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要承担过度流动性后果 做好5-10年“低轨增长”准备》:我们要看到这次刺激的规模,最近拜登提出了新的1.9万亿美元的刺激方案。这是在已有的8800亿和两万亿的基础上,再加上的1.9万亿,总共是近5万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美国GDP的25%。它用了整整25%的GDP来刺激经济。所以预计今年会有比较强劲的经济增长。但代价是美国政府的债务比例,从去年年底占GDP的100%上涨到130%,远超所有发达国家,甚至比高债务的欧洲还要高很多。与此同时,利率下降到了0,甚至不排除负利率。
热点聚焦
指标结构性转变时代 设立6%以上GDP增长目标底气何在
【研究员】:WH
我们国家劳动力转移的时候,从来不是农村人口一转到城市,就立刻变成城里人,他们虽然在城市工作,但他的社会身份还没有完成转变。过去我们认为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大问题,但这几年发现像杭州、南京、西安这些核心城市的大学生一毕业,就有机会留在当地,留着身份证、毕业证就有望上户口,比过去进城以后再给办户口更合适了。
【博览财经特稿】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20年政府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各大发展成就。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中国2020年依旧取得2.3%的经济正增长。 同时,报告也展望了2021年的工作重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6%以上的GDP增长目标,指出“关键领域创新能力”“防范金融风险”“双循环内投资消费不足、外环境紧缩”“强化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等问题。 针对2021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的上述挑战,观察者网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前副所长丁一凡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采访全文整理如下。 观察者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17量化指标全部完成,多项惠企利民指标超额完成。您认为,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单,您认为关键原因有哪些? 丁一凡:关键在于中国政府与社会的组织能力与生产能力。 中国社会的组织能力在这次疫情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像武汉这样的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能实现迅速“封城”,并展开大面积普查,筛选出患病人口,再用快速建设“野战医院”和改造“方舱医院”的办法把一切有症状的人都收治起来,这才快速制止了病毒的传播渠道。这些努力汲取了十几年前治理“SARS”时的经验。因此,疫情在中国才没有大面积扩散。 控制住疫情传播之后,中国又迅速恢复了生产,并保证了生产过程不会造成病毒扩散。要做到这一切,靠的是通过网络技术追踪人员流动。一旦发现新的病例,马上追溯跟病人有过接触的人员,并进行隔离,中断病毒传播。因此,后续虽然在几个城市出现了新病例,但都立即被控制住,没有造成广泛传播。 另外,中国的制造业优势也在疫情中得到了体现。疫情创造了新的需求,新的市场。中国企业能够满足这些需求,提供足够的口罩、足够的保护服、呼吸机等等。许多发达国家都不能及时满足医疗物资上的这些需求。这也是此次中国的外贸出口创纪录的原因。 中国的社会文化传统也对疫情控制起了一定作用。中国人讲大局,识大义,知道在疫情时过分强调个人隐私、个人自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比起西方社会,中国人能听从政府号召,待在家里隔离,很快就控制住了病毒的传播。 而中国的网络经济和快递体系运行的效率,也令中国与疫情的斗争如虎添翼。许多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办公实现,有些事情甚至通过网络效率还更高。如果中国前些年没有大力投资互联网建设,没有强大的网络通信能力,此次抗击疫情也就不会这么顺利。
观察者网:去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的经济增速目标是6%以上。您认为,有自信设立这个目标的底气在哪里? 曹和平:关于 GDP增速指标,会前人们将目光都聚焦在这个目标上,一般关注几点,第一是中国要不要GDP增速指标,此前有学者在重要的经济论坛上表示,我们是不是不再设置GDP目标。这个说法在国内外传开以后,很多人认为中国不要增速指标了。 我猜测可能的理由是,全球新冠疫情还没结束,如果设定一个指标,会不会出问题?但我还写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就是有一个目标总比没有好,但不要把这个目标放到不同区域内作为一个刚性的绩效考核指标来衡量,比如东南沿海高速发展40年了,它们的GDP增速指标可以弱化一些,但像中部或中西部正在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如果没有一个指标,资源整合的速度反而会失效。 所以,我个人认为制定一个区间目标比定一个点的目标要合适。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情况是6%以上,是一个开区间,上不封顶,下边限底是6,这么做有好处。大于6%,是因为去年经济处于下行期,有一个反弹的翘尾因素在,所以就会出现今年增速应该比往年高的形势。相较前两年,一般定在6%左右,考虑到今年经济反弹趋势,定在6%以上应该问题不大,但至于高到多少,8还是10,并没有说清楚。从管理角度来讲,考虑到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做一个半开区间的GDP激励目标,是有利的。这次指标公布虽然有点令人意外,但我觉得还是在意料之中,说明中国的中枢决策层没有放弃GDP指标。 第二,我想说的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经济学不一样,或者说我们国家跟全世界研究发展经济学所指出的起飞、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阶段、跨越发展经济门槛等经历很不一样。 差异在哪里?我们国家劳动力转移的时候,从来不是农村人口一转到城市,就立刻变成城里人,他们虽然在城市工作,但他的社会身份还没有完成转变。过去我们认为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大问题,但这几年发现像杭州、南京、西安这些核心城市的大学生一毕业,就有机会留在当地,留着身份证、毕业证就有望上户口,比过去进城以后再给办户口更合适了。为什么?他们有了一次选择。 另外,我们还发现,现在很多农村地方的农民,不愿意失去土地,尤其是在一些城市郊区或特色小镇,这就和过去发展经济学所说的“两部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然后农村制度工资和城市相等,完全商业化的阶段来了,接着达到发达地区水平,但我们国家的发展路径并不符合发展经济学的这套理论。 尤其是十九大以后,我们提出两个“百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基本建成,第二个是全面建成;现在又分两步走完成建设的“百年”,这个“百年”里面又提到2035年远景目标,特别是经济总量、科技水平有跨台阶上升,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等,这又和发展经济学不一样。这就是中国特色。 所以今年的中国指标体现了两个意义,一个是理论思考,一个是对舆论前后对比的思考,中国的增长指标确实体现了中国特色。 丁一凡: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6%,应该说不是个太高的目标。去年经济受到疫情影响,今年有些领域会出现“反弹”。而且,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年,有些投资项目即将上马。 我们一边在加快城镇化发展,一边也恰逢其时地要建设美丽乡村,这些都需要投资。有投资就有增长。 内循环发展需要扩大内需。而随着“脱贫攻坚”的完成,新的消费群体的经济能力在增强,消费能力、消费欲望都在增长,这些都会加大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也会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观察者网:谈到GDP增长指标,前段时间舆论场也在讨论一个观点,就现阶段中国发展水平来讲,还是要尽可能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速,需要配套的货币财政政策,而且经济发展有预期目标自我实现的特性。这两年来,新经济的讨论很多,去年两会也大力提倡“新基建”,那么如果从新经济的维度来审视,该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之间的关系? 曹和平:这一点很重要,中国经济发展逻辑和路径很不一样,而在发展经济学看来好像全世界都遵循一个统一规律和发展路径。 我们是不一样的,大概在上世纪末、2000年左右,当时GDP相较1980年翻两番,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接下来经过20年高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有一组数字展示,人均可支配收入,环境能源,教育就业等等。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是启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但这时候的指标就和过去不一样了。换句话说,2020年到2021年是指标的结构性转变时代,意味着之前的目标完成以后,要寻找新目标,而寻找新目标我估计至少得要两三年时间。所以,高速还是不高速,恐怕是要通过今年明年后年这三年累计的数字,大家有了经验之后,才能确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无论高速与否,数字技术的拼图正在高速形成全景式画面,这将对经济造成什么样的推动作用?这种技术变量在某个爆发点对建设的快速推进,算不算到我们现有的管理指标里面去?这个问题其实今年还没有注意到,但我觉得一些先行的舆论、科研、示范试点单位,包括决策部门,可能要开始关注。虽然今年不会形成热点,但这个问题是后续热点的起始点,就在这几年。
观察者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经济双循环。现在讲经济内循环,势必会提到两个基本问题,投资和消费。就去年底发布的整体经济数据来看,其实国内投资还是有点乏力,而且固定资产投资恢复最大的部门是房地产。另一个层面是消费不足,您前面提到城乡人口转移,这几年人们一直在提如何盘活5亿人的农村市场等等。但这些层面本身是一个体系性问题,所以哪里出问题了,该如何破局? 曹和平:双循环实际上是对中国经济进入第二个成长阶段、寻找新的增长动力、经济增长转型、升级和赋能,重新启动的一个思考。因为我们的出口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现在有慢慢甩开美国的趋势,也就是说中国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不可能过大,增长潜力不可能过大。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启动与国际大循环不一样的国内大循环。 国内大循环,我们过去更多关注的是投资循环和消费循环,或者是投资小循环、消费小循环和投资消费的国内大循环。这是寻找经济新动力,但本质上仍是一种传统思考,就是怎么能够让我们经济板块的机会成本和成长利益更均衡、效率更高,但结果就出现了投资乏力现象。 我觉得目前经济中表现出来的投资乏力,其实是两方面问题,第一,投资到传统经济领域,而传统经济的成长本身就已经不高,但是人们熟悉的是这种投资。比如,给一块土地,把土地变性,购入土地的价格低,七通一平,把“生地煮成熟地”,再把它卖出去。两全价款之间的土地卖出去之后,就获得了第一笔整理土地带来的建设资本金。 如果拿资本金成立一个园区投资和建设发展公司,然后招商引资,三减两免,把企业给做起来了,企业再经历转型发展,最后你会发现土地上盖物业、引进企业、企业资产再滚动,那现在GDP核算的不就是这些板块嘛。 所谓的投资不畅,其实在这个领域的投资不畅。为什么?因为这一块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了,如果你让它增长速度快,但建成以后没人住进去怎么办?所以,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或者作科研的人,认为经济应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应该增速;可是一线的指挥员和实际建设者或资产管理者会认为,都已经不赚钱了,你干嘛把钱投进去,砸到手上怎么办? 可见,投资不畅的原因是机制和结构转型带来的投资不畅,而不是人们的投资意愿不高。其实中国人的投资意愿挺高的,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投资新经济?投资新经济有风险评估问题。中国人有一个麻烦,不见兔子不撒鹰,特别实在。这两句话要加起来,就是中国人在投资方面其实是很保守的。人家洋人做了,他投资起来贼胆大,洋人不做、让他在前面做,他投资起来贼胆小。这一点放到新技术领域,就是当西方适当地受到一点挫折,美国自身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向后一退,我们就站在前沿位置上;等到我们带领其余世界走的时候,在创新领域的投资出现了一些麻烦: 第一,我们的金融机构不太倾向创新投资风险高的领域。因为银行不仅是嫌贫爱富,还天然规避风险、宁可平庸,只要平常就好、没有风险就好。这恰好和创新投资所需要的投资增长速度是矛盾的,你说是文化因素也好,是传统金融的惯性也好,或是中国科技没有创新也罢,反正这是一个机制问题。 怎么办?这时候政策应该适度发力,不只是口号上支持创新,建创新园区什么的都是形式上的;要真的支持,确实需要冒一定风险。现在的投资基金等工具都在央企、银行金融机构,但它们恰恰是不愿冒风险的,而且它们的制度设计也不允许冒风险。 这就是我们的麻烦。怎么让投资从原来熟悉的领域、从投资报酬率低的项目,转向不熟悉、风险高但投资报酬率高的领域,这是中国正面临的一个挑战。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也不是一次会议能解决的,需要引起我们国家极大的重视。 观察者网:今年报告提到了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强、防范金融风险等挑战,指出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对于关键领域创新和金融开放的话题,您有什么建言? 丁一凡:既然我们意识到了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强,就会“补短板”,就会加强在某些关键领域的投资,促使更多的人力资源向这些领域倾斜。这些措施都对加强经济增长有利,而且是有效的增长。 金融创新与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但也要预防新的系统性风险。金融创新与其他的技术创新不同,因为过去的金融创新往往意味着要“绕过”原有的金融管制条例。 虽然有些金融管制措施会对经济发展构成一定障碍、要不时地取消一些,但总体来讲,金融管制措施发展并存在至今,自然有其必要存在的道理。盲目地取消监管措施,特别是激进地一次性取消重要监管措施,会产生一些预想不到的后果。要知道,美国的前车之鉴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曹和平:关于金融开放,去年稍早些,我们跟特朗普贸易谈判时,他们逼着我们兑现WTO的承诺;政府也顶着国内舆论的诸多质疑——金融开放等于把中国的核心资产和国计民生的东西,向那些短期行为的外资游资公开,给中国造成巨大风险。 但说实话,我是支持金融开放。虽然我主张金融安全风险,但我同时又支持金融开放。之前提出引进外资、允许独立开办企业、外资可以进入几十个领域等等,我都是同意的。那开放的风险怎么规避?其实只要把资本市场的开放在某种意义上做一个闸门,不可自由兑换就行。可自由兑换,就是国门彻底打开。如果资本账户在某种意义上可关可开,把国内牌照向海外企业放开,其实是安全可控的;万一出了问题,就不让资金转移出去了。尤其是现在的处置监管条件,大数据处理之下看得更清楚,所以我不认为金融开放就是把我们国家的国计民生的东西向外国资本公开,从而给我们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其次,金融开放不仅仅是传统金融的开放——把银行股权让出来,把证券和保险的股权让出来等等。但恐怕传统领域的金融开放就那么多,开得多了还确实有点问题,因为它一般都是具有全国性网络的东西,还有某种意义上的自然垄断性质,即便开放能开多少? 真正的金融开放,我觉得需要对科技金融开放。我们当前对对科技金融的开放,还是以人民银行主导,人民银行不主导的,就不能做。而且在整顿金融的情形下,把很多科技金融干掉了,比如P2P信贷全部清零,那如果用新科技做P2P信贷也一刀切清零吗? 对于金融开放,我们可能还要重新思考其内涵,科技领域、金融领域如果跟不上的话,很有可能会输掉这场真正的金融开放之战。因为我们在传统金融领域确实不如西方,开放确实会碰到问题,但就算这样我们也要做。反之,在创新领域,说实话我们起初在B2C领域的科技金融比西方发达,特别是一些支付类的项目,为什么不放开牌照? 由此再进一步,我觉得可能要把金融开放的权力,从银行系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再往上提升一个台阶,上升到中央层面。当下这个时代,传统思维管理金融会出问题。
观察者网:报告中提到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坚决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关于平台垄断,现在国内外讨论的都比较多,在您看来,数字经济时代,防范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我们该如何调整监管思路? 丁一凡:中国的大型平台企业的确有形成新的市场垄断的迹象,但我们也要防止出现“倒洗澡水时把孩子也一起倒掉”的现象。 平台企业虽然对市场形成一定“垄断”,但在电子商务时代,这也有一点“自然垄断”(指某些产品和服务由单个企业大规模生产经营比多个企业同时生产经营更有效率的现象)的意味。 我们不应忘记,平台企业对统一中国市场起到过重要作用。过去,中国的市场并不那么统一,分散的市场效率并不高。平台企业把全国各地的商品提供给全国消费者选择,甚至把一些偏远地区、犄角旮旯的产品通过互利网摆在消费者面前,这对我们的扶贫工业也是一种贡献。 我们要监控的是市场的绝对垄断,要防止的是资本的无序扩张。特别是要监控平台企业利用民众的一些“好胜、赌博、机会主义”的心理,诱导民众去消费一些不必要的产品,要防止平台企业诱导民众过度消费、过度借债,最后成为平台企业的“奴隶”。这些才是互联网时代监管平台垄断的重点工作。 曹和平:关于反垄断,我的一个总体评价是,借鉴西方得多,基于创新理论、体现中国特色得少。什么叫借鉴?我们去看这些很细的条款,大多是西方规制的垄断。 但其实需要把两者区分开来,一是自然垄断,另一个是市场垄断。反垄断,反的是市场垄断。因为在那里面大家都是竞争性机制,如果出了大鲨鱼,那小鱼还能活吗?但是,自然垄断就不能够对其发起反垄断,就像太平洋一定比湖泊养鱼的效率高,试想如果把太平洋切成千上万个小湖泊,会是什么效果?现在相当于没有触摸到太平洋这一池子水以及池子本身的构造,其实要大家共享才好。 如果是自然垄断,我们通过competitive market,即“竞赛型市场”,国内翻译得不好,把它称为准入型市场,这就变为管理的意思了。而管理的后果是,你认为它是自然垄断,就允许它做,你要是不认为它是自然垄断,就不允许。 其实,竞赛型市场,就是指挑战性。你在做的时候,我给你一个最高利润上限,你就不能比其他行业的利润高——比如高出3%-5%,你能拿到的就是平均利润。在这种条件下,你去运用平台,因为你是自然垄断,获得的垄断收益交给全社会,通过财政部门对国民收入进行二次分配,以达到某种平衡。针对自然垄断,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要介入,这是另外一种管理。我觉着本次提出的反垄断指南,对后面这一点强调不够,对市场反垄断具体规定做得比较多。 但是问题到这里还没完,因为出现了平台型企业。平台型企业,是一种熵减的企业。自然垄断,是网和场的概念,比如全国交通网、电网、水网;场,比如说无线电频率等等。 平台是基于网络之上的更高业态,比如OTC。OTC市场网络和完全静止的市场网络有什么不同?因为在OTC市场网络里面出来了一群证券商,这是一种自然垄断,它能够掌握大量信息,个头就比其他中介要大,如果把它作为垄断打掉了,就相当于把市场的本质从OTC水平降到一般网、场水平之上了。 而现在全世界竞争的一个制高点,是超越OTC水平之上的平台机制;要是把它当做垄断干掉了,就是把从线上干到线下,从一个厚饼压成薄饼。实际上是理念不清的原因。 反垄断面临着理论进步、管理反垄断的团队和经营平台的企业团队人力资源奇缺的现象。这种奇缺会形成一“劫”,管理者也不知道,经营者也不知道,科研团队也不知道,企业也不知道,市场就有可能出现恩格斯批评费尔巴哈对待黑格尔哲学的态度的那种情况。 不仅要把自然垄断和市场垄断区分开来,要把平台和自然垄断区分开来,还要把一个中枢外围的做事平台和一个OTC调度平台区分开来,这样我们的经济发展政策、监管政策才会更丰满,更面向21世纪。(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丁一凡、曹和平)
政经观察
立足“国内大循环” “循环”起来需要大谋略
【研究员】:WH
内循环还意味着国家将采取更加积极的产业政策,助推产业升级。例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出多个产业升级相关的建议,包括“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和“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博览财经特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国内国际双环。”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内大循环”是主体。那么,国内大循环的提出背景是什么?意味着什么?要如何促进大循环? 国内大循环的提出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出口导向加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出口总额长期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出口增速有所放缓,想要继续维持出口的高增长态势已经殊为不易。加上我国传统行业的竞争力随着人口红利减退、人力成本提高,原先的低附加值的代工模式也遭受到不小的挑战。
从国际形势来看,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抬头,逆全球化风潮迭起。中美关系摩擦加剧,部分国家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加剧了中国高科技产业供应链风险。 新冠疫情使得全球贸易受到进一步冲击。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贸易总额下降约9%,其中货物贸易额下降约6%,服务贸易额下降约16.5%。 在国内国际因素的双重挑战下,寻求改变和突破成为应有之义,“国内大循环”的概念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那么什么是国内大循环?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经济日报》的文章也指出,“畅通国内大循环,就其主要方面来说,是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 可以说,扩大内需是促进内循环的重要方向。在这方面,中国拥有特殊的优势和潜力。 从市场规模来看,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拥有全球最广阔的内需市场。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居民储蓄率偏高,中国居民的消费意愿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同样,从经济结构上看,2019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58.6%,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有20多个百分点的差距。这也意味着,提振内需和消费的潜力无比巨大。 国内大循环意味着什么 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家战略,对于我国的产业升级、企业转型至关重要,也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1、助推国货崛起和品牌升级。 在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下,很多中国企业处在贸易分工的中下游,主要从事低端制造业和零部件生产工作,依靠代工赚取差价,产品附加值低。
而内循环背后强大的内需将鼓励中国企业开创自主品牌,在产品设计和服务上下更多功夫,向高附加值迈进。 2、推动海外消费回流,民众将有更多的消费选择。 2015-2019年间,我国消费者每年平均在海外消费2500多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民众选择海外消费,重要原因之一是国内产品无法满足国内消费者的质量、品牌需求。据国泰君安的估计,如果居民海外消费回流25-50%,可额外拉动居民最终消费0.5到1个百分点。 如果国产品牌能够把握住内循环的机会,努力提升品牌和产品质量,将有效促进消费回流,国内消费者也将拥有更加多元和优质的选择。 3、推动产业升级,帮助中国实现科技自立。 内循环还意味着国家将采取更加积极的产业政策,助推产业升级。例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出多个产业升级相关的建议,包括“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和“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此外,新兴产业也将迎来发展机会,《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及航空航天等新兴战略产业。 如何促进国内大循环?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要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 1、生产:科研投入弥补缺口,重视高科技产业。 在生产端,中国有着深厚的“家底”,不仅拥有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还拥有1.3亿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 但是近年中美关系摩擦中暴露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国目前尚不掌握科技产业中的诸多核心技术,以至于出现被西方国家“卡脖子”的现象。 这反映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虽然近年来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例有显著提高,已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刘鹤指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和合理质疑,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 此外,在产业方面,还应加快新基建投资和数字经济建设,就如黄奇帆所指出的,新基建不仅本身能带来万亿级别的投资需求,“还将通过数字经济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研发创新规模化而产生不可估量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新基建有助于完善中国创新体系,推动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2、流通:继续降低物流成本,畅通内循环体系。 流通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中国目前拥有较为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高铁里程占全球三分之二,全国公路总里程2019年末达到501.2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14.96万公里,也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物流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数据显示,中国全社会各种物流成本占到GDP的15%,而美国只有GDP的7%。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运量比重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货物运输有七成多是由公路完成的,铁路只占约9%。
黄奇帆指出,一般来说,铁路运输成本是高速公路成本的1/3,如果把铁路运量比重提高到15%-20%,将有效节约物流成本。 3、分配:增加居民收入,加大社保投入力度。 想要消费,口袋里有钱是前提条件。增加居民收入能够显著提高民众的消费意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增长。但是目前,城乡居民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应该进一步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
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有助于让民众放心消费。因此还要继续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4、消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培育新型消费。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 近几年,以网络购物、直播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连创新高,显示出新型消费的巨大潜力。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传统线下消费受到影响,新型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2020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仍然维持着14.8%的高速增长,新型消费推动了国内消费恢复,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循环的相关政策将密集出台。这将极大激发中国居民的消费意愿,鼓励中国企业不断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进而提升中国整体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实现科技自立。(来源:中宏网新闻官方 作者:宏新闻)
2021年要承担过度流动性后果 做好5-10年“低轨增长”准备
【研究员】:WH
中国今天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越走越强,必然会引起部分美国人的顾虑。中国最强大的优势已经不是廉价的劳动力,而是科技创新,所以接下来发达国家可能会加强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有一点很明确:脱钩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制造业是最强的,产业链和生产基地是最完善的,而且中国有十分强大的市场,美国是脱不掉的。
【博览财经特稿】本文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2月21日在央视财经“十大顶级经济学家看宏观大趋势”系列节目中,所做的《“后疫情时代”,世界及经济复苏路在何方?》主题分享 未来5-10年,做好“低轨增长”的准备 从全球经济、金融来看,2021年,是特别关键的一年。之所以说关键,是因为喜中有忧。喜是经过2020年的波动,经济逐渐由衰退转向反弹。 而且由于新冠疫苗的出现,估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大部分区域可能都会接种疫苗,疫情就有可能逐渐被控制住。 同时,各国政府还大力度地刺激经济,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经过一年的折腾,以中国这样的疫情控制模式,通过隔离、大规模检测、追溯,能逐渐把疫情传播控制住的做法,逐渐得到了共识。这些都是好的地方。 担忧的地方也还是很多,疫情发展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从去年3月份开始就不断地在说,病毒变异和第二波、第三波大规模疫情的出现是极其普遍的事情。 我正好是《柳叶刀》抗疫委员会的委员,我这个经济学家天天和医生打交道,也是挺有意思的,学到了很多东西。从医疗角度来说,现在发生的事情都是典型的病痛学,所以必然还会有波动。 今年的经济恢复也一定是不平衡的。这个不平衡表现为不同国家和区域之间,比如说发达国家,能够出台刺激政策的就会走得好一点;像很多新兴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由于没有财政空间,可能就走得比较困难。 而从行业来看,像通讯等产业,由于和人的接触比较少,所以它的恢复就会好一点;像服务业、餐饮、旅游等,和人接触比较密切的产业,可能走得就会比较困难。 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大的疫情之后,未来5-10年的经济增长通常会进入一个低的轨迹。不能低估这个影响。 很明显,现在劳动生产力的增长速度在下降,就业人数也在下降。疫情已经把全球GDP的增长轨迹下降了一个平面,造成了9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不可能再回来了。 所以我们已经在低轨上往前走,而且可能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每一个危机都会对生产力造成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到今天的12年时间里,全球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是低于2008年之前的10年的。 而这次疫情,从现有数据来看,未来10年的增长速度会低于2008-2019年这11年间的经济增长速度。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21年既是恢复和反弹的一年,同时又要做好未来进入“低轨增长”的准备,打好未来的基础。 比如做好衔接和转移,努力提高潜在劳动生产力。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能够增加就业人口,能够更多地创造普惠全民的增长。 这样才能看到未来5-10年大格局的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21年很关键。 美国收紧流动性,只是时间问题 从去年开始,很多国家都在实行经济刺激政策以应对危机。这样一个流动性的宽松,甚至叫“流动性的暴力”,已经影响到经济的方方面面,疯狂的比特币也好,暴涨的大宗商品也罢,似乎全球的优质资产最近都在涨价。 一方面,释放流动性是好的,因为它稳定了经济,使全球经济、金融不至于崩溃,它止住了疫情带来的全球新型危机。 但在大规模的刺激下,会形成几种现象:第一是政府债务的高企;第二是零利率;第三则是流动性宽松。零利率、继续宽松,很明显会对金融的稳定造成伤害。 那么,到了2021年,我们就要承担过度流动性的后果。由于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很低,所以大量资金走向了金融市场,走向像比特币这样的特异资产,这些都是一部分的后果。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隐忧。 我们要看到这次刺激的规模,最近拜登提出了新的1.9万亿美元的刺激方案。这是在已有的8800亿和两万亿的基础上,再加上的1.9万亿,总共是近5万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美国GDP的25%。它用了整整25%的GDP来刺激经济。所以预计今年会有比较强劲的经济增长。 但代价是美国政府的债务比例,从去年年底占GDP的100%上涨到130%,远超所有发达国家,甚至比高债务的欧洲还要高很多。与此同时,利率下降到了0,甚至不排除负利率。 由于零利率和负利率的出现,整个资本市场的资产定价基准就完全变了,而且会继续推高股市的泡沫。 以美国为例,企业的盈利是在下跌的;市场的无风险回报,在过去13个月里几乎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消费者的偏好波动特别大,所以也就会推动股市进一步走向泡沫。 而最大的风险就在于,这么多的流动性,总要有撤出的一天。流动性撤出之时,就是危机可能发生的节点。 历史上有过无数的案例和教训。美国总是在危机以后开始加息,从而引起全球金融震荡。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次是,2013年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时,时任美联储主席在8月初的杰克逊霍尔货币政策年会上,提出要暂缓货币宽松政策。 “暂缓”这两个字就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为什么?因为资金迅速地回流美国,包括印度、南非、巴西在内的很多国家,汇率下跌超过了20%,资本回流的幅度非常大。 所以美元流动性大量流入的国家就会遭殃,而且美国自身的股市也发生了很大波动。因为利率一变,你今天以零利率借的钱,到时偿付成本就变了。 现在宽松越来越大,大家呆得就越来越紧张,但还有一些人很“暴躁”,想再赶一赶末班车。但问题是,你总要走的,一走就成了问题。 所以,按照传统理论来说,政府现在早就应该撤了。但因为担心危机、担心不稳定,所以不断用新的刺激来延长周期。 这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关注点。撤出的一个重要节点,我们称之为“扳机”。触动点就是美联储在保证宽松的前提下,定的通货膨胀率目标是2%,只要达不到这个点,它就有空间来继续支持新的刺激。那么我们估计,正常的话,2021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会接近1.5%。 而如果1.9万亿美元的刺激政策,逐渐入场最终通过的话,美国经济可能会走强,最终可能就会使通货膨胀的上升快于我们的预期。 所以美国这两天讨论最热烈的,就是通货膨胀会不会反弹。因为美联储的政策改不改,实际上就是问“通货膨胀会不会反弹”。现在形成了尖锐的两派,大部分人说通货膨胀不会反弹,少部分人说通货膨胀会反弹,比如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就是这么讲的。 我们现在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情况来说,美国经济增长今年很可能会过热。在这个情况下,通货膨胀反弹的可能性就会出现。 如果一定要看一个起始点的话,今年年底我觉得是一个很敏感的时间,因为美国今年一二季度的经济反弹会很强,同时三四季度的增长也会很强。这个是毫无疑义的。 所以当经济走强后,通货膨胀的预期上升时,美联储就必须撤出宽松货币政策了。对于美联储必然会加息这一点,我们是不可以抱有任何幻想的。 因为央行永远是在危机时降息,在危机过后加息。因为它要保证有足够的利率空间,在下一次危机来时可以继续降息。 那么在撤出时,资金就会发生瞬间的逆向流动。我觉得这个事情已经被无数次的危机所证明过了。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管理全球经济危机。我们内部做了很多分析和实际情况调研,美联储基础利率变化是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我要再强调的一点就是说,当我们讨论美联储会不会撤出宽松,引起资金反弹时,要注意一点,我们今天在全球大的经济周期框架下来说,是一个长期债务的周期顶峰和一个短期债务的周期顶峰,它是两个周期顶峰的再叠加。 与此同时,因为这个叠加,形成了股市顶峰。这是三个叠加,股市是债务这个周期顶峰叠加后的一个必然反映。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个扳机触动了泡沫的下跌的话,这个下跌会非常厉害。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世界债务的总额是如此之大。这么大的债务,如果它还本的利率水平发生变化的话,那么整个债务盘子的崩塌将是一个很大概率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2021年“喜中有忧”。忧就包括潜在的一点,就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没有人敢说具体什么时候天会变,所以2021年的关键就是,要看到潜在的风险,然后进一步把这个风险,扩展为我们能观察到的几个主要变量,然后通过观察这些变量,我们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全局。 这3件事很关键! 在疫情发生后,总有人一直追问我,我们会不会进入1930年的大萧条。我说没有,也不会有。 其实这次疫情发生时,股市下跌的速度是超过了1930年的,但幅度还是小一点。 之所以说没有进入1930年的大萧条,就是因为央行采取措施的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快;第二是规模大,一下就把第一阶段的流动性恐慌危机给解决了。 通常来说,我们讲一个危机一般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流动性恐慌,这个问题央行政策解决了。 第二阶段是偿付危机,就是企业真的还不了钱了,比如有的企业经营不好。 通常在一个大的危机时,会出现一系列的企业破产,通常都是在危机发生的4-6个季度以后,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将会逐渐地展开。 这时就需要有两个政策:一是央行继续提供流动性,帮助人还债;第二需要有结构性的改革,让整个经济朝着新结构的方向走。但这都不容易。 我之所以说2021年特别重要,就是目前全球都面临着结构调整的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维持流动,也要完成结构调整,使得未来潜在的劳动生产力能够不断地提升,这样才能把经济重新稳住,继续往前走。这个是特别难的。 所以2021年的要义,第一是复苏,第二是垒好未来增长的基础,第三是合理地、逐渐地把货币政策管住,并且逐渐地、透明地把它给收回。这3件事如果做不好,那么我们就很可能会又一次陷入波动甚至是危机之中。 而波动和危机要是再来的话,就会越来越困难。因为政府的政策空间越来越少,现在利率都已经是0了。我们对最早实行负利率的国家做了一个分析发现,现在德国已经说,你买房,你借款,我还贴给你利息。这个是天下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彻底乱套了。 但即使这样,还是没人敢买。你现在是负利率,要是利率上升了,我又该怎么办?我又不是借你一年的款,是借你20年的款,你能保证我20年负利率吗?与此同时,由于负利率的到来,大家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所以普遍消费会下降。 我们做了无数的调研案例、统计分析,得到的都是这种情况:央行负利率、财政没空间,再也不能像2020年4月份这样大规模刺激了。这时如果再发生问题的话,就会比较困难。 但如果说美国的政策是这样一个宽松趋势的话,全球其他国家是不是会跟风?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样一个局面?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其他国家的央行,特别是发达国家,像欧洲也或多或少会跟随。因为从现在来看,受第二波疫情的打击,欧洲的经济情况还是很不好,今年欧洲经济恢复相比美国还是比较弱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因为经济走强,所以它加息的概率也在上升。 剩下的就是中国了。我们这次比较好的就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出手很快,去年1月23号晚上封城,2月4号央行、财政部四部门就联合发文支持,流动性入市,针对企业、针对经济停滞的一系列资金就开始入了,但是规模相对还是小的。 我们看全球财政刺激的规模,发达国家平均用了12%的GDP,是很厉害的;新兴经济国家大概用了6%的GDP;最辛苦的是低收入国家,只有3%GDP的刺激政策,所以它们的经济恢复就比较困难。 而我们的货币政策加上财政政策,比如对企业流动性的支持等,在全球来说是属于中低水平的,规模不是很大。这是一个好事。 第二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并没有停止,一直在往前推。也就是说,通过市场化的改革,不完全地和美元挂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美元的利率水平波动,一定会影响汇率波动时,它对人民币的利率和汇率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相对就会比较小。 因为我们央行此前的刺激规模不是很大,所以目前从全世界来看,我们能动用的政策空间的余地是很大的。所以这样的话,如果出现大的波动,我们可以有大手笔来支持、应用这个空间。当然如果是中小波动、可控的波动,也可以通过市场调剂逐渐把波动缓和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货币政策和美国的货币政策,现在来看还是有一个很好的缓冲的。 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那就是要防止杠杆上升。泡沫不能再上升了。因为无论你有多少的政策空间,如果你泡沫很大的话,只要危机一动,还是会发生很大的恐慌。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对房地产也好,对股市也好,对其他市场也好,都严格地在关注杠杆率和泡沫。因为只要泡沫在,一个特别小的敏感源的波动,就有可能形成一个大的危机。这是我们在过去几十年历史中不断看到的事情。 朱民回答部分网友提问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哪个通胀风险大? 朱民:通胀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传统的对于通胀的测度,已经不能衡量、满足今天的实际价格变化了。比如以前的通胀商品里,食品、工业用品比较多,那当然通胀就比较低;但现在消费更多的是服务业,而服务业的价格上升其实是看不见的,但我们都能感觉到。 从全球现在的格局来看,由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比较低,特别是欧洲、日本,所以我们不是讲通胀,是讲的通胀预期。所以大家对未来的预期悲观,这就是日本20年衰退的一个很重要的结果,因为悲观、不消费、不涨工资,所以通胀就上不去。 而从我们的情况来看,因为总体消费还是弱,而且整个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还没有到一个很强的状态,所以通货膨胀的整体水平应该是在一个可控的水平上的。 2、中美关系,怎么看? 朱民: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任职时期完全是非理性的时代。而拜登上台之后首先提出重返国际,又表示愿意采取理性态度,用谈判的方式重新塑造中美关系。我觉得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我们对特朗普时期中美贸易的结果,做过一个分析,显示美国的税收达到了194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美国税收的大部分是由美国的进口商承担了。 因为中国商品的质量好,价格合理,很难被替代掉,美国只能选择进口中国的商品;所以当美国的中间商受了损失后,只能用提高价格的方式,让美国消费者承受损失。 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贸易赤字并没有因此降低,反而是上升的。所以之前的中美贸易战并没有解决问题。 而拜登上台后,我觉得大家可以谈嘛,谈就比较好。通过之前几年“去全球化”“去中国化”的动作,不难发现民粹主义在美国、在世界还有着相当大的市场,这说明美国的政治生态还处在对立状态。 而拜登所说的重回国际社会,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中美合作的国际空间,但反过来说,拜登也有可能通过国际联盟来重新建立对中国的“围墙”。 中国今天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越走越强,必然会引起部分美国人的顾虑。中国最强大的优势已经不是廉价的劳动力,而是科技创新,所以接下来发达国家可能会加强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有一点很明确:脱钩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制造业是最强的,产业链和生产基地是最完善的,而且中国有十分强大的市场,美国是脱不掉的。 对于中美的未来,我们要做好应对更复杂局面的打算。未来中美还是应该达成共识,也就是说朝着全球化的方向走。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我们都希望中美之间有沟通和谈判的那一步。 3、2021年,有哪些确定性机会? 朱民:在疫情之中,迅速地发生了地缘政治的恶化,这是以前不可想象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迅速提出了“双循环”战略。我一直说“双循环”的战略意义有两个,第一是立足本国市场,第二是立足我们的科技,要重建我们的科技、重建我们的创新体系,这个和新基建结合起来,就是中国未来确定的东西。 中国的未来,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会有变动,也会有变化。这个很正常。但有一点,我们要走自己的路,这个大船要走稳,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走科技创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这是个大势,我觉得不会变。 去年,我们的5G基站建了80多万个;今年又是个大年,要争取能够把东部沿海和主要城市的5G全部做完。中国现在已经有全世界一半的5G用户。 通常来说,5年建一个G,4G用了5年、建了400多万个基站覆盖中国。我们现在希望能在3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把5G给做完。因为有网络才有效用。 但5G只是基础设施,我们下一步追求的技术就是用物联网把物联起来,这是个千亿级的市场。用这个平台,把我们自己的产业、公司数字化,这中间有无限宽广的机会。 第二就是科技的发展、科技的投资,这个也是确定的。我们现在开始考虑“2060碳排放”,估计从今天到2060年的40年里,每年在新能源上的投资会超过GDP的1.5%,也就是说在今后5年里,每年会有1.5-2万亿的投资;到了2030年以后,每年是4-6万亿的新能源投资。 这不单是减排,而是整个经济的彻底变化。到2060年,我们的碳中和减排要到0,也就是说我们能源的消耗会比今天还少。 但到2060年,我们的GDP可能不止翻一番,甚至是翻几番,但对传统能源消耗会减少,那你的技术该增长到什么地方?所以未来投资新能源、投资任何碳中和的事情,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第三点就是中国继续改革开放是确定的。我们用技术来构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通过改革开放来支持这个技术的发展。 中国40年的经验教训,说明了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现在就是高水平的开放、适度性的开放,以后还会进一步地加大开放。 所以改革是必然的。因为当光能源变成主要能源的时候,现有的电网系统就会发生根本变化,那你怎么能不改革呢? 有这么几条确定,我觉得我们往前走就会有信心。(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口述:朱民 编辑:张溪冉)
人物广角
一出“弃车保帅”大戏 新一轮光伏潮中杀回的施正荣能走多远?
【研究员】:WH
海外,美国投资者起诉施正荣及其高管团队“掏空尚德电力、对关联公司亚洲硅业进行利益输送以及挪用16.8亿美元公司投资”;国内,无锡市国税局认定无锡尚德存在“漏缴税款”行为。无锡市高架桥旁那些印有施正荣头像的巨幅广告牌,被悄悄摘下。“渣滓、自私自利、无良资本家……”这个无锡市曾经的城市英雄,成了无数人唾弃的对象。
【博览财经特稿】“我有这么多的职工,你不救我,我就要关门。”从一个靠知识走出农村的洋博士,到中国首富,他只用了6年。 从中国首富、城市英雄到财富与信用双双破产,也只不过短短8年。阔别江湖数载,这个曾遭无数人唾弃的中国首富又杀回来了。 变了 2005年10月14日,纽交所门前升起了三面旗帜。除了美国国旗外,其它两个都是“新面孔”——尚德电力和中国国旗。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座里程碑。 这一天,尚德电力成为第一家在纽交所公开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还被华尔街称作“光伏界的微软”。 老板施正荣更是名利双收。回国后,他成了征服海外资本市场的英雄。短短几个月后,他以186亿身家成为中国新首富。 这个看似司空见惯的财富故事,加上两个时间限定后,便显得“疯狂”起来——从成立到成为世界光伏巨头,尚德只用了4年;成为中国首富那天,距离施正荣决定归国创业,还不到6年! 这一切似乎来得有些太容易了。在尚德成立的头几年,施正荣还经常去生产车间视察,他喜欢在食堂和工人吃饭。尚德经营困难,他只领该领工资的四分之一,生活朴素。 可随后,突如其来的财富与漫天赞誉让他一下子像变了个人。2004年扭亏后,施正荣打响了财富“保卫战”,将那些曾经帮过他的人一个个赶走。 第一个遭殃的是施正荣创业路上最重要的伯乐——公司第一任董事长、无锡市原经委主任李延人。尚德2004年的净利润是1980万美元,可李延人走时,只带走了一百万现金和一辆开了几年的奥迪A6,并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股权。 第二个是在施正荣最难的时候帮他的国有股东。公司上市前,施正荣以技术为筹码,大费周章地清退了75%的国有股份。 尚德终于成了施正荣一个人的尚德。“我觉得自由了。”他说。 到了公司上市那天,他又说:“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去挣一分钱,我就花钱。” 他给自己买了近十辆顶级豪车,包括三辆雷克萨斯、一辆宝马、一辆奔驰S600、一辆顶级宾利、一辆路虎、一辆沃尔沃…… 他越来越高调:去参加达沃斯论坛时,专门花20万美元包一架公务机;斥巨资在公司总部建了一面全球最大的光电幕墙;成立“施氏家族慈善基金”,号称一年花6000万元做公益,后来却被曝出诈捐…… 他也曾担心自己和尚德会不会就这样被捧杀。刚做首富的时候,路过无锡市高架桥旁那些印有自己头像的巨幅广告牌,他总是怀着复杂的心情低下头。 到后来,作为无锡市“创新先锋”,施正荣的半身像竖立在大街小巷,他渐渐没了感觉。外媒更是把他评为“全球环保英雄”“可拯救地球50人”之一。 他也开始觉得自己“伟大”,张口闭口就是“世界第一”,“我成就了行业,无怨无悔”。 2008年底,光伏市场遇冷。在一次新能源行业峰会上,施正荣直接指着诸多同行大佬和政府官员说:“你们回去要好好反省一下。” “他一开始要很多很多的钱,后来又要很多很多的名,这些都占有之后,发现自己还是觉得匮乏,想拥有更多。”施正荣的一位生意伙伴说。 只可惜,天堂到地狱不过一步之遥。 疯了 是无锡市政府成就了施正荣。施正荣是正经科班出身,在澳大利亚读博期间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但一开始,他的事业并不顺利,只是澳大利亚一家光伏企业的普通研究员。 2000年,施正荣带着一份商业计划书回国为他的光伏梦找钱。每到一个城市,他都会说,“给我800万美元,我给你做一个世界第一大企业”。 人们大都把他当作骗子。但时任无锡市经委主任李延人却选择相信他,并给予无条件帮助。 尚德的600万美元启动资金是李延人出面拉来的,土地几乎是无偿的,银行贷款担保也是一路开绿灯。供应链、配套设施、销售渠道……有政府出面,尚德电力的台子很快就搭了起来,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2002年8月,尚德第一条生产线投产,产能是15兆瓦/年,相当于中国光伏电池产量此前4年的总合。 可是,第一年就亏了700万元。2003年最艰难的时候,当初一起创业的伙伴都走得差不多了。又是李延人出面说服小天鹅等几大股东,找来5000万元担保资金,并动用自己的政府资源,通过无锡市劳动局拿到5000多万低息贷款。 无锡政府直接提供的无偿资金就有3700万元,还前后帮尚德争取了11个项目。尚德这才渡过难关。 2004年8月,德国政府更新了“可再生能源法”,加大光伏补贴力度。全球光伏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1%。 尚德一下子进入收获期。接着就是上市、融资、再扩张。尚德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无锡也跟着成了“中国最大的光伏生产与出口基地”。 有尚德的成功先例,2006年,无锡市推出530计划:5年内引进30名海外留学归国领军型人才来无锡创业。结果一下子来了1000多人,财政补贴高达十几亿元。 施正荣和尚德的传奇很快扩散开来。无锡疯了,江苏疯了,江南疯了,整个中国光伏业都疯了——投产就能挣钱,挣钱就能拉动GDP,各地政府、银行都夹道欢迎。 之后几年,数十家光伏企业成功上市,数千万人来此“淘金”。这场造富神话不亚于互联网大潮。 2005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仅为68兆瓦,2015年达到惊人的16600兆瓦,十年间增长了244倍。中国企业在光伏产业链上全面占据TOP10的位置。人们说,施正荣让中国光伏产业与世界的差距缩短了至少15年。 中国光伏业的狂欢直接导致了晶硅原料价格的暴涨:2006年到2008年,成本约20美元一公斤的晶硅,价格直接从22美元一公斤,暴涨到500美元一公斤。 更大的危险是,中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90%以上的光伏产品销往海外;90%以上的核心原料也是靠进口。 多年以后,人们才意识到,当初顶着高科技光环的中国光伏企业,充其量也就是“多晶硅来料加工厂”,扮演的是“Made in China”的角色。 不谈质量的数量,不谈盈利的规模,都是耍流氓。施正荣“导演”的这出“皇帝的新装”让中国企业家们拿着各大出货量榜单自娱自乐,沉浸在掌声和鲜花之中。最终获得暴利的却是欧美资本集团。 崩塌 2011年是中国光伏业的分水岭。2008年的金融危机令光伏业的产能过剩矛盾彻底爆发,叠加政府补贴退潮,硅料价格一路暴跌到50美元每公斤左右。早早签下长期供货协议的尚德损失惨重。不考虑存货减值,仅仅因为撕毁供货协议,施正荣就赔了2.12亿美元。 2011年全年,尚德净亏损10.07亿美元。欧美来势汹汹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制裁更是直接将中国光伏业打入寒冬。 2012年,尚德的市值蒸发了60%。自2012年7月,尚德发公告称公司因德国债券欺诈案损失了5.6亿欧元之后,就再也没有出具过财务报告。 最后一份财报显示,2012年一季度末,尚德短期借款及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贷款合计超过15.6亿美元,而账面资金只剩4.9亿美元,其中2.2亿元还因受限不能使用。 2013年3月,挣扎许久的尚德终于到了生死边缘。整个3月,好消息坏消息交错而来。3月4日,施正荣被剥夺董事长一职。他与董事会的矛盾彻底公开。 尚德被债务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最棘手的是一笔5.41亿美元的可转债将在当月15日到期。这笔账能否还上,很可能将直接决定尚德的最终命运。 3月11日,尚德似乎迎来了转机:公司宣布超过60%的可转换债券持有人已与尚德签订了债务延期协议,延期至5月15日。 可是,3月13日,尚德宣布美国亚利桑那州Goodyear的组件工厂将于4月3日停产,这已经是P2工厂之后,尚德连续关闭的第二家工厂了。 次日,尚德股价再次大跌,盘中跌幅一度超过50%,最终收跌19.28%,报收于0.67美元每股,较历史最高点缩水了99%。 关于尚德命运走势的讨论就像一张紊乱的心电图。两拨势力僵持不下:一方认为无锡市政府一定会“救市”;一方则认为债务窟窿无论如何也补不上了,破产板上钉钉。 终局还是来了。3月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无法归还到期债务,依法裁定破产重整,牵扯超过500家债权人,涉及金额超170亿元。 比起公司破产,更惨的是施正荣的个人信用也彻底破产。施正荣原本有望挽救尚德,但他选择了维护自身利益。 多家媒体爆料称,2012年初,国开行原本决定继续给尚德注资,前提条件是施本人以个人全部资产做无限责任担保,他们希望施正荣也能拿出目标和态度来。可这一提议遭到了施正荣的拒绝。 无锡市政府也曾表示,希望他退出在尚德的个人股份,让本地国资公司——无锡国联接盘,同样遭到了施正荣的拒绝。 他似乎觉得尚德拥有了“绑架”政府的能力:“我有这么多的职工,你不救我,我就要关门。” 于是,他一边告诉美国投资者,说自己能让无锡市帮忙偿还到期的5.71亿美元可转债;一边告诉无锡市政府,说他能搞定美国投资者。 可最后都没做到,施正荣彻底失去了信任。或许是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抛弃的经历给他留下了童年阴影。“缺乏安全感”的施正荣最终选择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当债权人涌向尚德无锡总部大楼时,他选择避而不见,将烂摊子丢给政府。 除此之外,施正荣还被指通过关联交易将尚德的大量财富转移到自己名下。2007年1月,他名下的亚洲硅业,获得了尚德长达16年期限、15亿美元的无条件支付合约。而亚洲硅业直到2009年上半年都没向尚德交付过多晶硅。 海外,美国投资者起诉施正荣及其高管团队“掏空尚德电力、对关联公司亚洲硅业进行利益输送以及挪用16.8亿美元公司投资”;国内,无锡市国税局认定无锡尚德存在“漏缴税款”行为。 无锡市高架桥旁那些印有施正荣头像的巨幅广告牌,被悄悄摘下。“渣滓、自私自利、无良资本家……”这个无锡市曾经的城市英雄,成了无数人唾弃的对象。 回归 企业可以重来,但信用不行。巴顿将军说:“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 对企业家来说,这股反弹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个人信用。很多时候,企业成败关键,可能不是产品、不是技术、不是人才、甚至不是资金,而是信用。 信用破产,无异于跌入地狱。2000年前后,孙宏斌和顺驰风光无两,靠着“快、狠、疯”,大有赶超万科的势头。2003年,顺驰销售额超过45亿元。 可2004年的一系列调控政策猛将地产业打入寒冬。孙宏斌流年不利,上市计划搁浅,和美国投资银行摩根的投资谈判也宣告流产。 到2006年,顺驰拖欠土地费用和银行贷款高达46亿元。 破产关头,孙宏斌的反应与施正荣大相径庭。为了尽力解决与银行等各方面的债务问题,妥善安排遣散的员工,他不惜丢掉控制权,以12.8亿元的价格转让了顺驰55%的股权。 企业虽然破产,但企业家信用还在。所有人都觉得,他还会东山再起。果然,孙宏斌很快又创立融创,势头不减当年。 史玉柱也经历过破产。当他凭借脑白金东山再起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刊登广告,寻找当年的债主,重建个人信用。 商海沉浮30年的王石也说过:“我现在最大的财富就是信用。” 可对于信用,施正荣却一直保持沉默。多年后,他也只是云淡风轻地说了句:“我是一个问心无愧的人,基于这些,我沉默也不觉得委屈。” 2014年离开尚德后,施正荣一个人来到澳大利亚,自己开车、买菜、做饭、洗衣服,瘦了15斤。“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我就重新找回了独立和自信。”施正荣说。 其实,他早给自己安排好了回归商界的道路。2014年10月,施正荣的老部下——原尚德高级副总裁龙国柱,注册成立了上海羿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研发晶硅薄膜产品。 晶硅薄膜正是施正荣的老本行,他以创业导师的身份隐匿在背后,一直没人注意到他。 2016年年底,上海羿仕带着新产品eArche(一款可以附着在建筑表面的光伏材料)进入市场。与此同时,施正荣公开接受了央视《对话》栏目采访。他说:“谈不上回归,我从来没离开过。” 之后,施正荣开始陆续在国内的新能源行业峰会上露面。看到自己的出现并未引起太大反感后,他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 2019年春节前夕,中国能源报曾邀请一众新能源大佬恭贺新春,施正荣也在其列。这一次,他的落款已经是“上迈新能源董事长施正荣”了。 2019年10月,施正荣悄然以25亿身家财富重新出现在胡润百富榜上。 与此同时,施正荣也在筹划着重返资本市场。2020年11月25日,施正荣控股的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申请获得受理。 人们这才意识到,2013年,当施正荣毅然决然抛下尚德离开的同时,由他私人控制的亚洲硅业却在好友王体虎的帮助下“起死回生”。好一出“弃车保帅”的大戏。 6年前施正荣信用崩盘时,吴晓波曾犀利地评价道:“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企业家信用已然彻底破产了,在他的有生之年,恐怕很难在中国市场上做成一单生意。”如今,在新一轮光伏热潮中杀回来的施正荣,究竟能走多远呢?(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 作者:杨凯)
社会热点
延迟退休又近一步 面临的严峻问题不仅仅是养老金
【研究员】:WH
这几年有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已经算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内文预测我国会有8万亿到10万亿的养老金缺口,而且这个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扩大。毕竟,老得太快,又生得太少。
【博览财经特稿】日前,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人社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具体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 该来的,终究要来。 延迟退休推起来困难 延迟退休这事,说起来容易,推起来困难。毕竟,牵扯到的面实在太广。之前央视做过一期关于延迟退休的调查,在参与投票的62671人中,有96.01%的人投下了反对票,支持者寥寥无几。
事实上,每次说起延迟退休,总能引起一片热议,而且大众普遍持反对意见。 但是反对归反对,延迟退休的大潮势必来袭——2月26日,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总体偏低,与人均预期寿命不匹配,不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老龄化发展趋势,不适应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人力资源的浪费,确实有,但我们也要分两种情况来看。一种是高层指出的,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如今退休年龄不尽匹配的问题。但还有一种情况不得不提,那就是就业难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职场潜在着“35岁危机”的说法,原因是很多单位在招聘时明文规定了招聘年龄在35岁以下。很多单位都把35岁作为一个标杆,求职者一旦超过这个年龄,有时就直接给“一刀切”了。 “35岁危机”不仅广泛存在于企业公司,其实在公务员体系中同样有所体现。日前《半月谈》报道称,一些地方的优秀基层干部因为年龄超过了35岁就无法参加“二次择优”,而且因为年龄问题被一刀切的不在少数。干部遴选如何破除35岁这道坎,已经成为话题。 在就业年龄越发受到歧视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如何落实,也引发了大众的讨论。 社会资源是固定的,每年能提供的工作机会就那么多。随着未来老年人延迟退休,确实有可能会造成年轻人工作机会减少,而老年人和年轻人“抢”饭碗、“争”饭碗的情况也会大幅增加。 很多年轻人担心,未来自己有可能面临与“老而不退”的老员工竞争上岗的局面;而年纪大些的人则担心,未来自己可能会在没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就被裁员或被迫转岗,从而出现工作没了、退休金还领不到的窘迫情况。 我们以近邻韩国为例。韩国实行的是60岁退休制,然而从实际退休年龄来看,民众普遍提前退休——韩国《亚洲经济》曾做过一期调查,结果显示韩国职场人士的平均退休年龄为50.2岁,比法定退休年龄提前了10年左右。 很多退休人士表示,到了年龄,公司就会充满让人主动离职的气氛。事实上,在韩国的职场中,年轻人会把五六十岁还不退休的人群称作“五六盗”,即“阻碍年轻人升职晋升的职场强盗”。 这些被迫提前退休的老人,最后还是会因为生计问题,重新投入社会找工作。而在针对老人的职场招聘会上,他们大多只能找到低薪、劳动强度大且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的工作。 老龄化带来的焦虑感染着每一个人 除了工作机会以外,延迟退休还关联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养老金。 这几年有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已经算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内文预测我国会有8万亿到10万亿的养老金缺口,而且这个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扩大。 毕竟,老得太快,又生得太少。最直观的,就是现在非常普遍的“四二一家庭模式”,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倒梯形”结构。事实上,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都在向“倒梯形”结构转变,老年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出生人口也在不断下降。 2月8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计1003.5万。而在2019年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是1179万。两相对比,同比下降幅度达到了14.89%。 我国现在的老龄化程度不算高,但老龄化的速度很快,再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让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突破1亿的国家。 老龄化所带来的焦虑,正在切实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而延迟退休,则被视作对抗老龄化的重要手段——它决定的是养老金在什么时候发放到你手里。 事实上,我国除了养老金的缺口外,还有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未富先老”——城市、乡村的差异逐步扩大,地区之间更是如隔鸿沟,养老金的待遇差异明显,这些问题都客观地存在于我国的养老体系中。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建议我们学习国外,以房养老。 针对以房养老,站长此前也写过一些案例,其中的水有多深,懂的人都懂。抛开一些骗局不谈,单说以房养老这个愿景,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你在一线城市有一套房,那以房养老当然没问题,卖掉房子,分分钟套现几百万,基本的养老问题完全能解决;但如果你的房子是在四线城市,只能套现几十万,那意义又有多大呢? 更不用说我国老一辈的思想中,房子是要留给孩子的。 所以,这回和“延迟退休”一道来的,可能还有“个人养老金制度”。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出”。 从透露出来的风声看,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换而言之,就是政府鼓励个人向专门的账户进行缴费,然后个人根据自身风险收益特征,选择相应的、符合条件的养老金融产品进行投资。 在此期间,政府会给予税收上的支持。据《第一财经》透露,个人养老制度经过漫长的试点之后,各部门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有关政策也准备就绪,距离出台只有一步之遥。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提问者说自己的父亲是个50岁的工程师,现在被迫离职,想要找工作,能找到吗? 下面的回答,大多数是劝他父亲放弃找工作,安享晚年。因为留给老年人的工作机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管好自己的身体,尽量避开大病。其次,趁年轻多赚点,多攒点,不要寅吃卯粮。最后,尽量让自己的资产滚动起来,至少跑赢通胀。(来源:地产情报站(dichanqbz) 作者:白罗)
币圈熟悉剧情开始上演 轰轰烈烈造币运动中马斯克功不可没
【研究员】:WH
2020年一年里,美国、中国、欧元区、日本和其他八个大型经济体的总货币供应量已经高达14万亿美元。全球货币大放水,造成的结果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所以,很多机构和个人开始寻求放弃信用货币,持有更优质资产。比特币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博览财经特稿】最近要形容币圈就一个词,上蹿下跳。前段时间,比特币来势汹汹,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价格也飙至5.8万美元一币,令人咋舌。一枚币可以买一台特斯拉。 要知道,2010年一枚比特币,价值也就0.0025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不到一毛钱。10年过去了,比特币整整上涨了2000多万倍!10年前你要是投资100块买比特币,今天价值20亿。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所以,为啥币圈如此疯狂,可以理解了吧? 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这么一个物种,在这么短时间内,投资回报率可以这么超级超级高。
然后,熟悉的剧情又开始上演了。比特币开始暴跌。虽然中间一度稳住阵脚,但很快买盘就后继乏力,最终溃不成军。连续3个交易日,比特币最大跌幅超过20%。用惨烈来形容一点不夸张。就在前24小时,暴跌导致全网超52万人爆仓,约318亿资金灰飞烟灭。 比特币为啥大跌? 直接原因其实也不复杂。 第一,机构获利退出。就在1月,贝莱德正式入局加密货币市场。由此,世界四大投行(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史坦利、贝莱德)全部成为比特币市场的主流玩家。 更有不少华尔街对冲基金等,将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进行配置。因华尔街有个共识,比特币已经成为对抗全球货币泛滥与通胀压力上升的新工具。 而一旦被机构瞄上,这待遇跟股票债券之类就没啥区别了。人家就把你当成配置资产的一个可选品类而已。 所以比特币之前的暴涨,大部分原因是机构在入场。那暴跌就简单了,机构在获利退场。毕竟华尔街唯一存在的理由,就是赚全世界的钱。华尔街赚钱也不容易,那可是智力活,还捎带是个体力活。 2020年一年里,美国、中国、欧元区、日本和其他八个大型经济体的总货币供应量已经高达14万亿美元。 全球货币大放水,造成的结果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所以,很多机构和个人开始寻求放弃信用货币,持有更优质资产。比特币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那么,机构为啥在这两天集体选择离场呢? 这就是引发本轮暴跌的第二个直接原因,22日晚,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直言比特币不但经常被用于非法融资,还具有高度投机性。 于是,市场上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机构,江湖经验那是完全可以吊打小散户,马上对这个消息做出了迅速判断和反应——很有可能,比特币监管政策会趋严,比特币ETF在美国上市估计有变数。 赶扯呼~落袋为安啊!留下来的,是不少指望投资比特币一夜暴富的散户,傻乎乎地,不幸成为最后的接盘侠。 真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华尔街对冲基金是把比特币ETF作为利好出尽,见顶跑路的信号;而散户,将比特币ETF上市视为抄底利好…… 于是,机构-散户之间的多空交锋就上演成了人间惨剧。而超过50%比特币供应量都在华尔街手里,可怜的小散户哪挡得住汹涌而来的机构抛盘? 所以,散户永远是个杯具,无数历史事实一再证明的。 比特币的投资风险 在比特币这件事情上,史无前例地对一个商品或者代币,形成了信仰派和反对派两大阵营。 信仰者坚信比特币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公平、公正。反对者则认为比特币完全没有自我证明能力,就是个空想,新型炼金术而且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危害。比如爆炒暴跌,杀人无形…… 从原理上看,中本聪设计的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货币,没有统一的发行机构,不需要中央银行这样的机构来记账,不需要政府担保,直接点对点交易,完全脱离银行,只依靠互联网运行的货币系统。即使是政府执法部门,也无法查封或没收比特币;除非彻底关停互联网,否则也无法封杀比特币网络。
但是,正是由于去中心化所带来的绝对自由,让比特币有了另一种风险。毕竟背后都是人性,可不是设定好程序的机器程序在操作。 从比特币的诞生来看,的确没有中心;但在比特币的世界里,掌握大量比特币的地址(人),已经成为隐形的中心,他们掌控着比特币世界的绝对话语权。 比特币只是他们为了实现财富暴增的投机工具而已。比特币经历了四轮泡沫,最夸张的时候,一年之内从近2万美元,暴跌至3164美元的价格,血流成河。 还有盗窃。据统计,单单2018年,黑客就窃取了价值17亿美元的加密货币;2019年,这一数字是40亿美元。而一旦发生盗窃,你都找不到那个作案的人,更不用说追究责任了。 说实话,美国国防部都无法保护其系统免受黑客攻击,数字资产怎么可能彻底安全?只要你是金融资产,就有相应的风险,毕竟金融的本质就是风险与风险管控。也许,数字构成的金融体系,更容易遭到破坏、网络勒索和各种攻击。这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比特币还可以用来洗钱、转移赃款、绑架勒索、非法集资等负面用途,是暗网上的通用货币。 耶伦一直是比特币的反对派,提醒投资者应该当心;而SEC、欧洲央行等也曾表达过对比特币的警惕。 智者芒格,一直坚定地反黄金和比特币,在他看来,比特币极不稳定,不可能成为世界的交换媒介。它就是人造的黄金替代品,无非是跳蚤和虱子在比高下而已。 而比特币越成功,作为一项超越各国主权的“货币”品种,哪个国家政府都不会欢迎它,毕竟它彻底颠覆了法币的铸币权,这可是国家政权的立身之本。所以,各国必然会严加管控。
在我国的严格监管模式下,对比特币的态度很坚决——不给予合法身份。官方对比特币的态度总结起来三句话:1、比特币不是法定货币;2、比特币是一种虚拟商品;3、国家禁止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等活动。 不过,中国对于加密货币体系的研发和推进,一直是全力以赴。不知道大家关注到最近央行官网一则新闻没有? “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宣布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m-CBDC Bridge),旨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该项目得到了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的支持。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将通过开发试验原型,进一步研究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实现央行数字货币对跨境交易全天候同步交收(PvP)结算,便利跨境贸易场景下的本外币兑换。”信息量很大喔。 不过,由于比特币在支付方式和价值存储等方面的功能,也开始慢慢得到更多认可。比如2020年,全球知名在线支付系统PayPal,曾允许用户使用加密货币进行购物。 特斯拉最近也宣布,接受客户用比特币支付买车款,此举更是推波助澜比特币和特斯拉的股价飞涨。 而大佬比尔盖茨,早前坚决认为比特币IC0完全是投机性的;近日却也转了口风,说自己没有持有比特币,也不会去做空比特币。听上去大佬也在逐接受比特币这个新事物,从绝对的批评者已然转变为中立者。
被奉为“女版巴菲特”的方舟投资(ARK Invest)首席执行官伍德(Cathie Wood)则是坚决看多比特币。她宣称,“比特币已经准备好迎接机构投资者的入局,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全球性数字货币,但市值还不及苹果的一半。”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也表示,“比特币是一种鬼才发明”,他表示考虑将加密货币作为新基金的投资选择,为客户提供对法币贬值的保护。 炒币当如马斯克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造币运动中,推手马斯克功不可没。作为科技圈顶流,马斯克甚至将自己的推特头像换成“比特币娘”、账户简介改成“bitcoin”,宣扬自己是比特币忠诚的支持者。动动嘴皮子,瞬间就能让比特币的价格暴涨暴跌。 不知道屡次体验到这种“操纵者”一样的快感的马斯克,会不会再也回不去当初的自己,当听到自己已成为世界首富时候的淡定——“没啥意思,还是回去工作吧!”人可是会变的喔。
年初,刚骂完华尔街做空基金,支持“散户暴动”的马斯克,1月19日短暂地将自己推特简介改成了“bitcoin”,这一个动作,导致比特币在半小时内上涨超过14%。 2月4日,马斯克一天之内在推特6次吆喝加密货币“狗狗币”(Dogecoin),于是狗狗币价格迅速狂涨60%,市值达到100亿美元,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币种,一跃成为成为全球排名第8的加密货币。 2月20日,马斯克直接将推特头像更换为“比特币娘”,并表示只换一天,“我只想点燃你心中的火焰”。 于是,比特币随着马斯克的节奏疯狂起来,价格飙升一度突破5.8万美元,打破了历史记录——1个比特币价格首次超过1公斤黄金的价格。 2月21日,反转来了。马斯克发推称,“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价格)确实好像有点高了。” 马上,比特币的价格应声下跌。2月23日,不仅比特币暴跌,美股收盘,特斯拉(TSLA.US)也是暴跌,跌幅一度达到8.55%。于是,马斯克资产一夜损失152亿美元,世界首富的宝座又送回贝索斯。 顶流马斯克,人间再无复制版。简直是让世人对其犹如史蒂夫·乔布斯般的膜拜和追随。 难怪大众会如此痴迷马斯克。他这一生指向的“改变世界”的目标——以新能源颠覆交通业,以星际飞船、移民火星等方式让人类实现太空旅行的梦想,比乔爷的视野更为宏大,简直就是人类的“救世主”! 大众跟随“信仰”马斯克,买完特斯拉,又接着加注比特币。 不过,马斯克也不是只为别人做嫁衣。根据特斯拉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2021年1月,特斯拉已经入场购买了价值15亿美元的比特币。 很多机构近期入场或者力挺比特币,很大程度也是受马斯克入场消息的刺激。在币圈,特斯拉的影响力发挥得那叫淋漓尽致。 马斯克为什么抽出宝贵的15亿现金流,来买比特币呢?他自己的解释是,“当法定货币的实际利率为负时,只有傻瓜才不会看向别处”。看那意思,马斯克其实也就把比特币当成和法定货币毫无意义,只是赚点钱的配置品种。 马斯克这样的天才狂人,很难说会膜拜比特币,成为其信徒而入场;只会是为了赚傻瓜一样的钱。也难怪,美国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直言,在特斯拉投资加密货币前,马斯克发表关于比特币的推文是一种“市场操纵”行为。 这可是有前车之鉴的。两年前,马斯克曾因为在推特上提及特斯拉私有化,被SEC以“误导投资人”为由提起诉讼,马斯克不得不卸任特斯拉董事长,并支付2000万美元的个人罚款。
很难说,马斯克这波比特币骚操作,是不是为了帮特斯拉解决点资金难题。根据特斯拉发布的2020年报,全年实现营业利润近20亿美金,净利润7.21亿美金。去年也是特斯拉有史以来第一次赚钱的大年。可不容易了。 不过,特斯拉是赚钱了,但不是赚的卖车钱,赚得是无本万利的碳排放额度。就这个碳排放额度,特斯拉去年净赚16亿美金。So,公司全年净利润才7亿多美金,那不就是说,特斯拉的造车主业,至少亏损近10个亿么? 马斯克个人的现金流情况同样艰难。据彭博社报道,截止2020年12月15日,马斯克拥有的财产为1580亿美元,其中约1100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和期权,占比达到70%;其他187亿美元,主要是SpaceX的股权;70亿美元由现金、房屋、汽车和其他资产组成。 2021年1月,特斯拉的股价持续上涨,马斯克净资产突破2000亿美元,登上世界首富的位置。但资产主要还是股票和期权。 因为不愿卖掉持有的特斯拉股份,马斯克只能一直通过股票质押的方式来融资。换来的钱要么投资新的创业项目,要么用来继续增持特斯拉的股票。2020年年中,马斯克持有的特斯拉股票已经超过一半被当掉。 缺钱到这份上,比特币这个物种给了马斯克操作空间。特斯拉挤出来15亿美金投比特币,又接受比特币作为支付买车的价款,直接把特斯拉跟比特币的前途给深度绑定了,再加上马斯克的顶流影响力,那是指哪打哪。 短短不到2个月,特斯拉已经赚回来近15亿美金。这不比造车来得爽? 所以,我为啥担心马斯克的“初心”会改,就在于这点。尝过金融暴富甜头的人,很难再回去老老实实干企业。希望马斯克能破咒!
有个网友半开玩笑给我发了条信息,说马斯克估计就是中本聪本聪!笑对方异想天开之后,忽然觉得,这世界真的是啥事情都有可能的,千万别设限。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中本聪之谜,迷了10年,他自称是日裔美国人,但真实身份到底是哪路大神,全世界都没找出来。想想真的不可思议。 只有绝顶聪明的人,才会发明出如此缜密的比特币体系么。2009年,他发布了首个比特币软件,并正式启动了比特币金融系统。2010年,他逐渐淡出并将项目移交给比特币社区的其他成员。中本聪据说持有约一百多万个比特币,一直没有交易,市值500亿美金。 美团王兴也是个币圈爱好者,前几天发博称,比特币创始人当之无愧已经成为世界首富。什么马斯克贝索斯都没法比,关键人家还是个隐士。 2010年12月12日,他在比特币论坛中发表了最后一篇文章,提及了最新版本软件中的一些小问题,随后不再露面,电子邮件通讯也逐渐终止。 2015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金融学教授Bhagwan Chowdhry甚至提名中本聪为2016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的候选人。看上去,中本聪除非自己想露面,否则将永远是个神话了。这境界! 忽然想到,如果《唐探4》开拍,我建议唐仁秦风可以联手破破这个世纪之迷,估计不大会象《唐探3》高开低走。有戏!
忽然看到一则最新消息,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将正式成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预计Coinbase将以1000亿美元估值上市,已将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加密资产列入其资产负债表中。该交易所2020年营收为12.3亿美元,2019年为5.337亿美元,认证用户在2020年达到4300万。估计最近又涨了不少新用户。(来源:邬健敏师姐 作者:邬健敏)
形势分析
新的政策取向 “房地产核心问题是泡沫大”透露出的重要信号
【研究员】:WH
问题通常都是复杂的。一方面,房地产,一直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利器,同样也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重要支柱,这种依赖在短期很难缓解。另一方面,房价过快上涨,则会带来潜在的金融风险。日本19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破裂、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都是前车之鉴。
【博览财经特稿】中国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泡沫?近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领域的核心问题还是泡沫比较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比较强,是金融体系最大灰犀牛,很多人买房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投机,这是很危险的。 因为你持有那么多房产,将来市场价格要是下来,你个人的财产就会有很大的损失,贷款就还不上本金和利息,银行也收不回贷款,经济生活就会发生很大的混乱。所以必须既积极又稳妥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领域的核心问题还是泡沫比较大”,这句话堪称一锤定音,为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定调。 “很多人买房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投机,这是很危险的”,这也是有关方面对房地产投资投机发出的空前警告。 显然,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已经成为新的政策取向。 房地产泡沫有多高? 衡量房地产泡沫有很多指标,但居民杠杆率(居民总债务/全国GDP)最能说明问题。 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报告,2020年,中国居民杠杆率为62.2%,相比2019年升高了6.1个百分点,超过国际平均水平。 目前,中国居民杠杆率仍低于美国、英国,但已经赶超日本、德国。
与国际相比,中国居民杠杆率不算夸张,但增速之快,让其他经济体望尘莫及。 2000年,居民杠杆率只有5%,2008年升高到18%,2015年再次攀升到39.9%。 2020年直升到62.2%,是2013年的两倍左右,接近2008年的3.5倍。
居民杠杆率飙升,意味着居民债务持续扩张,而居民债务的主要来源正是房贷。 随着房价不断上涨,房贷水涨船高,居民杠杆率自然不断创出新高。
一旦收入增速不及预期,或者房价出现明显回调,金融风险就会如影随形。 正如这场发布会上所说的:市场价格要是下来,你个人的财产就会有很大的损失,贷款就还不上本金和利息,银行也收不回贷款,经济生活就会发生很大的混乱。 这正是官方多次强调遏制房地产泡沫的原因所在。 靠什么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 关注房地产政策的人已经看到,202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楼市调控一改过去相对温吞的局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收紧态势。 长期以来,楼市调控往往集中于限购、限价、限售等传统手段上,如今楼市调控手段已经全面升级,直指土地和信贷的七寸。“新三套组合拳”,正在呼之欲出。 其一,房地产“五道红线”已经横空出世。在这五道红线中,有三道是针对房企融资而来,另外两道则是针对银行房贷而出,五道红线,指向的正是房地产金融化的倾向。 这五道红线有没有用?我们看到,房企融资三道红线出台以后,已有多个大型房企遭遇了资金链冲击。而房贷融资两道红线出台不到3个月,各地的房贷利率已经应声而涨。 其二,集中供地制度重出江湖,22个重点城市首当其冲。近日,自然资源部发文对22个重点城市的住宅土地出让方式提出新的监管要求,实施“两集中”供地政策,全年不超过3次集中发布出让公告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 这22个城市,包括北上广深4大一线城市,以及南京、苏州、杭州、厦门、福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青岛、济南、合肥、长沙、沈阳、宁波、长春、天津、无锡等18个二线城市。
一年只能供3次地,用处有多大? 大规模集中供地,可以给社会以土地供应充足的预期,限制地方政府“饥饿营销”的玩法,同时让房企短期资金压力大增,失去炒作“地王”的空间。 当然,这一制度将会利于资金量充足、负债率低的大型房企,中小房企未来的发展空间势必进一步遭受挤压。 其三,围堵经营贷、消费贷,火力之猛前所未有。经营贷,顾名思义是用于企业经营,不得流入股市、楼市等投资领域。然而,去年以来,由于利率倒挂,多个城市经营贷空前火热,成了助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围堵经营贷,要雷声更要雨点。北上广深已经展开行动,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遏制房地产泡沫,影响有多大? 必须认清的一点是,遏制房地产泡沫不等于打压房价,房价暴涨不是好事,暴跌同样不是政策可选项。 问题通常都是复杂的。一方面,房地产,一直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利器,同样也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重要支柱,这种依赖在短期很难缓解。另一方面,房价过快上涨,则会带来潜在的金融风险。日本19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破裂、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都是前车之鉴。 所以,遏制房地产泡沫,关键是维持市场稳定,既要遏制房价大涨,又要防范大跌。这就决定了未来楼市调控的总基调。 对于热点一二线城市,则是强压模式。只要房价有上涨趋势,则极尽调控之能事,一次调控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市场稳定为止。 深圳就此典型。这一次,二手房指导价的问世,出乎很多人意料。指导价不是新鲜事,但致命的是,打了7折的指导价,将成为银行房贷的参考标准,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
如果深圳楼市热度仍旧居高不下,下一步率先开征房产税,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普通三四线城市,则是类市场模式。这些城市大多数不具备全局重要性,基本不在政策关注之列,只要不带来新的烂尾问题和金融问题,则由市场自行调节。 毕竟,中国楼市已经高度分化,与股市一样,只是“结构性牛市”,大城市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的主战场。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已被列入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一切刚刚开始。所有大城市,接下来面临的将是调控的狂风暴雨。(来源:国民经略 作者:凯风)
社会透视
属于80-90后奇迹时代落幕 年轻人黄金十年结束
【研究员】:WH
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创造财富、获取财富的那一波人,还是港台新日韩来投资建厂的为主,利用廉价劳动力和中国稳定的工人获取剩余价值,收获了大量财富,我刚到广东时,模具老师傅教我分辨各个工厂的好坏,他总结得很简洁:新加坡的工厂最好,什么都按劳动法来;日本的次之,还不错,对工人比较守规矩;韩国香港的还可以,能守规矩就尽量守规矩,不守规矩的大家也忍了;台湾的比较差,常有各种小伎俩欺负工人。
【博览财经特稿】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一个属于80-90后的奇迹时代,就此落幕了。这个话题本来是公司内部讨论创业环境的,但我颇多感悟。 时代大潮变迁带来很多血淋淋的体会 我从2000年从湖南到广东闯荡,现在刚好二十年整,因为亲身见证和经历了很多人的发家过程,对时代大潮的变迁有很多血淋淋的体会,说一点小感想。 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创造财富、获取财富的那一波人,还是港台新日韩来投资建厂的为主,利用廉价劳动力和中国稳定的工人获取剩余价值,收获了大量财富,我刚到广东时,模具老师傅教我分辨各个工厂的好坏,他总结得很简洁:新加坡的工厂最好,什么都按劳动法来;日本的次之,还不错,对工人比较守规矩;韩国香港的还可以,能守规矩就尽量守规矩,不守规矩的大家也忍了;台湾的比较差,常有各种小伎俩欺负工人。 还有一部分工厂,进了厂就没收了你身份证,让你累死累活干一年,还不给你发工资,也不准你辞职,这种叫黑厂,保安会动手打人,帮黑厂主镇压工人,在1900年代到2000年初还有,后来才慢慢消失。 根据我师傅的总结,黑厂以本地人居多,那时候本地人刚创业,没钱,就只好搞黑厂,没办法,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 香港人台湾人有时候对大陆人的优越感,是他们认为当年他们来大陆投资,才有大陆今天的繁荣,其实这是一种经济关系,是互利互惠,香港人台湾人来大陆开厂第一目的是来赚钱的,不是抱着拯救大陆人这种想法才过来的,他们确实也赚到钱了,更享受了长达三十年左右人上人的生活,福报够了,就不要抱着什么道德优越感来看待当年的投资。 经济关系就是经济关系,大家都只是在系统里共生,有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是一件很幼稚的事情。 就像今天我们去越南缅甸投资也不要有什么道德优越感,赚到钱就好好回来,不用站起来指着越南人缅甸人的额头,说要多谢我们拯救你。 2000到2010年中国市场繁荣,民间赚到钱的一般是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这些人下海比较早,完成了早期的原始积累,像东莞虎门这块,很多人就是踩着缝纫机赚到第一笔钱,然后到黄河批发市场买档口搞批发,前店后厂模式,老板跑业务老板娘管财务,几十个工人在乌七八糟的车间里干得黑天暗地,这里又跑出来一部分人出来做品牌,那时候做品牌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批发,传统办法就是先注册一个牌子,搞一套VI和SI,开两家形象店,再签一个当红明星做代言人,带着明星到服装展会遛一圈,就能签一大波加盟商。 这些加盟商就成为品牌的基石,品牌方后面搞好每年两次订货会就能赚钱。那时我在这种公司负责企划部,工作之一就是给这些代言人拍画册打杂什么的,目睹了好多这种类型的公司从生到死的过程。 像中山古镇的灯具、东莞厚街的家具、海宁的皮草、义乌的小商品等等,都是属于这一代人的赚钱故事,还有在华强北悄悄搞走私的、或者做外贸的,这些财富属于60、70后生人,起家还是得有一小桶资本金才行。 属于中国年轻人的黄金创业十年 最最精彩的其实还是2010-2020年这十年,这是属于中国年轻人的黄金创业十年。 2010年我28岁,已经十分焦虑了,很想干一番事业。我那时候主要深圳广州两头跑,学习别人是怎么发家的,发现很多年轻人已经白手起家,大把大把挣钱。 大多数年轻人起家时身上就一两万钱,其实就是存了两三个月的工资,他们大多文化水平并不高,也没什么人脉,起家时干的都是别人看不上的行当:开淘宝店。 淘宝那时候造富速度奇快,很多人是上个月我见他还是个普通的公司职员,或者送快递的、做保安的,都是看起来毫无指望的职业,突然就赚到钱了。 2010年认识一小伙子,比我还小五岁,一个月三千块钱工资,抠抠搜搜过日子,三个月后见他时,突然开了家淘宝店卖女装,公司十几个人,一天三万多的销售,一个月能卖一百万,一年后,他的店就能稳定在每天十万块钱销售。 我问他怎么发的家,他说他也不知道,就是辞职后不知道干嘛,开了家店找了个工厂供货试一试,没想到这么火,女装直通车关键词第一页当时也只要0.2元一个点击,获取有效流量成本极低,一个月就做开了。 这种二十岁出头就突然暴富的案例在我身边接连发生了十几起,一个个问下来,酸得我人格质壁分离,不过后来我自己也成了淘宝系统的受益人。 要知道如果没有淘宝,这批年轻人就只有乖乖上班熬资历,等到四十岁左右看天命发不发财,结果他们在二十五岁不到时,就拥有了本该在四十五岁才拥有的财富。年轻人从来没有这么爽过。 淘宝这块市场在2009-2013年这四年很容易赚钱,消费者的增长超过了商家的增长,求大于供,2014年后线下大牌纷纷进场,开始日渐艰难,原先创业那一波生意做不下去的,就转型去做了刷单公司、淘宝客、电商培训,成为第三方服务商又赚了一笔。 改变年轻人命运的不仅仅是淘宝,还有微信。微信是2011年创立,开始普及是2013年,我记得自己发的第一条朋友圈就是在2013年春,微信那时候好友不限人数,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个人微信号里有10万好友,还全是女生,他赚钱的方法很简单,在朋友圈发一条卖面膜的信息,就等着收钱。 连推广费都不用,比淘宝赚钱还狠。2013-2014年那时候市面上到处是微信外挂,可以帮你定位加附近人这种,然后卖面膜卖护肤品一类,很多很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就是从这一步起步做直营,还有的招代理,每天逼着代理押货发朋友圈,就成了那时闹得鸡飞狗跳的微商。 微信刚开始忙着发展,没有时间打击这些外挂,2015年后微信大局已定,这些外挂就活不下去了。 2012年微信推出了公众号,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个,又养活了一大波年轻人,此后自媒体开始在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知乎、B站熊熊燃烧,推出了许多知名IP,每个IP背后又都是一个几十上百人的年轻团队。 几乎伴随淘宝同时崛起的,当时还有两条新路给年轻人致富,一条是团购,另一条是快递。 2010年左右团购网站开始乱战,如果你抢先在一座城市先自己搞了个团购系统,拉手网美团网就会上门来谈收购,拿钱砸晕你,这个系统并不难搞,主要还是个体力活,得一家一家上门去谈。 2011年拉手网还活得挺好,我当时负责的店在上面是第一波团购服装的,记得五个坑位好像卖了五十万销售额,谁都想不到拉手后面会死得那么惨。 因为淘宝单量太大,快递也处于野蛮生长时代,及时冲进去包下一座城市某个片区的快递都发了家。 2010-2020这十年是极痛快的十年,年轻人赚钱的路子太多太野。除了上面提到的淘宝、微商、自媒体、团购、快递,还有拼多多、京东、陌陌、百度、抖音、快手、阿里巴巴、网络游戏、58同城、网络文学、发虚拟币、在线音乐、在线视频等等等等。 光是淘宝就有无数的分支,包含供应链、培训、刷权重、淘宝客等,每一个分支都可以养活几十上百万人。 你们现在去看抖音分类各个排行榜,这就是好几千人发家致富榜,更别说拼多多、京东这种职业赚钱的地方,给全国带来多少财富的流动。 很多都是不需要什么成本就可以进入的行业,门槛极低,一部手机,一两万启动资金就可以,屌丝青年常带着几万块进去,出来时就成了金光闪闪的土豪。 2010-2020年这十年,是上天赠送给80-90后屌丝年轻人的黄金十年,这种机会可能再也不会有了。因为你回过头就会发现,这些工作全部都是互联网行业或者衍生出的分支。 因为互联网是新生事物,导致很多中老年富人不知道有这块市场,Old money守着银行、药店、酒店、矿业这些传统行业挣钱,给了年轻人机会冲进新兴领域,New money才有机会成长。 我当时认识一哥们,2009年刚做淘宝时去见女友家长,对方问他干嘛的,他支支吾吾说是做淘宝的,对方家长嫌他没正经工作,逼女儿和他分手,结果这哥们淘宝店后来爆发了,女方家长肠子都悔青了。 如果我们再把历史拉远一点看,会有另一个惊人的发现,就是互联网产业给中国提供了大量就业,也涌起了一波造富运动,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这个机会,其实全世界只有中国跟美国分享了互联网的主要财富。 中国一年要卖掉100-200万辆豪车,以此推算,大概每年至少有100-200万个家庭进入富人阶层。这部分有相当大的比例,估计是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 而没有追上互联网发展的欧洲和日本,则经济后劲不足,一直在原地踏步。 后面的年轻人怎么办? 中国互联网最黄金的十年里,又以2010-2016年最为畅快,大家手机里常用的APP软件差不多都是这个阶段崛起的,2016年后各行都开始进入惨烈竞争时代,比如千团大战杀到最后只剩一个美团,比如大量人群投奔短视频导致公众号流量下降,比如网络游戏的推广成本越来越高。 差不多从2016年以后,互联网这块造富场也开始萎缩,给予新人的机会越来越少,这时候才出现了各种偏邪气的一点致富路子,像在深圳、广州的写字楼里,就出现了大量金融盘、博彩、茶叶套路公司,这些公司被当地扫荡后,又转到了东南亚,在东南亚接着又被扫荡了几次。 现在谁还想带着几万块钱去做淘宝,跟自寻死路没什么区别了,几乎每个细分类目都密密麻麻站满了人,大家都要踮着脚尖才不致于从悬崖上摔下去。 中国现在顶尖的互联网巨头老板,也几乎全是名校出身,深度竞争开始常态化,像梦幻西游最早创始人之一那个技校毕业的哥们,后来身家几十亿的案例,以后不会再有了。 我认识的淘宝店大佬都三十多快四十岁了,眼看他们也步入中年,互联网渐渐地也不再是二十多岁年轻人的战场了。 随着互联网产业步入成熟期,曾经激荡起伏的年轻人的黄金十年结束了。 现在我几乎看到的每一个新兴产业,都不太可能再白手起家了,像人工智能、5G这种,都需要动用大量的资金、人脉,历史可能再也不出现我们这一代这种,一大波人拿着两万块钱就创业成功的故事了。那后面的年轻人怎么办? 坏消息是创业确实路越来越窄,好消息是现在年轻人的打工环境跟我们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不仅仅是劳动法的完善,对打工人的保护越来越全面,更重要的是人文环境变了,我们80后当年给别人打工,老板个个不把我们当人看,许多老板把我们当机器、当牲口,2008年我在虎门见过一变态老板,我们每天免费给他加班到晚上十点,他也跟个神经病一样只要一进办公室,就把总监到清洁工一个一个指着鼻子骂过去,这种屈辱的打工感受,95后的年轻人是永远体会不到了。 现在哪个老板敢这样,95后会动手的,哪个老板打得过他们......就是创业环境变糟了,但是打工环境变好了,其实一个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就是正常的,不可能人人创业的,大多数人还是踏踏实实上班,这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 我现在也不怎么鼓励95后去创业了,没有增量,创业成功的机率变小了许多。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好,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嘛。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一个属于80-90后的奇迹时代,就此落幕了。(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 作者:卢克文)
走红并非空穴来风 全民“嗦粉”狂欢引无数跨界玩家
【研究员】:WH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螺蛳粉战场的硝烟已愈发浓烈。在日益激烈的渠道竞争之下,螺蛳粉的品牌利润正被进一步压缩,整个行业似乎也逐渐呈现出价格战的发展态势。以新入局者中石化推出的“易姐姐螺蛳粉”为例,其水煮型售价为9元/包,而行业里热销的螺蛳粉价格一般为10-15元/包。
【博览财经特稿】“吃螺蛳粉只有0次和无数次。”从偏安一隅的地方美食,到红遍大江南北的电商顶流,螺蛳粉凭借其独特的“臭”味着实火了一把。 在电商战场中,螺蛳粉以一己之力抓住了不少人的胃:抖音2020年数据报告显示,柳州螺狮粉是用户最喜欢在网上购买的小吃;天猫数据显示,螺蛳粉是2021年年货节首日在天猫、淘宝、天猫超市上增速最快的年货。 “吃螺蛳粉只有0次和无数次!”螺蛳粉重度爱好者黄颖(化名)直呼道。她告诉亿欧EqualOcean,自己留在工作地过年,囤的首个年货就是螺蛳粉。“必须得提前囤,就担心被抢光了。去年这个时候赶上疫情,网购的螺蛳粉等了好久才发货。” 近乎全民“嗦粉”的狂欢之下,火爆的螺蛳粉引来了不少跨界玩家。1月17日,中石化宣布进军螺蛳粉,正式推出“易姐姐螺蛳粉”。此前,不仅海底捞、肯德基等餐饮巨头纷纷进军螺蛳粉,五菱、绿箭、元气森林、奈雪的茶等品牌也纷纷推出了自家的网红单品螺蛳粉,就连方便面巨头统一也悄然上线了名为“那街那巷柳州风味干捞螺蛳粉”的产品。 螺蛳粉的故乡柳州,更是为螺蛳粉产业定下“双百亿”的阶段目标,即袋装螺蛳粉产值超过100亿元,原材料等附属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一碗“臭”粉,究竟能有多大影响力? 一碗粉的城市力量 有着工业城市属性的柳州,如今却与一碗螺蛳粉紧密捆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螺蛳粉还只是属于街边小店的时代。直至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开播,为世人们揭开了这碗“臭”粉的神秘面纱。 为了让更多外地人品尝到这碗粉的独特风味,打破空间、地域限制的袋装螺蛳粉应运而生。2014年10月28日,柳州第一家预包装螺蛳粉生产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开始生产袋装螺蛳粉,这也成为柳州螺蛳粉产业化道路的开端。 “袋装螺蛳粉的出现,成为其杀入电商领域的敲门砖。”一位餐饮业内部人士表示,“在这之后,柳州的整个螺蛳粉产值也开始显著提升。”
柳州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15年,柳州的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仅为5亿元;而在2020年,这一数字暴涨至105亿元。 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快速发展,螺蛳粉异军突起,螺霸王、好欢螺、柳之味等品牌迅速走红。而短视频、直播的崛起,更是让螺蛳粉搭上了流量快车,借助“网红经济”热度的李子柒牌螺蛳粉开始“后来居上”。 在如今的螺蛳粉战场中,好欢螺等柳州老牌螺蛳粉正与李子柒等后入局玩家进行博弈。公开数据显示,在2020年“双11”螺蛳粉销量榜单中,李子柒牌螺蛳粉以3434.4万元的销售额位居第一,高出第二名好欢螺约330万元。 螺蛳粉到底有多火?美团点评联合餐饮老板内参发布的《中国餐饮大数据2020》披露,2020年全网共有1.2万家螺蛳粉店铺,全年累计卖出7.8亿包,其中仅天猫便卖掉了1.38亿包。 电商平台上暴涨的销量,也推动了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发展。柳州螺蛳粉协会会长倪铫阳去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柳州螺蛳粉的产量已从2019年的150万包/天,增长至250万包/天,但还是跟不上市场需求。 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蒙启鹏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0年柳州螺蛳粉瞬时生产峰值325万袋/日,产品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0年12月17日,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达到105.6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68.80%,提前2年完成“袋装柳州螺蛳粉销售收入100亿元”工程。 为什么是“螺蛳粉” 令不少人费解的是,一碗“臭”粉凭什么可以这么火? 首先,螺蛳粉的“臭”味是不少重口味年轻人的福音,这也为其带来了一定的“社交属性”。 螺蛳粉最受争议的“臭”味,源于由代代相传秘方、再经过发酵制成的酸笋。事实上,发酵食物中的氨基酸可以使食物变得更加鲜美可口,让人欲罢不能。《2019淘宝吃货大数据报告》显示,不只是螺蛳粉,臭豆腐、臭酸笋、臭鳜鱼等以臭闻名的食物销量都呈上涨趋势。 “第一次尝试螺蛳粉,是看到它频频出现在热搜里,感到好奇。”黄颖说道,“这种味道很特别,我安利了身边不少朋友去尝试,她们的反馈也都不错。”在她看来,“吃货”之间的友谊因为螺蛳粉变得更加深厚了。 其次,螺蛳粉的走红较好地利用了新渠道打开销路,甚至诞生出不少跨界联名的营销例子。 从最开始在纪录片、传统综艺中“露脸”,到如今搭上短视频、直播的“快车”,螺蛳粉完美借势了当代最新的传播渠道。去年2月10日,李佳琦开播3小时便卖出了2.6万箱螺蛳粉;去年5月17日的零食节,薇娅直播间内,10万份螺蛳粉在1分钟内被抢售一空。 跨界联名更为螺蛳粉的火爆“添砖加瓦”。此前,好欢螺与元气森林跨界推出夏日限定礼盒“欢螺元气弹”,满足了消费者猎奇且爱玩的心;奈雪的茶推出“一碗螺蛳粉”软欧包,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肯德基的快煮预包装食品系列产品“KAIFENGCAI”,也推出了螺蛳粉……频繁的跨界联名,不断刷新着螺蛳粉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存在感。 而疫情中崛起的“宅经济”,更是让螺蛳粉、方便面、自热小火锅等速食食品迎来了销量上的爆发。 “去年‘宅经济’兴起,在网红明星、综艺节目及社交媒体等平台的强推下,互联网时代的流量红利形成涟漪效应,促成了螺蛳粉的百亿销量。”一位业内专家说道。 最后,螺蛳粉的蹿红也离不开柳州市政府这个重要推手。 柳州市政府不仅组织螺蛳粉美食节、评选大赛等活动提升螺蛳粉的影响力,还出台多项鼓励、支持政策,从而全面推进螺蛳粉产业升级发展、为其“保驾护航”。 2015年,柳州市政府为螺蛳粉申请了地理标志保护;2016年,柳州市在鱼峰区兴建螺蛳粉产业园,占地800亩。此外,柳州市政府还建立了螺蛳粉保护协会,在统一螺蛳粉配方后,大力鼓励当地工厂发展,从而提高螺蛳粉的产能。 由此可见,螺蛳粉的走红并非空穴来风。不过,螺蛳粉会一直火下去吗? 被质疑的市场规模 市场关于螺蛳粉的一大争议点,在于其市场规模的大小。有人把螺蛳粉市场看成一片尚未真正开发的资本蓝海;有人则认为螺蛳粉的蹿红只是“网红经济”下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短期性。 事实上,螺蛳粉此前便已受到相关产业资本的关注,不仅有海底捞、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增加了螺蛳粉品类,还有头部投资机构开始寻找其中的潜力企业。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螺蛳粉战场的硝烟已愈发浓烈。在日益激烈的渠道竞争之下,螺蛳粉的品牌利润正被进一步压缩,整个行业似乎也逐渐呈现出价格战的发展态势。以新入局者中石化推出的“易姐姐螺蛳粉”为例,其水煮型售价为9元/包,而行业里热销的螺蛳粉价格一般为10-15元/包。 “螺蛳粉的生产门槛并不高,这个市场目前不缺好的产品,缺的是好的品牌玩家。玩家要想打破单纯价格战的恶性循环,只有把品牌做得更好。”上述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大众对螺蛳粉这个品类的熟悉度、接受度逐渐增加,会提出不同的需求,将促成品类的进一步细分。 毋庸置疑的是,螺蛳粉是一门生产门槛不高、成本较低、利润可观的生意。“产品研发、品控管理、拓展消费场景、完善服务体系,任何一环都不能少,并且都要做好。”在该专家看来,后入局玩家并非完全没有机会。“首先需要把整个市场进行场景分化、价格分化、需求分化,再结合自身的优劣势来选择适合的赛道,同时避开头部玩家的竞争,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随着宅经济的不断增长、Z时代消费能力的增强,螺蛳粉的未来市场值得期待。青山资本在《2020中国快消品早期投资机会报告》中,将方便速食作为重点关注品类,预计其市场规模将达2500亿元。 更多的螺蛳粉厂家正在崛起,甚至走向海外。据柳州海关统计,2020年1-6月,经海关检验出口柳州螺蛳粉28批,约合人民币750万元,是2019年全年出口螺蛳粉总值的8倍。 随着螺蛳粉的魅力逐渐被更多人所知晓,这门由一碗“臭”粉构筑的顶流经济学,正不断开启更大的想象空间。(来源:亿欧网(ID:i-yiou) 作者:曾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