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局部经济繁荣背后有着极凶险的暗流涌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4 08: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局部经济繁荣背后有着极凶险的暗流涌动》:近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集体暴涨。如铁矿石价格创下8年来的新高,所有化工材料的价格几乎都是翻倍式增长。此外,煤炭价格在今年4月低点至今,已经上涨60%。玻璃的价格也是差不多翻倍。

所以,最近这半年,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价格都在疯涨,导致所有原材料价格都在暴涨。这是非常异常的。

很多人说煤炭价格飞涨是因为打击澳大利亚,但实际上我们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只占总比例的3%。而铁矿石虽然主要是从澳大利亚进口,有67%的铁矿石是从澳大利亚进口,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在铁矿石上打击澳大利亚,今年进口铁矿石数量甚至还在快速增长。




                           catbg01.gif                  热点聚焦
catbg02.gif                  



面对第四次危机 2021中国面临诸多策略改变                 
【研究员】:wh
疫情期间,在货币之水的冲击下,相较于与生活用品有关的商品通胀、与生产资料有关的商品通缩,以房地产、股票为标志的核心资产价格却保持坚挺甚至上涨。从全球范围内来说,贫富分化也愈来愈大。这个问题很现实,实际上很深刻。我为什么不看好民主党拜登,因为他们坚持的是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就等于市场经济加民主政治。

                                 

1609314719657903.jpg

【博览财经特稿】2020年,发生了太多黑天鹅。年初疫情大爆发,随后又经历了美股连续熔断、原油价格负数的活久见,就在我们以为全球资产价格要暴跌的时候,整个金融市场又走出了漂亮的V型反弹。到今天,茅台股价、新能源汽车、比特币、部分核心区域的房产价格等,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2021年会和2020年有什么不同之处,如何理解有关部门强调对平台经济的管控,以及普通人如何做好投资理财等现实问题,功夫财经特意专访了福卡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王德培老师。

2021年全球经济展望

从大的结构上说,中美之间无论是民主党掌权还是共和党掌权,都不可能有根本性的转变。

这件事情当年在奥巴马的时候就已经明确说了,中美之间有一个战略的生存空间挤压。拜登上台,可能明面上平缓一下,但是大的结构上改变不了。我们只要坚持一条,就是贸易上的礼尚往来和政治上的公平公正,那大的格局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除非美国的鹰派突然搞一些幺蛾子。

我去年写了一本书《中国经济2020》,那本书的副标题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年以来的变化,比如疫情横行、全球经济的乱套等等,不幸被我们言中了。我今年的新书《中国经济2021》,副标题是开启复式时代。

早在2018年年初,我就已正式提出第四次金融危机已爆发的论断,而这次的危机不同于以往,这次的危机是涵盖方方面面,复杂性超越以往的一场复式大危机,本质上是对市场经济过度、政府超发货币、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偏离的集中清算。

自2008年第三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应对危机,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展开了量化宽松大比拼,全球零利率、负利率成为常态。为什么印钱?因为这是避免社会崩塌最简便的办法,我在后面会详细谈一下。

而为什么说全球在量化宽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还没有达到危机的临界点?我认为,2021年也很难说是债务危机,债务危机可能要伴随其他事情的叠加,发酵以后它可能才会爆发。但即便在2021年不爆发,它也只是把危机往后挪,饮鸩止渴。

客观冷静地说,危机有的时候是无法回避的。微观上讲,企业的起起伏伏,也是无法回避的。当市场要往下掉的时候,不管是国企、外企,还是民企,都面临一个生存问题。而处理关于国企的债务问题,反而会加速推动我们国企混改的历史步伐。

1609314736122121.jpg

关于地方债务,现在中央政府的态度很鲜明,继续举债如果不达标的话,坚决遏制,那么以往的债务怎么偿还?偿还不了的话,怎么谈信用?事实上,在一些很市场经济典型的国家,比如底特律,它早就破产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市场化、中国的法制都将在债务危机的推动下,走上新的历史阶段。

不安分的产业政策

所谓的补贴政策,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些部门的手不安分,习惯在民营企业的怀里乱摸,这也是玩笑话,但从检验效果来看,所谓的政策补贴效果并不好。

我认为要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能走所谓的补贴之路。如果认为燃油车不好,那实际上可以加大燃油车的税收,比如说污染税之类的力度再大一点,其他的市场竞争你放开。

但是也有一些处于灰色地带的车,比如混动车,电动的权重很小,燃油的权重很大,那这究竟是新能源车还是啥?需要提前把方向和规则讲清楚。现在财政的钱很金贵,不应该用在这些方面。

另外所谓的新能源汽车,真是省油的灯吗?也不见得。好多打着新能源名义的公司,被赋予了许多金融企业的功能,所谓的A轮融资C轮融资等等,我们在共享单车、长租公寓里面已经有深刻的教训了,不应该再蔓延到我们新能源汽车行业上。

1609314749410028.jpg

创新是好事,但是有关部门在某一些市场行为的规制上,也需要先行。比如P2P这件事,美国也有,但他们预先就做了或者及时做了一些规定,比如说要在网络上借款的话,夫妻两个年收入不到20万是不行的,而且也不能借款超过百万,现在规矩是越来越紧、越来越细。

那么我们这里呢,有的时候往往是要么什么规矩也没有,要么是乱了以后就收得太紧。实际上,如果有关部门作为到位的话,干嘛彻底的放?在放的过程中有没有规矩?可不可以带着刹车往前走等等,不能让社会形成后果了,才证明这件事是不对的,最后倒霉的还是参与的老百姓。

量化宽松对中产和穷人的影响

疫情期间,在货币之水的冲击下,相较于与生活用品有关的商品通胀、与生产资料有关的商品通缩,以房地产、股票为标志的核心资产价格却保持坚挺甚至上涨。从全球范围内来说,贫富分化也愈来愈大。

这个问题很现实,实际上很深刻。我为什么不看好民主党拜登,因为他们坚持的是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就等于市场经济加民主政治。

1609314763380787.jpg

市场经济经过300年,它所谓的要素优化配置,配置到最后,是让那些富人的财富越来越多,广大底层或是中底层的就业者被配置出局了。

这件事情上,也揭示了当下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一个大割裂。我们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战争是政治的最高形态。

现在经济上是全球化,一些大型的跨国企业,在全球优化它的资源配置,拿了利润的高地,获取了成本的洼地,但是与经济相匹配的政治并没有全球化。

说到这,你说特朗普傻不傻,还在国与国之间吵架,吵什么吵,应该联合起来,针对那些全球超垄断的企业想办法,怎么样让它们做到财务报表方方面面的透明,而不是在孤岛上注册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赚钱,货币又存到北欧的什么银行里面去。

1609314773183185.jpg

在一定意义上,穷人面对分化是没有办法的,穷人只能等待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

实际上,政府为了避免伤筋动骨的改革,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印钞。那么大洪水来了以后,诺亚方舟在哪里?我讲一个大的方向,诺亚方舟主要是资产,货币多了以后资产价格就上来了。

对于中产来说,我实事求是地讲,赚快钱的时代,已经翻过去了,许多中产阶级不认账不甘心,也没办法。中产阶级是靠劳动致富的人,我认为在这个时代,首先要投资自己,投资自己的大脑、健康和消费。中产阶级手里的几十万几百万,并不是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决定因素。

银行理财产品过去收益四五个百分点,现在已经跌到了一两个百分点了。有一些打工者就几万、几十万,我开玩笑讲一句话,吃好、穿好、用好、玩好、一路走好就算了。

要想翻身,得投资自己的认知,否则一辈子守着那一点钱,也没过好。特别是我们一些老同志,你们不花,小辈也不会理解,钱毛的太厉害了,对不对。

中国经济的希望在南方?

中国经济的南北差异、变化与差距,是多年来的热门话题。最近又被提出来,是因为前三季度中国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仅有一座北方城市(北京)。

客观来说,南方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似乎是一个趋势了,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市场经济,一个是国泰民安。先说国泰民安,在国泰民安的背景下,哪里宜居,人就爱往哪里去。比如海南岛就生活着很多东北的人,为什么?因为在东北全年至少有一个季度,人类是无法在户外活动的。

早年中国处于动荡的时期没办法,那会要闯关东,由于东三省常年未开发,形成了很肥沃的黑土,但是当这种事情结束以后,就不需要避战乱了。

另外一个是市场经济,户籍制实际上也名存实亡了。过去有粮票之类的,把居民锁在居住的地方。现在市场经济,全都放开了,有钱就是想到哪居住就去哪居住,你可以去三亚买房,也可以去深圳买房。

还有一点,和南方相比,北方的市场经济文化发展得慢了一些,北方在上个世纪更多是靠近政治中心,它对市场经济不见得是一个好事情。

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在哪座城市生活,不见得全都是因为经济因素,年轻人还有住房问题、婚姻问题、育儿问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大的方向是孔雀东南飞,但是个人也需要根据个人的条件做出判断。(来源:功夫财经(kongfuf) 作者:王德培)



                                 
                                           政经观察
                 



局部经济繁荣背后有着极凶险的暗流涌动                 
【研究员】:wh
这使得在中国11月出口数据爆炸式增长的背后,是我们外贸企业“赚了产能不赚钱”,甚至在“赔本赚吆喝。”这是一场西方大资本利益集团,针对中国制造业的一次“毒奶”行动。这是美联储在逼迫我们跟随其进行大放水,重演2008年的“救美国”,把通胀压力转移到我们身上,并试图让我们资产价格出现泡沫化危机。

                                 

1609146064243729.jpg

【博览财经特稿】在今年疫情肆虐全球经济的情况下,中国11月出口数据却出现异常繁荣的景象。据海关数据显示,11月出口数据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大涨21.1%。

1609146075564768.jpg

而在世界经济遭受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中国出口数据却出现这样爆炸式增长,实际上是十分异常的。

在这样局部经济繁荣的背后,却是有着极为凶险的暗流正在涌动,华尔街资本正在联合国际炒家,利用美联储无限量化宽松提供的超低利率环境,来对大宗商品进行炒作,导致原材料价格暴涨,与此同时借助中美利差高企,来进一步推升人民币汇率升值。

这使得在中国11月出口数据爆炸式增长的背后,是我们外贸企业“赚了产能不赚钱”,甚至在“赔本赚吆喝。”

这是一场西方大资本利益集团,针对中国制造业的一次“毒奶”行动。这是美联储在逼迫我们跟随其进行大放水,重演2008年的“救美国”,把通胀压力转移到我们身上,并试图让我们资产价格出现泡沫化危机。

我们必须顶住压力,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不跟随美联储大放水。这就是双方经济博弈的核心。这是一场史诗级经济博弈。

原材料价格暴涨

近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集体暴涨。如铁矿石价格创下8年来的新高,所有化工材料的价格几乎都是翻倍式增长。此外,煤炭价格在今年4月低点至今,已经上涨60%。玻璃的价格也是差不多翻倍。

所以,最近这半年,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价格都在疯涨,导致所有原材料价格都在暴涨。这是非常异常的。

很多人说煤炭价格飞涨是因为打击澳大利亚,但实际上我们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只占总比例的3%。而铁矿石虽然主要是从澳大利亚进口,有67%的铁矿石是从澳大利亚进口,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在铁矿石上打击澳大利亚,今年进口铁矿石数量甚至还在快速增长。

所以,当前所有原材料价格暴涨,很明显跟澳大利亚没啥关系,澳大利亚这样的小角色是掀不起这么大的风浪。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掀起如此巨大的金融风浪,那就是华尔街。

也许你会问,世界上最大的4个铁矿石企业,有3个是澳大利亚。那么理论上澳大利亚应该掌握铁矿石价格话语权,为何说铁矿石价格暴涨跟澳大利亚无关呢?

原因很简单。因澳大利亚这些铁矿石企业,包括世界大多数原材料开采商,都是华尔街资本占据大部分股份。

我们来看一组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下图是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日本等世界矿业公司巨头的美国机构持股比例。

1609146089109697.jpg

可以看到,包括力拓集团、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美国华尔街资本的持股比例都超过20%,甚至达到46%!

而力拓集团、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就是世界前三大铁矿石生产商。这三家企业,占据世界将近50%的铁矿石市场份额。而他们背后真正控制方,就是美国华尔街。

在上世纪,华尔街通过加息制造局部经济危机,先后收割南美洲、日本、亚洲,这也使得美国在这样数次经济危机里,大肆用白菜价抄底一些资源输出国的资产。

通过这样数十年布局,实际上全球主要矿业公司,基本都是由华尔街占据主要股份,等于是被华尔街资本间接控制。

虽然说这些华尔街资本也不是完全铁板一块,平时并不会互相通气联合做什么事情。但碰上今年这样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面对美国无所不用其极想要收割我们的时候。这些华尔街资本还是联合起来了。

可以很显而易见的看到,华尔街资本一方面控制了世界主要矿业公司,等于掌握了开采源,另外一方面华尔街资本还能够联合国际炒家,还有着美联储无限印钞大放水所带来的极低利率环境,这使得华尔街资本才有可能联合各方对当前大宗商品大肆炒作,导致几乎所有原材料暴涨。

这不是只有铁矿石或者煤炭价格暴涨,是几乎所有原材料价格都在暴涨。能做到这一幕的,世界上只有华尔街背后掌控西方国家的大资本利益集团。

暴涨之下的紧缩

一个制造业产业链里,原材料价格决定了上游制造成本,原材料价格暴涨,会让中下游制造业的成本迅速提高。

正常来说原材料价格暴涨,会让整个产业链价格提升,也就是最终工业出厂价格指数(PPI)会上升。但实际上,中国11月PPI数据仍然在低位徘徊。

1609146103410250.jpg

这说明一方面是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一方面是下游实际成品价格提不上去,这使得夹在中间的制造业利润被大幅度挤压。

而之所以下游实际成品价格提不上去,是当前CPI数据因央行的持续收水,也处于下降通道。11月CPI数据,甚至创下11年来的最低值。

1609146112749181.jpg

也就是说,11月CPI数据和PPI数据,都是同比下降。按照美林时钟对经济周期的定义方法,我们当前处于衰退期,已经是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然而,在通货紧缩的衰退期,大宗商品价格是暴跌才对。结果现在大宗商品价格却在暴涨。

也就是说,当前经济出现极其矛盾的情况:一方面是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显示经济正处于“过热”状态。一方面是CPI和PPI数据持续下跌,显示经济正处于“衰退”状态。

这是完全矛盾的情况,导致这种异常情况出现,是当前经济周期规律已经完全紊乱,也就是美林时钟已经不起作用了。这是为什么呢?

美联储扰乱世界经济

今年3月,全球金融市场集体崩盘暴跌,美股一度暴跌35%,欧洲股市一度暴跌40%,就连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也一度暴跌12%。

当时美联储为了救市,已经一口气把利率降至0,但也阻止不了市场暴跌,不得已之下,美联储只能启动“无限量化宽松”。在短短一个月里,把资产负债表从4万亿,一口气扩大到7万亿,翻了将近一倍。

这意味着,美联储在一个月里,印了3万亿美元的基础钞票,这比美国过去十几年加起来的印钞总和还要多。而且这还是基础货币,如果算上货币乘数的话,实际流通到市场里的美元数量更多。在如此汹涌的美元潮下,一度崩盘的全球金融市场被起死回生。

但因美元一下子印太多了,美联储不但没有趁这个机会刺破泡沫让经济重新获得增长空间,反而利用无限印钞,硬生生把这场世界经济危机给延后了,并且还吹出更大的泡沫。

美股在过去半年里,几乎从3月低点翻倍涨,把过去要用5年的涨幅,在半年时间里就完成,并且还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人类在这场历史性的资产泡沫大狂欢里,越发奔向了一条注定财富毁灭的不归路。因为美联储这种“劫贫济富”的无限印钞行为,让美国最富有的1%人群的财富在过去半年里暴增,但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却因为疫情肆虐,不但没有增长,甚至还在下降,贫富差距越发严重。

美联储的无限印钞,救的只是富人,是很不负责任的。而且这种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也导致当前世界经济周期紊乱。

但跟美联储这种不负责任行为相对应是,中国央行在5月开始,就悄然收紧了资金面,而且我们是当前世界上唯一还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没有像欧美等发达国家实行0利率甚至负利率,也没有进行量化宽松这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不负责任行为。

然而,这也给我们带来比较大的压力。美联储一直在逼迫我们跟2008年一样,跟随美联储大放水。这就是这场史诗级经济博弈的最核心内容。

我们坚持不大水漫灌

在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前,可以来看看2008年发生什么事情。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也一口气降息10次,把利率一口气从5%降至为0,并且启动量化宽松,让美联储可以直接印钞购买国债。这样才把在次贷危机中濒临崩溃的美国金融市场给救活了起来。

当时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就好比是已病入膏肓的病人,已经心脏急停休克,美联储连续降息10次,相当于给美国金融资本市场做了10次心脏起搏,才把美国救活过来。

但美国并没有因此恢复健康,因为依靠量化宽松来挽救经济的行为,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这导致美国开始在举债扩张的不归路上狂奔。

2007年美联储的国债总额还只有9万亿美元,但现在美联储的国债总额已经高达27万亿美元,涨了3倍。负债总额越高,就越发制约美联储无力去加息,因为一加息就会死。

这是一条只能蒙头走到死的不归路。但美联储还有一个无赖的大招,那就是利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优势,来把这样海量印钞带来的巨大通胀压力,给转移到世界其他国家身上去。

怎么做呢?炒作大宗商品价格。

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美联储开启大放水,这使得大宗商品和黄金价格一路猛涨。

当时也是跟现在一样,所有原材料都在暴涨。当所有原材料价格都在暴涨的时候,就逼着世界其他制造业大国,不得不跟着美联储降息大放水。

因为只有这样,消费端的消费者们手里才有钱去购买成本大幅度提高的商品,换句话说,只要其他制造业国家,跟着美联储的大放水,那么美联储的通胀压力,就可以转移到世界其他国家身上。

而如果其他国家敢不跟着美联储大放水,巨大的升值压力就会蚕食其国内制造业利润,造成其他国家制造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的局面。

如果消费端因自己央行不大放水而进入通货紧缩情况,那么再加上生产端原材料价格暴涨,就会让企业面临巨大的亏损压力。

所以,基本上说,只要美联储大放水,世界其他国家迫于压力就不得不也跟着大放水。而那时基于“救美国就是救自己”这种想法,中国在2009年也跟着开始大放水。这使中国从2009年开始,房价开始暴涨,并且经历一轮通胀快速上涨的经济过热周期。

当时中国这样做带来不少弊端,也错过一次经济转型的绝佳机会。房价的暴涨,也一定程度上透支绑架中国的经济。

而在今年,美联储想要故技重施,利用无限量化宽松,再借助大宗商品炒作,推高全球原材料价格。这实际上就是逼迫中国跟着美联储大放水,这样一来,美国就能把通胀压力转移到中国身上,在中国身上制造资产价格泡沫。

如此,中国很可能出现日本90年代泡沫破裂的一幕,只要中国跟着美联储大放水,就一定会出现资产价格泡沫,再加上原材料价格暴涨,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个时候,本来一直在做多持续买入国内金融筹码的海外热钱,就会在我们资产泡沫最严重的时候,釜底抽薪,反手做空。那么我们的资产价格泡沫就会破灭,从而被华尔街大资本集团给收割走大量的财富。这才是当前美国最险恶的用心。

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要顶住压力,不能跟随美联储大放水。

幸好,有了2008年经验教训,中国很明显已经意识到美国的险恶用心。由于今年疫情爆发,年初为了应对疫情,中国放了不少水到经济里,这使2018年去杠杆好不容易稳住的宏观杠杆率再次激增。

所以,在下半年中国经济复苏后,就迅速进入到悄然持续收紧资金面的过程。这体现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

1609146146246633.jpg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月底见底后,就一直在持续上升,从2.5%一路上涨到3.3%,其实说白了就是“钱变贵了”。这个也能体现在,余额宝和微信零钱通这样的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上升。

如从下图可以看到,余额宝的货币基金年收益率从5月初最低的1.5%,已经持续上升到2.59%。

1609146170374742.jpg

这种可以随存随取的货币基金,流动性很好的品种,有2.59%的年收益率已经算很高了。一些大银行的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2.25%,都还没有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高。

这会带来什么结果?就是中小银行的吸储能力变弱。因连余额宝的年收益率都这么高,谁愿意把钱存在银行?

这使一些中小银行为了吸储,不得不提高其一些存款产品的年收益率。等于是“变相加息”。这一切,都是过去半年央行悄然收紧资金面,所带来的结果。而中国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当前宏观杠杆率太高。

1609146181122815.jpg

如上图所示,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在2018年去杠杆后,一度被遏止住快速上涨的势头。

但今年一季度,因疫情爆发,不得不大放水进行应对,这使中国宏观杠杆率在一季度后出现快速上升的势头,一口气从250%上升到了280%。

而近日经济工作会议里,有特别强调,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由于当前宏观杠杆率上涨势头比较快,要稳杠杆,实际上就意味着要去杠杆。

因2018年那么大力度去杠杆,最后的结果也只是勉强遏制住宏观杠杆率快速上升的势头,让其不增不减。所以现在如果要稳住宏观杠杆率不快速上升,就必须收紧资金面。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要顶着这么巨大的压力,不跟随美联储进行大放水。因为如果跟着美联储大放水,就会中了美国的“毒计”,被他们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到时候宏观杠杆率也会快速上升,从而放大中国经济危机风险,到时一旦美联储趁着中国资产价格泡沫化最严重的时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下子进入到加息周期,资产价格泡沫就有可能先于美股破灭。

说白了,这是美联储明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也要把我们拖下水,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借助收割我们财富,来帮助他们自己度过危机。所以,无论如何也要顶住压力,不给美联储把中国拖下水的机会。

但很显然,中国坚持不大放水的压力是很大的。这个压力源于美联储大放水的汹涌美元潮。

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只要中国坚持不大放水,就会导致人民币出现大幅度升值,并且会出现消费端通缩,生产端通胀的冰火两重天局面,这意味着我们的整个制造业都会面临比较大的利润压力。

巨大压力

回到列举的现象:原材料价格暴涨,但11月CPI和PPI却是下降。这样矛盾异常现象,背后的根源来自美联储和中国央行,这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采取完全相反的货币政策。

原材料暴涨的根源是由于美联储疯狂印钞,所导致华尔街大资本联合炒作大宗商品价格。而中国CPI和PPI同比下降,则是因近半年央行没有跟随美联储大放水,反而悄然小幅收紧资金面。

但中国这样做,压力其实也很大。首当其冲的就是,由于中国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和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利差比较大。

1609146200386583.jpg

而在今年1月时候,中美利差只有0.7%。而当前高达2.3%~2.5%的中美利差,持续处于历史高位,这使源源不断的海外热钱涌入进来中国国债市场。

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外资一共购买了9000亿的中国国债,创下历史新高。在今年前,外资一共持有中国国债总规模也就是2万亿。

等于外资今年买的中国国债,相当于过去十几年购买的一半,一年顶的上好几年。而这些外资进来购买中国国债,基本都是拿着美联储无限放水的“便宜”美元,来进来吃中美高额利差,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无风险的稳定收益。

因中国控制住疫情,整体经济稳定复苏,而且还是今年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使相比购买欧洲那些负利率国债,或美国不到1%的国债,再加上当前美股持续处于历史高位泡沫巨大,黄金价格也已疯涨过一波,大宗商品价格也爆炒起来了。

这使得中美之间巨大的利差,对这些追求在“乱世中”配置点低风险收益资产的国际大资金来说,就十分有诱惑力。

但源源不断涌入的热钱,就会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巨大的压力。这才使近半年,人民币一口气升值近10%,中间几乎没有任何回调。

1609146215818483.jpg

这是十分异常的走势,并不多见。所以,只要中国不跟随美联储大放水,那么只要美联储不主动收回放出去的海量货币,那么中美间利差就下不去,这就意味着海外那些便宜美元,就仍会源源不断涌入中国国债市场。

这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而人民币的升值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有利于进口,可以用同样人民币购买更多海外资产。坏处是利空出口,会给外贸出口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再加上当前原材料暴涨,才会出现类似针对中国制造业的“毒奶”现象,让我们出现“赚了产能不赚钱”,甚至在“赔本赚吆喝”的情况出现。

举个例子:一个外贸出口企业,半年前用7.0的汇率去跟客户谈价格,准备出口一批价值100万美元的商品。按当时7.0的汇率,这个外贸出口企业预计自己可以拿到700万人民币货款,而他的生产成本是650万,本来可以净赚50万人民币。因正常外贸的回款周期是半年左右,这家企业没有提前锁汇。

结果半年后,人民币汇率升值到了6.5,这个外贸出口企业跟国外企业借款,拿到了100万美元,但这个时候转回国内却只有650万元了,跟其成本刚好持平,等于说这个外贸出口企业白忙活了这半年。

假如这个外贸出口企业成本控制得不是太好,甚至因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导致其生产成本提高到680万元,这时外贸出口企业就会出现“赔本赚吆喝”的情况。

也许你会问,既然成本上升了,那么可以开始以现在的汇率价格,去跟国外企业去提价呀。

我们国内还会因央行持续收水,再加上消费者信心不足,导致CPI和PPI数据双降。但既然现在出口数据这么好,那么应该是卖方市场,怎么会提不动价格呢?这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原因。

提不动的价格

11月出口数据爆炸式增长,最大问题在,这并非一个自然的可持续现象,而只是因疫情特殊原因,一些海外制造业停工停产,而不得不把订单临时转移到我国国内。

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同时也是唯一把疫情控制住的主要经济体,只有我们的制造业是不受疫情影响。

所以,11月出口数据爆炸式增长有两个原因:1、医疗用品和设备需求飙涨。2、海外制造业产能临时转移。

这实际上是全世界在疫情冲击下,他们自己国内的制造业出现混乱,而不得不增大对我们的订单需求。

但这种因疫情临时增加的特殊需求,也必然会随着疫情结束而结束。甚至因本次疫情对其他国家的制造业伤害太大,这使其他国家在疫情结束后,不会坐视他们自己国家的制造业被中国的制造业完成“永久性替代”。

这使明年疫情结束后,拜登上任后,有很大的概率不会结束跟我们贸易争端,反而会扩大贸易争端。

这使得当前出口数据爆炸式增长,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让中国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甚至会让很多厂家被当前的“虚假繁荣”所蒙蔽,盲目的扩大投资上产能,结果一旦明年这个潮水褪去,今年扩大的产能,很容易就会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这是真正意义上针对中国制造业的毒奶。也就是说,当前外贸出口企业面临雪花般飘落的海量订单,这带来的不是丰厚的利润,而是涂满蜂蜜的“毒奶”。

而如果外贸出口企业想要跟国外厂家提价,却提不动。原因有几个:

1、制造业存在制造规模的边际成本。也就是一旦停工,不管是工人成本、设备折旧成本、设备启动成本,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正常说,制造业企业,都会想方设法来维持开工,哪怕没赚钱,甚至亏一点钱,也得维持开工,不会轻易停工停产,否则损失更大。

2、外贸企业存在维系客户资源的需要。当前全球整体消费需求是受疫情影响下降的,还远没有到复苏的时候。目前国内出口繁荣,只是海外订单临时转移进来的“局部繁荣”。这使实际产能还是过剩的。

如果加价,那么海外客户可能就跑到其他企业去了,甚至可能永久失去老客户。除非国内企业能团结一致联合加价,才有可能提的动价格。但这还面临一个最重要问题,当前海运价格太高。

3、集装箱一箱难求。当前国内的进出口数据是冰火两重天。出口数据因为疫情特殊需要,出现爆炸式增长。但进口数据则显得比较萎靡不振。

而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这使每天都有海量的集装箱从港口进出。

但因出口太好,进口太差。导致出现,集装箱满载从这里出去,却要空箱子从国外回来。而在以前进出口数据平衡时,集装箱是满载出去,满载回来。

现在这样满载出去,空载回来,必然会提高货运成本。所以最近几个月,集装箱海运价格也是在疯涨。从下图就知道了。

1609146237644407.jpg

这个代表集装箱价格指数,从年初只有800,到现在已经飙涨突破1400,这是集装箱价格指数历史上第一次站上1400大关,已经涨了75%。

集装箱价格的暴涨,会直接压制国内外贸出口企业的加价能力。因如果算上运费,一些出口企业的出口价格,很可能就跟其他国家本地企业的价格比较接近。

如果再加价,那么其他国家这些企业,还不如选择自己国家,或者附近国家来购买商品。

再加上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也大幅度削弱这些外贸出口企业的对外议价能力。因人民币升值,等于变相提高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成本,降低了产品竞争力。

这多方面因素叠加,就导致,虽然原材料价格暴涨,但跟国外厂商提价却有点提不动的情况。并且,由于出口数据爆炸式增长,企业完成出口后,收到美元有转回国内的结汇需求,这使出口数据越好,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反而越大。

本来人民币升值应该利空出口,但因疫情这个百年难遇的历史事件,导致当前出口数据居然顶着人民币升值,而出现爆炸式增长。这才让这场国际大资本有预谋的这场“毒奶”行动,才成为了可能。

可能很多人看完这篇文章会比较悲观,担忧中国在这场史诗级的经济博弈里能否胜出。实际上,虽然美国当前优势很多,包括几十年沉淀下来的全球金融资本优势,还有美元霸权这个根基。而美国自己由于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没有去尝试着解决危机,而只是一路催生出更大、再更大的资产泡沫,这使美国也面临很多致命的问题。美国这些致命问题,也是中国逆转取胜的机会。所以,在这场史诗级经济博弈里,中国和美国各自都有关键的“胜负手”。(来源:大白话时事(ID:dabai-zx) 作者:星话大白)



                        

与经济衰退有着密切联系 中国能否破解“摩天大楼诅咒”                 
【研究员】:wh
中国过去二十年里兴建高楼,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地方。《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中国不少城市为了刺激企业投资摩天大楼,不仅在土地出让上往往列明该地块建筑不得低于固定高度,还会‘配送’住宅土地;有的还会列明,建筑物超过300米的,150米以上部分不计土地出让价款。这些行政优惠使得原本不划算的摩天大楼投资,突然之间看起来变得划算。”

                                 

1609233253670085.jpg

【博览财经特稿】“摩天大楼最大的用处是什么?带动经济发展,抬升地价,美化城市形象?都不是。摩天大楼最大的用处是,判断当天的空气雾霾能见度。”这是天津人对当地117大厦的调侃。

根据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的研究报告,截至2020年9月,中国共有“未完成”和“暂停施工”的摩天大楼81幢,共有66幢楼“烂尾”。

作为基建狂魔,我们是全球摩天大楼总量最多的国家,但同时也可能是全球烂尾大楼最多的国家。中国能突破经济学上的“摩天大楼诅咒”吗?

“限高令”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前段时间,黑龙江省住建厅、发改委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工作的通知》,禁建5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严格限制250米以上建筑。黑龙江这种地方,居然还要建摩天大楼?!

查了下,好家伙,2020年7月前哈尔滨规划及预备300米级别建筑1座,200米级别建筑5座,100米级别建筑14座。

黑龙江“限高令”一下来,有些项目就要慎重考虑进度了。放眼到全国,各地在建的高楼,都在实际操作中不碰触“500米红线”,原本规划中的楼层纷纷削减到500米以下。

成都的熊猫大厦从规划中的677米降到488米,南京江北第一高楼从600米降至498米,福州的世贸108大厦从518米降到448米,西安的中国国际丝路中心从501米降到498米……

过去去一个新的城市旅游,摩天大楼是热门景点,到了上海要去看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到了广州要去看东西塔。

未来,中国以后很可能不会再出现这类规模的摩天大楼。

从感性上来说,城市的天际线少了高楼的点缀,似乎有些缺乏美感。从理性上讲,“限高令”是非常正确的决定。你知道金茂大厦的保安费、清洁费、电费、设施维修费等日常维护要花多少钱吗?

一天100万元人民币。摩天大楼容积率爆表、造价高昂,维护成本高,超过300米的建筑所需的维护成本就已超过节约土地带来的经济价值,所以金茂大厦的日常管理维护费非常高。

从经济上看,现在正处于下行通道。就算没有疫情,被清算的企业也比十年前多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速度,就跟我们的人口出生率一样乏力。所以,高楼的效益并不高。

据戴德梁行提供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北上深三个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分别为16.2%、20.9%、25.4%,一线城市的空置率都这么高了,更何况二三线城市。

摩天大楼建筑老化之后,改造费用特别高昂。十层、二十层普通的建筑老化后,可以直接爆破,拆迁另建新房,一百层的高层建筑怎么“点火”?

综合考虑下来,欧洲发达地区就很少建摩天大楼了,感觉这玩意性价比不是很高。只有像香港、新加坡这类人口稠密、土地稀缺的地方,实在没办法,才大力建高楼。

1609233288607935.jpg

城市超高层建设陷入恶性竞争

中国过去二十年里兴建高楼,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地方。《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中国不少城市为了刺激企业投资摩天大楼,不仅在土地出让上往往列明该地块建筑不得低于固定高度,还会‘配送’住宅土地;有的还会列明,建筑物超过300米的,150米以上部分不计土地出让价款。这些行政优惠使得原本不划算的摩天大楼投资,突然之间看起来变得划算。”

各城市的超高层建设高度你追我赶,陷入了恶性竞争。有的建筑明明不需要那么高,但是为了把其他城市比下去,强行“拔高”了。

如武汉绿地中心,要当全国第一,本来设计高度606米。但是632米高的上海中心项目出现后,武汉只能排第2位,不甘心,于是绿地中心又把高度提到636米。

中国各地修建高楼,基本呈现出一个规律:经济实力越落后的城市,表现得就越卖力。北京在1980/90年代修建高楼热之后,很少再兴建摩天大楼了。目前,北京拥有2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仅24座,远远少于其他城市,排名全国第15位。

“准一线”城市当中,杭州拥有200米以上高楼也是24座。长三角无锡、苏州等发达地区,建造的摩天大楼也不多。

1609233307509086.jpg

而经济落后的城市,大兴土木,竭力建造更多、更高的大楼。2020年中国摩天大楼(200米以上)的城市排行,沈阳排第六,天津排第七,这两座城市近年发展如何,大家有目共睹。

更惊人的是西部城市,南宁排第10,贵阳排第12。贵阳真是一个奇特的存在。2019年贵阳的GDP总量是4039.6亿元,排在全国第56,就这样一个被群山环绕的贫穷省会,誓要打造成为“摩天山城”。

1609233319953709.jpg

还有南宁,如果把高楼排名标准把放宽到100米以上,那么南宁的排名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香港、深圳和上海,可以说是非常好的践行了魔幻现实主义。

南宁拥有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数量达到180个,比美国的迈阿密、旧金山洛杉矶还要多。

2019年南宁的GDP只有4506亿,经济实力甚至不如深圳的一个龙岗区,然而这个城市的野心,一点也不比纽约曼哈顿弱。

烂尾楼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

完全能理解落后城市急切赶超的心理,但是经济问题并不能靠建设面子工程来解决。

2019年第四季度全国城市甲级写字楼空置率排名当中,南宁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高达54.3%,大部分写字楼都是没人办公。

摩天大楼的投资风险高,面临空置化、租金回报率过低众多情况。这还算是好的,有些摩天大楼建设开开停停,多方博弈,甚至最后烂尾。

根据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的研究报告,截至2020年9月,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摩天大楼总量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共有“未完成”和“暂停施工”的摩天大楼81幢,共有66幢楼“烂尾”。

1609233336346807.jpg

武汉绿地中心原本想成为中国第一高楼,没想到半路遇到航空限制。这个项目位于武汉市南边,刚修建的时候,当地飞机航线在北边,没有航空限高要求,但是后来,武汉的航空系统发展,南边也通了航线,带来了限高的问题。

绿地中心只能从规划的636米削减到475米。也正是从那时起, 500米建设高度成为国内摩天大楼一条看不见的“红线”。

降低高度后,原本冲着“中国第一高楼”名头入驻的商家,纷纷取消合作。大楼高度的缩水,导致了资产价值缩水,接着开发商的资金链断裂,最终陷入停工整改的地步。

可以说,该犯的错,武汉绿地全都犯了个遍,完全可以当作中国建造史的反面教材。

1609233348176033.jpg

迟至12月15日,这个华中之巅临江面玻璃幕墙才正式到顶!比预想中晚了好几年。不过,这还算好的。

摩天大楼的建设周期长,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旦资金没能及时跟上,或者政策出现变化,就可能要“裸奔”了。有的烂尾楼停工之后,彻底死得悄无声息。

也有的烂尾楼停工之后,突然又复活过来,青岛双子星项目1992年开工,中间经历19年停工,2011年突然复工,项目重新挂牌,起死回生。

还有的烂尾楼停工之后,传言不断,嚷嚷要复工,却没有实际行动,北方某明星城市的X大厦,经历了停工、复工、再停工,堪称诈尸型烂尾楼,这座大厦曾经是设计界的骄傲,拿下12项世界纪录,结果命运多舛,迄今还没竣工。

摩天大楼原本是要做24小时永不落幕的城市名片,结果在有的地方,却成了永不落幕的城市牛皮癣。

从经济效益上,烂尾楼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刚刚说的那栋诈尸型烂尾楼,耗费400亿的重金,而中国地铁平均每公里的造价约为7、8亿元。400亿足以修50公里,于当地再造一条地铁1号线了(42千米长)。

摩天大楼与经济衰退有着密切联系

经济学界有“摩天大楼诅咒”的说法,首先提出这一看法的是德意志银行研究主管劳伦斯,他认为摩天大楼立项之时,是经济过热时期;而摩天大楼建成之日,即是经济衰退之时。

历史上,许多大楼的建设都验证了这一预言。1930年和1931年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先后建成,美国随后迎来经济大萧条;1998年吉隆坡双封塔完工,随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2004年台北 101 大厦完工,台湾地区陷入衰退。

1609233363991842.jpg

“摩天大楼诅咒”是对是错,不好说。但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确实该停止造楼热了。

南方某省目前在建的全省第一高楼“XX广场”,计划耗资约300亿元,而2020年该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仅为7342万元。

盖楼的钱,是扶贫资金的420倍。把这些钱拿来搞农村扶贫、公立教育不香吗?

在今天这种中美脱钩、国内外局势剧烈变化的大环境下,还是务实一些好。

摩天大楼就是直立的地铁,城市每多一座烂尾楼,中国就要失去一条地铁线啊。

今年4月27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对摩天大楼进行规范:1、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因特殊情况确需建设的,需上报住建部、发改委复核,未通过论证、审查或复核的不得建设。2、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确需建设的,由省级住建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并报住建部备案。

中央对地方上的攀比风气及时踩刹车,这对于经济健康发展具有莫大的意义。一座城市的伟大,从来不在于它的楼有多高,而是当地的人民有多幸福。(来源:旺角黄汉城 作者:黄汉城团队)



                                 
                                           人物广角
                 



江南会圈里还有圈子 江湖深处更有江湖                 
【研究员】:wh
在凭借《传奇》爆红之后,盛大因为游戏误人而饱受批评,而陈天桥大手笔投入的“盛大盒子”也打了水漂。在多次试水之后,深陷在转型困境之中的陈天桥患上了焦虑症,开始远离人群。也是在这一年,48岁的郭广昌被官方通报涉嫌利益输送。在上海光明食品董事长王宗南的受贿案中,郭广昌被指曾以低价将两栋别墅卖给王宗南父母,以此为复星集团谋求利益。

                                 

1609228287319018.jpg

【博览财经特稿】2006年,在西湖边的一隅僻静处,一座由七栋白墙黑瓦小楼搭建出的会所悄然开张。这些建筑从外面看起来稀松平常,但里面却大有乾坤。会议区、红酒区和餐厅客房一应俱全,卧室的床头灯是阿玛尼的,接待室的家具是500多万的紫檀木,墙上挂着何水法的作品,就连角落里的木橱,也是苏州老木匠仿刻慈禧的物件。

在这青山绿水间,这座由金庸亲自题词的“江南会”潜伏其中,但名声却早已响彻整个苏杭。原因很简单,它的背后站着马云、冯根生、郭广昌、沈国军、鲁伟鼎、宋卫平、丁磊、陈天桥8位掌门人。

1609228305381108.jpg

这个由顶级浙商厉兵秣马组成的圈子,神秘却又难掩光芒。虽然马云是牵头人,但他在江南会里论资排辈也只能往后稍。

在年底的胡润富豪排行榜上,马云以40亿元的身家排行第56,在八人集团里排名倒数第三。作为第一梯队,丁磊、郭广昌和鲁伟鼎家族以90亿的资产并列第11位。紧随其后的陈天桥家族排名第25,而绿城集团的宋卫平夫妇排名第29,接下来才轮到马云。

根据会规,八位创始人每个人都有一张“江南令”,一旦身遇危局,就可以持令高呼,其余人必须鼎力相助,同舟共渡。

作为浙江第一会所,抱团取暖的浙商们雄心早就迈出江南。而这八位浙商的沉浮兜转,也早已经定格在2006年的西湖边。

马云准备大干一场时危机已悄然来临

2006年的马云流年不利,十面埋伏。而就在一年前的8月,志得意满的马云宣布,雅虎中国将并入阿里巴巴,并注入10亿美金,而交易条件是雅虎将获得阿里巴巴40%的股份和35%的投票权。

此时的雅虎正是如日中天,马云既能抱上金主大腿,一解资金的燃眉之急,又能继续对阿里保持掌控权,自然是喜气洋洋。

聚齐了淘宝网、雅虎中国和支付宝三座引擎的马云正准备大干一场,但危机已经悄然来临。

先是阿里巴巴上的假货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再是被马云寄予厚望的淘宝网只进不出,烧钱快干完了老本,而本想着如虎添翼的雅虎中国更是被百度和谷歌甩得连车尾灯都看不着,成了甩不掉的包袱。

不止如此,在年度十大流氓软件的评选中,马云独占三元,并且因为提前撤回“淘宝网三年免费”的承诺而引起集体“罢网”,被钉在风口浪尖。

内部危机重重,外面强敌环伺,眼看着腾讯、百度步步逼近,42岁的马云有一种无人应援的孤独。

但他的心里有个支撑,叫鲁冠球。作为浙商的老前辈,1970年,25岁的打铁匠鲁冠球靠着凑来的4000块创办了“宁围公社农机厂”,用3年的时间发展到400多个工人,年产值300万元,并顺势成立萧山万向节厂,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改革开放之后,鲁冠球更是疾速飞跃,率先以企业名义实行股份制,允许职工入股,这在当时姓资姓社的争论中属于极具风险的超前之举。

1992年,47岁的鲁冠球向政府购买了万向的股权,开始独立经营。两年之后,鲁冠球旗下的万象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从此,万象由一个最开始的手工作坊逐渐扩展进而走出国门,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

按照马云自己的说法:“我佩服鲁主席,因为鲁主席创业已经45年来了,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再做30年。”

不过,和马云玩到一起的,不是年长他近20岁的鲁冠球,而是和他平辈的鲁伟鼎。

宋卫平的事业初见起色

与白手起家的马云不同,早在1994年,23岁的鲁伟鼎就从父亲鲁冠球的手里接过了万向集团总裁的担子,成为富二代中最长袖善舞的一位。

年轻时候的鲁伟鼎也张狂不羁,最爱飙车,后来被鲁冠球看到眼里,喝了一声“别给我丢脸”就把他送到了新加坡深造,后来顺理成章地进入家族企业培养。

就在鲁伟鼎承继万向的这一年,36岁的宋卫平刚刚从珠海回到杭州,身无分文的他凭借着在最南方嗅到的苗头借了15万元开始投资房地产。

兜兜转转一圈,宋卫平还是回到了杭州,发现还是狗年。此时的他距离从杭州大学毕业进入舟山党校工作刚好12年。历史学系出身的宋卫平有一股子文人气,进入党校5年之后因为一些气不平的言论被迫“下岗”,只身前往珠海的一家电脑公司工作。可惜,他乡终究不是故地。

返乡尝到甜头站稳脚跟的宋卫平靠着后期借来的300万投标买地,并迅速开发出丹桂花园、金桂花园和银桂花园等一系列叫好叫座的项目,绿城逐渐坐稳杭州房地产界的头把交椅。

正当宋卫平的事业初见起色,1995年5月,同样祖籍浙江嵊州的小老弟马云才刚刚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辞职,正式推出“中国黄页”,但此时的中国距离接入因特网还有3个月。

而在上海,28岁的郭广昌率先完成了“小目标”。在年底,他麾下的复星公司赚到了第一个1亿元。

郭广昌与陈天桥

与宋卫平相似,出生在浙江东阳横店一户农家的郭广昌也是妥妥的“穷二代”。但郭广昌很争气,1985年,18岁的他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成为一生中最重要的跳板。

毕业之后的郭广昌在留在复旦统计预测调查分析中心工作,之后进入校办企业担任市场部经理。

1992年,25岁的郭广昌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促动下决定放弃出国,开始创业,主攻市场调查,并凭借着之前的人脉在10个月内顺利赚到100万。

一年之后,郭广昌调转舵头,进军生物医药。在复旦同窗的帮助下,公司成功研制出当时领先的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赚得盆满钵满。1994年,郭广昌将公司更名为“复星”,寓意“复旦之星”。

早早成为人生赢家的郭广昌一路顺风顺水。1998年,复星上市,融资3.5亿,有了足够的资本,郭广昌开始把手伸向房地产、汽车、金融领域,一个庞大的“复星系”帝国轰轰烈烈地开启。

与郭广昌一样平步青云的,还有小他6岁的师弟陈天桥。

当马云背着大麻袋在义乌广州进货,四处推销鲜花来养活翻译社时,20岁的陈天桥已经提前一年从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直接进入上海金融中心陆家嘴总裁办,并在一年后成为子集团副总经理。

1999年,在六年的准备之后,陈天桥在上海一套三居室里创办了盛大网络,喊着“做中国迪士尼”的口号投身动漫游戏。

创业初期的盛大烧钱烧到怀疑人生,眼看着积蓄一点点耗尽,公司却起色不大的陈天桥只能苦苦支撑着。

但他很快等来了机会。两年后,陈天桥赌上全部身家,掏出30万美元拿下了韩国游戏《传奇》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此时生死未卜。

不过,陈天桥赌赢了,《传奇》一炮而红。在2003年,盛大的净利润已经达到2.73亿元,单《传奇》每天就贡献100万的收入。

2004年,被外界一致看好的盛大获得软件银行集团4000万美元的融资,并迅速在纳斯达克上市。31岁的陈天桥凭借88亿的身家一跃为胡润IT富豪榜的首富,陈天桥成为了传奇,年少成名,风光无二。而被他挤掉首富位置的,正是大他两岁的丁磊。

马云和丁磊结下了梁子

丁磊也是年少成名。1997年,26岁的丁磊创办了网易公司,开始运营免费邮箱业务。在与广州电信局的合作下,加上市场上没有竞争者,网易邮箱以每天2000人的注册数递增飞涨。单免费邮箱一个产品,就为网易赚了几百万。

不过,网易的大头利润不在邮箱,而在丁磊无心插柳的“门户”。在听说国外网络门户巨额的广告流水之后,抱着试水态度的丁磊将网易改版为“网络门户”,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个人主页平台和站点统计服务。

在1998年7月份互联网十佳中文网站的评比中,网易雄踞第一,每天的用户访问量达到10万。在互联网尚未遍地开花的当时,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2000年,网易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三年后,网易的股价已经到达70.27美元的历史高点,足足升值了617%,丁磊也随之坐稳了互联网的头把交椅。

不过,也是在2003年,马云和丁磊结下了梁子。此时的马云刚刚创立淘宝网,开始和行业老大eBay易趣争夺个人交易的C2C市场。

为了获得更好的曝光率,马云通过私人关系和各大门户网站打好招呼,希望能够只接淘宝的广告。谈好了价格,丁磊这一众大佬当然得卖个面子,纷纷答应。

但马云刚走,易趣也拿着同样的方案来到网易,要求只投放自己的广告。稍微不同的是,财大气粗的易趣拿出了双倍价格。动心的丁磊最后把广告位给了易趣,马云被硬生生地摆了一道。

沈国军遇到贵人的点拨

时间拨回到2006年,这八位最终走到了一起。无论是朋友、同乡、校友还是暗暗较劲的对头,江南会里的他们只有一个身份:顶级浙商。

他们都很清楚,在风云莫测的前路上,谁也离不开关键时刻能扶一把的队友,不管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利益、感情还是义气上。

对这一点最先有感触的是沈国军。与前面几位年少成名相比,沈国军年龄不小,成就不大。

在35岁这年,沈国军毅然从建设银行辞职,下海创业,在北京一家酒店里创办了“中国银泰投资公司”,不过沈国军的日子并不好过。

先是遇到亚洲金融风暴,合伙人纷纷离场,等好不容易稳住跟脚,全盘铺开投资,又迎头被证券业的新规敲了一棒。

2005年,证监会发布声明,由于股票市场的各种乱象,今后将不鼓励民营企业担任证券公司的大股东。听到这个消息,沈国军的心顿时沉入谷底。

他旗下的天一证券正做得风生水起,而且自己前前后后已经投进了10多亿。心急火燎的沈国军东奔西走,但摸不着门路最后只能全部打了水漂。损失惨重的沈国军心力交瘁,一度在公司电梯里伤到吐血,前路灰茫。

不过,在江南会,沈国军很快遇到了贵人的点拨。2007年,沈国军带领着银泰百货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民营百货上市的第一支,并创下了240倍的单股超额认购记录,成为当年的王牌。

一年之后,一扫阴霾的沈国军投资60多个亿修建的北京银泰中心顺利开业,在限高250米的长安街,高度为249.9米的银泰中心成为“长安街第一高度”。

在开业的当天,沈国军意气风发,而站在他旁边点头致意的正是马云和郭广昌。亲自站台,不言自明

马云加持为宋卫平解燃眉之急

沈国军一路高歌猛进,鲁伟鼎也尝到了红利。在马云投资华谊的第二年,鲁伟鼎也在他的牵线介绍下跟进入股,趁着黄金期狠狠赚了一笔。

有钱一起赚,有难多分担,这一点宋卫平想必深有体会。2011年,杭州绿城的日子不好过。在经济刺激政策下,眼看着楼市向好,绿城一路突进,疯狂拿地,仅这一年就新增地块309万平方米。

但地越拿越多,绿城的净资本负债率也从一年前的105.1%飙升到163%,随着限购令的推行,一二线城市资金的回笼困难成为悬在宋卫平脖子上的一把利剑。

在9月份,一份海航有意斥资30亿收购绿城的消息不胫而走。不久,市场上疯传银监会将着手调查绿城的信托项目,这导致绿城的股价一天暴跌16.23%。

到年底,绿城因为资金链断裂不得不申请破产的消息再上头条,宋卫平不得不亲自出面辟谣。

此时的绿城,在沸沸扬扬的传言里岌岌可危,“绿城活不过2011年”看起来几欲成真。

不过,在危局关头,马云伸了一把手。在11月份,马云大手一挥,号召阿里巴巴的员工前往绿城看房购买。在专属看房会上,现场有100多位阿里员工,其中不乏中高层。

为了刺激友军的意愿,绿城规定只要阿里人购房,一律享受内部员工价9.2折。

虽然成交量并未公布,但马云的加持为宋卫平解燃眉之急还是添了一杯水。更重要的是,马云用自己的影响力帮绿城稳住了人心。这一点,是单单用钱解决不了的。

江南会暗涌下的接连过招

不过,江南会里流淌着的不只是信息和人脉,还有暗涌下的接连过招。

早在2007年,求贤若渴的马云就从陈天桥那里挖来了盛大互动娱乐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张勇,负责淘宝网商业模式的设计。为了不影响与陈天桥的关系,马云亲自登门致歉,这才化解了干戈。

正是在张勇这根臂膀的助力下,才有了淘宝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为马云的商业之路越拓越远,并在今天正式成为阿里的董事局主席。

而和马云“相濡以沫”的宋卫平,嫌隙也在悄然生长。2014年6月5日,已经成为中国首富的马云宣布,阿里将斥资12亿入股恒大足球,阿里和恒大各持股50%。

而在两周前,宋卫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马云将以个人身份入股杭州绿城俱乐部,并且颇为豪气地表示:“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阿里将只占有49%的股份。”

眼看着被啪啪打脸,宋卫平坐不住了,公开声称自己要带领两万浙江球迷声讨马云“不爱浙江爱美人”,并指其重利忘义、嫌贫爱富。

面对老大哥的不满,马云虽然笑着称宋卫平是性情中人,但言语里的回击照样犀利:“毫无疑问,来玩足球就是来玩快乐的,不是来玩钱的,那么51%和49%是有关系的。大家玩快乐,就不在乎谁多一点,谁少一些。我本来认为许总会提出他51%,我49%,结果他提的是50%对50%,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许总是真正喜欢足球的。”

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联姻不成的两人反倒置了一肚子气。

当然,最不待见马云的,还是丁磊。在2011年的支付宝VIE事件中,马云未经阿里巴巴董事局审核批准就将旗下支付宝的所有权转移到自己控股的另一家内资公司,这种不按合同行事的做派引发舆论沸腾,马云的声誉也跌到最低点,负面消息缠身。

根据报道,在这关键时候,马云希望丁磊通过网易门户为自己“控控场”。但不久,支付宝丑闻就出现在了网易科技的头条上,马云又上了一头火。

从此,在每年举行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年年组局的丁磊请遍了整个互联网大佬圈,但唯独没有请过马云。两个人关系的微妙可见一斑。

前人退场就有后人登台

2015年,盛大游戏正式从纳斯达克退市,一代王朝落幕,而此时的陈天桥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在凭借《传奇》爆红之后,盛大因为游戏误人而饱受批评,而陈天桥大手笔投入的“盛大盒子”也打了水漂。在多次试水之后,深陷在转型困境之中的陈天桥患上了焦虑症,开始远离人群。

也是在这一年,48岁的郭广昌被官方通报涉嫌利益输送。在上海光明食品董事长王宗南的受贿案中,郭广昌被指曾以低价将两栋别墅卖给王宗南父母,以此为复星集团谋求利益。

在经历短暂失联、复星国际停牌等事件之后,多次被调查的郭广昌最终洗脱嫌疑,元气大伤的他也开始低调行事。

2019年7月,61岁的宋卫平辞任绿城董事会主席,退居二线。但他留下的绿城日子却并不好过,多个项目传出质量问题,股价也随之大跌,后教父时代的绿城,何去何从仍然是个问题。

几家欢喜几家忧,前人退场就有后人登台。作为马云的铁哥们,沈国军一路驰骋,银泰集团先是和阿里巴巴一起成立了菜鸟网络,向电商靠拢。后来索性将银泰商业退市,以177亿的价格出售给阿里74%的股权,安安心心地辅佐马云。

距离2006年已过去14年,江南会里的次序位置也已全然不同。

在2019年胡润百富榜上,马云以2750亿的身家蝉联首富,一骑绝尘。丁磊紧随其后,排名第8。郭广昌位列第45位,但身家已经不足马云的1/4,之后是沈国军、陈天桥、鲁伟鼎。

时间回到2017年10月,马云见到病危的鲁冠球最后一面。在病床前,72岁的鲁冠球叮嘱马云:浙商一定要同心团结,互相搀扶。

江南会做到了,却又永远做不到。因为圈子里面还有圈子,江湖深处更有江湖。沉浮起落,分合聚离,兜得住的不是会所,而是人心。走哪条路,点哪盏灯,看时势,更看本心。(来源:守捉使(dtszs2020)作者:大唐守捉使)



                        

批评的是垄断独大的Jack Ma 而非改变生活方式的马老师                 
【研究员】:wh
马云的回答,将互联网公司巧妙转化为“互联网”,显现了他的太极功底:互联网没有边界,就像电没有边界一样,一百多年以前,你不能说这个行业可以用电,那个行业不能用电,电是没有边界的。紧接着,不断创新边界的阿里,把目光瞄准了互联网之外的线下。马爸爸表态说,从2017年开始,阿里巴巴将不再提电商,因为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将没有电商,取而代之的是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的新零售。

                                 

1609140192273947.jpg

【博览财经特稿】2019年8月29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日,上海世博中心。来自大洋彼岸的马斯克,与身任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的马先生,展开了一场“火星碰撞地球”的焦点对话。

大会组委会头一天,还特别放出精彩预告,提醒大家别错过“双马会”重头戏。谁也没有想到,两个站到时代最前沿的人,奉献了一场鸡同鸭讲的尬聊。

印象最深刻的是,翘着二郎腿的Jack Ma,向正襟危坐的马斯克开玩笑说:“听说你要去火星?我对火星没兴趣,我刚从火星回来。”

这是一场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的高级别盛会,底下500余位国内顶尖高校、行业领军企业、国际组织的重要嘉宾,他们都瞪大眼睛看着呢。

被称为“外星人”的马云,当时比任何人都热情于“我是讲生活的”,甚至说出“一周工作3天,一天工作4小时就很好了”严重diss“996是福报”的童话;当马斯克表达“人工智能可能超过人类”时,以“不是搞高科技的人”自居的Jack Ma,一句“只有愚蠢的人才跟电脑下围棋”,怼得硅谷钢铁侠圆睁双眼。这是阿里巴巴创立的第20个年头。

10天后,在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20周年大会上,马云以朋克造型演唱了汪峰的《怒放的生命》: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歌选的好,唱的也被媒体恭维“比原唱还好听”。

最近,又有好事者把去年这场对局翻出来,隔着时光之河逆嘲讽:两个同样从互联网创业的马天才,一个上到九天揽月,一个下到社区卖菜。

2020年是个魔幻的年份,懂AI、懂生活、要拥抱未来的Jack Ma大概不会料到:秋天还有人喊马爸爸,怎么才短短一个月,就风云变幻,人人喊打?他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背靠江南会的沈国军扭转乾坤

故事就从银泰商业创办者,宁波人沈国军说起。1996年,沈国军34岁。中南财经大学硕士高材生的他,从干了十年的建设银行舟山分行辞职经商,在北京办起“中国银泰投资”。

其后一路做大,涉及百货、地产、能源、金融、水电站、电缆厂,甚至食品加工等各路赚钱生意。

时势造就英雄。很多时候,“三分天注定”的权重远远超出“七分靠打拼”。

风生水起的沈国军,先是遇到亚洲金融风暴,立马又迎头撞上监管铡刀。2005年,由于股票市场惨淡、乱象频生,证监会下达命令,今后将不鼓励民营企业担任证券公司的大股东。

政策如一道天雷,打到了沈国军身上。彼时,沈君已在“天一证券”这块金融牌照上投进10多亿。

在写了很多要求增资重组的报告,找了无数汇报渠道,掉光了许多头发之后,证券公司全部20多家营业部,整体划给了国资背景的光大证券。

说没就没了,沈国军一度在公司电梯里伤到吐血。就是在几近万念俱灰的情境下,沈国军触达了“天机”——某次出行的飞机上,他遇到了彼时正春风得意的Jack Ma。

当时的马云正在开挂的路上狂奔,一举并购了雅虎中国,旗下淘宝,更是靠着对店主“免费”“模式”,最终以67%市场占有率击败了eBay,坐上亚洲最大网购平台的宝座。

后来十来年间,任凭挑战者一茬接一茬,江湖风云如何变幻,阿里都牢牢稳坐中国电商市场的主导权,没有被真正动摇过。

也是在二人相见恨晚的第二年,在西湖边的一隅僻静处,一座由七栋白墙黑瓦小楼搭建出的会所悄然开张。这座由金庸亲自题词的“江南会”,云集了郭广昌、宋卫平、丁磊、鲁伟鼎、陈天桥等一众顶级浙商。牵头者是马云,时来运转的沈国军,则是发起人之一。

根据会规,江南会创始人每人都有一张“江南令”,一旦身遇危局,即可持令高呼,其余人必须鼎力相助,同舟共渡。

于是人们看到,背靠江南会的沈国军,在一帮大佬盟友的支持下,很快扭转乾坤,一年多之后,就带着银泰百货在香港联交所IPO,成为“中国民营百货第一股”。马云的阿里也紧随其后,2007年11月在香港第一次上市。

一切,一如七年后赶赴美国上市的狂欢,阿里首登港股的盛况可谓空前:维多利亚湾满大街都贴满了淘宝广告,开盘后股价一路高涨,港交所的电脑系统甚至由于交易量实在太大,一度堵塞。

2008年,沈国军投资60多个亿修建的银泰中心在北京开业。在限高250米的长安街,高度为249.9米的银泰中心,一跃为“长安街第一高度”。开业当天,站在沈国军旁边的,就有马云。

马云显现了太极功底

投桃报李,后来在多个场合,沈国军对马总如影随形。有一次,二人还相约去南极旅行,马老师谈论了一番电商及未来商业模式,随后二人就开始了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先是2013年一起成立菜鸟网络,马云出任董事长,沈国军出任CEO。后来索性将银泰商业经营大权移交,然后在2016年6月通过换股,把手里股份全卖给阿里,让阿里成为银泰商业的第一大股东。

四个月后,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主题演讲。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最近一直有人问我,互联网公司有边界吗?阿里巴巴似乎无处不在,腾讯似乎也无处不在,Facebook也一样。

马云的回答,将互联网公司巧妙转化为“互联网”,显现了他的太极功底:互联网没有边界,就像电没有边界一样,一百多年以前,你不能说这个行业可以用电,那个行业不能用电,电是没有边界的。

紧接着,不断创新边界的阿里,把目光瞄准了互联网之外的线下。马爸爸表态说,从2017年开始,阿里巴巴将不再提电商,因为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将没有电商,取而代之的是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的新零售。

云栖大会两个月后,2017年1月,阿里巴巴正式把银泰商业纳入麾下。随后,已经上市十年之久的银泰,从香港联交所退市。

此后,互联网巨头掀起一场对线下零售业的收购大战。原本极其分散的线下零售实体店,在巨头冲击下毫无还手之力:要么被吃掉,要么被扫地出局。

谁也没想到,四年后的2020年12月14日,在Jack Ma又一场“高调演讲”过后不久,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出三份处罚决定书。其中,就有阿里巴巴收购银泰商业这宗案子。

处罚原因,是当初收购时,“未依法申报”。50万罚款事小,信号却非同一般。在过去这么多年中,巨头投资兼并中的蚁穴太多了。消息一出,阿里巴巴与同样受罚的腾讯,股价大跳水。

屠龙少年长成巨龙 蚂蚁终成巨象

2008年,“长安街第一高度”开业后不久的一次演讲中,马云说,淘宝使命不是赚点钱,而是创造一百万的就业机会,改变无数人命运。

在此前的上海经济论坛上,Jack Ma重述了心中的理想:做生意初衷不是“赢得竞争”,而是“创造社会价值”。

这是马老师重复过无数次的经典话术,如“悔创阿里”,“对钱没兴趣”等,但实际上,再醉人的话语,也只是商业模式的包装。作为企业,作为马云背后的诸多资本,其天性是要逐利的。

正如2008年后,大量商家涌入淘宝,在此背景下,曾有美丽说、蘑菇街等第三方垂直导流平台出现,其自拥流量要求与淘宝分成。随着这些第三方导购流量越来越大,淘宝意识到其威胁到自身利益,收购不成后,便于2013年出手将其封杀。

公开场合里以“风清扬”式洒脱露面的马云,内部曾发出指示:“不扶持上游导购网站继续做大,阿里流量入口应该是草原而不是森林,不扶持返利网站。”换句话说,阿里需要的是星罗棋布的为其输送营养的打工人,而不会坐视任何人在其掌控的疆域里长成参天大树。

2008年的危机,也让大量依赖出口的企业遭遇重创。此时正值中央和地方谋划转型。地方急着搞活经济、减少失业、推动经济升级,年轻人也急着寻求创业致富的机会,技术进步、金融创新和扩大就业,便成为后2008时代的新路径。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审时度势。曾说过远离政府,“政府号召来了转身就跑”的马云,从此开始和各级政府频繁合作,获得前所未有的支持。

2010年12月,中国社科院信息研究中心访问淘宝树立的典型沙集村,并发布一份报告,把“淘宝村”和被称为“改革发源地”的小岗村进行对比,称赞电商是技术和市场的胜利。

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具有历史高度的评价。其后几年,一系列鼓励电商创业的文件密集下发。紧接着,人们就看到“互联网+”和“万众创业”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也是2008年这一年,一直不赚钱的阿里,推出了B2C平台淘宝商城(后来的天猫)。其要求,在这个新平台上开店的商家,必须是公司。阿里还把该平台和淘宝绑定,并鼓励淘宝上较大的商家向新平台转移。为刺激大家搬家,阿里给业主提供了包括服务和广告流量上的大幅度优惠。此举一出,阿里第二年就大规模盈利了。

阿里的模式,其实正是后来滴滴打车、长租公寓等商业模式的祖师爷,以“先扩张”赢得垄断,随后再图谋出刀盈利。只不过,等到收割机启动,被割者便很难再有翻盘、讨价还价的余地了。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人们可以看到,阿里投入一系列技术手段增加收入。其中获利最多的应用开发,便是付费搜索排名系统“直通车”。直通车以用户点击数为基础,向卖家收费,此应用可大幅提升店铺商品在淘宝、淘宝商城搜索中的排名。如果不购买直通车,其就像百度不做竞价广告一样,很容易被淹没,店铺也便没有交易。

其后,2011年10月发布电商新政,更大幅提高技术服务年费和增设保证金,让难以承担经营成本的小业主如遇火上浇油。流量不再免费了,并偏向大客户,越来越贵。

集众力将淘宝托起的小商户,此时成为被冷漠的对象。有商户比喻说,大客户就像大老婆生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我们就像领养的孤儿,不受待见,分不到流量和人气。2011年,群情激奋的小商家联合反抗,祭出“蚂蚁吞象”的口号。

一切,是如此具有讽刺意味。淘宝崛起之初,为与全球霸主eBay鏖战,阿里树立了自己作为小业主代言人的人设,选择渺小而勤奋的蚂蚁,作为企业吉祥物。

孰料,一如屠龙少年长成巨龙,这蚂蚁终成了巨象,成为最初蚂蚁所反对的敌手。该年10月17日,风波之下,商务部不得不出面,调解双方矛盾,马云当天大方宣布,拿出专项资金资助平台上达标的小商户。

这个数字是:180万元人民币。大约是马云后来座驾的六分之一。另外,听说如今阿里电商上的很多小商户,还是在亏钱。

互联网并非没有边界

话说回来,六年前阿里收购银泰的那一年,互联网市场迎来历史性拐点。这一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首度下滑。作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中国智能手机年总出货量也首次下跌。

有统计说下跌4%,有机构数据比例更高,甚至有说法,当年中国手机市场出现高达16%的暴跌。智能手机的下跌,是一个风向转变的信号。

实际上,没有智能手机增长,就没有互联网长达十几年的流量红利。如今增长不再,流量的红利,就要见顶。

另一方面,2017年全年,中国网上零售额继续高速增长,达到7.17万亿,在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到19.59%,逼近20%。此后两年,这一比例继续扩大,最终到2019年,网上零售占比突破25%大关。

而网上交易额的80%,来自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网上红利,其实也马上要见顶。一则2019年的分析就曾指出,“没有一个政府会允许超过20%甚至30%的市场份额,由一家公司保持”。实际上,在全球零售业版图上,前十大零售巨头的营业总额之和,也从没有超过30%这个比例。

互联网,并非没有边界。对于这些,马云、黄峥、刘强东们比谁都清楚。向线下实体经济要场景,转战如社区团购等,要新的数据,要流量,不过是他们对付这一趋势的出路。

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新增用户的获得越来越难,流量竞争逐渐内卷化;但新增流量可以带动已有平台消费,开拓新场景,而烧钱换来的流量,又可以给财务报告增光添彩,继续推高市值融资圈钱——这就是滚雪球的路径。

一切一如当年淘宝小商户的命运一般,在社区团购兴起这一年,批发市场、菜市场的小商户,无论销售业绩,还是客流,都出现肉眼可见的下滑。还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

其实,实体零售企业本不怕竞争,而是怕互联网进入烧钱模式后的恶性竞争,以及借助其流量、资本优势的大象对蚂蚁的一路趟平的碾压。

这本就是不公平的较量。大不是罪,以大欺小,就难免有很多“蚂蚁”,成为那个代价。

而当一家公司处于垄断地位,它很难不去利用这种轻松得利的手段。当数据及流量这些核心资源,因垄断而被少数公司控制,就很难防止市场不被其左右。

如今的现实是,在互联网诸侯称霸的图景下,不要说复制一个BAT,即使再诞生一个完全不被巨头影响的细分领域独角兽,也是希望渺茫。

对阿里和马云的批评不要上升到对资本的污名化

就在一个多月前,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开炮的前几天,今年胡润中国富豪榜公布了。

疫情冲击了全球经济,但中国富豪累积的财富却又创新高。财富超过20亿的企业家,比去年增多500来人,总财富比去年更暴增近10万亿元人民币。这一点也不像6亿人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国家。

以“我不在乎钱,我对钱没有兴趣”的马老师,第四次成为中国首富,每天一觉醒来,财富就增加好几个“小目标”。

历史总是充满意外。在马云开炮之后,全球最大IPO被叫停;本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反垄断,将对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作出明确部署。

“反垄断”趋势已然明朗。遥想当年,2004年底首度入围“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后,还正在和eBay紧张对峙的马云,对着记者,曾这样回忆创业初心:“弃鲸鱼而抓虾米,放弃那15%大企业,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因为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

马老师还说过,忽悠是自己不相信,让别人相信;而他是自己都相信,希望人家也相信。

想了想,我们信了。但历史上多见的是“共患难”,罕有的是“共富贵”。此时此刻,舆论场泥沙俱下,涌向风雨中的阿里。未知勇于拥抱未来的“风清扬”,可否预料过今天的至暗时刻?

希望对阿里和马云的批评,不要上升到对资本的污名化,不要忽略其对电商和互联网支付的正面贡献。批评的是垄断独大的Jack Ma,而非改变生活方式、做慈善、助阵乡村教师的马老师。

资本,原本是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的。恶,往往源于对公正公平和制度牢笼的践踏。我们的反思和批评,应精确锁定其“逾矩”的部分。而我们要反思的,当然不止风口浪尖的阿里,还包括一切突破规则之力,或以垄断,或以强权行恶的能量。

就像《千与千寻》中曾被汤婆婆法力惯坏了的霸蛮的“胖大宝宝”,被钱婆婆变成“老鼠”,历经时事磨砺后,终于“瘦身”回健康阳光的孩子。

充分的彼此制衡,才有助于棋盘上每个角色,最大程度葆有初心的善意。人会变的,但时代也是会变的。对任何人都是这样。(来源:秦鉴(ID:qinjianpark) 作者:酌月 气寒西北)



                                 
                                           形势分析
                 



2021房地产税不会很快落地 不排除未来迅速推进                 
【研究员】:wh
房地产正在从经济问题,变成民生问题,房地产税不乏社会舆论基础。这背后,房地产税的技术储备都已到位,不动产统一登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70年产权续期问题三大问题都已解决,房地产税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另一方面,全国卖地收入即将见顶,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日益减少,房地产税的现实必要性有所提升。

                                 

1609229529167133.jpg

【博览财经特稿】房地产税,再有新进展。近日,财政部部长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1609229540768343.jpg

这一文章着眼的是“十四五规划建议”,面向的是未来5年(2021年-2025年)。相比过去的“稳妥推进”,这一次多了“积极”两字,这被视为房地产税顺利推进的信号。

不过,日前,全国人大公布2021年度重点立法工作计划,反垄断法等在列,未出现房地产税的身影。这是怎么回事?

“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着眼的是整个十四五时期;2021年房地产税不会那么快落地,但不排除未来几年迅速推进的可能性。

事实上,无论从官方到民间,都已形成共识:房地产税是大势所趋,唯一的问题是落地时间。

2025年前可能是最佳时机

十四五时期,即2025年之前,可能是最佳时机。

首先、中央会议刚提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房地产正在从经济问题,变成民生问题,房地产税不乏社会舆论基础。这背后,房地产税的技术储备都已到位,不动产统一登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70年产权续期问题三大问题都已解决,房地产税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另一方面,全国卖地收入即将见顶,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日益减少,房地产税的现实必要性有所提升。

房地产税是地方税,全部归地方政府所有,这是未来各大的城市主要税源之一,房地产税未来有望取代土地财政。

此外,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20-2021)》建议:争取在“十四五”期间,试点开征房地产税。

可见,十四五时期,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将会是大概率事件。

房地产税会不会所有城市一刀切征收?

根据最新表述,房地产税的推出,要遵循“十二字原则”: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

立法先行,说的是房地产税不会搞突然袭击。

税收法定,已成立法原则,房地产税也不例外,必须历经草案起草、征求意见、人大立法、审议通过、落地执行等法定程序,不会贸然开征,必定会给社会留足缓冲空间。

充分授权和分步推进,则意味着房地产税可能不会全国一盘棋,也不会一刀切全部征收,可能会拿部分一二线热门城市进行试点,三四线城市不会那么快推出。

根据有关部门表态,未来房地产税可能会设置一定免征面积,可能是首套免征,也可能是每人免征40方-60方。

总之,不会不分刚需、投资同等征收,刚需要保护,投资要征税,这应当是基本底线所在。

房地产税能不能降房价?

从根本上来说,房地产税,最主要的作用并非降房价,而是为地方政府开辟新税源,以取代日渐枯竭的卖地收入。

卖地收入,全部归地方政府所有,进而成了许多城市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温州、杭州、昆明、福州、武汉、西安、南京、郑州等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100%。

1609229563692033.jpg

虽然大城市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卖地收入的空间开始收缩,房地产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虽说房地产税虽然不是为房价而来,但势必影响到整个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税是持有税,只要有房就要长期缴税。即使每年税率只有1个点,累计下来也不是一笔小成本,这就与个税、契税、增值税这种交易时才会产生的一次性税费,形成悬殊对比。

根据《央行最新调查报告》,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七成财富都是房产,住房拥有率为96%,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为31%,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5%,户均拥有住房1.5套。

1609229578386862.jpg

假设一套房的刚需家庭可以免征,那么房地产税覆盖的家庭比例也高达41.5%,影响范围之大,可见一斑。

同时,房地产税本身就是楼市收紧的明显信号。这是所有楼市调控里最具杀伤力的一环,不在于其实际影响有多大,而在于其给整个市场带来的情绪预期。

全国版房地产税仍需时间,一二线城市会不会先行先试?

2020年以来,市场多次流传“深圳开征房产税”的消息,这些传闻随即被当地辟谣。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房地产税要“立法先行”,如果没有全国层面的立法,地方版的房地产税恐怕也很难推进。

不过,“房地产税”推进需要时间,不等于“房产税”就不能先行先试。我们要区分“房地产税”与“房产税”,房地产税是包括土地、房产在内的一系列税收体系,既包括房产税,也包括土地增值税等税收。

房产税,就是针对房产而言,地方版的房产税却早已有之。早在2011年,上海、重庆就已试行开征房产税,一直持续到现在,每到年末,有房一族还会收到政府关于缴纳房产税的通知。

1609229593693906.jpg

不过,这两地的房产税只能说是初级版本,普遍存在税基较窄、免税面积较大、税率偏低等问题。

这也告诉我们,从热门城市开始试点房产税,并非没有空间。让一些楼市热门城市先行先试,也是有先例可循的。

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之下,只要将上海重庆版房产税进行升级,税率与国际接轨,这样的房产税同样是有杀伤力的。那么,谁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来源:国民经略 作者:凯风)



                        

如果没有疫苗 奢侈品行业复苏将更痛楚                 
【研究员】:wh
在奢侈品行业经历过最糟糕的第二季度之后,第三季度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开云集团的财务报告显示,在新冠疫情危机下,第三季度强劲反弹,收入与2019年第三季度基本持平。这是因为一些地区的本地需求带动强烈业务反弹:特别是北美(增长了44.1%)和亚太地区(增长了18.5%),后者由中国大陆的强劲势头推动。西欧(下降41.0%)和日本(下降22.8%)的销售业绩仍然受到旅游业停滞的严重影响。

                                 

1609139845875653.jpg

【博览财经特稿】过去十多年以来,奢侈品界强调体验式销售模式。品牌举办的活动创造了独家购物体验的氛围:在私人住宅中享用亲密的晚餐、精心策划的茶点品尝、私享的服饰展览、包场的派对……但新冠疫情迫使消费者在家里闭关,彻底地颠覆了奢侈品行业对“体验”的定义。

奢侈品的危机早于新冠疫情危机。在大流行爆发之前,欧洲的独立奢侈品批发商,其中许多是小型的家族式精品店,和一些大型北美奢侈品百货商店就已经处在挣扎边缘,部分原因是过去20年来奢侈品牌转向了垂直整合,加上最近的电子商务发展,使得新冠疫情过后不少企业可能倒闭,而积极的折扣促销可能会腐蚀品牌的奢侈品定位。

在疫情下奢侈品牌从生产到销售都四面楚歌:意大利包办了全球超过40%的奢侈品生产,在三四月封城之际,意大利所有工厂都被迫暂时关闭,包括小型家庭式工坊。

而最大的冲击仍在消费者被迫在家中禁足。根据贝恩在今年11月发布的《奢侈品研究报告》,新冠疫情危机将奢侈品推向有史以来最大跌幅,核心个人奢侈品市场自2009年以来首次收缩,降至2170亿欧元,比2019年下降23%,回到2014年的水平。

无疑,如果没有疫苗,奢侈品行业的复苏将更痛楚。但新冠疫情后的奢侈品消费会转为线上吗?动荡是否会加速行业变革和转型?中国将会在奢侈品行业的洗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在家禁足的消费者

奢侈品行业的收入至少有20%至30%来自在本国以外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中国消费者2018年的累计出国旅行超过1.5亿次,当年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购买的商品占中国奢侈品消费的73%。

向来亚洲购物者在本国以外的国家购买奢侈品,不仅得益于欧洲较低的价格,更是因为购物已与旅行经验完整结合,成为亚洲消费者了解欧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享受在原产国购买品牌的独特体验和回国显摆的乐趣。

随着新冠疫情带来的旅行限制,奢侈品消费乍然失去重要的驱动力。欧洲首当其冲地面对全球旅游业的崩溃,地区消费下降了36%,降至570亿欧元。美洲受到的影响较小,按当前汇率计算,市场下降了27%,至620亿欧元。美国百货商店面临不确定的未来,未来的奢侈品消费有可能会远离市中心。

奢侈品品牌在日本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表现,但整体收缩了24%,在2020年将达到180亿欧元。亚洲其他地区也在苦苦挣扎,香港和澳门是全球表现最差的地区,收缩了35%,达到270亿欧元。

中国大陆是全球唯一的亮点:按当前汇率计算增长了45%,中国奢侈品市场达到440亿欧元,在所有渠道、类别、世代和价格点上,本地消费都在飙升。

随着游客转向在本国市场购买商品,区域转移标志着对购买奢侈品的地点的重新架构。今年本地购买的份额达到80%-85%,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和整个亚洲地区消费者国内购买的体验,贝恩预计本地消费将占奢侈品市场的65%-70%。在新冠疫情前,贝恩曾预计中国大陆奢侈品的本地消费比例到2025年将增加到50%,显然疫情将加速这个趋势。

贝恩认为即使取消旅行限制,预计国际旅行也只会逐步增加,中国本地消费将会是奢侈品行业最大的增长机会,因此品牌将需要一种吸引奢侈品购物者的新方法。为了重新吸引亚洲奢侈品消费者在当地购买,品牌需要专注于创造量身定制的本地体验,增强数字和全渠道产品,以及与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进行更深入的互动。

在奢侈品行业经历过最糟糕的第二季度之后,第三季度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开云集团的财务报告显示,在新冠疫情危机下,第三季度强劲反弹,收入与2019年第三季度基本持平。这是因为一些地区的本地需求带动强烈业务反弹:特别是北美(增长了44.1%)和亚太地区(增长了18.5%),后者由中国大陆的强劲势头推动。西欧(下降41.0%)和日本(下降22.8%)的销售业绩仍然受到旅游业停滞的严重影响。

在线销售继续保持出色的增长轨迹,在北美和亚太地区的带动下,第三季度增长了101.9%。在今年的前九个月中,电子商务占开云集团零售额的12.5%。

悦轩尼诗路易威登(LVMH)奢侈品集团,2020年前9个月的收入为303亿欧元,同比下降了21%。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下降了7%,但与上半年相比,趋势显著改善,特别是干邑和时尚皮革制品业务恢复了增长。在第三季度,所有地区,尤其是美国和亚洲,显示了多项业务再次增长的复苏迹象。

贝恩认为不确定性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笼罩整个行业。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第四季度同比下降10%,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疫情的未来发展,以及各国政府可能施加的其他限制。

在旅行受限的情况下,整体奢侈品行业的在线购物猛增,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12%增长到2020年的23%。因此贝恩相信新冠疫情的动荡已成为奢侈品行业变革的催化剂,消费者对具有目的性和社会影响力的需求正在增长,预计奢侈品牌将力图表现出多样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价值观。

贝恩预测奢侈品2021年的卖相有多重可能的情况,根据宏观经济状况、新冠疫情的演变、全球旅行复苏的速度以及全球的复原力和信心,贝恩预测比起2020年业绩增长幅度为10/12%至17/19%区间。

贝恩预计,奢侈品行业2020年的营业利润将比2019年下降60%,但到2021年,市场有望恢复2020年利润减少的50%,但仍低于2019年的水平。复苏将在未来三年内加快步伐,市场有望在2022/2023年初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环保意识的新价值系统

汇丰银行的奢侈品分析师朗堡在今年9月出版的新书《未来的奢侈品:业务展望》中分析未来十年重塑奢侈品的主要力量和新兴趋势。中国消费的增长和全球女性消费能力的增强将推动奢侈品行业的持续增长,但更重要的是,年轻一代正在进入奢侈品市场,带来新的价值和要求,将重新定义奢侈品的含义,使得奢侈品的范围扩大到旅行、保健、休闲、甚至大麻领域。

为了在这些年轻消费者中引起共鸣,品牌将必须开发超越高质量产品或理想logo的产品。表面上的“洗绿”没有意义,品牌将需要认真对待多样性、可持续性和生产道德等问题。

除可持续性和环境问题外,多样性和包容性在2020年由于“黑人的命也是命”(BLM)运动而日益凸显。从2019年到2025年,年轻一代将推动市场增长180%。他们前所未有地重视解决社会和种族不平等问题,积极寻求与自己的愿景和目标相一致的品牌。

比方说,高端牛仔裤品牌Nudie Jeans推出“可持续性”计划,不但对自家品牌的牛仔裤提供终身免费维修和回购服务,还出售从消费者那里购买和“整修”的二手牛仔裤。全新的单品185元美金起价,回收“整修”后的二手牛仔裤经常动辄300元美金以上。

英国女装品牌Yasmina Q使用滞销零码布,或者可持续采购的材料,如再生聚酯和有机棉,通过在英国、印度尼西亚和香港的社区工坊,支持妇女就业,并确保工人的权益。

抢手的二手货

二手奢侈品市场诉诸消费者对于价位和环保的关注。在新冠疫情之前,奢侈品服装和配饰的二手市场规模已增长到240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510亿美元,主要(但不仅限于)由千禧一代和Z世代推动。以前高档百货店和名牌视二手商品为竞争对象,因为它们把买家从一手市场转移;但现在有商场和品牌开始提供二手或服务。品牌(如Gucci)和许多百货商店(例如Nordstrom)在商店内部建立了二手部门。

根据二手时尚网站ThredUp的2020年转售研究报告,在过去三年中,服装二手转售业务的增长速度比新服装的销售快21倍。尽管18至37岁的年轻人买二手服装的速度是其他年龄层的2.5倍,但婴儿潮和X时代也在拥抱这一细分市场,尤其是婴儿潮开始时兴整理壁橱出售多年以来积累的衣服、手袋和配件。根据ThredUp的研究,自2017年以来,所有这些人群中的二手时尚购买量均增长了两位数。

事实上研究报告显示,未来12个月二手货店和亚马逊将是两个业绩成长的渠道,有66%的受访者将减少在百货公司的消费,有52%受访者将减少在奢侈品店的消费。

ThredUp的转售报告也发现,与新冠疫情前相比,有50%的人清理壁橱的次数更多。购物者在5月浏览ThredUp花费了220万小时,与新冠疫情前相比增长了31%。

二手奢侈品市场最重要的挑战是正品认证,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在线奢侈品商店RealReal,号称拥有无可比拟的验证过程,保证全网正品,但在CNBC的2019年11月调查报道显示RealReal正品验证过程存在问题的当天,RealReal的股价暴跌了近11%,市值蒸发了超过2.02亿美元。目前业界对于它的一般验证水平还是具有信心。我认为未来区块链的应用应该会解决新生产的奢侈品真伪的问题。目前Burberry和IBM合作建立产品追踪系统。

二手货经济是否会带动奢侈品与“共享经济”合流?采取会员制的Rent the Runway(租赁跑道)是此中鼻祖,大多数出租衣物为中低档次,不以名牌取胜。但新冠疫情下,该公司在9月永久关闭了所有实体店,并推出网上销售来补贴收入。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租赁跑道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砍掉了一半的雇员和开销,10月筹集了1亿美元的新融资,和5月的一轮融资都基于7.5亿美元估值,比以前的10亿美元估值降低了25%。

吸引了包括K11掌门人郑志刚在内的大咖投资人的纽约时尚租赁初创公司Armarium,在经营了四年之后于今年3月关闭。Armarium专注的是红毯和慈善晚会级别的名牌晚礼服,和社交名流必备的装束。

这家公司在新冠疫情于美国爆发之前即已关门,或许也算幸事。有着资金力挺的Armarium仍然扛不住烧钱的压力,显示奢侈品租赁市场的生意模式尚有待商榷:经营租赁业务的高昂成本,复杂的物流需要,包括国际运输、干洗和高昂的退货快递费用,同时每笔交易的平均价值相形较低,而且无法敦促客户延展到更昂贵的消费。

实体店何去何从?

新冠病毒大流行真正冲击的是中产和底层收入群体,富人变得更加富裕。这如何反映在奢侈品消费?

贝恩报告指出,到2025年在线购买将成为奢侈品购买的主要渠道,从而推动全渠道转型,实体店将受到冲击。贝恩预计,2020年,品牌直接运营的门店数量将不会增加,而到了2021年,门店网络可能会减少。品牌将需要根据新的奢侈品购买地图调整业务范围,发展门店角色及服务哲学,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体验。转型浪潮将不影响批发分销:外围市场收缩,两极分化的表现和新参与者的进入,将导致奢侈品牌加强对渠道的控制。

但陈启宗在《恒隆地产》2020年中报的董事长致股东书中对中国内地市场表示乐观:香港业务受社会动荡、中美关系恶化、新冠疫情三者打击,而内地业务则从中受益。中国是现在世界上最大且增长速度加快的奢侈品市场,自然得到顶级国际品牌的注意;纵使中美关系严重恶化,这些品牌仍不断涌入内地开店。

尽管所有零售物业的客流量都会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有些日常必需品的销售或许会从此转至电子商贸。陈启宗认为,五星级购物商场里售卖的高价商品不大可能转向电子商贸。

主要的心理因素是奢侈品销售旺盛直接源于“报复式消费”:奢侈品购物是为了愉悦,而日常购物主要是为了必需。富裕人士已压抑数月,无法享受购物的乐趣。

这个观点和朗堡的看法相同,他认为奢侈品将“优先考虑实体和互动,而不是在线销售。”奢侈品电子商务更像是“讲故事而不是销售”。

陈启宗指出,得力于中国内地的抗疫成绩,自4月起恒隆在内地的所有高端购物商场,包括上海恒隆广场、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无锡恒隆广场、昆明恒隆广场以及稍逊的沈阳市市府恒隆广场,皆表现卓越。上海恒隆广场和无锡恒隆广场4月至6月的补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至60%,甚至还在进行资产优化计划的上海港汇恒隆广场亦增加了41%。

国际顶级奢侈品牌几乎全部来自欧洲,这些品牌都强烈关注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因此各大品牌都再次迅速扩张。就大多数一线及二线品牌而言,中国市场已占其全球份额的约30%至40%,该数字很可能会继续上升。因此今年尽管疫情肆虐,恒隆仍然取得丰硕成绩。2019-2021年间恒隆累计与全球国际顶级奢侈品牌将订立超过70宗租约。

陈启宗认为,一旦国际旅行完全恢复,一些消费可能会再次外流,但外流的部分可能微不足道。主要原因包括反华情绪正在西方国家升温,如果纽约、伦敦或巴黎不再欢迎中国人,为什么中国人还要去这些地方购物?甚至作为中国一部分的香港,去年的骚乱也有一部分是针对内地人,香港不再是他们理想的购物地点。

其次,国际顶级品牌认可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市场,而且发展速度加快,因此他们在中国的分店产品最新款,样式也最齐全。而当今富有的顾客在中国得到的顾客服务及购物体验,与国外任何地方的一样高雅细致。在巴黎这些顶级消费者在允许时间也不得不排队等候进店;但在中国,高档商店所提供的购物体验结合了社交与时装潮流的交流。陈启宗相信,一旦中国消费者习惯了在本地购物,享受其带来的乐趣,渐渐便不愿去海外购物。

从价位来说,在过去的一两年,中国降低进口税,加上品牌自身价格调整,价格愈趋划一,到海外购物不再有太大意义。

我认为,综合评估对于在线和线下消费的预测,具体的趋势最可能根据价位而分化:轻奢品销售转到线上将加速,但金字塔顶端的高奢品依然需要实体店的形象包装,与目击把玩商品的临场感。

新技术主导供应链和新零售

新冠疫情加速了消费者向价值理念的迁移,而技术的突破将有助于实现品牌和价值观的捆绑。比方说,为了减少因为尺寸不合而退货,Careste提供22种尺寸的奢侈时尚产品,只有消费者下订单后才生产产品,号称没有库存,解决了过度生产、运输和仓储以及相关的环境浪费问题。

科技创新也将驱使减碳新材质的出现。Ettitude的床上用品和浴室用品采用100%竹纤维,在中国浙江省的工厂生产。由无毒闭环系统将压碎成浆的竹子溶解成纤维,可节水98%。纤维被纺成纱,然后织成丝状织物,每次洗涤都会变软,有可持续的丝滑感,并具有柔软、防过敏和吸湿排汗的特质。

Save The Duck(拯救鸭子)的绗缝外套,使用由回收塑料制成的绒纤Plumtech®代替鹅绒技术,自2015年以来有超过1800万只鸭子因此而免于牺牲。

加州生物纺织品科技公司Bolt Threads利用菌丝体创造了一种名为Mylo的材料,功能类似于皮革,但与饲养牲畜相比,Mylo消耗的水和土地资源少得多,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少。用来饲养Mylo的菌丝体在短短几周内就可生成,而饲养牛只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这个品牌与阿迪达斯、开云集团、Lululemon和Stella McCartney组成联盟,共同开发和销售Mylo制成的产品。

此外,从远程工作平台到虚拟陈列室的技术,可以帮助奢侈品公司在危机期间保持生产力,甚至可以永久提高生产力。品牌也将关注供应链的数字化、分散风险、以及相关的投资。

中国因素如何影响未来奢侈品行业

在过去的十年中,欧洲奢侈品集团、私募股权公司、美国时装集团和中东投资者都急切地寻求有吸引力的收购目标。鉴于当前的危机,其中一些收购方,尤其是那些本身不是奢侈品公司的收购方,可能会发现他们既没有核心竞争力,也没有耐心培育这些高潜力品牌,因此可能愿意重新投放市场。以前难以完成的收购活动可能在后危机时期变得可行,这些发展可能导致行业进一步整合。

随着奢侈品市场的重新洗牌,许多欧洲的老字号品牌可能会流入市场,带来并购的机会,催生新崛起的奢侈品集团,这给中国的买家提供了绝佳的切入点,结合欧式工艺及品牌能量,加上中国的市场与技术,可以在此行业里引发颠覆性的改变。

随着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中国本土品牌势必会越来越受重视,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是快速弯道超车,这与传统的欧式品牌经过岁月沉淀和结合工艺的理念仍有差距。所幸中国文化里有传统工艺的内涵,在近期,中国投资者可藉由购买欧洲品牌来积累品牌经营和国际市场的经验,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

在发生大规模的危机之后,消费者的喜好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转向“低调的奢华”,更多地关注经典元素,例如手工艺和传统,而较少关注显眼和喧哗的BlingBling。

中国投资者应专注于复兴有潜力吸引中国新一代消费者的欧洲传统品牌,利用中国市场的体量和渠道的杠杆,趁机拿下这些有历史渊源的品牌,回流国内,刺激国内新生品牌的经营与成熟。(来源:FT中文网 作者:刘裘蒂)



                                 
                                           社会透视
                 



股市到楼市浮沉历程 揭示那些躲不开的坑                 
【研究员】:wh
我在股灾来临的那几个晚上如坐针毡,接连一个星期完全无法入睡,我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450万的资金为何几天之内化为乌有。我想放弃股市的时候,又想起了康波定论人生仅有七次机会,很多人终期一辈子一次大机会都抓不住!老天在天上扔钞票的时候,你没有拿着大脸盆去捡,这就是一种原罪,一种愚蠢的不可饶恕的原罪!

                                 

1609231756963530.jpg

【博览财经特稿】我是柯谈团队的八戒,作为一名房产投资爱好者,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下在股市楼市里的浮沉历程,对你们一定会有启发,希望大家今后都少走弯路。

错过买房的“坑”

我87年出生,2011年来深圳。那个时候过来深圳第一份工作只有2300元一个月,对比现在的刚毕业的大学生,你们是不是幸福很多?如果你正在为错过了几次买房机遇而感到郁闷,对比一下我的起步工资,就可以找到一丝丝安慰,至少你们的起点一定比我高。

我当时是混迹于华强北一个跨境电商公司的产品开发经理,别被这个经理的头号给迷惑了,我既不管人,也不是做什么产品开发。简单一点的讲,我就是一个做销售的,而且是拿着深圳最低工资标准的屌丝外贸业务员。

面试的时候也是被我们老板给忽悠了一把,说跨境电商这个行业是多么的有前途,我们这个公司是多么的喜欢培养新人,老板只是公司里面一个喜欢年轻人的大师兄而已。当时我也年少不经事,硬是被这个大师兄忽悠了一下,估计老板当时觉得我就是他找了很久的八戒兄。

在这个公司工作了差不多2年,我也开始不再是当年那个憨厚的八戒了。对于老板的那一套忽悠战术了如指掌,因为私下和很多同事聊天,发现很多其他同事也都是被当成八戒兄给忽悠进来了。

我当时在公司的业绩比较突出,再加上当时跨境电商平台的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速卖通正在开放,因为新成立的速卖通平台宣传的就像当年的淘宝一样隐藏着无限的商机,当时也有很多人认为速卖通这种平台又是马云这种大嘴巴用来忽悠人的玩意。

我却感觉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单干的机会,或许是因为我已经被老板忽悠了一次,我决定放手干一把,即使被马云的速卖通平台再忽悠一次也行,说明我还是有价值的,才能被这种大佬忽悠利用,于是我果断的选择离职,这次无论如何老板巧舌如簧的想留我,又是给我加工资,又是给我提职位,我都没有留恋。

事实证明,这一次单干是我这辈子做的非常准确的一次抉择。因为再接下来的2年,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50万,到2014年底的时候我银行账户上面已经有90万的可自由支配资金,如果没有赚到这笔钱,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去想买房这种事情的,而且我骨子里也几乎从来对买房做房奴这种事情不屑一顾。这里是买房的第一个坑:认为买房就是当房奴!

如何正确的使用这笔钱呢?当时我和我的老婆起了争执(当时还是女朋友),我认为在老家买一套小两房就可以了,差不多全款也就20-30万的样子,为何要在深圳这种地方当一个房奴呢?

而且可以拿首付买房的钱再投入到我公司的跨境电商业务,每年可以获得20%以上的利润,再不济,把钱用来存放银行,或者把钱买点银行的理财信托产品也有5%-7%的收益,投入房产实在是一笔没有必要的高端奢侈品级别的消费。这里是买房的第二个坑:认为做实业或者创业才是正道。

而且当时全国的很多房产大V都在呐喊,全国房价已经严重的泡沫,房贷月供已经严重的超过了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还计算了当时一套深圳房产的首付需要一个家庭不吃不喝20年以上,严重的泡沫。这里是买房的第三个坑:相信那些大V,认为房价已经严重的泡沫化,买房就是去接盘。

我不知道前面几年深圳的房价是多少,反正我当时很有印象,深圳房产最便宜的地方龙岗区房价也差不多要2万一平,我当时竟然耐着性子坐了2个小时的公交车去看龙岗区的新房。当然不是因为我有多喜欢房子,而是我的女朋友和岳母大人要求我买一套房子,不然就不放心把女儿嫁给我。

我当时到深圳的龙岗区看的是金地的一个楼盘,至今我都记得中介和售楼处那些人那个热情劲,跟孙子一样的伺候大爷,但越是热情给我的感触就感觉忽悠的成分越大。一个79平米的小破两房,竟然首付要50多万,而且是那么偏僻的一个地方,坐公交都要坐一个多小时才能换乘地铁,这他妈跟我老家的房子有什么差别。

我要是买一个老家的三房全款才30万,而且还不用还月供。我非常的反感深圳的这些卖房子的中介,一听到他们的电话我就直接挂掉,从此再也不接陌生人电话,因为知道十有八九就是来推荐我买深圳新房子的。这里是买房的第四个坑:认为中介和房地产公司全部是大忽悠,这群混蛋就是死惦记着我口袋里面的钱,忽悠我去接盘。

2014年底经过和我老婆的一番商量,也苦口婆心的说服了我的丈母娘,在我们老家买了一套房子,开开心心的办理了贷款,还迎来了我最可爱的儿子,大家皆大欢喜,既给了我丈母娘一个交代,我这个二师兄终于也如愿以偿娶到了高老庄的媳妇。

八戒我的深圳买房之路还没有开始呢?离最终修成正果,被如来佛封为“净坛使者”还远着呢!

掉进股市的“坑”

2015年上半年股市火的一塌糊涂。我因为上大学的时候辅修的就是经济学,所以平时也比较关注股市和基金市场。2015年春节开春后的两个月,我投入股市原始资金仅有50万,迅速的涨到200多万资金,一下子感觉我这是被跨境电商行业耽搁的股神,我这投资天赋现在全部爆发出来了!

什么巴菲特,彼得林奇这些股神在我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巴菲特过去30年平均的年化收益率竟然没能超过30%,我两个月就实现了200%的收益,我简直就是股神的祖师爷。

我甚至萌生了这个想法:把老家的房子卖掉筹集全部资金用来炒股,那些炒房客简直就是一群low货,太他妈智商低才会去炒房。这里是买房的第五个坑:在股市赚了点钱的人都把自己幻想成股神,非常瞧不起那些炒房的人!

接下来股市继续翻倍的涨。大家对于2015年的那场股灾应该都有所耳闻。到2015年七月份,我股票账户里面最高时有接近450万的总资金,最后一直跌到仅剩下80万。

这个时候,我才开始质疑,原来我真的不是股神,我开始犹豫了要不要赶紧跑,可是我真的心里很不甘心,我当时就是赌输了而且不甘心认输,一个赌红了眼的赌徒,但此时此刻至少我还是盈利的状态,跑了还能保本。

我在股灾来临的那几个晚上如坐针毡,接连一个星期完全无法入睡,我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450万的资金为何几天之内化为乌有。

我想放弃股市的时候,又想起了康波定论人生仅有七次机会,很多人终期一辈子一次大机会都抓不住!老天在天上扔钞票的时候,你没有拿着大脸盆去捡,这就是一种原罪,一种愚蠢的不可饶恕的原罪!

我问了几个老股友,他们仍然坚守在股市中不愿意离去,他们始终认为这一波牛市还没有走一定会再次雄起,这里只是短暂的调整,此时此刻走的人都是一群傻蛋。

我从他们的身影中看到了自己的模样,我和他们都一样,坚信自己是智慧超群的股神附体,或者我们至少都坚信自己是眼光独到的8段业余终极高手,这种千载难逢的牛市机会被我逮住了,我怎么能轻易放弃,经此一战,我们或许就此成名了。

或许是如来佛祖的点化,不断地提醒,在我脑海中唠叨了好几遍:你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普通人都不是,一头猪而已。而且因为我花费了太多时间研究股市,还没有时间照顾小孩,股票却一泻千里,

当时炒股心情很差,老婆也开始跟我吵架,甚至要跟我决裂闹离婚,在内心挣扎了很久的情况下,我做出了让我痛苦的决定,全部清仓股票。这等于是在法庭上面法官宣判我是一头蠢猪需要立即打入死牢,股市中所学习的那些知识和技术全部都是愚不可及的。

接下来的2015年下半年我感觉我的人生都是灰暗的,吃嘛嘛不香,睡觉也失眠,深刻体会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从没有得到,而是得而复失的痛苦。这里是买房的第六个坑:现在是不是仍然有很多经历过股灾的股友,依然还留恋在股市里面等待那遥遥无期的牛市呢?你们或许没有意识到,中国的房地产才是唯一的牛市,有时候是慢牛,有时候是疯牛。

重进房产的“坑”

2015年年底的时候,我整理了一下心情,回到了我的主业跨境电商。此时此刻我的一个老乡是从事房产中介的,他向我推荐看一下深圳的房子,他说2015年深圳的房子翻倍的增长,很多华强北的潮汕人拼命的买房,买不起的几个潮汕人就会和亲戚一起凑钱凑首付,在一本房产证上面写几个人的名字。

我向他打听了一下深圳龙岗区的房子,现在房价多少,他说快接近4万一平米,我当时真是惊呆了!短短的一年时间不到,就深圳龙岗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房价竟然能翻倍!

我当时还是半信半疑,即使这个中介是我老乡,我依然对中介充满了偏见,这些人都是屁股坐哪里就说哪里的好话,故意制造恐慌,把房价抬到吓人的高度,又想诱骗我去接盘。

于是我问了几个做跨境电商的小老板,有两个都在2015年下半年的时候顶着四万一平米的高房价买房上车了,还有一个老板甚至一次买了3套房子,还想借我的名额买房。有一个小土豪老板还把他三年前买的房子在2015年翻倍卖出去的经历在我面前炫耀了一翻。

此时此刻我才如梦初醒,投资房产才是真正更赚钱的!而且他们都坚信不疑深圳的房子依然还会上涨,我就纳闷问你们这谜一样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认为深圳的房子还会涨上去呢?有的人回复深圳平均工资会上涨,有的人回复深圳有钱人会越来越多,有的人回复深圳地少人多年轻人一定需要买房,所以房价必然还会涨。

好吧,我服了你们,打不过你们这群买房的,我加入你们还不行么?这里是买房的第七个坑:总是想不明白为何一线城市的房子会一直上涨,直到你看到其他人通过投资房产赚钱了,你才心悦诚服。

2016年春节过后,我合计了一下股市里面提出来的钱,总共凑出来首付95万左右,想入手买一套深圳的房子,结果发现我手里这点钱根本就不够付首付款,我又不喜欢去借钱,觉得特别的欠人情,而且向亲戚朋友借钱买房这真的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我当时住在深圳的宝安区,宝安区的房价普遍都在5万一平米以上的价格了,买其他区域的房子交通非常的不方便。

而且我几乎看遍了一整圈深圳的房子,基本上新房都是大面积的三房为主,两房基本上也抢不到,而且我也想把父母接过来,怎么也得需要一个三房吧。中介老是推荐我买那种又老又旧的两房,我就说这两房怎么住呢?中介说两房自己不住以后可以卖给别人,我自己都觉得房子太小,别人会比我更蠢,接盘一个这么小面积的九几年的又老又小的破两房吗?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深圳刚需族买房的强大动力,宝安区西部几乎每个新楼盘的两房都被秒光,小面积的三房也很抢手,开盘没有几周就被售罄了,这些刚需不是在抢房,都是在抢钱啊。

关键是这辈子都没有去过的深圳光明区,听说那个地方就是用来养奶牛和乳鸽的地方,房价也飙到4万多一平米,光明区那个地方连一根地铁线都没有,要进入到关内需要2个小时以上的通勤时间。

我只能叹气,放眼深圳还有一个最低价的洼地就是靠近惠州的坪山区,我这辈子就是为了买房才去了几次坪山区,深圳人都知道其实深圳的坪山区最开始就是被划归惠州市辖管的一个偏僻不毛之地。

尽管选择深圳的坪山区也不失为一个选择,但是我并没有买深圳坪山区的房子,相反我买了离坪山仅一公里远的隔壁惠州,交了5万块钱定金给惠州大亚湾售楼处,从此开启了我买房之路最大的一个坑。这里是买房的第八个坑:买不起深圳就买深圳周边,中介宣传十年后的惠州就是今天的深圳。

这里我暂时不想讲述我在惠州和坪山买房的遇到的各种坑,如果后续大家有兴趣,单独再细说这里面的猫腻,用一句话来形容惠州买房之旅:这辈子我可能会忘记我初恋女友长什么模样,但是我绝不会忘记把我带进坑里面这个中介的丑陋嘴脸!

2017年,我直接放弃了我在惠州大亚湾的这套房子,尽管当时我已经付了5万块钱定金,事实证明我果断的止损是比较英明的决策,因为这样做我就保住了自己在深圳的首张购房票。后面我在惠州的好几个购房微信群里面,发现有些房友付了几万块定金以后,因为不甘心这已经付出去的几万块钱,硬是咬着呀买了惠州的房子,付了首付款,然后现在依然在还惠州的房贷。

看着深圳步步高深的房价,大部分惠州房友徒增羡慕嫉妒恨,想要把惠州的房子亏本或者原价卖个下一个接盘的人心里又有不甘,在深圳买房却永久性的失去了宝贵的首张购房票,绝大部分惠州的房子找不到下一个接盘的人,至今依然是一个巨大的坑!

房产一个“坑”进入另一个“坑”

2017年上半年,我拿着手里面的90万首付,咬着牙勉强买了一个宝安区松岗的二手房。尽管我当时对这个60来平米的两房非常的不满意,而且还是2010年开盘的房子,谈不上是次新房,也不算是很老很老的房子,由于摇号买新房又买不起那种90多平米的三房,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一个小面积的两房。

当时去银行贷款的时候,我名下还有一张逾期了一年的信用卡,银行拒批房贷给我。因为我有一笔126元的信用卡逾期一年没有还款,因此光大银行把我的这个逾期记录上传到了央行的征信中心,我就这样进入了贷款黑名单!当时因为这个事情还和银行的工作人员吵起来,因为我已经缴纳15万的定金给二手房业主,银行又拒绝批准给我贷款!

我当时脾气就上来了,其实银行只是需要我通融一下,这里我就先不细说银行审批贷款的一些不可描述的技巧!这里是买房的第九个坑:买房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自己的征信记录没有提前了解清楚,银行卡流水也没有做好。

从2017年到2019年整整这2年,我的跨境电商业务做的并不理想,这2年期间我还招聘了几个业务员和跨境电商的精英合作伙伴,最终我们都做的不是很顺利,但是我购买的这套房子却一直在升值,我不得不承认踏踏实实做实业赚钱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产增值带来的收益。

2019年11月份,深圳“豪宅税”征收标准迎来重大变化。从2019年11月11日起,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4㎡以下的房子为普通住宅,满两年可免征增值税。当时我买的这个小区的小两房总价直接就涨了150万左右,看到这个深圳的房价还在蹭蹭的往上涨,我敏锐的预测深圳的房价又会迎来一波急剧上涨。

我将2017到2019年赚到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加上我父母的支持,然后又将第一套房子做了抵押,经过一系列的不可描述的技巧,在2020年三月份果断的在沙井这边又入手了第二套小三房,仅仅过了四个月深圳就出台了最严厉的限购限贷政策,很多人立即失去了购房资格。从2019年11月份到2020年7月15日的深圳新政,沙井地区的房价已经疯狂的上涨了超50%的幅度。

我在这段时间也底气十足的鼓励我身边的那些大学里面的校友学弟,还有我的亲戚,鼓励他们大胆的买房,抓住这半年的黄金窗口期,结果很多没有购房的人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说我屁股决定脑袋,自从买了房就制造房价又要上涨的焦虑,说我因为买房了变成了有房阶级,屁股坐哪里就靠哪边说话!这里是买房的第十个坑:没有买房的人总觉得房价有太多的泡沫,甚至会怀疑已经购房者的良言相劝,还搞成了拉阶级仇恨。

限于篇幅,这里没有写在惠州某个楼盘的惨痛经历,也没有直接点名某些中介和惠州某些楼盘售房人员的险恶用心。还有关于银行贷款技巧,首付不够时使用的一些融资技巧,这里也没有全部写出来。

炒股、买房投资的10个坑

回首我炒股、买房的这段坎坷历程,总结出买房投资的10个坑,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

第1个坑:认为买房就是当房奴!

如果你换一个角度考虑:做房奴还房贷其实就是银行强制性的将你每个月的收入用来存储,并将这笔存储投资在房产上面了,让你每年都有高额收益!有这样的好事,你还会拒绝吗?

第2个坑:认为只有做实业或者创业才是正道。

做实业或者炒股、买房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目的相同,实现方式不同而已!对于个人来说,不管是把钱用来投入实体创业,还是用来买房,只要最终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就可以了,殊途同归。

但是很明显,最近几年的实体创业风险非常大,一线优质房产却是稳妥的向上增值!我就是个鲜活的例子,电商平台创业不赚钱,但是投资的两套房产总市值近乎翻倍。

第3个坑:相信那些大V,认为房价已经严重的泡沫化,买房就是去接盘。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房价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政策。大家仔细看上面三个决定性因素,有哪个因素是某个大V能决定的?一线城市的人口长期来看肯定是增长的,土地政策全是由政府制定,短期内房地产也只有一个大V那就是我们的政府购房政策和银行贷款政策。

第4个坑:认为中介和房地产公司全部是大忽悠,这群混蛋就是死惦记着我口袋里面的钱,忽悠我去接盘。

即使生活中有太多骗子,提高你的认知水平远离骗子就行,你远离了中介,同时也就拒绝了中介给你带来的房产最实时的价格、成交量、供应量信息,特别是要买二手房的话,中介这个群体你还是无法隔绝的,关键还是提高自己的辩知水平,汲取对你有利的信息,避开那些垃圾干扰信息。

第5个坑:在股市赚了点钱的人都把自己幻想成股神,非常瞧不起那些炒房的人!

生活中从来没有股神,只有钱神,只要你能够赚到钱,你就是神,管你是股市投资,房产投资,创业投资呢,不存在谁瞧不起谁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阶段,我们的人民群众主要的生活还就是围绕赚钱这个事情来进行的,因为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更多的财富才能保障我们以后的生活不受贫穷的困惑。

别被西方某些媒体给带偏了说我们只知道赚钱没有信仰,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用合法方式赚钱,对于积累财富的渴望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尊严的信仰。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面有句经典台词:“这世上最大的病,是穷病”。当你上有老下有小,疾病来临的时候,就知道钱有多重要。

第6个坑:现在很多曾经经历过股灾的股友,依然还在留恋遥遥无期的牛市。

在这里并无意去贬低我们的股市。至今对我们的股市依然是充满不舍感情的,网上关于嘲笑A股的段子已经够多了。比如说A股有时候一整年一次都没有,偶尔一年中即使会雄起几次,接下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萎蔫萎蔫的硬不起来的状态。我们的房价大部分时间都是高高在上的雄鸡昂挺的状态。

即使偶尔平静一下,经过政策的挑拨,一下子就雄起,而且稍微一经挑拨,还容易持续膨胀好几年,使劲的压住才能不让它翘的太高。如果你是个正常mm,请问你选谁?回顾过去几年股市一赚二平七亏和房价高速稳定增长,这种明显的投入和风险不对等的现实局面,能轻松的让我们做出清醒的选择。

第7个坑:总是想不明白为何一线城市的房子会一直上涨?

很多人看到深圳的房子在疯狂上涨也是2015年之后,那自从2015年之后,请问又有多少人还能坚信房子会持续上涨呢?如果说2015年之前你看不到深圳房产的投资机会那是因为大部分人缺乏超前的投资眼光,那2015年之后你看到了这个确定性机会,你又抓住了吗?你做了什么样的储备工作去迎接这种机会呢?吃不到鱼头,如果能抓住机会吃个鱼身也是不错的。

第8个坑:买不起深圳就买临深。

中介宣传十年后的惠州就是今天的深圳。中介的这种宣传论调误导了不少人,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在深圳上车买房,把宝贵的首张房票贷票浪费在了惠州的房友。

首次购房到底是选择处于低价的惠州还是选择已经高价的深圳呢?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相信不少读者朋友也有这个亲身体会:你身边凡是高考能考上清华北大985名校的人,很大概率后面发展的更好,比大学都没有考上的学渣是不是潜力更大?

我从来不否认确实有一撮人没有考上大学后面也能做成非凡的成就,实际上那些学历不高通过自己步入社会后的努力奋斗,取得不凡成就的人,我内心也是无比尊重的。如果你非要跟我杠精,举例马云多少次高考落榜,考的也是一个普通的学校。

那我请你自己去查看中国那些知名互联网公司的老板和高管,高学历的学霸人才占据的比例有多大?雷军、刘强东、张一鸣、周鸿祎、马化腾、黄峥、华为高管余承东、李一男……相比过去几十年深圳取得举国瞩目的成绩,你还要选择相信惠州这个屌丝翻身取得成功的概率比深圳更高呢?

第9个坑:买房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自己的征信记录没有提前了解清楚,银行卡流水也没有做好。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如果把一线优质房产当成女神们的话,哪天有个女神朝你看了一眼,你却发现自己连毛都没有长齐,说话都还没有学会发音,更别提还需要掌握撩妹的技巧。

光看着别人把女神娶回家生娃了,你只能流口水,像阿Q那样心血来潮,跑到厨房里和劳动妇女吴妈套近乎。没说几句话,阿Q一激动,扑通一声跪在吴妈面前,说:“我要和你困觉,我要和你困觉!”,连厨房的吴妈都会告你性骚扰,女神岂会看得起你!

第10个坑:没有买房的人总觉得房价有太多的泡沫,甚至会怀疑已经购房者的良言相劝,把有房的人看成阶级对抗的仇人。

哪个炒房客不是因买了第一套房尝到甜头,再去买第二套,第N套房?为什么越有房的人越买房,因为他们尝到甜头!

所谓的贫富差距是怎么造成的?电影《1942》里面,张国立饰演的地主东家范殿元说了这样一句话“只要活着到陕西,给我十年,我还是地主”,因为范殿元曾经有过长期做地主的经历,他有走向更高层次的决心和视野!你仇视那些炒房客,那些炒房客都死光了,你就会有房了吗?有钱人死光了,穷人就全部变成有钱人了吗?

可以确定的说,即使炒房客不选择炒房,他们依然会有更高的视野投资其他领域,让他们变得更加富有。与其选择仇视,为何不选择成为他们呢?(来源:柯视角(ID:lincokl)作者:柯谈团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11-23 16:18 , Processed in 0.176455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