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首席财经内参3.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1 09: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坑”里“避弹”要比“跑到坑外招摇”,安全得多!》:好事者将A股3月10日的反弹“吹捧为‘史诗级逆转’”,大赞“独立行情”,殊不知就在自我麻醉的同时,美股的“动作”更大,A股究竟是否“摆脱了‘跟涨跟跌’”的宿命,恐难有定论!
虽然“大大莅汉”,某种程度上说预示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扫尾总攻’”阶段,“复工复产、恢复经济”成为新阶段的重任,为“A股承担‘避风港’职能”增加了“砝码”,但在海外疫情继续扩散与石油博弈还在发展的时候,过度的“自我吹嘘”,不利于投资人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美股已经保持高位多年,一旦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美股美债都会快速给出反应。而石油价格战则反应了作为产业链最上游的资源供应国对需求的剧烈争夺,价格战爆发释放出危机的重要信号。
而有分析指出,美国经济面临技术衰退的可能性,即今年或许会出现两个季度的负增长。而包括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内的经济发达国家,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当然,从国债收益曲线、以及老特对美联储再三的施压来看,不排除美联储重启量宽政策。但长期的低利率环境下,国外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已经走到尽头,没有更多空间来救市。
笔者还是认为,即使A股和海外市场呈现出“暴跌之后的反弹”格局,普通投资人仍然不能对短期内市场可能再次出现“黑天鹅”事件掉以轻心(疫情在海外持续扩散已经开始冲击全球经济,国际油价虽然大幅反弹,但沙特和俄罗斯都已经开始大幅增产,石油市场前途未卜)!
因此,A股在“坑”里“避弹”,要比急吼吼的“跑到坑外招摇”,安全得多!
虽然短期内会承受一些“或有的账面损失”,但如果机构真的“坚信”A股“避风港”不是梦,那么,暂时在“坑底挖矿”显然更符合机构/大资本“长期布局”的利益,成本更低嘛,现在要着急的老美和欧洲,你都已经“洗脚上岸”的人了,有必要跟着人家在水里泡着一起“喊救命”吗?
当然,如果“2.3”重临,那就好好看看创业板ETF吧(或者走“稳健路线”的,50ETF,长期看,估计也不差)。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热点聚焦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在“坑”里“避弹”要比“跑到坑外招摇”,安全得多!                 
【研究员】:田文
结论:这届病毒果然“狡猾狡猾”的,在天朝这边“久攻不下”,立马虚晃一枪,转战外线,沿着北纬40度,一路平推,祸祸得全球产业链“人仰马翻”; 原本被金融危机后的天量QE,这款“十级美颜”神器,粉饰得环球“太平”的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立马露出了满脸玻尿酸的“惊悚生图”! 俺们是“控制住”了疫情,但如今疫情能否遏制住,全球经济能否“扛得住”冲击,主动权已经不在俺们自己手上; 看了看难兄难弟们的“骚操作”,算了,除非A股再来次“2.3”式的“格式化”,否则,短期内,就甭吵吵着“抄底、长牛”了。 当然,在全球经济这堆烂苹果当中翻检几个“不太烂”的,也还是“有机会”的,而且如今是“打折季”(已经打到“骨折”了),半卖半送;长远看,性价比还可以,只是别心急,小心接到“飞刀”。 如果“2.3”重临,那就好好看看创业板ETF吧(或者走“稳健路线”的,50ETF,长期看,估计也不差)。

                                 
【博览财经研报】好事者将A股3月10日的反弹“吹捧为‘史诗级逆转’”,大赞“独立行情”,殊不知就在自我麻醉的同时,美股的“动作”更大(隔夜美股暴涨近5%,美油暴涨10%),A股究竟是否“摆脱了‘跟涨跟跌’”的宿命,恐难有定论!
虽然“大大莅汉”,某种程度上说预示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扫尾总攻’”阶段,“复工复产、恢复经济”成为新阶段的重任,为“A股承担‘避风港’职能”增加了“砝码”,但在海外疫情继续扩散与石油博弈还在发展的时候,过度的“自我吹嘘”,不利于投资人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美股已经保持高位多年,一旦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美股美债都会快速给出反应。而石油价格战则反应了作为产业链最上游的资源供应国对需求的剧烈争夺,价格战爆发释放出危机的重要信号。
而有分析指出,美国经济面临技术衰退的可能性,即今年或许会出现两个季度的负增长。而包括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内的经济发达国家,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当然,从国债收益曲线、以及老特对美联储再三的施压来看,不排除美联储重启量宽政策。但长期的低利率环境下,国外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已经走到尽头,没有更多空间来救市。
笔者还是认为,即使A股和海外市场呈现出“暴跌之后的反弹”格局,普通投资人仍然不能对短期内市场可能再次出现“黑天鹅”事件掉以轻心(疫情在海外持续扩散已经开始冲击全球经济,国际油价虽然大幅反弹,但沙特和俄罗斯都已经开始大幅增产,石油市场前途未卜)!
因此,A股在“坑”里“避弹”,要比急吼吼的“跑到坑外招摇”,安全得多
虽然短期内会承受一些“或有的账面损失”,但如果机构真的“坚信”A股“避风港”不是梦,那么,暂时在“坑底挖矿”显然更符合机构/大资本“长期布局”的利益,成本更低嘛,现在要着急的老美和欧洲,你都已经“洗脚上岸”的人了,有必要跟着人家在水里泡着一起“喊救命”吗?
暴涨5%!“爱惜股市像爱惜眼睛一样”的老特“维稳”了美股!
政策反应比较慢的欧洲,股市下跌;倒是“爱惜股市像爱惜自己眼睛一样”的老特,快速拿出了“零工资税”等经济刺激计划,美股大幅反弹近5%!
据透露,老特还讨论为旅游业和酒店服务业减负以及援助页岩油企业的选项,但并未就经济刺激方案达成最终决议;
另外,美国财政部称,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将于3月23日再次召开会议对市场情况进行研究。
3月9日,纽约联储发布声明,从即日起开始操作,直到2020年3月12日,每日隔夜正回购操作的金额从至少1000亿美元增加到至少1500亿美元
此外,将2020年3月10日和2020年3月12日14天期的定期正回购操作规模从至少200亿美元增加到至少450亿美元。
美联储上周二(3月5日)已向金融市场注入了1200亿美元的短期流动性(1000亿隔夜+200亿14天),周三(3月6日)再次注入1000亿美元,周四(3月7日)又注入1070亿美元流动性(873.57亿隔夜+200亿14天),市场对流动性需求均大幅高于之前的水平。
受上述“维稳”消息刺激,美股三大股指暴涨近5%,顺利收复上一交易日的半数失地。恐慌指数VIX收报47.30,下跌13.15%,创2018年2月6日的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避险情绪降温令美国国债收益率反弹,受此提振,上一交易日重挫的银行股全线回暖。
同样,受市场担忧情绪缓解及俄罗斯暗示谈判大门并未关闭等消息提振,国际油价大幅走高。截至收盘,WTI原油主力合约涨10.38%,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8.32%。

病毒“避实就虚”,全球市场“人仰马翻”这届病毒果然“狡猾狡猾”的,在天朝这边“久攻不下”,立马虚晃一枪,转战外线,沿着北纬40度,一路平推,祸祸得全球金融市场“人仰马翻”,全球产业链“危如累卵”……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Ep9qLeicsxH1xcO3VMOn8wpZlOddbL8iaE4HeY91KPuEmCOf1TJkVDeQ8YH94wicgoX7uGKmzR7dXpenAiahNwD33w%2F640%3Fwx_fmt%3Djpeg&5e6839fb2fcee.jpg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扩散,美国中草药店现抢购潮,板蓝根畅销缺货;
欧美多国也闹起了“口罩荒”。不仅如此,消毒液、护目镜、消毒水等防疫物品也成了紧俏货。美国、德国、法国等地的超市纷纷挂起“缺货”招牌,甚至,德国连面食都断货了……
意大利新增977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10149例,新增死亡病例168例,累计死亡631例
截至东京时间10时30分,日本已累计确诊新冠病例524例,日本疫情蔓延。同日,日本内阁会议出台《新型流感等对策特别措施法》修正案,日本首相可在必要时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华盛顿州长在一场发布会上说,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两个月内华盛顿州可能有多达64,000人感染新冠状肺炎。
当地时间10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州长查理·贝克在当天举行的发布会上宣布该州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进入紧急状态。仅在10日一天,该州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就由前一天的41例上升到92例。随着检测量的增加,检测结果呈阳性的病例可能也会有所增加。
同一天,科罗拉多州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呼吁增加新冠肺炎病毒的测试人数,以阻止新冠肺炎疫情在该州的大暴发。
与此同时,英国卫生部长确诊新冠肺炎、欧洲议会议长萨索利在布鲁塞尔自我隔离,波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土耳其则宣布,该国确诊了首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半卖半送:全球市场“打(骨)折季”,那就“慢慢买”!此次病毒“全球扩散”的结果,就是原本被金融危机后的天量QE,这款“十级美颜”神器,粉饰得环球“太平”的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立马露出了“满脸玻尿酸”的“惊悚生图”……当然,在全球经济这堆烂苹果当中翻检几个“不太烂”的,也还是“有机会”的,而且如今是“打折季”(已经打到“骨折”了),半卖半送;长远看,性价比还可以,只是别心急,小心接到“飞刀”……“2.3”砸出的是“绝对零度”(沪指不到2700,创业板不到1800),机构/大资本,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此时肯定要抄底,谁不抄底谁输“2.28”则砸出个“摄氏零度”(沪指2900附近,创业板2100附近),机构/大资本,仍然手握巨资,但还是“悠着点”;此次“3.9环球暴跌”大有重现“2.3熊风”的架势,但由于全球扩散带来的“不确定性”,笔者并不建议如“2.3”时那样的“一锤子买卖”,然后坐等反弹;毕竟这已经不是中国一家的事情,全球市场多年来(美国甚至是30年来)所累计的“系统性风险”,有可能就此来一次“总爆发”,以至于“诱爆”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因此股市究竟何时可以“见底”,还真不好说!加之,因为不相信老外们“短期内稳定大局”的能力,所以没必要急于在此时“出手”(至少不必全力抄底),等海内外“跌透了”再做也不迟!当然,如果你有明确的“分步建仓、逐渐低吸”的操作策略,那么,也不妨在本周“慢慢买”!如果“2.3”重临,那就好好看看创业板ETF吧(或者走“稳健路线”的,50ETF,长期看,估计也不差);做头?做顶?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皆是怨,一枕黄粱再现……3月9日,A股的“独立战争”再遭重挫(沪指与3000点算是坐实了“情定三生三世”,安心“修仙”,和创业板一起“渡劫”得了)。这次暴跌,让A股“重归”了2.28以来的(回调)“正轨”——做头、做顶(不管你称其为M还是S……)俺们是“控制住”了疫情,但如今疫情能否遏制住,全球经济能否“扛得住”冲击,主动权已经不在俺们自己手上;看了看难兄难弟们的“骚操作”,算了,除非A股再来次“2.3”式的“格式化”,否则,短期内,就甭吵吵着“抄底、长牛”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Ep9qLeicsxH1xcO3VMOn8wpZlOddbL8iaE1hiapoFPN0bBP2BEDGibj2RpccDDaBV4fjeibjuGzvZbVhL3rOqaQwwgw%2F640%3Fwx_fmt%3Djpeg&5e6839fb4564f.jpg

看着身边的邻居重蹈俺老家的覆辙,看着欧美的新老贵族们,颟顸而自傲的“用民主抗病毒”(当然也包括“监狱暴动”的意呆利动员强力部门“民主的封城”,以及德国截留邻居家瑞士24万只口罩这种“文明的作风”);就在“拥有全球最好医疗系统”的美国,宣布第八个州进入“紧急状态”,奉劝国人“不必带口罩,政治集会照旧”的老美“悄悄的取消了对华口罩进口的关税”;估计这时的《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还在掰着脚趾头算计“别国的人权”与“本国的人命”,如何凸显“新闻自由”;南边的三哥是不用俺们操心的,人家的卫生部长已经在牵头研发“牛尿制剂”,畅饮一番就“百毒不侵”了,怕啥新冠?俺们的恒河水就能够消毒……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Ep9qLeicsxH1xcO3VMOn8wpZlOddbL8iaEkDpDc1MpVz2e3BJPKMzU6pPic0U7QT34zRzdSfJSh5K11ObMiaQfFSNg%2F640%3Fwx_fmt%3Djpeg&5e6839fb5a529.jpg

众所周知,“2.3”以来的反弹(截止2.28),打的就是“国内外应对疫情能力”的时间差——在“制度优势”下,国内一声令下“向内转,齐步走”,14亿人宅家“修仙/渡劫”,活活熬死病毒;老外们先是搬着马扎、小板凳,准备坐看天朝的笑话,不曾想背后的“猪队友”已经悄悄的把大家伙都送上了“诛仙台”;于是乎,A股先人一步,快速反弹;而且在这期间,A股也凭借着“制度优势”的屏障,完美隔离了疫情在海外扩散对全球股市带来的冲击,爽了一把“独立行情”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Ep9qLeicsxH1xcO3VMOn8wpZlOddbL8iaEgxxsrPO2ucbTUlVoRvaMwZsBhVCuHvg8SMDxgMyC1jTzxpCmOPEtpQ%2F640%3Fwx_fmt%3Djpeg&5e6839fb6dd41.jpg


但好景不长,“熬死病毒易,复工复产难”;原本打算全国分级分区的“解禁”之后,慢慢恢复经济与全球供应链;不曾想,这届病毒果然“狡猾狡猾”的,在天朝这边“久攻不下”,立马虚晃一枪,转战外线,沿着北纬40度,一路平推,祸祸得全球产业链“人仰马翻”;原本被金融危机后的天量QE,这款“十级美颜”神器,粉饰得环球“太平”的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立马露出了“生图”……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Ep9qLeicsxH1xcO3VMOn8wpZlOddbL8iaEu3A9oL5Whs1Eia1ULLtrJBg0QgHvdAzEib9TSkOepFxZicMHiaeXehKdYA%2F640%3Fwx_fmt%3Djpeg&5e6839fb83d68.jpg

如今的暴跌,也不过是从“惊艳”到“惊悚”的故事回归(全球经济的图谱,没了胶原蛋白,就剩玻尿酸了,一副僵尸脸的鬼样子)。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Ep9qLeicsxH1xcO3VMOn8wpZlOddbL8iaEshFRdpJgWqvIA0paXjEkP2xFmf7SS7sHicjJAuSMao75q43eLrCEeNQ%2F640%3Fwx_fmt%3Djpeg&5e6839fb9a14b.jpg


当然,在全球经济这堆烂苹果当中翻检几个“不太烂”的,也还是“有机会”的,而且如今是“打折季”(已经打到“骨折”了),半卖半送;长远看,性价比还可以,只是别心急,小心接到“飞刀”……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Ep9qLeicsxH1xcO3VMOn8wpZlOddbL8iaE3Nb4ZFCdVfrF6oklpI7lfAXIa77KEqrmJlnWu4ZAQsfwEJICNTXL1w%2F640%3Fwx_fmt%3Djpeg&5e6839fbadec1.jpg

剩下的事就简单了,究竟选谁?还用问?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Ep9qLeicsxH1xcO3VMOn8wpZlOddbL8iaEibVCj298ZLCPib4zcX8RrRqmu4vJXiavb7xoP7mia807Rib7GyJ2unsc63A%2F640%3Fwx_fmt%3Djpeg&5e6839fbc1e48.jpg

在一众媒体的聚焦下,地方投资规模,从24万亿,变成36万亿,再到48万亿(你管他们究竟是“分几年?钱从哪来?”);在高层的热切关注下,“新基建”登堂入室,5G更是“连升五级”;甚至,被诸多自媒体“黑”得半截入土的“楼市”,也开始哼哼唧唧,幻想着“君王恩重,再离冷宫”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Ep9qLeicsxH1xcO3VMOn8wpZlOddbL8iaEu7U8fwf42RELyOw3FOpYo99xT0w3TcO1ACdvybSeUjpJUK1dtqp0Vg%2F640%3Fwx_fmt%3Djpeg&5e6839fbebf97.jpg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如果“2.3”重临,那就好好看看创业板ETF吧(或者走“稳健路线”的,50ETF,长期看,估计也不差);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Ep9qLeicsxH1xcO3VMOn8wpZlOddbL8iaErBiaMdQ2eKzmAPxbuF4fKCYIS2EZCvicHEepKicxoA4Uj0pWrGlibZJoPQ%2F640%3Fwx_fmt%3Djpeg&5e6839fc0ca11.jpg


哎呀,我要飞跃……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Ep9qLeicsxH1xcO3VMOn8wpZlOddbL8iaEwsYqb8VLKz9IacREJyGoeXXiaCtdPicQNRwn6Qsgjr2LaPGXdPocPdeA%2F640%3Fwx_fmt%3Djpeg&5e6839fc22ca7.jpg


                                 
                                           焦点透视
                 



石油市场的疯狂俄罗斯轮盘赌:有本事就往死里打!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据知情人士说,沙特不为周一的暴跌困扰,决心继续实现其目标,即使这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沙特这一令人震惊和害怕的战略举措可能是试图以最快的方式向俄罗斯和其他生产商施加最大的痛苦,以使他们回到谈判桌上,然后迅速扭转产量激增并开始削减产量以达成交易。 但对沙特而言,即使石油产量增加20%,也无法弥补原油价格的不足,它现在还不到沙特要平衡预算所需价格水平的一半。沙特将感受痛苦,但这不会是第一次。 沙特已经发动了多次争夺市场份额的战争,所有这些战斗带来的痛苦多于收获。 而俄罗斯则可以动用其1500亿美元的财富基金,并支撑卢布。财政部表示,这些储备足以弥补油价在每桶25至30美元“长达6至10年”的收入损失。 显然俄罗斯、沙特都敢“放血”,比惨,谁不会?有本事就往死里打!

                                 
【博览财经分析】在石油市场上玩俄罗斯轮盘赌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
沙特人的火气终于被点燃了!在俄罗斯周五拒绝双方的减产磋商谈判后,这家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商发动了石油市场的战争;
而面对全球疫情扩散以及可能导致的“经济、金融风险”,正在中东交战的普大帝,明显觉得世界不够乱,这仗打的不够过瘾,俄罗斯石油公司和财政部统统发话,石油往死里干,要把“石油当水卖”……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11%2F1583887031626665.jpg
沙特国有石油公司、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商沙特阿美当地时间3月10日午间在沙特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4月份的供应量将达到1230万桶/日
也就是说,将在最大持续产能(MSC)1200万桶/日的基础上再增产30万桶/日。
收到上述讯号后,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表示,俄罗斯有能力将日产量提高50万桶/日。
这将使该国的原油日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180万桶
此前,诺瓦克表示,该国在出口市场中的份额(受到沙特阿美大幅降价的威胁)将得到保护:俄罗斯一直赞成维持已有的减产,但是OPEC却选择打开龙头,为争夺市场份额而开战。他还表示,他的国家不会屈服于价格压力。“俄罗斯石油工业拥有优质的资源基础和足够的财务弹性,可以在任何预测价格水平上保持竞争力,并保持其市场份额,”
俄罗斯最大的生产商——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 PJSC)正计划提升石油产量,该公司首席执行官Igor Sechin是普京总统的亲密盟友,并一直是俄罗斯与沙特和OPEC其他成员国合作的最大反对者。

谁将赢得这场价格战?

据知情人士说,沙特不为周一的暴跌困扰,决心继续实现其目标,即使这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此前,沙特大幅削减了原油价格,降幅最大的就是针对俄罗斯的欧洲主要市场。
沙特这一令人震惊和害怕的战略举措可能是试图以最快的方式向俄罗斯和其他生产商施加最大的痛苦,以使他们回到谈判桌上,然后迅速扭转产量激增并开始削减产量以达成交易。
但对沙特而言,即使石油产量增加20%,也无法弥补原油价格的不足,它现在还不到沙特要平衡预算所需价格水平的一半
沙特将感受痛苦,但这不会是第一次。
沙特已经发动了多次争夺市场份额的战争,所有这些战斗带来的痛苦多于收获。

而俄罗斯则可以动用其1500亿美元的财富基金,并支撑卢布。财政部表示,这些储备足以弥补油价在每桶25至30美元“长达6至10年”的收入损失
显然俄罗斯、沙特都敢“放血”,比惨,谁不会?有本事就往死里打!
但近日的俄罗斯其实已经今非昔比——
迷思一:沙特是石油大国,沙特更有钱
订正:论国家经济实力,俄罗斯现在不怕谁
2018年俄罗斯GDP约为1.422万亿美元,人均近1万美元,沙特GDP为7824.83亿美元,人均GDP约为2.35万美元。
2019年沙特GDP总量为7850亿美元,人均没变化,但俄罗斯有1.75万亿美元,明显增长,且人均首次超过1万美元。虽然俄罗斯的人均GDP不如沙特,但是就单一的经济总量而言,俄罗斯已经甩出沙特八条街还绰绰有余。

迷思二:沙特石油开采成本低,俄罗斯高
订正:随着技术的进步,俄罗斯的开采成本逐年降低
俄罗斯地处北纬55°~56°、东经37°~38°之间,12月会开始漫长的冰雪消融期,降雪量大,平均年积雪期长达146天(11月初—4月中),冬季长而天气阴暗。1月平均气温-10.2℃(最低-42℃),平均每年气温零度以上的天数为194天,零度以下长达103天。
因此,传统的思维方式认为,俄罗斯的油田多数处于冻土地带,开发成本较高,沙特油田地层浅,开发成本很低。
但是早在今年2020年2月11日,忙于抗击疫情的我们,都忽略了这样一条信息:
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了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伊戈尔•塞钦,后者说,该公司每一桶石油的单位成本估计为3.2美元,这些是世界领先地位的水平。
不过,去年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的研究数据表明,根据新油田的开采成本,俄罗斯的石油开采成本成为世界上最贵的之一。据他们估计,俄罗斯的石油成本平均略高于每桶4美元,俄罗斯大陆架石油的成本还要高出2-3美元。
但俄专家也指出,俄罗斯单纯的抽油成本可能为每桶3.5美元左右,但如果涉及到石油生产比较复杂,因此会达到每桶5.5美元左右。而沙特的石油地质条件简单,所以每桶石油成本低于2.53美元。

迷思三:沙特有美国撑腰,更强!
订正:美国的刀至少也没有插到沙特
国际上,一个国家银行里的钱多钱少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重要的是这些金钱,是否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转变成为本国的实力,如果能够转化,那么这些钱就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不能转化。沙特虽然富裕无比,但他也长期担任着美国的提款机的角色,国际地位并不一定有俄罗斯稳健强硬。
历任美国总统上位都会找沙特跟美国签百亿美元的军火订单,俄罗斯虽然不受美国照顾但没有其他签证,有真正的财政自主权也是一种实力

迷思四:有资源的国家一定发展的好,沙特稳赢
订正:国家的发展需要多远才能稳健,俄罗斯才是多面手
从军事实力、平均教育水平、人口基数(潜在人才库)及科技水平这几项来说,俄罗斯在沙特之上。
经济可以不景气,但完善的工业体系是未来发展的基石。俄罗斯目前在科技方面的建树还是比沙特强
沙特有足够资金购买军火和科技设备,但这跟可以独立进行科研,生产,维护的国家实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迷思五:沙特有美国大哥罩着,天塌下来都不怕
正确:但精明的俄罗斯,跟中国关系越拉越好咯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白根旭表示,若“西伯利亚力量”项目的实施不会延误,俄罗斯对华管道输气优先于澳大利亚液化气。
两国在能源上相互依赖,一个是能源市场,一个是生产大国。东线天然气管道对俄中两国意义重大。对俄方而言,它意味着打通东部能源出口大通道,为俄罗斯远东发展注入新动力。对中方来说,俄罗斯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后方’。”俄罗斯能源与金融研究所能源课题副主任阿列克谢•别洛戈里耶夫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在俄罗斯境内建设“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并与中方连通,是俄发展东线天然气出口的重要项目,这一项目能够促进俄经济发展,特别是推动伊尔库茨克州、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和阿穆尔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当地商品生产,发展劳动力市场,创造工业实体。
俄中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后,俄罗斯进入了对其来说全新的中国天然气市场,中国则拥有了一个供气量巨大的天然气供给新伙伴。“俄罗斯自此可以无需过境中转即对华出口能源,进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后方’,这对中方来说也具有战略意义。”
比起美国的那动不动反踢小伙伴两脚的大腿,中国这主张“合作、共赢,共建和谐世界”的盟友的大腿,是不是更值得抱一些,看官您觉得呢?


                        

“俄沙”大战?NO!这是“美俄”之间的石油战争!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这次石油价格大战与其说是沙特发起的,还不如说是在俄罗斯引导下的结果,可以说俄罗斯这么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打击美国页岩油产业。 俄罗斯抓住美国国内面临总统大选及疫情即将大爆发这个重要时间窗口,还美国在俄欧北溪二线建设问题上的一箭之仇,来重创美国油气在全球市场上对俄罗斯的市场份额构成的重大威胁,通过价格战打击美国页岩油一直是俄罗斯的国家战略。 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美俄之间的石油战争,当前美国股市债市都处于危急的状态,如果页岩油产业受到伤害,美国将可能陷入深度金融危机,不仅美国股市可能崩盘,美国债市也会受到巨大打击,由此而令美国经济受到重创。

                                 
【博览财经分析】看了下面这张“全球产油国的成本价”对比,另一个“阴谋论”就浮现出来了——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11%2F1583887132125233.jpg
其实,这次石油价格大战与其说是沙特发起的,还不如说是在俄罗斯引导下的结果,可以说俄罗斯这么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打击美国页岩油产业
俄罗斯抓住美国国内面临总统大选及疫情即将大爆发这个重要时间窗口,还美国在俄欧北溪二线建设问题上的一箭之仇,来重创美国油气在全球市场上对俄罗斯的市场份额构成的重大威胁,通过价格战打击美国页岩油一直是俄罗斯的国家战略。
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美俄之间的石油战争,当前美国股市债市都处于危急的状态,如果页岩油产业受到伤害,美国将可能陷入深度金融危机,不仅美国股市可能崩盘,美国债市也会受到巨大打击,由此而令美国经济受到重创
2014年油价大战时,俄罗斯经济还没有适应低油价,结果是不仅经济受到伤害,而且金融受到了巨大冲击,卢布大幅贬值,国家陷入巨大危机中,现在俄罗斯经济已经适应了低油价,金融稳定,在这个时候发起石油价格大战,倒逼美国页岩油破产:除了莫斯科和利雅得的关系外,油价暴跌还将令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承压,尽管许多生产商都很好地对冲了油价下跌的影响,但他们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俄罗斯和沙特。
摩根大通欧洲、中东和非洲油气研究主管表示,“这场危机表明,沙特不愿再为页岩油和其他生产商提供底部支撑。页岩油生产将进一步放缓。”
……
可以说俄罗斯此举对美是一箭封喉,接下来就静看美国会否“苟延残喘”了……
其实,油价对美国的影响远大于病毒——
从油气行业在GDP中的占比、及其为就业所做的贡献来看,原油对全球特别是美国经济“至关重要”,对市场来说,原油已经成为比新冠病毒更大的问题
美国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去年下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行业为对美国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0%。
在数据显示页岩油行业为美国提供了大约200个工作岗位之外,相关机构预计从2018年至2035年美国油气行业还将额外提供200万个就业机会。
因此,油价重挫将直接影响能源行业的生存,进而给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末日博士鲁比尼警告道,OPEC+减产谈判破裂促使沙特大打价格战,不仅报复了俄罗斯,而且直接打击了长期高负债经营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恐令其迅速破产清算,从而引发全美范围内的信贷危机与经济衰退。
考虑到油气行业在美国固定收益市场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信贷危机或许并非危言耸听。
专家指出,高杠杆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是固定收益市场的关键,“这个行业就像信贷的源头,尤其是高收益债券,因为它有大量的未偿债务。”
摩根资产管理亚洲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也表示,能源公司是美国高收益公司债券指数的最大组成部分,油价再跌下去恐将促使信用利差进一步走阔。
此外,除了固定收益市场外,油市大跌也会在美股引发连锁反应。
油价周一亚洲盘创下自海湾战争来最大单日跌幅的同时,美国股指期货也下跌5%并触发跌停板。
专家认为,布伦特原油如果维持跌势,那么美股标普500指数要想持续反弹几乎是不可能。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分析师认为,油价具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摩根士丹利预计,布兰特原油和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将在第二季度分别跌至每桶35美元和30美元,低于此前预期的57.50美元和52.50美元。
高盛甚至更悲观,将布兰特原油第二和第三季度油价预期下调至每桶30美元,此前预期分别为47和53美元;并称“油价可能会跌至接近每桶20美元的运营压力和现金成本水平。这一预期也得到了美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AliKhedery的认可,他预计2020年油价将达到20美元,称谈判破裂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高盛表示,OPEC与俄罗斯无疑从周末开始了价格战,这完全改变了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前景,同时考虑到新冠病毒疫情导致石油需求大幅降温,“这一次油市的预后甚至比2014年11月上一次价格战启动时更糟”。


                                 
                                           观察与思考
                 



俄沙石油大战,人类加速向科技时代狂奔的“血色残阳”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OPEC国家和页岩油行业的战争,就像是非洲草原上大象与豺狼之间的战斗,前者魁梧却笨重,后者势众且灵活。战斗谁输谁赢或许不好说,但从场面上来看,豺狼才是决定局势的关键因素。 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刺激下日新月异、还远远看不到技术进步边界的行业;一个未来十年新增产量占全球新增产量半壁江山、对市场影响举足轻重的行业;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譬如美联储加息过快导致大批企业融资成本激升而破产);将让市场对原油供给的预期始终处于过剩的忧虑中。无论是供给端横空出世的页岩油行业,还是需求端蓬勃发展的电动革命和全球经济能效水平的提高,都在证明着一件事情: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获得爆发式利用的石油,就如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煤炭一样,终将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迎来属于它的历史转折点。

                                 
【博览财经观察】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本周一突然暴跌至每桶近30美元,WTI原油一度下跌34%,直接导火索是俄罗斯与沙特的对抗、OPEC+同盟的瓦解,背景是对新冠病毒疫情冲击下全球需求收缩的巨大担忧。
那么,油价暴跌,俄沙死磕的根本原因,究竟是是什么呢?
对此,“云锋金融”指出: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获得爆发式利用的石油,就如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煤炭一样,终将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迎来属于它的历史转折点。
而笔者认为,眼下,俄罗斯与沙特等为了“日渐萎缩”的全球能源市场份额而大打出手,根本原因就在于,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减少了对矿物能源的依赖。而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家“矿物能源”藏家,都要赶着在“囤货不值一文”之前,尽快“变现”(其实这当中还有一位“隐身玩家”:大佬美)……
油价涨跌,究竟谁“说了算”?
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所有机构都对油价一致悲观,认为在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原油需求将一蹶不振,价格会长期在低位徘徊。结果油价却从2009年2月的低点39美元扶摇而上,快速回到了100美元。
2014年油价暴跌时,各路专家都信誓旦旦地说油价一定不会跌破800 美元,并从美国页岩油公司的成本线和OPEC国家的财政预算等全方位无死角的论证了这一判断。结果油价却一路俯冲到30美元以下,等所有机构都缄口结舌后才停下了脚步。
时至如今,油价的波动似乎更无逻辑可寻。
那么,油价的运行逻辑究竟是什么?
还有甚嚣尘上的美国页岩油,似乎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在短短几年内就将高高在上的OPEC产油国打得狼狈不堪。可事实上,直至今日,美国的原油产量也不到OPEC产油国的1/3。
那么为什么无论是绝对产量还是增量都更大的传统油气国,却再也无法掌握油价的话语权了呢?
按照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任何一种商品在中长期的价格涨跌都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石油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当然概莫例外。
然而石油与一般商品不同的是,作为全球定价的商品,石油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构成都极为复杂,同时还掺杂了库存因素,因此供需对价格的影响格外微妙。
以2014年6月至12月期间为例,短短半年间,原油价格暴跌49美元。在这腥风血雨过后的两年间,多篇学术论文试图用量化的方式测算这其中来自供给和需求的贡献。
根据学术界的研究结果,在2014年的那轮油价下跌中,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几乎一半一半
但无论是哪种影响,更重要的还是预期二字——
重要的不是当下的原油供给和当下的经济增长,而是市场对未来供给和需求趋势的预期,这种预期决定了油价的运行大方向。而在每个阶段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就构成了油价短期波动的理由。
为了说明“预期”对油价的影响程度,再举一例。
一直以来,人们把上世纪70-80年代的几次“石油危机”归结于OPEC的政治危机和产油中断。
但学术界在反复的争论和研究后,实质上推翻了这一结论——
石油危机中的油价暴涨,更多来源于对未来原油供应受冲击的预期,以及当时除中东外世界其他区域经济增长加速的预期。
这些预期使世界各国对原油库存的需求大大增加,从而带动油价大幅上涨。
譬如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油价从每桶不到3美元暴涨至13美元
然而事实上,发生在当年十月份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并没有涉及任何阿拉伯产油国,也没有任何油井被摧毁,战争发生在以色列、埃及和叙利亚——这三个国家没有一个是主要产油国。
那么当时油价为什么暴涨?除了OPEC在战争后为了对抗西方世界而多次宣布减产,导致市场对未来原油供给产生担忧之外,当时的全球经济步入加速周期,对原油需求增加且通胀抬头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佐证就是同期的其他大宗商品,譬如基础金属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上涨,而这些商品的供应并没有出问题
那么真正的原油供应冲击会造成多大的油价波动呢?
上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1980年9月底,伊拉克入侵伊朗,导致伊朗的油田设施遭受破坏,两伊的原油出口都受到严重影响
结果WTI油价从9月的36美元上涨至次年1月的38美元——是的,区区2美元而已
这是因为市场认为当时的原油供应中断是短暂而可控的,同时需求端的预期也并未变化。
通过以上解释和案例我们想说明的是两件事——
第一,对原油价格波动而言,预期比现实更重要
第二,尽管相比高频的原油供给数据来说,需求端的变动要缓慢和难以追踪得多,但从过去数个油价周期来看,原油价格的大趋势,都和全球原油需求变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市场对未来原油供给和需求究竟有着怎样的预期?
对供给的预期:为什么原油越采越多?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先看一张图。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11%2F1583887361791724.jpg
这是根据IEA每年公布的全球原油探明储量,除以当年的原油产量得出来的比例。
理论上说,这就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油矿可供开采的年数。按照能源行业的术语,叫做储采比(R/P ratio)。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来,尽管全球的原油产量每年都在递增,已经从1980年的6300万桶/天增加到2016年的9500万桶/天,但储采比不降反升,已经从石油危机后的30年稳步上行至50年
原油供给与其他大宗商品的核心区别——技术进步
储采比持续上升背后的原因,是过去三四十年中,能源行业从石油地质理论到勘探技术,一再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如果把时钟拨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焦石坝的页岩气可以进行商业化开采的。
从常规到非常规,从构造到地层再到岩性,从大型富油气构造到小型含油气田区,原油储量来源的不断丰富,是其区别于其他大宗商品供给的核心因素之一——无论是金矿还是铁矿,业界能做的主要是发现更多的矿藏,而非来源的多样化和开采技术的进步。所以铁矿永远是澳大利亚和南美居多,很难跳出一个全新的来源。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尽管原油探明储量一直在增加,但像中东油田这样开采成本低至个位数的“树上挂下来最低的果子”都摘的差不多了,这些年来新增的储量开采成本都很高,因此未来原油开采的边际成本会激增
然而很可惜,这个说法依然没有考虑到技术进步,这一左右了人类过去三十年生活的重要因素。
根据高盛的最新统计,如果自下而上将全球主要油田的开采成本进行加总,2009年以来的成本曲线如下图所示: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11%2F1583887370219292.jpg
可以看到,过去数年中,全球原油行业的成本曲线一直在向右下方移动,这说明技术进步正在以比过去快得多的速度改变着能源行业的成本结构
而这其中的核心变量就是——美国页岩油。
现在究竟是谁,决定了原油产量的边际成本?
原油供给与过去三十年的核心区别:“边际成本决定者”的改变
继续看图。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11%2F1583887383656372.jpg
上图源于一份很珍贵的历史资料,是BP石油公司在1951年发布的第一份石油行业报告。图中可以看到,在60年前,世界的石油产量格局与现在截然不同,美国才是最重要的产油国,比世界其他所有地区的产量总和还要多。
可到了2016年,美国的原油产量只占全球整体的13.4%OPEC国家则占到了42.7%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谁的产出占比大,谁就能掌握话语权,这是非常通俗易懂的道理,也是为什么在过去的三十多年内,OPEC一直牢牢把握着全球原油的定价权
尽管组织内部常有国家因为各种原因减产甚至停产,但作为老大哥的沙特都能平衡关系,保证OPEC的强大影响力。无论是盛极一时的北海油田,还是加拿大油砂、巴西深海石油的冲击,都未能改变这一局面。
然而事情正在起变化。
以此前几年的减产协议为例,就可以看出OPEC的影响力正在削弱。
OPEC和非OPEC石油出口国于2016年11月30日达成减产协议,协议有效期半年,减产配额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执行。
到了2017年2月底,协议执行率高达94%。如此高的执行率在OPEC减产历史上实属罕见,理论上说能提振投资者信心,对油价形成有力支撑
但结果是什么呢?没多久,美国页岩油企业动用钻机数量就已接近800台,比最低点时的317台翻了一倍多,石油产量增加了52万桶/日,重归900万桶/日的高水平。全球石油库存再创历史新高,石油价格在2017年3月中旬再次跌破50美元。
这就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页岩油可以如此快速的提升产量,让OPEC好不容易达成一致的减产计划成为一纸空谈?
以中石油的新疆风城油田项目为例,传统油田从勘探到稳产,至少要经历十年的时间,其中涉及到的建设工程量之大,绝非想快就可以快的起来的。
同时,由于传统油气项目在前期的勘探和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成本支出,因此在做出了艰难的开发决定后,后面的工序就只能按部就班的进行,很难停下脚步。
然而页岩油的横空出世完全改变了传统原油行业的开发节奏
一个典型的页岩油井,从勘探到开始产油只需要一年的时间。更可怕的是,由于页岩油井相对独立,前期沉没成本较小,因此企业可以随时根据当前的油价情况叫停或继续项目
这也是为什么油价一回暖,数以千计的页岩油井就可以在短短几周或几个月内迅速重新上线。这在传统油气项目中是无法想象的。
同时,由于美国页岩油行业由成百上千个企业组成,他们没有OPEC国家沉重的财政支出压力,还可以借助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随时进行再融资、油价对冲等行为。
例如2016年下半年油价反弹,以先锋自然资源企业(PXD)为代表的页岩油企业龙头就立刻将2017年的产量对冲比例从50%提升至75%,造成了当时的油价曲线平坦化,甚至出现远期贴水(WTI原油期货远期交割的价格低于近期交割的价格)。
因此,OPEC国家和页岩油行业的战争,就像是非洲草原上大象与豺狼之间的战斗,前者魁梧却笨重,后者势众且灵活。战斗谁输谁赢或许不好说,但从场面上来看,豺狼才是决定局势的关键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从2015年起,就将边际成本决定者(Swing Player)的称号,从OPEC国家移给了美国页岩油行业。
原油供给的未来预期:页岩油企业的底线在哪里
既然美国页岩油行业在最近两年充当了Swing Player的角色,那么抛开中东可能发生的地缘政治黑天鹅不谈,原油供给的未来预期就取决于页岩油行业的产量变化。
时常有机构拿页岩油井的衰减速度来论证这个行业的发展瓶颈,然而这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有多快,让我们从两张图中窥见一二。
一张是以美国核心页岩油产区Bakken为例的产油曲线变化。可以看到一个典型油井在投入产油后前几个月的产油量。这一数字在五年内提升了至少30%。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11%2F1583887399100704.jpg
另一张是高盛对页岩油盈亏平衡点的统计和预测,已经从2013年的70美元一路下滑到了目前的50美元,并会在开采技术进步、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未来三年继续压缩至45美元以下。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uploader%2Fuploadfile%2Fimage%2F20200311%2F1583887408570138.jpg
行文至此,油价长期低迷的原因至少揭开了一半——
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刺激下日新月异、还远远看不到技术进步边界的行业;
一个未来十年新增产量占全球新增产量半壁江山、对市场影响举足轻重的行业;
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譬如美联储加息过快导致大批企业融资成本激升而破产);
将让市场对原油供给的预期始终处于过剩的忧虑中
对需求的预期:为什么经济复苏了,能源需求起不来?
看完供给,让我们回过头来检视需求。
虽然前两年,全球经济的复苏看似正在路上,但让能源行业的投资者颇感困惑的是,能源需求这次似乎并没有跟上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一个著名的“末日”预测。
1866年英国人Jevons发表论文,提出了“煤炭枯竭论”,认为英国煤炭的储量是有限的,因此如果煤炭消费和人口同步增长,煤炭会在1960年左右陷入枯竭。
这个理论一经发表,就在英国社会引发了热烈讨论。但回头来看,这个理论显然是杞人忧天了。因为几十年后,煤炭的地位就被石油取代,再没有人关心煤炭是否会坐吃山空。
那么石油的需求是否也会有被取代的可能呢?从表面上看,石油和煤炭有云泥之别,由石油衍生出来的各种商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远非当年的煤炭可以比拟。但如果分项来看,担忧也并非空穴来风。
目前来自交通部门的需求占据了石油总需求的一半,因此交通工具对燃料的需求变化,对石油需求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因素。
然而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正在对这一需求发起冲击。
已经没有人怀疑电动车会逐渐走向普及的趋势,问题只是快慢而已。根据BP的预测,2035年电动汽车数量将超过1亿辆,占到全球车辆总量的6%,由此减少的石油需求大概相当于目前汽车对石油需求量的1/10。
而随着电池组成本的快速下降和各国政府大力推进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动汽车蚕食传统汽车份额的速度只会比预期中来得更快。沃尔沃就宣布从2019年开始针对每一款车型分别推出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和48伏轻混动三种版本,正式迈入电气化的新阶段。
电动汽车还不是石油需求最可怕的“敌人”,数字革命才是
从提高燃料效率的自动驾驶技术,到减少自驾车需求的共享汽车和拼车软件,这些技术进步在近些年来纷纷崭露头角,并将持续减少交通部门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当然,这些技术也是“双刃剑”,自动驾驶技术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成为司机,而每个司机可能会驾驶更长的路,而共享汽车也会在降低人们出行成本的同时,刺激出行需求。
根据BP的最新展望,如果数字革命得以快速发展,20年后车用石油需求可能会较目前下降10%,而非基准情景中的上升20%;如果再叠加超预期的电动车普及率,届时车用石油需求更可能会下降30%
而比交通部门更棘手的是,一夜间,似乎全球GDP的增长都越来越不依赖于能源了
这背后的原因很多,包括以OECD为首的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能源效率,以及中国在向第三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对能源的依赖度快速下降。
1995-2015年期间,全球的能源消费年均增速2.2%,而根据美国能源署(EIA)的预计,未来20年间这一年均增速将下降至1.3%。
也就是说,尽管未来20年全球GDP还会翻一番,但能源需求只会增加30%
对于石油来说,更坏的消息是,就算是这30%的需求增长,也和石油的关系也不大了
未来的能源需求增长将更多转移至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上。
石油虽然仍是能源中的定海神针,但论边际的需求增量,其重要性将持续下降。
这一点获得了全球主要能源研究机构和能源企业的一致认同,它们对未来20年间能源需求增长贡献的预期基本一致。
高盛的预测更加悲观。2011-2016年,全球的原油需求年均增速是1.6%,到2020年,这一增速会降至1.2%,并继续下降,到2030年仅剩0.4%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石油的时代或许真的要过去了。
总结:油价困局,是人类向技术时代发展的加速度
在能源的“末日预测”领域,对石油资源枯竭的警告从来就不绝于耳。
2015年IMF发表的报告运用了2009年之前大量的历史数据,试图证明地理条件的约束将战胜技术的进步,让油价在未来20年间翻番
然而类似这样的报告,显然还是低估了人类科技进步的加速度。
无论是供给端横空出世的页岩油行业,还是需求端蓬勃发展的电动革命和全球经济能效水平的提高,都在证明着一件事情:
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获得爆发式利用的石油,就如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煤炭一样,终将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迎来属于它的历史转折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3-28 18:37 , Processed in 0.163221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