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高层决策周刊41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9 06: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拜登并非释放对华善意 美不会选择“大投基建”作为主战场》:过去的特朗普任期,美国喜欢极限施压,天下苦美久矣。因此当拜登宣布基建计划之后,多少都松了一口气。这种心态,用沈逸教授的话说就是:“希望美国能够把更多的精力从祸乱世界,转回到建设本国的正轨上去”。更有人畅想,美国大搞基建之后,中国再次赢来战略机遇期,名义GDP有望在2025年超过美国……

然而我们都明白,美国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志趣和爱好都与他国大相径庭。因此美国投资基建,固然难有什么建树,却不会从此成为一个友善的国家,更不会放弃为难中国。相反,借着疫情之后的整顿,拜登政府又获得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会不会重新变成进攻中国的炮弹,还依然有待观察。




                                           热点聚焦
                 



一个关键数据下滑牵动高层神经 中国再无后退可言                 
【研究员】:wh
十年前,中国曾面临的“缺芯少屏”的困境。现在,“少屏”已经突出重围。液晶面板向下关联着电视、电脑和手机,向上关联着高端工艺、材料,居于产业链的中游,无论于产业变迁还是普通人的生活,意义都不同寻常——20年前,电视既是中国幸福家庭的标配,也可以说是中国“世界工厂”起步的地方。

                                 

【博览财经特稿】2016年32.45%!2020年26.2%!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当下,一个关键数据的下滑牵动了高层的神经。这个数据就是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

随即,“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出现在十四五规划之中。与此同时,十三五规划提到的“重点培育服务业”则悄然不见。一增一减,制造强国的方向无比明确。

一个产业折射的是整个国家的筚路蓝缕

“国家的竞争就是经济的竞争,竞争主体是企业。中国从经济大国发展成为经济强国的历程,就是中国企业追赶超越全球产业巨头的过程。”这句话是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说的。

他说这话后不久,TCL完成对苏州三星产线的收购,力助中国在该领域完成了对韩国的局部超越。

2021年4月1日,TCL科技发布公告,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收购及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100%股权交割完成,苏州华星技术及苏州华星显示的系统交接基本完成……

事实上,和芯片一样,液晶面板也曾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10年前,中国制造了全球一半的彩电,但中高端液晶面板几乎全部进口,进口量高居中国进口货物第四位,前三分别是石油、铁矿石、芯片。

当日历翻到2020年,芯片、石油、铁矿石继续把持着中国进口前三,而液晶面板在国际贸易中则实现了顺差。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前40年和未来几十年,“世界是屏的”极为传神。

十年前,中国曾面临的“缺芯少屏”的困境。现在,“少屏”已经突出重围。液晶面板向下关联着电视、电脑和手机,向上关联着高端工艺、材料,居于产业链的中游,无论于产业变迁还是普通人的生活,意义都不同寻常——

20年前,电视既是中国幸福家庭的标配,也可以说是中国“世界工厂”起步的地方。至于手机,如今已基本取代电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更是中国制造引领未来生活的标志。

一个产业折射的是整个国家的筚路蓝缕。四十年的坚持才有今天的进步。国家间竞争,哪里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昔日重现?

造电视大略属于工业2.0,而造液晶面板够得上工业3.0。为了这个进化,中国奋斗了40多年。00后很难想象父辈对电视的迷恋,就像他们的父辈无法理解00后会为了一款新手机彻夜排队。

电视,被称为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但直到1980年,中国电视普及率仅为1%左右。1980年,美国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在中央电视台首播,1984年重播,其收视热度都远超今天新手机的一机难求。

中国改革开放,首要是启迪民智,造电视就成为最优先的工业项目之一。1979年一年,第一条引进的黑白电视生产线落户四川,第一条引进的彩色电视生产线落户上海,第一条引进彩色显像管生产线落户咸阳……它们技术源头都是日本。

电视、显像管由此书写了中国最早的赶超故事。1985年超美,1987年超日,中国用了8年时间便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国掌握了电视95%的价值链。直到液晶技术商业化,中国上升势头因为技术代差才被阻遏。

这个历史轮回不经意间揭示了全球产业分工变迁的一个秘密,也给了中国产业进化一次最痛的领悟。

按照前工信部部长苗圩的描述,全球制造业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

过去六十年,制造业的产业链基本是梯次传承,在东亚尤为明显,甚至形成了一个让很多国家羡慕嫉妒恨的“环”——美国日本 韩国、中国台湾 中国大陆

圈子里,大到一国,小至一个企业,技术壁垒把它们牢牢固定在价值链的不同层级上。掌握技术源头的国家和企业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这种体验,中国人在2018年的贸易战中感受深刻。技术封锁,逼得出货量一度占据世界第一的华为手机业务大踏步后撤,和尖端芯片更是只能执手相看泪眼。

在芯片制造方面,美国也曾同样教训过日本,一手把韩国、台湾扶植成行业巨擘。

中国要打破产业链、价值链的魔咒唯有靠自己,靠创新,如同十四五规划说的那样,向上游靠近。

在液晶显示领域,韩国就是抓住了日本技术选择困难,完成了对日本的反杀。

2003、2004年,是中国电视、显示面板制造业的悲伤时刻。当韩国为了液晶连亏7年依然孤注一掷的时候,占据世界电视制造半壁江山的中国企业走错了路。

中国8家彩色显像管的龙头企业,坚持的理念却是“只要有彩电就需要彩管”。彩虹集团甚至花了6亿引进日本的号称下一代的显像管生产线,结果引进就过时,成为压垮这家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反倒是之前一度贪恋等离子技术路线的京东方,吃一堑长一智,认准液晶,从此奠定了在中国液晶显示的江湖地位。

之后的十多年,是液晶面板从韩国、台湾,最后到中国大陆的又一轮回。

2020年,随着TCL收购苏州三星,京东方和TCL成为行业Top2,力助中国再次超越韩国、台湾,昔日重现。

然而,面对三星的脱手,液晶对显像管时代的阴霾也不由得会让普通人疑窦暗生——TCL大手笔收购三星苏州工厂真的是一步好棋吗?

一口吃不出个胖子

落后的太久,熟悉的路径依赖被打断,国人对赶超的殷切可想而知。芯片中国制造,本来很可能会是另一个版本的电视故事,只是在最后一刻横生枝节。

2018年因此成了中国人对技术、对制造业最最关注的一年。《科技日报》当年曾经一气列出中国35项卡脖子技术,60多项未完全掌握的核心技术……

国人巴不得每天一觉醒来,都有好消息,抖音上到处都是意淫的“中国又获突破……”的捷报。

但是,制造业是需要慢慢积累、不断进步的,而且还要尽可能少走弯路。今天的人都觉得造电视、造汽车很容易,殊不知中国曾经犯过好几次战略失误。

第一次是1973年,那是一个美国可出技术产品清单让中国选的年代。中国代表团访问美国康宁公司,为引进彩色显像管生产线做准备。为了展示自己的工艺水平,康宁公司向代表团赠送了彩色玻璃蜗牛,不料这被解读为“讽刺中国的发展像蜗牛爬”,引进工作因此被取消。

一只蜗牛让中国第一条彩管生产线被推迟了6年。实现投产已经是10年后。

第二次是入世后。改革开放后,中国沉迷于技术引进,丧失了自主研发的动力,认为既然啥都可以买,买来的更快、更香,以至于丧失了独立性和战略判断力。

结果入世时对汽车产业争取到的十年保护,反而养育了一个不思进取的怪胎。

液晶崛起之初,汲取了历史教训的外企为了防止中国企业的竞争,一度拒绝与中国合资建厂。

结果中国积累了20年的产业优势在一朝丧尽,在液晶流行的年代,中国电视近八成的利润外流,中国企业只能赚个组装费。

1997、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让中国企业终于觅得良机。先有京东方借机拿下现代的液晶显示部门,集中力量建设5代线,后有中电熊猫、TCL逆周期投资、高世代投产发展,一步跨到8.5代生产线,终于为中国行业崛起觅得了胜机。

中国面板显示产业的重新崛起是和对手真刀真枪比拼的结果,所以不用怀疑中国企业家的战略决断力。

在收购苏州三星业务后,李东生曾特别指出,这一行为“不代表三星放弃显示产业发展,这次交易,三星没有全部收现金,而是换取TCL华星一部分股权,说明液晶产业的需求还是确定的“。

TCL当然有理由淡定,中国企业面对韩国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产能上,当今世界共有6条10代以上的产生线,中国就有4条,京东方有两条10.5代的,TCL则拥有两条11代的。代际越高表示技术越先进,越容易出效益。

还体现在商业模式上。TCL用“效率优先“击败了三星的“利润优先“,高世代投入让中国企业得以主导利润最丰厚的大尺寸面板。

更是体系优势,以TCL华星为例,几乎所有国内彩电大客户都与其有业务合作,三星、索尼也是其国际客户,确定的市场,让生产线利用率达到最优。

随着疫情的发展,以及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强劲需求,行业盈利进入上升周期,这势必极大提升TCL的盈利能力,进而加速行业洗牌,让整个行业向头部集中。“双雄格局”势必越来越清晰。

深度绑定三星这一全球最大显示终端,TCL华星将从三星这一全球最大液晶电视生产企业得到持续不断的面板订单,下游优势将进一步稳固,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更加明显。

这甚至有望让TCL摆脱围绕供需关系波动的液晶面板市场周期,避开供给过剩情况下价格竞争对企业业绩的侵占。

中国企业凭借自己的成本优势,不断将韩日企业挤出中低端市场,凭借在中低端市场的步步为营、慢慢积累,不断为高端市场的技术开发提供源源不绝的能量。

所以,面板显示领域的“中进韩退“,并非完全的自然转移的结果,这同时是一个中国产业界自主突围的故事,中国企业用技术和实力,让转移提前发生,这也保证了中国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技术和产品红利。

破圈:潮头之争

2020年,中国液晶面板产量占据了世界的50%。液晶面板完成了从美国完成理论研究,日本将其初步商业化,韩国超越,中韩两强并立到最后中国一枝独秀的历史循迹。

不过,中国企业不会再重复显像管时代的错误,新技术的布局与争夺早已悄悄展开。李东生表示,“在下一代技术开发方面,我们正在努力赶超,这场竞争还在进行中。我们在局部超越和突破之后,还要延伸到整个行业。”

退出LCD的韩国企业,并没有退出面板领域,相反,三星在小尺寸OLED方面实力强劲,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AMOLED柔性屏方面技术领先;在下一代面板显示技术探索,比如MLED屏上也有丰厚的技术储备。

早在冷战的美苏对抗中,技术的对抗就借用了太空竞赛“高边疆之争”的提法,意思是谁能把技术发展到对方无法触及的高度,谁就有可能占据优势,赢得胜利。

当中国企业不再满足于生产电视、手机等终端产品,而是将中国制造提升到上游的面板,更上游的材料、装备,竞争就会变得更加白热化。

如果不是美国制裁华为,可能很多中国人都还没认识到华为技术能力的强大,不知道芯片领域的板有多短。

事实上,今天只有重视研发的企业才有资格参与未来的大国高边疆之争。LCD液晶面板的优势让TCL插上了翅膀,公司研发涵盖诸多技术路径,不仅拥有6代柔性屏生产线,在大尺寸领域也在攻克印刷OLED、QLED、MiniLED等技术。

这些新显示技术的需求同时正在牵引更上游的领域,沿着这股牵引的力量,我们可以依稀看见TCL正在构建的科技树。

TCL旗下不仅有TCL华星,也有华睿光电在深耕材料领域,发光材料研发经突破了500多种产品。至于OLED材料生产,QLED材料研发,都处于行业前沿。

还有广东聚华(2014年)在同步进击高端制造工艺,通过与韩国LGC、日本住友化学、日产化学及美国柯狄等世界顶尖企业进行了广泛合作,旗下的“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也是我国显示领域唯一的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已建成全球最先进的印刷显示公共平台。

这些专用名词,普通人可能一时无法领略其要义。其大意是,外国在芯片领域对中国卡脖子的一幕,在显示科技方面极大概率不会上演。

中国在液晶显示制造的领导地位,加上对行业和市场的敏锐度,以及新技术的持续注入都在表明,中国已经不再是当初只能跟在别人身后的追随者,而是已经能够把自己的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中。

大国科技竞争将在三个纵深维度展开: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尖端制造工艺。基础研究方面,我们和美国等诸多先发国家差距较大,但这个方面着急不得,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而在应用研发和高端制造方面,我们却可以凭借中国人的勤奋、聪明以及体制优势,一步一个脚印的缩小和先发国家的差距。

中国的未来,需要的就是像TCL这样的企业,在一个行业一个行业,一项技术一项技术的不断积累和突破。剩下的唯有毅力与决心。竞争已经开始,中国,再无后退可言。(来源:大A聊财经)



                                 
                                           政经观察
                 



不要担心经济增速换挡 全球经济和宏观政策走到十字路口                 
【研究员】:wh
2019年中国GDP增速是6.1%,在去年四季度,中国已经回到了潜在增长率水平。而且在全球的主要经济体当中,去年中国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所以从2019年以后,我们已经开始享受改革红利,但是并不意味着改革的任务完成,我们后面还面临很多的挑战,但是大的思路扭转过来了。

                                 

【博览财经特稿】日前,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东吴证券宏观策略报告会上,从一个客观、理性、专业、独立的角度,来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察和最新看法。

新5%比旧8%好 不要担心经济增速换挡

大致讲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关于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发展趋势,第二个是关于我们当前的经济形势,最后讲中国现在面临的四大矛盾以及应对。

第一个,中国经济的发展的趋势。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怎么认清我们所处的这种环境和时代的特点?

在过去10年,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过去这10多年,包括未来的10年,中国经济形势不是可以用经济波动来简单解释的。也就是在10年前,在宏观领域,所有主流经济学家都参与了一场大的论战。中国经济(增速)从14%、10%、9%、8%、7%,现在到6%,这种不断地下行是什么原因?我们怎么去应对?

当时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认为中国经济还能重回高增长,所以要进行大规模的刺激,刺激需求;另一派就是我们当时在国务院发展中心提出的,中国可能要增速换挡了,而且我们的出路是通过改革,提升我们的全要素生产率,构筑我们新的增长平台和动力的机制。

这是10年前在宏观领域最大的一场论战。在那个背景下,当时我下海提出一个观点叫新5%比旧8%好。

我是花了好长一段时间研究经济史,包括拉美、东南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这些经济体,以及转型成功的德、日、韩、中国台湾等等。

我们发现,在从发展中国家迈向发达国家的关键时点上,中国人均GDP一万美元露头,到12,600我们就成发达国家了,也就是未来5~10年。

但是很多经济体拒绝增速换挡,试图通过货币对放水刺激,把它重新拉回到高增长的平台上,结果是维持了旧的增长模式,并引发了大的金融危机,最终掉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拉美、很多东南亚的经济体都犯过这样严重的错误,只有少数的,大约只占10%左右的经济体,德、日、韩、中国台湾,它们成功推动了改革,在从发展中经济体迈向发达经济体门槛的时候,采取了推动改革的方式。

在那个时候我们就提出增速换挡,一定要推动新能源的改革,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货币刺激,能够解决这个时代给我们的命题。

我当时提出叫新5%比旧8%好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大家不要担心经济增速换挡了,最重要的是提高你的增长质量。

未来通过改革构筑的5%的新增长平台,比过去靠自己勉强维持的8%的旧增长平台要好,利率下来了,股市走牛了,产业升级了、企业利润上升了,居民生活改善了,政府威信提高了,改革是唯一的出路,刺激将酝酿危机。

经济L型也是我提的,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央的这些大论断,印证了我们这一派经济学家所主张的观点。

为什么在经济学家里面,我们看好中国经济这一轮的改革转型前景,首先是因为在过去10年,我们这场宏观领域的大论战,我就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认识问题,认识到了我们要增速换挡,而且认识到了以后,叫新5%比旧8%好,未来虽然不是高速增长,但是是高质量的发展。

我们解决了认识问题以后,这些年我们的政策和改革措施是到位的。我当时为了研究像当年韩国、日本包括德国的转型经验,前前后后看的专著将近上百本,当时非常沉迷于这个研究。

最好的教科书实际上是经济史,因为经济学做不了实验,但是经济史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处在一个攻坚期 前期很多改革举措进入红利释放期

很多人说每年我们的政策都发明一个新词,这是对中国缺乏足够的观察和状态。事实上这些表述恰恰是我们对中国当前问题的认识,以及应对措施不断深化的结果。作为一线的经济学家,我是非常有感触的。

中国的这一轮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预期形成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落地攻坚的阵痛期;第三个阶段是红利的释放期。

第一个阶段是改革预期形成和争议的时期,大致是2012年到2015年,落地攻坚以及攻坚的阵痛期,是2016、2017、2018年,那时候整个社会,包括我们资本市场弥漫着非常悲观的气氛,什么离场论、洗洗睡,那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阵痛期。

事实上从2019年以后,坦率地讲,我们还处在一个攻坚期,但是我们前期的很多改革的举措,进入到了红利的释放期。

一个比较大的转折实际上是在2015年底,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是非常有转折性意义的。当时我们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简单来讲,经济学讲叫“破旧立新”,我们要把过去高增长积累下来的过剩产能,过多的库存以及金融杠杆的风险给它破掉。

在过去的这些年,我们面对中美贸易摩擦,面对疫情,中国没有出现大的金融风险,因为我们提前扎好了风险的篱笆,是提前做好了准备的。

降成本、补短板,这就是立新。我们培育自己新的经济,新的技术、新的产业。后来到了三大攻坚战,包括双循环,都是我们在不断深化改革,应对新5%比旧8%好、高质量发展的挑战。

事实上,比如说推动注册制改革,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它是逻辑自洽的。

创新发展,最后要依靠资本市场,传统依赖银行主导的这种融资模式,比较匹配我们原来重化工业的时代,未来中国大量的风投、新经济,它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

这一次资本市场上升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包括像注册制改革、反垄断,这些东西都是逻辑自洽的,包括碳达峰、碳中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等等,不再赘述。

总的结论就是,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我们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因为过去10年,我们找到了中国问题的症结,并且因为前期的一些调整,具备了非常强大的执行力。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背景。

2021年会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共振

现在给大家报告一下当前的经济形势。毫无疑问,中国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方面,走在了全球的前面。

我们去年4个季度的GDP增速分别是-6.8%,3.2%,4.9%和6.5%,6.5%是什么概念呢?2019年中国GDP增速是6.1%,在去年四季度,中国已经回到了潜在增长率水平。而且在全球的主要经济体当中,去年中国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

所以从2019年以后,我们已经开始享受改革红利,但是并不意味着改革的任务完成,我们后面还面临很多的挑战,但是大的思路扭转过来了。2021年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我们会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共振。

去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复苏,今年随着美国、欧洲、日本疫苗的大规模接种,以及拜登要推出一个高达3万亿美元的基建刺激计划,我们可能会迎来全球的复苏共振。

3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我们2009年4万亿刺激,3万亿美元,那是将近20万亿人民币的基建刺激计划。

因为中国、美国、欧洲复苏的周期阶段不一样,中国是率先复苏,美国欧洲在今年才开始进入复苏阶段。这样大家的政策组合和诉求也不一样。

中国正在迎来广义流动性的周期性拐点,因为随着通胀预期的上升,经济回归潜在增长率水平,我们开始进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操作,以及在房地产和地方债等领域进行结构性的信用政策收紧。

我在今年初提出中国正迎来流动性的拐点,当时大家很argue这个观点,最近也验证了这个判断。

中国正在回归货币政策的正常化,但是因为欧美经济刚刚从低谷走出来,甚至还相当的脆弱,包括疫情仍然让人感到担忧,所以它对货币的放水和刺激仍然有很强烈的诉求。

所以欧美包括中国这一轮的全球经济复苏,它的轨道是不一样的,导致了政策的诉求不一样。我们开始货币政策正常化了,欧美可能还在一个低利率、放水刺激的阶段,这就带来了全球通胀预期。

如果说2021年我们要定一个短期宏观经济形式的主题词,或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通胀预期。我们迎来了通胀预期,包括全球经济复苏的共振,包括拜登要重振美国,推出了3万亿美元基建刺激计划,以及美元流动性的泛滥。

美元流动性泛滥中国面临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为什么最后讲美元流动性泛滥?拜登这次对外讲,3万亿美元从哪里来,他会提高企业所得税和向富人征税。

但事实上从经济宏观经济角度,这个逻辑是通不了的,3万亿美元是不太可能通过短期的征税来实现的。实质上这3万亿美元的基建刺激计划绝大部分是通过超发货币。这就是为什么要给大家重点讲的一个问题。

这一次的全球的通胀,很多人讲是因为需求恢复了,需求的恢复程度远远支撑不了如此高的通胀,包括广义资产价格的泡沫化。

现在欧美经济还在地板上趴着,刚刚露出复苏的苗头,美国的股市连创新高,两大海岸线的房价连创新高,什么原因?货币的超发、美元流动性的泛滥。

自从去年疫情以来,美国推出QE、QQE、无上限的QE,通过印钞票买美国的国债,甚至买商票。

大家看黄色的线,这条黄色线是美国M2增速,就是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增速。这是20年来最高值,而且是惊人的高。

整个宏观经济学领域面临的一个困境和变局,要么你就在放水的这条路上一路走下去,全球63%的外汇储备是美元,美国超发美元实际上相当于它把成本向全世界进行了分担,但是我们不行。

因为我们是非储备货币国家,中国的货币如果超发实际上是被居民分担了,或者居民的现金流资产被稀释了

这就是为什么从去年以来,股市、房市、大宗商品,包括黄金都在涨,比特币也连创新高,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迎来了美元流动性的泛滥,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情况。

黄金是实物货币,比特币是超主权货币,黄金和比特币的大涨,包括广义通胀的明显上涨,说明大家对以美元为代表的国家主权的信用货币的不信任。进而带来了今年通胀预期的明显抬升。

通货膨胀的概念在经济学上颇具争议,但是它讲述了一个非常常识性的问题,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货币现象,钞票印多了总有东西会涨,如果货币泛滥了,商品就会普涨。

而中国在去年下半年以来,就开始推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正如总理这次在两会讲的,我们去年没有超发货币,所以今年我们也没必要急转弯,而是贯彻货币政策的正常化,但是值得留意的是,因为大宗商品是全球定价的,所以中国虽然整体通胀不高,但是PPI、工业品价格在抬升。

我们的基础原材料价格,包括铜、钢,最近涨得很厉害,因为它是全球定价的,中国的CPI涨的并不高,一是因为我们货币政策正常化,二是因为正好处于猪周期的下行区间,所以中国面临的主要的问题就是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全球经济和宏观政策已经走到十字路口

这一轮经济复苏,我们面临一个很重要的新现象,叫K型复苏。这是最近宏观经济领域大家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

以前经济复苏一般有U型复苏、V型复苏,就是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大部分人的境况改善了,整体收入改善,就业改善。而K型复苏则是一部分人改善,一部分人变差了,虽然经济整体是复苏的,股市房市都在涨,各种资产价格都在涨,但是一部分人,甚至大部分人的境况反而是变差的。

为什么出现K型复苏的现象呢?那就要说回到全球对货币的过度依赖。

我认为全球经济和宏观政策,已经走到十字路口了。记得有一年达里奥来中国推销他的新书,他找了4个人帮他站台,我是其中一位。他最后讲到美国现在的收入分配的差距和大萧条前很相似,当年的大萧条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到最后军事危机——爆发了战争。

按照这个逻辑讲,它根本的原因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或者说是收入分配问题。

其实全球都面临类似的挑战,因为对货币的过度依赖导致了K型复苏以及财富收入差距拉大,进而导致了民粹主义、逆全球化等等这一系列思潮。

历史非常相似,100年前也是类似的景象。站在这个十字路口该怎么办?经济学家要给出解决方案,现在整个经济学领域有两派,一派是以中国为代表,要回归货币政策正常化,推动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另一派就是MMT,现代货币理论。简单来讲,它的理念就是税收确定货币的发行。只要国家主权没有问题,货币的发行可以无上限,也就是政府的债务就根本不应该存在上限,可以通过政府的发债,包括通过货币的发行无限循环下去。

这就是现在大家都在讲的现代货币理论,那就是真的是在放水刺激的路上走远了,我对现代货币理论的理解是,这可能是货币金融的一次创新,但是可能是宏观经济思想的一次大的倒退。

但是我们很幸运,中国没有选择这条理论,所以去年中国主流的公共政策的声音是批判MMT的。

谈到对大类资产的观点,线索是非常清楚的。作为一个做了20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老研究员,我觉得最后一定要回归到最底层的逻辑。今年经济形势的主要逻辑就是通胀预期,这意味着今年受益的一定是低估值和有着涨价预期的品种。

所以最近市场走得比较好的都是这些,过去两年高估值的,因为利率的上升,都在杀估值,最后这些基本的逻辑都是成立的。

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

最后讲讲现在面临的四大矛盾及对策。

第一大矛盾毫无疑问是中美贸易摩擦,这是我们所谓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现在的经济规模已经是美国的70%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在以5~6%的速度在增长,我们是美国潜在增长率的2~3倍,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大约在2030年前后,中国经济规模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这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这意味着中华民族重回世界之巅的一天。而且我们很幸运的赶上了时代的大潮,我们可以见到历史,但是纵观世界经济史,在过去的100多年前,自从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以后,就没有人超过他。

先后有两个挑战者,前苏联和日本,他们都和美国爆发了冲突,而且不简单是贸易领域的,包括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包括金融领域甚至军事的全面对抗。

中国还有7~10年就会重新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段时间会发生什么?答案是非常清楚的,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是在位霸权国家,遏制新兴大国的崛起,它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我们最好的应对是以更大的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冷静和战略定力。

但是我也非常赞同一位长者,基辛格先生的呼吁——为了世界的和平和长期的繁荣,中美一定要多对话、多交流,双方都要做出调整,因为世界的整个治理版图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从美国的角度,在未来十年美国要调整心态,接受一个日益崛起的融入全球化的中国。中国也要调整心态,当我们强大以后,我们要相应的承担全球的责任,并且尊重全球的游戏规则。

第二大矛盾是创新发展。

我们过去依靠人口红利、要素红利等等实现了高增长,未来我们要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创新驱动。这方面我比较倡导新基建,这些年,我倡导的新基建从学术讨论走向了国家战略。对于一名学者而言,这是我最大的贡献。

新基建短期有利于扩大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培育中国的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经济,打造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过去40多年,中国本身就是大规模超前基础设施建设的受益者,为什么印度抓不住全球化红利而中国抓住了?很重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的新基建包括三大领域: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代表的科技领域新基建;教育医疗为代表的民生领域新基建;以及营商环境,服务业开放,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制度领域的新基建。

第三个主要矛盾就是中国在未来10年将会面临加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这将是未来中国内部最大的灰犀牛之一。

过去2、30年大家根本不用关心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但是在未来10年,这是一件大事。因为中国的婴儿潮是1962~1976年,我们受益于这个婴儿潮的人口红利,中国过去的高增长就是这一批人年轻时候干出来的,正好叠加了全球化红利。

但是1962年出生的这批人现在59岁了,明年就退休了。这就是为什么公共政策领域在讨论延长退休,因为如果不做政策的调整,未来中国的这波婴儿潮期间出生的人将加速退出劳动力市场——这还不是我讲的重点。

重点是中国的老龄化不是像欧美这样慢慢到来的,因为中国有计划生育,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将在未来5~10年扑面而来、加速到来。

所以十四五,包括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因为我们还处于未富先老,欧美和日本都是进入发达国家之后才开始人口老龄化,而我们人均GDP刚过1万美元,就迎来了一个老龄化的挑战,所以我也呼吁放开生育。

从发展的趋势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2022年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超级老龄化社会,到2060年,三个人中有一个是65岁以上的老人,同时还有少子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会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投资率储蓄率下降;社会抚养比和养老负担加重;政府的债务和社会保障的压力都会上升,更重要的是社会的活力将会下降。

所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挑战,要尽快放开生育,让生育权回归家庭,加快构筑生育支撑体系,同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一个老年友好型的社会,这是我们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四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最坚硬的泡沫——房地产。

我原来提到,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我们研究了过去上百年,十几个代表经济体的房地产以及住房制度的案例,基本结论是住房制度决定房地产市场,制度是它的基因,而基因有着很强大的自我繁殖能力。

中国的房地产走到今天,就是因为当时我们的住房改革学习的是中国香港,而中国香港学习的又是英国——这两个经济体都是高房价。

严格来讲香港的住房改革是教训,远远谈不上是成功的经验。而美国、日本,他们的房地产政策也是不成功的,因为货币的超发带来了严重的资产价格的泡沫以及金融风险。

房地产改革搞成功的国家有哪些呢?德国和新加坡,他们搞租赁,包括对货币强有力的控制。

根据我们对国际经验的研究,我们认为中国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定。人是需求,土地是供给,金融是杠杆。

坦率地说,我们对房地产的认识和学术讨论距离真正解决问题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在过去这一两年看到的房产乱象,放在我们的研究框架里面一点都不稀奇。中国房地产的根本问题就是人地错配和货币过去的一度超发。

过去我们以计划经济的思维,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镇,区域均衡发展的思路是错的,这种思路导致了人往大的都市圈集聚,但是土地指标没有供过来,导致了人地错配和一二线城市高房价、三四线高库存——这个是完全有解的。

从经济学上从技术上,作为一个学者,我可以负责任给大家讲,中国房地产走到今天还有解,我们还有最后十年的时间窗口,但是我们要先解决认识问题,这是我给大家报告的主要观点。

未来以七大改革为突破口,我们认为中国将会开启新周期、新发展格局。七大改革包括:

第一是新基建;

第二是人地挂钩,要素流动的都市圈、城市群的城市化;

第三是放开生育;

第四是打通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双循环;

第五是大规模的减税降费;

第六是以中美贸易摩擦为契机,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

第七,确立我们新的立国战略。什么叫立国战略?就是我们过去40年所受益的类似韬光养晦战略,在看清未来几十年世界经济的潮流和趋势的背景下,制定一种对我长期有利的战略,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战略的转型期。(来源:东吴证券宏观策略会 作者:任泽平)



                        

拜登并非释放对华善意 美不会选择“大投基建”作为主战场                 
【研究员】:wh
按台积电建厂的效率计算,美国基建已经非常慢了。但作为总统关注的明星工程,这个例子仍远远不能反映美国基建的低效。2018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校园内的一座在建人行天桥发生坍塌,事故造成至少10人死亡,桥下的高速公路也因此暂时无法通行。

                                 

【博览财经特稿】自从美国总统拜登明确提出一项总额高达2.3万亿的基建计划以来,中文互联网就形成两种明确的反应。一是嘲笑,已经有很多专家和网民,从社会、经济以及美国政治的层面,分析出这个计划的作用其实是很有限的。二是隐隐然有点高兴,不少人认为一个投资基建的美国,将是一个更加富有善意的美国。

过去的特朗普任期,美国喜欢极限施压,天下苦美久矣。因此当拜登宣布基建计划之后,多少都松了一口气。这种心态,用沈逸教授的话说就是:“希望美国能够把更多的精力从祸乱世界,转回到建设本国的正轨上去”。更有人畅想,美国大搞基建之后,中国再次赢来战略机遇期,名义GDP有望在2025年超过美国……

然而我们都明白,美国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志趣和爱好都与他国大相径庭。因此美国投资基建,固然难有什么建树,却不会从此成为一个友善的国家,更不会放弃为难中国。相反,借着疫情之后的整顿,拜登政府又获得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会不会重新变成进攻中国的炮弹,还依然有待观察。

拜登的两万亿提案,可以有很多角度观察,但就是不能解读为美国的善意、解读为中美竞争的主要战场将转移到基建建设上。

和中国竞争基建,美国一点赢面也没有

美国是曾经的基建大国,即使是今天也有可观的基建能力,但要和中国相比,美国既选错了目标,也设错了战场。选错了目标指的是以基建为抓手,重振美国的想法不可行,关于这一点,相关的论述已经很完备了。因此本文重点谈谈设错战场,也就是美国投资基建低效得惊人的问题。

美国投资基建的效率到底有多低?台积电在美国建厂时,《日刊工业新闻》采访了相关消息人士称:“光建设费用就高达6倍”,也就是说在台积电在美国的基建费用是台湾的6倍。而台湾地区的基建成本又比大陆高得多,因此拜登2.35万亿的计划看似吓人,按汇率算约折合15.3万亿人民币,但是按基建效率一算,可能只相当于2万多亿人民币,只相当于中国在2008年提出的四万亿计划的一半多。就这样的力度,还被拜登称为“一代人只有一次的计划”,恐怕是有些贻笑大方了。

按台积电建厂的效率计算,美国基建已经非常慢了。但作为总统关注的明星工程,这个例子仍远远不能反映美国基建的低效。2018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校园内的一座在建人行天桥发生坍塌,事故造成至少10人死亡,桥下的高速公路也因此暂时无法通行。

整座人行天桥由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投资,采用该大学提出的ABC(加速建桥)工艺建桥,设计单位是美国著名的FIGG桥梁设计院。大水冲了龙王庙,整件事充满了黑色幽默的意味。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样一座总长仅174英尺(约53米)的人行过街天桥,造价居然高达1420万美元(按当时的汇率,约合人民币8975万元)。

0.9亿就建这样一座桥?在中国,这可是一座中等规模公路桥的造价。2017年年底通车的潍坊峡山区峡寿街跨潍河大桥,该桥桥梁长357米,路线长431米,桥梁全宽30米,总投资也就6000万。总长五十多米的人行天桥,在中国就是两百万左右的造价,超过500万,就该挨骂了。

2009年江苏常州市修建了一座人行天桥,因为造价高达700万元就被市民质疑,还有人大代表呼吁应该公布造价清单。而该人行天桥总长97.9米桥面宽6.6米,700多万元的造价还包括四部电梯的购置费。这样的天桥,如果在美国,不仅不会挨骂,反而还会成为模范。通过此类对比,美国的基建效率究竟有多差,也就不难理解了。

科技更先进的美国,何以基建效率这么差?一个直接原因是美国的金融深度介入到土建工程中,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消耗在金融家们的海量分析和饭局舞会上了。没有强力的推动,公务员系统、银行家、保险业和律师事务所就像销金巨兽,将巨额的基建资金吃干抹尽。

拜登的时代虽然来了,回顾一下特朗普其实也无妨。特朗普在美国基建领域的知名度可比拜登高多了,原因就是沃尔曼真冰溜冰场。这是一个在纽约中央公园内的溜冰场,因纽约市在1970年代发生的财政危机而彻底失修,到1980年相关设备已无法造冰。

于是纽约市决定花两年时间翻修一下,六年后的1986年,花了1300万美元(请注意是80年代的1300万美元)之后,该项工程的进度是0%。纽约市宣称由于进展不顺利,拖得太久,前面买的设备又到了报废期,因此不得不重新开始。

美国著名的愤怒中年特朗普行动了,他希望能承建该项工程,而且声称不要政府一分钱。因为受不了反复游说,以市长科赫为代表的政客和特朗普的矛盾走向公开化。他们公开了特朗普的公开信,却没想到愤怒的市民都支持特朗普。最终科赫只能妥协,他的条件是:溜冰场给特朗普运营,全部翻新费用由特朗普出,工期只能在六个月内,否则会被收回。开业后,政府会给特朗普300万美元的补贴。

政客们等着看“关注点歪了”以及“无能狂怒”的特朗普的笑话,谁知道,四个多月后特朗普的溜冰场真的开业了,而且只花了200万美元。特朗普也借此在政治上捞到了第一桶金。

纽约市长给出这样的条件,显然是经过计算后,认为这是成本价和极限时间,然而还是让特朗普赚了一笔。从群众史观的角度看,显然我们不能认为这是特朗普管理有方,是经营奇才的手笔。只能说明一点,美国基建系统的公务员,及其所谓第三方的审查委员会确实是销金巨兽,而且各个神通广大、背后有人。

要知道沃尔曼溜冰场可不是什么荒郊僻壤,当时就已经登上过很多美剧,是纽约市的重要景点。这样一个项目,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巨额资金化为废铁,怪不得民愤极大,也将特朗普送上了政治舞台。

基本态势决定了美国不会选择基建作为主战场

中国人看美国,不可避免的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美国不是一个单一制的政府,也没有扮演领袖角色的政党。忽略了这些,美国的形象就会发生分裂,一会是一个强大的美国,一个仍然在世界扮演着重量级角色的美国;一会是一个滑稽可笑的美国,比如在沃尔曼溜冰场中体现出的美国。

但是世界上不可能有两个美国,美国的基建一直这样,只能证明美国的执政者,尤其是参众两院议员其实并非真的关心基建水平。特朗普在任时,也想推动基建计划,结果推不动。拜登也不会好太多,更重要的是——哪怕拜登的提案成为现实,中国面临的压力也不会减轻太多。就在4月8日,美国商务部又对中国超算发起了新一轮的制裁。血淋淋的事实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拜登的提案其实是关于解决就业问题的,而且是反映新总统关注领域就业问题的提案,但在所有场合,美国媒体和拜登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将其描述为一份基建计划。对这个现象,想起来央视曾经引用过的英国政治喜剧《是,大臣》中的经典台词:“我们总是把难的部分放到题目里,这比放到文章里无害多了”。

拜登提案一出之后,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立刻表示:“这就像特洛伊木马一样。”拜登参加的民主党情况也不乐观,除了印度裔的女议员贾亚帕尔还要求扩大基建计划之外,力挺者很少。

不要以为美国仅仅是缺钱,要知道就在3月27日,上任不足三月的拜登火速签署2021年新冠疫情破产纾困延长法案,整个法案计划投资近2万亿。新冠纾困投资2万亿可以,基建设施投入2.3万亿就不可以,显然还有别的理由。

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的基建早就贫富分化得很明显了,拜登的提案建议用1110亿美元改善清洁用水,试图更换全部超期服役的供水管道,尤其是要淘汰所有的铅合金管。

是的,美国仍然有很多地区的供水管道中含有比例超过50%的铅。对美国贫困地区来说,这甚至并不算一件坏事,因为铅管在地下更不易被腐蚀,用铅合金管意味着更低的漏水损失、更清洁的饮用水(管道泄露混入的杂质少)和更少的停水。

至于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只能说在美国有些人的人权和其他人的注定不平等。事实上,只要降低对安全、经济、舒适等指标的要求,基建的要求可以放得相当低。

例如现在的印度,依然是疫情肆虐,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英国天空新闻台的报道,莫迪政府依然要大办大壶节盛典,参与人数将达到惊人的1.5亿人。中国网民都对印度糟糕的医疗和基建条件有所耳闻,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还要组织如此庞大的人口流动,到恒河边参与沐浴,只能说真是充满了玄幻色彩。

印度大壶节的故事再次说明,只要政府对群众福祉和真正的利益足够漠不关心,而没有受到先进教育群众足够麻木不仁,对于基建的标准可以压缩的足够足够低。美国的“衰落社区”再怎么惨,比参与印度大壶节的人们能享受到的平均水平还是好了太多,这么一想,美国的精英们就更不想好好搞基建了。

有人会奇怪,中国崛起的大势已然如此,美国还不好好地在国内搞基础建设,还想什么呢?其实这也是误会。中国发展了、富裕了、逐步走向强大了,就以为这是一种趋势,中国是这种趋势的代表。

其实金灿荣教授对此做过研究,并认为:“笼统地说,西方国家已经衰落了,是不对的。”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和越南发展起来了,但是一大票独联体国家却衰落了下去。更有甚者,南非直接从发达国家变成了发展中国家。美国发动对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战争之后,中东滑入了生育陷阱,依靠资源实现工业积累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因此,从西方视角、美国观点出发,他们并没有认为自己的霸权衰落和英国的日不落帝国分裂一样,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大趋势。想要搏一搏的心态,始终还占据着政坛主流。

此外,国内热切呼唤中国雄起的网民,未免过于轻视美国霸权的遗产。似乎只要某个标志性事件一出现,就能雷鸣一声,换了人间。哪怕美国真的在和中国的竞争中落败,这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军事实力超群。二十年内,最坏的结果不过是美国被逐出亚洲,东西大国各自发挥支配性的领导作用。

恐怕到了那一天,美国才会觉得,投资基建,真香。因此,恐怕不能对拜登提案中的和平红利估计过高。美国的短期政策依然将会是经济和政治联合进攻,可能通过中国现存的巨额地方债务或者其他方面做文章。在经济进攻上得手之后,民主党喜欢的和平演变手段才会登场。美国的中期政策很可能是联合亚洲的仆从们,为中国的发展持续制造动荡的外部环境。

美国的阴谋家们是不会休息的,但我们打铁就靠本身硬。靠基建,我们能成为世界的正面典范。搞经济战、外交战、攻心战,经过较长时间的奋斗后,我们同样能成为赢家。(来源:科工力量 作者:余鹏鲲)



                        

不再迷信弯道超车 中国半导体冷板凳时代终结时机已到                 
【研究员】:wh
中国半导体的封装和设计很强,装备差距也不大,但是射频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在张汝京看来,这样的差距不是那么大,是可以追得上的,但需要下定决心找到合适的团队,半导体行业是非常枯燥、非常艰苦的,要想举国之力去弯道超车,是需要很大的信仰力量来支撑的。

                                 

【博览财经特稿】据多家媒体报道,中芯国际前期通过邮件告知其各用户,自2021年4月1日起将全面调涨代工价。其中,已上线的订单维持原价格,已下单而未上线的订单,不论下单时间和付款比例,都将按新价格执行。对此有些担忧却也有些期待,期待什么呢?

一是涨价必定意味着供求关系的改变,我对国内半导体行业观察已久,不断地学习并熟悉着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各个赛道,我觉得投资国内半导体的绝佳时期已经到来了。

二是我认为中国半导体冷板凳时代终结的时机已到。

半导体行业的追赶之路是非常艰辛的,不是举国之力就能轻松去弥补差距的,急功近利只会导致我们最后碌碌无为。

国内有很多半导体“参赛者”,谁是李逵而谁又是李鬼?这次危机可以检验出谁才是真正的实干家,只有这些真正的实干家才能带领中国半导体冲出“亚马逊”。

我们需要正视差距

中国半导体水平和世界水平之间是存在着巨大差距的。有人曾提出中国半导体想赶上世界水平还需10-20年,甚至更久。正是这样巨大的差距,导致不少人提出了“弯道超车”这个概念。

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聊到此事时曾说过:“半导体制造差距并没有想象那么大。”

自从特朗普对我们开出实体清单以来,国内提出国产半导体弯道超车的诉求是越来越强烈,大家似乎都想通过举国之力,用一把扑克牌的功夫就突破外围对我们的种种阻挠。

没错,很多人都知道我们与世界水平存在着差距,但弯道超车真的就可行吗?

对此张汝京表示:“其实随时都可以超车,但弯道超车并不是捷径。”

美国经常采用行政的方式阻挠竞争对手,比如80年代美国就曾对日本下过手,而这一次对象转变为中国——因为中国的5G发展速度非常快,威胁到了美国。

中国半导体的封装和设计很强,装备差距也不大,但是射频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在张汝京看来,这样的差距不是那么大,是可以追得上的,但需要下定决心找到合适的团队,半导体行业是非常枯燥、非常艰苦的,要想举国之力去弯道超车,是需要很大的信仰力量来支撑的。

但至少这样的差距是可以弥补的,而成功弥补的前提,绝对不是什么弯道超车这样的鬼话,而是实打实的从基础开始做起。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总有人想弯道超车。

近几年,很多技术项目方为了获得资金支持,迎合当下继续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需求,经常在项目方案中用弯道超车这样的表述来夸大项目。

平时你开车想超车倒是不难,可技术层面的事情岂能是说超车就超车的呢?

璞华资本合伙人陈大同前不久在沙丘学院分享了他近三十年半导体产业的感悟(沙丘学院:中国的半导体何时能追上世界水平?陈大同的答案是......),其中有一段故事特别耐人寻味。

2001年,陈大同创办了展讯通讯,其中有一项关键性的战略,那就是在所有人都急着做3G项目的时候先从2G市场做起。

当时中国2G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要做2G的难度并不大,而3G在当时而言是一个新技术,做的难度非常大。

经过考虑,展讯通讯决定先做2G,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决策。后来,展讯通讯靠着2G的销售额养了3G十年,而当年全球一块做3G的十几家公司中,只有展讯活了下来,正是因为这个关键性的决策。

历史是值得复盘的,现在的中国半导体行业也该像当年那样,先把能做好的做好了,而不是老想着弯道超车。

现阶段不可能弯道超车

近段时间国内半导体投资大涨,有机构预测,2020年-2022年大陆晶圆厂总投资金额分别约为1500亿、1400亿、1200亿元,这个数字显然还是低估的,因为随着情绪的递进,资金方面的投入肯定是会越来越多的。

千亿水平的投资很多吗?其实不然,拿台湾省的台积电来举例,台积电预计2021年资本支出在250亿到280亿美元,相当于1700亿-1900亿人民币。

美国在这方面的投入是怎么样的呢?拜登政府计划向半导体领域投资500亿亿美元,用于生产激励措施和研究与设计,包括建立美国的国家半导体技术中心。如此巨大的投入,目的很直接——担心中国在如此关键的技术领域超过美国。这样一对比下来,我们对于半导体行业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及世界水平的。

既然对方将我们当做潜在竞争对手疯狂制裁,那我们也要做一个合格的对手。最简单粗暴的是,我们需要加大对半导体领域的投资,不是简单的多花钱,我们要做的很多。

首先我们要重视起最基础的方面,把基础做好。简单粗暴点的说,就像上文提到的故事那样——“先做好2G,靠2G养活3G”,先把我们能做好的领域做好。

把我们能做好的领域做好,赚更多的钱,再用这些钱去投资我们需要追赶的空白领域,这样的策略才是正确的。

这一点大陆的半导体市场应当学习光伏市场的历史经验,近几年光伏就靠着成本竞争不断淘汰着国际产能,从而让中国光伏成为了全球龙头,先从商业价值打败对手,我们再去追求空白领域。

若我们能在半导体的某一领域先拔得头筹领先全球、占据一席之地,那未来十年内,中国半导体产业真有可能重新演绎光伏传奇,横扫世界市场。

是危机更是机遇

今年2月,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在微博上发出长叹:“今年芯片太缺了,不是缺,是急缺。”

除了中芯国际涨价,全球最大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将对半导体进一步涨价。据媒体报道,台积电将从2021年底的订单开始取消对客户的优惠,平时像苹果和高通这样的主力客户的订单,台积电都会给予数个百分点的优惠,此次取消优惠政策,实际上就是相当于涨价。

值得注意的是,自3月29日起,台积电已经3次宣布涨价了。

全球芯片短缺的蝴蝶效应:冰箱,微波炉成为牺牲品,小家电将会受芯片短缺的影响涨价,事实上,芯片短缺风波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的都要大。哪些东西会真正意义上的涨价?

当供需不平衡的时候,价格会产生波动,人们需求最多的产品价格波动会最大,而那些需求量不大的产品,却反而不太会涨价。如何理解?

以手机来举例,以5G为卖点的手机是很难大幅度涨价的,因为5G还没有完全成为人们购买手机的主要需求。

但以高刷新率的屏幕,或者以更好的摄像头等为卖点的手机,是很容易受芯片短缺的影响而大幅度涨价的。简单来说,那些热卖的手机会更贵更难买到。

产能缺紧,对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自然是会慢慢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但对于和世界半导体存在差距的很多国内厂商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机遇。日前,上市公司士兰微董秘陈越在朋友圈评论称:“这是芯片行业二十年一遇的机会。”

文字内容称:“这一次芯片荒是一个照妖镜,也是一个试金石。各大电子类上市公司的2020年报与2021年第一季度报发布在即,这一次报表不用再细看了,只看这个公司抢到了多少份额的货就行。调研时也别问乱七八糟的问题了,直接就问能抢到多少货就行。在芯片荒的大背景下,一个公司的综合能力全部都体现在这个单一指标上了。凡是宣称因为半导体缺货导致业绩大幅下滑的,都是半导体产业帮忙挑选出的弃子。能够在这种环境下,抢到足够多的货的企业,就是半导体产业所认可的,在趋势之上的好行业好企业好团队。”

道理很简单,危机之下,更能检验哪些厂家具有真功夫,而经历优胜劣汰留下来的,才是真正能帮助中国半导体结束冷板凳时代的头号玩家。

擅自代表这些企业感谢这次危机,这是我们追赶世界水平的一次绝佳机遇,或许我们真能冲出“亚马逊”了,让卡脖子不再发生。(来源:量子科技小组 作者:李传奇)



                                 
                                           人物广角
                 



从顶峰到谷底 中国前首富败得有点快                 
【研究员】:wh
金沙江水电资源丰富,当地政府也计划搞一个“一库八级”的水电站群,李河君胃口很大,想自己干6个,但政府担心他没这个实力,于是这个庞大的设想没能实现,最后,华能、华电、大唐三大央企与汉能合资开发1-4级,5-8级由四家分别主导,汉能分到的是金安桥水电站。

                                 

【博览财经特稿】最近,浙江湖州有家公司破产了。拍卖的资产各式各样,几辆二手车标价一两万,但没人买,房产2.21亿起拍,一点也不打折,看来还是房子值钱。

这家公司叫浙江长兴汉能,看名字就知道,是鼎鼎大名的“汉能系”公司,他的老板是前“中国首富”李河君。

浙江这公司有地可卖,对债权人来讲还算幸运的。最惨的就是啥资产也没有,比如广东汉能薄膜发电,在2020年底破产清算时,它的真实家底就暴露了——

银行存款、证券账户里面都没钱,名下没车也没房,到了注册登记地址一看,啥也没有,公司甚至连个空壳都算不上。也不能这么说,它手里还有几家境况类似的公司股权,更不值钱。

上海汉能也曾因为73.5万的债务,差点被破产清算。

汉能旗下的产业园,有不少都已经陷入到官司里,海南、聊城的产业园已经被执行查封,德国的Solibro公司已经进入破产程序,美国亚利桑那收购的GSE也濒临关门。从顶峰到谷底,只有五六年时间,中国前首富,这败得有点快啊?

李河君发迹故事有点草根逆袭的味道

他60年代末生于广东河源,家里世代务农。17岁时李河君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后来又读了研究生,但据说由于导师过世,他就中断学业下海了。

李河君向系里的老教授借了5万块,但没多久就赔了一个底儿掉,倒是后来在中关村倒腾电子元器件捞到了第一桶金。

然后,他找到了自己的“印钞机”——水电站。李河君进入水电,最开始就是用自己的积累买了几个小水电站,别说,很快就挣了不少钱,于是他就想搞一票大的,金沙江就进入了他的视线。

金沙江水电资源丰富,当地政府也计划搞一个“一库八级”的水电站群,李河君胃口很大,想自己干6个,但政府担心他没这个实力,于是这个庞大的设想没能实现,最后,华能、华电、大唐三大央企与汉能合资开发1-4级,5-8级由四家分别主导,汉能分到的是金安桥水电站。

于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水电站就诞生了,“年年赚几十亿”,李河君坐着数钱。

可能是嫌不够刺激,2009年,李河君高调进入光伏业,那几年,光伏制造了不少富豪,靠补贴能赚到手软。李河君要搞就搞最大的,进入光伏业的第一年,他制定的目标比行业老大还高,到了第二年,他动不动就提“百亿美元”的投资,第三年干脆杀入资本市场,拿到钱又开始大规模的海内外收购。

几板斧下来,汉能系的规模膨胀了不少,股价也是蹭蹭涨,2015年,李河君靠着港股市场上的汉能薄膜发电,以1655亿的身家成了中国首富。

高光时刻,李河君放言要实现两个“421”:●三年实现利润400亿,营收2000亿,市值10000亿,比肩阿里和腾讯;

●五年实现利润400亿美元,营收2000亿美元,市值10000亿美元,比肩苹果和谷歌。

牛还没吹完 故事戛然而止

2015年5月20日,汉能的股东大会如期召开,但是在股东大会开幕15分钟后,汉能股票开始了疯狂下跌,半个小时跌了47%,基本腰斩,一个小时后,汉能紧急临停,此时市值已经没了1442亿港元。

投资者还没出股东大会的大门,已经亏了一半,李河君的身价也暴跌1000多亿港元。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是恶意做空”,这是李河君对这次大跌的判断,但外界则认为,大跌是因为汉能操纵股价被曝光了。

英国的《金融时报》发文质疑,为啥汉能总是能在收盘前10分钟左右出现股价飙升的状况?

他们跟踪了25个月,发现这种情况出现的次数非常多,说“巧合”肯定是糊弄人,操纵股价才是真的。而且,汉能的股价在一年多的时间涨了1048%,一看就是一只大“妖股”。

这样的涨幅不是不行,但是得有业绩做支撑吧?汉能那几年的收入到底是咋来的?靠的是庞大的关联交易,左手倒右手业绩就出来了,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这个雷一爆,汉能就搞不定了,李河君退出了上市公司仍旧复牌无望,四年后,只能以换股的方式完成私有化,直接退市了。

李河君当然不甘心,他希望能在A股上市,但大家都不看好这个问题公司,要么认为要价太高,要么是认为资产太差,李河君还找过国资,想通过混改的方式求生,都无疾而终。

资本市场一熄火,很多麻烦才刚刚开始

估计很多人一直有个疑问——汉能的摊子为啥能很短的时间内铺得那么大呢?

靠自己的积累?肯定不完全是,靠的是融资,说白了是靠银行的钱。汉能搞钱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据说,李河君在饭局上讲,“汉能是国开行的长子”。

这话可能还真不是吹牛,从水电站时代开始,国开行就给了汉能不少贷款,金安桥水电站一个项目就有30多亿,在2011-2014年期间,国开行给了汉能300亿的授信。

当然,李河君也没客气,能借就借,能查到的就有近70亿。那时候,李河君与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的关系也不错,汉能又拿到了200亿的授信。

另一个跟汉能关系紧密的是锦州银行,锦州银行规模不算大,但给的授信也有80亿。锦州银行的理财产品中也有汉能的身影,锦州银行的大股东还曾参与过汉能的定增,双方关系紧密可见一斑。

汉能一出事,这些金融机构就惨了!锦州银行刚好也要在港股上市,不免受到影响,国开行则开始要钱,直接把汉能一干公司和李河君夫妇都告了,等开庭的时候,李河君和妻子吴媁已经离婚了,李河君花了20亿把吴媁手里的股份买断了。

国开行说,我不管,反正借钱的时候你们还是夫妻,这个连带责任你是跑不了,你们是不是夫妻我也不关心,只要还钱就行。

但李河君的钱也不多了,据说买吴媁股份的20亿,也只给了7亿,剩下的13亿都是欠条。

光靠银行支撑不了汉能的迅猛扩张

光靠银行支撑不了汉能的迅猛扩张,李河君的另一个依靠,是地方。当时不少地方争着抢着引入光伏,李河君趁势把汉能撒向了全国,建立了河源、聊城、海南等多个产业基地和产业园。

拿地肯定是便宜的,投资也秉持“三三制”,地方、银行和汉能各出三分之一,汉能可能一分钱也不用出,因为它通常都是直接找地方上贷款,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当年汉能在禹城投资,向禹城市财政局借款8亿,项目烂尾不说,8亿资金还了9000万后就不还了,没办法,禹城市只好把汉能告了。

到了2019年,这样的把戏还在继续,汉能和上海签订了一个合作意向,要在上海建设新项目,投资金额高达821亿,但是签完合约之后,一直也没有动作,因为汉能拿不出钱来,显然,上海的钱没有那么好拿。后来因为钱,海南、聊城的产业基地也先后被查封了。

当时很多人一直认为汉能重新崛起只是时间的问题,为啥这么自信呢?因为汉能手上有一个庞大的“印钞机”——金安桥水电站,每年都能稳定的赚钱。

结果后来华电一查金安桥水电站的账,发现金安桥确实很赚钱,但确实没钱。因为钱都被控股的汉能拿走了,汉能在金安桥的占款就达到了110.65亿,而且汉能还通过金安桥发债,钱拿走了,债由金安桥来还。

为了搞更多的钱,汉能在金安桥的股份也基本被质押出去了,牵连了民生信托、四川信托、嘉实资本和海航旗下的中和担保,根据天眼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汉能系在金安桥的股权只剩下30%左右,这些债主也变成了股东。

再后来,就连私人飞机公司都来讨债了。当年,李河君买了架私人飞机,后来为了省点钱把它卖了,再租回来用,结果好几年没付租金,飞机也不还,飞机公司还是自己查飞航表,亲自去美国拉斯维加斯才把飞机扣下。

当然,被坑的最深的,还是员工。欠薪的事儿已经不是什么大事儿了。那几年,汉能为了搞钱,在内部发了理财产品,主要购买者就是员工,有一阵子汉能疯狂招人,什么条件都敢应,员工说,“反正工资发不出来,招人就是为了让他买理财”。

当然,理财肯定也暴雷了,员工讨薪的同时,还得讨本金,太惨了。

现在,这位前中国首富,已经被层层“限高”,在不少债权人和前员工眼里,他就是一个老赖,甚至怀疑他转移了资产。

毕竟根据天眼查的信息显示,如今汉能系的公司在表面上,已经跟李河君没什么关系了,实控人早就分散到了他的兄弟姐妹手里了。首富背后,糟蹋了大笔资金,只留下了一地鸡毛。(来源:大猫财经 作者:大猫财经猫哥)



                                 
                                           社会热点
                 



当铺思维背后隐藏的问题 货币经济深层次揭示蚂蚁集团野心                 
【研究员】:wh
马云的演讲激起人们对旧金融与新金融、旧体系与新技术的争论。第一天,网友感慨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种火花四溅的演讲了,纷纷力挺马云敢于对银行开火。第二天,舆情反转,指责马云外行、无知、傲慢,为蚂蚁上市造势不择手段,讽刺蚂蚁为“蚂蝗”。

                                 

【博览财经特稿】4月12日,四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督促蚂蚁形成涵盖五方面的整改方案。其中,蚂蚁集团申设金融控股公司纳入监管。这是两日前阿里被罚182亿后又一重大监管信息,也是马云外滩演讲后阿里首次获得明确整改信息。

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炮轰传统银行是“当铺思想”;嘲讽巴塞尔协议像一个“老年人俱乐部”,扼杀创新;指出中国金融问题不是系统性风险,而是缺乏金融生态系统。

马云的演讲激起人们对旧金融与新金融、旧体系与新技术的争论。第一天,网友感慨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种火花四溅的演讲了,纷纷力挺马云敢于对银行开火。第二天,舆情反转,指责马云外行、无知、傲慢,为蚂蚁上市造势不择手段,讽刺蚂蚁为“蚂蝗”。代表性的言论有“谁都可以抱怨,唯独蚂蚁不应该”,“过去是1%的人控制了90%的财富,未来是1%的人控制了120%的财富,因为其他人都欠着花呗、借呗”。

可惜的是,舆论的噪音淹没了根本性问题的探索。本文以信贷货币的介入方式,探讨货币经济的深层次问题,揭示蚂蚁集团的野心。

货币的逻辑

马云称“今天的银行延续的还是当铺思想”。什么叫当铺思维?当铺思维就是以资产抵押为信用发放信贷。

当铺思维背后隐藏着当今货币经济时代一个关键性问题,那就是货币介入经济的方式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货币介入经济的方式颇为单一——商业银行主要以抵押资产为信用发放信贷。如今大部分货币都是由商业银行创造的,商业银行的信贷货币建立了一个经济逻辑:“资产抵押-信贷货币-生产流通”。

这种单一的货币介入方式以及经济逻辑是否存在问题?

先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一家成长性很好的科技企业,但是因没有固定资产抵押,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初创期的腾讯就遭遇这种情况。另外一个人是普通白领,早期低价买入了一套房,他将其这套房产抵押给银行获得一笔贷款,然后用这笔贷款购置第二套房。

从直觉来看,现有的银行体系最起码有几点不合理:一是银行信贷只以或主要以固定资产抵押发放是不合理的,真正需要贷款的企业却无法获得;二是银行信贷没有支持实体经济与技术创新,反而助长了金融投机和资产泡沫;三是先获得货币的人比后获得货币的人更有优势,从而造成财富不公。

下面用科斯定律和坎蒂隆效应来分析这个问题。根据科斯定律,“资产抵押-信贷货币-生产流通”的经济逻辑没有问题。科斯定律说的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或很小的情况下,不管初始的权利配置如何,市场交易最终会使得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有一个通俗的表述是资源不管被谁拥有,它最终都会落到使用价值最高的人手上。

比如,果农种植的水果,最优质的往往出口到发达国家,次级的水果留给自己食用。又如,初恋女友倾国倾城,两人开始相爱,但以分手收场,她最后嫁给了一个有钱的男人(扎心)。

回到科技企业这个例子。科技企业没有固定资产无法获得银行贷款,但依然有可能获得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的资金支持。比如,初创期的腾讯在银行碰壁,但IDG和李泽楷分别购买了腾讯20%的股份,马化腾因此获得220万美元的投资。

科斯定律的逻辑是,价格是一组发现程序。即便最开始,银行只给有产者提供信贷,但这并不重要。资金永不眠,总是在寻觅机会,信贷经过“兜兜转转”最终会找到有价值的你。就像,马化腾遇到IDG和李泽楷一样。

但是,科斯定律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交易费用为零或很低。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中极为重要,但又不是太严谨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与交易相关的一切费用,比如信息搜索、讨价还价、合约签署、法律监督等。

美国的金融市场是一个交易费用相对较低的市场,比较接近科斯定律。在美国,投资银行比商业银行更发达,创业者即便不能从商业银行中获得贷款,也可以从投资银行中获得投资。IDG就是一家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它投资了中国的腾讯、百度、搜狐、小米、美团、金蝶、携程等600多家科技公司。

投资银行的钱从哪里来?他们的钱主要来自私人募集,但这些钱的源头都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所以,商业银行的信贷不管最初发给谁,在平滑的市场中,最终会流向有价值的企业。

但是,如果交易费用很高,情况则不同。科斯定律也说到,如果交易费用很高,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同时市场无法达到最优效率。

接下来,就讨论交易费用高的情况。在交易费用高的市场中,货币流通是非均衡性的,货币介入经济的方式以及谁最先得到货币,会产生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在经济学历史上,爱尔兰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最早系统阐述这个问题。坎蒂隆是一位金融投机家,他与约翰·罗关系密切,并在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危机中获得巨额财富。这位金融投机家以敏锐的观察,在《商业性质概论》中指出,货币介入的方式不同,以及不同的人持有货币,对价格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

坎蒂隆观察到,货币量增加会导致不同商品和要素价格涨幅程度不一致。货币增量并不会同一时间反应在所有的价格上,这一观点不同于货币中性。货币增加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货币注入的方式、渠道以及谁是新增货币的持有者。这个理论被后人称为“坎蒂隆效应”。

坎蒂隆还进一步指出,最先拿到货币的人推高了价格,对不持有货币的人构成财富掠夺。凯恩斯在其早期的《货币论》中也指出,通胀会引起财富重新分配,而使一些阶级得益,另一些阶级受损。

比如,增发1万亿货币,商业银行率先给了有抵押物的房地产企业、大型企业和业主,或中央银行直接以购买资产的方式注入股市、债市。这会推高房地产及金融资产的价格,相当于洗劫了无产者的财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如果交易费用为零或很低,坎蒂隆效应是不存在的。因为最初的信贷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可能引发资产泡沫,风险加剧,资金会逐渐或快速流入其它市场,比如科技企业。

但是,现实中,扭曲的金融制度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创造了一条深深的鸿沟,抬高了交易费用,阻断了货币流通,导致货币长期“滞留”房地产及金融市场。

扭曲的金融制度具体来说有两点:一是商业银行以固定资产为信用发放贷款,导致商业银行与房地产深度捆绑,信贷货币沦为“土地本位”。

二是中央银行实施“最后贷款人”原则,一旦金融危机爆发,便出手施救商业银行和大型地产公司;同时创造巨额的“多余”货币。

这就诱发了道德风险,“大而不倒”,“泡沫刚性”,投资者对房地产建立只涨不能跌的信仰,资金对政府建立了救市心态。比如,大疫之年,大规模的货币硬撑中房,推动美股V型反弹。资金重返“案发现场”,坚守“国之重器”。

金融通胀、实体通缩的割裂表现在一些家庭中:男人拿钱创业,办工厂,折腾几年老本亏光。女人拿钱买房子,家庭地位飙升。

所以,在扭曲的金融制度和高交易费用的环境下,信贷货币以固定资产为抵押的单一介入方式导致严重的经济问题,“资产抵押-信贷货币-生产流通”的经济逻辑正在诱发风险:扭曲市场,降低效率,助长泡沫,阻碍创新,扩大贫富差距,引发社会不公。

我们常说货币超发是财富洗劫的过程,其实,在高交易费用下的信贷货币单一介入方式中(前提),货币发行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洗劫。如何解决?

蚂蚁的野心

过去,解决办法主要是降低交易费用,让货币在市场的水平面上流通,最大限度地提高配置效率。

而这是治标之策(当然,也很重要)。交易费用一直存在,而且越来越高。中央银行不断救市,不断超发货币,给市场的裂痕越来越深,货币配置被严重扭曲。

上面三令五申防止经营贷流入房地产,这种监管费用很高。有没有治本之策?

治本之策是重塑银行体系,改变过去单一的货币介入方式。如何改变货币介入方式?除了固定资产可以创造信用,还有什么可以创造信用?商业银行的信贷,除了发放给有产者,能否发放给无产者?商业银行是否存在风险?

马云给出的办法是大数据创造信用,他说:“抵押的当铺思想,是不可能支持未来30年世界发展对金融的需求的。我们必须借助今天的技术能力,用大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来取代当铺思想,这个信用体系不是建立在IT基础上,不是建立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上,必须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让信用等于财富。”

当铺思维下的商业银行,以固定资产抵押创造信用,靠赚取利差生存。由于非竞争性因素,中国商业银行在利差中“躺赢”。2019年,中国最赚钱的企业前四名依然是四大行,四大行利润之和接近1万亿之巨。过去十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一年期定存)长期在1.7%以上,年化贷款利率则在4.7%以上,利差3%左右。

但是,商业银行不是信息中介、撮合中介,而是信用中心,最核心的职能是信用创造。以固定资产为抵押的信用创造,是最简单、最原始、基于统计学的信用创造。真正的信用创造是基于大数据,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资产负债、交易流水、业务合同、信用资产等结构性数据以及大量的结构性数据,为客户创造信用,为其提供信贷支持。

基于大数据的信用创造,商业银行可以将信贷发放给房地产公司、有产者,也可能将信贷直接发放给科技企业、无产者。大数据银行促进了货币资源的高效配置。

大数据回归了信用创造的正途,回归了信用货币的本质。信用货币当以信用为本位,而不是以房地产为本位。何为信用?信用,即数据。信用数据分两部分:一是固定的、现成的、静态的资产数据,如固定资产、家庭收入等;二是动态的、预期的大数据分析。

固定资产是一项重要的信用数据,但不是绝对可靠的。固定资产价格有涨有跌,一旦金融危机爆发,资产价格暴跌,资产信用坍陷,引发债务螺旋。如2008年正是由美国房地产的资产信用崩盘,而引发金融危机。所以,动态的、预期的大数据分析更为重要。

为什么商业银行不搞大数据信用创造?严格来说,世界级商业银行在数据分析及建模方面已经相当出色。但是,与互联网的巨头相比,商业银行的数据分析存在天然缺陷。

商业银行存有大量的结构化数据,即统计学意义的数据,但是缺乏动态的非结构化数据。所谓非结构化数据,是指不规则的、不完整的、没有预定意义的数据模型,以及不便用数据库二维逻辑表来表现的数据。什么意思?比如,你在网易新闻上某个段落停留的时间,在百度搜索框中胡乱输入的关键词,在淘宝上逛店铺的种种痕迹。

这些都是非结构化的数据,而非结构化的数据占据了大数据的80%以上,甚至更多。这些数据被保存在互联网巨头的中心化数据库中,互联网巨头经过算法可以让这些散乱、复杂的非结构化数据焕发“生机”。过去,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主导,还是大数据主导,存有争议。其实,互联网巨头的大数据分析,对商业银行构成降维打击。

举个例子,假如陈凯歌和尔冬升在天猫上每个月的消费金额都是5万元,两位都是使用招商银行支付。在招商银行的数据库中,只有两位的购买金额、次数等结构性数据。在天猫平台中,不仅存有金额、次数等数据,还有具体购物数据以及大量的非结构性数据。

接下来,看招商银行和蚂蚁科技如何给陈凯歌和尔冬升发放信贷。仅凭银行存有的结构性数据,招商银行是无法给这两位提供差异化的信用数据和信贷额度。招商银行只能使用过去的办法,通过资产、流水等状况来进行信用识别。

蚂蚁科技则可以利用算法识别出这两位的购物偏好、购买动机、真实购买力,还能预测购买时间和收入变化,从而给出差异化的信用数据,提供不同额度的信用贷款。比如,其中一位最近半年购买高价商品的比例下降,购买奢侈品显得更为犹豫,生活必需品的比例增加。尽管每个月的消费金额还是5万元,但大数据可能判断,这位的收入状况可能趋紧。当然,算法要比我的描述更加出色可靠,要不然怎么做到大数据杀熟。

P2P平台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像商业银行一样没有掌握大数据。只有像阿里、腾讯、京东这类平台,才具备大数据银行的能力。

“让该拿到信贷的人拿到”,大数据银行改变了现有单一的货币介入方式,正在改变货币经济的逻辑。——这就是蚂蚁的野心。

但是,如果中央银行持续拯救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大数据银行即使将信贷发给科技公司,依然会有大量的资金流入金融市场。“资产市场通胀,实体经济通缩”的两极格局无法改变。所以,重塑银行体系的关键是重塑央行体系。

蚂蚁能否效仿Facebook直接成为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

自比特币问世以来,技术极客们渴望以数字货币、无国界的分布式网络,挑战传统央行系统。Facebook推出的稳定币Libra,彰显统治野心——“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这个金融基础设施指的是无国界的中央银行和全球数字金融体系。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制度尤其是法币制度的冲突越来越严重。非主权货币及跨国支付网络,是经济全球化往纵深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数字货币出现的法理基础。

在中国,蚂蚁不可能成为Facebook,更不可能发行货币。中央银行正在测试央行数字货币,这一数字货币与分布式毫无关系,其主要功能是追踪。在追踪的基础上,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更何况,中国正修改银行法赋予央行更大的权力。但是,大数据银行依然具有重塑央行体系的价值。

赢家的敬畏

我曾在《全球经济通往计划之路》探讨过重塑央行体系的问题。在文中,我使用了威廉姆森的理论,指出货币发行不能完全交给自由市场(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也不能完全由政府控制。

威廉姆森是科斯理论的杰出继承者。他认为,由于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这两大人类的共性,还有资产的专用性、不确定性的程度和交易的频率这三种特定交易,各类市场都存有不同的交易费用,因此应建立不同的资源组织方式。如餐饮交给自由市场组织,自来水交给政府组织。

货币市场更符合威廉姆森所描述的中间状态:即自由市场与公共机构内部化合作。具体说:央行是公共机构,负责确立货币制度,掌控货币发行规则,监管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私人机构,负责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货币制度是公共用品,货币是私人用品。

如今的货币经济中,大部分货币都是由商业银行创造的。央行应该将货币的发行权交给商业银行。因为货币的供应量和利率,由自由市场决定,才是最有效率的。

较接近(只能说接近)这一模式的是香港的银行系统。香港没有央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扮演了监管角色,确定货币发行规则。当然,香港金融管理局保留了对货币市场干预的权力。

香港金融管理局采用百分之百外汇准备金发行机制。汇丰、渣打、中国银行(香港)三家商业银行向金融管理局缴纳一定数额的美元,换取等值的港元“负债证明书”后,才能增发港元现钞。

商业银行迫于盈利压力、市场商誉及强力监管,会对每笔贷款都慎之又慎,不敢大规模释放信贷货币。这符合奥派的商业周期理论,让使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趋于一致,抑制货币滥发,降低金融风险。

但是,为什么各国的中央银行严格掌控着货币发行权?不放心将信贷供应量和利率完全交给商业银行和自由市场?

这就是传统商业银行的大数据缺陷造成的。根据上面的分析,传统商业银行不具备互联网平台这一级别的大数据分析能力,信贷失控的风险非常高。因此,保守的商业银行主要以固定资产为抵押发放信贷,而创新的商业银行往往在危机中阵亡。

如果蚂蚁军团加入,能让货币回归自由市场吗?

蚂蚁基于大数据发行和创造信用,可以更有效的配置货币和防范风险。当然,蚂蚁现在还不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它更多地是利用大数据优势与银行合作。不过,理论上,大数据银行可以胜任货币发行权,合理地调节信贷供应,使得利率水平接近于自然利率。所以,大数据银行可以重塑央行体系,让货币重回自由市场。这是蚂蚁可以想象到的野心。

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蚂蚁可能也存在。在交易费用高的市场中,蚂蚁的大数据也可能失灵。比如,一些低收入者在京东和支付宝两个平台来回倒钱还贷,以防止信用违约。但是,京东与支付宝的数据不共享,彼此并不知情。这可能存在幸存者偏差。这类用户一旦在京东上违约,支付宝这边也随即违约。所以,大数据分析比统计学意义上的数据分析更强,但是大数据也有风险。

蚂蚁的另一大风险是垄断。与马云同台的一位财政官员表示,防止金融科技诱导过度金融消费,防止金融科技成为规避监管、非法套利的手段,防止金融科技助长“赢者通吃”的垄断。

这里的垄断有两点:一是特许经营权,一些领域的经营权连腾讯和商业银行也不具备;二是对私有数据的垄断。

蚂蚁最大的优势是大数据,但是大数据中的个人数据并不属于蚂蚁,它是10亿用户的私人资产。蚂蚁无偿地利用私人数据获得金融优势,同时有可能引发市场扭曲。

蚂蚁最大的收入来源确实是借贷业务,占其总收入的39%。蚂蚁主要收取的是借贷产生的技术服务费,但其费用也是源于银行的利息分成。因此,有人从道德角度批判马云,嘲讽蚂蚁为蚂蝗,靠放贷收取海量用户的大量利息。

这种批判有些“道德绑架”的味道,并未理性地指出问题的根本。平台凭借对个人数据的垄断,成为信息的绝对优势方,容易对信息劣势方构成降维打击,最大限度地攫取每一个用户的“交易剩余”,全民财富向平台所有者集中。这就是网友调侃的“未来是1%的人控制了120%的财富,因为其他人都欠着花呗、借呗”的真实逻辑。

如果个人数据的产权无法私有化,那么将货币发行权交给大数据银行那是灾难性的。大数据银行可以将利用数据优势消灭或控制商业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操纵市场利率。所以,大数据银行重塑央行体系的前提是,解决数据私有化问题。

垄断私有数据,是如今全球互联网巨头共同面临的问题。Facebook因此接连遭受美国官方的调查,谷歌最近也遭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起诉,其中一项指控是“消费者被迫接受谷歌的政策、隐私保护和对个人数据的使用”。如果蚂蚁在美国上市,同样可能面临个人数据方面的调查或指控。从这个角度来说,蚂蚁之所以能成为“蚂蝗”,根本上是因为吃尽了10亿用户的私人数据红利。如果数据私有化,蚂蚁还是这只万亿市值的大象吗?

近些年,数据私有化运动兴起,个人数据问题在技术上和法律上都在寻求新的解决方案。Facebook推出Libra,也是在探索利用分布式技术解决个人数据问题的可行性。只有在分布式的系统中,个人数据产权属于私人,所有者可以在监管规则下选择无偿地贡献数据,或有偿地交易数据,如此大数据专家舍恩伯格主张的数据交易市场才可能形成。

只有数据私有化和数据交易市场兴起,互联网平台、商业银行和金融企业才能在平等的起跑线上竞争,商业银行可以在数据交易市场中购买数据,从而建立大数据优势;个人也才能与平台公平博弈,不被“剥削”、“杀熟”。

所以,大数据银行可能重塑商业银行体系,改变信贷货币单一的介入方式,让货币配置更有效率,重构货币经济的底层逻辑;同时,大数据银行还可能重塑央行体系,推动货币回归自由市场。

最后,Facebook的Libra是一种艰难而有益的尝试(尽管失败的概率极高)。央行的公共监管角色被全球社会性组织替代,其社区宪法的效力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它是大数据银行重塑央行体系的最高级别,也是全球社会化自治的一种试验。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个人数据私有化。这就是赢家的敬畏。(来源:智本社(zhibenshe0-1) 作者:清和社长)



                        

千万别再折腾 农民宅基地上没有文章可做                 
【研究员】:wh
就只允许农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居住,而不懂得农民住房不仅是生活用房而且也是生产用房。很多省市农村宅基地改革变成了村庄环境整治,环境整治的着力点很快又变成拆农民旧房子,拆农民附属房,由此损害了农民利益,引发农民强烈不满。

                                 

【博览财经特稿】最近若干年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就是大家似乎突然发现农民宅基地也是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很值钱,农民宅基地因此也就是真金白银,也就应当通过各种办法让真金白银的农民宅基地显化出价值来,因此就在全国出现了一波又一波关于农民宅基地的骚操作。

农民宅基地到底值不值钱?

在已经融入沿海城市经济带的东部地区农村,宅基地应该是值钱的,因为农民在宅基地上修建住房,建筑成本很低,却可以出租给外来务工经商的农民。在宅基地上建多层住房出租获得不菲的租金收益,反过来也就让宅基地有了价值。

早在十年前,我在浙江已经完成工业化的村庄调查,一块宅基地就值几十万元了。珠三角宅基地就更贵了。大城市的城中村,宅基地仍然是农民的,农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出租,租金很高,宅基地当然也就很贵。

成都农村一度宅基地也很贵,因为成都市2008年开始搞城乡统筹改革,在土地上做文章,其中一个主要办法就是试图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来为农村发展筹集资源。

当时的想法是,农民腾退出宅基地形成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将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卖到需要指标的地方获得指标费,再用指标费来为农民建别墅,这样就一举两得:农民退出宅基地后住上别墅了,地方政府获得了城市建设用地指标。

地方政府有了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就可以征收农地变城市建设用地,一亩城市建设用地卖几百万上千万元,还在乎几十万一亩的指标费?为了能让农民多卖宅基地指标,成都市将之前作为村庄风水的林盘也纳入为宅基地,一起复垦为耕地形成指标,卖了钱来建设农民别墅。

农民住进别墅了,就希望还要有点林地,有点菜地,就坚持认为别墅旁的林地应当算作耕地。实际上,成都土地制度改革不过是用成都市的财政资源转移为农民建了别墅,农民建别墅所得不过是政府财政转移所失。

江苏苏南农民在宅基地上所建住房往往是别墅式的。要将农民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就要拆农民别墅,就得给农民巨额补偿。

为了获得增减挂钩指标,苏南也拆了部分农户别墅,一户甚至要补200多万元,结果获得一亩增减挂钩指标的成本可能要500万元,这个指标成本实在太高,苏南现在也不是随便拆得起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因此,苏南需要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是向苏北买。苏北地方政府因此将增减挂钩当成生意来做,虽然有很多农民坚决反对,也抵挡不住已经疯狂的地方政府的软硬兼施。苏北农民愿意不愿意都上楼去了。

全国最激进的则是山东2019年开始借合村并居大规模拆农民房子的做法。山东越是经济最贫困的地区越是摩拳擦掌、急不可待,在很短时间就拆了大量农民的房子。

各个方面在宅基地上大做文章

以为农民宅基地是真金白银,蕴藏着巨大价值,各个方面就在宅基地上大做文章。精准扶贫工作中,试图通过易地搬迁,让农民腾退出宅基地,将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形成增减挂钩指标,将指标卖出去换钱来安置贫困户。地方政府仅仅拆了农民旧房子复垦了宅基地,就可以形成增减挂钩指标来卖钱,再用卖指标的钱来为农民建安置楼房。地方政府一分钱不出就完成了易地搬迁安置任务。

问题是,世界上可能有这样的好事吗?当然是不可能有的,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财富。

具体来说问题有二:一是易地搬迁户的居住地环境肯定恶劣,他们退出宅基地复垦的耕地谁来种?种得了粮吗?二是谁来买指标?建设用地指标不是本来就应当由国家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的土地保障吗?为什么非要买呢?

实际上,易地搬迁形成指标是不可能无缘无故产生财富的,实质不过是借增减挂钩指标买卖,让买指标的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转移财富罢了。

因为认为农民宅基地是真金白银,就一定要清丈清楚农民宅基地面积,就要拆除农民旧宅,就要拆除农民生产附属房、茅厕,就要消灭掉农民院经济。

就只允许农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居住,而不懂得农民住房不仅是生活用房而且也是生产用房。很多省市农村宅基地改革变成了村庄环境整治,环境整治的着力点很快又变成拆农民旧房子,拆农民附属房,由此损害了农民利益,引发农民强烈不满。

宅基地上没有文章可做

宅基地就是农民用于建房的一块荒地,是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便利的。宅基地上没有文章可做。

作为土地资源,宅基地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当前中西部地区宅基地改革的动力来自宅基地就是真金白银的幻觉,这个幻觉误以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宅基地可以像沿海城市经济带那样分享到二三产业附加在宅基地上的非农增值收益。

结果,宅基地改革花费了巨大成本,并没有增加土地资源,反而造成了农民生产生活的不便,斩断了农民保留的进城失败的退路,让农民失去了农村这个基本保障。

宅基地作为土地资源一直在那里,一分不会多也一分不会少。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宅基地仍然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农民进城万一失败的退路。无论是对于农民还是对于国家,宅基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农民有退路,国家现代化才会有稳定的农村根基,中国现代化才会有出路。

中国当前并没有到非得复垦农民宅基地种粮以应对粮食危机的地步,并且中国仍然有大量耕地抛荒(包括季节性抛荒),甚至正在同时推进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退耕还草。即使最终要将农民宅基地复垦为耕地,也应等农民完成城市化在城市安居下来不迟。在现阶段,即使在宅基地上保留一点冗余,看起来是浪费,实际上是保障,这不仅是值得的而且是必须的。

当前一个时期,全国各级地方政府花巨额资源去折腾农民宅基地,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也损害了中国现代化的农村根基。折腾农民宅基地实在不是好主意啊!(来源:爱思想 作者: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



                                 
                                           形势分析
                 



同日发生两件大事 反炒房战到了关键时刻                 
【研究员】:wh
这些统计数字可能还存在低估,原因是这一轮楼市行情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分化。有些城市虽然看起来整体涨幅不高,但中心区涨幅甚至达到了30%以上,某些重点学区房更是高达50%以上,但郊区很多还是原地踏步。换言之,这些城市房价涨幅,可能比统计数字更为夸张。

                                 

【博览财经特稿】近日,两件大事同时发生了。第一件事,深圳开始严查炒房客。4月8日,针对“网友曝光深圳102份炒房材料”相关报道,深圳市住建局等七部门终于做出调查处理。

相关案件还在调查处理之中,但从官方以及媒体透露的信息来看,这起事件背后可能涉及非法集资、教唆炒房、违规骗取购房资格、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等一系列违规乃至犯罪行为。

当地说得相当清楚:对于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涉嫌犯罪线索,将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相关调查处理结果,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第二件事,就在同一天,住建部再次约谈5个热门城市。4月8日,住建部副部长倪虹约谈广州、合肥、宁波、东莞、南通等5个城市政府负责人。

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牢牢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切实扛起城市主体责任,确保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无论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还是“切实扛起城市主体责任”,都说明这次约谈不是停留于形式,而是上升到政治高度。意义不容低估。

一些些城市房价涨幅可能比统计数字更夸张

事实上,这不是住建部第一次“约谈”主要城市。2021年以来,住建部先后上门督导了7个城市:上海、深圳、杭州、无锡、成都、西安、南昌。

其中,南昌相对独特,不是因为楼市过热被关注,而是试探性放开“都市圈内购房同权”,新政被要求撤回。其他城市在上门督导之后,全部出台了楼市新政。此外,还有几个城市被列入了重点监测名单:东莞、南通、南昌。

这些城市基本都是楼市热门城市,除了处于横盘的南昌外,其他城市房价涨幅均冠绝全国。

这些统计数字可能还存在低估,原因是这一轮楼市行情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分化。有些城市虽然看起来整体涨幅不高,但中心区涨幅甚至达到了30%以上,某些重点学区房更是高达50%以上,但郊区很多还是原地踏步。换言之,这些城市房价涨幅,可能比统计数字更为夸张。

传统手段已经很难过关

除了房价涨幅居前之外,这些城市还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一是,几乎都先后上演了“抱团涨价”的戏码。从深圳到广州再到杭州南京合肥等地,抱团涨价已经屡见不鲜。

就在1个月前,还有合肥业主高呼 “不上4万,天理不容”、 “先挂4万才能站稳3万”……

对此,合肥官方已经第一时间做出处理:对发布煽动房价上涨言论的相关人员和自媒体先后进行法制谈话,3人被限制房屋交易,同时下架异常高价的房源。

二是,部分城市也出现了炒房团的身影,不乏经营贷流入楼市的助力。

近日,北上广深陆续公布第一轮违规经营贷和消费贷查处结果:北京3.7亿元;上海3.39亿元;广州1.47亿元;深圳5180万元。在许多人看来,这些数字可能只有九牛一毛。

或许,这只是银行自查和监管部门初步抽查的结果,随着稽查深入,相信还会有更多的案例曝光出来。

要知道,这一次深圳7部门联合查处炒房案件,其中就不乏经营贷违规炒房的魅影。

三是,楼市调控不会再一次性过关,而是上不封顶。从上门督导到约谈再到重点监测名单,说明这一轮楼市调控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过去,一轮调控基本都能过关,地方上各种变通手段仍旧层出不穷,楼市调控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境。

而这一次,只要按不住房价,只要热度仍在,约谈就不会暂停,督导也不会停止,楼市调控只有层层加码一个结果。

这种背景下,所谓限购、限售、限价这样的传统手段,已经很难过关了。二手房指导价、楼市加息,乃至房地产税,都有可能成为政策选项。

种种迹象都表明,楼市调控已经到了深水期。当楼市调控开始触及地方政府的卖地财政依赖、炒房团的利益链、多级部门的不作为等问题时,就越显得阻力重重。越是深水期,越需要魄力,这次到了考验各地政治觉悟的时候了。(来源: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



                                 
                                           社会透视
                 



频繁添“新瓜” 缘何金融业桃色丑闻多                 
【研究员】:wh
爆出这个瓜后,虽然中金当晚及时公告宣称陈刚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履行合规总监职责,解除陈刚的任职,以减少社会性影响,但这一出轨门事件仍掩盖不了中金在失去一个“人才”基础上,又添加了一抹“桃色色彩”的事实,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博览财经特稿】前几日,一段中金“出轨门”事件的9分钟录音在网络流传甚广,内容涉及到“那你管我老婆叫老婆,咱俩一个老婆”、“请您多担待吧”、“你睡了我老婆,还要我多担待?”、“如果孩子判给了马军华,我希望你能够善待”。

瞧这谈话内容的冷静程度,不知道的还真不会往戴绿帽子那个方向去想,难怪网友还起了个名“理性出轨”。

短短4个月两次因“出轨”之事失去两位大将

该录音的两位主人公分别为中金公司原合规总监陈刚以及其下属马君华的原配丈夫,据悉该录音是两者的谈话内容,被马某丈夫于2021年4月7号晚间用马某的微信账号发至中金几百人的客户群,从而引起了轩然大波。

该“出轨门”事件,简言之,就是两位高学历高能力金融从业人员,在各有家庭的情况下婚内出轨,最后被女方原配丈夫捅破后,一个愿意离,一个愿意娶,“和平解决”。

该事件的两位主人公均为“双高人”——高学历,高能力。陈刚,现年48岁,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后,于2001年又获得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4年则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曾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泽律师事务所、厚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就职,2016年8月起担任中金法律合规部负责人及合规总监,目前年薪近600万。

马君华则为其下属,作为一硕士研究生,曾就职于国信证券,2008年入职中金。能入职中金,并有如此高的年薪,可见虽私德不行,但工作能力是极强的。

爆出这个瓜后,虽然中金当晚及时公告宣称陈刚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履行合规总监职责,解除陈刚的任职,以减少社会性影响,但这一出轨门事件仍掩盖不了中金在失去一个“人才”基础上,又添加了一抹“桃色色彩”的事实,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过背后真真苦恼的该是中金CEO黄朝晖,短短4个月内便两次因为“出轨”之事失去了两位大将,一个自然是上面的陈刚,另一个则是中金旗下中金资本的执行总经理韩涛。

年初,一份针对中金资本执行总经理韩涛及高级投资经理杨雅威的婚内出轨及利益输送的举报信发至中金CEO黄朝晖及两百多位员工的邮箱。

内容涉及到韩涛与杨雅威两人在中金资本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公费开房,婚内出轨。与上者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这两人还打着中金的旗号,私设基金-瀚松明宏(厦门)股权合伙投资企业,私下输送利益等,涉及金额高达数千万。

3月25日,中金公司CEO黄朝晖发出内部文件,中金资本执行总经理韩涛被开除,另有六名员工遭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与陈刚一样,韩涛亦为高学历高能力之人,是南京大学化学学士,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生物化学硕士及博士,长江商学院MBA,任职中金资本执行总经理能拿到的薪资加上年终奖非常丰厚,但终究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出轨不说,还在私下搞利益输送,最后落得个“人走茶凉”的下场,也实在是咎由自取。

哪里没有点烂桃花?

近两年来,在顶级金融圈层中,爆瓜的不止中金这一顶级投行,还有普华永道、安永这些高级会计师事务所。

先谈谈普华永道,这一公司的桃色绯闻也是层出不穷。2018年1月,就出过震惊网络的“普华永道会议室17层事件”。

据悉主人公仍为公司的经理层职员,两位均为有家室的职工在办公室内发生婚外出轨行为,由于会议室为熄灯且未锁门状态,导致一即将开会的team推门进入开灯后,看到了些许不可描述的画面,又为金融圈添了一笔谈资。

同为高级会计师事务所的安永,在桃色绯闻上相比普华永道也没“差”到哪里去。2020年,一篇名为《安永合伙人SM事件》的文章在网络上发酵。

此次事件的女方宣称安永海南分所合伙人刘某在婚姻存续期间假装单身,以工作之便哄骗女性发生不正当关系,玩SM,即施虐和受虐。

该女子宣称刘某在与其交往过程中,多次希望发生性关系以及SM行为,承诺为其提供工作机会,但后续男方的失联以及知晓男方为已婚状态后,该女子便以欺骗的由头向刘烨工作单位递交材料进行举报。

刘某则表示其婚姻状态早已于2018年结束,并不存在婚内出轨的行为,并提供了一段录音表明女方“勒索”其3万元精神损失费,但男方对女方提供的关于SM等私密聊天内容并未否认。

除此之外,作为金融圈审批管理层的证券协会也没能逃出“桃色绯闻”的圈子。2021年2月13日,一封名为《关于实名举报深圳市证券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深圳证监局监管干部李某以辞退逼迫女下属发生性关系的说明》举报信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

据悉,该女下属张某于2019年8月加入深圳证券协会,在无过错的情况下,2020年3月中旬却被常务副会长、证监局监管干部李某要求离开协会。在女方不答应的情况下,李某对其进行了降低工资、强制休假等一系列打压操作,给张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直到某一周末,在李某的强迫下,二者发生性关系后,张某才得以正式签署劳动合同。自此以后,二者保持着不恰当的关系。但张某毕竟是法国排名前五商学院的硕士生,自身拥有较高的职业及道德素养,迫于自身的心理压力,最终决定离职。

这一行为却没有换来李某压迫的终止,在张某离职之后,李某仍多次前往张某居所随其进行骚扰,最终导致张某不堪其扰,最终选择扯下“遮羞布”,向深圳证监局进行举报,最终李某于2020年10月被免去协会秘书长职务,深圳证监局纪委已启动核查依规依纪进行处理。

金融圈为何如此多的瓜?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金融圈经常爆出如此多的不雅的“桃色绯闻”?

可能是金融圈本身性质问题,毕竟金融是最接近金钱的行业,与国民经济命脉紧密相连,任何有关于投资者自身利益的事情总能被关注,被进一步放大,好比前段时间基金的大涨大跌,着实让基金经理张坤大火了一把。

如果是圈里的普通人,其实也没啥能量,本质也就是打工人,没有多神奇。还是好好工作,好好挣钱,好好生活来得开心实在。

没事搞那么多事做什么,想丢饭碗还是名誉扫地?乖乖地拿着钱,好好地做事,忙的时候估计也没时间乱来,闲暇的话和家人朋友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找刺激那就蹦个迪跳个伞,不更香嘛?

至于高层,那是另一回事。其实“桃色绯闻”在各行各业都存在,通过权力压迫下属发生性关系也时有发生。

比如女护士被副院长强暴、怀孕、流产、抑郁后自杀,再比如某上市房企高管香港出租车内的不雅行为。这些被爆出来的瓜无一例外都牵扯到了行业中各类高管人员,高层,代表财富、权势与欲望,人若是禁不住诱惑,自然有数不清的“桃色”纠缠。更何况有些高层人士还会主动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性上的好处。

金融业高层在人性上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是在外界看来,一旦绯闻爆出,叠加金融高层的光鲜亮丽与背后私德不佳的鲜明对比,使得此类“桃色绯闻”被不断放大,发酵,全网皆知。

不得不说,近年来金融圈高层被爆出来的瓜实在不少,要是算上一些知名度较低的职员,那这些“桃色绯闻”只能算“冰山一角”。不爆出来是“幸运”,爆出来,对个人而言那就只能是离职、名声扫地的下场,对公司,则不止是名誉扫地的问题,除了引发投资者的担忧与信任的降低,也有可能丧失争夺即将步入职场的人才的机会。

或许张某在向深圳监管局提交的举报信中表露的心声都值得每一个企业深思:“我努力考进协会,以为协会是有别于一般私企那样管理混乱不堪的单位……我以为协会的领导班子应该是廉洁自律、宽容友善、公正不阿的,可是我错了”

“也许是我太珍惜在协会的工作,也许是我思想的一时错误,才答应了李某的要求”

“此事不能得到公正解决,那未来其他求职者的权益如何保证?难道让那些以后进入协会的无“背景”的、外地的女员工都要遭受如此的欺辱吗?”(来源:非凡油条(ffyoutiao) 作者:小笼包)



                        

网赌没有输赢 从碰赌那一刻人生就已注定输局                 
【研究员】:wh
百度“戒赌吧”里,曾是万千赌徒戒赌和抱团取暖的港口,也有一些网赌公司和借贷集团趁虚而入收割猎物,萧然就是因为看热闹,围观“戒赌吧”,被带入坑,输光所有积蓄;90后大学生,为给主播刷礼物,掉入网赌陷阱,撸网贷,还贷款,人生再无目标;国企职工刘石磊,原本生活安逸,入坑之后,输掉800多万,从此人间蒸发。

                                 

【博览财经特稿】“如果赌博一开始就输钱,那是天大的运气,很有可能因此躲开这个深坑”。这是大多数网络赌博者,最一致的心声。

前段时间,一名腾讯员工,因网络赌博输掉500万留遗书欲自杀。此时,距离辽宁女教师欠下百万巨额赌债服毒自杀事件被爆出,仅过去一个多月。

腾讯安全联合永安在线发布的报告显示,参与网赌的用户日活量达到1100万之巨,其中,广东省参与网赌人数位居全国第一,达到270万人,北京次之,浙江第三,每年资金洗白超万亿。

还有一个数字,令人震惊——活跃的网络赌博APP数量,月均9000多款。这9000多个电子“杀猪盘”,让大多数疯狂赌徒走过了碰赌--小赢--巨亏--骗贷--尝试自杀的流程。

百度“戒赌吧”里,曾是万千赌徒戒赌和抱团取暖的港口,也有一些网赌公司和借贷集团趁虚而入收割猎物,萧然就是因为看热闹,围观“戒赌吧”,被带入坑,输光所有积蓄;90后大学生,为给主播刷礼物,掉入网赌陷阱,撸网贷,还贷款,人生再无目标;国企职工刘石磊,原本生活安逸,入坑之后,输掉800多万,从此人间蒸发。

前国企员工输掉800万,戒赌100次,人间蒸发再无踪迹

王宇找了刘石磊一年多。自从输掉800多万,刘石磊便踪迹全无。

36岁的刘石磊和王宇同龄,两人是发小。他们住楼上楼下,又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小时候的刘石磊,乖巧可爱,成绩优异,是“别人家的孩子”。王宇的父母每次骂他,总会捎带一句,“你不如人家磊磊一半听话!”可这个听话的孩子,最后却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甚至还连累了王宇。

刘石磊的父母是黑龙江某三线小城的下岗职工,算是较早一批下岗创业的人。夫妻俩在钢材市场先后开了两个门店,店面虽不大,但效益还不错。

刘石磊有两个姐姐,父母老来得子,对他宠爱有加,消费上也从不设闸。大学毕业,刘石磊进入国企工作。喜欢旅游的他,经常出去见世面。正是那次澳门之旅,将他慢慢拖入黑暗深渊。

那年,刘石磊30岁,刚结婚,妻子也是卖钢材的生意人。有个好赌的同事,一直撺掇他,他没禁住诱惑。那天,他手气超好,玩百家乐连续下注5000多,最后赢了2万多。

此后一段时间,刘石磊频繁飞往澳门,偶尔还带着妻子一起。当时,持港澳通行证,一年可以去6次澳门,他几乎都能签满。

赌瘾就像一个幽灵,紧紧缠住了他。刘石磊每月工资4000多,自从开始赌博,他便一心想赚“快钱”,再也无心工作,从单位彻底辞职。父母还以为是工作累,便让他接管钢材市场,为了赌博,他也千方百计向父母要钱。

去澳门有次数限制,在店里又闲着无聊,刘石磊四处联系赌友,寻找赌博网站。为了逃避网警追踪,赌博网站的服务器一般都在境外,还经常更换域名,如果想参赌,一般是熟人推荐二维码,扫码进入。

赌友给他发来一个邀请码,让他试试手气,玩得也是百家乐。百家乐分庄家和闲家,赌博网站作为庄家发牌,庄家和闲家对点数大小,点数较大算赢,因为和赌场玩法相似,刘石磊找到了熟悉的感觉,异常兴奋。

更让他惊喜的是,第一次网赌竟然连赢三天,下注3万,赢了5万多。入门之后,刘石磊还将二维码分享给发小王宇。王宇没有钱,不敢赌太大。

刘石磊胆子大,一次下注了10万元。王宇说,那天他就站在旁边,看着发小手都在抖,他也紧张得呼吸不畅,心脏狂跳。可惜,不过几分钟,10万块钱全输了。

到2020年初,刘石磊已经陆续输掉800多万。实在瞒不住了,才告诉父母这一切,年迈的母亲当场晕了过去。

为还赌债,刘石磊到处撒谎,四处举债,还向客户伸了手,最后声名狼藉,生意也做不下去。房子卖了,车卖了,店铺抵债了,工作辞职了,妻子也和他离婚了,连4岁儿子的入园费都掏不出来。

被债务逼得走投无路的刘石磊,几次试图自杀,喝药、割腕、跳楼,“最后这两年,他光是戒赌就戒了近百次,还故意忘掉网络赌博平台密码,犯赌瘾了,就在胳膊上割一刀。左胳膊上全是割痕,触目惊心”,王宇说。

刘石磊最长的一次戒赌坚持了20天,还找了个送快递的工作,所有人都以为他洗心革面了,王宇当时还做了担保人,帮发小借了90万。

但是,没过多久,刘石磊就再度复赌,他还把亲戚朋友电话微信全部拉黑,人也不知所踪。90万的债务转移到了王宇头上,他工资微薄,还得回去啃老,王宇懊悔不已。

其实,从注册第一个网赌平台开始,参赌人员的身份信息便已泄露。狗代(赌博网站的代理人)随时会找上门,诱惑赌徒们复赌。有数据分析,网络赌博复赌的概率是80%,很少有人戒赌成功。

“希望他还活着,能重新开始就最好了”。王宇虽多有怨恨,但还是希望刘石磊彻底戒赌。

22岁大学生,撸网贷赌博,还网贷成了终极目标

“一旦沾赌,很难上岸”。今年30岁的梁海洋,是江苏人,也是为数不多戒赌成功的人。关于之前赌博的过往,他一个字也不愿提。但一说到帮助别人戒赌,却感慨颇多。

自从2019年戒赌成功,梁海洋便申请了公众号,专门发一些赌徒的悲惨经历,粉丝越来越多,开始有人给他投稿。这些讲述赌博经历的人,大多想与过往割裂,也希望得到梁海洋的帮助。

“我这也算助人自助吧!这些让人窒息的相似经历,无时无刻不提醒我,远离赌博”。其中,吴远的经历,最让梁海洋痛心。

22岁的吴远,是在校大学生,今年大三。小时候,他家里很穷,吃不起肉,每次邻居孩子吃肉,都馋得直流口水。后来家里动迁,给了几十万补偿款,吴远便有些飘了。他经常旷课,没事就窝在宿舍,看一些乱七八糟的网站,偶尔还给主播打赏。

一次在主播朋友圈,他看见一个尺度比较大的直播软件。软件名字叫彩色直播,后来又改名彩云直播、兔子直播。吴远万万没想到,就是这款软件,把他拖入至暗深渊。这个网站不仅播大尺度内容,还有蛊惑人心的网络赌博功能。给主播打赏的钱越多,看的内容尺度也越大,充值的钱,除了买礼物还可以参与赌博。

吴远很羡慕那些给主播打赏的大佬,出手阔绰,倍有面子。听说这些大佬都是靠赌博赚的钱,吴远决定试试手气。第一次充值50元,那一晚,他赢了300多。当天玩的是一分六合彩,只赌颜色。吴远发现,赌生肖赢的更多,是颜色的五倍。

他自以为很聪明,赌博网站这些玩法,都有规律,此后,他的赌注越下越大。自认懂“规律”的他,却一把也没赢。输了钱,吴远害怕了,马上卸载了软件。

过段时间,手里有点儿闲钱,他又开始合计,认为赌博还是有规律可循。于是,又把软件下载回来,就这样,反反复复,20多次。每次隔一段时间复赌,最初的“运气”就超好。没钱了,就再去撸网贷。

梁海洋说,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赌博网站全是骗局,怎么可能让赌狗找到规律,“你觉得运气超好,那是狗庄在吸引赌狗进狗笼子,等你赢了钱,一把让你梭哈。”

吴远就是这样,一次次被诱骗,直到输了十几万。如今的他,到处找兼职赚钱,可比起高额的利息,只是杯水车薪。

如今,网络赌博渗透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不少大学生自身防范意识不强,很难抵挡诱惑。狗代利用大学生找网络兼职的契机,变相包装赌博项目,还有利用黄色网站,进行赌博宣传,诱骗大学生入局。

时代金融发布的《网络赌博在大学生中蔓延现状及风险》报告显示,参与网络赌博的大学生人数占调研人数的3.9%。2019年上半年,腾讯发布的《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数据显示,18—28岁之间的网络诈骗受害者,所占比例高达54%。大学生一旦参赌,输掉的不止金钱,可能还有自己的人生和未来。

围观“戒赌吧”,却因贪欲而被带入坑

“‘戒赌吧’真的戒赌吗?那你不如问问老婆饼里有没有老婆?!”提起当年围观戒赌吧,萧然说,“纯属看热闹,最后把自己看成了热闹”。

33岁的萧然,是黑龙江省某油田企业单身职工。2016年,有朋友给他推荐百度贴吧“戒赌吧”,当时关注人数还不到300万。后来这个贴吧用户达到1400万之巨,在被永久封禁之前,一度曾是百度前三大贴吧。

戒赌吧就像个微型社会,老哥们(戒赌的人)经历丰富,让萧然痴迷,有几次因为熬夜看戒赌吧,上班都迟到了。但萧然不以为意,他以为自己在用上帝视角围观人间真实,却忘了一句话,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2017年的9月,戒赌吧一位老哥,在贴吧公布复赌,吧里成员各种怂恿。那一晚,老哥用6000块钱本金,赢了18万。他在贴吧留言,“人生完美,这次彻底戒赌了”,并上传自拍照和赢钱的截图,满面红光,笑容灿烂。

那一刻,对赌博的戒心在萧然心中彻底坍塌了,他口干舌燥异常亢奋,给老哥回帖咨询,想小玩一把试试。老哥给他几个赌博网站的地址,让他注册登录,并将他拉入赌博群。

多巴胺冲击着萧然的大脑,以至于他没有冷静分析,宣布戒赌的老哥,为何半句不曾劝诫他?为什么戒赌了,还留着赌博的群?

在老哥的带领下,萧然选择了一家赌博平台,采用百家乐玩法。充值现金换金币,然后由庄家发牌,闲家和庄家对点数大小,点数较大算赢。一开始他充值300元,赢了500。第三天忍不住充值1000元,又赢了2000元,后来胆子大了充了5000元,但这次不知道为什么,他跟进的老哥始终押不中,眼看亏了5000多,这位老哥突然说不玩了。

萧然急了,马上跟其他老哥咨询,这才有人告诉他,这个老哥其实就是“狗代”。此时的萧然,早已被赌瘾控制。直到输掉全部积蓄15万,他才决定彻底戒赌。

2018年6月29日晚,百度贴吧发布一条公告称,将暂停“戒赌吧”服务,清理有害内容。事实上,戒赌吧也成为了狗代们的诱赌吧。

萧然此时才恍然大悟,彻底认清了上述老歌的真面目——狗代们披着各种外衣,发帖留地址,推广赌博产品,自己获得抽成。比起来大部分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赌狗们,萧然归根结底是幸运的,尽管损失惨重,但他已经抽身而退。

结语

一位疯赌狗曾描述自己输到一无所有时的心情,“呼吸停滞,全身被抽光了所有力气,嘴里不断地翻涌着胃里的恶酸,颤抖着手拿起水杯,努力想喝口水,却发现,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

赌博,让人生脱轨。十赌十输,这是宿命。山东省德州市警方,曾破获一起特大网络赌博案,涉及全国27个省份,参赌人员达23万人,没有一个人赢钱。

网络赌博平台都是用数据控制“运气”,本身就是骗局,根本没有所谓的技巧和“赌运”。

辽宁人马洪刚凭借高超赌术,被誉为“北方赌王”,湖北人欧阳志福赌术精湛,被誉为“南方赌王”,江西尧建云,曾是业界公认的“亚洲赌王”,连这三位昔日堵坛“风云人物”,如今都在现身说法劝人戒赌。

马洪刚曾亲眼目睹手指被订满竹签,奄奄一息的朋友;欧阳志富曾被讨债人,拿着猎枪满山追赶;尧建云被人打折了双腿,砍掉三根手指后,才幡然悔悟。

从碰赌的那一刻,人生就已注定是输局。为了彻底整治网络赌博平台,国家也进行了高压严打。据央视网报道,截止到2020年12月底,中国政府共打掉涉赌平台2260余个,赌博推广平台1160余个,打掉非法支付平台和地下钱庄1960余个。今年3月1日,跨境赌博,首次被写入刑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4-25 22:52 , Processed in 0.17749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