸取了太多,不会允许重蹈覆辙,所以,对于楼市政策可能持续放宽的期待恐怕大概率要落空。
至少从央行近期召开的关于金融扶持政策会议的基调来看,对楼市仍是强调的“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基调未变。这决定了可能未来一段时间内(稳经济面临压力的3月及二季度),依然会对地方放松楼市采取默许政策,但应该对放松是有底线的——就是以给房企“救急”防止大面积破产为主,但仍会坚决反对房企借机有炒热楼市想涨价的倾向。
另外,虽然有些房企搞了云卖房等创新营销手段,但这毕竟是少数案例,自1月23日全国疫情调控趋严之后,房地产就首当其冲。“停摆”“零成交”“断崖式下跌”等触目惊心的现实成为2020年房地产行业开年的关键词。截至2月10日,2020年全国已有69家房企破产,其中2月上旬就有20家,随着疫情的持续,或将有更多企业提交破产文书。
从全国情况来看,尽管除湖北外大部分地方已复工,但可以预料房企一季度销售大降,甚至二季度也受到疫情的部分干扰,是必然的。

数据显示,疫情暴发后第一周,88个重点城市春节假期成交量环比上周出现了断崖式下跌,降幅达93%,其中一线城市跌幅达到了99%。同时,由于经济损失的客观存在,今年的房价涨幅或将不及预期,并导致商品房销售额增速不及预期,预计2月将刷新近几年单月销售最低纪录,因此有保守的估计认为房企全年销售会下调5%~10%
但博览研究员的看法可能更悲观一些。
房地产市场要恢复消费者的购买信心,短期取决于:1. 疫情控制的速度和程度;2. 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制的速度。中长期信心,则取决于对病毒源头的追溯,对疫情蔓延失职的反思和追责,执政公信力的提升以及社会治理的进步。更直接的还要看疫情对居民购买力当前已经产生的巨大冲击(目前失业潮和裁员潮已有苗头)。
但目前无论短期的疫情防控还是中长期的消费信心重建和购买力的恢复来看,预期都难以乐观。我们认为房企不仅上半年整体都会比较惨淡,恐怕全年受到的营收影响也远不止10%!
所以,无论从政策预期还是房企基本面预期看,都无法对房地产板块有过于乐观的判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强调,相对于地产板块实质性的放松仍然是畏畏缩缩不敢也不能迈开步子。上马一批基建项目稳经济就理直气壮的多了,所以股市层面,个人以为地产股仍只能炒龙头且不能是短期赌政策放松思维,而应该从中期评估龙头的抗压能力着手。
对此,方正证券认为,预计下半年会有一些需求端的政策(如缩小城市中的限购区域;部分城市降低首付比例等),推荐三条主线:
(1)有融资优势、内生性现金流覆盖力强的公司:万科A,建议关注中国金茂。
(2)业绩增长预期较高的公司:融创中国,建议关注金科股份。
(3)现金流稳定,管理运营能力较强的物业管理公司:建议关注保利物业、永升生活服务、绿城服务、碧桂园服务、招商积余。
不过,国泰君安则乐观一些,其认为,3月份售楼处重开后的4月份将成为第一个窗口期,也将带来板块的上涨机会。建议关注万科A、保利地产、中国金茂、招商蛇口、龙湖集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3-29 10:26 , Processed in 0.164321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